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规范)新生儿科工作制度(护理)

(工作规范)新生儿科工作制度(护理)
(工作规范)新生儿科工作制度(护理)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护理

一、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每日必总查对医嘱一次。

转抄医嘱后必须写明日期、时间及签名,并由另外一人核对。转抄医嘱者与核对者均需签名。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需大声复述一遍,然后执行,抢救完毕,医生要补开医嘱并签名。安剖留予抢救后再次核对。

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和转抄。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注射、处置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剖、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过期药品、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药物时,严格执行《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卫医药【2005】438号文件)。护士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安剖及时交回药房;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同时,护理部要根据药物说明书,规范及健全皮试药物操作指引及药物配伍禁忌表。

5.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有疑问,应及时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6.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药名、剂量,并留下安剖,经另一人核对后方可使用。

7.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核对制度。

(三)输血查对制度

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病人血型验单,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核对(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

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病区(号)、床号、病人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核对工作。

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抽血时对验单与病人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当班高级责任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2、取血查对制度

到血库取血时,应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数量、血液有效期,以及保持血的外观,必须准确无误;血袋须放入铺上无菌巾的治疗盘或清洁容器内取回。

3、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前病人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与病人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相符的进行下一步检查。

输血前用物查对:检查袋血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入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共同到病人床旁核对床号,询问病人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在继续输注另外血袋。输血期间,密切巡视病人有无输血反应。

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进行核对医嘱,病人床号、姓名、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四)饮食查对制度

每日查对医嘱后,以饮食单为依据,核对病人床前饮食标志,查对床号、姓名、饮食种类,并向病人宣传治疗膳食的临床意义。

发放饮食前,查对饮食单与饮食种类是否相符。

开餐前在病人床头在查对一次。

对禁食病人,应在饮食和床尾设有醒目标志,并告诉病人或家属禁食的原因和时限。

因病情限制食物的病人,其家属送来的食物,需经医护人员检查后方可食用。

二、分级护理制度

医生根据病人病情开具护理等级医嘱。级别分为特别护理及一、二、三级护理,并做出标记(一级护理为红色、二级护理为蓝色、三级护理可不设标记)。

(一)特级护理

适用对象: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的病人;需绝对卧床休

息的病人。

护理内容:

安排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

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

时准确逐项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备好急救所需药品和用物。

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二)一级护理

适用对象:病情重或危重,需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

理者。

护理内容: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般每15—30分钟巡视病人一

次,根据病情需要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

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填写护理

记录。

加强基础护理类,严防并发症,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三)二级护理

适用对象:病人病情较重,部分生活不能自理。

护理内容:

1)1—2小时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

2)给予必要的生活照顾和心理支持,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四)三级护理

1.适用对象:病人病情较轻,生活能基本自理。

2.护理内容:

1)每班巡视病人,观察病情。

2)按相应护理常规护理。

3)给予卫生保健指导,督促病人遵守院规,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三、护理查房制度

(一)护理行政查房

由护理部主任主持,科护士长、护理部干事参加,每月一次以上,有专题内容,重点检查有关护理管理工作质量,岗位责任制、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服务态度及护理工作计划贯彻执行及护理教学情况。

护理班主任定期到病区或门、急诊检查科护士长、区护士长岗位职责落实情况。

护理查房:由科护士长主持,各病区护士长参加,每月一次,有重点的交叉检查本科各病区护理管理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及护理工作计划贯彻执行及护理教学情况。

(二)护理业务查房

参照医师三级查房制度,上级护士对下级护士护理病人的情况进行的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主要对象:新收危重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病情变化或口头/书面通知病重/病危。压疮评分超过标准的病人,院外带入带入Ⅱ期以上压疮、院内发生压疮、诊断未明确或护理效果不佳的病人,潜在安全意外事件{如跌倒、坠床、走失、自杀等}高危病人。

具体方法:

科{区}护士长、护理组长或专科护士每天早上组织对新入、重病人或大手术前后的病人进行查房。

初级责任护士对分管病人的情况、护理措施及实施效果向护士长或上级护士汇报。

上级护士根据病人的情况和护理问题提出护理措施,由下级护士将其中的客观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中,并注明“护士长查房”、“高级责任护士×××查房”等。并根据上级护士查房时的要求护理实施。

查房过程中,根据病情需要下级护士可以向上级护士提出护理会诊的要求。

护理部主任应定期参加护理查房,并对科室的护理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三)护理教学查房

护理技能查房:观摩有经验的护士技术操作示范、规范基础或专科的护理操作规程、临床应用操作技能的技巧等,通过演示、录像、现场操作等形式,不同层次的护士均可成为教师角色,参加的人员为护士和护生。优质护理病历展示和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等,达到教学示范和传、帮、带的作用。

临床案例教学:由病区的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或带教老师组织的护理教学活动。选择典型病例,提出查房的目的和达到的教学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通过收集资料、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反馈护理效果等过程的学习与讨论,帮助护士掌握运用护理程序的思维方法,进一步了解新的专业知识的理论,能发现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和方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规范护理流程,了解新理论,掌握新进展的目的。

临床带教查房:由带教老师负责组织,护士与实习护生参加。重点是护理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根据实习护生的需要确定查房的内容和形式。围绕实习护生在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按照《护理教学查房规范》,每月进行1~2次的临床带教查房,如操作演示、案例点评、病例讨论等。

四、护理会诊制度

(一)专科护理会诊

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具备会诊资质。

遇有本专科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时,应由病区或科部组织跨病区、多专科的护理会诊。必要时护理部负责协调。

护理会诊由专科护士或护士长主持,相关专业护士及病区相关护理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进行调查研究。

进行会诊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负责的科室应将有关资料加以整理,尽可能做出书面摘要,并事先发给参加会诊的人员,预作发言准备。

讨论时由高级责任护士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问题,参加人员对护理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提出会诊意见和建议。

会诊结束时由专科护士或病区护士长总结,对会诊过程、结果进行记录并组织临床实施,观察护理效果。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立项专门研究。

(二)疑难病例护理会诊

病区收治疑难病例时,应及时提出申请,由科护士长组织护理会诊。内容主要是正确评估病人,发现正确的护理问题和对病情转归的判断,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注意的问题,根据临床需要随时进行护理会诊,并在护理会诊单中按要求记录。

对特殊病例或典型病例,可由护理部负责组织全院性的护理会诊。会诊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会诊结束时应提书面的会诊意见。

五、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要求:保持严肃、认真、积极而有序的工作态度,分秒必争,抢救病人。做到思想、组织、药品、器械、技术五落实。

病情危重须抢救者,方可进入监护室或抢救室。

一切抢救物品、器材及药品必须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所有抢救设施处于应急状态,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动或外借。护士须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账务相符。

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和各种抢救操作技术,严密观察病情,准确及时记录用药剂量、方法及病人状况。

当病人出现生命危险时,医生未到前,护士应根据病区给予力所能及的抢救措施,如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疾病的抢救规程。

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危重的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

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所用药品的安剖必须暂时保留,经两人核对记录后方弃去,并提醒医生立即据实补记医嘱。

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应详细、及时、正确记录,应抢救病人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h内补记,并加以注明。

10.及时与病人家属或单位联系。

11.抢救结束后,做好抢救记录小结和药品、器械清理消毒工作,及时补充抢救车药品、物

品,并使抢救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六、交接班制度

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护理管理制度,服从护士长安排,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地进行。

交班前,主班护士应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和危重病人护理记录,重点巡视危重病人和新入病人,在交班时安排好护理工作。

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5分钟到科室,阅读护理记录,交接物品。做到七不接(病人数不准、病情不清、床铺不洁、病人皮肤不洁、管道不通、各项治疗未完成以及物品数量不符不交接)。

4.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记录及本班的各项工作,处理好用过物品,为接班者做好用物准备,如消毒敷料、试管、标本瓶、注射器、常备器械、被服等,以便于接班者工作。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代,与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去。

5.早交班时,由夜班护士报告病情,全体人员应严肃认真地听取夜班交班报告。之后由护士长带领日夜班护士共同巡视病房,床边交接病情及病房管理情况。

6.交班内容包括:

(1)病人总数,出入院、转科、转院、、分娩、手术、死亡人数,以及新入院、危重病人、抢救病人、大手术前后或有特殊检查处理、有行为异常、自杀倾向的病人的病情变化及心理状态。

(2)医嘱执行情况,重症护理记录,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及各种处置完成情况,对尚未完成的工作,应向接班者交代清楚。

(3)查看昏迷、瘫痪等危重病人有无压疮,以及基础护理完成情况,各种导管固定和通畅情况。

(4)贵重、毒、麻、精神药品及抢救药品、器械、仪器的数量、技术状态等,并签全名。

7.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房是否达到清洁、整齐、案件的要求及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8.其余班次除详细交接班外,均应共同巡视病房,进行床边交接班。

9.交班中如发现病情、治疗、器械、物品交代不清,应立即查问。接班时如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如因交班不清,发生差错事故或物品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

10.交班报告(护理记录)应书写要求字迹整齐、清晰、重点突出。护理记录内容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全面、简明扼要、有连贯性,运用医学术语。进修护士或实习护士书写护理记录时,由带教护士负责修改并签名。

七、护理缺陷、纠纷登记报告制度

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

各护理单元有防范处理护理缺陷、纠纷的预案,预防缺陷、事故的发生。

各护理单元应建立护理缺陷登记本,及时如实登记病区的护理缺陷。

发生护理缺陷、事故后,要及时上报,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由于缺陷、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发生缺陷、事故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造成缺陷、事故的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发生护理缺陷后的报告时间:凡发生缺陷,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科护士长、区护士长和科领导,由病区护士长当日报科护士长,科护士长报护理部,并交书面报表。

各科室应认真填写护理缺陷报告表,由本人登记发生缺陷的经过、原因、后果,及本人对缺陷的认识。护士长应对缺陷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护士长将讨论结果呈交科护士长,科护士长要将处理意见1周内连报表送护理部。

对发生的护理缺陷,组织护理缺陷鉴定委员会对事件进行讨论,提交处理意见;缺陷造成不良影响时,应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发生缺陷后,护士长对缺陷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应作认真的分析,及时制定改进措施,并且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定期对病区的护理安全情况分析研讨,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

10.发生护理缺陷、事故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严重给予处

理。

11.护理事故的管理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参照进行。

八、护理文书管理制度

1.护理部建立护理文书质量评价标准,危重病人护理记录随时检查,保证记录真实性。

2.护理文书质量管理实施分级管理制度。重视护士的书写和表达能力的培养。重视护理记录书写过程质量控制。护理文书的质量控制权限下放到组长。高级责任护士、专科护士、护士长要及时审查和修改下级护士书写的护理记录。

3. 护士应熟悉首次护理记录单、护理记录单、专科护理记录单等各类护理文书的适用范围、使用护士层级(权限)、书写内容和方法。

4. 护理文书是解决医疗事故争议的重要证据,每个护士要重视自己的法律权利,做好住院

病历的管理。病历车加锁,注意防止病历资料偷窃、抢夺。

5. 护理文书是解决争议过程中的重要举证据材料。护理文书或记录必须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的要求严格管理,健全相关资料的保存制度,严禁任何人涂改、仿造、隐匿、销毁、抢夺、窃取病历。保持其准确性、完整性、真实性、纳入病案资料一并保存。

1)住院病历:一般由医院管理,患者有权复印其中客观部分的资料,主观部分的资料在发生争议时,共同封存。

2)门诊病历:在医疗机构建成有病历档案的门诊病人,由医疗机构保管,未建有病历档案的,由病人自己保管

6. 提供法律凭证的护理资料的复印:可复印体温单、护理记录单、手术专科护理记录单,不可复印首次护理记录单、专科护理单、交班本等。

7. 各病区要妥善保管医嘱执行单,严格执行“谁执行谁签名”的规定,各种执行单保管时间为一年,按照时间顺序放置,以利于查询。

8. 各护理单元可根据专科特点,提出修改护理文件书写格式的要求,经过医院护理部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和专科护理委员会同意并备案后,方可在临床使用。

九、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护长应定期组织护士进行护理安全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和防范风险能力。同时针对护理工作现状,进行护理安全教育,使护士明确安全职责和要求。

严格护理质量控制,督促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和护理常规,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护士长应做好病区管理,保证病区环境安全,水、电、监护仪器等设施配备到位,状态良好。合理安排各班人员,保证值班人员数量与能力适应工作要求。

4.严密观察病情,对高危患者及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以防坠床、烫伤、冻伤、意外拔管及皮肤压疮等的发

十、工作人员入室管理制度

为保持新生儿科清洁整齐,达到医院感染管理要求,须严格控制入室人员。

进入科室工作人员须按规定洗手、更换入内衣、戴工作帽、更换拖鞋或穿鞋套,外出时必须换鞋、穿外出衣。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

严格落实洗手和手消毒的有关规定,在各种检查、治疗、护理前后均应洗手或用消毒液擦手。

接触患者体液以及为保护性隔离患者和特殊感染性疾病患者检查、护理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必须认真洗手。

保持科室内安静,工作人员须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窗轻。不得在室内喧哗、谈论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接打手机和电话聊天。

十一、配药室管理制度

配药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认真执行医嘱,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保持配药室清洁、整齐,每日采用空气消毒净化机定时消毒,每月进行一次环境卫生学监测。配药室的常备药品,按基数每周整理领补充一次。

药品按内服、外用、注射等分类放置,标识清楚,无过期、失效、发霉、变质和积压浪费现象。

保持冰箱清洁整齐,不得放置私人物品,每周清洁整理一次。

垃圾应分类放置,置于有盖容器内;医疗锐器放入专用的锐器收集容器内。

护士离开配药室应及时关门,无关人员不得进入配药室。

十二、急救车管理制度

1.由专职人员负责急救车管理,本病区急救车进行密封封条

管理。

2.每日检查急救物品的质量、急救设备的性能并做好记录。保持性能良好使之处于备用状态。

3.急救车保持清洁整齐,药品一目了然,放置合理便于使用。

4.药品及设备出现短缺或到期应及时更换维修,及时补足。

5.急救物品登记本与实物必须相应对应,不应有缺项,多项。

6.每周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清洁急救车、喉镜及其外容器。

7.护士长每周检查急救车的物品准备及每班执行检查情况,发生问题及时解决;

8.抢救药品及用物,因抢救病人消耗后,应及时清点补充,并处于备用状态;

9.不可随意挪用抢救车上的药品及器材。

十三、用药安全与药物保管制度

病房所有备药每月必须全面核对、检查并记录一次,保持无变质过期现象;毒、剧、麻醉药做到专柜、专人管理,双锁保管,做好交接记录;急救药品用后及时补充,保证数量。

氯化钾和高浓度氯化钠必须定位单独存放,有醒目标志(红字)。

掌握不同药物的存放要求,特殊药物做好避光、低温保存。病区药柜的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严格分开放置,一律盒装存放,杜绝混放、乱放现象发生,外用消毒液必须有明显标识,单独存放,严防与液体混放。

处理医嘱时,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与医生核对清楚后方可执行,使用以往未用过的新药时科室应结合说明书组织学习,掌握其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防止漏做过敏试验而用药。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及用药不良反应的服务指导。

严把药物配伍禁忌关,严格无菌操作,控制静脉输液流速,预防输液反应。输注避光药物时使用避光管。更换液体时,注意上下两组液体之间有无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严格执行用药规范管理制度,对使用易过敏药物的患者做好用药前后的告知程序,患者在皮试或注射后30分钟内不能离开。

静脉输入特殊药品(如血管活性药或化疗药)时,应悬挂“特殊药品”警示标记,以引起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的注意。

各种体腔冲洗液在输液架上挂牌提示。

十四、麻醉药品管理制度

1.麻醉药品应设专用抽屉存放,并专柜加锁、专人保管,保持一定基数,做到“五专”(专柜存放、专柜加锁、专人保管、专册登记、专用处方),使用后保留空瓿,随同专用处方交给药房,并向药房领回药品。

2.在使用麻醉药品时,须由两人核对后才能使用,如有残留液,请妥善正确处理残留液,并两人签名。

十五、仪器、设备使用与保养制度

(一)监护仪器使用及保养制度

使用监护仪时,应注意导联线放置平整,勿弯曲打折,以免断裂。

导联线和监护仪连接准确,轻插轻拔。

监护时按不同日龄、病种、设置监护项目的上下限范围,并调节适宜心音响度和报警音量。使用过程中,如遇停电立即关机。有问题及时报告组长、护长,并通知备维修人员维修。监护仪及时充电,保持良好备用状态。

(二)呼吸机使用及保养制度

使用呼吸机时应注意管道连接准确,开通氧气,再开机。

湿化罐内加好蒸馏水后再开机,每班检查湿化瓶内的水量,下班前加好蒸馏水。

及时倾倒积水瓶内液体,防止影响呼吸机正常工作。

使用过程中保持呼吸机整洁,机身上不得堆放物品,避免潮湿。

呼吸机应固定牢靠,推动应稳准,必要时两人一起推,避免碰、撞、损坏。

遇有停电情况,需立即脱开呼吸机,关闭呼吸机电源,改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

使用结束后取下主机内呼出部分管路、外接管道、湿化器、集水器,消毒后备用。一次性呼吸机管道使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长期使用时,每周更换消毒一次呼吸机管道和湿化器。

被特殊致病菌污染的呼吸机管路应单独消毒。

(三)注射泵使用及保养制度

放置微量注射泵要固定牢靠,轻拿轻放。

输液连接管、注射器连接良好,检查无气泡、无漏液,固定好针头,方可启用。

出现报警时应及时检查处理,故障不能排除时,应及时报告组长、护长,通知设备维修人员维修。

使用过程中保持泵身清洁,如沾染液体等应及时擦除。

使用结束后,清理电线并盘好,与仪器仪器放回原处。

(四)经皮氧饱和度测定仪使用及保养制度

经皮氧饱和度测定仪测试接头与仪器接头连接准确,测试接头与皮肤接触良好,避开外来强光源。

导线不得打折,以防断裂。使用完毕,整理用物,放回固定位置,轻拿轻放。

十六、住院新生儿安全转运制度

出、入院处病人的护送

住院登记处应派专人陪送家长带新入院新生儿到科室。

凡危重在急诊科经抢救后需住院新生儿,应提前通知住院登记处和病区值班人员做好准备。并由急诊科医护人员直接护送至病房,入院手续由家长或医护人员补办,并上报科主任/行政值班领导。

由产科或产房入院新生儿,必须要由护士和家长陪送入院,交班者与接班者落实新生儿身份核对。

新生儿康复出院时,认真核对新生儿身份后与父母或监护人进行交接。

2.手术新生儿运送

1)凡手术新生儿由医护人员负责接送,双人核对新生儿身份,启用外出转运车,按需备氧气、监护仪、急救复苏盒,保证静脉输液通畅。

2)接送新生儿出入时应注意做好防护,防止碰伤/坠地,婴车刹车锁灵敏、床身防止滑动,做好保暖措施。

3)手术完毕,新生儿由经管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护送回病房,护送途中注意保暖及输液通畅

情况。

3.检查、治疗及转科新生儿运送

1)住院新生儿在院内进行各种检查或治疗时,护士应正确评估其病情,选择安全的运送方式。

2)进行特殊部位检查,事先通知家长陪同并认真核对其身份,防范错失。

3)病情不稳定或重危病婴须由医生或护士、家长参与护送检查,家长签署疾病知情同意书。

4)启用外出转运车,按需备氧气、监护仪、急救复苏盒,必要时开通静脉输液。

5)出入时应注意保护病婴,防止碰伤/坠地,婴车刹车锁灵敏、床身防止滑动,做好保暖措施。

6)婴儿不能随意交给人看管,防止被盗。

十七、基础护理工作制度

科室根据分级护理内容及专科要求建立基础护理工作指引,以满足不同专科基础护理的需要,促进患儿康复。

护士必须重视患儿基础护理的落实,当值责任护士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做好基础护理工作。病情危重、不稳定、极度衰竭、体温不足36℃、体重小于2000g、机械辅助通气、颅内出血及肺透明膜病前3天等患儿由护士给予床上擦浴。

新生儿必须每天执行口腔护理二次、脐部护理一次。

及时更换尿布并用湿纸巾清洁臀部,动作轻柔。

协助患儿喂奶,病情特殊患儿、吸吮无力患儿及早产儿一定要有护士在场守护。

保持婴儿被服和床单位的清洁卫生、整洁。每天更换床单位被服,随时污染随时更换。

十八、新生儿科探视制度

1.新生儿科是一个相对隔离的病房,为了预防交叉感染,本科室实行全无陪伴制度。住院患儿入住后即由护士实施24小时护理,家属不需陪护。

2.每周一、三、五下午2点30分至3点30分为家属探视时间,所有医护人员均负有对探视人员进行管理的职责,家属凭探视证进行探视及询问病情,由主管床位的医师为家属解答患儿病情。

3.由于新生儿的免疫功能不成熟,为减少交叉感染,每位患儿每次只允许两位家属在探视走廊探视,有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者不能进入探视。

4.原则上不进入病房探视,若患儿病情特殊需家属进入病房探视者,应取得科主任、护士长

同意,探视者更换入内鞋、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洗手后,在本科工作人员带领下进入病房。

5.其他科室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新生儿病房。

十九、新生儿科病人告知制度

患儿家长有权接受按其所能明白的方式提供的治疗、护理信息,也有权接受和拒绝治疗。护士在落实各项护理操作及某种特殊治疗前,应先向病患儿家长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释,以使其明白治疗的过程、潜在的危险、副作用和预期后果,病进行相应的配合。

护士在讲解时应使用规范的方式及患儿家长能够明白的语言向患儿家长交待相关诊疗信息,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若病人使用的时方言,应配以适宜的翻译人员,对语言表达不佳者宜用文字资料和图示。

告知要在患儿家长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对患儿家长反馈的意见应予以确认,并记录于病历之中。

当患儿家长需实施自我护理时,护士应为患儿家长和/或陪护人员提供健康教育,应包括潜在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和应急措施

患儿家长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坚持外出时,应告知患儿家长外出后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注意事项,使患儿家长理解,并办理好相关手续。

护士在进行危险性较大或侵入性操作技术时,应首先告知患儿家长,经家长签名同意后,才能进行操作,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应用保护性约束时,应告知家长约束的目的,经家长属同意签名后方可进行约束,护士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病情危重致患儿家长坚决拒绝翻动时,应告知家长后果,并请家长签名,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10.操作中做到耐心、细心、诚心地对待患儿,护士应熟练各项操作技能,尽可能减轻由操作带来的不适及痛苦。

11.患儿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时(除普通注射器和输液管外),均应遵循此告知程序。护士要向家长解释该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的目的、必要性,以征得同意。

二十、新生儿身份识别制度

一、新生儿身份识别是诊疗活动中的重要步骤,是确保各项检查、治疗安全、准确执行的基础,作为实施有创或高危护理活动依据。

二、进行新生儿身份识别时,护士先对新生儿进行全面评估,根据监护人提供的资料,准确获得其信息。

三、要求:腕带用蓝黑色油笔写,胸卡用蓝黑色钢笔写,内容清晰,项目规范,字迹清晰,

不涂改。印台采用大红色。

四、新生儿身份识别

住院新生儿必须建立身份识别确认书、佩戴双腕带(左手与左脚)、佩戴胸卡。复印父/母亲或监护人身份证;遇特殊情况,父母亲无法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可提供结婚证/医保卡/驾驶证/户口部复印件一份。(A4纸双面复印)

新生儿入院、出院在身份识别表盖左脚印。

腕带标有新生儿的姓名、性别、床号、科别、住院号、入院时间;胸卡标有姓名,性别,年龄,床号,入院时间,诊断。

新生儿入院、出院资料经父/母亲或监护人确认后亲笔签名,并按左手拇指指印。

腕带、胸卡每班查对,脱落时应双人查对后及时补戴。

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手部足部血运良好,方向以握手方向为标准。

患儿身份识别方法有:身份识别确认书核对、手腕带核对、脚腕核对、胸卡核对、病历牌核对等。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儿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转送、外出检查前后,必须认真双人进行患儿身份识别,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儿实施正确的操作。

委托第二监护人时,必须提供患儿父母亲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亲笔委托书、签名、按左手拇指印确认。

落实出院身份识别

出院时必须由父母亲携带身份证原件核对复印件办理出院。

如父母亲或第二监护人不在场,按“谁办入院谁办出院”来办,必须携带父母亲身份证原件,亲笔委托书与签名,保留该家属的有效身份证复印件,注明关系。

护士双人核对婴儿身份资料、确认签名。

护士与家长/受委托人核对婴儿身份资料、确认签名。

二十一、五常法管理制度

将物品先分开后处理,并定期检查;判断必需的与非必需的物品,并将必需物品降到最低程度,进行分层管理;保持通道通畅、整洁;保持物架、文件架、桌面及抽屉内物品整齐,最低限度放置。

要用的东西依规定位置、定量地摆放整齐,明确地标示,保持节省时间、支出和地方。用后物归原位。

扫除垃圾、保持干净;设备、机器、仪器摆放整齐,保持最佳状态,定位标示;管路、配线整齐;办公桌、设备、工具、机器、仪器保持干净整齐,使用中防止不干净措施,并随时整理。做到:不弄脏物品;不随地扔物品、倒水;事后马上清理物品;把掉下来的标签贴回。保持美观状态,维护整洁效果。私有物品依规定放置;遵照规定服装穿着;下班前清扫,桌面、抽屉内物品摆放整齐;机器设备定期清点检查。

提倡从小事做起,认真、讲究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养成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发挥团队精神;持之以恒,每天实行五常法,将其作为生活指导。

二十二、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建筑布局

应当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临近,周围环境安静、清洁。

应当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

应当分医疗区和辅助区,医疗区包括普通病房、早产

儿病房、隔离病房和治疗室等。辅助区包括接待室、清洗消毒间、配奶间、新生儿洗澡间(区)等,有条件的可以设置哺乳室。

床位数应当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每床净使用面

积≥3m2,床间距≥1m。

每个房间应至少配备一套有效、便捷的洗手设施。

人员管理

应当根据床位设置配备足够数量的医生和护士,其中

医生人数与床位之比应当为0.3: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当为0.6:1以上。

医务人员,包括辅助人员上岗前应接受医院感染相关

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培训。

医务人员患有皮疹、腹泻、呼吸道综合征及传染病等

感染性疾病时应离岗或调岗。医院人员应接种流感、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等疫苗。

非本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室,所有人员入室前应做

手卫生。

环境管理

保持空气清新,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

30min,通风不良时可安装空气净化消毒器。

手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各种仪器表面、门把手、

洗手池、床头桌等,每日湿式擦拭不少于2次,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擦拭。

地面每日湿式擦拭不少于2次,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

洁剂或消毒剂擦拭。

窗台、墙面定期湿式擦拭,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洁剂

或消毒剂擦拭。

清洁用具专室专用,标识清楚,使用后分开清洗消毒

晾干备用。

物品管理

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

由CSSD集中回收处理。

婴儿保温箱使用后应终末清洁消毒,使用中应每日更

换湿化液,湿式清洁恒温罩内外表面,特殊感染患儿(包括多重耐药菌)还应消毒。每周或遇污染时应进行

彻底清洁消毒。

雾化器、防护面具、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液、

浴垫等,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患儿使用后的奶嘴、奶瓶清洁干净后,选用压力蒸汽

灭菌。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应定期清洁与消毒。

被服、衣物等应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

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位应进行终末消毒。

隔离措施

在诊疗过程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并严格执行

《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隔离技术标准操作规程》以及《无菌操作标准操作规程》。

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应当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

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

对患具有传播可能的感染性疾病、有多重耐药菌感染

的新生儿应当采取相应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应单间隔离、专人护

理,并采取相应消毒隔离措施。所有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监测

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并积极配合相关调查与控制。

二十三、新生儿隔离室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更衣,戴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消毒,离室时应洗手,脱隔离衣。

2.隔离室工作人员相对固定,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

3.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间放置。

4.每床配置专用治疗车一台,室内物品专人专用。

5.清洁卫生员相对固定,床,温箱用消毒液擦拭,每天2次,物表地板用氯消毒液拖地,每天2次,终末消毒时除常规消毒外增加紫外线消毒。

6.增加垃圾桶专用于装使用后奶瓶,送供应室处理,所有垃圾均当感染性垃圾,桶内放双重垃圾袋,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处理。

备注:含氯消毒液浓度均为1000mg/L。

二十四、早产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设流动水洗手设施,每床净使用面积≥3m2,床间距≥1m。

2.工作人员进入早产儿室要穿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

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入室后先洗手。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洗手或消毒,必要时戴

手套。

4.注意病人各种留置管路的观察及标识、局部护理与消毒,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每天进行空气消毒,每月空气培养一次.

5.加强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防止病人发生菌群失调,加

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6.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病人用物的消毒与管理,所有

物品专人专用,使用中仪器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病人转出或出院后送消毒间作终末消毒。(详见各消毒流程)

7.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及人数,辅助科室入室操作

要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与病人接触前要洗手。

8.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诊疗护理活动应采取相应的

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对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的病人,单间放置严格消毒隔离措施。

9.按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制度处理病房内产生的各种废物。

二十五、危急值报告制度

1、危急值是指可能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的某些重要检查结果的危象界限值。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时相关检查部门立即报告相应临床科室护士站(病区主班护士或值班护士)或开单医师。

2、检查者工作中发现危急值应立即予以复查、复核,包括复核原始样本和重新抽样复查。

3、检查科室和临床科室应分别设“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实时记录信息以备核查。电话报告时双方应如实记录电话报告时间、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检查结果、报告者和报告接受人姓名。

4、病区主班护士或值班护士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报告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并要求其签字。

5、如临床医师对危急值结果存有异议,应主动联系相应检查部门进行重新检查。

6、检查科室应主动关心出现危急值患者的诊治情况,临床科室应在施汉后及时进行原始样本应保留以备复核。

二十六、护理人员排班管理制度

充分掌握新生儿科工作规律及患儿量需求进行配班,在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前提下,避免护士超负荷工作,同时达到每周工作时数,保证护士工作、学习、生活、休息都不误的护理人力资源安排。

排班原则:

根据新生儿科工作特点,兼顾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及教育等情况,实行以人为本的计划性、弹性、按需等相结合排班。

2)在工作量相对稳定的时间段,由护士长合理安排清理欠工时人员休息。节假日工作量最大,没有特殊情况不安排连续休假。

3)合理搭配原则:根据护士的工作及职称进行合理搭配等相结合的排班方法。充发挥高年资和管理能力强的护理人员的作用,根据护理人员职称和工作能力进行合理搭配。一般年资

高、经验丰富的护士与新来的护士搭班;病人多或遇到突发重大事件的情况上,根据护士应急能力和工作经验状况由护士长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4)实行分组排班原则:将全科护士分为2个护理组,每个护理组15-16人,每班每组4-5人。另设病区组长2人,总务班1人、配奶班1人、护理班1人、办公班1人,病区组长根据当班情况,合理调整本组的护理人力。

二十七、护理二线、三线班值班制度

1.护理二线班、三线班人员必须取得护士资格证并具备夜班护士资格的人员参加。

2.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及慎独精神、团结协助精神。

3.坚守护理岗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4.按照分级护理要求做好病情巡视和临床护理工作,认真落实护理核心制度。

5.参与科室正常轮班,轮流上二线班、三线班,服从科室人员调配。

6.随时保持电话通畅,保证在接到呼叫电话后准时到位。

二十八、夜班护士准入制度

1.持有护士职业证书注册护士。

2.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参加夜班不得少于10次。

3.经过医院护理部、科室组织的培训并且经过考核成绩合格者,经护理部审核准入后,方可独立从事夜班护士工作,并享受夜班护士的有关待遇。

4.具有夜班岗位需要的专业技术,独立完成危急重症抢救配合工作的能力;具有病情观察与应急能力;具有规范、准确、及时、客观书写护理文书的能力。

5.掌握新生儿科护理常规。

6.具有良好的慎独精神。

7.遵照执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十九、新生儿专业护士准入制度

1.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有1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经过不少于3个月的新生儿专业培训合格的注册护士。

2.掌握新生儿科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及各班工作职责。

3.掌握新生儿病情观察,监测技术,窒息预防及抢救技术,熟悉常用急救与监护仪的使用和管理。

4.每年获得规定的专业继续教育学分数。

5.遵照执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十、主任(副主任)护师职责

1、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下,从事临床护理、教学、科研等业务技术工作,协助护理部、护士长抓好护理管理和科室管理,对中、初级护理人员有技术指导责任。是护理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2、检查指导本科急、重、疑难病人的计划护理、护理会诊及对危重病人的抢救。

3、参加科主任查房及病例讨论。主持本科护理人员查房,指导本专科主管护师查房。

4、承担对高、中级护理人员的培养,拟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并负责讲授。组织本科护理学术讲座和护理病案讨论。

5、带教护理系和护理专修科学生的临床实习。

6、协助护理部做好主管护师、护师晋级的业务考核工作。

7、参与制定本科护理科研,技术革新计划,并负责指导实施,参与审定、评价护理论文和科研、技术革新成果。

8、加强护理质量管理、监测,对护理差错、事故提出技术鉴定意见。

9、协助护理部对全院护理工作的组织管理,对全院的护理队伍建设,业务技术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

新生儿科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有关得规章制度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1、新生儿科得工作人员在院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本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住院医师应加强对新生儿得各项业务技术管理。 2、新生儿科得工作人员,每天查房一次,并及时处理新生儿得异常症状,做到轻症不转院。需复诊者应多次观察,需转院者由科主任确定。 3、加强检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到检查器材专用,如听诊器、体温计、测黄疸仪等。查房前后专业清洁洗手。 4、新生儿得工作人员,必须做到不旷工、不迟到、不早退,把心放在新生儿科,认真细心观察每一位新生儿。做到科学观察,合理医疗。 5、新生儿科全体工作人员每周业务学习一次,讨论解决疑难病例。 新生儿科管理制度 1、新生儿病房布局合理,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 2、新生儿病房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为55-65%;保持空气清新,每日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日空气循环消毒三次;每月做空气培养并做好记录。 3、新生儿病房一人一床,被单床单枕套按规定进行换洗,发现污渍及时更换,新生儿出院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后才能使用。 4、患儿皮肤、粘膜得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体温计、浴巾等 5、奶瓶“一人一用一消毒”,配奶间用具专用,应用煮沸消毒或高压蒸汽灭菌。

6、新生儿所用衣物,面巾等必须经消毒后方可使用;用后物品应放入专用容器,防止交叉感染;使用后得一次性纸尿布放入专用污物桶加盖密封保存处理。 7、对新生儿沐浴室内得沐浴用品,沐浴池及地面进行消毒。 8、新生儿病房暖箱,蓝光箱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一用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蓝光箱应当每周更换并做好终末消毒处置。 9、对新生儿病房工作人员得手,物体表面做细菌监测;每年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病原携带检查,阳性带菌者应调离新生儿室,阴转后方可回新生儿室工作。 10新生儿病房得医务人员须更换好衣、帽、鞋、口罩,外出时必须更换外出衣、鞋。非本室工作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新生儿室,家属应在规定时间进行探视。 11、医务人员应按要求做好手卫生,接触每一位新生儿前后均应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12、新生儿查对制度,做好新生儿腕带,床头标识,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13、观察新生儿得病情变化,并准确、及时、全面书写护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14、接应做到每一位患儿书面、床头、口头交接清楚。 15、病房重要仪器设备、药品、抢救设施应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定位放置,及时补充。 16、出院时仔细做好核对工作,进行沐浴更衣后,请家属签字确认无误

新生儿科病房安全管理制度91176

新生儿科病房安全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 1、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病室负责人由具备儿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护理长由具备护师及3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在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积极协助下对病房进行管理。 2、根据床位数配备足够数量的医师和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定期参加新生儿专业知识的培训。 3、医师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3:1,应当经过新生儿专业培训,有一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具备独立处置常见新生儿疾病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等基本技能。 4、护士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6:1,护士要相对固定,并经新生儿专业培训合格,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熟悉新生儿急救操作技术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 5、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其他辅助人员。 二、科室管理 1、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 2、普通新生儿病室患儿如出现生病体征不稳定、病情危重需要重症监护者,应进行必要的抢救后,及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 3、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避免造成院内感染。 4、对高危新生儿、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新生儿、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5、100%使用腕带识别新生儿身份,严格执行身份确认制度、查对制度,确保诊疗、护理和患儿的正确。 6、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医疗区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得进入。

7、病室设备应当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 8、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和妥善保管易燃易爆设备、设施,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9、制定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确保医疗安全。 10、工作人员应当按照病历书写有关规定书写医疗文书。 11、新生儿病室床位数应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无陪护病室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1米。有陪护病室应当一患一房,净使用面积不低于12平方米。 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 2、通过有效的空气质量控制、环境清洁管理、医疗设备和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 3、工作人员上班时要穿统一服装、洗手,进行各项操作时一律要求洗手、戴口罩、戴帽子,必要时戴护目镜、手套。着装不符合要去,不能随意在病房走动。 4、按照规定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定期对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细菌学监测。监测结果不合格时,应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如存在严重隐患,应当立即停止收治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5、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体温表、听诊器、湿化瓶、雾化吸入器、吸氧装置等;吸痰管一用一更换。 (2)患儿使用后的奶头、奶瓶应统一人一用一消毒;盛放奶瓶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有关的规章制度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1、新生儿科的工作人员在院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本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住院医师应加强对新生儿的各项业务技术管理。IeW1i2v 。 2、新生儿科的工作人员,每天查房一次,并及时处理新生儿的异常症状,做到轻症不转院。需复诊者应多次观察,需转院者由科主任确定。b8cKs6u。 3、加强检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到检查器材专用,如听诊器、体温计、测黄疸仪等。查房前后专业清洁洗手。B1jNJvg。 4、新生儿的工作人员,必须做到不旷工、不迟到、不早退,把心放在新生儿科,认真细心观察每一位新生儿。做到科学观察,合理医疗。 5 、新生儿科全体工作人员每周业务学习一次,讨论解决疑难病例。z3uKEIv。新生儿科管理制度 1、新生儿病房布局合理,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 2、新生儿病房室温保持在24~26 C,相对湿度为55-65% ;保持空气清新,每日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次不少于30 分钟。每日空气循环消毒三次;每月做空气培养并做好记录。WyppHMK 3、新生儿病房一人一床,被单床单枕套按规定进行换洗,发现污渍 及时更换,新生儿出院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后才能使用。hsrDtHK。 4、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体温计、浴巾等 5、奶瓶“一人一用一消毒”,配奶间用具专用,应用煮沸消毒或高压蒸汽灭菌。

6、新生儿所用衣物,面巾等必须经消毒后方可使用;用后物品应放入专用容器,防止交叉感染;使用后的一次性纸尿布放入专用污物桶加盖密封保存处理。EkOIwUy。 7、对新生儿沐浴室内的沐浴用品,沐浴池及地面进行消毒。 8、新生儿病房暖箱,蓝光箱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一用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蓝光箱应当每周更换并做好终末消毒处置。 DuoUo00。 9、对新生儿病房工作人员的手,物体表面做细菌监测;每年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病原携带检查,阳性带菌者应调离新生儿室,阴转后方可回新生儿室工作。tjNb2e7 。 10、新生儿病房的医务人员须更换好衣、帽、鞋、口罩,外出时必须更换外出衣、鞋。非本室工作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新生儿室,家属应在规定时间进行探视。cdaIhAr 。 11、医务人员应按要求做好手卫生,接触每一位新生儿前后均应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12、新生儿查对制度,做好新生儿腕带,床头标识,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13、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并准确、及时、全面书写护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14、接应做到每一位患儿书面、床头、口头交接清楚。 15 、病房重要仪器设备、药品、抢救设施应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定位放置,及时补充。 16 、出院时仔细做好核对工作,进行沐浴更衣后,请家属签字确认无误后方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样本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新生儿科有关的规章制度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1、新生儿科的工作人员在院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本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住院医师应加强对新生儿的各项业务技术管理。 2、新生儿科的工作人员,每天查房一次,并及时处理新生儿的异常症状,做到轻症不转院。需复诊者应多次观察,需转院者由科主任确定。 3、加强检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到检查器材专用,如听诊器、体温计、测黄疸仪等。查房前后专业清洁洗手。 4、新生儿的工作人员,必须做到不旷工、不迟到、不早退,把心放在新生儿科,认真细心观察每一位新生儿。做到科学观察,合理医疗。 5、新生儿科全体工作人员每周业务学习一次,讨论解决疑难病例。新生儿科管理制度 1、新生儿病房布局合理,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 2、新生儿病房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为55-65%;保持空气清新,每日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日空气循环消毒三次;每月做空气培养并做好记录。 3、新生儿病房一人一床,被单床单枕套按规定进行换洗,发现污渍及时更换,新生儿出院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后才能使用。 4、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如:

雾化吸入器、面罩、体温计、浴巾等 5、奶瓶“一人一用一消毒”,配奶间用具专用,应用煮沸消毒或高压蒸汽灭菌。 6、新生儿所用衣物,面巾等必须经消毒后方可使用;用后物品应放入专用容器,防止交叉感染;使用后的一次性纸尿布放入专用污物桶加盖密封保存处理。 7、对新生儿沐浴室内的沐浴用品,沐浴池及地面进行消毒。 8、新生儿病房暖箱,蓝光箱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一用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蓝光箱应当每周更换并做好终末消毒处置。 9、对新生儿病房工作人员的手,物体表面做细菌监测;每年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病原携带检查,阳性带菌者应调离新生儿室,阴转后方可回新生儿室工作。 10、新生儿病房的医务人员须更换好衣、帽、鞋、口罩,外出时必须更换外出衣、鞋。非本室工作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新生儿室,家属应在规定时间进行探视。 11、医务人员应按要求做好手卫生,接触每一位新生儿前后均应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12、新生儿查对制度,做好新生儿腕带,床头标识,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13、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并准确、及时、全面书写护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020年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计划(最新版)

编号:YB-JH-0256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2020年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计 划(最新版) Frequently formulating work plans can make people’s life, work and study more regular, and develop good habits, which is a habit necessary for success in doing things

2020年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计划(最 新版) 摘要: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使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比较有规律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了制订 工作计划,于是让人变得不拖拉、不懒惰、不推诿、不依赖,养成一种做事成功必须具备的习惯。本内容可 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使用。 【篇一】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为进一步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总旨,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提高病人满意度。根据护理部有关精神结合我科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为病儿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1.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时要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实例组织讨论学习借鉴,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常鸣。 2.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计划结尾(2020年)

编号:YB-JH-0313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计划结尾 (2020年) Frequently formulating work plans can make people’s life, work and study more regular, and develop good habits, which is a habit necessary for success in doing things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计划结尾(2020 年) 摘要: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使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比较有规律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了制订工作计划,于是让人变得不拖拉、不懒惰、不推诿、不依赖,养成一种做事成功必须具备的习惯。本内容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使用。 一、认真执行院部、护理部及院感办下达的各类制度及工作任务。并积极组织学习,督导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二、加强重症监护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及基础护理质量,完善母婴同室的健康宣教。 三、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计划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月组织考试、考核一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

新生儿科护士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新生儿科责任护士岗位职责 1.在护士长及上级护士指导下进行工作。 2.严格遵守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 时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任务,防止缺陷事故发生。 3.根据科室分工,全面执行整体护理,全面落实所管新生儿的病情观察、治疗、 护理和护理文书记录工作。掌握新生儿常用护理技术及危重新生儿抢救配合技术,做好新生儿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上级护士和医生,并及时妥善处理。 4.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落实新生儿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新生儿安全。 5.贯彻执行医院母乳喂养规定,积极促进住院新生儿的母乳喂养和袋鼠护理工 作。 6.认真做好危重患者的抢救及各种抢救物品、药品的准备和保管工作。 7.参加护理查房和病历讨论。 8.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技术培训和专题讨论,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9.指导助理护士、实习同学和护工的工作。 10.严格遵守医德医风规范,努力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新生儿科责任护士工作标准 1.服从护士长及上级护士的领导。 2.各项护理任务按时完成,医嘱执行准确、及时,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各项 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按要求执行。 3.新生儿的抢救、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及时有效,异常情况观察密切,发现、 报告、处理及时。整体护理落实到位,患儿安全。 4.医院感染控制制度落实到位,新生儿安全防护措施执行到位,患儿安全。 5.医院母乳喂养规定按要求执行,住院新生儿的母乳喂养逐步提高,袋鼠护理 工作有效推行。 6.危重患者抢救及时有效,抢救物品、药品无过期,数量充足,处于完好备用 状态。 7.护理查房和病例讨论要体现专科能力。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一、科室院感管理小组:组长:;陈艳:陈红艳;尹梅 小组成员:马雪兰、李美琴、张帮会、陶静怡.魏霞 二、院感管理小组职责 1、负责本科室有关院感知识的学习、检查和监测,并对存在问题,积极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意见。科室安排学习和自检每月各一次,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备查。具体工作由张荣娜医师负责,并在每个月的第一周向院感科了解新生儿科上一个月院感报告及记录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漏报病例,做出纠正。 2、医院感染监测网成员(尹梅)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方面(包括空气、手、物表、无菌物品、消毒液等)的监测,对不合格的应查找原因后重做,要求每月一次,保存监测单以备查。 3、科室以卫生部文件及我院规章制度为依据,结合科室实际制定出相应的预防院内感染切实可行的科室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和院感病例处理方法 1、科室院感管理小组成员定期组织抗感染药物应用知识学习和检查,各经治医师负责本组病人抗感染药物使用,应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根据病情按照一线、二线、三线应用抗感染药物,同时做好记录。临床医生认真执行医院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要求。每

个季度对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率进行统计,力争控制在50%以下。 2、院感病例诊断 院感管理小组成员应熟练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每月组织学习,讨论医院感染病例,解决本科室有争议的院感病例诊断,并记录在案。各组医生应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时,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并在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医务科。 3、院感病例报告制度:由经治医师组讨论确诊的院感病例,应填写以下表格:院内感染病例报告卡(发病24小时内报告院感科),病历首页中“医院感染名称诊断”栏。 4、每月第l~2日由经治医师组二级、三级医师负责检查本组院感病报告及各项表格填写情况;工作人员更衣、洗手制度 1、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清洁工人上班必须穿工作服。 2、保持工作服、帽子整洁,并于每周一、五更换。清洁工的工作服除每周更换二次外,随脏随换。 3、接触肝炎、梅毒、严重感染与隔离患者时,需戴手套操作,操作后并泡手、洗手。 4、化验报告确诊隔离的患者,要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并将换下的衣服浸泡在84消毒液中30分钟后送洗涤。 5、工作人员上班更衣后,护理前、后必须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每月抽查作细菌培养一次。 6、医生查房检查、护士治疗护理每一个患儿后应用洁芙柔消毒凝胶

新生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打印版

新生儿科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新生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二、新生儿科用药安全管理制度 三、防止新生儿被盗制度 四、防止新生儿坠床制度 五、防止新生儿抱错制度 六、防止新生儿烫伤制度 七、防止新生儿导管滑脱管理制度 八、防止新生儿压疮管理制度 九、新生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十、新生儿科输血管理制度 十一、新生儿科高危物品及药品管理制度 十二、新生儿科西地兰使用管理规范 十三、新生儿科护理人员质量安全教育制度 十四、新生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十五、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及演练计划 新生儿科监护室 2020年2月修订

(一)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制和护理安全教育,增强护理安全意识和责任心,提高护理质量。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落实各级护理人员工作职责,定期检查落实情况,建立各类培训考核制度手册。 (三)严格遵守护理查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四)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医院感染发生。 (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护士要及时巡视病区,对高危儿应加强巡视,确保患儿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六)加强病区药品管理,执行药品管理制度。毒、麻药品应置专柜上锁,专人管理,有基数,有接班记录,使用有登记;急救设施和药品、贵重仪器有专人管理,处于备用状态。 (七)做好防火防盗工作,加强易燃、易爆、易损物品的管理及对护理人员和患儿家属进行安全教育。经常检查电源、水源、防火设施,及时维修,保证安全运用。不得私自对病区的设施乱拆或改建。

(一)毒麻药品管理制度: 1、专人负责,专柜存放并加锁。 2、每班交接,清点并记录。护士长每周检查1次并签字。遵照医嘱使用后,由医师开麻醉处方,取药补齐。 3、每周检查毒麻药品有无变质、沉淀、变色或过期等情况,不合格者及时更换。 4、毒麻药品不得随意外借,一般只供本病区病人使用,医务人员不得处方自用。 (二)用药安全管理制度: 1、口服药、注射剂、毒麻药品、外用药品,应分别分类放置,避免发生意外。 2、各类药品瓶签与药品相符,帐物相符。 3、各类静脉注射液体,收发药液时,必须做到先检查药液的生产日期、批号、有无过期、瓶体有无裂纹,液体内有无絮状物,软包装液体要检查有无漏液、漏气,包体有无损坏等方可使用。 4、液体管理: (1)使用大液体时,严格把好“四关”,做到“六查”。 四关:搬液体进治疗室的检查关,摆药前的检查关,配液体前的检查关,上挂输液架前的检查关。 六查:查瓶口有无松动,查标签是否清楚,查药液有无混浊、变质、絮状物,查生产日期和有效期,查瓶子、软包装有无裂痕及漏液,治疗室

2015年新生儿科护理培训计划

2016年新生儿科专科护士培训计划为了提升我科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效提高护理专业水平与业务技能,现制定各级护理人员培训计划: 工作一年内护士培训 一、工作目标1·具备良好的护士形象与行为2、能独立完成临 床护理中基础护理工作 二、培训内容1、岗前培训(1周):医院基本概念,规章制度,有关 法律法规,护理人员行为规范,工作职责,促进母乳喂养知识 及临床专科基础护理。2·临床工作实践培养:病房各项工作 程序,各种标本采集,住院患儿健康教育,护理文件书写,熟 悉本科,新生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核心制度,常用护 理技术操作。3·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参加本科室的护理查房 及业务学习。4‘操作培训:新生儿生命体征测量,皮内注射, 肌肉注射,静脉输液,氧气吸入无菌技术与铺床4·每月1次 理论考试,每月交一次学习笔记。 三、实施方法:由护士长,高年资护士完成并考核。 工作2~5年护士培训 一培训目标 1能按要求独立完成本科各项护理工作。 2熟悉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及相关理论知识。 3掌握一般抢救技能,逐步达到护师水平。

二培训内容 1临床工作实践培训:侧重专科护理及急救知识,熟悉本科疾病护理常规,掌握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文件书写。 2继续教育培训:参加本科室护理查房及业务学习,每月一次。 3操作培训:吸痰,暖箱蓝光箱,高频呼吸机,辐射台,心电监护,呼吸机,新生儿沐浴,新生儿喂奶及配奶,更换尿布等操作技术。 4每月理论考试一次,参加病房小讲课。 三实施方法: 1由护士长与高年资护士完成。 2技能训练及考核:每月由高年资护士完成。 护师培训 一培训目标 1:培训掌握本科专科理论与技能的专科护士。 2:熟练掌握各项抢救技能 3:能指导临床护士护理工作 二培训内容及方法 1:专科理论培训:本科室专科常见疾病的全面知识 2:参加本科室业务学习:护理查房每月一次 3:专科技能培训:新生儿沐浴由护士长不定期考核 4:抢救培训:徒手心肺复苏,胃肠减压,心电监护,呼吸机等的操作技术 5:参加科室小讲课,带教实习生

儿科规章制度

一.各级医务人员职责 儿科主任医师(儿科主任) 1.在科室主任领导下,负责和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和理论提高工作。 2.每周查房2-3次,亲自参加并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和诊治,特殊疑难病的会诊和死亡病例的讨论,遇到重大或特殊疑难病,负责协调相关科室共同进行处理和解决。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检查下级医师的各种医疗文件。 4.担任临床教学和研究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的培训工作,根据自己专业对本科主治医师、进修生、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5.每周最少出专家门诊1-2次。 6.运用国内、国外先进的医学理论和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及新业务,提高医疗质量,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参加事故差错分析会,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8.在管理病房期间,每日进行对出院病例进行最后审查,并审签出院病历。儿科副主任医师 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儿科主治医师 1.在科主任和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工作。 2.按科室要求,每日带领住院医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查房,具体帮助和指导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术及特殊诊疗技术操作。 3.掌握病区的伤病员的病情变化,对新入、疑难、危重、死亡伤病员和发生的医疗纠纷、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请示报告。 4.经常检查本科的医疗护理质量,督促医师、护士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严防事故差错。 5.检查和指导下级医生的病历书写,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伤病员出院、转科、审签出院病历,特殊检查申请单,贵重和毒、麻药品的处方。 6.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和值班、门诊、会诊、出诊等工作。 7.担任临床教学、指导研究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临床工作,定期组织进修医生、实习医师,结合病例进行专科基本理论知识学习。 8.组织本组住院医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学习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9.经常督促检查本科病房内外的清洁卫生,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管理工作。 儿科住院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和主治医师领导下,协助科主任做好科内各项业务和日常医疗行政管理工作。 2.儿科住院总医生实行二十四小时负责制,直接传达科室主院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的学习及医疗工作,带头执行并检查督促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3.负责组织和参加科内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抢救和治疗工作。带领下级医师做好下午、晚间查房和巡视工作。主治医师不在时代理主治医师工作,检查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病例及医疗文件。 4.每日晨安排和调整病区床位,向门诊挂号处通知空余床位数,每日登记全科出入院患儿人数,督促一线医生报疫卡,每月统计全科出入院患儿人数及各种指标并向科主任汇报。

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篇一:新生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1、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 2、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抢救工作制度 3、新生儿科交接班制度 4、新生儿科查对制度 5、分级护理制度 6、新生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7、新生儿科操作安全制度 8、新生儿科病房安全制度 9、新生儿科探视和病情咨询制度 10、无菌技术操作制度 11、危重病人交接班制度 12、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及监控措施 13、新生儿科隔离室消毒隔离制度 14、新生儿科各类仪器设备的清洁消毒制度 15、新生儿科沐浴制度 16、配奶间消毒隔离制度

17、手卫生制度 18、新生儿科各类导管管理制度 19、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20、新生儿科护理奖惩制度 21、新生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等级报告制度 22、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23、各种护理安全防范制度 24、病人用药观察制度 25、护理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 26、重点环节护理管理制度 27、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 28、护理人员带教制度 29、紧急情况下口头医嘱与执行流程 30、执行医嘱制度与流程 31、NICU护士绩效考核制度 32、NICU护士绩效和工作评价考核评分标准 33、新生儿科护士绩效考核制度 34、新生儿科护士绩效和工作评价考核评分标准 35、新生儿科患儿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 36、新生儿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37、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层级管理规范 篇二:儿科管理制度

一.各级医务人员职责 儿科主任医师(儿科主任) 1.在科室主任领导下,负责和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和理论提高工作。 2.每周查房2-3次,亲自参加并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和诊治,特殊疑难病的会诊和死亡病例的讨论,遇到重大或特殊疑难病,负责协调相关科室共同进行处理和解决。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检查下级医师的各种医疗文件。 4.担任临床教学和研究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的培训工作,根据自己专业对本科主治医师、进修生、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5.每周最少出专家门诊1-2次。 6.运用国内、国外先进的医学理论和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及新业务,提高医疗质量,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参加事故差错分析会,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8.在管理病房期间,每日进行对出院病例进行最后审查,并审签出院病历。儿科副主任医师 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三基三严培训及管理制度

徐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三基三严培训及管理制度 目的:为加强医务人员的知识更新,提高技术水平,结合院《“三基”培训计划》精神,科务会讨论通过,制定新生儿内科三基三严培训及管理规定,成立新生儿内科考核管理小组。 医务人员三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三严: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作风。 考核管理组组长:李振光、郝祥梅 考核管理组成员:吴宏伟、高继生、王伟、尚培薇、杨夏、刘金凤、赵英荣、祖静、贺园、孙旻、孙丹、金婷婷、陈丽丽、纵淑丽 一、管理:由考核管理组长进行管理分工,并组织会议,医疗组组员负责科内医疗培训、考核、阅卷汇总。护理组组员负责科内护理培训、考核、阅卷汇总。 二、培训内容:“三基”培训内容医疗主要包括:“三基”训练指南(东南大学出版社)、各专业的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版临床教材、《病历书写规范》、技能培训等。 护理三基主要内容包括:临床护理制度、护理技术操作、院感知识等。 三、培训的形式和对象。 形式:医疗培训形式:培训分院内培训和科内培训。院内培训主要是每月4次的业务学习,(具体遵照业务学习的相关要求),由科教科组织考核。科内“三基”培训每月1次,培训可与科内每月4次的业务学习相结合。科室在培训过程中,每年的1月份和10月份要对全科人员进行1次《病历书写规范》的培训。 护理培训形式:培训分院内培训和科内培训。院内培训主要由护理部负责,由科教科组织考核。科内“三基”培训每月1次,培训与科内每月4次的业务学习相结合。每月进行书面考核一次。每年两次院级操作考核,两次院级理论考核。 对象:医疗:高级职称人员:每年至少参加2次科内的培训(其中要参加1次《病历书写规范》的培训);中级职称人员:每季度至少要参加1次科内的培训;初级职称人员:科内的“三基”培训每次培训必须参加。所有人员每年要参加院内组织的技能培训与考核,培训重点是心肺复苏和电除颤,具体由科教科组织实施;科内

新生儿科安全管理目标及措施

2013-2014年度新生儿/NICU安全质量目标及措施 目标一:提高医务人员对新生儿及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措施:1.科室有新生儿身份识别指引。 2.新生儿入院、出院盖左脚脚印,并经监护人同意后按左手拇指印确认。 3.复印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证明,出院时凭有效身份证明办理新生儿出院。 4.新生儿实行双手佩戴腕带制制度,入院或在手腕带脱落时应双人查对后补戴,每班确认。 5.床头卡标明姓名、性别、年龄、ID或住院号、床号、入院时间。 6.新生儿出院落实登记制度。 目标二: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措施:1.在通常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不使用口头或 电话通知的医嘱 2.只有在对危重症患者紧急抢救急的特殊情况下,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 士应向医生重述,在执行时实施双重检查 3.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它重要的检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 范、完整的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目标三:提高新生儿用药安全 措施:1.有药物安全使用护理指引。设置NICU常用药物剂量快速参考手册,对于复杂稀释过程如氨茶碱、肝素等,设置配置流程,以提高新生儿用药安全。 2.急救车上附有NICU急救时国际常用四种急救药物(肾上腺素/纳洛酮/碳酸氢钠/生理盐水)1kg/2kg/3kg的使用剂量,减少急救时用药错误。 3.药物标签清晰易读,对于药名相似、包装相似、读音相似的药物,分开存放并做好标识; 10%氯化钾、高浓度药物,必须单独存放,有高危标识。

4.手写医嘱中避免使用u/iu/qd/qod等英文缩写,减少误读的差错。 5.双人核查医生所开药物的浓度、剂量和用法是否正确,确保正确给药。 6.在配药室、护士站、医生办公室等设有计算器;稀释过程实施双盲法核对。 7.给药前双人核对新生儿身份。 8.超过一条给药通道时,输液泵、输液管有清晰的标识,并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如动脉通道的输液泵、输液管及三通管全部使用红色。 9.准确记录输入量。 目标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措施:1、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危急值”报告制度。 2、“危急值”报告应有可靠途径且检验人员能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 “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 3、“危急值”项目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认定,至少应包括有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4、对属“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如应有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的规定,并认真落实 目标五:建立与完善新生儿保暖制度,防止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烧伤、烫伤 措施:1.建立与实施新生儿保暖制度。 2.根据新生儿的胎龄、体重、日龄、病情选择合适的保暖设施,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使中心体温恒定在36.5℃~37.5℃之间。 3.使用开放式红外线辐射抢救台时正确放置温度探头(床温:感应面朝上,禁止物品遮盖;肤温:感应面紧贴皮肤),温箱出入风机口禁止物品遮盖,防止过度加热发生烧伤。 4.温箱、抢救台内放置温湿度计,加强巡视,至少每2~4小时记录箱/台温一次,及时处理故障,并定期检测。 5.早产儿使用“鸟巢”,头部戴帽子或给予覆盖物,身体覆盖塑料薄膜,减少辐射、对流散热。 6.与新生儿身体直接接触的物品预先放置在箱温37℃的温箱中预热,以减少传导散热。 7.各项操作集中进行,确保在操作过程中新生儿处于温暖的环境。 8.中心体温低于36.4℃的新生儿暂缓洗澡,及时擦干新生儿身体,更换湿的衣物、尿

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篇一:新生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1、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 2、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抢救工作制度 3、新生儿科交接班制度 4、新生儿科查对制度 5、分级护理制度 6、新生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7、新生儿科操作安全制度 8、新生儿科病房安全制度 9、新生儿科探视和病情咨询制度 10、无菌技术操作制度 11、危重病人交接班制度 12、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及监控措施 13、新生儿科隔离室消毒隔离制度 14、新生儿科各类仪器设备的清洁消毒制度 15、新生儿科沐浴制度

16、配奶间消毒隔离制度 17、手卫生制度 18、新生儿科各类导管管理制度 19、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20、新生儿科护理奖惩制度 21、新生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等级报告制度 22、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23、各种护理安全防范制度 24、病人用药观察制度 25、护理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 26、重点环节护理管理制度 27、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 28、护理人员带教制度 29、紧急情况下口头医嘱与执行流程 30、执行医嘱制度与流程 31、nicu护士绩效考核制度 32、nicu护士绩效和工作评价考核评分标准 33、新生儿科护士绩效考核制度 34、新生儿科护士绩效和工作评价考核评分标准 35、新生儿科患儿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 36、新生儿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37、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层级管理规范

篇二:儿科管理制度 一.各级医务人员职责 儿科主任医师(儿科主任) 1.在科室主任领导下,负责和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和理论提高工作。 2.每周查房2-3次,亲自参加并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和诊治,特殊疑难病的会诊和死亡病例的讨论,遇到重大或特殊疑难病,负责协调相关科室共同进行处理和解决。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检查下级医师的各种医疗文件。 4.担任临床教学和研究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的培训工作,根据自己专业对本科主治医师、进修生、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5.每周最少出专家门诊1-2次。 6.运用国内、国外先进的医学理论和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及新业务,提高医疗质量,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参加事故差错分析会,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8.在管理病房期间,每日进行对出院病例进行最后审查,并审签出院病历。儿科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及流程样本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1、加强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管理, 建立《新生儿探视制度》、《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 降低医院感染危险。 2、新生儿病室应当经过有效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疗设备消毒灭菌等措施, 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 3、新生儿病室要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 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 每次15-30分钟。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 室内) 工作服、工作鞋。 4、新生儿科按照规定建立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 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针对监测结果, 应当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时, 应当立即停止接受新患儿, 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5、新生儿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 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 1) 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必须达到灭菌标准。 ( 2)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不得重复使用。 ( 3) 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 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 4) 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瓶, 一人一用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 应当每周消毒一次,

用后终末消毒。 ( 5) 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 ( 6) 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 高温或微波消毒; 奶瓶由配奶室统一回收清洗、高温或高压消毒; 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 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毒。 ( 7) 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 每日至少更换一次, 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儿病室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建立消毒清洁制度, 并按照制度对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或消毒。 7、新生儿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 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8、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 要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 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 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 不得交叉使用。 9、医务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当实施手卫生。诊疗和护理操作应当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应当戴手套, 操作结束后应当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10、新生儿病室的医疗废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

新生儿科护士工作总结1

新生儿科2012年年度工作总结 2012年新生儿科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以医院总体发展目标为指南,积极响应创优争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区、三好一满意等主题活动,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及我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工作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十大指标”,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下,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改善医患关系,同时狠抓质量管理,注重防范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和医患纠纷的发生。 完成工作如下:全年共收治病人1120人,完成业务收入2710498元,西药费1331808元,治疗费853996.63元,床位费95261元,氧气费56336元,其余各项收入均较前有所增长。科室各项设备,物资运行良好,鉴于我科的工作特殊性,在过去一年里我科工作人员吸取前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完善科室各项工作制度及各项工作流程,并制定相关工作考核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让我科室医生护士分批次至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在各方面不断地进行改进,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与改善。 1、对重症患儿尤其是对早产儿、低体重儿的诊治水平较以前有所提高,明显降低了我院入院患儿的死亡率。 2、规范合理用药,减轻群众的负担,我科药品使用比例较去年大幅降低。 3、巩固基本技能,强化医疗护理技能训练。按年初制定的 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坚持每月进行技能操作及考核。每周二为业务学习时间,全科人员共同参与,受教育面达100%。每月一次护理查房,人人发言。 4、加强科室感染管理工作,重视预防,控制感染的发生:(1)加强工作人员消毒隔离意识,对各种消毒液及无菌物品及时更换,杜绝过期使用,避免各种输液反应的发生,培养良好习惯。 (2)加强科室环境卫生学检测,物品分类放置,标识明显,强化治疗室及监护室卫生的保持。(3)医疗废物的分类放置与管理。 (4)消毒器械、一次性用品的管理。 5、监督费用管控,通过每天核对遗嘱、清单,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与纠纷。取消不合理收费,拒收病人家属红包及物品。 6、实施了责任制整体工作模式,要求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专业的护理服务。采用了绩效考核奖惩细则,强化各班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明显提高了我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责任心与同志们间的相互协作能力。 7、加强各种药品的管理,尤其对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定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定点放置、标识清楚、专人管理,防治临床用药过程中医疗事故的发生,减少不良反应。 8、通过继续加强缺陷管理检查,提高了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增强了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服务意识。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深入病房,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宣教,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信 任与支持,降低了医疗纠纷、患者投诉率。科室劳动纪律,工作秩序和环境卫生得到一定的加强,增强全员安全防范意识,质量、竞争、忧患意识。 9、根据科室特点及人员结构,实施弹性排班,我科工作人员通讯工具始终保持畅通,能够做到随叫随到。 10、每天坚持床头护理交接班,详细床头卡内容,做到对每个患儿病情的全面掌握及护理侧重点。 11、帮助其他兄弟科室完成疑难护理技术操作。

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篇一:新生儿科病房管理制度新生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1、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 2、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抢救工作制度 3、新生儿科交接班制度 4、新生儿科查对制度 5、分级护理制度 6、新生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7、新生儿科操作安全制度 8、新生儿科病房安全制度 9、新生儿科探视和病情咨询制度 10、无菌技术操作制度 11、危重病人交接班制度 12、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及监控措施 13、新生儿科隔离室消毒隔离制度14、新生儿科各类仪器设备的清洁消毒制度 15、新生儿科沐浴制度 16、配奶间消毒隔离制度 1 17、手卫生制度 18、新生儿科各类导管管理制度 19、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20、新生儿科护理奖惩制度 21、新生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等级报告制度 22、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23、各种护理安全防范制度 24、病人用药观察制度 25、护理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 26、重点环节护理管理制度 27、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 28、护理人员带教制度

29、紧急情况下口头医嘱与执行流程 30、执行医嘱制度与流程 31、 NICU护士绩效考核制度 32、 NICU护士绩效和工作评价考核评分标准 33、新生儿科护士绩效考核制度 34、新生儿科护士绩效和工作评价考核评分标准 35、新生儿科患儿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 36、新生儿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37、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层级管理规范篇二:儿科管理制度 2 一(各级医务人员职责 儿科主任医师(儿科主任) 1(在科室主任领导下,负责和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和理论提高工作。 2(每周查房2-3次,亲自参加并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和诊治,特殊疑难病的会诊和死亡病例的讨论,遇到重大或特殊疑难病,负责协调相关科室共同进行处理和解决。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检查下级医师的各种医疗文件。 4(担任临床教学和研究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的培训工作,根据自己专业对本科主治医师、进修生、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5(每周最少出专家门诊1-2次。 6(运用国内、国外先进的医学理论和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及新业务,提高医疗质量,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参加事故差错分析会,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