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推理:可能性推理“求异论证”模型

判断推理:可能性推理“求异论证”模型
判断推理:可能性推理“求异论证”模型

职业能力测试中,逻辑判断部分会考察10道题目,此部分是判断推理中难度较大,也是考生失分率较高的板块。其中可能性推理又是重中之重,通常会考察7道题左右。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种特殊的论证模型——求异论证。

一、求异论证的含义

求异论证即题干出现求异法的论证。求异法,是指在被研究现象出现和不出现的两个场合中,如果只有一个情况不同,其他情况完全相同,而且这个唯一不同的情况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场合中存在,在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场合中不存在,那么这个唯一不同的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或结果)。

二、求异论证的运用

例1打乒乓球的人往往比不打乒乓球的人身体健康,因此,打乒乓球有助于增加健康。

下面哪一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打乒乓球通常不会造成运动伤害

B.打乒乓球能增进人的反应能力

C.打乒乓球没有打篮球运动量大

D.只有身体健康的人才打乒乓球

【答案】D。解析:题干的结论为,打乒乓球能增加健康,D项说明只有健康的人才打乒乓球,因果倒置,最能削弱结论。A项“运动伤害”、B项“反应能力”以及C项“运动量”均与题干结论无关。故答案选D。

例2我们通常需要7~9小时的睡眠,过长的睡眠可能意味着健康隐患。过去十多年的随访结果表明,每晚睡眠时间长期超过9小时的老年人,患老年认知

功能障碍的风险是同龄人的两倍。因此,长时间的睡眠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生物学指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一些参与随访的老年人对自己的睡眠状况并不能准确描述

B.因意外或其他疾病发生大脑损伤的老年人会出现过度睡眠

C.一些研究发现,许多睡眠不足7小时的老年人也出现了老年认知功能障碍

D.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与大脑中聚集的一种蛋白有关,当人体试图清除这一蛋白时,需要更长的睡眠

【答案】B。解析:题干由“每晚睡眠时间长期超过9小时的老年人,患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是同龄人的两倍”得出结论“长时间的睡眠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生物学指标”。属于“已知事实得因果”。B项说明老年人出现过度睡眠是另有他因,削弱了题干结论;A项中“一些参与随访的老年人”样本数量不明确,不具有代表性,因此不能削弱题干结论;C项“睡眠不足7小时”为无关项;D项中“人体试图清除这一蛋白时,需要更长的睡眠”,也就说明长时间睡眠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生物指标,加强了题干结论。故本题选B。

趣味数学086:完全数公式

完全数公式 前面,在“从一个数的约数谈起”一文中,介绍了求一个数的约数总和的公式: 如果一个数N =ɑi b j …c k ,其中ɑ、b 、…、c 是N 的质因数,i 、j 、…、k 是这些质因数的幂指数。 N 的所有约数的总和等于:111--+a a i ×111--+b b j ×…×1 11--+c c k 同时,还介绍了求偶完全数的欧几里得公式。 2n-1(2n -1) 式中,n 是大于1的自然数,并且2n -1是质数。 其实,偶完全数欧几里得公式,可以从约数和公式推出来。下面就是推导的过程: 完全数的定义是:如果一个数的真约数之和等于这个数,或者一个数的所有约数之和等于这个数的2倍,这个数就是完全数。 按照完全数的定义,最小的完全数是6。6是偶数,把6分解质因数6=2×3。进而推想,偶完全数分解质因数后,一定等于若干个2与若干个奇质数乘幂的积。如果把若干个2的积记作2m ,(m ≥1),把若干个奇质数乘幂的积记作p ,那么,偶完全数就可以记作2m p 。 根据约数总和公式,2m 的约数总和等于1 2121--+m =2m+1-1。 设p 的真约数之和是q ,那么,p 的约数总和就是p +q 。于是,偶完全数2m p 的约数总和就是(2m+1-1)(p +q)。 因为完全数的约数总和等于完全数的2倍,所以,(2m+1-1)(p +q)=2×2m p =2m+1p 。 化简,(2m+1-1)(p +q)=2m+1p 2m+1p +2m+1q -p -q =2m+1p (乘开) 2m+1q -q =p (消项,移项) 2m+1 -1=p/q (除以q) 2m+1-1是一个整数,p/q 等于一个整数,并且,因为m ≥1,所以2m+1-1≥3,说明q 是p 的真约数。而前面已经假设q 是p 的真约数之和,这

可能性推理之巧用力度比较

可能性推理之巧用力度比较 2019安顺公务员辅导课程 在我们做行测可能性推理题时,很多人会有这样的困扰,经过学习后,可以很快地排除一些和题干无关的选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关项),但总会在剩下的2个选项中纠结,纠结的主要原因主要就是,这两个选项往往都可以削弱(加强),所以总是举棋不定,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学会对选项进行力度比较,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带大家来学习一下力度比较: 一、量大>量小 量大:所有、全部、都、大多数、很多 量小:有的、一些、部分、个例、有些 当选项当中出现引导量小的词时,我们要注意,它的削弱力度比较小(注意,不是不能削弱,只是削弱力度比较小) 例题:市场上推出了一种新型的电脑键盘。新型键盘具有传统键盘所没有的“三最”特点,即最常用的键设计在最靠近最灵活手指的部位。新型键盘能大大提高键入速度,并减少错误率。因此,用新型键盘替换传统键盘能迅速地提高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 A、有的键盘使用者最灵活的手指和平常人不同。 B、越能高效率地使用传统键盘,短期内越不易熟练地使用新型键盘。 中公解析:题干的前提为:新型键盘能大大提高键入速度,并减少错误率。结论是:用新型键盘替换传统键盘能迅速地提高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A、B都可以起到削弱的作用,但是A说的有的键盘使用者,通过力度比较量大>量小的角度可知B的力度更大。故正确答案为B。 二、本质>现象 本质:根本原因是、实质上是 现象:指的是选项只是用表面现象。 当选项中出现本质和表现现象时,表面现象的削弱力度要小一些。

例题:张女士特别爱美,多年来喜欢在冬天穿裙子以显示她婀娜多姿的身材。从去年冬天起,每到阴冷天,她都感觉到膝关节疼痛。后经医生诊断,她得了关节炎。于是张女士认为,阴冷天穿得少是导致关节炎的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张女士的观点? A、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导致关节炎的根本原因是劳损、感染,阴冷天穿得少关节炎易发作。 B、张女士的姐姐和她生活在一个城市,多年来也喜欢在冬天穿裙子,但没得关节炎。 中公解析:题干的前提为:阴冷天穿的少,结论是穿的少导致关节炎。A选项明确指出根本原因是劳损、感染,B选项就是典型的现象类选项,所以,正确答案是B。 三、综合>单一 综合>单一,主要适用于题干中有多个前提的题型,这一类题中选项信息比较多的(也就是涉及多个前提时)这类选项削弱力度较大。 例题:外表类似苹果的水果被培育出来,我们称它为皮果,皮果皮里面会包含少量杀虫剂的残余物。然而,专家建议我们在吃皮果之前不应该剥皮,因为这种皮果皮里面含有-种特殊的维生素,这种维生素在其他水果里面的含量很少,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弃之可惜。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上述专家的建议构成质疑? A、果皮上的杀虫剂残余物不能被洗掉 B、果皮里的那种维生素不能被人体充分消化吸收 C、吸收皮果皮里的杀虫剂残余物对人体的危害超过了吸收皮果皮里的维生素对人体的益处 中公解答:题干的前提为:皮果皮里面会包含少量杀虫剂的残余物+皮果皮里面含有-种特殊的维生素,这种维生素在其他水果里面的含量很少,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专家建议我们在吃皮果之前不应该剥皮。A只从残余物角度进行削弱;B只从维生素角度进行削弱;C从农药残余物和维生素两个角度来削弱。三者

行测逻辑判断:求异思维突破可能性推理.doc

行测逻辑判断:求异思维突破可能性推理求异论证的思维是行测逻辑判断考察的重点,怎样利用这种思维推理呢?我为大家提供行测逻辑判断:求异思维突破可能性推理,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行测逻辑判断:求异思维突破可能性推理 可能性推理削弱加强是属于行测逻辑判断题型中的常见题型,此类题目思维性强,难度大。其中求异论证的思维是考察的重点。何为求异论证,如何利用这种思维进行推理,且如何进行削弱加强,我建议大家可以通过以下进行学习: 何为求异论证,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通过查找不同,确定因果结论。 例如:小明和小华是双胞胎,遗传基因一样,长相一模一样,性格十分相似,在同一个大学、同一个专业就读,成绩也是一样。其中小明参加了某著名大学的暑期集训营,小华没有参加,最后小明成功保研,而小华没有保研成功。据此得出结论:因为参加暑期集训营,所以保研成功。 该结论是通过找二者身上的不同点,然后结合不同的结果,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对此我们可以通过找二者其他的不同点,从而进行削弱;找更多的相同点,从而进行加强。例如:小明每天比小华多做100道题目,即另有他因,可以削弱;小明和小华每天做的题目是一样多,即排除他因,可以加强。 例1:某国的科研机构跟踪研究了出生于上世纪50至70年代的1万多人的精神健康状况,其间测试了他们在13岁至18岁时的语言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和归纳能力。结果发现,在此期间语言能力远低于同龄人水平的青少年,成年后患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风险较高。研究人员认为,青少年期语言能力的高低将是预测成年后精神疾病的重要指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质疑上述观点?

A.青少年期激素分泌水平异常,影响大脑发育,导致语言能力发展迟缓 B.患精神分裂症的青少年,其归纳能力相比语言能力的发展更加缓慢 C.许多精神健康的脑肿瘤患者在青少年时期也经常出现语言能力发展迟缓的问题 D.适当的教育可显著提高青少年的语言能力,但对中老年人影响不大 【答案】C。解析:材料中通过求异论证,找到语言能力远低于同龄人水平的青少年,成年后患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风险较高,于是得出结论“青少年期语言能力的高低将是预测成年后精神疾病的重要指标。”A项表明青少年时期语言能力发展迟缓及其原因,与成年后是否患精神疾病无关;B项,归纳能力与题干结论无关,排除;D项,提到了教育对语言能力的提高,但是与题干结论无关,排除。C项,说明青少年时期语言能力的高低与精神健康无关,可能和脑肿瘤有关,为另有他因,削弱了题干。答案选C。 例2:一项调查表明,某中学的学生对悠悠球的着迷程度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游戏,同时调查发现,经常玩悠悠球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比其他学生相对更好一些。由此看来,玩悠悠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面的推论?() A.悠悠球作为世界上花式最多最难、最具观赏性的手上技巧运动之一,对学习成绩的提高很有帮助 B.要想玩好悠悠球,必须不断练习,因此能够锻炼学生的毅力 C.玩悠悠球的同学在学校的有效指导下并没有荒废学业 D.学校与学生家长订了协议,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排在前十五名,双方共同禁止学生玩悠悠球 【答案】D。解析:题目中通过求异思维,找到学生中存在经常玩悠悠球与否的两类学生,同时经常玩的成绩要好一些,据此认为因为玩悠悠球所以成绩好。A选项与B选项均说明悠悠球对于学习有好处,可以加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答题技巧:可能性推理枚举归纳论证模型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答题技巧:可能性推理枚举归 纳论证模型 今天山西人事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答题技巧:可能性推理枚举归纳论证模型。希望大家掌握规律,灵活运用,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近两年公务员考试考察逻辑问题中的可能性推理的比重是越来越多了,而可能性推理里经常考的论证模型之一就是枚举归纳,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对这类题型做一个全面总结。 首先,枚举归纳模型的题目一般是根据调查部分对象的特点,来得到整体的结论。 下面来看一道例题: 目前,中国人的交流方式已经大大改变,人们普遍使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情感交流,因为有关部门最近在一所高校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学生中经常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人已占到被调查对象的95%。 下列陈述中哪项判断最能削弱上述观点? A.大学生追求时尚,对新技术容易适应 B.仅有5%的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正在学习互联网通信技术 C.调查的范围太小,恐怕不能反映当前所有中国人的真实情况 D.有些大学生仍喜爱传统的书信交流方式 根据这个题干我们可以知道是枚举归纳模型,对于枚举归纳的论证模型,我们先来考虑相关的知识点。枚举归纳,简单理解就是通过样本的特点推断总体的特点,这样一个论证过程。但是这个论证过程我们发现一定是存在漏洞的,因此对于这个论证过程的削弱,我们可以从样本入手:(1)样本不科学(2)样本数量小,通过这两个角度进行削弱,而加强:(1)样本科学(2)样本数量大。这是我们在做枚举归纳模型要注意的问题。 对于这道题而言,题干通过“一所高校学生用互联网交流的比例高”得到“中国人普遍使用互联网交流”。我们想去削弱这个论证时,就可以从样本考虑了,C 选项说调查范围小,通过反驳样本选择的科学性来进行削弱论据,所以C可以,A 选项支持了论据,B选项学习互联网通信技术和用互联网进行交流不是一个概念,D 选项喜欢书信不代表不用互联网。 根据上面的题我们了解到,分析是枚举归纳模型,利用样本进行加强和削弱,知道这一点,这类题我们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有专家认为,全球经济正缓慢复苏,其主要证据是:美国的经济表现超出预期,在就业和住房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欧洲央行启动了融资运作计划,用比较低的利率贷款,为更多的企业以及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全球整个大宗商品市场树立了足够的信心。因此,这都是非常好的迹象。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有可能成为上述论证前提的是: A.专家先前对美国经济表示不乐观 B.欧洲央行原有利率较高,银根紧 C.非欧美国家的经济状况保持稳定 D.全球大宗商品交易缺乏信心支持

80论坛_初中数学校本教材_初中数学校本教材 9849080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 ————《校本课程》序言 一、把握数学的生活性——“使教学有生活味”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这说明数学来源于社会,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社会生活与数学关系密切,它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方面,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教育寓于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把握数学的美育性——“使教学有韵味” 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美作为现实的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性、色彩变幻、鲜明性和新颖性。作为精神产品的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点。 简练、精确是数学的美。数学的基本定理说法简约,却又涵盖真理,让人阅读简便却又印象深刻。数学语言是如此慎重的、有意的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凭借数学语言的严密性和简洁性,我们就可以表达和研究数学思想,这种简洁性有助于思维的效率。 数学很讲究它的逻辑美。数学的应用是被人们广泛认同的,可学习数学还能训练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几何的证明讲究前因后果,每一步都要前后呼应,抽象的数学也显示它模糊的美。抽象给我们想象的余地,让我们思维海阔天空,给学生留有了思索和创新的空间。抽象的数学不正展示它的魅力吗? 数学上有很多知识是和对称有关的。对称给人协调,平稳的感觉,象圆,正方体等,它们的形式是如此的匀称优美。正是由于几何图形中有这些点对称、线对称、面对称,才构成了美丽的图案,精美的建筑,巧夺天工的生活世界,也才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自然美,多彩的生活美。 中学数学的美育性,除了上述一些方面,还有其它美妙的地方,只要我们用心挖掘和捕捉,就会发现数学蕴涵着如此丰富的美的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美的素材,在学生感受美的同时既提高教学质量,又使教学韵味深厚。

行测逻辑判断之可能性推理做题三步法

辽宁中公教育:https://www.360docs.net/doc/7d10854634.html,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逻辑判断是一个考生普遍觉得较难但又非常容易提高的题型。逻辑判断又可以划分为两大知识体系——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必然性推理的题目涉及命题的矛盾、推出等多种规则,考生在初期学习的时候常感觉要记忆的知识点又多又难以理解,但如果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加以一定程度的练习,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到那时候必然性推理的题目自然也就难不倒各位考生了。反倒是可能性推理尤其是削弱型和加强型题目的解题技巧,值得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因为这部分题目看起来都不是太难,但重在考查大家的逻辑思维,考生很容易被题目表象迷惑或陷入自己的思维中无法自拔,最终做出错误的选择。所以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公教育专家希望通过对可能性推理中削弱型和加强型题目做思路梳理,帮助考生认清题型并提高正确率。 第一,读懂题干 读懂题干信息对于削弱和加强型题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无论是削弱还是加强题干的观点和结论,我们首先都需要清晰无误地了解题干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否则就会容易选择无关选项,就选项本身而言虽然看似很有道理,但如果跟题干论证无关的话,就不能进行削弱和加强,这也是考生最容易犯的错误。所以考生在拿到题目时要善于捕捉关键信息,剔除一些无用信息或者简化一些复杂语句,快速有效地提炼出文段的核心观点以及论证方式,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第二,看清问法 当明白了题干信息后再关注题目的问法,是削弱型还是加强型题目。这一步看似简单,但有很多考生却经常在这方面出问题,所以一定要细心审题。一般如“最能削弱、质疑、反驳”等问法自然是削弱型题目,“最能加强、支持”是加强型题目。而“需要补充的前提、隐含的假设、必需作出的假设”其实也是让我们弥补漏洞,对论证结构进行补充,所以仍然算作加强型题目。还有一类如“不能质疑、除了哪项都能质疑”,意思并非一定是加强型题目,而是指在四个选项中有三项都能够削弱题干论证,不管是强是弱都可以,但有一项是不能对题干进行削弱的,有可能是加强,也有可能是无关选项。所以考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明确题目问法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厘清思路,更快地排除错误选项。 第三,比较选项

逻辑判断推理中常用的逻辑公式

逻辑命题与推理 必然性推理(演绎推理):对当关系推理、三段论、复合命题推理、关系推理和模态推理 可能性推理:归纳推理(枚举归纳、科学归纳)、类比推理 命题 直言命题的种类:(AEIOae) ⑴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是P(SAP) ⑵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不是P(SEP) ⑶特称肯定命题:有的S是P(SIP) ⑷特称否定命题:有的S不是P(SOP) ⑸单称肯定命题:某个S是P(SaP) ⑹单称否定命题:某个S不是P(SeP) 直言命题间的真假对当关系: 矛盾关系、(上)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从属关系 矛盾关系: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同假。主要有三组: SAP与SOP之间。“所有同学考试都几个了”与“有些同学考试不及格” SEP与SIP之间。“所有同学考试不及格”与“有些同学考试及格” SaP与SeP之间。“张三考试及格”与“张三考试不及格” 上反对关系:具有上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但是可以同假。即要么一个是假的,要么都是假的。存在于SAP与SEP、SAP与SeP、SEP与SaP之间。 下反对关系: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但是可以同真。即要么一个是真的,要么两个都是真的。存在于SIP与SOP、SeP与SIP、SaP与SOP之间。 从属关系(可推出关系):存在于SAP与SIP、SEP与SOP、SAP与SaP、SEP与SeP、SaP与SIP、SeP与SOP 六种直言命题之间存在的对当关系可以用一个六角图形来表示,“逻辑方阵图” SAP SEP SaP SeP

SIP SOP 直言命题的真假包含关系 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复合命题:负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 负命题的一般公式:并非P 联言命题公式:p并且q “并且、…和…、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选言命题:相容的选言命题、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相容的选言命题公式:p或者q“或、或者…或者…、也许…也许…、可能…可能…” 【一个相容的选言命题是真的,只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即可。只有当全部选言支都假时,相容的选言命题才是假的】不相容选言命题公式:要么p要么q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或者…或者…二者必居其一、或者…或者…二者不可兼得” 【一个不相容的选言命题是真的,有且只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当选言支全真或全假时,此命题为假】 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公式:如果p,那么q“如果…就…、有…就有…、倘若…就…、哪里有…哪里有…、一旦…就…、假若…、只要…就…” 【有前件必然有后件。如果有前件却没有后件,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就是假的。因此,对于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来说,只有当其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命题才假。】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公式:只有p,才q “没有…就没有…、不…不…、除非…不…、除非…才…” 【没有前件必然没有后件。如果没有前件也有后件,这个必要假言命题为假。对于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来说,只有当其前件假而后件真时,命题才假。】 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公式:当且仅当p,才q 【有前件必然有后件,没有前件必然没有后件。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在前件与后件等值即前件真并且后件真,或者前件假并且后件假时,命题为真,在前件与后件不等值即前真后假,或前假后真时,命题为假】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021国考行测判断推理:可能性推理常见论证模型之枚举归纳(3)(1)(1)

2021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可能性推理常见论证模型之枚举归纳判断推理是每年行测必考的一个部分,其中逻辑判断有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个部分。而这4 个部分中最难也是令考生最头痛的就是逻辑判断,它也是逻辑判断部分里面考生错误率最高的一个部分。在逻辑判断中,可能性推理又是重中之重,在此,中公教育就跟大家一起讨论下可能性推理中的一个常考模型——枚举归纳。 所谓的“枚举归纳”是指通过列举某事物一部分个体具有的某种性质,因此认为这类事物都具有此属性。比如:走路的时候见到一只乌鸦是黑色的,再走一会儿看到另一只乌鸦也是黑的,回到家又看到一只乌鸦是黑色的……由此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那么我们看到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枚举归纳模型,通过调查一部分对象具有某属性(几只乌鸦是黑的),推测整体对象也具有该属性(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 那么我们抽象出来枚举归纳模型即为: A1 具有属性 B A2 具有属性 B 得到所有的 A 都具体属性 B A3 具有属性 B …… An 具有属性 B 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个模型,通过列举一部分对象具有某属性,从而得出整个整体都具有这种属性,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其实是有问题的,所以这样的的论证模型我们是可以进行削弱和加强的。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给大家具体展示一下:比如:要调查学校男生的身高,通过调查学校的 100 个男生平均都一米八以上,由此认为该校男生平均身高都在 1 米八以上 削弱:1.样本数量不足(该校有 5000 名男生,却只调查了 100 个。)

2.样本太过于特殊,不具有代表性(调查的男生都是校篮球队的) 3.没有调查的样本存在不同结果(其他男生平均身高 1 米七) 加强:1.样本数量充足 2.样本不特殊具有代表性 3.没有调查的样本也具有同样的结果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题来具体体会一下: 【例题】为了估计当前人们对管理基本知识掌握的水平,《管理者》杂志在读者中开展了一次管理知识有奖问答活动。答卷评分后发现,60%的参加者对于管理基本知识掌握的水平很高,30%左右的参加者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水平。《管理者》杂志因此得出结论,目前群众对于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还是不错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以上结论? A.管理基本知识的范围很广,仅凭一次答卷就得出结论未免过于草率 B.掌握了管理基本知识与管理水平的真正提高还有相当距离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高考数学一轮复习:34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高考数学一轮复习:34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有一段演绎推理:“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平面,直线 ∥平面,则∥ ”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A . 大前提错误 B . 小前提错误 C . 推理形式错误 D . 非以上错误 2. (2分) (2017高二下·长春期末) 下列四个推理中,属于类比推理的是() A . 因为铜、铁、铝、金、银等金属能导电,所以一切金属都能导电 B . 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是奇数,所以不能被2 整除 C . 在数列中,,可以计算出,所以推出 D . 若双曲线的焦距是实轴长的2倍,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类似的,若椭圆的焦距是长轴长的一半,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3. (2分) (2020高三上·泸县期末) 现有甲、乙、丙、丁四人参加数学竞赛,其中只有一位获奖. 有人走访了四人,甲说:“乙、丁都未获奖”,乙说:“是甲或丙获奖”,丙说:“是甲获奖”,丁说:“是乙获奖”,四人所说话中只有一位是真话,则获奖的人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4. (2分) (2020高二下·郑州期末) 某校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参加了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老师告知只有一位同学获奖,四人据此做出猜测:甲说:“丙获奖”;乙说:“我没获奖”;丙说:“我没获奖”;丁说:“我获奖了”,若四人中只有一人判断正确,则判断正确的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5. (2分)①已知a是三角形一边的边长,h是该边上的高,则三角形的面积是ah,如果把扇形的弧长l,半径r分别看成三角形的底边长和高,可得到扇形的面积lr;②由1=12 , 1+3=22 , 1+3+5=32 ,可得到1+3+5+…+2n﹣1=n2 ,则①﹑②两个推理依次是() A . 类比推理﹑归纳推理 B . 类比推理﹑演绎推理 C . 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D . 归纳推理﹑演绎推理 6. (2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o,凸四边形内角和为360o,那么凸n边形的内角和为() A . B . C . D . 7. (2分)(2017·海淀模拟) 已知两个半径不等的圆盘叠放在一起(有一轴穿过它们的圆心),两圆盘上分别有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将其分为四个区域,小圆盘上所写的实数分别记为x1 , x2 , x3 , x4 ,大圆盘上所写的实数分别记为y1 , y2 , y3 , y4 ,如图所示.将小圆盘逆时针旋转i(i=1,2,3,4)次,每次转动90° ,记Ti(i=1,2,3,4)为转动i次后各区域内两数乘积之和,例如T1=x1y2+x2y3+x3y4+x4y1 .若x1+x2+x3+x4<0,y1+y2+y3+y4<0,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可能性推理迷惑选项分析

可能性推理迷惑选项分析_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可能性推理一直是国考和省考中必考的一类题型,其中可能性推理的削弱与加强一直是重中之重,很多考生对此一直掌握不好其选项中的力度比较,在这里,为了方便各位考生顺利的通过考试,应对题目,华公公考总结了一些迷惑性选项,见到这个的选项几乎不选,希望能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1.诉诸权威:在选项中如果想用权威性来证明该结论成立或者不成立时,一般都是迷惑性选型,考生应该注意,权威人士的观点也不一定是正确的。这样的选项中通常都含有“某专家”、“某学者”、“某权威机构”、“某权威组织”。见到这些词语的时候考生要特别注意。 【例1】有关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对超级女声这个娱乐节目不感兴趣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最近某学院的一项问卷调查报告表明,在3500份寄回问卷调查调查表的老年人中,83%的老年人说自己非常喜欢看超级女声这个节目。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削弱上述的观点 A.该学院的问卷调查缺乏权威性,其准确度值得商榷 B.填写并寄回调查问卷的老年人很可能是对超级女声感兴趣的老年人 C.有少数寄回调查问卷的老年人实际上还不到六十岁 D.大部分寄回调查问卷的老年人同时还喜欢看其他娱乐节目 【参考解析】:D项。A项就是想利用其不是权威机构做的调查来证明它不成立,犯了诉诸于权威的错误。C项中的“少数”一词的出现,使削弱的力度变小。D为无关项,故选D,D 在说明调查对象特殊,不能代表全部。 2.诉诸于无知:选项想用不清楚,不知道来证明一个事物成立或者不成立时,即为诉诸于无知。通常这样的选项中都含有“尚不清楚”、“尚不明确”、“优待证明”、“未有数据表明”等。当选项中出现这些词语时,考生应当特别注意。 【例2】干细胞遍布人体,因为拥有变成任何类型细胞的能力而令科学家们着迷,这种能力意味着它们有可能修复或者取代受损的组织,而通过激光刺激干细胞生长很有可能实现组织生长,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激光技术或许将成为医学领域的一种变革工具。 如果一下各项为真,哪项能够支持上述结论? A.不同波段的激光对机体组织作用的原理尚不清楚 B.已有病例表明,激光会对儿童视网膜造成损伤,影响视力

行测逻辑判断之求异论证

在中,无论是地市还是副省的国考试卷,可能性推理是重点考察的题型。可能性推理,研究的对象是因果关系,常见的有几个论证模型,今天我们解密的是其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模型——求异论证。 (一)含义 首先拿到一道可能性推理的题,根据问法判定出考的题型是削弱性或者加强型,读题干首先找到前提和结论,敏感的感知到题干符合一些小模型。 求异论证即题干出现求异法的论证。求异法又叫差异法,它是指在被研究现象出现和不出现的两个场合中,如果只有一个情况不同,其他情况完全相同,而且这个唯一不同的情况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场合中存在,在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场合中不存在,那么这个唯一不同的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或结果)。 求异法可用下列图式表示: 场合先行(或后行)情况被研究现象 (1) A,B,C a (2) —,B,C — 所以,A是a的原因(或结果)。 【示例】一项调查表明,某中学的学生对悠悠球的着迷程度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游戏,同时调查发现,经常玩悠悠球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比其他学生相对更好一些。由此看来,玩悠悠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削弱与加强 削弱:找不同属性(尤其本质相关),主要包括另有他因、因果倒置、断开因果链条; 对上述【示例】进行削弱:玩悠悠球的学生都参加了很多课外补习班;学校与学生家长订了协议,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排在前十五名,双方共同禁止学生玩悠悠球。 加强:找相同属性(尤其本质相关),主要包括排除他因、强调此因、强调链条; 对上述【示例】进行加强:玩悠悠球能促进手眼脑协调发展,有利于开发智商;他们除了参加正常的听课以外,没有参加任何补习班。 【例】有一项对500名25-35岁女性进行的科学实验,设置两个实验组,第一组实验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第二组实验者没有服用阿司匹林。结果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眼角比不服用阿司匹林眼角出现皱纹要晚,而且皮肤光滑柔嫩。这一实验表明,阿司匹林有可能成为一种廉价有效的防皱、保青春药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两组被实验者的眼角皮肤在实验前是相当的 B.两组被实验者的人数相等 C.第一组被实验者服用的阿司匹林的量较大 D.阿司匹林是人工合成的 【中公解析】A。对比试验必须要求两组实验者在实验前有相同或相近的状态,否则没有意义,A恰好说明了这一点,加强了实验的科学性。B项人数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题干,但并非必须要求的,故加强程度不如A。故答案选A。 求异论证还是可能性推理中比较简单的一个小模型,希望大家掌握好方法,多练几道题目,顺利掌握这个小模型。

数学史和数学文化修订稿

数学史和数学文化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 班级:网营14-1班 姓名:毕倩榕 学号: 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 数学史和数学文化 数学可能是中国所有上学的人爱恨交加的科目了吧,一方面苦于数学的枯燥和难懂,另一方面又应用于各个方面,可以说对它的感情很复杂了。而数学史和数学文化这门课却讲了不少数学史中有意思数学家和他们的故事以及数学文化,数学俨然给人一种活泼感,就好像是一个印象中“严肃刻板”的人,做出了一系列生动幽默的动作,发生了一连串的故事;而数学文化就像是人类其他形式的文化一样,它活跃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推进了人类的进步。 数学是美的,数学美把就是把数学溶入语言之中,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令人心驰神往的优美而和谐的黄金分割;各种有趣的数字比如说:完全数、水仙花数、亲和数、黑洞数等等;雄伟壮丽的科学宫殿的欧几里得平面几何;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 数学美可以分为形式美和内在美。 数学中的公式、定理、图形等所呈现出来的简单、整齐以及对称的美是形式美的体现。数学中有字符美和构图美还有对称美,数学中的对称美反映的是自然界的和谐性,在几何形体中,最典型的就是轴对称图形。数学中的简洁美,数学具有形式简洁、有序、规整和高度统一的特点,许多纷繁复杂的现象,可以归纳为简单的数学公式。

数学的内在美有数学的和谐美,数量的和谐,空间的协调是构成数学美的重要因素。数学中的严谨美,严谨美是数学独特的内在美,我们通常用滴水不漏来形容数学。它表现在数学推理的严密,数学定义准确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数学结构系统的协调完备等等。总之,数学美的魅力是诱人的,数学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数学美的思想是神奇的,数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 数学是好玩的,在北京举行国际数学家大会期间,91岁高龄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为少年儿童题词,写下了“数学好玩”4个大字。数是一切事物的参与者,数学当然就无所不在了。在很多有趣的活动中,数学是幕后的策划者,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玩七巧板,玩九连环,玩华容道,不少人玩起来乐而不倦,玩的人不一定知道,所玩的其实是数学。数学的好玩之处,并不限于数学游戏。数学中有些极具实用意义的内容,包含了深刻的奥妙,发人深思,使人惊讶。 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认识到数的重要。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家菲洛劳斯说得就更加确定有力:“庞大、万能和完美无缺是数字的力量所在,它是人类生活的开始和主宰者,是一切事物的参与者。没有数字,一切都是混乱和黑暗的。” 数学是严谨的,从数学史上的三次数学危机来看,数学是一个不断完善,趋于严谨,合乎理性的科学,因而数学是需要与他人交流和互动的,只有这样才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是一门伟大的科学,它作为一门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与自然科学相比,数学更是积累性科学。它是经过上千年的演化发展才逐渐兴盛起来。同时数学也反映着每个时代的特征,美国数学史家克莱因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总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与这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假言命题之矛盾命题答题技巧.doc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假言命题之矛盾命题答题技巧 做了许多行测模拟题还是没有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分数?那是你没有掌握一些技巧和重点,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假言命题之矛盾命题答题技巧”,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假言命题之矛盾命题答题技巧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中,有一类非常高频并且较难的考点,就是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在考试中如何体现又如何解。 一、思考 如果明天天下雨,那无我们就放假。在什么情况下你会觉得我骗了你? 答案:明天天下雨了,我却没给你们放假。题干信息可以写成明天天下雨→我们放假(p→q),觉得我欺骗你们的情况应该是:天下雨这件事情发生了,也就是放假的条件满足了,我却不给你们放假,即明天天下雨且我们不放假(p且非q) 规则:p→q的矛盾命题是p且非q 能力训练 1、判断下列命题间是否具有矛盾关系 “如果一只熊很饥饿,那么它是危险的”和“如果一只熊很饥饿,那么它不是危险的” 答案:不是。【解析】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是p且非q(联命题),即 p发生,非q也发生才可以,而后面这个命题是一个假言命题,即p和非 q发不发生并不知道。正确的矛盾命题应该是“一只熊很饥饿且它不是危 险的” 二、应用

1、直接考察 例:在接受了阻击敌人的任务后,连长斩钉截铁地说:只要我还活着,鬼子就休想跨过昆仑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上述断定不成立? ①连长还在,鬼子跨过了昆仑关 ②连长牺牲了,但鬼子没能跨过昆仑关 ③连长牺牲了,鬼子跨过了昆仑关 A.只有① B.只有② C. ①和② D.①和③ 答案:A。【解析】由问法:哪项为真,上述断定不成立,即考察一真一假的问题,就需要大家能看出考察的是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可以把题干信息写成“连长活着→鬼子不跨过昆仑关”矛盾命题即为“连长活着且鬼子跨过了昆仑关”,所以只有①,答案选择A 2、真假话问题 例:某机关年终考核时,群众对周、吴、郑、王四位处长的考核结果有多种说法,其中,只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①如果周处长考核优秀,那么吴处长考核也优秀;②考核优秀者是郑处长;③考核优秀者是周处长,但吴处长考核不是优秀;④考核优秀者是周处长或王处长 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解析】整理题干信息:①周√→吴√ ②郑√ ③周√且吴× ④周√或王√ 并且一直四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观察四个信息发现①和③是一对矛盾命题,即一真一假,而又已知只有一个只真的,所以可以知道②和④是假的。有②假→郑×,有④假→周×且王×,由这两个已知信息可以判断①和③的真假,即①为真、③为假,所以答案选择A。 注:真假话问题的解题步骤:

1.5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

离散数学
Discrete Mathematics
数理逻辑 1.5 推理规则与证明方法
张晓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zhangxiao@https://www.360docs.net/doc/7d10854634.html, 2011-1-10

引言
什么时候数学论证是正确的? 用什么方法来构造数学论证? 数理逻辑的主要任务是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推理过 程。 所谓推理是指从前提出发推出结论的思维过程 前提是已知命题公式集合,结论是从前提出发应用 推理规则推出的命题公式。 要研究推理就应该给出推理的形式结构,为此,首 先应该明确什么样的推理是有效的或正确的。
2011-1-10
离散数学
2

1.5.1
推理规则
前几节所讲的命题演算, 本质上和简单的开 关代数一样, 简单的开关代数是命题演算的 一种应用。 现在, 我们从另一角度研究命题演算, 即从 逻辑推理角度来理解命题演算。
2011-1-10
离散数学
3

4个推理的例子
设x属于实数, P: x是偶数, Q: x2是偶数。
例1 如果x是偶数, 则x2是偶数。 前提 x是偶数。 x2是偶数。 例2 如果x是偶数, 则x2是偶数。 x2是偶数。
2011-1-10
P→Q P
结论
∴Q
在每一例子中, 横线上的是前提, 横线下的是结论。右侧是例子的 逻辑符表示。
P→Q Q
x是偶数。
离散数学
∴P
4

例3 如果x是偶数, 则x2是偶数。 x不是偶数。 x2不是偶数。 例4 如果x是偶数, 则x2是偶数。 x2不是偶数。 x不是偶数。
2011-1-10 离散数学
P→Q P ∴ Q
P→Q Q ∴ P
5

2021江西省考行测考点:可能性推理解题技巧之力度比较

2021江西省考行测考点:可能性推理解题技巧之力度比较在迷惑选项中纠结是考生在备考行测判断推理中可能性推理题目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其实,之所以在比较选项时会纠结,原因无外乎有两个,一是选项没读懂,二是不能准确比较选项的力度。读懂选项需要在做题时做句子主干分析,而准确比较力度,则需要掌握比较的基本原则。 在可能性推理题目中,加强型和削弱型是常见的需要力度比较的题目,这类题目选项比较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比较“相关性”,衡量选项信息与题干论证的相关程度,相关程度越高,力度自然越强。 【例1】中国可利用地热的能源储量超过了国内所有化石类燃料加起来的能源储量,在某些地区把地热转变成电能的技术已经成为现实,中国下个世纪可能出现的能源短缺问题将由此而彻底解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作者的上述观点? A.在下个世纪的某些时候,地热被耗尽的现实将迫使中国更加依赖进口能源 B.任何生产电能的方法在生产电能的过程中都要消耗掉一部分能源 C.由地热转变而来的电能长距离运输到人口密集的经济发达地区是不切实际的 D.一些科学家坚信,能源短缺问题可以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鼓励能源节约来解决 【中公解析】A。题干由中国可利用地热的能源储量超过了国内所有化石类燃 料加起来的能源储量,且能源利用可以实现,推出中国下个世纪可能出现的能源短缺问题将由此彻底解决。A 项为真则说明地热能源在下个世纪某些时候会耗尽,从而不能利用地热能源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有力地削弱了题干结论。B、D 两项与题干推理无关。C 项只是否定了将电能长距离运输的可行性,与“能源短缺”的相关度不如A项直接,力度不如 A 项。故答案选 A。 【例2】近年来,在体检中发现的甲状腺疾病日益增多,有专家怀疑这与人们平时食用加碘盐有关。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专家的怀疑? A.目前,大多数中国人不是缺碘,而是碘过量 B.甲状腺疾病高发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力以及工作压力等因素有关

2015河北政法干警行测指导:可能性推理之求异论证

在政法干警考试中,可能性推理一直是行测考试中的一个重要题型,无论国考、省考、政法干警、招警还是村官考试等等,逢考必有,而且在逻辑判断的10道题目中,可能性推理所占比重一般会在70%以上,这足见其重要性。求异论证在可能性推理中是一个比较重要但是理解起来相对困难的一部分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其重点部分依然是它的加强与削弱,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究竟什么是求异论证。 求异论证是指被研究对象出现和不出现的两种场合中,如果只有一个情况不同,其他状况相同,而这唯一的不同情况在被研究对象的场合中存在,在研究对象不出现的场合中不存在,那么这个唯一的不同情况就是被研究对象的原因。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寻找两者之间的不同来进行论述证明的过程。我们把抽象的定义用一个模型表述出来,如下: 这个结论就是A不出现是a不出现的原因 一、削弱 除了有A,没有A,还有其它的不一样导致出现a与不出现a 【例题】 克山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某省两次克山病流行均发生在病区居民生活困难时期,此时居民饮食结构单一,营养缺乏。1978年以后,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病区居民生活逐渐好转,营养结构趋向合理,克山病新发病人越来越少,达到基本控制标准。一些研究者据此推测,营养缺乏可能是克山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哪项不能质疑上述推论? A.1978年前农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但克山病仅在个别地方出现 B.原来克山病病区的土壤、水质在几十年中发生了较大变化 C.一些生活水平高的地区,也出现过克山病病例 D.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无法治愈克山病 【答案】D。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论据:某省两次克山病流行均发生在病区居民生活困难时期,病区居民生活条件改善,克山病新发病人越来越少。结论:营养缺乏可能是克山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A项说明营养缺乏并不是克山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可以质疑题干推论;B项说明可

2020集美省考行测判断推理:加强削弱常见论证模型之求异论证

2020集美省考行测判断推理:加强削弱常见论证模型之 求异论证 加强削弱题是目前各种公职类考试的重点考察题型,无论是从题量,还是难度上,都需要我们加以重视,而此类题目在做题过程中,除了传统的解题思路和做题理论外,在出题上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特别是一些题目在结构上、形式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所以对于这些题目我们做了统一的梳理和归纳,总结出一些常见的论证模型,今天分享的是求异论证模型。 “求异论证”归纳模型其实就是比较某种现象出现的场合和不出现的场合,如果这两个场合除一点不同外,其他情况都相同,那么这个不同点就是这个现象的原因。例如:把60 名30 岁女性分成两组,一组每天服用维C,二组不服用,一个月后服用维C 的一组皮肤比一月前更白,因此推测服用维C 能够使皮肤变白。 对于这样的模型,削弱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找其他不同属性,二是切断联系。加强也是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找其他相同属性,二是建立联系。 例题1:啤酒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向来受到科学家关注。由于女性的手指骨骼会最先出现骨质疏松症状,研究人员选择对她们的指骨进行超声波成像扫描。扫描结果显示,常喝啤酒的女性和不喝啤酒的女性骨密度有显著差异,前者的骨密度高于后者。所以,研究人员认为啤酒有助于女性预防骨质疏松。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 A、有喝啤酒习惯的女性大多喜欢参加体育运动,身体健壮,骨骼密度本来就相对较高 B、啤酒中含有的黄豆芽苷元素是否能有效防止骨骼老化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C、啤酒中的酒精不利于钙质的吸收,而缺钙容易导致骨骼发育不良

D、每天喝200毫升啤酒的女性,其骨骼密度高于每天喝500毫升啤酒的女性 【答案】A。中公解析:题干论点为:喝啤酒有助于女性预防骨质疏松。论据为:常喝啤酒的女性和不喝啤酒的女性骨密度有显著差异,前者的骨密度高于后者。A项中,说明骨骼密度高的原因可能是喜欢参加运动而不是喝啤酒这一习惯,找了其他的不同属性,属于另有他因,可以削弱;B项中,“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说明还没有确定性结论,翻了诉诸无知的错误,排除;C项中,说明了啤酒可以导致骨骼发育不良,但是和“骨密度”不是同一概念,属于无关项,排除;D 项中,讨论的是喝啤酒多少对骨密度的影响,题干讨论的是是否喝啤酒对骨密度的影响,两者不是同一概念,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例题2:研究人员对中风幸存者进行分组实验。他们让一组中风幸存者在研究人员的监督下进行为期3 个月的户外健步走锻炼。另一组不进行运动,而是接受治疗性按摩。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发现在持续6 分钟的测试中,步行组的人比按摩组的人走得更远,能比后者多走17.6%。研究者认为,身体适度受损的中风幸存者仅通过简单廉价的运动就能获得更有效的效果。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步行组的平均年龄为72 岁,按摩组的平均年龄为65 岁 B、与按摩组相比,体质的改善使得步行组中风幸存者生活质量更高 C、步行组中风幸存者还服用了相关治疗药物,按摩组停服了相关药物 D、研究证明,对身体严重受损的中风幸存者来说,接受按摩的效果更佳 【答案】C。中公解析:题干通过两组中风幸存者进行的对比实验,得出结论身体适度受损的中风幸存者仅通过简单廉价的运动就能获得更好的效果。C 项指出两组人员除了运动外还存在吃药与否这一不同,据此得出题干的结论并不恰当,削弱了题干论证;A 项年龄大小属于无关项;B 项承认运动的作用,对论证有一定程度的支持作用;D 项涉及的是身体严重受损的中风者,也与题干结论无关。故答案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