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2012年第38号(关于在全国海关试点开展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工作)

海关总署2012年第38号(关于在全国海关试点开展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工作)
海关总署2012年第38号(关于在全国海关试点开展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工作)

海关总署2012年第38号(关于在全国海关试点开展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工作)

2012-07-31

【法规类型】海关规范性文件【内容类别】进出口货物监管类

【文号】总署公告〔2012〕38号【发文机关】海关总署

【发布日期】2012-7-31【生效日期】2012-7-31

【效力】[有效]

【效力说明】有效

为进一步改进海关监管和服务,海关总署决定在全面推开分类通关改革的基础上,在全国海关试点开展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试点范围:

(一)北京海关:空运进口货物;

(二)天津海关:海运进口货物;

(三)上海海关:海运进出口货物;

(四)南京海关: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货物;

(五)杭州和宁波海关之间的转关进出口货物;

(六)福州海关:对台贸易进出口货物;

(七)青岛海关:海运出口货物;

(八)广州海关:空运出口货物;

(九)深圳海关:陆运口岸出口货物;

(十)拱北海关:陆运口岸进口货物;

(十一)黄埔海关:陆运转关进出口货物。

二、通关作业无纸化是指海关以企业分类管理和风险分析为基础,按照风险等级对进出口货物实施分类,运用信息化技术改变海关验核进出口企业递交纸质报关单及随附单证办理通关手续的做法,直接对企业通过中国电子口岸录入申报的报关单及随附单证的电子数据进行无纸审核、验放处理的通关作业方式。

三、试点企业范围:海关管理类别为AA类、A类的进出口企业和报关企业。

四、试点企业经报关所在地直属海关审核同意,在与报关所在地直属海关、第三方认证机构(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签订电子数据应用协议后,可在该海关范围内适用“通关作业无纸化”通关方式。

经海关审核准予适用“通关作业无纸化”通关方式的进出口企业需要委

托报关企业代理报关的,应当委托经海关审核准予适用“通关作业无纸化”通关方式的报关企业。

五、经海关批准的试点企业可以自行选择有纸作业方式或“通关作业无纸化”作业方式。选择“通关作业无纸化”的企业在货物申报时,应在电子口岸录入端选择“通关无纸化”方式。

六、经海关批准的试点企业选择“通关作业无纸化”方式申报的,应在货物申报时向海关同时发送报关单和随附单证电子数据。

若经营单位为AA类企业但不符合单证暂存条件的或者A类企业经海关审

核同意的,可在海关放行之日起10日内向海关发送随附单证电子数据。

若经营单位为AA类企业且符合单证暂存条件的,不需发送随附单证电子

数据,企业应根据海关规定自行保管相关单证。

七、各有关单位需要查阅、复制海关存档的报关单及随附单证电子数据档案时,按照现行档案出证相关规定办理。

八、涉及许可证件(不包括“入(出)境货物通关单”)的进出口货物暂不适用“通关作业无纸化”作业方式。

九、涉及税费但未选择电子支付的进出口货物暂不适用“通关作业无纸化”作业方式。

十、采用“通关作业无纸化”作业方式的报关单如需修改/撤销的,企业可通过中国电子口岸“报关申报”系统“报关单修/撤单功能”提交申请。

本公告自2012年8月1日起试行。

特此公告。

海关总署

2012年7月31日

海关商品归类指引

海关商品归类指引 [编号:53538] 海关商品归类指引 海关商品归类指引 (全关通信息网编辑发布) 对于广大进出口从业者而言,确定海关商品编码(即海关税则归类,又称海关商品归类),是进出口业务中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十分常见的问题。海关归类涉及商品知识、归类规则的运用等方方面面内容,专业性强,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任何知识和技巧的学习和掌握,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实践积累。下面将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商品归类的相关内容并列举若干典型实 例以帮助大家理解。 一、海关商品归类的由来及依据 了解商品归类必须了解《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以下简称《协调制度》)。中国海关商品归类就是在此基础上的专业技术性极强的一项工作。 国际贸易的发展要求有一个能同时满足关税、统计和国际贸易其他方面要求的商品目录。为此,在国际海关合作理事会的主持下,1983年海关合作理事会第61/62届会议通过了

《协调制度公约》,于198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协调制度》(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简称HS)是《协调制度公约》的附件。目前,采用《协调制度》的国家和地区所占的国际贸易量占全球国际贸易总量的98%。 《协调制度》是目前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的一种“标准语言”,是一部完整、系统、通用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它将国际贸易中的商品按类、章、品目、子目进行分类。《协调制度》共21类,基本按社会生产的分工区分,如农业、化工业、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等。“类”下分为97章,基本上按商品的属性或用途来分类。 如第一章到第五章是活动物和动物产品,第六章到第十四章是活植物和植物产品。每一“章”由多个“品目”和在品目下进一步细分的“子目”及相应的编码构成。每一条品目包括品目条文(即商品名称或商品描述)和编码(即品目号列)。品目号列由四位数组成,前两位数表示品目所在的章,后两位数表示品目在有关章的排列次序。如01.01是“马、驴、骡”,前两位数表示该品目在第一章,后两位数表示所列商品为第一章的第1个品目。品目可再细分为子目。子目是平常所见的税则号第五到十位编号,其中第五位、第六位是《协调制度》的一级、二级子目,第七位到第十位是我国的本国子目。品目的构成如下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了规范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保证商品归类结果的准确性和统一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以下简称《关税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商品归类是指在《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公约》商品分类目录体系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为基础,按照《进出口税则商品及品目注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本国子目注释》以及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商品归类的行政裁定、商品归类决定的要求,确定进出口货物商品编码的活动。 第三条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以下简称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以及海关依法审核确定商品归类,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应当遵循客观、准确、统一的原则。 第五条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应当按照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海关申报时货物的实际状态确定。以提前申报方式进出口的货物,商品归类应当按照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场所时的实际状态确定。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总署规章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条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海关要求如实、准确申报其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名称、规格型号等,并且对其申报的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确定相应的商品编码。 第七条由同一运输工具同时运抵同一口岸并且属于同一收货人、使用同一提单的多种进口货物,按照商品归类规则应当归入同一商品编码的,该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将有关商品一并归入该商品编码向海关申报。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总署规章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条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海关提供的资料涉及商业秘密,要求海关予以保密的,应当事前向海关提出书面申请,并且具体列明需要保密的内容,海关应当依法为其保密。 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不得以商业秘密为理由拒绝向海关提供有关资料。 第九条海关应当依法对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申报的进出口货物商品名称、规格型号、商品编码等进行审核。 第十条海关在审核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申报的商品归类事项时,可以依照《海关法》和《关税条例》的规定行使下列权力,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予以配合: (一)查阅、复制有关单证、资料; (二)要求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提供必要的样品及相关商品资料; (三)组织对进出口货物实施化验、检验,并且根据海关认定的化验、检验结果进行商品归类。 第十一条海关可以要求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提供确定商品归类所需的资料,必要时可以要求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补充申报。 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拖延、拒绝提供有关单证、资料的,海关可以根据其申报的内容依法审核确定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 第十二条海关经审核认为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申报的商品编码不正确

进出口商品归类原则和方法

进出口商品归类原则和方法(协调制度2007年版研究)之十五附录二 其他海关归类制度 一、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第158 号) 第一条为了规范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保证商品归类结果的准确性和统一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以下简称《关税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商品归类是指在《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公约》商品分类目录体系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为基础,按照《进出口税则商品及品目注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本国子目注释》以及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商品归类的行政裁定、商品归类决定的要求,确定进出口货物商品编码的活动。 第三条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以下简称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以及海关依法审核确定商品归类,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应当遵循客观、准确、统一的原则。 的五条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应当按照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海关申报时货物的实际状态确定。以提前申报方式进出口的货物,商品归类应当按照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场所时的实际状态确定。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总署规章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条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海关要求如实、准确申报其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名称、规格型号等,并且对其申报的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确定相应的商品编码。 第七条由同一运输工具同时运抵同一口岸并且属于同一收货人、使用同一提单的多种进口货物,按照商品归类规则应当归入同一商品编码的,该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将有关商品一并归入该商品编码向海关申报。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总署规章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条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海关提供的资料涉及商业秘密,要求海关予以保密的,应当事前向海关提出书面申请,并且具体列明需要保密的内容,海关应当依法为其保密。

进出口商品归类(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进出口商品归类》期末考试大纲 (答案来自2010.12.13答疑系统,供参考) 本复习大纲适用于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期末试卷试题内容70%以上出自所列题目范围。 本次期末考试题型分为四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商品归类题(查找八位数编码)。 单项选择题占20% 多项选择题占20% 判断题题占20% 商品归类题(查找八位数编码)占40% 期末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提前申报方式进出口的货物,商品归类应当按照(A)作为报验状态。 A. 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场所时的实际状态 B.向海关申报时进出口货物的实际状态 C. 《规范申报目录》规定的状态 D. 合同规定的状态 2.预归类申请人应向货物(D)提出预归类申请。 A. 拟进出口所在地的海关 B. 拟实际进出口所在地的海关 C. 分管拟进出口所在地海关的归类分中心 D. 拟实际进出口所在地的直属海关 3.银合金制的项链应作为(A)归类。 A. 首饰 B. 金银器 C. 仿首饰 D. 杂项制品 4.“复印机”应归入第(A)章。 A.84 B.85 C.90 D.96 5.“机动车辆用电器照明装置”应归入品目(A)。 A.85.12 B.85.39 C.87.08 D.94.05 6.以(C)为分类标志可以将纺织品分为丝织品、毛织品、棉织品、麻织品、化纤织品等。 A.加工方法 B. 特殊成分 C.原料来源 D.用途

7.以(D)为分类标志可以将纸分为印刷纸、生活卫生用纸、包装纸等数种。 A. 加工方法 B. 制造方法 C. 主要成分 D. 用途 8.《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国际公约》由(C)组成。 A.前言及10项条款(正文) B. 前言及15项条款(正文) C. 前言及20项条款(正文) D. 前言及25项条款(正文) 9.以(A)为分类标志可以将茶叶分为红茶、绿茶、黄茶等数种。 A.加工方法 B.颜色 C.原料来源 D.茶种 10.协调制度主要以商品的自然属性或商品所具有的原理、功能及用途为(B)的划分依据。 A.类 B.章 C.品目 D.子目 11.以下选项中采用一般列名方式描述商品的是(B)。 A. 品目07.07鲜或冷藏的黄瓜 B. 品目07.08鲜或冷藏的豆类蔬菜 C. 品目07.09鲜或冷藏的其他蔬菜 D.无 12.若将HS各类章按所属货品的特点以及编排规律分成三组,第(C)组货品几乎与所用材料或物质无关。 A.一 B.二 C.三 D.一、二及三 13.若将HS各类章按所属货品的特点以及编排规律分成三组,第二组货品的基本特征主要由货品的(A)决定。 A.材料属性 B.物质属性 C.原理、功能或用途 D.结构 14.(B)是以CCCN为基础进行编制的一部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目录。 A.《布鲁塞尔税则》 B. HS C.协调制度公约 D.现行中国海关税则 15.若将HS各类章按所属货品的特点以及编排规律分成三组,第三组货品的基本特征主要由货品的(C)决定。 A.材料属性 B.物质属性 C.原理、功能或用途 D.结构 16.《协调制度》实际于(B)起正式生效。 A. 1987年1月1日 B. 1988年1月1日 C. 1992年1月1日 D.1983年6月14日 17.若将HS各类章按所属货品的特点以及编排规律分成三组,影响第三组商品归类的主要因素是(B。 A. 构成货品的基本物质 B. 货品的原理、功能或用途

外贸品学堂商品编码第一讲课后练习题(归类总规则综合练习)

外贸品学堂商品编码第一讲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协调制度》共有() A、20类、96章 B、21类、97章 C、6类、97章 D、21类、96章 2、编码制度,所列商品名称的分类和编排,从类来看,基本上是按()分类。 A.贸易部门 B.社会生产 C.同一起始原料 D.同一类型产品 3、我国的《统计商品目录》共有()。 A、20类、96章 B、21类、97章 C、22类、99章 D、21类、96章 4、在海关注册登记的进出口货物的经营单位,可以在货物实际进出口的()前,向()申请就其拟进口的货物进行商品归类。 A、45日;所在地海关 B、30日;直属海关 C、30日;海关总署 D、45日;直属海关 5、请指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海关进出口税则》的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设立 B.归类总规则一规定,具有法律效力的的商品归类,应按品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 C.子目的比较只能在同一数级上进行 D. 最相类似、具体列名、基本特征、从后归类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进行商品归类时,列名比较具体的税目优先于一般税目 B、在进行商品归类时,混合物可以按照其中的一种成分进行归类 C、在进行商品归类时,商品的包装容器应该单独进行税则归类 D、从后归类原则是商品归类时,优先采用的原则 7、对商品进行归类时,品目条文所列的商品,应包括该项商品的非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只要在进口或出口时这些非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 A.基本功能 B.相同用途 C.基本特征 D、核心组成部件 8、在进行商品税则分类时,对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以上税号的商品,在税目条文和注释均无规定时,其归类次序为() A、基本特征、最相类似、具体列名、从后归类 B、具体列名、基本特征、从后归类、最相类似 C、最相类似、具体列名、基本特征、从后归类 D、具体列名、最相类似、基本特征、从后归类 9、在进行商品税则归类时,对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税号的商品,在税目条文和注释均无规定时,其归类次序为() A、基本特征、具体列名、从后归类 B、具体列名、基本特征、从后归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于2007年2月14日以海关总署令第158号对外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以下简称《归类管理规定》),并于5月1日正式实施。 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无论是本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对贸易便利化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世界贸易规则对包括海关在内的政府行政管理提出了统一、规范、透明、高效的要求,《归类管理规定》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出台的。该规定明确和细化了海关与纳税义务人的权利与义务,为纳税义务人提供更加公开、透明、便利的商品归类服务,以确保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降低纳税义务人的贸易成本。因此《归类管理规定》的出台是我国履行WTO规则的一个重要体现。 制定《归类管理规定》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海关商品归类工作的不断开展,商品归类工作的思路日趋成熟,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海关也在总结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归类工作体系、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如根据海关总署第80号令对相对人实施了约束性预归类制度、商品归类决定对外公告制度、进出口商品规范申报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实施对管理相对人的义务和法律责任以及海关开展相关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确保海关执法的公正、透明和统一,以及进一步为纳税义务人提供便捷通关的服务,需要通过制定《归类管理规定》对各种制度之间的关系重新进行梳理和定位,设计合理、规范的归类管理制度体系,明确各种海关归类活动的层级,进而实现归类依据公开透明,保证全关境执法统一,促进口岸快速通关,防范违法行为,减少行政争议。因此,《归类管理规定》的出台是在总结上述各项海关商品归类工作制度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系统的阐明了归类工作制度的法律地位,弥补部分商品归类制度在法规上的缺陷,进而提升了现有归类体系的法律层次。 与现有的各项归类工作制度相比,此次《归类管理规定》有何新举措? 《归类管理规定》作为海关总署对外发布的部门规章,首先是进一步明确了纳税义务人与海关在涉及进出口商品归类工作过程中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例如,提出了纳税义务人认为

进出口商品归类(含参考答案)

期末复习思考题2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来自2010.6.27答疑系统) 1.以提前申报方式进出口的货物,商品归类应当按照(A)作为报验状态。 A. 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场所时的实际状态 B.向海关申报时进出口货物的实际状态 C. 《规范申报目录》规定的状态 D. 合同规定的状态 2.预归类申请人应向货物(D)提出预归类申请。 A. 拟进出口所在地的海关 B. 拟实际进出口所在地的海关 C. 分管拟进出口所在地海关的归类分中心 D. 拟实际进出口所在地的直属海关 3.银合金制的项链应作为(A)归类。 A. 首饰 B. 金银器 C. 仿首饰 D. 杂项制品 4.“复印机”应归入第(A)章。 A.84 B.85 C.90 D.96 5.“机动车辆用电器照明装置”应归入品目(A)。 A.85.12 B.85.39 C.87.08 D.94.05 6.以(C)为分类标志可以将纺织品分为丝织品、毛织品、棉织品、麻织品、化纤织品等。 A.加工方法 B. 特殊成分 C.原料来源 D.用途 7.以(D)为分类标志可以将纸分为印刷纸、生活卫生用纸、包装纸等数种。 A. 加工方法 B. 制造方法 C. 主要成分 D. 用途 8.《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国际公约》由(C)组成。 A.前言及10项条款(正文) B. 前言及15项条款(正文) C. 前言及20项条款(正文) D. 前言及25项条款(正文) 9.以(A)为分类标志可以将茶叶分为红茶、绿茶、黄茶等数种。 A.加工方法 B.颜色 C.原料来源 D.茶种 10.协调制度主要以商品的自然属性或商品所具有的原理、功能及用途为(B)的划分依据。 A.类 B.章 C.品目 D.子目 11.以下选项中采用一般列名方式描述商品的是(B)。

商品编码 第1讲 讲义、习题

商品归类考试介绍 1、考试分值及题型 报关员考试从2011年开始全面实行机考,从往年的出题来看,报关员考试总分200分,其中商品归类在报关考试中占40-43分,占总分值的20%-21.5%。。其中一部分是给出20道商品编码题,有部分题目包括图文解释,大家在编码书上查找,然后写出相应的商品编码,每题2分,总分40分。除此之外,还有1-3分主要针对商品编码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商品归类的六大总规则”出题,出题形式以单选、多选、判断为主。 2、历年题型分析: 08年到11年考题分析 出现1题出现2题出现3题出现4题考试的重点 08年1、6、9、13、15、17、20类第7类第4类第11、16类第4、6、11、16类 09年1、9、14、17、18类 第6、7、10、 16类 第4类第11类第4、6、11、16类 10年 1、7、8、13、15、18、20类第 2、4、6类第11类第16类第4、6、11、16类 11年1、2、5、8、9、10、13、15 类第6类第4、11类 第16类出现 5题 第4、6、11、16类 总结 每 年 必 考 的 考 第1、4、6、7、11、16类;从未出现的有第3、12、19、21类 编码书重点章节------ 第四类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 第六类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 第十一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 第十六类机器、机械器具、电器设备及其零件;录音机及放声机、电视图像、声音的录制和重放设备及其零件、附件(同时也是难点)

第一节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介 一、协调制度的产生: 所谓“协调制度”是因为这项制度是通过协调国际上多种商品分类目录而制定的一部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分类目录。 在1983年6月,海关合作理事会通过了《协调制度公约》及其附件《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称或HS )。《协调制度》于1988年1月1日正式生效,随后在海关税则、国际贸易统计、谈判、管制、原产地规则等多种领域被广泛采用。 截至2010年3月,已有20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采用该分类目录。 自1988年生效以来,《协调制度》共进行了5次修订,形成了1988年、1992年、1996年、2002年、2007年和2012年共6个版本。 (12年教材有改动) 二、《协调制度》的基本结构 协调制度分为21类,97章,每一章由若干品目构成,品目项下又细分若干一级子目和二级子目。同时为保证《协调制度》解释的统一性,设立了归类总规则,作为整个商品归类到总原则。 第二节 我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简介 一、产生 我国海关自1992年1月1日起开始采用《协调制度》,目前我们采用的《协调制度》是2012年1月1日生效的。 基于我国海关征税、统计的需要,我国在《协调制度》的基础上,增设三级子目和四级子目,并且编写了《本国子目注释》,作为归类时确定三级子目和四级子目的依据! 我国在协调制度的基础上,分别编制《进出口税则》和《统计商品目录》; 二、我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的基本结构 《进出口税则》中的商品号列称为税则号列,每项税则号列后列出该商品税率。 章 品目 一级、二级子目 类

《HS编码(进出口商品归类实务)》教案

《HS编码(进出口商品归类实务)》授课计划 任课教师:ABC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2017-2018学年度第2学期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进出口商品归类实务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中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的有关海关对进出口商品的归类是本专业学生的必须掌握的重要专业知识。 2、进出口商品归类实务论述了海关的归类规定、归类技巧及报关员在办理报关事务是的应用 3、通过进出口商品归类实务课程的学习,能掌握基本归类的技巧,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游刃有余。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本课程,学生要对我国目前的报关行业对进出口商品归类的要求,同时要能够及时的了解海关对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新的规定,并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加以应用,另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能够对进出口商品归类的归类技巧掌握比较的熟练,对报关员全国统一考试涉及的进出口商品归类的知识点熟练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础知识篇 第一节概况 21类商品: 重点是:第六类、第十一类、第十六类 其次是:第四类、第七类、第十类(纸张)、第十五类、第一类、第九类(木制品) 查找商品编码的方法(先确定品目,然后确定子目) 确定品目(四位数) 第一步:确定所给出的商品名称的中心词,并根据题目中给出的资料分析商品特性(如组成、结构、加工、用途等)

第二步:初步判断该商品可能涉及的章和品目(可能有几个)(21类97章); 第三步:查找涉及的几个有关品目的品目条文; 第四步:查看所涉及的品目所在章和类的注释,检查一下相关章注和类注是否有特别的规定; 第五步:仍然有几个品目可归而不能确定时,则运用归类总规则来确定品目。 品目确定之后就是子目的确定。注意同一数级的子目才能进行比较。 ※要先判断它的一级子目。再到二级子目,依次类推。在商品名称前面都有一个横杠, “—”表示1级子目 “——”表示2级子目, “———”表示3级子目, “————”表示4级子目。 ※注意同一数级的子目才能进行比较。 1、海关合作理事会1983年通过《协调制度公约》及其附件《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称《协调制度》或HS。 2、《协调制度》分为21类97章。 3、从类来看,基本上按社会生产的分工分类。 从章来看,基本按照商品的自然属性或功能、用途来划分。 从品目的排列看,一般是原材料先于成品,加工程度低的产品先于加工程度高的产品。列名具体的品种先于列名一般的品种。 第二节我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 1、我国在《协调制度》的基础上增设本国子目(三级和四级子目),分别编制出《进出口税则》和《统计商品目录》。 2、《进出口税则》中商品的号列称为税号,每项税号后列出了该商品的税率。 3、《统计商品目录》中为了统计需要,列出该商品的计量单位,并增加了第22类,22类分为第98章、99章。 4、《协调制度》中的编码只有6位数,而我国进出口税则中的编码为8位数,其中第7、8位就是我国根据实际情况加入的“本国子目”。 第三节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海关行政管理(新增内容) 一、归类的依据(重要考点) 1、《进出口税则》 2、《商品及品目注释》 3、《本国子目注释》 4、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商品归类的行政裁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