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raCam系列航空摄影测量相机介绍

UltraCam系列航空摄影测量相机介绍
UltraCam系列航空摄影测量相机介绍

航空摄影测量

航空摄影测量 航空摄影测量指的是在飞机上用航摄仪器对地面连续摄取像片,结合地面控制点测量、调绘和立体测绘等步骤,绘制出地形图的作业。 原理:单张像片测图的基本原理是中心投影的透视变换,而摄影过程的几何反 转则是立体测图的基本原理。广义来说,前一情况的基本原理也是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都是应用各种结构复杂的光学机械的精密仪器及数学解析的方式来实现的。 理论:航空摄影测量的主题,是将地面的中心投影(航摄像片)变换为正射投 影(地形图)。这一问题可以采取许多途径来解决。如图解法、光学机械法(亦称模拟法)和解析法等。在每一种方法中还可细分出许多具体方法,而每种具体方法又有其特有的理论。其中有些概念和理论是基础性的,带有某些共性,如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和外方位元素,像点同地面点的坐标关系式,共线条件方程,像对的相对定向,模型的绝对定向和立体观测原理等。 作业:航空摄影测量需要进行外业和内业两方面的工作。 航测外业工作包括:①像片控制点联测。像片控制点一般是航摄前在地面上布设的标志点,也可选用像片上的明显地物点(如道路交叉点等),用普通测量方法测定其平面坐标和高程。②像片调绘。是图像判读、调查和绘注等工作的总称。在像片上通过判读,用规定的地形图符号绘注地物、地貌等要素;测绘没有影像的和新增的重要地物;注记通过调查所得的地名等。通过像片调绘所得到的像片称为调绘片。调绘工作可分为室内的、野外的和两者相结合的3种方法。③综合法测图。主要是在单张像片或像片图上用平板仪测绘等高线。 航测内业工作包括:①测图控制点的加密。以前对于平坦地区一般采用辐射三角测量法,对于丘陵地和山地则采用立体测图仪建立单航线模拟的空中三角 网,进行控制点的加密工作。20世纪60年代以来,模拟法空中三角测量逐渐地被解析空中三角测量代替。②用各种光学机械仪器测制地形原图。 测量方法:航空摄影测量的测图方法主要有3种,即综合法、全能法和分工法(或 称微分法) 航空摄影测量的综合法是摄影测量和平板仪测量相结合的测图方法。地形图上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由像片纠正的方法得出像片图或线划图,地形点高程和等高线则用普通测量方法在野外测定。它适用于平坦地区的大比例尺测图。 航空摄影测量的全能法是根据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原理,置立体像对于立体

(完整版)摄影测量知识点整理(完整精华版)

摄影测量学 第一章 绪论 1、摄影测量是从非接触成像系统,通过记录、量测、分析与表达等处理,获取地球及其环境和其他物体的几何、属性等可靠信息的工艺、科学与技术。 2、摄影测量学的三个发展阶段: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 4、摄影测量存在哪些问题 第二章 单幅影像解析基础 1、像主点:摄影机主光轴(摄影方向)与像平面的交点,称为像片主点。 像主距:摄影机物镜后节点到像片主点的垂距称为摄影机主距,也叫像片主距(f )。 2、航空摄影:利用安装在航摄飞机上的航摄仪,在空中以预定的飞行高度度沿着事先制定好的航线飞行,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曝光摄影,获取整个测区的航摄像片。 空中摄影采用竖直摄影方式,即摄影瞬间摄影机物镜主光轴近似与地面垂直。 H f L l m ==1 (m —像片比例尺分母,f —摄影机主距,H —平均高程面的摄影高度 H=m ·f ) 3、相对航高是指摄影机物镜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度,称为摄影航高。 绝对航高是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航高,是指摄影机物镜在摄影瞬间的真实海拔高。通过相对航高H 与摄影地区地面平均高度H 地计算得到:H 绝=H+H 地 5、航向重叠:同一条航线内相邻像片之间的影像重叠称,重叠度一般要求在60%以上; 旁向重叠:两相邻航带像片之间的影像重叠,重叠度要求在30%左右。 6、中心投影:当投影会聚于一点时,称为中心投影; 正射投影:投影射线与投影平面成正交。 中心投影:投影射线会聚于一点(投影射线的会聚点称投影中心) 投影 斜投影:投影射线与投影平面成斜交 平行投影 正射投影:投影射线与投影平面成正交

7、透视变换中的重要的点线面: ① 由投影中心作像片平面的垂线,交像面于o ,称为像主点;像主点在地面上的对应点以O 表示,称为地主点。 ② 由摄影中心作铅垂线交像片平面于点n ,称为像底点;此铅垂线交地面于点N ,称为地底点。 ③ 过铅垂线SnN 和摄影方向SoO 的铅垂面称为主垂面(W ),主垂面即垂直于像平面P ,又垂直于地平面E ,也垂直于两平面的交线透视轴TT 。 ④ 合线h i h i 与主纵线vv 的交点i 称为主合点。 8、等角点的特性:在倾斜的航摄像片上和水平地面上,由等角点c 和C 所引出的一对透视对应线无方向偏差,保持着方向角相等。 9、摄影测量常用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o-xy 、像空间坐标系S-xyz 、像空间辅助坐标系S-XYZ 、摄影测量坐标系A-XpYpZp 、物空间坐标系O-XtYtZt 10、内方位元素(框标坐标系 → 像空间坐标系) 确定摄影机的镜头中心相对于影像位置关系的参数。内方位元素包括3个参数:像主点相对于影像中心的位置x 0,y 0及镜头中心到影像面的垂距f ; 外方位元素(像空间坐标系 → 摄影测量坐标系) 确定影像或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外方位元素包括3个线元素,用于描述摄影中心S 相对于物方空间坐标系的位置Xs 、Ys 、Zs ;3个角元素,用于描述影像面在摄影瞬间的空中姿态。 11、旋转变换: (1)含义:是指像空间坐标与像空间辅助坐标之间的变换。 (2)方程:设像点a 在像空间坐标系为(x,y,-f ),而在像空辅坐标系中为(X,Y ,Z ),则二者的正交变换为: ???? ? ?????-??????????=??????????-=??????????f y x c c c b b b a a a f y x R Z Y X 32 1 321321 12、共线方程:在摄影成像过程中,摄影中心S 、像点a 及其对应的地面点A 三点位于同一 条直线上。常见共线方程如下: ?????? ? -+-+--+-+--=--+-+--+-+--=-)()()()()()()()()() ()()(33322233311100Zs Z c Ys Y b Xs X a Zs Z c Ys Y b Xs X a f y y Zs Z c Ys Y b Xs X a Zs Z c Ys Y b Xs X a f x x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上式中,(x,y )为像点a在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X A ,Y A ,Z A )为像点对应物点A在地面坐标系中的坐标;(Xs,Ys,Zs)为投影中心S在地面坐标系中的坐标;ai 、bi 、ci 9个方向余弦,其中含有三个外方位元素。 13、共线方程的应用: ① 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和多像空间前方交会 ②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光束法平查中的基本数学模型 ③ 构成数字投影的基础 ④ 计算模拟影像数据(已知影像内外方位元素和物点坐标求像点坐标) ⑤ 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 )与共线方程制作数字正射影像

航空摄影技术标准

1、航空摄影技术规范 (1)《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定》 (2)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3)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4)《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 (5)GB 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6)GB/T 19294-2003《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 (7)《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 (8)《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CH/Z3004-2010) (9)MH/T 1005-1996《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中国民用航空总局(10)MH/T 1006-1996《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11)GB/T 16176-1996《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 (12)《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国家测绘局 (13)GB 15967-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 (14)GB/T 6962-2005《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15)GB 7931-2008《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16)GB 7930-2008《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17)GB/T 20257.1-200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18)GB 14804-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19)GB/T23236-2009《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 (20)GB/T 1832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 (21)CH 1002-19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22)CH 1003-19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23)国测国字【1997】20《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 (24)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25)GB/T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书

1 前言 1.1主要工作内容 (1)获取增城市市域范围内约1650平方公里真彩数码航片。 (2)沿增从高速、北三环高速和广河高速公路测绘面积约216平方公里1:2000数字线划图(DLG)。 (3)中心城区62平方公里1:2000数字线划图(DLG)修测。 (4)广汕路以北第一期测绘302平方公里1:2000数字线划图(DLG)。 (5)广汕路以北第二期测绘498平方公里1:2000数字线划图(DLG)。 (6)广汕路以南650平方公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生产。 1.2 技术依据 表1 技术依据

1.3 测区概况 增城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因地处连接香港、深圳、广州三个大都市的中部,被称之为“黄金走廊”。 全市地形北高南低,北部山地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8.3%;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约占全市面积的35.1%,低丘和台地集中在中南部,约占全市面积的23.2%;南部是广阔而典型的三角洲平原,加上河谷平原,约占全市面积的33.4%。航摄范围以行政境界为基础采用满图幅方式进行外扩设计。 1.4 气候状况 增城市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风调雨顺,全年平均气温为22.2度,年降雨量1869mm。 4~9月为雨季,占年降雨量的85%,10~3月为干季,占雨量的15%。受地形影响,降雨量北多南少;北部正果最多年降雨量3049.1mm,南部石滩最少年降雨量只有877mm。夏季常有台风侵入,年平均2次,最多年达7次,也有无台风的年份,风力最大可达11级,对南部地区影响较大。

图1 增城市航摄范围示意图1.5 飞行平台、航摄仪及摄影基地 飞行平台:运5 航摄仪:SWDC-4 机场:广州白云机场

测量学试题及详细答案-

第一章绪论 1、概念: 水准面、大地水准面、高差、相对高程、绝对高程、测定、测设 2、知识点: (1)测量学的重要任务是什么?(测定、测设) (2)铅垂线、大地水准面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基准线、基准面) (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异同。 (4)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高程起算面是否有关?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绝对高程的高程起算面分别是什么? (5)高程系统 (6)测量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7)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一、名词解释: 1.简单: 铅垂线:铅垂线是指重力的方向线。 1.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地物:测量上将地面上人造或天然的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貌: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中等: 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定即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又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特征点:特征点是指在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轮廓线上选择一些能表现其特征的点。 3.偏难: 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是指对地表沉降、滑动和位移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面上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和开裂等现象进行精密的、定期的动态观测,它对于地震预报、大型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和安全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水准面: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高程:地面点的高程是从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用H表示,如A点的高称记为H A。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绝对高程 H :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简称高程、海拨、正高。 相对高程 H′: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假定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测量工作的基本步骤:技术设计、控制测量、碎部测量、检查和验 收测绘成果 二、填空题 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对高程;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大地水准面,假定水准面 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平均,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和高程。距离,角度 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为x轴,向为正,以赤

摄影测量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摄影测量学-----是对研究物体进行摄影、量测和解译所获得的影象,获取被摄物体的几何信息和物理信息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摄影测量的特点 ?1、在影像上量测,无需接触物体本身,因此很少受自然地理等条件的限制。 ?2、影象是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信息丰富,可选择需要的物体影象进行量测、处理、 研究,从影象上获得最新最全面的几何或物理信息。 ?3、摄影测量大部分工作在内业进行,有利于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工作效率高。摄影测量分类 按摄影站的位置:航天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显微摄影测量、水下摄影测量 按研究对象不同:地形摄影测量、非地形摄影测量 按处理技术手段: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 摄影测量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模拟摄影测量阶段(1851-1970) ?解析摄影测量阶段(1950-1980) ?提出摄影测量新概念——数字投影代替物理投影 ?数字摄影测量阶段(1970-现在)

第二章摄影测量解析基础 中心投影的正片位置和负片位置 a)负片位置:投影平面和物点位在投影中心的两侧 b)正片位置:投影平面和物点位在投影中心同一侧 c)摄影时的位置是负片位置,解算时的位置是正片位置,为了解算的方便,像点 和物点之间的几何关系并没有改变; 摄影比例尺 d)摄影比例尺指摄影像片上一线段为l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距L之比 e)航摄比例尺----指水平像片,地面取平均高程时, 像片上的一线段Z与地面上相 应线段的水平距L之比 摄影仪摄影的要求 摄影方式 竖直摄影:摄影瞬间摄影机的主光轴近似与地面垂直 摄影航高:H=m?f 摄影重叠度 f)重叠摄影部分与整个像幅长的百分比称为重叠度 g)航向重叠p----同一条航线内相邻像片之间的影像重叠 h)旁向重叠q---相邻航线的重叠 P=60~65% q=30~35% 摄影比例尺特性 ? 1 )摄影比例尺愈大,则像片地面分辨率越高,有利影像的解译与提高成图的精度。 ?2) 摄影比例尺愈大,则摄影工作量增加, 摄影费用要增多,所以摄影比例尺要根据信息采集的精度确定。 量测用摄影机的特征 1.量测用摄影机的像距是一个固定的已知值 2.量测用摄影机承片框上具有框标 3.量测用摄影机的内方位元素值是已知的

航空摄影测量知识点概述

4D产品、航空摄影测量知识点 航摄准备:摄区基本情况分析、确定航摄设计用图、航摄空域申请、《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航摄设计:摄影比例尺的确定、 航摄分区的划分(a)分区界线应与图廓线相一致;b)分区内的地形高差不得大于四分之一航高(以分区的平均高度平面为基准面的航高)。c)在地形高差许可且能够确保航线的直线性的情况下,航摄分区的跨度应尽量划大,同时分区划分还应考虑用户提出的加密方法和布点方案的要求;e)当地面高差突变,地形特征差别显著或有特殊要求时,可以破图幅划分航摄分区。)、基准面高度的确定、航线的敷设、航摄基本参数的计算、航摄季节和时间的选择、航摄仪的选择与检定、航摄胶片的选择与测定; 空中摄影:设备的检测发、航摄试片、航空摄影、填写飞行日志; 摄影处理:配置冲洗药液、胶片冲洗、像片印制; 质量检查:像片重叠度、像片倾斜角、像片旋偏角、航线弯曲度、摄站航高差、航摄漏洞、航线偏差、影像质量; 成果提交: 1)航摄分区略图 2)航片索引图 3)航摄底片、像片 4)航摄仪检定表 5)航摄底片压平质量检测数据表6)航摄底片密度抽样测定数据表7)航摄飞行报告 8)附属仪器记录数据9)成果质量检查报告10)技术总结 11)航摄资料移交书12)合同规定的其他资料 摄影测量的主要任务之一:把地面按中心投影规律获取的摄影比例尺航摄像片转换成以测图比例尺表示的正射投影地形图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案例 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指标主要指定向误差和控制点残差:框标坐标残差绝对值一般不大于0.010mm,最大不超过0.015mm。扫描数字化航摄影像连接点上下视差中误差为 0.01mm(1/2像素),数码航摄仪获取的影像连接点上下视差中误差为1/3像素。 1、资料准备:像片索引图、数字/数字化航摄影像、航摄仪检定书、飞行记录资料、 区内现有小比例尺地形图、区域网像控点刺点片、区域网像控点联测成果。 2、像控点的转刺:航摄像片上平面点和平高点的刺孔偏离误差,不得大于像片上的0.1 毫米,高程点如选在明显目标点上,则要求相同,像控点的刺孔要小,刺孔直径最大不得超过0. 2毫米 3、像控点的选点观测:像片控制点的一般应满足下列条件: a)像片控制点的目标影像应清晰,易于判读;目标条件与其他像片条件矛盾时应着 重考虑目标条件;b)布设的控制点应能公用;c)控制点距像片边缘不应小于1cm (18cm X 18cm像幅)或1. 5cm (23cm X23cm),综合法成图的控制点距航向边缘不应小于上述规定的1/2;d控制点距像片的各类标志应大于1mm; 4、定向:定向点残余上下视差、同一航带模型连接差。 5、网平差计算:平差计算、精度检查 6、分区接边:同比例尺、同地形类别、同比例尺、不同地形类别、不同比例尺 7、检查:像控点成果使用正确性检查、航摄仪检定参数与航摄参数、各项平差计算 的精度、提交成果的完整性 8、整理与提交:起算数据文件、像点坐标原始观测值文件、平差结果文件、影像外 方位元素文件、精度评定文件、测区加密分区图、区域网略图、成果检查与技术总结报告。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与数字正射影像制作合同

合同编号: 技术开发(委托)合同项目名称:郑州市航空港区数字航空摄影与1:1000数 字正射影像地图制作 委托方(甲方):郑州航空港区管理委员会 受托方(乙方):中煤地(西安)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签订时间: 2014年 4月25日 签订地点:郑州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印制

填写说明 一、本合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印制的技术开发(委托)合同示范文本,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可推介技术合同当事人参照使用。 二、本合同书适用于一方当事人委托另一方当事人进行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或者新品种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所订立的技术开发合同。 三、签约一方为多个当事人的,可按各自在合同关系中的作用等,在“委托方”、“受托方”项下(增页)分别排列为共同委托人或共同受托人。 四、本合同书未尽事项,可由当事人附页另行约定,并可作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五、当事人使用本合同书时约定无需填写的条款,应在该条款处注明“无”等字样。

本合同为郑州航空港区管理委员会(下简称甲方)委托受托方中煤地(西安)视讯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乙方),进行郑州航空港区数字航空摄影与1:1000数字正射影像地图制作开发工作,并支付相关费用。双方经过平等协商,在真实、充分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着平等自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一致同意签订如下合同: 第一条:测绘范围 按甲方提供的摄区范围,面积约398.6平方公里。 摄区边界个拐点坐标及指定区域的植被调查范围图纸附后。 第二条:测绘内容及要求 1. 摄影面积:约398.6平方公里 2. 测绘内容: (1)真彩色航空摄影约398.6平方公里 (2)1:1000正射影像图制作约398.6平方公里 (3)植被范围调查 35平方公里 3. 技术要求: (1)航空摄影

航空摄影测量课程设计

《航空摄影测量学》 课程设计 学校:华东交通大学 班级:12级测绘(2)班2015年6月9日

目录 目录 (2) 第一章:课设准备工作 (3) 1.课设目的 (3) 2.课设的要求 (3) 3.课设中的精度要求 (3) 4.课设内容和原理 (4) 第二章:MapMatrix课设操作步骤 (7) 1.新建工程以及添加测区参数和影像 (7) 2.内定向 (13) 3.相对定向 (15) 3.绝对定向 (20) 4.核线、匹配采样 (22) 5.生成DEM (25) 6.创建DOM (29) 第三章:VirtuoZo课设操作步骤 (32) 1.启动VirtuoZo (32) 2.建立测区 (32) 3.创建相机参数及外控点文件 (33) 4.引入影像 (35) 5.创建模型 (37) 6.模型定向 (40) 7.量测控制点 (44) 8.绝对定向计算 (45) 9.定义核线范围 (47) 10.生成核线影像 (48) 11.DEM生产 (49) 12.DOM生产 (57) 13.DLG生产 (65) 第四章:课设感想 (69)

第一章:课设准备工作 1.课设目的 (1)巩固这两个学期对《摄影测量学》和《数字摄影测量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摄影测量中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测标测图、生成、编辑DEM(数字高程模型)等方法的综合运用。 (2)通过该实习,使学生掌握摄影测量最基本原理及用摄影测量手段进行测量的方法和步骤,熟悉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应用软件,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网络版上练习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高程点和地物的测绘。 (3)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在摄影测量工作中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设的要求 (1)正确引入数字影像、相机参数及控制点文件。 (2)进行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并满足《规范》的要求。 (3)按地形图测绘的要求测得一像对的地物与高程点。 (4)进行影像匹配,生成编辑数字高程模型。 (5)生成正射影像。 3.课设中的精度要求 (1)内定向精度:中误差 0.005mm (2)相对定向精度:每点残差 0.020mm ; 中误差 0.010mm (3)绝对定向精度:所有点平面及高程中误差小于 0.3m (4)匹配窗口及间隔为 9 (5)DEM格网间隔为10m (6)正射影像分辨率 0.5mm (7)等高线间隔 5m (8)模型拼接精度:中误差小于2.0m,大于三倍中误差的点不超过百分之一(9)成图比例尺 1:5000 摄影测量过程应反复训练,达到软件使用熟练,操作合理,各种数据文件的查看和修改快捷等。

航空摄影测量的技术流程汇总

嘉鱼市国土资源局航空摄影测量及DEM、DOM、DLG生产项目 技术文件 [航空摄影部分] 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09年10月

目录 1 航摄技术文件 (3) 1.1技术说明 (3) 1.1.1 含惯导的ADS40技术路线 (3) 1.1.2 不含惯导的DMC技术路线 (5) 1.1.3 传统彩色胶片相机技术路线 (6) 1.1.4 作业流程 (7) 1.2技术方案 (8) 1.2.1 主要工作内容 (8) 1.2.2 技术依据 (8) 1.2.3 测区概况 (9) 1.2.4 成图规格 (11) 1.2.5 航空摄影 (12)

1航摄技术文件 1.1技术说明 1.1.1含惯导的ADS40技术路线 ADS40是由全球著名的摄影测量公司徕卡公司开发的线阵列推扫式摄影系统,它高度集成了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测量单元(IMU),其中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与地面基站GPS或精密星历数据联合解算后能够以2HZ频率提供高精度绝对坐标,具有长时低频高精度特点;惯性测量单元能够以200HZ频率记录航摄仪相对位置和高精度姿态数据,具有短时高频高精度的特点,两者紧密集成能够有效补偿彼此的系统误差,利用ADS40进行航空摄影,可以为每条扫描线产生准确的外方位元素。而利用摄影测量技术成图的关键技术是如何获取精确的影像外方位元素以恢复摄影时的立体状态,使用ADS40航摄系统进行航摄,一方面可以直接获取高清晰、高品质、高分辨率、多光谱数字航摄影像,另一方面能够获取每一条扫描影像的外方位元素,这样在影像后处理过程中只需结合精密卫星星历或GPS同步观测数据就能够得到准确的外方位元素,从而恢复整条航带摄影时的立体构像;空三加密处理时只需要在加密分区四角和中心加测像片控制点就可以保证影像空三加密精度,大大减少外业像控点数量,同时ADS40基高比较大,高程量测精度高,也可以成倍地减少外业高程控制点测量工作,有效缩短成图周期。4 采用ADS40实施航摄的总体技术步骤包括资料收集和空域申请、POS 辅助航空摄影、像片控制测量、航摄内业四个部分。 首先,根据合同要求收集测区必要的控制,地形图分幅图名,市行政划

第二章 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知识 主要内容 1.航摄仪和感光材料 2.航摄基本知识及其作用 比例尺重叠度(航向旁向) 相片偏角 3.投影比较:类型特点 第一节航空摄影仪与感光材料 一、航空摄影仪 指航空摄影机、地面摄影测量用的摄影经纬仪,以及近景摄 影测量用的摄影机,简称摄影机。主要由暗箱和镜箱构成。 1.镜箱物镜 物镜筒 座架 框标平面镜箱体是一个可调节摄影物镜与像平面之间距离的封闭筒 2.暗箱: 3.框标平面:镜箱体后端为一金属框架,研磨成极为精确的平面 作用:像点坐标量测 3.框标坐标: 在框标平面内区其交点作为坐标原点,建立起框标直角坐标系。航摄软片紧密贴附在框标平面上,所以框标平面即为像

平面的位置。 4.像主点:摄影机主光轴与像平面的交点 5.摄影机主距(像片主距):摄影机物镜后节点到像片主点的垂距称为摄影机主距,也叫像片主距,一般用字母f表示。 二、分类 (一)按摄影物镜焦距和像场角分为: 1.短焦距航摄仪, f<150 mm,相应的像场角为β>100o; 2.中焦距航摄仪 f:150 mm<<300 mm,像场角为70o<β<100o; 3.长焦距航摄仪 f>300 mm,相应的像场角为2≤70o。 二、分类 (二)按照像幅(正方形)大小分: 1.短焦距航空摄影机的像幅多为18 cm×18 cm 2.中焦距航空摄影机的像幅有18 cm×18 cm和23 cm×23 cm 3.长焦距航空摄影机的像幅多为23 cm×23 cm和30 cm×30 cm 第二节航空摄影测量对摄影资料的基本要 求 ?测绘地形------摄影多采用竖直摄影方式,即航摄机在曝光瞬 间物镜主光轴保持垂直于地面。 ?《航空摄影测量规范》要求像片倾角应小于2o~3o。

摄影测量知识点

第一章 1、传统摄影测量学定义:摄影测量学是利用光学摄影机获取的像片,经过处理以获取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2、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定义:摄影测量与遥感是从非接触成像及其他传感器系统,通过记录、量测、分析与表达等处理,获取地球及其环境和其他物体可靠信息的工艺、科学与技术。(其中,摄影测量侧重于提取几何信息,遥感侧重于提取物理信息。也就是说,摄影测量是从非接触成像系统,通过记录、量测、分析与表达等处理,获取地球及其环境和其它物体的几何、属性等可靠信息的工艺、科学与技术) 3、摄影测量的分类 ①按距离远近:航天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显微摄影测量 ②按用途:地形摄影测量、非地形摄影测量 ③按处理手段: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 4、地形摄影测量的主要任务:测绘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及城镇、农业、林业、地质、交通、工程、资源与规划等部门需要的各种专题图,建立地形数据库,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三维基础数据 5、非地形摄影测量的主要任务:用于工业、建筑、考古、医学、生物、体育、变形观测、事故调查、公安侦破与军事侦察等方面 6、数字地图:DLG(数字线划地图)、DOM(数字正射影像)、DEM(数字高程模型)、DRG (数字栅格地图) 7、摄影测量的特点: ①无需接触物体本身获得被摄物体信息(较少受到周围环境与条件的限制) ②由二维影像重建三维目标 ③面采集数据方式 ④同时提取物体的几何与物理特性 8、摄影测量学的三个发展阶段: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 9、模拟摄影测量:利用光学/机械投影方法实现摄影过程的反转,用两个/多个投影器模拟摄影机摄影时的位置和姿态构成与实际地形表面成比例的几何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量测得到地形图和各种专题图 10、模拟摄影测量的特征: ①形成了较完整的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概念 ②依据相片变为地形图的作业过程及需要,生产了大量复杂、昂贵的摄影测量仪器 ③根据仪器及测量原理的不同,形成了较完整的相片变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11、模拟立体测图仪分为:光学投影、光学-机械投影、机械投影 12、1957年,海拉瓦博士提出解析测图仪的思想,标志着解析摄影测量的开始 13、解析摄影测量: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手段,通过对摄影像片的量测和解析计算来研究和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并提供各种摄影测量产品的一门科学。 14、解析测图仪与模拟测图仪的主要区别:前者使用的是数字投影方式,后者使用的是模拟的物理投影方式。 仪器设计和结构上的不同:前者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坐标量测系统,后者使用纯光学、机械型的模拟测图装置 操作方式的不同:前者是计算机辅助的人工操作,后者是完全手工操作

武汉大学航空摄影测量复习资料

绪言: 遥感(Remote Sensing )R.S.:定义——不直接接触物体本身,而是通过电磁波来探测地球和其它星体的物体性质及特点的一门综合性的探测技术。 第一章感光测定 定义——定量的研究光对感光层的作用,并以数量表示其特性的一种方法称为感光测定。 感光特性: 感光度 S 反差系数γ 宽容度 L 灰雾密度 D0 感色性 微观特性: 分辨率 R 清晰度 A 颗粒度 RMS 调制传递函数 MTF 曝光量H ——感光材料的乳剂层在曝光时间内单位面积所受光通量的总和。 光学密度 D——感光材料经曝光显影后变黑的程度。 阻光率O=F0/F F0为入射光通量,F为出射光通量。 光学密度(密度):D=l g O 景物的反差U:景物中最亮部分的亮度与最暗部分的亮度之比。 影像反差△D:影像的最大密度与最小密度之差。 感光测定的步骤:曝光摄影处理量测密度绘制特性曲线 灰雾部分D0,趾部,直线部分,肩部,反转部分 反差系数γ——特性曲线的直线部分的斜率 γ=1 正确恢复了被摄景物的亮度差 γ>1 夸大了被摄景物的亮度差 γ<1 缩小了被摄景物的亮度差 从数值上说明了景物反差与影像反差之间的 关系,不受ΔD的影响,它是感光材料客观存在的 特性,它受显影条件的影响。 宽容度L——感光材料能够按比例记录景物亮度的曝光量范围。 分辨率:感光材料能清晰表达被摄景物微小细部的能力。 第二章空中摄影物理基础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与散射作用有哪些异同点 吸收:(1)H20、CO2吸收红外,O3吸收紫外,尘埃则是非选择性吸收;(2)改变了太阳辐射的内能,使直射阳光的辐射能降低;(3)吸收仅降低大气透射率,航空景物反差不变。 散射:(1)散射强度取决于大气中气体分子的含量,有瑞利散射和弥散射两种;(2)散射只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不改变内能;(3)散射会产生空中蒙雾亮度,降低航空景物的反差。 2、能够穿过大气层的电磁波谱段称为大气窗口;无法穿过大气层的电磁波谱段称为大气屏障。

航空摄影测量实习报告

航空摄影测量实习报告 航空摄影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是摄影测量学和遥感技术相应用的综合实习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实习掌握摄影测量的原理、影像处理方法、成图方法,掌握遥感的信息获取、图像处理、分类判读及制图的方法和作业程序。从而更系统地掌握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通过实习使我们更熟练地掌握摄影测量及遥感的原理,信息获取的途径,数字处理系统和应用处理方法。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我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工作认真、实事求是、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以后从事生产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素质基础。 二、实习内容 1) 遥感影像图制作; 2) 相片控制测量; 3) 航空摄影测量相对立体观察与两侧; 4) 航片调绘、遥感图像属性调查; 5) 相片及卫片的判读及调绘 6) 调绘片的内页整饰 7) 撰写实习报告,提交成果。 三、实习设备与资料 1) 摄影测量与遥感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2) 通过电脑查找有关这门学科的实践应用及其它相关知识等。 3) 电脑上相关的摄影测量的图片信息资料及判读方法。 4) 现有的实习报告模板及大学城空间里的相关教学资料。 四、实习时间与地点 时间:XX年6月19日——XX年6月26日。 地点:学校图书馆、教室、寝室及搜集摄影测量与遥感这门学科的资料等相关地方。 五、实习过程 5.1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的发展情景 摄影测量与遥感是从摄影影像和其他非接触传感器系统获取所研究物体,主要是地球及其环境的可靠信息,并对其进行记录、量测、分析与应用表达的科学和技术。随着 摄影测量发展到数字摄影测量阶段及多传感器、多分辨率、多光谱、多时段遥感影像与空间科学、电子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边缘学科的交叉渗透、相互融合,摄影测量与遥感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型的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由于它的科学性、技术性、应用性、服务性以及所涉及的广泛科学技术领域,其应用已深入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 5.2单张像片测量原理 单张像片测图的基本原理是中心投影的透视变换,而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则是立体测图的基本原理。广义来说,前一情况的基本原理也是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20世纪30年代以后,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都是应用各种结构复杂的光学机械的精密仪器来实现的。50年代,开始应用数学解析的方式来实现。图1就是用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的相机检校

文章编号:049420911(2005)1120041202中图分类号:P204 文献标识码:B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的相机检校 张建霞1,2,3,王留召2,3,4,刘先林3,李天子2,3,郭 辉2,3 (1.西安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4;2.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454001;3.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39;4.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690053) C amera C alibration for Digital Air Survey ZH ANGJian 2xia ,W ANGLiu 2zhao ,LI U X ian 2lin ,LI T ian 2zi ,G UO Hui 摘要:介绍数字航空摄影测量中数字相机检校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检校场的建立、检校的数学模型及解算和检校结果的验证 等内容。通过实例验证与分析得出结论,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系统研究的后续工作提供基础性的保证。 关键词:数字影像;相机检校;检校参数;航空摄影测量 收稿日期:2005204205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资助项目(0524220043) 作者简介:张建霞(19752),男,江苏淮安人,讲师,主要从事摄影测量教学和研究工作。 一、引 言 目前国内航空摄影测量仍然大量使用进口的模拟航空摄影相机,不仅价格昂贵,要使用胶片,还要用昂贵的仪器进行胶片影像数字化,而且胶片动态 范围小(6~7bit ),航摄质量低,测图周期长,影响整个行业进步。另外,近几年国家每年有1亿多元的航空摄影任务,以国家、集体,甚至个人等形式的航摄队伍,都难以完成,只有发展新的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系统,才能适应这一需要。航空摄影用数字相机是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的关键设备,而数字相机不是专门为摄影测量设计的,是非量测相机,其内方位元素无法直接测定,也存在较大的光学畸变差。因此,数字相机的严格检校是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二、数字相机检校 1.数字相机及其检校 数字相机是由传统相机演变而来,仍使用传统的光学系统,只是图像信息的载体发生了变化,在原有胶片的位置换上了CC D 芯片。景物光信号通过CC D 转换为电信号,再由模数转换形成数字影像。 数字相机检校的目的是恢复影像光束的正确形状,即通过检校获取影像的内方位元素和各项畸变系数。 2.数字相机检校内容及误差来源分析 数字相机的检校内容包括主点位置(x 0,y 0)的测定;主距(f )的测定;光学畸变系数的测定。数字相机的误差由光学误差、电学误差和机械误差组成。 光学误差主要是指光学畸变误差,即指相机物镜系 统制作、装配引起的像点偏离其理想位置的点位误差,它分为径向畸变差和偏心畸变差两类;电学误差主要包括行同步误差、场同步误差和采样误差;机械误差是指从光学镜头摄取的影像转化到数字化阵列影像所产生的误差,主要由以下两个因素引起:①扫描阵列不平行于光学影像,致使数字化影像相对于光学影像有旋转;②每个阵列元素尺寸不同而产生不均匀变形。 3.数字相机检校的数学模型 本检校是一种基于空间后方交会的检校方法。它以共线方程为基础,以像点坐标作为观测值,解求相机内外方位元素、畸变系数以及其他附加参数的检校方法。顾及改正项的共线方程式为(x -x 0)+Δx =  -f a 1(X -X S )+ b 1(Y -Y S )+ c 1(Z -Z S )a 3(X -X S )+b 3(Y -Y S )+c 3(Z -Z S ) (y -y 0)+Δy =  -f a 2(X -X S )+ b 2(Y -Y S )+ c 2(Z -Z S ) a 3(X -X S )+ b 3(Y -Y S )+ c 3(Z -Z S ) (1)以像点坐标为观测值,可列出误差方程式 V =AX E +BX I +CX AD -L (2)式中,X E 表示影像外方位元素;X I 表示影像内方位 元素;X AD 表示一些附加参数,主要包括光学畸变改正项。 三、检校实例 1.概 述 本次数字相机检校的数学模型解算引进了墨尔 1 42005年 第11期 测 绘 通 报

航空摄影测量实习报告(精品版)

航空摄影测量实习报告(精品 版) Practice report of aerial photogrammetry ( 实习报告 ) 汇报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于工作总结/工作汇报/年终总结/全文可改

航空摄影测量实习报告(精品版) 一、实习目的 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是摄影测量学和遥感技术相应用的综合实习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实习掌握摄影测量的原理、影像处理方法、成图方法,掌握遥感的信息获取、图像处理、分类判读及制图的方法和作业程序。从而更系统地掌握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通过实习使我们更熟练地掌握摄影测量及遥感的原理,信息获取的途径,数字处理系统和应用处理方法。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我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工作认真、实事求是、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以后从事生产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素质基础。 二、实习内容 1)遥感影像图制作; 2)相片控制测量;

3)航空摄影测量相对立体观察与两侧; 4)航片调绘、遥感图像属性调查; 5)相片及卫片的判读及调绘 6)调绘片的内页整饰 7)撰写实习报告,提交成果。 三、实习设备与资料 1)摄影测量与遥感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2)通过电脑查找有关这门学科的实践应用及其它相关知识等。 3)电脑上相关的摄影测量的图片信息资料及判读方法。 4)现有的实习报告模板及大学城空间里的相关教学资料。 四、实习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1年6月19日——2011年6月26日。 地点:学校图书馆、教室、寝室及搜集摄影测量与遥感这门学科的资料等相关地方。 五、实习过程 5.1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的发展情景

遥感导论知识点整理(梅安新版)

遥感导论知识点整理 【题型】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名词解释 四、简答题 五、论述题 注意:标注页码的地方比较难理解,希望大家多看看书,看看ppt。【第一章】绪论 1、【名】遥感(remote sensing) 广义: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 定义:是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也就是不直接接触物体,从远处通过探测仪器接收来自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处理,判别出目标地物的属性。 2、遥感系统 包括: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源)、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5个哦亲!详见书第2页图哈~) 3、【名】信息源:任何目标具有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的性质,被称为遥感的信息源。 4、遥感的类型: a)按照遥感平台分 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空间)遥感、航宇遥感 b)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 紫外遥感(0.05μm-0.38μm)、可见光遥感(0.38-0.76μm)、红外遥感(0.76-1000μm)、微波遥感(1mm-10m) c)按工作方式分 主动遥感、被动遥感;成像遥感、非成像遥感 5、遥感的特点: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经济性 6、遥感发展简史 Remote Sensing 的提出:美国学者布鲁伊特于1960年提出,61年正式通过。 遥感发展的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 1839年,达格雷发表第一张空中相片; 1858年,法国人用气球携带照相机拍摄了巴黎的空中照片。 1882年,英国人用风筝拍摄地面照片; J N Niepce (1826, France) The world’s first photographic image Intrepid balloon, 1862 1906, Kites Pigeons, 1903. (2)航空遥感阶段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创造了条件。 1909年,意大利人首次利用飞机拍摄地面照片。 一战中,航空照相技术用于获取军事情报。 一战后,航空摄影用于地形测绘和森林调查与地质调查。 1930年,美国开始全国航空摄影测量。 1937年,出现了彩色航空像片。 (3)航天遥感阶段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意义重大。 70年代美国的陆地卫星 法国的Spot卫星 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中国,印度,巴西等。 卫星遥感 Landsat Spot NOAA EO-1 Terra/modis Ikonos 7、我国遥感发展概况 50年代航空摄影和应用工作。 60年代,航空摄影工作初具规模,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70年代,腾冲遥感实验获得巨大成功。 70.4.24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80年代是大发展阶段。 目前在轨运行卫星:海洋卫星、气象卫星、中巴资源卫星、环境卫星等。 8、遥感的应用 (1)资源调查与应用 1. 在农业、林业方面的应用 农、林土地资源调查、病虫害、土壤干旱、盐化沙化的调查及监测。 土地利用类型调查 精细农业 作物估产 “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