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数学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数学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数学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数学试卷

和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3+a3=a6B.(a3)2=a6C.a6÷a2=a3D.(ab)3=ab3解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幂的乘方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参考答案:解:a3+a3=2a3,因此选项A不正确;

(a3)2=a3×2=a6,因此选项B正确;

a6÷a2=a6﹣2=a4,因此选项C不正确;

(ab)3=a3b3,因此选项D不正确;

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幂的乘方的计算方法,掌握计算方法是正确计算的前提.

2.(3分)如图,将棱长为6的正方体截去一个棱长为3的正方体后,得到一个新的几何体,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A.B.C.D.

解析:根据从正面看得到的视图是主视图,可得答案.

参考答案:解:从正面看是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右上角是一个小正方形,

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从正面看得到的视图是主视图.

3.(3分)一次函数y=kx+3(k≠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它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

解析:根据一次函数y=kx+3(k≠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可以得到k>0,与y轴的交点为(0,3),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到该函数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不经过哪个象限,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参考答案:解:∵一次函数y=kx+3(k≠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0,该函数过点(0,3),

∴该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不经过第四象限,

故选:D.

点拨: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

4.(3分)如图,AB是半圆的直径,C、D是半圆上的两点,∠ADC =106°,则∠CAB等于()

A.10°B.14°C.16°D.26°

解析:连接BD,如图,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DB=90°,则可计算出∠BDC=16°,然后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CAB的度数.

参考答案:解:连接BD,如图,

∵AB是半圆的直径,

∴∠ADB=90°,

∴∠BDC=∠ADC﹣∠ADB=106°﹣90°=16°,

∴∠CAB=∠BDC=16°.

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5.(3分)点P(m,n)在以y轴为对称轴的二次函数y=x2+ax+4的图象上.则m﹣n的最大值等于()

A.B.4C.﹣D.﹣

解析:根据题意,可以得到a的值,m和n的关系,然后将m、n 作差,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到m﹣n的最大值,本题得以

解决.

参考答案:解:∵点P(m,n)在以y轴为对称轴的二次函数y=x2+ax+4的图象上,

∴a=0,

∴n=m2+4,

∴m﹣n=m﹣(m2+4)=﹣m2+m﹣4=﹣(m﹣)2﹣,

∴当m=时,m﹣n取得最大值,此时m﹣n=﹣,

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

6.(3分)如图①,AB=5,射线AM∥BN,点C在射线BN上,将△ABC沿AC所在直线翻折,点B的对应点D落在射线BN上,点P,Q分别在射线AM、BN上,PQ∥AB.设AP=x,QD=y.若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②)经过点E(9,2),则cosB的值等于()

A.B.C.D.

解析:由题意可得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可得AP=BQ=x,由图象②可得当x=9时,y=2,此时点Q在点D下方,且BQ=x=9时,y=2,如图①所示,可求BD=7,由折叠的性质可求BC 的长,由锐角三角函数可求解.

参考答案:解:∵AM∥BN,PQ∥AB,

∴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

∴AP=BQ=x,

由图②可得当x=9时,y=2,

此时点Q在点D下方,且BQ=x=9时,y=2,如图①所示,

∴BD=BQ﹣QD=x﹣y=7,

∵将△ABC沿AC所在直线翻折,点B的对应点D落在射线BN上,∴BC=CD=BD=,AC⊥BD,

∴cosB===,

故选:D.

点拨: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折叠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理解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具体含

义是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7.(2分)的倒数等于.

解析:根据倒数的意义求解即可.

参考答案:解:∵×=1,

∴的倒数是,

故答案为:.

点拨:本题考查倒数的意义,理解乘积为1的两个数是互为倒数是正确求解的关键.

8.(2分)使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x≥2.

解析:当被开方数x﹣2为非负数时,二次根式才有意义,列不等式求解.

参考答案:解: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得

x﹣2≥0,解得x≥2.

点拨: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概念:式子(a≥0)叫二次根式.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

9.(2分)分解因式:9x2﹣1=(3x+1)(3x﹣1).

解析: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点,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参考答案:解:9x2﹣1,

=(3x)2﹣12,

=(3x+1)(3x﹣1).

点拨: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熟记平方差公式的特点:两项平方项,符号相反是解题的关键.

10.(2分)2020年我国将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从2012年底到2019年底,我国贫困人口减少了93480000人,用科学记数法把93480000表示为9.348×107.

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的值是易错点,由于93480000有8位,所以可以确定n=8﹣1=7.

参考答案:解:93480000=9.348×107.

故答案为:9.348×107.

点拨: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的方法,准确确定n值是关键.

11.(2分)一元二次方程x2﹣2x=0的两根分别为x1=0,x2=2.解析: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可得.

参考答案:解:∵x2﹣2x=0,

∴x(x﹣2)=0,

∴x=0或x﹣2=0,

解得x1=0,x2=2.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2.(2分)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5个红球和1个黄球,这些球

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出红球的概率等于.

解析:用红球的个数除以球的总个数即可得.

参考答案:解:∵袋子中共有5+1=6个小球,其中红球有5个,∴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出红球的概率等于,

故答案为:.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概率公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随机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13.(2分)圆锥底面圆半径为5,母线长为6,则圆锥侧面积等于30π.

解析:利用扇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圆锥侧面积.

参考答案:解:圆锥侧面积=×2π×5×6=30π.

故答案为30π.

点拨: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14.(2分)点O是正五边形ABCDE的中心,分别以各边为直径向正五边形的外部作半圆,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如图).这个图案绕点O至少旋转72°后能与原来的图案互相重合.

解析:直接利用旋转图形的性质进而得出旋转角.

参考答案:解:连接OA,OE,则这个图形至少旋转∠AOE才能与原图象重合,

∠AOE==72°.

故答案为:72.

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图形,正确掌握旋转图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5.(2分)根据数值转换机的示意图,输出的值为.

解析:利用代入法和负整数指数幂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参考答案:解:当x=﹣3时,31+x=3﹣2=,

故答案为:.

点拨: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用具体的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规定的运算,求出的结果即为代数式的值.

16.(2分)如图,点P是正方形ABCD内位于对角线AC下方的一点,∠1=∠2,则∠BPC的度数为135°.

解析: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CB=∠BAC=45°,可得∠2+∠BCP =45°=∠1+∠BCP,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解.

参考答案: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CB=∠BAC=45°,

∴∠2+∠BCP=45°,

∵∠1=∠2,

∴∠1+∠BCP=45°,

∵∠BPC=180°﹣∠1﹣∠BCP,

∴∠BPC=135°,

故答案为:135.

点拨: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正方形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

17.(2分)在从小到大排列的五个数x,3,6,8,12中再加入一个数,若这六个数的中位数、平均数与原来五个数的中位数、平均数分别相等,则x的值为1.

解析:原来五个数的中位数是6,如果再加入一个数,变成了偶数个数,则中位数是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由此可知加入的一个数是6,再根据平均数的公式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参考答案:解:从小到大排列的五个数x,3,6,8,12的中位数是6,

∵再加入一个数,这六个数的中位数与原来五个数的中位数相等,∴加入的一个数是6,

∵这六个数的平均数与原来五个数的平均数相等,

∴(x+3+6+8+12)=(x+3+6+6+8+12),

解得x=1.

故答案为:1.

点拨: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的能力.一些学生往往对这个概念掌握不清楚,计算方法不明确而错误,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18.(2分)如图,在△ABC中,BC=3,将△ABC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点P、Q分别是AB、A1C1的中点,PQ的最小值等于.

解析:取AC的中点M,A1B1的中点N,连接PM,MQ,NQ,PN,根据平移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得到结论.

参考答案:解:取AC的中点M,A1B1的中点N,连接PM,MQ,NQ,PN,

∵将△ABC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

∴B1C1=BC=3,PN=5,

∵点P、Q分别是AB、A1C1的中点,

∴NQ=B1C1=,

∴5﹣≤PQ≤5+,

即≤PQ≤,

∴PQ的最小值等于,

故答案为:.

点拨: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练掌握平移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8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

19.(8分)(1)计算:4sin60°﹣+(﹣1)0;

(2)化简(x+1)÷(1+).

解析:(1)先代入三角函数值、化简二次根式、计算零指数幂,再计算乘法,最后计算加减可得;

(2)先计算括号内分式的加法,再将除法转化为乘法,最后约分即可得.

参考答案:解:(1)原式=4×﹣2+1

=2﹣2+1

=1;

(2)原式=(x+1)÷(+)

=(x+1)÷

=(x+1)?

=x.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分式和实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0.(10分)(1)解方程:=+1;

(2)解不等式组:

解析:(1)解分式方程的步骤有: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检验;

(2)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其解集,然后根据是否存在公共部分求解即可.

参考答案:解:(1)=+1,

2x=1+x+3,

2x﹣x=1+3,

x=4,

经检验,x=4是原方程的解,

∴此方程的解是x=4;

(2),

①4x﹣x>﹣2﹣7,

3x>﹣9,

x>﹣3;

②3x﹣6<4+x,

3x﹣x<4+6,

2x<10,

x<5,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x<5.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解分式方程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练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步骤以及不等式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1.(6分)如图,AC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1=∠B,点E、F分别在AB、BC上,BE=CD,BF=CA,连接EF.

(1)求证:∠D=∠2;

(2)若EF∥AC,∠D=78°,求∠BAC的度数.

解析:(1)由“SAS”可证△BEF≌△CDA,可得∠D=∠2;(2)由(1)可得∠D=∠2=78°,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2=∠BAC

=78°.

参考答案:证明:(1)在△BEF和△CDA中,

∴△BEF≌△CDA(SAS),

∴∠D=∠2;

(2)∵∠D=∠2,∠D=78°,

∴∠D=∠2=78°,

∵EF∥AC,

∴∠2=∠BAC=78°.

点拨: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证明△BEF≌△CDA是本题的关键.

22.(6分)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报告显示,我国八年级学生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达9小时及以上的比例为19.4%.某校数学社团成员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本校八年级50名学生,对他们一周内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t(单位:小时)进行了调查,将数据整理后绘制成下表:

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分组5≤t<66≤t<77≤t<88≤t<99小时及

以上

频数15m24n

该样本中学生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达9小时及以上的比例高于全

国的这项数据,达到了22%.

(1)求表格中n的值;

(2)该校八年级共400名学生,估计其中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在7≤t<8这个范围内的人数是多少.

解析:(1)根据频率=求解可得;

(2)先根据频数的和是50及n的值求出m的值,再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在7≤t<8这个范围内的人数所占比例即可得.

参考答案:解:(1)n=50×22%=11;

(2)m=50﹣1﹣5﹣24﹣11=9,

所以估计该校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在7≤t<8这个范围内的人数是400×=72(人).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加权平均数、样本估计总体及频数(率)分布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频率=、频数的和是50.23.(6分)智慧的中国古代先民发明了抽象的符号来表达丰富的含义.例如,符号“”有刚毅的含义,符号“”有愉快的含义.符号中的“”表示“阴”,“”表示“阳”,类似这样自上而下排成的三行符号还有其他的含义.所有这些三行符号中,每一行只有一个阴或一个阳,且出现阴、阳的可能性相同.(1)所有这些三行符号共有8种;

(2)若随机画一个这样的三行符号,求“画出含有一个阴和两个阳的三行符号”的概率.

解析:(1)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得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数即可;(2)根据(1)列举的结果数和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解:(1)根据题意画图如下:

共有8种等可能的情况数,

故答案为:8;

(2)根据第(1)问一个阴、两个阳的共有3种,

则有一个阴和两个阳的三行符号”的概率是.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用列举法求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24.(6分)如图,点E与树AB的根部点A、建筑物CD的底部点C 在一条直线上,AC=10m.小明站在点E处观测树顶B的仰角为30°,他从点E出发沿EC方向前进6m到点G时,观测树顶B的仰角为45°,此时恰好看不到建筑物CD的顶部D(H、B、D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已知小明的眼睛离地面1.6m,求建筑物CD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m).(参考数据:≈1.41,≈1.73.)

解析:延长FH,交CD于点M,交AB于点N,求CD,只需求出DM即可,即只要求出HN就可以,在Rt△BNF中,设BN=NH =x,则根据tan∠BFN=就可以求出x的值,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线段的和可求得CD的长.

参考答案:解:如图,延长FH,交CD于点M,交AB于点N,

∵∠BHN=45°,BA⊥MH,

则BN=NH,

设BN=NH=x,

∵HF=6,∠BFN=30°,

∴tan∠BFN==,

即tan30°=,

解得x=8.19,

根据题意可知:

DM=MH=MN+NH,

∵MN=AC=10,

则DM=10+8.19=18.19,

∴CD=DM+MC=DM+EF=18.19+1.6=19.79≈19.8(m).

答:建筑物CD的高度约为19.8m.

点拨: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仰角俯角定义.

25.(6分)如图,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交于点A(n,2)和点B.

(1)n=﹣4,k=﹣;

(2)点C在y轴正半轴上.∠ACB=90°,求点C的坐标;(3)点P(m,0)在x轴上,∠APB为锐角,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

解析:(1)把A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得n,再把求得的A点坐标代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得k;

(2)可设点C(0,b),只要求出b的值就行,求值一般的方法是

相似和勾股定理,此题用相似,只需证明△ACD∽△CBE即可;(3)在x轴上找到点P1,P2,使AP1⊥P1B,AP2⊥BP2,则点P 在P1的左边,在P2的右边就符合要求了.

参考答案:解:(1)把A(n,2)代入反比例函数y=﹣中,得n=﹣4,

∴A(﹣4,2),

把A(﹣4,2)代入正比例函数y=kx(k≠0)中,得k=﹣,故答案为:﹣4;﹣;

(2)过A作AD⊥y轴于D,过B作BE⊥y轴于E,

∵A(﹣4,2),

∴根据双曲线与正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得B(4,﹣2),

设C(0,b),则CD=b﹣2,AD=4,BE=E,CE=b+2,

∵∠ACO+∠OCB=90°,∠OCB+∠CBE=90°,

∴∠ACO=∠CBE,

∵∠ADC=∠CEB=90°,

∴△ACD∽△CBE,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