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设计的方案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设计的方案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设计的方案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的地位和任务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中,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它是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因此,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将“大学物理”列为高等工程专科各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统设公共基础课。

“大学物理”课程包含实验课。实验课是高等工程专科物理学课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基本技能的必修的基础课,是学生进入广播电视大学后,受到较系统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一门实验课。它为学生以后学习专业实验和进行工程实验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

1.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内容有较全面、较系统的认识。即学生通过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实验课教学,了解自然界比较完整的物理图象,对物理学所研究的各种运动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有较全面、较系统的认识,对物理学的当代发展和成就以及物理学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有初步的了解。

2.使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受到初步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物理实验技能;使学生对科学实验在物理学研究和发展中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

3.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学生增强爱国主义观念并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4.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工程技术以及今后知识更新打下必要的物理学基础。

二、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根据广播电视大学高等工程专科培养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目标,并参照近年来国际上物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本课程应具有以下的特点:

1.保持物理学的核心内容系统、完整;在讲授经典物理学的有关概念、规律时尽早介绍相应的近代物理学的观点;注意增强对当代发展较活跃的物理学领域的成果和进展的介绍。

2.以中学物理为起点,注意知识衔接,避免简单重复。

3.本课程应安排在高等数学讲授完微商和不定积分的有关内容之后开始。应注意训练学生使用已掌握的高等数学知识来表达物理规律、分析和处理物理问题。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应适当。

4.实验课教学应与理论课教学安排在同一学期进行。

作为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的共性是主要的。因此,对于高等工程专科各类的所有不同专业,均应达到本大纲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以免出现知识脱节或知识结构缺陷。

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分为以下三级:

1.深入理解、熟练掌握(属较高要求):规定为深入理解或熟练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学习后能准确、完整地理解有关物理概念、规律的表达及其依据的现象、实验,能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熟练地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包括某些带有综合性的问题。

2.理解、掌握(属一般要求):规定为理解或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学习后能依据这

些概念和规律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能应用所学的公式进行计算。能正确地调整和操作有关的常用物理实验仪器,能应用处理实验数据的有关方法。

3.了解(属较低要求):规定为了解的内容,要求学生学习后知道其所涉及的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能识别其主要特征、方法和结论。对当代物理前沿专题部分标明的有关概念的定义能够识记。

三、学时、学分与作业

本课程课内学时126,其中理论课102学时,实验课24学时,共7学分。

本课程分两个学期开设,第一学期56课时,学习《大学物理理论核心部分》第一章至第十章;第二学期70课时,学习的内容包括三部分:(1)《大学物理理论核心部分》的第十一章至第十六章;(2)《大学物理当代物理前沿专题部分》;(3)《大学物理实验部分》;的基础知识和至少完成六个必做实验。

学生一定要完成以上的作业,凡是未完成以上作业的学生,不能参加期末的“大学物理”课程考试。

四、大学物理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理论核心部分

大学物理专题讲座以物理学核心内容为基础。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在当代获得重大发展的物理学的主要领域有所了解,对其中的重大成就的理论意义和应用有所了解。

大学物理专题讲座以定性介绍的内容为主,不强调教学推导。讲授中应将相应的研究、应用和发展和各种科技文献以及物理学史的有关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大学物理专题讲座包含的内容非常生动和丰富。因此,各教学班应认真组织学生收看电视课。

五、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基本要求

1.物理实验的基础知识

(1)了解物理实验课的作用和任务。理解并遵守物理实验课的基本程序(实验课前的预习→实验操作→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和实验室规则。

(2)理解两种测量方法。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理解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概念。掌握测量结果的正确表示方法。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掌握列表、制图、曲线改直等实验处理方法。

(3)了解物理实验中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测量方法。例如:比较法;放大法;补偿法;

干涉法以及用实验直接检验或间接检验理论的方法和用实验寻求有关物理量的关系的方法等。

(4)理解实验条件的概念。例如:某些物理现象或规律的存在条件;实验所依据的理论公式所要求的理论条件;实验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所要求的限制条件;测量仪器所要求的工作条件以及实验的环境条件等。

2.常用仪器、仪表

了解常用仪器、仪表的基本原理和性能,初步掌握仪器的调整和操作中的基本技术以及正确的读数方法。例如水平和铅直调整;零位校准和零位调节;消除视差;电学实验的故障分析与排除以及逐次逼近的调节方法等。

3.在实验操作中应做到:(1)能安全、合理、有效的调整、配置和使用仪器装置。(2)读数正确。(3)采集数据的密度合理,记录真实准确。

4.实验小组与实验报告

(1)每个小组的学生人数不应超过二人,争取实现每组一人。

(2)每个学生应独立采集实验数据,按时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5.实验题目

必做实验(6个)

实验一长度和固体密度测量

实验二单摆实验

实验三刚体的转动惯量实验

实验六用惠斯登电桥测电阻

实验七学生式电位差计

实验十用牛顿环测量曲率半径

二〇〇五年二月二十六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