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中的歌唱教学

音乐课中的歌唱教学
音乐课中的歌唱教学

音乐素质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济源市济水一中:刘向平

音乐课中唱歌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有着独特的重要意义,形象鲜明、富于表情、内容丰富、旋律优美的歌曲,最能感染、教育学生。因此,唱歌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它的教学时数也安排最多。一些学校领导和音乐教师把唱歌教学理解为单纯地教唱歌,只要教学生学几首歌就算完成了音乐教学任务",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同时又是一位音乐家,他曾写过许多论述音乐的随笔,我们可以在论语中看到他对音乐的一些评论。孔子在古琴方面的造诣很高,他能自己作曲,并把悲哀与欢乐付诸琴韵之中。孔子把琴艺亲自传授给弟子,在他的三千弟子中,通六艺者就达七十二人。他的教学内容,可称为“诗、书、礼、乐”。“礼”是谓理天地阴阳之秩序,“乐”即取得和谐。在孔子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他提倡的是以音乐来提高品德。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多为舞乐,即融诗、歌、舞、音乐于一体,是高度综合的音乐艺术。

器乐毕竟只是少数人能够接近的,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而且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属于每个人的沃土。歌唱最容易接近音乐,歌唱也最容易表达大众的思想情感,有了歌唱的基础,更高层次的音乐家教育,就能够得以发展。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著名的音乐教育的范例,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堪称是一个经典的、值得推广和学习的成功范例。作曲家民族音

乐家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指出,从每一个孩子做起,进行歌唱教育,这是很重要的,但是要有方法,如果我们的教育方法还不如街边商业音乐来的有策划,有技巧,那么我们的音乐教育阵地就必然会输给这些街边音乐。

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研究我们的教育方法,还给孩子们一片纯净的,唯美的音乐天空,让我们的世界,因此而变得美丽。让我们先来看看匈牙利早期音乐教育状况:殖民化的文化政策在学校教育中表现得最为鲜明突出,儿童的灵魂被押进了一个外国的模子里,从而助长了不幸事件的发生。一方面:大量音盲从学校里涌现,学校里的歌声和艺术毫不沾边,甚至远远不如人们本能的自然唱法,受教育的人群中,存在着大量的音盲;音乐厅里没有真正的音乐会听众,节目越有价值,音乐厅就越空,高雅的音乐会只会使他们感觉头痛,而避之唯恐不及。

另一方面:柯达伊认为,音乐上的颓废堕落比音盲更糟,国家花费巨大代价维持音乐学院,只是为了少数人,而成百万人成为音盲和糟糕音乐的牺牲品,除了少数孩子外,一般孩子只能见到街道音乐的残渣。并且,坏的趣味传播很快,低俗的艺术趣味是一种真正的精神传染病,它将人们的心灵禁锢起来,使之无法接触经典作品所赋予生命的营养,没有了营养,精神就会萎缩或者阻碍发育,整个性格就会打上怪异的烙印。而承担这种预防工作的学校,不但没有去进行免疫,反而却在传播着腐败。

这种情形我们会觉得那么熟悉,我们看到柯达伊笔下的这种所谓的音盲我们的国家有没有呢?大有人在,太多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因为自己是音盲,他们很痛苦,他们也很向往音乐,但是他们不会歌唱,听到音乐时,一脸的茫然,不能享受其中。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他们不是音盲,会不会在其中诞生一些像爱因斯坦一样的人物呢?

还有那不幸的人们,那些生活在道德与法制边缘的人,他们当中又有几个人是受到过音乐的熏陶的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柯达伊认为:人的生命中不能没有歌唱,歌唱是人心灵的表现,真正的歌唱教育满足人在精神上的需求,是人的精神食粮,没有歌唱就没有完美的人生,歌唱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美和快乐,它把四分五裂、毫无凝聚力的社会生活编织到一起,使人民具有文化道德修养、艺术修养,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高尚。

音乐不是少数杰出人物的享受,是整个民族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它应该属于每个人,使音乐成为一种公共财产,让每个人在淳朴而伟大的音乐作品中,享受到幸福和美好,应该是每个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最高理想。只有歌唱才能够实现以上的理想,成为整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因为,只有歌唱不需要区分贫贱和富贵,在歌唱面前,人人平等。

同时歌唱还具有情感教育功能,使儿童在学校里愉快而不痛苦的学到音乐和歌唱,培养他们渴望高尚音乐的情感,这种渴望将会持续终生.美好的良性的情感体验,会提高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提高人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积极心态,帮助人们克服消极心理因素的困

扰,是很有好处的,因此,要想让一个社会具有一个良好的和谐状态,首先要让每一个人具有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但是这里面一定要甄别,什么是积极的,什么是向上的,街边的音乐有的是,残渣音乐比比皆是,非但培养不了健康的心态,高尚的情感,更培养不出良好的道德品质。歌唱的审美教育功能是发展人的灵魂、精神的手段,渴望美好的音乐,会使人具有文化艺术修养,生活的更加幸福、更加高尚.更重要的是歌唱中的民族艺术教育,民族音乐文化传统教育,使歌唱成为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语言。使歌唱成为民族信念的一部分。因为,民族音乐语言、民族音乐思维对于培养民族情感和培养本民族传统具有重要意义,是生动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

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

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 摘要:新一轮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已经开始,从新认识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的意义,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真正“舞蹈”起来,是我们每个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求新求学求知求异求美 新一轮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的音乐教育科研已在全国正式启舞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舞蹈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的综合;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新的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向我们每个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今天,我们重新认识舞蹈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真正“舞蹈”起来,是我们每个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树立全新的音乐教学观念,让学生“舞蹈”中求新 中小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的能力,培养具有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公民。把“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于音乐独特的魅力,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质,加强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快乐,享受美好,真正的让学生全方位“动”起来。具体内容和方法:1、舞蹈演唱:演唱歌曲、视唱曲谱、声态模拟等;2、舞蹈音乐:聆听音乐作品、辨别音高、音色、旋律、节奏、调式、力度、速度、以及情绪等;3、舞蹈观看:视唱曲谱、观看挂图等;4、舞蹈乐器:进行器乐演奏、节奏训练、手势练习、音乐游戏、律动、舞蹈、表演等;5、舞蹈思考:对音乐舞蹈进行理解、想象、记忆、创造、再现等。除此之外,教师应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上。营造创新的氛围、轻松的教学环境,挖掘教材内容,通过各种手段、途径,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创造美。让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积极舞蹈肢体,激励其创新精神的勇气和能力。 二、探索全新的音乐教学模式,让学生“舞蹈”中求学 新的课程标准展示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他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彻底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教学。 1、创设“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激励学习主体的自觉意识,加强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 2、创设“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建构师生合作教学、师生合作学习的集体性教学模式,充分开发课堂集体的交往、信息网络、群体心理气氛等社会心理因素的教学潜能,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舞蹈中,学会交际、学会参与、学会配合、学会关心、学会竞争。 3、留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做;开发创新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在教学中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培养创造性操作能力,使学生通过听觉、视觉及想象、联想,对音乐作品(歌曲、乐曲)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并在舞蹈的亲身体验过程中,真正感受到音乐美,从而激起他们追求和创造美的欲望。

高中音乐_学会聆听—音乐中的聆听与感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会聆听—音乐中的聆听与感悟 年级:高中一年级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1.构成音乐语言的形式要素 2.音乐情感与思想意境层的揭示 【教学理念】 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是高中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是本课基本立足点。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养成喜爱音乐、学习音乐的良好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 2.本课力图通过特有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和艺术教育渠道,体现音乐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课”的形式把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观念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体验,即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达到育才育人的双重目的。 3.以聆听体验和音乐素养培养为框架结构,同时结合创造性音乐活动和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拓展,形成多元、立体的教学形态。 4.弘扬民族音乐,增强民族意识,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真善美的艺术追求。 【教材分析】 1.《音乐鉴赏》为必修模块,《学会聆听—音乐与人生》是本模块的起始课,教材中涉及的音乐要素等内容也是对义务教育阶段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提升,对刚升入高中的学生也是一种衔接与过渡。因此,这一单元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促进今后更有效的学习音乐有重要作用。 2.音乐语言是通过音乐要素构成的特定音响结构来实现情感交流和思想表现,音乐形式要素是音乐语言的主要表现手段,教材中内容与环节都围绕着音乐的形式要素展开,通过聆听《草原小姐妹》、《长江之歌》等多首音乐作品,在形式上丰富地构成了几乎全部的音乐形式要素特征和表现力。 3.音乐形式要素构成了普遍认为“好听”音乐的音响外层,如何深入了解和运用形式要素则是更高层面的学习,因此运用节奏、旋律的创编,是在感知、体验上进一步提升对音乐要素的理解与认识 4.音乐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态与载体,在“好听”的基础上“听

小学音乐案例分析(1)

小学音乐案例分析《爱劳动》《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过去音乐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提倡体验、模仿、探索、合作及综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建议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启发学生在亲身体验或模仿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主动学习,在这一课所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注重培养了学生在亲身体验模仿过程中,不断探究的主动学习。建立平等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地教学氛围。 以形象生动有趣的方法解决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快乐轻松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一会音乐、表现音乐。 首先: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放音乐、师生同做律动表演《拉钩钩》,教师与学生一起表演,师于学生们拉钩钩,音乐课在轻松愉快中开始。 分析: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主体,师生互动,教师应以一种平等、亲切的姿态去理解学生,让学生随歌曲旋律自由律动表演,放松学生心情,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一分钟的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虽然时间很短,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把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教师变得亲切,为下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接着:聆听《三个和尚》感受音乐轻快的情绪并表演。

(1)导入: 1、师:今天,老师请大家来听一首歌,歌中唱了一个 很有意思的故事,同学们想不想听一听? 2、观看多媒体《三个和尚》学生神情专注。 3、歌曲听完,同学们举手讲故事。 4、师再次放音乐。 5、师:我们听的这一首乐曲中是怎样用约起来描述《三 个和尚》这个故事吗? 6、师:同学们能听出有几种乐器来代表这三个和尚? 7、师介绍。三个和尚音乐及代表乐器音色。 8、再次听乐曲,请学生自己选择表演的对象,合上节 拍,随音乐表演,(用自己创作的动作来表现) 分析:一年级学生无论钻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带有幼儿的特征:行动表现出好奇、好动、好模仿等倾向; 且容易被感染,通过播放多媒体展示,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讲故事、发挥思维能力、想象力。学生们不知不觉中,就由讲故事开始,慢慢学习的也学习了乐曲中所用的乐器。并随乐曲即兴表演,编配动作。主动地曲学习音乐、感受音乐、体会音乐。 其次:以形象生动的方法来解决教学难点。 1、复习已认识的节奏(卡片)教师扫地,请学生听

小学音乐开学第一课教案【三篇】

小学音乐开学第一课教案【三篇】 小学音乐开学第一课教案一 一、做好榜样,先入为主 在家里,父母是学生的第一老师;在学校,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对于新接任的班级,我会在上课前5分钟到教室门口等待学生收拾用品、整队,做好到音乐教室上课的准备。这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重视,促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老师的调控。 部分过程回放: 师:“同学们,老师现在带你们去上音乐课好吗”(一阵欢呼!) “谁最快安静下来,老师表扬他(她)!”(很快安静) “到音乐教室后,先按教室的座位坐,听明白的举手” “看谁像老师一样走得稳(老师也带着音乐课本),排队表现好的同学,上完课后将得到漂亮的红印花”。 “下面,请路队长整队、带队,” 二、游戏结合,利用音乐调控课堂 排好了路队,分组走进了音乐教室,给了他们指定的位置,学生有序做好。此时,我直接让学生先感受音乐课的常规要求,目的也是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了解音乐课堂的常规要求,从第一节课就理解:好的课堂秩序,才能保证教学的有序进展。 部分过程回放: 师:“聪明的同学已经把身体坐正了。我最喜欢跟坐姿端正的同学交朋友”(马上很多同坐正,老师边走过去和同学握手)

“老师真开心!没想到这么快就能交到坐姿端正的朋友。” “下面,请同学们来敲一敲老师的音乐宝盒,用手敲三下,听到音乐后,请你哼唱出来,能唱出唱名的同学更棒。”(事先准备的精美塑料盒,学生敲完,我就在琴上弹一小段音乐)” “这就是柯老师在音乐课上让大家坐端正的音乐,我们再唱一遍,记住它,等会要考考你们的记忆力和反应水平。” “不但坐正有音乐,老师的音乐宝盒里还有音乐呢!” 三、露一手,互相了解 作为音乐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在第一节音乐课上,为学生展示你自己的风采,学生无不仰慕,也有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被你吸引。课堂上,我利用音乐盒的游戏,让学生敲出“中国好声音”。 部分过程回放: “同学们,最近是否看‘中国好声音’的节目,想听听现场的好声音吗老师给同学们唱一首。” 师演唱 “其实,好声音就在我们身边,下面老师想听听我们班的好声音,谁是我们班最勇敢者,把你的歌声带给大家。”(请生唱一唱) “通过,刚才的演唱,老师和同学们,有了一点的了解,大家还想对老师有更多的了解吗” “那接下来老师跟打家做一个自我介绍。”(PPT隆重介绍自己,包括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前获奖的情况等) 四、与学生共同探讨“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

舞蹈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舞蹈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题提出的意义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审美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的实践活动。随着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音乐教育日益走向综合,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而舞蹈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集美术、音乐、表演、服饰、文学等一身,被人们称之为看得见的音乐,流动的音乐。相对于其它姐妹艺术,它与音乐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实施音舞结合之教学,加深"舞与唱"、"舞与乐"、"舞与说"等内容的教学,通过动作探索练习和音乐即兴练习,有益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欲,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审美能力及人格的完善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课题提出的必要性 新一轮教学改革,在普通中学音乐课程的设置中,把音乐、舞蹈都列入了音乐课程。这对于爱好舞蹈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在音乐教学中,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教学开始融入舞蹈,所以音乐教学也是一门科学,它要求教师必须要有专业知识、技能技巧。那么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融入舞蹈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自古以来,音乐与舞蹈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是音乐美与形体

美的交融。《乐记.师乙篇》记载:“故歌之为言也,……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的是唱歌到激动时,不知不觉手也舞起来,脚也跳起来了。由此可见,舞蹈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舞蹈是以发展学生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中学生在伴随音乐进行舞蹈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的音乐知识,它是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喜爱的活动。从根本上说音乐与舞蹈的密切关系,是舞蹈离不开音乐,舞蹈总是在音乐中展示出来。 三、音乐对舞蹈的特有作用 1、舞蹈是帮助儿童学习音乐的桥梁。从中学生音乐教育的观点看,根据中学生知识水平、注意力等特点,中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专门集中注意于音乐。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把舞蹈引进课堂,让学生感到音乐课是最有趣的课,上了还想上,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教师尽可能从日常生活、身体活动和大千世界为依据,根据歌的内容,创作一些舞蹈动作,在音乐教学中加以应用。根据赞可夫的理论,音乐教学原则的核心是发展和形成学生的音乐听觉表象,舞蹈具备了将音乐听觉表象付诸于行动之中的功能,让儿童从音乐中来——听音乐,到音乐中去——舞蹈,再回到音乐中——掌握音乐,舞蹈帮助儿童架设起了音乐的桥梁。 2、舞蹈是学生学习音乐最好的一种艺术手段。舞蹈必须伴随音乐,才能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所以舞蹈的最大特点就是“音乐性”。如教师在教唱“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山东教育出版社)”

人教版高中音乐课教学设计

芭蕾舞剧《天鹅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舞剧《天鹅湖》的“天鹅”主题,了解作品的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及他的作品风格。 2.了解舞剧音乐与芭蕾舞剧的相关知识,能够辨别和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风格,并能用舞蹈或课本剧形式来进行创造表现。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并了解“天鹅主题”的特点。[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音响、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l.播放二首由《天鹅湖》旋律改编的歌曲:S H E《remember》和神话组合的《Top》,欣赏后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①这两首歌曲是否用了同一旋律? ②看看谁能把这段旋律演唱出来? 2.视唱“天鹅”主题旋律。(课件展示) 这首旋律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叫作“天鹅”,让我们一起用优美流畅的声音来视唱这段旋律吧。(教师用钢琴伴奏) 二、欣赏教学 1.引导学生明白“天鹅”主题旋律和情绪的变化: 旋律较平稳→旋律自下而上进行 情绪较平稳→情绪激动(暗示公主遭遇不幸) 2.师:公主到底遭遇了什么样的不幸呢? 介绍《天鹅湖》的故事情节。(课件展示) 3.师:下面让我们视听结合一起来感受一下舞剧《天鹅湖》的片段。 让学生带二个问题欣赏:问题一,这段舞剧背景音乐用的什么?(“天鹅”主题)问题二,这段舞剧表现了怎样的故事情节? 4.简介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及他的作品风格、芭蕾的起源与发展(意大利──法国──俄国──世界各地)。 5.简介这段舞剧表现的剧情0暮色降临,为王子成年举行的舞会正在进行,王子忽然发现城堡上空飞过一群哀鸣的天鹅,这引起他强烈的狩猎愿望。 三、芭蕾舞的基本手位和脚位 1.先播放小品《洛桑学艺》中关于芭蕾舞的基本手位和脚位,再播放舞剧《天鹅湖》中天鹅飞翔的动作。 2.教师现场展示芭蕾舞的基本手位和天鹅飞翔的动作让学生模仿。(先无音乐伴奏做两次基本手位和天鹅飞翔的动作,然后全体学生站起来再跟“天鹅”主题和根据“天鹅”主题改编的说唱音乐做两次基本手位和天鹅飞翔的动作。) 四、学生创编表演 规则: 1.每组任选下列一段音乐和一个故事情节来创编。 2.表演形式:舞蹈、课本剧或课本剧加舞蹈等。 3.表演时间不超过2分钟。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歌曲《草原上》,选自小学音乐四年级第一学期,这首歌选自内蒙古地区的音乐风格,音乐语言十分简练,旋律优美、节奏舒展,形象的勾勒出一副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使人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情景之中. 刻画了牧民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二、教学片段1: 1、欣赏有马头琴演奏的《蒙古人》,辨别所演奏的乐器。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旋律,听听看它是由什么乐器来演奏的? 生:欣赏音乐片段、感受乐器音色特点、辨别所演奏乐器。 2、从了解民族乐器——马头琴引入大草原与蒙古族。 师:悠扬的马头琴声来自远方,像是马儿在向我们倾诉着那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那就是美丽的大草原,神秘的蒙古包和勇敢又多才多艺的少数民族——蒙古族。 生:观看多媒体中大草原风光,在优美的画面中,富草原特色的音乐背景下了解内蒙古草原地区的地域特点、民族风情以及少数民族——蒙古族的主要情况。 (1)认识“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 (2)蒙古包、马头琴、摔跤 (3)蒙古歌舞:挤奶舞、马刀舞、旋子舞等 3、初步感受蒙古族歌曲的特点,学习歌曲《草原上》 三、案例分析 1、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探究和学习欲望。 用多张草原照片做的动画,先让学生进入课题的情景中,激发了他们对美丽草原的爱慕之情,使学生一下就对草原上的人和事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教学中引用马头琴的演奏特色,加上多媒体画面的视觉冲击,一下就把学生带入了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美丽的大草原。 2、发扬个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每个学生各有各不同的特点,在分组创编活动中,选自己喜欢的特长去组队,去创造表现的形式,实际是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为小组作努力取得好成绩,增强了与人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团体合作精神。既遵循课改精神,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舞台,刺激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3、创设舞台,增强学生的创编能力。 要求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表现内容和方法的,小组成员齐心协力的按照自己特长去编排表现形式,几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展现了对大草原的喜爱以及对蒙古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掌握。同学们的表现形式各不一样,有画美丽的草原景象的、有跳蒙古舞蹈小组合的、有用乐器演奏的,,让他们感受到创编、合作的乐趣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020小学音乐开学第一课教案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教材 音乐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说课稿 / 小学说课稿 / 小学说课稿范文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2020小学音乐开学第一课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音乐可以提高气质与生活品位,社会上对学音乐的人最常见的评价是有气质有品位,学习音乐可以提高想象力,音乐是声音的表现艺术,本说课稿资料适用于小学音乐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2019小学音乐开学第一课教案 教学内容 1、强化课堂常规,明确平时成绩的内容及记录方法。 2、复习音阶、各种节奏、音符。 3、学习歌曲《拍手拍手》的第一部分乐谱。 教学目标 1、细化平时成绩内容,公布各类之星于后面黑板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区别八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唱准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 3、基本会唱歌曲《拍手拍手》的第一乐段乐谱。 教学难点 附点八分音符时值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安排好学生座位。 2、师生问好。 二、强化课堂常规 1、说明本学期音乐书的使用方法。 每组选一个小组长负责音乐书的发放与收起,并由一个课代表总负责。 2、明确本学期音乐平时成绩的内容及记录方法,及后面黑板光荣榜的使用。 三、复习乐理知识 1、复习各种节奏及音符 (1)用有节奏的一问一答的形式复习各种时值的节奏 (要求划拍齐答) 出示各种节奏:××××- ×- - - 师:这是几分节奏念几拍? 生:这是四分节奏念一拍。 …… (2)出示各种音符、休止符,指名个别学生回答。 0 0 5 5 5 . 5 .

高中音乐课欣赏教案

高中音乐课欣赏教案 授课年级: 高中一年级 课时: 一课时 主讲: 丁强 一、课题:音乐与影视 内容:1、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头音乐 2、电影《平原游击队》中鬼子进村音乐 3、电影《悍牛与牧童》配乐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三首影视乐曲的听赏自己说出各自在影片中的作用,且自己在教师引导下分析音乐表现要素更深层理解音乐作品。 2、通过对以上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憎爱分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3、通过本课教学为学生提供独立欣赏影视音乐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乐曲由感性到理性认识过程的引导 难点:《MongDong》现代派音乐风格的认识把握及对该曲欣赏兴趣的调动。 四、教学准备 VCD机、投影机及相关VCD片投影材料,录音机磁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VCD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头音乐 问题:该段音乐的风格特点,对电视画面起什么作用。 (导入语:在大家记忆中除《西游记》音乐外肯定还会有许多令同学们难忘的影视音乐,不信听我唱上一段我幼时观看过的一部电影中的乐曲片段,音乐虽不优美,但令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刻骨铭心:引出所听音乐“鬼子进村音乐”) (二)《平原游击队》中“鬼子进村”音乐片段欣赏 1、投影:该片剧情介绍 2、VCD播放该片段 问题:(1)听后的感受 (2)为何会有这种感受(分析音乐表现手段:配器、铜管乐恢宏的气势、强力度、进行曲风格) 3、比较欣赏:《樱花》与鬼子进村音乐的联系,认识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问题:该段音乐换成日本民歌来表现刻画日本鬼子的形象效果会怎样,你们熟悉的日本民歌有哪些,请唱唱,试试,想想。 (樱花是一首抒情的日本民歌,表现日本人民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日本的音乐文化是美的,而日本的侵略行径是丑恶的。语言设计:音乐其奇妙,同一音乐材料通过变换表现手段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下面的音乐更加奇妙,你们听听便会知道它的奇妙之处)

小学音乐课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音乐课教学案例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地确立,并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真正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了以下这些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音乐课中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因此,一个好的情境设计,能使学生记忆深刻,能使学生很快的融入到课堂之中,使学生整堂课都在这个美丽的情境中学习。精彩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如在上《小动物唱歌》这课时,我用充满神秘的语调做好开场白,同学们:“大象伯伯给老师打电话要邀请同学们参加动物联欢会,你们想不想参加?”“想”可是,大象伯伯说:“想参加的同学,最少要会学一种动物的叫声”,同学们开始模仿起小动物的叫声。这样的环境,激发了同学们的需要,刺激了同学们的求知欲,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巧妙提问,主动参与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在欣赏《狩猎波尔卡》时,作了这样的尝试:①在学生初听全曲后,问:你们听到了什么?能用动作告诉大家吗?学生一边用动作表现了狩猎时瞄准猎物的样子,一边模仿枪声;②当学生再次聆听乐曲时,我又问:听,狩猎者骑着大马呢?这时几个学生迫不及待的表演了骑

马的动作和马叫的声音。③当听到最后一部分时,我再次问:这里的号角表现了什么呢?有的学生说狩猎者在庆贺他们打了很多猎物;有的学生说这是召集大家的一种方式;……这样的提问利用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景中,激起了他们的探索兴趣,形成探索动机,最终让学生主动有效的参与到了音乐活动中,使学生的听觉获得美感。 三、寓教于“玩”,挖掘潜能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学生主动的“玩”,充分体验了音乐作品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培养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了审美体验,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经验: 1、角色表演 对于小学低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天生爱表演,也善于表演。当学生理解和熟悉一首新歌时,我总试着让学生在自由放松的气氛中,用身段、手势、表情、眼神等肢体进行自我表演,边唱边舞。在《保护小羊》中,同学们的表演,让我感到了小羊们的温顺;狼的凶残;狗熊、小刺猬、大象、小猎狗的友爱;在表演过程中同学们自由选择其中的角色,进行即兴表演,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更快、更独立地记住歌词,而且对音乐的情绪也有了非常深刻的体验。 2、自由创编 音乐的教学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音乐创造,其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对于低中

小学音乐课堂中舞蹈教育的功能(音乐论文)

小学音乐课堂中舞蹈教育的功能 当前学校教学改革要紧紧围绕素质教育来进行。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还要具备劳动技能素质及艺术修养素质等。舞蹈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它是人类起源最早的艺术形式。它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能健美学生的形体,有助于学生保持正确的姿态,精神饱满,逐渐养成一种习惯,既坐有坐相,站有站姿。 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越发感到舞蹈给学生带来的变化,我认为在小学开设舞蹈课非常必要,这是因为: 一、舞蹈是跨越美育的门槛 舞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表演能力。舞蹈就其特点来说最容易被小学生接受。由于他们年龄小又活泼好动,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很适合接受舞蹈教育。在实践中发现,小学生大部分都很喜欢舞蹈,每当上舞蹈课时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可以在舞蹈课上穿上鲜艳的形体服,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同时感受着美的线条,变化的造型,欢快的律动。他们可以在舞蹈课上学到各种舞蹈步伐,做各种舞蹈动作,表演各种民族舞蹈。他们还可以在舞蹈课上欣赏到古今中外的优秀舞蹈作品。这些教学内容的安排,无疑对学生在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等方面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在

舞蹈艺术的王国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逐渐了解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如:为什么起源于西欧宫廷的芭蕾舞,现在已成了“世界的艺术”,一部《天鹅湖》在世界各地舞台上久演不衰;为什么非洲的黑人舞蹈那样钢劲有力,而东南亚的舞蹈却婀娜多姿;为什么傣族舞蹈总爱模拟大象和孔雀,而内蒙古的舞蹈家总把自己比做大雁和骏马,原来这是舞蹈艺术存在的共同美感和审美差异。 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舞蹈教学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动作的积累,身体的协调性强了,表现能力、欣赏能力、审美能力都逐渐提高。他们能够分辨动作的美与丑,能看懂舞蹈动作的语汇,能用舞蹈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此同时,他们的节奏感也增强了,感受音乐的能力提高了,能听辩出音乐中表达的喜怒悲欢。这种在美的享受中接受的教育,具有一般注入式教育所没有的特殊功能。能长期受到这种艺术熏陶的学生,无论思想行动,还是衣着品位都与众不同,高雅不俗。 二.舞蹈可以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在实践中还发现,舞蹈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健美学生的形体,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反映敏捷,记忆力增强。据调查一般文化课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如果能使他们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就可以提高学习成绩。舞蹈就可以帮助学生做到这点,跳舞时,除了身体和情感并用,还要精力集中。因为教师在示范舞蹈动作时,学生必须记住它的动律、流动路线、内在情感及节拍,将这些信息输入大脑并很快用身体表现出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在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曾一度称为“唱歌”课,且现在“唱歌”教学的份量在音乐课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突出了“唱歌”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正如日本音乐教育家高萩保治先生所指出的“歌唱是人类的本能,歌唱是人类最自然的行为之一。歌喉是人人随身携带、最方便的‘乐器’,歌唱是表现人们喜怒哀乐的最恰当的手段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小学学音乐课程中会如此强调“唱歌”教学的原因所在。在义务教育阶段“唱歌”是音乐学习内容的一部分,而高中阶段《歌唱》属音乐课程中单独开设的教学模块,那两者之间的学习有何区别与联系呢?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歌唱》模块教学的准确定位。首先,从名称来看,“唱歌”和“歌唱”的主体学习内容是歌曲的演唱,但“唱歌”重在演唱歌曲,而“歌唱”的内涵更广,应该包括与“歌”和“唱”相关的诸多内容,如,歌曲的学习,演唱技巧的提高以及歌唱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等等。其次,高中阶段的《歌唱》教学目标定位更专业,指向性更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安排“唱歌”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高中阶段的《歌唱》模块学习旨在提高学生演唱技巧并使学生对“歌唱”的相关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提高学生歌曲演唱、表现、排练、赏析等的综合能力。再次,高中阶段《歌唱》教学的内容更具专业性,学习的时间也更集中。义务教育阶段基本上以齐唱、合唱歌曲的学习为主,并将歌曲学习与音乐教学其他领域相结合。 高中《歌唱》模块涉及到各种演唱形式的学习与实践,并且是歌曲演唱与歌曲赏析相结合进行学习,学习时间集中于一到两个学期。最后,高中阶段《歌唱》模块的学习更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义务教育阶段基本上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歌唱学习,是全员参与的唱歌学习;高中阶段是选修课程,是一部分对“唱歌”有兴趣,或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参与学习。学习的方式也更主动,以互动或自主学习方式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与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某种教学目标展开的,任何教学措施都是为着实现某种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支配、调节、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学目标的定位关系到整个教学的开展。如果将《课标》中对《唱歌》模块的教学目标定位具体化,笔者认为,其最终目标是通过该模块的学习让学生获得如下几种与“歌唱”相关的能力。一是歌曲鉴赏能力,能对歌曲创作的艺术品位和歌曲表演者演唱水平进行正肯的评价;了解歌曲表现的各种形和各种演唱方法及其表现特点;熟悉一些经典的各种演唱形式的声乐作品;能够感受人声丰富的表现力。二是歌曲表现能力,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圆润的音色、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地歌唱。在独唱中,能够较深入地理解作品的题材及风格,并能依据自己的声音特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歌唱。在合唱中,能倾听各声部的声音,保持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并对指挥的动作作出敏锐的反应。三是歌曲排练能力,具备一定的歌曲表现的自主排练的能力,能够较熟练地运用乐谱学唱歌。了解排练的一些基本常识和要求;能够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与风格,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能对自己、他人、集体的演唱作简单的评价。教学目标又决定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如何在较短的18课时内最大限度地达成上述三方面教学目标,如何针对模块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需要认真思考和精心安排。笔者认为,首要问题是要摆正教材的使用观:不主张教教材,而是充分利用好教材内容进

音乐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巧用生成资源,收获别样精彩 ——《十分钟》教学案例 温泉小学王丽丽 一、案例背景 以情境的导入为出发点,通过节奏的拍击,唱名的熟悉、歌词的诵读,表演的创编,达到学习新歌的目的,这已是新课程音乐教学的常规模式。《十分钟》一课是人音版音乐教材中第七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这是一首节奏明快的校园歌曲。在新课教时,我从学生交流课余生活引入到课间会玩些什么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使这堂课有了良好的开端。在教学过程中,我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灵活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把课堂还给学生,收获了别样的精彩。 二、案例描述 在导入新课时,凭借生动形象的课件和我动听的内容讲解,使孩子们在回忆愉快的课间生活的同时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为下面的新歌教学起到了铺路石的作用。《十分钟》这首歌曲中有变化切分的节奏,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先解决节奏的难点。为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我引导学生拍击节奏。可是多次练习后,学生有点懒散。接着按节奏读歌词,两段歌词读完后,学生长长地松了口气,与刚才相比,显然没有刚才那么专注了。我立刻意识到这堂课不会像我预期的那样顺利。但不管怎样,总得按着教学方案继续上课吧。 学生在哼唱旋律后,新歌的教学开始了。“我们来一场接龙比赛,好不好?”“好”。在多媒体课件的提示下我与学生开始了一场我唱你接的比赛。同学们一下子来了兴趣,刚刚还懒散的状态不复存在,与我愉快的完成了歌曲的接龙。紧接着我又让同学之间进行歌曲的接龙,让学生随意的点名接,同学的情趣空间高涨。在歌曲的接龙的过程中学生们不知不觉的就学会了歌曲。连我也没有想到歌曲的教学任务就在这你来我往中完成了。

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我的好妈妈》 一、设计思想: (1)指导思想: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中获得美和丰富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本课音乐教学设计,围绕以情感为核心,以关爱为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鼓励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创造。 (2)设计理念:本课音乐设计以音乐体验、表现音乐情感为主线。采用互助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倡学习过程中学生间的互帮互学,培养学生间相互交流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教材分析: 歌曲《我的好妈妈》是一首活泼、欢快的中国儿童歌曲,歌曲描写了小朋友体恤妈妈劳动一天回家后的场景,意在表达孩子爱妈妈,关心妈妈的温馨情景、由于歌曲旋律线并不复杂,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训练孩子的歌曲与节奏的配合能力,脱离了以往枯燥的2/4拍每小节拍两下手的节奏形式。虽然这组节奏并不难,但是与歌曲配合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演唱的同时还要拍打与歌曲时值并不相同的节奏,考验小朋友的思维和口手配合的能力。 (4)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学生还没有一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乐器演奏技能。理解力和判断力也处于最基本的状态。对于作品情感的把握全靠老师的逐步引导。与此同时,一年级的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好奇心特别强烈。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团结合作能力,互助能力也会逐渐增强。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能完整的并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的好妈妈》,体会歌曲的情感,体验优美抒情的音乐情绪。感受音乐色彩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旋律模唱、乐器合奏、歌曲表现等多种活动激发并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在小组学习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在实践体验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教育学生从小关心他人,关爱父母,体恤父母劳动的辛苦,并为主动为他们着想,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教学重点:感受体验音乐情绪,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音乐表现。全体同学都能够边打这组节奏边演唱。 四、教学难点:最后一句“我的好妈妈”配合节奏演唱 五、教学准备 资源收集 录音机电子琴响铃歌曲磁带音像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课前律动 1、播放《小雨沙沙》,师生共同做动作表演,活跃课堂气氛。 2、听辨节奏: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两条节奏,让学生听老师弹的是哪一条?(这一环节是最初的节奏训练,引出本课的知识点)并用这条节奏引出之前学过的歌曲《放牛歌》(熟练节奏的应用) (三)、新课导入: 1.谁是大家心目中最爱自己最关心自己的人,引出要学到的歌曲,播放《我的好妈妈》 2.补充歌词:“劳动了一天”这句让学生来补充完整,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3.引出本课的节奏后把这组节奏加到歌曲中,老师范唱,学士用为歌曲伴奏。 4.学唱歌曲:跟琴声与老师学唱,边唱边打节奏,学会后完整演唱两遍,给几分钟让学生配合节奏演唱。教师及时指导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5.师生接龙:跟着伴奏师生互动来接龙,(这一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以游戏的形式又不会让学生感觉枯燥和乏味)接着将打击乐器发给节奏打的准确的学生。 6.配打击乐:以音乐会的形式,下面的同学演唱,台下的同学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音乐会开始之前请强调歌曲应该用怎样的表情:(出示自制的笑脸和悲伤的表情)将笑脸奖励给表情最好的学生。 7.创编:根据歌曲编成各个不同的动作,边唱边表演并加入道具(找2组学生) 8.新课拓展:提问:同学们,除了我们今天学习的歌曲《我的好妈妈》,还有谁知道有关于妈妈的歌曲?请举例说一说。 播放有关妈妈的歌曲的资料《妈妈和我》 (四)总结 同学们,当你们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给家庭带来了欢乐、生机和希望,同时也带来了妈妈对你们的牵挂和惦记。妈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付出了爱和艰辛。虽然我们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但是我们对妈妈的爱却是无止境的,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我们的母亲吧!(要求学生回家后唱歌给自己的妈妈听,并通过今天的学习更爱自己的妈妈,做一个更加懂事,听话的好孩子。) 五、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六、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主要是以贯彻歌曲的关爱之情来让学生体验情感的表达。以基本的音乐旋律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通过听、唱、奏等不同的表现形式体验音乐的旋律变化,更好的表现歌曲意义。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质,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习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背景]

高中音乐课程舞蹈教学的实践

高中音乐课程舞蹈教学的实践 摘要】音乐与舞蹈密不可分,在高中音乐课程中进行舞蹈教学实践可以帮助学 生更好的释放学习中的压力,在基础性的舞蹈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会控制自 己的肢体,提升学生对舞蹈的认知,同时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舞蹈能力,改变学生对高中音乐教学的印象,逐步爱上音乐。以下本文将简单分析高中 音乐课程舞蹈教学的现状,重点就高中音乐课程中优化舞蹈教学的建议展开详细 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音乐;舞蹈教学;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6-078- 01 一、高中音乐课程舞蹈教学的现状 舞蹈教学在高中音乐课程中的实践比重较少,其目前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部分教师更 加倾向于舞蹈鉴赏类课程的开展,其主要以组织学生观赏舞蹈视频的方式来实现对该板块的 教学,且观赏的舞蹈风格类型也已名族舞为主,学生很少能够亲自参与舞蹈教学活动,在单一、枯燥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对于音乐教学的兴趣大大削减。同时,部分教师自身舞蹈基础 较差,无法很好的通过舞蹈的形式将自身的音乐实力展现出来,舞蹈教学的开设频率不高。 长期以来,舞蹈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教学工作者忽视,这也从某种程 度上反映出音乐教师自身认知上的不足,而这些都需要得到重视和改进。 二、高中音乐课程中优化舞蹈教学的建议 1、开展专项教师技能培训 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对于教师的职业生涯的非常重要的,教师亦是学生,要通过不断地学 习和高校的继续培养,在一线教学过程中能不断了解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技术。对于高中舞蹈专业教师及所有音乐教师来说,音乐课程的性质及舞蹈教学的需要,掌握 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是关键而又尤为重要的,传统的音乐与舞蹈教学经过历史的实践被证明难 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开展专项的教师技能培训,也就是让舞蹈及音乐教师在了解新的教学理 念及学习实践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结合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改善教育质量。这就需要 在职学校的鼓励,师范类高校的培训,让舞蹈与音乐教师能够接受到舞蹈教学的技能培训与 如何运用多样的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来促进舞蹈教学。所以,对于高中舞蹈教学来说,教师的 舞蹈专项学科教学培训尤为重要,因为这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手段及方式方法。 2、舞蹈表演与音乐教学的有机结合 舞蹈艺术是通过肢体动作和造型来表达生活内容、抒发情感的一种表演艺术,舞蹈表演 是音乐课程中舞蹈教学的核心内容,对培养成良好的形象和气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课 堂教学中需要通过舞蹈的表演或者部分动作的模仿和展示,促进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可 引导学生欣赏动作片段和音乐片段,并从音乐节奏、音乐旋律和舞蹈律动的动作特点来分析 作品;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舞蹈中的两个动作进行模仿,有舞蹈经验的学生可以选择作品 中一些能体现音乐风格的典型动作进行模仿,没有舞蹈功底的学生模仿基本的动作,在参与中,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逐渐通过动作表达作品的情感,增加课 堂的活力和乐趣;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音乐,以小组为单位创作相对完整的一个舞蹈展示,帮助学生积累舞蹈语言,可通过表演实践和反复切磋,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表达能力。同时,借助舞蹈表演,课堂由静态转为动态,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主体转变,使抽象的音乐鉴 赏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学生的积极参与也使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更加深刻。 3、舞蹈即兴创作与音乐教学的结合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育的目标已经由知识目标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艺术创 作是充满创造性的人类活动,舞蹈创作是人思维中情感意识的外显化表现,是学生在理解音 乐作品基础上的一种个性化创作。对于高中生来说,我们不是要培养学生能够编排出优美的 舞蹈动作和完整的舞蹈作品,而是要引导学生把学到的音乐文化和学科知识融入到舞蹈中,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实践和创作。

高中音乐_二蛰龙飞起舞东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能认真聆听中国近代音乐作品《黄河》、《开路先锋》、《光明行》等,感受体验它们的表现形式、表现要素,培养爱 国热情。 艺术表现:能够随乐哼唱作品主题旋律,感受其创作背景、表达其情感内涵。 文化理解:初步知晓这些作品的历史意义,复述音乐发展线索。二、教学重、难点 尝试着让学生通过几首近代音乐作品的鉴赏发现我国近代音乐的发展脉络以及音乐在特定的时代其美育、德育功能。 三、施教对象:高一学生 四、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送别》。 (二)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就是清末民初时,在新式学堂里所开的乐歌课程及课上所教唱的歌曲, 学堂乐歌开启了我国现代式音乐教育的大门。 1.学堂乐歌早期——依曲填词 赏析《送别》 依曲填词的技法继承了传统文化

西洋音乐的借用开创了时代先河 师生共唱《送别》 注意歌曲送别意境的表现 2. 学堂乐歌后期——依词谱曲 赏析《黄河》 鉴赏要点:a.节奏特点 b.歌词语言 c. 作曲技法 跟唱《黄河》 注意用有顿挫感歌唱来渲染歌曲情绪 感知歌曲以美育为载体起德育之功能 (三)无产阶级的时代最强音 赏析《开路先锋》 歌曲的特点: 歌词及演唱,轰轰轰(革命)、哈哈哈(乐观) 音调借鉴外国进步歌曲5—1的四度上行的手法,又具有五声调式的风格 歌曲自始至终充满了有力的节律 (五)课堂小结 中国近代音乐不仅让我们充满血性还充满了信仰,那就是要恢复我们大中华的大国梦和强国梦,所以这时期的音乐不止是清风那样简单,而是精神的振奋剂,激昂有力的旋律让中国的四万万同胞浑

身充满了力量,让中国人的精神饱满而坚强,鼓舞着我们中国的民众去反抗斗争! 百年音乐!百年中国梦!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孩子是高一学生,他们对于音乐大部分都是陌生的,所以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多让学生用心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内在魅力,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含于其中的丰富情感,放手让学生自己多讨论问题,讲出自己的理解,老师在加以点拨,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他们基本没有什么专业知识,因此不能太过于要求对音乐知识的学习,这样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根本听不懂。本节课上,我会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再与书本知识相结合,从而有效的传授知识。 效果分析: 本节教材中应注意运用比较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如在欣赏作品《送别》时,可同时让学生欣赏几首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以便于学生正确理解音 乐作品的时代性以及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启蒙时期“学堂乐歌”的局限性。教师在 设计提问时要注意问题提出的可行性、逻辑性和具有思考价值,要对学生开展研 究性学习有促进作用,用问题来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此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问题与问题的连接与联系,要注意首尾呼应,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赏析作品。 本课所呈现的歌曲都是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具有当时的时代印记,突出了音乐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性。教学中可以注重以介绍当时的音乐史为主,引 导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时期来分析、了解、认识音乐作品所反应的时代思想,以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