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城市与城市化【2020年高考通关之地理历年真题汇编-2020】

专题08 城市与城市化【2020年高考通关之地理历年真题汇编-2020】
专题08 城市与城市化【2020年高考通关之地理历年真题汇编-2020】

专题08 城市与城市化

一、单选题

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XX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时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11~12题。1.为趋利辟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

A.紧邻河岸以方便取水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

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

2.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A.河流水量B.土壤肥力C.川地面积D.林木蓄积量

【答案】11.D 12.C

【命题立意】本题组主要考查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主要因素,以及图文获取有效地理信息、利用相关规律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黄土高原“XX川”的文字材料和《现代汉语的词典》的考查地形、河流对聚落影响。

【解题思路】第11题,结合材料中“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容易受洪涝灾害的影响,故A、B项错误。C项虽然位于坡地上部地势较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此处容易出现泥沙淤积严重,故C项错误。D项,黄土高原土质疏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陡坡易发生崩塌、滑坡,聚落的选址应避开,故优先D项。此题难度较大。第12题,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地形越平坦聚落的发展受限较小,规模越大,因此C为正确选项。此题难度中等。

(2013高考题安徽卷)图7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23~25题。

3. 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

【答案】B

【命题立意】运用柱状坐标和折线复合图考查地理图表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

考点定位: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

【解题思路】从图中可以看出,2005年后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处于较快阶段、且从柱状图城市人口比重30%以上,在根据柱状图的阅读方法可以读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说明大量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这些都符合城市化发展中期加速阶段的特征故选B项。

4.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转移

【答案】D

【命题立意】运用柱状坐标和折线复合图考查地理数据的提取与分析能力;

考点定位:区域工业化进程及其发展对策

【解题思路】据图可判断出从1985年——2010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显著,逐步占居主导地位,反映劳动力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故B错,D正确。从图中无法获取反映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海域迁移的信息,C错;第二产业就业比2000年后才快速提高、第三产业就业自1995年快速提高,故A错误。

5.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答案】A

【命题立意】运用柱状坐标和折线复合图考查提取数据信息、整合分析处理相关地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考点定位:工业区位与分类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解题思路】劳动力导向型企业的发展可提高就业率,以农产品加工为原料的加工业可增强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故选A。

(2013高考题广东卷)6.城市首位度是指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用以表征区域发展要素在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表2是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与2008年相比,2011年下列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

..最明显的是

城市群城市首位度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答案】9.C 。

【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区域城市

化的过程与特点”;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对新材

料、新情景信息获取”。试题难度:易。 【解题思路】关键在于理解“城市首位度”的定义,数值越大,表示“核心首位城市垄断资源程度越大”,对区域城市均衡化发展不利。数值下降,意味着居首位的城市集聚效应在弱化,明显广州变化幅度最大,说明珠三角城市群社会经济发展要素布局趋向于均衡化。 (2013高考题广东卷)7.图4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可知

城市远郊农业、农村区

轻工业、商业就业人口区

人口、设施密集的老城区

城市边缘外来人口生活区

城市新开发区

科研文教区

传统与新兴工业并存的工业区

图例

A .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多中心结构特征明显

B .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部,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C .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东南部,适宜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D .外来人口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其生活区位于城市新开发区

【答案】11.C 。

【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数据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试题难度:易。

【解题思路】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呈现放射状,但只有一个中心(人口、设施密集的老城区),故A 错;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主要位于城市东北和西南部,故B 错;城市外来人口生活区主要布局西北部,与城市新开发区背道而驰,故D 错;城市新开发区与科研文教区均位于城市东南部,故C 正确。

【易错点拨】“城市的空间形态”(外部形态)一般有平原地区的团块状、河谷地区的条带状、受地形或河流限制的组团状,而“城市地域结构”是城市内部各不同功能区,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关系,是城市的内部结构。这些功能区组合方式通常有同心圆模式、契形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013高考题四川卷)表1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

计表。据表回答11~12题。

表1

时期(年)

1985~1990 1990~2000 2000~2011 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

(%)

6. 49 5. 72 6. 22 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

(%) 3. 77 4. 28 3. 79

8. 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 . 先增后减

B . 先减后增

C . 不断增加

D . 逐渐减少

9. 据表1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A . 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B . 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 . 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D . 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答案】11.C 12.D

【命题立意】本组题考查学生阅读表格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城市化的相关知识。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表格可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均为正值,说明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都在不断增长,但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低于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第11题选C 。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为正值,可知城市用地在不断增加,大量的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故第12题选择D 项;城市用地主要以住宅和工业为主, A 项错误;我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且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转变为现代型,城市人口增长应以机械增长为主,C 项错误;B 项判断依据不足。

(2013高考题浙江卷)某城市的土地利用形态分为甲、乙、丙、丁4种(图1),城市的发展先后经历了Ⅰ、Ⅱ两个阶段(图2)。目前该城市的地价与土地利用形态和开发阶段有关,其关系如下表。读图表完成第6题。

④⑥

⑤⑦

⑧②第6题图3

10.该城市拟选择中等地价的地块建造超市,右图(图3)中符合要求的地块是

A .①③

B .②⑦

C .④⑧

D .⑤⑥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的利用以及商业的布局的 区位因素分析。从题中所给的信息可以得出,本题需要考虑城市的发展先后经历了Ⅰ、Ⅱ两个阶段,并叠加相关的地价变化进行分析。在第Ⅰ阶段,③④⑤⑥中,丙为中等地价,只有⑤符合条件。但在后来的第Ⅱ阶段甲、乙、丁三地为中等地价,①②③④⑥⑦为中等地价,

综合可知,其中③④⑥位于不符合条件,所以符合条件的有①②⑦,故答案选择B。(2013高考题浙江卷自选)11. 2008年5月杭州推出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下图为杭州某区域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分布示意图。完成⑴-⑶题。

⑴杭州推出公共自行车项目主要是为了(单选,3分)

①缓解交通拥挤②吸引外来游客③倡导低碳出行④减少汽车尾气排放⑤促进自行车产业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⑤D.②④⑤

⑵下列场所附近适合设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是(单选,2分)

①地铁站口②学校、医院③高架路口④住宅小区⑤隧道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⑤D.③④⑤

⑶分别说出大、小型自行车租赁点布局与道路的关系。(5分)

【命题立意】本题以杭州推出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分布示意图为情景素材,主要考查城市交通点的布局、城市交通问题、城市环境保护等知识及其读图、归纳与表述地理事象的能力。【解题技巧】第⑴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交通与布局问题是影响城市发展重要因素。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途径有许多,如合理规划城市、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倡导公交优先等。杭州推出公共自行车项目,此举既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状况,又倡导了人们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环保意识;第⑵题,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设置应遵循方便、就近的原则,因此站点应当选择在人流周转量较大的地铁站口、学校、医院、住宅小区等场所。第⑶题,城市大、小型自行车租赁点与城市的人流周转量大小且人类活动频繁程度密切相关,如主干道与次干道、次干道与次干道相交处等人口流动周转量较大,需求量大,宜布局大型租赁点;而主干道与支路、次干道与支路、支路与支路相交处附近人流周转量相对较少,需求量小,应布局小型租赁点。

【答案】⑴ B ⑵ B ⑶大型租赁点布局在主干道与次干道、次干道与次干道相交处附近;小型租赁点布局在主干道与支路、次干道与支路、支路与支路相交处附近。

(2013高考题山东卷)图4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7~8题。

广场 老城区 铁路 步行街 电车轨道 火车站 教堂 图例 购物中心 M 仓储式 图4 河流 ×

12.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A .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 . 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

C .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D . 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

13.该城市

A .老城区地租最高

B . 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C . 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

D . 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

【答案】7.D 8.C

【命题立意】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功能分区),从图中获取信息、利用相关规律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图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中等难度。

【解题思路】第7题,根据图中反映的信息,③位于城市郊区河流的下游,有铁路、电车轨道直接相联,说明交通条件好,可以确定为工业区;工业区与其他功能区之间要有绿化带等隔离带,可以确定②为绿化区;①远离市区,与其他功能区之间有绿地相隔,有电车相通,交通便利,应为别墅区。

第8题,老城区交通不便,不可能是地租最高的地区;城市中心应逐渐向东南移动;仓储式购物中心位于铁路与电车交汇处,交通便利,而此处不是中心商务区;中心商务区应位于市中心的广场附近,这里商业设施集中;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受交通影响,城市发展轴沿交通干线扩展。

(2013高考题重庆卷)图3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读图3回答6~

8题。

14.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A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骑车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

A.东B.南C.西D.北

【答案】6.C

【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方位辨别和路程的计算。

【解题思路】这个题目图的左上角有个指向标,先区分出图中上为东,下为西,左为北,右为南;然后,以A为起点,算图上数字,加起来最小的那个就是正确的答案,但是要注意图上的断道施工点是不能通过的。所以选C。

15.老师要利用学校建成GIS了解全班同学居住点的空间分布状况,主要用到的GIS功能是A.输入B.管理C.分析D.输出

【答案】7.C

【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考生对GIS知识的了解,只要学生分清了RS、GPS、GIS就可以正确作答。

【解题思路】这个题目要了解全班同学居住点的空间分布,那是一定要分析的,所以选C。16.该城市计划布局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较适宜的选址为

A.甲B.乙C.丙D.丁

【答案】8.A

【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是大气污染的工业,一定要在城市的盛行风的下风向。

【解题思路】这个题目图中右侧有大气盛行风向,在下风向就只有甲了,所以选A。

二、综合题

(2013高考题北京卷)17.(27分)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读图15,回答第(1)题。

图15

(1)在甲、乙两区域中任选

..其一,概述聚落分布特点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10分)【答案】甲区域:聚落主要沿河谷、交通线分布,平原(河流谷地)聚落密度较大,山区和高原聚落密度较小;该区域雨热同期,大部分地区黄土覆盖,土层深厚,易于耕作。乙区域:聚落主要沿河湖及交通线分布,长江以南聚落密度较大,以北聚落密度较小;该区域水热条件优越,地势低平,水网密集,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和“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运用判断、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和“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试题难度:中。

【解题思路】聚落的分布主要受地形、气候、交通、水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读甲图可知,黄河流域城市沿河谷分布,且受地形和交通线影响明显,秦淮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土地条件也较好。乙图为长三角地区,长江两岸城市,南多北少,分布受河湖和交通线位置影响。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全部为沉积平原,河网密布,水热充足和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2013高考题福建卷)18. (37 分)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2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 M 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 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 N 城及其西部口岸)。

图12

(1)描述 M 城气候特征。(7分)

(2)指出 M 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3)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10分)

(4)分析 N 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12分)

【答案】(37 分)

(1)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2)东西接壤的地理位置;位于冲积扇,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草原绿洲,土壤肥沃。 (3)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大;科技的进步;地域广,运距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

(4)毗邻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利于产业发展;国家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文化古迹众多,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试题立意】本题以重走"古丝绸之路"主题活动为线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适度展开,让学生联系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对"古丝绸之路"的地理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体现地理学科空间性,重视知识融合。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特征、城市形成条件、交通运输方式的转变原因分析等主干知识点。

【解题思路】

⑴分析某地气候特征一般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气温方面从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以及气温年较差三方面分析,降水从降水的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等方面分析

⑵注意审题“有利自然条件”,该题考查城市的区位条件中的自然方面,一般从地形、气候、水源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答题。再结合图中的相关信息“M城及周边地区的地理环境”图可知该地处河西走廊西北部,位于山前冲积扇处,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结合图可知M城位于古

代丝绸之路的北路和南路交叉处,地理位置优越,容易汇集各地的人流和物流。

⑶本题可从交通运输方式优点对比和社会需求方面进行答题。

⑷分析城市区位条件可从该地地理位置、交通状况、资源状况、国家政策,产业特色角度分析。从图中可知N城地理位置特殊,属于边境口岸,可发展边境贸易;同时该地所处的自然地理优势角度分析;社会方面可从国家设立经济特区,本身就是政策支持。

(2013高考题江苏卷)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材料二图17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18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⑴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2分)

⑵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________。(3分)

⑶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____;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________。(3分)

⑷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________,主要体现在________。(3分)

⑸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苏南地区________ 苏中地区________ 苏北地区________(3分)

①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②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

③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

【答案】

⑴由南向北逐步降低(南高北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

⑵起点高(起步早);速度快;水平高

⑶受上海辐射作用大(距离上海近)引领苏北腹地的发展(带动苏北地区发展)

⑷质量(内涵发展)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完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保障设施;提升宜居水平)

⑸②③①

【试题立意】试题以考生最为熟悉的本省乡土地理为切入点,考查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差异、不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城市区位条件、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等。结合国情和区域差异考查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不同方向。试题关注热点问题,关注家乡发展,鼓励开放性答题。【解题思路】

(1)注意图例及平面图的空间变化,结合江苏南方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的乡土地理知识即可。

(2)利用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图18),图中苏南地区城镇化水平始终高而且与苏中、苏北地区差距拉大,可归纳出起点、速度、现有水平等差异。

(3)关注区域位置的相关性是解题的关键。苏锡常都市圈距离上海近,受上海辐射作用大;要回答淮安增长极的作用就要熟悉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4)江苏城镇化水平远远高于全国水平,今后城镇化需注重质的提高,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从材料中寻找答案是最基本的能力。

(5)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城市化水平依次降低,只要注意图中的区域位置、关注选项中的发展方向即可正确选出答案。其中“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不应该在长三角地区,但距离长三角不远是解题的关键,处于长三角的苏南地区应该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距离长三角远的苏北地区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为主。

(2013高考题江苏卷)20.【城乡规划】图22是我国某城市用地选择方案,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图中河流以北和以西地区是生态保护用地,以东是城市用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22

⑴A、B、C、D四地块中,最适宜规划为居住区的是____________;适宜规划为化学工业园区的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4分)

⑵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中,影响居民生活的最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该问题的主要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⑶为保护老城,在城市规划中应如何处理新老城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答案】

(1)D A 处于城市下风方向和河流下游处;与主要居住区保持一定距离;与原有工业仓储区相连(任答两点)

(2)铁路穿城而过造成城市南北联系不便;产生噪音

(3)保护老城,发展新城;制定法律或法规;分类分区保护;尽量不改变老城原貌等(任答两点)

【试题立意】试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工业区位、城市布局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题目条件充分,问题简洁明确,答案清晰但有开放性。

【解题思路】

(1)注意题中已有信息:城市主导风向、河流流向、生态保护用地、原城市功能区位置关系。居住区要求上风、上水、环境好、交通便利;化学工业园区应在下方向、河流下游,与居住区有一定距离或预留隔离带;交通仓储方便。

(2)铁路穿城而过,把城市分为两个区域,造成居民南北联系不便并受噪音影响。

(3)新老城关系是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主要是保护好古城又不影响新城的发展,对老城保护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也需要合理规划。其答案具有开放性。

2019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行星地球

2019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行星地球 2018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一;行星地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年高考广东卷)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 、人口迁移加快 B 、风力电厂增产 C 、生活耗能降低 D 、卫星导航失效 答案:D 【解析】剧烈的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受到影响,从而使得卫星导航失效,而对地球上的风力,生活耗能,人口迁移没有影响。 (2018年高考上海卷)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回答以下2小题。 2、图中所示的34个测站分布范围主要在 A 、亚洲 B 、亚洲和欧洲 C 、亚洲和北美洲 D 、欧洲和北美洲 答案:D 3、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A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B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C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 D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答案:C (2018年高考江苏卷)北京时间2017年11月3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下图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4、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A 、①线 B 、②线 C 、③线 D 、④线 答案:A 解析:晨线和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北京时间〔东经120度〕为1时36分6秒那么6时,当天6时所在经线位于180度附近,所以A 选项最合理。 5、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A 、云雾 B 、流星 70°-80°N ,157°W-81°E 12个测站 降水量 60°-70°N ,166°W-41°E 22个测站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年) 黑子相对数(个) 100 100 100 200 300 200 0 0 年均降水量(m m ) 100 太阳黑子数

高考地理复习23个简答题答题规范

高考地理复习23个简答题答题规范 1.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⑴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 ①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 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 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 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2.海洋资源小专题:

⑴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 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①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②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③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3.盐度和洋流小专题: ⑴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⑵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⑶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③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⑸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 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 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4.河流及交通小专题: ⑴中国南流出境河流境内外名称变化: 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 怒江---------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 ⑵西欧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冰期,航运价值大. ⑶俄罗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

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6 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

(2016?新课标Ⅰ卷)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图8)。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碱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 考点:水污染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名师点睛】该题以我国部分沿海地区引海水养虾为背景材料,通过图文信息,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解答此题关键是获取有用的材料信息“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分析海水对当地生态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016?新课标Ⅱ卷)44.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 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4分) 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2分)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

包装;(2分)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弃品,实行分类回收。(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部分不得超过6分。) 考点:环境污染与保护 【名师点睛】快递业务迅猛增长的当前,快递包装垃圾的处理迫在眉睫。该题以快递包装为背景考查环境污染与保护,随着网购的日益普及一个共同的烦恼就是要面对堆积如山的快递包装。这些包装不能及时处理,造成大量的垃圾堆放,同时伴随的还有难以降解的塑料袋和胶带污染。针对此问题的措施作答时,观点要切实可行,并符合可持续发展即可。这道题考查实现生活,学生容易思考,难度小。只是注意答题语言组织即可,学生选此题得分率会较高。 (2016?新课标Ⅲ卷)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直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答案】 原因:过度捕捞,河湖湿地减少;水体污染。(6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 措施:禁止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育苗等。(4分)(答出一项得2分,答出两项即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 【解析】 试题分析:刀鱼数量的减少主要和过度捕捞以及湿地减少、水体污染等造成刀鱼生存环境破坏有关。针对刀鱼资源减少的原因,可从禁止过渡捕捞、加强人工养殖,保护湿地和治理河流污染等角度说明保护措施。考点:生物资源减少的原因和保护措施。 【名师点睛】近年来,“鱼”成为高考地理特别青睐的对象。长江刀鱼味道鲜美,价格昂贵,其数量近年来不断减少,因此其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这一实事,出题人设置了“长江刀鱼衰竭的原因和保护措施”这一问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环境问题成因并提出解决措施”的能力。刀鱼数量减少一方面应“归罪”于人类的过度捕捞,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刀鱼生存环境的破坏。地理问题的解决措施一般应根据其形成原因来回答,例如,针对过度捕捞,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是禁止过度捕捞;针对河流污染,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是治理河流污染等等。 (2016?江苏卷)D.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材料一图21 为库布齐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位置示意图。

2020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专题10+交通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0 交通 (2015?新课标全国1)甘德国际机场(图2)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 经停此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 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A. 位置 B. 经济 C. 地形 D. 人口 5. 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 . 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 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 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6.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候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A. 66.5°N B. 60°N C. 53°N D. 40°N 4、A 5、D

6、C 【解析】 试题分析: 4、该机场位于北大西洋空中航线的必经之地,该机场位于纽芬兰岛上。该岛是北美洲的最东端,飞机飞离北美洲,飞往欧洲地区最后的补给点。也是由欧洲飞往北美洲地区航线上,在飞近北美大陆时第一个补给点。故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其成为最繁忙的机场。A正确。 5、随着飞机制造业技术的发展,飞机载油量增加,单位距离能耗降低,飞机携带的燃油可满足航渡大西洋的需要,已无必要经过该航空港。D正确。 6、机场位于50°N附近,假设该飞机沿经线飞行,在1小时内飞过650千米,大约6个纬度。因此飞机所在纬度最高约56°N,最低约44°N。故C正确。 考点:航空运输、距离计算。 【名师点睛】本组试题取材现实生活,以甘德国际机场位置图为载体,以航空运输发展为背景,考查交通运输行业的变化对某地地理位置重要性的影响,及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的主干知识。试题强调考查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注意对材料中的关键词“补充燃料”的理解,即加油。 (201 5?重庆卷)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高考地理规范答题模板--18种

高考地理规范答题模板——18类题型 各位同学:现将高考地理中常见的一些问答题的规范答题模板印发给你们,希望各位同学要认真识记,并在平时的做题中对应答题模板,规范答题、严格运用地理术语、书写规范、字迹清晰、条例明确,减少不必要的失分。争取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地形特征描述型问题答题模板 特征描述型按对象可分为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对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和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特点的描述,是高考中的常设题型。地形特征描述类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考生答题经常出现抓不住重点,失分较多的情况。 【答题建模】 地形特征要点特征描述判断依据 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形以平原(盆地、丘陵、高原、 山地等)为主。它主要分布在×× 地区。 海拔<200米的为平原;200~500米的为丘陵;>500 米的为山地;四周高中间低的为盆地;海拔一般>1000 米的且四周等高线密集,中间稀疏的为高原。 地势特征 地势××高××低,或地势由×× ×向×××倾斜。 从等高线的数值变化,河流流向等方面判断。 海岸线特征及分布 海岸线平直,半岛岛屿少或海岸线 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湾等 直接从图中海岸线分布上判断。 二、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 气候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描述某地(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二是分析造成某地(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三是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注意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考虑。 【答题建模】 1.气候特征的分析和描述方法 (1)气温特征:主要分析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和气温年温差。气温年较差大于15℃可以认为大陆性较强,气温季节变化大;小于10℃表明海洋性显著,气温季节变化小。 (2)降水特征:主要读取各月降水量,分析降水季节变化,估算降水总量。一般来说,月降水量低于10mm描述时称为稀少,10-50mm为少雨,50-100mm为多雨,大于100mm为丰富。 (3)气温和降水配合情况:对上述气温和降水特征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并对气温和降水配合情况进行描述,如7月均温大于22℃、降水量超过50mm,可描述为“高温多雨”。 2.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 (1)气温的影响因素:在分析距离很远的南北方向两个地点的气温差异时,一般考虑纬度因素;在分析距离很远的东西方向的两点气温差异时,一般会考虑海陆分布因素;在分析较近两点气温差异时,一般会考虑地形因素;在分析大陆两岸气温差异时,一般会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 (2)降水的影响因素:首先考虑大气环流的影响;如果较近两点存在明显的降水差异,一般会考虑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在分析大陆东西两岸降水的差异时,一般会考虑寒暖流的影响。

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1)

专题: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文综地理选择题一般以组题出现,即以一段图文资料为背景设计2个以上试题,每个问题都有其题干和选项,背景材料中有相关的信息,有时题干或题目之间也能成为有效信息,如果审题和解答时不注意,往往会造成连锁性错误,所以解答地理选择题必须掌握一定的解答方法技能。 一、选择题的置疑特点 命题者为了减少考试得分的偶然性,提高考试的可信度和区分度,势必增加选择题的迷惑性 ...(每题中的3个错误选项即为迷惑选项)。要提高解题的速度与准确率,就必须 熟知如下常见的置疑 ..(设置迷惑)方法: 1.混淆概念。 2.以偏概全或表述绝对化。 3.误联因果。一是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因果关系,或是选项内部的因果关系。常见的 误联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果倒置,一种是无因果关系。 4.正误同项。选项由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其中部分分句是正确的,所以迷惑性大。 因此,审题要细心,不能“只看前不顾后”,才不致受迷惑。 5.肢不符干(异项)。选项本身正确,但是与题干不符。其迷惑度更大。 6.无图考图。与方向(方位、风向、洋流流向等等)有关的试题常常采用。 7.定式诱惑与变式迷惑。即或利用定式思维习惯来设置陷阱,或利用图文转换、图 图转换等形式上的变化来增加迷惑度。 8.隐含信息。把关键信息隐含在题干或地理图表中以增加试题迷惑度,这是当今高 考选择题最常用的置疑方法。 二.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1)仔细审题。 “仔细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随着命题手段的多样化,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越来越强,迷惑性也越来越大。其答案不像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那样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盘皆错。仔细审题,对做选择题尤其重要。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①明确题目结构提取有效信息 选择题包括题干和选项两部分。题组试题的题干包括主题干和小题题干,主题干的条件是各个小题的共同条件,小题题干只是本小题的条件“仔细审题”是指对主题干与小题题干认真地加以审读,搞清题干中的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等。选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表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特别要关注题干的“设问”,也就是“题眼”,它决定了选择的方向 ②全面分析题干内容和充分挖掘题目提供的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显性信息:题干中附有明确的解题条件; 隐性信息:多潜隐在题干提供的材料中; 限制性(或特定)条件:在题干中出现的数量词、方位词或特定名词等;借用条件;用同一事实的不同说法给出解题条件 (2)认真筛选。

历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历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城乡规划 (?天津卷)图4、图5表示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6-7题。 6.结合图4中的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 A.其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 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 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 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 7.结合图5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 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 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 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 【答案】6. B 7. D 【解析】 试题分析: 6.从图示中人口密度的图例分析,该市东部人口密度增加较大,人口增加较快;增加数量的多少还取决于面积的大小,所以不能判断各方向人口增加数量的多少;而全市的人口密度都增加。故选B。

(?四川卷)图3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A、行政区 B、商务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6、根据城市地域结构推断,该城市位于() A、丘陵地区 B、平原地区 C、山地地区 D、沟谷地区 【答案】5、C 6、B

(?江苏卷)“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下图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1.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骑单车出行 B.经营手工业作坊 C.去速食店就餐 D.建大型游乐场 22.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A.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B.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 C.从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 D.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技巧归纳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技巧 归纳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自然地理部分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 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 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 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 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 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 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 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 2.海拔高度:海拔高,原) 3.天气状况:晴天多, 4.空气密度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海拔的高低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2. 海拔:山地的海拔越3.热量(即阳坡、阴坡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形、土壤 2.气候:光照、热量、 3.水源(灌溉水源)「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 2.交通 3.国家政策 4.劳动力 5.科技:农产品保鲜、 6.工业基础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 2.资源因素:原料、燃 3.农业因素

2019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交通(含答案)

精品地理教辅资料 2019.5 2015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交通(2015?新课标I卷)甘德国际机场(图2)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 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A. 位置 B. 经济 C. 地形 D. 人口 5. 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 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 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 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6.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候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A. 66.5°N B. 60°N C. 53°N D. 40°N 【答案】4、A 5、D 6、C

考点:航空运输、距离计算。 (2015?重庆卷)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4.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A.20%-30% B.30%-40% C.40%-50% D.60%-70% 5.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答案】4.B 5.A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和交通。

(2015?安徽卷)34. (22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10分) (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12分) 【答案】 (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 (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

地理高考地理23个常见简答题答题规范

重点推荐:高中地理23个常见简答题答题规范 内容简介:本文就高考地理最常涉及到的23个简答题进行分析,详细列出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包括高线地形图;海洋资源;盐度和洋流;河流及交通;地质地形等专题,对提高高考地理分数极为重要,建议考生认真阅读。 1. 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⑴ 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 ① 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② 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 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 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 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 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 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 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 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2. 海洋资源小专题: ⑴ 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 ① 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 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 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 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① 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② 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③ 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3. 盐度和洋流小专题: ⑴ 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 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 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⑵ 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 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 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⑶ 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 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 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③ 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 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完整版)高考地理大题题型与答题模式(含答案)

高考地理大题题型与答题模式 1特征描述类 设问形式: 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 思维建模 要准确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必须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建立解答该类试题的答题模式,并用规范而专业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具体答题思路是:首先要对题目涉及区域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明确区域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特征分析;在描述时要注意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并且做到简洁、准确地描述。 模板典例 1.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河流、湖泊)、植被(自然带) 2.地形特征: ①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 ②地势——海拔高低、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区域极值(地势最高、低值);③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 3.地表环境特征: ①气候(湿、热、冷、干)②植被状况 ③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④河流发育程度 4.气候特征: ①气温(气温高低、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 ②降水(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 ③降水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 5.河流水文特征:①年径流量;②汛期;③含沙量;④结冰期(凌汛);⑤流速。 6.河流水系特征: ①流向与长度②流域面积③支流多少及形态 ④河网形态、密度⑤河道深浅、弯曲、宽窄⑥落差或峡谷分布 7.农业生产特征: ①农业地域类型②农作物种类及分布③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 ④生产水平(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专门化水平商品率)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2-宇宙中的地球含答案 一、单选题 (2017高考题)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图5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1~12题。 11 图5.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1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7高考题)6.北京时间2017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此刻,日期为2017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A.0 B.1/3 C.1/2 D.2/3 (2017高考题)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1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A.15°N,135°E B.15°S,135°W

C.23°26′N,0° D.23°26′S,180° 2.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 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2017高考题)图5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据此回答9~10题。 图5 9.这种民居所处环境的突出特点有 A.昼夜温差大 B.秋雨绵绵 C.气候湿热 D.台风频繁 10. 6月8日当地地方时15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017高考题).晨昏圈上有5个等分点,若其中一点地方时正好为12时,则不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可能 A.同时出现日落 B.经过太阳直射点 C.是纬度固定的一段纬线 D.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 (2017高考题 )某海洋考察船的航行日志记录:北京时间8时太阳从正东方海面升起;桅杆的影子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60°;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时45分。据此完成15~17题。15.日志记录当天,该船航行在() A.北太平洋 B.南太平洋 C.北印度洋 D.南印度洋 16.日至记录当天,该船的航向可能是() A.正北 B.东北 C.正南 D.西南 17.日志记录当天考察船经过的海域,当月的天气状况多为() A.阴雨绵绵、风微浪缓 B.晴朗少云、风急浪高 C.晴朗少云、风微浪缓 D.雷雨频发、风急浪高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及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及答题技巧有哪些 【一】高考地理答题模板有哪些 1.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昼长;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天气状况。 2.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即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 太阳高度(即纬度);天气状况;地势;空气密度 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 ②晴天多;③地势高;④空气稀薄,大气洁净。 3.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作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4.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 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5.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2)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 3)从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段分析。 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

不利条件: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6.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 2)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 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政策。 4)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 工业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因此,在现实的区位选择中,要首先考虑其主导因素或具有明显优势的条件。【二】高考地理答题答题模板汇编 1.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主要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2.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 3.所在国如何发展经济:①继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②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③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加强"南南合作";⑤加强"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非洲粮食问题突出的原因: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②自然条件恶劣;③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加剧了干旱和土地沙漠化; 5.新加坡缺水、缺粮的原因:①国土面积狭小,虽地处热带雨林区,但无大河,径流量小;②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小,粮食产

关于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技巧大全

高考地理答题(一) 一、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二、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占用破坏河道 三、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一是流速(位于地势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二是径流量大(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一)凌汛的形成条件 一是有冰期(时间在初春解冻和初冬封冻); 二是流向较高纬。 在我国凌汛最严重的是黄河,主要发生在上游河段和下游河段(即山东河段)。 (二)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 一是保护有限的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开发水资源,提高供水能力; 二是加强用水管理,增强节水意识,提高用水效率,控制需水量的增长;控制人口增长。 四、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永久冰雪下限的海拔高度) 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 二是降水量的大小(影响降水量的因素是坡向,即迎风坡降水量大),因此,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注:可根据该特点来判断迎风坡或背风坡。 五、开凿隧道问题 一是渗漏问题; 二是塌方问题。因此,开凿隧道要选择在背斜处,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并且,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六、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处(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

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 3.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七、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条件 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源) 注:自然因素的改造: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另外,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二)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2.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即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减小。在最适宜的地方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从而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阿根廷5国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荷兰、丹麦、新西兰等成为世界主要的乳畜产品供应国;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3.政策 4.劳动力5.科技6.工业基础 八、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2.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 3.从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段分析。 例如,试分析华北地区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 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 不利条件: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九、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 (二)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 (三)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政策。 (四)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图(带详细解析)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5 地图 (一)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二)图表变化趋势及计算 (10年海南卷地理) 图5中4条曲线分别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湖泊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光照、营养物质 含量、气温的年变化。据此完成14~15题。 14.表示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年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答案】B 15.若营养物质供应充足,则该湖泊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大约会持续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答案】C (10年北京卷文综第9题) 图4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 ,回答第8、9题。 9.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流域面积缩小 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判读能力。难度容易。【解题思路】由题图,尤其是图4中的上图,很容易根据图中标注的不同时期的湖岸线的变化及湖泊所在流域情况,该湖泊所在流域几乎没有变化,而变化的只是湖泊实际蓄水水域范围,显然选项A错误。而据图示的

不同时期湖岸线的变化情况,很容易判断选项B正确。从图示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选项C错误。从题图看出,从1963-2001年间,水体最深地区都是在湖泊的东南,所以判断出该湖底是西北高东南低,选项D错误。 (三)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10年重庆卷文综第11题) 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如图5中将某个 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1”、“2”、“3”分别表示农业用 地、建设用地、水域,则可能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 地利用状况。根据图5、表1,回答11题。 11. 若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该区域海拔(米)如表1所示,则此 地最可能位于 A.四川盆地 B. 长江下游 C.东北平原 D. 黄河下游 【答案】11.D 解析:根据表1数据可以看出该区河流的海拔高于两岸,为地上“悬河”,因此可以判断此地位于黄河下游。 (四)等高(深)线、等值线和地形图 (10年上海卷地理) (二十)读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油莱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起新疆,东至沿海各省,不论是青藏高原,还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总可以看到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方法与技巧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方法 与技巧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版块基础概览 自然地理部分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 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 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 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 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 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 4.空气密度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19?安徽卷)下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完成下列问题。 23、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 A.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4、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 A.北美东岸与西欧 B.东亚与南亚 C.北美东岸与西岸 D.西欧与南亚 【答案】23.A 24.D 考点:考查区域定位及区域地理特征。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空间定位,根据该区域的纬度范围25°N-32°N和轮廓,判断该区域为埃及,从而确定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热点荒漠带;第2问,该地区作为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便捷地连接两个区域的判断,也是根据空间定位后,就能准确判断连接了西欧与南亚,其它三个选项都不符合条件。总体上,此难度不大,但对空间定位要求较

高,这样也就要求学生平时复习过程中,对世界区域的空间定位加强训练。 (2019?浙江卷)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中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3、下图为北纬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相对应的是() A、甲-①、乙-② B、甲-②、乙-④ C、甲-③、乙-① D、甲-④、乙-③ 4、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距海远近 C、洋流性质 D、海拔高度 【答案】3、D 4、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不同气候类型特征差异,影响陆地自然景观的主要因素。 (2019?北京卷)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太白山()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2.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C 2.D 考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 【名师点睛】植被的垂直分布可以概括出以下规律:①基带为当地典型的植被带。②在各森林

高中地理重要的十四个图及综合题答题技巧

一、快期中了,这14组图你还不知道吗? 地理中的图示认识很有必要,因为每次考试都有图示,马上就要期中了,你这14组图还不知道吗?如果让你在图中分析已知内容,你会吗?下面这几张图是有对比性的,还有对应的考点,快来学一学!

7天气系统

11、地质构造

14.农业地域类型

二、综合题答题方法 (1)细审“题干”。抓住“关键词”和“修饰词”、“限定词” 描述详细描写;先总体大概描述、后具体细化描写;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简述概要描写;从各个具体要素大概描述;不必细化描写;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说出相当于“罗列”要素;各要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分析+叙述”;既要有原因,又要有结果和观点; 阐述 语言格式:因为…所以(导致).. 例析“实例+分析”;一定要结合具体实例,从这个例子分析其具体做法 评价“有利+不利”;语言格式:有利:1、2、3..。不利:1、2、3.. “有利及其原因+不利及其原因”; 分析 语言格式:有利:1、因为..所以(导致)..2..。不利:1、因为..所以(导致)..2.. 比较两个地理事物都要回答。语言格式:因为A..,以A比B... 意义正面意义+负面意义;本地区(事物)意义+其它地区(事物)意义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本地区(事物)影响+其它地区(事物)影响;现在的影响+将来的可能影响;影响 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生态环境影响

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当地措施+合作措施 判断理由+结论。语言格式:正确(合理)或错误(不合理)、因为..所以.. 变化体现“提高、上升、增加、下降、先降后升、先升后降”思路 关系思路:A导致B导致C..。体现“因果关系、前后关系、时间关系、主次关系”结构所占比例;主要组成;适当评价其合理性 (2)列出“模板”。(见下面的常见模板) (3)仔细“筛选”。根据限定词筛选;根据所在地区筛选;根据地理事物特性筛选;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 (4)酝酿“语言”。“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 (5)书写答案。“地理语言(避免大白话)”、“套装语言(不用自造语句)”、“逻辑语言(不得互相矛盾)”、“精炼语言(不要同样意思,反复罗嗦诉说)”、“一语中的(语言不绕弯子)”。 二.综合题的常见答题模板 地形地势 1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 1. 海陆位置;2.经纬度位置;3.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4.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5.经济和军事位置;6.相邻地区(经济发达区) 2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 ①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类地形)②地势起伏(大、小)③地势特征(哪里高哪里低)。 3描述某地的地势特点: 哪里高,哪里低。或地势起伏大或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4某地地形分布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