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六年级数学教案上五

培智六年级数学教案上五
培智六年级数学教案上五

认识元角分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取币等现实情境活动中认识一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学生参与模拟购物活动,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3、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模具:元角分

教学时数:

五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小朋友,过年的时候你们都会收到长辈们的红包啊?红包里面装的是什么呀?(钱)钱的作用可大了。老师啊,今天也准备了两个红包,里面也装了一些钱,老师啊打算把这两个红包奖给表现最棒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得到它?那就好好表现哦!

小朋友,每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硬币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师:小朋友真聪明。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部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上的数学知识。

二、认识单位“元、角、分”

(一)认识1元

(课件1元纸币)师:这张人民币你们认识吗?,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看出来是1元的?

小朋友看,1下面有两个汉字(壹圆),壹是大写的数字一,圆是人民币的单位。咱们现在一般写作这个元(板书:元)。

(课件旧版1元)这是1元吗?你这么知道的?像这种是旧版的1元人民币,咱们现在已经很少用了。

(二)认识1角

师:小朋友再看,下面这张是1元吗?

啊?1角呀!这儿不是明明有数字“1”吗?为什么不是1元?

哦, 1后边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字(角),你们看得真仔细!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课件出示)1元和1角,尽管都有1,但是单位不同,差得可就远啦!

(三)认识分

师:小朋友再来看,这是一枚硬币,硬币都是用金属做成的。谁来当小老师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介绍?这枚硬币啊,是多少钱?1分

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不过现在很少用了(板书:分)。

元、角、分就是人民币不同的单位名称。

(四)认识其他人民币

师:小朋友真厉害。老师这儿还有一些人民币,认识吗?那老师随便指那个,你能很快的说出来吗?

(这张紫色的是5角,黄色的硬币是5角,还有硬币是1角,2分,5分)

(五)同桌互认

师:小朋友,现在你们会快速的认出人民币了吗?同桌的小朋友合作,一人拿人民币,另外一位小朋友说说是面值多少的人民币,开始。

(六)分类

我们能把刚才认识的人民币分分类吗?

重点按单位分。

(七)想想做做1

三、学习进率

1.教学1元=10角,1角=10分

师:好,小朋友请坐好。刚才啊,这两个小朋友最先坐正而且做得很直,好,请你们上来。老师要把我准备的红包送给他们,(呵呵,羡慕吧)(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你努力,后面还有更大的惊喜等着你呢)想不想知道红包里有多少钱啊?打开看看就知道了,是吧?(老师揭开两个红包,得出1元和10角)师:这是多少?

(1元),再看看,有没有了?(呵呵,很多小朋友忍不住笑了,确实,比起长辈们给你们的百元大钞,确实挺少的,不过却是他们努力获得的,所以老师觉得这一元钱很珍贵。)

师:再来看看这个厚一点的红包,这是多少啊?(1角)数数看,有几个1角呢?咱们一角两角地往下数。老师给了他一元,给了他10角.

1元=10角

师:这下你该开心了,!老师可没有偏心哦!给你们的红包是一样多呢!师:知道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我们再来看看角和分的关系。一起来数一数1角等于几分呢。

板书:1角=10分

2.一元超市

下面老师带大家去“1元小超市”逛逛!

知道什么是“1元小超市”吗?(里面的商品每样都是1元的)师:看看都有哪些商品?

(1)1元=10角

方方买1元的蜡烛付了1张1元,行吗?

师:明明买的是1元的气球,他付的全是1角,猜猜他付了几张?

小朋友,他付10张能买到一元的花皮球吗?。说得真好!10角就是1元(齐读)

(2)1元=2个5角

师:丽丽买1元的贺卡付的全是相同的纸币,这是几角?(5角)

你猜丽丽付了几张5角?

(中间的小朋友举手特别积极)为什么?

2张5角就是10角,10角就是1元。

(3)军军要买小勺子,他可以怎样付钱呀?

师: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我们买一元钱的商品,不管怎么付钱,只要付的钱合起来是10角就行了。

师:好,来完成大屏幕上的几道题,看谁想得快!

小朋友啊,我们知道爸爸妈妈辛苦工作赚钱不容易,所以啊平时要养成节约用钱的好习惯。

四、巩固练习

1. 师:瞧,明明就是个节约的好孩子,他把零花钱存进了储蓄罐,第一次存进了(5角和3角),一共几角啊?第二次存进了(1元),现在储蓄罐里一共有几元几角呢?(一块是我们生活中的口头语,数学上我们叫1元)你上来指指1块指的是部分?7角指的是什么)一起说一说1元8角。

2.拿1元2角

师:东东就没有明明这么懂事了,他特别贪吃,用零花钱去超市买了这个。知道它是多少钱一个吗?怎样付1元2角钱呢?同桌两个人一起在桌上摆,哪两个小朋友合作得好。

(视频切换)摆好了吗?谁愿意上来摆给大家看看?

师:来看他的第一种方法,有1张有2张____,摆了这种方法的举个手?

第二种,(展示)可以吗?谁有这种方法?(5角*2,1角*2)

第三种,(展示)行吗?(5角*1,1角*7)

还有一种,(展示)谁有这种方法?(1角*12)

师:还有其他不同的摆法吗?

刚才小朋友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怎样付1元2角钱这一个问题,真了不起!

3.文具小柜台

(1)1元钱可以买那几样物品

师:(出示)文具小柜台的商品可好了,咱们一起去瞧瞧!

(举1元钱)如果你有1元钱,你想买什么物品?哪两样商品合起来是1元呀?(2)师:我想买东西,可是没有营业员,谁来做营业员?要声音响亮的。师:营业员你好,我想买一把尺子,多少钱啊?

生:一把尺子7角钱。

师:喏,给你钱。

师:他应该找给我多少钱?......

五、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学得开心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的关系。知道1元=10角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的功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使用爱护人民币。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模拟人民币、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显示“购物”两字)

师:小朋友,大屏幕的两个字你认识吗?谁能大声地读出来?

生:购物

师:购物是什么意思呢?

生:买东西~~~~~。

师:对,买东西就要用到钱。

师:你知道世界上都有哪些钱呢?(课件出示各国的钱)

师: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日本使用的是日元,美国使用的是美元,(课件上指点给学生看!)

2.引导中国的钱叫人民币

师: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呢?

生:人民币。

师:好!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人民币的认识)(二)讲授新课

1 集中学习、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师:请小朋友将准备好的钱袋拿出来。(同桌合作)

最新培智六年级数学教案上五

认识元角分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取币等现实情境活动中认识一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学生参与模拟购物活动,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3、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模具:元角分 教学时数: 五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小朋友,过年的时候你们都会收到长辈们的红包啊?红包里面装的是什么呀?(钱)钱的作用可大了。老师啊,今天也准备了两个红包,里面也装了一些钱,老师啊打算把这两个红包奖给表现最棒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得到它?那就好好表现哦!

小朋友,每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硬币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师:小朋友真聪明。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部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上的数学知识。 二、认识单位“元、角、分” (一)认识1元 (课件1元纸币)师:这张人民币你们认识吗?,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看出来是1元的? 小朋友看,1下面有两个汉字(壹圆),壹是大写的数字一,圆是人民币的单位。咱们现在一般写作这个元(板书:元)。 (课件旧版1元)这是1元吗?你这么知道的?像这种是旧版的1元人民币,咱们现在已经很少用了。 (二)认识1角 师:小朋友再看,下面这张是1元吗? 啊?1角呀!这儿不是明明有数字“1”吗?为什么不是1元? 哦, 1后边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字(角),你们看得真仔细!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课件出示)1元和1角,尽管都有1,但是单位不同,差得可就远啦! (三)认识分 师:小朋友再来看,这是一枚硬币,硬币都是用金属做成的。 谁来当小老师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介绍?这枚硬币啊,是多少

培智四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直与弯 直与弯(一) 教学内容:直与弯(一)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直的线与弯的线。 2、学习区别直的线与弯的线的方法。 3、用生活中的辅助工具(如书棱、杯盖)画出直与弯的线。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直的线与弯的线。 教学难点:学生能区别生活中直的线与弯的线。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 2、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内容。 二、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课本图片 (1)请学生观察图片里面的铅笔和香蕉有什么不同? (2)学生个别回答。 (3)你猜对了吗? (4)小组讨论。 (5)教师请小组说说自己组讨论的结果。 (6)教师总结:铅笔是直的,香蕉是弯的,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直的线和弯的线。 2、出示课件,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直的线和弯的线。 (1)指名回答。 (2)师生共同找出直与弯的线。

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直与弯的线,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3、让学生用生活中的辅助工具画出直与弯的线。 (1)学生用尺子画出直的线。 (2)学生用杯盖画出弯的线。 (3)展示学生的作品,全班给予评价。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三页的练习。 师生共同订正。 四、作业: 五、总结品尝: 六、板书设计: 直与弯(二) 教学内容:直与弯(二)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直的面与弯的面。 2、学习区别生活中直的面与弯的面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直的面与弯的面。 教学难点:学生能区别生活中直的面与弯的面。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 2、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内容:直的面与弯的面。 二、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课本图片 (1)请学生观察图片,小熊想:“前面有两条路,哪条是直的,哪条是弯的?” (2)学生个别回答。 (3)你猜对了吗? (4)小组讨论。 (5)教师请小组说说自己组讨论的结果。 (6)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认识直的面和弯的面。 2、出示课件,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直的面和弯的面。 (1)指名回答。 (2)师生共同找出直与弯的面。 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直与弯的面,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五页的练习。 师生共同订正。 四、作业。 五、总结品尝。 六、板书设计:

(完整)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复习5以内的加法

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复习5以内的加法 教案说明:选自《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数学》(第一册)《10以内的加法》这一单元中的《复习5以内的加法》,适合培智一年级学生。 复习5以内的加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引导学生复习5以内的加法,巩固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2.通过理解图例引导学生理解算式的意思,锻炼看图知意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用学具计算加法算式,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4.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4以内的加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谁来和我们一起学习?(课件出示) 二、探索新知 1.看图知意 黑猫警长给我们带来了三个盒子,我们先打开第一个盒子。第一个盒子里面是什么?(课件出示)(训练C组的学生说“盒子里面有玩具汽车”,训练D组的学生说“玩具汽车”。)

红色汽车有几辆?(训练C组的学生说“有3辆红色汽车”) 蓝色汽车有几辆?(训练C组的学生说“有1辆蓝色汽车”) 那一共有几辆汽车呢?(训练C组的学生数数并说“一共有4辆汽车”)有3辆红色汽车,1辆蓝色汽车,一共有4辆汽车。你能再试着说说吗?(A组学生说,引导B组学生说) 那用一个算式怎么表示呢?(训练A组学生说) 是3+1=4,你能读读这个加法算式吗?(训练C组自己读算式,训练D组跟读算式) 这里的3指的是谁呢?1呢?4呢?(训练B组的学生说) 2.动手操作 现在打开第二个盒子,是一个加法算式,你会读吗?(训练C组自己读算式,训练D组跟读算式) 我们来摆一摆这个加法算式,你想怎么摆?(训练A组的学生说)(课件演示)先摆2个,再摆3个,一共是5个。 下面,由我们小朋友摆一摆了,就像老师这样摆,能吗? 先用雪花片摆一摆,摆完以后说说这个加法算式。(学生动手操作)3.课堂休息 你们知道黑猫警长是干什么的吗?现在我们来听一首歌,名字叫《黑猫警长》。(听歌) 黑猫警长是森林卫士,抓坏人,保护森林。 4.课堂小结 这就是我们所学的5以内的加法算式,我们一起读一读我们所学的加

培智生活数学教学反思

培智生活数学教学反思 培智生活数学教学反思 篇一: 培智学生数学教学反思随笔培智学生数学教学反思随笔武海琴前段时间,我听了刘露老师一节数学课真是受益匪浅。我觉得培智学校的老师上数学课是最头疼的事,老师难教,学生难学,一问三不知,对有些重度的学生来说,更是对牛弹琴。怎样让他们对数学感兴趣,又让他们尽可能的多学一点数学知识,是数学老师最棘手的问题。我们知道教学的最优化就是教师设计的一切活动都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的收获。我认为教学设计应从贴近弱智学生的生活实例出发,用自己学生最感兴趣的形式,提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材料,保证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时间。把学什么,怎么学,还给学生,老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用不同的速度、自己的方法、学好不同水平的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互助学习、敢于发表新想法和新做法,让学生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真正形成开放性课堂,设计开放性问题,弱智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培养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必须给予鼓励;同时要善于发现弱智学生的学习个性,加以引导和发展,调查数据表明,弱智学生从喜欢某位教师到喜欢这位教师所教学科,进而在课堂上表现出最佳心理状态。所以,培智数学应视为应用数学而不是理论数学,教学时应把抽象的书本内容形象化,枯燥的练习游戏化;让弱智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疑难问题,感受到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变“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 篇二:

听培智数学课反思听培智数学课反思特校张建魁前段时间,我们学校组织了教师人人上一节公开课,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我觉得我们培智学校的老师上数学课是最头疼的事,老师难教,学生 难学,一问三不知,对有些重度的学生来说,更是没有办法教。怎样让他们对数学感兴趣,又让他们尽可能的多学一点数学知识,是数学老师最棘手的问题。我们知道教学的最优化就是教师巧妙的课堂设计,幽默诙谐的语言都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的收获。我认为教学设计应从贴近培智学生的生活实例出发,用自己学生最感兴趣的形式,提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材料,保证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时间。把学什么,怎么学,还给学生,老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用不同的速度、自己的方法、学好不同水平的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互助学习、敢于发表新想法和新做法,让学生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交流,真正形成开放性课堂,设计开放性问题,培智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培养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必须给予鼓励表扬;同时要善于发现培智学生的学习个性,加以引导。我想,培智学生数学应视为生活数学而不是理论数学,教学时应把书本内容形象化,枯燥的练习变成游戏化;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数学;让培智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疑难问题,感受到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 篇三: 如何上好培智生活数学如何上好培智“生活数学”课旬阳县阳光学校龚德显因为智障学生的思维普遍表现为行为盲目,自控能力差,往往缺乏对新知识进行思维再加工的能力。他们的思维水平长期停留在直观、具体层面上,因此数学教学已成为培智教育的难点。 关键词:

培智一班数学教学教案

第一课:比长短、比高矮 教学内容:比长短、高矮 教学目的: 1、经历对客厅全景观察的过程,体会比较长短,高矮是生活中的数学。 2、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了解长短、高矮是比较的结果。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叙述比较的结果。 3、初步运用简单的推理、判断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感知长和短,知道有比较才有长短之分。 教学难点:会比较物体的长短。 教学准备:挂图、吸管、饮料瓶、杯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教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长和短也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小红家去作客,我们一起找一找,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和高矮,好吗?)揭示课题。 联系生活比一比。 二、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长短、高矮。 (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客厅里有些什么东西。 (2)、指导学生比较两根吸管,两件衣服的长短,比较饮料瓶、玻璃

杯的高矮。 (3)、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4)、交流反馈,说说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重点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两盆花草的高矮,通过学生间的相互汇报交流体会比较的方法,感受长短、高矮都是比较的结果。 (5)、以吸管为例,引导学生用谁与谁比长(高)或谁与谁比短(矮)表述两个物体比较的结果,其余3幅图请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三、通过开放性地找一找,比一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比长短,高矮的方法。 (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 (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讲座,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 (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桌子高,板凳矮;桌子比板凳矮;桌子比板凳高;板凳比桌子矮等等。 组织讨论,加深学生对长短、高矮是比较结果的认识。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 四、拓展 1、“想想做做”第一题。

培智数学教案

培智数学教案

培智数学教案 【篇一:培智数学教案】 杭州市新苗学校(数学)教学设计(1) 杭州市新苗学校(数学)教学设计(2) 设计人:丁帆帆 【篇二:培智三年级数学教案】 第18课时 6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页的例12,完成第27页的“做一做”和练习八的第1~ 3题。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们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和乘法的含义,编出6的乘法口诀。 2、在编口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们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3、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用6的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教具、学具准备:例12的实物图,6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

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下面应该学习几的乘法 口诀了?引入新课,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1、准备练习。 6个6个地加,一直加到36。 让学生口算,每次加6,把得数填在空格里。提问:12是几个6相加得来的?(2个6相加是12)3个6相加是多少?(18) 5个6呢?(30)6个6呢?(36)2、教学例12。 教师出示蝉图(图上共画6只蝉,第一次先露出1只,其它的蝉先用纸盖起来)。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1只蝉) (2)仔细数一数,一只蝉有几条腿?(1只蝉有6条腿) (3)1个6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图的下面板 提问:(1)2只蝉共有多少条腿?怎样列式?(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6的乘法口诀前两句咱们已经编出来了,后面几句,同学们试着自己编好吗? 教师陆续露出3只、4只、??、6只蝉,每增加1只,让学生试着把书上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填完全。订正后,教师把乘法算式和相应的乘法口诀板书出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每句乘法口诀表示什么意思。3、观察口诀,发现规律。 提问:(1)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有6句) (2)怎样看出是6的乘法口诀?(每句口诀第二个字是六)(3)每句口诀第一个字表示什么?(几个6) (4)6的乘法口诀的得数,后一句与前一句有什么关系?

培智数学第十三册教案

第十三册数学学期备课 【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复习;乘数是-位数的乘法;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总复习。在四个教学单元里,共安排了十九个综合练习和两个单元复习。 【教学重点】 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笔算乘法的教学。 【教学要求】 1.掌握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的笔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掌握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笔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计算。 3.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具和学具】 1.口算练习卡片。 2.计数器。 3.案秤、天平。 4. 课件。 5绒板。 【课时安排】

一复习………………………………………………………………..3课时 二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42课时 1.一位数乘两位数………………………………………………….12课时 2.应用题…………………………………………………..……. ..6课时 3.一位数乘三位数………………………………..………….8课时 4被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7课时 单元复习……………………………………………………. 3课时 机动时间6课时 三、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36课时 1.两位数乘两位数…………………………………..……12课时 2.两位数乘三位数…………...……………………………. 6课时 3. 被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 4被乘数中间、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5课时 单元复习…………………………………………………. 3课时 机动时间6课时 四、总复习……………................…….....................5课时 【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6名智障学生,根据智力障碍的不同程度,把他们分成A、B、C三组。A组学生3人,分别是王星懿、刘海峰、杨凤山,他们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将强;B组学生2人,是刘伟、方长顺,他们有一定的言语交流能力,自己的观点能较好的完整表达出来,但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差,课堂上

培智生活数学教案(1)

《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的不进位加法》 学科:生活数学年级:八年一 【教学内容分析】:本篇教学内容选自生活数学校本教材八年级“小数的计算”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位以内整数的加法,掌握了小数的读写法之后进行的(小数的整数部分在千位以内,小数部分为十分位和百分位)。此部分内容已经进入到小数的运算阶段,本节课为第一课时,学习整数部分为0、小数部分为十分位的小数不进位的加法运算。本节是小数运算的起步,也是为未来学习一位小数不进位加法做铺垫。 【学情分析】:班级一共13名学生,年龄在14岁至18之间,其中智力障碍学生5名,自闭症学生6名,唐氏综合症学生2名,根据学生的听理解能力、生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将学生分为A、B、C三类。 A类学生:3名学生(张同学、杨同学、王同学)。理解能力相对较强,对小数读写法都比较熟练,能够熟练使用竖式进行整数部分为0、小数部分为十分位的小数不进位的加法运算。当然个别A类学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是会存在对应位不准确的情况,但是老师稍作提示便可以马上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引导,可以跟随老师的思路,保持一定的注意力,对学习有一定的兴趣。 B类学生:6名学生(孔同学、但同学、于同学、王同学、郭同学、高同学)。理解能力相对稍差,对小数的读写需要一定的提示,在使用竖式进行整数部分为0、小数部分为十分位的小数不进位的加法运算过程中,需要老师的不断提醒才能对准各个部分,完成计算。B类学生很少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在课堂上难以跟随老师的思路。 C类学生:4名学生(吴同学、姚同学、韩同学、张同学)。四名学生不能独立对小数的进行读写,张同学是自闭症孩子,与老师几乎没有语言上的交流。【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A类:列竖式计算整数部分为0的不进位加法。 B类:列竖式使用计算器计算。 C类:经提示使用计算器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整数加整数的计算规则,利用黑板进行竖式的演示,使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列竖式进行计算,并能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培智数学教案

培智数学教案 【篇一:培智数学教案】 杭州市新苗学校(数学)教学设计(1) 杭州市新苗学校(数学)教学设计(2) 设计人:丁帆帆 【篇二:培智三年级数学教案】 第18课时 6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页的例12,完成第27页的“做一做”和练习 八的第1~ 3题。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们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和乘法的含义,编出6的乘法口诀。 2、在编口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们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 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3、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用6的乘法口 诀正确求积。 教具、学具准备:例12的实物图,6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复 习 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下面应该学习几的乘法 口诀了?引入新课,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1、准备练习。 6个6个地加,一直加到36。 让学生口算,每次加6,把得数填在空格里。提问:12是几个6 相加得来的?(2个6相加是12) 3个6相加是多少?(18) 5个6呢?(30)6个6呢?(36) 2、教学例12。 教师出示蝉图(图上共画6只蝉,第一次先露出1只,其它的蝉先 用纸盖起来)。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1只蝉) (2)仔细数一数,一只蝉有几条腿?(1只蝉有6条腿) (3)1个6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图的下面 板

提问:(1)2只蝉共有多少条腿?怎样列式?(待学生回答后,教 师板书: 6的乘法口诀前两句咱们已经编出来了,后面几句,同学们试着自 己编好吗? 教师陆续露出3只、4只、??、6只蝉,每增加1只,让学生试着 把书上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填完全。订正后,教师把乘法算式和 相应的乘法口诀板书出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每句乘法 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3、观察口诀,发现规律。 提问:(1)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有6句) (2)怎样看出是6的乘法口诀?(每句口诀第二个字是六)(3)每句口诀第一个字表示什么?(几个6) (4)6的乘法口诀的得数,后一句与前一句有什么关系? (后一句比前一句多6) (5)如果你忘掉了其中的一句口诀,如四六(),你能不能用最 快的 方法想起它的得数?(小组讨论后再交流) 先想前一句三六十八,18+6=24,四六二十四,或者先想后一句, 五六三十,30-6=24, 四六二十四。 4、熟记口诀。 (1)熟读口诀,自己试背口诀。(2)指名背,两人互相背。 (3)师生对口令。三、巩固练习 1、做教科书第27页上“做一做”中的练习。 教师用小棒在磁性黑板上摆了一个六边形,要求学生也用小棒动手 摆1个六边形。提问:(1)你摆的六边形用了几根小棒?(6根)摆3个,摆5个,摆6个呢? 你为什么能很快说出它的得数?(用6的乘法口诀得出来的) 2、 做练习八的练习。第2题,让学生先算出得数,再让学生看一看每 一栏的两个题目的联系。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是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比如说:2的 乘法口诀就有两句,3的乘法口诀就有三句,依此类推,一直到9的 乘法口诀,肯定就有九句。是几的乘法口诀,每相邻的两句乘法口 诀的积就相差几。) 第19课时 6的乘法口诀(交换被乘数和乘数)

培智数学说课#精选.

临河区培智学校生活数学之《0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上海教育出版社辅读教材第三册第五课《0的认识》。之前已经学过数字1-10的认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为本节课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2、3、4、5、6、7、8、9、10的认识,能熟练地点数、读出各数。 2、通过新授使学生能初步认识、理解0表示没有的这一实际意义、会读,会写0。 情感目标: 1.在学习0的情景中体验知识及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体现学习的喜悦。 2.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分享。 二、说学情 我班学生因属于智力障碍学生,所以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有限,只能在不断地复习巩固中寻求点滴进步。本节课对0的认识,原本应当教育孩子知道0的两个含义:表示没有,表示起点。但是考虑到本班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只能将较易理解的“0表示没有”放在本课时。学生差异教大,因此对学生们的要求也不相同。 A类:唐星雨、苏浩杰、程佳伟、付宇宏、张泽宇能够熟练的点数、读各数,准确地看实物、数数,能正确理解0的含义。

B类:郝佳乐、孔政、杨凯源、王家鑫、蒋平能读数字0-10,能知道没有用0表示。 三、说教法 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PPT、蒙特梭利教具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孩子们能够更加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四、教学程序 (一)复习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数字1-10的认识,大家还记不记得1-10的数字儿歌,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二)导入 师:大家知道了1-10都长什么样了,现在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看大家大家能不能正确的将数字与物体个数对应起来。 (拿出纺锤棒箱与数棒) 师:老师这里只有1-9,9个数字,同学们对应的很好,那么现在老师的盒子上还有一个数字,大家一起看看是什么。(导入0)那么盒子里什么都没有了,那我们怎么表示? (三)新授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字“0” 师:今天呢,我们有一个好朋友来家做客了。大家一起来看看他是谁?小猴子喜欢吃什么,谁知道?今天我们就给猴子吃桃子好吗?给小猴子2颗桃子,猴子吃掉了1颗,还有几颗?那猴子把这颗也吃掉了,

培智数学第九册教案

第九册数学学期备课 【教学内容】 两步计算式题(一),万以内数的认识,千米、千克的认识、万以内的不进位加法,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认识、两步计算式题。 【教学难点】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计算百以内的 两步计算式题。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万”,知道相邻单位之间的 十进制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3.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重量单位“千克”,并初步建立 “千米”“千克”等长度或重量的观念。 4.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加起”的计 算法则,熟练的计算万以内的不进位加法。 5.使学生明确“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含义,正确解答求比一个 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 6.使学生基本掌握弹性教材中多位数用作各种标记的作用,会按 数字的排列顺序读生活中常用的各种标码。使部分学生初步认

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并知道相邻单位间的 十进制关系;初步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四位一级的计数法; 能按级读、写亿以内的数。 【教具和学具】 立式计数器、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数位顺序表、中国地形图、0~9的数字卡片、挂图、三角形卡片、小棒等。 【课时安排】 一复习……………………………………………………..4课时 二两步计算式题(一)………………………….7课时 三万以内数的认识……………………(共24课时) 1.三位数………………………………………………………7课时 2.四位数………………………………………………………9课时 3.比较数的大小…………………………………………..4课时 4.单元复习………………………………………………….2课时 (机动时间2课时) 四千米、千克的认识……………………………….7课时 五万以内不进位加法………………….(共16课时) 1.口算……………………………………………………………3课时 2.笔算…………………………………………………………….5课时 3.验算…………………………………………………………….2课时 4.单元复习…………………………………………………….4课时 5.实践课………………………………………………………..2课时

培智学校实训班数学——《分类》教案.doc

启智学校2016 学年(一)数学学科教案 授课教师授课班级实训班授课时间2017.6.12;2017.6.14 课题分类使用教材自编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学情分析本班共有五名智障学生,其中一名学生思维能力、数学计算能力较好,能较好地理解上课内容,需重点培养;其中两名学生计算能力稍差,需多加辅导;最后一名学生主动性较差,理解能力也较差,需多给予关注和鼓励。 引导学生观察超市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类以及分类的意义 目标 通过观察超市实物的摆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使用教具课件、水果、球、日用品、学具袋、货架、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教学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感知什么是分类 情境导入,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1、CAI 出示:中百超市外景图 2、CAI 出示:经过分类摆放整齐的超市两次 提问: 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1)认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2)仔细观察,这些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呢? 3、揭示课题:像这个超市这样摆放物品,我们就叫分 类!(板书课题) 那么分类有什么好处,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分类,下面我 们就共同来学习!让我们再去逛逛第二个超市。 二、通过比较,明确为什么要分类 1、CAI 出示:物品交错摆放的超市 实物展示,帮助学 2、提问: 生更好的认识分类 的重要性(1)仔细观察,看一看它在摆放上与第一个超市有什么 不同? 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 (2)那你更愿意逛哪一个超市呢?为什么 分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多的好处,那到底你怎样分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生活数学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 (2016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生活数学课程是培智学校的一般性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数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培智学校学生(以下简称“学生”)能够掌握的、必须的、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生活数学课程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知识学习和生活技能形成的重要工具。 一、课程性质 生活数学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般性课程,具有基础性、及性、发展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生活数学课程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的设计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培智学校的培养 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学

习能力,使得学生都能接受适合的数学教育,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又要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理解、思考。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充分采用多感官并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活动,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整合教育资源,采取有效的沟通手段和多元的教学方法,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创造条件开展个别化教学,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培智学校生活数学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 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按照个别化教育计划,有效实施差异性评价,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以及语言表达、沟通交往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培智五年级数学教案

培智五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 教学目标: 1、培智五年级数学教案 2、培智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技能。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学了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都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再组里交流一下。 2、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3、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索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5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想想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还有其他想法吗?学生思考、回答并独立完成。 2、引导学生完成第8题。 (1)、让学生完成前两个问题。然后交流汇报。 (2)、引导学生再提出问题。 3、引导学生完成第6题。夺红旗比赛并评比优秀。 4、引导学生完成第7题。学生看图思考并独立完成。 三、拓展应用 1、补充拓展性练习。 (1)、妈妈分苹果;分给家里每人1个后还剩1个;如果每人分2个;还少2个;家里有几个人?妈妈拿来几个苹果? (2)、盒子里有一些饼干;它们的块数比20多比30少;如果把它们平均分;那么平均分成的份数和每份的块数同样多。你知道盒子里有多少块饼干吗?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技能。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学了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都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再组里交流一下。 2、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索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9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巡视。 (2)、交流汇报;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完成第8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思考;独立完成练习。 (2)、同桌相互交流;说说题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三、拓展应用 1、补充拓展性练习。 (略)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培智实用数学五年级(上)教学计划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实用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辅读学校教材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及身心发展的特点,以人为本,由浅入深,从低向高,最大限度地补偿智障学生的缺陷,挖掘其潜能,帮助他们生存于社会,适应社会生活,成为一名半自立于社会或自立于社会的人。 二、学情分析: 从上年级的数学教学情况和上学期的素质检测情况来看,我班14名学生中,学生的计算能力仍然是制约他们发展的瓶颈,在遇到具体实际问题时,学生不会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眼前的困难,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去解决,这种现状有待于在新学期里得到改进。 本学期,我决心克服焦虑、浮躁的心态,静下来,沉下去,稳打稳扎,稳步推进,不贪大求全,不贪多图快,针对学生的智力和现有水平,因人而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数学素养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 三、教材解析: 本学期,我班继续以上海教育出版社《实用数学》教材第九册为基础,通过创设情境、实地体验等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通过逼真的模拟训练,大量的反复练习,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本学期共4个单元8课,第一、二单元“比较”共4课,第三单元“20以内的加减法”共4课,第四单元“总复习”。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厚薄、快慢,会比较,会选择,会按要求排序。 2、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在生活中进行运用。 3、掌握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4、能用语言描述图片或具体事件含义,并列出计算算式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厚薄、快慢,在探索简单物体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培智学校一年级数学教案

培智学校一年级数学教案 引导学生会点数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感受“十”在计数中的作用,知道10个十是100,感受“十”与“百”的关系,感受100与50、20等数的关系。一起看看培智学校一年级数学教案!欢迎查阅! 培智学校一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会点数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感受“十”在计数中的作用,知道10个十是100,感受“十”与“百”的关系,感受100与50、20等数的关系。 2.结合具体的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并进行简单的估计。 3.使学生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对数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数,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难点: 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的数法。 教学教具: 教学情境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初识百以内的数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20这些数,你能从1数到20吗? 教师随着学生回答呈现下图中的1-20各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教师:今天又来了几位新朋友(在上图中呈现45、70、98),看看你们认识吗? 教师:看到大家都认识,又来了更多的数朋友(呈现数字图)。 教师:看来大家都对这些数都有所认识。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二、数一数,感受100有多大 1.估一估、数一数,初步认识100。

教师(出示百羊图):绿色的草地上来了一群羊,请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只羊。 教师:到底有多少只羊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请来了一位老朋友(将10贴在黑板上),认数的时候它可是我们的好朋友呢! 教师(在百羊图上圈出10只):我圈出来的是10只,现在你再估一估草地上有多少只羊,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之后再10只10只地圈一圈,并数一数。 教师:大家都数对了,这是100只羊。100只羊有这么多!和我们以前认识的20比较,你对100有什么感受? 2.在数数中理解数,突破数数的难点。 教师:请大家从学具盒里拿出2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要求摆出后一看就知道是21根。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结合学生作品适时追问:能一下看出是21吗?他请了谁来帮忙? 教师:对,他请10来帮忙,这是10根,这是10根,这是1根,能很快地看出这是21。2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师:好,下面我们在21根小棒的基础上,继续一根一根地数出100根小棒。

培智学校实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11》.doc

启智学校2015 学年(一)数学学科教案 2015.11.30;12.4 授课教授课时 授课班级实训班 (学生未来顺延至师间 12.7;12.11) 课题认识数字11 使用教材自编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学情分 本班只有一个学生,该生是智障生,并伴有多重残疾(听力残疾一级),口头表达能力不好,无法清 晰表达。该生的动手能力一般,还需要不断练习。该生数学基础较差,需从基础巩固。 析 1、使学生会数数量是11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11以内各数 目标2、使学生掌握数的组成,知道11之间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使学生掌握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4、学生养成物品放回原处的好习惯 教学重 学生会数数量是11物体个数 点 教学难 写11以内各数 点 使用教 小棒、电视片段、数字卡片 具 教学过程教学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新课导入 1. 师:同学们看看老师这幅图片,说说你 学生根据情境,思考回创设情境,帮 认识吗?播放教师带学生过马路的片段。答问题 助学生更好的 (学生自由回答)师:同学们队伍排整 学习思考 齐过马路,我们同学也要和他们一样走人

行行道,并做到一停,二望,三通过。既 遵守了交通规则又安全。 2. 观察片段中有什么?有多少? 3. 到如新课: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的 物体个数,超过十,今天起我们就开始学习1 学生学习数 1—20各数的认识。 数,掌握数学 的基本技能 二、新课展开 1. 数数 学生数一数 (1)请学生数一数教师手中小棒多少根? (2)学生个别数。 (3)你猜对了吗? (4)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让自己和别人一下 子看出小棒有多少根? (5)教师请小组说说自己组讨论的结果。 (6)教师总结;数出10根小棒,十个一是 (),捆成一捆,一个十是()。 (7)学生练习数11 (8)怎样才能一下数出小棒的数量。学生练 习。 2. 数的组成 (1)摆小棒,说说是十几,这个数里有几个 十和几个一。(2)学生个别说说数字 11 (3)学生相互练习。学生看数,数数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课时 小数乘以整数 备课时间:8月30日第1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内容:P2例1、做一做,P3例2、做一做,P7练习—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 3.5 0.201 5.02

②把353缩小到时它的110是多少?缩小到它的1100呢?11000呢? 二、引入尝试: 大家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⑴例1:燕子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3.5元=35角35*3=105 105角=10元5角=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 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 3 5 ×3 × 3 1 0. 5 元缩小到它的110 1 0 5 105角就等于10.5元 (6)买5个4.8元的风筝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P2做一做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和0.72×5你们会算吗?能不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呢?(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2 × 5 指名说是如何算的.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0. 7 2 扩大100倍7 2 × 5 × 5

培智数学第四册教案

培智数学第四册教案 【篇一:培智数学元的教案】 培智数学《元的认识》的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元的认识》。我说 课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是上海卢湾区生活数学第六册《元的认识》。这部分知 识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从学生们熟 知的1元硬币直接切入人民币“元”的教学,紧接着来认识10元、2 元和5元这几种面值的人民币,通过练一练加深学生对不同面值人 民币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培智中年级学生,本年级段的学生具有思维简单,抽象概括能力较差;注意力易分散,知识迁移困难;具备一定的观 察能力和初步的理解能力等特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的认识,结合新课程理念,我确定本 课的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动手、交流等教学活动,认识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了解不同面值之间的差异,初步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认识人民币的学习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 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重点、难点是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四.教法、学法 为了顺利达成预定的目标,我所采用的教法是谈话法、情境表演法、直观演示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法、游戏法、练习法等;预设 的学法是:独立思考法、合作交流法、操作法、观察法等。 五.教具、学具准备 为了顺利实施我的教学我准备的教具是多媒体课件、小面值的人民 币等;学具同样是小面值人民币。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学以致用;创新评价四个教 学环节: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