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宋词部分(讲稿)

唐诗宋词选读——宋词部分(讲稿)
唐诗宋词选读——宋词部分(讲稿)

唐五代词

菩 萨 蛮 温庭筠

刻画了一个美丽、慵懒、寂寞的贵族女子形象。

绮丽香艳的物象: ——视觉之美

两仄两平,四换韵——听觉之美

温庭筠15首《菩萨蛮》第一首。写一个闺中女子在闺房之中的“起床-梳洗-画眉-簪花-照镜-着装”梳妆过程,曲折地表现出女性内心深处的哀怨和柔情,也表现出心中难掩的孤独寂寞。 手法:细节描写:肖像、服饰、动作神情

反衬手法:“双双金鹧鸪” (鹧鸪,古人谐其鸣声为“行不得也哥哥”,诗文中常用以表示思念。)

主旨探究

实际是假借写女子,实际正是写他自己仕宦之上的不得意,是写一个才智之士不被任用的一种感慨和悲哀。温词就妙在这里。

课后思考?

为何历代文人常用女子的意象作比喻?(处境与地位) 菩 萨 蛮 韦庄

两仄两平,四换韵——听觉之美

黄巢起义之后,藩镇混战,韦庄避乱江南长达十年之久。本词就是他避乱江南时期所作。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以乐景衬哀情,用江南美景反衬忧时伤乱之痛、飘泊难归的愁苦。

“人人尽说江南好”好在哪里?

(1)好在景美

“春水碧于天”:从视觉角度写:描绘春水色彩,突出水之清,水之绿,令人心旷神怡。

(2)好在生活美

“画船听雨眠”:从听觉角度写:聆听着淅沥的雨声,渐渐入眠,十分惬意闲适。

(3)好在人美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比喻生动贴切,极言其皮肤之白皙、细腻,因为卖酒女子用手打酒,手臂的动作格外引人注目,所以作者对皓腕加以特写。

收尾“断肠”说

1、留恋江南(江南好)

2、目击离乱而断肠:想还乡而不能还乡的苦衷

艺术特点

1.运用白描手法:写景清新秀丽。

2.运用细描手法:逼真地、细致如微地精雕细刻,如酒家女的皓腕,一个特写镜头。

3、以乐景衬哀情:

4.抒情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似直而纡,似达而郁”)。

鹊 踏 枝 冯延巳

冯延巳善以清丽笔墨抒写时代的悲凉、家国兴亡之叹。

本词写春日怀人,词的核心是“闲情”二字。“闲情”既可以指爱情的苦闷,也可以指人生的失意、理想的失落等。

★“闲愁词”是唐宋词的一大门类,基本内涵:

忧生之嗟(对死亡的观照)

小山、金、鬓云、香腮、蛾眉、镜、花、人面、

绣罗襦、金鹧鸪

懒起、梳洗迟、 双双

词的最后两句“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最为人赞赏,有画意,又有雕塑造型之美,传孤寂惆怅之情。月上柳梢头,人归黄昏后,可抒情主人公仍独立小桥,一任晚风吹拂,似在翘首等待,又仿佛在俯首沉思,韵味无穷。

这首词妙在写出了“闲愁”的连续性。年年日日,闲愁都挥之不去。天天花前饮酒,无法消解。镜里朱颜瘦,也是闲愁所致。过片宕开,将画面移向河畔草地、堤上杨柳,境界为之开阔,思绪也随之转移。但轻松的情绪稍纵即逝,“新愁”又袭上心头。

上片说“日日”,下片说“年年”,各有侧重:“日日”强调了闲愁的连续性,“年年”则强调了愁苦的持久性。

浣溪沙李璟

与另一首《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丁香空结雨中愁)系李璟写给乐官王感化的,后由其转给李煜。

情思幽怨,含义深远:写思妇怨恨,寄托家国兴衰之痛

上阕:即景生情——愁

下阕:怀念远人——恨

词眼可以是“愁”,也可以是“恨”

乌夜啼李煜

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属于小令。亡国后作,伤别。惜花惜人,语带双关。比兴手法。布局别致,夹叙夹议,有景有情,如泣如诉,情景交融,鲜明展现了一个失去自由又无可奈何的亡国之君形象。

浪淘沙令李煜

绝笔

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清〃郭麟)

含思凄婉幽怨。绵绵不尽的故国之思,深切悲凉的亡国之痛,失去自由的囚徒之悲。

词眼——寒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天寒

白描,以声写静,渲染环境的静寂,传达出词人亡国后的孤寂之感;以雨滴声声,传达出词人内心愁绪的纷扰;以春雨之寒,衬托人物内心的悲凉。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心寒

虚实结合,今昔对比。“梦”是虚写,“身是客”为实写,虚实结合。以梦的短,对比现实之长;以梦的欢,对比现实的悲;以梦中的主,对比现实的客:表达了词人沦为亡国奴的孤寂凄凉。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破阵子?春景

写美好的春景,绘清新明丽的郊外嬉春图,表现对平静自由生活的向往。

题目概括了全词的主要内容。

上阕写景:富有代表性景物——春暖花开、燕语莺声的美丽春景。(春景递嬗,次第变化)

下阕写人:春光明媚与少女纯洁可爱

手法:白描、动静结合

“疑怪”三解:①斗草女心理独白②斗草女对白③作者的打趣

下阕写“笑”极有层次:巧笑(梨涡浅现的美丽微笑)→逢迎(见面相互逗笑)→比赛斗草后的促狭玩笑(春梦)→被取笑而得意的憨笑(笑从双脸生)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写景极有特点:

碧苔,是静物;黄鹂,是动物。动静结合,很好地传达出了既宁静又充满活力的春天景致。

“碧苔”写春色之美,“黄鹂”写春声之美,“飞絮”写春态之美:绘声绘色绘形,营造了一幅清新明丽的图景,充满闲情逸趣。

踏莎行欧阳修

写离情别绪,情深意远,柔婉优美。旨在表现天涯游子的离愁。

上阕:行人忆家,由景到情再到景。(实)

下阕:闺人忆外,由近及远。(虚)

手法:①以乐写哀,托物兴怀

②虚实结合,兼写两方,巧设比喻

③叠词(满满的柔情、思念以及哀怨)

蝶恋花欧阳修

写闺怨,深稳妙雅

景深,情深,境亦深(有我之境)

伤春融有词人政治上的某种苦闷,有弦外之音。

上阕写景:景语皆情语

下阕写情:借景抒情

“春”字语意双关,自然之春/女子青春年华。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清人毛先舒言其“层深而浑成”

因花而有泪(顾花自怜)→因泪而问花(无人交流)→问花而花不语(不理解、不同情)→乱红飞过秋千(人愈伤心,花愈恼人)

借客观景物反应来烘托、反衬人物主观情感。

苏幕遮·怀旧

此作者在外地思念家室之作。目触秋色,牵出一片相思之苦。以“秋景”写“秋心”

上阕写景:寥廓而多彩的秋色图(蕴含乡思离情,丽景与柔情统一)

下阕写情:倚楼之孤影,带酒之泪痕,思乡之旅人(缠绵乡愁旅思)

★倒插逆接手法(“明月楼高休独倚”点明上阕所写之景乃楼上所见)

★用典(“芳草”化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此借芳草暗示诗人家乡远在天际)

天仙子张先

——由词序可知,张先不赴府会的原因

一是位卑(时为嘉禾小吏),二是老病(病眠)。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位卑老病的感叹。

上阕:写伤春之情——叹老伤春,自悲身世

下阕:绘庭园池塘晚景——烘托伤春自伤之情

★“送春春去几时回”:自然界的春天/生命中的青春

生命之春的留恋

为流水般消逝的光景伤心

往事成空,后期无定,流光堪悲,人事更堪悲

“空记省”,想也无益。

★“风”是下片关键词:

a因为“风”起春寒,鸟儿才紧紧依偎(池上暝);b因为“风”散浮云,月亮才得以重现(云破月);c 因为“风”起,残花月下始弄“影”(花弄影);d因为“风”起,重重帘幕密遮灯

e因为“风”起,词人才猜想“明日落红应满径”。

★“沙上并禽”反衬诗人离群索居的孤寂凄苦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与“沙上并禽”动静结合,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月下花儿被风吹时的舞动之态,也写出了花儿似乎顾影自怜的人性美。

★“明日落红应满径”——是虚写,结句扣住“送春”,是说今晚还可以看到“花弄影”,大风之后,明天所见到的,惟有“落红满径”,表达伤春之情。

八声甘州柳永

上阙借凄冷的秋景表达词人的忧愁和苦闷。

下阕思故乡佳人和伤仕途失意。

《八声甘州》又名《甘州》。全词共有八小段音乐组成,八个韵脚,所以叫八声,属慢词。

慢词:慢,古书上写作曼,延长引伸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慢词与小令是宋词最为常用的曲调样式。由于曲调变长(韵少)、字句增加、节奏放慢,与小令相比慢词在音乐上的变化更加繁多,悠扬动听。于是,这也就适宜表达更为曲折婉转、复杂变化的个人情感。

★善于用“领字”生发句意:“对”字领起,“渐”字承上启下。“望”字兴起思乡之情,又以“叹”字转到自身处境,最后从“想”字生发出对方,并对照自己。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苏轼博学通才,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思想复杂,兼儒道佛。以其淋漓巨笔,翻万丈波澜,开豪放一派先河,树词坛异帜,丰宋词,启南宋辛派。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苏黄”

词——“苏辛”

书画—“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

人生际遇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贬湖北黄州 1080年 44岁

贬广东惠州 1094年 58岁

贬海南儋州 1101年 61岁

历仕仁、英、神、哲、徽宗五朝,平生足迹几乎遍及当时中国的重要州郡。虽仕宦坎坷,屡遭贬谪,但刚正不阿,处之泰然!

定风波

途中遇雨,借题发挥,“以曲笔写胸臆”:

曲笔——自然风雨与人生风雨双写(双关)

胸臆——超旷的气度,潇洒的人格

表达自己坦荡的胸襟、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精神。

塑造了一个履险如夷、忧乐两忘、祸福不惊、任天而动的自我形象。

江城子记梦

悼亡,苏轼首创。出语悲苦,一字一泪,凄婉哀伤。此词以“梦前—梦中—梦后”为时间线索,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来,抒发了凄婉诚挚的悼亡之情。

白描手法,细节刻画,虚实结合

上阕:诉——死别之痛、相思之苦

①入梦前的思念②设想相逢后的情景

下阕:想——梦中相会、梦后凄凉

①梦中相见的悲喜②梦后的感慨

水龙吟

王国维:“苏词和韵而似原唱,章词虽原唱而似和韵。”

章词“曲尽杨花妙处”:细腻地写出了杨花之形态(飘坠、轻飞乱舞)、杨花之神态(闲趁、静临、傍珠帘)、杨花之“闯入”人间的状态(春衣、雪霑琼缀。绣床旋满,香毬无数)等。可以说写得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

苏词写杨花另辟新境:从“惜”字生发,写出了杨花之态(抛家、坠:飘落无归)、杨花之神(“萦损”句)、杨花之魂(“梦随风”句)、杨花之归宿(下片),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实为显志之笔,总收上文。

和词避俗出新:①避开章词的实写杨花,从虚处着笔,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

②借物言情

佳句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练习:王国维《人间词话》称:"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请就本词咏物这一特点,结合全词内容简要赏析.

(1)全词意象朦胧,明咏杨花,暗咏思妇,离形取神,全从虚处摹写,抒情幽怨缠绵.(1分)

(2)上阕正面描写杨花,惜杨花之飘坠.一惜其"抛家傍路",由物及人;二惜"萦损柔肠,困酣娇眼",以拟人手法直喻伤春思妇的形象,离开取神;三惜寻郎梦破,兼取杨花之象和思妇之神.

(3)下阕以少妇伤春抒发杨花委尘之悲恨.由杨花而落红,想象成点点"离人泪",物与人,情与景于似与非似之际交融为一体.(4分)

(4)词人借杨花、思妇寄托身世坎坷之寂寞幽怨.(1分)

卜算子

“缺”“疏”“断”:幽静寂寥之景,极写幽独凄清心境。

“惊”“恨”“寒”“寂寞”“冷”:明显写出自己贬谪之中忧谗畏讥的情绪。

词人以孤鸿自喻,用象征的手法,托物喻人,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实际上反映了作者政治失意后的孤独寂寞。说鸿即说人,语语双关。

孤鸿:遭遇不幸,飘零失所,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却仍择地而栖,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

“幽人”指作者自己,是主;“孤鸿”是衬托,是宾。上片写人见鸿,下片写鸿见人,人而似鸿,鸿而似人,非鸿非人,非人非鸿,把寂寞孤高的心绪表达得清超高妙。

蝶恋花

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凤栖梧》。苏轼晚年贬官惠州时作。这首词在感叹春光易逝、佳人难得中,表现出作者寂寞失意的惆怅。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乐观旷达,辛酸悲哀!

:隐显手法(只写笑声,隐藏容貌与动作,让人想象)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但可想像其冷落寂寞。

作者饱经沧桑,感怀身世,感情复杂,的确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可说是“无情”。

“无情”之人也许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作者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的空白。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晏几道:“小晏”,晏殊幼子(第七子)。因曾反对王安石变法,株连下狱,一生仕宦不济。

是北宋有独特成就的纯情词人,“工于言情”。其词多是由富变衰以后的抑郁和诀别失恋之后的悲哀。对往事的追忆和困顿潦倒的深愁成为贯穿其词作的主旋律。

词风接近李煜。善写“梦境”,200多首词几乎全是以梦境写恋情的,构成一道梦眼的风景画廊。

临江仙·晏幾道

“从来往事都如梦,伤心最是醉归时”

《临江仙》是小山词代表作。别后怀思歌女小蘋所作。记过去生活的追忆,别后的凄凉。代表其词最高成就,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通过景物描写烘托渲染人物的内心情感:有欢聚时的缠绵、离别时的愁怨、追寻往昔的惆怅、面对现实的哀婉。

从本词中可以总结出感旧怀人诗的哪些特点?

1、常用手法:衬托、对比、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

2、内容:多是睹物思人,多写今昔对比,景同人异

3、主旨:多表达昔欢今伤、相思、伤感、孤独、寂寞、茫然、怅然若失等情感,也有表达宽慰、友谊长存等情感的,也有表达诗人志节的。

鹧鸪天·晏幾道

生死不渝的苦恋与身世之感的渗入

如梦如幻的境界和语淡情深的风格

宋金十大金曲之一

写重逢的惊喜和追忆别后的苦苦相思。

时间顺序:“初欢—久别—重逢”

情感线索:“欢乐—愁苦—欢乐”

色彩使用:“彩袖”“玉钟”“颜红”“杨柳”“桃花”“银釭”,色彩艳丽,如一组镜头,营造了美丽的爱情世界。

清平乐黄庭坚

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这首词写于被贬

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此词好就好在写得新颖、曲折,风格清奇,语言轻巧,词味隽永。它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象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逝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层深手法(多转折而层层深入):

(寂寞伤春)→若有人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与欧阳修“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同境。

踏莎行秦观

此作写于初抵郴州之时。诗人独居“孤馆”,身感“春寒”,耳闻“鹃声”,目送“斜阳”,不言愁而愁难堪!诗人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谪居的凄苦与幽怨。成为蜚声词坛的千古绝唱。

本词采用了虚实结合与象征手法营造凄迷幽怨,含蓄深厚的词境。

虚:雾、楼台、月、津渡、桃源

实:杜鹃、斜阳、驿、梅花、尺素、郴江、郴山

雾、月:喻不可克服的现实阻碍

楼台、津渡:心中的理想与希望,胸中的抱负与

出路

桃源:理想的寄托,心中的乐土

梅花:傲霜斗雪,希望词人能抗击风雨,千磨万

击还坚劲;

“郴江”在本词中具有象征的意蕴:在作者对郴江故作不解的诘问中,同时也倾注了他自己离乡远谪的无尽怨愤。(无理而妙)

横塘路贺铸

年华虚度之慨,沉沦下僚之悲。

美称“贺梅子”。“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气”。

人称“贺鬼头”

这首词表面似写相思之情,实则是抒发悒悒不得志的“闲愁”,借怀思美人以抒发自己幽居穷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借美人以自伤)

?1、巧用典故(凌波、锦瑟、蘅皋、彩笔)

?2、博喻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运用了设问、博喻、排比的修辞。抒发了词人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将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愁情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烟草、风絮、梅、雨),不仅比愁之多,愁之广,也在兴身世之可悲。

苏幕遮周邦彦

婉约词派集大成者和格律词派创始人。语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律,被称为“词中老杜”。但其词“穷极工巧”,将苏轼开辟的革新解放之路,重新拉回到追求形式写艳情上来。

周词以雕刻取胜,但此词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这首词写一个初夏之晨,词人溽暑难熬,因荷而念及家乡之荷塘,遂起思乡之情。

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故乡。

从作者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中,对小楫轻舟泛游芙蓉浦的自在生活的深情向往中,也能依稀地感到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的向往。

【佳句赏析】(略)

“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李清照:继周邦彦之后词坛升起的一颗灿烂新星。其词以金兵攻占汴京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词:爽朗明快,善描景物,反映爱情生活,歌咏别恨离愁。境界窄。

后期词:写思归怀乡与个人身世的今昔之感以及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关怀,但情调过于凄苦哀伤。

口语、白描、直抒胸臆却又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漫步于《漱玉词》的字里行间,可以发现“愁”“瘦”“病”“酒”等多个意象,像雾一样游移于字里行间,动人心魄。“愁”“瘦”“病”“酒”成为李清照词的重要审美特征。

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夏日绝句》等

如梦令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刻画了一个年轻女子爱花、惜花的细腻感情,创造了鲜明、优美的艺术形象。

此词所表心情与孟浩然《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略同。小词以对话形式加以表现,惜花之意尤显活泼。全词犹如一独幕剧,环境氛围、人物动态情态、对白问答、心理活动,活脱呈现。

对比反衬:卷帘人淡漠反衬主人公惜花情深。

对“花事”的关切,正是对青春的珍惜。

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

⑴拟人。“绿肥红瘦”中的“肥”和“瘦”用以拟写雨后海棠花的花和叶。

⑵借代。“绿肥红瘦”中的“绿”和“红”是叶和花的颜色,用以代指海棠的花和叶,十分贴切。

⑶对比。“绿肥”“红瘦”

⑷设问。“知否”问得寻常,答以“绿肥红瘦”,妙语天成,奇妙无比。

⑸反复。“知否,知否”。

⑹隐喻。“绿肥红瘦”喻青春消陨

醉花阴(初中学)

感情基调:凄清寂寥愁苦

重阳把酒赏菊,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以瑟瑟西风中的瘦菊设喻,塑造了一个无法排遣愁情而身心憔悴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心情。

此词诉说爱情,诉说相思苦况,然而不用一字道破,却句句是刻骨铭心的情语。

★景语烘托: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西风、黄花。

★行动渲染:独坐、孤眠、自斟。

卜算子·咏梅陆游

陆游一生以恢复为己任,百折而不挠其志,终作《示儿》,犹念中原。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诗人”。陆游为中兴之冠,人称“小太白”。留诗万余,古今无双!

政治生涯:早年科考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dí)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欲展恢复中原之志,又见扼于统治集团;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又被诬陷。

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他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品格的化身。

这是一首咏物词。表面歌咏梅,实际上是运用象征手法和比拟手法,托物言志,用梅花来表现词人的坚贞品质和高尚情操。

上片写梅“愁”,情景双绘:不用一直笔,全凭环境气氛烘托映衬:“驿外断桥”烘托其寂寞孤单,“风雨黄昏”映衬其凄苦愁思。

下片咏梅品,托梅寄志:以“群芳”反衬其“无意争春”的高洁本性。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身碎犹香!(词眼)

石破天惊的宣言!振聋发聩,具扛鼎之力,提振全篇。一扫前面的孤寂、忧愁、零落成泥的凄惨气氛,唱出了梅花心中的最强音。屡挫不折,愈老弥笃。正如他84岁作《感事六言》云“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扬州慢姜夔

当时正处在战乱年间,姜夔以清高气节悠然处世,正如戏中唱到:“我是孤苦飘零的布衣郎,迷的是浅斟低唱,写的是性情文章,见不得阿谀,入不得官场,做不了纳贿营私的纨绔膏粱。”

南宋开宗立派的词家巨擘。后世多以“清空”“骚雅”标举白石词风。其词多写个人孤高的襟抱,隐含家国之恨。与韦庄、苏轼有一脉相承之处。

本词是其最早的一篇(22岁)。词人路过扬州,映入视野的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顿起山河破碎之感。

全词以比兴手法,谐婉的音节,精妙字句和自然景物的衬托,反映了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恨,表现其孤高个性。怀古伤今的情调中,不仅写出了名城扬州的昔盛今衰,更重要的是借此道出了词人对国事的深切忧念!

用典、对比、拟人、动静结合

句首多用去声字,增加了跌宕飞动之美。

诗解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概括昔年繁华。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城春草木深”的荒凉,昔盛今衰。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拟人手法,哀时伤乱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对比手法,静中见动,凄凉至极。

(李白“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忆昔伤今,以杜牧自喻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触目伤怀,刻画寂寞空城,萧条无人的乱后景象。

鬲溪梅令姜夔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此词为怀念合肥女子柳萧萧之作。诗人以梅花起兴,寄托相思,写离情。

诗解

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上片赋惜梅。

盈盈一水,隔断万古柔情。此即调名“鬲溪梅”之意。

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下片写寻梅。忆昔荡舟赏梅,是铺垫之笔。

此词本以好花象征美人,此则用首饰象喻好花,喻中有喻。

惜花人空向孤山山下寻觅好花,而好花终不可得,整个春天,唯闻翠禽对鸣而已。

通篇梅即人,人即梅,梅人合一。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辛弃疾: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从小博览群书,学问超人,年轻时

耿京起义,耿京被叛将张安国杀害,辛弃疾连夜带领人马冲入防卫森严的金兵军营,活捉了张安国,投奔南宋。这种勇气连宋高宗也“三叹息”。就是这么一个文武双全之人,却几乎终生不得意,只好把满腹的才华用在诗词创作上。

辛弃疾南归第二年,张浚北伐,败于符离,辛弃疾作《美琴十论》上孝宗,不纳。宁宗时,韩侂胄当权,启用辛弃疾,但很快罢免。韩草率北伐,大败。辛弃疾被人诬陷煽动韩出兵,严重刺激了辛弃疾,不久忧郁而终。

辛一生留词600多首,丰产作家。词风雄深雅健,豪迈狂放,刚柔一体。苏轼以诗入词,辛弃疾以文入词。王国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其词主要表现强烈的爱国与战斗激情,对南宋苟安的反感,以及怀才不遇的郁愤。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这首词为公元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讼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

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

诗歌理解关键:比兴(象征)手法——笔笔言山水,处处有兴寄。

周济“借水怨山”。构思精巧,始终不离“山”“水”两个意象(象征人事——对朝廷耻辱的历史和对主和派的谴责)。

“水”:混合着志士忧时之泪,是百折不挠的抗战派力量的化身。

“山”:象征着抗金复国大业面临的种种阻挠和阻力。

诗歌跌宕起伏:“抑—扬—抑”,一波三折。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以高山不能阻止流水,象喻主和派终难阻止抗金复国力量发展。

“山深闻鹧鸪”:鹧鸪这一意象寄寓着词人对主和派阻挠恢复大业的不满和无法收复中原的悲痛之情。

(《基础训练》第6小题只是一说,不采纳)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此词为其早期词中最负盛名一篇。气势雄浑,沉雄豪壮,用典贴切达意,章法曲折多致。

作于淳熙元年,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35岁,南归已逾10年,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做,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无限感慨涌上心头。

作者在赏心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看到的景:楚天江水遥岑落日断鸿

想到的人:张瀚(季鹰)许汜刘备桓温

上片:写景抒情——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忧愤孤寂的爱国者形象。

下片:借典言志——为国为民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复国无望,世无知音的哀叹

用典:张翰—念鱼归隐

许汜—谋取私利

刘备—雄才大略

桓温—时光流逝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词之“美人”——借美人以自伤

以美人烘托英雄,自伤不能实现理想,又叹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孤寂。抒发作者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登临意”:

①有家难归的乡思

③对不思复国的朝廷的激愤

④远大的抱负与胸襟

⑤控诉统治集团不能任用人才,使爱国志士无所作为,年华虚度

⑥叹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

青玉案·元夕

梁启超:“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胡云翼:“作者追慕的是一个不同凡俗、自甘寂寞,而又有些迟暮之感的美人。这反映的正是他自己在政治失意后,宁愿闲居、不肯同流合污的品格。”

该词作于淳熙15年,作者49岁,被迫退休于江西上饶已经六七年了。当时强敌压境,国事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灯火阑珊处”可谓是作者那时在政治上被排斥的境地的写照。

本词表面极写元宵节灯火辉煌、万人彻夜狂欢的场面,讽刺南宋统治者只知沈醉于歌舞升平,而不思复国。词中繁华的景象,衬托出一位自怜幽独,脱俗不群的美人形象,从中表现了词人唯我独醒,不随波逐流的清高品格。

上阕:元宵观灯盛况。浓墨重彩渲染环境,为“那人”出场烘托反衬。

下阕:万人丛中寻“情人”。千呼万唤始出来——孤高、淡泊的幽独人。

★“那人”:一个孤高脫俗、傲然不群、自甘寂寞的女性形象,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寄寓了词人在政治上的失意苦闷的心情,表达了不愿跟统治者(“当权者”或“时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用两层比衬手法塑造了形象:词的开头写灯火场景,对那些“笑语盈盈”的观灯妇女来说是正衬,而对孤高的“那人”来说是反衬,越写灯火热闹,越见“那人”的孤高品格;那“宝马雕车”中的人儿和带着“蛾儿雪柳”的妇女对“那人”是反衬。词人运用两层衬托的手法,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世事洞明的感慨怀才不遇的忧伤

丑奴儿即《采桑子》。

辛弃疾四十二岁时被弹劾落职,闲居信州上饶,离博山不远。辛弃疾博山寺旁筑有“稼轩书屋”

故常往来于博山道中,这首词写于此时期的一个秋天。辛弃疾这次落职,一直闲居十年。《词苑萃编》:“辛稼轩……负管仲乐毅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其词。”“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丑奴儿》就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写出来的。

☆上下阕的“愁”含义不同:

年少时: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

年老时:忧国忧民报国无门的哀愁

对比:少年—而今无愁—有愁

词尾以“却道天凉好个秋!”结尾,作者不言愁苦反言天气,有什么作用?

①统治者不许他发表救国言论

②作为“南归”的“归正之民”,处处受猜忌。

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欲吐还咽,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深沉博大,闲淡话写心中悲愤。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1.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的诗句是,。 2.李白的《送友人》中点出告别的地点的诗句是,。 3.《春江花月夜》,是说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而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 4.李商隐的《无题》中诗人使用比喻,捧出一腔鲜血写下了自己生死不渝的、坚贞的盟誓,后又用来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 5.范仲淹《苏幕遮》中借草地的绵延感叹故乡遥远的是。,。6.范仲淹《苏幕遮》中借酒来抒发浓烈的思乡愁绪的是。,。7.柳永的《八声甘州》“、,、”与温庭筠的《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意境相似。 8.《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 9.《旅夜书怀》中“,”两句,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诗人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10.杜甫在《旅夜书怀》中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相应的诗句是:,。11.《旅夜书怀》中“,”两句,写诗人因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政治抱负,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12.《旅夜书怀》中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的诗句是:,。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里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1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写登楼所见。极写柳州城楼之高,上与大荒相连相接,诗人的愁思正浓,无处排遣。 14.《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描绘在柳州城楼上所见的风雨中的近景,来表现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 15.《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写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远谪到南粤荒僻之地,已经够寂寞孤独了,而音讯又难于通达,这又使诗人增添了一重悲凉,余韵袅袅,余味无穷。 16.《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仰观则重岭密林,烟雨迷濛,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蜿蜒而去,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17.《春江花月夜》中“,”两句,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 18.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描写了一幅境界深远的图画: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与此相应的诗句是:,。,。 19.《春江花月夜》中“,”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中,波光荡漾,清明澄澈。 20.《春江花月夜》中“,。,。” 四句,写在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托物寓情,白云飘忽,“扁舟子”的行踪不定。一种相思,

唐诗宋词精选教学内容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2)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ei)江月。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诗宋词选读全套教案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初唐诗教案 学习目标: 1、能够感悟初唐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2、能初步体会初唐诗歌刚健而飞动的抒情风格。 3、能撰写5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 教学建议: 在盛唐诗歌高潮到来之前,无论从形式和精神气质上来说,初唐诗都处于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因此,这是一个诗歌发展缓慢但又孕育着高潮的时期。本专题选取了初唐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五首,其中《春江花月夜》一篇是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 1、对《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一篇,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揣摩具体词句的同时着重体会其于沉静之中见深挚情感的艺术境界。 2、《滕王阁》在必修本中已经附在《滕王阁序》之后,可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将序文和诗歌进行对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勾画出诗中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词语,然后体会作者那种面对永恒的存在所发出的人世沧桑之感。 3、《春江花月夜》曾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此诗的教学资源比较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活动。此诗的难点是诗歌中所传达出来的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的同时要将此问题讲深讲透,并且要进行正确引导。 4、重点放在《春江花月夜》,诗歌的主要意象是什么?抒情主人公是谁? 《滕王阁》在必修四出现过,可以先搁置,到讲晚唐诗时,设“登高”诗专题时对比鉴赏。 第一课时总述 学习目标:

1、了解唐诗发展的过程,对唐诗有一个总体感知。 2、掌握初唐早期文风。 教学过程: 一、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1、看电视散文《唐之韵》之“千古唐诗”(第1集)(约20分钟) 2、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1)可发资料《唐诗的发展》。 (2)也可让同学课前认真预习附录部分的《唐诗的历程》。 二、初唐早期文风 1、历史沿革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 2、我们知道,南朝文风流行词采华美,音韵流转,后世称之为绮靡艳丽。如: (1)梁武帝萧衍的《子夜四时歌》(宫体诗) 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2)徐陵的《长相思》 长相思,望归难。传闻奉诏戍皋兰。龙城远,雁门寒,愁来瘦转剧,衣带自然宽。念君今不见,谁为抱腰看。 3、在盛唐诗歌高潮到来之前,无论从形式和精神气质上来说,初唐诗都处于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杰”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因此,这是一个诗歌发展缓慢但又孕育着高潮的时期。 初唐四杰是初唐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也称“王杨卢骆”。他们的诗歌还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但已经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内容,把诗歌从宫

2021高三《唐诗宋词选读》精编练习题(一)附答案

2021高三《唐诗宋词选读》精编练习题(一) 一、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简要概括每联的内容。 首联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颔联写离情的缠绵,颈联从室内转到户外所见,尾联写友人远去盼望再相聚。 2、首联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两个字?简要分析。 用了拟人的手法。“吐”“对”分别写出了离别的筵席将结束,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吐”字使人想到亲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凝滞青烟出神的神情,“对”字写除了举杯劝酒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3、颈联两句写什么时间的情景?“隐”“没”两字有何作用? 颈联两句写的是黎明时分。这两句承上文写把杯送行,从室内转到户外的所见。“隐”“没”两字表明时间过得太快,似乎在催人分手,从而传达处依依惜别之情。 二、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1、本诗中最能揭示主题的词是什么?作者在本诗中表达出来什么思想情感? 归思宦游人面对春日美景思念家乡的感情 2、“独有”“偏惊”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表现了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只有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对自然界不同季节的变化感到特别新奇。 3、中间两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体会“出”“渡”“催”的妙处。 中间两联写了江南早春物候变化特点,表现出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景色。诗人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出诗人思乡之情。 “出”“渡”两个动词化静为动,将原本不易觉察的物候迁移贴切传神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感受到春光地脉搏和动感。“催”字突出了江南春鸟一声紧似一声地鸣叫的特点,以拟人的手法赋予淑气以人的情态,表现春气之浓。 4、明代胡应麟称“初唐五言律‘独有宦游人’第一”。请就第二、第三两联的写景特色写一段鉴赏性文字。 颔联、颈联紧承“物候新”来写春色。颔联是远景,颈联是近景。“催”“转”这两个动词将春天使万物复苏的动态表现得具体细致,用语精练传神。远景的壮阔与近景的细微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幅有姿有彩、动静交错的春景图。

兵车行习题精选

兵车行习题精选 练习1 1.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兵车行(xíng)声啾啾(jiū)边庭(tíng) B.车辚辚(lín)生荆杞(qǐ)戍边(shù) C.干云霄(gàn)生男恶(wù)村落(luò) D.马萧萧(xiāo)急索租(suǒ)陇亩(lǒng) 2.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B.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洲,千村万落生荆杞 C.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己。 D.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3.括号中对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冲)云霄。 B.纵有健妇把(介词,将)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C.县官(天子、朝廷)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D.君不闻汉家山东(山东省,古称鲁)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4.解说诗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耶娘妻子走相送——父母和老婆都迈着沉重的步子走来送别他。 B.行人但云点行频——路上经过的人都说是频繁地按户籍册征调壮丁。 C.信知生男恶——确实知道生的男孩很凶狠。 D.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用武力开拓疆土的欲望还没有完结。 参考答案. 1.C 2.A 3.A 4.D

练习2 1、解释下列黑体字词。 ①行人弓箭各在腰_______________②耶娘妻子走相送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行人但云“点行频”__________④或从十五北防河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武皇开边意未已____________ ⑥纵有健妇把锄犁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况复秦兵耐苦战___________ 2.对诗文中的数量词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准确反映数量。 B.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准确反映数量。 C.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夸张数量。 D.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大致估计 3.对诗句的修辞手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对偶 B.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对比 C.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夸张 D.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顶真、设问 4、辨析下列句中黑体字的含义。 ①行人弓箭各在腰(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 ②耶娘妻子走相送(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 ③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 ④县官急索租(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 5、翻译句子。 ①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要点集粹 6、送别亲人时“耶娘妻子”为什么会“牵衣顿足拦道哭”?可以从后面的哪些诗句得到印证? 7、“____________”是全诗的“诗眼”,它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亩荒芜的根源。 8、“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一句中的“道旁过者”、“行人”指何人?哪些诗句表现了“点行频”? 9、“点行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0、联系全诗,“点行频”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1、“武皇”指何人?

唐诗宋词选读原文

唐诗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案例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案例分析 阳泉二中王美玲 [案例背景] 一:笔者正任教高二一文一理两个班的语文课,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和教师想像的相差甚远。早些年的高中生们对古诗词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许多学生书或笔记本的扉页上都认真地写着最喜欢的诗句,而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很少看到了,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已提不起太大的兴趣。有时,在课堂上听完声情并茂的课文配乐朗诵后,望着学生一脸冷漠,笔者心中塞满了无助与无奈。有时,笔者在课堂上提到一句诗,很少有同学能接到下一句。还有一部分同学对背诵古诗是应付检查。 二:我们学校规定禁止学生把手机、Mp3、Mp4等各种通讯和娱乐工具带入校园,可是我班文艺委员许燕上自习时听Mp3,我非常生气,班干竟然带头违纪,拿到办公室一听,里面有毛宁的《涛声依旧》、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邓丽君的《但愿人长久》《芳草无情》、周杰伦的《东风破》《青花瓷》等等,她噘着嘴说是为了学习古典诗词,我想她确实不是狡辩,这些流行歌曲的确都与古典诗词有关,心中怒气消解了许多,批评其违纪的同时更多的赞扬…… 我陷入了思考:我们的语文课是不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了没有?然而,这些问题却往往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那在古诗词教学方面能否迎合学生达到一种默契,或许古典与流行之间就有一种默契。 [案例原因探寻] 经调查了解,这种现象并非笔者所教的学生如此,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于是,笔者想:现在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已兴起了读背古诗之风,为何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古典文学底蕴反而变得如此贫乏?到底是谁伤害了我们的学生?到底是什么导致了高中生对古典诗词学习兴趣的减退?如何才能重新唤起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呢? 由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开始了深一层地思考。 (一)造成现状的客观原因 1、在流行文化和快餐文化的冲击下,学生的阅读空间狭小,阅读品位降低。 现在的高中生课业负担都非常重,再加上网络、电视、广播和流行音乐的冲击,学生课外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可谓少之又少。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我们的学生都在看些什么书呢?我们经常看到有老师从学生那里没收到动漫、武侠或者言情一类的书。我的学生是理科班,整天忙于数理化,他们没有太大的兴趣也没有大块的时间来读长篇名著,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阅读局限在这类书中。这些书在学生眼中可谓图文并茂,情节引人入胜,通俗易懂,携带方便,便于隐藏,而且一个中午就能读上一本,所以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市场。 经常性的阅读这些书,使得学生的语言水平深受其害,如我们经常可以听见学生张口就来周星弛的口头禅:“哇靠”“哇塞”,更有甚者能把他的经典台词“曾经有一段爱情放在我面前……”倒背如流。千篇一律的说话方式阻碍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品位难以提高,拿到高雅的古诗词就没精打采,无兴趣去读。 2、课本中所选的某些诗篇确实与学生有一定距离,不能吸引学生。 如《离骚》,就有不少学生反映这首诗古奥难懂,提不起兴趣。《离骚》虽然是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源头,距离学生的时代比较久远。虽然前面学生已经接触了《诗经》,但对于楚辞,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仍然是陌生的。从字面上看,障碍特别多,学生也就没有了读下去的欲望。 3、呆板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枪杀了学生的学习古诗词的激情。

唐诗宋词选读文常

唐诗宋词选读文常 1.明]高叔嗣《苏门集》陈束序) 2.杜审言,字必简,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 3.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有《王子安集》。 4.杨炯,官至盈川令,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有《盈川集》。 5.滕王,即唐高祖之子李元婴。 6.陈子昂,字伯玉,官至右拾遗世称陈拾遗,有《陈伯玉集》。 7.张若虚,扬州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8.唐人殷璠《河岳英灵集序》称:唐诗自此,声律风骨始备矣。 9.张九龄,一名博物,字子寿,有《曲江集》。 10.李颀,有《李颀集》。魏万,号王屋山人。 11.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 12.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官至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渤海,有《高常侍集》。 13.岑参,世称岑嘉州。有《岑嘉州诗集》 14.清人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筏》说高适《燕歌行》中的“沉痛语不堪多读”。 15.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16.杜甫赞美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爱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7.南朝宋谢灵运。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18.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时说:“诗境虽奇,脉理极细。” 19.明朝人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评价《将进酒》道:“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千古无双。” 20.杜甫,字子美,有诗圣之誉,与李白并称李杜,有杜工部集。 21.前人评杜前《兵车行》时说:“语杂歌谣,最易感人,愈浅愈切([明]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引) 22.韦应物,世称韦苏州,余与柳宗元并称为韦柳,有《韦苏州集》,李儋,元锡都是作者的友人。 23.韩愈,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有《昌黎先生集》。 24柳宗元为柳州(治所在今广西柳州市)刺史、韩泰为漳州(治所在今福建漳州市)刺史、韩晔为汀州(治所在今福建长汀县)刺史、陈谏为封州(治所在今广东封川县)刺史、刘禹锡为连州(治所在今广东连县)刺史。 25.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认为韦应物的诗有“寄至味于淡泊”的特点 清人纪昀认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语极凄切,却不衰飒”。 26.李贺,李昌谷,字长吉,有《李长吉歌诗》 27.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有李义山诗集。 28.清人孙洙《唐诗三百首》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时说:“一息尚存,志不少懈,可以言情,可以喻道。” 29.赵嘏(gu),字承祐,与杜牧友善,杜牧极为赞赏他的“长笛一声人倚楼”,因此人称“赵倚楼”有《渭南诗集》。 30.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 31.第一部文人词集《花间集》。 32.韦庄,字端己,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有浣花集。 33.冯延巳一名延嗣,字正中,有《阳春集》。 34.清代文学批评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

2018-2019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合集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全集 “风神初震”的初唐诗 学习目标: 1、能够感悟初唐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2、能初步体会初唐诗歌刚健而飞动的抒情风格。 3、能撰写5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 教学建议: 在盛唐诗歌高潮到来之前,无论从形式和精神气质上来说,初唐诗都处于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因此,这是一个诗歌发展缓慢但又孕育着高潮的时期。本专题选取了初唐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五首,其中《春江花月夜》一篇是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 1、对《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一篇,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揣摩具体词句的同时着重体会其于沉静之中见深挚情感的艺术境界。 2、《滕王阁》在必修本中已经附在《滕王阁序》之后,可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将序文和诗歌进行对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勾画出诗中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词语,然后体会作者那种面对永恒的存在所发出的人世沧桑之感。 3、《春江花月夜》曾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此诗的教学资源比较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活动。此诗的难点是诗歌中所传达出来的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的同时要将此问题讲深讲透,并且要进行正确引导。 4、重点放在《春江花月夜》,诗歌的主要意象是什么?抒情主人公是谁? 《滕王阁》在必修四出现过,可以先搁置,到讲晚唐诗时,设“登高”诗专题时对比鉴赏。 第一课时总述 学习目标: 1、了解唐诗发展的过程,对唐诗有一个总体感知。 2、掌握初唐早期文风。 教学过程: 一、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1、看电视散文《唐之韵》之“千古唐诗”(第1集)(约20分钟) 2、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1)可发资料《唐诗的发展》。 (2)也可让同学课前认真预习附录部分的《唐诗的历程》。 二、初唐早期文风 1、历史沿革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 2、我们知道,南朝文风流行词采华美,音韵流转,后世称之为绮靡艳丽。如: (1)梁武帝萧衍的《子夜四时歌》(宫体诗) 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与答案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背诵默写 1.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的诗句是,。2.李白的《送友人》中点出告别的地点的诗句是,。 3.《春江花月夜》,是说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而 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 4.李商隐的《无题》中诗人使用比喻,捧出一腔鲜血写下了自己生死不渝的、坚贞的盟誓,后又用来赞 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 5.范仲淹《苏幕遮》中借草地的绵延感叹故乡遥远的是。,。6.范仲淹《苏幕遮》中借酒来抒发浓烈的思乡愁绪的是。,。 7.柳永的《八声甘州》“、,、”与温庭筠的《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意境相似。 8.《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 9.《旅夜书怀》中“,”两句,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诗人的境况 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10.杜甫在《旅夜书怀》中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 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相应的诗句是:,。 11.《旅夜书怀》中“,”两句,写诗人因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政治 抱负,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12.《旅夜书怀》中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的诗句是:,。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里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1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写登楼所见。极写柳州城楼之高,上与大荒相连相接,诗人的愁思正浓,无处排遣。 14.《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描绘在柳州城楼上所见的风雨中的近景,来表现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 15.《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写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远谪到南粤荒僻之地,已经够寂寞孤独了,而音讯又难于通达,这又使诗人增添了一重悲凉, 余韵袅袅,余味无穷。 16.《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仰观则重岭密林, 烟雨迷濛,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蜿蜒而去,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 17.《春江花月夜》中“,”两句,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 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 观。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 18.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描写了一幅境界深远的图画: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 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与此相应的诗 句是:,。,。 19.《春江花月夜》中“,”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 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中,波光荡漾,清明澄澈。 20.《春江花月夜》中“,。,。”四句,写在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托物寓情,白云飘忽,“扁舟子”的行踪不定。一种相思, 1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在大力倡导语文有效教学的今天,连云港市推出的三案六模块的教学形式顺应了高效教学的要求,本人在三案六模块的精神引导下,本人设计了如下教案。 【教学课题】《山居秋暝》 【教材分析】 《山居秋暝》是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二专题“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第四首,通过前三首诗的学习,同学们对高昂雄浑、阔大恢弘的盛唐之音已有初步的了解,也掌握了一定的诗歌鉴赏的方法,所以,本课我准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多媒体,展示优美的画面,播放名家配乐朗诵,视听结合,引导学生走进诗中,自己去悟诗、品诗,进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感悟能力,使其学会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学会与别人共同学习;培养学生思考、合作与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山水田园诗和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2、理解诗作主旨,品味诗作意境。 3、品味文化之美,含蓄之美。 4、形成热爱自然的生活情趣,培养高洁淡雅的生活情操 【教学重点】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理解诗作主旨。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 教参及其相关资料、课件制作、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语采用情景法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朝是一个诗的时代。它不仅在诗体上创造出了五七言近体诗(律诗和绝句)、完善了七言古体诗,还孕育出了一个灿若明 星的庞大诗人群体。其中除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三颗才冠古今、风华绝 代、光耀千秋的星星外,还有多如恒河沙石的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唐诗的天空熠熠闪光。王维就是其中的一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走近他的诗歌。 二、解题知人又论世 1、近体诗略说 2、王维与《山居秋暝》 (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王维,师补充,出示课件) 王维(701—761),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以公元737年(张九龄罢相,李林甫执政)为界,可分为前后两 个时期。在前期他有济世之志,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此创作了不少思想 积极、情调激昂的政治诗、边塞诗;到后期他先后隐居于终南山和辋川别墅, 写了大量山水田园诗。他的山水田园诗诗风直承陶渊明,似浅而实深,似淡而 实腴。他又喜绘画,擅作远景,又擅画人物、丛竹。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3、略说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源于老庄哲学,成于渊明手笔,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谢眺),盛于唐代王(王维)孟(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绘秀丽的山光水色,和谐的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寄托了作 者因怀才不遇,或愤世嫉俗,或厌恶官场,或清贫自守而宁愿隐身山林,啸傲 烟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愿望。 三、朗读课文品诗意、 1、诵读课文,把握节奏 (1).播放名家配乐朗诵,学生体会诗中情感,想象诗中意境。 (2)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情况) 明确:浣(hūàn)洗歇(xiē)衰败

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完整版)

《唐诗宋词选读》 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1.滕王阁诗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江:指赣江。渚:江中小洲。 ?佩玉鸣鸾: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南浦:地名,在南昌市西南。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西山:南昌名胜,一名南昌山、厌原山、洪崖山。 ?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 ?物换星移: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物:四季的景物。 ?帝子:指滕王李元婴。 ?槛:栏杆。 ●译文: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 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赏析: 意象意境:靠近水边的滕王阁,早上画栋飞来了南浦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雨,闲云倒影水中,长江之水脉脉流淌。这是一个凄美落寞的情景。 这首诗原附于《滕王阁序》后,序末“四韵俱成”一句中的“四韵”即借代此诗。由于序文的影响太大,掩没了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很多读者,只知道王勃的《滕王阁序》,却不知道王勃的《滕王阁诗》。诗歌第一句“滕王高阁临江渚”直接点题,一个“临”字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之势。第二句由今及古,遥想当年兴建此阁的滕王,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诗人不禁产生了人生盛衰无常的怅惘。第三、四两句写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既写出了滕王阁居高临远之势,又写出了滕王阁如今冷落寂寞的情形。融情于景,寄慨遥深。“闲云潭影日悠悠”一句,笔触则由空间转入时间,“悠悠”二字点出了时日的漫长。第六句则很自然地生发了事物变换、星座移动、年复一年的感慨,时间飞逝,事业无成的感慨。

修辞选择题(唐诗宋词选读)有答案

(唐诗宋词选读)诗句修辞复习 1、下列诗句中,与“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修辞手法相同 ..的一组是() A.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C.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D.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2、下列诗句中,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修辞手法相同 ..的一组是() A.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B.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D.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3、下列诗句中,与“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修辞手法不相同 ...的一组是() A.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B.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C.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D.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4、下列诗句中,未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组是() A.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B.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C.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D.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5、下列诗句中,于“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修辞手法不相同 ...的一组是() A.玉勒雕鞍游冶处。 B.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C.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D.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6、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不相同 ...的一组是() A.自是长恨水长东。 B.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C.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D.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7、下列诗句中,与“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修辞手法不相同 ...的一组是() A.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B.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C.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D.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8、下列诗句中,与“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修辞手法相同 ..的一组是()

唐诗宋词名诗句

龚自珍的《夜坐》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殒少微星。 从来不蓄湘累问,唤出嫦娥诗与听。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集杭州俗语诗》清·黄增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清.陈于之《题桃花扇》 玉树歌残声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 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唐·王贞白《白鹿洞》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宋.黄庭坚《竹枝词》 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 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唐·罗隐《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板桥小别》李商隐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唐·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尘劳回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宋.赵恒《励学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唐·曹松《己亥岁》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清.黄景仁《杂感》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唐.崔郊《赠去婢》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唐诗宋词选读》三、四单元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唐诗宋词理解性默写 《雨霖铃》理解性默写 1.《雨霖铃》词中渲染分别气氛,融情入景,准确地传达一种凄凉的诗句: ,, 。 2.《雨霖铃》交代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 诗句:“,,。”3.《雨霖铃》词中写不忍离别而又不能不别,透露了现实的无情和内心痛苦的诗句: ,、, 4.《雨霖铃》中“,。”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5.《雨霖铃》下片中“,、”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 6.《雨霖铃》词中表现主题的诗句:,、 。 7.《雨霖铃》中的“、,”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 8.《雨霖铃》词情景交融、最为人称道(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诗句: 。 9.《雨霖铃》词中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诗句:,。” 10.《雨霖铃》词中“,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是词人感 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慨。

… 定风波 1.苏轼的《定风波》作于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一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一句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2.苏轼的《定风波》中“”一句写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你不要感到扫兴,如果你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了。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不妨去欣赏它。 3.苏轼《初入庐山》诗中写道“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他想图个清净逍遥.自在旷达的生活,即使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才是人追求的最终生活境界。《定风波》中相对应的句子是:,!。 4.苏轼的《定风波》中“,”写料峭的春风把酒吹醒了,有点冷。冷吗“”,不冷了吧。这个转,转出了味道:当你被外在的困境所困扰时,如果一味的抱怨,可能到顺境时,你也不能把握了。你应该时刻记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苏轼的《定风波》中“,,”几句写天晴后,回头看看萧瑟处,刚才还是大雨,现在已经天晴了。大自然就是这样,月圆了就缺,缺了有圆,反复循环。当你心静如湖水,全不在意外在事物的得失时,你便可以领悟人生的快乐了。 《声声慢》理解性默写 1.《声声慢》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诗句: ,,。

唐诗宋词选读背诵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燕歌行 (唐)高適 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唐诗宋词选读——宋词部分(讲稿)word版本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菩 萨 蛮 温庭筠 刻画了一个美丽、慵懒、寂寞的贵族女子形象。 绮丽香艳的物象: ——视觉之美 两仄两平,四换韵——听觉之美 温庭筠15首《菩萨蛮》第一首。写一个闺中女子在闺房之中的“起床-梳洗-画眉-簪花-照镜-着装”梳妆过程,曲折地表现出女性内心深处的哀怨和柔情,也表现出心中难掩的孤独寂寞。 手法:细节描写:肖像、服饰、动作神情 反衬手法:“双双金鹧鸪” (鹧鸪,古人谐其鸣声为“行不得也哥哥”,诗文中常用以表示思念。) 主旨探究 实际是假借写女子,实际正是写他自己仕宦之上的不得意,是写一个才智之士不被任用的一种感慨和悲哀。温词就妙在这里。 课后思考? 为何历代文人常用女子的意象作比喻?(处境与地位) 菩 萨 蛮 韦庄 两仄两平,四换韵——听觉之美 黄巢起义之后,藩镇混战,韦庄避乱江南长达十年之久。本词就是他避乱江南时期所作。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以乐景衬哀情,用江南美景反衬忧时伤乱之痛、飘泊难归的愁苦。 “人人尽说江南好”好在哪里? (1)好在景美 “春水碧于天”:从视觉角度写:描绘春水色彩,突出水之清,水之绿,令人心旷神怡。 (2)好在生活美 “画船听雨眠”:从听觉角度写:聆听着淅沥的雨声,渐渐入眠,十分惬意闲适。 (3)好在人美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比喻生动贴切,极言其皮肤之白皙、细腻,因为卖酒女子用手打酒,手臂的动作格外引人注目,所以作者对皓腕加以特写。 收尾“断肠”说 1、留恋江南(江南好) 2、目击离乱而断肠:想还乡而不能还乡的苦衷 艺术特点 1.运用白描手法:写景清新秀丽。 2.运用细描手法:逼真地、细致如微地精雕细刻,如酒家女的皓腕,一个特写镜头。 3、以乐景衬哀情: 4.抒情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似直而纡,似达而郁”)。 鹊 踏 枝 冯延巳 小山、金、鬓云、香腮、蛾眉、镜、花、人面、 绣罗襦、金鹧鸪 懒起、梳洗迟、 双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