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动量守恒定律 提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动量守恒定律  提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动量守恒定律  提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知识点梳理

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

动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1.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动量守恒定律;

2.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3.进一步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知道定律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会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解决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动量守恒定律 1.系统 内力和外力

在物理学中,把几个有相互作用的物体合称为系统,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做内力,系统以外的物体对系统的作用力叫做外力.

2.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

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那么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①p p ='.

即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p 和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系统总动量的求法遵循矢量运算法则. ②0p p p ?==-'. 即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 ③12p p ??=-.

即将相互作用的系统内的物体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动量的增加量等于另一部分动量的减少量. ④当相互作用前后系统内各物体的动量都在同一直线上时,动量守恒定律可表示为代数式:

11221122m v m v m v m v +=+''.

应用此式时,应先选定正方向,将式中各矢量转化为代数量,用正、负号表示各自的方向.式中

12v v 、为初始时刻的瞬时速度,12v v 、''为末时刻的瞬时速度,且它们一般均以地球为参照物.

(3)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①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时,系统动量守恒;

②若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

③系统所受合外力虽然不为零,但系统的内力远大于外力时,如碰撞、爆炸等现象中,系统的动量可看成近似守恒;

④系统总的来看不符合以上三条中的任意一条,则系统的总动量不守恒.但是,若系统在某一方向上符合以上三条中的某一条,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要点诠释:为了方便理解和记忆,我们把以上四个条件简单概括为:①②为理想条件,③为近似条件,④为单方向的动量守恒条件.

3.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它是自然界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之一.不仅适用于宏观、低速领域,而且适用于微观、高速领域.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天体,无论内力是什么性质的力,只要满足守恒条件,动量守恒定律总是适用的.

4.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1)分析题意,确定研究对象.在选择研究对象时,应将运动过程的分析与系统的选择统一考虑. 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是系统,为了满足守恒条件,系统的划分非常重要,往往通过适当变换划入系统的物体,可以找到满足守恒条件的系统.

(2)对系统内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分清内力、外力,判断所划定的系统在其过程中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若满足则进行下一步列式,否则需考虑修改系统的划定范围(增减某些物体)或改变过程的起点或终点,再看能否满足动量守恒条件,若始终无法满足动量守恒条件,则应考虑采取其他方法求解.

(3)明确所研究的相互作用过程的始、末状态,规定正方向,确定始、末状态的动量值表达式. (4)根据题意,选取恰当的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形式,列出方程.

(5)合理进行运算,得出最后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如求出其速度为负值,说明该物体的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要点二、与动量守恒定律有关的问题

1.由牛顿定律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以两球碰撞为例: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是1m 和2m 的小球,分别以速度1v 和2v (1v >2v )做匀速直线运动。当1m 追上2m 时,两小球发生碰撞,设碰后二者的速度分别为'

1v 、'

2v 。

设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它们在发生相互作用(碰撞)前的总动量:121122P P P m v m v =+=+,在发

生相互作用后两球的总动量:'''''

121122P P P m v m v =+=+。

设碰撞过程中两球相互作用力分别是1F 和2F ,力的作用时间是t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碰撞过程中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111F a m =

,222

F

a m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1F 、2F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12F F =- 所以 1122m a m a =-

碰撞时两球之间力的作用时间很短,用t ?表示,这样加速度与碰撞前后速度的关系就是

'111v v a t -=?,'

22

2v v a t

-=?, 代入1122m a m a =-

整理后可得

''

11221122m v m v m v m v +=+ 或写成''

1212P P P P +=+

即 '

P P =

这表明两球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量是相等的。

要点诠释: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本题需要一段推导、论证过程,要求学生学会论证表达严密的推导过程,这是高考的新动向,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2.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研究对象: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一般为单个物体,而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则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所组成的系统.

(2)研究过程:动量守恒是对研究系统的某过程而言(如内力远远大于外力),所以研究这类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分析哪一阶段是守恒阶段. (3)动量守恒的条件是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是零,这就意味着一旦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系统的总动量将发生变化.所以,合外力才是系统动量发生改变的原因,系统的内力只能影响系统内各物体的动量,但不会影响系统的总动量.

(4)动量守恒指的是总动量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时刻守恒,而不是只有始末状态才守恒.实际列方程时,可在这守恒的无数个状态中任选两个状态来列方程. (5)系统动量守恒定律的三性:

①矢量性:公式中的121v v v 、、'和2v '都是矢量.只有它们在同一直线上时,并先选定正方向,确定各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后,才能用代数方程运算,这点要特别注意.

②同时性:动量守恒定律方程两边的动量分别是系统在初、末态的总动量,初态动量中的速度必须是相互作用前同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末态动量中的速度都必须是相互作用后同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③相对性:动量中的速度有相对性,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列方程时,应注意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同一惯性参考系的速度,即把相对不同参考系的速度变换成相对同一参考系的速度,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3.由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

对于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的系统,由于物体较多,相互作用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作用过程较为复杂,虽然仍可对初、末状态建立动量守恒的关系式,但因未知条件过多而无法求解,这时往往要根据作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建立多个动量守恒方程,或将系统内的物体按作用的关系分成几个小系统,分别建立动量守恒定律方程. 求解这类问题时应注意:

(1)正确分析作用过程中各物体状态的变化情况,建立运动模型;

(2)分清作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并找出联系各阶段的状态量; (3)合理选取研究对象,既要符合动量守恒的条件,又要方便解题.

要点诠释:动量守恒定律是关于质点组(系统)的运动规律,在运用动量守恒定律时主要注重初、末状态的动量是否守恒,而不太注重中间状态的具体细节,因此解题非常便利.凡是碰到质点组的问题,可首先考虑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

4.动量守恒定律应用中的临界问题

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中,常常会遇到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相距最近、避免相碰和物体开始反向运动等临界问题.分析临界问题的关键是寻找临界状态,临界状态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临界条件.临界条件往往表现为某个(或某些)物理量的特定取值.在与动量相关的临界问题中,临界条件常常表现为两物体的相对速度关系与相对位移关系,这些特定关系的判断是求解这类问题的关键.

【例】如图所示,甲、乙两小孩各乘一辆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相向行驶,速率均为

0 6.0m/s v =.甲车上有质量 1 kg m =的小球若干个,甲和他的车及所带小球总质量150 kg M =,乙

和他的车总质量230 kg M =.甲不断地将小球一个一个地以16.5 m/s v =的水平速度(相对于地面)抛向乙,并被乙接住.问:甲至少要抛出多少个小球,才能保证两车不会相碰?

【解析】两车不相碰的临界条件是它们最后的速度(对地)相同,由该系统动量守恒,以甲运动方向为正方向,有

()102012 M v M v M M v =+-', ① 再以甲及小球为系统,同样有

101()M v M nm v nmv =+-'

, ② 联立①②解得 15n =个.

5.动量变化的大小和方向的讨论

动量的变化P ?是矢量,因动量的变化(动量的增量)是物体的末动量'

P 跟物体的初动量P 的(矢量)差,即'

P P P ?=-。它的方向是由P 和'

P 共同决定的,它的运算符合矢量运算规则,要按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特别是当P 与'

P 在一条直线上时,在选定正方向后,动量的方向可用正负号表示,将矢量运算化为代数运算,计算结果为“+”,说明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计算结果为“-”,说明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6.动量守恒定律的一般解题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系统),进行受力分析: ②确定研究过程,进行运动分析;

③判断系统在所研究的过程中是否满足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④规定某个方向为正方向,分析初末状态系统的动量; ⑤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建立方程,并求出结果。

【典型例题】

类型一、关于动量变化的计算

例1.一个质量是0.1kg 的钢球,以6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一个坚硬的障碍物后被弹回,沿着同一直线以6m/s 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求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有没有变化?变化了多少? 【思路点拨】分清初末动量:动量及动量变化都是矢量,在进行动量变化的计算时应首先规定正方向,这样各矢量中方向与正方向一致的取正值,方向与正方向相反的取负值。

【答案】有变化;变化量方向向左,大小为1.2kg m/s ?。

【解析】题中钢球的速度发生了反向,说明速度发生了变化,因此动量必发生变化。 取向左的方向规定为正方向 物体原来的动量:

110.16kg m/s =0.6kg m/s

P mv =-=-??-?

弹回后物体的动量:

220.16kg m/s =0.6kg m/s

P mv ==???

动量的变化:

210.6kg m/s (0.6kg m/s)P P P ?=-=?--?

1.2kg m/s =?

动量变化量为正值,表示动量变化量的方向向左,大小为

1.2kg m/s ?。

【总结升华】此题为动量变化题目,要分清初末动量。动量及动量变化都是矢量,在进行动量变

化的计算时应首先规定正方向,这样各矢量中方向与正方向一致的取正值,方向与正方向相反的取负值。从而把矢量运算变成代数加减。

举一反三:

【变式】一个质量为2kg 的小球,竖直落地时的速度为10m/s ,反弹离地时的速度为8m/s .求小球与地面作用期间发生的动量变化。

【答案】kg m/s P ?=?36;方向竖直向上。

【解析】取向上为正方向,则竖直落地时的速度110m/s v =-,反向弹地的速度28m/s v =。

112(10kg m/s)kg m/s

P mv ==?-?? =-20

2228kg m/s 16kg m/s

P mv ==??=?

2116kg m/s (kg m/s)kg m/s

P P P ?=-=?-??-20 =36

方向:竖直向上。

类型二、动量守恒守恒条件的判断

例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 、B 两小车中间有一弹簧,如图所示。用手抓住小车并将弹簧压缩后使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将两小车及弹簧看做一个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手同时放开后,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

B .先放开左手,再放开右手后,动量不守恒

C .先放开左手,再放开右手后,总动量向左

D .无论何时放手,两手放开后,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系统总动量都保持不变,但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为零

【答案】A 、C 、D

【解析】在两手同时放开后,水平方向无外力作用,只有弹簧的弹力(内力)。故动量守恒,即系统的总动量始终为零,A 对;先放开左手,再放开右手后,是指两手对系统都无作用力之后的那段时间,系统所受合外力也为零,即动量是守恒的,B 错;先放开左手,系统在右手的作用下,产生向左的冲量,故有向左的动量,再放开右手后,系统的动量仍守恒,即此后的总动量向左,C 对;其实,无论何时放开手,只要是两手都放开就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即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若同时放开,那么放手后系统的总动量就等于放手前的总动量,即为零;若两手先后放开,那么两手都放开后的总动量就与放开一只手后系统所具有的总动量相等,即不为零,D 对。

【总结升华】动量守恒定律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在应用这一定律时,必须明确它的使用条件,不可盲目的套用。

类型三、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例3.质量110g m =的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130cm/s v =的速率向右运动,恰好遇上质量为

250g m =的小球以210cm/s v =的速率向左运动,碰撞后,小球2m 恰好停止,那么碰撞后小球1m 的

速率是多大?方向如何?

【思路点拨】两球相碰,内力远远大于外力,符合动量守恒条件,故可用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

【答案】20cm/s 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即向左。

【解析】设1v 的方向即向右为正方向,则有130cm/s v =,210cm/s v =-,'

20v = 根据动量守恒:''

11221122m v m v m v m v +=+,

有:'

1103050(10)10v ?+?-= 解得:'

120cm/s v =-

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即向左。

【总结升华】两球相碰,内力远远大于外力,符合动量守恒条件,故可用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方法是:(1)看清是否符合动量守恒条件,(2)恰当选取正方向,(3)根据题意选取恰当的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4)合理进行运算,得出最后结果。

举一反三:

【变式】质量为20g 的小球A 以3m/s 的速度向东运动,某时刻和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小球B 迎面正碰。B 球的质量为50g 。碰撞前的速度为2m/s ,方向向西,碰撞后,A 球以1m/s 的速度向西返回,求碰后B 球的速度。

【答案】0.4m/s ,方向向西。

【解析】A B 、两球的正碰过程符合动量守恒定律,设向东为正方向, 13m/s v =,22m/s v =-,'

11m/s v =-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

11221122m v m v m v m v +=+

'

24m/s v =-,

负号说明碰后B 球的速度方向向西。

例4.光滑水平面上放着质量 1 kg A m =的物块A 与质量 2 kg B m =的物块B ,A 与B 均可视为质点,A 靠在竖直墙壁上,A B 、间有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弹簧A B 、均不拴接),用手挡住B 不动,此时弹簧弹性势能49 J p E =.在A B 、间系一轻质细绳,细绳长度大于弹簧的自然长度,如图所示.

放手后B 向右运动,绳在短暂时间内被拉断,之后B 冲上与水平面相切的竖直半圆光滑轨道上,其半径0.5 m R =,B 恰能到达最高点C .取2

10 m/s g =,求: (1)绳拉断后瞬间B 的速度B v 的大小; (2)绳拉断过程中绳对B 的冲量I 的大小;

(3)绳拉断过程中绳对A 所做的功W

【答案】(1) 5 m/s B v = (2)4 N s ? (3)8 J

【解析】(1)设B 在绳被拉断后瞬间的速度为B v ,到达C 点时的速度为C v , 则有

2

C

B B v m g m R

=,

2211222

B B B

C B m v m v m gR =+, 代入数据得

5 m/s B v =.

(2)设弹簧恢复到自然长度时B 的速度为1v ,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则有

211

2

p B E m v =

, 1 B B

B I m v m v =-,

代入数据得 4 N s I =?-。其大小为4 N s ?.

(3)设绳断后A 的速度为A v ,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则有

1B B B A A

m v m v m v =+, 2

12

A A

W m v =

, 代入数据得

8 J W =.

类型四、若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不为零,但如果某一方向上的外力之和为零,则在该方向上的动量守恒

例5.小型迫击炮在总质量为1000kg 的船上发射,炮弹的质量为2kg .若炮弹飞离炮口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600m/s ,且速度跟水平面成0

45角,求发射炮弹后小船后退的速度?

【思路点拨】若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不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不守恒,但如果某一方向上的外力之和为零,则该方向上的动量仍然守恒,仍可以应用动量守恒定律。

【答案】0.85m/s -

【解析】发射炮弹前,总质量为1000kg 的船静止,则总动量

0Mv =.

发射炮弹后,炮弹在水平方向的动量为

'01cos 45mv ,

船后退的动量

'

2()M m v -.

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0'120cos 45()mv M m v =+-

取炮弹的水平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代入已知数据得

0''2

1

cos 4522600m/s 10002

=0.85m/s

m v v M m

=--?-- =- 【总结升华】取炮弹和小船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发射炮弹的过程中,炮弹和炮身(炮和船视为固定在一 起)的作用力为内力.系统受到的外力有炮弹和船的重力、水对船的浮力.在船静止的情况下, 重力和浮力相等,但在发射炮弹时,浮力要大于重力.因此,在垂直方向上,系统所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但在水平方向上系统不受外力(不计水的阻力),故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若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不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不守恒,但如果某一方向上的外力之和为零,则该方向上的动量仍然守恒,仍可以应用动量守恒定律。

举一反三:

【动量守恒定律 例3】

【变式】将质量为m 的球自高为h 的地方以1v 水平抛出,刚好落到一辆在光滑水平面上同方向运动的车里的沙堆中,车、沙总质量为M ,速度为0v ,求球落入车后车的速度?

【答案】10

mv Mv v M m

+=

+共

【解析】m 和 M 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即:水平方向动量守恒:m 和M 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0v 方向为正

10()mv Mv M m v +=+共

10

mv Mv v M m

+=

+共.

类型五、动量守恒在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中的应用

例6.两只小船质量分别为1500 kg m =,21000 kg m =,它们平行逆向航行,航线邻近,当它们头尾相齐时,由每一只船上各投质量50 kg m =的麻袋到对面的船上,如图所示,结果载重较轻的一只船停了下来,另一只船则以8.5 m/s v =的速度向原方向航行,若水的阻力不计,则在交换麻袋前两只船的速率1________v =,2________v =.

【答案】1 m/s 9m /s

【解析】以载重较轻的船的速度1v 为正方向,选取载重较轻的船和从载重较重的船投过去的麻袋为系统,如图所示,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112()0m m v mv =--,

12450500v v =-. ①

选取载重较重的船和从载重较轻的船投过去的麻袋为系统有 1222()mv m m v m v =---,

12 5095010008.5v v =?--. ②

选取四个物体为系统有

11222m v m v m v =--,

12500100010008.5v v =?--. ③

联立①②③式中的任意两式解得 1 1 m/s v =,29 m/s v =.

【总结升华】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这类由多个物体构成系统的问题的关键是合理选取研究系统,有时选取某部分物体为研究系统,有时选取全部物体为研究系统.

【动量守恒定律 例1】

例7.质量为M 的孤立的、静止的原子核,某时刻向外以速度1v 辐射出质量为m 的粒子,求反冲核的速度(不计质量亏损)。

【思路点拨】“孤立、静止”说明系统是不受外力的。

【答案】1

2mv v M m

=-

-

【解析】设反冲核的速度为2v , 由动量守恒定律:

120()mv M m v =+-

1

2mv v M m

=-

-. 方向与1v 反向。

【总结升华】“孤立、静止”说明系统是不受外力的,符合动量守恒的条件。

【动量守恒定律 例2】

例8.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个木块A 和B 用细线连在一起,在恒力F 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以速度v 做匀速运动。突然两物体间的连线断开,这时仍保持拉力F 不变,求当木块A 停下的瞬间木块B 的速度的大小。

【答案】t M m

v v M

+=

【解析】绳断后到A 停止运动前,由动量守恒定律,以v 方向为正:

()t M m v Mv +=

得:t M m

v v M

+=

【总结升华】开始时,匀速直线运动: 受力平衡:A B F f f =+ , 绳子断后,只是绳中张力变为零,外力均不变。合外力仍为零,满足动量守恒第三个条件“当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则系统的动量守恒。”

反思:为什么强调在A 停止运动前?

例9.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静止的两木块A 和B ,0.5kg A m =,0.4kg B m =,它们的上

表面是粗糙的,今有一铁块C ,其质量0.1kg C m =以初速度010m/s v =沿两木块表面滑过,最后停在

B 上,此时B 、

C 的共同速度 1.5m/s v =。求:

(1) A 的速度A v ?

(2) C 刚离开A 时的速度C v ?

【思路点拨】根据作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建立多个动量守恒方程,或将系统内的物体按作用的关系分别建立动量守恒定律方程。

【答案】(1)0.5m/s (2)5.5m/s 【解析】

(1)选A 、B 、C 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整个过程运用动量守恒定律,有 0()C A A B C m v m v m m v =++ 可求得A 运动的速度:

0()0.5m/s

C B C A A

m v m m v

v m -+=

= (2)C 离开A 后,A 做匀速运动,C 刚离开A 时A 、B 具有共同速度A v ,仍选A 、B 、C 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C 从A 的上表面滑过的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

0()C C C A B A m v m v m m v =++

可求得C 刚离开A 时的速度

'0()5.5m/s

C A B A

C C

m v m m v v m -+=

= 【总结升华】此题为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由于物体较多相互作用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作用过程

较为复杂,虽然仍可对初末状态建立动量守恒的关系式,但因未知条件过多而无法求解,这时往往要根据作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建立多个动量守恒方程,或将系统内的物体按作用的关系分别建立动量守恒定律方程。

举一反三:

【变式1】质量为100kg 的小船以3m/s 的速度自西向东行驶,忽略阻力。船上有两个皆为50kg 的运动员,若运动员甲首先沿水平方向以4m/s (相对于静止水面)的速度向东跃入水中,然后运动员乙沿水平方向以同一速度向西(相对于静止水面)跃入水中。则二人跳出后小船的速度为( )

A.向东3m/s

B.等于0

C.向东6m/s

D.1.5m/s 【答案】C

【解析】系统不受外力,符合动量守恒。 设向东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

(1005050)3100504504v ++?=+?-? 

6m/s v =

方向向东。

【变式2】一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车的右端安有一竖直的板壁,车的左端站有一持枪的人,此人水平持枪向板壁连续射击,子弹全部嵌在板壁内未穿出,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射击。则( ) A.停止射击后小车的速度为零 B.射击过程中小车未移动

C.停止射击后,小车在射击之前位置的左方

D.停止射击后,小车在射击之前位置的右方 【答案】A 、C 。

【解析】在发射子弹的过程中,小车、人、枪及子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0P P =初末因此,停止射击后小车的速度为零,选项A 正确。

每一次射击过程子弹向右运动时,小车都向左运动,因此停止射击后,小车在射击之前位置的左方,选项C 正确。

类型六、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结合

例10.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2kg M =的木板A ,其右端挡板上固定一根轻质弹簧,在靠近木板左端的P 处有一大小忽略不计、质量为2kg m =的滑块B 。木板上Q 处的左侧粗糙,右侧光滑。且P Q 间距离2m L =,如图所示。某时刻木板以1m/s A v =的速度向左滑行,同时滑块B 以5m/s B v =速度向右滑行,当滑块B 与P 相距

3

4

L 时,二者刚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若二者共同运动方向的前方有一障碍物,木板A 与它碰后以原速率反弹(碰后立即撤去障碍物)。

求: (1)第一次相对静止时的A 、B 的共同速度。

(2)B 与A 的粗糙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滑块B 最终停在木板A 上的位置(2

=10/g m s )

【答案】A 、B 间的摩擦因数为0.6,滑块B 最终停在木板上Q 点左侧离Q 点0.17m 处。

【解析】设M 、m 共同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v m M Mv mv A B )(+=-

2m/s B A

mv Mv v M m

-=

=+

对A 、B 组成的系统,由能量守恒有:

22

2)(2

1212143

v m M mv Mv L mg B A +-+=μ

代入数据得

0.6μ=

木板A 与障碍物碰撞后以原速率反弹,假设B 向右滑行并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当A 、B 再次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两者的共同速度为u ,在此过程中A 、B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能量守恒.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u m M Mv mv )(+=-

设B 相对A 的路程为s ,由能量守恒得

22)(2

1)(21u m M v m M mgs +-+=μ

代入数据得

2

m 3s = 由于4

L

s >,所以B 滑过Q 点并与弹簧相互作用,然后相对A 向左滑到Q 点左边,设离Q 点距

离为1s ,则:

11

0.17m 4

s s L =-=

【总结升华】此题动量与能量结合的题目,既要考虑动量守恒又要考虑能量守恒,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要求同学对物理过程的分析要详细,会挖掘条件。同时对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极高,正确使用这些规律解题是学生物理能力的试金石。

举一反三:

【变式】在原子核物理中,研究核子与核关联的最有效途径是“双电荷交换反应”。这类反应的前半部分过程和下述力学模型类似。两个小球A 和B 用轻质弹簧相连,在光滑的水平直轨道上处于静止状态。在它们左边有一垂直于轨道的固定挡板P ,右边有一小球C 沿轨道以速度0v 射向B 球,如图所示。C 与B 发生碰撞并立即结成一个整体D 。在它们继续向左运动的过程中,当弹簧长度变到最短时,长度突然被锁定,不再改变。然后,A 球与挡板P 发生碰撞,碰后A 、D 都静止不动,A 与P 接触而不粘连。过一段时间,突然解除锁定(锁定及解除锁定均无机械能损失)。已知A 、B 、C 三球

的质量均为m 。

(1)求弹簧长度刚被锁定后A 球的速度。

(2)求在A 球离开挡板P 之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答案】(1)2013

v v =;(2)'

2

136

P E mv = 【解析】

(1)设C 球与B 球粘结成D 时,D 的速度为1v ,由动量守恒,有 01()mv m m v =+ ① 当弹簧压至最短时,D 与A 的速度相等,设此速度为,由动量守恒,有

1223mv mv = ② 由①、②两式得A 的速度2013

v v =

(2)设弹簧长度被锁定后,贮存在弹簧中的势能为P E ,由能量守恒,有

2212112322

P mv mv E ?=?+ 撞击P 后,A 与D 的动能都为零,解除锁定后,当弹簧刚恢复到自然长度时,势能全部转变成D

的动能,设D 的速度为3v ,则有

2

3

1(2)2

P E m v =

当弹簧伸长时,A 球离开挡板P ,并获得速度。当A 、D 的速度相等时,弹簧伸至最长。

设此时的速度为4v ,由动量守恒,有 3423mv mv =

当弹簧伸到最长时,其势能最大,设此势能为'

P E ,由能量守恒,有

22'34112322

P mv mv E ?=?+ 解以上各式得

'2

136

P E mv =

例11、(2015 山东高考)如图,三个质量相同的滑块A 、B 、C ,间隔相等地静置于同一水平直轨道上。现给滑块A 向右的初速度v 0,一段时间后A 与B 发生碰撞,碰后A 、B 分别以001

3,

84

v v 的速度向右运动,B 再与C 发生碰撞,碰后B 、C 粘在一起向右运动。滑块A 、B 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同一恒定值。两次碰撞时间均极短。求B 、C 碰后瞬间共同速度的大小。

【答案】021v =

【解析】设滑块质量为m ,A 与B 碰撞前A 的速度为0A v v ≠,由题意知,碰后A 的速度01

'8

A v v =,

B 的速度03

4

B v v =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 v A =m v A '+m v B ①

设碰撞前A 克服轨道阻力所做的功为W A ,由功能关系得

22

01122

A A W mv mv =- ②

设B 与C 碰撞前B 的速度为v B ',B 克服轨道阻力所做的功为W B ,由功能关系得

2211

'22

B B B W mv mv =

- ③ 据题意可知 W A =W B ④

设B 、C 碰后瞬间共同速度的大小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 v B '=2m v ⑤ 联立①②③④⑤式,代入数据得 021

16

v v =

⑥ 【总结升华】逐步对每个过程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功能关系即可求出正确结果。 举一反三:

【变式】(2015 大庆三检)如图所示,一辆质量为M =3kg 的平板小车A 停靠在竖直光滑墙壁处,地面水平且光滑,一质量为m =1kg 的小铁块B(可视为质点)放在平板小车A 最右端,平板小车A 上表面水平且与小铁块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5μ=,平板小车A 的长度L=0.9m .现给小铁块B 一个0υ=5m/s 的初速度使之向左运动,与竖直墙壁发生弹性碰撞后向右运动,求小铁块B 在平板小车A 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2m/s 10=g ).

【答案】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9J 。

【解析】设铁块向左运动到达竖直墙壁时的速度为1υ,根据动能定理得:

20212

121υm υm mgL μ-=- 解得:14v m s =

假设发生弹性碰撞后小铁块最终和平板小车达到的共同速度为2υ,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12()mv M m v =+

B A

υ0

解得:21v m s =

设小铁块在平板小车上的滑动的位移为x 时与平板小车达到共同速度2υ,则根据功能关系得:

21222

1)(21υm υm M mgx μ-+=- 解得: 1.2x m =

由于x L >,说明铁块在没有与平板小车达到共同速度时就滑出平板小车. 所以小铁块在平板小车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 29E mgL J μ?==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物 理 重 要 知 识 点 总 结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因为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因为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能够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因为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相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有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能够相同也能够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 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能够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 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实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

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整理

选修3—3考点汇编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单分子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 (2)1mol 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2316.0210A N mol -=? (3)对微观量的估算 ①分子的两种模型:球形和立方体(固体液体通常看成球形,空气分子占据的空间看成立方体) ②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 a.分子质量:mol A M m N = b.分子体积:mol A V v N = c.分子数量:A A A A mol mol mol mol M v M v n N N N N M M V V ρρ= === 2、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了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 间有间隙,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布朗运动:它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①布朗运动的三个主要特点: 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②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它是由于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 固体微小颗粒各个方向撞击的不均匀性造成的。 ③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 动、扩散现象都有力地说明物体内大量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

做无规则运动。 (3)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简称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是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加大而减小得更快些,如图1中两条虚线所示。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两种力的合力又叫做分子力。在图1图象中实线曲线表示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即分子力)随距离变化的情况。当两个分子间距在图象横坐标0r 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分子间作用力为零,0r 的数量级为1010 -m ,相当于0r 位置叫做平衡位置。当分子距离的数量级大于 m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 计了 4、温度 宏观上的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的温度是物体大量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273.15T t K =+ 5、内能 ①分子势能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分子势能的大小与分子间距离有关,分子势能的大小变化可通过宏观量体积来反映。(0r r =时分子势能最小) 当0r r >时,分子力为引力,当r 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当0r r <时,分子力为斥力,当r 减少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是能增加 ②物体的内能 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是由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并且相互作用着的分子组成,因此任何物体都是有内能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取决于温度) ③改变内能的方式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全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全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 静电场 第1课时 库仑定律、电场力的性质 考点1.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例如: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1. 元电荷:电荷量c e 191060.1-?=的电荷,叫元电荷。说明:任意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 元电荷电荷量的整数倍。 2.使物体带电也叫起电。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①摩擦起电 ②接触带电 ③感应起电。 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造,又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考点2.库仑定律 1. 内容:在真空中静止的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他们的连线上。 2. 公式:叫静电力常量)式中,/100.9(2 292 21C m N k r Q Q k F ??== 3. 适用条件:真空、点电荷。 4. 点电荷:如果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的大小大得多,以致带电体的形状体积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这样的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 考点3.电场强度 1.电场 ⑴ 定义:存在电荷周围能传递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物质。 ⑵ 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⑶ 静电场:静止的电荷产生的电场 2.电场强度 ⑴ 定义:放入电场中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 与它的电荷量q 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

⑵ 定义式: q F E = E 与 F 、q 无关,只由电场本身决定。 ⑶ 单位:N/C 或V/m 。 ⑷ 电场强度的三种表达方式的比较 定义式 决定式 关系式 表达式 q F E /= 2/r kQ E = d U E /= 适用 范围 任何电场 真空中的点电荷 匀强电场 说明 E 的大小和方向与检验电荷 的电荷量以及电性以及存在与否无关 Q :场源电荷的电荷量 r:研究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 U: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 d :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 (5)矢量性:规定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或与负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反。 (6)叠加性:多个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各个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这种关系叫做电场强度的矢量叠加,电场强度的叠加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考点4.电场线、匀强电场 1. 电场线:为了形象直观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在电场中画出一系列的曲线,曲线上的各点的切线方向代表该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曲线的疏密程度表示场强的大小。 2. 电场线的特点 ⑴ 电场线是为了直观形象的描述电场而假想的、实际是不存在的理想化模型。 ⑵ 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终于无穷远或负电荷,电场线是不闭合曲线。 ⑶ 任意两条电场线不相交。 ⑷ 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它不表示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⑸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电场线从高等势面(线)垂直指向低等势面(线)。 3. 匀强电场 ⑴定义:场强方向处处相同,场强大小处处相等的区域称之为匀强电场。 ⑵特点:匀强电场中的电场线是等距的平行线。平行正对的两金属板带等量异种电荷后,在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分享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分享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分享 1.光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 (1)牛顿的微粒说:认为光是高速粒子流.它能解释光的直进现象,光的反射现象. (2)惠更斯的波动说:认为光是某种振动,以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它能解释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2、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的条件是:有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即相干波源。(相干波源的频率必须相同)。形成相干波源的.方法有两种:⑴利用激光(因为激光发出的是单色性极好的光)。⑵设法将同一束光 分为两束(这样两束光都来源于同一个光源,因此频率必然相等)。 下面4个图分别是利用双缝、利用楔形薄膜、利用空气膜、利用平 面镜形成相干光源的示意图。 2.干涉区域内产生的亮、暗纹 ⑴亮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即 δ=nλ(n=0,1,2,……) ⑵暗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即 δ=(n=0,1,2,……) 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用此公式可以测定单色光的波长。用白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由于白光内各种色光的波长不同,干涉条 纹间距不同,所以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纹,两边出现彩色条纹。 3.衍射----光通过很小的孔、缝或障碍物时,会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且中央条纹很亮,越向边缘越暗。

⑴各种不同形状的障碍物都能使光发生衍射。 ⑵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波长相比,甚至比波长还小。(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小于0.5mm时,有明显衍射 现象。) ⑶在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下当窄缝变窄时亮斑的范围变大条纹间距离变大,而亮度变暗。 4、光的偏振现象:通过偏振片的光波,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 面上,只沿着一个特定的方向振动,称为偏振光。光的偏振说明光 是横波。 5.光的电磁说 ⑴光是电磁波(麦克斯韦预言、赫兹用实验证明了正确性。) ⑵电磁波谱。波长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各种电磁波中,除可见光以外, 相邻两个波段间都有重叠。 各种电磁波的产生机理分别是:无线电波是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的周期性运动产生的;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 到激发后产生的;伦琴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γ 射线是原子核受到激发后产生的。 ⑶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举例。 种类产生主要性质应用举例 红外线一切物体都能发出热效应遥感、遥控、加热 紫外线一切高温物体能发出化学效应荧光、杀菌、合成VD2 X射线阴极射线射到固体表面穿透能力强人体透视、金属探伤 以上就是新编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之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选修3-4知识点(全)

选修3—4考点汇编 一、机械振动(*振动图象是历年考查的重点: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移) 1、只要回复力满足F kx =-或位移满足sin()x A t ω?=+的运动即为简谐运动。 说明:①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速度方向可能一致,也可能相反。 ②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在平衡位置速度达到最大值,而加速度为零。 ③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在最大位移处加速度达到最大值,而速度为零。 2、质点做简谐运动时,在T/4内通过的路程可能大于或等于或小于A (振幅),在3T/4内通过的路程可能大于或等于或小于3A 。 3、质点做简谐运动时,在1T 内通过的路程一定是4A ,在T/2内通过的路程一定是2A 。 4、简谐运动方程sin()x A t ω?=+中t ω?+叫简谐运动的相位,用来表示做简谐运动的质点此时正处于一个运动周期中的哪个状态。 5、单摆的回复力是重力沿振动方向(垂直于摆线方向)的分力,而不是摆球所受的合外力(除两个极端位置外)。 6、单摆的回复力sin /F mg mgx L θ=≈-,其中x 指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x 前面的是常数mg/L ,故可以认为小角度下摆球的摆动是简谐运动。 7、摆的等时性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的,而单摆的周期公式是由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发现的,把调准的摆钟,由北京移至赤道,这个钟变慢了,要使它变准应该增加摆长。(附单摆的周期公式:2L T g π=) 8、阻尼振动是指振幅逐渐减小的振动,无阻尼振动是指振幅不变的振动。 9、物体做受迫振动时,频率由驱动力频率决定与固有频率无关。 10、如果驱动力频率等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共振,共振现象的应用有转速计和共振筛等,军队过桥要便步走,火车过桥要慢行,厂房建筑物的固有频率要远离机器运转的频率范围之内都是为了减小共振。 11、轮船航行时,如果左右摆动有倾覆危险,可采用改变航向和速度,使波浪冲击力的频率远离轮船摇摆的固有频率。这是共振防止的一种方法。 12、简谐波中,其他质点的振动都将重复振源质点的振动,既是振源带动下的振动,故应为受迫振动。 13、一切复杂的振动虽不是简谐振动,但它们都可以看作是由若干个振幅和频率不同的简谐运动合成的。 二、机械波(*波形图为历年来考查的重点:一列质点在同一时刻的位移) 14、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有机械振动不一定有机械波。 15、当波动的振源停止振动时,已形成的波动将仍能往前传播,直至能量衰减至零为止。 16、发生地震时,从地震源传出的地震波,既有横波,也有纵波。 17、机械波传播的只是振动形式,质点本身并不随波一起传播,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任一质点的起振方向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18、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当介质中本来静止的质点,随着波的传来而发生振动,表示质点获得能量。波不但传递着能量,而且可以传递信息。 19、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叫做波长,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反两个质点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的奇数倍。 20、任何振动状态相同的点组成的圆叫波面,与之垂直的线叫波线,表示了波的传播方向。 21、惠更斯原理是指介质中任一波面上的点都可以看作发射子波的波源,其后任意时刻,这些子波在波德

高中物理知识点大总结

高中物理知识点大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 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选修3-1 知识总结 第一章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一、电荷守恒定律 表述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 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表述2、在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内,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二、电荷量 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2、元电荷:电子所带电荷的绝对值1.6×10-19 C 3、比荷:粒子的电荷量与粒子质量的比值。 第一章 第2节 库仑定律 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点电荷:带电体的大小比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小得多。 2、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因素 二、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平方 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 2 1r Q Q k F 注意(1)适用条件为真空中静止点电荷 (2)计算时各量带入绝对值,力的方向利用电性来判断 第一章 第3节 电场 电场强度 一、电场 电荷(带电体)周围存在着的一种物质,其基本性质就是对置于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二、电场强度 1、检验电荷与场源电荷 2、电场强度 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的电场力F 与检验电荷的电荷q 的比值。 q F E = 国际单位:N /C 电场强度是矢量。规定:正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就是那一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 三、点电荷的场强公式 2r Q k q F E == 四、电场的叠加 五、电场线 1、电场线: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在电场中画出的一些曲线,曲线的疏密程度表示场强的大小,

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场强的方向。 2、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 3、电场线的特点 (1)假想的 (2)起----正电荷;无穷远处 止----负电荷;无穷远处 (3)不闭合 (4)不相交 (5)疏密----强弱 切线方向---场强方向 第一章 第4节 电势能 电势 一、电势能 1、电势能:电荷处于电场中时所具有的,由其在电场中的位置决定的能量称为电势能. 注意:系统性、相对性 2、电势能的变化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 3、电势能大小的确定 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在数值上等于把电荷从这点移到电势能为零处电场力所做的功 二、电势 1.电势:置于电场中某点的检验电荷具有的电势能与其电量的比叫做该点的电势 q E 电= ? 单位:伏特(V ) 标量 2.电势的相对性 3.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三、等势面 1、等势面:电场中电势相等的各点构成的面。 2、等势面的特点 a:在同一等势面的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b:电场线总是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c:电场线总是与等势面垂直。 第一章 第5节 电势差 电场力的功 一、电势差:电势差等于电场中两点电势的差值 B A AB U ??-= 电电电电电电)=--=-(-=E E E E E W A B B A AB ?)(电势能为零的点点电=A A W E

高中物理必修2知识点归纳重点

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Ⅱ知识点总结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希望你能养成解题的好习惯,这一点很重要。 1、看题目的时候,很容易会看着头晕转向,这是心理问题,是自己逃避的 表现。因此再看题目的过程中,要手拿笔,画出重要的解题关键点。比 如:物体的开始与结束的状态、平衡状态等等;(这是一个积累过程,习 惯了就会事半功倍,不要不要在乎纸的清洁。); 2、画图;物理解题应该是想象思维、图形结合,再到推理的过程。画图真 的是必不可少的,不能懒而省了这一步。一定要画图,而且要整洁,不 可马虎; 3、辅导书是第二个老师;你若自学辅导书的每一章节前面的是总结梳理, 认真的记忆梳理,你课都可以不听了(不骗人,前提是你真的用功了)。 自习的时候,不要直接做辅导书的题那么快,认真看前面的知识点和例 题,消化好了,绝对受益匪浅。(任何一门理科都可以这么学的) 第一模块: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一> 曲线运动 1、定义:运动轨迹为曲线的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始终在轨迹的切线方向上。 3、曲线运动的性质: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选择题) 由于曲线运动速度一定是变化的,至少其方向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必不为零,所受到的合外力必不为零。(选择题) 4、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物体所受合外力(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总之,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选择题) 5、分类 ⑴匀变速曲线运动:物体在恒力作用下所做的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 ⑵非匀变速曲线运动:物体在变力(大小变、方向变或两者均变)作用下所做的曲线运动,如圆周运动。 <二>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小船渡河是重点) 1、运动的合成:从已知的分运动来求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由于它们都是矢量,所以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运动合成重点是判断合运动和分运动,一般地,物体的实际运动就是合运动。(做题依据) 2、运动的分解:求一个已知运动的分运动,叫运动的分解,解题时应按实际“效果”分解,或正交分解。 3、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⑴运动的等效性⑵等时性⑶独立性⑷运动的矢量性 4、运动的性质和轨迹

【人教版】版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清单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 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 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 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 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12月, 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 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 习的最佳选择。 通过我们的努力,能 够为您解决问题,这是我们的 宗旨,欢迎您下载使用! 一、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选修 3-5 知识点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1、动量:可以从两个侧面对动量进行定义或解释:①物体的质量跟其速度的乘积, 叫做物体的动量。②动量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量度。 动量的表达式 P = mv 。单位是kg m s .动量是矢量, 其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 因为速度是相对的, 所以动量也是相对的。 2、动量守恒定律: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 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动量守恒定律根据实际情况有多种表达式, 一般常用等号左右分别表示系统作用前后的总动量。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动量守恒定律一般是针对物体系的, 对单个物体谈动量守恒没有意义。 ②对于某些特定的问题, 例如碰撞、爆炸等, 系统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 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力, 远比它们所受到外界作用力大, 就可以把这些物体看作一个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系统处理, 在这一短暂时间内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③计算动量时要涉及速度, 这时一个物体系内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的, 一般取地面为参照物。 ④动量是矢量, 因此“系统总动量”是指系统中所有物体动量的矢量和, 而不是代数和。 ⑤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应用于分动量守恒的情况。有时虽然系统所受合外力不等于零, 但只要在某一方面上的合外力分量为零, 那么在这个方向上系统总动量的分量是守恒的。 ⑥动量守恒定律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只要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那么系统内部各物体的相互作用, 不论是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 还是电力、磁力, 动量守恒定律都适用。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时, 不论具有相同或相反的运动方向;在相互作用时不论是否直接接触;在相互作用后不论是粘在一起,

(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清单(非常详细)

高中物理知识点清单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一、质点、参考系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选定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通常以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二、位移和速度 1.位移和路程 (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2)路程是物体运动路径的长度,是标量. 2.速度 (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x t ,是矢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3.速率和平均速率 (1)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2)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三、加速度 1.定义式:a =Δv Δt ;单位是m/s 2 . 2.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3.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考点一 对质点模型的理解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物体能否被看做质点是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来判断. 3.物体可被看做质点主要有三种情况: (1)多数情况下,平动的物体可看做质点. (2)当问题所涉及的空间位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可以看做质点. (3)有转动但转动可以忽略时,可把物体看做质点. 考点二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 平均速度与位移和时间有关,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有关,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 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联系 (1)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 →0时的平均速度. (2)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 考点三 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高中物理选修全套教案(人教版)

高二物理选修3-4教案 11、1简谐运动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就是机械振动、简谐运动 2、正确理解简谐运动图象得物理含义,知道简谐运动得图象就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机械振动得特征,培养学生得观察、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科学得神奇,实验得乐趣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简谐运动得回复力特征及相关物理量得变化规律 三、教学难点 偏离平衡位置得位移与位移得概念容易混淆;在一次全振动中速度得变化 四、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学习机械运动得规律,就是从简单到复杂:匀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今天学习一种更复杂得运动——简谐运动 1、机械振动 振动就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得一种运动形式,请举例说明什么样得运动就就是振动? 微风中树枝得颤动、心脏得跳动、钟摆得摆动、声带得振动……这些物体得运动都就是振动。请同学们观察几个振动得实验,注意边瞧边想:物体振动时有什么特征? [演示实验] (1)一端固定得钢板尺[见图1(a)] (2)单摆[见图1(b)] (3)弹簧振子[见图1(c)(d)] (4)穿在橡皮绳上得塑料球[见图1(e)] 提问:这些物体得运动各不相同:运动轨迹就是直线得、曲线得;运动方向水平得、竖直得;物体

各部分运动情况相同得、不同得……它们得运动有什么共同特征? 归纳:物体振动时有一中心位置,物体(或物体得一部分)在中心位置两侧做往复运动,振动就是机械振动得简称。 2、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就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得振动,我们以弹簧振子为例学习简谐运动 (1)弹簧振子 演示实验:气垫弹簧振子得振动 讨论:a.滑块得运动就是平动,可以瞧作质点 b.弹簧得质量远远小于滑动得质量,可以忽略不计,一个轻质弹簧联接一个质点,弹簧得另一端固定,就构成了一个弹簧振子 c.没有气垫时,阻力太大,振子不振动;有了气垫时,阻力很小,振子振动。我们研究在没有阻力得理想条件下弹簧振子得运动。 (2)弹簧振子为什么会振动? 物体做机械振动时,一定受到指向中心位置得力,这个力得作用总能使物体回到中心位置,这个力叫回复力,回复力就是根据力得效果命名得,对于弹簧振子,它就是弹力。 回复力可以就是弹力,或其它得力,或几个力得合力,或某个力得分力,在O点,回复力就是零,叫振动得平衡位置。 (3)简谐运动得特征 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回复力得大小与方向与振子偏离平衡位置得位移有直接关系。在研究机械振动时,我们把偏离平衡位置得位移简称为位移。 3、简谐运动得位移图象——振动图象 简谐运动得振动图象就是一条什么形状得图线呢?简谐运动得位移指得就是什么位移?(相对平衡位置得位移) 演示:当弹簧振子振动时,沿垂置于振动方向匀速拉动纸带,毛笔P就在纸带上画出一条振动曲线 说明:匀速拉动纸带时,纸带移动得距离与时间成正比,纸带拉动 一定得距离对应振子振动一定得时间,因此纸带得运动方向可以代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从初中进入高中以后,就会慢慢觉得物理公式比以前更难学习了,其实学透物理公式并不是难的事情,以下是我整理的物理公式内容,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作为参考借鉴。 基本符号 Δ代表'变化的 t代表'时间等,依情况定,你应该知道' T代表'时间' a代表'加速度' v。代表'初速度' v代表'末速度' x代表'位移' k代表'进度系数' 注意,写在字母前面的数字代表几倍的量,写在字母后面的数字代表几次方. 运动学公式 v=v。+at无需x时 v2=2ax+v。2无需t时 x=v。+0.5at2无需v时 x=((v。+v)/2)t无需a时 x=vt-0.5at2无需v。时 一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匀加速)=(v。+v)/2

一段时间的中间位移速度(匀加速)=根号下((v。2+v2)/2) 重力加速度的相关公式,只要把v。当成0就可以了.g一般取10 相互作用力公式 F=kx 两个弹簧串联,进度系数为两个弹簧进度系数的倒数相加的倒数 两个弹簧并联,进度系数连个弹簧进度系数的和 运动学: 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v=v(初速度)+at ②x=v(初速度)t+?at平方=v+v(初速度)/2×t ③v的平方-v(初速度)的平方=2ax ④x(末位置)-x(初位置)=a×t的平方 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0)套前面的公式,初速度为0 重力:G=mg(重力加速度)弹力:F=kx摩擦力:F=μF(正压力)引申: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小于等于物体的最大静摩擦 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

江苏省高考物理选修35知识点梳理.pdf

选修3-5 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Ⅱ 1、冲量 冲量可以从两个侧面的定义或解释。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叫做该力对这物体的冲量。②冲量是力对时间的累积效应。力对物体的冲量, 使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 而且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 冲量的表达式 I = F ·t 。单位是牛顿·秒 冲量是矢量, 其大小为力和作用时间的乘积, 其方向沿力的作用方向。如果物体在时间t 内受到几个恒力的作用, 则合力的冲量等于各力冲量的矢量和, 其合成规律遵守平行四边形法则。 2、动量 可以从两个侧面对动量进行定义或解释。①物体的质量跟其速度的乘积, 叫做物体的动量。②动量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量度。动量的表达式P = mv 。单位是千克米 / 秒。动量是矢量, 其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因为速度是相对的, 所以动量也是相对的, 我们啊 3、动量定理 物体动量的增量, 等于相应时间间隔力,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表达式为I = ?P 或12mv mv Ft ?=。 运用动量定理要注意①动量定理是矢量式。合外力的冲量与动量变化方向一致, 合外力的冲量方向与初末动量方向无直接联系。②合外力可以是恒力, 也可以是变力。在合外力为变力时, F 可以视为在时间间隔t 内的平均作用力。③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单个物体, 而且可以推广到物体系。 4、动量守恒定律 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 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动量守恒定律根据实际情况有多种表达式, 一般常用P P P P A B A B +='+'等号左右分别表示系统作用前后的总动量。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动量守恒定律一般是针对物体系的, 对单个物体谈动量守恒没有意义。 ②对于某些特定的问题, 例如碰撞、爆炸等, 系统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 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力, 远比它们所受到外界作用力大, 就可以把这些物体看作一个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系统处理, 在这一短暂时间内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③计算动量时要涉及速度, 这时一个物体系内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的, 一般取地面为参照物。 ④动量是矢量, 因此“系统总动量”是指系统中所有物体动量的矢量和, 而不是代数和。 ⑤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应用于分动量守恒的情况。有时虽然系统所受合外力不等于零, 但只要在某一方面上的合外力分量为零, 那么在这个方向上系统总动量的分量是守恒的。 ⑥动量守恒定律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只要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那么系统内部各物体的相互作用, 不论是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 还是电力、磁力, 动量守恒定律都适用。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时, 不论具有相同或相反的运动方向; 在相互作用时不论是否直接接触; 在相互作用后不论是粘在一起, 还是分裂成碎块, 动量守恒定律也都适用。 5、动量与动能、冲量与功、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比较。动量与动能的比较: ①动量是矢量, 动能是标量。 ②动量是用来描述机械运动互相转移的物理量而动能往往用来描述机械运动与其他运动(比如热、光、电等)相互转化的物理量。比如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研究机械运动转移——速度的变化可以用动量守恒, 若要研究碰撞过程改变成内能的机械能则要用动能为损失去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考总复习知识网络一览表物理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

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梳理高中物理选修3-5动量守恒定律一、动量 kg ms mvP.。单位是1、动量: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因为速度是相对的,所以动量也是相对的。= I Ft 冲量:冲量是矢量,在作用时间内力的方向不变时,冲量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如果力的方向是变化的,则冲量的方向与相应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量的方向相同。若力为同一方向均 匀变化的力,该力的冲量可以用平均力计算;若力为一般变力,则不能直接计算冲量。同一方向 上动量的变化量=这一方向上各力的冲量和。 1mv mv P P动量定理:otot 动量与力的关系:物体动量的变化率等于它所受的力。 2、动量守恒定律: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适用于目前 物理学研究的一切领域。)_____ _ __ _____ _ 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 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①系统不受外力作用。②系统虽受到了外力的作用,但所受合外 力为零。③系统所受的外力远远小于系统内各物体间的内力时,系统的总动量近似守恒(碰撞,击打,爆炸,反冲)。④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上合外力为零,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⑤系统受外力,但在某一方向上内力远大于外力,也可认为在这一方向上系统的 动量守恒。 常见类型:①由弹簧组成的系统,在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或拉伸到最长时,弹簧两端的两个物体的速度必然相等。②在物体滑上斜面(斜面放在光滑水平面 上)的过程中,由于物体间弹力的作用,斜面在水平方向上将做加速运动,物体滑到斜面上最高点的临界条件是物体与斜面沿水平方向具有共同的速度,物体到达斜面顶端时,在竖直方向上的 分速度等于零。③子弹刚好击穿木块的临界条件为子弹穿出时的速度与木块的速度相同,子弹位 移为木块位移与木块厚度之和。 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I 【注意事项】 1?“水平”和“正碰”是操作中应尽量予以满足的前提条件. 2.入射球的质量应大于被碰球的质量. 3?入射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方法是在斜槽上的适当高度处固定一档板,小球靠着档板后放手释放小球. 4.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实验,调整气垫导轨时注意利用水平仪器确保导轨水平。 【误差分析】 误差来源于实验操作中,两个小球没有达到水平正碰,一是斜槽不够水平,二是两球球心不在同 一水平面上,给实验带来误差.每次静止释放入射小球的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作用力就越大, 动量守恒的误差就越小?应进行多次碰撞,落点取平均位置来确定,以减小偶然误差. 三、碰撞与爆炸 1.碰撞的特点:①相互作用的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②系统的内力远大于外力,外力可忽略③速度发生突变,物体发生的位移极小,可认为碰撞前后物体处于同一位置。 2.爆炸的特点:作用时间短,内力非常大,机械能增加,动能会增加。 3.碰撞中遵循的规律:动量守恒,动能不增加。 4.一维碰撞:两个物体碰撞前后斗艳同一直线运动,这种碰撞叫做一维碰撞。

高中物理选修重要知识点总结.docx

选 修 3 - 5 知 识 汇 总 一、动量 1. 动量: p =mv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2. 冲量: I =Ft {方向由 F 决定} 3. 动量定理: I = p 或 Ft =mv t –mv o { p: 动量变化 p =mv t –mv o ,是矢量式 } 4. 动量守恒定律: p 前总 =p 后总 或 p =p ’也可以是 m 1 v 1 m 2v 2 m 1v 1/ m 2v 2/ 5. ( 1)弹性碰撞: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 m 1v 1 m 2v 2 m 1 v ' m 2v ' ① 1 m 1v 1 2 1 m 2 v 2 2 1 m 1v 1 '2 1 m 2 v 2 ' 2 ② 1 2 2 2 2 2 其中:当 v 2 =0 时,为一动一静碰撞, ' m 1 m 2 v 1 ' 2m 1 v 1 v 1 m 1 m 2 此时 v 2 m 1 m 2 (2)非弹性碰撞:系统的动量守恒,动能有损失 m 1v 1 m 2v 2 ' ' m 1v 1 m 2 v 2 (3)完全非弹性碰撞: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 m 1v 1 共 ,且动能损失最多 m 2 v 2 (m 1 m 2 )v 6. 人船模型——两个原来静止的物体(人和船)发生相互作用时,不受其它外力,对这两个 物体组成的系统来说,动量守恒,且任一时刻的总动量均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v1=MV2(注意:几何关系) 注: (1) 正碰又叫对心碰撞,速度方向在它们“中心”的连线上 ; (2) 以上表达式除动能外均为矢量运算 , 在一维情况下可取正方向化为代数运算 ; (3)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 : 合外力为零或系统不受外力,则系统动量守恒(碰撞问题、爆炸问题、反冲问题等) ; (4) 碰撞过程 ( 时间极短,发生碰撞的物体构成的系统 ) 视为动量守恒 , 原子核衰变时动量守 恒; (5) 爆炸过程视为动量守恒,这时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加; 思考 1:利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是什么?思考 2:动量变化 p 为正值,动量一定增大吗?(不一定) 思考 3: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其中一个物体的动量增大,另一个物体的动量一定减小吗?动能呢?(不一定) 思考 4:两个物体碰撞过程遵循的三条规律分别是什么? 思考 5:一动一静两个小球正碰撞,入射球和被撞球的速度范围怎样计算? 思考 6:有哪些模型可视为一动一静弹性碰撞?有哪些模型可视为人船模型?人船模型存在哪些特殊规律? 思考 7:同样是动量守恒,碰撞,爆炸,反冲三者有何不同?(有弹簧的弹性势能或火药的化学能,或者人体内的化学能转化为动能的情况下,总动能增大) 二、波粒二象性 1、1900年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 E=hv 2、赫兹发现了光电效应, 1905年,爱因斯坦量解释了光电效应,提出光子说及光电效应方 程 3、光电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