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理解性默写题专项训练(通假字、音近字、同音字、形似字) 有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理解性默写题专项训练(通假字、音近字、同音字、形似字)  有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理解性默写题专项训练(通假字、音近字、同音字、形似字)  有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理解性默写题专项训练(通假字、音近字、同音字、形似字)高考默写题专项训练一

(通假字)

01.杜甫在《望岳》中表现泰山之上苍茫空阔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02.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0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战争悲壮、残酷的气氛。

04.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自己对不合礼义的高官厚禄持否定态度。

0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06.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阐释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07.《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

08.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写渔人初次被热情招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09.《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慨人生的短暂,情不

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

1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劝学》中通过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韩愈在《师说》中阐明老师的作用,并为后人广泛引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4.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提醒人们因为蜀道地形险恶,若被人控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要警惕战乱。

15.《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解释自己不肯答应婚嫁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诗经·氓》中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诗经·氓》中表明什么事物都应有个限度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劝告女子不要沉迷爱情,这对后世人生具有普遍的警示意义。

19.《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屈原在《离骚》中将自己与众小人志见的不同比喻成“方圜”,从而表明与那些小人没有调和余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屈原的《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屈原感到烦闷忧郁、潦倒失意,孤独而走投无路,他发出了痛苦而无奈的浩叹“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默写题专项训练二

(音近字、同音字、形似字)

01.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巧用设问,指出无名利之心的人,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中这一深刻道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02.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表现诗人宁愿冻死自己以换取天下劳苦大众的温暖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0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描写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万箭齐发的战斗场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04.《琵琶行》中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05.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的军容之盛。

06.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表达诗人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07.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明对待“万钟”的标准与态度。

08.庄子在《逍遥游》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09.《离骚》多用比兴的手法,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诗人以自己用荷装饰的衣着来比喻自己的美德。

10.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了因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以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豁达与豪迈。

11.《使至塞上》中描写边疆将士繁重紧张的战事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李白在《蜀道难》中借黄鹤难过与猿猱愁攀来反衬山势的高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4.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象征人生路上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诗人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连用四个动作来揭示内心情感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6.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前的准备过程。

17.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借用典故表明人生遭遇变化莫测多出偶然,并渴望入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充满了对人生的乐观感悟与哲思道理。

19.杜甫《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20.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一样任意飘荡在宽阔浩渺的江面上。

2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交战的地点,且通过自然条件的不利暗示战争形势的严峻。

2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绘出春花初绽,青草吐绿景象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4.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中,最能表现割麦农民极度辛苦而又盼望延长干活时间这种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5.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最能够表现诗人在极短贫困中却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6.《观刈麦》中,描写贫穷妇人凄惨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7.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的军容之盛。

28.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并不羡慕他们。

29.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叙写了割麦者的辛苦劳碌和拾麦者的辛酸苦楚,而作为朝

中官员的自己却“__________,__________”。两相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和自身的愧疚。

30.从《诗经·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的关系非常融洽,这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

31.《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及欲与神仙为伴、厮守明月的情怀。

32.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表现出为报国君赏识之恩而甘愿战死沙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3.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写村妇孩童送饭场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4.宋代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纯朴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5.李白《蜀道难》中描写急流和瀑布飞泻、发出巨大声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6.《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

3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并透露出诗人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8.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词人渴望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

39.《马说》中,韩愈指出千里马悲惨至极的结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0.《劝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以木变直刀剑变锋利为喻形象生动地阐释了学习的作用:改变自己。

4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就写出了秦国的穷奢极欲。

42.《诗经·氓》中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3.李商隐在《锦瑟》中地表达自己在回忆中惆怅苦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4.《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5.韩愈在《师说》中表达自己写作目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6.《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7.《曹刿论战》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解释自己判断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8.《赤壁赋》中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9.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居于陋室不受打扰、安静生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0.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在赤壁附近因为长江岸边乱石嶙峋而构成的壮阔的自然景色。

51.屈原《离骚》中写自己因为有芳香和光泽,所以纯洁的品格没有亏损,表现自己的洁身自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2.白居易的《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一轮秋月以及寂静的船舫来衬托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5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出了阿房宫楼阁依势而建,宫室结构精巧工致。

54.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55.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6.杜牧《阿房宫赋》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钉头”的描写,极力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

57.韩愈在《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现象,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析士大夫的心理,这种心理使得从师学习的风尚难以恢复。

58.《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9.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现皇帝的车队仪仗远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0.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高考默写题专项训练一

(通假字)

1.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4.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9.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0.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4.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15.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16.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17.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8.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19.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20.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21.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高考默写题专项训练二

(音近字、同音字、形似字)

1.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4.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5.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6.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8.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9.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10.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1.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2.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3.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4.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5. 举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16.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17.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18.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1.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22.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3.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4.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5.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6.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27.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28.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29.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30.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31.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32.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3.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34.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35.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36.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37.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8.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39.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0.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41.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42.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43.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5.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46.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47.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8. 况吾与子渔樵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49.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0.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51.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52.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53.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54.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5.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56.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57.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8.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9.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60.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同音字练习题归纳.doc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同音字练习题归纳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同音字练习 1.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喻义书写了草必竟照本宣科 B.妥贴平心而论证券扬长而去 C.喝彩共商国是陈规屯积居奇 D.防碍候门如海食言兵慌马乱 解析:A项,了潦,必毕;B项,贴帖;C项,屯囤;D项,防妨,候侯,慌荒。 答案: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世外桃源桃园结义和颜悦色察言观色 B.手屈一指首当其冲真知灼见远见卓识 C.欢呼雀跃声名鹊起心无旁鹜趋之若骛 D.山清水秀青山绿水振耳欲聋震聋发聩 解析:B项,手屈一指首屈一指;C项,心无旁鹜心无旁骛,趋之若骛趋之若鹜;D项,振耳欲聋震耳欲聋,震聋发聩振聋发聩。 答案:A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风靡一时门可落雀痉挛部署

B.推心置腹各行其是对弈九州 C.出奇制胜一枕黄粱松弛朗颂 D.一如既往真知灼见锻练蛰伏 解析:A项中门可落雀应为门可罗雀C项中朗颂应为朗诵D项中 锻练应为锻炼。 答案:B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苍穹观摩股份制出类拔粹 B.参与恪守倒计时扶老携幼 C.安详灼见霓虹灯精减机构 D.喝彩精典亲和力励精图治 解析:A项,出类拔粹中的粹应写作萃C项,精减机构中的减应写作简D项,精典中的精应写作经。 答案:B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福祉国粹委屈求全仰之弥高,钻之弥艰 B.编纂阑姗妍媸毕露我有佳宾,鼓瑟吹笙 C.筵席蹩进纨绔膏粱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D.枯槁仓皇胼手胝足疱有肥肉,厩有肥马 解析:A项屈应为曲,艰应为坚B项姗应为珊D项疱应为庖。

20XX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常考必考通假字汇总

20XX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常考必 考通假字汇总 篇一:【高考复习方案】20XX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文言文知识梳理《诗经》两首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复习方案】20XX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文言文知识梳理《诗 经》两首新人教版必修2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氓之蚩蚩.. 2.匪.来贸丝 3.于.嗟女兮 4.犹可说.也 5.隰则有泮. 6.岁亦莫.止 7.彼尔.维何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氓.之蚩蚩 今义:流氓古义:________________ 2.泣涕.涟涟 今义:鼻涕古义:________________

3.总角之宴. 今义:宴会古义:________________ 4.三.岁食贫 今义:确数,三古义:________________ 5.薇亦作止. 今义:停止古义:________________ .棘 今义:孔穴古义: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乘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2.将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3.言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夙.兴夜.寐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偭规矩而改错. 2.忳郁邑.余侘傺兮 3.何方圜.之能周兮 4.延伫乎吾将反. 5.进不入以离.尤兮 6.芳菲菲其弥章.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怨灵修之浩荡..兮 今义:水势大古义:________________ 2.固时俗之工巧..兮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通假字集锦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通假字集锦本文是关于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通假字集锦,感谢您的阅读!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当:通”挡”;抵挡。动词。“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而:通“尔”;你。人称代词。“某所,而母立于兹。” 反:同“返”返回。动词。“人穷则反本。”

奉:同“捧两手托着。动词。”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缶:同“缻”盛酒浆的瓦器。名词。“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拂:同“弼”;辅弼。动词。“入则无法家拂土。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名词。“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函胡:同“含糊”形容词。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曷:同”何”;什么。疑问代词。“蹈死不顾,亦易故哉?” 衡:通“横”与纵相对,“外连横而斗诸侯。” 华:同“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名词。“混黄华叶衰。” 皇:通“惶”;恐俱,惊慌。形容词。“赢得仓皇北顾。” 皇:通“惶”;恐惧,惊慌。形容词。“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常考同音字

?和(和盘托出、和衣而卧、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和睦) 合(悲欢离合、合家欢乐、情投意合、分久必合、同心合力) ?采(兴高采烈、神采飞扬)彩(光彩、喝彩、满堂彩) ?恭(前倨后恭、毕恭毕敬、洗耳恭听)躬(鞠躬尽瘁、卑躬屈膝、事必躬亲)?曲(委曲求全、曲突徙薪、曲意逢迎) 屈(卑躬屈膝、屈打成招、屈指可数、首屈一指) ?费(浪费、靡费、枉费心机)废(荒废、废品、废墟、废寝忘食) ?箭(一箭双雕、光阴似箭) 剑(剑拔弩张、刻舟求剑、唇枪舌剑、刀光剑影、十年磨一剑) ?是(共商国是、自以为是、莫衷一是、实事求是、若是生非、是可忍孰不可忍) 事(无所事事、事过境迁、事必躬亲) 世(世态炎凉、人情世故) ?直(直言不讳、直眉瞪眼)执(仗义执言、明火执仗) ?志(专心致志、神志不清)智(理智、大智若愚) 致(学以致用、毫无二致)制(先发制人、出奇制胜、因地制宜) 治(依法治国、励精图治、臻于郅治) ?叠(叠床架屋、层峦叠嶂、层见叠出)迭(更迭、高潮迭起、迭挫强敌) ?淹(淹没、淹埋)湮(湮没无闻、湮灭) ?复(反复无常、复仇、无以复加) 覆(翻云覆雨、重蹈覆辙、覆车之鉴、覆巢无完卵、覆水难收) ?既(一如既往、既往不咎)继(继往开来) ?其(突如其来、出其不意、夸夸其谈、其貌不扬)奇(突发奇想、出奇制胜)?意(意气风发、意气用事、意气相投、情投意合、情意绵绵) 义(义不容辞、义愤填膺、义无反顾、有情有义) ?急(急不可耐、急风暴雨、急功近利、急流勇退) 疾(大声疾呼、疾风劲草、疾言厉色) ?力(自力更生)立(自强自立) ?捡(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捡拾、捡柴)拣(披沙拣金、挑拣、挑肥拣瘦) ?布(布局、布置)部(部署、部属、按部就班) ?序(循序渐进、井然有序)绪(头绪、就绪) ?泻(一泻千里、上吐下泻)泄(排泄、发泄、宣泄、水泄不通)?摹(摹仿、摹拟、摹本、描摹、临摹、摹写)模(模仿、模拟、模本) 摩(摩天轮、摩拳擦掌)磨(磨刀石、消磨) ?练(训练、磨练、干练、精练)炼(提炼、锤炼、磨炼、锻炼、精炼)?带(携带)戴(戴眼镜、戴帽子、戴罪立功、披星戴月、不共戴天) ?搏(拼搏、脉搏)博(博取、渊博、博弈)膊(赤膊上阵) ?历(历尽沧桑、历险)利(一本万利、渔翁得利、利害得失) 厉(变本加厉、再接再厉、厉兵秣马、雷厉风行) 励(励精图治)砺(磨砺)沥(呕心沥血、沥青) ?备(关怀备至、备受欢迎)倍(倍感关怀、信心倍增)辈(英雄辈出) 悖(并行不悖)背(背井离乡、背信弃义) ?长(家长里短、扬长而去、万古长青、长年累月) 常(常青树、家常便饭、常备不懈、人之常情、老生常谈) ?钟(钟爱、一见钟情、钟灵毓秀、老态龙钟)忠(忠心耿耿、忠言逆耳)

最新最全高考文言文通假字大全教学教材

最新最全高考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最新最全高考文言文通假字大全(1) 1.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2.虽趣舍万殊。(趣,通“趋”,往,取) 3.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犹如,如同) 4.举酒属客。(属,通“嘱”,劝酒)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6、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 7、"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坐:同"座";座位。名词。) 8.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9.五万兵难卒合.(卒:通"猝",仓猝。形容词。) 10.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说,通“脱”) 1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泮,同“畔”) 12.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莫,同“暮”,年末)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莫:同"暮";日落的时候,晚上。名词。 13.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 肮脏,水不清。形容词。) 14.偭规矩而改错。 (错,通“措”,措施) 15.忳郁邑余挓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16.伏清白以死直兮。(伏,通“服”,保持) 17.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18.芳菲菲其弥章。 (章,通“彰”) 19.椎床便大怒。(椎,通“捶”,捶打)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第一个椎:通"锤",兵器。名词。第二个椎:通"锤",用铁锤

20.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柔软结实) 21.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 22.虽与府吏要。(要,通“邀”,约) 23.摧藏马悲哀。 (藏,通“脏”,脏腑) 24.合葬华山傍。(傍,通“旁”,旁边)吾灵尚依旁汝也。"旁:通"傍" 依附,接近,动词。 25.契阔谈燕。 (燕,通“宴”饮宴、玩乐)燕:通"宴";安逸,安闲。形容词。燕坐于华堂之上。26.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已:同"以" 。"从此已去,勿复如是!" 已: 同"矣",了。语气助词。“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价。难已” "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27.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28.夫晋,何厌之有。“暴秦之欲无厌。”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厌,通“餍”,满足。) 29.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 30.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31.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以大知而察及迩言。"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聪明,智慧。名词。 32.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欺凌。) 33.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以,通“已“,已经。) 34.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辞决而行" (决,通“诀”诀别。) 35.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庭,通“廷”) 36.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奉,同“捧”) 37. "图穷而匕首见。" "信义安所见乎?" "风吹草低见牛羊。"见:同"现" 暴露,呈现,露出来。动词。 "路转溪头忽见。"见:同"现":出现。动词。"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见:同现"; 现在。副词。

高考语文 通假字

【语文专题】通假字 善:通“缮”;修治,拭擦。动词。“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沈:同“沉”:程度深。副词。“沈醉不知归路。” 沈:同“沉”;形容暮霭的程度深。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沈沈楚天阔。” 生:同“性”资质,禀赋。名词。“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声:通“伸”;陈述,说明。动词。“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识:通“志”,标志,记号。名词“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识:通“志”;记住。动词。“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识:通“志”;记住。动词。“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食:同“饲”;喂。动词。“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矢:同“屎”;粪便。名词。“然与 式:通“拭”;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名词兵车不式。 逝:通“誓”;发誓。动词。“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受:同“授”给,与。动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 孰:同“熟”;煮熟了的。形容词。“宰夫顾熊蟠不孰,杀之,” 孰:同“熟”;仔细。形容词。“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说:同“说高兴,愉快。形容词。“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说:同“悦;高兴。形容词。:“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说:同“悦”;愉快。高兴。形容词。“而民说之,” 说:同“悦”;愉快。形容词。“秦王不说。” 竦:同“耸”;高。形容词。“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太:通“大”;大部分。形容词。“死者太半。” 汤:同“烫”:用热水焐。动词。“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田:同“畋”;打猎。动词。“今王田猎于此。” 帖:同“贴”;用标签标出。动词。“不用,则以纸帖之。” 帖:同“贴”;粘附。动词。“对镜帖花黄。” 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名词。“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涂:同“途”,道路。名词。“失迷涂知返,往哲是与” 涂:同“途”;道路。名词。道路。名词。 土:同“仕”作官。动词。“重争土豪,非下也,权重也。” 橐:通“托”;托付,委托。动词。“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顽:同“玩”;开玩笑。动词。“我又不同你顽。” 亡:同“无”;不,副词“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亡:同“无”;不。副词。“亡何国变,宁南死。” 亡:同“无”;没有。副词。“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亡:同“无”,没有。副词。“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同“无”;不。副词。“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同“无”;没有。副词。“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罔:同“网”;罗网。名词。例句中作动词,即张开罗网掳捉。“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惟:通“唯”;应答声。象声词。“伏惟启阿母,今若道此妇,终老不复取!” 惟:通“唯”;只,只有。副词。“惟先生乐游。” 惟:通“唯”;只,只有。副词。“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高考语文常用字音字形

高考语文辅导:字音字形大盘点 一、读一读——字音 盘点一:多音字 1.着:zhuó穿着/zháo 着迷/zhāo 着数/zhe 走着 2.折:zhē 折腾、把水折一折就凉了/zhé攀折、折磨、转折、损兵折将、折中、折子戏、折扣等/shé①断:绳子折了②亏损:折本、折耗③姓 3.粘:nián 粘稠/zhān 粘连 4.咽:yè哽咽/yān咽喉/yàn咽气 5.血:xuè血压、血统、贫血、狗血喷头/xiě 流了点血 6.校:jiào 校对/ xiào 学校 7.纤:xiān 纤维、纤尘不染/qiàn 纤手、拉纤 8.吓:xià吓唬/hè恐吓、恫吓 9.提tí提包/dī 提防 10.宿:sù住宿/xiǔ 一宿/xiù星宿 11.说:shuō说长道短/shuì游说/yuè说人 12.数:shù数量/shǔ 不可胜数/shuò数见不鲜 13.识:shí知识/zhì博闻强识 14.盛:shèng 茂盛/chéng 盛饭 15.省:shěn俭省/xǐng省亲 16.塞:sāi 活塞/sài塞外/sè搪塞 17.券:quàn入场券/xuàn拱券 18.强:qiáng强大/qiǎng强迫/jiàng 倔强 19. 期:qī 学期/jī期年 20.炮:páo炮制/bāo炮羊肉/pào炮火

21.脉:mài叶脉/mò脉脉含情 22.模:mó劳模/mú字模23.埋:mái埋没/mán 埋怨 24.落:luò降落/lào 落色/là丢三落四 25.壳:ké坚硬的外皮:核桃皮儿、鸡蛋皮儿、贝壳儿/qiào 坚硬的外皮:甲壳、地壳 26.解:jiě解剖/jiè押解/xiè解数27.和:hé和平/hè和诗/huó和面/huò和药/hú和牌 28.龟:guī 乌龟/jūn 龟裂(同“皲”)/qiū 龟兹 29.否:fǒu 能否、否定、否决、否认、否则等/pǐ 恶、坏:否极泰来 30.恶:è恶劣/ě恶心/wù可恶/ wū(叹词)31.差:chā差错/chà差不多/chāi出差/cī参差 32.参:cān参观/cēn参差/shēn人参33.卜:bǔ占卜/bo 萝卜 34.薄:bó厚此薄彼/báo薄饼35.泊:bó淡泊/pō湖泊36.扁:biǎn扁担/piān一叶扁舟 37.辟:bì复辟/pì开辟38.柏:bǎi柏树/bó柏林/bò黄柏 39.暴:bào暴跳如雷/pù一暴十寒40.腊:là腊梅/xī 腊肉41.喝:hē 喝水/hè喝彩 42.厦:shà广厦/xià厦门43.散:sàn 分散/sǎn 松散44.逮:dài 逮捕/dǎi 逮蚊子 45.累:léi累赘/lèi 劳累/lěi累进46.悄:qiāo 静悄悄/qiǎo 悄然无声 47.涨:zhǎng 涨价/zhàng 涨红48.荷:hé荷花/ hè电荷49.载:zǎi 记载/zài 载货 50.空:kōng空气/kòng亏空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大全

文言文阅读复习资料 高考要求 1.语文高考的统一考试的考纲规定:“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2.高中语文教材附录的340个文言实词是高考查的基本的文言实词。 考纲规定语文高考要考查的文言虚词,主要是常用的“安、但、而、耳、夫、盖、故、何、乎、或、即、既、乃、其、且、然、若、虽、遂、所、为、惟、焉、也、以、已、矣、因、犹、于、哉、则、者、之”。还有八个双音节文言虚词:得无、否则、何况、何其、然后、然则、虽然、无巧。其中“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于、与、则、者、之”这二十个文言虚词是最基本的。 复习建议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抽象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含义。 2.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抽象用法和在文中的具体用法 3.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重新梳理掌握中学课本中出现过的通假字、异读字、偏义复词和常用实词、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5.重新梳理掌握中学课本接触到的古代文化常识知识。 6.注意从上下文,从文段作者的历史背景,从语法关系去翻译文言文。 7.强化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翻译和做题训练。 8.文言文翻译在考试中应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尤其是要将重点字词的原意翻译清楚,要做到“信”、“达”、“雅”,要忠实原文,不误解,不漏掉,不增译,无语病,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要注意演播下列翻译方法: ①留就是保留不译那些古今通用的内容。诸如人名、地名、物名、国号、帝号、年号、称号、官职、科举典章制度、度量单位等。将它们挪移译文中即可。 ②换文言文中以单音节词为主,包括一些古今异义的词、通假词、偏义复词等。对于这些词,就要以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换掉它们。如“涕”译为“眼泪”;“蚤”译为“早”;“作息”译为“劳动”;“河南”译为“黄河以南”。 ③补是对文言文中各种省略实行的一种方法。若属于主语省略,就得补出主语;若属于宾语省略,就得补出宾语;若属于介词结构省略,就得补出介词结构,以保证译文的完整顺畅。 ⑤删去掉原文中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诸如发语词、音节助词、语气助词等。保持译文的简洁紧凑且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⑥调对文言文中的那些特殊语序、特殊句序进行调整,诸如宾语前置、谓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9.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往往多读几遍,文意自然就明了了。要注意根据已知的上下文的意思去推知个别的未知的难懂的字词的意思。在上下文中,根据语言环境的语言规律判断实词的具体含义的方法有: ①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方法。 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不速之客) B.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 C.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 D.臣从其计,大王赤赦臣。(言听计从) ②借助较整齐的句式来推断词义。推断下面加点的词的词义。 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高考语文备考:通假字汇总

2013高考语文备考:通假字汇总 安徽周兵 2013年高考语文复习需要了解几个重要知识点,其中通假字就是一项,下面介绍高考必用通假字! 高考必备通假字: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忠义暴于朝廷。”杯:同“杯”;酒器。名词。“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被:通“被”;顶。动词。“被明月兮佩宝璐。”被:同“披”;穿着。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见其客朱亥,俾倪.”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衰败。“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徧:同“遍”遍及,普遍。动词。“小惠末徧,民弗从也。”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汝见我不?”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宁可共载不?”材:同“才”;才能。名词。“食之不能尽其材。”裁:通“才”;刚刚。副词。“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采:同“彩”彩色,颜色。名词。“成五采,此天子气也。”采:同“彩”;颜色,彩色。名词。“须臾成五采。”仓:同“苍”;黑色。名词。“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藏:同“脏”脏腑。名词。“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廛:通“缠”“胡取禾三百廛兮?”唱:通“倡”;倡导。动词。“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钞:同“抄”;抄写。动词。“适中手自钞录。”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鉏:

(完整版)高考语文常用多音字的辨析

高考语文常用多音字的辨析 考题的命题特点: 1)考查内容 主要考查现代汉语中常见常用字的字音,古代汉语涉及的字音一般不考;多考查容易读错的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等。 (1)形声字误读,主要是因受声旁影响错读——即形声字的声旁与该字的读音不一致的读音。 (2)形近字误读,主要是与其形体相近字的错读。 (3)多音多义字误读,一些字义不同,读音也不同,但人们往往不加区别地错读成一个音。 (4)音同(近)形异字误读,一些字的形体不同,但其读音相同或相近,常常是放在一起考查,且混上一个或几个读音不同的加以辨析。 (5)方言读音对普通话读音的影响,这一点主要是指南方和西北方中的“n”“l”“j”“h”等读音对普通话的影响,在各省命题中就有这种现象。 (6)常用词语中习惯性误读。 2)命题依据 命题主要依据是最新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和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注释。 3)考查形式 主要为客观选择题。试题分正选题(没有错误)、同选题(读音相同)与异选题(读音不同)等多种形式。 辨别多音字的方法和技巧搜索 我们只要进行阅读,就会遇到多音字。据初略统计,《新华字典》中所列多音字有六百多个,《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所收的3500个常用字中,多音字占13.65%。个别字的读音有四五个之多。如“差”有4个读音,在“差别、差错、差额、差价”和“差强人意、差可告慰”这些词语中读chā,在“差生、差劲、差不离”这一类词语中读chà,在“出差、差遣、差旅费”这一类词语中读chāi,在“参差”中又读cī。如“和”字有hé、hè、hú、huó、huò五个音。这给学习汉字的读音带来了困难。因此,不少人难免读错。 从历年高考字音题看,多音字的考查一向是“重头戏”,因此,在平时学习中,多音字的复习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但是,多音字数量多,辨别起来颇为棘手。怎么掌握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呢?多音字的读音有没有规律可以遵循呢? 从多音字的形成原因看,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同义多音字,如“剥”可读作bāo,“剥花生、剥皮”,组成词后读作bō,“剥夺、剥削、剥离、剥蚀”。两者的意义并没有多大区别。一类是多义多音字如“相”作名词“相貌”时读作xiànɡ,作动词“相亲”时一般读作xiānɡ,作副词时也读作xiānɡ。 在辨别多音字时,分清类别不仅可以很快区分读音,而且可以加强记忆。 了解了类别后,我们可按类别来分析原因。

通假字大全

文言文常见通假字 案:通?按?。例: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例: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颁:通?班?。例: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板:通?版?。例: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通?曝?。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桮:通?杯?。例: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倍:通?背?。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通?被?。例:被明月兮珮宝璐。 辟:通?避?。例: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例: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弊:通?敝?。例: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徧:通?遍?。例:小惠末徧,民弗从也。宾:通?傧?。例: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通?否?。例:或师焉,或不焉。 材:通?才?。才能。例:食之不能尽其材。裁:通?才?,刚刚。例: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通?彩?彩色,颜色。例: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仓:通?苍?,黑色。例: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藏:通?脏?脏腑。例: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唱:通?倡?,倡导。例: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钞:通?抄?,抄写。例:适中手自钞录。雠:通?仇?,仇敌,仇人。例: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绌:通?黜?,罢免官职。例:屈平既绌。从:通?纵?,合纵。例: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例: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厝:通?措?,放置。例: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错:通?措?,放。例: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当:通?挡?,遮挡,抵挡。例: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党:通?倘?,倘若,偶然。例: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道:通?导’,引导。例: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之。 得:通?德?,恩惠。例:所识穷乏者得我钦? 度:通?渡?,渡过,越过。例:一夜飞度镜湖月。 队:通?坠,坠落。例: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堕:通?隳?,毁弃。例: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而:通?尔?,你。例:某所,而母立于兹。。蕃:通?繁?,多。例: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反:通?返?,往返,返回。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奉:通?俸?,俸禄,薪俸。例: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 奉:通?捧?,两手托着。例: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例: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拂:通?弼?,辅弼。例:入则无法家拂土。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例: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 盖:通?盍?,何不。例:盖亦反其本矣。干:通?岸?。例: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估:通?贾?,商人。例: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灌:通?盥?,洗手。例:媵人持汤沃灌。曷:通?何?,什么。例:蹈死不顾,亦易故哉? 衡:通?横?,梗塞,指不顺。例:困于心,衡于虑。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中文言文知识梳理 第一册文言文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勾践灭吴》 7.南至于句无句,通“勾”。 8.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率领。 9.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娶妻。 10.将免者以告免,通“娩”,分娩。 11.三年释其政政,通“征”,征税。 12.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切磋。 13.无不铺也铺,通“哺”,给人食物吃。 14.无不歇也欼,通“啜”,给人水喝。 15.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5.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古:像爪和牙一样,指帮助者或得力助手; 今:比喻坏人的党羽。 6.将不可改于是矣古:对这种局面;今: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原野;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8.丈夫二十不取古:男子;今: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邹忌讽齐王纳谏》 16.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9,今齐地方千里古:土地方圆;今:指某一区域。 《触龙说赵太后》 17.少益耆食耆,通“嗜”,喜爱。 18.必勿使反反,通“返”,返回。 《季氏将伐颛臾》 19.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寡人之子国也》 20.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2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2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劝学》 23.虽有槁暴有,通“又”,又,再。 暴,通“曝”,晒。 2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才智。 25.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秋水》 26。泾流之大泾,通“径”,直。 27.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 《过秦论》 28.合从缔交

高考常见通假字(2020年九月整理).doc

假期学案一——通假字课文常见通假字辑录(按拼音顺序排列) ◇案:通“按”,察看。例: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颁:通“斑”,黑白相间。例: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倍:通“背”。例1: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例2:上恤孤而民不倍《<大学>节选》 ◇辩:①通“辨”,区别。例1:此小大之辩也《逍遥游》例2:辩乎荣辱之境《逍遥游》②通“变”,变化。例: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 ◇采:通“彩”,彩色。例: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 ◇采:通“彩”,彩色。例: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 ◇卒:通“猝”,匆忙。例1: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例2:卒惶急不知所为《荆轲刺秦王》◇趣:通“促”,催促。例1: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例2:复使一人趣之《西门豹治邺》 ◇丁宁:通“叮咛”。例: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而:通“尔”,你,你们。例:字而幼孩《种树郭橐驼传》 ◇反:通“返”。例1:日影反照,室始洞然《项脊轩志》例2:反不讨贼《晋灵公不君》 ◇伏:通“服”,心服。例:骑皆伏曰:“如大王言。”《项羽之死》 ◇父:通“甫”。例: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不:通“否”。例:可与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共:通“供”例: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何:通“呵”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盖:通“盍”,何,怎样。例: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驩:通“欢”。例:请毕今日之驩《苏武传》 ◇还:通“环”,绕。例1: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例2:秦王方还柱走《荆轲刺秦王》 ◇惛:通“昏”。例:吾惛,不能进于是矣《齐桓晋文之事》 ◇棘:通“急”,紧急。例:玁狁孔棘《<诗经>两首》 ◇竟:通“境”,边境。例:亡不越竟《晋灵公不君》 ◇距:通“拒”。例: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倔:通“崛”例:倔起阡陌之中《过秦论》 ◇决:通“诀”,诀别。例:与武决去《苏武传》 ◇扣:通“叩”,询问。例: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大铁椎传》 ◇离:通“罹”,遭遇。例:“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 ◇敛:通“殓”。例:敛不凭其棺《祭十二郎文》 ◇缪:通“缭”。例: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列:通“裂”。例:列缺霹雳《梦游天姥吟留别》◇闵:通“悯”。例:夙遭闵凶《陈情表》◇冥:通“溟”。例:北冥有鱼《逍遥游》 ◇摩:通“磨”。例: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报任安书》 ◇莫:通“暮”。例1:岁亦莫止《<诗经>两首》例2:莫春者,春服既成《侍坐》 ◇缪:通“穆”。例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蔺》◇内:通“纳”,使进入。例1: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例2:亡走赵,赵不内《屈原列传》 ◇而:通“能”,能力。例:而征一国者《逍遥游》 ◇泮:通“畔”。例:隰则有泮《<诗经>两首》 ◇畔:通“叛”,背叛。例:畔主背亲《苏武传》 ◇傍:通“旁”,旁边。例:合葬华山傍《孔雀东南飞》 ◇辟:通“僻”,行为不正。例:放辟邪侈《齐桓晋文之事》 ◇冯:通“凭”。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赤壁赋》 ◇枪:通“抢”,撞、触。例:见狱吏则头枪地《报任安书》 ◇禽:通“擒”,逮捕。例:一时收禽《张衡传》 ◇诎:通“屈”。例:其次诎体受辱《报任安书》 ◇取:通“娶”。例: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纫:通“韧”。例:蒲苇纫如丝《孔雀东南飞》 ◇女:通“汝”。例: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 ◇蓐:通“褥”。例:常在床蓐《陈情表》 ◇善:通“缮”,修治,擦拭。例: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 ◇失:通“佚”,散失。例: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报任安书》 ◇世:通“逝”。例: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祭十二郎文》 ◇受:通“授”,传授。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孰:通“熟”仔细。例1:明日,徐公来。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例2: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愬:通“诉”,控告。例:皆欲赴愬于王《齐桓晋文之事》 ◇当:同“倘”,假如。例: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剔:通“剃”。例:其次剔毛发《报任安书》 ◇庭:通“廷”,朝廷。例:拜送书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涂:通“途”,路途。例: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说:通“脱”。例:犹可说也《<诗经>两首》 ◇罔:通“网”。例:及罪至罔加《报任安书》 ◇无:通“毋”。例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诗经〉两首》例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亡:同“无”。例1:空自苦亡人之地《苏武传》例2:武父子亡功德《苏武传》◇希:通“稀”。例: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常用通假字集锦

常用通假字集锦 《廉颇蔺相如列传》 《论积贮疏》 《鸿门宴》 《愚公移山》 “裁”通“才”,刚刚。例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屈原列传》 “材”通“才”,才能。例如: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D “得”通“德”,恩惠。例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赤壁之战》 “道”通“导”,引导。例如: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使楚》 《促织》 《卖油翁》 《愚公移山》 《核舟记》 H “火”通“伙”,伙伴。例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辞》 “画”通“划”,比划。例如:曲终收拨当心画。《琵琶行(并序)》 《殽之战》 ②什么时候。例如:曷至哉?《君子于役》 “衡”通“横”。①横放。例如: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 ②梗塞,不顺。例如: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荆轲刺秦王》 《愚公移山》 J

“齐”通“剂”,汤药,药剂。例如: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信陵君窃符救赵》 《岳阳楼记》 《三峡》 《鸿门宴》 ②抵抗。例如: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赤壁之战》 《陈情表》 “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 “录录”通“碌碌”,庸常无能。例如: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毛遂自荐》 “陵”通“凌”,欺凌。例如: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列”通“裂”,裂开。例如: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梦游天姥吟留别》 N “那”通“哪”,哪里,怎么。例如: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 P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屈原列传》 ②穿。例如: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Q 《孔雀东南飞》 《西门豹治邺》 《三峡》 ②缺点。例如: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 《公输》 ②弯曲。例如:卧右膝,诎右臂支船。《核舟记》 R “”通“煣”,用火烤使木材弯曲。例如: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劝学》 S 《马说》 《李愬雪夜入蔡州》 《隆中对》 T 《木兰辞》 《廉颇蔺相如列传》 《愚公移山》 《郑人买履》

高考语文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

高考语文: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 1.案:通“按”,察看 例如: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2.颁:通“斑” 例如: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3.板:通“版” 例如: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4.倍:通“背”,违背 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5.辟:通“避”,躲避 例如: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殽之战》 6.弊:通“敝”,困乏,疲惫 例如: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王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过秦论》 7.辩:通“辨”,区别 例如:此大小之辩.也。(《逍遥游》 8.裁:通“才” 例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9.采:通“彩”,色彩 例如: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登泰山记》 10.飡:通“餐” 例如:适莽苍者,三飡.而反。(《逍遥游》 11.唱:通“倡”,倡导 例如: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三民主义、五权宪法……(《〈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2.沈:通“沉” 例如:暮霭沈沈 ..楚天阔。(《雨霖铃》 13.绌:通“黜”,贬黜 例如: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 14.垂:通“陲”,边关 例如: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白马篇》 15.歠:通“啜”,给水喝 例如: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勾践灭吴》 16.趣:通“促”,催促 例如: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 17.卒:通“猝”,突然 例如:卒.然边境有急。(《论积贮疏》 18.卒:通“猝”,仓促 例如: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

19.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一浸叫焠,俗称“蘸火”。这里指用药浸泡 例如:使工以药淬.之。(《荆轲刺秦王》 20.厝:通“措”,放置 例如: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21.错:通“措”,措施 例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离骚》 22.道:通“导”,引导 例如: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货殖列传序》 23.得:通“德”,感激恩德 例如: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24.雕:通“凋”,凋谢,凋零 例如:岭峤微草,凌冬不雕.。(《采草药》 25.尔:通“耳”,表限止语气,罢了 例如: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26.而:通“尔”,你 例如:而.翁长铨。(《记王忠肃公翱事》 27.反:通“返”,返回 例如:使子路反.见之。(《荷蓧丈人》 28.不:通“否” 例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29.父:通“甫” 例如:长乐王回深父.。(《游褒禅山记》 30.共:通“供”,供给 例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31.酤:通“沽”,买酒 例如:酒酤.于市。(《训俭示康》 32.灌:通“盥”,洗 例如: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33.曷:通“何”,什么 例如: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 34.盖:通“盍”,何不 例如: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35.盖:通“盍”,怎么 例如: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36.衡:通“横”,横行 例如: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论积贮疏》 37.还:通“环”,绕 例如: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 38.堕:通“隳”,毁坏

高考语文常考字音字形1000题

高考语文常考字音字形1000题 一、读一读——字音 盘点一:多音字 1.着:zhuó穿着/zháo 着迷/zhāo 着数/zhe 走着 2.折:zhē折腾、把水折一折就凉了/zhé攀折、折磨、转折、损兵折将、折中、折子戏、折扣等/shé①断:绳子折了②亏损:折本、折耗③姓 3.粘:nián 粘稠/zhān 粘连 4.咽:yè哽咽/yān咽喉/yàn咽气 5.血:xuè血压、血统、贫血、狗血喷头/xiě流了点血 6.校:jiào 校对 / xiào 学校 7.纤:xiān 纤维、纤尘不染/qiàn 纤手、拉纤 8.吓:xià吓唬/hè恐吓、恫吓 9.提 tí提包/dī提防 10.宿:sù住宿/xiǔ一宿/xiù星宿 11.说:shuō说长道短/shuì游说/yuè说人 12.数:shù数量/shǔ不可胜数 /shuò数见不鲜 13.识:shí知识/zhì博闻强识 14.盛:shèng 茂盛/chéng 盛饭 15.省:shěn俭省/xǐng省亲 16.塞:sāi 活塞/sài塞外/sè搪塞

17.券:quàn入场券/xuàn拱券 18.强:qiáng强大/qiǎng强迫/jiàng 倔强 19. 期:qī学期 /jī期年 20.炮:páo炮制/bāo炮羊肉/pào炮火 21.脉:mài叶脉/mò脉脉含情 22.模:mó劳模/mú字模 23.埋:mái埋没 /mán 埋怨 24.落:luò降落/lào 落色/là丢三落四 25.壳:ké坚硬的外皮:核桃皮儿、鸡蛋皮儿、贝壳儿/qiào 坚硬的外皮:甲壳、地壳 26.解:jiě解剖/jiè押解/xiè解数 27.和:hé和平/hè和诗/huó和面 /huò和药/hú和牌 28.龟:guī乌龟/jūn 龟裂(同“皲”)/qiū龟兹 29.否:fǒu 能否、否定、否决、否认、否则等/pǐ恶、坏:否极泰来 30.恶:è恶劣/ě恶心/wù可恶/ wū (叹词) 31.差:chā差错/chà差不多/chāi出差/cī参差 32.参:cān参观/cēn参差/shēn人参 33.卜: bǔ占卜 /bo 萝卜 34.薄:bó厚此薄彼/báo薄饼 35.泊:bó淡泊/pō湖泊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内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