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视功能检查流程表

全套视功能检查流程表
全套视功能检查流程表

全套视功能检查流程

NRA与PRA在视功能检查中的意义?

下处方、制定训练方案及解决投诉时做视功能检查尤为必要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我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体会很深,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情况,比较常见的是关于调节方面的问题。调节是远近全程视力的基础,只有调节功能好了才能有一个好的全程视力,才能保持两只眼睛的等量同步,才能弥补一些小的屈光缺陷(例如:某些人有的远视或近视或散光,但是有良好的调节能力,这些人就不会配眼镜,也可以不配眼镜,因为不影响学习和生活)。而通过视功能项目中的四大调节(正负相对性调节、调节反应、调节灵敏度及调节幅度)的检查最能发现与解决顾客存在是视觉问题。本次就视功能检查项目中的NRA与PRA展开一次讨论,NRA与PRA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NRA的讨论?

NRA即负相对性调节,代表的是调节放松的能力。检查时为近距离眼前40厘米处,注视视标为最佳视力的上一排视标,双眼同时等量下拨球镜直至视标变模糊,下拨量即为NRA的值。40厘米处能够产生的调节,那么屈光平衡后做NRA检查,如果眼睛能够完全放松,那么NRA?的值应为+。所以,在视功能检查中NRA的正常值为+。?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某位顾客平衡后的屈光度为–,顾客戴上–的眼镜检查NRA,如果NRA=+,说明正常。这个正常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给顾客的配镜处方正确;二是该顾客的调节放松的能力很好。如果NRA=+呢?说明眼睛不能完全放松,晶状体表面还残留有的调节,也可以说顾客平衡后的屈光度–里面有混杂因素----调节存在,导致不能完全放松。顾客经过散瞳之后,调节因素去除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屈光度就应该是–。验光师检查NRA检查的是眼睛的调节放松能力,可以用这个值去评估给出的屈光度是不是合理,即是不是顾客眼睛在调节完全放松的状态下的屈光度。所以,验光师验光时不仅要让顾客的眼睛视力正常,还要让NRA 正常,这样的处方才算合理、正常、妥当。?

如果顾客的NRA值低于+,就要为顾客散瞳(先测眼压排除青光眼、高眼压),儿童、青少年、

成年人都要散瞳,去掉调节因素,这是视功能检查的目的。配镜的目的就是戴上平衡后的眼镜达到清晰、舒适、持久。舒适的第一个指标就是NRA的值正常,眼睛没有调节存在能够完全放松。还有一种情况,散瞳前NRA=+,散瞳后NRA=+正常了,过几天复检时NRA=+了,这说明了什么?该怎么来做呢?说明该顾客散瞳后复检前又有调节因素参与了,该顾客易于疲劳。所以,看远的屈光度还是–,不过要给ADD处方,让顾客看近时要像正式眼一样少用调节,帮助顾客的双眼放松。在不考虑眼位的情况下,所给出的ADD处方应为+(+–+)。? 如果顾客的NRA值高于+,说明验光师给出的屈光度高了,过矫了,需要重新验光。?

二、PRA的讨论?

PRA即正相对性调节,代表的是调节储备。检查时为近距离眼前40厘米处,注视视标为最佳视力的上一排视标,双眼同时等量上拨球镜直至视标变模糊,上拨量即为PRA的值。人为刺激调节时能够快速的产生一个反应,这种储备越多越好,其正常值大于等于????–。? 近视眼理论:大量的调节滞后造成了离焦像,离焦像的表现就是在视网膜成像模糊,这种大量的模糊像刺激眼球诱使模糊像变清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近视。如果我们的眼球没有离焦像,视物随时都是清晰的,那么眼球就要有足够的调节储备。例如:一个人有–调节储备,另一个人有–的调节储备,那么做同样的近距离工作的话,有着–的调节储备的人就会感到眼睛累,因为调节储备太少很快就会用完,视网膜上就会产生离焦像。如果有了模糊像的话,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就意味着眼睛又长度数了;对于20几岁到30几岁的成年人来说意味着眼睛疲劳了,不愿意再阅读了、视近了;对于30几岁的人来说意味着出现了早期老花。验光师在验光过程中,如果检查到PRA偏低,首先应该认识到,如果是青少年儿童,那么度数会增长较快;如果是20几岁到30几岁的成年人,那么视疲劳则会多些;如果是35岁以上的中年人则会是早老花。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则希望度数增长的慢些。如果PRA偏低,则不能给其选择抗疲劳或多焦点,因为造成近视增长的原因是调节储备少,调节力量弱在这种情况下让其仅有的少量调节不用则会更加削弱调节功能,加重PRA降低,加重离焦像以致加快度数增长的速度。?

对于PRA较低的青少年儿童配镜要长戴,无论是远距离看黑板还是近距离看书做作业都要戴镜。看近虽然不戴眼镜也能够看清楚,但是其PRA较低,假如还有较大外隐斜的话,就会更不容易调节,由调节引起的调节性集合就会更低,这时则会动用辐辏,而外隐斜辐辏能力又很差,只有通过刺激调节来补偿看近的外隐斜和调节不足,最后的结果就是近视加快。所以PRA较低的青少年儿童看远看近都要戴眼镜的,而且还要辅助做一些调节训练,把衰弱的疲劳、衰弱的肌肉力量锻炼出来。?

上述是对PRA较低的第一个认识,第二个认识就是容易顾客投诉,因为验光师给出的屈光度看远清楚没有什么问题,当看近的时候就会出现看不清楚或者看的不舒服,这是因为由远到近时可动用的调节力太小了、太弱了,没有足够的力量承受验光师所给出的屈光度。那么有些顾客会说验光师给出的度数过高了,而验光师把度数降低,虽然看近清楚了、舒服了,但是看远清晰度却下降了,这就说明验光师给出的屈光度没有问题,是顾客眼睛的问题,调节力太差的缘故。例如:某位顾客原来戴–,本次验光–,远处静态平衡屈光。看近时还需要产生一个调节的力量来中和给出的–,二者要融合为一体才行。能不能发挥出来–的调节力呢?这个时候看看PRA的值是否足够高?是否有能力接受新配的眼镜。PRA 不是足够高,则说明眼睛接受不了,那么要接受训练把调节力练出来,这

也是解决顾客投诉的办法。?

戴镜不舒服的问题还有一点需要关注,那就是早期老花。例如:一个28岁的小伙子,远处静态屈光平衡后检查视功能,PRA=–,BCC=+(这种状态应该是40多岁的人才具备的),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选择抗疲劳、渐进片还是单光?抗疲劳与渐进片虽然配戴起来看近不适症状能够减轻或克服,但是从眼睛健康长远来看是不可取的,年轻人的调节力可改善的潜力比较大,是可以通过调节训练来改善到和实际年龄相匹配的调节力。所以,有这种症状的年轻人建议配单光镜片配合调节训练来解决,这样才能保证眼睛的健康。?

这就是我在工作中对NRA与PRA的认识,把一些在实际工作中在这两方面出现的情况总结、整理及一些切身体会与大家分享,希望从事这个职业的同仁都能认识到视功能检查的重要

性,尤其是对NRA与PRA认识、检查与总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