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现状及建议

浅谈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现状及建议
浅谈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现状及建议

浅谈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摘要: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化简政放权,打造阳光政务,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转变政府职能的主要目标和方向。“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政务服务模式优化升级,政务服务由实体大厅向网上大厅拓展和延伸,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政务服务新格局已成为大数据时代服务型政府改革和创新的必然选择。但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依据不充分、体制不完善、数据共享难、业务不协同、网上政务水平低等问题,本文将从机制体制、数据共享、平台扩展等方面分析诱因,合理建议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对策,为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平台提供支撑。

关键词:大数据政务服务平台“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孤岛

1.引言

国家提出了要实现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建成覆盖全国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省级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将“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落向实处,在技术层面首要解决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问题,要求打破信息孤岛,消除数据壁垒,实现数据横向纵向互联互通和跨部门、跨行业间业务协同。本文将从机制体制、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平台建设需求等方面分析诱因,合理建议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对策,为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平台提供支撑。

2.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意义及现状分析

2.1大数据概述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及人们对数字产业的不断需求,大数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数据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当前,各类文献研究资料尚未对大数据给出一个科学严谨、明确标准的定义。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复杂、内容变化快的特征,是一般的软件工具难以捕捉、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是在对海量庞杂普通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加工,分析、处理、整合,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实现“大知识”、“大科技”和“大发展”。

2.2建设政务大数据共享平台的意义

全世界很多国家已将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中央政府也多次提出国家大数据战略,2016年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成为中国政府未来五年的工作方向之一。把大数据应用到政务服务工作中,对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务效能,打造便民利民的阳光政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努力去探求一下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本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2.2.1建设政务大数据是简政放权的需要

简政放权也需要政务大数据建设的配合和助推。政务大数据平台纵向横向联通各部门、各行业信息系统,很多部门采集的基础数据可共享共用、重复使用,有效避免一些繁杂的证明和奇葩证明的出现,如:各行业部门数据平台与公安的户籍系统联通了,要求出据“你妈是你妈”特殊证明自然也就不存在。总归,信息互通了,放权的责任问题解决了,领导心里更有底气,才敢真正放下手中权力。

2.2.2建设政务大数据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政务大数据平台打破了以往部门间信息系统自成体系、相互割裂、多数重要数据处于休眠状态的局面,而是数据高度集成、高效使用的时代。数据的高度整合更有利于政府管理和科学决策,降低行政成本的同时行政效率明显提高,更有利于阳光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2.2.3建设政务大数据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政务大数据将更加有效推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校园、智慧旅游、智慧政务等公共服务领域建设,大数据分析让政府的管理服务效能提升,政府公共服务高效决策能够更好的满足群众需求,让民众感受到政府为民服务无处不在。

2.3 “互联网+政务服务”与政务大数据平台的关系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不是“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概念的简单相加,也不是纯粹的“网上政务”,而是对政务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是政府应用互联网思维、技术和资源实现融合创新、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应以促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措施落地为目标,突破信息孤岛,将政府部门数据整合,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手段分析整合服务资源,优化网上政务服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切实增强政务服务的主动性,提升为民服务效率,真正实现“群众办事,网络跑腿”。

2.4“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1)省级“一张网”建设全面铺开。目前,从全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推进情况来看,各省(市)基本实现了纵向衔接省、州(市)、

县(区、市)、乡(镇)、村(社区),横向到部门“一张网”全覆盖,实现一个区域内政务服务平台功能统一、网上大厅风格统一、服务事项标准统一、网上操作流程统一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各省统一的政务数据交换平台已基本搭建完成,部份行业的业务系统已打通和政务服务交换数据平台对接,横向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共享模式正逐步形成。各地都在制定电子证照技术标准以及工作规范,梳理编制政务服务事项证照目录清单,制作电子证照模板,研发电子证照系统,按照“整体部署、协同推进;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的原则建设可汇聚、可共享、可管理的电子证照库。

(2)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初见成效。各级政府梳理编制了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对事项编码、事项名称、类型、设定依据、权限范围、办理时限等要素做了统一和规范,形成一个标准式的清单,制定了标准化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并将事项梳理成果运用到政务服务网上大厅,扩展了办事群众咨询渠道。

(3)“一网通办”模式逐渐形成。网上平台应用日益广泛,政务服务平台办件量稳步上升,线上线下融合日益密切,逐步实现从“网上公开”到“网上审批”。

3.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存在问题研究

3.1平台分散建设,重复建设。

政府掌握着大量的、关键的数据,是数据时代的财富拥有者,但受平台建设发展思路、体制机制等限制,长期以来,各职能部门信息系统独立建设、分散建设,独立成体系。因行业需求和业务侧重点不同,数据资源多头采集、分散采集、重复采集,导致数据采集成本较高、数据可用率低。

另外顶层设计缺乏统一的规划,平台建设牵头部门职能交叉,横向调研整合不足,平台建设各吹各打,功能重复情况依然存在,比如:政务服务网上大厅、党组织基层综合服务平台、“双公示”信息管理平台由3个不同部门牵头建设和管理,同一个行政许可事项需要在3个不同平台公开办事流程、办事指南等信息,造成资源浪费,并且增加基层工作负担,同时给“数据同源”、“一网通办”工作推进增加了难度。

3.2建设标准不统一、数据难以对接。

受观念、建设模式、业务需求和开发商技术手段等历史因素制约,现有各部门信息系统采用不同技术开发数据库和应用系统,数据定义、类型、格式、数据结构各式各样,没有统一的共享目录和标准执行,导致数据难整合,平台互联互通技术难度大,对接成本高。

3.3数据资源归部门所有,数据共享困难。

政府职能部门条块分分割是当前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瓶颈。受政府管理体制影响,长期以来,数据平台的开发建设和使用都按部门业务条块进行,政务信息资源实际控制权和管理权分散在各部门手中,职能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在硬件和软件系统投入上,只重视系统维护、系统管理、安全稳定、数据备份,对大数据和信息共享的思维还很模糊。加之“放权”的思想没有从根本转变以及出于对传统模式的信息安全考虑等因素,各部门会设置各种权限和保密规定,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各种共享机制障碍,进而直接影响到大数据跨部门、跨行业间的协同作业和宏观决策支持。3.4业务专网繁多、网络平台重复建设。

各行业体系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为了便于工作顺利推进和提高行业

内部的信息安全性,不惜高额成本建设本系统的业务专网。目前,公安、国土、住建、运政、税务、工商、人社、公积金管理等大多数部门建设了自己的业务专网,有的部门甚至不同业务板块都建设自己的专用网络,如:人社部门的养老保险、医保、新农合业务都分别建设自己专用网络,造成行政成本增加和网络资源浪费,同时业务专网的存在,在物理空间上将系统平台隔离,增加信息共享难度。

3.5 线上线下融合难,跨部门的政务协同水平有待提高

传统的政务服务过程中,政府部门间缺乏广泛有效的业务协同, 企业和群众往往需要往返多个部门办理相关事项,导致服务效率低、群众办事难等问题。多年来的“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政务服务在空间层面的集成,但政府部门间缺乏信息共享和跨部门、跨行业间的业务协同,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政务大厅建设各自为政,线上与线下融合缺乏数据信息的交互及相应的制度措施等现状仍然制约着我国政务服务的发展。

4.建设政务大数据平台的对策建议

4.1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机制体制。

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单纯从技术层面不能够彻底解决问题,应从信息法规、规划设计、管理协调、业务协同、流程优化、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等方面同时推进。国务院相继印发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等一系列文件,各级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统筹机制逐步确立,但“多龙治水”局

面仍然存在。政务大数据平台应以省(自治区)为单位统一建设,自上而下推进,并最终与国政务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交换。各省应明确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牵头部门,将法律规划、信息安全标准、事项清单梳理、办事指南标准化、业务流程优化再造、监督管理等工作纳入大数据平台统一规划建设,同时建立政务大数据信息分类系统,各职能部门可对照分类信息各取所需。

4.2统一接口标准,打破信息孤岛。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最大难点就是信息孤岛,结合政务服务工作实际和大数据平台建设具体要求制定政务服务平台对接的统一接口标准和数据类型,并配套出台信息共享管理规定方面的指导意见。一是要求各部门现有信息系统必须按统一的接口标准进行系统整改升级,达到与政务大数据平台联通交换数据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无法按要求整改的系统平台将通过法治和行政手段强制停止使用,统一使用政务大数据平台提供的通用系统办理业务。二是部门新建的数据平台须按照政务大数据平台的标准规范和模块建设,主动融入政务大数据平台子库建设,禁止一切重复建设和重复投入,以及政务大数据平台孤立的系统建设。

4.3整合业务专网,一张网辐射所有政府部门。

业务专用网络繁多是政务大数据平台整合资源又一大瓶颈,目前,电子政务外网主要只用于政府上下级和部门之间公文往来,在上面运行信息系统不多,造成巨大的网络资源浪费,跟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初衷也不一致。建议从中央到地方,将各职能部门、各行业信息平台统一迁移到电子政务外网上运行(涉密或特殊行业除外),逐步取消部门的各类业务专网,实

现所有政府部门共同使用“一张网”局面。将电子政务外网打造成所有政府部门数据联通、业务办理、服务社会的统一高效网络平台,突破数据共享的网络壁垒。

4.4“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平台联通融合部门业务系统。

目前,各地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是对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梳理和办事指南公开涉及范围最广泛、最全面、最详细的服务平台。应从顶层设计层面厘清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的主从关系,明确政务服务平台是事项清单梳理公示、办事指南公开、网上预约、网上审批的主要平台,逐步将其它平台重复的功能模块整合到政务服务平台上,真正实现群众网上办事只进“一扇门”。将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成为横向与各部门业务系统深度整合,纵向链接国家、省、市、县、乡、村的服务型平台,既服务于政府,同时也服务于公众和企业。

5.结束语

大数据作为“未来石油”,已经成为一种重要国家战略资源,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核心是打破信息孤岛,但不仅限于技术上的突破,应从机制体制、顶层设计规划、业务流程优化再造、人才培训等方面同时推进。政务大数据平台助推“互联网+政务服务”纵深发展,同时也改变着政府部门的互联网思维,让政府更智慧、决策更科学合理、服务更高效,让群众办事更便捷。

参考文献:

[1]徐青山,杨立华.大数据对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与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翟云.政府职能转变视角下“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路径探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6).

[3]张丽丽.新常态下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研究[J].浙江学刊, 2016(5).

[4]叶鑫,董路安,宋禺.基于大数据与知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云平台的构建与策略研究.情报杂志,2018(2).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 1.1 项目建设目标、内容 (4) 1.1.1 项目建设目标 (4) 1.1.2 项目建设内容 (4) 1.2 编制依据 (5) 1.3 与政务职能相关的社会问题和政务目标分析 (6) 1.3.1 社会问题分析 (6) 1.3.2 政务目标分析 (8) 1.4 业务功能、业务流程和业务量分析 (11) 1.4.1 用户角色分析 (11) 1.4.2 业务功能分析 (12) 1.4.3 业务流程 (14) 1.4.4 业务量分析 (14) 1.5 信息量分析和预测 (15) 1.5.1 存储量分析 (15) 1.5.2 处理量分析 (19) 1.5.3 网络流量分析 (20) 1.6 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 (20) 1.6.1 系统功能指标 (20) 1.6.2 系统性能指标 (22) 1.7 信息系统装备和应用现状与差距 (22) 1.7.1 现状 (22) 1.7.2 差距 (23) 1.8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 第二章总体建设方案 (26) 2.1 建设原则 (26) 2.1.1 统一性原则 (26) 2.1.2 可靠性原则 (26) 2.1.3可伸缩和可扩展性原则 (26) 2.1.4 开放性原则 (27) 2.1.5 安全性原则 (27) 2.1.6 高效性原则 (27) 2.1.7 友好性原则 (27) 2.1.8 可管理易维护性 (28)

2.2 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28) 2.3 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29) 2.4 总体设计方案 (30) 2.4.1 基础设施层 (32) 2.4.2 信息资源层 (33) 2.4.3 应用支撑层 (34) 2.4.4 应用层 (34) 2.4.5 服务层 (34) 2.4.6 安全保障体系 (34) 2.4.7 标准规范体系 (35) 第三章项目建设方案 (36) 3.1 标准规范建设 (36) 3.1.1 管理制度建设 (36) 3.1.2 标准规范建设 (40) 3.1.3 数据标准建设 (43) 3.1.4 标准规范索引 (46) 3.2 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设计 (47) 3.2.1 信息资源规划 (47) 3.2.2 数据中心建设 (53) 3.3 门户系统建设 (69) 3.3.1 信息资源政务门户 (69) 3.3.2 信息资源开放门户 (73) 3.4 应用系统建设 (74) 3.4.1 数据汇聚平台 (74) 3.4.2 数据治理平台 (89) 3.4.3 数据运营平台 (102) 3.4.4 数据应用平台 (104) 3.5 四大基础数据库管理平台 (108) 3.5.1 人口库 (108) 3.5.2 法人库 (111) 3.5.3 经济库 (114) 3.5.4 地理库 (115) 3.6 应用支撑系统设计 (116) 3.6.1 统一用户管理 (116) 3.6.2 统一应用管理 (120) 3.6.3 统一服务管理 (121) 3.6.4 统一消息服务 (123) 3.6.5 统一日志服务 (124)

浅谈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现状及建议

浅谈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摘要: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化简政放权,打造阳光政务,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转变政府职能的主要目标和方向。“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政务服务模式优化升级,政务服务由实体大厅向网上大厅拓展和延伸,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政务服务新格局已成为大数据时代服务型政府改革和创新的必然选择。但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依据不充分、体制不完善、数据共享难、业务不协同、网上政务水平低等问题,本文将从机制体制、数据共享、平台扩展等方面分析诱因,合理建议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对策,为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平台提供支撑。 关键词:大数据政务服务平台“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孤岛 1.引言 国家提出了要实现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建成覆盖全国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省级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将“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落向实处,在技术层面首要解决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问题,要求打破信息孤岛,消除数据壁垒,实现数据横向纵向互联互通和跨部门、跨行业间业务协同。本文将从机制体制、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平台建设需求等方面分析诱因,合理建议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对策,为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平台提供支撑。

2.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意义及现状分析 2.1大数据概述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及人们对数字产业的不断需求,大数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数据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当前,各类文献研究资料尚未对大数据给出一个科学严谨、明确标准的定义。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复杂、内容变化快的特征,是一般的软件工具难以捕捉、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是在对海量庞杂普通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加工,分析、处理、整合,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实现“大知识”、“大科技”和“大发展”。 2.2建设政务大数据共享平台的意义 全世界很多国家已将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中央政府也多次提出国家大数据战略,2016年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成为中国政府未来五年的工作方向之一。把大数据应用到政务服务工作中,对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务效能,打造便民利民的阳光政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努力去探求一下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本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2.2.1建设政务大数据是简政放权的需要 简政放权也需要政务大数据建设的配合和助推。政务大数据平台纵向横向联通各部门、各行业信息系统,很多部门采集的基础数据可共享共用、重复使用,有效避免一些繁杂的证明和奇葩证明的出现,如:各行业部门数据平台与公安的户籍系统联通了,要求出据“你妈是你妈”特殊证明自然也就不存在。总归,信息互通了,放权的责任问题解决了,领导心里更有底气,才敢真正放下手中权力。

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pdf

第一章需求分析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 项目建设目标、内容 1.1.1 项目建设目标 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项目建设目标是,依托统一的“云”数据中心建设统一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集中机关各部门业务应用进行,制定相关的数据规范和信息交换标准,使机关各部门业务系统依托统一的开放平台进行开发建设。确保部门之间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为大数据分析提供数据依据。 1.1.2 项目建设内容 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项目建设内容包含:一套标准规范、两个数据门户、四大应用平台、四大基础数据库和一个应用支撑平台。 具体建设内容包括: 1、一个应用支撑平台 为了对需要调用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信息资源的政府部门应用系统进行有效管理,面向各类电子政务应用,规划建设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统一标准规范,通过用户管理、应用管理、服务管理等核心组件,可以对接入系统有效管理、实现统一认证及单点登录、统一消息服务。

2、两个数据门户 针对政府部门用户建设信息资源政务门户,针对企业、公众用 户建设信息资源开放门户。 3、四大应用系统 建设承载电子政务公共数据汇聚平台、数据治理平台、数据运 营平台和数据应用平台。 4、四大基础数据库 通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梳理,制定四大基础数据库的建库、入 库和管理规则,建立四大基础数据库管理平台,提供基础库内容管 理、数据处理、共享和应用功能。 四大基础数据库包括人口库、法人库、经济库和地理库。 5、一套标准规范 形成标准规范体系,包括管理制度、标准规范、数据标准等。 1.2 编制依据 1、中办、国办《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2、国办《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3、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4、《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5、《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工信部规〔2011〕567号); 6、《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高技〔2012〕1202号);

智慧政务大数据平台规划建设方案

智慧政务大数据平台规划建设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建设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一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技术为核心的“新IT”浪潮风起云涌,信息化应用进入一个“新常态”。***(某政府部门)为积极应对“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要求,大数据平台应运而生。 大数据平台整合省社会经济发展资源,打造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监测管理、预测预警、应急指挥、可视化平台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以信息化提升数据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及时准确掌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牢牢把握社会经济发展主动权和话语权。 二、建设目标 大数据平台是顺应目前信息化技术水平发展、服务政府职能改革的架构平台。它的主要目标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实现企业信用社会化监督,建立规范化共建共享投资项目管理体系,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依据,提高政务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制定统一信息资源管理规范,拓宽数据获取渠道,整合业务信息系统数据、企业单位数据和互联网抓取数据,构建汇聚式一体化数据库,为平台打下坚实稳固的数据基础。

2、梳理各相关系统数据资源的关联性,编制数据资源目录,建立信息资源交换管理标准体系,在业务可行性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推进信息公开,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经济形势分析制度。 3、在大数据分析监测基础上,为政府把握经济发展趋势、预见经济发展潜在问题、辅助经济决策提供基础支撑。 三、建设原则 大数据平台以信息资源整合为重点,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协同共享,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深化应用、创新驱动”的原则,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结合我省经济发展与改革领域实际需求,明确总体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科学规划建设项目。先期完成大数据平台的整体架构建设,后期分步完成业务系统的整合及相互间数据共享问题。 2、整合资源、协同共享。对信息资源统一梳理,建立经济发展与改革信息标准资源库和数据规范,逐步消灭“信息孤岛”,加快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建设共享共用的大数据中心,实现业务协同。 3、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目的,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加强平台可用性和易用性。

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一、项目背景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建 设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一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 等技术为核心的“新IT ”浪潮风起云涌,信息化应用进入一个“新 常态”。*** (某政府部门)为积极应对“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 机遇和挑战,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要求,大数据平台应运而生。 大数据平台整合省社会经济发展资源,打造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监测管理、预测预警、应急指挥、可视化平台于一体的大数据平 台,以信息化提升数据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及时准确掌握社会经济发 展情况,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牢牢把握社会经济发展主动权和话语权。 二、建设目标 大数据平台是顺应目前信息化技术水平发展、服务政府职能改革的架构平台。它的主要目标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实现企业信用社会化监督,建立规范化共建共享投资项目管理体系,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依据,提高政

务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 1

展。 1、制定统一信息资源管理规范,拓宽数据获取渠道,整合业务 信息系统数据、企业单位数据和互联网抓取数据,构建汇聚式一体化数据库,为平台打下坚实稳固的数据基础。 2、梳理各相关系统数据资源的关联性,编制数据资源目录,建 立信息资源交换管理标准体系,在业务可行性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推进信息公开,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经济形势分析制度。 3、在大数据分析监测基础上,为政府把握经济发展趋势、预见 经济发展潜在问题、辅助经济决策提供基础支撑。 三、建设原则 大数据平台以信息资源整合为重点,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协同共享,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深化应用、创新驱动”的原则,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全省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整体概述

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整体概述 1.1.编写依据 1.1.1相关政策 (1)某办公厅、某办公厅转发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发办【2002】17号文); (2)某办公厅、某办公厅转发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发办【2003】27号文); (3)中办发[2004] 34号(《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 (4)《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通知(国信【2006】2号); (5)某办公厅、某办公厅转发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6】

18号); (6)《电子政务保密管理指南》(国保发【2007】22号); (7)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某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等四部门关于印发《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公通字【2007】43号); (8)某、某下发《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中发[2011]11号); 1.1.2技术标准 (1)《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一部分总则》; (2)《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二部分工程管理》; (3)《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三部分网络建设》; (4)《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四部分信息共享》; (5)《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五部分支撑技术》; (6)《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六部分信息安全》; (7)《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编制规则》GB/T 19486-2004; (8)《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技术和运行管理规范》GB/T

21061-2007; (9)《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GB/T 21064-2007; (10)《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GB/T 21063.1-2007; (11)《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2部分技术要求》GB/T 21063.2-2007; (12)《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3部分核心元数据》GB/T 21063.3-2007; (13)《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GB/T 1063.4-2007; (14)《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5部分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编码方案》GB/T 21063.5-2007; (15)《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6部分技术管理要求》GB/T 21063.6-2007; (16)《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GB/T 21062.1-2007; (17)《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2部分技术要求》GB/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