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甲师职业岗位标准

美甲师职业岗位标准
美甲师职业岗位标准

美甲师职业几个级别

初级美甲师:

能够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向顾客介绍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并能回答顾客提出的一般性美甲问题;能够按规范程序熟练对自然指(趾)甲进行养护、修饰、手足部皮肤护理及相关设备的使用及维护;能够在自然指甲上正确粘贴三类贴片和安全卸除,并能使用各类装饰材料,手绘技法进行简单装饰的熟练美甲辅助工。

中级美甲师:

能够通过观察、了解不同顾客的心理需求进行咨询服务;能够对问题类指(趾)甲进行针对性护理及手足部的特殊护理保养工作,并掌握相关设备、仪器及常用美甲产品材料的使用及维护方法;能够熟练按照规范程序制作各类人造指(趾)甲,并进行安全卸除及修补工作;能够绘制规定题材的手绘图案,掌握美甲相关理论知识,达到独立开业水平能力的美甲技术人员。

高级美甲师:

能够使用常用英语接待外宾,正确解答顾客提出的各类美甲问题,并能拟定相应美甲服务方案;熟练掌握法式水晶指甲(国际标准型)制作方法及十种类型光疗树脂指甲的制作程序及正确的卸除和修补方法;基本掌握水晶雕艺、创意彩绘等技法、能识别疑难问题指甲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案;掌握美甲店经营管理及相应法律法规常识的高级美甲技术人员。

怎样把美甲对指甲的伤害降到最低,

《初级美甲师培训计划培训大纲》

初级美甲师培训计划 1.培训目标 1.1 总体目标 培养具备以下条件的人员:掌握美甲基础知识,能够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接待与咨询、自然指(趾)甲的基础养护与护理、手(足)部的基础护理与按摩、各类贴片甲的制作与卸除、指(趾)甲的彩妆或手绘装饰等本职业的工作。 1.2 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美甲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美甲师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职业道德、职业守则基本知识,掌握美甲与美手文化、美甲概论、美甲的基本常识、美甲材料与工具基础知识、指甲的卫生常识、相关法律法规等基础知识,掌握美甲服务项目名称和规范服务程序、自然指(趾)甲护理的基本方法与步骤、自然指(趾)甲护理的工具使用及注意事项、自然指(趾)甲修饰用材料的选择原则及涂抹技巧、甲油烘干机的安全使用与维护保养知识,以及甲油烘干的方法、手(足)部穴位按摩方法及要求、基础手(足)部护理的规范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深层皮肤护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深层皮肤护理工具设备的安全使用及维护保养知识,贴片甲制作与卸除、色彩及构图的基本原理、勾绘操作程序与注意事项、手绘分类等相关知识。 1.3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依据《美甲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美甲师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能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向顾客介绍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回答顾客提出的基本美甲问题,能够按规范程序对自然指(趾)甲进行消毒、清洁、修形、推剪指皮和表面抛光,能够选择、涂抹营养油、指皮软化剂、底油、彩油和亮油,能够对手(足)部皮肤进行清洁、消毒,能按规定手法进行肘(膝)关节以下部位的按摩,进行手(足)部深层皮肤护理并能去除足趾部的死皮及足茧,能够在指甲上用甲片胶制作贴片并能去除贴片的接痕,能够使用卸甲液安全地卸除贴片甲,能够使用指甲油勾绘指(趾)甲,能够使用印花等装饰性材料装饰指(趾)甲,能够进行法式修甲的操作,能够手绘简单花卉图案。

职业卫生适用的法律法规 标准目录清单

职业卫生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目录清单 一、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修改通过,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修改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15年8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二、条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发[1987]105号); (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02】第352号)。 三、部门规章 (1)《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91号,2013年4月10日起施行)。 (2)《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 (3)《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2014年4月14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监总厅安健〔2014〕39号)。 (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9号,2006年7月27日起施行)。 (5)《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家卫计委、人力社会资源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国卫疾控发【2015】92号)。 (6)《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7年7月21日国务院发布)。

工作岗位职责及能力标准制定办法

工作岗位职责及能力标准制定办法 1、目的:为了明确各岗位人员工作过程的责、权、利等管理要求及岗位能力要求,提高执行力,明确个人上岗标准,制定岗位职责及能力标准书。 2、范围和职责:本办法适用指导全公司所有岗位“岗位职责及能力标准”的编制、修改。公司部门级领导及以上岗位的,由综合管理部组织编写及日常维护;各部门级以下岗位的,由部门负责人组织编写及日常维护。 3、工作岗位职责及能力标准书作为对各级员工考核的标准之一。 4、内容 4.1 制作岗位职责及能力标准的主要条款: 1)明确职责:各级别人员明确职责,规范管理,职责公开便于交流与监督。 2)明确权限:必须有自己的权限,以便更好履行职责。 3)明确岗位接口部门与相关事宜,以避免工作盲点。 4)明确利益:根据已明确的职责,明确奖罚结合个人利益,确保职责的有效执行。 5)明确上岗标准:为满足工作需要,人必须是合格的,上岗标准是人员合格的基础。 4.2 工作岗位职责及能力标准的管理要求:内容要详尽,条理要清晰,指标要明确,职责、权利和义务要对应。 4.2.1 工作岗位职责及能力标准中的“指标”必须明确,必须合理,要考虑该项工作的长期性。必须将每个岗位的工作指标同部门的关键业绩指标结合起来。 4.2.2 工作岗位职责及能力标准中的“职责”是对每一岗工作内容的概括性

描述,具体的工作方法和流程(含处理异常情况的方法和流程)。按公司相关的管理要求制度执行。职责描述要覆盖岗位工作的全部。 4.2.3工作岗位职责及能力标准中的“权限”是对某一岗位人员权利、权限的概括性描述,某一岗位人员能够决定哪些事情,每件事的工作尺度都要清楚的列出。 4.2.4 工作岗位职责及能力标准中的“奖罚”是对某一岗位人员利益的概括性描述。对指标完成情况、职责履行情况、权限的使用情况进行考核,确定奖励还是处罚,职责、权限和奖惩必须对应。 4.2.5 工作岗位职责及能力标准中的“上岗标准或能力标准“是对胜任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要胜任某一岗位工作必须达到基本要求,若暂时不能达到,但通过一个任期或年度考核期内应当达到。对于特殊岗位必须取得相关资格证书才能上岗的,需明确上岗证件要求。 4.2.6工作环境,包括工作地点、配备的设备,工具,环境噪声,工作时间,班制,工作的均衡性等。 4.2.7 环境因素:岗位中可能发生的非重大环境因素和重大因素。 4.2.8 安全因素:岗位中可能发生的非重大安全因素和重大因素。 4.2.9职业健康控制:某一岗位是否属于接触有毒有害因素岗位,接触哪些有害因素。 5、工作岗位职责及能力标准管理: 按公司定岗定编制定,由各部门制定审核后,发给综合管理部指定人员,综合管理部应定期不定期对各部门工作岗位职责及能力标准制定及履行情况抽查。在公司内审时及绩效考核时,对各部门岗位职责及能力标准的制定及履行情况进

美甲师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资格证

??? 小编最近整理了下想从事美甲行业人员关于美甲师资格证问的最多的24个问题。其实美甲师的资格证书和化妆的资格证书的报考要求都是一样的。石家庄美甲学校里面也可以学到很多漂亮的美甲技术。我们一起看看这24个关于美甲师资格证常见的问题吧。 1.美甲从业人员的职业名称是什么? 美甲师 2.什么是美甲师? 根据顾客的手形、甲形、肤质、服饰色彩及要求,对手足部进行消毒、清洁、护理、保养、修饰设计的人员。 3.美甲师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1)对顾客的双手、双脚进行基础消毒清洁及深层护理保养;(2)根据顾客的手形、甲形、肤质、服饰色彩及要求,进行全面美化设计。更详细的介绍可以登录河北培训网查询。注:职业描述以已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内容为准 4.美甲师的职业编码是多少? X4-07-04-03 5.美甲师属于什么类别?

商业、服务业人员>> 社会服务和居民生活服务人员>> 美容美发人员 ( 新职业 ) 6.美甲师资格证如何报名? 7.美甲师的职业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8.美甲师的高级技师等级证、资格证申请有什么要求?需要什么条件?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 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正规高级技师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 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9.美甲师的技师等级证、资格证申请有什么要求?需要什么条件?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 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经本职业正规技能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企业岗位分类

工作岗位分类 1、工作岗位分类的几个基本概念 1)职系:由工作性质和基本特征相似相近,而任务轻重、责任大小、繁简难易程度和要求不同的岗位所构成的岗位序列。一个职系就相当于一种专门职业,职系是岗位分类中的细类。 2)职组:由工作岗位性质和特征相似相近的若干职系所构成的岗位群。职组是岗位分类中的中小类。如:小学教师就是一个职系,教师就是一个职组。 3)职门:是工作性质和特征相近的若干职组的集合。职门是岗业分类中的大类。 4)岗级:在同一职系中,工作岗位性质、任务轻重、繁简难易程度、责任大小以及所需人员资格条件相同或相近的工作岗位的集合。如:中学教师是一个职系,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教师分别是这一职系中的四个岗级。 5)岗等:是将工作性质不同,但工作繁简难易、责任大小以及所需资格条件等因素相同相近的岗位纳入统一的岗等。 刚等与岗级的区别:不是同一职系内不同岗位之间的等级划分,而是不同职系之间的相同相似岗位等级的比较和平衡。如:中学教师职系中的二等教师与机械操作职系中的五级车工可以划分为同一岗等。 2、工作岗位分类的内涵 工作岗位分类亦称岗位分类分级或岗位归级,在国家机关行政人事管理中,被称为职位分类。 岗位分级的最终结果,是将企事业单位的所有岗位纳入由职组、职系、岗级和岗等构成的体系之中。 职系和职组是按照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对岗位所进行的横向分类,岗级和岗等是按照岗位的责任大小、技能要求、劳动强度、劳动环境等要素指标对岗位所进行的纵向分级。 3、工作岗位分类的相关概念 1)岗位分级与职业分类标准的关系:是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关系。

2)岗位分级与岗位分类:是工商企业和国家政府机关对同一概念的不同称谓。 3)岗位分级与品位分类: 品位分类:是一种按照预定分类原则和方法根据人员的学历、资历及贡献大小等资格条件,将人员分成不同品级的人事制度,它是人员招聘、录用、考核、晋升、培训、工资、奖惩等各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 二者的区别: ①分类标准不同。岗位分类以事为标准;品位分类以人为标准。 ②分类依据不同。岗位分类是根据工作或岗位的性质、繁简难易、责任轻重和所需资格条件进行,对事不对人;品位分类则根据对人员资历、学历、劳动态度、综合绩效和贡献率的分析,达到对人员进行分类的目的,对人不对事。 ③适应范围不同。岗位分类适用于专业性、机械性、事务性强的岗位;品位分类则适合于工作经常变化、工作效果不易量化的岗位或工作。 4、工作岗位横向分类的原则 1)岗位分类的层次宜少不宜多。一般单位应控制在两个层次以下,比较复杂的大型企业单位最多也不宜超过三个层次。 2)直接生产人员岗位的分类应根据企业的劳动分工与协作的性质与特点来确定;而管理人员岗位的分类则应以它们具体的职能来划分。 3)大类、小类的数目多少与划分的粗细程度有关,应以实用为第一原则,不宜将类别划分得过细。 5、生产与管理岗位统一岗等的基本要求 1)要充分考虑岗位工作任务难易程度。 2)要考虑对员工行为激励的程度。 3)要体现企业员TEE资管理的策略。 6、工作岗位分类的主要步骤 工作岗位分类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知识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工业作业场所接触有毒有害气体职工身体健康,充分发挥卫生工程防护措施的效用,体现以人为本,防止职工发生急、慢性中毒,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类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工业作业场所。本规范的执行主体是各类含有有毒作业的工矿企业。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本规范的规定为职工提供 适宜的工作环境,监督部门可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 监督。 第三条本规范主要编制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标准。 第四条本规范主要对含有职业中毒危害的工作场所厂区平面布局和车间设备布置、建筑设计卫生要求、辅助卫生设施、防毒设备及设施中一般规定、毒物源控制、毒物排放控制、测试评价及人员培训等方面作了规定。 第五条本规范可作为拟建建设项目卫生防护设施“三同时”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和对已建建设项目经常性卫生监督的依据。 第六条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用人单位应委托相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预评价并编写评价报告书,经专家组评审通过后上报卫生行政部门。防止职业中毒的卫生防护工程设施的 设计评价是该报告书的重要章节, 第七条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用人单位应委托相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编写 评价报告书,经专家评审通过后上报卫生行政部门,防止职业中毒的卫生防护 工程设施的实施效果评价是该报告书的重要篇章。

第八条凡涉及工作场所有毒有害气体卫生工程防护监督管理的内容,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法规、条例、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术语 第九条有毒有害作业。有毒有害作业是指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进行的作业。 第十条职业中毒。职业中毒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生产性毒物所致的中毒性疾病。 职业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中毒三种类型。 第十一条卫生工程防护措施。卫生工程防护措施是指应用工程技术手段控制工业作业场所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防止发生职业中毒的一切技术措施。 第十二条“三同时”原则。“三同时”原则是指卫生工程防护措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十三条事故应急救援设施。指有毒有害气体工作场所由于误操作、违章作业、生产设备破损或其他意外因素等,引起有毒有害气体大量逸出,为避免发生急 性职业中毒或控制事故危害程度而设的个人防护、通风、紧急停机、防火、防 爆等急救设施。 第十四条毒物源。指作业场所中可能散发有毒有害气体的源头。 第十五条毒物源控制。指针对工业作业场所有毒有害气体散发源头采取的密闭、隔离、通风排毒等技术措施。 第十六条排毒系统。指作业场所控制有毒有害气体散发的从毒物源到排入大气之前的全套通风排毒设施。 第十七条毒物排放控制。指排毒系统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向大气排放之前控制其浓度或排放量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各类技术措施。 第三章基本规定

卫生行业标准

卫生行业标准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

2017-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 507—2016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Regulation for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technique of flexible endoscope 2016-12-27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本标准的、、、、、、、、、、、、、、、、、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按照GB/T—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管理局、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黑龙江省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运喜、邢玉斌、巩玉秀、田晓丽、李兆申、王力红、张流波、李六亿、方英、刘枫、索继江、孔金艳、邓敏、张宇、张京利、杨云生、陈翠敏、任旭、张澍田、姜泊、郭学刚。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i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相关的管理要求、布局及设施、设备要求、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监测与记录等 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软式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注:本标准中的“内镜”系指软式内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28234 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安全与卫生标准 GB 30689 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卫生要求 WS/T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软式内镜flex犫丨e endoscope 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可弯曲的内镜。 清洗 cleaning 使用清洗液去除附着于内镜的污染物的过程。 3 .3 漂洗 rinsing 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后内镜上残留物的过程。 终末漂洗final rinsing 用纯化水或无菌水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最终漂洗的过程。 3 .5 清洗液 tfeaning sOutOn 按照产品说明书,将医用清洗剂加人适量的水配制成使用浓度的液体。

经理(总监)岗位职责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1713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经理(总监)岗位职责 标准版本

经理(总监)岗位职责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 经理是采油管理区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负责采油管理区的安全生产工作。 2) 全面负责采油管理区的QHSE管理工作,负责组织采油管理区的危害辨识,风险/安全评价,负责采油管理区环境影响因素的辨识和评价。 3) 负责制定重大危害源、重要环境影响因素的控制措施,并按要求检查落实。 4) 定期组织举行岗位练兵、应急预案的演练及消防演习。 5) 根据采油厂下达的生产任务,负责组织全体职工保质、保量、节约、安全地完成任务。

6) 深入实际,安排好各项生产计划,掌握生产和工作进度,掌握安全工作及采油工作质量情况,对采油管理区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7) 定期考核职工岗位工作技能,负责组织对重大事故及违纪职工的调查处理。主持召开采油管理区区务会议,布置工作、定期检查、总结和评出对职工的奖惩工作。 8) 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管理人员的使用、考核和技术职务的评定、晋升工作,对提拔、调动提出意见或建议。 9) 正确理解执行党的各项政策、方针,及时贯彻各项指示,协助党支部书记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10) 负责协调各工种、岗位之间的关系,搞好人、财、物的调配和安排。

11) 在采油厂的领导下,负责全区的行政、生产、安全工作,定期向主管领导请示汇报工作。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美甲行业前景如何

美甲行业前景如何?现在学美甲有没有前途? 针对这个问题,珠海导航美容美发培训学校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美 甲师的就业现状与职业发展前景,帮助您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培训学校。 一、美甲师就业现状 中国每年培训出来的各级专业美甲师在12万名-18万名之间,而社 会需求缺口仍然非常大,在这种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影响下,美甲师的 流动性很大,好的店铺还是人员培训上下了很多工夫的,把员工送到正 规美甲培训机构接受技术培训,同时也有自己的方法留住那些优秀的美 甲师。美甲自从进入国内以来,在短短的几年里造就了大大小小的美甲店,成为近年来美容行业中增长最快的项目,而专业美甲技师在市场上 也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美甲师的职业发展前景如何?美甲师又该如何 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呢? 二、美甲师的综合素质要求 需要独特的审美能力,还需要有众多医理知识。要了解和掌握手、臂及指甲的结构知识;美甲技术及产品的相关化学知识、消毒知识;熟 练掌握美甲工具、材料及设备的正确使用及维护方法,各类人造指甲的 再植及修复技术;具有分辨失调类指甲(由于先天性疾病、伤残造成的 后遗症状或内分泌失调引起表面性状发生改变的指甲)的能力;掌握正 确修复失调类指甲的技能;掌握指甲彩绘、创意设计的方法;对美甲店 的经营管理方式有所了解。 三、美甲师职业发展前景 美甲师是一个入行门槛低的职业。现在的美甲师职业队伍参差不齐,更加需要专业美甲技师的出现。由于美甲行业求材若渴,专业美甲技师 在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因此美甲店及美容院经常会向拥有国际 认可资格的美甲技师招手,遇到新入行者也会加以培训,在短短数年间,令市场上出现很多就业机会。 除此之外,当累积有一定数量的客源后,更可开设美甲店一尝老板 滋味,就业前景非常明朗。 美甲师一至两万元就能开一间店,创业门槛较低。投资规模小,回 收成本快,利润比例高,可永续经营这四大特点,是美甲行业无可比拟 的优势。相比其他行业,美甲店更具有顾客忠诚度。 另外,美甲店的投资规模可大可小,1万~2万元就能开一家小美 甲店,这对于创业资金不够充裕的学生来说,是很具有吸引力的。 国际上对美甲技师都有一定的要求标准,众多先进国家已为美甲业 制订职业标准,美甲技师都会按资格鉴定等级,她们接受的培训时数、技能要求及相关知识等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可见美甲技师标准化是个 必然的大趋势,所以有兴趣入行者应该小心选择国际认可及具规模的指 甲培训学院接受完备及专业的培训。除此之外亦多项深造的证书课程,拥有国际认可资格的美甲技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让其技术有更高层次 的提升及肯定。 五、美甲师职业发展规划建议 美甲师是美容师细分后的一个新兴职业,它的发展前景一直被业者 看好,晋升空间也很大。可以逐步向美甲沙龙彩绘艺术设计师、美甲技 能培训师、美甲学校教师发展,进而可以晋升为美甲器材供应商或者自

中国最新工作岗位分类标准

01-----经营管理类-----0101 总裁/总经理/CEO 0102 行政总监 0103 技术总监CTO/总工 0104 人力资源总监 0105 财务总监CFO/总会计师 0106 首席信息官CIO 0107 首席运营官/COO 0108 市场/营销总监 0109 联盟经理 02-----公关/市场营销类-----0201 公关经理 0202 公关专员 0211 市场经理/营销经理 0212 渠道经理 0213 产品/品牌经理 0214 市场助理/专员 0215 市场营销/推广/合作 0216 客户代表/营销代表 0217 市场策划 0218 市场分析/调研 0221 CI设计与策划 0222 广告文案/媒体策划/设计 03-----贸易/销售/业务类----0301 国内贸易 0302 国外贸易/涉外业务 0303 跟单员 0304 报关员 0311 销售经理/区域经理/商务经理 0312 销售工程师/销售代表 0313 销售助理/业务员 0314 商务代表/商务助理/业务助理 04-----财务类----- 0401 财务经理/主任 0402 会计主管 0411 注册会计师 0412 会计 0413 出纳 0421 审计经理/主管/专员 0422 注册审计师 0431 统计 0432 计划 0433 稽核 0434 财务分析 0435 成本分析/核算05-----行政/人力资源管理类---0501 行政经理/主管 0502 行政专员/行政秘书/助理 0503 办公室主任 0511 人力资源经理/专员/助理 0512 培训经理/专员/助理 0513 招聘经理/专员/助理 0514 薪酬福利经理/专员/助理 0515 绩效考核经理/专员/助理 06-----文职类----- 0601 图书情报/资料/文档管理 0602 文秘/高级文员 0603 资料/文档撰写/编辑 0611 计算机操作员/打字员/文员/校对0612 前台/接待员/礼仪 0613 收发员/话务员/后勤 0621 英语翻译 0622 日语翻译 0623 法语翻译 0624 德语翻译 0625 韩语翻译 0626 其它语种 07-----客户服务类-----0701 客户服务经理 0702 技术支持/客户培训 0703 售前/售后服务 0704 热线咨询 0705 客户关系处理 0706 客户分析 0707 投诉处理 08-----工厂类----- 0801 厂长/副厂长 0802 厂务管理 0803 车间主任/拉长 0811 产品开发 0812 品质管理 0813 采购管理 0814 仓储管理 0815 物料管理 0816 设备管理 0817 安全管理 0821 配色美工 0822 计划/调度/协调员 0823 PMC/SMT技术员 0824 生产控制文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OccupationalHealthSurveillance 2007-03-16发布 2007-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前言 本规范的附录A、C、D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E是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由全国职业病诊断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卫生部批准。 本规范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参加起草单位有: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德鸿、江朝强、王祖兵、余晨、王佩丽、徐孝华、周伟民、刘移民、杨磊、王建新、李霖、齐放、侯强、卢伟。 目录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定义 3.1职业健康监护 3.2职业病 3.3职业禁忌证 4.总则 4.1职业健康监护目的 4.2责任和义务 4.3工作程序 4.4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应用 4.5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

4.6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界定原则4.7职业健康监护人群的界定原则 4.8职业健康监护的种类和周期 4.9职业健康监护方法和检查指标的确定 4.10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报告与评价 4.11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管理档案 4.12常规医学检查的内容 5.接触有害化学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 5.1铅及其无机化合物 5.2四乙基铅 5.3汞及其无机化合物 5.4锰及其无机化合物 5.5铍及其无机化合物 5.6镉及其无机化合物 5.7铬及其无机化合物 5.8氧化锌 5.9砷

职业卫生等相关标准 规范整理版

一、职业危害相关标准及规范(源卫生部网站) 《石油加工业卫生防护距离》GB 8195-2011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GBZ/T 229.4-2012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4-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 229.3-2010 《职业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GBZ78-201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2010》GBZ23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GBZ/T229-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职业卫生防护技术规范》GBZ/T231 《核电厂职业照射监测规范》GBZ232-2010 《职业性铊中毒诊断标准》GBZ226-2010 《职业性航空病诊断标准》GBZ93-2010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75-2010 《职业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GBZ78-2010 《职业性急性羰基镍中毒诊断标准》GBZ28-2010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10 《密闭空间直读式气体检测仪选用指南》GBZ/T222-2009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 《消防员职业健康标准》GBZ221-2009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Z/T213-2008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 189.7—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6部分:紫外辐射》GBZ/T 189.6—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2部分:高频电磁场》GBZ/T 189.2—2007 《纺织印染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指南》GBZ/T212-2008 《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GBZ51-2009 《工作场所化学物质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GBZ/T210.1-2008 《工作场所粉尘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GBZ/T210.2-2008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3部分》

岗位职责及工作标准

各级护理人员资质要求、技术能力、 岗位职责及工作标准 一、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 (一)资质要求 1.大专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2.在主管护师岗位履职5-7年以上。 3.具有副主任护师或主任护师任职资格 (二)技术能力要求 1.临床经验丰富。 2.病房管理意识强。 3.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4.医疗护理行为标准。 5.具有护理科研意识。 6.撰写护理论文的能力强。 7.组织指导危重病人抢救的能力强。 8.指导护理大查房,参加护理会诊。 9.指导临床带教和讲座的能力强。 (三)岗位职责 1.在护理部主任(护士长)领导下,指导本科护理业务技术、科研、教学工作。 2.检查指导本科急、危重、疑难患者的护理计划、护理会诊及抢救患者的工作。

3.了解国内外护理发展动态,并根据本院具体条件努力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护理质量,发展护理学科。 4.指导主管护师的查房,不断提高护理业务水平。 5.组织在职主管护师、护师的业务学习。 6.协助护理部制定护理科研、技术革新,并参与指导实施。 8.对全院护理队伍建设、业务技术管理的组织管理提出意见,协助护理部加强全院护理工作的领导。 (四)工作标准 1.病房管理规范、有序。 2无违反医院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行为。 3.与医师配合抢救协调、严谨。 4.应用先进的护理技术指导下级护士工作。 5.对本科护理差错事故,提出意见和建议。 6.担任教学指导工作到位。 7.能协助好护士长完成下级护士的考核、聘任工作。 8.积极组织本科室护理科研、开展新技术。 9.完成对下级护理人员的培训。 二、主管护师 (一)资质要求 1.护理教育大、中专毕业。 2.护师岗位任职满4-7年。

2018年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美甲(中级)答案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6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 入题的括号中。每题1分,满分60分。) 1、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的约束机制。 A. 在的、强制性 B. 外在的、非强制性 C. 在的、非强制性 D. 外在的、强制性 2、下列行为不属于美甲师职业守则的是()。 A. 尊重顾客 B. 爱护设备 C. 服务热情 D. 以自己的喜好确定服务容 3、美甲师与顾客交谈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营造一个销售的氛围,更重要的是()。 A. 识别顾客身份 B. 预计可能收入 C. 刺激顾客的消费欲望 D. 了解顾客的真正需求 4、美手,美甲文化起源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时期,最早出现在人们的()活动中。 A. 、婚庆 B. 、祭祀 C. 祭祀,节日 D. 婚庆、节目 5、甲母的()和形状决定着甲板的厚度和宽度。 A. 大小 B. 颜色 C. 宽度 D. 位置 6、年龄也影响着指甲的生长速度,10~14岁生长速度最快,而20岁以后就会()。 A. 停止生长 B. 慢慢下降 C. 保持不变 D. 急速下降 7、一般常用的()为100号和180号。 A. 电动打磨机 B. 打磨砂条 C. 砂卷 D. 砂棒 8、细菌是通过不同的()被认识,一般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A. 形状 B. 种类 C. 作用 B. 毒素 9、顾客在购买物品时,往往不是由于急切的需要,而是为了赶上他人,这体现了顾客的()的心理。 A. 隐秘性 B. 仿效 C. 求新 D. 偏好 10下列不属于影响顾客心理需要的因素有()。 A. 文化因素 B. 社会因素 C. 心理因素 D. 物质因素 11、甲沟处出现皮肤破损的指甲是()。 A. 甲沟炎 B. 灰指甲 C. 霉变甲 C. 甲沟皲裂 12、指甲周围组织感染,具有可传染性的指甲是()。 A. 指甲淤血 B. 指甲增厚 C. 甲沟皲裂 D. 甲沟炎 13、指甲淤血是指甲手上并出现蓝黑色的斑点,或者由于甲床淤血使整个指甲变成()。 A. 绿色 B. 黄色 C. 黑色 D. 红色 14、甲沟处的(),可以用于干裂手护理的方法治疗。 A. 皮肤破损 B. 皮肤发炎 C. 皮肤感染 D. 皮肤化脓 15、蛋壳形指甲是指甲的前缘向前弯曲,指甲本身较为薄软,呈()。 A. 黄色 B. 绿色 C. 蓝色 D. 白色 16、白斑甲又叫白点甲,是由于()或者指甲受伤,空气进入指甲造成的。 A. 疾病 B. 外伤 C. 重压 D. 剪锉不当 17、美白手护理产品按摩霜,能(),防止水分流失,易于吸收保养品。 A. 保持水分

中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正式版

管理制度编号:LX-FS-A88020 中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正 式版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中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正 式版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20号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已于20xx年3月15日 经卫生部部 务会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xx年5月1日起施行。

部长张文康 20xx年3月28日 第一条为加强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下列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须制定国家职 业卫生标准:(一)职业卫生专业基础标准;(二)工作场所作业条 件卫生标准;(三)工业毒物、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四)职业病诊断标准;(五)职业照射放射防护标准;(六)职业

职业卫生工作规范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 第一条为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技术服务机构)从业行为,提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水平和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0号)等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专业技术人员应当遵守以下行为准则: (一)坚持遵纪守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依法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并自觉接受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二)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强化社会责任,做好职业卫生技术支撑,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三)坚持诚实守信原则,确保技术结论科学、客观、真实,对出具的职业卫生技术报告承担法律责任; (四)坚持优质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坚持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自觉维护行业形象和信誉,落实行业自律的要求; (六)坚持廉洁从业,恪守职业道德,承担保密义务,自觉抵制不正之风。

第三条专业技术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开展采样、检测活动时,每个检测项目应由2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检验人和复核人)完成。职业病危害评价项目组中应包含相应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卫生工程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和检测人员(必要时);项目负责人应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具有3年以上职业卫生相关工作经验。 第四条技术服务机构应积极主动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活动,确保每年取得一定数量的评价、检测服务业绩,不断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五条技术服务机构应建立评价报告信息网上公开制度,评价报告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审核通过后15日内将有关信息在网上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和法律、法规规定可不予公开的除外)。网上公开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地理位置及联系人; (二)项目名称及简介; (三)现场调查、采样、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名单、时间,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 (四)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五)评价结论与建议;

岗位职责标准范文

岗位职责标准范文

会长岗位职责 一、认真贯彻落实社团组织各项方针、政策,不断研究、探索行业改 革发展的有效途径,努力为政府和会员单位进行服务,促进行业进步。 二、召集和主持促进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会长办公会。 三、代表常务理事会向会员代表大会或理事会报告工作。 四、检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长办公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五、负责促进会年度计划的组织编制及协调落实工作。 六、搞好促进会领导分工,充分发挥副会长和各专业委员会的主观能 动性,及时协调、平衡各部门之间工作。 七、组织开展行业情况的调查研究,为制定行业规划、政策、发展及 有关政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八、代表促进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九、经常深入会员单位,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十、加强对驻会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抓好廉政建设,做好思想政 治工作,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十一、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做好各项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 副会长岗位职责 一、积极参与促进会集体领导,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当好会长参谋和助手。

二、在会长领导下,认真负责地抓好分管的各项业务和日常管理工作。 三、密切联系会员单位,经常深入基层,了解会员情况,及时帮助解 决会员单位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协助会长安排好促进会年、季、月度工作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抓好落实。 五、及时掌握本行业动态和驻会工作人员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六、负责分管部门的廉政建设和驻会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七、完成政府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任务。 八、完成会长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秘书长岗位职责 一、在会长领导下,主持促进会秘书处全面工作,组织实施年、季、月度工作计划。 二、认真执行促进会各项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严格工作纪律。 三、负责促进会与主管部门、业务指导部门的协调工作。 四、协调促进会各分支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 五、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各办事机构和实体机构主要负责人,经会长办 公会研究决定后,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 六、负责促进会财务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财务制度。 七、负责秘书处工作人员廉政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八、密切联系会员单位,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九、负责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会长办公会的筹备和

某某有限公司制度分类标准

某某投资有限公司 制度分类标准 一、对制度的理解 (一)制度的定义 企业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是企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须共同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其表现形式或组成包括企业组织机构设计、职能部门划分及职能分工、岗位工作说明,专业管理制度、工作或流程、管理表单等管理制度类文件。 (二)对制度的理解 1. 制度不是上级管理下级的工具,而是企业更好的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工作沟通与协调的必要的手段 2. 制度不是可有可无的,全体员工都应处于企业规章制度的硬性约束之中 3. 制度一定要有所为,制定一项制度就必须执行一项制度 4. 让当事人参与编写的全过程,要注重前期调查工作和第一稿的质量 二、公司的制度分类 公司目前处于从管理不规范的小企业开始规范管理、强化企业自身能力建设,向正规企业方向努力的阶段,公司目前的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公司的制度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公司目前规模不大,制度建设的重心一方面要围绕着一线生产、经营工作,要通过制度建设促进采购、生产、技术、销售、基建项目管理等业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管理水平、消除管理的漏洞,另一方面通过制度建设树立规范化、体系化的意识,强化对制度的理解和执行。

所以目前公司的制度建设重心一方面要强化生产经营相关的制度,另一方面强化制度体系的构建。 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我们将公司的制度从内容和作用的角度,可以分为五类:职责类、规范类、流程规定类、检查激励类、综合类制度。 (一)职责类制度 职责类制度主要是对工作职责、工作内容的说明、界定。职责类制度主要下面几类: 1. 业务一线的员工和管理人员(尤其是生产一线)的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安全责任相关的制度。比如煤矿放炮工、玻璃公司保窑工的岗位职责、安全责任制;此类制度往往简洁、清晰、通俗易懂,张贴在车间等工作场所的墙上以强化员工对职责的观念。 2. 其他综合管理类、技术类员工的岗位说明书,比如生产处、综合处员工的岗位说明书。此类制度一般格式严谨、内容详细、规定清晰明确; 3. 组织结构图和部门职责说明。部门职责说明详细的规定了该部门的工作职责、内容,是该部门的工作指南和进行绩效考核的最基本依据。 (二)规范标准类制度 规范类制度主要是对工作内容进行规定、明确工作的要求和标准以指导工作能够按照要求、高质量的完成,也为对工作的评价、考核和奖惩激励提供明确的标准和依据。主要包括下面三种制度: 1. 对于操作一线的员工的工作的标准、作业的技术、安全等要求进行明确、清晰的规定,主要体现为公司内的各种岗位、各个工种、以及一定工序(工段)的技术规范、安全规范、业务操作规范,以及日常行为的规范等方面; 2. 对设备物资、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的质量相关的标准,主要体现在相关物品的质量标准、技术和工艺标准等方面; 3. 对环境、工作场所的具体要求,是相关的工作环境的要求、规定,比如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职业健康保护等。 规范标准类制度属于静态制度,内容一般不包含跨岗位、跨部门的工作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号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20号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已于2002年3月15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部长:张文康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下列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须制定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一)职业卫生专业基础标准; (二)工作场所作业条件卫生标准; (三)工业毒物、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四)职业病诊断标准; (五)职业照射放射防护标准; (六)职业防护用品卫生标准;

(七)职业危害防护导则; (八)劳动生理卫生、工效学标准; (九)职业性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立项、起草、审查、公布、复审和解释。 第四条卫生部主管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卫生部委托办事机构,承担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卫生部聘请有关技术专家组成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负责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技术审查工作。 第五条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制定的原则: (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满足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体现科学性和先进性,注重可操作性; (三)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积极采用国际通用标准; (四)逐步实现体系化,保持标准的完整性和有机联系。 第六条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分为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两种形式。强制性标准包括: (一)工作场所作业条件的卫生标准; (二)工业毒物、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三)职业病诊断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