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课程考核办法

《系统解剖学》课程考核办法
《系统解剖学》课程考核办法

课程考试考核办法

《系统解剖学》课程考核办法

一、理论课考核

1. 考试时间:期末举行理论考试,具体时间由教务处安排;

2.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3. 教考分离,由教务处从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试题库中抽题考试或教研室出

题;试卷质量要求按遵义医学院试卷质量管理办法执行;

4. 成绩量化:理论考试占65%;

5.理论考试内容、题量和题型:考试内容按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所要求,

题量为2小时的考试内容,分值为100分。每套试卷有以下四种以上题

型组成: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是非题、简答题、论述题(或综合

分析题);

6.三人以上分题改卷,二人以上统分。

7. 其它参照学院考试管理制度和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考试管理制度(附后);

二、实验课考核

1. 实验课考核包括实验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

2. 成绩量化:实验考试成绩占20%,平时成绩占15%;

3. 实验考试试题由解剖教研室出题,实物标本考试涉及考试过程中更换标

本,教研室准备多套实验考试试卷,试卷量根据实验考试学生人数确定,原则上2~3个班一套试卷。每套试卷有20~30个实物标本题。

4. 实验考试内容、题量和方式:考试内容按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所要求。题

量为20~30分钟的考试内容,分值为100分。考试方式为实物标本考试。

5. 三人以上分题改卷,二人以上统分。

6. 平时成绩总分值为100分,其中实验报告占80%,学生考勤占20%。

统一扣分标准如下:

三、理论与实验课分数统计与分析

学生总成绩等于理论考试成绩65%+实验考试成绩20%+平时成绩+15%;

由教研室教学秘书按教务处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出学生成绩的阶段分布和难题分布等,然后交教研室主任复查并写出学期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向教务处教学分管指导委员会反馈;教学分管指导委员会对学期教学分析总结,提出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

遵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2007年3月

《局部解剖学》课程考核办法

一、理论课考核

1. 考试时间:期末举行理论考试,具体时间由教务处安排;

2.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3. 教考分离,由教务处从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试题库中抽题考试或教研室出

题;试卷质量要求按遵义医学院试卷质量管理办法执行;

4. 成绩量化:理论考试占50%;

5. 理论考试内容、题量和题型:考试内容按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所要求,

题量为2小时的考试内容,分值为100分。每套试卷有以下四种以上题

型组成:名词解释、填空题、填图题、选择题、是非题、简答题、论述

题(或综合分析题);

6.三人以上分题改卷,二人以上统分。

7. 其它参照学院考试管理制度和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考试管理制度(附后);

二、实验课考核

1. 实验课考核包括实验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

2. 成绩量化:实验考试成绩占35%,平时成绩占15%;

3. 实验考试试题由解剖教研室出题,准备AB两套试卷。每套试卷有40~60

个题。

4. 实验考试内容、题量和方式:考试内容按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所要求。题

量为4~6个题的考试内容,分值为100分。考试方式:学生从A或B套

试卷中抽取4~6个考题,然后在实物标本或尸体上描述并指认考试题要

求的内容,由2位监考老师评分。

5. 平时成绩总分值为100分,其中实验操作占50%,实验报告占30%,学生

考勤占20%。实验操作由实验教师根据每次实验操作完成情况打分,实验报告和学生考勤的统一扣分标准如下:

三、理论与实验课分数统计与分析

学生总成绩等于理论考试成绩50%+实验考试成绩35%+平时成绩+15%;

由教研室教学秘书按教务处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出学生成绩的阶段分布和难题分布等,然后交教研室主任复查并写出学期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向教务处教学分管指导委员会反馈;教学分管指导委员会对学期教学分析总结,提出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

遵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2007年3月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考试管理制度

一、解剖学题库建设

(一)课程包括: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麻醉解剖学、五官解剖学、美容局部解剖学、运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

(二)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门课程有10套试卷,内含A、B卷及标准答案,其它各门课程均有5套试卷,内含A、B卷及标准答案。

(三)根据各门课程理论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出题。

(四)考试对象目前为本科临床专业(包括妇产科学、急救医学、眼耳鼻喉科学、医学美容)、护理学专业、医学检验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药物制剂专业、麻醉学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社会体育专业、法医

专业。

二、教考分离

(一)由二人以上非主课教师出试题。

(二)或由教务处直接抽取题库试题考试。

三、监考制度

见学院教务处监考制度。每次考试除教务处组织的监考人员处,解剖学教研室也组织教学人员监考,至少每个考场一人,并负责解答有关问题,来严守场纪律。

四、改卷和登分

(一)三人以上教师用流水作业方式分题改卷,按左+右减给出每题分。

(二)各门课程考核成绩量化按各门课程教学大纲考核办法确定,《系统解剖学》与《局部解剖学》具体见下:

《系统解剖学》:理论考试占65%,期中考核和实验课成绩占20%,平

时表现占15%。

《局部解剖学》:理论考试占50%,实验考试占35%,平时成绩占15%。

(三)由教研室秘书统分,教研室主任审查后,签字送基础医学院和教务处(包括电子板)。

(四)试卷装订存档。

五、学生成绩分析

(一)由教研室秘书按教务处统计软件分析出学生成绩的阶段分布和难题分布等,然后交教研室主任复查并写出学期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向教务处教

学分管指导委员会反馈;

(二)教学分管指导委员会对学期教学分析总结,提出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

遵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

2007年3月修订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评价标准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评价标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评价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要合理进行课程评价,就必须首先对课程的本质和标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课程评价标准对于课程评价有很强的指向性,确定课程评价标准,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具体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1.学生与社会都是价值主体,作为评价主体的课程评价者如何综合考虑学生与社会的需要。 2.课程评价标准如何既体现学生主体的共同需要又体现学生的个性要求。 3.学生参与地方与校本课程学习程度的大小,是否有一定的兴趣。 4.当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不一致时,价值主体的需要只有通过评价主体的意识和理解才能起作用,因此,评价者对价值主体需要的认识、理解,是评价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5.即使当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趋于一致时,主体的真实需要与主体的愿望之间仍会有差距,因而应尽量使愿望与需要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主观价值标准与客观价值标准的一致性。 二、地方与校本课程评价标准 地方与校本课程开设过程中,注意三种评价标准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评价与鼓励评价相结合。

(一)学习过程评价: 在课程开设过程中,以鼓励性评价、学习习惯形成性评价等定性评价为主,评价标准注重反映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意识,评价学生参与信息收集、汇总与交流的能力,评价学生答应问题的能力等等。 (二)学习结果评价: 1、能力考核 学生自主设计小论文。要求学生从自己生活和社会生产中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确定一个研究专题。老师对小论文做出评价,对优秀论文的科学性、地理性、前瞻性、创新性观点要充分肯定。 2、知识考核 学期终结,可以本学期地方与校本课程专题为背景资料,依据学生的出勤情况、材料准备、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对学生学习做出定量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及考核办法

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及考核办法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国家课程标准对各学科、各学段的教学要求,及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2、适应性原则:教学方案的设计及其实施过程应能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其它能力。 3、多元性原则: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发展性原则: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评价所得出的结论主要用来进行纵向比较,发现教师变化的轨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积极实践,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知识与技能 1、教学目标 (1)符合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能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科的要求,结合教材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适合学生学习实际: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学科认知水平及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3)基本能按教学目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2、学习知识 (1)教师在课堂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能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利用相关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从中去感悟知识、学习知识,并能掌握知识。 (2)改变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乐于探究知识的生成、变化和发展。 3、培养技能 (1)能根据学科特点创设形式多样的实践情景,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年龄特点,注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学过程 (1)学习活动的组织: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精心安排和组织下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教师与学生要共同创造学习环境。教师应紧扣学习主题,有序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实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标。 (2)学习方式的引导:课堂能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的过程要真实、自然,具有实效。 (3)思维的发展:课堂上的问题设计、实验操作、作业布置等,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助于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及反思意识。

小学校本课程管理办法

小学校本课程管理办法 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彰显小学办学特色,实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创新发展的办学目标,学校根据学生需求和师资情况开发了一些校本课程供学生与家长选择。 一、学生报名 1.每学年初,发放“校本课程活动报名表”,学生参照“校本课程开设计划”自愿报名,每名学生至少选报一项。 2.报名时实行双向选择,学校尽量满足学生的第一志愿,但受班额限制,所有学生须服从学校调整。 3. 校本课程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学生需自备学习材料。 二、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为每周四下午第二节课 三、授课或协助管理要求 1. 应提高认识,增强职业道德,爱护、关心学生,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2. 授课老师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学习专业知识,自觉提高业务能力。本着对家长和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努力让学生每人都学有所得。 3. 要提高纪律观念和时间观念,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得私自更改校本课程活动时间。遇特殊情况要提前请假。 4. 授课老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前制订学期计划,认真准备并上好每一节课。课程内容设计应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内容有趣味,能吸引学生。 5. 加强管理,每次活动前要做好点名工作,人数始终相对一致,并做好缺课记录。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要请假。 6. 安全第一,带学生开展活动时要组织好,考虑到各种安全因素。 7. 不得私自给学生统一购买学习资料和活动材料等。 8. 要教育学生爱护活动教室的物品,保持环境卫生。 四、检查安排

开学初,将所开设的校本课程分成两个大组,原则上每学期安排4位校领导分成两个检查组,分上半学期与下半学期进行每周督查。教科室每周进行巡查。 检查组督查内容: 1.检查记录每次活动的各班级生数,了解缺课学生情况,若无故缺课,应及时通知班主任。 2.检查并记录每位授课教师的上课或协助管理老师的情况,并作出相应评价,打出相应等第。 3.可随机抽查授课教师的课前准备、活动方案等。 学期末,四个检查组分组对授课教师进行考核,收取检查活动记录等相应资料,并打出相应分数,作为最后校本课程考核的主要依据。 五、成果展示 每学期成果展示分两块进行:一是过程性活动展示;二是学期末汇报展示。 (1)过程性活动展示,要求授课老师或协助老师每月月底上传学生在一个月学习期间的相关学习、活动的照片或者开展的一些活动方案等过程性资料。【每个月直接上传学校网站】 (2)学期末汇报展示,要求在每学期最后一次活动时,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学习成果汇报与展示。汇报形式由授课教师自行设计和安排。 六、考核办法 每学期考核分两块:(1)最后一次校本课程活动时,检查组将根据授课教师上交的“活动记录本”和相关材料情况,以及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量化打分,得出相应考核分数。(2)对每月月底上传的过程性活动资料,由教科室分月进行统计,并根据质量进行打分。 最终积分计算方式:检查组考核分数占60%,过程性积分占40%,两方面的合计分数为最终积分。由学校根据最终积分评出教学质量奖。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评价标准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评价标准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评价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要合理进行课程评价,就必须首先对课程的本质和标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课程评价标准对于课程评价有很强的指向性,确定课程评价标准,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具体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学生与社会都是价值主体,作为评价主体的课程评价者如何综合考虑学生与社会的需要。 课程评价标准如何既体现学生主体的共同需要又体现学生的个性要求。 学生参与地方与校本课程学习程度的大小,是否有一定的兴趣。 当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不一致时,价值主体的需要只有通过评价主体的意识和理解才能起作用,因此,评价者对价值主体需要的认识、理解,是评价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即使当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趋于一致时,主体的真实需要与主体的愿望之间仍会有差距,因而应尽量使愿望与需要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主观价值标准与客观价值标准的一致性。 二、地方与校本课程评价标准 地方与校本课程开设过程中,注意三种评价标准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评价与鼓励评价相结合。

(一)学习过程评价: 在课程开设过程中,以鼓励性评价、学习习惯形成性评价等定性评价为主,评价标准注重反映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意识,评价学生参与信息收集、汇总与交流的能力,评价学生答应问题的能力等等。 (二)学习结果评价: 、能力考核 学生自主设计小论文。要求学生从自己生活和社会生产中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确定一个研究专题。老师对小论文做出评价,对优秀论文的科学性、地理性、前瞻性、创新性观点要充分肯定。 、知识考核 学期终结,可以本学期地方与校本课程专题为背景资料,依据学生的出勤情况、材料准备、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对学生学习做出定量评价。

学生到课率考核办法(试行)1.doc

学生到课率考核办法(试行)1 学生到课率考核办法 (试行) 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准确了解学生学习状况,遏制学生迟到、旷课的行为,提高学生到课率,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管理水平,同时为学院学生管理工作考核提供真实、科学的参考依据,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到课率统计方式 到课率=实到人数/应到人数×100% 注:应到人数每学期初由学工处进行核定;若中途有学生提前就业(实习)、请假、休学等情况导致人数变动的,各系须凭相关证明材料及时到学工处备案。 二、到课率等级评定 1、统招班级: 2、中职、高级、自考、技师班级: 三、到课率考核 1、各班级的到课率每月底统计,到课率等级评定为月度平均分数(即各班该月到课率总数除以抽查次数),将在班主任月度考核中奖罚。月

度到课率计算方式如下: 月度到课率=累计到课率/抽查次数 2、月度到课率等级分别为:优秀、合格、不达标、不合格,到课率低于不合格的扣除班主任津贴20元;到课率不达标的扣除班主任津贴10元;到课率认定为优秀的奖励班主任30元;认定为到课率合格的班主任不奖不罚。 3、各系总到课率情况,作为学院月度考核各系学生工作的重要指标,并按照与学院签定的责任状,纳入年度对系部领导干部的奖罚。 四、措施要求 1、学院将安排人员(需2名以上)每天不定期随机抽查,确保一周内覆盖所有系;每次检查完毕,工作人员填写《到课率抽查表》签字确认、归案。 2、每次对各系到课情况抽查,原则上不低于该系班级数量的20%。对于到课率长期低下的系部,可开展集中检查。 3、学院抽查结果实行按日向系部进行通报,并每月底将检查统计的总结果通报班主任,纳入月度考核。 4、各系要严格要求本系任课教师如实考勤,凡抽查三次以上教师未如实考勤者,按教学事故处理。一月内抽查学生到课率三次不达标的老师予以通报,并与任课教师绩效考核评定挂钩。 5、各系领导对本系的学生到课率检查应有具体的措施,并

校本课程计划5篇范文大全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校本课程计划5篇范文大全,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校本课程计划5篇范文大全 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学校要制定好校本课程计划。今天我们在这给大家带来校本课程计划,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校本课程计划1 学校课程是由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学校自行决定、自主开发的课程,开发主体是学校教师。因此,我校校本课程教学坚持遵循以下原则: 1、合作性: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是一种集体配合的事业,学校课程更是如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校长、其他同事、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等通力合作,发挥群体智慧。 2、民主性: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构成学校教育的“共同体”,成为学校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需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共同体”里教师、家长最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形成一个民主氛围。

3、选择性:校本课程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使个性得到张扬。因此,教学时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内容,适应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 4、开放性:校本课程教学时,在资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资源;在主体方面要充分调动校长、教师、家长、上级领导、参与的积极性,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5、灵活性:校本课程教学时,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实际,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五、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校本课程的实施通过三个角度来进行: 分层: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和个人意愿,组建教学班,进行分层次教学。 分组:按课程类型、学习内容、学习程度、教学目标等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以实施课程计划。研究性课程以实验班进行为主,班内分组进行。 分块:校本课程安排在每双周校本课进行。学校所有教学和活动场所根据课程安排划分成不同功能的板块。 校本课程计划2

课程考核管理方案计划办法

课程考核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凡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均要进行考核。 第二条凡本校在籍学生必须参加所修课程的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获得相应学分。 第三条课程考核应侧重检验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第二章考核类型与形式 第四条课程考核分为考试与考查两种类型。考试一般采用笔试、口试或笔试加口试等形式;考查可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笔试、口试、论文、创作、设计等形式。课程考核类型必须在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 第五条在满足考核要求的前提下,鼓励教师对课程考核进行改革。课程考核改革方案须经系和二级学院研究批准并报教务处备案。 第三章试卷(题)库建设与管理 第六条各专业系应依据教学大纲制订考核命题计划和评分标准。命题范围和考核内容应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试题量、难易度和覆盖面应适当,具有区分度和一定的难度。试题题意应清晰明确,数据和资料应准确,文字应简练。 第七条考试课程应建立试卷库或试题库。通识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原则上应建立试题库。 第八条试卷(题)库由课程归口的二级学院负责管理。试

卷(题)库管理人员由二级学院指定。 第九条存放课程试卷(题)库的计算机要设定安全密码,试卷(题)库管理人员须对试卷(题)库保密工作负责。 第十条期末考试、补考和重修考试原则上应从试卷(题)库抽卷或组卷。抽卷时应采取随机抽卷,不得指定抽取试卷。 第十一条二级学院应指定专人负责试卷的送印、取回和密封。试卷必须在校内文印中心印刷。文印中心必须严格执行试卷收发登记制度。 第十二条试卷属学校机密材料,二级学院和文印中心必须对试卷送印、印刷、运输、封存等各环节的安全保密工作负责。 第十三条各二级学院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教师和员工的保密教育,防患于未然。试卷(库)或试卷失密,必须及时报告二级学院和教务处。对于失密责任人,学校将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 第四章考试组织 第十四条教务处负责统筹学校各类考试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各二级学院必须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考试安排,并将考试安排汇总报教务处。 第十六条各二级学院负责将考试安排及时通知到相关学生和监考教师。各门课程的考试必须在预先安排好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未经批准不得任意变动。 第十七条统考课程按照下述方式安排监考教师:各考场由课程所属二级学院指定一名专业教师担任主监考,由班级所在二

做实教研活动-加强校本教研

做实教研活动加强校本教研 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课程改革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多年来,我校以做实教研活动为抓手,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为载体,探索适合于我校实际的教科研模式。 目前我校的教研活动已经充分体现了教研行为的自主化,在教研活动之前,教研组长首先将活动方案递交分管领导及负责该学科的行政领导,共同商榷活动议程及研究主题;在开展活动时,结合学校目前讲学稿的使用,使得每次教研主题专题化、教研内容系列化,如今为了提升教研组长自身的组织研究能力,我校除了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之外,还采用了组长在本校内跨学科参与教研活动,充分利用本校资源,让组长们在参与中学会反思,在活动中学会吸纳,在领悟中学会调整,在合作中学会成长。切切实实地做实我校的教研活动,提升校本教研。 物理组:做实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我校物理组全体教师为了把课堂教学研究做实做精,把初中物理教材中大家认为较难上的一些章节,采取了以下一些程序和方法。首先进行集体备课;接着由一位老师去上课;再大家一起评课,讨论上课的效果和思路,并达成一致,形成一堂“最佳”的上课模式;最后由一位老师执笔定稿形成一个由集体智慧而成的通用教案存档。 通过以上方法大大提高了各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做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以老带新,最后达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周平龙) 做实校本教研的认识与体会 作者: 长海县小长山中心小学刘美成 发布时间:2006-04-25 12:21:49.0 通过开展校本教研, 学校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这些变化突出地体现在教师身上。激活了教师的" 特长";激活了学校" 教学";激活了" 科研" 气氛;激活了教师的"能力" 。参加过培训的教师人人都有一定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

学校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 一、开发及实施背景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设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课程是国家课程标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主动、生动、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根据实际,把学校课程做为国家课程的一种校本化开发,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让每个学生学有所长(chang),学有所长(zhang)。 二、指导思想 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和专家、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开发具有博文特色的学校课程,以体现个体差异、全面育人的开发宗旨,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三、开发原则 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 黄岛是一方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它不仅有灵秀的山水,丰饶的物产,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许多名胜古迹令人瞩目、许多名产令人神往、许多风流人物流传史册。因此,我们立足本地,让孩子们从关注身边的名胜、名人、名产开始,通过系列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名人和名产,珍爱名人、关注名胜、保护和发展名产;关注家庭、社区、民族和人类的

学生到课率考核办法(试行)

学生到课率考核办法 (试行) 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准确了解学生学习状况,遏制学生迟到、旷课的行为,提高学生到课率,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管理水平,同时为学院学生管理工作考核提供真实、科学的参考依据,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到课率统计方式 到课率=实到人数/应到人数×100% 注:应到人数每学期初由学工处进行核定;若中途有学生提前就业(实习)、请假、休学等情况导致人数变动的,各系须凭相关证明材料及时到学工处备案。 二、到课率等级评定 1、统招班级: 2、中职、高级、自考、技师班级: 三、到课率考核 1、各班级的到课率每月底统计,到课率等级评定为月度平均分数(即各班该月到课率总数除以抽查次数),将在班主任月度考核中奖罚。月

度到课率计算方式如下: 月度到课率=累计到课率/抽查次数 2、月度到课率等级分别为:优秀、合格、不达标、不合格,到课率低于不合格的扣除班主任津贴20元;到课率不达标的扣除班主任津贴10元;到课率认定为优秀的奖励班主任30元;认定为到课率合格的班主任不奖不罚。 3、各系总到课率情况,作为学院月度考核各系学生工作的重要指标,并按照与学院签定的责任状,纳入年度对系部领导干部的奖罚。 四、措施要求 1、学院将安排人员(需2名以上)每天不定期随机抽查,确保一周内覆盖所有系;每次检查完毕,工作人员填写《到课率抽查表》签字确认、归案。 2、每次对各系到课情况抽查,原则上不低于该系班级数量的20%。对于到课率长期低下的系部,可开展集中检查。 3、学院抽查结果实行按日向系部进行通报,并每月底将检查统计的总结果通报班主任,纳入月度考核。 4、各系要严格要求本系任课教师如实考勤,凡抽查三次以上教师未如实考勤者,按教学事故处理。一月内抽查学生到课率三次不达标的老师予以通报,并与任课教师绩效考核评定挂钩。 5、各系领导对本系的学生到课率检查应有具体的措施,并落实好检查与统计工作,对到课率高的班级和老师进行表扬,对出勤率较低的班级予以整改。 6、各系要认真做好检查结果的分析工作,针对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问题严重的,要及时根据学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针对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或教师、班主任工作责任心不强等现象,各系负责人要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相关措施。 五、附则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由学工处、教务处负责解释。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在中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以下是小编搜集的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现实好处 校本课程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各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仅能够使 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 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让校园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主阵地,为此, 结合我校实际,现拟定本实施方案。 二、指导思想 为充分展示我校用心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学生朝气蓬勃的气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挖掘学生特长,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结合学生实际于2015—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利用周三七、八节课,向全校学生开设校本课程,特制订活动计划。 三、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x 四、遵循原则 1、趣味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校本课程活动就是要让学生感兴趣,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潜力、素质。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好习惯。 2、自立性和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参加自已喜欢的强项,教师要认真安排活动资料,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好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3、实践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校本课程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潜力,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筋,多思考,多 想象,多动口,勤动手,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独 立思考,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4、参与和竞争意识相结合的原则 活动课上,力求学生要有用心参与竞争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把活动资料安排的 合理化,新颖化、创新化,让学生学起来感到善思、搞笑、乐学、有益。 5、安全稳定原则 各项目的老师务必保证活动的安全性,落实点名制度,活动中不得随意增减学生,保证队伍的稳定性。 五、课程设置 (略) 六、管理办法 为了增强辅导效果,切实提高第二课堂活动的质量,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协调、健康地发展,进一步强化我校的素质教育,加强校园体艺2+1项目的实施,为 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为此,校园对第二课堂活动实行“六定”的管理办法。 定学生:各组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学生可自己选取参加一项活动,组织报名,确定 人员,落实人数。 定资料:各组要按照校园的统一安排,结合本组实际,依据教师特长与学生特点 在规定范围内确定活动小组的名称及资料。 定地点:协调好各活动小组的活动场所,要尽力排除外界干扰,持续清静的学习 与辅导环境。 定时间:全校各个活动小组建立以后,每两周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辅导教师 要保证充分的辅导时间,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旷课。 定辅导教师:每个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特长,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务必辅导好一 个小组的课外活动,保证辅导质量。 定目标:辅导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实情,根据辅导项目及特点,确定本组辅导目标,学期结束,辅导教师要汇报辅导成果,向家长汇报,在学期终按此目标进行评估。 七、验收评估 教务处,德育处在校本课程活动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督促检查,并进行评比。 初中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 方式,为学生带给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取和资料选取,体现教育资料的多元性和选取

大刘小学校本课程考核制度

校本课程考核制度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的逐步推进,我国的课程管理不能再是“大一统”的体制,这种集权式的课程管理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单一的课程体系不能充分涵盖地区的差异,不能真正做到困材施教,因此课程开发应该体现层次性,这是大势所趋。我国部分学者把课程划分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三个层次。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国家课程标准》及统一的教材已经开始启动,但由于课程统一,各地差异很大,仍然出现许多的不适应,第一,出现国家课程与办学条件的不适应,第二,出现国家课程与师资条件的不适应。第三,出现国家课程与学科发展之间的脱节。第四,出现国家课程与地方发展之间的不适应,因此;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必须同步跟上来,各地也正在积极地尝试与实验,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课程开发的难点,一般来说,校本课程是由学校全体教师、部分教师或个别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但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注意背景分析 校本课程的开发既要严密科学,又要符合实际,要对学校内部和外部的环境进行详尽的分析。就学校内部来说,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分析:①教师的素质和态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其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因此教师

的素质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首要因素。在开发过程中,不仅要分析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而且要分析教师在专业领域之外的才干、兴趣、爱好等,以便各尽其才,目前,大部分教师认为课程开发是国家的事情,是学校领导的事情,他们对自身的定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不是课程的开发者。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导致角色的转换,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等,从而使某些教师感到没有把握,因此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②学校领导的态度与组织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学校领导的认识要到位,态度要积极,可以说这是校本开发的前提,只有学校领导重视了,才能想方设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另外,校本开发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学校领导要加强组织管理,包括宣传、确定目标、组织实施、校本课程的评价等等。③学生的实际。任何课程的宗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一样。校本课程是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的,具体他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年级之间、学生群体的状况是有差异的,要从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兴趣、爱好和已有经验出发,从学生的个体发展、智力发展、身体发展及存在问题出发,来确定目标、并组织实施。④学校经费等资源状况。校本课程的开发,还要注意学校的资源状况,资源状况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经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尤其要涉及到学校经费的预

学校课程考核管理办法

学校课程考核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考核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严肃考风考纪,促进学风建设,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全校的考核工作在分管教学副校长领导下,由教务与科研管理处制订有关规定,对考核的全过程实行规范化管理。各系部负责考核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二章 考核形式 第三条 各专业凡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每学期教学任务完成时,都要进行考核,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课程考核,原则上考试的科目不少于三分之二,考查的科目不超过三分之一。 第四条 课程考核可采取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口试、调查报告、课程论文、课程设计、案例分析、实验操作、技能演示、艺术创作、表演等形式。 第五条 考核形式应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和全面考核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来确定。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必须保证真实地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第三章 考核资格的审查 第六条 凡正常参加课程教学活动,并遵守学校学籍管理规定的在籍学生(或经学校办理进修、旁听手续的人员),均可参加课程考核。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其参加课程考核的资格: (一)未选课者; (二)未完成规定的作业、实践环节或教师布置的其他学习任务者; (三)旷课时数超过该课程总教学时数三分之一者; (四)未按规定办理注册手续者; 对第(二)、(三)款的情形,教师应于考核周前两周将不具备考核资格的学生名单报各系教学秘书。 对第(四)款情形,由各系部负责人考核前两周报教务与科研管理处。 第八条 对不具备考核资格的学生,各系部要于上报前告知学生本人,确认无误后,再报教务与科研管理处备案。 第九条 学生如对取消考核资格存在异议,应于接到通知后2个工作日内书面反映到相关系部。相关单位2天内认真核实后作出明确答复。 第十条 学生因故不能按时参加考核,需由本人在考核前提出缓考申请报告并附上有关证明,经所在系部领导批准后方可缓考,否则,按旷考处理。重考一般不办理缓考手续。缓考学生名单由相关系部于考前通知课程主讲教师。主讲教师在登录该生成绩时注明“缓考”字样。 第四章 笔试的组织与实施 第十一条 试题由课程所在教研室组织命制。 第十二条 命题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既要考虑全面系统地考核

校本课程活动记录表

教学时间2011.8.30 教学内容 文明礼仪 常识 指导教师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讲解礼仪重要性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2.学生发表看法 3.总结

教学时间2011. 教学内容 文明礼仪 常识 指导教师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 礼仪的范畴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 2.礼仪原则 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三是适度的原则,四是真诚的原则。 3.课堂总结

教学时间2011. 教学内容个人礼仪指导教师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2.学生发表观点,讨论应该如何做。 3.卫生方面 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 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 4.课堂小结

教学时间2011. 教学内容个人礼仪指导教师李晓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仪表 2.服饰方面 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雅俗。 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 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3.学生发表观点,讨论应该如何做。 4.课堂小结

校本课程审核制度

校本课程审核制度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教师特长、办出学校特色。为了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促进我校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和管理,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进一步调动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和自主管理课程的积极性,逐步形成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特殊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二、管理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必须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学生的健康发展出发; 2、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作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3、校本课程的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尽可能地采用合作、参与、探究和体验等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4、在鼓励教师及有关人员创造性地开发课程的同时,要明确各自职责,加强教学和教材的规范管理; 5、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注意发挥家长和社会力量的作用; 三、课程开发 1、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要确立“针对校本,面向课程,凸显个性,动态发展”的目标。 “针对校本”,就要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针对缺陷,发挥优势,挖掘资

源,组织人员,在学校中开发校本课程。 “面向课程”,就要认真做好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五个部分工作,加强三个环节的研究,即确定开设的科目;形成校本课程的指向;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计划。“凸显个性”,就要在课程开发时,把张扬学生个性,体现老师个性和强化课程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动态发展”,就是说校本课程是动态发展的,好的课程不断完善,新的课程不断加入,一些不受学生欢迎或准备不足、教学效果不好的课程将被淘汰。 2、教师提出课程开发构想与意向,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在学期第三周向教导处递交课程纲要。课程纲要包括:课程目标、内容简介、课程进度计划、课程评价方案、选报(人数)要求等。 四、课程实施 1、经学校审核同意开设的校本课程,由教务室在第四周将拟开设课程目录会同年级组向全体学生公布。 2、教研组长负责安排校本课程教学任务。拟开设的校本课程原则上由申请该课程的教师本人承担,特殊情况也可由教研组统筹安排。 3、教师在接到校本课程开设任务通知后,应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待学生选课结束后,由教务室正式下发开课通知。原则上每门课程应有10人以上学生选课才准予开课,特殊情况则由教导处与开课教师商定。 五、教师管理 1、接到教务室开课通知的教师应按要求到指定教室(地点)上课,做好学生出勤登记。 2、教师按照课程教学进度计划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应认真听取学生意见,

课程管理制度

课程管理制度 为深化课程改革,规范办学行为,规范实施国家、地方、学校课程计划,有效管理和评价课程,体现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积极促进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课本制度。 一、实行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专业素质课、综合实践课课程管理 依照国家制定的中职学校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课程门类、课时、课程标准。 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开发适应本地的地方课程,可开发或选 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课程 主要包括思品、语文、数学、外语、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 (二)专业课程 各专业的专业课程 (三)专业素质课程 主要包括空竹、欣赏、法制、人文教育等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 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按规定设置课时,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强调学生的做,在一系列活动中进行实验、考察、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开展每人二节社会实践活动课的试验,学期初各备课组上缴活动方案,经学校审核通过后予以实施,纳入教师考核。 二、课程实施条件 (五)严格执行学校的课程安排。课程门类、课时不随意增减。依法执行课程计划。(六)按照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使用经教育局审核征订的教科书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非经审核的教科书不随意使用。 (七)按照教师所学专业、学校《课程表》规定的课程门类、课时,科学、规范的配置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应专业对口,知识面广,一专多能,一般应主讲2—3门专业基础课。学校要尽量减少教师代课门类,确保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八)按有关要求配置并更新课程实施所需的教具、设施、设备,购买学生关心、感兴趣的教育资料,满足教学需求。

关于提高学生到课率的实施办法(讨论稿)

4、教务处每周汇总处(室)巡查考勤情况,并与系(部)上报数据进行核对,每周出一份考勤通报,对考核认真到课率高的系(部)和老师进行表扬,对考核不认真到课率较低的系(部)进行提示,对考勤误差较大的老师予以通报,并与绩效考核挂钩。 5、学生处每周汇总学生缺勤情况,对旷课学时达到处分者,及时予以公布。 二、各系(部)领导及辅导员职责 1、各系(部)应成立本系学生考勤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应由系主任、总支书记、辅导员、班学习委员、系学生干事等组成。 2、系部领导对本系的学生考勤应有具体的措施,并落实好检查与统计工作,对出勤率较低的班级给予整改。 3、各系应建立考勤值班机制 (1)各系应严格要求本系任课教师必须每一堂课进行如实考勤,系主任每周定期检查本系任课老师的《考勤登记册》,并与本人抽查的数据进行核对。

(2)各班学习委员每天课后将当天到课情况,交到各系办公室教务员处进行汇总。辅导员每周抽查的班级学生出勤情况,要与学生学习委员上报考勤情况相核实,出现差距要找出原因理清责任。学生虚报考勤者,取消该学期的免考和评优资格。 (3)各系将每天学生考勤情况进行汇总后,当天出一份考勤通报,发到本系每个班级并抄送学生处,并在系宣传栏进行张帖。 (4)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不能上课,必须按学生处的有关规定办理请假手续,否则一律按旷课处理。 三、各任课教师职责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本着对社会、对学校、对家长、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任课教师应采取一定措施,严格要求学生到课率。 1、强调学校对旷课、缺课学生的处理意见,要求学生原则上不能因事因公请假。要求学习委员上课时,首先向任课教师报告出勤情况。 2、狠抓课堂纪律,绝不能放手不管。要求学生上课不要迟到、吃东西、睡觉、随意进出教室。上课不能使用手机及其他数码娱乐设备。 3、要求学生上课应靠前居中就座,上大课的应按班级或专业分片按指定位置就座。 4、任课教师要经常对学生上课情况进行抽查点名,认真核对考勤,并如实填写考勤登记表。凡抽查一次教师未如实考勤者,将进行全校通报,抽查三次以上教师未如实考勤者,按教学事故处理。

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方案讲课讲稿

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缘起 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我校以“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为突破口,利用其无所不在的文化资源,丰富学生的“教育场所”。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重点内容;以唱响国歌、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志愿服务为抓手;着眼于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及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通过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使学校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使学生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先锋队,为营造现代化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校本课程的总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方面,长辈的溺爱,导致了他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得与周围的人交往。而有些家庭,由于家长放任孩子自由成长,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使之染上不良恶习,野蛮霸气,缺乏教养。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我国在引进外国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带进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极思想,人们讲究个人自由,忽视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大部分人重智轻德,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问题。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文明礼仪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学生在与

教师交往时缺乏良好的礼仪规范;在社会或家庭中,怎样尊老爱幼,怎样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样着装,怎样待客做客,怎样遵守社会公德,怎样讲文明、讲礼貌等等显得比较薄弱。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再加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在小学生阶段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使他们从小系统地受到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因此,在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三、校本课程具体活动目标重点难点 目标:使学生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常规礼仪,上下代人加强沟通,消除代沟,建立上、下辈之间朋友式的关系,享受温磬的家庭生活。 重点:了解、掌握并使用校园常规礼仪,使同学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间交往自然亲切,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 难点: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常规礼仪,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让自己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从而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四、校本课程活动的原则准备时间 1、主体性原则:确认教学的本体地位,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作为民主的、积极的和创造的实践活动来开展,使学生成为追求真、善、美的主体。 2、民主性原则: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朋友关系,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以求课程开展扎实有效。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评价措施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评价措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落实。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1、通过有效持续的评价,使学生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2、通过合理的评价,调动教师参与开发实施地方与校本课程的积极性。 3、通过有效持续的评价,丰富和充实课程体系,丰富学校校园文化,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 二、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2、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3、素质培养的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参与性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注重学校课程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学分考核的依据。 5、全面性原则。 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三、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内容。 地方课程: 传统文化(一——五年级) 环境教育(三——五年级) 安全教育(三——五年级) 校本课程: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开发了《走进成语故事》课程作为我们各年级的校本课程。 三、评价标准与方法: 内容与标准:学习兴趣与参与态度、学习方法与思维习惯的养成、课堂参与活跃度、学习成果等方面(具体参看附表)。 评价方法: 包括自评、同伴评、教师评、家长评四部分,以星级方式评价。每学期评价两次,一次在期中,一次在期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