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读完《有效教学十讲》一书之后,我深有感触,也受益匪浅。

这本书语言简洁朴实,内容浅显易懂。从我们的实际教学生活出发,展示了精彩的理论依据,为教师怎样经营好课堂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策略。

大家都十分清楚,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我觉得要想取得教学的有效性,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一、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备课是否有效,不是看教学流程、教学设计写的如何,关键是教学设计是否与课堂表现相一致,与学生需求相吻合,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有效备课更关注教学对象,更关心教学效益,更注重教学实践,更注意教学反思。

二、有效指导。

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也就是在教学中,从学习目标的确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从教学手段的安排到教学语言的运用,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

三、灵活运用教法。

学生的参与程度与教师传授知识的难易程度关系很大,如果知识难度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脱离原有的知识基础,学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知识过与简单,学起来毫不费力,学生就会感到厌烦。只有难度适中,才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以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充分激发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新课程中,教材与教学参考只是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的参考资料,而并非唯

一依据,老师必须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吃透教材,对教材进行增、散、调、补的深度加工,灵活的处理学习材料,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

四、注重学生有效学习,关注课堂效率。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的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体现在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和发展;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注重过程教学,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我们教师应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尽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教法、努力地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使他们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

五、注重教后反思。

教学反思是在课堂教学告一段落之后,把课堂上的反馈信息、自我感觉以及引发的诸多思考形成文字。促进教者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从而更有效的处理和运用教材,逐步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

我觉得应该写自己实际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有亲身感受,内容新鲜、具体,见微知着。也就是说从实际出发,在教学实例中探及某种教育规律。事例可小,但要善于上升到理论高度,作一些有深度的分析,用以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把握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积极学习和运

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永保与时俱进的思想,主动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体会《有效教学十讲》是余文森教授的新作。 因为小学语文学科工作室正在进行福州市基础教育课题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为了让课题组成员能拥有相应的理论知识,能更好地实施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我决定带领大家开始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学习。 《有效教学十讲》是推荐大家读的第一本专著。 初读《有效教学十讲》,对文中所提到的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成绩与问题深有同感,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的认识感同身受,于是,有了第二遍细读的愿望。 品味之后发现,自己对有效教学的认识有了更多的理解,以下是众多感受中的一部分:过玉米地的启示什么是有效教学?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新课程赋予有效教学新的含义。 余教授讲的过玉米地的故事,形象生动地阐释了这个问题。 在过玉米地的比赛中,有的的人跑得最快,先到目的地,但两手空空,一个玉米棒都没有掰到;有的人掰了很多玉米,但走得太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有的人跑得快,也掰得多,但浑身是伤;还有的人,既跑得快,又掰得多,还没受伤,所以感觉很快乐。 在这些穿越玉米地掰玉米的人中,谁是最有收获的?第一个人跑得快却一无所获;第二个人得到的多,却很费时;第三个人跑得快,

获得多,可伤了身体,代价也很重;第四个人跑得快,得到的多,还很快乐。 答案很明显,最后一个是也。 过玉米地掰玉米的结果是以是否跑得快掰得多不受伤且快乐几项指标综合衡量的,最后一个过玉米地的人才是最有效的。 那么教学呢?教学是否也要考虑学习的速度获得的结果和学习的过程各项指标呢?很明显,无所获的学习,无论多么快乐,是不能称为有效的,因为获得知识是学习的第一要务;花费大量时间获得的知识是低效的,因为它往往以牺牲学生大量的休息时间为代价,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获取知识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被看做是一种沉重负担的学习不但无趣,还随时会终止的,现在的很多孩子一旦考上大学,便再也没有学习的热望,为完成学业而欢呼雀跃的人不是少数的,因为,他们认为学习的痛苦是难以言喻的,解脱的办法就是不再痛苦地学习。 这样的学习因为没有乐趣,也就没有了生命力,是过早夭折的。 因此,有效教学不得不考虑获得知识的时间结果和过程三个要素,速度结果和体验是有效教学的三个关键指标。 有一定的速度,获得必须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充分的体验,是考量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综合指标。

读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第八讲

读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第八讲 《有效教学十讲》的第八讲分析了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包括了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意义性、交往性、体验性、问题性和创新性等八大特性。其实,在书中的前面已经或多或少提到了。 主动性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首要特性,表现在具体学习活动中是“我要学”。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中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 独立性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核心特性,表现在具体学习活动中是“我能学”。独立性是客观存在的、学生所普遍具备的一种根本特性。 独特性是指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同时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新课程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把它视为一种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 意义性是新课程学习方式必须具备的基本特性。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产生的条件为:1、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应具有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2、学习者本人应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交往是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是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的心理学依据。交往的意义是使知识增值、活跃学生思维。除此以外,交往可以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发展学生分享和利他性的品质。 体验性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突出特性,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表现为:强调身体性参与、重视直接经验、重视感性因素。 问题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所以,新课程中特别强调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 创新表现为突破和超越,新课程中鼓励创新,创新性主要表现为怀疑精神、批判精神。从意识角度来说,学生的怀疑精神突出表现为:不满足于现有的答案和说明,敢于对权威、对教材、对教师提出质问和怀疑。从能力角度来说,创新性主要表现为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以上八大特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

有效数学读后感

有效数学读后感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这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读《有效教学论》给我的启示 在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我利用了几天时间,读了高慎英、刘良华的《有效教学论》,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和本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对有效教学进行思考。 “有效教学”有三个基本要素: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综合起来讲,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呢 书中谈到首先要有效备课。备课中讲到三种计划的制定,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这种能力。具体到日计划的制定,也提出要考虑三个要素(1)学习者,包括了解学生个别差异及学生需要(2)学科内容及其结构,在这里指出教师的责任,尽管教科书中规定了教学内容,但是教师还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再度开发。还提出了教师如何利用教材即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3)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文中指出教学目标关键在于教师提出的目标既不至于太抽象而令学生无动于衷,又不至于太具体琐碎而令学生不得要领。具体教学目标应该以激励学生热情的学习为标准;教学方法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要考虑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及课堂管理因素组合,很轻松地指出教师是一个“受欢迎的男女演员”一样的复合型的天才。 其次,有效指导。主要讲了“有效讲授”与“有效提问与倾听”。在有效讲授的论述中教了我们三种技巧,感觉很亲切,很实用。象一位长者在循循教导,我浏览了刘教授的博客,其中对加入的条件有几条要求很耐人寻味。这样写:接受我的新生活建议,1、让读书成为生活习惯 2、把体育锻炼当成头等大事 3、为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 4、不破坏、不挥霍自然资源 5、宽容他人的生活习惯,尊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笔记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笔记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笔记原著:余文森教授福建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第一讲教学的有效性第一节教学的有效性究竟指什么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要落在学生的学习上。 学习有有效性可用三个指标来考量:一学习速度。 二学习结果。 三学习体验。 学习速度:(学习效率):是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 同样的学习内容,达到同样效果花费的时间越少,效率越高。 学习结果:指经过学习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进步和取得的成绩。 我们希望每节课,或者每次课之后,学生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它主要表现在: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等等。 这是考察有效性的一个核心指标。 (传统的指标主要表现为学业成绩上)。 学习体验:学习中伴随着的状态(过程兴趣)是生气勃勃喜气洋洋其乐融融愁眉苦脸冷漠呆滞。 结果兴趣随着某个学科学习的进展,或者说你的学科知识获得的越多,那么你对学习的兴趣是不是越来越强,这个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效率:时间是一个重要因素。 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不能单

靠延长学习时间来进行。 (当然没有时间做保证,有效性也无从谈起)。 课时+课外围绕本课程所花费的时间(预习完成学案作业复习竞赛)。 其它学习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在课外校外自由学习的时间。 非学习时间:休闲玩劳动制作交友等等。 学习结果:传统的学习结果,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 而学业成绩考试的题目中有两类题目,(一)知识型题目:靠时间记忆机械操练复制即可获得成绩的题目。 (二)能力型题目:靠思考创造性思维综合运用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自由学习及个性化的知识而等而获得成绩的题目。 现在很多高中生为追求高分已经没法过正常的人生活了。 假如,过正常人的生活可以考分,不过正常人的生活可获得分分非人生活可获得分分(影响他的健康)。 但是获得所付出的代价太高了。 现在整个国家的情况大体如此,有些地方已经有了好转。 学习体验:学习中的感情感悟思考。 如果学生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他一定是主动与幸福的,只有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能能够养成学习习惯,才能够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把学习变成习惯变成生活变成品质。 所以学习的有效性应从三个指标综合考虑。

《有效教学》读后感

《有效教学》读后感 通读《有效教学》一书,使我对“有效教学”的涵义以及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有系统了解和整体认知,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所采取的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以优化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高效能地实现预期的目标的一切行为,从本质上说有效教学就是一种目标导向教学。传统教学强调简单灌输,只关注如何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而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人需求和自主权,使学生学得辛苦,教师教得辛苦,导致“时间+汗水=低效”结果。而“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通读此书以后,我越来越坚定地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素质教育的基础,针对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如何使学生在在繁忙的学业中把化学学得有兴趣,有成效呢?下面我结合《有效教学》一书内容和自己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要真正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实现学科智力资源共享。 集体备课时,要加强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认真备课。每个教师说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教学构思,谈自己对教材的认识和经验,集体确定每单元的教学重难点、商量确定某个课时教学案例,并制定出课时学案,以供全年级学生共同使用,实行

教学资源共享。教材是教师设计教学的重要材料,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某项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出知识的前后联系,然后系统地合理地设计课时教学案例。年轻教师要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有经验的教师要热心帮助年轻人,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让教学少走弯路,提高全组教师的备课效率。 二、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新课改提倡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设备,采用多媒体手段组织教学。多媒体介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是现代教学手段是标志之一。媒体的出现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了主动学习,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它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面,短、频、快的大容量课堂节奏能有效的吸引并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从而最终提高学习的听课效益。 三、要全面建激励性评价机制,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课堂评价有教师评价、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而在以往的课堂中运用最多的是教师评价,压抑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体现,所以在还课堂给学生的同时也应该还评价权给学生,他们更了解课堂评价与学生之间的重要关系。通过在课堂上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更积极的投入课堂,参与课堂,更好的实现课堂的有效性。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主要依据,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培养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学生在兴奋的状态下很容易接受新知识,提高了课堂效率。对学生的学习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及时对他们的学习情况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余文森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余文森 出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7月出版 定价:元 编辑推荐 核心素养是贯穿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根红线,是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和方向。 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入手,从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容出发,系统回应了这些问题,并重点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阐述。 ●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基本原理、形成机制和规律 什么是核心素养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为什么要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 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基于课程意识、学科本质的教学/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 ●核心素养导向的六大教学基本策略 整体化策略 / 情境化策略 / 深度化策略 / 活动化策略 / 自主化策略 / 意义化策

内容简介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全球化、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这些变化对人的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力地回应了新时代的呼唤,也为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 本书从理论、观念、操作三个层面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系统阐述,包括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三大主题,旨在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者简介 余文森,教育学博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等社会职务。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长期从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著有《有效教学十讲》等多部专著,担任主讲的“课堂教学”“有效教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读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

读《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有效教学”是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伴随着课堂低效、无效问题而被提出的重要命题。空闲时间我认真学习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书中关于课堂有效教学,余教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为老师们进行剖析和策略指导,感受颇多。可以说,当下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如何构建有效课堂?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有效课堂教师应该关注什么?结合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感悟: 一、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每一堂教学效果良好的课都来缘教师的认真备课。在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较多的关注了教学方式方法等课堂形式上的改进,而相应的忽视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从《有效教学十讲》中我明白了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备课。要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改进现行备课形式,着力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首先是紧抓落实课前预习。我在学生预习的时候,有严格的规定,设计了预习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字(包括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组词,辨析形近字等),②词语(抄写,理解,成语的收集等),③自己感悟最深的重点句子或者段落(包括修辞句,含义深刻的句子,精彩的描写等),

④初读感悟,⑤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即提出几个问题)。这些内容看似繁杂,可是,它可以迫使学生去静心读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预习。这些就是我每天晚上的家庭作业,每天一课。这样学生学校的效率就提高了。 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就是准确和明确。目标的制定既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其次,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层次。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动机等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如:在为《大自然的文字》第二课时设计教学目标时,可以这样定位:①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②把自己已掌握的课文中读懂大自然文字的方法教给大家,学习课文还未掌握的大自然文字,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意识。③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通过拓展了解更多大自然的文字。目标的表达准确、清晰,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得就比较人性化。 要想使课堂真正有效,设计精益求精的课堂练习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就必须要精心设计预习作业,而且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设计。通常第一

崔允漷有效教学读后感_心得体会

崔允漷有效教学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崔允漷有效教学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崔允t有效教学读后感 读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这本书不能说读的很懂或则很细吧就先谈一下对自己感触比较深的几点来谈谈。 在体育课堂学习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后学生的体育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体育学习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一、利用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其兴趣 在体育课堂中如何让学生体会成功就是使得学生有成就感的方式,这种成就感是学生在体育课堂和课外学习运动技能中得到提高,如果一味的降低练习难度反而使得学生会对体育丧失兴趣,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上有成就感,就会树立体育学习的信心,同时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自己赶超的目标和继续学习的动力。他们便有动力克服体育学习中的困难自然而然对体育产生兴趣。 二、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体育课堂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要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当学生适应了一节课中的运动负荷之后就会体会到身体运动后的愉悦感,在学生平时繁重的学业压力下,体育课适当的运动负荷是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好感的重要因素。 三、利用学生在体育课中获得的认同感培养其兴趣 教师或是学生对另一位学生的认同是对其继续学习的莫大鼓励,课堂上的一次良好表现,一次出色示范获得老师的肯定,在运动竞赛中出色的表现得到同学们羡慕的眼光,这些都是给学生的鼓舞,也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四、营造和谐的人际交流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文化课的学习中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受到限制的,而体育课堂恰恰相反,给了大家一个相对交流自如的氛围,再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组织方法来设计课堂,有意识的增强和利用这种交流,可以让学生更加体会交流和合作的的乐趣,这既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学习余文森教授《有效的教学方法》,掌握提问技巧。请针对你所教学科的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三个问题

效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核心问题,全国各地教育教学改革都因此把重心聚焦于有效教学。有效提问关系到有效课堂的成功与否。我认为教师有效提问应该做到趣味提问、由浅入深、人文引导。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欲望,学生则会乐学、爱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充分的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尤其应注重新知识的导入。生动、有趣的问题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能唤起学生思考的热情,能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动有趣的问题具备一种能让人乐于思考,积极解决问题的感染力。由此体现了我们所设计课堂提问的趣味性尤其重要,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预设问题,用吸引人的问题带领学生走进教学。我结合《有效的教学方法》所学的内容,对语法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提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Compare these sentences. Tell the meaning of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1.I bought the pen in 1999, and I have the pen now. We can say: I have had the pen since 1999. 2.I began to learn English three years ago, and I learn it now. We can say: I have learnt English for three years. 3.My uncle began to teach at this school when he came to the town, and he teaches at this school now. We can say: My uncle has taught at this school since he came to the town.

(完整版)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3篇(最新篇)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3篇 有效教学是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来解决课堂低效、无效问题而被提出的重要方向。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范文1: 知识技能是学科的躯体,过程方法是学科的思维方法。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领悟或者掌握其中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他掌握的就是一大堆死知识,是行尸走肉。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在教学中是否是为了达到目标,而把过程给省略了呢?是否为了省时而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了呢?是否为了节省更多的成本,而排斥学生的思考呢?是否把教学过程庸俗到无需智慧努力,不要动脑筋,只要记忆练习就能掌握教师所讲的东西呢?是否我们培养的就是那些不思考知识、批判知识、创新知识的 好学生呢?是否我们在困惑,为何学生学了那么多,却不会运用,盘活呢?以前曾看过的一个故事窜入了我的脑海 一个外国的孩子,他正在独自玩沙,显然玩得很专心也很有耐心。他用小铲把沙装进漏斗,开始的动作比较笨拙,动作也很慢,玩了一会儿逐渐熟练了,动作也越来越快,但他发现总也装不满,疑惑地看了一阵漏斗之后明白是因为漏斗会漏沙,于是就用手指堵住漏斗底部的漏口,这样终于使漏斗装满了沙子。然后他试图把漏斗里的沙子倒进瓶子里,可是发现从手指移开到对准瓶口,沙子已漏得差不多了。这个外国孩子开始加快手移开的速度,几次之后,他突然意识到,把漏斗直接对准瓶口,沙子会一点漏地顺利进入瓶子。于是他按

照这种方法很快装了一瓶子的沙子,同时欢快地笑起来并回头看看妈妈,而妈妈则拍手以示鼓励。 一个中国孩子玩沙,他一开始也是忙着拿起漏斗向里面装沙子,也同样是发现了沙子进漏斗后都流出来,所不同的是旁边的母亲一看沙子都漏光了,就手把手地教自己的孩子把漏头直接对准瓶口,然后再灌沙子。结果孩子没经历任何挫折、也没有体验任何失败就立刻学会了正确的玩法,但也很快就爬出了沙坑不玩沙了,因为这个玩沙的过程一被简化就没什么意思了。 当那个外国孩子还在津津有味地与沙同乐的时候,这个中国孩子已经玩腻了,正缠着妈妈要抱。 想到这儿,我的心情已不再平静:在教学中,我给孩子探索的机会了吗?我是否也充当了中国妈妈的角色?对于孩子学新知的探索过程,我是否总是在无意或在好意中干扰了这一过程的自然进行?答案肯定的! 不止做过,还不止一次。在我的思想理念中,虽然已有了一些强调过程的意识,但我也不是认为孩子技能学得越多、越快就越好吗?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我不也多少次地手把手地教孩子,让他们很快地学会比较难的知识吗?忽然想起了以前听过的做中学玩中学,原来还蕴含着如此深刻的道理。终于,在我的脑中理论和实践的断路给联结上了: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而形成的,即通过试误形成的。理论与实践链接的顿悟的惊喜令我兴奋! 在未来的日子里,就让书香继续浸染我吧,我将会迎接更多的反省! 运笔至此,发现已难再下笔,只能感慨: 一笔难书尽此书的奥妙啊! 因本人的眼力、领悟力、素养的限制,实难把其精髓处一一道来,还是让我们一起都去看看这本书,亲自去感受感受、体验体

读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第四讲

读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第四讲 《有效教学十讲》第四讲讨论的是教学情境,也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分别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原因和情境的价值;教学情境的主要类型;当前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情境。 分析创设教学情境的原因和情境的价值中,作者利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情境的价值。书中是这么说到德国一位学者说过这么一个比喻。他说,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地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出活力和美感,才能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这就是情境的价值。情境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情”,一个是“境”。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境就是用一种直观的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也就是桥梁)。 教学情境的主要类型有6种。第一种,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实物主要是指实物、模型、标本以及实验、参观等。图像是一种直观的工具,包

括板书、图画、挂图、幻灯、录像、电影、电脑等电化教学手段。第二种,借助动作或者活动来创设教学情境。这里所强调的动作的形象化,从理科的角度来说,主要是指操作,从文科的角度来说,主要指表演。还有学生活动和教师演示都能创设直观情境。第三种,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从教学艺术的角度来看,语言表达的形象性要求:声情并茂的朗读、绘声绘色的描述、贴切精彩的比喻。第四种,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与矛盾创设的教学情境。我们可以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利用知识的迁移,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探索出计算方法,学生乐学、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第五种,借助“背景”创设的教学情境。课堂教学的背景知识主要包括: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历史典故。第六种,借助问题创设的教学情境。总而言之,教学情境可以是以下几种:场所、故事、设计、主题、剪辑。 当前教学情境创设所存在的误区主要有:形式化的情境、假问题的情境、缺乏真情的情境、“猜谜式”情境(偏离教学的情境)、“电灌”的情境(电灌的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参与,思维活动明显受到多媒体课件的束缚)。

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

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 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一) 冰心说过" 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我想,读书和教育学生也是如此。 初读这本书时,我感到书中大量的专业术语、大段的长句子让人晦涩难懂,提不起兴致来。硬着头皮看下去,细细地咀嚼、慢慢地品味,一点点地耐着性子读下去,我发现自己收获颇多。 书中的第二章提到" 理解学生,注重个体差异"这一观点让我产生了共鸣,联系自己的教学,我有了一些想法。 如今社会在飞速的发展,现在的学生可能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或许是方法受家长、幼儿园的启蒙教育等等很多原因,大多数孩子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在学校中表现在与同学相处上,表现在课堂学习中,他们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有积极的,当然也有消极的。表现积极的学生自然受到同学和老师的欢迎和青睐,而对待学习持消极态度的学生很容易引起家长和教师的反感,即在老师心目中形成"差生"的概念。

所谓的"差生"在学习上所表现出的状况可谓百出,而他们最容易表现出的是这样的情况:我喜欢这个老师,我对这门学科比较好奇,学习的动力就比较足,相反,就会比较马虎的学习。我体会到的一点就是:如何能让学生都喜欢你,如何能让学生有好奇心呢?如果这两点做好了,不仅学生学的容易,老师教的也开心,而且成效肯定也是不错的。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也许是一个关键。 比如说以前班有个小画家——金应威,以前只要一不注意他,就在书上随便乱画,作业本、练习册处处都留下过他的"大作".为此不知说教了多少次,可是他依旧我行我素。一天,教学《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我"利用"他画画的优势,请他到黑板上来画几个不一样的长方体,展示给同学们看,他的积极性很高,其他同学也听得比较认真。而他自己那方面的知识也学得非常扎实。课后,我给了他高度的评价。从这以后,他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改掉了坏毛病。画画上更是不甘落后,在各种比赛中频频得奖。 我们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个体差异(可以称为学生的落差),这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它真的就是人性。水的落差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学生的落差同样会产生重大的学习能量,这就是资源。利用个体差异资源,取长补短、扬长避短,那教育教学效果将会更加明显,就会实 现师生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生命意义。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比较好表现,我就设计了一些环节,让学生当"小老师",我在旁帮助的,收到了异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希望自己也能够当一回小老师。还有的学生比较害羞,回答的声音很低,在这方面,我借鉴了其他老师的一些做法,多表扬他

崔允漷《有效教学》读后感

崔允漷《有效教学》读后感 如何基于教学目标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 ——崔允漷《有效教学》读后感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刘达 由于本人正在参与市教委教研室组织的市区教研合作项目的研究,因此最近的研究多在课堂教学评价的领域。前不久专门阅读了华东师大课程研究所的崔允漷教授的专著《有效教学》,我对于其中教学评价的内容作了重点学习,本文对其中的内容作了专门的摘引梳理,并就此表达若干个人的观点。一、什么是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有效教学》崔允漷)。教学评价的上位概念是教育评价。世界范围内,新型的教育评价文化正在形成。这种评价文化有以下一些重要的前提假设:l 教育评价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必须适合高质量的学习并用以促进这种学习,教育评价鼓励学生思考而不仅仅是记住或复述事实;l 教育评价不是一种精确至上的科学,因为评价所涉及的领域和结构是多维度、复杂的。学生、学习结果、评价之间的互动是十分复杂的;l 教育评价依赖于清晰的标准。应鼓励学生监控并反思自己的工作和表现,因此对标准的理解不应只是教师的事,也应当是学生的事。提供反馈是教育评价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强调的是掌握和进步,而不只是和其他学生的比较;l 教育评价应引出学生的最佳表现。这需要具体的、学生经验范围内的任务,这些任务应当清楚地呈现、与学生当前所关注的内容相关;l 在教育评价中决定分数的不是正确答案的数量,而是任务完成的整体质量。不是聚合多种复杂的数据形成单一的分数,而要借助于对成就的多维度描述。教师对自己学生的评价是教育评价的核心部分,教师的课堂评价比大规模测验更重要。这种评 l 价应能支持学生的学习并为之提供支架,应能评价多种情境中的表现; l 要保证评价的教育性,元评价非常必要,教师的评价素养应该是教师专业素养中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评价是一个专业的研究领域,其包括课堂观察、证据收集和评价反馈等多个方面。一般认为:听课过程是收集证据的过程,评课过程

读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

读《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是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伴随着课堂低效、无效问题而被提出的重要命题。空闲时间我认真学习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书中关于课堂有效教学,余教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为老师们进行剖析和策略指导,感受颇多。可以说,当下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如何构建有效课堂?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有效课堂教师应该关注什么?结合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感悟: 一、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每一堂教学效果良好的课都来缘教师的认真备课。在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较多的关注了教学方式方法等课堂形式上的改进,而相应的忽视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从《有效教学十讲》中我明白了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备课。要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改进现行备课形式,着力提高备课的实效性。首先是紧抓落实课前预习。我在学生预习的时候,有严格的规定,设计了预习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字(包括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组词,辨析形近字等), ②词语, ③自己感悟最深的重点句子或者段落(包括修辞句,含义深刻的句子,精彩的描写等), ④初读感悟, ⑤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即提出几个问题)。这些内容看似繁杂,可是,它可以迫使学生去静心读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预习。这

些就是我每天晚上的家庭作业,每天一课。这样学生学校的效率就提高了。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就是准确和明确。目标的制定既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其次,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层次。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动机等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如: 在为《大自然的文字》第二课时设计教学目标时,可以这样定位: ①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②把自己已掌握的课文中读懂大自然文字的方法教给大家,学习课文还未掌握的大自然文字,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意识。 ③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通过拓展了解更多大自然的文字。目标的表达准确、清晰,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得就比较人性化。要想使课堂真正有效,设计精益求精的课堂练习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就必须要精心设计预习作业,而且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设计。通常第一课时,老师在课堂上都要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然后再进行整体感知。那么,我们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就可以将以上两项内容布置下去。到了课堂上,我们就可以利用课件来进行独立作业。以这样的方式来落实生字词,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效率很高。另外,由于我们已经将课堂上要讲的内容作为预习作业布置下去了,那么我们在课堂上讲课的速度必然加

读《有效教学》有感_心得体会

读《有效教学》有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读《有效教学》有感,感谢您的阅读! 读《有效教学》有感 读崔允t教授主编的《有效教学》后,对于如何如何开展教学,怎样教的有效到怎样教得好,都给了本人很大的启发和指导。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等,这些都是消极的、无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自主性是一种压抑,一种挫伤。现在,很多老师都知道这样不好,所以学校又针对此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包括“高效课堂”和“翻转课堂”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改善教学环境,我们开始和老师一起学习《有效教学》一书。《有效教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它不像一般理论书籍那样深不可测,而是植根于现实教育,用质朴生动的语言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有效教学。 在本书前言中,作者详细的解说了本书编制的初衷,以及知道教师应该如何使用好这本书。什么是有效教学呢?书中介绍道凡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思考着,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放弃教学的责任,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但加个问号不等于提出一个问题,这样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什么价值。 通过学习《有效教学》使我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应该是学校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要想做到“有效教学”,首先教师要做一个真实的人,敢于露拙也敢于表现自己。在听课中我发现老师不好意思在学生面前露拙,殊不知,这是一个误区。在适当的时候露上一小手,哪怕有着明显的破绽,在孩子们哈哈一笑中,让孩子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和他们一样在许多方面有着这样那样不足的人,孩子们和老师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其次要做一个善于反省的人,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

(完整版)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3篇(最新篇)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3篇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3篇 有效教学是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来解决课堂低效、无效问题而被提出的重要方向。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范文1: 知识技能是学科的躯体,过程方法是学科的思维方法。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领悟或者掌握其中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他掌握的就是一大堆死知识,是行尸走肉。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在教学中是否是为了达到目标,而把过程给省略了呢?是否为了省时而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了呢?是否为了节省更多的成本,而排斥学生的思考呢?是否把教学过程庸俗到无需智慧努力,不要动脑筋,只要记忆练习就能掌握教师所讲的东西呢?是否我们培养的就是那些不思考知识、批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呢?是否我们在困惑,为何学生学了那么多,却不会运用,盘活呢?以前曾看过的一个故事窜入了我的脑海 一个外国的孩子,他正在独自玩沙,显然玩得很专心也很有耐心。他用小铲把沙装进漏斗,开始的动作比较笨拙,动作也很慢,玩了一会儿逐渐熟练了,动作也越来越快,但他发现总也装不满,疑惑地看了一阵漏斗之后明白是因为漏斗会漏沙,于是就用手指堵住漏斗底部的漏口,这样终于使漏斗装满了沙子。然后他试图把漏斗里的沙子倒进瓶子里,可是发现从手指移开到对准瓶口,沙子已漏得差不多了。这个外国孩子开始加快手移开的速度,几次之后,他突然意识到,把漏斗直接对准瓶口,沙子会一点漏地顺利进入瓶子。于是他按

照这种方法很快装了一瓶子的沙子,同时欢快地笑起来并回头看看妈妈,而妈妈则拍手以示鼓励。 一个中国孩子玩沙,他一开始也是忙着拿起漏斗向里面装沙子,也同样是发现了沙子进漏斗后都流出来,所不同的是旁边的母亲一看沙子都漏光了,就手把手地教自己的孩子把漏头直接对准瓶口,然后再灌沙子。结果孩子没经历任何挫折、也没有体验任何失败就立刻学会了正确的玩法,但也很快就爬出了沙坑不玩沙了,因为这个玩沙的过程一被简化就没什么意思了。 当那个外国孩子还在津津有味地与沙同乐的时候,这个中国孩子已经玩腻了,正缠着妈妈要抱。 想到这儿,我的心情已不再平静: 在教学中,我给孩子探索的机会了吗?我是否也充当了中国妈妈的角色?对于孩子学新知的探索过程,我是否总是在无意或在好意中干扰了这一过程的自然进行?答案肯定的!不止做过,还不止一次。在我的思想理念中,虽然已有了一些强调过程的意识,但我也不是认为孩子技能学得越多、越快就越好吗?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我不也多少次地手把手地教孩子,让他们很快地学会比较难的知识吗?忽然想起了以前听过的做中学玩中学,原来还蕴含着如此深刻的道理。终于,在我的脑中理论和实践的断路给联结上了: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而形成的,即通过试误形成的。理论与实践链接的顿悟的惊喜令我兴奋!在未来的日子里,就让书香继续浸染我吧,我将会迎接更多的反省! 运笔至此,发现已难再下笔,只能感慨:

读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第七讲

读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第七讲 《有效教学十讲》第七讲盘点了新课程教学改革成绩及对问题反思,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三维目标确立与教学目标虚化;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内容泛化;学生主体化的凸显与教师使命的缺失;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与教学过程的形式化。 三维目标确定与教学目标虚化分析上,在传统教学中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受到了冷落和忽视。因此,为了让三维目标有机整合,要把过程和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可是因为对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操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使教学目标虚化,表现在:1、知识和技能目标该实的不实;2、过程和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的现象;3、情感态度价值观出现了“贴标签”的现象。 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内容泛化的分析上,说到课程资源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课程意识的确定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使教学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但是,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突出表现为:1、教材受到了冷落(超越教材的前提是基于教材);2、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情境;3、联系实际变成了一种装饰。 学生主体化的凸显与教师使命的缺失的分析上,虽然新课程改革下使教学进步很大,但也有些问题不容忽视,表现在:1、强调了学

生的独特见解(体验),却忽视了对文本的基本尊重;2、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即自主建构,却忽视了教师的引导,即价值引领。3、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正面教育。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与教学过程的形式化的分析上,提到学习方式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教学方式上面出现形式化,盲目化,具体表现在:1、“对话”变成“问答”;2、有活动却没有体验;3、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4、课堂有温度却没有深度;5、有探究之形却无探究之实。

教学读后感

教学读后感 教学读后感(一) 这几天我认真地读了《有效教学》这本书,书中有很多理论思想使我受益匪浅,不仅知道了有效教学的含义,也同时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讲在新课程教学当中它有着很多的实际意义。在读了《有效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本人的课题《和谐互动式初中思品课堂教学研究》,有了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今天,不妨写下来,供大家商榷。 一,课前的充分准备是和谐互动的前提。 有效教学首先体现在有效备课上,课前的充分准备就是有效备课。怎样才能算是有效备课呢第一。备而能用。备课应该备而能用,减少无效备课,"备课""上课"不能两张皮。第二。有利于教。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学,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水平迅速提高。第三。有利于学。让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所有的知识过手,培养能力到位,力争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向课堂要效益。 曾经有老师认为,现代课堂强调师生互动和动态生成,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尚有许许多多的不可预见性,那么似乎可以简化备课,甚至不要备课。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引导者,怎样促进,怎样引导,是不可能在教学活动中随意生成的,必须在课前事先有所考虑,课堂上的生成需要教师运用教育的智慧去引导,学生学习欲望和动机需要教师去激发。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不可能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因此,实现课堂教学的和谐互动,课前师生的充分准备是前提。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是和谐互动的保证。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必须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积极地参与到互动中来,师生,生生之间平等的互动。教师必须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中解脱出来,这是两种教育观念的激烈碰撞,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面对新课程,教师只有转变角色,明确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身份,充分

读书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3篇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3篇 "有效教学"是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来解决课堂低效、无效问题而被提出的重要方向。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范文1: 知识技能是学科的躯体,过程方法是学科的思维方法。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领悟或者掌握其中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他掌握的就是一大堆"死"知识,是"行尸走肉"。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在教学中是否是为了达到目标,而把过程给省略了呢?是否为了省时而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了呢?是否为了节省更多的成本,而排斥学生的思考呢?是否把教学过程庸俗到无需智慧努力,不要动脑筋,只要记忆练习就能掌握教师所讲的东西呢?是否我们培养的就是那些不思考知识、批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呢?是否我们在困惑,为何学生学了那么多,却不会运用,盘活呢?以前曾看过的一个故事窜入了我的脑海—— 一个外国的孩子,他正在独自玩沙,显然玩得很专心也很有耐心。他用小铲把沙装进漏斗,开始的动作比较笨拙,动作也很慢,玩了一会儿逐渐熟练了,动作也越来越快,但他发现总也装不满,疑惑地看了一阵漏斗之后明白是因为漏斗会漏沙,于是就用手指堵住漏斗底部的漏口,这样终于使漏斗装满了沙子。然后他试图把漏斗里的沙子倒进瓶子里,可是发现从手指移开到对准瓶口,沙子已漏得差不多了。这个外国孩子开始加快手移开的速度,几次之后,他突然意识到,把

漏斗直接对准瓶口,沙子会一点漏地顺利进入瓶子。于是他按照这种方法很快装了一瓶子的沙子,同时欢快地笑起来并回头看看妈妈,而妈妈则拍手以示鼓励。 一个中国孩子玩沙,他一开始也是忙着拿起漏斗向里面装沙子,也同样是发现了沙子进漏斗后都流出来,所不同的是旁边的母亲一看沙子都漏光了,就手把手地教自己的孩子把漏头直接对准瓶口,然后再灌沙子。结果孩子没经历任何挫折、也没有体验任何失败就立刻学会了正确的玩法,但也很快就爬出了沙坑不玩沙了,因为这个玩沙的过程一被简化就没什么意思了。 当那个外国孩子还在津津有味地与沙同乐的时候,这个中国孩子已经玩腻了,正缠着妈妈要抱。 想到这儿,我的心情已不再平静:在教学中,我给孩子探索的机会了吗?我是否也充当了中国妈妈的角色?对于孩子学新知的探索过程,我是否总是在无意或在好意中干扰了这一过程的自然进行?答案肯定的!不止做过,还不止一次。在我的思想理念中,虽然已有了一些强调"过程"的意识,但我也不是认为孩子技能学得越多、越快就越好吗?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我不也多少次地手把手地教孩子,让他们很快地学会比较难的知识吗?忽然想起了以前听过的"做中学""玩中学",原来还蕴含着如此深刻的道理。终于,在我的脑中理论和实践的断路给联结上了: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而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