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障碍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征

视觉障碍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征
视觉障碍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征

视觉障碍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征视觉障碍本身并不妨碍儿童身体动作的发展。事实上,出生后

几个月内,视觉障碍幼儿运动技能与正常幼儿并无多大差异(Warren,1984)。

一、视觉障碍儿童的生理特征

(一)视觉障碍儿童的动作发展迟缓

随着婴儿机体的逐渐成熟,在正常环境下,普通儿童运动能力

自然而然地有了迅速的发展。而视觉障碍儿童由于看不见自己周围

的物体.失去了够抓物体的动力,因此他们的运动能力不能随肴机

体的成熟而自然地发展,因此有可能出现早期身体运动发展迟缓的

状况。特别是那些先天失明的盲童,更可能出现早期运动技能迟滞。格瑞庭(Grign,1984)从他的研究中得出结论:出生后就失明的儿童

对其运动技能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可能会延缓早期运动技能的

获得。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现,有些先天失明的儿童喜欢俯伏在某一

个地方,以求保证自己的需要和安全。然而.长时期俯伏在某一个

地方,通常会引起运动技能,特别是身体移动、手的协调及健全肌

肉的发展迟缓,导致行走所需的肌肉得不到正常的发展,而使得行

走技能发展滞后或行走拙笨,延迟走路的年龄.最终影响体格的正

常发展。

谈到视觉障碍儿童的动作发展,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视觉障碍

儿童的所谓“盲态”问题(blindism)。所谓的“盲态”,是指有些

盲人的特殊动作或习惯,如经常性按摩眼睛、挤眼、摆动身体、绕

圈子转、注视灯光和玩弄手指等。但伯林厄姆(Burling.ham,1964)及沃伦(Warren,1984)却认为这个术语是用词不当,因为这些习癖(mannerisms)也可以在其他残疾儿童,特别是自闭症儿童、智力落

后儿童及情绪障碍儿童身上发现,甚至有些正常儿童也有类似的行

为表现。

笔者认为,一些视觉障碍儿童,特别是视觉障碍兼有其他残疾

的多重残疾儿童确实存在着这种“习癖”,但由于这些“习癖”不

是视觉障碍儿童所独有的,也不是所有视觉障碍儿童所共有的,因

此最好不要称其为“盲态”,而以“习癖”代之。导致这种“习癖”的原因有许多种推测,综合起来可能有下述几种原因,

其一,盲童缺乏足够的自我刺激(self-stimulation),以至于

用自己的身体来寻求刺激和活动(Warren,1984;Scott,1969);

其二,盲童因为旅行和身体活动的限制,使得他们不能很容易

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改变自己的环境,以满足身体的需要(Merry,1933;Hoshmand,1975);

其三,可能是因为长时问的医院治疗而限制了与其他人的相互

交往,造成社会交往剥夺(Berkson,1973);

其四,可能是小时候父母未能提供足够的活动机会,限制了儿

童各种各样的行为的发展(Hoshman,1972);

其五,可能是缺乏在环境中模仿别人的经验,未能学习到被社

会接纳的正确的行为举止(Smith et a1,1969);

其六,不能控制自身情绪的结果(Scott,1969)。

但更多的学者认为,每一个具有所谓“盲相”的个体,都应从

个体的心理、环境和生理三方面寻找原因。

矫正这种习癖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值得考虑:

1.行为矫正(behavior modfication)。建立一套奖励措施去

抑制不适当的行为.从而使其变成可接受的行为;

2.咨询。减低儿童的焦虑和注意,使其接受不同的自我形象; 3.发展社交技能。个体或小群体一起发展其适宜的社交行为

规范;

4.认识自我身体。通过传授知识和加强练习,增强儿童对自己

身体和身体运动的认识和了解;

5.提供活动。在所处环境内增加身体活动和身体的刺激,使儿

童对所处环境发生兴趣。

(二)动作的发展迟缓可能会影响体格的发育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各种动作的发展是儿童活动发展的

直接前提。视觉障碍儿童由于动作的发展迟缓,可能会影响他们体

格的正常发育。据北京医科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的研究结果

表明:盲生的身高、体重、大腿围、肩宽、骨盆宽等项的发育等级

都低于普通学生,其中身高和骨盆宽低者尤为明显。虽然由此研究

结果不能得出视觉损伤造成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但至少可以说,“视觉障碍儿童早期身体移动发展迟缓和入学后运动不足影响了视

觉障碍学生体格的正常发育”。为此,对视觉障碍儿童在动作发展

方面的早期干预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了。

二、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特征

事实上,视觉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其相同的规律。相同的规律并不是意味着视觉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在发展速度上达

到同步,而是指他们都遵循着一定的发展顺序,即从较低的水平发

展到较高的水平,如儿馥在说话之前首先要学会咀嚼;在能走之前

必须学会站立;在能成功学会和学校同伴融洽相处之前应先明白自

己在家里的位置并能与家人友好相处等。具体表现在:

1.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发展趋势与普通儿童的规律完全相同;

2.视觉障碍儿重的发展也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制约;

3.环境和教育同样也是,而且是更重要的视觉障碍儿童的发展

的决定条件。

我们在强调视觉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发展规律相同的同时,并

不否认视觉障碍对儿童发展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直接影响表现在,获得某些需要利用视觉才能习得的认知概念,如颜色或三维空

间的概念等处于不利地位。

间接影响表现在:视觉的损伤使得他们在生活环境中被剥夺了

许多学习知识及交往技能的机会,因而缺乏这方面的经验。这种视

觉障碍造成的直接与间接影响,使视觉障碍儿童形成了与普通儿童

不同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视觉障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

视觉缺陷是否影响其他感觉功能的发展?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三

种观点:

1.感觉补偿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若某一感觉通道有缺陷,其他感觉功能会自动增强。所谓的盲人的耳朵比正常人灵,盲人的

触觉比正常人灵敏即是这种说法的代表;

2.阻碍或损伤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某一领域功能的缺陷

或损伤,可能会对其他领域产生消极影响,即某一领域功能的缺陷

会妨碍或歪曲其他完好方面机能的发展;

3.视觉损伤促进其他机能的发展,所谓的盲人耳朵特别灵、触

觉特别灵敏是由于其锻炼使用的结果。视觉损伤也不直接影响儿童

其他感觉功能的发展,有些领域盲童表现迟缓是由于后天环境造成的,只有为其提供适宜的教育和训练,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才

能促进盲童正常的发展。

(二)视觉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特征

国外许多专家认为,语言的习得主要是依赖听觉而不是视觉,

所以就视觉障碍本身而言并不影响儿童语言的发展。因此,视觉障

碍儿童的语言发展同明眼儿童并没有什么较大的不同,仅在说话时

的姿势、体态等方面表现出异样。

范德柯尔克(Vander Koll)在分析所有盲童语言智商的研究结果

后认为,在语言发展特别是口头语言方面,盲童似乎同明眼儿童没

有什么明显的差异。贝特曼(1963)用伊利诺伊心理语言能力测验检

查了伊利诺伊公立学校有残余视力班的131名儿童的语言发展成绩,通过听觉途径测得这些儿童的语言能力成绩相当于平均水平,但这

不能排除盲童在学习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四个弱点:

1.在模仿和学习言语时仅凭听觉,看不到口形,因而有的音发

不准或有口吃、颤音等;

2.盲童使用的词汇缺乏感性的基础,缺少视觉形象,也就是词

与形象相互脱节;

3.有些词缺少完整的、准确的形象;

4.单靠听觉获得的语汇往往较为空洞,不甚了解其内涵。

由上看出,视觉障碍儿童在语言表达方面常会出现过分依赖。

与自己的感觉不一致的词语,如在描写羔羊时,不是根据自己感知

到的经验去写,而且用普通人的语言,把羊羔说成是“雪白的”、“天真的和活蹦乱跳的”,由此表现出盲人语言与自己的感觉脱节,这种现象被称为“语意不合的表达”。

对于盲人这种“语意不合的表达”目前存在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语言是交流的工具,盲人与有视力的人生活在同一社会,他们

听到的、读到的都是有视力的人习惯使用的语言,因此他们使用这

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是很自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这并不

能说是盲童语言发展中的一个缺陷。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语育是建立

在自己对物体感知经验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的,盲童的语育听起来

同普通人一样,喜欢用视觉的形容词来描述他们的经验,这是教育

训练的结果,不是盲童自己的语言。

这种人为的训练使盲童使用与普通人一样的语言描述经验是违

背了认知规律,可能会影响他们认知的发展,因此盲童的用语应以

他们的感知经验为依据。笔者认为,现实的社会是以视觉为基础的,是明眼人的社会,如果我们过分强调盲童自己的语言,可能会使他

们成为特殊的群体,这会给他们的社会适应、社会融合带来困难,

我想这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所在。

(三)视觉障碍儿童的个性发展特征

有关明眼儿童和视觉障碍儿童在个性特征上的对比研究未得出

一致的结果。多数研究表明,明眼儿童和盲童在个性特征上并无大

的差异,但也有研究显示盲人确实存在着几个较为显著的人格倾向,诸如耽于幻想、焦虑、依赖性、自卑感、内疚感等。从总体上讲,

盲人比明眼人略显呆板。

布瑞兰(Brieland,1950)曾用一份含有30道题的开卷测验,用以研究4-12年级的250个视觉障碍儿童和明眼儿童在学校的社交、

家庭和同家庭成员关系等有关的方面,发现有残余视力的儿童更易

情绪化,同家人的关系也表现出更多的焦虑,盲童群体对社交和学

校活动方面更显得退缩。先天盲和后天盲比较,先天盲的儿童表现

得更为郁闷(Blank,1957)。

我国盲童个性心理特征如何呢?据北京医科大学青少年卫生研究

所对部分盲校的237名8-20岁的盲童和282名l0-17岁普通中小学

生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盲童在情绪特征、人际

关系、自我意识特征方面同明眼儿童相比有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特征。

盲生的情绪特征是情绪不稳定,认为自己情绪经常变化的人占

4l%,高于对照组的29%;有27%的盲生在街上行走时心情处于紧

张状态之中;47%盲生敏感,常感觉自己在公共场合受到别人注意。 2.人际关系。

目『生中有孤僻倾向表现的占13%,对照组仪为10%。此外,

盲生中有23%的人只愿与盲生交朋友,而不愿与普通儿童交往。

3.自我意识。

盲生中4.5%对自己的失明能够做出良好的心理调整,7%有

退缩人格、依赖心理,27%自卑心理较重。

4.意志特征。

盲生独立意向较差。有这种独立意向的仅有17%,而对照组

则为35%。但盲生的自制力相对较好,占60%,与对照组相近。

由上述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发现,尽管视觉障碍本身并未造成盲

童在个性特征方面的异常,但盲童所表现出的过分焦虑、依赖、自卑、呆板、孤僻、退缩、敏感等个性倾向需引起家长及教育工作者

的注意。

(四)视觉障碍儿童的学业成就研究

从总体上看.视觉障碍儿童在学业上的表现,要比正常儿童低。阿实克拉夫特(Aschheroft,1963)认为.以下几种因素可能影响了

盲童的学业成就。

1.入学晚;

2.未受到良好的教育。因而有学业失败的经验;

3.因为需要治疗眼疾。经常请假,而减少了学习时间;

4.没有得到受教育的机会;

5.用盲文或大字课本、听觉教材学习,速度较为缓慢。

对肓童学业成就方面的详细研究是由多尔蒂(Daugherty)在

1982年做的。多尔蒂通过对盲童、明眼儿童在语文、数学科目上的

对比研究表明:盲童和明眼儿童相比,数学要落后一年,阅读能力

要落后两年。

但柯克与加拉赫(Kirk & Gallagher,1988)认为,视觉障碍儿童的

学业问题在入学后的前几年并不见得比正常儿童低,但随着课程内

容更加抽象化,则他们所遭遇的困难,很可能会逐渐演变成一种教

育障碍。这种差距是因为视慌障碍造成的吗?笔者认为,除了视觉损

伤的因素外,还有下列因素可能影响视觉障碍儿童的学业成就。

1.教师、父母对视觉障碍儿童比对正常儿童在学业成就上期

望低,而这种低期望(low expectation)对儿童的学业影响很大;

2.视觉障碍儿童由于学习特殊课程,如盲文、定向行走、珠算、日常生活技能等占去了他们一大部分时间;

3.视觉障碍儿童学习特殊课程大多需要穿梭往返于几个地方,因而他们有效的学习时间过短;

4.盲文、大字课外读物过少.工具书更少,从而影响视觉障

碍儿童知识面的扩大与丰富;

5.为视觉障碍儿童提供教育服务的特殊教育的师资质量有待

于提高,教授特殊儿童的教学方法不够恰当,使得教学质量不高。

因此,视觉障碍儿童学业成就低下受多种因素影响,很难说哪

种或哪几种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如果为他们提供必需的条件,

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他们必将发挥其最大的学习潜能。

(五)视觉障碍儿童的智能发展特征

视觉障碍到底对儿童智力发展是否有影响?视觉障碍儿童的智力情况如何?许多特殊教育者为回答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但研究的结果并未得到一致的结论。

盲童智力测验的先祖海叶斯(Hayes)早在1950年就曾用专为盲童设计的海叶斯-比特(Hayes-Binet)智力测验量表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的语言部分对售童进行测验,由于量表内容偏重语文,而多数视觉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同正常儿童相比无明显差异,所以海叶斯测验结果的结论是:视觉障碍儿童的平均智商并不低于明眼儿童;闭塞的环境中的儿童智商较低;失明的年龄与智商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个别题目上盲童做得更好。(Charles J Vander,1981)斯密茨和莫默斯(Smits & Mommers)在1970年、1972年分别对96名年龄在7一13岁视觉障碍儿童进行韦氏量表语言部分的测验结果也支持了上述观点。96名视觉障碍儿童1970年测验的平均智商为107.8;1972年平均智商为113.9,而对照组的明眼儿童的平均智商109.5。

从上述研究结果似乎可以说,从总体上看,视觉障碍儿童在语言智商测验方面同明眼儿童做得一样好。但这并不排除视觉障碍儿童,特别足盲童在某些领域或某些分测验上同明眼儿童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研究显示:盲童的即时回忆(背数)比明眼儿童分数高,而

明眼儿童则在图片排列和类同方面强于盲童。究其原因,前者可能是因为盲童听觉注意力和听觉记忆力优于明眼儿童的缘故。但值得指出的是,听觉记忆力是智力中最不重要的一个因素。后者则可能是同盲童的早期经验的广度与多样性方面的局限性有关。

然而也有些研究认为盲童的智商与明眼儿童是有差异的。早在1952年就有研究者指出:盲童在智力测验上的能力表现,落后于明眼儿童两年。蒂尔曼(Tillman,1967)曾对7-12岁的55名盲童和55名明眼儿童的智力测验的结果上确实存在着差异.明眼儿童的智商为96.54.而盲童为91.95。尽管上述研究未得到一致的结果,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儿童因视觉的障碍会对概念的形成。

特别足比较复杂的抽象概念的形成造成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缺乏视觉表象,较难形成完整的概念;感性经验贫乏,影响抽象概括能力;由于触觉、听觉、运动觉的局限性,形成方位、空间概念较困难。然而这并不是说,失去了视力就失去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能力,而是由于缺少视觉表象(visual imagery)、感性经验贫乏及其他感官的局限性限制了思维能力的自然发展。值得庆幸的是,许多研究表明,如经过适当的教育训练和缺陷补偿,其上述缺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补偿。

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及特点

第一篇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及特点 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就好比一条蜿蜒的长河,时而激起奔腾的波涛,时而静静地流逝。人的发展也会有起有伏,有激流勇进,有平静流淌;循环往复,循规变化。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有必要去了解自身的发展,只有了解了自身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才能健康成长。心理的发展,就是我们人格的发展,只有健康的人格发展,才能塑造出健康的自我成长。 在这一章,我们将引用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对一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为大家介绍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任务。 第一节各心理发展阶段及特点 一、婴儿期(0—1)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这个阶段的婴儿最为孤弱,因而对成人的依赖性最大,如果护理者能以慈爱的方式来满足婴儿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的信任感。如果他们的母亲拒绝他们的需要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婴儿就会形成不信任感。 婴儿出生后会有种种的生理需求,要吃、要抱、要有人逗他说话,当他的这些需求获得了满足,就会对周围的人,尤其是照料他最多的母亲产生一种信任感,感到世界是可靠的,人是可靠的。如果得不到满足,得不到成人应有的照料,婴儿一涉世就会对人和世界产生一种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这一阶段要求培养婴儿的信任感,并不等于说不能有不信任感,而是说信任感要超过不信任感。 如果这一阶段发展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相反失败就会形成惧怕。 二、儿童期(1—3) :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在这个阶段中。儿童迅速形成许许多多的技能。父母必须按照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向,履行控制儿童行为的精心任务,而又不能伤害儿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换言之,父母必须具有理智的忍耐精神,但仍然必须坚定地保证儿童的社会许可行为的发展。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和不公正地使用体罚,儿童就会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 父母鼓励、允许儿童做力所能及的行为,如吃饭、走路,儿童可以发展自主性;如果父母对幼儿尿床或尿裤子批评过多,就会使儿童产生羞耻感。

智力障碍儿童情感特点

智力障碍儿童情感特点 智力障碍儿童情感特点高级情感发展迟缓,情绪不稳定且调节能力差。研究表明,智力障碍儿童的情感体验长期处于低级阶段,高级情感如责任感、义务感、集体责任感等产生晚、发展慢。智力障碍儿童的情绪情感由于自我中心主义和社会性联系狭窄、不深刻的缘故,常常变换迅速,很不稳定。但有时候又表现为情绪情感的固着现象,行为刻板,缺乏应变能力。 失败期望高于成功期望,情绪比较消极。智力障碍儿童由于认识活动的缺陷,在学习和生活中遭受的挫折和失败较常人要多,他们逐渐的就会丧失自信,对从事的工作缺乏成功的期望,甚至事情尚未开始,就觉得无法成功.放弃自己的努力。 智力障碍儿童的个性特征智力障碍儿童的主动性不足。智力障碍儿童的主动性一般较差,在家里大多不会主动做家务,在学校里大多不会主动完成作业。他们不善于支配自己的动作,不会按照比较远的目标去行动。 智力障碍儿童有不可遏止的冲动性。智力障碍儿童由于自我控制能力差,对外部的刺激常不能很好地辨认理解和做出合理的反应,以至对外界的刺激会做出很原始的反应,以冲动的、瞬时的行为来回答。 智力障碍儿童易受暗示和固执。智力障碍儿童在接受别人的影响时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情况,一方面是易受暗示,另一方面又

是脾气固执 智障儿童的心理特点1、感知觉迟钝、缓慢 生活中,只有刺激物十分醒目、鲜明、体积大,并且呈现的时间长,他们才能感觉到,因而单位时间内接受外界信息明显少于正常儿童。 2、注意力不集中 常常会被别的声音、鲜艳色彩的事物所吸引,因而注意力不能集中,常表现为不能专注听讲。 3、机械记忆力尚可 这是智障儿童最好的心理能力,许多需要思考来学习的内容,他们是靠机械记忆力学下去的。 4、语言能力薄弱 语言问题比较大,80%都有语言障碍、发语音困难,只懂几个极简单的命令。即使有极少数的轻度智力落后儿童会说话,但说的也是极简单的句型,内容极为贫乏,往往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意思。 5、抽象思维能力极差 智障儿童对抽象概念,如颜色、形状、数等,很难真正学会,往往是靠形成的条件反射、记忆来学的,想象力不丰富。如果把他们认识的东西换了个位置,就难以辨认。 6、比较容易兴奋 智障儿童多动、一刻也不停,而且行为无组织;抵制型的儿童退缩、胆小、不合群。这两类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都很差。

智障儿童的主要特点及研究

中国期刊资讯网 智障儿童的主要特点及研究 2009-04-1614:52来源:作者:论文库网友评论0条浏览次数194 摘要一般来说,智障儿童的语言、动作缓慢,智力发育迟缓,对周围事物和声音反应迟钝,身体素质较差,小肌肉群欠发达。有的特别容易兴奋,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有的表现为少动,或经常萎靡不振。因此,智障儿童音乐教育决不能照搬普通音乐教育的模式,应该在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有别于普通音乐教育,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其音乐康复和音乐审美的价值。本文将就课程设置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视听治疗课、律动训练课、综合主题课、生态导向课、自主实践课。这些课程设置与实施过程与普通音乐课程相比,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特殊音乐教育的康复训练价值,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自立能力。 关键词智障儿童主要特点音乐课程 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过程中,智障儿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我们应该关心地面对这个群体,积极地研究他们的教育问题。有一个大家熟知的典型例证:智残人舟舟的智商仅相当于三四岁儿童的水平,甚至不能从一数到十。但他在指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奏《北京喜讯到边塞》、《拉德斯基进行曲》时,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音乐才华,赢得了阵阵喝彩。这足以说明音乐教育对于智障儿童有着特殊的教育价值和积极的矫治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当人们把音乐教改的聚焦点集中在普通音乐教育的时候,特殊儿童音乐教育(包括智障儿童音乐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这一领域,许多老师基本上是照搬普通音乐教育的模式,或沿用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为了改变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现状,呼吁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重视对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研究。我们承担了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湖南省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的研究工作。在对湖南省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之后,我们对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性质、特点、教育价值,以及特殊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各类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进行了探讨。本文将根据智障儿童的主要特点探讨其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 智力障碍是一种常见的残疾,定义多种多样,至今没有普遍公认的定义。美国智障协会(AAMR)对智力障碍进行过多次定义,例如2002年的最新定义是:智力障碍是一种以在智力功能和适应性行为上都存在显著限制为特征的障碍。适应性行为表现为概念的、社会 的和应用性的适应性技能,智力障碍发生于18岁之前1。任何国家、种族都有相当数量的智障儿童。 1987年我国进行的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对智力残疾下的定义是: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缓;智力发育成熟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智力损害或老年期的智力明显衰退。 从以上两条定义可以看出,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于智力障碍的定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智力低下和适应行为障碍。但是我国的学者认为智力障碍不仅发生在18岁以前,它还可以发生在人的任何一个年龄阶段。这样的定义就更准确地表述了智力障碍者的特征。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智能迟缓协会(AAMD)的智力残疾(现称为智力障碍)分级标准,按其智商(IQ)及社会适应行为,可划分为四个等级: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二级智力残疾(重度)、三级智力残疾(中度)和四级智力残疾(轻度)。根据智障儿童等级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就学形式。例如,轻度智障儿童可以选择随班就学,而中度以上的智障儿童可以选择到特殊教育学校就学或在普通学校的特殊教育班进行学习。本文主要以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接受教育的智障儿童为研究对象。 一、智障儿童的主要特点 (一)生理特点。

[智力障碍儿童的情感特点是哪些]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特点

[智力障碍儿童的情感特点是哪些]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特点 智力障碍儿童与正常的儿童会有差别,有着自己的情感特点。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智力障碍儿童情感特点,一起来看看吧! 智力障碍儿童情感特点 高级情感发展迟缓,情绪不稳定且调节能力差。研究表明,智力障碍儿童的情感体验长期处于低级阶段,高级情感如责任感、义务感、集体责任感等产生晚、发展慢。智力障碍儿童的情绪情感由于自我中心主义和社会性联系狭窄、不深刻的缘故,常常变换迅速,很不稳定。但有时候又表现为情绪情感的固着现象,行为刻板,缺乏应变能力。 失败期望高于成功期望,情绪比较消极。智力障碍儿童由于认识活动的缺陷,在学习和生活中遭受的挫折和失败较常人要多,他们逐渐的就会丧失自信,对从事的工作缺乏成功的期望,甚至事情尚未开始,就觉得无法成功.放弃自己的努力。 智力障碍儿童的个性特征 智力障碍儿童的主动性不足。智力障碍儿童的主动性一般较差,在家里大多不会主动做家务,在学校里大多不会主动完成作业。他们不善于支配自己的动作,不会按照比较远的目标去行动。 智力障碍儿童有不可遏止的冲动性。智力障碍儿童由于自我控制能力差,对外部的刺激常不能很好地辨认理解和做出合理的反应,以至对外界的刺激会做出很原始的反应,以冲动的、瞬时的行为来回答。 智力障碍儿童易受暗示和固执。智力障碍儿童在接受别人的影响时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情况,一方面是易受暗示,另一方面又是脾气固执 智障儿童的心理特点 1、感知觉迟钝、缓慢

生活中,只有刺激物十分醒目、鲜明、体积大,并且呈现的时间长,他们才能感觉到,因而单位时间内接受外界信息明显少于正常儿童。 2、注意力不集中 常常会被别的声音、鲜艳色彩的事物所吸引,因而注意力不能集中,常表现为不能专注听讲。 3、机械记忆力尚可 这是智障儿童最好的心理能力,许多需要思考来学习的内容,他们是靠机械记忆力学下去的。 4、语言能力薄弱 语言问题比较大,80%都有语言障碍、发语音困难,只懂几个极简单的命令。即使有极少数的轻度智力落后儿童会说话,但说的也是极简单的句型,内容极为贫乏,往往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意思。 5、抽象思维能力极差 智障儿童对抽象概念,如颜色、形状、数等,很难真正学会,往往是靠形成的条件反射、记忆来学的,想象力不丰富。如果把他们认识的东西换了个位置,就难以辨认。 6、比较容易兴奋 智障儿童多动、一刻也不停,而且行为无组织;抵制型的儿童退缩、胆小、不合群。这两类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都很差。 7、意志力差 遇见很小的困难都会哭或者去找老师,他们没有办法独自努力去做有难度的学习,如折

智力障碍儿童的特征及诊断与鉴别标准

智力障碍儿童的特征及诊断与鉴别标准 关于“智力障碍”的有关用语相当多,如早期的“低能”、“呆子”、“白痴”、“笨瓜”、“傻瓜”、“蠢材”等。在特殊教育中,一般采用“弱”、“智能障碍”、“智力残疾”、“智力缺陷”、“智能低下”等术语,这些术语,虽然在涵义上有一定的差异,但通常被交互使用。 一、智力障碍的定义 对智力障碍的界定,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学科领域各有差异,如: (一)美国的定义 美国智力落后协会自1921年第一次提出弱智的诊断和分类系统后,先后进行了九次修订。在1959年之前,以IQ分数为标准,即IQ 低于70为弱智。1959年(第五版)的智力障碍定义,除智商外,增加了适应行为,要求必须同时具有低IQ和适应行为障碍才能被诊断为智力障碍。自此,对智力障碍的判断均以智力发展的明显落后以及社会适应行为障碍作为两个重要的标准。 下述为美国智力落后协会1983年、1992年和2002年对智力障碍所作的定义。 1.美国智力落后协会1983年(第八版)的定义 智力障碍是指一般的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同时存在适应行为方面的障碍,并发生在发育时期。 2.美国智力落后协会1992年(第九版)的定义 智力障碍是指个体现有的功能存在真实的局限,其特点是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同时伴有下列各项适当的适应技能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局限:交往、自我照顾、居家生活、社会技能、社区运用、自我管理、卫生安全、实用的学科技能、休闲生活和工作。智力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 3.美国智力落后协会2002年(第十版)的定义 智力障碍是一种落后,其特征是在智力功能以及适应性行为两个方面有显著限制,表现在概念、社会和实践性适应技能方面的落后。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 (二)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在1986年颁布的《精神障碍国际分类法(第十版草案)》(ICD - 10)中把智力障碍定义为精神发育受阻或发育不完全,以致智力水平和各种能力受损,如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技能方面的受损,适应性行为通常也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三)日本的定义 日本文部省将智力障碍定义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智力发展有一定的停滞,从而形成智慧能力的低劣,在处理自己身边事物及适应社会生活方面有显著困难的人。 (四)我国的定义 我国于2006年4月1日开始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此次调查修订了1987年首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所采用的智力障碍的定义,将智力残疾界定为: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行为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滞;或在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智力损害或智力明显衰退。 二、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 在心理和行为特征方面,智力障碍儿童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虽然如此,他们之间仍有很多共性特征。这些共性特征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一)认知方面 (1)识别身边、周围事物和现象有困难,重度者不能识别颜色与形状; (2)记忆缺乏明确的目的,记忆的组织能力较差,尤其是需要深入处理的记忆任务; (3)后设认知(认知执行任务时需要什么策略与使用自我调节能力的策略)的能力有困难; (4)分类能力差,例如,无法将火车与汽车视为一类; (5)理解、推理、判断能力低,智力发育低下、迟滞,智商指数(IQ)在70 以下。 (二)语言方面 (1)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发育迟缓,始语迟; (2)轻度的弱智儿在日常会话方面接近普通孩子,但对于复杂、抽象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低下; (3)发音、构音迟缓、异常;

视觉障碍儿童感知觉的训练

视觉障碍儿童感知觉的训练 https://www.360docs.net/doc/7e13844272.html,/article.php?articleid=4997 无论是哪一种感知觉都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发展的。离开了实践锻炼,视觉障碍儿童的身心都无法发展。人们认为盲人的耳朵特别灵、手特别灵,其实都是长期实践锻炼的结果。 一、视觉障碍儿童感知觉训练的意义 由于视觉障碍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特殊性,因此,在生活中,儿童的感官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进行了感知觉的锻炼和训练将对儿童身心发展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在我国盲校,笔者看到这样一个孩子:由于从小就跟随奶奶一起生活,而年迈的奶奶不知如何抚养这样一个孩子。为了避免孩子受伤,奶奶只把她放在床上,哪都不去。孩子13岁才入小学一年级,可是仍然无法接受正常的教学,与同龄视觉障碍儿童身心发展有很大差异。她不能定向、步态异常;无法自己穿衣、叠被子;如果没有老师帮助,鞋永远是反穿着……究其原因,与早期的感知觉没有得到锻炼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在早期为视觉障碍儿童提供发展的条件、施以科学的感知觉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得到充分发展的视觉障碍儿童一样可以取得骄人的成就。海伦?凯勒及我国在美获得医学博士的李雁雁就是良好的例证。 二、视觉障碍儿童感知觉训练的原则 根据视觉障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感知觉训练的过程中,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注意以下问题。 1.感知觉训练应尽早进行 儿童心理的发展存在“关键期”。关键期理论告诉我们:在某个时期,儿童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错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将难以弥补。从整个人生的心理发展来说,学前期又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因此,对视觉障碍儿童的感知觉训练应尽早进行。大量视觉障碍儿童发展的研究表明:错过了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才导致儿童发展的异常。例如,儿童行走能力的关键期在1岁左右。由于视力残疾和教育环境的不利,视觉障碍儿童行走技能的形成大概要延迟一年。但如果家长能在早期为儿童提供正常的行走环境,培养儿童的行走能力,不过度地保护和限制,视觉障碍儿童仍能形成正常的行走技能。 2.在视觉障碍儿童感兴趣的活动中及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发展感知觉 视觉障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与普通儿童基本相同。心理的发展都是在活动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对儿童的感知觉训练要在活动当中,以游戏等儿童感兴趣的方式进行。 另外,视觉障碍儿童的感知觉训练不能与实际社会生活脱节。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出于对孩子安全的考虑或自身的自卑心理而剥夺了儿童很多的活动及与外界交流的机会。把孩子紧紧地“保护”在自己的周围,这不是保护,而是对儿童发展条件的剥夺,对视觉障碍儿童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儿童的感知觉训练应在活动中进行,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活动当中,在实际的社会生活当中发展儿童的感知觉。 3.感知觉训练要重视语言的运用 在视觉障碍儿童的思维发展过程中,常出现表象和概念脱节、概念掌握缺乏感性支持的现象。因而,感知觉训练中,应重视语言的作用,把语言、词与所感知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儿童边感知边与相关的语言结合起来。训练者也应该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这样,不但可以为儿童提供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感性经验,也可以培养儿童语言和思维的逻辑性。 在感知觉训练当中把语言和训练相结合,还有利于儿童对感知对象的科学、全面的认识。受触觉感知局限性的影响,视觉障碍儿童往往在触摸过程当中很难把握整体和局部的空间关系。因此,在触觉训练中,训练者注意语言的指导,将会使视觉障碍儿童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4.感知觉的训练应“因材施教” 视觉障碍儿童受失明的原因和时间、所处的社会生活和教育环境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在感知觉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感知觉的训练应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5.在感知觉训练中注意培养儿重认识世界的主观能动性 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客观影响的过程。因为视力残疾的影响,儿童探索世界的能动性比较低。因

青少年心理特征分析

浅谈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学知识、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正确把握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其规律,对于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当代青少年在心理发展上有哪些特点呢笔者浅谈如下: 一、情感丰富、强烈,但欠成熟稳定,容易冲动失衡。 进入青少年期后,情感逐步变得丰富、活跃,富有感染力,很容易动感情,这是本期重要的心理特征。一部动人的影视片,一本迷人的小说或一场精彩的演讲,常使中学生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激动不已。这是青少年情感特征和大脑兴奋性增强的反映。 青少年中学生脱离儿童期幼稚型情感,逐步从低级、单纯、较为原始的情感活动向高级、复合型、社会性情感发展。具有一定的群体感、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向往美好理想的复杂情感。这是进入青春期教育和道德、理想、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心理基础。 但也应该指出,青少年期情感活动常表现出不稳定,欠成熟,容易冲动失衡的特点。遇到生活中的矛盾,感到不满和委屈时容易激动发怒,呈现出激情爆发状态,男生比女生更为明显。少数男生尤为突出,他们往往因为一些日常琐事而争吵、谩骂、斗殴、甚至一气之下酿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尽可能将青少年间发生的矛盾解决在萌芽之中。 二、兴趣广泛,爱玩好动,广交朋友,由于缺乏鉴别能力,判断力和选择力不强,容易感染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青少年期的大多数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爱玩好动,故积极参加自己所喜爱的文体活动,群览博阅,从事一种或多种适合自己兴趣的课余活动。 大多数青少年都有自己的一定交友范围。一般都有几个彼此无话不说,非常投机的知心朋友,伙伴朋友之间讲究信义,常常将朋友利益高于家长、教师和社会集体利益,容量讲“哥儿们义气”、“姐妹交情”,因此,我们在交友问题上必须对青少年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由于缺乏社会经验,鉴别、判断、选择能力较差,对现实社会生活中正反两方面影响难

青少年生理与心理发展基本原理word版本

青少年生理与心理发展基本原理

青少年生理与心理发展基本原理 第一节青少年生理成熟的内容及意义 一、青春发育期 (一)概念 青春期发育:从儿童、青年向成人发展的以性成熟为主的身体发育。 (二)青春发育的基本过程 (三)青春发育的前倾趋势 二、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一)身体形态的巨变 1、身高的增长 2、体重的增长 3、体形的变化 (二)体内机能的发育 1、心血管系统(1)心脏(2)全身血管 2、呼吸系统(1)上呼吸道——吸入氧气(2)下呼吸道——排出二氧化碳 (三)神经系统发达 1、脑的形态发展 2、神经系统的发育 (四)内分泌的发展

1、内分泌腺:是体内一些特殊的腺体,腺细胞所分泌的化学物质称为激素,直接进入血管,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重要功能产生调节作用。 2、内分泌腺的内容:脑垂体、甲状腺(不稳定性)、甲状旁腺、肾上腺、胰腺、性腺、胸腺和松果体等。 3、性腺激素:控制着生殖系统的成熟和第二性特征的成熟。 4、生长激素:调节着身体的生长、影响骨骼的发育。 内分泌是人体生长发育的调节器。 (五)性生理的成熟(根本标志:具有生殖能力)(案例分析) 生殖系统是人体最晚成熟的一个系统,所以性成熟历来被看作是青春发育的最重要的特征。是生命的“第二次诞生”。 性发育与性激素的增加有直接的关系。 1、性激素分泌过程: 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脑垂体促性腺激素性腺(睾丸、卵巢)性激素靶器官 2、性激素的作用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并维持其机能。 ?促进第二性特征的出现,如:体毛、喉结、胡须、乳房发育、骨盆增宽等。 ?促进骨骺的生长发育,骨骺的闭合。 ?雄性激素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雌激素促进皮下脂肪的沉淀。 3、性生理发育,唤醒潜藏的性意识

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时间:2010-10-08 来源:育宝网浏览: 269次 导读:视觉障碍对儿童心理发展和认识活动的影响,随其失明的 时间和程度的不同而异。大体说来,先天失明者比后天致盲更为不利,年幼失明又较成年失明的影响为大,弱视者比全盲者有更 视觉障碍对儿童心理发展和认识活动的影响,随其失明的时间 和程度的不同而异。大体说来,先天失明者比后天致盲更为不利, 年幼失明又较成年失明的影响为大,弱视者比全盲者有更好的发展 机会。就失明的年龄而言,5、6岁被看作是一个关键期。也就是说,在这个年龄之前失明,其视觉表象较易消失掉,而在这个年龄之后 失明,则儿童早期的视觉经验可望保持住,这对其后来的学习将发 挥积极的作用,可提供比较具体的参考框架。 失明给盲童心理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是全面的。概括说来,盲童 表现有下列一些心理或行为特征。 1.盲相或称“盲态”,是盲人的一种特殊行为型态,通常在儿 童期已发展。表现为快速地摇头,按揉眼睛,偏着脑袋,以自己的 手在眼前晃动做出光影摇曳的样子绕圈子转,表情呆滞,虚笑,行 走时手脚的动作不协调,摇摆身子等。但这并不是在所有盲童身上 都得到同等程度的表现。盲童的这些动作被一些学者解释力是盲童 寻求自我刺激的一种方式(Eiche1,1978)。 2.视动协调及行走定向由于视觉障碍,儿童无法或难以掌握其 在环境中的相对位置,而这种对于空间概念的缺乏,又使其按预定 的目标行动的能力极大地受到限制,盲童及其家长为了安个而过多 地在行动上予以限制,这也将影响独立行走能力的正常发展。视觉 障碍对精细动作的协调能力,也有不良的影响。 3.知觉能力根据沃伦(Warren,1977)的研究,发现盲童在质地、重量,以及声音方面的知觉辨别能力,与眼明者差别不大,这可能 与对视觉的依赖较少有关。而在形状辨别,空间关系以及知觉运动 整合等较复杂的知觉任务方面,则逊于明眼者。 4.感觉补偿这是弥补感官组织缺陷的一种平衡作用。通常藉着 增强其他感官的功能,或是利用受损器官未损部分的功能,使得有机

智力障碍儿童的表现

智力障碍儿童的表现 智力低下也称为智力落后或精神发育不全。一般是指在发育年龄阶段智力明显低于同龄正常水平,指智商或发育商<65,智力低下是发生在发育时期的智力残疾,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更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它的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六大方面。 1.面容、体态异常。有些先天性智力低下的宝宝在面容体态上就有异常表现。比如先天愚型患儿就有眼距过宽、双眼斜吊、塌鼻梁、舌头常拖在嘴外边、流口水等表现,就是人们常说的“国际脸”.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身材特别矮小,苯丙酮尿症的皮肤异常白,毛发颜色特别浅等。 2.运动发育缓慢。智力低下的宝宝比正常宝宝明显运动发育迟缓。俯卧抬头、坐、站、走等动作的起始年龄都比正常同龄儿要晚。往往要到2.5~4岁或4~5岁才会自己走,而且走不稳。 3.各种水平发育迟缓。语言水平、思维水平、记忆水平等均差于同龄宝宝。 4.呆滞,漠不关心。正常婴儿出生后不久,就对环境中的人、事开始感兴趣,只要醒着,他总要东张西望。不过智力落后的婴儿却对环境漠不关心。整天非常安静,很少哭闹。这类婴儿往往因为其过度安静而受到表扬,一般很容易被忽视他的智力问题。 5.无法理解的多动。和过于安静的婴儿相反,多动也是某些智力落后宝宝的一个特点。很多智力落后的宝宝不能安静地呆一会儿,无时无刻不在活动,特别明显地表现在2.5-5岁的儿童身上。这种多动

与正常儿童的活泼、淘气不同,他并没有什么目的,仅仅一种不可抑制的兴奋而已,碰到什么就摸什么,碰倒椅子和凳子,也不知扶起来。 6.注意力不集中。智力落后宝宝的注意力很不集中。他们比正常宝宝注意力集中时间明显缩短。甚至到5-6岁时,集中注意某个东西的时间也不超过5-6分钟。

智力障碍儿童有什么心理特点

智力障碍儿童有什么心理特点 弱智儿童就是在智力发展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水平或在智力发展上有严重障碍的儿童。他们一般有如下一些心理特点: 知觉方面:知觉速度缓慢,知觉范围狭窄,知觉内容笼统而不精确。整个知觉显得较正常儿童明显迟钝。 记忆方面:再现中会发生大量歪曲和错误,支离破碎,缺乏逻辑、意义和联系;识记速度缓慢,记忆保持差;记忆表象贫乏、缺乏分化,不稳定。 言语方面:言语出现迟,发展缓慢;词汇量小,缺乏连贯性;词义含糊,不能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词不达意。 思维方面:判断力差,不能完整地认知客体,缺乏概括能力;难以理解概念的确切含义,特别难以理解抽象概念;分析能力差,考虑问题不合逻辑;数的概念掌握困难,简单的计算亦难完成。 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范围狭窄,稳定性差,难于分配注意。 个性方面:情绪紧张、压抑,消极沮丧或喜笑失度;对人多怀有敌意。缺乏自信心和自制力,做事难以坚持到底。性格极其孤僻。 从上述说明可见,弱智儿童一般不是某一心理过程水平低下,而是整个心理活动各方面的水平都很低下。 什么是脑瘫 脑瘫是指由于大脑控制失调,引起的身体运动困难、体位困难、视力听力困难、交流学习困难。 小儿脑瘫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

小儿脑瘫是由于出生前、出生后或婴儿期,控制运动的部分脑组织受到损害,导致肌肉控制失调引起的身体运动困难和体位困难。小儿脑瘫一经医疗机构诊断确定以后,就应及早开展康复训练。 首先是正确的抱姿,即将小儿双腿骑跨在康复人员的腰间。为了加强小儿头的控制,可使其俯卧位双手支撑抬头、抬胸或仰卧时双上肢伸展,将其缓慢自仰卧拉至坐位。当小儿坐在床面上时,应诱发其向前方、侧方伸手取物,逐渐出现各方向的保护性反应,以增强坐位的稳定性。 对不会翻身的小儿,在其仰卧时,将翻动侧的下肢屈曲,并辅助屈曲腿带动身体旋转或握住翻动侧上肢使其伸展,内收,带动躯干翻身。学会爬行是行走的先决条件之一。小儿需双上肢伸展支撑,下肢以膝关节支撑使躯干与大腿成90°。姿势保持稳定后,可在小儿面前放置带有声响、颜色鲜艳的玩具,诱发其向前交替伸手抓取,同时可向前推动小儿足底,辅助其前行。 对站立时足跟不能着地的小儿,训练者可在其仰卧时,四指握住足跟,以手掌压向足心,使足背向小腿方向背屈,足背与小腿之间角度尽量小于90°。还可以穿戴足踝矫形器,以利于矫正尖足、稳定踝关节,更好地进行站立、行走训练。有的小儿双手握拳,不会抓物,训练者要坚持做被动手指伸展活动,将其大拇指外展伸开,其它手指就容易伸开了。 在运动训练的同时,也要加强语言训练。以颜色鲜艳的玩具吸引小儿的注意力,力争其模仿训练者的发声、发音。创造良好的言语环境,及时纠正异常的发音。对于四肢肌肉张力明显增高或四肢不自主的运动妨碍了患儿的活动时,可考虑使用解痉或控制徐动的药物,如:安定、力奥来素、安坦、美多巴等。 中医按摩可减低痉挛肌肉的张力,扩大四肢关节活动范围;针灸可采取头针在运动、语言区,以改善该区功能。

视觉障碍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征

视觉障碍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征视觉障碍本身并不妨碍儿童身体动作的发展。事实上,出生后 几个月内,视觉障碍幼儿运动技能与正常幼儿并无多大差异(Warren,1984)。 一、视觉障碍儿童的生理特征 (一)视觉障碍儿童的动作发展迟缓 随着婴儿机体的逐渐成熟,在正常环境下,普通儿童运动能力 自然而然地有了迅速的发展。而视觉障碍儿童由于看不见自己周围 的物体.失去了够抓物体的动力,因此他们的运动能力不能随肴机 体的成熟而自然地发展,因此有可能出现早期身体运动发展迟缓的 状况。特别是那些先天失明的盲童,更可能出现早期运动技能迟滞。格瑞庭(Grign,1984)从他的研究中得出结论:出生后就失明的儿童 对其运动技能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可能会延缓早期运动技能的 获得。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现,有些先天失明的儿童喜欢俯伏在某一 个地方,以求保证自己的需要和安全。然而.长时期俯伏在某一个 地方,通常会引起运动技能,特别是身体移动、手的协调及健全肌 肉的发展迟缓,导致行走所需的肌肉得不到正常的发展,而使得行 走技能发展滞后或行走拙笨,延迟走路的年龄.最终影响体格的正 常发展。

谈到视觉障碍儿童的动作发展,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视觉障碍 儿童的所谓“盲态”问题(blindism)。所谓的“盲态”,是指有些 盲人的特殊动作或习惯,如经常性按摩眼睛、挤眼、摆动身体、绕 圈子转、注视灯光和玩弄手指等。但伯林厄姆(Burling.ham,1964)及沃伦(Warren,1984)却认为这个术语是用词不当,因为这些习癖(mannerisms)也可以在其他残疾儿童,特别是自闭症儿童、智力落 后儿童及情绪障碍儿童身上发现,甚至有些正常儿童也有类似的行 为表现。 笔者认为,一些视觉障碍儿童,特别是视觉障碍兼有其他残疾 的多重残疾儿童确实存在着这种“习癖”,但由于这些“习癖”不 是视觉障碍儿童所独有的,也不是所有视觉障碍儿童所共有的,因 此最好不要称其为“盲态”,而以“习癖”代之。导致这种“习癖”的原因有许多种推测,综合起来可能有下述几种原因, 其一,盲童缺乏足够的自我刺激(self-stimulation),以至于 用自己的身体来寻求刺激和活动(Warren,1984;Scott,1969); 其二,盲童因为旅行和身体活动的限制,使得他们不能很容易 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改变自己的环境,以满足身体的需要(Merry,1933;Hoshmand,1975);

简述青少年的生理特征与心理健康

简述青少年的生理特征与心理健康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生理与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不稳定的时期,期间有对未来最乐观的憧憬,但是也充满了发生各种不幸的可能。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最主要的两个问题是:“我是谁?”“我将走向何方?”,即建立同一性的问题。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有必要提醒家长和青少年:他们需要立志,需要准备承担大任,经受艰苦磨练,需要学习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青少年时期生理变化急剧,身高体重迅速增长,第二性征出现,到青春期结束性发育基本趋于成熟,伴随生理变化的是青少年心理的转变。青少年对自己生理和心理的快速变化、成长的烦恼、学校和家庭的期望不容易适应,所以很容易发生适应危机,特别是原先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青少年更易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焦虑障碍、适应障碍、情感障碍、睡眠障碍、自杀行为等。近些年,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人们虽然能够意识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可能会影响他们的 健康成长,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关注,甚至对明显的行为反常也熟视无睹,只是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躯体健康。其实青春期青少年有很大的发展潜能,行为有很大的可塑性,只要我们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他们就能消除烦恼,健康成长。家长、老师和社会各方面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帮助和支持青少年完成发展中的四大任务,促进他们健康成长。青少年面临的四大任务是:

1.独立性的增强:青少年伴随生理的成长,独立性也日益增强。青少年对父母依赖逐渐减少,准备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进入社会生活。为了获得独立的个性,他们必须摆脱父母,但又常常不能得体的割断父母的约束。他们既渴望以独立的身份参加社会活动,同时又怀疑自己是否强大到足以独自前进,希望得到关怀和帮助。他们与父母的关系卷入了爱恨交加的矛盾之中。此时青少年常常选择同龄人为伴,并经常対成年人的权威进行反抗,加深了“代沟”。对父母过分依赖、人际交往训练不足、缺乏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青少年将感到困难,体验着焦虑、恐惧和失落的痛苦,可能产生任性,幼稚、自卑、不负责任的心理特征;父母过于严厉,动辄受父母等人训斥或贬低,为父母厌恶并且切断交流渠道的青少年,常常没有独立前进和面对难题的勇气,会形成恐惧、自卑、胆怯的心理特征;父母争吵不断,自幼担心失去父母或童年有亲人丧亡的体验者,易有焦虑、恐惧或情绪不稳,对人生抱悲观或虚无的态度。明智的父母和教师能根据青少年的个性特征,关心他们的生理心理需要,时刻注意扶植青少年的自尊和自信,鼓励他们自立和自律,培养他们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放手让他们去实践和锻炼,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任务的增加:青少年面临繁重的学习任务,过重的作业负担、烦繁的考试、同学间的竞争和关系不良、过高的期望,常引起强烈的“应急反应”,可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视觉障碍儿童教学法

视觉障碍儿童教学法 学习视觉障碍儿童教学法,有助于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学生及其相关人员全面正确理解视障儿童教育教学理论,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其教育科研能力。具体说来,学习视觉障碍儿童教学法的目的体现在: 一、正确理解视觉障碍儿童教学理论,遵循教学规律,指导教学实践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教学过程不应只是一个掌握知识的过程,还应是在教师指导下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的过程。视觉障碍儿童因不同程度的丧失了视觉功能,使他们对事物认识缺乏真实感,对知识的接受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造各种条件,充分利用听觉、触觉等其他感觉器官,来补偿他们的视觉缺陷,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和补偿缺陷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另外,视觉的损伤,限制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学方法、手段的采用,因此,在教学方法、手段的使用上必须考虑视觉障碍儿童的特点,合理使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理念、教学观念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教师,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来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学会分析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并且能够根据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二、掌握教学方法理论,学会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于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不加重课业负担的情况下使学生获得牢固而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品德提高;反之,不好的教学方法,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影响身心健康,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质量都不高,智力和品德方面长进不大。因此,如何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视觉障碍儿童教学法.,就是要使从事视觉障碍儿童教学工作的教师学会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学会正确选择每节课的教学方法呢?首先,要依据教学任务来选择教学方法。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不同,教学方法亦须区别对待。如新授课和复习课,教学方法的运用就有明显的区别,新授课要求教师采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开展教

青少年时期主要心理特征

青少年时期主要心理特征 (一)心身发展--快速而不平衡:在青春期到来时,青少年在躯体和心理方法呈现快速的发展。表现为身体急剧的生长和变化。肌肉、骨等组织全面地急剧成长,生殖系统的成熟,第二性征逐渐显露。随着身体的发育,青少年必须适应发展中的新自我,同时还必须适应别人对于他的新形象所表现出的反应。然而,由于身心方面的成长不一定能平衡发展。因此会产生不稳定的现象,在"幼稚"与"成熟"的尺度上会有大幅度的徘徊。 (二)实现同一性 ⑴实现自我的同一:青少年随着身体的变化和性成熟的过程,逐渐产生一些新的体验,也感到周围人对他们的新的反应。他们将力求发现自己现在真实情况以及将来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伙伴的来往,新的社会关系的产生,也使他们扩大了自我活动、自我探索的空间。他们也要弄清世界是什么样子?社会又是什么等。在这种不断认识和探索中,使理想的我逐步接近现实的我,使自我意识达到积极的统一。 ⑵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发展:青少年早期的价值和道德标准主要来自父母,他们的自尊感基本上来自父母对他们的看法。当进入中学这个较广阔的世界以后,同伴群体的价值观,以及老师和成年人的评价日益重要。他们对原先的道德标准及自己的价值和能力都要做重新的评价,并试图把这些价值和评价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稳定的体系。 (三)依恋关系的变化 ⑴独立意识的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与家庭的联系逐渐疏远,对父母的权威产生怀疑,甚至发生反抗行为。他们要摆脱家长和其他成人的监护,摆脱由这些成年人规定的各种形式的束缚。由于价值标准受到同辈和社会的影响逐渐大于来自父母的影响,因此,当与父母发生冲突时,往往会出现"摆脱家庭束缚"的倾向。

视觉障碍儿童心理特征

视觉障碍儿童心理特征 (2011-12-12 22:06:28) 摘要: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感觉。它主要由光刺激作用于 人眼所产生,对于正常人来说,从外界所获得的信息中,80%来自视觉。由于视觉缺陷,导致视觉障碍儿童在感知觉、注意、记忆、语言、思维、元认知、情绪情感以及人格方面有其异于正常儿童的特点。本文就其各方面的特点加以阐述。 关键字:感觉补偿刺激信息 1.视觉障碍儿童感知觉特征 人类认识世界总是从感知觉开始的。然而对于感官障碍儿童而言,由于他们感觉器官受到损害,正常儿童感到轻而易举的事情, 对他们来说可能觉得十分困难。而且,他们在客服感官障碍的同时,可能会形成一些与正常人不同的认知世界的方式。由于视觉障碍 儿童在学习生活中缺少了这样一条重要的感觉渠道,因此为了弥补 视觉信息的缺失,有严重的视觉障碍的儿童在其他感觉渠道得到一 些信息的补偿,就可能导致他们在感知觉方面形成一系列不同于正 常儿童的感知特点。 1.1视觉障碍儿童的听觉特点 听觉是人们接受外界信息,认知客观世界的重要工具之一。视 觉障碍的儿童部分或全部的丧失了视觉,因此听觉成为他们认识世界、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手段。也是他们学习、交流、活动的主要 途径。人们通常会认为,视觉障碍的儿童听力天生的比正常儿童要 敏锐,但是,苏联学者捷姆佐娃等人的研究结果发现,盲童与正常 儿童相比,在各种频率上的听力阈限差别不大,两类儿童的纯音听 力感受性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由逐步提高的趋势,并不存在盲童的 听力比正常儿童更好的问题。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们生活不断地改善,另一方面,医疗技术的提高和卫生条件的改善,影响视力障碍的因素会有 所变化。由于视觉信息的缺失,客观上。盲人更多的依靠听觉,使 听觉得到了锻炼。研究还表明,受过训练的盲童的听力与明眼儿童 的相比主要表现在盲童有较高的听觉注意力与较强的听觉记忆力。

青少年时期心理特征

青少年时期心理特征 内容提要:青少年期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其认知能力获得了长足发展。这个时期,他们的感觉、知觉灵敏,记忆力、思维能力不断增强,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来反映事物的关系和内在联系,并从片面化和绝对化的逻辑思维向辩证思维过渡,更多地利用理论思维,而且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都有显著的提高。 生理变化是心理变化的物质基础。随着生理的变化,以及环境的影响、教育的作用,因此在心理发展上就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特点。青少年期作为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期,在心理发展方面更是错综复杂。青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如下: 一、智力发展显著。青少年期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其认知能力获得了长足发展。这个时期,他们的感觉、知觉灵敏,记忆力、思维能力不断增强,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来反映事物的关系和内在联系,并从片面化和绝对化的逻辑思维向辩证思维过渡,更多地利用理论思维,而且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都有显著的提高。青少年逐步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事物,有独到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这是,他们会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提出许多有关“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生活理想”等一类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个人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常会为此感到苦恼、迷茫、沮丧与不安。 二、自我意识增强。自我意识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个体对自我的认识,或者说是对自我及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个体进入青少年时期,随着对外界认识的不断提高,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方面进行关注和评价,并且凭借这些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言行。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也即是说,他们的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在对自己作出评价时,有时会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突出自己的优点,对自我评价过高,导致沾沾自喜,甚至居高自傲、盛气凌人的心理。由于对事物识别能力不足,看问题时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到暂时的挫折和失败,他们往往又会走入另一极端,灰心丧气、怯懦自卑、抑郁不振,甚至自暴自弃。评价别人时也常带有片面性、情绪性和波动性。而且,他们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

视觉障碍儿童的人格特点 讲义.

单元七特殊儿童的人格 第二节视觉障碍儿童的人格特点 一、视觉障碍儿童人格的一般特点 视觉障碍儿童在各种人格特征上的得分都偏低,尤其在一般活动性、忍耐性和领导性方面表现很差。视觉障碍儿童的人格特点与正常儿童、听觉障碍儿童、智力落后儿童都存在显著差异。视觉障碍儿童的人格发展不如正常儿童和听觉障碍儿童,但优于智力落后儿童。 与正常儿童相比,全盲儿童具有以下人格特征: 1、盲童精神质分数高,即盲童可能更孤独,不关心别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对别人不友好,喜欢干奇特的事情,并且不顾危险。 2、盲童更内倾。也有研究认为盲童性格外向。 3、情绪性分数明显偏低,即他们比正常儿童更少焦虑,遇到强烈的刺激情绪反应弱,不常做出不够理智的冲动行为,表现出较强的控制力。也有研究认为盲童情绪不稳定,易冲动。 4、盲童掩饰性得分低。除女盲童情绪性高于男盲童以外,盲童人格特征没有表现出性别差异。 视觉障碍儿童的人格发展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听觉障碍儿童一样,视觉障碍儿童人格发展同样受到年龄和障碍程度的影响。年龄大的视觉障碍儿童的人格特征明显优于年龄小的视觉障碍儿童,低视力儿童的人格品质明显好于全盲儿童。除了年龄和障碍程度以外,视觉障碍儿童的人格发展还受到由于目盲导致的认知局限性、早期生活环境、社会生活环境以及自身对目盲接纳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二、视觉障碍儿童在各种人格特征方面的特点 (一)视觉障碍儿童需要的特点 与一般儿童一样,视觉障碍儿童的需要也是多层次的,同样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但是,视觉障碍儿童的需要也存在一定的

特殊性:首先,他们对于各种层次的需要比一般儿童更加强烈。比如,他们更需要安全和关爱,更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尊重等。其次,由于自身的缺陷,使得视觉障碍儿童需要专门进行生活技能和行走技能的训练。最后,除了一般的生活技能需要以外,视觉障碍儿童需要生理上以及心理上的康复,生活和学习需要来自辅助器材的帮助。 (二)视觉障碍儿童动机的特点 研究表明,可能由于受到视觉缺陷的影响,视觉障碍儿童缺乏学习动机。男盲童成就感偏低,女盲童成就动机低落。 (三)视觉障碍儿童学业成就的特点 视觉障碍儿童学业成就的特点为: 1、与其他特殊儿童相比,在阅读理解、同义/反义词、数学计算、应用问题、社会学习、科学方面平均分数范围最高。 2、视觉障碍儿童在同义/反义词以及数学计算方面成绩较好。如表9—1所示,他们在同义/反义词方面的得分和数学计算得分高于阅读理解。他们在同义/反义词方面的表现好于应用题。 (四)视觉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 辛德勒(Sehindele,1974)发现视觉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之间,其社会适应并无显著差异。 鲍曼(Bauman,1964)发现视觉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随着视障程度的增加变差;有的研究(Baternan,1975;Bauman,1964;Mor’gan,1944;Spivey,1 967)则发现重度视觉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较好,轻度视觉障碍儿童次之,中度视觉障碍儿童最差。 由此可见,关于视觉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结果尚有争议。视觉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现状为:社会认知、社会交往能力以及穿着打扮和娱乐休闲不足,生活能力较差,体态语发展缓慢,等等。视觉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生理、心理、同伴群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等。 (五)视觉障碍儿童意志的特点 视觉障碍儿童意志的特点表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