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无机推断知识总结doc高中化学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无机推断知识总结doc高中化学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无机推断知识总结doc高中化学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无机推断知识总结doc高

中化学

无机推断知识总结

一、解题思路和步骤:

无机推断题解题思路和步骤:

阅读题目一挖掘信息f选择信息一查找突破口一推断整理一得出结论一规范书写

★阅读题目:注意限制性语句,专门隐含的条件,找准找全。

★选择信息:将试题信息与大脑或教材知识相比较,进行加工、选择,找出有用信息。★查找突破口:突破口这是解题的关键。突破口能够是反应条件、反应现象、也可能是专门性质(如气体的生成、沉淀的生成、颜色的变化、溶解度、专门反应等)

★规范书写的内容:物质的名称、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的电子表达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离方程式。

二、査找突破口需巩固的知识

1、物质的特点现象:

(1)物质的颜色:

有色气体单质:F:、C1:、03

苴他有色单质:B“(深红色液体,蒸气为红棕色)、L (紫黑色固体)、S (淡黄色固体)、Cu (紫红色固体)、P (白磷是白色固体,红磷是暗红色固体)、Si (灰黑色晶体)、C (黑色粉未)

无色气体单质:N:、0=、比

有色气体化合物:NO:(红棕色)

黄色固体:S^ Na:0:% AgBr (浅黄)、Agl、AgjPOi (黄色)

黑色固体:FeO、Fe』:、MnO:、C、CuS、PbS、Ag=S、CuO

红色固体:Fe(OH),(红褐色)、Fe20,(红棕色)、Cu=0 (红色)、Cu (红色)、红磷(暗红〕

蓝色固体:五水合硫酸铜〔胆矶或蓝矶)CuSO, ?5H:0、C U(OH)3;

绿色固体:七水合硫酸亚铁(绿矶〕FeSO. - 7H:0:

紫黑色固体:KMnO。、碘单质。

有色离子(溶液1 :Cf (蓝色或绿色)、Ff (浅绿)、Fe”(棕黄)、MnO:(紫红

色)、Fe(SC『(血红色〕、〔淀粉遇碘单质(IJ水溶液呈蓝色、

Fe”与苯酚呈紫色〕

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AgCl、BaSO:、Ag=SO.

不溶于稀酸的黄色沉淀:S、AgBr. Agl

焰色反应显黄色的是钠元素,显紫色的钾元素(透过蓝色钻玻璃观看)(2)气体特点:

常见的气体有:

单质:H:、CL、0=

氢化物:NH?、H:S、HC1.

氧化物:CO:、SO:、NO、NO:、CO

有机物:CHt、GHs、CH、HCHO

如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又复原红色的气体是so:; Cl: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不能复原红色:滴有石裁试液的CO:(或SOJ溶液加热后红色变紫色;滴有甲基橙溶液的co=(或SOJ溶液加热后红色变橙色或黄色等。

(3)物质的气味:

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s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h、SO’、NO:、HX、NHj

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氯水、浪水

(4)物质的毒性:

非金属单质有毒的:6、B口、L、兀、S、P:

常见的有毒气体化合物:CO、NO、NO:、SO:、H=S、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CO和NO

(5)物质的溶解性特点:

C0;(l : 1)、S0:(l : 40)、HC1 (1 : 500)、NHjd : 700)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HX、NH5

常见的难溶于水的气体:比、N=> NO、CO、CH“ C:H H C:H:

s和匕不溶于水,微溶于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6)熔沸点特点:H:0 HF NHo形成氢键反常;原子晶体咨询题;离子化合物HgO、Al:03 熔点

高能够做耐火材料。

2、转化的特点关系

反应规律特点:

如与碱反应能产动气体的单质有Al、Si、双水解:S:0广与酸的反应:Na:S与Na:S05 溶液反应;CM与水反应;NaO与水或C0:反应;Al. Al?、Al (0H),的专门性质:弱酸弱碱盐、酸式盐的咨询题;电化学的咨询题:金属与酸、水的反应;非金属和碱的反

应:连续与IT或OF(或氨水)反应形式〔如Al「A10:\ C05=\ Ag-);连续氧化形式(Na、H:S、S、N:、NHs、C、CH H醇、坯等)

3、物质的数据特点:

(1)组成的数据关系:如分析元素X和Y元素按1: 2组成化合物时,除了要考虑无机物夕

卜,还在考虑有机物中的烯坯,按1: 3形成化合物还要考虑乙烷。形成1: 1和按1: 2 (或2: 1)要紧有HA和H-0, Na=0 和NaO,FeS 和FeS:, CuS 和CuS=。

(2)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情形:①式量为28:皿、CO、C:H.?式虽:为30: NO、HCHO; 32

有S、O’③式量为44: CO:、CHsCHO、CH、N’O④式量为78: Nag Al (OH),、Na=S、CeHs: 84 有NaHC03、MgC05@式量为98: H:SO:、⑥式量为100: CaCO,、KHCO,、Mg*⑦式量为120: Al:Ss、MgSO., NaHSO, ⑧式量为160: Fe:0,、CuSO t

(3)10 电子微粒:①分子:CH:、NIL、H:0、HF、Ne:

②离子:NH>\ H30\ 0H\ Mg:\ Al"、F\ 0=:

③关系:0}r+H50*=2H:0: NH-.+OH'_NH3 t +H:0:

2F:+2H:0=4HF+20:CH.+HzO 3H:+C0:

A13+3OH'=A1 (OH)

A13+40H=A10;+H C0 Mg=*+2OH=Mg(OH) =

18 电子微粒:K\ Ca:\ P5\ S=、HS\ Cl\ Ar、HCK H=S、PH,、SiH;、F=、H:0:、CH、

CH,OH、NH

(4)数据差量关系:如连续氧化前后相差16:

(5)题设的专门条件:

3、归纳和熟记1-18号元素的一些 ''专用语言"。

(1)H:原子半径最小;外层电子数=周期数:电子总数=电子层数;第IA族中能形成共价

化合物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其数量的改变,对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变化阻碍不大;原

子序数最小;有一种氢原子没有中子;是形成酸、碱的必须元素:单质密度最小;单

质可由金属与水或酸反应得到;单质是水电解产物之一;与氧可生成两种物质比0、

HA;

(2)氐:最外层属于饱和结构,但不是8电子;电子总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

(3)Li: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单质在空气中燃烧,不能形成过氧化物; 密

度最小的金属:储存于石蜡中。

(4)Be: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氧化物为BeO:价态为+2

价。

(5)BF,属非极性分子:跟大多数金属形成金属硼化物。

(6)C:尿素仿N质量分数为46%:除稀有气体外,是既能得电子,又难失电子,难以形成

离子;能够和浓硫酸和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7)M单质空气中含量中最多;凡具有一上的惰性,通常情形下难与英它物质反应;华化

肥三元素之一;氢化物NH,;氧化物形式最多(六种);含氧酸有HNO,和HNO::气态氢

化物水溶液碱一呈碱性:

(8)0:有HsO: H=0 NacO s Na:0等专门氧化物。专门爽朗,与除稀有气体以外的所有元素形

成氧化物。

(9)F:前18号元素中除氢外原子半径最小:无正价;不能被任何物质氧化:能与水反应程

换中水中的氧;没有含氧酸:HF水溶液是弱酸,同时形成氢键。

(10)Ne:化学性质不爽朗。用于装饰灯(霓红灯广告牌)。

(11)Na: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的一半,能够形成一些专门的氧化物,NaO能够和水或二

氧化碳反应。

(⑵ 軀:最外层电子数=最内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軀能够和皿反应,生成的Mg代和水反应生成Mg(0H) =和氨气。

(13)A1: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注意Al A1A A1(OH)S的两性;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

素。

(14)Si: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数的一半;地壳含虽中排第二位:SiO:是硅酸盐水泥、玻

璃的要紧成分:SiO:是原子晶体的化合物。

(15)P:PH S可自燃(鬼火):有同素异形体白磷和红磷:磷酸为三元中强酸,磷酸可形成三

种形式的盐;

(16)S:可形成SO: SO,两种氧化物,FeS:是黄色物质,其中硫呈一1价。

(17)C1:单质为黄绿色:电解食盐水制氯气;HC10具有漂白性。

(18)Ar:

三、专门的转换关系

1、与水反应既有沉淀生成又有气体生成的有关方程式:

M gi N; + 6H:0 = 3Mg(0H)= I + 2NH S t A1:S3 + 6H:0 = 2A1 (OH) 3 I + 3H;S t

CaC; + 2H:0——Ca(OH): l + CA t

2、置换反应的类型

①金属宜换非金属的反应:

2Na + 2H:0 二2NaOH + H: t Mg + 2艮0 Mg(OH)= + H: t

四、重要的反应条件:

1、需催化剂的无机反应:

”昭鳩2“

(1) 氯酸钾的分解:2KC10:—~2KC1+30:: (MnOj 故催化剂)

JML

(2)

过氧化氢的分解:2H=0: 2H.0+0:

t : (MnO :做催化剂)

⑶合成氨反应:M+3H :存辕證2NH,:(可逆,髙温高爪催化剂)

惟化剂I

⑷ 氨的催化氧化:4NH 3+50:

4N0+6HQ (髙温催化剂)

(5)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0s :(可逆,高温催化剂)

(6;水煤汽生产的第二步反应:CO+HzO -^-CO :+H=:(催化剂)

2、必须操纵170C 才能发生的反应,必是制取乙烯的反应;

通电

3、 需放电才能进行的反应:皿与a 的反应:N 2+OJ=2NO ;

鬲温

?

??

3Fe + 4H :0 in ) FesO : + 4H : t

2Mg^C0: 2MgO+C, .一.髙址 ②金属置金丿陷2Al+FeO ALOs+2Fe 仝…

③ 非金属置金属:C+2CuO"^=

CO :+2Cu …髙温… ④ 非金属置非金属:C + H :0 CO + H : CL+2Br=2Cr+Brc 3、特点转换:A :* B 2>C 更%)(酸或碱) Fe+Cu^Fe^+Cu

4,

Hc+CuO Cu+H :O 2Fc + 2H :0 = 4HF + 0:

①NH^> NO^>N0:^^>HN03 H 2O

SO, ------ :so :

③CO^>CO :-^>H :co.

(4)Na-^>Xa :0^>

H 2O

Na :0: --- XaOH

4、三角转换:

4、需光照的反应:HNO,、HC10、AgX的分解:H:与C1:混合见光爆炸:

五.重要的化工生产反应:

1、熾烧石灰石:CaCOJ CaO-COc t :(条件:髙温)

沖.?帥??

2、水煤汽的生产:C+H:Q .......... C O-Hc:CO+H:O—Z-CO:+H=;

3、盐酸的生产:工业上用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方法来生产盐酸:

_ I ?:山工=,

H=+CL=2HCI;

4、漂白粉的生产: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反应来制漂白粉

2CL+2Ca (OH)2=CaCl=+Ca (CIO) =+2H=0 (电子转移数目为2e—)

漂白粉的成分是:Ca(OH):?3CaCl(C10)?nHQ,其中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真正起漂白作用的那么是次氯酸。

….鬲温….

5、硫酸的生产(接触法):4FeS3+U0:2FeO+8S(L(沸腾炉):

.冷

2s(vo?nra…2SO3(可逆、接触室):SO^H^H C S O,(吸取塔):

6、晶体硅的生产:Si0b2C Si+2CO t :

7、玻璃的生产:

工业上用纯碱、石灰石和石英为原料来生产一般玻璃。

N比COs+SiO^H^atSiOs+CO: f : CaCOs+SiOnH^CaSiOs+CO:仁(条件髙温)

8、合成氨生产:汕+3H:沧落證2税:(可逆,髙温髙压催化剂):

9、工业生产硝酸(氨氧化法):4NH3+5O:-ZT"4NO+6H:O;(高温、催化剂):

2NO+O:=2NO:;3N0:+H=0=2HN03+N0O

適电

10、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02NaOH+Cl: t +H: t ;(条件:通

11、金属的冶炼:

適电

(1)钠的冶炼:2NaCl (熔融)2Na+Cl s t :(条件:通电)

通电

(2)镁的冶炼:MgCl s(熔融)MgKl: t :〔条件:通电)

通电

(3)铝的冶炼:2AL0,(熔融)4A1+3OJ :(条件:通电)

(4)铁的冶炼:FeA+3CO2Fe+3C0::

(5)铝热反应:2Al+FeA AlA+2Fe:〔条件:髙温)

(5)铝热反应:2Al+FeA AlA+2Fe:〔条件:髙温)

高中化学无机推断题总结三(含答案)

高中化学无机推断题总结三(含答案) 阳光老师:祝你学业有成 题号一总分 得分 一、推断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160.0分) 1.已知A、B为常见的浓酸溶液;X、Y、Z、W均为氧化物,其中X是红棕色气体, Y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W既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又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根据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回答下列问题: (1)Y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将B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溶液质量增加但溶液浓度降低,表明B具有 ________性;利用这种性质可以进行______(填字母)实验操作。 a.干燥二氧化硫 b.检验Ba2+ c.干燥氨气 d.钝化铝片 (3)写出X与Z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W具有漂白性,氯水也有漂白性,两者同时使用,漂白效果将_________(填“增 强”或“减弱”),原因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反应①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答案】(1)CO2 (2)吸水;a (3)3NO2+H2O=2HNO3+NO (4)减弱;SO2+Cl2+2H2O=2HCl+H2SO4 (5)1:4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化学物质的推导知识的考查,是中学化学的重要题型,难度较大。关键是掌握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化学物质间的关系,侧重知识的能力考查。 【解答】 依据流程图和A、B为常见的浓酸溶液;X、Y、Z、W均为氧化物,其中X是红棕色气体,所以X是二氧化氮,Y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所以Y是二氧化碳,W既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又能使品红溶液褪色,W是二氧化硫,Z是水,A是浓硝酸,B是浓硫酸,据此答题。 (1)由以上分析知,Y是CO2; 故答案为:CO2; (2)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溶液质量增加但溶液浓度降低,表明B具有吸水; a.干燥二氧化硫,是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故a正确; b.检验Ba2+,是利用硫酸根的性质,故b错误; c.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故c错误; d.钝化铝片,是利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吸水;a; (3)X与Z的反应方程式是:3NO2+H2O=2HNO3+NO; 故答案为:3NO2+H2O=2HNO3+NO; (4)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氯水也有漂白性,两者同时使用,漂白效果将减弱,原因是:SO2+Cl2+2H2O=2HCl+H2SO4; 故答案为:减弱;SO2+Cl2+2H2O=2HCl+H2SO4; (5)反应①的方程式是:C+4HNO3(浓),依据方程式氧化产物是CO2,还原产物是NO2,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故答案为:1:4。 2.X、Y、Z三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1)若X为黑色固体单质,A气态单质,则Z→Y的化学方程 式为:______。 (2)若X为NaOH溶液,A为无色无味气体,则Y→Z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CO 2+C? ?高温? ? 2CO CO2+CO32?+H2O=2HCO3?

高中化学无机推断 集锦

E E气体乙点燃 溶液B

A、C均为气体,E为液体,下图中箭头上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的同素异形体 (2)写出A 的电子式 ;E 的结构式 (3)指出反应①、②、③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① ② ③ (4)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12、甲、乙、丙是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常见单质,丙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乙、 丙两元素同主族,其余均为常见化合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已略去) ← (1)丙的名称是 ;C 的化学式是 ;X 属 晶体。 (2)A+D →C 的反应属于下列何种反应类型(填序号) 。 A .化合反应 B .氧化还原反应 C .非氧化还原反应 D .离子反。 A .化合反应 B .氧化还原反应 C .非氧化还原反应 D .离子反应 (3)工业生产中,将D 转化为E 的反应条件是 。 (4)写出A 与H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若用如图装置来证明A 和H 2O 的反应: ①是放热反应,②生成了丙。简单合理的实验 操作是:① ; ② 。 13、(1)A +、B +、C - 、D 、E 代表5种微粒(分子或离子), 它们分别含10个电子,已知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A ++C -=D+E B ++C - =2D ①A +的电子式为 ;E 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 ②C - 、D 、E3种微粒结合质子(H +)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用微粒的化学式表示) ;其理由是(用两个离子方程式表示) , 。 14、已知A ~K 所代表的各物质都是中学化学里常见的物质,且I 是具有磁性的物质,D 和K 都具有两性。一定条件下,各物质间的相互反应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写出有关物质化学式:D 是 ,H 是 。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①化合物G 的溶液不呈中性,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 ②C+F ?→? H +I 。 15、如下图所示,A 、B 、C 、D 、E 五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 (1)若A 通常状态下为固态单质,A →E 分别为(写化学式)A ;B ; C ; D ; E 。 (2)若A 通常状态下为气态单质,则A →E 分别为(写化学式)A ; B ; C ; D ; E 。 (3)写出(2)中物质间转化的离子方程式E →C 16、根据如下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分子式:A 、B 、C 、D 、E 、F 。 (2)写E →F 的离子方程式 。 17、A 、B 、C 为三种不溶于水,透明、坚硬的固体。A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得到一 种无色、无臭、密度为氧气密度的1.375倍(标准状况)的气体。B 的粉末易溶于热的苛性钠溶液,向此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时,析出一种不溶于水,酸性比碳酸还弱的酸。将B 与石灰石,纯碱按一定比例混合高温溶融后得C 。C 在高温下能软化,但无固定的熔点。根据以上事实回答: (1)A 、B 、C 的名称:A B C (2)写出有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X 甲 乙 A D C B E 丙 + +丙 点燃 +丙 点燃 +丙 一定条件 +H 2O

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知识点汇总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单质:金刚石、石墨、炭黑:C 汞、水银:Hg 硫、硫磺:S 2、氧化物:固体二氧化碳、干冰:CO2氧化钙、生石灰:CaO 氧化铁、铁锈的主要成份:Fe2O3 3、酸:盐酸:HCl的水溶液碳酸(汽水):H2CO3 4、碱:氢氧化钠、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Ca(OH)2 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5、盐:碳酸钠、苏打、纯碱(不是碱,是盐):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CaCO3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 亚硝酸钠、工业用盐:NaNO2(有毒) 硫酸铜晶体、胆矾、蓝矾:CuSO4·5H2O 碳酸钾、草木灰的主要成份:K2CO3 碱式碳酸铜、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6、有机物:甲烷、CNG、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4乙醇、酒精:C2H5OH 葡萄糖:C6H12O6甲醇:CH3OH 有毒、致失明、死亡 乙酸、醋酸(16.6℃冰醋酸)CH3COOH(具有酸的通性)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和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 2、KClO 3、KCl、Na2CO3、NaCl、无水CuSO 4、铁、镁为银白色 (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 Fe(OH) 3为红褐色 4、蓝色固体:硫酸铜晶体(胆矾)、氢氧化铜 ▲硫:淡黄色▲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为绿色 5、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高锰酸钾 溶液为紫红色;其余溶液一般无色。 6、沉淀( 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 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 ②碱: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 ;白色↓:其余碱。 7、(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三、物质的某些性质和用途(用于判断物质) 1、单质:①N2:空气中含量最多、焊接金属作保护气,填充灯泡和食品包装袋、液氮作医疗冷冻麻醉剂 ②O2:供给呼吸(航天、登山、潜水、救病人,富氧炼钢)、食物腐败、金属生锈 ③H2:最轻的气体、清洁能源、冶炼金属 ④碳:金刚石:划玻璃;石墨:电极、润滑剂;活性炭(吸附性):除异味、除色素、防毒面具 ⑤P: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发令枪、烟幕弹 白磷燃烧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探究燃烧条件 ⑥S:制火药、火柴、鞭炮⑦Mg:作照明弹 2、氧化物:①H2O:生命必须物质、常温下呈液态的氧化物、最常用的溶剂,遇到硫酸铜变蓝 ②CO:煤气的主要成份、作燃料、冶炼金属、有毒 ③CO2:引起温室效应。气体:灭火、汽水、温室化肥干冰:人工降雨、致冷剂、舞台烟幕 ④SO2:引起酸雨,硫磺燃烧或放鞭炮、点燃火柴时产生的气体 ⑤NO2:引起酸雨和光化学烟雾、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 ⑥P2O5:白磷或红磷燃烧产生的大量白烟,能吸水,可作干燥剂 ⑦CaO:食品干燥剂、建筑材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 3、酸:①碳酸:制碳酸饮料(汽水、雪碧等) ②盐酸:金属除锈、除水垢、胃液中助消化、

各种高中化学知识总结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

无机框图推断题剖析 [题型示例] [20XX年全国卷II28题15分]以下一些氧化物和单质 之间可发生如右图所示的反应:其中,氧化物(Ⅰ)是红 棕色固体、氧化物(Ⅱ)、(Ⅲ)、(Ⅳ)在反应条件下都是 气体。 ⑴氧化物(Ⅰ)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氧化物(Ⅱ)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⑵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考况简析] 框图推断题,是高考的必考题。考得最多的一年是1995年,考查了2个无机框图推断和1个有机框图推断,共计19分,其余每年都考了1-2个框图推断题,分值都在6-16分左右。 [考查目标] 既考查了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主要载体的有关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及化学计算等基础知识,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观察、阅读、归纳、分析、推理等综合能力。 [解答方法] 信典倒顺法 第一步——分析信息:析准、析全题中的所有信息。涉及物质性质或结构的信息,要能以元素周期表为线索搜索出物质或物质范围,如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ⅦA-AgCl、ⅪA-BaSO4、ⅣA-H4SiO4;涉及化学反应的要弄清楚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并注意把握住反应条件和转化的关系。 第二步——抓住典型:抓住典型已知物或典型已知条件或典型转化关系或典型定量数据等,并以其为突破口。 第三步——倒顺推断:在突破口的基础上或倒推或顺推,以推断出有关物质。 第四步——扣问作答:在推断结果的基础上紧扣题问进行作答。 [例题解析] 第一步——分析信息:氧化物(Ⅰ)是红棕色固体==> Ⅰ为Fe2O3;氧化物(Ⅱ)、(Ⅲ)、(Ⅳ)在反应条件下(高温)都是气体==> Ⅱ、Ⅲ、Ⅳ为SO2、SO3、NO、NO2、CO、CO2、H2O 第二步——抓住典型:Ⅰ- Fe2O3 第三步——倒顺推断:顺推:氧化物Ⅰ(Fe2O3)+ 氧化物Ⅱ→ 单质Ⅰ+ 氧化物Ⅳ ==> 氧化物Ⅱ- CO、单质Ⅰ- Fe、氧化物Ⅳ- CO2;顺推:氧化物Ⅱ(CO)+ 氧化物Ⅲ→ 单质Ⅱ+ 氧化物Ⅳ(CO2) ==> 氧化物Ⅲ- H2O、单质Ⅱ- H2;倒推:单质Ⅱ(H2)+ 氧化物Ⅱ(CO)← 氧化物Ⅲ(H2O)+ 单质Ⅲ ==> 单质Ⅲ- C 第四步——扣问作答:⑴氧化物(Ⅰ)的化学式(分子式)是Fe2O3;氧化物(Ⅱ)的化学式(分子式)是CO 。⑵反应①:Fe2O3 + 3CO 高温2Fe + 3CO2;反应②:CO + H2O 高温CO2 + H2;反应③:C + H2O 高温CO + H2。 [归纳小结] ①熟练解题方法;②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③在搜索物质范围时一定要以元素周期表为线索进行系统搜索;④有的考题的信息会在提问里面,所以,考生要注意通读试题后再来做题更好,不要急于求成。 [规律总结] 一、特征结构

高中化学必修一无机物推断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无机物 推断知识点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高化学必修一“无机推断” 一、常见的突破口: 抓住题目的突破口,是解决无机推断题的关键。题目中的突破口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显性的突破口通常是指物质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用途以及一些特征的反应现象;而隐性的突破口则往往是一些特殊的反应类型或者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1、物质颜色 2、物质状态 固体状态:SO3液态单质:Br2、Hg; 液态化合物:H2O、H2O2、H2SO4、HNO3等;气态单质:H2、N2、O2、F2、Cl2等; 气态化合物:C、N、S的氢化物及氧化物等。 3、反应现象或化学性质 (1)焰色反应:黄色—Na;紫色(钴玻璃)—K。

(2)与燃烧有关的现象:火焰颜色:苍白色:H2在Cl2中燃烧;(淡)蓝色:H2、CH4、CO等在空气中燃烧; 黄色:Na在Cl2或空气中燃烧;烟、雾现象:棕(黄)色的烟:Cu或Fe在Cl2中燃烧;白烟:Na在Cl2或P在空气中燃烧;白雾:有HX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产生;白色烟雾:P在中燃烧。 Cl 2 (3)沉淀特殊的颜色变化:白色沉淀变灰绿色再变红褐色:Fe(OH)2→Fe(OH)3; 白色沉淀迅速变棕褐色:AgOH→Ag2O。 (4)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 (5)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复原的气体:SO2;(不恢复的是Cl2、NaClO、Ca(ClO)2等次氯酸盐、氯水、过氧化钠、过氧化氢、活性碳) (6)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成红棕色的气体:NO; (7)使淀粉溶液变蓝的物质:I2;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Cl2、Br2、FeCl3、碘水等(8)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黄色固体:Na2O2; (9)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P4; (10)遇SCN-变红色、OH-产生红褐色沉淀的离子:Fe3+; (11)不溶于强酸和强碱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12)遇Ag+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浅黄色、黄色沉淀的离子分别是:Cl-、Br-、I-。(13)可溶于NaOH的白色沉淀:Al(OH)3、H2SiO3;SiO2金属氧化物中Al2O3; (14)可溶于HF的酸性氧化物:SiO2;非金属单质:Si (15)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单质:Al、Si、;化合物:铵盐; (16)能与浓硫酸、铜片共热产生红棕色气体的是:硝酸盐; (17)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胶状沉淀且不溶于任何强酸的离子:SiO32-;通CO2变浑浊:石灰水(过量变清)、Na2SiO3、饱和Na2CO3、NaAlO2 (18)溶液中加酸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SO2、H2S;

高中化学无机推断题解题技巧讲解

高中化学无机推断题解题技巧讲解 给出物质范围的表格型推断题。 解题关键:列表分析,对号入座;直观明快,谨防漏解。 总之,化学无机推断题解题技巧是:首先,读审仔细读题、审清题意。即弄清题意和要求,明确已知和未知条件,找出明显条件和隐蔽条件。其次,找突破口或“题眼”通过分析结构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和现象特征及特征数据等等,确定某一物质或成分的存在,以此作解题突破口。第三,推理从突破口向外扩展,通过顺推法、逆推法、假设法得出初步结论,最后作全面检查,验证推论是否符合题意。 有机推断类试题 有机推断是一类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的题型,其一般形式是推物质,写用语,判性质。当然,有的只要求推出有机物,有的则要求根据分子式推同分异构体,确定物质的结构;有的还要求写出有机化学方程式。由于有机化学中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而有机物的分子式不能表示具体的物质,因此用语中特别强调写出有机物质的结构简式。 命题常以有机新材料、医药新产品、生活调料品为题材,以框图或语言描述为形式,主要考查有机物的性质与转化关系、同分异构、化学用语及推理能力。设计问题常涉及官能团名称或符号、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反应条件、反应类型、空间结构、

计算、检验及有关合成路线等。 【答题策略】 有机推断题所提供的条件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这类题往往直接从官能团、前后有机物的结构差异、特殊反应条件、特殊转化关系、不饱和度等角度推断。 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也告诉一些物质性质)进行推断,一般是先求出相对分子质量,再求分子式,根据性质确定物质。至于出现情境信息时,一般采用模仿迁移的方法与所学知识融合在一起使用。推理思路可采用顺推、逆推、中间向两边推、多法结合推断。 元素或物质推断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命题点,采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述元素性质或框图转化的形式来展现题干,然后设计一系列书写化学用语、离子半径大小比较、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及相关简单计算等问题。此类推断题的完整形式是:推断元素或物质、写用语、判性质。 【答题策略】 元素推断题,一般可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然后对照此表进行推断。 对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目暗示的突破口,联系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 对无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示条件的限定,逐渐

高中化学推断题眼总结

元素周期表 一、位置与结构 1、Li是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2倍的元素。 2、S是最高正价等于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元素。 3、Be、Mg是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Li、Na是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1/2的元素;3倍的是C、Si;3倍的是O、S;4倍的是Ne、Ar。 4、Be、Ar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Mg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a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8倍的元素。 5、H、He、Al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 6、He、Ne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都满足2n2的元素。 7、H、He、Al是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 8、Mg是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6的元素;1/3的是Li、P;1/2的有Be;相等的是H、He。 9、C、S是族序数是周期数2倍的元素。 10、O是族序数是周期数3倍的元素。 11、C、Si是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 12、O、F是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 二、含量与物理性质 1号元素氢:原子半径最小,同位素没有中子,密度最小的气体。H是最轻的非金属元素;Li是最轻的金属元素 6号元素碳: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单质有三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自然界硬度最大、石墨、富勒烯)。 7号元素氮: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78%),单质有惰性,化合时价态很多,化肥中的重要元素。 8号元素氧: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空气中含量第二多的气体(21%)。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生命活动关系密切的元素,有两种气态的同素异形体。 9号元素氟: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无正价,不存在含氧酸,氧化性最强的单质。 11号元素钠: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焰色反应为黄色。 12号元素镁:烟火、照明弹中的成分,植物叶绿素中的元素。 13号元素铝:地壳中含量第三多的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两性的单质(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常温下遇强酸会钝化。 14号元素硅: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元素,半导体工业的支柱。Si是人工制得纯度最高的元素 15号元素磷:有两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白磷、红磷),制造火柴的原料(红磷)、化肥中的重要元素。 16号元素硫:单质为淡黄色固体,能在火山口发现,制造黑火药的原料。 17号元素氯:单质为黄绿色气体,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氯碱工业的产物19号元素钾: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化肥中的重要元素。20号元素钙: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质元素,骨骼和牙齿中的主要矿质元素。 三、化学性质与用途 1、F是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

高中化学无机推断框图题精选(附答案)

1.下图为某些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未注明用量的物质间均按恰好充分反应处理) 已知A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常温下,甲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乙为可燃性气体,甲、乙分子中质子数相等。 (1) A的化学式是;乙的化学式是。 (2) X是一种纯净物,X的化学式是;C中含有、。(填化学式) (3)能否确定B为何种物质?如果能,写出B的化学式;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 2.甲、乙、丙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常见单质,A、B、C、D、E、F、G、X均为常见的化合物。B、X的式量(分子量)相同,E的式量比D大16,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之间相互转化如下图所示: (1) X的电子式是,G的化学式是。 (2)上述物质中能与水发生反应(不考虑单纯的盐的水解)且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的物质的代号是。 (3)反应“D+丙”的化学方程式是。 (4)写出X与D在稀硫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甲、乙、丙三种常见的单质,X、Y、Z三种常见的化合物,它们在一定条件 下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 请填写以下空白: (1)在X、Y、Z三种化合物中肯定含有乙、丙两种元素的化合物 是。 (2)在X、Z两种化合物的正价元素的化合价中,是。 A.前者高 B.后者高 C.不一定 原因是。 (3)当X为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时,写出X跟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丙跟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当X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时,写出X跟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丙跟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有X、Y、Z三种单质,常温下X是固体,Y是液体,Z是气体。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据此推断X、Y、Z的化学式:X 、Y 、Z 。 (2) X是常见的单质,它是主族元素,还是副族元素,其理由是:。 (3)写出C+Y → A的离子方程式:。 5.根据以下反应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溶液所含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溶液跟B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G转变为E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乙两种物质是常见的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其有关物质性质如图,其中C为白色沉淀,D为气体。 (1)若D为酸性气体,则A的化学式为。 (2)若D为碱性气体,则A的化学式为。 (3)若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M发生水解反应只生成两种酸N和P,则下列 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M可能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B. N、P均一定为一元酸 C. M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此反应可能为氧化还原反应 E.生成物中的无氧酸和含氧酸并存 7、X、Y、Z、W为常见的4种单质。常温下,X是固体,Y是液体,Z是无色气 体,W为黄绿色气体。其反应关系如下,其中B的溶液显强酸性。 (1)根据反应推断X、Y、Z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指出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 (3)写出A溶于水后加入X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4)写出C与过量W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8.A、B、C是所学过的三种单质,A、B、C及其它物质之间的反 应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B、D、E、F的水溶液呈酸性。

重点高中化学推断题总结(经典+全)

重点高中化学推断题总结(经典+全)

————————————————————————————————作者:————————————————————————————————日期:

无机推断题复习 无机推断题是在化学学科的历次高考改革中始终保留的一种基本题型,是高考的热点题型。它以无机物的结构、性质和相互转化为载体,不仅能全面检查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检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能考查学生抽象、求异、发散、收敛,逻辑推理,知识迁移,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能力,也能很好地与化学实验、计算、基本化学用语,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及化合物,有机知识等学科内综合考查,对考生有很好的区分度,预计在今后的理科综合能力考查中,它将依然是化学学科的一种重要题型。 一、无机推断题复习方法和策略。 推断题融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和理论于一体,侧重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在解无机推断题时,读题、审题相当重要,在读题审题过程中,要认真辩析题干中有关信息,抓住突破口,分析无机推断中的转化关系,仔细推敲,挖掘出隐含条件。 (一)基本思路 读题(了解大意)→审题(寻找明显条件、挖掘隐含条件与所求)→解题(抓突破口)→推断(紧扣特征与特殊)→得出结论→正向求证检验 读题:读题的主要任务是先了解题目大意,寻找关键词、句,获取表象信息。切勿看到一点熟悉的背景资料就匆匆答题,轻易下结论,这样很容易落入高考试题中所设的陷阱。 审题:对读题所获信息提炼、加工,寻找明显的或潜在的突破口,更要注意挖掘隐含信息-“题眼”。“题眼”常是一些特殊的结构、状态、颜色,特殊的反应、反应现象、反应条件和用途等等。审题最关键的就是找出”题眼”。 解题:找到“题眼”后,就是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解无机推断题常用的方法有:顺推法、逆推法、综合推理法、假设法、计算法、实验法等。通常的思维模式是根据信息,大胆猜想,然后通过试探,验证猜想;试探受阻,重新阔整思路,作出新的假设,进行验证。一般来说,先考虑常见的规律性的知识,再考虑不常见的特殊性的知识,二者缺一不可。 验证:不论用哪种方法推出结论,都应把推出的物质代入验证。如果与题设完全吻合,则说明我们的结论是正确的。最后得到正确结论时还要注意按题目要求规范书写,如要求写名称就不要写化学式。 (二)相关知识储备 解答无机推断题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为基础。下面以“考纲”为核心,以教材出发,结合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和对未来的预测,对常考的热点知识作如下归纳: 一.颜色状态 状态常温下呈液态的特殊物质:H2O、H2O2、C6H6 、C2H6O 、Br2、Hg、等

高中化学无机推断提高题

高中化学专题练习——推断题 1.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之间的一些反应关系,其中部分产物未写出。常温下X 是固 体,B 和G 是液体其余均为气体。根据图中关系推断: (1)化学式X A B (2)写出C →E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实验室收集气体D 和F 的方法依次是 法和 法。 2分)有X 、Y 、Z 三种单质,X 是金属,常温下Y 是液体,Z 是气体,反应关系为: (1)据此推断X 、Y 、Z 的化学式为:X_________,Y_________,Z__________。 (2)C+Y →A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 元素的核电荷数小于36,它是不是主族元素,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分)下图中每一个方框内的字母代表一种物质,常温常压下,A 、B 、C 、D 、均为单质,且B 为金属,其它三个为双原子分子的气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图中所示的化 合反应,得到化合物E 、 F 、 G 、 H 、 I 和 J ,这些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的状态及颜色已在图中注明, 有关反应的化学计 量数为: (1)A 与B 按物质的量之比n(A)∶n(B)=1∶2完全反应生成G (2)B 与C 按物质的量之比n(B)∶n(C)=3∶1完全反应生 X OH - H + A B C B Na 2O 2 D E F G Fe 微热 B E 无色气体J 棕色气体 I 无色气 体 H G白色固体F固体E无色气体 A B C D

中考化学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含有四种元素的盐,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原理:A和B反应生成C、D和E三种物质,通过光合作用D和E反应生成F和G,煤气主要成分H在F中燃烧生成E,I和D反应只生成J,J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G的化学式为____,G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 (2)A的俗称是____;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I的用途是______(答1点即可);H在F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改良后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可用_____测定。 【答案】C6H12O6 O 小苏打 NaHCO3+HCl=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干燥剂 2CO+O2点燃 2CO2 pH试纸 【解析】 【分析】 根据A~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含有四种元素的盐,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所以A是碳酸氢钠,其反应原理:A和B反应生成C、D和E三种物质,B是盐酸,通过光合作用D和E反应生成F和G,煤气主要成分H在F中燃烧生成E,所以H是一氧化碳,E是二氧化碳,F是氧气,I和D反应只生成J,所以I是氧化钙,D是水,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是J氢氧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所以G是葡萄糖,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 (1)由分析可知:G是葡萄糖,其化学式为:C6H12O6,G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碳;故填:C6H12O6;碳 (2)A的俗称是小苏打,A和B的反应是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故填:小苏打;NaHCO3+HCl=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 (3)I的用途是干燥剂;H在F中燃烧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 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O2点燃 2CO2;故填:干燥剂;2CO+O2 点燃 2CO2 (4)改良后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可用pH试纸测定。故填:pH试纸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物质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B是二氧化碳,D为常用食品干燥剂,E为稀硫酸,G是黑色固体粉末,F溶液呈浅绿色,H溶液呈蓝色。下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省略;“→”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化学无机推断题突破口总结

高中化学无机推断题突破口总结 ivft7331|Lv3|被浏览83次 2013-03-31 10:04 满意回答 检举|2013-04-01 2:53 我所知道的加上网上搜罗来的,呵呵,希望能对楼主有所帮助(这些题眼逃不出一些物质的颜色,性质,反应物种类的情况,楼主平时在做题的时候多关注一下也是不错的积累方式哦)物质推断涉及知识面广,思维强度大,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确定解题的突破口。下面将有关题眼总结如下:1、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气态氧化物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单质和水,该元素可能是硫或氮。2、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合,生成盐的元素一定是氮。3、两溶液混合生成沉淀和气体,这两种溶液的溶质可能分别是:①B a(OH)2与(NH4)2SO4,②可溶性铝盐与可溶性金属硫化物或可溶性碳酸盐或碳酸氢盐,③可溶性铝铁盐与可溶性碳酸盐或碳酸氢盐。4、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可能是Al、Al2O3、Al(OH)3、氨基酸、弱酸的铵盐、弱酸的酸式盐等。5、既能与强酸反应放出气体又能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常见的物质有Al、弱酸的铵盐(如碳酸铵、碳酸氢铵、亚硫酸铵、硫化铵、硫氢化铵等)。6、在水中分解生成气体和难溶物或微溶物的物质可能是Al2S3、Mg3N2、CaC2等。7、与水接触放出气体的常见物质有:Li、Na、K、Na2O2、F2。8、A物质放到B物质中,先生成沉淀,后沉淀又溶解,A、B可能分别是CO2与C a(OH)2、NaOH与铝盐、NH3与AgNO3、HCl与NaAlO2。9、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H2S、SO2、不饱和烃类、活泼金属、碱类等。10、特殊的实验现象:(1)H2在Cl2中燃烧呈苍白色火焰。(2)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为浅紫色。(3) 遇酚酞变红的气体必是氨气。(4)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是NO。(5)Cl2通入含Br-溶液中,会出现橙色;加入有机溶剂,在有机溶剂层出现橙红色。Cl2通入含I-的溶液中,会出现深黄色,加入有机溶剂,在有机溶剂层出现紫红色。(6)遇SCN -显红色或OH-遇生成红褐色沉淀或遇苯酚显紫色的离子是Fe3+。(7)遇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溶液中可能含有Ag+或SO42-。(8)遇HCl生成沉淀的溶液中可能含有A g+、SiO32-、S2O32-。(9)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是H2S,与H2S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的气体可能是Cl2、O2、SO2、NO2等。(10)电解电解质溶液时阳极气态产物一般是Cl2或O2,阴极气态产物是H2。(11)使品红褪色的气体可能是或,物质可能是次氯酸盐,如、,氯水、等。(12)溶液中一些离子的颜色,Cu2+:绿色(浓的CuCl2溶液中)或蓝色(其它的铜盐溶液或CuCl2的稀溶液中)。Fe3+:棕黄色(浓溶液)或黄色(稀溶液)。Fe2+:浅绿色。MnO4-:紫红色。(13)某些沉淀的颜色:Fe(OH)3:红褐色。Fe(OH)2:白色沉淀,迅速地转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棕色沉淀。CuS、Ag2S、PbS 黑色沉淀均不溶于酸。FeS:黑色沉淀溶于酸。AgBr:淡黄色沉淀,不溶于酸。AgI、Ag

高一化学无机推断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无机推断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化合物X 由三种元素组成,为探究其组成的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提示:化合物E 的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请回答: (1)X 的化学式是___。强碱Y 的电子式为___。 (2)在常温和干燥的条件下,化合物X 可以稳定的存在,但它在水溶液中不稳定,一段时间后转化为红褐色沉淀和一种气体单质。 ①化合物X 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②人们针对化合物X 的稳定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下列物质可以提高化合物X 在水溶液由稳定性的是___。 A. 4KHSO B .23K CO C .3CH COOK D .23K SO ③为研究温度对化合物X 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___ (3)化合物X 有多种制备方法其中一种方法是强碱Y 条件下用次氯酸钾红褐色沉淀B ,其化学方程式为___。 2.物质A 、B 、C 、D 、E 、F 、G 、H 、I 、K 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中气体D 、E 为单质,试回答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是______,D 是______,K 是______; 写出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写出反应F G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加热K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在溶液Ⅰ中滴入NaOH 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实验室检验溶液B中阴离子的方法是______ 金属A混有少量金属H,除去H简单的操作是______ 3.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将D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F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褐色胶体E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 (2)A、B、H的化学式:A,B,H。 (3)① H O分子的电子式:。 22 ②写出C的酸性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写出鉴定E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 4.现有金属单质A、B、C、D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E、F、G、H、I,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 F ; (2)已知A的一种氧化物可以做核潜艇的供氧剂,则其氧化物供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④离子方程式:;。 5.A---J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且已知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

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题眼”归纳

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⑴ 固体颜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红色);Cu2(OH)2CO3(绿色);CuSO4·5H2O(蓝色)。 ⑵ 溶液颜色:CuCl2、CuSO4(蓝色);FeCl2、FeSO4(浅绿色);FeCl3、Fe2(SO4)3(黄色)。 ⑶ 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⑷ 沉淀颜色: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 2.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 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S;气体单质有H2、N2、O2;无色气体有H2、N2、O2、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 3.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电解H2O);催化剂(KCIO3分解制O2);高温(CaCO3分解,C、CO还原CuO、Fe2O3);加热(KCIO3、KMnO4、Cu2(OH)2CO3等的分解,H2还原CuO、Fe2O3)。 4.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⑴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⑵ 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⑶ 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⑷ 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⑸ 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⑹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⑺ 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5.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⑴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I。 ⑵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⑶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⑷ 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 ⑸ 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 ⑹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归纳和总结(完整版)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和总结(完整版) 一、同系物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 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 3、结构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 如CH 3CH 2CH 3和(CH 3)4C ,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 团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 3CH 2Br 和CH 3CH 2CH 2Cl 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 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⑴ 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如C 5H 12有三种同分异 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 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如1—丁烯与2—丁烯、 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 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如1—丁炔与1,3—丁二烯、丙 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 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 息题中屡有涉及。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况: ⑴ C n H 2n +2:只能是烷烃,而且只有碳链异构。如CH 3(CH 2)3CH 3、CH 3CH(CH 3)CH 2CH 3、C(CH 3)4 ⑵ C n H 2n :单烯烃、环烷烃。如CH 2=CHCH 2CH 3、 CH 3CH=CHCH 3、CH 2=C(CH 3)2、 、 ⑶ C n H 2n -2:炔烃、二烯烃。如:CH ≡CCH 2CH 3、CH 3C ≡CCH 3、CH 2=CHCH=CH 2 ⑷ C n H 2n -6:芳香烃(苯及其同系物) 、 ⑸ C n H 2n +2O :饱和脂肪醇、醚。如:CH 3CH 2CH 2OH 、CH 3CH(OH)CH 3、CH 3OCH 2CH 3 CH 2—CH 2 CH 2—CH 2 CH 2 CH 2—CH —CH 3 CH 3 CH 3 CH 3 3 CH 3 CH 3

高中化学无机推断 集锦

A B E C D F G H2O 高中化学无机推断题集锦 1、对从太空某星球外层空间取回的气体样品分析如下: (1)将样品溶于水,发现其主要成分气体A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2)将A的 浓溶液与KMnO4反应产生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B,将B通入石灰乳可生成两种钙 盐的混合物D。(3)A的稀溶液与锌粒反应生成气体C,C与B的气体充分混合经 光照发生爆炸又生成气体A,实验测得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C、D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_。 (2)气体B与Ca(OH)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物D俗名是 __________________,它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有效成分与空 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物质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浅黄色固体W E ③ ② 气体甲 E ① 气体乙 白色悬浊液C 固体A 溶液B 点燃 液B 溶 ④ 液体E 气体丙液D 溶 溶液B (1)W为__________ (2)固体A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1mol气体乙完全燃烧时生成1molE和2mol丙, 则乙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3)C溶液中的溶质和丙以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时,离子方程式为____ ______。 (4)利用图中有关物质实现C→B的转变,该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若甲和乙恰好完全反应,则A和W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3、有A、B、C、D、E、F、G七种常见物质,它们满足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已知: ○1A、B、C、D含同一种元素;○2A、B、C、D、E、F、G 都不是氧化物;③D、G是钠盐; ④A、E、F、G含同一种元素,且F为单质,E在常温下为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F的化学式:A_______F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D→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D→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C、D、E几种常见的化合物或单质之间 有如下转化关系: (1)若E是酸酐,D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则B的化学式是,工业 上实现D转化为E的化工设备的名称是。 (2)若C是酸性气体,B是碱性气体,则E是。工业生产实际中。合成 B选择一定的下列条件的依据是: ①压强②温度 (3)若A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C为黄绿色单质气体,则E的电子式为。 (4)若A是某有机物,其分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C;B→D。 5、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C,B与D 分别是同主族元素;已知B、D二元素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是A、C二元素原子核中 质子数之和的2倍;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中有两种是气体;两种是固体。 回答:(1)写出由B、C二元素所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__________,其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键名称)。 (2)写出两种均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 __________。这两种化合物的水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用A元素的单质与B元素的单质可制成新 型的化学电源,已在宇宙飞船中使用。其构造 如下图所示。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 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 则a是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b是 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6、甲、乙、丙、丁四种单质在点燃条件下反应 生成X、Y、Z、W四种化合物,转化关系如图所 示,又知: ①甲、乙、丙均为前三周期元素的单质,常温下均为 气态;丁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金属。 ②常温下,X是无色液体,Y是黑色固体。 ③丙在乙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丁在乙中燃烧生成 棕黄色的烟,W的水溶液呈黄色。 请填空: (1)丁在甲和X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腐蚀,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少量W的浓溶液滴入热的X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将Y看成碱性氧化物,Y与Z的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4)若一定条件下丁分别与X、Z发生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气体,则消耗丁的物 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7、从固体物质A开始,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