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对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排水设施设置的几点探讨

2021版对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排水设施设置的几点探讨
2021版对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排水设施设置的几点探讨

2021版对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排水设施设置的几点探讨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16

2021版对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排水设施设

置的几点探讨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趋提高,高层民用建筑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现代城市之中。目前,温州市共有各类高层建筑1847幢,其中,一类高层居住建筑456幢,二类高层居住建筑836幢,一类高层公共建筑368幢,二类高层公共建筑172幢,高层工业建筑15幢。这象征着城市的繁荣与发展,但同时高层民用建筑具有的火灾蔓延快、人员疏散难、扑救难度大等特点,给消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对于立足于自救的高层民用建筑来说,直接作用于灭火的消防给水设施尤为重要。本文就工作实践中碰到的情况结合现行防火规范对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排水设施的设置做几点探讨。

一、室外消火栓与水泵接合器的设置

室外消火栓是消防用水的取水口,而水泵接合器的主要用途是供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通过其将水送入室内消防给水管网,供灭火用。在高层民用建筑设有消防水池(储有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的消防用水)的情况下,这是对消防用水的一种补充,使得系统更为可靠。实际工程中,由于喷淋系统湿式报警阀的止回作用,喷淋系统水泵接合器需于报警阀前环网接出室外,经常是两组或三组甚至更多水泵接合器布置于一处,或者将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水泵结合器也布置在一起,而周边规范规定距离内只设置有一个室外消火栓。这样的情况下除一组水泵接合器外,其余需通过消防水带从更远处的室外消火栓处吸水,不利于水泵接合器的使用以及消防灭火工作的进行。笔者认为室内消防灭火系统的水泵接合器宜分散布置,以利于室外消火栓数量的对应,同时遇两组或两组以上水泵接合器布置于一处时,可在规范规定距离内适当增设室外消火栓。

二、消防电梯前室的消火栓设置

《高规》规定“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电梯间前室必须设消火栓”,那么设于前室的消火栓可否保护相邻部位呢?对于这个问题争议很

大。《高规》的条文说明对此并没有具体说明,而《建规》

(GB50016-2006)中对“消防电梯前室应设室内消火栓”的条文说明中指出:消防电梯前室内消火栓是为便于消防队员使用消火栓并开辟通路,不能计入总消火栓数内。有地方设计院或消防部门认为依据此将其视为消防电梯间前室专用,而不保护其余部位,笔者认为这样的观点有待商榷,在特殊情况下,消防电梯前室内消火栓除用于消防队员开道外应该也可用于保护其充实水柱能到达的其余着火部位。

三、高位消防水箱的设置和容积的确定

当高层民用建筑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时,应设高位消防水箱,设于高层民用建筑屋面,其作用是利用位差提供系统启动初期的用水量和水压。对于消防水箱的容积,一般设计人员根据《建规》(GB50016-2006)第8.4.4条要求,计算出10min消防用水量应大于18m3,所以不分建筑类别均设计了18m3的消防水箱。

笔者以为将喷淋及消火栓系统设计流量简单相加的理解是有误的。自动喷淋系统设计流量是按作用面积内喷头同时打开并喷水强

度满足规范要求,由此计算而来,但是火灾初期即喷淋泵启动前作用面积内喷头不可能全数动作。以中危险II级,最低工作压力0.1Mpa 为例,最不利处喷头流量为1.33L/s,可计算得高位水箱内喷淋系统消防储水量为3.2m3,与按喷淋系统设计流量计算出的结果相差甚大。因此,正确理解《建规》(GB50016-2006)第8.4.4条,不能将建规的条文套用到高层民用建筑的高位消防水箱容量计算。

笔者碰到温州某学校教学楼工程验收时,仅地下室部位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施工人员在设计、施工时未在屋顶水箱处设置保压管,认为地下室部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保压可通过市政水管网可保证地下室喷淋管网的压力,而不用通过屋顶水箱保压,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在温州夏天旱季时,一些地方经常会停水,不能保证10min消防用水量,同时也不能保证地下室喷淋管网的压力。所以,设置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建筑物必须要设置消防水箱是与实践相符合的。

四、消防电梯底坑的排水问题

《高规》GB50045-95第6.3.3.11条规定“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的设计(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1372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的设计(正式版)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的设计(正式 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室外消火栓数量的确定 《高规》第7.3.6规定:“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 按本规范第7.2.2条规定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经计算 确定,每个消火栓的用水量应为10-15l/s”,但是 《高规》的《条文说明》是这样解释:“室外消火栓 的数量应保证供应建筑物需要的灭火用水量,其中包 括室内、室外两部分”,笔者认为《条文说明》的解 释超越了《高规》的规定。室外消火栓是室外消防用 水取水口,理应按室外管网来考虑。可以想象得到, 室外管网供水流量一旦确定,即使设置再多的室外消

火栓,其室外消火栓所能取到的水量的总和也就是室外管供水总量。当设计把室消防用水储存在室内消防水池时,室外管网一般就按室外消防用水量来确定,因此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室外消防用水量经计算来确定,但是《高规》第7.4.5.3规定“水泵接合器应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宜为15-40米”。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水泵接合器的15-40米范围内在一般情况下要设置室外消火栓。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在布置水泵接合器时,要考虑其相对集中,以利于与经计算的室外消火栓数量对应,一旦设计中有较多的室内消防系统需要较多水尖接合器,且分散布置时,则需要适当增设“额外”的室外消火栓。 二、水泵接合器数量的确定 众所周知,水泵接合器的主要用途是当室内消防

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

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摩天大楼以及高层建筑 不断涌现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高层建筑的给水、排水系统以及消防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对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skyscrapers and the high building constantly emerging make more and more people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 water supply, water drainage system and fire control system design and application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thus,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a high-rise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fire control and analysis. keywords: high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fire fight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 高层建筑的给水系统主要是为建筑当中的用户提供正常生活以 及工作用水,分为取水、输水、水质处理以及配水设施等几大部分。以下就对高层建筑的给水系统设计进行探讨: (一)选择给水管道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几种方式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几种方式 十层的民用建筑至少在30米,即使以24米的公用建筑计算,市政管网的压力肯定需要二次加压才能满足要求,不存在直接供水的可能。但是,根据建筑的高度、管道的承压能力、用水器具的压力要求,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分区减压系统这种系统目前可以说是最受欢迎的,因为减压阀的价格已经降到3000元/件左右,相比而言,管材和安装工程量以及系统得维护难度等均大幅度下降,其经济效率大大提高。系统的组成方式为:、生活水池、水泵、主管道、直接入户管、减压阀、阀后入户管等。目前的高层或小高层采用这种方式的很多。系统原理:一般由建筑地下室的泵房进行一次性集中加压,高压水沿主干管送至建筑上部用户,并满足要求;但是对于建筑下部的用户水压过高,则需要进行集中减压(减压阀组),再送至用户。缺点就是减压区的水头损失大,水泵功耗较大。 1 高层建筑给水方式的选择 选择给水方式是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给水系统的使用和工程造价。对于高层建筑,城市给水管网的水压一般不能满足高区部分生活用水的要求,绝大多数采用分区给水方式,即低区部分直接由城市给水管网供水,高区部分由水泵加压供水。 高区部分可以采用的分区给水方式有:高位水箱给水方式;变频调速水泵给水方式或气压罐给水方式。目前绝

大多数高层建筑采用高位水箱给水方式。 高位水箱给水方式可根据《规范》要求采用高位水箱减压给水方式、高位水箱并联给水方式和高位水箱串联给水方式,或者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几种给水方式的结合。其中高位水箱减压给水方式利用减压水箱和减压阀减压,而减压阀占地面积小,不影响水质,无噪声,国内减压阀产品质量逐渐提高,性能可靠,故采用减压阀减压方式的日渐增多。 2 给水减压阀的应用 随着我国建筑给排水科技的发展,近十余年来各种类型进口和国内自行研制的给水减压阀已在高层建筑乃至超高层建筑给水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表明:应用减压阀的给水减压保障系统与传统的中间水箱减压系统相比,有占用空间小、技术特性稳定、压力比调节灵活、使用寿命长、维护管理便捷等优点。但如何保障高层建筑减压阀给水系统的正常工作,使高层建筑用户获得良好的供用水环境,并确保楼宇内消防灭火设施(消火栓、喷洒)遇警显效的作用,离不开对减压阀给水系统科学有序的维护管理。下面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高层建筑给水系统中减压阀的使用及维护管理谈一些体会。 2.1 1用1备的减压阀组应定期轮换工作。大部分高层建筑生活给水减压保障系统,是以给水竖向分区设置的,一般设在每一给水分区总管上。考虑到众多用户的用水

建筑消防设施应当设置场所汇总

民用建筑消防设施应当设计场所 消防车道 ?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 ?L、U、口形,沿街长度超过150米,或总长度大于220米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长度超过24米。 ?连通街道和内院的通道间距不得大于80米。 ?环形消防车道: ?高层建筑、高层厂房 ?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 ?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 ?占地面积大于3000平米的商店、展览等单、多层公共建筑 ?占地面积大于3000平米的甲、乙、丙类厂房 ?占地面积大于1500平米的乙、丙类仓库 ?确有困难,可沿两长边设。 消防电梯设置条件: ?应设消防电梯的情况 ?建筑高度大于33米的住宅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米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埋深大于10米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平米的其它地 下或半地下室 ?建筑高度大于32米且设置电梯的高层厂房(仓库),每个防火分区内宜设置消防电梯 ?可不设消防电梯的情况: ?建筑高度大于32米,任一平台工作人数小于等于2人; ?丁戊类厂房,局部高于32米。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 ?多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间,除与(开敞式外廊直接相连接)的楼梯间外,均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人多逃生慢) ?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 ?设置歌舞娱乐游艺放映场所的建筑 ?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 ?6层及以上的其它建筑 ?高层建筑的裙房(本身小于24米)(如裙房与高层用防火墙完全分隔,可按单、多层公共建筑要求 套用规则) ?建筑高度不超过32(24-32)米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21米且不大于33米的住宅建筑(户门为乙级防火门时可设开敞楼梯间) ?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高层仓库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仓库无防烟) ?地下小于3层及高差小于等于10米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 ?一类高层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32米的二类高层建筑 ?高度大于33米的住宅建筑(房门不应开向前室,确有困难,开向前室不应大于3户且户门为乙级 防火门) ?高度大于32米,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 ?当地下层数为3层或3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地面高差大于10米的地下室 室外楼梯的适用范围 ?高层厂房 ?甲乙丙类多层厂房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的设计

安全管理编号:LX-FS-A84214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的设计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的设计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室外消火栓数量的确定 《高规》第7.3.6规定:“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本规范第7.2.2条规定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经计算确定,每个消火栓的用水量应为10-15l/s”,但是《高规》的《条文说明》是这样解释:“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保证供应建筑物需要的灭火用水量,其中包括室内、室外两部分”,笔者认为《条文说明》的解释超越了《高规》的规定。室外消火栓是室外消防用水取水口,理应按室外管网来考虑。可以想象得到,室外管网供水流量一旦确定,即使设置再多的室外消火栓,其室外消火栓所能取到的水量的总和也就是室

高层建筑给排水计算书

给排水计算书 一、生活用水 1、用水量计算: 1000 m3/h 室外消防用水量:30L/S;室内消防用水量:30L/S;火灾延续时间T=3hr。 自动喷淋用水量:26L/S;火灾延续时间T=1hr。 2.给水方式 1)、生活给水方式: A. 高区:采用地下室生活水池-生活变频水泵-用水点的供水方式。生活 水池及水泵房设于D段地下室。 B. 低区:三层及三层以下直接利用市政压力供水(市政水压0.30Mpa)。 压力复核:H(34m)≥H1+H2+H3=11.75+12+10=33.75m H1:最不利点与供水点最低水位高差:1+9.65+1.1;(室外管网埋深按照1m

计算) H2:管路全部水头损失:3+3+6米(水表在生活用水工况时,取0.03Mpa;管道倒流防止器的局部水头损失,取0.06MPa); H3:最低工作压力0.10MPa; 2)、水池及水箱计算: 由生活(水箱)水池—变频水泵—用水点系统供水部分,水池水泵设于地下室设备房内。 生活冷水箱容积取58 m3,设于地下室设备房内。 消防水池容积为30×3.6×3+26×3.6×1=417.6m3(取432 m3) 市政给水管网引入两根DN200给水管道,在建筑红线内形成给水环状管网,可以满足室外消防用水量;因此消防水池不储存室外消防用水量,消防水池有效容积取432m3,储存全部室内消防用水量。 3)、生活变频水泵计算: 生活水泵主要供给四层及四层以上部分用水: 最高日用水量为354m3/d,最大时用水量为40.50m3/hr; 高区的最高日用水量为232m3/d,生活水池的有效容积取高区的最高日用水量的25%。 生活变频调速泵组型号SHV20/SV3003F55T:Q=31 m3/h; 气压罐Φ800;水泵扬程计算:H≥H1+H2+0.01V2/2g; H1储水池最低水位与高位水箱入口处高程差;26.75+5.85+1.2=33.8m H2管路(吸水管口至高位水箱入口处)的全部水头损失取1.41×1.3=1.83m;H≥33.8+15+ 1.83=50.63米,取55米; 最不利管路水头损失计算表 序号

单双管混合式采暖系统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单双管混合式采暖系统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单双管混合式采暖系统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单双管系统与单菅系统相比, 其采暖效果好,投资基本不增加。 在现行的采暖系统中,依据供回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管和双管两种系统。现在以高层为主的建筑物中,采暖系统大多采用单双管混合式采暖系统。 山西国际贸易中心商住楼的采暖即采用单双管混合式系统。 1单双管混合式采暖系统的构成单双管混合式采暖系统就是将采暖立管的 散热器沿建筑高度方向划分为若干个采暖单元,每个采暖单元包括2层~3层,在每个采暖单元内散热器按双管形式连接,各采暖单元之间采用单管连接,这 就组成了单双管混合式系统。 此系统既具有单管系统的优点,又具有双管系统的优点,楼层数越多,优 点越明显。

2单双管混合式系统的特点这种系统避免了双管系统在楼层过多时出现的 严重竖向失调现象。如果把每个采暖单元看作一组散热器,实际上单双管混合 式系统就成为一个标准的单管系统,可以避免双管系统由于自然循环作用附加 压头的影响而存在难以克服的上热下冷水力失调。单双管系统各采暖单元的温 降均小于系统的温降,各层散热器之间的重力循环水头较小。 单双管系统提高了立管末端散热器的供水温度,即提高了散热器的平均温 度和单片散热量,避免了立管末端由于散热器平均温度过低,末端房间采暖温 度无法有效保证的缺点。 便于每组散热器单独调节,保证采暖效果和满足用户要求。单双管系统中,每个采暖单元内部采用双管连接,每组散热器上可以安装调节阀门,便于调节,便于维护管理,便于用户根据自己对室温的要求调节室内温度,而不影响其他 房间散热器的运行。 减小了每组散热器支管管径,便于施工安装和维护管理单双管系统中,由 于每个采暖单元内部采用双管连接,所以,每组散热器支管管径与单管系统相 比较小,便于管道安装维修,楼层数越多,这种优点就越明显。 3单双管混合式系统经济分析:A目前有种观点认为,单双管混合式系统 应用于高层建筑采暖系统虽有一些优点,但与传统的单管系统相比较,存在着 所需管材多,阀门多,造价高,施工难度大的缺点,即耗资大,弊大于利,对 单双管系统持否定的态度。这是对单双管系统的误解,也是一种偏见。下面以 为例,通过计算加以说明。单双管系统与单管系统供回水干管完全相同,所不 同的是立管的连接形式,通过对立管的经济分析就可以说明两种系统的所需投资。a)图为12层的单管系统,为便于调节,设置三通调节阀(最常用的形式)图图为12层的单双管系统,每两层为一采暖单元,供水支管设调节阀(闸阀)均为上供下回系统。设计条件相同,供水温度95°C,回水温度70°C,室内设 计温度为18°C,散热器均选用四柱813型铸铁散热器(稀土型)建筑层高为3.3m,为了简化计算,不考虑热水在沿途的冷却散热,通过计算对这两种系统进行造价比较。 31单管系统散热器内平均水温及室内温差:各层散热器的传热系数及每片散热量:传热系数依据公式:K=2.237t0.散热器每片散热量: Q1=K1XArP1X0. 32单双管混合式系统1)立管总热负荷:g=1)男,1991 年毕业于太原工业大学暖通专业,工程师,山西光信实业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1散热器内平均水温及室内温差:各层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及每片散热

试议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

试议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 0 引言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高层建筑随之不断增多。虽然近年来高层建筑各项消防设施配置不断强化,其消防安全治理工作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面临的形势依然严重,存在着众多方面的问题。高层建筑的兴起,节约了用地,丰富了城市空间,进一步增加了城市现代感,但是一旦发生火灾,扑救困难。因此,加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1高层建筑火灾很难扑灭的原因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高楼给我们带来各种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不少的安全漏洞。高层建筑的高度,是其火灾很难扑救的重要原因。因为对于高度在200 米以上的高层建筑,越是到高处,风力越大,周围遮挡物越少,假如大火蔓延到高处,越往上,火会被风助长得越快,火势也会越旺。消防设备的缺陷,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之一。就目前我国的消防设备的数量和质量而言,是远远不足的。就比如说消防车,就理论而言,世界上目前最先进的消防车的升起高度理论值最高可达100 米,但是实际情况是,越高处,风力越大,空间也越小,对于消防员来说,各种灭火操作和灭火设备的使用,都比在低处的难得多,而且也更加危险当高层建筑着火时,普通的消防车的的灭火高度大约是在60-70 米左右,之前提到的上海“ 1115”火灾,火势一直快速的向上蔓延,直

到超出消防车消防水枪的喷射距离。同样,倘若大火不能被很好的压制在低楼层,越到高处,消防设备就越凸显出不足,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发生高层建筑大火时,有专门的消防直升机从上往下洒水灭火,而我国目前,也只是有极少数的发达城市才有专门的消防直升机,而且数量非常有限。当消防员进入楼层灭火时,也会碰到许多阻碍。比如说建筑设计本身不合理,逃生楼梯少,消防队员登楼时,会与逃生下楼的人员发生“对撞”,影响扑救进度;而且高层建筑,越是高层,水压越小,无法提供足够的灭火用水;再者,攀登高楼本身就对消防员的身体素质和能量有更高的要求。总之,影响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主观和客观的因素都很多。 2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消防设施配备不到位。依据《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高层建筑在建设时,应设有较完善的消防设施,以便为火灾预防和火灾扑救工作提供有利条件。但是,公安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在工程竣工验收或日常监督检查中会经常发现,高层建筑比较普遍存在着消防设施“短斤缺两”、质量性能差和功能不全等先天性火灾隐患。此外,一些单位由于缺少对火灾自动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等消防设施的经常维修保养工作,导致了大部分消防设施长期处于故障或瘫痪状态而不能正常使用。 消防防范措施不到位。由于高层建筑从设计到施工,不但要求高,而且环节多。由于众多因素影响,导致工程竣工时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个别单位为了赶时间,省资金,抢工期,未能严格依据相关规范施工,致使消防设施达不到规定要求,留下了很多隐患。二是在防火分区、分隔设施,隐蔽工程和材料使用上不符合规范要求。如有的使用大量可燃、易燃材料,有的防火

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弱电系统设计特点参考文本

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弱电系统设计特点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弱电系统设计特点参 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适用设计与验收规范暂缺 按规定,我国的建筑高度为24米及以下的建筑物的消 防系统设计按国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24~100 米高的建筑物按国标《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 行,地下工业或民用建筑按《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 范》执行。国标是属于强制性技术规定,是约束业主、设 计单位、施工单位和验收单位的共同标尺。超高层建筑尚 无相应国标,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参照有关国标及国际标 准,按照当地消防主管部门意见,本着安全第一的精神, 尽量仔细周详地完成设计工作。 2火灾探测器的布置标准较高

一般超高层建筑中除了顶层外,各层屋顶为平顶(即层顶坡度为零),层高不超过6米。在此条件下,一般建筑的感烟探测器保护面积一般为60平方米,保护半径为5.8米,但对于超高层建筑,消防主管部门往往要求提高标准,例如要求保护面积为40~50平方米,保护半径从严掌握,依探测器位置形成的矩形长宽比确定。显然,探测器的布置以接近正方形布置较为经济。感温探测器设于地下室、厨房及允许吸烟的场所,在平顶条件下,保护面积为20平方米,保护半径为3.6米。需要注意,问题往往出在建筑平面上的边角处,探测器的保护半径达不到审核要求。此类在一般建筑中可通融的问题在超高层中是应严格执行规定的。另外,在变配电室、发电机房、皮带输送机以及电缆桥架上,除了设气体灭火装置(一般在土建后由业主自建)外,还应考虑设置缆式烟感器。 3报警手段

高层建筑供暖定压

对高层建筑供热定压与节电问题的探讨 【摘要】关于高层建筑供热定压与节电问题,本文提出了两个鲜明的观点: 1 、节电的关键在于对高、低区回水压差的利用。 2 、如果不考虑节电,只是为了降低回水压力,那么不必浪费很多投资。据此作者提供了几项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1、当前的技术状况 一项高层建筑“直连供暖”技术目前正在流行。从网上可以看到相关阐述的文章有许多。有关这项技术的侵权问题也在不断进行争执。笔者注意到这些文章中,只是介绍如何降低高层回水压力,防止高区水压导入低区的手段,并没有任何一篇文章谈及节电的机理。 事实上这项技术并不节电,因而也就无机理可谈。无论在高区回水管上设置什么“断流器”也好,“阻旋器”也好,还是什么“气水共存管”也好,都是摩擦消耗液体压头的元件,这些元件必须把高低区回水压差全部消耗掉,才能使两者混合为一体,就这样水泵的功率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白白浪费掉了。要证实这一点可以查看其循环水泵的扬程、功率选型便知。如果真的节电,高低区同水量的系统,水泵功率应该相差不大。水泵的作用是克服系统阻力的,与系统高度并无关系。一个独立为高区供热的换热机组,如果供热设备能承受较

高压力,那么其回水是不需要节流降压的,自然也就不会额外消耗很多电能。 有人提出:高区回水经过这些元件只减静压不减动压,似乎节能,实则不然,对不可压缩流体而言,两端管径不变,流速不变,动压就不变,所以无论什么节流设备都是只减静压不减动压。这里的静压正是水泵通过牺牲了宝贵的电能而提供的。另外流速为 1~2m/s 的水,动压与静压相比只是微乎其微。 “直连供暖”技术导致空气气泡在系统中集结,恶化循环,腐蚀金属的问题无法回避。 既然“直连供暖”技术不节电,为什么它会被许多用户采用呢?其中的原因除了这些用户被玄虚所迷惑外,主要是它确实能够把高区回水压力降下来,实现与低区的混合,并防止串压现象,达到一个系统两个定压运行的目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大可以不必如此麻烦,如此消耗资源,增加投资。在此笔者提出下述方案,与读者一起商榷。 二、不考虑节电的简单节流方案 有人提出,采用减压阀导致定压失控,停运时由于减压阀漏流导致低区超压,而采用“直连供暖”技术能够避免。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般说来,减压阀有两种:一种是阀后压力恒定型,简称阀后型,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减压阀;一种是阀前压力恒定型,又称持压阀或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现状及解决对策研究

文章编号:1009-6825(2013)06-0247-02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现状及解决对策研究 收稿日期:2012-12-10 作者简介:郑蒙(1978-),女,工程师 郑蒙 (日照经济开发区公安消防大队,山东日照276826) 摘要:针对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设计、施工、材料三方面导致的高层建筑消防设施隐患,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提出应从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落实、监管等环节入手强化管理,不断提升高层建筑消防水平。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设施,设计,施工,材料 中图分类号:TU998.13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中的高层建筑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高层建筑火灾事故频发,也使人们对于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更为重视。然而在实际情况中,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各类因素严重阻碍了消防设施的作用与功能。 1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现状分析 1)从设计角度来看,由于部分设计人员并不能全面了解、掌握《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技术规范,并未在高层建筑内合理设计自动喷水灭火、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同时不能严格执行高层建筑中必须设置的消防设施,直接导致高层建筑消防设施设计存在着先天不足。另外,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与规范要求不符。相较于传统的消防设计,目前的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普遍已对安全疏散进行了充分考虑,但在实地对于多家大规模的地下室、裙房等的消防验收时却发现往往存在的问题是如相邻的防火分区间并未采用防火墙,而采用的是防火卷帘时,疏散楼梯刚好会被隔离在另一防火分区里,如此一来,这个防火分区的安全疏散要求就无法满足规范中“每个防火分区里的安全出口应在2个以上”的条款。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所采用的方法是在边侧防火墙中开出一个甲级防火侧门。 2)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埋下的隐患,这通常是由于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都没有对各自消防安全责任进行明确。首先是建设单位对于消防的指导不到位,大多数建设单位在工程被承包后,要求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共同负责工程现场的施工质量与安全,而建设单位则很少会到工程施工现场开展相关检查。其次是施工单位轻安全重效益,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施工单位往往会为了赶工期、抓施工进度,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尤其是消防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因低价中标而使消防工程施工标准降低,或是施工单位自身并不具备消防施工与设计资质,而将消防相关内容向具备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形式上的转包,却仍由原施工人员负责施工,甚至连施工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都不固定,而是靠临时招聘了事,如果这些不熟悉消防设施规范、标准的施工人员不按相关规范要求施工,就会在施工安装中屡屡犯错,导致消防设施自安装调试开始就无法实现稳定、有效的工作,给后期消防安全埋下极大的隐患。第三是监理单位轻管理重质量。 3)目前多数高层建筑,特别是高层公共建筑往往会为了室内的美观而大批量地使用易燃可燃材料,比如采用地毯、使用软包、木工板作为墙壁、采用铝塑板包于木工板外、使用木龙骨作为吊顶等情况都会使高层建筑消防形势更为严峻。再加上一些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自身消防安全意识不够,未对装修材料进行必须的防火处理、私自将耐火等级降低,万一有火灾事故发生,就会直接导致火势失去控制,同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与浓烟,使人员伤亡情况加剧。由于目前在消防验收时,实行的是审验分离体制,再加上参与消防验收的人员验收技术能力低下、业务素质与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如果验收的是功能、结构较为复杂的高层建筑,会因无法对建筑的实际情况、变更情况等进行全面掌握与了解而导致消防验收草草了事,甚至将消防验收与消防设施检测合并进行,但是后者只是负责检测现有消防设施,而对室内装饰、消防、防火设施的整改情况则不在检测范围,使消防设施的验收工作无法更为全面。 2高层建筑消防设施解决对策研究 1)根据我国《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中,都对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任何个人或单位都应自觉履行、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消防安全任务,并使所有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得到有效提高,使抗御火灾事故的整体能力得到增强。由于高层建筑涉及到的房屋所有权较多,而在建筑委托经营、出租、承包过程中,又会有多家使用单位参与其中。因此每个出租单位、产权单位在进行产业租赁时,必须在合同内附加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使消防职责得到明确,进而使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工作的共同维护得以实现。另外,产权人所提供的使用单位或产权单位都应满足相应的消防安全要求,尤其是涉及到公共消防的安全疏散设施、消防车通道以及其他一些建筑消防设施都必须将管理责任进行明确,将火灾隐患及时排除、严格日常检查制度、自主经营管理,使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得到相应保证。 2)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各项体系并遵循执行。由于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后果严重、危害大、人员密集、功能复杂等特点,产权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消防应急预案、消防设施维修与检测制度、消防人员值班值勤制度、消防知识培训制度、消防安全施工制度、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管理制度等并确保能够逐级落实。另外,对于高层建筑中已使用的消防设施则应组织人员对其进行定期的保养与维修,使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安全系统性能得到全面、整体提升。 3)在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监理、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照我国消防相关标准执行。消防主管职能部门则应加强高层建筑消防、防火设施监督、管理的力度。从高层建筑设计伊始就积极开展设计自我检查工作、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等,建立相应的消防设计资质证书制度、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培训上岗制度、施工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等并将其逐步完善。同时切实加强高层建筑的消防监督工作,严格消防执法并协助相关单位做好相应的消防设施管理工作。并根据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以我国相关消防设施管理规范为依据,对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细分。针对 · 742 · 第39卷第6期2013年2月山西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39No.6 Feb.201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5年局部修订 9 电气 9.1 消防电源及其配电 9.1.1 高层建筑的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门、窗、卷帘、阀门等消防用电,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的规定进行设计,一类高层建筑应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二类高层建筑应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 【说明】(本条对原条文的修改。原条文说明保留,新增说明如下)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能有效地对漏电及由于漏电可能引起火灾进行预报和监控,其供电能力直接关系火灾报警的可靠性,因此,其供电要求应当按照消防用电的规定执行。 9.1.4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其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9.1.4.1 暗敷设时,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明敷设时,应穿有防火保护的金属管或有防火保护的封闭式金属线槽; 9.1.4.2 当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时,敷设在电缆井、电缆沟内可不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9.1.4.3 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时,可直接敷设; 9.1.4.4 宜与其它配电线路分开敷设;当敷设在同一井沟内时,宜分别布置在井沟的两侧。 【说明】(本条对原条文的修改。原条文说明二删除,新增说明如下) 矿物绝缘电缆是由铜芯、铜护套和氧化镁绝缘等全无机物组成的电缆,具有良好电性能、机械物理性能、耐火性能,在火灾条件下不会放出任何烟雾及有害气体,其综合性能优于阻燃电缆、耐火电缆。因此,本条对阻燃电缆、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的敷设分别作了规定。 9.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应急广播和消防控制室 9.4.1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除游泳池、溜冰场、卫生间外,均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9.4.2除住宅、商住楼的住宅部分、游泳池、溜冰场外,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一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9.4.2.1 医院病房楼的病房、贵重医疗设备室、病历档案室、药品库; 9.4.2.2 高级旅馆的客房和公共活动用房; 9.4.2.3 商业楼、商住楼的营业厅,展览楼的展览厅; 9.4.2.4 电信楼、邮政楼的重要机房和重要房间; 9.4.2.5 财贸金融楼的办公室、营业厅、票证库; 9.4.2.6 广播电视楼的演播室、播音室、录音室、节目播出技术用房、道具布景; 9.4.2.7 电力调度楼、防灾指挥调度楼等的微波机房、计算机房、控制机房、动力机房; 9.4.2.8 图书馆的阅览室、办公室、书库; 9.4.2.9 档案楼的档案库、阅览室、办公室; 9.4.2.10 办公楼的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 9.4.2.11 走道、门厅、可燃物品库房、空调机房、配电室、自备发电机房; 9.4.2.12 净高超过2.60m且可燃物较多的技术夹层;

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要点实用版

YF-ED-J731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要 点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要点实用 版 提示:该操作规程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高层住宅建筑的火灾隐患特点及防火 原则 高层住宅建筑由于其建筑内部实体隔墙较 多,纵向和横向防止火势蔓延扩大的功能都比 较好,加之这类建筑的内部装修比较简单和内 含人员较少,国内火灾实例不多,所以在其消 防功能方面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视,建设中从 设计、施工到管理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思想和 技术准备不足。这种不足主要反映在高层住宅 建筑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对《高层民用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的不遵循、不落实上;同时也反映在我们公安消防部门对高层住宅建筑防火工作的宣传、教育与监督管理工作的疏漏和玩忽职守上。这种不足与日新月异超常发展的城市建设速度形成了尖锐矛盾,直接造成了先天性火灾隐患的产生。一般地说,住宅建筑防火主要应考虑三个原则:一是从设计上保证建筑物内的火灾隐患降到最低点;二是最快地知晓和最及时地依靠固定的消防设施消除火灾火警;三是保证建筑结构具有规定的耐火强度以利于建筑内的居住者在相应的时间内有效地安全撤离。基于以上的原则,可将建筑防火设计分为主动防火系统和被动防火系统两大部分。所谓主动防火系统是由自动(或手动)控制的报警、灭火、防排烟以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步骤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步骤 一、设计条件 (一)建筑部分 1、熟悉建筑资料,了解建筑性质及分类(该建筑属于几类高层建筑?主要作为消防系统设计依据); 2、熟悉建筑平面及功能布置,确定用水点(排水点)位置; 3、通过对整体建筑进行给排水(含屋面雨水)初步布置确定建筑布局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在那些部分需要修改(主要为设备间尺寸、管道井位置及数量、用水点尽量上下对齐、配电间移位等)? (二)电气部分 1、根据建筑布置确定电气系统(主要为总配电室和分层配电间)是否对给排水系统布置有影响; 2、对弱电系统采用同样方法处理; 3、对建筑布置中特殊功能房间采用同样方法处理; 4、如上述布置对给排水系统布置有影响应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

(三)给排水部分 1、根据建筑条件选择相关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2、初步确定设备间布置地点(规格是否合理)? 3、根据建筑布置熟悉各给水点(生活冷水系统、热水供应系统、消防给水系统等)位置; 4、根据建筑布置熟悉各排水点(生活污水系统、消防后事故排水系统、屋面雨水系统等)位置; 5、初步确定屋面(含各分区)生活或消防水箱设置位置; 6、熟悉或初步确定各管道井(尽量相对分散布置)位置。 二、设计步骤 (一)建筑给水系统1、确定建筑给水引入点(一般为两点引入)及控制方式[一般为两阀(闸阀、止回阀各一)一表];2、根据市政给水资料确定采用市政给水余压供水区间(一般为从建筑地下部分至上部三-四层);3、根据建筑功能分区和用水点资料确定建筑上部生活给水系统分区(一般分区原则为按建筑高度35-60米分区,建筑要求供水等级越高则分区建筑高度越小;另外要考虑相同建筑功能的空间尽量在相同供水分区内);4、确定屋面(含各分区)生活或消防水箱设置位置(水箱容积及形状规格等根据计算结果确定); 5、根据给水分区对各用水点进行优化的给排水平面布置(各分区给水立管可以设置在一个管道井内方便检修维护;除特殊要求外一般不考虑分层给水计量;除

高层建筑应配备哪些消防设施 探讨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高层建筑应配备哪些消防设施探讨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维 护与管理 摘要:随着现代建筑高度和广度的不断扩展,人民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建筑消防设施已成为建筑设备工程的重要部分,消防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贝水禽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切实采取措施,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高层建筑自动消防系统组成分析 高层建筑自动消防系统是有自动报警系统和联动系统组成。自动报警系统是有众多探测器组成的庞大的报警网络,通过探测器及时、准确的确定火灾发生地点。联动系统是由消防栓给水系统、水喷淋自动灭火系统、送排风系统组成。通过联动系统对初期火灾进行扑救,同时通过送排风系统减少火灾发生时楼内浓烟,增加楼内人员逃生机会。高层建筑建成后的验收中,自动消防系统验收时验收工作中的重要一项,因此保障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但是随着楼宇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自动消防系统会出现各种故障及问题。如何进行高层楼宇自动消防系统维护与管理是目前高层建筑物业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 二、高层建筑自动消防系统维护与管理 2.1建立健全的维护管理体系,确保有效实施自动消防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高层建筑自动消防系统维护与管理的实施,首先要建立健全的维护管理体系,明确人员责任与检修维护时间等,以此约束维护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同时建立维护检修记录体系,维护部门要根据楼宇自身特点设计并完善有关的各项记录。日常运行记录、零部件更换记录、保养记录、故障与排除记录等的完善对于高层建筑自动消防系统的维护与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记录的检查能够及时发现使用寿命到期部件所处位置,便于零部件的更换。通过健全的维护管理体系,能够有效的对高层建筑自动消防系统维护进行管理,减少故障率。 自动消防系统维护管理体系要保障系统有专人24小时负责,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触动。系统操作维护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具有执业资格。值班人员应熟悉掌握本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应对本单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熟悉掌握。同时,还

(完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试题及答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半地下室是指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且不超过()者。 A 1/3 1/2 B 1/3 2/3 C 1/2 2/3 D 2/3 1/2 2、高层建筑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可分为: A 一、二、三类 B 一、二类 C 一、二、三、四类 D 无此分类 3、消防控制室宜设在高层建筑的首层或地下一层,且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隔墙和()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A 2.00h 2.00h B 1.50h 1.50h C 1.50h 2.00h D 2.00h 1.50h 4、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m。 A 3 B 4 C 5 D 6 5、公共建筑除地下室外,相邻两个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有防火门连通时,相邻两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 A 一类建筑1400 ,二类建筑2100 B 一类建筑1100 ,二类建筑2200 C 一类建筑1500 ,二类建筑2000 D 一类建筑1300 ,二类建筑2100 6、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kg; A 600 B 700 C 800 D 1000

7、消防水池的补水时间不宜超过()h。 A 24 B 48 C 36 D 72 8、高层建筑内走道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m计算; A 1.20 B 1.10 C 1.00 D 1.05 9、高层建筑内应采用防火墙等划分防火分区,下列部位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 建筑高度超过50m的电信楼1800㎡ B 建筑高度不超过50m的教学楼1450㎡ C 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1000㎡ D 设有自喷系统的医院1560㎡ 10、高层建筑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用水量应按()计算。 A、10L/s B、20L/s C、30L/s D、《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 11、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高层建筑最不利点消火栓的静水压力最小不应低于()Mpa。 A、0.15 B、0.07 C、0.13 D、0.10 12、高层建筑安全出口标志宜设在出口的()。 A、下部 B、距地面1.00m以下的墙面上 C、中部 D、顶部 13、高层建筑疏散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米以下的墙面上。 A、2.00 B、3.00 C、1.00 D、4.00 14、无窗槛墙的玻璃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h、高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的问题意见(doc 8页)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的问题意见(doc 8页)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意见 在近几年的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多发性的问题,看法往往不一致,现就以下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关于高位水箱中消防储量的意见 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4.7.1规定:高位消防水箱的消防储水量,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8m3。 GBJ84-8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第3.2.3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时,应设消防水箱……,但可不大于18m3。 从现行的规范及笔者所见到的资料里都没有明确消防水箱中的消防储水量是一个18m3还是两个18m3。即一般的将GB50045-95中的18m3的理解为消火栓系统室内10分钟消防用水(故近日有将高位水箱中之10分钟消防储水量定为24m3,因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

作用。这是因为:(1)初起火灾不大可能出现火灾层的上、下层同时“灭火”;(2)不大可能有多人同时灭火,如有,那么在消火栓启用同时定会按启动消防泵之按钮,这样就不存在储量不够的问题了。这个时期(5~10分钟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一般不会动作,故18m3储水量即使是有4股水柱工作,则10分钟也只用去12m3。仍有6m3未动用。另外,有的设计者在高位水箱的消火栓系统出水管上设置水流指示器(设置与否有争论),当消火栓动用后,即使无人按消火栓箱处启动水泵按钮,则因水流指示器动作,在消防控制室有灯光和音响信号,值班人员可依据情况启动或“延时”启动消防泵。笔者不主张设水流指示器,更不主张由水流指示器信号经控制柜直接启动消防泵。 第二,当发生火灾时无人在现场,如娱乐场所、仓库等等,则只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工作,并且该系统只要有一个喷头动作,压力开头将在60秒内动作发出电信号,向控制中心报警,并经控制箱切换启动消防泵。即使几个喷头动作,18m3储水量也仅仅动用约三分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