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物理练习同步(23份):1本章高效整合(人教版必修1)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物理练习同步(23份):1本章高效整合(人教版必修1)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物理练习同步(23份):1本章高效整合(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火车站售票厅悬挂的是列车时刻表

B.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长度的仪器

C.出租车按位移大小计费

D.“万米”赛跑,指的是位移为一万米

解析:火车站售票厅悬挂的是列车时刻表,不是时间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而不是测量长度的仪器;出租车是按路程收费而不是按位移大小收费;“万米”赛跑指的应是路程为一万米.

答案: A

2.某人先向东走2 m,接着向西走6 m,最后向南走3 m,则他在这段运动中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A.5 m、5 m B.11 m、11 m

C.5 m、11 m D.11 m、5 m

答案: C

3.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A.“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点火发射

B.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20时8分在北京开幕

C.刘翔创造了12.88秒的110米栏最好成绩

D.在一场NBA篮球赛开赛8分钟时,姚明投中第三个球

解析:在A选项中的数据指的是“嫦娥一号”点火的瞬间,所以是时刻,故A错;B 选项中的数据是奥运会宣布开幕的一瞬间,所以它也是时刻,故B错;C选项中的12.88秒是指刘翔从起跑到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所以它是时间间隔,故C正确;D选项中的数据是指姚明投中第三个球的瞬间,所以是时刻,故D错.

答案: C

4.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到乙地.该物体在乙地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从乙地做匀速直线运动返回到甲地.在描述该物体整个运动过程的几个位移图象中,正确的是()

解析:该物体运动的三个过程都需要时间,并且时间不能倒流,所以其位移先均匀增加,再不变,然后又均匀减小为零,故A、B、C均错,D正确.

答案: D

5.如下图所示,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五号飞船点火的时刻是15日09时0分

B.“神舟”五号飞船从点火到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用的时间是9小时40分50秒

C.飞船成功着陆的时间是11小时42分10秒

D .“神舟”五号飞船在空中总飞行时间为21小时23分0秒

解析: “神舟”五号飞船点火和着陆对应的是某一时刻,对应时间轴上的一点,因此,选项A 正确,而选项C 错误.“神舟”五号从点火到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是一段时间,在太空中飞行的总时间也是一段时间,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因此,选项B 、D 正确.

答案: ABD

6.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 s 跑了61 m,7 s 末到7.1 s 末跑了0.92 m ,跑到终点共用10.8 s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9.26 m/s

B .运动员在前7 s 的平均速度是8.71 m/s

C .运动员在7 s 末的瞬时速度为9.2 m/s

D .无法知道运动员在7 s 末的瞬时速度

解析: 全程平均速度 v =10010.8 m/s =9.26 m/s ,前7 s 的平均速度v ′=61

7 m/s ≈8.71

m/s.7 s ~7.1 s 内的平均速度 v ″=0.92

0.1 m/s =9.2 m/s.因时间变化只有0.1 s ,故此平均速度

v ″ 可视为7 s 末的瞬时速度.

答案: D

7.下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质点一直处于运动状态

B .质点第3 s 内位移是2 m

C .此图象表示了质点运动的轨迹

D .该质点前4 s 内位移是2 m

解析: 位移图象表明了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不是质点运动的轨迹,从图象可以看出,2 s 末到4 s 末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在;第3 s 内物体的位移为零,前4 s 内物体的位移为2 m.

答案: D

8.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右图所示,则( ) A .在前3 s 内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

B .在1~3 s 内质点做加速度a =-2 m/s 2的变速直线运动

C .在2~3 s 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同1~2 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解析: 由图象可知,质点在0~1 s 内做速度v 0=2 m/s 的匀速直线运动,A 错误;在1~3 s 内,做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2-22 m/s 2=-2 m/s 2,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v 0的方

向相反,所以B 正确;在2~3 s 内,速度为负值,说明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但加速度与1~2 s 内的完全相同,因为图线的斜率没有发生变化,所以C 正确.

答案: BC

9.如下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甲、乙两质点在1 s末时相遇

B.甲、乙两质点在1 s末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C.甲、乙两质点在第1 s内反方向运动

D.在第1 s内甲质点的速率比乙质点的速率要大

答案:AC

10.如右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和乙的速度并不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解析:由v-t图象知,甲、乙两质点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A、B正确;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位移等大、反向,C错误;由于甲、乙两质点的出发点无法确定,故甲、乙两质点的距离可能越来越大(如图a),也可能先变小再变大(如图b),D错误.

答案:AB

11.如下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x-t图象.由图可知()

A.t=0时,A在B的前面

B.B在t2时刻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

C.B开始运动的速度比A小,t2时刻后才大于A的速度

D.A运动的速度始终比B大

解析:x-t图象中图线与x轴交点的坐标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由所给图象看出,t=0时,A在B的前面,A对.x-t图象的交点表示相遇,t2时刻A、B相遇之后A仍静止,B继续向前运动,即t2之后,B跑在A的前面,B对.x-t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由图象可知,开始时A的速度较大,后来A变为静止,B一直以恒定速度运动,所以C、D错误.

答案:AB

二、非选择题

12.如下图所示,两路灯灯杆A、B相距40 m,一辆汽车用3.2 s时间通过这两根路灯灯杆,据此可以计算出汽车在这段位移中的________速度为________m/s.若灯杆A的近旁相距0.42 m处有一块路牌,汽车驶过路牌和灯杆的这一小段距离只用了0.03 s,在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可以认为汽车驶过灯杆时的________速度为________m/s.

答案: 平均 12.5 14 瞬时 14

13.如下图所示为某次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 打一个点,图中O 点为第一个点,A 、B 、C 、D 为每隔一点选定的计数点.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纸带上A 、C 两点对应的时间为________s ,纸带在A 、D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cm/s ,打B 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cm/s ,你能求出打O 、D 点时间内纸带的平均速度吗?答:________.

解析: 纸带上A 、C 两点对应的时间 Δt 1=4×0.02 s =0.08 s A 、D 段的平均速度

v AD =x AD t AD =43.25-15.500.02×2×3 cm/s

=231.25 cm/s B 点的瞬时速度

v B =v AC =x AC t AC =32.50-15.50

0.02×2×2 cm/s

=212.50 cm/s

无法算出OD 段的平均速度,因为不知道O 、D 间有多少个点,也就不知道OD 段的时间间隔.

答案: 0.08 231.25 212.50 不能

14.在“练习同步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记录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从A 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D 点时速度是________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 2.(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 Hz)

解析: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性质时,在Δt →0时,通常用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代替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由题意知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0.1 s

v D =CE 2T =(52.43-23.71)×10-2

2×0.1

m/s ≈1.44 m/s

同理v B =AC

2T ≈1.03 m/s ,由a =Δv Δt

得a =v D -v B

2T

=2.05 m/s 2.

答案: 1.44 2.05

15.让小球从斜面的顶端滚下,如右图所示是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一段,已知闪频为10 Hz ,且O 点是0.4 s 时小球所处的位置,试根据此图估算:

(1)小球从O 点到B 点的平均速度; (2)小球在A 点和B 点的瞬时速度; (3)小球运动的加速度.

解析: 依题意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

Δt =1

10 s =0.1 s

(1)v OB =x OB t OB =16×10-

2

0.2

m/s =0.8 m/s.

(2)小球在A 点时的瞬时速度v A =x OB

t OB =0.8 m/s ,

小球在B 点时的瞬时速度

v B =x AC t AC =(27-7)×10-2

2×0.1

m/s =1.0 m/s.

(3)由加速度的定义得 小球的加速度

a =v B -v A t AB =1.0-0.80.1

m/s 2=2.0 m/s 2.

答案: (1)0.8 m/s (2)0.8 m/s 1.0 m/s (3)2.0 m/s 2

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

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 问题与练习 1.解答子弹长约几厘米,枪口到靶心的距离大于几十米,两者相差千倍以上.研究子弹从枪口击中靶心的时间一般都可忽略子弹的长度,把子弹看做质点,这样带来的时间误差不到10-4 s. 子弹穿过一张薄纸的时间是从子弹头与纸接触算起到子弹尾离开纸的一段时间.若把子弹看做质点,则子弹穿过一张薄纸就不需要时间,所以,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的时间,不能把子弹看做质点. 说明能否把物体看做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而不是由物体的大小决定.选用本题是为了说明一颗小子弹,在前一种情况可看成质点,而在后一种情况就不能看成质点. 2.解答“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水相对地面(岸)的运动,“地球的公转”是说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钟表时、分、秒针都在运动”是说时、分、秒针相对钟表表面的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是太阳相对地面的运动. 说明要求学生联系一些常见的运动指认参考系,可加深学生对参考系的理解.这类问题有时也需要仔细、深入地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如我们说通信卫星是静止卫星、说静止卫星相对地球静止是模糊的.说静止卫星相对地面(某点)静止是正确的,静止卫星相对地球中心是运动的. 3.解答诗中描写船的运动,前两句诗写景,诗人在船上,卧看云动是以船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是说以两岸为参考系,云与船均向东运动,可认为云相对船不动. 说明古诗文和现代文学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内容与自然科学有关,表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是相关的.教材选用本诗是为了凸现教材的人文因素. 4.解答xA=-0.44 m,xB=0.36 m 2 问题与练习 1.解答A.8点42分指时刻,8分钟指一段时间. B.“早”指时刻,“等了很久”指一段时间. C.“前3秒钟”、“最后3秒钟”、“第3秒钟”指一段时间,“3秒末”指时刻. 2.解答公里指的是路程,汽车的行驶路线一般不是直线. 3.解答(1)路程是100 m,位移大小是100 m. (2)路程是800 m,对起跑点和终点相同的运动员,位移大小为0;其他运动员起跑点各不相同而终点相同,他们的位移大小、方向也不同. 4.解答 3 m 8 m 5 m -8 m -3 m 5 m -3 m 5 m -8 m -3 m 3 问题与练习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1.1 质点参照系和坐标系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通过实例理解参考系,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运动的关系,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②过程与方法: 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2.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质点的概念 2.从参考系中明确地抽象出了坐标系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质点的概念。 【思考】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是怎样去确定物体是在运动的呢? 2)看下面的图片,我们应该如何判断静止或者运动呢?

现在,我们坐在座位上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一、机械运动 在我们物理世界里是这样确定定物体是否在运动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相对位置变化运动称之为机械运动”。(定义) 思考:我们把地球当成静止的所以我们静止的,可是地球每时每刻都是在自转的,我们地球上的每一个物体都是跟着地球转动,这时候同学们还认为自己没动吗?那么我们到底动没 动啊?

为了解决之前的问题,我们引入了一个概念——那就是参考系。 二、参考系 定义: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 特点:①假设是静止不动的(被认为是不动的,而且作为静止的标准)。 ②任意选取,但应以便于研究运动为原则。 参考系与运动: ①同一个物体,如果以不同的物体为参考系,观察结果可能不同. ②一般情况下如无说明,则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解释思考的问题:在我们研究物体运动时,我们首先要引入一个参照物,这个物体被认为是静止不动的,有了这个参照物我们就可以去判断其他物体是否运动了。如果这个物体相对参考物的位置发生变化,我们就认为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同理这个物体如果相对参考系位置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考点提醒:参考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其出题方向有两个,一个是我们对参考系的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同步练习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希望中学2010-2011高中物理同步练习 第一章第1课时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1.在2010年央视开年大戏《闯关东》III中,从山东龙口港到大连是一条重要的闯关东路线.假如有甲、乙两船同时从龙口出发,甲船路线是龙口——旅顺——大连,乙船路线是龙口——大连.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以下关于两船全航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两船的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 B.两船的平均速度相同 C.“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一句中,“两天”指的是时间,“下午 三点”指的是时刻 D.在研究两船的航行时间时,可以把船视为质点 解析:在本题中路程是船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龙口指向大连的有向线段,两船的路程不相同,位移相同,故A错误;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故B正确;时刻是指某一瞬间,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故C正确;在研究两船的航行时间时,船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故D正确. 答案:BCD 图1 2.小明周末到公园坐摩天轮(如图1所示),已知该轮直径为80 m,经过20 min转动一周后, 小明落地,则小明在摩天轮上的平均速度为( )

A .0.2 m/s B .4 m/s C .0 D .非直线运动,不能确定 解析:平均速度是指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与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无关.小明在摩天轮上转动一周,总位移为零,故其平均速度为零,C 正确. 答案:C 3.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 =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 m/s ,方向向东,当t =2 s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 ,方向仍向东,则当t 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 m/s ( ) A .3 s B .5 s C .7 s D .9 s 解析:a =v t -v 0t =8-122=-2 m/s 2,故t ′=v t ′-v 0a =±2-12-2 =5 s 或7 s. 答案:BC 图2 4. 北京奥运火炬实现了成功登上珠峰的预定目标,如图2所示是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 请根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的位移 B. 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度 C .在计算登山运动的速度时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 D .顶峰的重力加速度要比拉萨的重力加速度大 解析: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的路程.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率.火炬手在运动中,忽略其大小,可以看成质点.顶峰的高度大于拉萨的高度,顶峰的重力加速度要比拉萨的重力加速度小. 答案:C 图3 5.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某防空雷达发现一架飞机正在以水 平速度朝雷达正上方匀速飞来,已知该雷达发射相邻两次电磁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10 -4 s ,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波形如图3甲所示,经过t =173 s 后雷达向正上方发射和接收到的波形如图1-1-10乙所示,已知雷达屏上相邻刻度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 1×10-4 s ,则该飞机的飞行速度大小约为( )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在高一物理必修一中,力学知识和牛顿定律让很多同学都感到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去运用这些知识点。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一、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其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的特点:在曲线运动中,运动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这是因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一定具有加速度。 (3)曲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且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深刻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物体的实际运动往往是由几个独立的分运动合成的,由已知的分运动求跟它们等效的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由已知的合运动求跟它等效的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基本关系: 1分运动的独立性; 2运动的等效性(合运动和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并存); 3运动的等时性; 4运动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 合运动的情况取决于两分运动的速度的合速度与两分运动的加速度的合加速度,两者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直线上作直线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将作曲线运动。 ①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曲线运动。

③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 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 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当两个分运动的初速度的合速度的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合加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否则是曲线运动。 2、怎样确定合运动和分运动 ①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②如果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则参照物的运动和物体相对参照物的运动是分运动,物体相对地面的运动是合运动。 ③进行运动的分解时,在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前提下,类似力的分解,要按照实际效果进行分解。 3、绳端速度的分解 此类有绳索的问题,对速度分解通常有两个原则①按效果正交分解物体运动的实际速度②沿绳方向一个分量,另一个分量垂直于绳。(效果:沿绳方向的收缩速度,垂直于绳方向的转动速度) 4、小船渡河问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同步练习题(质点、位移时间、加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练习 1 质点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B.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 C.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D.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 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 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 忽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 D. 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3.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 A. 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 B. 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 C.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 D.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 4.下列物体中,不能看作质点的是() A.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途中,与上海距离时的火车 B.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周期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 C.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 D.比较两辆行驶中的车的快慢 5、在下列运动员中,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A、百米冲刺时的运动员 B、在高台跳水的运动员 C、马拉松长跑的运动员 D、表演艺术体操的运动员 6.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离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7. 下列关于质点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以把太阳看做质点 B.研究爱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 C.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 D.计算一列火车从南京开往北京的途中通过一座桥所用的时间时,火车可以看做质点 时间和时刻 1.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下列理解,哪些是正确的?() A.时刻就是一瞬间,即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 B.不同时刻反映的是不同事件发生的顺序先后 C.时间间隔确切地说就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反映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持续程度 D.一段时间间隔包含无数个时刻,所以把多个时刻加到一起就是时间间隔 2.下列选项中表示时刻的是() A.刘翔110米跨栏用时12.29s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同步练习A卷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A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题;共5分) 1. (3分) (2017高一上·郑州期中)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 . 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 .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 .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2. (2分) (2017高一上·安吉期末) 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 A . 使用直流电源,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 . 使用交流电源,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C . 使用直流电源,应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D . 使用交流电源,应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二、实验题 (共8题;共29分) 3. (5分) 2016年里约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里约市交警部门为了保障奥运期间交通安全畅通,为了能够准确检测车辆行驶情况,在公路上安装了超声波测速仪,图甲是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乙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 =1.0 s,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340 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乙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多少?汽车的速度是多大(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 (4分) (2016高一上·平阳期中)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 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___(直流电,交流电),它们是每隔________ s打一个点.(2) 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 A . 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B . 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 . 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 . 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5. (3分) (2016高一上·桂林期中) 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A、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 m/s 6. (2分) (2018高一上·山东月考)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得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a=________m/s2 . 7. (2分) (2018高二上·盐城月考) 一条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取计数点A.B、C、D、E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实验点(图中未画出),已知用刻度尺量以A为起点,到B、C、D、E各点的距离且标在图上,则纸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m/s2 ,打纸带上C点时瞬时速度人小vC=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

(新)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 ..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

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 (1) 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 1at t v x +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 02=-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 02 1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 =02 2 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 2 202 v v v x +=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2aT n m x x x n m -=-=?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 研究运动图象 (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2. x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比较 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

高中物理必修一同步练习题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知识梳理双基再现】 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变化,也就是物体的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最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是绝对的,是相对的。2.质点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和,把它简化为一个,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的物理模型。 3.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是否随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的物体称为参考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 【轻松过关锋芒初显能力拓展】 1.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 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C.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 3.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写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 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 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 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4.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 B.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 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 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5.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的多少 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 6.坐在美丽的校园里学习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这是因为选取作为参考系的缘故,而“坐地日行八万里”是选取作为参考系的。7.指出以下所描述的各运动的参考系是什么? (1)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2)月亮在云中穿行;(3)汽车外的树木向后倒退。 (sin30°8.一物体从O点出发,沿东偏北30度的方向运动10 m至A点,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运动5 m至B点。 =0.5) (1)建立适当坐标系,描述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 (2)依据建立的坐标系,分别求出A、B两点的坐标。 9.在二战时期的某次空战中,一英国战斗机驾驶员在飞行中伸手触到了一颗“停”在驾驶舱边的炮弹,你如何理解这一奇怪的现象? 1.A 2.CD 3.ABD 4.AC 5. A 6. 地面、地心 7.(1)地面(2)云(3)汽车 8.(1)坐标系如图,线OAB为运动轨迹(2)x A=53m y A=5m; x B=53m y B=0m 9.由题意可知,炮弹以飞机为参考系,是静止的,所以飞行员不会被炮弹击伤;炮弹相对地面以很大的速度运动,站在地面上的飞行员是不敢抓炮弹的。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考点一:质点:为了研究方便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没有大小但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 考点二: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 基本公式 (1)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位移—时间关系式:202 1 at t v x += (3)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 2=-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1) (2) (3) (4) ()2aT n m n -= 一、x-t . 图象与x 图象与t 在x —t 阴影部分面积没有任何意义。 在x —t 图象中如何判断物体运动方向(速度方向为正还是负) 如果斜率为正(如②③⑤)则速度方向为正;如果斜率为负(如④)则速度方向为负。 二、v —t 图象(右图)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表示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表示物体以初速度v 1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t 2时速度为0,然后向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⑤表示物体以初速度V 4开始向反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t 1时速度为0接着又向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知识点大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1.参考系 ⑴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⑵对同一运动,取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⑶运动学中的同一公式中涉及的各物理量应以同一参考系为标准,如果没有特别指明,都是取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⑴定义:质点是指有质量而不考虑大小和形状的物体。 ⑵质点是物理学中一个理想化模型,能否将物体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取决于这一物体的大小、形状及质量,只有当所研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可以将其形状和大小忽略时,才能将物体看作质点。 ⑴物体可视为质点的主要三种情形: ①物体只作平动时; ②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尺度时; ③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3.时间与时刻 ⑴时刻: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

⑵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间线段的长度。 ⑶时刻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某一位置相对应,时间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位移(或路程)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⑴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一个矢量,物体的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就是此线段的长度,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⑵路程: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是一个标量。 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5.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⑴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它等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⑵平均速度:物体所发生的位移跟发生这一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t v x =,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相应位移的方向。 ⑶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方向就是物体经过某有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 6.加速度 ⑴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是一个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⑵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需时间的比值叫加速度,即t v v t v a 0-=??= ⑶对加速度的理解要点:

高一物理必修一同步练习题质点位移时间加速度分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练习1 质点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B.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 C.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D.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 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 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 忽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 D. 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3.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 A. 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 B. 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 C.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 D.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 4.下列物体中,不能看作质点的是() A.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途中,与上海距离时的火车 B.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周期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 C.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 D.比较两辆行驶中的车的快慢 5、在下列运动员中,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A、百米冲刺时的运动员 B、在高台跳水的运动员 C、马拉松长跑的运动员 D、表演艺术体操的运动员 6.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离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7. 下列关于质点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以把太阳看做质点 B.研究爱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 C.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 D.计算一列火车从南京开往北京的途中通过一座桥所用的时间时,火车可以看做质点 时间和时刻 1.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下列理解,哪些是正确的?() A.时刻就是一瞬间,即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 B.不同时刻反映的是不同事件发生的顺序先后 C.时间间隔确切地说就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反映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持续程度 D.一段时间间隔包含无数个时刻,所以把多个时刻加到一起就是时间间隔 2.下列选项中表示时刻的是() A.刘翔110米跨栏用时12.29s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3节摩擦力同步练习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3节摩擦力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2017高一下·辽宁期末)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 B . 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C . 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D . 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 2. (2分)(2016·杨浦模拟) 某同学骑自行车时,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为F1 ,对后轮的摩擦力为Ff1;推自行车时,地面对前轮摩擦力为F2 ,对后轮的摩擦力为Ff2 ,则() A . F1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B . F2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C . Ff1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D . Ff2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3. (2分) (2016高一上·桐乡期中) 关于动摩擦因数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由公式μ= 可知,μ与摩擦力Ff成正比,与正压力FN成反比 B . μ只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 C . μ只跟两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D . μ既跟相互接触的两物体的材料有关,又跟接触面粗糙有关

4. (2分) (2018高三上·宁波期末) 中国书法是一种艺术。在楷书笔画中,长横的写法要领如下:起笔时一顿,然后向右行笔,收笔时略向右按,再向左上回带,该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为防止打滑,他在白纸的左侧靠近边缘处用镇纸压住。则下列关于行笔过程中各物体的受力情况() A . 毛笔对纸的压力一定大于毛笔的重力 B . 镇纸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 C . 白纸受到了3个摩擦力 D . 桌面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 5. (2分)关于摩擦力,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B .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C .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总是在同一直线上; D . 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二、多项选择题 (共2题;共6分) 6. (3分) (2017高一上·临桂期中)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速度反向 B . 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但不一定受到摩擦力 C .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D . 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也可能受静摩擦力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综合测试题

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C、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少 D、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 2 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位移B.速度 C.加速度 D.路程 3.一个物体以v0 = 16 m/s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1 s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3 s末的速度为零 C.2 s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3 s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4.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5.一辆沿笔直的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50 m的电线杆共用5s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 m/s,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 A.2 m/s B.10 m/s C.2.5 m/s D.5 m/s 6. 飞机在跑道上着陆的过程可以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 2 t4 t 72 x- =,位移x的单位是m,时间t的单位是s。若以飞机刚着陆(t=0)时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飞机着陆过程中的初速度(t=0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A. 2s/ m 8 ,s/ m 72- B. 2s/ m 8,s/ m 72 - C. 2s/ m 4 ,s/ m 36- D. 2s/ m 4,s/ m 36 - 7.如图为初速度为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象,末速度为v t,在时 间t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 v,则 A.) ( 2 1 0t v v v+ < - B.) ( 2 1 0t v v v+ = - C.) ( 2 1 0t v v v+ > - D.无法确定 8、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时速度是1 m/s,车尾经过O点时的速度是7 m/s,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点时的速度为() A、5 m/s B、5.5 m/s C、4 m/s D、3.5 m/s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导读:本文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运动三定律知识点总结 1、牛顿第一定律: (1)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 理解: ①它说明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运动状态无关). ②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③它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它不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 2、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 a 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F 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 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 理解: ①瞬时性: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②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③同体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是针对同一物体(同一研究对象) ④同一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单位统一用SI 制主单位 ⑤ 相对性:加速度是相对于惯性参照系的。 3、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理解: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属同种性质的力. 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不可叠加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4、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对于宏观物体低速的运动(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运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后练习答案详解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水相对地面(岸)的运动,“地球的公转”是说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钟表时、分、秒针都在运动”是说时、分、秒针相对钟表表面的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是太阳相对地面的运动。 2、诗中描写船的运动,前两句诗写景,诗人在船上,卧看云动是以船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是说以两岸 为参考系,云与船均向东运动,可认为云相对船不动。 3、x A=-0.44 m,x B=0.36 m 第2节:时间和位移 1.A .8 点42 分指时刻,8 分钟指一段时间。 B.“早”指时刻,“等了很久”指一段时间。 C.“前3 秒钟”、“最后3 秒钟”、“第3 秒钟”指一段时间,“3秒末”指时刻。 2.公里指的是路程,汽车的行驶路线一般不是直线。 3.(1)路程是100 m,位移大小是100 m。 (2)路程是800 m,对起跑点和终点相同的运动员,位移大小为0;其他运动员起跑点各不相同而终点相 同,他们的位移大小、方向也不同。 4.解答 3 m 8 m 0 5 m -8 m -3 m 0 5 m -3 m 5 m -8 m -3 m 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1)1 光年=365×24×3600 ×3.0 ×108 m=9.5 ×1015 m。 (2)需要时间为 16 4.0 10 4.2 年 15 9.5 10 2.(1)前1 s 平均速度v1=9 m/s 前2 s 平均速度v2=8 m/s 前3 s 平均速度v3=7 m/s 前4 s 平均速度v4=6 m/s 全程的平均速度v5=5 m/s v1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v1 小于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2)1 m/s,0 3.(1)24.9 m/s,(2)36.6 m/s,(3)0 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电磁打点记时器引起的误差较大。因为电磁打点记时器打点瞬时要阻碍纸带的运动。2.(1)纸带左端与重物相连。(2)A 点和右方邻近一点的距离Δx=7.0×10 -3 m,时间Δt=0.02 s,Δt很 小,可以认为 A 点速度v= x t =0.35 m/s 3.解(1)甲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乙物体初速度为0。 (2)甲物体速度大小不变,乙物体先匀加速、匀速、最后匀减速运动。 (3)甲、乙物体运动方向都不改变。 4.纸带速度越大,相邻两点的距离也越大。纸带速度与相邻两点时间无关。 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2.1 实验—【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

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同步练习) 1.(2019?湖南学业考试)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A 、B 、C 、D 、E 为连续打下的五个点,打B 、D 两点时纸带的速度分别为B v 、D v 的大小关系是( ) A . B D v v < B .B D v v = C .B D v v > D .无法确定 2.(2019?扬州学业考试)如图所示,是在“用电火花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1s 、2s 和3s .时间间隔均为T ,则打点计时器打下点1时物体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 ) A .21 s s T - B .31 2s s T - C . 21 2s s T + D . 321 3s s s T ++ 3.(2019秋?北京期中)在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中,我们采用的正确方法是( ) A .为了减小误差,不能舍掉开头过于紧密的点 B .为了实验精确,必须选取纸带上第一个点作计时起点 C .每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只能取0.1s D .每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可视打点密度而定,可取0.02s 、0.04s 、0.02s ??均可 4.(2019秋?芜湖期末)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A ,B ,C ?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s ,从图中给定的长度,求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2/m s ,打下C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m s 。(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5.(2019秋?兴庆区期末)在用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的是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 、B 、C 、D 、E 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1)根据 可以判定小车做匀加速运动。 (2)根据运动学有关公式可求得 1.38/B v m s =,C v = /m s , 3.90/D v m s =。 (3)利用求得的数值在图2中作出小车的v t -图线(以打A 点时开始记时)。 (4)利用纸带上的数据或者v t -图线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 2/m s 。 (5)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纵坐标是0.12/m s ,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 。 6.(2020春?南关区校级期末)如图是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纸带上面每打一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且每两个记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 已知1 1.2S cm =,2 2.4S cm =,3 3.6S cm =,4 4.8S cm =,则打第三个记数点对应的小车速度3V = /m 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 2/m s 。 7.(2019秋?东湖区校级期末)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取计数时间间隔为0.1s ,测得相邻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差的平均值△ 1.2x cm =,若还测出小车的质量为500g ,则关于加速度、合外力大小及单位,既正确又符合一般运算要求的是( )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课件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课时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情景导入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为什么会有“山迎”“船行”这两种不同的感觉呢?为了生活和梦想,我们的祖先从远古就开始探索自然运动的奥秘.经过长期的探索,人们逐渐建立了描述运动的概念,并不断寻求探索运动问题的方法,揭开了一个又一个与运动有关的奥秘. 二课标点击 1.知道质点的概念及条件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其作用,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 3.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三课前导读 要点1 质点 1.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突出“物质具有质量”这个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称为质点. 2.一个物体能否看作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 3.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在研究物体运动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度,对实际物体简化,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我们总这样描述物体的运动,例如“他向我们走来”“车急驰而去”“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在这些描述中,我们并没有考虑“他”的高矮胖瘦、“车”的型号款式,我们也没有特意去想“月亮”或“地球”是个庞然大物,这样合理吗? 1.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1)当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时,物体上任何一点的运动情况都能反映物体的运动,物体可看成质点. (2)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或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物体可看成质点,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大小相对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可忽略不计,故可视为质点.(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时,或物体虽转动但不研究转动及转动的各个部分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2.质点与物体的异同. 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没有体积,没有大小,也不是几何上的“点”,是一个与物体质量相等的,不占空间的抽象模型. 特别提示:能否把物体看作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而不是由物体的大小决定的.同一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时可看作质点,有时则不能. 1.下列关于质点的概念正确的是() A.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 B.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就一定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C.质点是把物体抽象成有质量而没有大小的点 D.旋转的物体,肯定不能看成质点

人教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五章知识点归纳

高一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功的计算。 cos W Fx α= 123cos n F F F F W W W W W F x α=++=L 合合 2. 计算平均功率:P v W t P F =??=???? 计算瞬时功率:瞬瞬v F P =

cos P F v α=?? (力F 的方向与速度v 的方向夹角α) 3. 重力势能:P E mgh = 重力做功计算公式:12G P P W mgh mgh E E =-=-初末 重力势能变化量: 21 P P P E E E mgh mgh ?=-=-末初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量之间的关系:G P W E =-? 重力做功特点:重力做正功(A 到B),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做负功(C 到D),重力势能增加。 4.弹簧弹性势能: x l l ?=-(弹簧的变化量) 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变化量的负值:P P P W E E E =-?=-弹初末 特点:弹力对物体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小。弹力对物体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5.动能: 动能变化量: 22211122K K K E E E mv mv ?=-=-末初 6.动能定理:K K K W E E E =?=-合末初 常用变形:123n F F F F K K K E W W E W E W ?=++=-L 末初 7.机械能守恒: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势能会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表达式: 1122P K P K E E E E +=+(初状态的势能和动能之和等于末状态的势能和动能之和) K P E E ?=-? (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势能的减少量) A B E E ?=-? (A 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B 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