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财政政策及其效果练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财政政策及其效果练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财政政策及其效果练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练习题

一、判断以下各陈述的正误

1、现代政府在不同时期制定、推行不同财政政策的基本意图在于:为了实现国家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或者为了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好地协调政府的有关财政经济活动以充分发挥现代财政的那些重要职能。( )

2、财政政策与财政活动不同,前者是政府从事经济性活动的外在表现,而后者则是政府对其经济性活动实行有效管理的集中体现。财政政策通常可以发挥它的导向作用、协调作用和控制作用。( )

3、政府变动其开支水平(G)就可以取得改变IS曲线位置的效果:扩大G,使IS曲线向左移动,减少G,使IS曲线向右移动。另外,只要特定财政政策能够直接地、间接地影响私人消费与私人投资,也同样可以取得改变IS曲线位置的效果。( )

4、政府变动名义货币供给数量(M

s

)就可以取得改变LM曲线的位置:扩大

M s ,使LM曲线向右移动,而减少M

s

,使LM曲线向左移动。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

如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以及窗口指导等,取得改变LM曲线位置的效果,是政府货币政策独自发挥,或其配合财政政策共同发挥宏观经济稳定职能的重要保证。( )

5、利用IS-LM模型,不仅可以解释宏观经济均衡(收入均衡与利率均衡)是如何被决定的经济原理,而且也可以解释政府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均衡如何产生影响作用的经济原理。( )

6、在其他不变条件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至少发生三种主要作用,即降低利率、提高物价,和增加产出,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会产生提高利率、降

低物价,和减少产出的作用。( )

7、在经济社会中,资本投资规模,资本存量增长速度,以及技术进步速度等是改变AS曲线的重要因素。( )

8、汇率(e)变动可以引起BP曲线的位置变动,一般情况下,e下降,会使BP曲线向左移,表示贸易盈余扩大;而e上升,会使BP曲线向右移,表示贸易盈余减少。()

9、财政政策时机的选择,并不会影响政策的实际效果。( )

10、由于货币政策调整通常不须经过复杂的决策程序,所以货币政策时滞相对比较短。( )

二、选择题(从A、B、C、D……中挑选出所有被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1、当今时代,大多数国家政府都要对市场实行广泛的经济干预,即借助财政政策执行其宏观调控职能。财政政策之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是十分明确的:

( )。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

D、收入分配合理化

E、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2、作为经济危机的先兆,经济衰退的主要表现是生产连续数月下降,私人投资大幅度减少,劳动失业剧增,进出口发生萎缩等等。针对这类经济衰退,政府在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选择方面,主要是采用以( )为特点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A、降低税收

B、提高税收

C、扩大政府转移支付规模

D、增加政府采购

E、减少政府采购

3、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政府注意力应该主要地放在它的货币政策方面,各国政府也的确是这样做的。但是单凭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其效果往往不佳,因此还必须使用相同性质的,具有( )特点的紧缩性财政政策。

A、适度提高税率

B、加强税收征管

C、减少政府采购

D、削减转移支付

4、与政府扩张性,或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作用方向保持一致的“内在稳定器”,是由( )组成的。

A、累进制的个人所得税

B、累进制的公司所得税

C、预算赤字

D、按收入水平可调节的社会保险缴纳

E、按照预设标准可自动改变的政府转移支付

5、政府货币政策变动对市场利率变动的影响程度,具有如下特点:在其他不变情况下,( )。

A、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使市场利率下降

B、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使市场利率上升

C、政府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会使市场利率下降

D、政府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会使市场利率上升

E、无论政府实行何种货币政策,市场利率保持不变

6、财政政策之“挤出效应”的程度如何,理论上可以通过( )予以测定。

A、私人消费函数中的c值

B、私人投资行为函数中的b值

C、社会货币需求函数中的k值

D、社会货币需求函数中的h值

E、政府税收函数中的t值

7、开放经济且有政府介入条件下,经济社会的乘数效应大小,理论上可以通过()予以测定。

A、私人消费函数中的c值

B、私人投资行为函数中的b值

C、社会货币需求函数中的k值

D、社会货币需求函数中的h值

E、政府税收函数中的t值

F、进口需求函数中的n值

8、一般来说,财政政策运用过程中,政府行为产生的“时滞”主要有( )。

A、认识时滞

B、决策时滞

C、实验时滞

D、执行时滞

E、预测时滞

F、货币政策时滞

9、内生性风险大部分是源于财政系统内部的各种不利因素引发的。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A、政府职能界定不清导致政府与市场关系不协调

B、社会解决欠发达问题

C、财政管理制度与专项管理制度不健全

D、国民素质问题

E、事前、事后财政监督不力

F、政府官员道德问题和职业技术问题

G、财政立法滞后且有关法规制定不禁合理

H、缺乏必要的公共决策过程

10、对于政府而言,规避财政风险的主要办法有:()。

A、创立新型的政治技术以有效制止政府权力的不断增

B、建立控制财政开支不断扩大的制度

C、建立更多的国有企业

D、在公共部门中建立竞争机制

E、增加财政实力以分担财政风险损失

三、思考题

1、简述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

2、运用IS—LM模型,图解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

3、运用IS—LM模型,图解政府紧缩性货币政策。

4、试解释“内在稳定器”是如何发挥总需求稳定作用的?

5、如何运用财政及货币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问题?

6、考虑经济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关系,为什么即使货币政策不变,扩张性财政政策也会对其发生紧缩性影响?

7、考虑经济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关系,为什么即使财政政策不变,最初

扩张性货币政策也会在以后某一时期在不同程度上发生紧缩性变化?

8、简要解释浮动汇率条件下,财政政策的效果。

9、简述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不确定因素。

10、简述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主要时滞及其特点。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T;2、F;3、F;4、T;5、T;6、T;7、F;8、F;9、F;10、T

二、选择题

1、ABC;2、ACD;3、ABCD;4、ABDE;5、AD;6、B;7、ABEF;8、A DF;9、ACEFGH;10、ABD

三、思考题

1、简述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

答:财政政策,是政府对其经济性活动实行有效管理的集中体现。财政政策通常可以发挥它的导向作用、协调作用和控制作用。

导向作用,是指特定财政政策及其改变,往往影响经济社会中从事不同经济活动的个人(或集团)的经济利益,从而直接地或间接地改变(或左右)人们的经济行为。例如,政府某一税收政策的调整会改变经济社会中原来商品与劳务的相对价格比例,于是诱导人们改变消费行为,进而促使厂商改变市场行为。

协调作用,是指政府针对经济社会中的某些失衡问题而制定、推行某种财政政策,以按照公平、合理与效率原则来平衡有关经济活动者(集团、地区)的经济利益。例如,中央政府的各项财政补贴政策(或收入分享政策)既有助于解决各地方政府之间由于经济条件差异造成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有助于合理解决上下级政府之间在财政活动中(集中反映在事权与财权分配上)发生的“集权”和“分权”问题。

至于控制作用,则是指政府通过目标较窄的财政政策对个人(或集团)的经济行为,对宏观经济的运行实行不同程度的制约与刺激,以实现有利于国民经济长期平衡发展的国家经济总体目标。例如,按照特定方向调整政府开支与税收政策就会起到刺激(或抑制)经济社会总需求的作用,从而稳定了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

上述财政政策的三种作用仅是理论上的划分,而在财政实践中则有时不易区分开来,通常的情况是各类财政政策或是兼有导向作用与控制作用,或是兼有协调作用与控制作用。换言之,三种功能作用中,控制作用最为重要,否则政府设施任何财政政策都会处于较为被动状态。

2、运用IS—LM模型,图解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

答: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运用,反映在IS-LM模型上,就是政府降低税收与扩大开支直接、间接地刺激了经济社会总需求增加,使得IS曲线发生右移(从IS到IS`,见图)。其结果是(在其他不变情况下)收入扩大、利率上升。利率上升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私人投资欲望,即产生所谓的“挤出效应”,进而可能部分地抵消财政政策的扩张总需求的效果。在经济扩张过程中,如果政府仅仅使用

财政政策,则国民收入只能从Y

0扩大到Y

`的水平,而无法使其扩大到Y

的水平。

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不变条件下,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从两个方面给市场利率带来上调的压力:一是扩大的国民产出造成交易性货币需求扩大,二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增加了公债发行,于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使经济社会进入货币需求大于货

币供给状态,市场利率自然提高。市场利率提高(从R

0提高到R

`),诱使私人

相对减少投资,进而国民产出相对减少,国民收入便只能扩张到Y

`水平上停止下来。

3、运用IS—LM模型,图解政府紧缩性货币政策。

答:图描述了货币紧缩的政策效果。在治理通货膨胀过程中,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如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在公开市场业务中卖出更多的政府债券,或者上调再贴现率等,借助这些手段减少经济社会的货币供给数量。紧缩性货币政策造成LM曲线发生左移(从LM到LM`),这种政策的作用效果是政府减少货币供给数量,使市场利率得以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较高的利率水平不仅可以抑制私人投资的增长,减少对总需求的压力,而且紧缩货币供给特别有助于降低经济社会的总体物价水平。虽然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使利率提高,起到抑制

减私人投资的作用,导致国民收入相应减少,但这样做也只能使国民收入从Y

0`的水平,而无法使其减少到Y1的水平。在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同时,少到Y

政府往往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削减财政开支(造成IS曲线发生左移,从IS到IS`),以直接地作用于经济社会总需求并使其明显下降,经济社会总需求下降会诱

使私人减少投资,进而降低国民产出,最后国民收入便被削减至Y1水平上。

4、试解释“内在稳定器”是如何发挥总需求稳定作用的?

答:现代国家在实行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的同时,也普遍建立了包括政府转移支付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这种“税收-转移支付机制”本身具有自动调节经济社会总需求的作用,可以自发地配合政府“审慎财政政策”的实施。人们通常把所得税、社会保险与政府转移支付称为经济社会的“内在稳定器”,它与政府扩张性,或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作用方向保持一致。

从整个经济社会来看,在经济出现繁荣、增长过快时,个人收入就会大幅度上升,但在累进制的所得税作用下,连续增加的个人收入中有越来越大的部分转化为政府的税收,从而抑制了社会购买力过快、过猛地上升。这有助于抑制需求膨胀,使国民经济不至于短期内过热,引发通货膨胀问题。同样,在经济出现衰退、增长缓慢时,个人收入就会下降,但在累进制的所得税作用下,连续减少的个人收入中只有越来越小的部分转化为政府的税收,从而抑制了社会购买力过快、过猛地下降。这有助于使社会购买力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持在某种相对较高的水平上,从而有利于经济在较短时期得以恢复。

政府的转移支付主要用于对失业者的失业补助和对低收入者的生活开支补贴,只有符合规定条件的国民才能享受这一制度的“好处”。从整个社会范围来看,在经济繁荣时,人们收入普遍提高,领取政府补助的社会成员大为减少,政府转移支付开支便也减少,从而减少了对经济社会总需求扩大的压力;而在经济衰退时,人们收入普遍下降,领取政府补助的社会成员大为增加,政府转移支付便也增加,从而对提高经济社会总需求有利,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恢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