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经济学 哲学手稿》读书笔记

《1844经济学 哲学手稿》读书笔记
《1844经济学 哲学手稿》读书笔记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笔记

一、作者介绍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1835年进入伯恩大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读法律。十九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黑格尔学派分化成老年黑格尔(右派)和青年黑格尔(左派)。左派背弃他们老师的保守立场,力求做出无神论和革命的结论,向专制制度、神权思想宣战,马克思加入该阵营,而且他重视实践活动,力求把哲学和实际斗争结合起来。1842年,马克思任《莱茵报》主编,该报公开地站在劳动人民一边,维护其利益,对普鲁士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及抨击。为此,《莱茵报》受当地政府压制。1842年马克思辞去主编职务,不久报纸被封闭。1843年秋,马克思迁居到巴黎,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等著作。1844年8月,马克思同恩格斯会面。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神圣家族》。1845年春天写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指出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在于不了解革命的意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1847年《哲学的贫困》。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第二次代表大会,1848年二月,《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公开发表。在此之后,完成了《资本论》、《法兰西内战》等。

二、作品背景(参考百度百科)

19世纪40年代,当时马克思( 26岁)流亡在巴黎,写下这批手稿,所以又称“巴黎手稿”。历史史实证明,《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在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过渡时期完成的。马克思在世时手稿从未发表。直到1927年,马克思逝世44年后,才由原苏联马列主义研究院梁赞诺夫院长主持将其中的部分译文以《〈神圣家族〉的预备著作》为题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3 卷,当时没有引起广泛注意。1929年2月,在巴黎出版的《马克思主义评论》杂志第1期上,编者以《关于共产主义和私有制的札记》、《关于需要、生产和分配的札记》为题发表了另一些片断。

手稿全文首次公开发表是在1932年。手稿的发表,引起了西方人研究马克思主义转向,不断从政治学和经济学转向哲学,促使了所谓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西方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并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流派,而是一个宽泛的地域性概念。

三、作品影响

手稿自问世以来近80年,经历了许多神奇遭遇,也担当过不少重大历史角色。时至今日,它还是马克思文献中被引用最多,同时又最难懂的文本之一。这部著作术语新旧参差,内容庞杂,可以看作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一次巨大的综合和艰难的创造。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的各种必要的思想元素开始汇集、融合,日益成长为一些新的思想,并得到了尽管还不完备、但却是较为系统的创造性发挥。因此它有很大的思想含量和解释空间。在西方现代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前苏联东欧思想界、当代中国思想理论界,引起一次又一次重大的释义活动,显示出它的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它的学术价值通过国内外研究状态看得更清楚。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由三个部分。是一部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但是,在“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两个部分里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美学思想,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尽管《手稿》在一些问题的表述中还留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但是《手稿》第一次从生产劳动实践的观点来阐述美和美感的起源,为美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这个意义上说,《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光辉起点。

四、内容简介(参考豆瓣评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第一次试图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

察,并初步阐述自己的新的经济学、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一部早期文稿。它主要是由三个笔记本组成:

第一手稿

工资

资本的利润

资本

资本的利润

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和资本家的动机

资本的累积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

地租

异化劳动

第二手稿(此手稿大部分已亡佚)

私有财产的关系

第三手稿

国民经济学中反映的私有财产的本质

共产主义

需要,生产和分工

货币

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笔记本I 是马克思在研读了让·巴·萨伊的《论政治经济学》和亚·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两部著作并写了摘要之后,用比较短的时间写出的。斯密把资产阶级社会中工人阶级、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收入形式即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视为他的价值理论的核心因素,称它们是收入、交换价值的原因和自然价格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把斯密学说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这三个经济范畴加以比较分析,揭示了斯密学说的矛盾。他把笔记本I分作三栏,各栏分别加上标题《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马克思在阐述和分析时按标题分三栏或两栏书写,后来甚至不分标题分栏书写。

在笔记本I中的第XXII页,马克思揭露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虽然认识到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却不考察工人同生产的直接关系,掩盖了异化劳动。他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异化劳动。对马克思的这一长篇论述,编者冠以标题《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

在写笔记本II以前,马克思对约·拉·麦克库洛赫《论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发展特殊对象和重要性》(法译本)及该书译者吉·普雷沃写的《译者对李嘉图体系的思考》作了摘要。马克思还写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一文摘要》(《马恩全集》中文第1版第42卷第3-4页)。

笔记本II只保存下来第XL页至XLII页。第XL页开头只保存了半句话。编者对这几页笔记加上标题:《私有财产的关系》。马克思在这里把“现代国民经济”即“李嘉图、穆勒等人”的观点同斯密、萨伊的观点相对照,看到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内部的差别。

笔记本III的内容不是一篇完整的、合乎逻辑构思的论文,而是马克思把自己的思考立即记述下来的笔记。它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写在笔记本III第XXXIX页和XL页上的一篇《序言》草稿,标题是马克思加的,现作为独立的部分编在《手稿》的开头。《序言》最早是从1844年8月12日起写的。

笔记本III的其他部分,作者未加标题,现在的标题都是编者按内容分别加上的。

笔记本III开头部分是对笔记本II未保存下来的第XXXVI页的补充:《私有财产和劳动》。接着,是对笔记本II未保存下来的第XXXIX页的若干补充。补充一《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先就有产和无产的对立向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发展作了简短补充,然后以比较长篇幅论述通过扬弃私有财产来抛弃人的自然异化。马克思试图对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新社会的本质特征,即对共产主义进行理论论证。论述共分七点。其中第六点和第七点,编者按其内容编入补充之二和补充之三。

补充之二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开关部分是马克思在论述共产主义这一题目中所写的第六点;;接下来是对第六点的一个增补,即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分析;从这种分析入手,马克思转而批判分析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这又是对关于扬弃人的自我异化的进一步补充;由此出发,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体系。但是,马克思并没有从内容和逻辑上把批判分析进行下去,最后以黑格《哲学全书》的两段引文结束。

补充之三是马克思在论述共产主义这一题目中所写的第七点编者按其内容编入《私有财产和需要》这一标题下。

继上述补充之后,马克思在笔记本III中写了有关从资产阶级经济学中提出的不同题目的若干增补。这些增补在内容和逻辑上没有直接联系,马克思在书写时用横线将这些概述分隔开。

笔记本III还包括两个片断:《分工》和《货币》。从内容上说,它们是相对完整的论述。

马克思在中断了笔记本III的写作后,就同恩格斯投入撰写《神圣家族》的工作。正是在这时,他开始对大·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詹·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这两著作的法译本作了摘要。这两个摘要的特点是,马克思对作者的理论观点作了更多的评价、解释和批判,从而形成他自己的长篇论述。这些论述涉及《经济学哲学手稿》三个笔记本中只是部分地谈到或根本未谈到的问题。因为此,可以把这两个摘要看作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补充,是对笔记本III的研究和直接继续。

五、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第一手稿

一、工资

无产者和资本家之间的对抗关系,是马克思分析政治经济学时的出发点。这种对抗关系已经催在于劳动者的工资和资本家的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中。马克思写到,“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的斗争。胜利必定属于资本家。资本家没有工人能比工人没有资本家活得长久。资本家的联合是很通常而卓有成效的,工人的联合则遭到禁止并会给他们招来恶果。此外,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可以把产业收益加进自己的收入,而工人除了劳动所得既无地租,也无资本利息。所以,工人之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从而,资本、地产和劳动三者的分离,只有对工人来说才是必然的、本质的、有害的分离。资本和地产无须停留于这种分离,而工人的劳动则不能摆脱这种分离。”以马克思的观点,工人必定会受到越来越残酷的压榨,工人之

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利润和工资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工资具有下降到最低生活水平的趋势。“把劳动者只是看做劳动的动物,只是看作仅仅具有最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畜生。”劳动者成为商品,如果供给大大超

过需求,那么一部分劳动者就要陷入贫困甚至饿死。

二、资本

马克思认为亚当斯密所说的资本是积累起来的劳动这一定义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这一定义忽略了缺之即不可能有资本存在的私有制。“因此,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资本家拥有这种权力并不是由于他的个人的或人类的特性,而只是由于他是资本的所有者。”

马克思注意的焦点是私有财产问题,因为其他一切问题都取决于这个问题。他说:“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这一事实出发。但是,他却不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它把私有财产在现实中所经历的物质的过程,套进一般的、抽象的公式,然后又把这些公式奉为规律。它没有掌握这些规律,也就是说,他没有指明这些规律是怎么从私有财产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政治经济学不说明劳动与资本分离、资本与土地分离的原因。经济学家在说明工资和资本利润的关系时,只谈到双方都力求获得尽可能多的商品。

“随着资本的增加,生息信贷基金的数量也必然不断增长。随着这种基金的增加,货币利息会日益降低,(1)因为一切物品的市场价格随着物品数量的增加而降低;(2)因为随着一国资本的增加,新资本要找到有利的用途越来越困难。不同资本之间就产生了竞争,一个资本的所有者千方百计夺取其他资本所占领的行业。但是,如果他不把自己的交易条件放宽一些,那么他多半不能指望把其它资本排挤掉。他不仅要廉价销售物品,而且往往为了寻找销售的机会,还不得不高价收购物品。因为用来维持生产劳动的基金逐日增加,所以对生产劳动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工人容易找到工作,而资本家却难以找到他们能够雇用的工人。资本家的竞争使工资提高,利润下降。”

“因此,小资本家必须在二者中选择其一:(1)他由于已经不能靠利息生活而把自己的资本吃光,从而不再做资本家;(2)亲自经营实业,比富有的资本家贱卖贵买,并且支付较高的工资;因为市场价格由于价定的激烈竞争已经很低,所以小资本家就陷于破产。相反,如果大资本家想挤掉小资本家,那么,与小资本加相比,他拥有资本家作为资本家所具有的对工人的一切优越条件。对他来说,较少的利润可以由大量的资本来补偿;他甚至可以长久地容忍暂时的亏损,直至小资本家破产,直至他摆脱小资本家的竞争。他

就是这样把小资本家的利润积累在自己手里。”不难看出,马克思认为国家资本的增加会导致资本家之间的

激烈竞争,而这种竞争的结果必然是小资本家的破产和垄断资本家的产生。而小资本家就会成为无产者,同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对抗资本家。但米塞斯曾指出:“所有反资本主义的理论都有一个显着的特征,那就是它们错误地歪曲了资本主义的节俭及其结果,还有资本积累在人类的生存努力中所发挥的作用。我们知道,动物和野蛮种族仅能勉强糊口。而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因为他积累了财富,使其有可能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沉迷于能够满足其多方面需求的间接(roundabout)方式。人类一切文化和精神的卓越成就都是以资本积累为其前提条件的。而要让这些间接的生产方式成为可能,节俭是基础,而且是改善人类体能、智力以及道德状态的唯一方式。某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和那些贫困、落后、不发达,或野蛮的国家有差别,就是因为它具有更高的人均资本积累率,并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这些资本(即投资)。”

三、异化劳动

马克思指出,由于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创造物和他的实现性。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的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所发生的那样在精神上把自己划分为二,而且在实践中、在现实中把自己划分为二,并且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劳动是人的本质,靠了劳动,人才成为人,成为能够从事

多种多样活动并取得无限进步的社会存在物。

马克思从批判国民经济学家入手,指出国民经济学家从私有财产的虚构状态出发,得出了异化劳动这样一个结果,即“在国民经济学假定的状态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随后,马克思以概念分析的方式,给出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下,异化劳动表现为劳动产品同工人相异化,劳动本身同工人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最终人和人相异化,作为异化劳动结果的私有制关系和私有财产由此产生:“人不仅生产出他对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还生产出他人对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些他人的关系。”

劳动一方面是人所特有的、创造性的、形成人和人类的力量,另一方面是使人和人类变形并畸形化的异化劳动。异化劳动的本质就在于,“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异己的东西,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独立力量,是同劳动对立的。劳动产品是固定在对象中的、物化为对象的劳动,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学以之为前提的那种状态下,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劳动者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为对象所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

劳动的异化不仅仅在于劳动产品为私有者所占有。劳动的异化首先是在生产本身中实现,然后才在分配中实现。“产品不过是活动、成产的结果。因此,如果劳动的产品是外化,那么生产本身就是必然是活动中的外化,活动之外化,外化之活动。劳动对象的异化不过是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外化的结果。”

马克思是从两个基本方面来考察异化的:第一,这是劳动者和他劳动产品之间的一定的、客观的关系;第二,这是无产者同自己的劳动的关系。两者不可避免的结果是:一方面是自然界的异化,另一方面是生

命活动的异化。“按照国民经济学的规律,工人在他的对象中的异化表现在: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钝,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

首先,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而,它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一种手段。劳动的异化性质明显地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它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外在的劳动,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最後,对工人说来,劳动的外在性质,就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在宗教中,人的幻想,人的头脑和人的心灵的自主活动对个人发生作用是不取决于他个人的,也就是说,是作为某种异己的活动,神灵的或魔鬼的活动的,同样,工人的活动也不是他的自主活动。他的活动属于别人,这种活动是他自身的丧失。”

第二部分:第二手稿

一、私有财产的关系

马克思从考察私有财产开始,得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马克思一方面揭示了异化劳动同劳动者之间的关

系,另一方面也揭示了非劳动者的财产同劳动者及其劳动的关系。“私有财产,作为外化劳动的物质的、概括的表现,包括着这样两种关系,以及非劳动者同劳动者及其劳动产品的关系。”但是,马克思又十分明确

的做出了私有财产起源于异化劳动这一主要结论。马克思在自己的研究中是从结果走向原因的,并且注意到二者的关系不具有单方面的性质,而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抹杀第一性的东西和

第二性的东西之间的历史差别:“私有财产是外化了的劳动,即劳动者同自然界和自己本身的外在关系的产

物、结果和必然归结。”接着,再次强调“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

“私有财产的关系是劳动、资本以及二者的关系。这个关系的各个成份所必定经历的运动是:第一-二者直接的或间接的统一。

起初,资本和劳动还是统一的;後来,他们虽然分离和异化,却作为积极的条件而互相促进和互相推动。

〔第二〕-二者的对立。它们互相排斥;工人把资本家看作自己的非存在,反过来也是这样;双方都力图剥夺对方的存在。

〔第三〕-二者各自同自身对立。资本=积累劳动=劳动。作为这样的东西,资本分解为自身和自己的利息,而利息又分解为利息和利润。资本家完全成为牺牲品。他沦为工人阶级,正像工人-但是例外地-成为资本家一样。劳动是资本的要素,是资本的费用,因而,工资是资本的牺牲。

劳动分解为自身和工资。工人本身是资本、商品。敌对性的相互对立。”

第三部分:第三手稿

一、私有财产和劳动

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作为自为地存在着的活动、作为主体、作为个人的私有财产,就是劳动。

马克思考察了如下的理论发展过程:从重商主义(马克思把它类比为天主教信徒)到作为过渡的重农主义,到国民经济学的最终确立(马克思借用恩格斯的说法把斯密视为国民经济学的“路德”);财富在非工人的理论代言人那里最先是被视为诸如金银这样的自然要素(重商主义),到了重农主义那里变成了土地这一自然要素与农业劳动(一种特殊的具体的劳动)的结合,最终到了斯密那里财富变成了抽象的普遍的劳动。

“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内或者作为外化了的人的自为的生成。”这句话是马克思在谈到原始的、未发达

形式的劳动时说的。因此,私有财产是生产力的低发展水平的产物,虽然后来它成为加速生产力发展的特殊形式。

正如韦伯在新教伦理中指出的,新教改革使得以后每一个新教徒都要在这个世俗世界里终身成为

“僧侣”,“现在,它(基督教)走出修道院,将修道院的大门“呼”地关上,大步跨入生活的集市,开始把自己的规矩条理渗透到生活的常规之中,把它塑造成一种尘世中的生活,但这种生活既不属于尘世的,也不是尘世的。”作为神的工具,对新教徒而言,“实现意味着绝弃,一种与追求完整和美的人性的分离”,献

身于一项职业。而这种态度,在马克思看来,只不过是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中的反映:新教在韦伯看来是宗教理性化的顶点,在马克思看来,则是另一个过程的反映而已(即私有财产的物质运动),因而新教徒的

状态只不过是人的异化的顶点“新教徒作为上帝的工具,奉献给上帝的越多,那么人留给自身的就越少,与绝对的上帝相对的自然是堕落的被造物”。韦伯和马克思之所以会有这个差异,也许最终要到他们的历史理论及其哲学基础上去寻找,对于马克思而言,存在着一个从伊甸园的堕落过程(“异化劳动和私有制的产生”),相对应的也有一个“末世的弥赛亚期待”(“私有制的扬弃而走向共产主义”),而作为新康德主义者的韦伯显然排斥这样的历史观,对他而言,从现实出发“我们单薄的双眼”似乎隐约可以看见的仅仅是“铁的牢笼”(或者是先知或者老观念的复活),这大概也造成了韦伯的悲观形象和马克思乐观形象的区别。

从马克思的观点看,劳动和资本的对立,是私有财产所内在固有的矛盾发展的最高阶段。“劳动和资本的这种对立一旦达到极限,就必然成为整个【私有财产】关系的高峰、顶点和灭亡。”

二、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

第三部分马克思要论述的自然是自我异化的扬弃。即私有财产的扬弃。“正如自我异化要走过几个阶段,自我异化的扬弃也是,它们走的是同一条道路。”

马克思指出了共产主义的三个阶段,并且集中分析了其中的第一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实

际上指的是粗陋的“平均主义”,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平均主义的原则是“普遍的私有财产”,这实际上“这种到处否定人的人格的共产主义,不过是私有财产的彻底表现而已。”这时候的私有财产关系仍然是共同体与实物世界的关系,也就是说,工人这一个规定被推广到了一切人身上。在这样的社会中,资本家已经被消灭,可是产生的并不是自由人的联合,而是所有人变成工人。马克思认为这种共产主义其实是“妒忌心和这种从想象的最低尺度出发的平均主义的完成。它具有一个特定的、有限制的尺度。”说它否定文化和文明,鼓吹“向贫穷、粗野的和没有欲望的人——这种人不仅没有超越私有财产的水平,甚至从来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的违反自然的单纯性的倒退。”在这个基础上,共产主义可以从具有政治性质的,走向废除国家的,这大概就是马克思讲的第二阶段。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对象的量的增长,压制人的异己本质的王国也在扩展。”因此,“产品和需要的范围的扩大,成为对不近人情的、过于讲究的、违反自然的和想入非非的欲望的精心安排的和总是考虑周到的迎合”。

共产主义的第三阶段,即马克思心目中的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也就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生成的。”它是“对一起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从而是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己的人的存在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显现和人的存在的新的充实”。读起来让人觉得似乎应该用“社会主义”来代替“共产主义”更加合适,不过这并不意

味着涂尔干所持的社会主义正是马克思所思考的,因为至少他们之间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马克思特别的强调了“应当避免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并且指出了社会与个人之间的辩证关系,然而涂

尔干的理论似乎恰恰倾向于把“社会” 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不仅仅是满足一定需要的物品的创造,还存在着精神的生产,而由于私有财产的废除,这种生产不再是精神异化的生产,而是精神交往、统一、集体主义之生产。“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形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因此,私有财产的扬弃,作为人的生活的确立,是一切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从而是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己的合乎人的本性的存在亦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社会所有制的发展为个性的发展和精神的丰富化创造物质的前提。因此,“丰富的人和丰富的、人的需要代替经济的富有和贫困。丰富的人同时也是需要人的十分完满的生命表现的人,是他自身的实现在自己身上表现为内在的必要性即需要的人。”

“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之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归的一个现实的、对历史发展此一阶段说来是必然的环节。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的形式和能动的原则。但是,共产主义本身并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人的社会形式。”显然,马克思反对把共产主义任务仅仅局限于废除私有财产、废除私有财产当

然不能成为无产阶级的最终目标。

三、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哲学部分和经济学部分的关系在这两句话里说得最清楚:“黑格尔站在现代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他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劳动是马克思的哲学和经济学的共同主题。不过在这一部

分马克思并没有直接进入主题,而是先讲了现代批判运动。在讲了施特劳斯和布鲁诺·鲍威尔之后,又讲了费尔巴哈,然后才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思考。

在马克思看来,施特劳斯和布鲁诺·鲍威尔属于现代批判运动。现代批判同黑格尔的哲学特别是同辩证法的关系问题是个本质问题。马克思举例证明,这两位批判家的一些说法跟黑格尔的观点甚至在语言上都毫无区别。但他们对这一点却缺乏认识。马克思认为,这是对自身持完全非批判的态度,现代批判运动

是不彻底的批判运动。虽然上述批判宣称自己是“纯粹的、坚决的、绝对的、洞察一切的的批判”,但实际上并没有从根本上推翻旧的辩证法和哲学。马克思对他们最后做出了“滑稽可笑”的判语。

与这些滑稽可笑的青年黑格尔主义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费尔巴哈。“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费尔巴哈真正克服了旧的辩证法和哲学。在不遗余力第赞美了费尔巴哈之后,马克思列举了费尔巴哈的三项伟大贡献:

1. 证明了哲学不过是变成思想的并且通过思维加以阐明的宗教,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另一种形式和存在方式;因此哲学同样亚当受到谴责;

2. 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实在的科学,因为费尔巴哈页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成了理论的基本原则;

3. 他把基于自身并且积极地以自身为根据的肯定的东西同自称是绝对肯定的东西的那个否定的否定对立起来。

我们可以看到,(1)是说哲学不过是变形的宗教。这里的哲学当然是指“旧哲学”,而不包括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的新哲学。更准确地说,哲学在这里指黑格尔完善了的近代西方哲学。近代哲学区别于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为代表的古代哲学的关键之点可能就在于它不得不从宗教也就是基督教吸取大量的养分。甚至按照马克思在这里的说法,近代哲学不过是变形的基督教。基督教产生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古代哲学之后,因此不能说古代哲学是宗教的变形。马克思赞同费尔巴哈说,作为变形宗教的哲学应该受

到谴责。(2),与青年黑格尔拍的唯心主义相对,费尔巴哈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3),基于自身而存

在的东西是自然界,“自然”。而否定之否定的东西,马克思将要证明,不是别的什么而就是无。这里的对立是真实存在(自然)和根本不存在的无的对立。

费尔巴哈这样解释了黑格尔辩证法(从而论证了要从肯定的东西,即从感觉确定的东西出发);

黑格尔从异化出发(在逻辑上就是从无限的东西、抽象的普遍的东西出发),从实体出发,从绝对的和不变的抽象出发,就是说,说得更通俗些,他从宗教和神学出发。

第二,他扬弃了无限的东西,设定了现实的、感性的、实在的、有限的、特殊的东西(哲学,对宗教

和神学的扬弃)。

第三,他重新扬弃了肯定的东西,恢复了抽象、无限的东西。宗教和神学的恢复。

由此可见,费尔巴哈把否定的否定仅仅看作哲学同自身的矛盾,看作在否定神学(超验性等等)之後又肯定神学的哲学,即同自身相对立而肯定神学的哲学。

概述了费尔巴哈的思考之后,马克思开始了对黑格尔体系的研究。马克思把《现象学》称作“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这一研究由这里开始。马克思列出了《现象学》的内容概要,然后由此出发来思考黑格尔的《哲学全书》。马克思说,黑格尔的全部《哲学全书》“不过是哲学精神的展开了的本质,是哲学精神的自我对象化;而哲学精神不过是在自己的自我异化内部理性地亦抽象地来理解自身的、异化了的世界精神。”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犯了双重错误。第一个错误在于,在黑格尔那里,“不是人的本质以非人的方式同自身对立的对象化,而是人的本质以不同于抽象思维的方式并且同抽象思维对立的对象化,被当作异化的被设定的和应该扬弃的本质”。因此,尽管有一个完全否定的和批判的外表,但实际上秘密存在着那种非批判

的实证主义和同样非批判的唯心主义。第二个错误在于,宗教、财富、国家权力等等只不过是通向真正人的现实的道路,只不过是手段。但是在黑格尔那里,他们却成了精神的本质。

马克思说,虽然“《现象学》是一种隐蔽的、自身还不清楚的、神秘化的批判”,但却自有其伟大之处。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劳动的结果。”

马克思接下来讨论了“绝对知识”,也就是《现象学》的最后一章。关键之点在于,要克服意识的对象。黑格尔描述了克服意识的对象的运动,马克思对这一过程通过8点概括做出了全面表述,并且做了大量补充。其中第二点是“自我意识的外化设定物性”。马克思补充说,“自我意识通过自己的外化所能设定的只是物性,即只是抽象物、抽象的物,而不是现实的物”。“它所以只创造或设定对象,因为它是被对象设定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马克思在这里谈到了“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

这两个词可以互相替换,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设定作为对象的自然,自然界作为对象也反过来设定人。这种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真理”。

马克思补充说,“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被化入了自然,而并不在自然中占有一个特殊地位。但是,马克思又说,“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自然界,并不直接同人相适合地存在着。人超越于自然,或者至少应该

说,人不同于自然。人能够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使自然适合于人的需要。人是自然中较高级的部分,是自为的部分。

传统哲学把灵魂看得高于身体,认为灵魂是人更高级的部分。在黑格尔那里,如马克思反复强调的,人=自我意识=抽象思维。我们可以说,黑格尔把人等同于灵魂。但是马克思注意到,黑格尔自己也发现这

条路成问题,因而必须有一个根本的转向。“但是,把自我理解为抽象的抽象,知道自己是无;它必须放弃自身,放弃抽象,从而达到那恰恰是它的对立面的本质,达到自然界。因此,全部逻辑学都证明,抽象思维本身是无,绝对观念本身是无,只有自然界才是某物”“抽象思维者”必须“放弃自身”,这条走到极端的路必须整个放弃。“有一种神秘的感觉驱使哲学家从抽象思维转向直观,那就是厌烦,就是对内容的渴望”。进行抽象思维的哲学家似乎必须从抽象思维(=自我意识)转向直观=自然。不过,“作为自然的自然界,这是说,就它还在感性上不同于它自身所隐藏的神秘的意义而言,与这些抽象概念分隔开来并与这些抽象概念不同的自然界,就是无,是证明自己为无的无,是无意义的,或者只具有应该被扬弃的外在性的意义”

四、私有财产与需要

这一部分马克思论述了在私有制的前提下,人的需要往两个方向发展——纵和禁:纵的是贪财欲,禁的则是表现生命的其他一切情欲和一切活动。“你表现生命的越少,你拥有的越多……国民经济学家把从你的生命和人性中夺取的一切,全用货币财富补充给你。”

马克思指出:“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在私有制范围内,则具有相反的意义。每个人都指望是别人产生某种新的需要,以迫使他作出新的牺牲,以便使他处于一种新的依赖地位并

且诱使他追求一种新的享受,从而陷入一种新的经济破产。”这段话指出了在两种制度下,“需要”产生的不同原因和引起的不同结果,但他们同时都在强调着“新”。

五、货币

这里讲的货币是人与生活,人与人联系的纽带。同时也是颠倒一切的手段。其实这些话语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货币是实现物质之间交换的媒介,也是万恶的”。引用马克思的话“因为货币作为现存的和起作用的价值概念把一切事物都混淆了、替换了,所以它是一切事物的普遍的混淆和替换,从而使颠倒的世界,是一切自然的品质和人的品质的混淆和替换。”

六、总结

《手稿》是马克思的一部未完成的著作,虽然不是一部完整的著作,但其内容极为丰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过程中一份独特的文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源地。作为处于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中的著作,它是马克思在前一阶段已经达到的成就的基础上前进,是对《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重要论点的进一步发挥,从而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变化。

当然,《手稿》是一部过渡性的著作。《手稿》是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带有明显的人道主义、理想主义色彩。马克思在《手稿》时期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特别是大量使用了费尔巴哈哲学的术语。但是,在内容上,马克思又大大超越了费尔巴哈。这就是说,尽管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同费尔巴哈的重大分歧,尽管其中可能有些观点自相矛盾,有继承费尔巴哈的风格,论证不十分充分等。但是,《手稿》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的批判、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为马克思哲学理论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关于人的本质、共产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也在以后的著作中得到贯彻和发展,所以有学者认为,《手稿》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地。

至于个人而言,这本是我接触的马克思的第一部著作,对我来说,它太过枯燥以及复杂,很多术语也是一知半解,以至于这本不长的书也是花了好长时间断断续续看完。笔记当中有一部分是摘录参考其他网络上的笔记资源,但对此,自己也都有详细的去看,努力理解,最终完成自己的笔记整理。也收获了很多关于马克思的哲学、经济、社会、以及个人发展的一系列观点。全书中的理论有很多地方与历史发展的史实不相吻合,马克思在探索历史发展规律的时候出现很多误差,因此,个人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这个“真理”,应该辩证予以看待。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10篇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10篇 《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全书共100篇文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的教育》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1我看过很多书,但是当我翻开《爱的教育》这本书,里面一篇篇文章使我深受感动。让我感触到爱就在我们身边。 小说里的《侠义的行为》这篇文章让我最感动的人物就是残疾的科洛西。他平时不怎么说话,家里也非常穷。就靠他妈妈卖野菜过日子。在班里四个调皮的同学经常戏弄他,有时候用栗子壳扔他,有时候学他残疾的样子,科洛西都不会生气。但有一次科洛西,终于生气了,突然将摆放在课桌上的墨水瓶扔了过去。那同学敏捷地避开了,墨水瓶砸到了刚进教室的老师身上。得知原因后,老师斥责了四个调皮的学生。最后,经过老师的教育,那四个同学主动向科洛西道歉。 这一篇小说让我懂得了,别人有了困难,或者身体有了缺陷,我们不应该嘲笑,歧视别人,而应该多关心他,鼓励他,帮助他,让世界充满爱。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2今天我读了《爱的教育》中的《见义勇为的卡隆》深有感触。文中有一个红色头发一只胳膊残废的一位小男孩儿——克洛西和一位勇敢少年——卡隆。 一天班里的四个同学在捉弄克洛西,用尺捅他,往他脸上扔栗子壳,还骂他是“残废和怪物”。受尽欺负的克洛西爆发了,他随手抓了一个墨水瓶向他们砸去,没想到他们轻易躲开了,墨水瓶却砸到了刚进门的老师身上,就在老师责问时,班里每一个人站起来,但卡隆却站起来承担克罗西的责任,他的行为让我深有感动,世界上有多少向他这样的孩子? 许多人都在危急时刻逃避责任,把自己犯的错误推给别人,哪儿会有人替别人承担错误的人呢?我被他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深深打动,如果每个人都能学习他的这种品质,那世界将会有多好呀!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3当时在图书馆借来看的,没想到那么精彩,没看完,期限到了,我就买了一本青少版的,不过这本书的确好看。 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主人公是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里面还有富有正义感的卡隆,爱收集邮票的卡洛佩…… 当时我从第一页开始看,其实没什么精彩的,不过最令我有感的是每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一个道理,比如,万里寻母记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不远万里只为见母亲,最后还把母亲给治好了,从此,一家人很快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要有孝心。 同时我也感到了父母兄弟姐妹的伟大,打从那后,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呢。 如果你想从书中找到黄金屋,那你就要如饥似渴的读哦!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4父亲对恩里科讲述了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但是世界上还有很多人都在学习,他们来自不同的职业,以不同的方式在学习。聋哑人和失明的孩子也在刻苦学习,也很盼望有一所学校给予他们知识。 全世界,从英国到印度,从加拿大到澳大利亚,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学习。就像恩里科父亲说的,我们是一名士兵,书本就是我们的武器,班级就是我们的连队,学校就是我们的战场。把学习比作战斗,与全世界战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兵。不管是军人还是其他人,都应该接受知识的洗礼,知识能改变人生。 我们的学习生活与书中差不多,我们的目标不是超越一个同桌,一个班级,而是整个世界。如果我们停止学习,那么其他同学自然会超越我们。学习很重要,学习靠自己,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5其中一篇讲了安利柯的朋友不小心把老人砸伤了,老师和同学没有骂他,而是鼓励他去向老人道歉,把邮票送给老人,老人病好后不仅把邮票还给他,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

《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13小语何梓莹2013724154 读书真是一件麻烦之事,一开始想要找的书籍是以故事事实类为主引入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的书籍,可能是因为自己对心理学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因此连有什么好看的书籍也是不清楚的。上网百度了一下,没啥结果,去图书馆搜了几下“教育心理学”,还真有结果了。于是在万千书籍中觅得了这本《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咋一看,还真的是挺好的。 这本书是基于智力三元论框架,书中有一些“创造性思考”、“分析性思考”、“专家型教师访谈”等等,可能是一个比较喜欢实践的人,所以一旦看到书本那么多对实践进行经验分享,就特别开心。 书中的第一章就是“成为专家型教师,成为专家型学者”,哪个老师不想成为专家型教师呢?这和“不想当老板的员工不是好员工”的道理是一样的。可是,现实生活中,往往很难得意啊。就像我们都想当老板,可是有的员工就是不甘于多干点,想着自己做了工作一定得去邀一下功;就是耐不住性子,焦急呗,就想不到深谋远略了。现实上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不然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员工而只有1%的老板呢?这和我们当教师都是一样的,谁都想当个好教师,相当各“专家型教师”,可是一段时间下来,我们就会坐不住了,学生们没有进步,我们就会着急;学生们上课吵闹,我们就会发火......可能这就是普通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区别,“专家型教师”总能根据各种情况应对各种问题。所以,趁现在我还是激情满怀的,就要奔着我的“专家型教师”前行吧! 书中讲到,成为“专家型教师”与年龄无关,但与思考有关,所谓思考就是如何巧妙地运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化解实践中的问题,注意,一定是要“巧妙”的运用。 谈谈认知发展,书中说,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牢记,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都很重要,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是说,一个人的生理特质会影响他寻求怎样的社会环境,而这些社会环境也会带来生理上的变化。大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可塑性。并且能对不同的环境影响做出反应。其根本在于,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总是相互作用的。我们通常会认为儿童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其实,儿童也能影响他们所处的环境,记住这一点很重要的,尤其在涉及家庭和朋友的

读书笔记清洁生产

研究生学位课程 读书笔记 科目清洁生产 专业环境工程 学号 201131497 姓名吴金鸿 日期 2012年06月29日 西北大学研究生处

废纸造纸企业的清洁生产 摘要:在废纸造纸行业发展及污染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实施清洁生产是废纸造纸行业治理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健康之路。 关键字:废纸;清洁生产;处理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development and pollution status of waste paper and paper industry, Implementation of cleaner production is paper and paper industry control pollution and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oad to health. Key Words:Wastepaper;Cleaner production;Deal with 1我国废纸造纸行业的发展 纤维原料来源紧张是今后世界造纸上业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解决这一课题的措施,除大力发展速生人工造纸林外,回用废纸是一个重要途径,废纸造纸其有设备投资少,工艺技术简单,环境污染负荷相对较小,能有效利用废纸资源等优点,已经在造纸行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随着废纸回收利用的快速增长,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废纸是造纸工.业实现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废纸再制浆工艺因废纸种类、来源、质量与废纸浆的用途不同差异较大,废纸制浆过程的主要污染是废水和废渣,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观念、资金、技术、知识等诸多方面因素。废纸造纸行业应从自身的特点出发,结合其它行业清洁生产的经验,重点在物料综合利用、企业内部管理、工艺设备改造、废纸制浆新土艺、废纸脱墨技术、废水处理及综合利用等方面寻求清洁生产的机会和潜力,研制并实施各项清洁生产方案,使清洁生产在该行业获得巨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1]。 2.废纸造纸企业的清洁生产 2.1清洁生产的发展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全球经济发展加速,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数十年工业排污积累的潜在危害开始暴露,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实践中人们认识到以往的解决工业污染的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彻底的解决方法必须是“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

中国语言学史读书笔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语言学史读书笔记 篇一:有关语言文字学的专著 训诂书 ?黄侃认为:一切文词学术,皆以章句为始基;25种书可以囊括一切,是治各门学问的根柢,这25种书为:经学十五书(十三经加?大戴礼记?、?国语?;史学四书(〈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通典〉;子部二书(〈庄子〉、〈荀子〉);集部二书(〈文选〉、〈文心雕龙〉;小学二书(〈说文〉、〈广韵〉)。 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前面讲的训诂专书,一种是注释书,它们解释字义的大原则虽然一致,方法却不尽相同。训诂专书是脱离了某一具体的解释对象而做总括性的训解,因此它的训释趋于一般,不可能照顾到某一词语在某一句子、篇章乃至整部书里的有个性的用法;而注释书则因依附它所训释的对象而进行解释,所以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结合文章解释得比较深入细致。 一、训诂学专书

训诂专书指的是纂集训诂资料而形成的训诂著作,具有工具书性质 (1)字书 字书是解释文字形音义的专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字典。字书的主要内容是释义,所以也属于训诂著作。著名的字书主要有《说文解字》、《玉篇》、《类篇》、《康熙字典》等。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编者是东汉许慎。 此书共十四篇,加序共十五篇,收字9353个,重文(异体字)1163个。提出了“六书说”。 ?《说文解字》的体例:《说文解字》的解说以篆文为主体,下面用“某也”的格式来释义。凡说“某也、某也”都是讲字义的,凡说“象某、从某”都是讲字形的,而字义与字形又都是统一的。如:“束,缚也。从口木。”前句是解释字义,后者是解释字形。 ?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著名四大家和五部书是:段 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和《说文句读》、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2)韵书与类书 1.韵书的主要内容也是解释字义,只不过是按字音编排的,实际上是同音字典,古代重要的韵书有《切韵》、《广韵》、《集韵》等 1、《集韵》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让教育充满爱 --读《爱的教育》 关庙小学高军建 最近一段时间,我认真地阅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这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着作,它是以一个小孩日记的方式来写的,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却都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每一篇文章都使我受益匪浅。 可以说,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是那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 这也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 在我感动的同时,也让我想到了教育中的爱。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也就是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的本能,而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的。 它告诉我们:教育就是爱的别称,教育孩子就是爱孩子。 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作为一名教育者,传播爱心,不仅仅是我们的一份责任,更是我们对学生、对社会的一份责任。我们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爱心来熏陶别人,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会温暖他们冰凉的心,老师一句鼓励的话可能会影响他们一辈子。 虽然我们无法像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们却可以像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每一个学生。 今天,我们用爱心点燃了一盏盏生命的灯;明天,我们希望这些生命的光和热,能够温暖和改变更多的人。 让教育永远充满爱! 所以:教育,就是爱。 我想,这就是《爱的教育》这本书带给我的答案吧。

西亚斯学分中推荐书目

西亚斯读书笔记推荐书目 来自 https://www.360docs.net/doc/7c6999635.html,/website/ClassMasterPage/ClassBulletin_Show.aspx?ClassNo= F46644%3C465=46&Id=3405&TableName=GhewwEwwmwpejpFqhhapmj 时间:2012-04-20 读书和听讲座项均可累计(每5篇读书或讲座笔记均可计1个学分),考取驾照可计为3个学分等。 大学生必读书推荐书目名称: 1.《语言问题》赵元任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著,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 3.《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4.《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5.《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版 6.《马氏文通》马建忠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汉语音韵》王力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 8.《训诂简论》陆宗达著,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9.《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0.《中国文字学》唐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1.《中国历代语言学论文选注》吴文祺、张世禄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2.《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著,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3.《语言论》高名凯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4.《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5.《应用语言学》刘涌泉、乔毅编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6.《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陆梅林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7.《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著,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女老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爱的教育读书笔记女老师 篇一:《爱的教育》读后感教师用 《爱的教育》读后感 ------韩佰 《爱的教育》自二十年代被夏丐尊先生译介来后,被誉为著名的儿童读物。为教育界及一般人士所喜读。 这是一部小书,这是一部巨著。意大利的文学在中华的译介,除了但丁那部著名的《神曲》,多少华章,尚不及这部小书对无数人的益处。 我是在去年读到这本书的,安立柯这个小孩子的所行所为、所思所想,让一个初经启蒙的少年胸中似乎有火焰在燃烧。那些书中的故事让我把它居为奇书一部,拿书中的章节向多少同学炫耀。 《爱的教育》其实包含了两个部分,即《爱的教育》和《续爱的教育》。前者是丐尊先生据日译本翻译,后者是亚米契斯的朋友所著,也是据三浦关造的译本来的,对前者是一个合适的补充。

这个补充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二者的分别与心理进 展的连续性上。《爱的教育》是安立柯做小学生的心理记述,主人公是安立柯及其父母,续集则是他做中学生时的记述,主人公是他的舅父白契。正像译者所说的,可以看到,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是感情教育, 软教育,而续集所写的却是意志教育,硬教育、《爱的 教育》中含有多量的感伤性,而续集中却含有较多的兴奋性。 夏先生的话比什么都能说明问题: “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师。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书中叙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了流泪。 这书一般被认为是有名的儿童读物,但我以为不但儿童应读,实可作为普通的读物。特别地应介绍给与儿童有直接关系的父母教师们,叫大家流些惭愧或感激之泪。” 然而就是这部能让大家“流些惭愧或感激之泪”的作品,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一、皮亚杰认为,认识论和生物学之间有一条可以连续起来的纽带,那就是心理学。1955年,他建立了“发生认识论国际中心”。 二、思维(认识)的起源。 皮亚杰在讲述思维发展时,把思维、认识、智慧作为同义词使用。他认为儿童的思维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的互相作用的结果。人们把皮亚杰的发展理论称为“互相作用论”。皮亚杰认为人的经验有两种,一种是物理经验,另一种是数理经验。互相作用论的出现,打破了几千年来心理是由遗传决定,还是由环境决定的绝对化的、无休止的争论,为研究认识的发生开拓了新的航道。 皮亚杰对认识本质的回答,强调了儿童本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知识不是简单的摹写,它必须通过儿童自身的动作和运算才能获得。皮亚杰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种理论把儿童看作是一个消极的反应者。 三、思维的结构 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一种结构,而且这种结构从出生到成熟一直处于不断纺织、演变和递进的过程中。皮亚杰说,思维的结构就是认知过程中性的动作和概念的组织。组织的内容就是动作的或概念的,而组织的结果就是结构。认知结构组织最基本的单元皮亚杰称其为“格式”,皮亚杰将它看成是动作的组织或结构。格式有点类似图式,但两者的内涵并不相同。图式是指儿童对一个事件基本要素和相互关系的抽象表征。而“格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的类似的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婴儿早期就有一种吸吮格式,经过练习和概括,这种格式便能运用到其他客体上去,如吸吮手指、吸吮奶瓶橡皮奶头、吸吮玩具等。 最初的格式来自无条件反射。在这个基础上,随着儿童的成熟,儿童对客体的动作不断演变出新的认知结构。“运算”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认知结构。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运算结构的获得是智慧或认知发展的核心。运算是一种可逆的观念上的操作,它允许儿童在心理上回到思维连续的开始。运算还具有守恒性和系统。(这里的“运算”指内化的、可逆的、并协调成有规律可循的动作系统,不是指逻辑演算,而是指心理运算,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 四、思维的机制 1、适应和组织。皮亚杰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思维或者智慧的成长的,他认为,思维的本质乃是一种适应,是生物适应的一种特殊表现。生物的适应与组织机能有紧密联系,两者皆为发展的不变性法则,又是智慧的重要特征。认知结构的生长和变化正是适应和组织的结果。低级的智慧适应是把动作加以组织,同时又修改原有的动作组织;高级的智慧则是把经验内容加以组织,同时修改原有的思想观念以适应世界。(婴儿,抓握、注视两种独立格式,不协调,练习,协调,有了这种能力,儿童就能认识环境中遇到的经验,并加以整合和系统化。组织的倾向包含在生物学的遗传中,它是适应机能的一部分。)适应包括两个过程:同化和顺应。 2、同化和顺应。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格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同化,是外部元素纳入结构内;顺应就是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两者相互相成,有同化必须有顺应。当同化与顺应两个过程牌平衡状态时,认识就提高了一步。同化占优,以自我为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

根据人力资源课老师的推荐,我有幸拜读了德鲁克的名著《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并受益匪浅。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对组织负有责任,能影响组织经营成果的人,就是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必须是卓有成效,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通过阅读总结,我认为要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当做到: 一、重视目标和绩效管理。通过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让自己的工作更有计划性。使自己的日常工作始终围绕目标进行,通过责任意识将计划的执行到位,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而现实中团队的目标,要通过组织来实现。这要求我们要加强组织内部沟通和团队合作,通过各种激励手段和培训等手段来实现组织目标。 二、做好时间管理。我认为要更好的实现目标,同一时间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这样才能做到最好。这就要求我们慎重设定自己工作的优先顺序,将宝贵的时间资源进行最合理的划分。 三、用人所长。如何发挥一个人的长处,使他在团队中做出最大贡献,这是我们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课的目的。这要求我们根据工作中时刻变化的形势,对人员做出客观的评价,并合理搭配班子、进行性格互补和工作按流程咬合、做好人性的制衡,知人善用,善于挖掘人才、激发潜力,做好授权和及时沟通。 四、进行有效决策。管理者每天要做很多决策,这必然分散他的注意力,降低决策的效益。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关注经营核心,集中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影响经营结果的核心业务上,从关乎企业命运的战略目标着手,审慎制定战术策略和行动措施,按工作的轻重缓急安排先后顺序,充分发挥组织内各人的专业学历、经历特长,在总结过往经验的基础上做好综合分析和换位思考,把握机遇,有胆有谋,进行有效的决策,完成组织目标。 五、关注运营体系建设。达成目标要讲究方法策略,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上有一套完整的运营管理体,使组织内各人各负其责,按照既定规范,最大效率的完成日常工作,将更多的经历和时间给予“危机管理”,才能确保企业长盛不衰。 结合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关于有效管理的方法和案例,我更深刻的认知到管理能够优化经营效果,特别是战略目标的确定、组织结构的设置、激励政策关注的核心对经营效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并书中的成熟做法,对照自身的不足,对日常工作进行了改进: 加强职业素养培养,强化时间管理和进度控制,时刻强调有效决策,将管理的基本常识用到日常工作中,关注自己的核心业务绩效,重视长久利益,做到顺时应势、与时俱进。 2、一向对畅销书有点抵制心理,也不知道是出于标新立异的想法还是觉得畅销书太过大众,体现不了自己的能力,总之这个想法一直制约着自己,让自己成为井底之蛙。上半年的《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让我已经感觉到,即使再大众读物,你大概也只知道其中的一小部分。这次看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后,更是印证了这个想法。这段话写在开头,算是对自己的一个警醒:不要夜郎自大! 全书分7部分,分问题列表,时间管理,我能贡献什么,发挥别人长处,要事优先,决策要素和有效决策几个模块。除了第一部分仍然有部分意见不能苟同外,其他部分,看了深受启发。第一部分讲到:卓有成效是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的。个人以为,还需要天赋及管理者某些共同的性格特点(现在还不能完全描述,但是成功的管理者都有,做事持续跟进的能力),当然不排除为了更畅销,鼓励一下我们这样资质一般读者的购买潜力:)

中国语言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语言学史——一部叙述从先秦到解放前汉语言研究简史的首创之作 王力先生是我国的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散文家和诗人,而《中国语言学史》这本书是他1962年在北大中文系开设“中国语言学史”课时编写的讲义,是继岑麒祥的《语言学史概要》(科学出版社,1956)后又一部语言学史著作。这本书是叙述了从先秦到解放前汉语言研究的简史,它对我国两千多年的语文研究和语言学遗产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系统的总结,并对我国传统语言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批判继承,为我国语言学研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阅读《中国语言学史》,我发现王力先生是以各个历史时期的语言学家、语言著作和语言学为研究对象的,对中国语言学史的阶段分析有其明确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四个时期”。 所谓中国语言学史的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为传统语言学的阶段(先秦-清末),第二阶段为现代语言学兴起的阶段(清末-解放前即1899—1949)。这两个阶段的分水岭,则是《马氏文通》的问世。 所谓四个时期,即指王力先生在《中国语言学史》中除了“前言”和“结语”部分,把整个中国语言学史划分为四章四个时期,并且运用“抓住突出性标志,对其时间倾向模糊”的方法论述每个时期的语言学发展情况。 第一时期是“经学时期”、“以训话为主的时期”(先秦两汉),突出了四部笔迹重要的与训话有关的两汉著作:《尔雅》、《方言》、《说文解字》和《释名》,介绍了先秦两汉时期我国传统语言学研究的萌芽。 第二时期是“佛学与理学时期”,又叫“韵书为主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明代),重点介绍了《切韵》、《广韵》、《集韵》、《平水韵》和《中原音韵》等韵书。其从反切的兴起及其广泛运用说起,介绍了韵书、韵图的出现,以及佛学、理学对语言学研究的影响推动。 第三时期是“经学复兴时期”,也称“文字、声韵、训话全方面发展的时期”(清朝)。书中提出,这是古文字学的产生时期,重点介绍了《说文》四大家的著作和王氏父子的论著。 第四时期是“西学东渐时期”(现代),论述了五四运动之后到解放前中国现代科学的语言学在西方语言学影响下形成的过程,以《马氏文通》为标志着重议论了中国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 王力先生的这本《中国语言学史》内容丰富,写作严谨,观点新颖。正如他在“前言”中说的,“中国语言学史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作为科学论文,著者假定读者把中国语言学著作都看过了,不须交代任何知识,尽可以单刀直入地叙述这一个学术部门的历史;另一种是作为教材,著者假定读者(或听众)没有看过中国语言学著作,或者是看得很少,有必要先介绍一下那些著作的体例及其主要内容,然后谈得上某一学派产生的原因,某一语言学家的学术渊源及其对后代的影响,某书的价值及其缺点。”这本著作第一次给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历史做了一个系统的总结,建立起一个科学的体系,对我国语言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开创性作用。 而对于这部《中国语言学史》所建立的体系而言,究竟它所论述的对象是属于什么研究范畴呢?关于这一点,王力先生在《中国语言学史》的“前言”中提到,“语文学和语言学是有分别的。前者是文学或书面语言的研究,特别着重在文献资料的考证和故训的寻求,这种研究比较零碎,缺乏系统性;后者的研究对象则是语言本身,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出科学的、系统的、细致的、全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5篇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5篇 篇一:《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一部著作,这部书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讲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后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用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

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读了《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篇二:《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思采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一个学年十个月的日记)以孩子的口吻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其中也有父母写给孩子的,我也称这部分为亲子共写日记。这跟我们现在大部分孩子把日记锁起来、藏起来不让家长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建议家长和孩子都看这本书。 本书通过描写四年级小学生安里克身边发生的各式各样感人的 小故事,反映了意大利中下层人民穷苦、朴实、友爱的品德。书中提倡爱国、勇敢、善良、宽大、无私和博爱等精神。我认为作为一名老师,爱的这种教育方式永远不应该远离我们。去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每一点进步而欣慰。 我非常欣赏书中提倡的几种爱的教育方式,他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只是拿很简单的事实教育身边人。比如说:在爱国教育方面,校长常常带着学生去看路过的军队,向军旗行礼。在助人方面,书中主人公的母亲休息日常带安利克去贫民窟送衣服、食物。父母乐善好施的行为教育安利克要从小帮助有困难的人。尊敬师长方面、父亲带安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假期里,我阅读了皮连生教授的《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具体阐述了教学设计的含义、意义和特点,简要介绍了教学设计的起源、发展和未来趋势,系统地梳理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概括介绍了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它将心理学中的学习论和教学心理学的内容渗透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是从事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要文献,也是语文教学设计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其最大特点是提供了比较详尽的教学设计的学习论基础和比较完整的教学设计的理论范式。读完之后觉得很有收获。下面是我对书中内容的一点认识。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其次,关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教师为什么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呢?我在读完以后有这样的认识:第一,是因为教师要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所要强调的是,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第二,是因为教师要提高教育业务水平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对此作了比较精简的归纳和概括: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心理学问题比比皆是。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可以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我觉得这也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 读完这本书收获良多,对我也深有启发。其中颇为深刻的是: 一、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与思考,要培养学习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让知识活起来。同时也是在培养一个有思想、会思考的人。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机器,所以,老师不仅要

数学建模读书笔记

数学建模是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简化,反复探索,构件一个能够刻划客观原形的本质特征的数学模型,并用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创新活动过程。 数学建模的几个过程: 模型准备: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其实际意义,掌握对象的各种信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 模型假设:根据实际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简化,并用精确的语言提出一些恰当的假设。 模型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来刻划各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结构。(尽量用简单的数学工具) 模型求解:利用获取的数据资料,对模型的所有参数做出计算(估计)。 模型分析:对所得的结果进行数学上的分析。 模型检验:将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形进行比较,以此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如果模型与实际较吻合,则要对计算结果给出其实际含义,并进行解释。如果模型与实际吻合较差,则应该修改假设,在次重复建模过程。 模型应用:应用方式因问题的性质和建模的目的而异 数学建模就是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数学建模的过程,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划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 数学模型的分类 (1)按模型的应用领域分类: 生物数学模型,医学数学模型,地质数学模型,数量经济学模型,数学社会学模型等。(2)按是否考虑随机因素分类: 确定性模型与随机性模型 (3)按是否考虑模型的变化分类: 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 (4)按应用离散方法或连续方法分类: 离散模型与连续模型 (5)按建立模型的数学方法分类: 几何模型,微分方程模型,图论模型,规划论模型,马氏链模型等。 (6)按人们对是物发展过程的了解程度分类: 白箱模型:指那些内部规律比较清楚的模型。如力学、热学、电学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灰箱模型:指那些内部规律尚不十分清楚,在建立和改善模型方面都还不同程度地有许多工作要做的问题。如气象学、生态学经济学等领域的模型。 黑箱模型:指一些其内部规律还很少为人们所知的现象。如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问题。但由于因素众多、关系复杂,也可简化为灰箱模型来研究。 数学建模方法

西亚斯读书笔记推荐书目

大学生必读书推荐书目名称: 1.《语言问题》赵元任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著,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 3.《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4.《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5.《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版 6.《马氏文通》马建忠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汉语音韵》王力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 8.《训诂简论》陆宗达著,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9.《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0.《中国文字学》唐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1.《中国历代语言学论文选注》吴文祺、张世禄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2.《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著,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3.《语言论》高名凯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4.《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5.《应用语言学》刘涌泉、乔毅编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6.《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陆梅林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7.《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著,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8.《邓小平论文艺》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19.《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0.《文心雕龙选译》刘勰著,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21.《诗学》亚里斯多德著,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2.《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章安祺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_1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导读: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曾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下面是爱的教育读书笔记,快来围观吧。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一: 有一些好书曾让我感动,有一些片段曾让我铭记,有一些深度曾让我思索。《爱的教育》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这本名著由意大利的作家德·亚米契斯根据他儿子的日记改编而成,它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长故事,记录了他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顾名思义,《爱的教育》,爱,便是贯穿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那最平实的字里行间,作者融入了种种人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社会之爱、国家之爱…… 《爱的教育》是我人生当中接触的第一部名著,所以,它所带给我的影响最深,给予我的启发最多。 我在小学时就曾读过《爱的教育》,但是由于当时年纪小,心智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并不能完全领悟书中所写的种种,以及书籍以外更高一层的真理。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现在再翻阅《爱的教育》,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书中的每一个故事依然深深地打动我的心,震撼我的灵魂,使人从中打破思想的枷锁,不断领悟人生的真谛,由此而与作者产生深深的共鸣。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温故而知新”,又或者说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在《爱的教育》当中,最使我记忆深刻的是里面的少年爱国者。由于家境贫寒,父母把他卖给了戏法班子;在戏法班子里,他挨打受骂,忍饥挨饿,饱受虐待。后来终于在一次国外演出中逃了出来,并寻得意大利领事馆领事的帮助,坐上了回家的轮船。在轮船上,有三位乘客在得知他的悲惨遭遇之后,给了他少许金钱,其他乘客也纷纷给了他若干的钱。正当这位少年欣喜地坐在床上盘算着怎样利用这些钱的时候,他却听见那三位给自己钱的乘客正在和其他乘客辱骂自己的国家,于是他把这些钱全部丢还给了他们,并且愤怒地说到:“拿回去!我不要那说我国坏话人的东西。”那一瞬间,我对这位少年爱国者肃然起敬!即使知道会一无所有,也要坚决捍卫国家的尊严,这样崇高的爱国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佩和学习啊!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荣誉,这样的人与之相比,显得何其渺小。少年爱国者的言行让我深深体会到:无论何时何地,国家尊严和民族荣光都深深地刻在骨子里,成为生命当中永不磨灭的年轮。我由此而想到,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在我看来,一本好书,不仅像是一个益友,更像是一位良师。它所教会你的,绝不仅仅只是知识;它所使你开阔的,绝不仅仅只是视野。以前,对于人生和未来,我从不会去做过多的设想;面对身边的人和事,我也是一

关于教育心理学读后感3篇

关于教育心理学读后感3篇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育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心理 活动的规律及应用。这两个学科比较好区分,我的认识是教育学更 多的是重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我们的教育教学,而教学心理学已经进 入到了我们的教学过程。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 关系可以说是十分密切。教育心理学是以它们为学科基础的,却不 好说谁包含了谁,谁从属于谁。教育心理学更好的帮助了我对学习 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和实践。 在通读这本书后,我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 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有很 大的帮助。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 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 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 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不光是理论,书中很多地方也提到了怎样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对于教学的实践活动有很直接和现实的意义。书中举到了很多这 样的例子,让我发现原来生活中很多看似司空见惯的事其实就是教育 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比如应该怎样让小学生克服坐不住的问题,还 有怎样不动声色的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又不至于引起学生反感。其 实对于这些问题我也是早就有所想法,读了教育心理学后,这些原 先模糊不清的想法才渐渐明白起来,真的感慨颇多。 最近学习了皮连生的教育心理学,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了解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同时也感责任的重大。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

失控读书笔记

失控读书笔记 【篇一:《失控-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读后感】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 读后感 一班钟超 《失控》可以说是1990年面世的最伟大的一本书,用着超前的眼 光系统的阐述了很多让我们为之惊叹的领域。《失控》中涉及到的 学科无所不包,其中,让我比较印象深刻的一些知识是生物学、进 化论、分布式、生态学、电子货币、收益递增定律、预言机以及其 中的大总结九律。 生物学:《失控》里有一个让我惊骇的预言是,机械会具有生物特性,人工生命会失去控制成为世界的未来,机械可以生物化,生物 也将机械化。我也幻想如果把我骨骼都换成坚硬的金属,那么我会 变得更加powerful,或者把我的大脑移植到机器人身上,我还是我,只是我的身体换了。或许一天会实现吧。 进化论:我们一直在学校接受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孰不知这不过 是进化论的一个重要分支,但不是进化论的全部。另外达尔文理论 的一个弱点:“达尔文曾经主动提供过一个实例来说明他的理论所遇 到的困难,就是高度复杂的人眼。设计精巧且相互作用的晶状体、 虹膜、视网膜等结构,看起来确实挑战了达尔文那种“轻微、累进的”随机改进机制的可信度。没有进化完全的眼睛中,真不知道某些部 分会有什么用。” 进化是什么?进化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有的生物可以进化成能 适应环境,有的生物又没有进行这种进步式的进化呢?达尔文进化 论只告诉我们优胜劣汰,但是没告诉我为什么有这些差别。 分布式:蜂群意识是自然界的分布式,蜜蜂,或者蚂蚁,或者你我 的生命,群氓却有集体的智慧,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让智能“涌现”出来。但是群体不是最优的,也不可控,不可预测,不可控,非即刻。 群氓的智慧太深奥,放任失控,如何利用?我有时候觉得现在 web2.0的ugc有一点集体智慧的意思,或者一个社会的管理,是否 放任失控才能发展得更好? 生态学:《失控》里讲了很多关于生态圈二号的这项实验。生态圈 二号犹如一个微型的地球,它的建立和维护让人类知道地球的一切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大全(共6篇)

篇一:《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让教育充满爱 --读《爱的教育》 关庙小学高军建 最近一段时间,我认真地阅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 可以说,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 这也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 它告诉我们:教育就是爱的别称,教育孩子就是爱孩子。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作为一名教育者,传播爱心,不仅仅是我们的一份责任,更是我们对学生、对社会的一份责任。 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爱是融融春风,即使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让教育永远充满爱! 篇二:《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爱的教育》(原文是cuore,翻译为心)是通过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的儿子的日记改编的。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还包括亲人为他写的许多劝诫性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9则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通过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使爱的美德永驻读者心中。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个小孩的日记方式来写的,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爱”,一个多么闪亮,多么令人钟爱的字眼。人们追求爱,也希望能拥有爱,爱能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要完全的拥有它,就必须去充实它,让我们携手,共创出人世间最美好的爱。 在这本书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卖炭者与绅士》还有《义快的行为》这两节,第一节写了一个父亲对他儿子诺琵斯的爱,诺琵斯骂培谛的父亲是个“叫花子”,诺琵斯的父亲知道后,非要诺琵斯向培谛和他父亲道歉,虽然培谛的父亲一再拒绝,可诺琵斯的父亲还是坚持要让诺琵斯道歉,从这里可以知道,诺琵斯的父亲是一个多么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爱来熏陶他的儿子,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