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城市交通大数据应用现状及未来趋势

汇报内容A 城市交通的数据

B 大数据应用现状

C 未来展望

交通基础数据动态运行数据

车辆和人员行为数据

城市交通数据

检测设备交通基础设施

城市背

景数据

人口、土地开发、社会经济

气象、道路施工、大型活动

第五次综合调查交通调

查数据

运输经济调查

分类数据内容数据规模(以北京为例)

动态运行数据道路检测数据断面流量、速度、车型采集:2分钟,500万记录/天

车辆卫星定位数据

(出租车、公交车、长途客

车和部分货车)

经纬度、时间、方位角、车辆代码采集:60秒(将升为12秒)

6万辆出租车,15G,9000万记录/天

2万辆公交车,5G,3000万记录/天电子收费数据

(IC卡、ETC)

收费时间、位置、线路、额度公交IC卡:2500万记录/天,10G/天

ETC:300万记录/天

车辆识别数据

(视频、RFID)

检测位置和时间、车牌号

(车辆属性数据)

采集:2分钟

2G,500万记录/天(按检测点存储)交通事故数据事故位置、时间、类型

伪码移动信令数据信令发生位置、时间、活动类型北京移动:1800万样本,10亿条/天移动互联网众包数据触发时间、位置、用户高德:2013年12月6日,9G/天

抽样调查数据城市综合交通调查、运输经济专项

调查、出行方式意愿性调查第五次综合调查:共18项调查,其中:入户调查4万户约12万人(面对面)

城市背景数据土地利用、人口分布、气象

道路施工、交通事件

多张网、交错关联

交通基础数据人(从业人员)、车、路(道路网、

公交线路)

数据规模及特征

应用一:浮动车计算系统

由行驶车辆(出租汽车)作为样本,计算获得路段车速(拥堵水平) 北京:40000辆出租汽车,5分钟(20秒)计算一次

五环内路网覆盖率80%,精度86%以上

出租汽车GPS点实时路况

识别常发拥堵路段,并与土地利用关联分析服务拥堵治理(2009---)

职住平衡度与早高峰常发拥堵路段早高峰拥堵路段和节点

2017旅游数据报告

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发布《2017出境旅游大数据报告》 中国日报3月1日电 3月1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旅游集团联合发布《中国游客中国名片,消费升级品质旅游——2017 年中国出境旅游大数据报告》。双方专家团队基于全年旅游业数据,结合携程3亿会员以及业内规模最大的跟团游、自由行订单数据,对全年出境游情况和游客行为进行了全面监测。 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突破1.3亿人次,花费达1152.9亿美元,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出境旅游呈现“消费升级、品质旅游”的特征与趋势。选择升级型、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深度体验目的地的游客占比提升。出国目的也从观光购物转向享受海外优质生活环境和服务。出境旅游已成为衡量中国城市家庭和年轻人幸福度的一大标准。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旅游年”推动下,旅游合作更加紧密,跨越国境的旅行越来越便利。走出国门旅游,更像是“串门儿”,去别人的城市住上几天,换另一种生活方式。游客越来越强调对城市生活方式的体验,目的地则成为本地居民与游客共享的生活空间。中国游客就是行走的中国名片,丰富着世界对中国人和中国的认识。 一、1.3亿人次,花费1152.9亿美元,蝉联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中国旅游研究院、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1305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7.0%。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 国人出境旅游花了多少钱?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2017年我国国际旅游支出达1152.9亿美元,相比2016年1098亿美元增长5%。 在线旅游平台和手机端成为中国旅游者的首选。根据携程旅游集团的统计,每5个中国出境游客人中,就至少有1位是在携程上进行的预订。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 我国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最大的客源国。据报告统计,中国已经成为泰国、日本、韩国、越南、柬埔寨、俄罗斯、马尔代夫、印尼、朝鲜、南非等10个国家的第

数据中心的未来发展趋势

数据中心未来的发展趋势 经历了ISP/ICP飞速发展,.COM公司的风靡后,一种新的服务模式--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缩写为IDC)正悄然兴起。它在国外吸引着像AT&T、AO- 、IBM、Exodus、UUNET等大公司的巨资投入;国内不但四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吉通开始做跑马圈地,一些专业服务商如清华万博、首都在线和世纪互联等,也参与了角逐。 IDC(Internet Data Center) - Internet数据中心,它是传统的数据中心与Internet的结合,它除了具有传统的数据中心所具有的特点外,如数据集中、主机运行可靠等,还应具有访问方式的变化、要做到7x24服务、反应速度快等。IDC是一个提供资源外包服务的基地,它应具有非常好的机房环境、安全保证、网络带宽、主机的数量和主机的性能、大的存储数据空间、软件环境以及优秀的服务性能。 IDC作为提供资源外包服务的基地,它可以为企业和各类网站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器托管、空间租用、网络批发带宽甚至ASP、EC等业务。简单地理解,IDC是对入驻(Hosting)企业、商户或网站服务器群托管的场所;是各种模式电子商务赖以安全运作的基础设施,也是支持企业及其商业联盟(其分销商、供应商、客户等)实施价值链管理的平台。形象地说,IDC是个高品质机房,在其建设方面,对各个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IDC的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IDC的建设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 网络建设 IDC主要是靠其有一个高性能的网络为其客户提供服务,这个高性能的网络包括其- AN、WAN和与Internet接入等方面。 IDC的网络建设主要有: - IDC的- AN的建设,包括其- AN的基础结构,- AN的层次,- AN的性能。- IDC的WAN的建设,即IDC的各分支机构之间相互连接的广域网的建设等。- IDC的用户接入系统建设,即如何保证IDC的用户以安全、可靠的方式把数据传到IDC的数据中心,或对存放在IDC的用户自己的设备进行维护,这需要IDC 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接入方式,如拨号接入、专线接入及VPN等。 - IDC与Internet互联的建设。

城市交通大数据可视化框架及实现

城市交通大数据可视化框架及实现 随着智能交通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领域的结合应 用和迅速发展,其发展模式已经从传统的信息不均衡、信息处理能力低效的系统发展成为真正的运用新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多个与交通有关的系统的综合应用,包括车路协同系统、公众出行便捷服务、车联网等,这些应用运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等为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效率的提高提供重要的支持,不断提高智能交通系统的数据分析判断能力,以优化交通的运行管理,精准地掌握交通状况,给车辆和出行者带来更加智能化的服务。目前大数据技术已经应用在很多城市的智能交通领域,公众出行越来越离不开交通大数据分析带来的便利。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兴起,智能交通的发展也在飞速前进的阶段,交通大数据的总量已从TB级跃升为PB级并仍在不断攀升。但目前,在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有效处理分析这些日益剧增的交通大数据分析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的问题上,我国的智能交通发展仍然处于开始阶段。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有效分析利用交通大数据,实现大数据的可视化,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是现阶段智能交通发展的重要任务。 1数据可视化基本框架 1.1 数据可视化流程 科学可视化和信息可视化分别设计了可视化流程的参考体系结

构并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可视化系统中。可视分析学的基本流程则通过人机交互将自动和可视分析方法紧密结合。从数据到知识的转化方式有两种途径,交互的可视化方法和自动的数据挖掘方法。过程中用户即可以对可视化结果进行交互的修正,也可以调节参数以修正模型。 在相当多的应用场合,异构数据源需要在可视分析或自动分析方法之间被整合。因此,这个流程的第一步需要将数据预处理并转换,导出不同的表达,便于后续的分析,其他的预处理任务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规范、数据归类和异构数据源集成。在任何一种可视化分析过程中,人都是最核心的要素。机器智能虽然在很多场合都比人的效率要高,但是机器只能承担替代一部分人所承担的工作,并不能够最终决策或对知识进行加工和使用。所以数据可视化的目的并不是替代人的判断和决策,而是为人所用,增强人的能力,提高人的效率。 1.2数据可视化流程中的核心要素数据可视化流程中的核心要 素包括 3 个方面。 1.2.1 数据表示与变换数据可视化的基础是数据表示和变换。为了允许有效的可视化、分析和记录,输入数据必须从原始状态变换到一种便于计算机处理的结构化数据表示形式。通常这些结构存在于数据本身,需要研究有效的数据提炼或简化方法以最大程度地保持信息和 知识的内涵及相应的上下文。

RichData智慧城市行业大数据智能分析解决方案副本

R i c h D a t a智慧城市行业大数据智能分析解决 方案副本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RichData智慧城市行业大数据智能分析解决方案 方案概述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微博、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伴随网络帝国的崛起、移动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创新的民主化进程,知识社会环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 “数据驱动世界、软件定义世界,自动化正在接管世界,建设智慧城市将是下一波浪潮和拉动IT世界的重要载体。”《大数据》一书作者涂子沛这样描述。大数据遍布智慧城市的各个方面,从政府决策与服务,到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再到城市的产业布局和规划等,都将实现智慧化、智能化,大数据为智慧城市提供智慧引擎。 近年来,相关业界的领先者们也多次预言,大数据将引发新的“智慧革命”:从海量、复杂、实时的大数据中可以发现知识、提升智能、创造价值。“智慧来自大数据”——城市管理利用大数据,才能获得突破性改善,诸多产业利用大数据,才能发现创新升级的机会点,进而获得先发优势。 大数据驱动下的智慧城市,关乎每个人的生活。结合智慧城市对信息的需求,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中的落脚点集中在为其各个领域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医疗……未来智慧城市的美好图景已经被勾勒出来。 方案架构 智慧城市大数据总体系统框架分为五层, 分别是数据层,存储层,计算层,模型层, 应用层。模型层是整个大数据的核心部分,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智慧城市的本质是对数据的智慧处理,事实上,在任何一个行业中,都不会遇到智慧城市产业中这样跨部门、跨区域和跨类型的数据复杂度。而围绕智慧城市跨部门、跨产业数据整合和分析的大数据业务,引入彩讯大数据平台架构,实现对海量的交通数据、地理位置检测数据、环境数据、医疗数据、政务数据、教育数据、公安数据的实时、全面、系统的数据采集,存储、分析、挖掘,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具备“智慧”特征,我们也将能更“智慧”地利用信息,对世界和他人作出更加“智慧”的判断与回应。

2017年互联网+城市交通大数据应用现状及未来趋势

汇报内容A 城市交通的数据 B 大数据应用现状 C 未来展望

交通基础数据动态运行数据 车辆和人员行为数据 城市交通数据 检测设备交通基础设施 城市背 景数据 人口、土地开发、社会经济 气象、道路施工、大型活动 第五次综合调查交通调 查数据 运输经济调查

分类数据内容数据规模(以北京为例) 动态运行数据道路检测数据断面流量、速度、车型采集:2分钟,500万记录/天 车辆卫星定位数据 (出租车、公交车、长途客 车和部分货车) 经纬度、时间、方位角、车辆代码采集:60秒(将升为12秒) 6万辆出租车,15G,9000万记录/天 2万辆公交车,5G,3000万记录/天电子收费数据 (IC卡、ETC) 收费时间、位置、线路、额度公交IC卡:2500万记录/天,10G/天 ETC:300万记录/天 车辆识别数据 (视频、RFID) 检测位置和时间、车牌号 (车辆属性数据) 采集:2分钟 2G,500万记录/天(按检测点存储)交通事故数据事故位置、时间、类型 伪码移动信令数据信令发生位置、时间、活动类型北京移动:1800万样本,10亿条/天移动互联网众包数据触发时间、位置、用户高德:2013年12月6日,9G/天 抽样调查数据城市综合交通调查、运输经济专项 调查、出行方式意愿性调查第五次综合调查:共18项调查,其中:入户调查4万户约12万人(面对面) 城市背景数据土地利用、人口分布、气象 道路施工、交通事件 多张网、交错关联 交通基础数据人(从业人员)、车、路(道路网、 公交线路) 数据规模及特征

应用一:浮动车计算系统 由行驶车辆(出租汽车)作为样本,计算获得路段车速(拥堵水平) 北京:40000辆出租汽车,5分钟(20秒)计算一次 五环内路网覆盖率80%,精度86%以上 出租汽车GPS点实时路况

数据库未来发展趋势(同名25272)

数据库未来发展趋势(同名25272)

数据库技术最新发展 数据库(Databases,简称DB)是指长期保存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并按照某种模型组织起来的、可以被各种用户或应用共享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简称DBMS)是指提供各种数据管理服务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这种服务包括数据对象定义、数据存储与备份、数据访问与更新、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安全保护、数据库运行管理以及数据库建立和维护等。 由于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伴随着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而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加工、管理和利用,以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体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所以,数据库是企业信息化不可缺少的工具,是绝大部分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 纵观数据库发展,三大数据库巨头公司纷纷推出其最新产品,数据库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从最新的IDC报告显示,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软件市场上,Oracle继续领先对手IBM和微软,但是微软在2006年取得了更快的销售增长率…… 根据对数据库发展的技术趋势不难看出,整个数据库发展呈现出了三个主要特征: (1)、支持XML数据格式 IBM公司在它新推出的DB2 9版本中,直接把对XML的支持作为其新产品的最大卖点,号称是业内第一个同时支持关系型数据和XML数据的混合数据库,无需重新定义XML数据的格式,或将其置于数据库大型对象的前提下,IBM DB2 9允许用户无缝管理普通关系数据和纯XML数据。 对于传统关系型数据与层次型数据的混合应用已经成为了新一代数据库产品所不可或缺的特点。除了IBM,Oracle和微软也同时宣传了它们的产品也可以实现高性能XML存储与查询,使现有应用更好的与XML共存。 (2)、商业智能成重点 为应对日益加剧的商业竞争,企业不断增加内部IT及信息系统,使企业的商业数据成几何数量级不断递增,如何能够从这些海量数据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以便分析决策将数据转化为商业价值,就成为目前数据库厂商关注的焦点。各数据库厂商在新推出的产品中,纷纷表示自己的产品在商业智能方面有很大提高。如:微软最新版SQL Server 2005就集成了完整的商业智能套件,包括数据仓库、数据分析、ETL工具、报表及数据挖掘等,并有针对性的做了一些优化。如何更好的支持商业智能将是未来数据库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3)、SOA架构支持 SOA已经成为目前IT业内的一个大的发展趋势,最初IBM和BEA是该理念的主要推动者,后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开始宣称支持SOA,其中包括Oracle,而微软开始并不是非常赞同SOA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目前国内主流的数据库厂商都开始宣称他们的产品是完全支持SOA架构的,包括微软的SQL Server 2005,从微软态度的转变可以看出,未来IT业的发展与融合,SOA正在成长为一个主流的趋势。 本文仅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现状以及一些重要的发展方向作一简要综述,并不具体对一些技术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每一个方向的研究课题都可以充分地展开。

交通大数据的应用

交通大数据应用分析 大数据时代是在现代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衍生而来,大数据诞生以来,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积极探索数据的来源、安全等问题,并将其应用于智能交通、智慧政府、智能金融等各行各业各个领域。[1]在政策方面,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文件,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在实践方面,2016年以智慧城市为代表的“互联网+交通”项目在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有效提升了城市的智能化水平。交通大数据是“互联网+交通”发展的重要依据,其发展及应用在宏观层面能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规、设、建、管、运、养”等提供支撑;在微观层面能够指导优化区域交通组织,如:优化交通信号、交通诱导、路况融合、规范停车场管理等。[2] 一、“互联网+交通”发展形势分析 根据高德地图发布的《中国“互联网+交通”城市指数研究报告》,2016年“互联网+交通”领域中数据开放、资源共建、政务智能服务、智能出行、交通拥堵、绿色出行、交通大数据发展势头强劲,七大热点紧跟时代前沿,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且与社会大众的生活就业息息相关。[3]在新常态新形势之下,结合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互联网+交通”领域将重点发展绿色、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大容量公共交通,一是通过借助“互联网+交通”领域的前沿技术,模拟城市交通运行情况,采取有效的诱导与控制措施,引导居民出行方式,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公众出行效率与出行舒适度;二是通过政府与企业建立合作协调与资源共享机制,借助“互联网+交通”领域先进技术,共同致力于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充分实现城市道路体系的高效率利用。[4]实践证明,交通大数据是“互联网+交通”发展的关键支撑,是“互联网+交通”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构建智能出行系统,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实现绿色出行的基础,因此,在“互联网+交通”背景下,不仅要关注交通大数据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形势,如何解决交通大数据的来源、安全、储存及使用效率,充分发挥交通大数据的价值更为关键。[5]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库的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库的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库的创新与发展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数据库在处理百TB以上、特别是PB级数据的查询、 统计、分析等应用时,遇到性能上的瓶颈。面对电信、金融、安全、政企等大数据量应用,包括电信话单、金融细帐、智能电网、经营分析、公安网监、舆情监控、审计稽查、应急指挥等,用户体验往往不可接受。海量数据的3V(数量Volume、速度Velocity、多样Variety)挑战着传统数据库曾经非常成功的“一种架构支持多类应用”的模式。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的冲击下,世界数据库格局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通用数据库(OldSQL)一统天下变成了OldSQL、NewSQL、NoSQL共同支撑多类应用的局面。 大数据是信息化的一个崭新发展阶段,通过分析各种大数据,人类对知识的认知可以见微知著、集腋成裘、由此及彼,对世界的认知也将更全面、更深入、和更具前瞻性。自2011年5月,EMC和IDC在合作研究“数字宇宙”五年之后提出“大数据”概念以来,“大数据经济”的影响力愈发显著,谷歌、Facebook竞相超过微软,曾经的“软件为王”让位于“数据为王”。 可以预见,大数据时代将引发大量应用创新,比如,城市大数据应用将支撑智慧城市建设,还有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金融等;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数据库;系统;创新; 引言:“大数据”( big data)或者称为“海量数据”,这个直白的名词,已经在全球 引起了广泛关注,已经引领了又一轮数据技术的革命。 美国EMC 公司于2011 年5 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第11 届 EMC World 大会,大会的核心是帮助企业利用IT变革的重要趋势。此次大会以“云计算相遇大数据( Cloud Meets Big Data)”为主题,着重展现当今两个最重要的技术趋势,正式抛出了“大数据”概念。 根据IDC《数字世界》研究项目在2012年的统计,2010年全球数字资源的规模首次突破了ZB(1ZB=1万亿GB)级别,达到了1.227ZB;而2005年只有130Eb,五年增长了10倍。如果保持这种爆炸式的增长速度,到了2020年,我们的数字资源规模将超过40ZB,相当于世界上每个人拥有超过5200GB的数据。无疑,我们已进入了大数据时代。 在 2011 年 12 月,我国工信部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规划,提出了4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信息处理技术的内容包括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等,都是大数据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 3 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包括信息感知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这些也都与“大数据”密切相关。我国也对大数据技术给与了足够的重视。基于以上概述,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已经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尝试对大数据时代我国的索引和数据库事业的发展与创新进行研究和展望。 大数据时代: 多权威机构和企业对大数据给予了不同的定义。麦肯锡认为,“大数据所涉及的数据集规模已经超过了传统数据库软件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的能力。”IBM公司认为,可以用3个特征相结合来定义大数据:数量(V olume)、种类(Variety)和速度(Velocity),即庞大容量、极快速度和种类丰富的数据。IDC认为,“大数据不是一个事物,而是一个跨多个信息技术领域的活动。大数据技术描述了新一代的技术和架构,其被设计用于通过使用高速(V elocity)的采集、发现或分析,从超大容量(V olume)的多样(Variety)数据中经济地提取价值(Value)。” 综合对种不同的见解,本文认为,具备以下特征的就是大数据。

2017年公需科目大数据考试 所有测试题答案

2017年公需科目大数据考试所有测试题答案 (网上收集,经用过还可以,信不过可以不用) 网络时代的国家治理 1. 林雅华博士认为,“治理”是一个全新的政治概念,它既不同于“统治”,也不同 于“管理”。(正确) 2. 互联网时代最为典型的特征是扁平化、单一向度。(错误) 3. 林雅华博士认为,《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节目之所以获得成功,是网络时代的国家 治理让民众参与进来的有效体现。(正确) 4. 网络时代的国家治理应以文化人、以德化人、以礼化人。(正确) 5. 林雅华博士认为,在越来越复杂化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庞大的国家机器也许无法面 面俱到,如果能够广泛地征集群众的智慧,对国家治理而言不失为有效之道。(正确) 6. 我国下列哪些城市曾因PX项目问题发生过群体性事件?(多选题)(ABCD) A.大连 B.镇海 C.昆明 D.厦门 7. 茂名PX事件发生后,下列哪个学校的化工系学生在网上进行了一场“PX词条保卫战”?(单选题)(清华) 8. 林雅华博士指出,在网络时代,电子政务的发展刻不容缓。(正确) 9. 美国首个联邦首席信息官是下列哪位总统任命的?(单选题)(奥巴马) 10. 林雅华博士指出,Windows XP“停服”事件是一个事关我国信息安全的重大事件。(正确) 11. 林雅华博士指出,目前中国的是一个复杂社会,是一个转型社会。(正确) 大数据改变未来(学习笔记) 1. ENIAC诞生于哪一年?(1946年) 2. 大数据仅仅是指数据的体量大。(错误) 3. 吴军博士认为,所有未来的公司,某种程度上都是大数据公司。(正确) 4. 计算机是根据逻辑推理来回答天为什么是蓝色的。(错误) 5. 吴军博士认为机器无法取代人类成为放射科医生。(错误) 6. 大数据的思维会把原来销售的概念变成服务的概念。(正确) 7. 吴军博士认为,彻底解决保护个人隐私的问题,需要一些新的方法,比如双向监督的方法。(正确) 大数据在交通方面的应用(学习笔记) 1. 根据周琦老师所讲,高德交通信息服务覆盖(110)多个城市以及全国高速路网。 2. 根据周琦老师所讲,将大数据智能化融入高德地图,能够提供更精准的到达时间预 测和实时躲避拥堵功能。(正确) 3. 根据周琦老师所讲,通过索引技术,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可以回调出每条道路对应

数据库未来发展趋势(更新版)

东华大学 报告名称: 数据库技术最新发展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15-12-10

1.引言 自从计算机问世以后,就有了处理数据、管理数据的需求,由此,计算机技术新的研究分支数据库技术应运而生。数据库(Databases,简称DB)是指长期保存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并按照某种模型组织起来的、可以被各种用户或应用共享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简称DBMS)是指提供各种数据管理服务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这种服务包括数据对象定义、数据存储与备份、数据访问与更新、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安全保护、数据库运行管理以及数据库建立和维护等。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数据库已 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重要分支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数据库系统已从第一代层次数据库、网状数据库,第二代的关系数据库系统,发展到第三代以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关系数据库理论和技术在70~80年代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广泛而有效地应用,80年代,关系数据库成为应用的主流,几乎所有 新推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DBMS)产品都是关系型的,他在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种数据库具有数据结构化、最低冗余度、较高的程序与数据独立性、易于扩充、易于编制应用程序等优点,目前较大的信息系统都是建立在关系数据库系统理论设计之上的。但是,这些数据库系统包括层次

数据库、网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不论其模型和技术上有何差别,却主要是面向和支持商业和事务处理应用领域的数据管理。然而,随着用户应用需求的提高、硬件技术的发展和InternetIntranet提供的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交流方式,促进了数据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并行计算技术等相互渗透,互相结合,成为当前数据库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形成了数据库新技术。目前,数据库技术已相当成熟,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2.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程 在数据库系统出现以前,各个应用拥有自己的专用数据,通常存放在专用文件中,这些数据与其他文件中数据有大量的重复,造成了资源与人力的浪费。随着机器存储数据的日益增多,数据重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于是人们就想到将数据集中存储、统一管理,这样就演变成数据库管理系统而形成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的诞生以20世纪60年代IBM 推出的数据库管理产品IMS 为标志。1969年IBM 公司研制了基于层次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IM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并作为商品化软件投入市场。数据库的出现,实现了数据资源的整体管理。IMS系统的推出,使得数据库概念得到了普及,也使得人们认识到数据的价值和统一管理的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案例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案例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案例 来源:数据观时间:2015-09-25 16:20:22 作者: 当前,全球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发展,在云平台、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的支持下,率先在美国“智慧星球”概念下诞生的“智慧城市”,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和选择。 一、国外案例 自21世纪初期,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先一步开展了智慧城市的实践,诞生了许多经典案例。 1. 迪比克 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也是世界第一个智慧城市,它的特点是重视智能化建设。为了保持迪比克市宜居的优势,并且在商业上有更大发展,市政府与IBM 合作,计划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城市的所有资源数字化并连接起来,含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进而通过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智能化地响应市民的需求,并降低城市的能耗和成本。该市率先完成了水电资源的数据建设,给全市住户和商铺安装数控水电计量器,不仅记录资源使用量,还利用低流量传感器技术预防资源泄漏。仪器记录的数据会及时反映在综合监测平台上,以便进行分析、整合和公开展示。 2. 纽约 通过数据挖掘,有效预防了火灾。据统计,纽约大约有100万栋建筑物,平均每年约有3000栋会发生严重的火灾。纽约消防部门将可能导致房屋起火的因素细分为60个,诸如是否是贫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房屋建筑年代是否久远,建筑物是否有电梯等。除去危害性较小的小型独栋别墅或联排别墅,分析

人员通过特定算法,对城市中33万栋需要检验的建筑物单独进行打分,计算火灾危险指数,划分出重点监测和检查对象。目前数据监测项目扩大到2400余项, 诸如学校、图书馆等人口密集度高的场所也涵盖了。尽管公众对数据分析和防范措施的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心存疑虑,但是火灾数量确实下降了。 3. 芝加哥 通过“路灯杆装上传感器”,进行城市数据挖掘。在人们的生活里,无处不在的传感器被应用在了芝加哥市的街边灯柱上。通过“灯柱传感器”,可以收集城市路面信息,检测环境数据,如空气质量、光照强度、噪音水平、温度、风速。芝加哥城市信息技术委员会提供的资料表明,“灯柱传感器”不会侵犯个人隐私,它只侦测信号,不记录移动设备的MAC和蓝牙地址。在今后几年“灯柱传感器”将分批安装,全面占领芝加哥市的大小街区,每台传感器设备初次采购和安装调试成本在215~425美元之间,运行后的年平均用电成本约为15美元。该项目得到了思科、英特尔、高通、斑马技术(Zebra Technologies)、摩托罗拉以及施耐德等公司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4. 西雅图 利用数据节省电力能源。该市与微软和埃森哲(Accenture)合作了一个试 验项目,以减少该地区的能源使用。该项目收集并分析从市区建筑物管理系统中得来的众多数据集,通过预测分析,找出哪里可以减少能源使用,或者根本不需要使用能源。项目的目标是将该地区的电力消耗减少25%。 5. 伦敦 利用数据管理交通。在2012年奥运会期间,负责运行伦敦公共交通网络的 公共机构“伦敦运输(Transport for London)”,在使用者增加25%的情况下,

2020年(发展战略)数据库新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发展战略)数据库新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数据库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如何安全高效地管理大量、持久、共享的数据。数据库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它的发展有着三大标志性事件。第壹件大事,1969年IBMXX公司研制开发了基于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商品化软件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即IMS系统,是首例成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第二件大事,美国数据系统语言协会CODASYL(ConferenceOnDataSystemLanguage)下属的数据库任务组DBTG(DataBaseTaskGroup)对数据库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讨论后,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提出了若干方案。DBTG方案确定且建立了数据库系统的许多概念、方法和技术。DBTG所提议的方法是基于网状结构的,它是数据库网状模型的基础和典型代表。第三件大事,1970年IBMXX公司SanJose研究实验室的研究员E.F.Codd 博士发表了题为“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的论文,提出数据库的关系模型,从而开创了数据库关系方法和关系数据理论的研究领域,为关系数据库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E.F.Codd因此于1981年获得ACM图录奖。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新开发的系统均是关系系统。随着计算机系统硬件、Internet和Web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系统所管理的数据格式、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应用环境不断变化,同时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和其他学科技术的发展,数据库技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前数据库技术发展的现状,关系数据库技术仍然是主流

2017公需科目《大数据前沿技术及应用》第一章答案

2017 年公需科目《大数据前沿技术及应用》 第一章:大数据行业生态答案 1、大数据的数据类型包括网络日志、音频、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 A.是 B.否正确选项:A 2、大数据的起始计量单位至少是 MB。 A.是 B.否正确选项:B 3、大数据最早由麦肯锡在编写《大数据时代》中提出,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的捷径,而是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A.是 B.否正确选项:B 4、生产成本只有材料费和人工费。其中材料费的控制主要是防止不必要的浪费;人工费的控制只要是提供工人的生产效率。 A.是 B.否正确选项:B 5、“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强大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A.是 B.否正确选项:A 6 智能电表通过电网收集每隔五分钟或十分钟收集一次数据,收集来的这些数据可用来预测客户的用电情况等,从而推断出未来几个月时间里,整个电网的用电量。 A.是 B.否正确选项:A

7、早在 2004 年,Facebook 联合创始人,克里斯?休斯就建议扎克伯格在网站上推出相关服务,帮助总统候选人在 Facebook 上建立个人主页,以便他们进行形象推广。 A.是 B.否正确选项:B 8、传统制造产业链 6+1 中,6 指的是产品设计,原料采购,存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 1 指的是产品制造。 A.是 B.否正确选项:A 9、以服装制造业企业为例来说,企业设计的服装不一定能在市场中获得预计的销量,通过收集消费者的评价和建议都是对设计部门有用的数据资料。 A.是 B.否正确选项:A 10、通过网络销售平台,可以容易获得老客户的资料,也可以看到有哪些潜在的客户,增大销售量减少企业的销售成本。 A.是 B.否正确选项:A 11、传统厂商在数据管理方面,企业数据结构单一,管理过程繁琐,效率低下,数据的收集耗费大量的人力。 A.是 B.否正确选项:A 12、大数据在行业应用很广泛,行业领域包括电视媒体,汽车行业,医疗行业,保险行业等等。 A.是 B.否正确选项:A 13、计量单位从低到高,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KB B.KB C.GB D.EB 正确选项:B

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分析

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分析 摘要: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建设理念,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全新模式。智慧城市一个重要职能就是采集、存储、分析、挖掘城市运行中所承载的大数据,具备全面感知和全面分析的能力,同时能够展示和扩展。智慧城市的建设,有利于解决城市发展问题,有利于提升城市信息管理水平。在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大数据,因此需要通过处理大数据来体现智慧,其核心是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的大数据处理平台,其关键技术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转起决定性作用,对提升城市服务、提高管理水平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智慧城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Hadoop 1.智慧城市简介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互联网+、物联网、计算机网络、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市运行系统海量数据的关键信息进行的采集、存?Α⒅悄艽?理和分析,对社会管理、政府管理及社会公共服务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智 能化决策支持,从而实现城市的智慧式管理和运行。智慧城市将改变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将原有的粗放式模式改变为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驱动和市场发展

模式,以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构建城市发展的全新城市形态。智慧城的关键特征有以下几点。 1.1全面感知 智慧城市中分布大量的感知终端,通过传感器网络,捕捉到人们的生活、生产及城市环境的多种数据。信息感知网络应覆盖城市的个个角落,能够大量采集不同形态、不同属性的各种数据。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为智慧城市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 1.2深度互联 智慧城市的信息感知是以多种信息网络为基础的,城市中拥有快捷的互联通道,数据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等网络实现陕速互联,各个部门专用网络的加入,实现信息资源的一体化。智慧城市将大大增加信息的交互程度,将多个分散独立的小网连接成互联互通的大网络,使网络的价值大大提升,形成更强的驱动力。 1.3智能处理 智慧城市拥有海量级PB单位的信息数据,这些大数据是智慧城市得以正常运转、决策、控制、展示的基础,智慧城市要具有对所拥有的海量信息进行智能处理的能力,这要求通过大数据处理平台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效的集中存储和处理,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产生具有价值的信息,为自主进行判断和预测提供支持,从而实现智能决策。这一过程中

大数据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大数据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朱孔村 (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 【摘要】数据是信息化时代的“新石油”资源,如何利用好这种“新石油”资源需要大数据技术的支持。文章介绍了大数据技术及其发展历程,概括了当前国内外大数据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大数据技术和产业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大数据;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151(2019)01-0115-04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Big Data Abstract: Data is the “new petroleum” resource of the information age and how to make good use of this “new petroleum” resource needs the support of big data technology.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summari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big data at home and abroad.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is prospected. Key words: big data; current situation; trend 1 大数据技术概述 1.1大数据技术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成熟,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全社会的数据量呈指数型增长,全球已经进入以数据为核心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信息技术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数据处理的问题,人类需要不停的面对来自数据的挑战。为满足商业结构化数据存储的需求而产生了关系型数据库,为满足互联网时代非结构化数据存储需求而产生了NoSQL技术,而大数据技术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大型数据集分析的问题。 大数据技术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各行各业有着自己的见解,但总体而言,其关键在于从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维基百科从数据处理的角度将大数据定义为一个超大的、难以用现有常规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工具处理的数据集。国际数据公司(IDC)给出的报告指出,大数据技术描述了一种新一代技术和构架,以很经济的方式、以高速的捕获、发现和分析技术,从各种超大规模的数据中提取价值[1]。 少量的数据看似杂乱无章,但是当数据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呈现出一种规律和秩序。大数据的价值就在于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总结经验、发现规律、预测趋势,最终为辅助决策服务。《大数据时代》的作者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他指出大数据将带来巨大的变革,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改变人们的商业模式,影响人们的经济、政治、科技和社会等各个层面。 1.2大数据发展历程 1.2.1萌芽阶段 20世纪90年代,“大数据”这个术语开始出现。1998年SGI首席科学家John Masey在USENIX大会上提出大数据的概念,他当时发表了一篇名为Big Data and the Next Wave of Infrastress的论文,使用了大数据来描述数据爆炸的现象。但是那时的大数据只表示“大量的数据或数据集”这样的字面含义,还没有涵盖到相关的采集、存储、分析挖掘、应用等技术方法与特征内涵 1.2.2发展阶段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期是大数据的发展期,在这一阶段中大数据逐渐为学术界的研究者所关注,相关的定义、内涵、特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2003至2006年,Google 发布的GFS、MapReduce和BigTable三篇论文对大数据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2006至2009年,大数据技术形成并行运算与分布式系统。2009年,Jeff Dean在BigTable基础上开发了Spanner数据库。随着数据挖掘理论和数据库技术的逐步成熟,一批商业智能工具和知识管理技术如数据仓库、专家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等开始被应用。 1.2.3成熟阶段 2011年至今,是大数据发展的成熟阶段,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大数据的认识从技术概念丰富到了信息资产与思维变革等多个维度,一些国家、社会组织、企业开始将大数据上升为 总第21卷233期大众科技Vol.21 No.1 2019年1月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 January 2019 【收稿日期】2018-11-06 【作者简介】朱孔村(1985-),男,山东临沂人,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实习研究员,从事电子政务相关工作。 - 115 -

2017年全国家电行业大数据分析(完美详细版)

2017年家电网购市场展望 ●2017年,家电网购市场仍将高速发展,整体增幅预计为35%左右,总体规模有望达4000亿元。 ●2017年,中国家电网购市场(不含移动终端)的销售额占整体家电市场的比例将超过18%。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在电商自身发展战略的驱使下,电商下乡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电商渠道的下乡将给农村家电市场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好天地在农村! ●电商将继续向线下市场渗透,2017年线下为线上导流将成为普遍现象。 ●“网购节”可能遭遇“审美疲劳”,但价格战仍将继续。2017年,家电网购领域的购物节点将更加分散化。 ●2017年的家电网购市场将频繁迎来“品牌日”。 ●营销个性化、定制化、娱乐化趋势将持续。 ●2017年,阿(里)苏(宁)对京东的“追杀”将进入关键一年。 ●阿里(淘宝天猫苏宁易购等)和腾讯京东系(京东、微商等)双寡头垄断的格局不会改变。

●随着线上产品高端化趋势的加剧,线上线下同(标)价是必然趋势。 ●2017年将重掀智能家电高潮,线上会根据C2B定制优势,找到比较能落地的智能家电产品。 ●不会再有对电商持怀疑态度的企业,只可能有亲近谁疏离谁摇摆不定的立场,各家电企业对线上销售渠道的重视程度将进一步提升。 ●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跨境出口成为家电行业的又一个海外机会。 ●移动网购渠道的下单量还将激增,移动电商时代已经到来,最终个人网购行为将全面归属移动互联网。 ●电商对竞争力的追求将进一步回归到商业本身,即追求产品的竞争力、价格的竞争力、服务的竞争力。 2016年中国家电网购分析报告

2016年,从《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到《“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政府出台多项政策促进网络零售市场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全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稳居世界第二。2016年全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0.8万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达到4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增幅53%。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达13%。 在经济新常态下,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贡献率接近60%。而蓬勃发展的网络购物对消费的拉动更为显著,不仅造就了近年来网络零售额以超过50%的年均增幅增长,也成为促进线下消费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为引领网络购物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板块,2016年,家电网购市场继续高速增长,为整体增长乏力的家电市场带来活力。2016年家电网购市场呈现出的产品、营销、服务的新特点,也将成为整个行业未来变化的风向标。 一、家电网购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家电板块引领网购市场

大数据为旅游业发展带来大机遇

大数据: 为旅游业发展带来大机遇 2019 年3 月第20 卷第5 期 C 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中国管理信息化 Mar. ,2019Vol .20,No .5 大数据:为旅游业发展带来大机遇 李彦,赵瑾 (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石家庄050061) 摘[ 要]旅游业作为高度依赖数据信息的产业,是大数据应用前景最广阔的行业之一,很多企业已积累了游客的海量数据, 并获取了大量有关游客消费习惯和偏好的信息,为大数据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大数据为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机遇,提示企业利用好大数据,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关键词]大数据;智慧旅游;数字营销 doi:10. 3969/j.issn. 1673-0194. 2019. 05. 066 中图分类号]F59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 (2019)05-0126-03 [[ 0 引言联合建立了“中国旅游国际传播舆情智库”项目,并在不久前与人民网组建了旅游大数据联盟,其主要目的是基于舆情监测、调查、行业统计等技术手段,构建旅游舆情大数据库,并联合各种新媒体机构为各地旅游部门、旅游企业提供大数据与新媒体整体解决方案。作为大数据库中的一分子,每一个旅游企业都应该利用好“大联盟”这个良好的宣传平台,通过各种方式增加自己在这个数据库中的信息量,同时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从中获取市场商机。旅游舆情智库和旅游大数据联盟的成立,不仅给了携程、途牛、去哪儿这样的OTA (在线旅游)企业更多发展的机会,也为旅行社、酒店及景区这样的实体旅游企业提供了转型发展的机遇,因为大数据的采集、发掘 有人说,大数据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随着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整个世界正在经历大变革,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资产,带动着商业需求的变化,并引发了一系列营销、管理和思维的变革。旅游业作为高度依赖数据信息的产业,很多企业近年来已经积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