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镜反应和铜镜反应

银镜反应和铜镜反应
银镜反应和铜镜反应

化学教学论实验

银镜反应和铜镜反应

华师大

姓名:

学号:

一、实验目的

研究生成金属镜(银镜、铜镜)的条件,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

(1)银氨溶液的配制:

AgNO3+NH3?H2O=AgOH↓+NH4NO3

AgOH+ 2NH3?H2O= [Ag(NH3)2]OH+2H2O

(2)银镜反应:

甲醛溶液与银氨溶液反应:

HCHO + 4[Ag(NH3)2]++4OH----> 4Ag↓ + 6NH3↑ + (NH4)2CO3 + 2H2O

葡萄糖溶液与银氨溶液反应:

CH2OH(CHOH)4CHO+2[Ag(NH3)2]++2OH-→H2O+2Ag↓+3NH3↑+CH2OH(CHOH)4COO NH4

甲酸钠溶液与银氨溶液反应:

HCOO-+2[Ag(NH3)2]++2OH-→CO32-+2Ag↓+NH4++3NH3↑+H2O.

(3)铜镜反应:

CH2OH(CHOH)4CHO+Cu(OH)2→CH2OH(CHOH)4COOH+ Cu↓+H2O

其中加入酒石酸钾钠,可与铜离子络合,起到了稳定铜离子的作用。

①实验用品

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培养皿、石棉网、烧杯、铁架台

试剂:10%氢氧化钠溶液、5%硝酸银溶液、0.5M氨水、浓氨水、7%硫酸铜溶液、6M盐酸、3%葡萄糖溶液、37%甲醛溶液、甲酸钠溶液、酒石酸钾钠溶液、银氨溶液、10%氯化亚锡溶液

三、实验步骤

四、分析与讨论

1、银镜反应:

①在上述表格中分别用(1)酒石酸钾钠溶液,(2)甲醛溶液,(3)葡萄糖溶

液,(4)甲酸钠溶液进行的银镜反应中,以葡萄糖溶液的效果最佳,甲酸钠次之,均生成了十分光亮的银镜,镀层均匀,紧贴试管壁,现象明显

②实验(2):实验中由于我们小组是将甲醛沿着试管壁加入,因此壁上出现

了小款银镜,溶液中立即出现灰黑色,因为甲醛分子中含有两个醛基,与该银氨溶液的反应太敏感,使银析出过快而变黑,不能生成均匀光亮的银镜镀层。

③对比实验(3)与其探究:实验(3)中多加了氢氧化钠溶液,而生成的银

镜效果更加好。因为在碱性溶液中醛类的还原能力比在酸性溶液中强,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大PH有利于银镜的生成。所以在银氨溶液的配制或实验中首先加入10%NaOH 溶液使硝酸银先生成沉淀后在加入0.5M氨水使沉淀溶解, 这种方法配制的银氨溶液往往可以使银镜很快生成。

实验--银镜反应

基本定义 银镜反应(英语:silver mirror reaction),是一种化学反应,指的是还原银离子,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 用途 银镜反应主要用来检测醛基(即-CHO)的存在。 实验器材 试管,酒精灯,烧杯,石棉网,三角架,胶头滴管,葡萄糖溶液,氨水,硝酸银溶液。 实验方法 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硝酸银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然后一边振荡试管,可以看到白色沉淀。再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叫银氨溶液). 乙醛的银镜反应: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在此过程中,不要晃动试管,否则只会看到黑色沉淀而无银镜。) 葡萄糖的银镜反应:滴入一滴管的葡萄糖溶液,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 反应本质这个反应里,硝酸银与氨水生成的银氨溶液中含有氢氧化二氨合银,这是一种弱氧化剂,它能把乙醛氧化成乙酸(即-CHO被氧化成 -COOH),乙酸又与生成的氨气反应生成乙酸铵,而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从葡萄糖的角度来说,葡萄糖中有醛基,具有还原性,把硝酸银里的银离子还原成金属银 反应条件 碱性条件下,水浴加热。 反应物的要求: 1.甲醛、乙醛、乙二醛等等各种醛类即含有醛基(比如各种醛,以及甲酸某酯等) 2.甲酸及其盐,如HCOOH、HCOONa等等 3.甲酸酯,如甲酸乙酯HCOOC2H5、甲酸丙酯HCOOC3H7等等

4.葡萄糖、麦芽糖等分子中含醛基的糖 实验现象 还原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 实验原理 银镜反应的现象 反应方程式CH3CHO+2Ag(NH3)2OH→(水浴△)CH3COONH4+2Ag↓+3NH3+H2O 化合态银被还原,乙醛被氧化。备注:原理是银氨溶液的弱氧化性。本试验可以使用其他有还原性的物质代替乙醛,例如葡萄糖(与乙醛相似,也有醛基)等。甲醛(可看作有两个醛基)的话被氧化成碳酸铵(NH4)2CO3。C6H12O6+2Ag(NH3)2OH----→(水浴加热) C5H11O5COONH4+3NH3+2Ag↓+H2O 葡萄糖的反应方程式若要体现出葡萄糖内部的结构以及断键情况: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2Ag(NH3)2OH→(水浴加热) CH2OH-CHOH-CHOH-CHOH-CHOH-COONH4+2Ag↓+3NH3+H2O 注意事项 1.试管要洁净(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否则,只得到黑色疏松的银沉淀,没有银镜产生或产生的银镜不光亮。 2.溶液混合后,振荡要充分(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二)。加入最后一种溶液时,振荡要快,否则会出现黑斑或产生银镜不均匀。 3.加入的氨水要适量(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三)。氨水的浓度不能太大,滴加氨水的速度一定要缓慢,否则氨水容易过量。氨水过量会降低试剂的灵敏度,且容易生成爆炸性物质。 4.加碱可使乙醛与银氨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但如果滴加氢氧化钠过量,反应速率太快,产生的银镜会发黑。 5.银氨溶液只能临时配制,不能久置。如果久置会析出氮化银、亚氨基化银等爆炸性沉淀物。这些沉淀物即使用玻璃棒摩擦也会分解而发生猛

银镜反应最佳条件的探索

银镜反应最佳条件的探索 银镜反应主要用于鉴定醛,特别是用以区别醛和酮;当醛比酸容易获得时,这个反应也有合 成上的价值,所以银镜反应是醛酮性质实验中的一个典型实验。然而,学生在操作过程中, 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如所形成的银镜不均匀,发乌,发黑,有时甚至看不到 银镜。实验中有诸多因素对反应有影响,如托伦试剂的配制,反应时水浴的温度,醛的用量,容器的光洁度等。掌握这些因素对反应的影响,找到一个最佳反应条件,就会得到理想的实 验效果。 一、以下实验均固定AgNO3 用量,来分别讨论加入NaOH、NH3·H2O、CH3CHO 用量对反应 的影响 1.托伦试剂配置过程中NaOH 滴加量的影响 实验条件:2%的AgNO3 8ml,5%的NaOH(2 滴、3 滴、6滴、8 滴、10 滴),滴加氨水至沉淀刚好溶解;反应温度50℃~60℃;乙醛5 滴~6 滴。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NaOH 用量的影响 . 在托伦试剂的配制过程中,加入NaOH 有利于Ag2O 的生成,同时也可促进反应的进行。但 从实验结果来看,NaOH 用量太少,反应时间长并且实验结果也不理想。NaOH用量过多,氨 水用量增大,形成的银镜发黑。所以加入NaOH虽可加快反应速度,但不可多加。从表1 看,2%的AgNO38ml溶液加入6 滴左右的NaOH 实验效果最佳。 2.托伦试剂配制过程中氨水用量的影响 实验条件:2%的AgNO3 2ml 加一滴5%的NaOH,水浴温度为50℃~60℃,乙醛用量为5~6 滴。实验中氨水用量分为三种情况: (1)滴加氨水至溶液澄清,但有微量沉淀。(A) (2)滴加氨水至沉淀刚好溶解。(B) (3)氨水过量。(轻微过量,过量较多)(C1)(C2)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氨水用量的影响: . 从上述结果看出,A、B 两组的氨水用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不大,所以配制托伦试剂的时侯,滴加氨水使沉淀刚好溶解最好。若溶液已澄清,虽有微量沉淀也仍然能得到较好的效果。若 氨水过量,将会与溶液中的Ag2O结合,生成易爆炸的物质(雷爆银Ag3N)),不仅影响试 剂本身的灵敏度,而且受热时可能引起爆炸,有关反应为: 3Ag2O+2NH3=3H2O+2Ag3N,2Ag3N=6Ag+N2↑ 实验证明,随着氨水加入量的增加(指过量),析出银镜的时间延长,生成的银镜不光亮, 甚至只能在试管壁上看到少许银斑,以致实验失败。因为银氨溶液中起氧化作用的 [Ag(NH3)2]+,它在溶液中发生电离生成Ag+ 和NH3,在发生银镜反应时,溶液中Ag+逐渐被 消耗,浓度逐渐变小,使得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这样使得银镜反应得以进行下去。 但是,如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相当于增加了产物NH3的浓度,会使该电离平衡向逆反应

实验银镜反应

袃基本定义 薄银镜反应(英语:silvermirrorreaction),是一种化学反应,指的是还原银离子,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 薀用途 蚈银镜反应主要用来检测醛基(即-CHO)的存在。 芄实验器材 肂试管,酒精灯,烧杯,石棉网,三角架,胶头滴管,葡萄糖溶液,氨水,硝酸银溶液。艿实验方法 螈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硝酸银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然后一边振荡试管,可以看到白色沉淀。再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叫银氨溶液). 蚅乙醛的银镜反应: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在此过程中,不要晃动试管,否则只会看到黑色沉淀而无银镜。) 螄葡萄糖的银镜反应:滴入一滴管的葡萄糖溶液,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 莂反应本质这个反应里,硝酸银与氨水生成的银氨溶液中含有氢氧化二氨合银,这是一种弱氧化剂,它能把乙醛氧化成乙酸(即-CHO被氧化成-COOH),乙酸又与生成的氨气反应生成乙酸铵,而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从葡萄糖的角度来说,葡萄糖中有醛基,具有还原性,把硝酸银里的银离子还原成金属银 螈反应条件

肆碱性条件下,水浴加热。 膂反应物的要求: 肁 1.甲醛、乙醛、乙二醛等等各种醛类即含有醛基(比如各种醛,以及甲酸某酯等) 袇 2.甲酸及其盐,如HCOOH、HCOONa等等 蒇 3.甲酸酯,如甲酸乙酯HCOOC2H5、甲酸丙酯HCOOC3H7等等 袄 4.葡萄糖、麦芽糖等分子中含醛基的糖 袀实验现象 羇还原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 薄实验原理 莂银镜反应的现象 虿反应方程式CH3CHO+2Ag(NH3)2OH→(水浴△)CH3COONH4+2Ag↓+3NH3+H2O化合态银被还原,乙醛被氧化。备注:原理是银氨溶液的弱氧化性。本试验可以使用其他有还原性的物质代替乙醛,例如葡萄糖(与乙醛相似,也有醛基)等。甲醛(可看作有两个醛基)的话被氧化成碳酸铵(NH4)2CO3。C6H12O6+2Ag(NH3)2OH----→(水浴加热) C5H11O5COONH4+3NH3+2Ag↓+H2O葡萄糖的反应方程式若要体现出葡萄糖内部的结构以及断键情况:CH2OH-CHOH-CHOH-CHOH-CHOH-CHO+2Ag(NH3)2OH→(水浴加热) CH2OH-CHOH-CHOH-CHOH-CHOH-COONH4+2Ag↓+3NH3+H2O 肇注意事项 羅1.试管要洁净(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否则,只得到黑色疏松的银沉淀,没有银镜产生或产生的银镜不光亮。

银镜反应实验

银镜反应实验 银镜反应实验 醛类具有还原性,能被弱氧化剂硝酸银的氨溶液(又称Tollens试剂)氧化成羧酸。同时,银氨配合物中的银离子被还原析出金属银,在洁净的玻璃容器内壁上形成一薄层光亮的银镜,故称为银镜反应。 1:实验药品 2%硝酸银,4%氢氧化钠,稀氨水 2:实验步骤 1.用NAOH洗试管(加热) 2.2毫升2%硝酸银,加稀氨水至沉淀刚好溶解为止,再滴入 1-2滴4%氢氧化钠,摇匀,加2-3滴40%乙醛,用才摇动1分钟,使之变黄,静置即可得银镜. 3:实验原理 乙醛与氢氧化铜反应:取决于碱性强弱,而与是否新制无关。强碱性条件下,铜离子的络合物适当温度下均可反应。生成银氨络合物,该络合物的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附着在试管内壁上形成银镜。常用此反应检验醛基的存在。工业上用于玻璃涂银制镜和制保温瓶胆等。 银镜反应是醛基(-CHO)的特有反应。除醛类外,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葡萄糖酯、果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二:如何使“银镜反应”获得百分之百的成功? 除了将试管内壁刷洗干净外,再增加一道敏化工序。具体操作为:上课前先将试管做常规刷洗,即以少量去污粉加普通自来水用刷子刷洗试管内壁,再以自来水冲洗干净。关键的一步在课内进行,将敏化剂倒入试管使玻璃表层敏化,数秒后倒掉,再用少量蒸馏水清洗一次,以去除残留的敏化剂。紧接着,技课本所述把配制好的银氨溶液倒入经敏化处理的试管,滴加乙醛,在热水浴中反应。不久,银光闪闪,光可鉴人的金属银层就能致密牢固地附着在试管内壁上,“银镜反应”遂告完成。 敏化剂的配制极为简单,取氯化亚锡少许,配成0.2%。的氯化亚锡溶液即可。因每次实验用量极少,实际操作中,可用牙签蘸取一点氯化亚锡粉末,溶于数十毫升蒸馏水中摇匀后备用,需要注意的是敏化剂应现配现用,不能隔夜,否则会失效。 实验证明,用经过敏化处理后的试管做“银镜反应”成功率可达百分之百,镜面光亮程度不亚于工业制镜的水平。

银镜反应实验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银镜反应实验报告

编号:FS-DY-20513 银镜反应实验报告 篇一:银镜反应最佳反应条件探究 实验时间:双周四下午 实验目的:学会中学化学实验中探究性实验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实验要求:自行发现实验探究问题;自行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实验实施与实验问题发现及记录;实验报告与分析。 (选择某一中学化学实验问题或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进行查阅资料,设计实验,进而加以解决) 一、探究问题的提出 醛的还原性是醛类化合物一项很重要的化学性质, 其中银镜反应是醛类化合物的重要鉴别反应。除此之外,工业上常用这个反应来对玻璃涂银制镜和制保温瓶胆。如果银镜反应条件掌握不好,很难出现明亮的银镜, 往往形成灰色沉淀。实验效果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及工业生产。

二、相关资料查阅综述 通过查阅不同资料,总结出乙醛银镜反应的适宜条件有如下几种: 条件一:乙醛氧化反应条件的选择一文[1] , 归纳出乙醛银镜反应较适宜条件为:50~60 ℃, 5 %AgNO3 溶液1ml 、1 %的NaOH 溶液1 滴, 2 %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加5 %乙醛3~4 滴。 条件二:根据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乙醛银镜反应条件为:2%AgNO3 溶液1ml 、2%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加3滴乙醛,震荡后置于热水浴中温热。 条件三:文献【2】中的条件为:3%AgNO3 溶液1ml,2 %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pH值约为9—10,乙醛浓度为20%—40%,水浴温度为60℃。 三、问题解决设想(思路)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我们小组决定采用控制变量法探讨硝酸银的浓度、温度以及乙醛的浓度对银镜反应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出乙醛银镜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 四、实验设计方案

甲酸银镜反应实验条件研究-化工

甲酸银镜反应实验条件研究-化工

————————————————————————————————作者:————————————————————————————————日期:

甲酸银镜反应实验条件研究-化工 甲酸银镜反应实验条件研究 刘婷 (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南京210029) 现在的化学教材和化学参考书都认为“甲酸分子既有羧基,又有醛基,既具有羧酸的通性,又具有醛的还原性,可发生银镜反应[1]”。但是学生实验往往难以成功,影响了学生对甲酸还原性的认识。笔者也多次试验,由于教材中对甲酸银镜实验的表述过于简单,据此进行试验,偶尔能生成光亮的银镜,成功率比较低,多得到黑色浑浊液。又有很多研究认为由于甲酸分子的p-π共轭效应,在甲酸分子或甲酸根离子中均不存在典型的醛基,所以不发生银镜反应[2]。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为了提高甲酸银镜反应的成功率,帮助学生对于甲酸的结构和特性,尤其是甲酸的还原性的理解,本文就影响甲酸银镜反应的几个条件进行了研究,硝酸银溶液的浓度,氨水溶液的浓度,甲酸溶液的浓度,水浴温度四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试验,具体操作步骤和结果如下。 1 仪器和主要试剂 电热恒温水浴锅,硝酸银、氨水、甲醛、甲酸均为分析纯。 2 实验内容 2.1 实验条件和银镜外观标准 所有试管用氢氧化钠煮沸,再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润洗备用。 银镜外观标准: 一级:银白色银镜,均匀致密,效果最佳; 二级:灰白色或灰黑色银镜,比较均匀致密,效果较好;

三级:局部或斑点状银镜,效果较差; 四级:无银镜或黑色浑浊。 2.2 溶液配制方法 银氨溶液配制,取所需浓度硝酸银溶液10滴,逐滴加入所需浓度氨水溶液,边加边振摇直至沉淀恰好溶解,然后加入甲酸或甲醛5滴,振摇,放入水浴中加热。 2.3 实验内容和结果分析 2.3.1 硝酸银溶液的浓度和氨水溶液的浓度对银镜反应的影响 选择0.25mol/L、0.5mol/L、0.75mol/L、1mol/L 4种浓度的硝酸银溶液,1mol/L、2mol/L、3mol/L、6mol/L 4种浓度的氨水溶液,5%甲醛溶液,观察并记录银镜的产生,选出最合适的硝酸银和氨水浓度,结果见表1。 现象:从表1可见,3mol/L和6mol/L氨水浓度大,容易过量,影响银镜效果;0.25mol/L硝酸银溶度太稀,银镜效果不理想。0.75mol/L和1mol/L硝酸银效果较好,而1mol/L和2mol/L氨水效果较好,从表上可见,选择1mol/L 的硝酸银溶液和1mol/L的氨水溶液做甲酸的银镜反应最为理想。 2.3.2 不同浓度的甲酸溶液和不同温度水浴对银镜反应的影响 选择1mol/L的硝酸银浓度,1mol/L的氨水溶液,1%、5%、10%、30% 4

银镜反应实验报告范文

2020 银镜反应实验报告范文Contract Template

银镜反应实验报告范文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体会指的是接触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篇一:银镜反应最佳反应条件探究 实验时间:双周四下午 实验目的:学会中学化学实验中探究性实验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实验要求:自行发现实验探究问题;自行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实验实施与实验问题发现及记录;实验报告与分析。 (选择某一中学化学实验问题或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进行查阅资料,设计实验,进而加以解决) 一、探究问题的提出 醛的还原性是醛类化合物一项很重要的化学性质,其中银镜反应是醛类化合物的重要鉴别反应。除此之外,工业上常用这个反应来对玻璃涂银制镜和制保温瓶胆。如果银镜反应条件掌握不好,很难出现明亮的银镜,往往形成灰色沉淀。实验效果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及工业生产。 二、相关资料查阅综述

通过查阅不同资料,总结出乙醛银镜反应的适宜条件有如下几种: 条件一:乙醛氧化反应条件的选择一文[1],归纳出乙醛银镜反应较适宜条件为:50~60℃,5%AgNO3溶液1ml、1%的NaOH溶液1滴,2%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加5%乙醛3~4滴。 条件二:根据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乙醛银镜反应条件为:2%AgNO3溶液1ml、2%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加3滴乙醛,震荡后置于热水浴中温热。 条件三:文献【2】中的条件为:3%AgNO3溶液1ml,2%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pH值约为9―10,乙醛浓度为20%―40%,水浴温度为60℃。 三、问题解决设想(思路)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我们小组决定采用控制变量法探讨硝酸银的浓度、温度以及乙醛的浓度对银镜反应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出乙醛银镜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 四、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原理 银镜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正一价的银离子在碱性和含氨的溶液中,可被葡萄糖还原成银原子.析出的银原子吸附在玻璃表面即生成银色的镜面.银离子在氨的碱性溶液中与醛类作用,可得羧酸及金属银之沈淀,而此沈淀以银镜方式出现,故称银镜反应,又称多伦试验,而银氨离子之碱性溶液,称为多伦试剂.化学式 RCHO(l)+2Ag(NH3)2+(aq)+3OH-(aq)→RCOO-

影响银镜反应的实验因素探讨

影响银镜反应的实验因素探讨 10111550109 韦春莉 所谓银镜反应,是指醛与弱氧化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醛被氧化成相同碳原子个数羧酸,而试剂中的银离子被还原成单质银,均匀地涂在试管壁上,形成一层明亮的银镜,故称银镜反应。除醛类化合物可发生银镜反应外,其它结构中含有醛基的化合物也可发生此反应如葡萄糖、甲酸等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许多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得不到理想结果,有的无任何现象,有的试管壁上银镜涂的不均匀,也有的只生成一些灰黑色沉淀,究竟哪些因素影响银镜的生成呢?可通过下面实验来说明。 第一组实验:取一支大试管,配制4m1银氨溶液,将其分装在两支试管中(一支很洁净A;另一支不太干净B).然后分别向A,B两试管中加入l ml 10%的葡萄糖溶液,同时置于70℃热水浴中,过一段时间后发现:A试管银镜比B试管中明亮很多。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试管的洁净度直接影响银镜的质量。但试管的洁净度是否是银镜反应成败的关键呢? 第二组实验:取甲、乙两个试管,在甲试管(洁净)中加入2毫升5%的银氨溶液和1毫升10%的葡萄糖溶液,然后水浴加热;在乙试管(不洁净)中加入2毫升5%银氨溶液和2毫升10%的葡萄糖溶液,然后水浴加热。几分钟后发现,乙试管中产生银镜比甲试管还要好。由此可得出结论:试管的洁净度虽是影响银镜反应的条件,但并不是成败的关键。那么影响银镜反应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 第三组实验:用5%、10%、15%、20%的葡萄糖溶液做对比实验。 取干净试管四支,编号1、2、3、4,各加入2ml 2%的硝酸银溶液,再滴加2滴10%的氢氧化钠,再滴加2%的氨水(边加边振荡)至白色沉淀物恰好溶解,然后依次加入5%、10%、15%、20%的葡萄糖溶液1ml,快速振荡后置于70℃的水浴中。1min后四支试管都有银镜生成,试管2的银镜质量最好,试管1、3次之,试管4的银镜质量最差。 实验结果说明,葡萄糖溶液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但是,反应速度太快,部分银粒不能及时附着到试管壁上,而沉淀在溶液中,形成的银镜层较薄。因此,用10%的葡萄糖溶液作银镜反应的还原剂最合适。 第四组实验:控制其他条件一样,用2ml 10%的葡萄糖溶液,1滴37~40%的甲醛溶液和4滴5~10%的乙醛溶液做还原剂分别加到三支试管中。其中甲醛溶液不需加热。三支试管都出现了光亮的银镜,甲醛溶液的试管最先出现银镜,接着是乙醛,最后是葡萄糖。 由于甲醛有毒,有条件可以考虑尝试甲酸;上述对比实验用的乙醛溶液是用新启封的乙醛试剂配制的。乙醛久置后易发生聚合反应,在室温和有少量硫酸存在时,能生成三聚乙醛,三聚乙醛是微溶于水的液体,不能发生乙醛的特性反应。和甲醛一样,实验室贮存的乙醛试剂通常是部分变质的,试剂瓶内的液体分上下二层,上层是三聚乙醛,下层是变稀的乙醛溶液,呈酸性(PH值为4);乙醛试剂配制的乙醛溶液,滴加到银氨溶液后,降低了反应液的碱性,醛浓度越高则滴加后反应液的碱性越低,反应速度越慢。可用NaOH溶液把乙醛溶液调到PH在8~10之间,使得反应液呈微碱性。

银镜反应实验报告范文.doc

银镜反应实验报告范文 篇一:银镜反应最佳反应条件探究 实验时间:双周四下午 实验目的:学会中学化学实验中探究性实验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实验要求:自行发现实验探究问题;自行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实验实施与实验问题发现及记录;实验报告与分析。 (选择某一中学化学实验问题或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进行查阅资料,设计实验,进而加以解决) 一、探究问题的提出 醛的还原性是醛类化合物一项很重要的化学性质, 其中银镜反应是醛类化合物的重要鉴别反应。除此之外,工业上常用这个反应来对玻璃涂银制镜和制保温瓶胆。如果银镜反应条件掌握不好,很难出现明亮的银镜, 往往形成灰色沉淀。实验效果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及工业生产。 二、相关资料查阅综述 通过查阅不同资料,总结出乙醛银镜反应的适宜条件有如下几种: 条件一:乙醛氧化反应条件的选择一文[1] , 归纳出乙醛银镜反应较适宜条件为:50~60 ℃, 5 %AgNO3 溶液1ml 、1 %的NaOH 溶液1 滴, 2 %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加5 %乙醛3~4 滴。 条件二:根据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乙醛银镜反

应条件为:2%AgNO3 溶液1ml 、2%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加3滴乙醛,震荡后置于热水浴中温热。 条件三:文献【2】中的条件为:3%AgNO3 溶液1ml,2 %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pH值约为9—10,乙醛浓度为20%—40%,水浴温度为60℃。 三、问题解决设想(思路)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我们小组决定采用控制变量法探讨硝酸银的浓度、温度以及乙醛的浓度对银镜反应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出乙醛银镜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 四、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原理 银镜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正一价的银离子在碱性和含氨的溶液中,可被葡萄糖还原成银原子.析出的银原子吸附在玻璃表面 即生成银色的镜面.银离子在氨的碱性溶液中与醛类作用,可得羧酸 及金属银之沈淀,而此沈淀以银镜方式出现,故称银镜反应,又称多伦试验,而银氨离子之碱性溶液,称为多伦试剂. 化学式 RCHO(l) + 2Ag(NH3)2+ (aq) + 3OH-(aq)→ RCOO-(aq) + 2Ag(s) + 4NH3(aq) + 2H2O(l) (二)仪器和试剂 1.仪器: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烧杯(250ml,3个)、温度计、移液管(1ml)、胶头滴管、小试管(13支) 2.药品:硝酸银(AR,5g)、浓氨水(AR,20ml)、乙醛(AR,

银镜反应最佳反应条件探究

实验日期月日第组姓名学号成绩 实验七探究性实验设计 ——乙醛银镜反应最佳条件的探究 组员 实验时间:双周四下午 实验目的:学会中学化学实验中探究性实验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实验要求:自行发现实验探究问题;自行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 实验实施与实验问题发现及记录;实验报告与分析。 (选择某一中学化学实验问题或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进行查阅资料,设计实验,进而加以解决) 一、探究问题的提出 醛的还原性是醛类化合物一项很重要的化学性质, 其中银镜反应是醛类化 合物的重要鉴别反应。除此之外,工业上常用这个反应来对玻璃涂银制镜和制保温瓶胆。如果银镜反应条件掌握不好,很难出现明亮的银镜, 往往形成灰色沉淀。实验效果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及工业生产。 二、相关资料查阅综述 通过查阅不同资料,总结出乙醛银镜反应的适宜条件有如下几种: 条件一:乙醛氧化反应条件的选择一文[1] , 归纳出乙醛银镜反应较适宜条件为:50~60 ℃, 5 %AgNO3 溶液1ml 、1 %的NaOH 溶液1 滴, 2 %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加5 %乙醛3~4 滴。 条件二:根据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乙醛银镜反应条件为:2%AgNO3 溶液1ml 、2%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加3滴乙醛,震荡后置 于热水浴中温热。 条件三:文献【2】中的条件为:3%AgNO3 溶液1ml,2 %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pH值约为9—10,乙醛浓度为20%—40%,水浴温度为60℃。 三、问题解决设想(思路)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我们小组决定采用控制变量法探讨硝酸银的浓度、温度以及乙醛的浓度对银镜反应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出乙醛银镜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 四、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原理 银镜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正一价的银离子在碱性和含氨的溶液中,可被葡萄糖还原成银原子.析出的银原子吸附在玻璃表面即生成银色的镜面.银离 子在氨的碱性溶液中与醛类作用,可得羧酸及金属银之沈淀,而此沈淀以银镜方 式出现,故称银镜反应,又称多伦试验,而银氨离子之碱性溶液,称为多伦试剂. 化学式 RCHO(l) + 2Ag(NH3)2+ (aq) + 3OH-(aq)→ RCOO-(aq) + 2Ag(s) + 4NH3(aq) + 2H2O(l) (二)仪器和试剂 1.仪器: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烧杯(250ml,3个)、温度计、移液管(1ml)、胶头滴管、小试管(13支) 2.药品:硝酸银(AR,5g)、浓氨水(AR,20ml)、乙醛(AR,15ml) 乙醛:相对密度0.7834(18/4℃),相对分子质量44.05,熔点-121℃,沸点20.8℃,硝酸银:相对分子质量:169.88 g mol-1Ag = 63.50%, N = 8.25%, O = 28.25%相对密度(水=1): 4.35,熔点(℃): 212,沸点(℃):444 °C (717 K) (分解)

银镜反应

实验器材 试管,酒精灯,烧杯,石棉网,三角架,葡萄糖溶液,氨水,硝酸银溶液。 实验方法 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硝酸银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可以看到黑色沉淀。再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叫银氨溶液). 乙醛的银镜反应: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在此过程中,不要晃动试管,否则只会看到黑色沉淀而无银镜。) 葡萄糖的银镜反应:滴入一滴管的葡萄糖溶液,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反应本质这个反应里,硝酸银与氨水生成的银氨溶液中含有氢氧化二氨合银,这是一种弱氧化剂,它能把乙醛氧化成乙(即-H被氧化成-OH)酸,乙酸又与生成的氨气反应生成乙酸铵,而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 实验现象 还原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这个反应叫银镜反应。 银镜反应的现象 反应方程式CH3CHO+2Ag(NH3)2OH→(水浴△)CH3COONH4+2Ag↓+3NH3↑+H 2O 备注:原理是银氨溶液的弱氧化性。本试验可以使用其他有还原性的物质代替乙醛,例如葡萄糖(与乙醛相似,也有醛基)等。甲醛(可看作有两个醛基)的话被氧化成碳酸铵(NH4)2CO3。C6H12O6+2Ag(NH3)2OH----→(水浴加热)C 6H11O5COONH2+3NH3+2Ag↓+H2O 葡萄糖的反应方程式若要体现出葡萄糖内部的结构以及断键情况:CH2OH-CHOH-CHOH-CHOH-CHOH-CHO+2Ag(NH3)2 OH→(水浴加热)CH2OH-CHOH-CHOH-CHOH-CHOH-COONH2+2Ag↓+3NH3+H 2O 反应条件 碱性条件下,水浴加热:

银镜反应最佳反应条件探究

实验七探究性实验设计 ——乙醛银镜反应最佳条件的探究 组员 实验时间:双周四下午 实验目的:学会中学化学实验中探究性实验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实验要求:自行发现实验探究问题;自行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 实验实施与实验问题发现及记录;实验报告与分析。 (选择某一中学化学实验问题或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进行查阅资料,设计实验,进而加以解决) 一、探究问题的提出 醛的还原性是醛类化合物一项很重要的化学性质, 其中银镜反应是醛类化合物的重要鉴别反应。除此之外,工业上常用这个反应来对玻璃涂银制镜和制保温瓶胆。如果银镜反应条件掌握不好,很难出现明亮的银镜, 往往形成灰色沉淀。实验效果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及工业生产。 二、相关资料查阅综述 通过查阅不同资料,总结出乙醛银镜反应的适宜条件有如下几种: 条件一:乙醛氧化反应条件的选择一文[1] , 归纳出乙醛银镜反应较适宜条件为:50~60 ℃, 5 %AgNO3 溶液1ml 、1 %的NaOH 溶液1 滴, 2 %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加5 %乙醛3~4 滴。 条件二:根据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乙醛银镜反应条件为:2%AgNO3 溶液1ml 、2%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加3滴乙醛,震荡后置于热水浴中温热。 条件三:文献【2】中的条件为:3%AgNO3 溶液1ml,2 %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pH值约为9—10,乙醛浓度为20%—40%,水浴温度为60℃。 三、问题解决设想(思路)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我们小组决定采用控制变量法探讨硝酸银的浓度、温度以及乙醛的浓度对银镜反应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出乙醛银镜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 四、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原理 银镜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正一价的银离子在碱性和含氨的溶液中,可被葡萄糖还原成银原子.析出的银原子吸附在玻璃表面即生成银色的镜面.银离子在氨的碱性溶液中与醛类作用,可得羧酸及金属银之沈淀,而此沈淀以银镜方式出现,故称银镜反应,又称多伦试验,而银氨离子之碱性溶液,称为多伦试剂. 化学式 RCHO(l) + 2Ag(NH3)2+ (aq) + 3OH-(aq)→ RCOO-(aq) + 2Ag(s) + 4NH3(aq) + 2H2O(l) (二)仪器和试剂 1.仪器: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烧杯(250ml,3个)、温度计、移液管(1ml)、胶头滴管、小试管(13支) 2.药品:硝酸银(AR,5g)、浓氨水(AR,20ml)、乙醛(AR,15ml) 乙醛:相对密度0.7834(18/4℃),相对分子质量44.05,熔点-121℃,沸点20.8℃,硝酸银:相对分子质量:169.88 g mol-1Ag = 63.50%, N = 8.25%, O = 28.25%相对密度(水=1): 4.35,熔点(℃): 212,沸点(℃):444 °C (717 K) (分解)

银镜反应实验中若干问题的讨论

银镜反应实验中若干问题的讨论 银镜反应实验是中学化学有机反应的重要实验,是用来检验含醛基物质的特性反应。中学化学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醛类、甲酸、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下面就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问题加以讨论。 1.银镜反应需要的仪器和药品 仪器:洁净的试管、胶头滴管、烧杯。 药品:2%硝酸银溶液、5%NaOH溶液、2%氨水、热水、2%~4%乙醛溶液。 2.反应物用量和实验具体操作过程 (1)银氨溶液的配制:先加入2mL2%硝酸银溶液,再逐渐滴入2%氨水,边滴加边震荡,直到生成的沉淀刚刚消失为止,得到无色银氨溶液,再加入1滴5%NaOH溶液。 (2)银镜的生成:将配置好的银氨溶液放在试管内,滴入5滴乙醛溶液,轻微震荡后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里,此时不要再摇动试管,静置后银镜产生。 反应方程式: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3.实验注意事项 (1)银氨溶液配制时氨水用量:滴加氨水使沉淀刚好溶解即可,应防止加入过量氨水。一方面银氨溶液中如果有过量的NH3,银离子会被过度地络合,降低银氨溶液的氧化能力;另一方面氨水过量会使试剂不太灵敏,且有利于氨化银的生成,不利于〔Ag(NH3)2〕+的解离,不利于形成银镜,此时若加入醛,还易生成易爆的雷酸银(AgOCN)。 (2)银氨溶液要随配随用,不可久置不能贮存。若长久放置,会析出黑色的易爆炸的物质一氮化三银沉淀(Ag3N)、AgN3(叠氮化银)、AgOCN(雷酸银)。这些物质哪怕是用玻璃棒刮擦也会引起其分解而爆炸。在干燥时受振动也会发生猛烈爆炸。 (3)反应条件:水浴加热且温度控制在60℃左右。若水浴温度超过70℃或直接加热,因乙醛沸点低(20.8℃),乙醛会大量挥发而使反应效果变差,或难以得到光亮的银镜,只能得到黑色细粒银的沉淀且还会生成雷酸银(AgOCN),有可能发生爆炸。

怎样才能使银镜反应实验一次成功

怎样才能使银镜反应实验一次成功? 银镜反应是含醛基物质具有的特征反应,为使银镜反应能一次成功,实验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试管必须洁净,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只有在洁净的试管内壁才能析出均匀、光滑、明亮的银镜。不洁净的试管,只能生成黑色疏松银的沉淀。可用去污粉、洗液、氢氧化钠溶液等洗涤。洗净的试管盛满水,倒去后,内壁只留下一层极薄、均匀且透明的水膜,没有水渍斑点。 2、不能加入过量的氨水,否则不仅试剂会失去灵敏性,而且加入醛后,还容易产生雷酸银(AgOCN),雷酸银受热或撞击能引起爆炸。 3、银氨溶液必须随配随用,不可久置。如果久置可能析出叠氮化银(AgN3)、氮化银(Ag3N)、亚氨基化银(Ag2NH)等爆炸性的沉淀物质。这些沉淀物质即使用玻璃棒摩擦也会分解而发生猛烈的爆炸。因此,实验结束时,应及时清理掉过剩的银氨溶液,以防止事故发生。 4、硝酸银和氨水的浓度不能高,一般以2%为宜,最高不超过5%。 5、必须在水浴中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否则也有可能产生容易爆炸的雷酸银。如果用乙醛进行银镜反应,水浴温度应保持在60℃~70℃;如果用甲酸进行银镜反应,水浴温度应控制在90℃左右较好。且先预热银氨溶液比试剂混合后再加热形成的银层厚且光亮。 6、银镜反应必须在微碱性溶液中进行,pH一般应控制在9~10。但不能呈强碱性,因在强碱性条件下,银氨溶液本身也可得到光亮的银镜,无需含醛基化合物。银氨溶液存在如下平衡:2OH-+2 [Ag(NH3)2]+ <--> Ag2O +4NH3+H2O ,该平衡在强碱性和加热条件下,都有利于Ag2O的生成,而Ag2O易分解形成银镜。为了使溶液呈微碱性,在氧化银刚好溶解后加入,滴40%的氢氧化钠溶液即可。 7、银氨溶液和含醛基物质混合后要立即轻微振荡试管,混合摇匀后再放入水浴里加热。加热时不能摇动试管,否则得不到光亮的银镜,而是产生黑色疏松银的沉淀。 8、实验完毕应立即将试管中的废液倾去,管内壁银镜可加入一些稀硝酸加热即可除去,然后将试管用水冲洗。反应后的废液要及时处理,不可久置。

银镜实验反应条件的探究(温度)

化学研究社团: 课题一 一课题名称:银镜实验条件(温度)的探究 二设计理念: 通过学生此次活动,了解熟悉并学会加热的几种基本方式及加热器具的保养、存放,重点掌握水浴加热操作要点,初步了解官能团(醛基)的主要性质“银镜反应”,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描述、比较、整合、综合水平。 三实验目的: 学生比较实验结果银镜光亮程度和温度,分析得出最佳银镜生成的温度段。 银镜实验是高中教材典型的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 四实验原理: 乙醛(或葡萄糖)是一种常用的有机试剂,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醛基,在碱性和加热条件下,能与弱氧化剂银氨溶液反应。银氨溶液中含有Ag(NH3) 20H(氢氧化二氨合银),这是一种弱氧化剂,能把醛基氧化成羧基,同时Ag+被还原成金属银。析出银。如果条件控制适当,析出的银会均匀地分布在试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银镜,因此这个反应又叫银镜反应。 保温瓶的内胆便是利用银镜原理,采用葡萄糖等原料形成的银镜。 五实验材料: 乙醛溶液(或葡萄糖),2%氨水,2%硝酸银,热水(自备),氢氧化钠溶液,火柴,酒精灯,试管夹 温度计,烧杯(250ml,3),试管(5),试管刷 六实验步骤: 实验研究表明,银镜的光亮程度与反应条件有关。一是试管要洁净,二是温 度要合适。 提示:银镜实验对仪器洁净程度要求较高并在弱碱性环境中较易成功,所以试管必须洁净最好用碱液稍煮一下。 探讨温度对实验的影响,此实验要求加热时温度相对稳定,一般采用“水浴加热”。 请在五个温度阶段做五个银镜实验,观察实验过程中颜色变化和时间长短,并将结果对比分析,得出银镜实验的最佳温度段。 操作步骤: 1.配制银氨溶液 在一只洁净试管中,加入1ml 2%硝酸银溶液,边震荡边滴加2%氨水,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消失,变得到银氨溶液,其主要化学成分为:【Ag(NH3)

银镜反应最佳反应条件探究

实验日期月日第组姓名学号成绩 个人收集整理-ZQ 实验七探究性实验设计 ——乙醛银镜反应最佳条件地探究 组员 实验时间:双周四下午 实验目地:学会中学化学实验中探究性实验设计地一般过程与方法. 实验要求:自行发现实验探究问题;自行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 实验实施与实验问题发现及记录;实验报告与分析. (选择某一中学化学实验问题或与化学有关地生活问题,进行查阅资料,设计实验,进而加以解决) 一、探究问题地提出 醛地还原性是醛类化合物一项很重要地化学性质, 其中银镜反应是醛类化 合物地重要鉴别反应.除此之外,工业上常用这个反应来对玻璃涂银制镜和制保温瓶胆.如果银镜反应条件掌握不好,很难出现明亮地银镜, 往往形成灰色沉淀.实验效果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及工业生产.b5E2R。 二、相关资料查阅综述 通过查阅不同资料,总结出乙醛银镜反应地适宜条件有如下几种: 条件一:乙醛氧化反应条件地选择一文[] , 归纳出乙醛银镜反应较适宜条件为~℃, 溶液、地溶液滴, 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加乙醛~滴.p1Ean。 条件二:根据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乙醛银镜反应条件为:溶液、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加滴乙醛,震荡后置于热水浴中温热.DXDiT。 条件三:文献【】中地条件为:溶液,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值约为—,乙醛浓度为—,水浴温度为℃.RTCrp。 三、问题解决设想(思路)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我们小组决定采用控制变量法探讨硝酸银地浓度、温度以及乙醛地浓度对银镜反应效果地影响,从而得出乙醛银镜反应地最佳实验条件.5PCzV。 四、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原理 银镜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正一价地银离子在碱性和含氨地溶液中,可被葡萄糖还原成银原子.析出地银原子吸附在玻璃表面即生成银色地镜面.银离 子在氨地碱性溶液中与醛类作用,可得羧酸及金属银之沈淀,而此沈淀以银镜方 式出现,故称银镜反应,又称多伦试验,而银氨离子之碱性溶液,称为多伦试剂. jLBHr。 化学式 () () () ()→ () () () () (二)仪器和试剂 .仪器: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烧杯(,个)、温度计、移液管()、胶头滴管、小试管(支) .药品:硝酸银(,)、浓氨水(,)、乙醛(,) 乙醛:相对密度(/℃),相对分子质量,熔点-℃,沸点℃,硝酸银:相对分子质量: , , 相对密度(水):,熔点(℃):,沸点(℃):°( ) (分解) [()] xHAQ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