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

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
通信专业实务(设备环境)练习及答案

通信专业实务

第一章通信电源系统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通信设备用交流电供电时,在通信设备的电源输入端子处测量的电压允许变动范围为额定电压值的( B ) A.-5%~+5% B.-10%~+5% C.-10%~+10% D.-15%~+10%

2.通信电源设备及重要建筑用电设备用交流电供电时,在设备的电源输入端子处测量的电压允许变动范围为额定电压值的( D )

A.-5%~+5% B.-10%~+5% C.-10%~+10% D.-15%~+10%

3.交流电的频率允许变动范围为额定值的( B )以内

A.±3% B.±4% C.±5% D.±6%

4.交流电的电压波形正弦畸变率不应大于( C )

A.3% B.4% C.5% D.6%

5.直流供电系统目前广泛应用( B )供电方式

A.串联浮充B.并联浮充C.混合浮充D.其他

二、多项选择题

1.直流基础电源是指( ABCD )组成的直流供电系统。

A.整流器B.蓄电池C.监控设备D.直流配电设备

2.并联浮充供电方式的特点是( ABCD )

A.结构简单B.工作可靠C.供电效率较高D.浮充工作状态下,输出电压较高;当蓄电池单独供电时,输出电压较低

3.典型的直流系统设备有( ABC )

A.整流器设备B.蓄电池组C.直流配电设备D.UPS

4.通信设备用电以直流电源为主,可分为( CD )

A.-48V B.+48V C.基础电源D.机架电源

5.通信电源系统的发展趋势有( ABCD )

A.实施分散供电B.电源设备与通信设备的一体化

C.提高交流供电系统可靠性D.电源设备的少人值守和无人值守

三、简答题

1.简述通信设备对电源系统的基本要求。

答:通信设备对电源系统的基本要求有:供电可靠性、供电稳定性、供电经济性和供电灵活性。其中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包括不允许电源系统故障停电和瞬间间断这两方面的要求。

2.简述通信电源系统的构成。

答:通信电源系统的构成由交流供电系统、直流供电系统、相应的接地系统和集中监控系统组成,其中直流供电系统是通信电源专业的重点内容。

3.简述分散式供电类型及其供电的优缺点。

答:分散式供电的类型:电力室在保证交流供电的前提下,将交流电源直接送入各通信楼层或通信机房,而直流电源则由分散设置在通信楼层或通信机房的整流设备、蓄电池组、直流配电屏组成的供电系统就近供电于各通信设备。

与集中供电系统相比,其优点为:1)供电可靠性高2)供电经济性高3)投资费用低4)运行维护费用低缺点是:1)分散供电时,为降低楼板对蓄电池组的荷重要求,在电池容量和放电时间的选择上往往篇小。因此,需要将传统的以蓄电池为主要保障供电的思想改变为以交流电保障供电的思想。

2)分散供电需要考虑通信电源设备是否会对通信设备或系统造成影响,特别是在电磁兼容性方面的考虑。

第二章交直流供电系统

一、单项选择题

1.变压器的初级电流是由变压器的( C )决定的

A.初级电压B.次级电压C.次级电流D.次级阻抗

2.距离10~35kV导电部位( C )以内工作时应切断电源。

A.30cm B.50cm C.1m D.1.5m

3.交流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值:照明回路按实际负荷配置,其他回路不大于最大负荷电流的( B )倍。

A.3 B.2 C.1.5 D.1

4.高压检修时,应遵守( B )的程序。

①停电②验电③放电④挂牌⑤接地⑥检修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④-⑥

C.②-①-③-⑤-④-⑥D.②-①-③-④-⑤-⑥

5.电流互感器在运行过程中二次线圈回路不能( D )

A.断路和短路B.断路C.短路D.开路

二、多项选择题

1.高压配电电压常见的有( AB )

A.6kV B.10kV C.35kV D.110kV

2.我国目前采用的输变电标准电压有( ABCD )和110kV

A.35kV B.220kV C.330kV D.500kV

3.直流基础电源的基础电压范围内的工作电压有( ABC )

A.浮充电压B.均衡电压C.终止电压D.充电电压

4.常用的高压电器有( ABCD )和避雷器等

A.高压熔断器B.高压断路器C.高压隔离开关D.高压负荷开关

5.交流高压配电网的基本接线方式有( ABC )

A.放射式B.树干式C.环状式D.总线式

三、判断题

1.一类市电供电方式从两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引入两路供电线,两路供电线不应有同时停电检修的情况。(√)

2.放射式配电方式就是从区域变电所的6~10kV母线上引出一路专线,直接接电信局的配电变电所配电,沿线可接其他负荷,各配电变电所无联系。(×)

3.直流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值应不大于最大负载电流的1.5倍,各专业机房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值应不大于最大负载电流的两倍。(×)

4.对于-48V基础电源,按照维护规程要求:电信设备受电端子上允许电压变动范围是-40~57V,衡重杂音电压要求≦2mV,供电回路全程最大允许压降为2.6V。(×)

5.电流互感器是根据升压变压器的原理制成的,它通过线圈的匝数比来进行交流小电流到大电流的变换。(×)

四、简答题

1.常用的高压电器及设备有哪些?

答:常用的高压电器及设备包括:高压熔断器、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高压负荷开关、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高压开关柜和配电变压器。

2.简述对交流基础电源供电的基本要求。

答:对交流基础电源供电的基本要求是电力系统供电安全可靠,停电次数少而且停电时间短,电压变动小,频率变化小,波形畸变小等。

3.简述功率因数对供电系统的影响及电容补偿原理。

答:功率因数越差,说明变压器负荷率越低,因此要合理选择电动机等设备,使其接近满载运行。

根据在LC电路中,电感L和电容C上的电流在任何时间都是相反的,相互间进行着周期性的能量交换的特性,采用在线性负载电路上并联电容来作无功补偿,使感性负载所需的无功电流由容性负载储存的电能来补偿,从而减少了无功电流在电网上的传输衰耗,达到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

4.简述直流供电的杂音指标及要求。

答:直流供电的杂音指标如下:

1)衡重杂音;电话衡重杂音电压:≦2mV;

2)宽频杂音;宽频杂音电压:3.4~150KHZ,≦100mV有效值;150 KHZ ~300MHZ,≦30mV有效值;3)峰值杂音;峰-峰值杂音电压:0~300HZ,≦400mV;

4)离散杂音;离散频率杂音电压:3.4~150Khz,≦5mV有效值;150~200Khz,≦3mV有效值;200~500Khz,≦2mV有效值;500~300KHZ,≦1mV有效值;

5)瞬态杂音:瞬态脉冲时间愈短,影响愈小,则允许的瞬变电压愈高。

5.简述直流高阻配电方式及高阻配电的利弊。

答:直流高阻配电方式即是配电汇流排或馈线的电阻,相对于低阻配电方式较高,阻值可在45M欧姆以上。为了使每一配电支路具有高阻抗,通常取一定截面的电缆线作为馈电线,如果馈线距离短,则在负馈线中串接一附加电阻,以增加总电阻值。

直流高阻配电方式具有较高的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缺点是回路存在压降和电能消耗。另外,由于回路中存在串联电阻,会影响蓄电池组放电时常规终止电压的确定。

6.简述直流配电屏的作用和功能,画出直流配电一次电路示意图。

答:直流配电屏是连接和转换直流供电系统中整流器和蓄电池向负载供电的配电设备。直流配电屏按照配电方式不同,分为低阻和高阻两种。除完成一次电路的直流汇接和分配的作用以外,还具有以下功能:测量、告警、保护和调压。

第三章高频开关型整流器

一、单项选择题

1.全桥式功率交换电路中,当一组高压开关管导通时,截止晶体管上施加的电压为( A )

A.输入电压E B.E/2输入电压C.2倍的输入电压E D.E/3输入电压

2.全桥式功率变换电路中相同集电极电流时输出功率( B )

A.与半桥式功率变换电路的输出功率相同B.是半桥式功率变换电路的输出功率的2倍

C.是半桥式功率变换电路的输出功率的1/2倍D.是半桥式功率变换电路的输出功率的1/3倍

3.按照国家信息产业部的入网检测要求,对开关电源的稳压精度要求较高,一般国家标准要求为( C ) A.±0.1% B.±2% C.±1% D.±0.5%

4.具有强的抗不平衡能力的功率变换电路为( C )

A.推挽式B.全桥式C.半桥式D.单端反激

5.自动平均均流方式的负荷均分电路要求各台整流器内部的电流取样电阻Rs和均流电阻Ra的阻值( B ) A.都不同B.都相同C.差值相同

二、多项选择题

1.通信局(站)所用高频开关电源系统要使负荷均分可采取的方式有( ABC )

A.限流并联B.主从均流方式C.自动平均均流方式D.限流串联

2.在全桥式、半桥式、推挽式功率变换电路中具有相同输出功率时,集电极电流较小的电路为( AB ) A.推挽式B.全桥式C.半桥式D.整流式

3.准谐振变换器是一种新型的谐振变换器,它是在PWM型开关变换器基础上适当地加上谐振( BC )而形成的

A.晶体管B.电感C.电容D.电阻

4.整流电源可分为( ABC )

A.线性电源B.相控电源C.开关电源D.谐振电源

5.时间比率控制( TRC )根据控制情况,可分为( ABD )

A.PWM B.PFM C.PTM D.混合调制

三、判断题

1.PWM型变换器的开关损失是由导通损失和关断损失组成的。(√)

2.开关型稳压电源根据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一般可分PWM型稳压电源和谐振型稳压电源。(√) 3.推挽式功率变换电路中VT1管导通时,在截止晶体管VT2上将施加两倍电源电压(2E)。一对开关管均截止时,它们的集电极施加电压均为E/2。(×)

4.全桥式功率变换电路中当一组高压开关管(VT1,VT4)导通时,截止晶体管(VT2,VT3)上施加的电压即为输入电压E,当所有晶体管均截止时,同臂上的两个高压开关管将共同承受输入电压(即E/2) 。(√) 5.相控电源工作在50HZ工频下,由相位控制调整输出电压,一般需要1+1备份;开关电源的功率调整管工作在高频开关状态,可以模块设计,通常按N+1备份,组成的系统可靠性高。(√)

四、简答题

1.简述高频开关整流设备的电路组成。

答:高频开关整流设备的电路主要由主电路和控制与辅助电路组成;其中主电路包括交流输入滤波、整流滤波、功率因数校正、逆变和输出整流滤波;控制与辅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检测电路、保护动作电路和

辅助电源等。

2.高频开关电源和相控电源相比,有什么优点?出现这些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与相控电源相比,高频开关电源不需要工频变压器,工作频率高,所需的滤波电容、电感大,因而体积小、重量轻、动态响应速度也快。出现这些差别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相控型稳压电源的工频变压器工作在低频(工频50HZ),对电网干扰和负载变动的响应慢,所需的滤波电容、电感、工频变压器的体积庞大,噪声也很大。

3.简述谐振开关实现零电压开通和零电流关断的原理。

答:谐振开关实现零电压开通和零电流关断的原理是利用谐振原理使开关器件中的电流或电压按正弦规律变化,从而当电流或电压自然过零时使用开关器件关断或开通。因此,开关电路中电容和电感产生谐振是实现零电压开通和零电流关断的必要条件。

4.简述功率因数对开关电源的影响及功率因数校正的方法和原理。

答:功率因数较低的开关电源存在许多问题1)谐波电流污染电网,干扰其他用电设备,造成测量仪表产生较大的误差,还会使电动机产生较大的噪声。2)在输出功率一定的条件下,输入电流有效值较大,因此必须增大输入熔断器、断路器和电源线的规格。3)中线内的电流很大,由于中线无过流保护装置,所以,中线有可能因过热而着火。

功率校正的基本方法有两种:无源功率因数校正和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5.简述常见的高频开关管及其功能特点。

答:常见的高频开关管有

1)功率场控晶体管(功率MOSFET),其特点如下:

a.驱动功率小,驱动电路简单,功率增益高,开关速度快,不需要加反向偏置。

b.多个管子可并联工作,导通电阻具有正温度系数,具有自动均流能力。

c.开关速度受温度影响非常小,在高温运行时,不存在温度失控现象。其允许工作温度可达200度d.功率MOSFET无二次击穿问题。

2)绝缘门极晶体管(IGBT或IGT),其特点如下:

a.IGBT管为混合器件,驱动功率容量小,也是一种电压型器件。

b.导通过程压降小,元件电流密度大,其电流等级为10~400A,最高研究水平为1000A,电压等级

6.高频开关整流设备实现负载电流均分的方法有哪些?

答:高频开关整流设备实现负载电流均分通过负载均分电路来实现,通常有三种方法:

1)简单负载均分电路方式:当负载所需的电流不大,且并联的整流器数量较少时,可采取简单的限流并联方式来达到一定的均流效果。

2)主从负载均分电路方式:只要各台电源的电流取样电阻值相同,且输出端接到汇流排上的导线长度相等,汇流排的直流电阻足够小时,无论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或负载电流怎样变化,各台并联的整流器电源输出的电流都相配相同。

3)自动平均均流电路方式:这种均流方式应用较为普遍。其原理是把参与并联工作的整流器内部的电流取样电压通过各自的均流电阻全部连到电源系统的均流总线上,由于各台整流器内部的电流取样电阻和均流电阻都相等,所以在均流总线上得到的电压值是各台整流器电流取样电压的平均值,此电压与各台整流模块内电流取样电阻的比值,即为每台整流模块应输出的电流值。

7.简述高频开关电源功率变换电路中的工作原理。

答:功率变换电路是整个高频开关电源的核心部分,是大功率的高压直流转换成低压直流,即:高压直流->高压交流->降压变压器->低压交流->低压直流。由于变压器体积与工作频率成反比,提高变压器的工作频率就能有效减少变压器的体积,所以功率变换电路又可以描述成:高压直流->高压高频交流->高频降压变压器->低压高频交流->低压直流的过程。

8.高频开关整流设备的保护电路有哪些?作用是什么?

答:1)输入瞬态过压保护:防止瞬间过电压对电源造成的损坏。

2)启动冲击电流限制:防止合闸浪涌电流对电源的开关触点会造成瞬时拉弧熔化,甚至被焊接使开关操作失效。

3)输出电压软启动:防止整流器输出电压突然建立到额定值时在短时间内形成很大的电容充电电流,影响过流保护及短路保护电路动作,导致电源的无法正常启动。

9.简述PWM型开关电源稳定输出电压的原理。

答:PWM(脉冲宽度调制)型控制电路的主控部分由基准电压源、电压误差放大器、比较器、振荡器和相应的驱动电路组成。基准电压源为电压误差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提供一个稳定的参考电压,电压误差放大器接成反相输入放大方式,其反相输入端电压来自高频开关电源输出端的分压取样网络,其输出端与反相输入端之间的反馈网络降低了放大器的增益,有效地防止系统自激振荡而引入的负反馈。PWM调制器反相输入端的锯齿波电压与电压误差放大器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叠加比较,随着电源误差放大器输出的直流误差电压值的上下移动,PWM调制器便输出不同宽度的驱动脉冲来实现调节电源的输出电压,使输出电压稳定在与基准电压相对应的电压值上。

第四章蓄电池

一、单项选择题

1.当蓄电池的放电率( B )10小时放电率时,电池容量减小。

A.低于B.高于C.不高于D.等于

2.密封铅酸蓄电池在环境温度为25度条件下,浮充工作单体端电压范围( C )V。

A.2.15~2.20 B.2.15~2.25 C.2.23~2.27 D.2.25~2.30

3.阀控铅酸蓄电池组在放出电量超过( A )以上额定容量应进行均衡充电。

A.20% B.30% C.50% D.80%

4.铅酸电池放电终止电压一般设定为( B )V。

A.2 B.1.8 C.1 D.0.5

5.铅酸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端电压(U充)与电动势(E),关系式为( C )。

A.U充=E B.U充=I充×r内-E C.U充=E+I充×r内

二、多项选择题

1.依据( ABC )来判断阀控式电池的低压恒压是否正常充电终了。

A.充电终期电流B.充入电量C.充电时间D.极板颜色

2.决定使用中的蓄电池容量的因素是( BC )。

A.极板结构B.放电率C.电解液温度D.极板片数

3.铅酸蓄电池在( AD )时失去电子。

A.正极充电B.负极充电C.正极放电D.负极放电

4.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为了使气体少析出或不析出的主要措施有( AB )。

A.采用无锑合金,提高负极析氢电位B.采用阴极吸收技术

C.降低电解液的比重D.控制蓄电池组充电时间

5.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并不是“免维护”,电池的变化是一个渐进和积累的过程,为了保证电池使用良好,做好运行记录是相当重要的,要检测的项目有( ABCD )。

A.端电压B.连接处有无松动、腐蚀现象C.电池壳体有无渗漏和变形

D.极柱、安全阀周围是否有酸雾酸液逸出

三、判断题

1.为了使蓄电池容量经常保持充足状态,所以要定期对蓄电池进行均衡充足。(√)

2.在通信供电系统中,蓄电池组仅起到停电放电或防止瞬间断电作用。(×)

3.铅酸蓄电池的隔板上既要求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但又要求具有一定的孔率和孔径。(√)

4.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基本特点是使用期间不用加酸、加水维护,电池为密封结构,不会漏酸,也不会排酸雾,电池盖子上设有单向排气阀。(√)

5.防酸隔爆式电池和密封电池可使用在一个供电系统中。(×)

四、简答题

1.简述铅酸蓄电池电动势产生的过程。

答:铅酸蓄电池正极板上的活性物是二氧化铅,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海绵状铅。在稀硫酸溶液中,由于电化学作用,负极板带负电,正极板带正电,这样,在电池的正负两极上便产生了电动势。

2.解释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电压特性曲线。

答:a.铅酸蓄电池的充电压特性曲线:用一定的电流对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电池端电压的变化曲线称为充电特性曲线,充电初期,充电电流主要用于极板活性物的恢复。蓄电池的端电压上升很快。充电中期,充电电流仍用于活性物质的恢复。蓄电池的端电压在较长时间内缓慢上升。充电末期,充电电流主要用于分解水。蓄电池的端电压迅速升高到2.6V左右。此后,充电电流几乎完全用于分解水,电极上气泡释出已趋近饱和,端电压稳定在2.6~2.7V左右,此时电池充电终了。

b.放电特性曲线:充足电的蓄电池以一定的电流放电时,端电压的变化曲线称为放电特性曲线。放电初期,

蓄电池端电压下降很快。放电中期,蓄电池端电压下降很缓慢。放电末期,端电压又下降很快。蓄电池端电压下降到1.8V时,即放电终了,应立即停止放电。这时,蓄电池电动势立刻上升到2V左右。

3.简述铅酸蓄电池的容量及影响容量的因素。

答:铅酸蓄电池的容量,标志着储存电量的多少,一般用安时(Ah)表示,即与电池的放电电流和放电时间有关。额定容量: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蓄电池能放出的最低电量称为额定容量。固定型铅酸蓄电池规定的工作条件为:10小时率电流放电,电解液温度为25度,放电终了电压为1.8V。实际容量:在特定的放电电流、电解液温度和放电终了电压等条件下,蓄电池实际上放出的电量称为实际容量。

影响蓄电池容量的主要因素是放电电流、电解液的温度和浓度。

同一铅酸蓄电池在不同放电率下,放出的容量不同。放电率越高,放电电流越大,蓄电池放出的容量越小;反之则放出的容量就大。为避免蓄电池深度放电,放电率低于正常放电率时,要适当提高放电终了电压。电解液的温度在-15~45度的范围内,温度越高,蓄电池的容量越大。常温下使用的蓄电池,一般以25度为标准计算容量,在10~35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或降低一度,蓄电池的容量就约增大或减小额定容量的0.008倍。

电解液必须有一定的浓度,才能保证电化学反应的需要。电解液还必须具有最小的电阻和最快的扩散速度,才能蓄电池有足够大的容量。电解液浓度适当时,15度时电解液密度应在1.20~1.30范围内,若高于1.3,电解液对极板和隔板的腐蚀作用增大,会使蓄电池的容量下降,寿命缩短。

4.简述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基本结构及实现密封的基本原理。

答: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基本结构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极板:由板栅与活性物质构成,分正极板与负极板两种。

2)隔板与电解液:隔板由超细玻璃纤维经抄制而成;电解液为一定比重的稀硫酸溶液。

3)外壳:包括电池槽、盖板等塑料件。

4)汇流排与端极柱:电池内部极板与电池外部之间的导游体。

5)安全阀:一般由阀体、像胶件与防爆片组成。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密封原理:1)负极板采用无锑合金,严格控制Fe、Cl等杂质含量,提高负极析氢电位,使得负极析氢较困难。2)负极容量高于正极容量,充电时防止负极析出氢气,并使O2在负极复合。3)采用阴极吸收技术,使超细玻璃纤维隔板处于不饱和吸酸状态,具有一定贫液度,并且留有足够的气体通道,这为气体扩散创造了有利条件,使正极产生的氧气扩散至负极与海绵状铅反应。通过以上措施,电池在运行过程基本无气体逸出,也就无水损耗,因此可以实现密封。

5.造成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失效的因素有哪些?

答:造成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失效的因素主要有:

1)板栅的腐蚀与增长

2)电解液干涸

3)负极硫酸化

4)早期容量损失

5)热失控

6)隔板失效

6.影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自放电率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自放电率的因素主要有:

1)板栅材料的自放电性能。使用纯铅板栅、铅钙板或铅钙多元合金,具有较高的析氢过电位,故自放电较小,而如采用低锑板栅,由于锑的存在,降低了析氢过电位,故自放电较大。

2)杂技对自放电的影响。电池活性物质添加剂、隔板、硫酸电解液中的有害杂技含量偏高,是电池自放电高的重要原因。板板上部分活性物质与杂技构成了腐蚀电池,而产生自放电。

3)温度对自放电速度的影响。阀控式密封电池在25~45度环境温度下自放电速度很小,每天自放电量平均为0.1%左右。温度越低,自放电速度越小,所以低温条件有利于电池储存。

4)电解液浓度对自放电的影响。自放电速度随电解液密度增加而增加,且正极板受电解液密度影响最大。7.选择蓄电池浮充电压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1)选择在该充电电压下,电池极板生成的PbO2较为致密,以保护板栅不致于很快腐蚀。

2)选择的浮充电压应尽量减小电池氧气与氢气析出,并减小负极硫酸盐化。

3)考虑电解液浓度、板栅合金对浮充电压的影响。

4)考虑通信设备对浮充系统基础电压的要求。

8.简述硅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答:当阳光照射半导体时,共价键中的电子因获得足够的光子能量而摆脱共价键的束缚,成为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原来的共价键上就留下一个空穴。因此,半导体经太阳光的照射后就产生一些电子-空穴对,由于热运动的结果,使这些非平衡的电子-空穴对进入PN结的空间电荷区。受自建电场的作用,电子和空穴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使PN结两侧出现负荷积累,产生与PN结自建电场方向相反的光生电场,产生了光生电动势,这就是“光生伏特效应”。光电池接上负载后,光电流从P区经过负载流至N区,负载中即得到功率输出。

9.什么是蓄电池的均衡充电?什么时候进行均衡充电?

答: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产生比重、端电压等不均衡情况,为防止这种不均衡扩展成为故障电池,所以要定期履行均衡充电。合适的均充电压和均充频率是保证电池长寿命的基础,平时不建议均充,因为均充可能造成电池失水而早期失效。

在通信电源维护实践中,密封蓄电池应在以下情况时,进行均衡充电:

1)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组单独向通信负荷供电15min以上。

2)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组中有两只以上单体电池的浮充电压低于2.18V。

3)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组深放电后容量不足,或放电深度超过20%。

4)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搁置不用时间超过三个月或全浮充运行达6个月。

在通信电源维护实践中,防酸隔爆式电池组应在以下情况时,进行均衡充电:

1)出现两只以上落后电池。

2)放出20%以上额定容量。

3)搁置不用时间超过一个月。

4)全浮充运行达三个月。

5)补充蒸馏水后。

第五章油机发电机组

一、单项选择题

1.交流同步发电机原动机拖动电机转子和励磁机旋转时,励磁机输出的直流电流流入转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磁场切割三相绕组,产生三个频率相同、幅值相等、相位差为( B )的电动势。

A.90度B.120度C.135度D.180度

2.柴油机标定功率是柴油机在额定工况下,连续运转( A )小时的最大有较功率。

A.12 B.48 C.720 D.8

3.输油泵的作用是供给高压泵足够的( B )并保持一定的压力。

A.机油B.柴油C.可燃混合汽

4.当磁极对数P为4时,若要发电频率为50HZ,则输入转速为( C )。

A.1500r/min B.1200r/min C.750r/min D.3000r/min

5.在同步发电机气隙中,磁通密度的分布严格来说不是正弦波,而是非正弦波,除了基波外尚有奇次谐波,其中主要是( C )次谐波。

A.一B.二C.三D.五

二、多项选择题

1.配气机构中气门间隙的大小会影响( ABD )。

A.输出功率B.换气质量C.燃油质量D.经济效益

2.发电机励磁系统的作用有( ACD )。

A.提供励磁电流B.提高启动速度C.提高运行稳定性D.限制发电机端电压过度增高

3.柴油机工作时,润滑系统工作状况分别用( ABC )等进行监视。

A.油温表B.压力表C.机油标尺D.水表

4.发电机额定功率的额定运行条件是指( ABCD )。

A.额定电压B.额定电流C.额定频率D.功率因数

5.柴油机不能正常启动的可能原因有( ABC )。

A.燃油系统有空气B.启动电池电力不足C.气门漏气D.油机温度过高

三、判断题

1.喷油器的喷射压力是靠顶杆部件上调弹簧的压力大小来控制的。(√)

2.四冲程柴油机曲轴旋转一周,每个气缸都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3.内燃机配气机构的摇臂的作用是传递凸轮轴至气门的动力。(√)

4.一般柴油机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定时机构、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点火启动系统、供给系统等组成。(×)

5.若冬季室温过低(0度以下),油机的水箱内应添加防冻剂,如未加防冻剂,在油机停用时,应放出冷却水。(√)

四、简答题

1.柴油发电机组典型的机构和系统有哪些?

答:柴油发电机组是通信局(站)常见的自备交流电源,主要由柴油机、交流同步发电机、控制屏和底盘等部分组成。其中柴油机由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油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启动系统等部分组成;同步发电机由定子、转子、机壳和端盖等部分组成。

2.简述柴油机燃油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工作原理。

答:柴油机的燃油系统由油箱、输油泵(也称低压油泵)、柴油滤清器、喷油泵(也称高压油泵)、喷油器、调速器和输油管等组成。

柴油供给系统可分为低压及高压两个油路,柴油经低压油路进入滤清器,再被滤去杂质后吸入输油泵,柴油被提高一定压力,保持连续不断的向喷油泵输送足量的柴油。喷油泵的作用是提高柴油的压力,并根据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定时、定量、定压的要求向燃烧室内输送柴油,喷油器将喷油泵在一定时刻所供给的高压柴油雾化成颗粒喷射到燃烧室中,与空气形成良好的可燃混合气。调速器根据内燃机负载的变化,自动调节供油量,使内燃机输出功率与负载相适应,维护内燃机转速基本稳定。

3.简述内燃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常用的润滑方式。

答:内燃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如下

1)润滑:把润滑油不断送到各相对运动零件的摩擦表面,减少摩擦阻力和零件的磨损,从而提高内燃机的有效功率并延长使用寿命。

2)冷却:润滑油流过摩擦表面时,将摩擦产生的热量带走,防止零件过热,保证机件正常工作。

3)清洁和保护:润滑油流过摩擦表面时,将磨下来的金属屑带走,可减少磨损。另外,零件表面覆盖润滑油,可避免机件表面和空气、水、燃烧气体直接接触,从而减少了表面腐蚀和氧化。

4)密封:各机件摩擦表面的润滑油,可增加活塞、活塞环与气缸之间的密封性,减少漏气。

内燃机常用的润滑方式有:

飞溅式润滑:运动零件激溅出油滴和油雾,落到摩擦表面上进行润滑。

压力式润滑:通过机油泵将机油连续不断地压送到承受负茶较大、相对运动速度较快的零件。

综合润滑:同时采用压力式和飞溅式的润滑方式,各自润滑部分零件。

4.简述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作用及励磁方式。

答: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作用:

1)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为同步发电机提供励磁电流,并能根据发电机负载的变化作相应地调整,以维持发电机端电压基本不变。

2)当外部线路发生短路故障、发电机端电压严重下降时,对发电机进行强行励磁,以提高运行的稳定性。

3)当发电机突然甩负荷时,实现强行减磁以限制发电机端电压过度增高。

励磁方式分为:直流励磁方式、交流励磁方式和三次谐波励磁。

5.简述柴油机组日常维护项目的内容。

答:柴油机组日常维护项目的内容如下:

润滑油、冷却液的液位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风冷机组的进风、排风风道是否畅通。

日用燃油箱里的燃油量是否充足。

启动电池电压、液位是否正常,连线接头是否牢固。

机组及其附近是否有放置的工具、零件及其他物品,开机前应进行清理,以免机组运转时发生意外危险。环境温度低于5度时,装置有水箱加热器的,应启动加热。

第六章不间断电源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后备式UPS中,只有当市电出现故障时,( A )才启动进行工作。

A.逆变器B.电池充电电路C.静态开关D.滤波器

2.当负载发生短路时,UPS应能立即自动关闭( C ),同时发出声光告警。

A.输入B.电压C.输出D.电流

3.在市电停电时,UPS蓄电池通过( B )继续向负载供电,保证负载用电不中断。

A.整流器B.逆变器C.变换器D.其他

4.由于在线式UPS的逆变器具有很强的( A ),所以能给负载提供干扰小,稳压精度高的电压。

A.稳压功能B.稳流功能C.稳压/稳流功能D.其他

5.正弦波PWM逆变电路较多地应用于大中型UPS电源中,其工作频率一般在( C )左右,提高工作频率有利于改善输出正弦波波形和负载动态响应。

A.5KHZ B.50HZ C.15KHZ D.15MHZ

二、多项选择题

1.在线式UPS由( AB )、输出变压器、滤波器、静态开关、充电电路、蓄电池组和控制监测、显示告警及保护电路组成。

A.整流滤波电路B.逆变器C.数据监测采集电路D.数据控制

2.UPS电源的保护功能主要包括( ABCD )及输出过欠压保护等。

A.输出短路保护B.输出过载保护C.过温保护D.电池欠压保护

3.输出功率因数用来衡量UPS电源对( AB )等非线性负载的驱动能力。

A.感性B.容性C.大型D.小型

4.UPS电源对应的工作状态有( ABC )。

A.逆变工作B.电池工作C.旁路工作D.浮充工作

5.锁相环一般由( ABCD )组成。

A.鉴相器B.低通滤波器C.压控振荡器D.分频器

三、判断题

1.UPS可以将输入电压、频率变换成需要的电压、频率。(√)

2.UPS的过载能力主要取决于其整流器与逆变器的功率设计余量。(√)

3.UPS的输出功率因数是指UPS电源输出电压与电流之间所能允许的最大相位差。(√)

4.采用SPWM技术,输出变压器将比传统PWM技术的输出变压器大。(×)

5.在在线式UPS中,无论市电是否正常工作,都由逆变器供电,所以市电故障瞬间,UPS的输出也不会间断。(√)

四、简答题

1.简述UPS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UPS的功能主要有

1)双路电源之间的无间断切换。

2)隔离干扰功能。

3)交流电压变换功能。

4)交流频率变换功能。

5)交流电源后备功能。

2.画出在线式UPS的组成框图并叙述其工作原理。

答:

市电正常时,输入电压经整流滤波电路后,给逆变器供电,逆变器输出后经过输出变压器及滤波器电路将SPWM波形变换成纯正弦波再经过静态开关给负载供电。同时,整流电压经充电器给蓄电池补充能量。

当市电出现故障时,UPS工作在后备状态,逆变器将蓄电池的电压转换成交流电压,并通过静态开关输出到负载。

市电正常但逆变器出现故障或输出过载时,UPS工作在旁路状态。静态开关换到市电端,市电直接给负载供电。

控制监测、显示告警及保护电路提供逆变、充电、静态开关转换所需的控制信号,并显示各自的工作状态。

UPS出现过压、过流、短路、过热时,及时报警并同时提供相应保护。

3.简述UPS电源静态开关的工作原理。

答:大多数UPS电源的静态开关是由两个反向并联的晶闸管组成的。其工作原理为:当输入端为正弦波电压正半周时,晶闸管1的栅极触发脉冲便其正向导通向负载提供正半周供电。当输入端电压为负半周时,晶闸管2承受正向阳极电压,晶闸管1在反向阳极电压下关断,晶闸管2的栅极触发脉冲到来时正向导通,负载上流过与正半周相反的电流。

4.简述如何对UPS电池进行日常维护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答:一般对UPS电源设备的维护要求如下:

UPS主机现场应放置操作指南,指导现场操作。UPS的各项参数设置信息应全面记录、妥善归档保存并及时更新,定期检查并记录UPS控制面板中的各项运行参数,便于及时发现UPS异常状态。

检查各种自动、告警和保护功能均应正常。定期进行UPS各项功能测试,检查其逆变器、整流器的启停、UPS与市电的切换等是否正常。

定期查看UPS内部元器件的外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定期检查UPS各主要模块和风扇电机的运行温度有无异常,保持机器清洁,定期清洁散热风口、风扇及滤网。

对于并联冗余系统宜在负荷均分并机的方式下运行。就定期进行部分机器满载运行测试,即停止部分UPS 将其负载转移到其他UPS上。

各地应根据当地市电频率的变化情况,选择合适的跟踪速率。当输入频率波动频繁且速率较高,超出UPS 跟踪范围时,严禁进行逆变/旁路切换的操作。

UPS宜使用开放式电池架,以利于蓄电池的运行及维护。对于UPS使用的蓄电池,应按照产品技术说明书以及本规程中关于蓄电池维护的要求,定期维护。

第七章空调设备

一、单项选择题

1.机组正常工作时,进入蒸发器的是( A )制冷剂。

A.低温低压液态B.低温低压气态C.高温高压液态D.高温高压气态

2.压缩机吸入的气体应该是( D )。

A.高压气体B.湿蒸气C.饱和蒸汽D.有一定过热度的热蒸气

3.把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的设备是( A )。

A.压缩机B.干燥过滤器C.冷凝器D.电磁阀

4.下列说法哪个正确( B )。

A.制冷系统四大件指的是:膨胀阀、压缩机、过滤器、蒸发器

B.热力膨胀阀开度增大,会使供液量增大,造成吸气压力升高

C.蒸发器的作用是对高压液体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以达到制冷目的

D.电磁阀的原理是利用电磁力在制冷系统中手动控制开启或截断的阀门

5.制冷系统中相应的制冷能力单位一般为( C )。

A.千瓦/小时B.千瓦C.千卡/小时D.千卡

二、多项选择题

1.压缩式空调系统的四个主要部件中属于热交换设备的有( BD )。

A.压缩机B.冷凝器C.膨胀阀D.蒸发器

2.冷水机组是把( ABCD)组装在一个公共的机座上的制冷装置。

A.制冷机B.冷凝器C.膨胀阀D.蒸发器

3.空气调节系统一般是由空调( ABCD )设备组成。

A.冷水机组B.水泵C.冷却设备D.空气热湿设备

4.冷水机组设备其常见的形式有( ABC )。

A.活塞式B.螺杆式C.离心式D.吸收式冷水机组

5.毛细管流过的制冷剂量取决于它的( ABD )。

A.内径B.长度C.厚度D.冷凝压力

三、判断题

1.过滤器通常装在蒸发器出口,用于过滤系统中的水分和污物。(×)

2.制冷系统中进入空气对制冷效果没有影响。(×)

3.制冷系统充入高压氮气后严禁启动压缩机,否则会发生爆炸危险。(√)

4.制冷剂在蒸发器的蒸发温度是由蒸发压力决定的,与被冷却物的温度和质量大小无关。(√)

5.空调机制冷效果很差的原因是制冷系统中制冷剂不足或毛细管或过滤器部分或全部堵塞。(√)

四、简答题

1.简述空调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空调设备是使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清洁度和气流速度达到规定设定要求的设备。空调设备安全可靠地工作,对保证通信设备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2.简述压缩式制冷系统的主要组成及工作原理。

答:压缩式制冷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密封循环系统,组成这个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膨胀阀或毛细管)和蒸发器,俗称“四大件”。在各个部件间用管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在系统中加入一定量的制冷剂来实现制冷降温的目的。

其原理为:蒸发器内的低温代压制冷凝液体吸收周围介质热量被压缩机吸入气缸内,经压缩温度和压力都升高后被排入冷凝器中,与冷却水或空气进行热交换,放出冷凝热,将热量传给冷却水空气带走,而本身由气体凝结为液体,再经节流装置节流降压至蒸发压力,并且温度下降到蒸发温度,节流后的汽液混合物进入蒸发器,立即进行汽化吸收汽化潜热后使蒸发器周围介质温度降低,而蒸发器内的制冷剂气体又被压缩机吸走,如此循环。

3.简述热力膨胀阀的工作原理。

答:膨胀阀通过感温包感受蒸发器出口端过热度的变化,导致感温系统内充流物质产生压力变化,并作用

于传动膜片上,促使膜片形成上下位移,再通过传动片将此力传递给传动杆而推动阀针上下移动,使阀门关小或开大,起到降压节流作用,以及自动调节蒸发器的制冷剂供给量并保持蒸发器出口端具有一定过热度,得以保证蒸发器传热面积的充分利用,以及减少液击冲缸现象的发生。

4.简述空调用冷水机组的常见形式及其特点。

答:空调用冷水机组的常见形式有

活塞式冷水机组:其特点为

适用范围广,在各种情况下效率高

活塞式冷水机组系统比较简单

机组小型轻量化

能量调节灵活

技术上较为成熟,运行方面积累有丰富经验

螺杆式冷水机组:基特点为

基建造价低,占地少,基础简单。

安装调试方便、运行维修费用低

运行费用低

适合于制成热泵机组

离心式冷水机组:按机组的组装情况可分为组装型和分散型两类,按压缩机和电动机结合方式可分为开启型、半封闭型和全封闭型三类,按蒸发器和冷凝器组装方式可分为单筒型和双筒型。

第八章通信接地与防雷

一、单项选择题

1.正常情况下,电气设备的接地部分对地电压是( D )伏。

A.380V B.220V C.1V D.0V

2.感应雷的峰值电流较小,一般在( C )以内。

A.5KA B.10KA C.15KA D.20KA

3.理想的联合接地系统是在外界干扰影响时仍然处于等电位的状态,因此要求地网任意两点之间电位差小到近似为( A )。

A.0V B.1V C.5V D.10V

4.( A )指直击雷区,本区内各导电物体一旦遭到雷击,雷浪涌电流将经过此物体流向大地,在环境中形成很强的电磁场。

A.第一级防雷区B.第二级防雷区C.第三级防雷区D.第四级防雷区

5.地处中雷区以上的通信局站,内部信号线长度超过( C )的,应在其一侧终端设备入口处安装SPD。A.15m B.30m C.50m D.100m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干扰的耦合通道性质,可以把屏蔽分为( ABC )。

A.电场屏蔽B.磁场屏蔽C.电磁场屏蔽D.无线电屏蔽

2.交流接地包括( ABC )。

A.交流工作接地B.保护接地C.防雷接地D.机壳屏蔽接地

3.直流接地包括( CD )。

A.保护接地B.防雷接地C.直流工作接地D.机壳屏蔽接地

4.联合地线的标准连接方式是将接地体通过汇流条(粗铜缆等)引入电力机房的接地汇流排,( ABC )分别用铜芯电缆连接到接地汇流排上。

A.防雷地B.直流工作地C.保护接地D.交流工作接地

5.抑制或衰减雷电浪涌的耦合途径的主要措施有( ABCD )等。

A.合理布线B.屏蔽C.等电位连接D.接地

三、判断题

1.实际工作,可以用在土壤中掺入食盐的方法降低土壤电阻率,也可以用其他的化学降阻剂来达到降低土壤电阻率的目的。(√)

2.土壤的湿度越高、接触越紧、接触面积越大,则接地电阻就越小,反之,接触电阻就越大。(√) 3.在一个交流供电系统中应不少于三级避雷。(√)

4.电源按照接地系统的用途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静电接地等。(×)

5.对于综合楼、国际电信局、汇接局、万门以上程控交换局、2000线以上长话局,要求接地电阻值小于1欧姆。(√)

四、简答题

1.简述接地的概念及接地系统的组成。

答:通信局(站)中接地装置或接地系统中所指的“地”,和一般所指的大地的“地”是同一概念,即一般的土壤,它有导电的特性,并具有无阻大的电容量,可以作为良好的参考零电位。“接地”以工作或保护为目的,将电气设备或通信设备中的接地端子,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进行良好的电气连接,并将该部位的电荷注入大地,达到降低危险电压和防止电磁干扰的目的。

所有接地体与接地引线组成的装置称为接地装置,接地系统由设备的接地端子、接地装置和接地线组成。2.简述对地电压、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概念。

答:对地电压:电气设备的接地部分,如接地外壳、接地线或接地体等与大地之间的电位差,称为接地的对地电压,这里的大地指零电位点。

接触电压:在接地电阻回路上,一个人同时触及的两点间所呈现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压。

跨步电压:在电场作用范围内(以接地点为圆心,20m为半径的圆周),人体如双脚分开站立,则施加于两脚的电位不同而导致两脚间存在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

3.简述联合接地概念及其优点。

答:联合接地系统由接地体、接地引入、接地汇集线和接地线组成,接地体是由数根镀锌钢管或角铁强行

环绕垂直打入土壤,构成垂直接地体。然后用扁钢以水平状与钢管逐一焊接,使之组成水平电极,两者构成环形电极(称地网),采用联合接地方式的接地体还包括建筑物基础部分混凝土内的钢筋。

其优点有:

1)地电位均衡,同层各地线系统电位大体相等,消除危及设备的电位差。

2)公共接地母线为全局建立了基准零电位点。当发生地电位上升时,各处的地电位一齐上升,无电位差。3)消除了地线系统的干扰。采用了一个接地系统之后,使地线系统做到了无干扰。

4)电磁兼容性能变好。由于强、弱电、高频及低频电都等电位,又采用分屏蔽设备及分支线等方式,所以提高了电磁兼容性能。

4.简述雷电对通信系统的危害及通信电源系统的防雷措施。

答:雷电流在放电瞬间浪涌电流高达1KA~100KA,其上升时间不到1us,其能量巨大,可损坏建筑物,中断通信,危害人身安全。但因遭受直接雷击范围小,故在造成的破坏中不是主要的危险,而其间接危害则不容忽视:

产生强大的感应电流或高压直击雷浪涌电流,若使天线带电,就会产生强大的电磁场,使附近线路和导电设备出现闪电的特征。这种电磁辐射作用,破坏性很严重。

地面雷浪涌电流使地电位上升,依据地面电阻率与地面电流强度的不同,地面电位上升程度不一。但由于地面过电位的不断扩散,会对周围电子系统中的设备造成干扰,甚至被过压损坏。

静电场增加接近带电云团处周围静电场强可升至50KV/m,置于这种环境的空中线路电势会骤增,而空气中的放电火花也会产生高速电磁脉冲,造成对电子设备的干扰。

由于防护环境遭受直击雷或间接雷破坏的严重程度不同,将防雷区域分为每一级防雷区、第二级防雷区、第三级防雷区和第四级防雷区,应分别采用相应措施进行防护。

通信电源系统的防雷措施主要有:

电力变压器的防雷保护。电力变压器高低压侧都应安装防雷器,而在低压侧采用压敏电阻避雷器,两者做Y形接续后,汇集点与变压器外壳接地点点一起组合,就近接地。

通信局(站)交流配电系统的防雷保护为了消除直接雷浪涌电流与电网电压的入波动影响,依据负荷的性质采用分级衰减雷击或能量的方法来抑制雷电的侵犯。

电力电缆防雷保护在电力电缆馈电至交流配电屏之前约12m处,设置避雷装置作为第一级保护,每相对地之间分别装设一个避雷器,N线至地之间也装设一个防雷器,防雷器公共点和PE线相连。

交流配电屏内防雷由于在前面已设有一级防雷电路,故交流配电屏只承受感应雷击15KA以下每级通流量,以及13V~1500V残压的侵入,这一级为第二级保护。

整流器防雷保护在整流器的输入电源设置的防雷器成为第三级防雷保护,防雷器装置在交流输入断路器之前,每级通流量小于5KV相线间只需承受500V~600V残压侵入。

有些整流器在输出滤波电路前接有压敏电阻,或在直流输出端接有电压抑制二极管。它们除了作第四级防雷保护外,还可抑制直流输出端有时会出现的操作过电压。

第九章集中监控系统

一、单项选择题

1.电源设备监控单元的( B )是一种将电压或电流转换为可以传送的标准输出信号的器件。

A.传感器B.变送器C.逆变器D.控制器

2.集中监控系统要求直流电压的测量精度应优于( C )。

A.0.2% B.0.3% C.0.5% D.1.0%

3.集中监控系统要求蓄电池单体电压测量误差应不大于( A )。

A.±5mv B.±10mv C.±20mv D.±30mv

4.低压进线柜主要遥测三相输入电压、三相输入电流和( C )。

A.输出功率B.输入频率C.功率因数D.开关状态

5.( C )一般完成一个物理位置相对独立的通信局站内所有的监控模块的管理工作,个别情况可兼管其他小局站的设备。

A.SC B.SS C.SU D.SM

二、多项选择题

1.集中监控系统可靠性的基本要求有( BCD )等。

A.监控系统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大于24小时

B.监控系统的采用应不影响被监控设备的正常工作

C.监控系统局部故障时不应影响整个监控系统的正常工作

D.监控系统应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不能因用户误操作引起程序运行错误

2.集中监控系统一般以( ABC )的方式监视和控制设备和环境的实际状况。

A.遥信B.遥测C遥控.D.遥感

3.监控系统能远距离遥测出稳压器的( ABCD )。

A.三相输入电压B.三相输入电流C.三相输出电压D.三相输出电流

4.集中监控系统应具有( ABCD )等功能。

A.故障诊断B.自检功能C.巡检功能D.打印功能

5.属于遥信的有( ABC )。

A.浮充B.开关分和闸C.电池电压低D.分路电流

三、判断题

1.监控系统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大于24H。(×)

2.监控系统应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不能因用户误操作引起程序运行错误。(√)

3.监控系统的软、硬件应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监控系统的扩充和升级。(√)

4.设备监控单元是集中监控系统中最低一级计算机,与被控设备直接连接,对被控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

5.SC属于区域管理维护单位。监控站为满足县、区级的管理要求而设置的,负责辖区内各监控单元的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