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语文】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语文】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语文】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夜

沈从文

两人在竹子编成的筏上,沿了河流向下游滑去,混过了四个水面哨卡,在离目的地只差将近五里时,竹筏傍在一些水苇泥泽的河边上,滞住了。

罗易,××的部队通信联络人,在黑暗里轻轻的声音带一点儿嘶哑,辱骂着他的年轻伙伴:“怎么回事,平平,你见鬼了!把事情当游戏,想在这儿搁下,让人家从堤上用枪子来打靶,打穿我们的胸膛吗?”

那一个并不作声,先是蹲着,这时站起来了。

“搁浅了,什么东西掯住了。”从声音上听来这人还只是一个小孩子。

照理这一片竹筏是不应当掯在这里的。罗易带点焦躁埋怨他的年轻同伴:“还有五里,真是见鬼!应当明白,这是危险的地方,人家随时把电筒一照,就坏事的!”

那个永远不知恐怖不知忧愁的年轻人,一面默默地听取这种埋怨,一面从腰间取下手枪子弹盒,卷起裤管预备下水去看看。

河水并不深,却有很深的污泥,拔脚时十分费力。

“呀,见鬼,这里就真有个鬼!”

“怎么的?”

“一个家伙,有意捣我们的乱。被石磨缚着沉到这水里!”

竹筏能转动,却不能流动。时间不许两人从容打算。

“从旱路走,翻过坳,我们才可以在天明以前赶到。”

“从旱路走,不小心,我们就又得被魔鬼在我们脖子上悬一副石磨。”

两人从一个泥滩上走了许久,才走进了一片泽地,小径四围都是苇子,放心了一点。进苇林后他们只觉得脚下十分滑泽,十分潮湿,且有一股令人欲呕的气味,越走气味越难闻。

“一定在这路上又躺了一个,小心一点,不要为这家伙绊倒。”

“我忘记摸摸我们筏底那一个身上了,或者是我们的伙计!”

“不是我们的,你以为是谁的?”

“我知道第七十四号文件是缝在领子上的,十三号藏在一支卷烟里。还有那个……”

“小心一点,我们还在人家笼子里,不然也会烂在这里的。留心你的脚下。”

“等一等,我算定这是我们第七十四号的同志,我要过去摸摸他,只一分钟,半分钟。”

这伙伴不管那头目如何不高兴,仍然躬着腰迎着气味所在的方向,奋勇地向深密的苇林钻去,还不过三分钟,就又转身回来了。

“我说是他就是他。那腐臭也有他的性格在内。这小子活时很勇敢,倒下烂了还是很勇敢的!我们在一个村子里长大的,大我三个月。”

“怎么知道是他?”

“我把那小子缝了文件的领子拉下来了。我一摸到领子,就知道是他。”

“你们都是好小子。”

走了一会,听着大路上有了马蹄声,两人知道一定是魔鬼送信骑马过路。两人恐怕这骑马信差带得有狗,唤得出生人气味,赶忙爬上山去,胡胡乱乱借着一点点影子,爬了许久。

两人从山半走回路上时,罗易扭坏了一只脚。

到了危险关隧附近时,听到村鸡第二次叫唱,声音在水面浮着。

年长的明白难关近了,有点愤怒似的同他的伙伴说:

“平平,这是鬼做的,我也应当烂到这里,让下一次你来摸我的领子了。我这只脚实在不大好,到水中去已不济事。咱们俩各走一边好不好?你把枪交给我,你从水里去,我慢慢地从山路摸去。”

“这怎么好?脚既然坏了,应当同你在一起。我们即刻上山吧。要烂也烂在一堆!”

那一个忽然生气似的骂着:

“你有权力死吗?你这小鬼。我们能够两人烂在一堆吗?听我的命令,把枪给我,不许再迟延一刻。知道了吗?”

年青人不作声。

罗易明白他的同伴的意思。知道这小孩子同自己共事经过危险已有许多次,两人十分合手①。现在从山路走很危险,小孩子意思决不愿意让他老朋友一个人走,但事实上又非如此处置不可,故把声音柔和了许多,安慰这孩子。

“平平同志,你放心从水中下去,不要担心。我有两支枪,可以讨回他几只狗命。你冒一点险从这条路走去好了。我打这儿上去,我摸得到路的。我到了那边,可以把这支枪交还你,一定交还给你。我们等一会儿到那边见,等一会儿见。一定见!”

说的和听的都明白“等一会儿见”原是一句虚空毫无凭据的话。

年青人小小心心向下游浮去,心中总不忘记他的同伴。却只听到岭上一声枪响,接着又是一声……

第二次露出头面时,一切枪声都没有了。

他用力泅着,向将近身边的光明与热奋力泅去。远近山村各处都有雄鸡报晓声。

……

(选自《沈从文小说精品》,有删改)【注】①“合手”指协调、和谐。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出现的第一个尸体是被缚上石磨沉到水底的,正面描写了死者英勇就义的情形,表现了敌人的残忍。

B.小说中出现的第二个尸体是个还未完全成年的孩子的,他与平平是老乡,生前非常勇敢,平平对他很是赞赏,这也从一个侧面衬托了平平的英勇形象。

C.小说中罗易这一形象性格丰满。既有特定情境下情绪化的一面,又不失资深军人临事时所特有的敏锐冷峻;既有对同伴要求严格的一面,又有重要关头舍己为人的情怀。

D.小说中“远近山村各处都有雄鸡报晓声”,预示着黎明前的黑暗即将过去,使故事在黑暗恐怖中增添了一丝亮色。

(2)小说中说罗易和平平“两人十分合手”,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3)文中让交通员两次碰上尸体,这对全文的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1)A

(2)①合作效率高,顺利混过了敌人的四个水面哨卡。②两人各有所长,优势互补。罗易经验丰富,对处境有敏锐的察知;平平肯吃苦,临危不乱,胆大心细。③关键时刻都能从局势的需要出发,相互服从,步调一致。④都能为对方着想,具有自我牺牲精神。(3)①交代背景,丰富情节。借两次遇到已经牺牲的同伴的尸体,补充了过去的故事,既使两人执行任务有了具体的形势背景,又丰富了小说的情节。②推动情节,增加波澜。因为竹筏搁浅,才使他们不得不改走旱路,并因此想到碰上的第二具尸体;也因上山避险而罗易伤脚,才有分头行动一死一生的后事。③渲染氛围,铺垫下文。两具尸体的出现,既渲染了危险的环境氛围,又张扬了英雄主义气概,为下文罗易果断选择牺牲自我、保护同志做铺垫。

【解析】【分析】(1)A项,“正面描写了死者英勇就义的情形”错误,从文中来看,是借助二人的对话来刻画死者的形象,并没有正面描写死者英勇就义的情形。故选A。

(2)从注释可知,所谓“合手”指协调、和谐;“罗易和平平‘两人十分合手’”应是指二人的特点、做事的原则、二人的配合等。从文中来看,文章一开始说“两人在竹子编成的筏上,沿了河流向下游滑去,混过了四个水面哨卡”,这是说二人的配合非常默契,效率非常高;如面对艰难的处境,罗易说“把事情当游戏,想在这儿搁下,让人家从提上用枪子来打靶,打穿我们的胸膛”,而那个永远不知恐怖不知忧愁的年轻人“一面默默地听取这种埋怨,一面从腰间取下手枪子弹盒,卷起裤管预备下水去看看”“等一等,我算定这是我们第七十四号的同志,我要过去摸摸他,只一分钟,半分钟”,由此可以看出两人性格截然不同,一个经验丰富,感觉敏锐,另一个胆大心细,性格上形成互补;如“咱们俩各走一边好不好?你把枪交给我,你从水里去,我慢慢地从山路摸去”“这怎么好?脚既然坏了,应当同你在一起。我们即刻上山吧。要烂也烂在一堆”“你有权力死吗”,罗易和年轻人都能为对方着想,都能从大局出发,行动上相互服从,步调一致。考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3)第一处,两人在筏子上从水路走,结果尸体让筏子难以通行,“一个家伙,有意捣我们的乱。被石磨缚着沉到这水里”,接着他们在泥滩上行走,这才遇到第二个尸体,接着上山避险,罗易脚受了伤,二人分开行动,结果一死一生,由此可以看出,文中两次碰上尸体在情节上推动情节的发展;从围绕尸体的对话来看,“我忘记摸摸我们筏底那一个身上了,或者是我们的伙计”“我知道第七十四号文件是缝在领子上的,十三号藏在一支卷烟里。还有那个”“我说是他就是他。那腐臭也有他的性格在内。这小子活时很勇敢,倒下烂了还是很勇敢的!我们在一个村子里长大的,大我三个月”,这些内容透露出故事发生的背景,交代了当时的处境;通过两个人的对话让我们知道,这两具尸体是我们的交通员,而他们的遇难则凸显了任务的艰巨性,同时弘扬了英雄主义气概,这也就为下文罗易牺牲自我保护平平的行为做了铺垫。

故答案为:⑴A;

⑵①合作效率高,顺利混过了敌人的四个水面哨卡。②两人各有所长,优势互补。罗易经验丰富,对处境有敏锐的察知;平平肯吃苦,临危不乱,胆大心细。③关键时刻都能从局势的需要出发,相互服从,步调一致。④都能为对方着想,具有自我牺牲精神。

⑶①交代背景,丰富情节。借两次遇到已经牺牲的同伴的尸体,补充了过去的故事,既使两人执行任务有了具体的形势背景,又丰富了小说的情节。②推动情节,增加波澜。因

为竹筏搁浅,才使他们不得不改走旱路,并因此想到碰上的第二具尸体;也因上山避险而罗易伤脚,才有分头行动一死一生的后事。③渲染氛围,铺垫下文。两具尸体的出现,既渲染了危险的环境氛围,又张扬了英雄主义气概,为下文罗易果断选择牺牲自我、保护同志做铺垫。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理解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3)本题考查把握小说的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①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首句(段):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还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过渡句(段):多出现在文章中间,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若是插叙,行文起伏跌宕,摇曳生姿。尾句(段):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启发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②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包括揭示的人物心理)。③对表现主题的作用。④给读者的感受,即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马三立梦露

周海亮

马三立梦露本名马三。他姓马,排行老三,很俗很实际的名字。马三立梦露这个怪异的名字是村里人送给他的外号,他觉得挺好。他种地,养猪,打牌,喝酒,打孩子,弹三弦……把乡村沉闷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20世纪70年代,收音机还不多,可是他有一台。每天他坐在炕头上听收音机,最初听新闻,后来听评书,再后来就迷上相声,迷上马三立。收音机乃稀罕之物,他听的时候,炕沿上、窗台上、锅台上甚至院子里,挤满前来蹭听的村人。一段听完,见村人仍不走,他说,我给你们来一段吧!他开始惟妙惟肖地模仿马三立,村人前俯后仰,啧啧称叹。特别是那句充满喜感的“逗你玩”,竟然真假难辨。正逗着,小儿内急,喊了几声“爹”,见他不应,就全都屙到炕上。他只得暂别马三立,冲院里喊:大黄!狗跑进屋,蹿上土炕,欢天喜地地将小儿的秽物舔了个精光。

喜欢马三立很正常。村里人都喜欢马三立。然而几年以后,他又开始喜欢梦露,在村人眼里,就有些不正常了。

八十年代初,即使城里人,也多不知道梦露是何人,但他不仅知道,并且对梦露拍过的电影如数家珍。他阅读有关梦露的书,又从杂志上剪下梦露的照片,贴满整整一面土墙。一个大男人不好好干活,天天迷一个脸上长颗痦子的金发碧眼的袒胸露乳的美国大妞,很是让村里人看不懂。他老婆骂他,你还要不要脸?他说,你不觉得她挺好看?他老婆说,她好不好看关你什么事?他说,好看,就能让我心情舒畅。心情舒畅,就能干好地里的活。他开始弹三弦,唱《送女上大学》,边唱边瞟着墙上的梦露,似乎梦露就是那个穿着

红格子衬衫和学生蓝裤子的桂兰①。弹完一曲,下地干活,竟真的不觉累。然当他回来,墙上的梦露一张都不见了。他喝来老婆,问,我的梦露呢?他老婆说,都被我撕了!他不由分说,上前一巴掌,将老婆干净利落地打翻在地。你这个不懂事的臭婆娘!他说,我不看梦露难道看你?

那次他与老婆闹翻了天。他老婆欲与他离婚,他诚恳地承认错误并发誓永不再往墙上贴梦露,两人的日子才得以继续。马三立梦露这个外号也由此传开,开始只是村里人叫,后来传到镇上,镇里人也叫。每叫他,他便应:哎!声音里,透着一股子快乐。

墙上没有再贴梦露,并不能证明他不再想着梦露。有梦露的杂志仍然天天看,看时,目光痴迷,口水澎湃。看一会儿,家里来了村人,便打开黑白电视,与村里人一起看马三立。那是村子里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他在两年前开始赶集卖书卖杂志,赚下一笔钱。

几年后他把儿子送到镇里读中学,一家人就搬到镇上。他在镇上开了一家音像店,卖磁带和录像带,也卖书和杂志。店里有录像机,每天都会吸引很多无所事事的人过来看录像。多是香港武打片,有时也播马三立的相声和梦露的电影。每逢这时,别人就让他快换片快换片。他不屑地冲那些人撇撇嘴,说,真没品味!

经常有村里人来镇上找他,喝喝酒,聊聊天。村里人夸他有本事,说他从农民变成老板,不过几年的事。他笑笑,说,不是你们把我赶出来了吗?村人说,谁赶过你?都喜欢你呢。他说,反正在你们眼里,我就是与你们不一样的怪人。说完,喝一口酒,盯着电视里的梦露,说,你说她怎么可以这样迷人?

再几年过去,他去了县城,开了一家更大的音像店。城里的年轻人不知道他的过去,只知道他这里片子多,价格也便宜。没人知道,他便主动说给那些年轻人听。他说我有个外号叫马三立梦露。大家就笑,说,知道你迷马三立,可是梦露是怎么回事?

那时他刚给这些年轻人说了段马三立的《逗你玩》,嗓音还没有调回来。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梦露的照片,“啪”地往桌面上一甩,粗哑着声音说,瞧瞧!几个年轻人凑上来,仔细瞧过,说,原来梦露长这模样啊!

他愣愣,长叹一声说,在你们眼里,梦露也成马三立了。

(选自《小说月刊》2018年第1期,有删改)【注】①桂兰:京东大鼓《送女上大学》里的张桂兰。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直接切题,简要介绍了中心人物马三,列举的一系列农村日常生活具有浓厚的乡野气息。

B.小说善于运用相关事件的延展来表现人物、把握叙事节奏,如第2段“小儿内急”的描写,极富表现力。

C.马三由喜爱马三立转到痴迷梦露,引起了他老婆的不满,由此还引发了一场风波,外号也因此而来。

D.小说结尾意味深长,马三的话暗含了一个道理:人可以各有所好,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保持常新。

(2)文中的主人公马三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马三立梦露》为题,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1)C

(2)①既传统,又敢于接受新事物。他喜欢相声,也喜欢外国明星,这两者分别是传统和新事物的代表。②有能力、善于追求。他模仿相声表演惟妙惟肖,他第一个买回收音机和电视机,他很早就到镇上开店。③乐观、率性。他利用文艺把沉闷的农村生活过得多姿多彩,他言行直率,敢于公开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爱好和追求。

(3)①“马三立”与“梦露”一中一外,一土一洋、一旧一新,构成一组怪异的矛盾体,能激发起读者探究的欲望。②标题《马三立梦露》作为主人公的外号,高度浓缩了人物的形象特点,便于人物形象的刻画。③标题《马三立梦露》作为小说线索,贯穿全文,文章情节得以有序展开。④“马三立梦露”在文中象征新事物,以此为题,委婉含蓄地揭示了文章主题。

【解析】【分析】(1)C项,表述错误,马三引起老婆不满,是因为他“剪下梦露的照片,贴满整整一面土墙”。老婆认为他迷恋一个“袒胸露乳的美国大妞”是不要脸的行为,而他也没有“由喜爱马三立转到痴迷梦露”,他在痴迷梦露的同时,仍然喜爱马三立。

(2)此题可根据文中的“他种地,养猪,打牌,喝酒,打孩子,弹三弦……把乡村沉闷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可见他乐观热爱生活,把沉闷的日子过得精彩;“他笑笑,说,不是你们把我赶出来了吗?村人说,谁赶过你?都喜欢你呢。他说,反正在你们眼里,我就是与你们不一样的怪人。说完,喝一口酒,盯着电视里的梦露,说,你说她怎么可以这样迷人?”可见他言行率直,不顾人们奇怪的眼神,公开表现对外国明星的喜爱;从他“模仿马三立的相声表演,他第一个买回收音机和电视机,他很早就到了镇上开店,去了县城,开了一家更大的音像店”等情节可概括出他是有能力,有眼光,有追求的新农村人;文中他喜欢相声,喜欢马三立,也喜欢外国明星梦露,“八十年代初,即使城里人,也多不知道梦露是何人,但他不仅知道,并且对梦露拍过的电影如数家珍。”可见他是一个既传统,又敢于接受新事物的人。

(3)本题考查小说标题的表达效果,可以从标题的内容、塑造人物、展开情节和表现主题几个角度切入。本篇小说的题目是《马三立梦露》,首先从标题内容上看“马三立”代表中国传统,“梦露”是外国明星,对那个时代的农村人来说是新事物,他们构成一组矛盾体,能激发起读者探究的欲望;从塑造人物形象方面,“马三立梦露”作为主人公的外号,表明他是一个既传统,又敢于接受新事物的人;从情节的展开方面,文中写了他先喜欢马三立,后来又喜欢梦露,文中的相关事件都跟马三立梦露有关,可见“马三立梦露”是小说的线索;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马三立梦露”对那时的人们来说都是新事物,人们喜欢“马三立梦露”反映了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委婉揭示了主题。

故答案为:⑴C;

⑵①既传统,又敢于接受新事物。他喜欢相声,也喜欢外国明星,这两者分别是传统和新事物的代表。②有能力、善于追求。他模仿相声表演惟妙惟肖,他第一个买回收音机和电视机,他很早就到镇上开店。③乐观、率性。他利用文艺把沉闷的农村生活过得多姿多彩,他言行直率,敢于公开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爱好和追求。

⑶①“马三立”与“梦露”一中一外,一土一洋、一旧一新,构成一组怪异的矛盾体,能激发起读者探究的欲望。②标题《马三立梦露》作为主人公的外号,高度浓缩了人物的形象特点,便于人物形象的刻画。③标题《马三立梦露》作为小说线索,贯穿全文,文章情节得以有序展开。④“马三立梦露”在文中象征新事物,以此为题,委婉含蓄地揭示了文章主

题。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3)此题考查标题作用的鉴赏能力。把握小说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概括小说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突显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从给读者的带来的感受角度来说,还有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冲动的作用。概括起来有情节、环境、人物、主题和效果五个方面。本题可据此回答。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试题。

马兰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里,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这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二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下午死在了医院里。麻婶的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出门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说:“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

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

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过这笔钱。

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补偿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亊,还鼓动她到医脘向麻婶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

B.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做饭,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世故圆滑、反复无常。

C.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麻婶的女儿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又

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情。

(2)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答案】(1)C

(2)①朴实善良,富有同情心。听说麻婶的不幸后,提不起精神,不时发呆,想起之前麻婶的帮忙,并及时到医院探视。②善解人意。不在麻婶未脱离生命危险,麻婶女儿伤心之时,提及借款之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③做人有原则,坚强而不妥协。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

【解析】【分析】(1)A项,“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评价不当。三孬并没有“搬弄是非”,而是陈述实情。B项,“这个人物的世故圆滑、反复无常”表述不当。马兰花的丈夫之所以耿耿于怀,是因为一家人生活艰难,六百元钱对他们而言不是小数目。后来麻婶女儿寄过来一千元钱及借房子给马兰花一家人住,丈夫的反应是“挠挠头”“嘿嘿一笑”,主动做饭,应是感悟到人间真情,对自己以前的想法和行为感到羞愧和内疚。D项,“精明”用语不准确,“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欠别人的情”于文无据。故选C。

(2)麻婶重病住院,三孬想到的是让马兰花向麻婶女儿要钱,而马兰花想到的却不是要钱,她整整一上午都提不起精神,不时地想起往昔与麻婶交往的点滴。到医院探望麻婶时,她买了一大兜水果,并不提麻婶借钱一事。这些都表现出她的朴实善良。在医院见到麻婶女儿伤心,她不顾丈夫多次提醒,决口不提还钱的事,可以看出她的善解人意。此后丈夫的唠叨,能忍则忍。而从马兰花不多的语言描写“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你咋尽往坏处想啊……啥人啊!”“你有完没完……成了吧?”可以看出,马兰花虽挣钱不易,生活艰苦,但做人有自己的原则,绝不会为了钱而伤害情义,对丈夫过分的行为也据理力争,绝不退让。

故答案为:⑴C;

⑵①朴实善良,富有同情心。听说麻婶的不幸后,提不起精神,不时发呆,想起之前麻婶的帮忙,并及时到医院探视。②善解人意。不在麻婶未脱离生命危险,麻婶女儿伤心之时,提及借款之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③做人有原则,坚强而不妥协。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医心

明晓东

街上喧闹声传来时,王仁甫在医心堂和白忠孝对坐品茗。听着外面日本兵叽里咕噜的叫喊声和皮靴重重敲击青石板街道的声音,白忠孝的手一阵颤抖,绿莹莹的茶汤淋湿了面前

摊开的医书。白忠孝长叹一声,这群蛮夷又在抢掠了,这日子啥时才是个头呢?

王仁甫侧了身子仔细听了听,依旧低头无语。

二更天时,急促的拍门声响起,王仁甫轻轻拉开门,闪进两个人影,其中一个受伤者被另一个人拖了进来。王仁甫扶伤者躺下,端起油灯仔细查看,白忠孝拉过王仁甫,悄悄地伏在耳边说,师兄,怕是青龙山游击队的吧,日本人追究起来,咱俩可就没命了。

王仁甫看了师弟一眼说,伤者必救,这是师父的规矩,你不记得了?

白忠孝就嗫嚅着退到一边,心惊胆战地听听窗外的动静,不再说话了。

王仁甫先是取下墙上的皮囊,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片刻,汩汩流血的伤口便止住了血。王仁甫伸出一只手一点一点地捏着,把碎裂的骨头复位,再敷上草药,揩掉头上的细汗,牵出后院的骡子,套上车扶伤者躺了上去,目送两人在黑暗中离去。

翌日,门外飘起了膏药旗,日本兵长驱直入,把医心堂翻了个底朝天,然后抓走了一旁瑟瑟发抖的白忠孝。不几日,人们经常看到白忠孝点头哈腰地围着日本鬼子大队长宫本一郎转来转去,才知道白忠孝医好了宫本的头痛病,成了日本人的军医。

白忠孝带着宫本走进医心堂的时候,王仁甫正捻着他的宝贝银针,一枚一枚地仔细看着。宫本一郎进门就喝退了身边的随从,双手抱拳说,久闻王先生神针大名,今日总算有幸目睹了。王仁甫随意一笑,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宫本也不客气,单刀直入地说,听贵师弟白先生说,令师曾传针灸秘术于你,可否让在下看看?

王仁甫正色道,中华医术博大精深,乃我民族之瑰宝,岂容异族觊觎?先生死了这条心吧!

然后拱了拱手,算是送客。

宫本一郎沉下脸来说,仁甫君再好好想想吧。说完,带着手下走了。

过几日,白忠孝独自一人来了,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白忠孝告诉王仁甫,宫本怀疑青龙山游击队长刘一飞当日受伤是他救的,就这一条足以杀了王仁甫全家。白忠孝还说,宫本有头痛病,一高兴或是一发怒就头痛得满地打滚,要不是念在王仁甫的神针可以救他,早就抓了王仁甫进日本人的大牢了。

王仁甫笑了笑说,咱俩师出同门,你就可以治他,而且可以凭着手艺尽享日本人的荣华呀。

白忠孝拉着王仁甫的手说,师兄你明知我的针灸术不如你,我只能治得了宫本一时呀。

王仁甫拍拍白忠孝的手说,好吧,你坐下,我把师父的针灸术教给你,你就可以治好宫本一郎的病了。白忠孝坐在椅子上,王仁甫捻起一排银针,悉数刺入白忠孝头上,片刻后取下,对白忠孝说,这神针之妙就在于针的深浅不一,深一毫则当场毙命,浅一毫则治不了根本,师弟切记啊。

七日后,宫本头痛病再犯,白忠孝依着师兄传授之术,将银针一一刺入宫本的胖脑袋,片刻间宫本只觉得神清气爽,而扎完针后白忠孝却颓然倒地,再无气息。宫本挥挥手,让手下将白忠孝拖到荒野弃尸。自此,宫本的头痛病也不再犯了。

再说白忠孝被扔在荒野,被青龙山游击队发现竟是当日救过队长的先生的师弟,就抬上了山准备找个地方掩埋,岂料一锨土下去,白忠孝却长出了一口气醒了过来。活过来的白

忠孝不敢说自己帮过日本人,就留在了游击队给伤员治病。

几个月后,宫本一郎指挥手下围攻青龙山,游击队已经弹尽粮绝,眼看着青龙山就要被攻下。宫本手舞军刀大笑,正指挥着日本兵最后冲锋的时候,突然觉得头皮一麻,头痛病又犯了。宫本丢了军刀,捂着脑袋直挺挺地倒下去,一蹬腿死了。

游击队乘机反攻,全歼了日本鬼子。游击队员不解,没人击中宫本,宫本却自己死了,只有白忠孝不语,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医心堂再次开张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投降。王仁甫端坐在草药味弥漫的大堂里,白忠孝也进来了。白忠孝进门就跪在王仁甫面前说,师兄,我没能遵从师父教诲,帮了日本人,害了别人也差点害了自己呀,要不是师兄扎我几针,恐怕我已是罪人了呢。见王仁甫不语,白忠孝又说,你扎我我再扎宫本,一样的针法,咋就治死了宫本呢?

王仁甫哈哈一笑说,宫本病在身上,一针刺进神经止住痛疼,再一针刺出脑血管微疵,欣喜若狂自会出血而死;而你身虽无病却病在心神,一针刺你灵魂出窍,再一针刺你回归正道,是为医心啊。白忠孝跪地不起,王仁甫双手搀起白忠孝说,心已归正,就忘记过去,我教你师父的神针绝技吧。

自此,医心堂名震省内外。

(1)下列对这则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A.白忠孝独自一人来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因为他担心师兄的生命安危,又希望师兄能与他一道享受日本人赏给的荣华富贵,过上太平日子,但也不排除受到日本人的唆使,而且,他如果能说服师兄王仁甫,在日本人面前也好交差

B.游击队员们不明白宫本为何突然倒地身亡,只有白忠孝不语,因为他知道宫本的死是师兄传授的针法导致的,不想被人知道他为日本人诊治的事情。

C.小说语言自然而简练,用词准确而形象,如“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中的“捻”“燎”等动词的使用贴切而生动。

D.小说大量地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刻画了王仁甫与白忠孝两个形象,展现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面貌。

(2)小说的开头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的标题为“医心”,王仁甫的医馆名为“医心堂”,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医心”的理解。

【答案】(1)D

(2)①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营造了小说时局混乱、紧张危险的氛围;②塑造人物形象,开篇描写白忠孝在听到日本兵的喧哗时“手一阵颤抖,绿莹莹的茶汤淋湿了面前摊开的医书”突出了他软弱的性格;③设置伏笔,通过写白忠孝的软弱为后文他投靠日本人埋下了伏笔。

(3)“医心”有两层含义:(一)医者的心。①作为医者,要有伤者必救的仁爱之心;②更要有恪守正道的崇高人格。(二)医治人心。①医生善于医治患者的身体疾病,是职业需要;②医者更高的境界是医病的同时,能医治人心、疗救世人之精神。

【解析】【分析】(1)D项,“小说大量地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其中“心理描写”说法错误,文中没有大量运用心理描写的手法。故选D。

(2)本题,小说开头描写街上的喧闹声、叫喊声、敲击声,这是属于环境(背景)描

写,塑造了小说的混乱、紧张的氛围;该语段出现了“白孝忠”手抖的细节描写,由下文可知是为了突出他软弱的性格特征,也为下文写他投奔日本人做铺垫。

(3)本题,标题为“医心”,但就该词语来看指医者的心。结合小说,找出医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心”,由“白孝忠”和“王仁甫”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作为医者应该仁爱、恪守正道。接着再找出“医心”的深层意思,由本文的倒数第二节“是为医心啊……心已归正,就忘记过去……”可知,“医心”为医治人心。

故答案为:⑴D;

⑵①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营造了小说时局混乱、紧张危险的氛围;②塑造人物形象,开篇描写白忠孝在听到日本兵的喧哗时“手一阵颤抖,绿莹莹的茶汤淋湿了面前摊开的医书”突出了他软弱的性格;③设置伏笔,通过写白忠孝的软弱为后文他投靠日本人埋下了伏笔。

⑶“医心”有两层含义:(一)医者的心。①作为医者,要有伤者必救的仁爱之心;②更要有恪守正道的崇高人格。(二)医治人心。①医生善于医治患者的身体疾病,是职业需要;②医者更高的境界是医病的同时,能医治人心、疗救世人之精神。

【点评】(1)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

(2)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的结构的能力,重点分析文章开头的作用,分析语段的作用要结合语段的内容、手法和位置分析。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外面日本兵叽里咕噜的叫喊声和皮靴重重敲击青石板街道的声音”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营造了小说时局混乱、紧张危险的氛围”;“白忠孝的手一阵颤抖,绿莹莹的茶汤淋湿了面前摊开的医书”突出了他软弱的性格。从结构看,后文“他投靠日本人“,此段为后文埋下伏笔。

(3)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的标题的含义的题目,注意从表层和深层分析,表层注意结合情节和人物分析,深层含义注意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从情节和人物的角度看“王仁甫先是取下墙上的皮囊,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片刻,汩汩流血的伤口便止住了血。王仁甫伸出一只手一点一点地捏着,把碎裂的骨头复位,再敷上草药,揩掉头上的细汗,牵出后院的骡子,套上车扶伤者躺了上去,目送两人在黑暗中离去”“王仁甫哈哈一笑说,宫本病在身上,一针刺进神经止住痛疼,再一针刺出脑血管微疵,欣喜若狂自会出血而死”,都体现了其守正爱国的情怀。从主旨的角度看王仁甫医术精湛,救死扶伤,始终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他用针灸之法,拯救了白忠孝这个误入歧途的人,帮助他重新做人,回归正道,体现了疗救精神的真谛,体现了医治人心。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拒绝

骆驼

我回去的时候,父亲正在老家的院坝里发呆。几根倾斜的柱子,让人不敢多看。见我回来,父亲突然来了精神。但这样的神色仅在父亲脸上存留了几秒,便逝去了。

我理解父亲的苦处,祖辈留下的老房子,在父亲眼里,该是何等的重要啊。不是为了守它,父亲或许早就随我们进城了。多年来,父亲都以看守祖辈留下来的老房子为由,单独在老家生活。这次,我在心里暗喜,或许就是个绝好的机会吧。

父亲说,我找你三表叔看过了,这房子还可以修好。我心里一惊!三表叔在老家有点名气,全村大部分旧房子都是他带领人修建的,他的话,父亲会信的。

我看了看父亲,没作言语。我说,我先去转转。逃过父亲的视线后,我转而朝三表叔的家走去。我必须尽力说服他,让他阻止父亲再修整旧房。不然,父亲余下的时光,还将在老家度过。

没想到,曾经受过我的无数恩惠的三表叔,居然拒绝了我!三表叔说,没办法啊,侄子,你爹那脾气,没办法啊。

回去之后,父亲说,我准备今天开始修整房子了。你帮我做做下手吧。说完,父亲便开始在院坝边调泥巴了,父亲的身板大不如以前了,他每和一下泥,都能看出力不从心。

我颓然地坐在了老家的院坝边。回想起来,我已经20多年没做过农村的体力活了,看到这些心里就发怵。我走到房屋拐角处拿出手机,给在老家镇上当领导的同学打电话搬救兵。同学告诉我,我们家是前几天定下的重灾户,志愿者下午就可以到。

没想到,当父亲知道我搬救兵的事后,突然大怒。他说,你不愿意修就算了,还去搬救兵,你这不是给政府添乱吗?!昨天,你那个镇长同学已经派人来过了,我没有答应。就这么大点事,还搬救兵?像青川那些重灾区的人,不是要去天上搬救兵?亏你这么多年在外面跑,遇事咋就不晓得个轻重缓急?说完,父亲又开始忙活了。

我独自无语。我想,等下午人到了,父亲也就不会拒绝了。

下午,同学带着几个人,还带来了方便面、被褥等救灾物资。父亲看见他们,脸唰的一下就白了,少顷,又满脸通红。

父亲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头埋得很低,我明显感觉到了他的手足无措。父亲将大家让座到院坝的街沿上,回屋去取出了一包皱巴巴的香烟,给大家散了。而后爬上园子里的苹果树,采摘了一篮早熟的苹果。没想到,父亲此时的身手,会那样敏捷!我在心里长长地舒了口气!

就是像你想到的那样,父亲拒绝了所有人,拒绝了所有救灾物资。我满面愧疚地向大家道歉,同学说,你父亲,我们理解,多年前,他就是全市的优秀共产党员,这样的大事面前,他这样的老干部高风亮节,也属正常!你可能不知道吧,就在“5·12”的第二天,你父亲就向灾区捐款1300多元,还强行要当志愿者,我们没办法啊,他吃住在现场,20多天啊。他肩上和手上的伤,就是救灾时弄的。

我感到了一阵眩晕!每次,父亲在电话里都说,他在老家干这干那,一切都好……我默默地来到父亲身边,问,你的伤,好些了吗?父亲愣了一下,说,知道了啊?没关系的,早就好了。我说,这么大的事,你该告诉我们啊!父亲说,自己身上的肉,还不清楚吗?几天就好了!

我回屋取了把锄头,默默地与父亲一起和泥。父亲长时间地盯着我,抬头看时,他满面微笑,我还看见,有泪从他的脸颊滑过。

回到成都的第二天,父亲打来电话,问我还累不累。他说,我是共产党员,国家干部,国难当头,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我问心无愧!

短时的沉默后,父亲说,你给你的同学镇长说说,不是我们这些退休老汉不给他面子,救灾物资要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不要搞平均主义。他给我们家评了,还不是看你的面子?

我说,嗯。

父亲又说,还有,我老了,有些话还得给你先说说,这是祖宗留下的规矩,我们罗家祖祖辈辈,就没有一人吃过国家救济,再大的灾难,都是尽力自救,只要挺过去,一切都会好的!

我长时的无言。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6期)(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是小说的次要人物,是故事的见证者和讲述人,在文中起到了穿针引线、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B.“三表叔”以修缮旧房为生,所以他不顾“我”的劝阻,答应“我”父亲帮忙修理“我”家的老房子。

C.镇长把“我”家定为重灾户,并与志愿者去送救灾物资,既是对灾区百姓的关心,也出于同学情谊。

D.小说综合运用了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等描写手法,抓住细节,突出个性,使人物形象逼真、感人。

(2)“父亲”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拒绝”为题,有何意蕴?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B

(2)①大公无私,高风亮节。“父亲”拒绝当重灾户,希望把救灾物资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②助人为乐,关爱灾民。“父亲”在汶川大地震后主动当志愿者,并向灾区捐款献爱心。③自尊自强,严于律己。“父亲”时时以共产党员和国家干部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尽心尽责;镇长带人送救灾物资到家慰问时,“父亲”也一一谢绝。④重情恋旧,恪守祖训。“父亲”不愿进城过好日子,而愿意在老家守着老屋陪乡亲们度过余生。“父亲”遵守祖训,决不吃国家救济,而是在灾难面前尽力白救。

(3)①指曾受过“我”无数恩惠的三表叔拒绝“我”阻止“我”父亲修整破损的老房子的请求,侧面衬托“父亲”的形象;②指“父亲”拒绝当重灾户,谢绝志愿者们送来的所有救灾物资,正面表现“父亲”的性格;③以点带面,突出主题,形象地表现优秀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热情歌颂他们的高风亮节。

【解析】【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B项,“三表叔”以修缮旧房为生,所以他不顾“我”的劝阻,”错误,该信息于文无据,此处曲解文意。据“三表叔”自己解释,之所以答应帮“我”父亲修缮老房子,主要是拗不过“我”父亲的执着。故选C项。(2)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父亲”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本题中,首先明确人物的身份,从文中来看,祝父亲是一名党员,“就在“5·12”的第二天,你父亲就向灾区捐款1300多元,还强行要当志愿者,”,这说明父亲助人为乐,

关爱灾民;作为重灾户,“父亲拒绝了所有人,拒绝了所有救灾物资”,这说明父亲公无私,高风亮节;“我们罗家祖祖辈辈,就没有一人吃过国家救济,再大的灾难,都是尽力自救,”,“祖辈留下的老房子,在父亲眼里,该是何等的重要啊。”;说明父亲重情恋旧,恪守祖训;作为一名党员,“父亲拒绝了所有人,拒绝了所有救灾物资”说明父亲自尊自强,严于律己。考生围绕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①指曾受过“我”无数恩惠的三表叔拒绝“我”阻止“我”父亲修整破损的老房子的请求,侧面衬托“父亲”的形象;②指“父亲”拒绝当重灾户,谢绝志愿者们送来的所有救灾物资,正面表现“父亲”的性格;③以点带面,突出主题,形象地表现优秀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热情歌颂他们的高风亮节。

(3)本题考查标题意蕴类探究能力。首先要注意标题本身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其次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解答本题可以从标题含义、主旨等角度进行思考。“拒绝” 含义结合文本有两层:指三表叔拒绝“我”阻止“我”父亲修整破损的老房子的请求;指“父亲”拒绝当重灾户,谢绝志愿者们送来的所有救灾物资,正面表现“父亲”的性格;文章主旨的角度来作答:揭示了父亲的高风亮节,形象地表现优秀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

故答案为:⑴B;

⑵①大公无私,高风亮节。“父亲”拒绝当重灾户,希望把救灾物资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

②助人为乐,关爱灾民。“父亲”在汶川大地震后主动当志愿者,并向灾区捐款献爱心。③自尊自强,严于律己。“父亲”时时以共产党员和国家干部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尽心尽责;镇长带人送救灾物资到家慰问时,“父亲”也一一谢绝。④重情恋旧,恪守祖训。“父亲”不愿进城过好日子,而愿意在老家守着老屋陪乡亲们度过余生。“父亲”遵守祖训,决不吃国家救济,而是在灾难面前尽力白救。

⑶①指曾受过“我”无数恩惠的三表叔拒绝“我”阻止“我”父亲修整破损的老房子的请求,侧面衬托“父亲”的形象;②指“父亲”拒绝当重灾户,谢绝志愿者们送来的所有救灾物资,正面表现“父亲”的性格;③以点带面,突出主题,形象地表现优秀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热情歌颂他们的高风亮节。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3)此题考查标题含义及个性化阅读探究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答。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小说的文章主旨、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丢失的表情

剑锋

首奇起床梳洗照镜的时候,突然发现脸部肌肉僵化、机械死板,喜、怒、忧、思、悲、恐、惊等表情消失得无影无踪,无论怎样酝酿、拼凑,再也找不回丰富多彩的脸部表情。

首奇想不起自己多少天没出门了。要不是昨天接到下午面试的通知,首奇肯定一直舒服地窝在家里玩手机,发表情。关键的面试,表情却丢了,这下可急坏了首奇。首奇赶紧跑到附近一家医院。挂号大厅四处张贴着温馨的笑脸,医生、护士胸前挂着一个个夸张的笑脸。但是,每个人的脸上却读不出一丝一毫的表情。首奇向导医咨询挂号看病时,恰逢一位逝者被护士和家属簇拥着推向太平间,首奇看不出他们脸上任何悲伤、痛苦的表情,每个人都平静得像是外出散步一样。首奇迷惑不解地走进看病室。医生简单地了解情况后,叫首奇当场笑一个。首奇嘴巴张了张,脸部没起任何变化。医生又让首奇扮个哭相,首奇眼睛眨了几下,脸部依然没有任何改变。医生用手在首奇脸上摸了摸,捏了捏,问首奇有没有感觉。首奇说没有任何知觉。按照医生开的单子,首奇前前后后做了十多项检查,结果样样正常,排除了身体病变的诱因。医生放下检查结果,开了点安眠药,嘱咐首奇三天之内别碰手机,然后再来医院复查。三天?岂不要了性命,三分钟不拿手机就跟掉了魂似的。“下一个。”医生瞄了一眼抽屉里面的手机,从办公桌上抓起一个“坏笑”的表情,下了逐客令。

从医院出来,首奇急忙挤上公交车,前往应聘的那家公司。首奇发现车上所有人都在专心致志地亲近手机。途中上来一位孕妇,首奇主动站了起来。看得出来,孕妇极力想一笑致谢,憋了老半天,却笑不出来,于是她连忙从手提包里掏出一个甜美的“微笑”。下一个停靠点,一位男士下车,车上女朋友送上一个“拜拜”后,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鲜红的“飞吻”,不断挥舞。男士也不忘从挎包里取出一个“示爱”的红唇回应。这时车厢里突然出现一阵骚动,原来是一位年轻人太专注于那对情侣的分别场面,不小心踩着一位中年人的脚。中年人跺脚挥动“发怒”。年轻人也是因为别人挤着自己,才身不由己地踩了中年人脚,于是举着一张“委屈”,又亮了个“对不起!”中年人不依不饶,竟然挥动一张“咒骂”。年轻人也不示弱,换了一张“敲打”,以示抗议和警告……一时间,车厢里“坏笑”、“惊恐”、“白眼”、“发呆”、“偷笑”、“鼓掌”、“嘘”等表情图片不断变换、翻飞。

千奇百怪的表情图片,机器似的冷面无情,首奇心里怪不是滋味。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他飞快地冲下公交车。应聘公司办公室门外,几位应聘人员面无表情地或坐或站,手中无一例外地把玩着手机。一位姑娘举着“笑脸”牌子,引导应试人员进出考场面试。大约过了一个小时,首奇跟着那位姑娘走进了面试考场。见首奇走了进来,7 名正襟危坐的面试官,一齐举起“拍手”表情,表示欢迎。首奇本能地挤了挤脸部肌肉,希望含蓄地还以一个甜美的微笑,可是面部依旧没有任何变化。首奇尴尬、紧张地坐下后,其中一名面试官马上送来一道试题,并示意首奇拿笔答题。面试为什么还用笔答题,首奇正想提出自己的疑问,抬眼看见几位面试官相互之间交替举着表情图片交流沟通,马上打住并开始埋头答题。首奇每答完一道题,面试官都会根据答题情况,分别举起桌子上摆放的各种不同表情:“OK”、“弱”、“胜利”、“强”……所有考题答完,最后主考官综合面试者获得不同表情,决定谁最终胜出。

从公司出来,首奇终于知道丢失表情的不光是自己,他连忙取出手机,给QQ 好友和微信朋友,连续发送了上百个表情。然后,一头扎进最近一家超市,购买了一套完整的表情大礼包,才如释重负地打道回府。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7 年05 期)(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以首奇丢掉面部表情开头,这一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能够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并刺激读者读下去。

B.第二段末尾“医生瞄了一眼抽屉里面的手机”,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表现了医生对手机也是极其依赖的。

C.从内容上看,这篇小说运用夸张和想象,叙述了离奇、荒诞、怪异的现象,这些虚构的情节展现了生活中的真实。

D.结尾写到首奇不再去医院而是购买了一大套表情包,这说明生活中遇到任何难事都有相应的解决办法,所以不要着急。

(2)小说中多次提到手机对人们的占据和控制,请问有什么作用。

(3)有人认为“都是手机惹的祸”这个标题比“丢失的表情”这个标题更好,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分析一下。

【答案】(1)D

(2)① 不断把玩手机以至于依赖手机是丢掉表情的根源,是危害人们正常交往和生活的主因。② 不同场合,不同的人都在把玩手机,说明对手机的依赖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表达了作者对人们过分依赖手机这种现象的批判,也引发读者对这种怪异现象的思考,加强主题的现实警示意义。③ 首奇在深受丢失表情之痛后,反而继续购买表情包,表现了主人公沉浸在手机中已难以自拔,以此作为结尾,增加了文章的讽刺性,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3)示例一:我认为“都是手机惹的祸”这个标题好。

这个标题揭示了主题,表明了作者批判的对象,使主题更加明确。以此为标题是对怪异现象产生原因的直接揭露,每个丢失表情的人都是沉溺于手机中而缺失了正常的人际交往的人。这个标题直击社会热点问题,能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示例二:我认为“丢失的表情”这个标题更好。

这个标题高度概括了小说内容,通过标题可以略知内容。“丢失的表情”这个情节是高于生活的合理夸张,它可以激发读者对产生这种怪异现象的原因的探索,发人深省。这个标题富有强烈的悬念,能够吸引读者。

【解析】【分析】(1)D项结尾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批判人们对手机过分依赖,即使带来危害,也不想去克制。D项“生活中遇到任何难事都有相应的解决办法,所以不要着急”表述与主题不符。

(2)多次提到手机对人们的占据和控制的作用,小说通过不同的人在不同场合把玩手机来折射普遍的社会现象,这样构思布局可以加大主题批判的力度和主题的现实意义,警示世人,要懂得克制对手机的依赖,让生活正恢复正常。

(3)答案一,小说多次提到包括首奇在内的若干人过分依赖手机而导致丢掉表情,可见手机是妨碍人们正常交往的根源,以此为题揭露文章主题,为人警醒。答案二,“丢失的表情”,概括了小说的主要内容。首奇和其他人都僵着一张脸是小说主要描述的内容,概括文意也是标题的作用之一。“丢失的表情”在生活中不可能发生,但联系现实,人们通过手机交流,发表情时,脸上却未必有表情,于是作者合理夸张,表情消失了,“消失的表情”就

引人深思,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了。

故答案为:(1)D;

(2)① 不断把玩手机以至于依赖手机是丢掉表情的根源,是危害人们正常交往和生活的主因。② 不同场合,不同的人都在把玩手机,说明对手机的依赖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表达了作者对人们过分依赖手机这种现象的批判,也引发读者对这种怪异现象的思考,加强主题的现实警示意义。③ 首奇在深受丢失表情之痛后,反而继续购买表情包,表现了主人公沉浸在手机中已难以自拔,以此作为结尾,增加了文章的讽刺性,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3)示例一:我认为“都是手机惹的祸”这个标题好。这个标题揭示了主题,表明了作者批判的对象,使主题更加明确。以此为标题是对怪异现象产生原因的直接揭露,每个丢失表情的人都是沉溺于手机中而缺失了正常的人际交往的人。这个标题直击社会热点问题,能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示例二:我认为“丢失的表情”这个标题更好。这个标题高度概括了小说内容,通过标题可以略知内容。“丢失的表情”这个情节是高于生活的合理夸张,它可以激发读者对产生这种怪异现象的原因的探索,发人深省。这个标题富有强烈的悬念,能够吸引读者。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通读全文,关注细节。理清人物与事实,把握主旨,关注语言和表现手法。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重要段落的作用的能力。作用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回答。内容上回答思考的角度:概括主要内容,突出对象(形象)特征,表达情感,揭示、升华主题。

(3)本题考查的是探究标题艺术效果的能力。从标题的作用入手。标题在揭示文章主题、概括文意、表现行文思路结构和吸引读者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好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标题作用即可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寂寞

吴念真(台湾)

阿照跟她的爸爸一点都不亲,就连“爸爸”似乎也没叫过几次。

这个爸爸其实是她的继父。妈妈在她四岁的时候离了婚,把阿照托给外婆照顾,自己跑去北部谋生。

阿照国小二年级的时候,妈妈带了一个男人来,说是她的新爸爸;不过,她不记得那时候是否叫过他,记得的反而是那男人给了她一个红包,以及她从此改了姓。

改姓的事被同学问到气、问到烦,所以这个爸爸对她来说不仅陌生,甚至从来都没好感。一直到国中三年级,阿照才被妈妈从外婆家带到北部“团圆”,而且听说这还是那男人的建议,说以后如果要考上好大学,她应该到北部来读高中。那时候妈妈和那男人生的弟弟都已经上小学了。

男人在工厂当警卫,有时日班有时夜班,妈妈则在同一家工厂帮员工办伙食,早出晚归,一家人始终没交集,各过各的。不久之后,阿照考上台北的高中,租房子自己住,即便假日也很少回去。

外婆在阿照大三那年过世,不过,之后的寒暑假,阿照也同样很少回家。她给自己的理由是要打工、读书、谈恋爱,其实自己清楚真正的原因是对那个家根本一点感情也没有。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亲生的儿子太不成材还是怎样,那男人对待两个孩子有很明显的差别待遇,比如跟儿子讲话总是粗声粗气,对阿照则和颜悦色,过年给的红包永远阿照的比较厚,儿子只要稍微嘟囔一声,他就会大声说:“你平常拿的、偷的难道还不够多?”

阿照大学毕业申请到美国学校的那年他从工厂退休,妈妈原本希望阿照先上班赚到钱才出国,没想到他反而鼓励她说念书就要趁年轻。阿照记得那天她跟他说:“爸爸,谢谢!”不过,才一说出口就觉得自己可耻,因为在这之前她不记得是否曾经这么叫过他。

从美国回来后,阿照在外商公司做事。弟弟在她出国的那几年好像出了什么事,偷渡到大陆之后音讯全无,连几年前妈妈胰脏癌过世都没回来。孤孤单单的爸爸也没给阿照增加什么负担,他把房子卖了,钱交给阿照帮他管理,自己住到老人公寓去。

阿照也一直单身,所以之后几年的假日,他们见面、聊天的次数和时间反而比以前多很多。有一天阿照去看他,他不在,阿照出了大门才看到他坐出租车回来,说是去参加一个军中朋友的葬礼。阿照陪他走回房间的路上他一直沉默着,最后才跟阿照说可不可以帮他买一个简单的相机,说他想帮几个朋友拍照,理由是:“今天老宋那张遗照真不象样!”后来阿照帮他买了。

去年冬天他过世了。阿照去整理他的遗物,东西不多,其中有一个大纸盒,阿照发现里头装着的是一大叠放大的照片和她买的那部照相机。相机还很新,也许用的次数不多,更也许是他保护得好,因为不仅原装的纸盒都还在,里头还塞满干燥剂并且罩上一个塑料套。

至于那些照片拍的应该都是他的朋友,都老了,背景有山边果园,有门口,有小巷,也有布满鹅卵石的东部海边,不过每个人还都挺合作,都朝着镜头笑,就连一个躺在病床上插着鼻胃管的老伯伯也一样,甚至还伸出长满老人斑的手臂用弯曲的手指勉强比了一个“V”。

阿照一边看一边想象着他为了拍这些照片所有可能经历过的孤单的旅程,想象他独自坐在火车或公路车上的身影,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踯躅的样子,他和他们可能吃过的东西、喝过的酒、讲过的话以及最后告别时可能的心情。

当最后一张照片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阿照先是惊愕,接着便是无法抑制的号啕大哭。照片应该是用自动模式拍的,他把妈妈、弟弟、还有阿照留在家里的照片,都拿去翻照、放大、加框,然后全部摆在一张桌子上,而他就坐后面用手环抱着那三个相框朝着镜头笑。

照片下边就像早年那些老照片的形式一般印上了一行字,写着:“魏家阖府团圆,民国九十八年秋。”阿照说,那时候她才了解那个男人那么深沉而无言的寂寞。

(摘自吴念真《那些人,那些事》)(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为小说,《寂寞》去掉了虚饰,挤掉了水分,朴实得像一块煤,也像煤块一样沉重,却透着点点的光泽。

B.小说的高潮之处在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一张并不团圆的全家福却被这位父亲“结合”成“魏府阖家团圆”,既有深刻的内涵,又充满了对这个破碎家庭的嘲讽。

C.文章的题目叫做“寂寞”,这里的“寂寞”至少有三层含义:亲人不在身边带来的孤独感;友

人渐渐老去离世带来的落寞感;被时代、社会抛弃,留守老人院带来的落魄感。

D.小说以朴素的文字,无华的语言,刻画出小人物的人生体验,初看似乎平淡寡味,细细品读后却感觉意味深长。

E.吴念真的小说常常具有细节画面感,这篇小说中插着鼻胃管的老伯伯以长满老人斑的手臂、弯曲的手指勉强比划“V”就极具画面感,令人心中一震。

(2)小说开头点出阿照从不称呼“爸爸”的细节,有哪些作用?

(3)简析小说结尾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效果。

(4)结合阿照和父亲的形象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

【答案】(1)B,C

(2)①交代了故事的背景,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将阿照的冷漠和父亲的温情形成对比。③以阿照的冷漠行为呼应了标题的“寂寞”。

(3)①情节上,戛然而止,干净利索地收束全文。②运用对比手法以团圆的全家福,暗寓“寂寞”的一家,突出了“寂寞”的主题。③呼应了文章的标题“寂寞”,回味无穷,发人省醒。

(4)①阿照:独立、固执、倔强,不能完全体会到父亲深沉的爱和家庭给予的温暖。父亲:朴实、善良,不善言辞,却深深爱着这个家,充满无人理解的寂寞。②启示:爱,需要表达,更需要细细感受;珍惜亲情,珍惜家庭。

【解析】【分析】(1)B 项,“充满了对这个破碎家庭的嘲讽”有误。根据文意,应该是同情。 C 项,“被时代、社会抛弃留守老人院带来的落魄感。”文中没有涉及到这一层。故选BC 。

(2)根据文章第三段“阿照国小二年级的时候,妈妈带了一个男人来,说是她的新爸爸;不过,她不记得那时候是否叫过他,记得的反而是那男人给了她一个红包,以及她从此改了姓”可知,小说开头点出阿照从不称呼“爸爸”的细节,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不叫爸爸是因为那个男人是她的继父,并且这个细节推动了后文她不愿回家,一家人聚少离多等情节的发展。此处细节还将两个人物性格的特点呈现出来,将阿照的冷漠和父亲的温情形成对比。阿照从不称呼“爸爸”的细节展现了阿照的冷漠,呼应了标题的“寂寞”。

(3)原文,照片下边就像早年那些老照片的形式一般印上了一行字,写着:“魏家阖府团圆,民国九十八年秋。”阿照说,那时候她才了解那个男人那么深沉而无言的寂寞。从情节上,到此处文章戛然而止,收尾干净利索的。运用了对比手法,用最后照片形式的全家福鲜明的突出现实生活中这个家庭聚少离多的现象。最后以照片的形式反映出继父渴望阖家团圆而现实却孤单一人,独自一人承受寂寞,照应文章标题,留给读者回味思考的意境美。(4)要对先阿照和父亲的形象特点稍作分析,然后,再答这种性格特点所決定的女儿与父亲的沟通隔阂问题。再回答小说带给人的启示时,要从阿照和父亲无法正常沟通理解的原因分析,如阿照性格固执、倔强,父亲善良朴实却不善言辞,所以造成沟通理解的问题。所以,小说主人公的悲剧启示我们,爱要敢于表达,亲情要珍惜。从原文“不久之后,阿照考上台北的高中,租房子自己住,即便假日也很少回去。”可以看出来阿照是一个独立、固执、倔强的人,总是找各种理由不回家,不能完全体会到父亲深沉的爱和家庭给予的温暖。从原文“那男人对待两个孩子有很明显的差别待遇,比如跟儿子讲话总是粗声粗气,对阿照则和颜悦色,过年给的红包永远阿照的比较厚”可以看出来父亲是朴实、善良的,不善言辞,却深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