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记忆-教学反思

家庭的记忆-教学反思
家庭的记忆-教学反思

《创意大赛:家庭吉祥物》教学反思

榆林高新区第四小学贾婵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回归生活,课程、教材、教学都强调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力求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通过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他们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学生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本课教学看似和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但大多儿童对于家庭特点缺乏关注,很难建立自己的看法,因此要精心指导学生如何为自己的家庭设计吉祥物,即首先从课前的收集资料抓起,再到相关课件的制作、演示,力求做到有条不紊。这样才能使上述活动更加有趣、形象,最终让学生对自己家庭的传统和价值观有一个直观的感受,通过自己特有的图画和文字传递亲情,增强责任感。

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要实现“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我们在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就要考虑并做到对教育教学内容进行精心选择,实现科学聚焦。即我们在备课时必须充分预

设,要在“体现综合”的基础上进行“踩好点、连好线”,体现教学设计的“向心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指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每个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健康地成长。本节课上完之后,我认为自己本节课有以下几点亮点:

一、教学过程完整,教学语言规范,教态自然大方。

二、评价性语言较为丰富,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

当然,通过自己课后反思,以及小组内的评课议课,我发现自己还有以下几点不足:

一、对于吉祥物定义解释不够透彻。

对于吉祥物定义的表述,我只是叫一位同学朗读了一下,然后自己举了几个小例子,实际上应该进行更加透彻的说明介绍,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有些词义还难以理解,简单的朗读说明实际上无法理解,因此,我应该再多花一点时间展开来讲。

二、板书设计不合理、生成不及时。

对于板书设计这一部分,一方面,我事先准备的不够充分,而且板书写法不正确,并没有呈现本节课最主要的内容,而是根据教学目标,只写下了我自己的教学思路,学生们从

板书中无法抓住本节课重难点。因此,我在板书设计这一部分还需要多钻研、多下功夫。

另一方面,板书是课堂中的及时生成资源,而我是在课程快要结束时将板书一次性补充完整,对于学生来说,无法从中及时捕捉本节课重点信息,那么即便后来将板书补充完整,也变得毫无意义。这与我教学经验不足有关,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多锻炼,多积累教学经验。

三、前后时间分配不均、语速过快。

我这节课分为四个部分讲解。前面两个部分为重点部分,我只用了20分钟就讲解完毕了,而后面的练习和展示环节用了十几分钟,时间明显前紧后松,这与我讲课语速过快,每个知识点都讲的不够透彻有很大的关系,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多专心研究专业内容,并且慢慢的改掉语速过快的坏毛病。

四、课堂教法组织不够灵活多变。

本节课的第三部分为设计吉祥物,我采用的方法是单生设计并展示自己作品,讲述设计意图。在这一部分中,还可以采用单生设计好后,小组合作讨论,相互借鉴,交流思路,共同完成,这样做,更有利于学生们将自己的吉祥物与同学们的进行全面的对比,也有利于学生们设计更加合理的吉祥物。

五、对学生规范学法指导不够全面。

在设计吉祥物这一部分中,我发现有好多学生无法动手设计,好像摸不着头脑,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一样。课后,我进行了反思,也听取了其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发现根本问题还是在于我,我应该在这一部分内容中,在PPT课件中给予学生方法指导,给他们做一些基本的步骤归纳,这样的话,学生就知道从哪儿入手做起了。

在以后的教学中也一样,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不仅应该教授给他们知识,更应该教授给他们如何学习,做一些必要的学法指导。

总之,我认为自己优点有很多,但缺点也不少,优点要继续保持下去,而缺点要通过以后的课堂教学,小组评课,慢慢的积累教学经验,一步一步的改正,努力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