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巡查、保养、维修制度及申请表

医疗设备巡查、保养、维修制度及申请表
医疗设备巡查、保养、维修制度及申请表

医疗设备巡查、保养、维修制度

为使医疗设备的预防保养、日常维护、故障请修、备用零件管理、维修绩效作业有章可循,以维持医疗设备正常运转,降低故障率,提高使用率,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提高医疗质量目的,根据《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法规规定,结合医院《医疗装备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九师医院设备维护保养办法》《大型医疗设备保养维护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一、巡查要求:

巡查保养周期:

1、设备维修人员每月定期对全院在用医疗设备进行全面巡查。对重点科室(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手术室、产房、高压氧舱)等急救类、生命类设备每10天逐一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2、维修人员每季度定期对全院设备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对所有医疗设备的运行环境(防静电、防尘、防潮、防蚀、防霉等问题),水电气路进行巡检,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磨损程度进行检查校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提出改进维护措施,有针对性的做好维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提高修理质量,缩短修理时间。

3、医疗设备保管人员或操作人员有义务对医疗设备基本状况进行日检查,每日下班前或交班时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反馈。维修人员立即响应,单独重点巡检。

二、实行分级保养:

1、日常保养:由科室专人负责,进行机器表面污渍的清洁,检查运转是否正常,零部件是否完整。设备使用人员交接班时,做好设备检查和交接工作。

2、一级保养:由仪器保养人按计划进行,主要是内部清洁,检查有无异常情况(如声音、湿度、指示灯等),局部检查和调整,清除机器内灰尘,清洁电路板脚的氧化层相关电位器的清洁以及光学医疗设备光路灰尘的清洁。

3、二级保养,属预防性修理,由仪器保养人会同维修人员共同进行,对设备的主体部分或主要组件进行检查,调整精度,必要时更换已达到磨损限度的机械易损部件,抽样检查一些性能变差的电子元器件(电位器、电容、电阻等),提前更换。

4、重点科室所有设备必须实行二级保养措施(属预防性维修,对设备的主体部分或主要组件进行检查,调整精度,必要时应更换易损件)。对抢救设备必须进行插电测试,保证该类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按照设备要求,定期对不同设备进行保养。以不影响科室正常工作为原则,手术室主要集中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ICU、急诊室等设备空闲时轮流对设备进行保养,并记录在案。

5、对一些维修保养要求较高、技术难度大、备件来源困难的设备由厂家或维修站提供维修和零配件服务,并通过签订的保修合同来降低费用。器械科维修人员监督保养过程,并登记。

三、维修要求:

1、医疗设备、器械的维修由设备科维修人员负责。保修期内设备

出现问题,要及时通知维修厂家,如未按维修协议及时处理,要按协议条款追究对方相应责任。专科设备可由聘请专业维修人员协助维修。

2、维修组人员应经常深入临床科室检修医疗设备并协助医务人员了解医疗设备及器械性能,提高使用水平和维护保养水平,以减少医疗设备及器械的损坏。科室设备维修,须登记维修记录,维修原因,分析并反馈到临床,及时修改不正确操作。

3、报修设备、仪器、器械一律由科室填写维修申请单,交设备科安排人员进行维修。不得无故拖延或拒修。发生紧急情况时,如需外部维修,可实行先维修后论证。

4、维修人员发现属责任性损坏的设备、仪器、器械(尤其贵重或大型设备)时,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查明情况再与修理,不得先修后报。重点科室关键设备发生故障,维修人员必须及时维修,不能对临床医疗质量造成影响。如果设备故障严重,不能及时维修必须通知科室和设备科长,必须及时找到可替代设备。巡检人员进出重点科室,必须服从重点科室着装要求。

5、坚持检修登记制度,做到接受时登记,修理内容详细记录,维修人员签名负责,修复后领取人签收认可。

6、确定医疗设备以及器械的报废要慎重,须报请主任,必要时由院领导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鉴定,成批或大中型设备报废须按医院规定的审批权限。

7、加强设备维修材料保管,实行领用人签收。设备维修购置一部分科室常用配件,同时设备有两个以上的院外维修工程师的联系方式,以备

设备发生故障时联系。

8、非本院维修人员,未经设备科主任批准不得私自维修本院设备。设备离院维修也必须经设备科主任批准。

第九师医院设备仪器维修单

备注:设备使用科室提出设备维修申请时需填写:设备名称、型号、使用科室、报修人、报修日期及发生的故障现象。设备维修完成交付使用科室时,科室验收设备人员需要签字并注明验收日期,同时对维修任务的完成提出意见和建议。

新版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目录 1 质量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 企业负责人岗位职责 (1) 质量负责人岗位职责 (2) 营业员岗位职责 (3) 2 质量管理的规定 (4) 3 采购、收货、验收管理制度 (6) 4 供货者资格审查和首营品种质量审核管理制度 (9) 5 贮存检查和入库管理制度 (11) 6 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12) 7 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13) 8 医疗器械退、换货管理制度 (15) 9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管理制度 (16) 10 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制度 (16) 11 设施设备维护及验证和校准管理制度 (18) 12 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 (18) 13 质量管理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 (19) 14 质量投诉、事故调查和处理报告管理制度 (20)

一、质量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为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确保质量体系正常运转,保证购进及销售医疗器械质量,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各相关职能岗位,明确各岗位在质量工作方面的职责任务。 (一)企业负责人岗位职责 1.领导和动员全体员工认真贯彻执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国家有关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和规章等,在“合法经营、质量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经营管理。对所经营医疗器械的质量负全面领导责任。 2.制定公司质量方针、目标和有关管理制度。遵纪守法,按照依法批准的经营范围,从事医疗器械经营活动,经营中应保证消防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3.做到依法经营、规范管理,积极支持质量员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监督、指导质量员工作。 4.合理设置并领导质量组织机构,保证其独立、客观地行使职权充分发挥其质量把关职能,支持其合理意见和要求,提供并保证其必要的质量活动经费。 5.教育员工树立“质量第一”思想,强化全员质量意识教育,支持员工参加业务培训,认真贯彻执行医疗器械的管理要求,正确处理质量与经营及企业信誉的关系。 6.认真处理质量查询、投诉及事故,热情、耐心听取客户意见。积极配合

1医疗设备三级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三级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和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促进医疗设备合理配置、安全与有效利用,充分发挥使用效益,保障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应当遵循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权责一致的原则,应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能。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实行机构领导、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三级管理制度。 一、分管院领导 分管院领导直接负责,并依据机构规模、管理任务配备数量适宜的专业技术人员。分管院领导作全院资金的预算管理、统筹安排。二、设备科 医疗设备科是全院医疗设备管理的职能部门,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参加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全过程。负责医疗设备的规划调研、立项论证、申报审批、合同签订、安装验收、维护保养、培训使用、报废鉴定、配合财务部门完成医疗设备的调拨使用及报废报批工作。 1、负责医疗设备、设备质量管理的策划,并组织具体实施,对医用仪器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2、负责医疗仪器设备质量控制程序文件的归口管理; 3、负责对所购医疗设备在使用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协助进行跟踪验证; 4、负责全院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

5、遵照国家法律规定严格执行落实医用监视计量装置、计量仪器的强制检定工作; 6、建立健全医疗设备保养、维修与更新制度,使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7、加强大中型医疗设备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8、对设备实行科学管理,购置大型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可行性论证。属于《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的甲、乙类品目的大型医用设备,按照规定申请配置许可。急救设备齐全完好,满足急救工作需要。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 9、遵守检验项目和检测仪器操作规程,定期校准检测系统,并及时淘汰经检定不合格的设备。 三、使用科室 使用部门应当设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在医疗设备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具体负责本部门的医疗设备日常管理工作。 1、凡有医疗设备的科室,要逐级建立使用管理责任制,指定专人管理,严格使用登记。认真检查保养,保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开机可用,并保证账、卡、物相符。 2、新进仪器设备在使用前要由设备科负责验收、调试、安装。组织有关科室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管理、使用和训练,使之了解仪器的构造、性能、工作原理和使用维护方法后,方可独立使用。凡初次操作者,必须在熟悉该仪器的同志指导下进行。在未熟悉该仪器的操作前,不得连接电源,以免接错电路,造成损坏。

医疗器械维修 保养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一、全体维修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服务态度,有计划地对全院医疗仪器设备和器械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使绝大部分机器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以保证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加强业务学习和专业技术学习,熟悉和了解本专业有关仪器设备的用途、性能、保养和维修知识,全面掌握机、电、光、放射、化学、物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提高解决疑难杂症的能力。 三、维修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做好本职工作,对各自所负责的仪器设备和器械要定期做好保养工作和指导使用人员做好日常保养工作,经常深入临床一线征求意见,在技术力量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开展部分技改工作。协助各部门制订好贵重、精密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 四、对于定期检查中发现有故障和将要发生故障的仪器设备器械要主动进行检修和处理;对于送修的仪器设备器械要及时进行修理,修好后及时通知送修部门或送货上门,对于报修的仪器设备器械在接到请修通知后,应尽快赶赴现场进行抢修,修好后要请使用部门验收签字,以便考核。 五、维修人员在修理工作中要认真负责,按机器说明书要求仔细操作,切忌马虎从事,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凡因粗心大意或人为造成仪器设备重大损坏,视为责任事故,须按赔偿制度和其它相关规定处理。 六、对于需请人来院修理的或送出院外修理的仪器设备,必须报告器械科,维修人员应积极主动与他人联系或及时送修,并积极配合做好工作,直至修好验收合格。 七、故障仪器设备器械修好后,维修人员应认真填写好“设备维修情况登记表”,并做好相应的维修记录,维修记录应详细记录故障现象和原因、故障分析、排除故障的方法、维修时间、更换零配件改变情况。 八、维修人员对医院选购及更新仪器设备器械等提出建设性意见,对新购仪器设备器械要配合做好安装、调试工作,并严格按操作规程、拆装程序进行,对于需报废的仪器设备要做好审定工作。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某医院医疗设备维修制度 一、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管理(三级保养): 1、一级保养:使用科室指定专人对所使用的设备,每天进行表面除尘和基本参数校正。 2、二级保养:护理部、后勤处配合并指导使用设备科室专管人员,对设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设备内部清洁和技术参数校正。 3、三级保养:护理部、后勤处对所分管的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参数校正,包括内部除尘、机械部位加油、除锈等。 二、设备维修管理 1、分管院领导负责制,护理部总体负责全院日常维修和医疗手术设备紧急维修的外联,及陪同工程师维修,直至解决问题。 2、各医疗科室应将设备维修联系工程师的联系电话汇总,报备护理部,由护理部负责制表,报备综合办及院领导,以便应急时需要。 3、维修实行三级负责制。 一级,日常维修保养,定期保养,由科室、手术室负责。 二级,大型设备出现问题或定期保养,由科室报护理部,护理部协调工程师维修,直至解决问题,报备院领导。 三级,大型设备出现问题,或定期保养中发现维修不好及更换零件,应在事故出现2小时内报院领导,由护理部协助院领导联系公司或厂家来工程师解决疑难问题。 4、实行逐层上报,使用科室提出申请、上报护理部、护理部对将要维修的设备初步筛查,根据情况,上报分管院领导。维修所产生的费用,要有分管院领导协商、商榷、上报院长审批核准。 5、所申请维修的设备,要及时制定责任人,限时完成,原则上在保修期内的设备24小时必须完成,在保修期外的设备72小时必须完成。 6、使用科室负责医疗设备的技术验收、保修期内、外维修登记、保修期到期前设备状况总结、设备维修纪录(自修或外修)、关键零配件来源、使用记录、维修价格登记等。 7、维修中由于故障特别复杂或零配件采购困难,后勤人应及时通知设备使用科室,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8、对返修率高的医疗设备,后勤人员也应及时向上级报告。

最新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及职责培训资料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及职责培训一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1.医疗器械购进、销售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公司的规定,坚持“质量第一、按需进货,择优采购”的原则。 首营企业应按公司“医疗器械首营企业和品种质量审核管理制度”的规定办理有关审核手续。 凡经质量管理部门检查或接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通知的不合格、过期失效、变质的医疗器械,一律不得开票销售,已销售的应及时通知收回。需报损的医疗器械,应按公司的规定进行。 销售医疗器械应开具合法票据,并按规定建立销售记录,做到票、帐、货相符。销售票据和记录应按规定妥善保管。 定期或不定期上门征求或函询顾客意见,认真协助质量管理部门处理顾客投诉和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质量改进。 2.医疗器械首营企业和品种质量审核管理制度 ①“首营企业”指与本企业首次发生医疗器械供需关系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②首营品种是指公司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首次购进的医疗器械。 审批首营企业和品种的必备资料:① 首营企业的审核要求必须提供加盖首营企业原印章的合法证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复印件;医疗器械销售人员须提供加盖企业原印章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签字

的授权委托书,并标明授权范围及授权时限;医疗器械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质量保证协议及售后服务书。 购进品种时,应提供医疗器械质量标准;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产品登记表。 3.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由质量管理部的质量验收员负责。质量验收员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并经岗位培训和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验收时应按照医疗器械的分类,对医疗器械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或文件进行逐一检查。 ① 验收医疗器械标签、包装标识应包括: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医疗器械的名称、型号、规格、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编号、产品标准编号、产品生产日期或者批(编)号,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标明有效期限、依据产品特性应当标注的图形、符号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等。

医院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制度

医院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加强和规范医院医学装备管理,促进医学装备合理配置、安全与有效利用,充分发挥使用效益,保障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学装备管理办法管理应当遵循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权一致的原则,建立医院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制度。 第二章三级管理 第三条实行分管院领导、医学装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三级管理制度。 第四条由分管院领导直接负责,并配备一定数量专业技术人员。分管院领导对全院医学装备资金进行预算管理、统筹安排。 第五条设备科是全院医学装备管理的职能部门,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参加医学装备管理全过程,其具体职责如下: (一)负责医学装备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组织、制订和实施等工作。 (二)负责医学装备计划、审批、购置、验收、发放、质控、维护、维修、保养、应用分析并参与报废处置等全程管理。 (三)负责全院医学装备的维修保养,保障医学装备正常使用。 (四)收集相关政策法规和医学装备信息,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五)组织医学装备管理相关人员专业培训。

(六)按照国家规定对全院的计量器具执行强检工作。 (七)对医学装备实行科学管理,大型设备购置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严格按照《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管理使用办法》进行管理配置。 (八)开展物资设备管理效益分析和教学科研工作。 (九)加强大中型医学装备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十)加强对医学装备的调研,了解使用情况,并对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反馈。 第六条使用部门应在设备科的指导下,具体负责本部门的医学装备日常管理工作,其具体职责如下。 (一)逐级建立使用责任制,制定操作规程,指定专人管理,严格使用登记,认真检查保养,保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开始使用。 (二)新进仪器设备要由设备科负责验收、安装和调试,在使用前要组织科室有关人员进行操作管理、使用和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独立操作。 (三)对于不可随意挪动、搬动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操作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发生仪器运转异常时,应及时通知责任医学工程部责任工程师,查找原因,及时排除故障,严禁带故障和超负荷使用。 (四)仪器设备(包括主机、附件、使用说明书)须保持完整,破损的零部件不得随意丢弃。

医疗器械使用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使用管理制度 (一)正确使用 1.医疗器械最终用户部门应根据操作手册,对初次使用的医疗器械(设备)的医护人员进行细致认真的使用前培训及考核。 2.医疗器械最终用户部门应指派专人负责收集和保管所使用的医疗器械操作手册等资料。 3.医疗器械最终用户部门应针对不同的医疗器械(设备)培养技术骨干,建立部门内技术支持。 4.医疗器械最终用户部门应对相关医疗器械(设备)的操作进行定期考核,以保证下属医护人员对医疗诊断或治疗设备的正确有效操作。提高诊断准确率或有效治疗率。 (二)安全使用 1.保证患者安全:在对医疗器械操作时首先应保证被诊断或被治疗的患者安全。 ①医护人员在操作前,应对所用设备进行检查。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停止对该器械(设备)的使用,及时通知部门内相关人员或负责人,并与主管工程技术人员取得联系。 ②医疗器械最终用户部门应严防对相关器械(设备)操作不熟练的医护人员独立操作,尤其是由于操作不当对患者会造成伤害的治疗设备和抢救设备。 ③对于由于操作不当会造成伤害患者的治疗设备和抢救设备,最终用户部门应根据操作说明书及医疗规范提前制定需要重点注意的操作

规程和应急方法,标识在操作者容易看到之处。 2.保证操作者安全:操作医疗器械(设备)的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所使用器械(设备)安全使用知识学习,尤其是操作与热、光、射频、有害射线等相关的设备,应做好自身防护。 3.保证医疗器械(设备)安全:操作医疗器械(设备)的医护人员应对所操作的医疗器械(设备)的安全给与重视。在使用时应严防其倒伏、跌落、碰撞、水浸及其他人为损坏情况发生。 七.医疗器械应急保障制度 (一)物资供应应急保障 1.国家规定的工作以外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期间 (1)因国家规定双休日及节假日期间全国各行各业均放假,因此临床临时短缺的应急医疗器械只能依靠各科室及医疗设备科库存备用物资。各临床科室应根据本学科专科特点,就可能发生节假日应急短缺的物资列出清单(区分科室备存和医院备存),报上级主管部门(医务科、护理部)审核,报院领导批准。 (2)医疗设备科根据医院批准的上述清单,进行采购备存。医疗设备科在医院总值班和医院通讯上留有联系电话,遇紧急情况时,临床科室可通过医院总值班通知或直接通知有关人员开库领取。 (3)对于抢救情况发生概率高的临床科室,应长期备有用于抢救的医疗器械物资。使用科室要定期检查这类物资的有效状况。 2.上级发出重大疫情通知

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保证产品的安全、有效,在医疗器械使用前,严格遵循医疗器械使用前质量检查制度。 一、医院采购医疗器械,要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暂行)》的要求进行索证。凡证件不齐者,一律不予投入临床使用。 二、医疗器械投入使用前,必须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标签标识,建立真实完整的记录,记录应包括供货单位、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号、规格型号、产品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购进数量、购进日期、验收结论、验收人签名等。 三、根据采购计划、进货发票或送货单,对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号、规格(型号)、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供货单位、数量、日期等逐项核对、清点。如有不相符或破损应及时做好记录,严禁投入临床使用。 四、医疗器材投入使用前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其中: 1、外包装检查:包装、密封等是否牢固;外包装上的中文标识是否符合要求;包装注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商、批准文号、规格型号、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等是否清晰齐全;有关特定储运图示及使用的包装标志是否清晰。不合格的,不予投入临床使用。

2、内包装检查:医疗器械内包装应完整、无破损、无污染、无变形、封口应严密。不合格的,不予投入临床使用。 设备科工作职责制度 1、负责医疗设备、医用耗材日常使用的监管和年度采购计划的审核、上报。 2、负责全院医疗设备的验收、维修、保养、培训、等工作。 3、负责全院医用耗材的计划汇总、审核、论证及库房验收和领用等工作。 4、负责医疗计量仪器的定期强制检定工作。 5、医疗设备的保养、维修,保证处于正常状态。 6、负责组织大型设备购置的可行性论证,并按照法规进行配置许可。 7、负责对接省、市、区的卫计、环保、药监、质监等监管部门的事务性工作。

医疗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根据《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的规定和要求,由医院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本制度。 二、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是指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中涉及的医疗器械产品安全、人员、制度、技术规范、设施、环境等的安全管理。 三、为确保进入临床使用的医疗器械合法、安全、有效,对首次进入我院使用的医疗器械严格按照医院的要求准入;对器械的采购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采购规范、入口统一、渠道合法、手续齐全;将医疗器械采购情况及时做好对内公开;对在用设备及耗材每年要进行评价论证,提出意见及时更新。 四、疗器械采购、评价、验收等过程中形成的报告、合同、评价记录等文件进行建档和妥善保存。 五、事医疗器械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学历, 技术职称或者经过相关技术培训,并获得国家认可的执业技术水平资格。 六、对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技术人员和从事医疗器械保障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建立培训,考核制度。组织开展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前规范化培训,开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操作规程等相关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定期检查评价。 七、临床使用科室对医疗器械应当严格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技术操作规范和规程,对产品禁忌症及注意事项应当严格遵守,需向患者说明的事项应当如实告知,不得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患者。 八、发生医疗器械出现故障, 使用科室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设备科按规定进行检修,经检修达不到临床使用安全标准的医疗器械,不得再用于临床。 九、发生医疗器械临床使用不良反应及安全事件,临床科室应及时处理并上报质控科及委员会,由质控科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 十、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用耗材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 对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相关证明进行审核。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按相关法律规定不得重复使用,按规定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当严格按照要求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并进行效果监测。医护人员在使用

医疗设备三级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三级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院的医疗设备管理,促进医疗设备合理配置、安全与有效利用,充分发挥使用效益,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设备管理办法》要求,根据“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权一致”的原则建立临朐县人民医院设备管理委员会、设备管理部和使用部门三级管理制度。 1.设备管理委员会 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是在院长领导下的对医院医疗设备工作起参谋咨询作用的管理组织。委员会由医院领导及有关职能科室、业务科室负责人组成。 1.1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完善本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制度并监督执行。 1.2本着加快医院建设,满足临床需求,提高医疗质量,兼顾“两个效益”的原则,拟订医院仪器设备远期和近期装备规划。 1.3审查各科室提报的年度仪器设备购置计划,提交院长办公会审批后确定下年度的仪器设备与物资购置计划。 1.4针对在医疗仪器设备的购置、使用、报废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及时总结,向院长办公会汇报。 1.5根据仪器设备在购置、使用、报废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举行不定期的会议。 2.设备管理部 设备管理部是全院医疗设备管理的职能部门,在设备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参加全院医疗设备管理的全过程。 2.1负责医疗设备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组织、制订、实施等工作。收集相关政策法规和医疗设备信息,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2负责医疗设备购置、验收、质控、维护、修理、应用分析、报废处置等全程管理。 2.3负责全院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 2.4负责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 2.5组织医疗设备管理相关人员专业培训。 2.6负责对全院的医用计量器具进行管理和周期检定的组织工作。

2.7对设备实行科学管理,大型设备购置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严格按照《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管理使用办法》进行配置与管理。 2.8负责对医疗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考核。 3.使用部门 3.1医疗设备使用前操作人员要经过正规培训并制定操作规程,使用时必须按操作规程操作,不熟悉仪器性能和没有掌握操作规程者不得使用。 3.2价值10万元以上的设备应由专人保管、专人使用,无关人员不能上机。大型仪器设备操控人员须经培训,取得《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证》方能进行操作。 3.3操作人员应做好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保持设备的清洁。使设备始终运行在完好状态。使用完毕后,应将各种附件妥善放置。 3.4操作人员在下班前应按规定顺序关机,并切断电源、水源、气源,以免发生意外事故。需连续工作的设备,应做好交接班工作。 3.5操作人员在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如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同时挂上“故障”标记牌,以防他人误用,同时报告科主任,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拆卸或者维修。 3.6使用科室工作人员要精心爱护设备,不得违章操作。 3.7医疗设备使用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管理,包括科室设备台帐、各台设备的配件、附件管理。 3.8科室建立设备使用、维修登记本,对开机情况、使用情况、出现的问题、维修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3.9科主任、护士长是科室医疗设备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要定期对科内医疗设备的运行及保养情况进行检查。

医疗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制定部门:后勤部修订年限:三年一次版本号:1.0 页数:1/3 发行日期:2019-04-01 修订日期:__ /__/__ 已修订次数:0次 1.目的 为提高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延长使用寿命,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完好、安全、可靠、正常地运行。对医疗仪器设备实行分级维护保养制度。 2.范围 医疗设备使用科室的维护及保养 3.定义(无) 4.职责 设备使用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医疗设备责任人和科室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5.标准 5.1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启用前,使用科室应参照说明书等有关资料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 程、使用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要求,报设备科审核供使用操作和维护保养人员遵照 执行。 5.2一级保养:仪器设备的保养工作由使用科室负责(日常保养):由使用人员或责任人在 每天开始工作前完成。包括: 5.2.1仪器设备表面清洁、设备配置完整、废液的清除、紧固松动的螺丝和零件、 加润滑油等。 5.2.2整理各类连接线(电源线、导联线等)及附件,保持仪器设备整洁。 5.2.3检查仪器设备运转是否正常,设备功能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联系设备科解决。 5.2.4 核查仪器设备的附件有无缺失损坏现象。 5.2.5定期清洁滤尘网,对暂不使用或较长时间停用的仪器设备定期定时通电。 5.2.6经常检查用电仪器设备的接地是否良好。 5.2.7经常检查仪器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发现异常,立即停用检查。 5.3二级保养: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由设备科维修人员按《医疗设备年度维护保养计划》 并参照随即附带的设备维护手册定期进行。 5.3.1对仪器设备的主体部分和主要零部件进行检查和调整,擦拭光学零部件,清 洁机内灰尘及更换易损部件等。 5.3.2检查接地电阻值是否符合仪器设备要求的指标。 5.3.3仪器设备的安全检查参照《医疗设备定期安全检查(测)制度》执行。 5.3.4设备的维修以预防为主,注重日常维护保养和检查。 5.3.5维护保养、检修(测)设备时,将“暂停使用”标志放置在仪器设备的显著位置 (例如:悬挂于电源开关处),并停止使用设备。

医院医疗设备维保方案

医院医疗设备维保方案 一、维保服务范围 (一)xx人民医院采购使用的以及在服务期内新购置的医疗设备、器 械均包含在项目的维保范围中(暂不包括层流净化、高压氧、液氧,巨峰分院、社区服务中心,后续经双方协商同意后可进入维保序列)。为医院提供以上医疗设备维护保养技术服务。包括设备检测、日常维护保养、维修、配件更换、软件升级、设备使用评价等服务管理。包括在保设备及合作设备的日常管理,协助配合院方工程师,保证全院医疗设备、器械正常使用 (二)xx人民医院纳入维保固定资产总额(已扣除不在维保设备资产)为7613万;目前在保设备资产5086万,包括核磁、CT、彩超室超声设备等,且2018年-2020年三年内未有核磁、CT出保;未在保设备资产约计2527万, 其中包括设备DR钼靶、口腔曲面断层、供应室、电子胃肠镜、电子支气管镜、腹腔镜等:合作期内第一个合作年内(2018年)到期维保设备资产806.,13 万 (三)行政部门计量检测费、特种设备检测费用不在此范围内。常用水机耗材由院方负责,其他由中标方负责。主要包括导联线、电池、床边、车轮、呼叫手柄及原厂家认定的设备易损件 二、设备维保合作期限及保费 (一)本次委托管理费用预算(x万/年)元;时间期限为x年;

(二)提供符合院方要求的设备管理软件一套,软件预算x万元,包含院 内设备科、后勤保障科、信息科及五个分院安装软件所需全部软硬件及服务器费用。(包括视频四台,便携式投影机一台) (三)合作年度内,医疗设备出保后,由双方协商后可由中标方接管,接管 后费用核算方式原则为不超过年度维保费用10%,以此类推;大型设备(x 万以上)出保后,费用另核算,不在10%范围内。 (四)每年报废和新进的医疗设备当年不再扣除和增加服务费 三、人员要求、管理及考核 (一)人员要求 院方工程师要求 院方设备科工程师负责全院设备计量、质控、特种设备及压力容器的校验工作;招标参数制订;新置设备验收培训;维保外设备维护等一系列科内工作。维保方驻场工程师需协助处理。 2、驻场维保工程师要求 (1)驻场工程师不低于x名,日常负责医院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及巡检。主管人员须具备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有五年以上设备维修或管理经验;其他人员须具有设备维修、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或电子等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有三年以上设备维修经验; (2)严格遵守医院及维保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流程;具有较好的沟通能

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2015

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为使我院医疗设备的预防保养、日常维护、故障请修、备品零件管理、维修绩效作业有章可循,以维持医疗设备正常运转,降低故障率,提高使用率,根据国务院《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规定,制订本办法。 一、范围 1.中大型医疗设备是指单机价值超过人民币万元以上(重点十万元以上)用于医疗急救、诊断、治疗和医学科研设备。 2.设备分为:X线诊断机械设备类、监护及手术室设备类、眼科及碎石设备类、超声诊断及检验设备类、供氧及呼叫设备类、消毒及常规设备类。 二、工作职责与保养 1.保养维护人员 (1)协助新购置设备的安装、试机和验收。 (2)故障修护的执行。 (3)定期检修计划的拟定和执行。 (4)设备使用异常反应和故障原因分析。 (4)委托外部修理的申请、督导与验收。 (5)对使用部门的清洁保养实施情形的检查。 (6)建立各项设备档案。 (7)闲置设备的整修或报废建议。 (8)工作改善、设备改善方案的实施情形追踪。 (9)督促各使用部门依规范执行保养维护工作。 (10)会同财会科定期盘点使用部门设备。 2.设备操作人员 (1)协助新添置设备装机、试车、验收等作业。 (2)设备清洁、整理及周围环境整洁的维护。 (3)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清洁保养作业。 (4)协助设备定期保养、故障维修作业。 (5)设备改善建议及报告研究如何提高利用率。 3.设备保养规范+(三级保养) (1)一级保养:使用科室指定专人对所使用的设备,每天进行表面除尘和基本参数校正。应该做到: 班前检查:开机前应按要求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认真填写《设备使用记录》。 规范操作: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及《标准作业指导书》中的规定操作设备。 班后清理:下班前,彻底清洁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整理工具使之摆放整齐。 设备维修人员每月月底收齐《设备使用记录》,建立档案保管。 (2)二级保养:设备维修人员配合并指导使用设备科室专管人员对设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设备内部清洁和技术参数校正,填写《设备二级保养记录》并由设备使用主管核实验收签字。

医疗设备管理制度-最全制度

第一章医疗设备管理 一、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和加强医院医学装备管理,促进医学装备合理配置、安全与有效利用,充分发挥使用效益,保障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医院医学装备管理应当遵循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权责一致的原则,应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能。 医院医学装备管理实行机构领导、医学装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三级管理制度。 一、分管院领导 分管院领导直接负责,并依据机构规模、管理任务配备数量适宜的专业技术人员。分管院领导作全院资金的预算管理、统筹安排。 二、设备科 医疗设备科是全院医疗设备管理的职能部门,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参加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全过程。负责医疗设备的规划调研、立项论证、申报审批、合同签订、安装验收、维护保养、培训使用、报废鉴定、配合财务部门完成医疗设备的调拨使用及报废报批工作。

1、负责医疗设备、设备质量管理的策划,并组织具体实施,对医用仪器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2、负责医疗仪器设备质量控制程序文件的归口管理; 3、负责对所购医疗设备在使用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协助进行跟踪验证; 4、负责全院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 5、遵照国家法律规定严格执行落实医用监视计量装置、计量仪器的强制检定工作; 6、负责全院医用材料的供应; 7、建立健全医疗设备保养、维修与更新制度,使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8、加强大中型医疗设备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9、对设备实行科学管理,购置大型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可行性论证。属于《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的甲、乙类品目的大型医用设备,按照规定申请配置许可。急救设备齐全完好,满足急救工作需要。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 10、遵守检验项目和检测仪器操作规程,定期校准检测系统,并及时淘汰经检定不合格的设备。 三、使用科室

医疗设备巡检、保养、维修制度

医疗设备巡检、保养、维修制度 医疗设备是医院开展医、研、教的严重工具,是医院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医院不变资产的严重组成部分。随着各种优秀医疗设备在医疗、科研、教学中的运用,维修维护工作变的日趋严重。为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降低医院运行成本、优化经费结构、保证临床医疗的正常进行,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提高医疗质量为目的,制定制度如下: 巡检要求: 一、巡检保养周期:设备维修人员每季度定期对全院在用医疗设备进行全面巡检保养。维修人员每月对重点科室(部门)(急诊科、手术室、重症医学科、产房、血液净化)进行科室(部门)巡检,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二、维修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做到眼见、耳听、鼻闻、手摸。对所有医疗设备的运行环境(防静电、防尘、防潮、防蚀、防霉等问题),水电气路进行巡查,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磨损程度进行检查校验,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提出改进维护措施,有针对性的做好维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提高修理质量,缩短修理时间。 三、医疗设备保管人员或操作人员对医疗设备基本状况进行常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反馈。维修人员立即响应,单独重点巡检。 实行分级保养: 一、日常保养:由仪器保养人负责,进行机器表面污渍的纯洁、机械部分的紧固和润滑;紧固易松动的螺丝和零件,检查运转是否正常,零部件是否统统。设备使用人员交接班时,做好设备检查和交接工作。 二、一级保养:由仪器保养人按计划进行,主要是内部纯洁,检查有无异常情况(如声音、湿度、指示灯等),局部检查和调整,清除机器内部灰尘,纯洁电路板脚的氧化层,相关电位器的纯洁以及光学医疗设备光路灰尘的纯洁。 三、二级保养,属预防性修理,由仪器保养人会同维修人员共同进行,对设备的主体部分或主要组件进行检查,调整精度,必要时更换已达到磨损限度的机械易损部件,抽样检查一些性能变差的电子元器件(电位器、电容、电阻等),提前更换。

医疗设备管理制度【最新版】

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一组织机构 1医院设备管理机构是以主管设备的院长为首,以药械科为主体,包括财务科及各使用科室在内的设备管理体系。 2医院设备归口管理部门为药械科。设备的使用、日常保养、现场管理为各使用科室。 3 财务科、档案室、信息中心配合设备科搞好设备管理工作。 二药械科设备管理职责 1药械科是医院设备管理的专业部门。是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设备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例中的规定,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实施医院的设备管理。 2 参加医院设备的全过程管理,设备的规划调研、立项审查、设备选型、购置验收、安装调试和投入使用等前期工作。 3负责医院范围内设备的业务管理。组织各使用科室建立建全设备台帐及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4负责编制落实设备的维修计划并组织实施。 5负责组织设备调拨、报废的鉴定及报批工作。 6负责组织编制、审查上报设备的购置、更新计划。积极推广应用设备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7必须定期下科室巡回检查设备的使用及完好情况。 8分类建立健全设备台帐明细,建立设备管理数据库。实现运用网络对设备进行动态和静态管理。 9按规定上报统计报表资料,做好年度大型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努力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益。 三使用科室反馈职责 1及时向药械科反馈设备维修进展情况及维修后运行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2认真做好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工作,1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每半年次月10日前7月10日前和1月10日前报送药械科;每月25日前报送设备完好及使用状态报表。 3爱护设备,认真作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严格执行各项规程制度。保证设备的平稳运行。 4认真填写设备运转维修保养记录。做到内容详实准确。 5充分利用好设备使之产生效益,对利用率低、日常保养差的设备和科室,经有关部门审核后酌情处理。 四设备的购置计划 1各使用科室本着“经济、需要、先进、实用”的原则由科室负责人于本年度末编制购置计划。其内容为:设备名称、性能、数量、配套设备名称、生产厂家、金额、论证报告。 2 药械科综合科室计划会同有关部门对所购设备的可行性、先进性、可维修性、适用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论证。编制下年度设备购置计划上报院讨论,由院长审定后药械科组织实施。 3药械科根据院批计划,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进行设备购置前

医疗设备的三级保养制度

医疗设备三级保养制度 一、所有医疗设备必须做到定人、定点负责维修保养。 二、实行三级保养制度: 一级保养(即日常维护保养):主要是对设备外部的清洁和基本参数校正,主要包括使用前检查、设备自检、设备外部清洁等,具体由设备操作使用人员负责。 1、每天开机前,认真检查设备,按规定做好设备自检和基本参数校正,并填写《一级保养登记本》并保存自检记录。 2、每天开机后,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标准作业指导书》,密切注意设备运行情况,注意温湿度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 立刻断电关机、悬挂“故障”指示牌并通知设备责任工程师,待故障排除后方可使用。 3、每天关机后,做好设备及周围工作环境的清洁工作,并将设备的附属物品摆放整齐,做好防漏、防潮、防漏电等工作。 二级保养:主要是排除故障,消除隐患、延长使用寿命,为设备正常使用提供保障,主要包括维修、预防性维护(PM)、巡检和计量等,具体由设备责任工程师负责。 1、设备故障报修后由责任工程师负责维修,并做好维修记录。 2、根据图特系统的预防性维护(PM)周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包括对设备进行电气安全和质量性能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来 判断:设备是否绝缘;接地是否良好;是否需要内部清洁;是否需要技术参数校正;是否需要进行维修等。完成检测合维护保养后,应做好PM记录并上传到图特系统对应的设备。 3、每月责任工程师对负责的区域进行巡查,重点查高风险设备,并做好巡查记录。 4、计量工作是根据计量设备的目录来安排各类设备的检测时间,根据检测周期安排,责任工程师协助计量局工作人员做好计量 工作,并做好计量记录并上传系统。 三级保养:是一种预防性的维修维护,主要目的是使通过检测,使设备达到完好标准,提高和巩固设备完好率,延长维修周期,节约维修费用,包括厂方电气或性能检测、技术参数校正、同类设备整体维修保养、设备联合检查等,由设备科负责人负 责联系,各责任工程师、操作使用人员协助。 1、三级保养应列入设备的检修计划,主要是对各类高风险设备进行整体检测和修理,更换或修复磨损件、密封件或电子器件等。 2、高风险设备每年安排厂方工程师对设备电气或性能检测保养一次,进行技术参数校正,并做好检测记录。 3、急救类设备的电池如除颤仪、转运监护仪、转运微泵等按规定的使用年限整体更换,并做好更换记录。 4、不定期联合护理部、后勤管理中心等职能科室,对各使用科室的高风险设备的状况进行抽检,如发现问题,要求抽检科室进 行整改,并做好检查和整改记录。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初稿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 度初稿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峨眉山佛光医院 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现代化医院的设备维修,是事前维修保养、事后及时修复的高科技、高效率的一整套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与临床医疗工作是息息相关,它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医院的经济效益与救死扶伤的职能。 提高维修效率的关键是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医院的设备维修人员应尽可能的多学一些先进技术和经验,努力向维修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知识化迈进,切实提高医疗设备的完好率,从而更好地为医疗工作服务的同时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 一、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 1、设备验收合格后,由设备科人员进行登记并建立医疗设备档案,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入档。档案里的资料包括设备购买合同、设备和厂商家相关资质证明、验收单、随机技术资料(产品样本、使用说明书、维护手册、线路原理图、设备装箱单、合格证、进口设备原产地证明等)。设备入档时要认真填写设备档案(设备编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价、国别、厂商、主要配件名称、使用科室、到库日期、启用日期和主管人姓名、设备预计使用年限等)。有条件的要将建档文件内容输入微机的医疗设备管理子系统中,实现自动化管理、方便查阅。 2、将医疗设备分类: 第一类设备(A类)为重点设备:如MRI、CT、DR、DSA、X光机等贵重医疗设备。

第二类设备(B类)为准重点设备:如心电监护仪、血球计数器等实验室设备。 第三类设备(C类)为非重点设备:如加湿器等。 3、建立科室设备分户台帐、明确使用人的职责并进行日常维护和使用登记。 二、医疗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使用管理主要由使用科室完成。对操作人员,要进行上岗培训(大型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要取得《大型设备上岗许可证》),加强事业心、责任心教育。 1、医院要成立由医务科和设备科组成的管理监督小组,每个月到各科室检查一次。对违反医疗设备管理规定的使用科室,将进行全院通报,若造成经济损失的,医院将给于经济处罚,从科室奖金中扣除。 2、对C类设备制定出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及管理细则,随机悬挂。对B类以上设备,要专人管理专人使用,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填写详细的交接手续。 3、各类设备都要建立科室分户台帐,由主任或护士长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充分了解科室的设备分布及使用情况。管理人员变动时严格交接帐,并有管理小组成员在场监督,交接双方及监督员在交接清单上签字。 4、认真及时填写设备使用记录,如实反应设备运转情况。不得随意编造,不得事后补写。 三、医疗设备巡检、保养、维修制度

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凡有医疗设备的科室,要建立使用管理责任制,制定专人管理,严格使用登记。认真检查保养,保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开机可用,并保证帐、卡、物相符。 2、新进仪器设备在使用前要由设备科负责验收、调试、安装。组织有关科室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管理、使用和训练,使之了解仪器的构造、性能、工作原理和使用维护方法后,方可独立使用。凡初次操作者,必须在熟悉该仪器的同事指导下进行。在未熟悉该仪器的操作前,不得连接电源,以免接错电路,造成损坏。 3、仪器使用人员要严格按照仪器的技术标准、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使用仪器前,应判明其技术状态确实良好,使用完毕后,应将所有开关、手柄放在规定位臵。 4、不准搬动的仪器,不得随意挪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发现仪器运转异常时,应立刻查找原因,排除故障,必要时应请设备科协助,严禁使用和运转带故障和超负荷的仪器,仪器损坏需维修者,可按照规定将修理单逐项填写清楚,轻便仪器送器械科修理;不宜搬动者,将修理单送去,由设备科维修人员验收并注明修复日期,按时交付使用。 5、仪器设备(包括主机、附件、说明书)一定保持完整无缺,即使破损失灵部件,未经设备科检验亦不得任意丢弃。 6、凡属临床科研的仪器,科室间调制使用时,一定要经主管科室

主任批准,仪器管理人员要办理交接手续,用毕及时归还,验收后放回原处。 7、仪器用完后,应由管理人员检查,关机放好,若发现仪器损坏或发生意外故障,应立即查明原因和责任,如系违章操作所致,要立即报告医务部及设备科,视情节轻重进行赔偿或进一步研究责任。 (1)一般事故:未经操作规程操作,造成万元以下仪器损坏,尚能修复,不致影响工作者,按一般事故处理。 (2)责任事故:未按操作规程操作,造成万元以上仪器损坏,而不能修复者,按责任事故处理。 (3)重大事故:因工作责任心不强,玩忽职守造成万元以上仪器损坏而不能修复者,或虽能修复但设备事故损失费(设备小纠纷费+停机损失费)在万元以上者,按重大责任事故处理。 (4)无论何种事故发生后,都要立即组织事故分析,一般事故分析由设备科组织使用、维修等有关人员参加;重大事故分析会由院领导主持。 (5)事故分析会的主要内容是对事故原因、事故责任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及制定防范措施,要做到:事故原因不明、责任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不受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8、仪器验收合格发给使用单位后,要根据仪器的具体情况核定使用操作的科室。 9、各科室使用的医疗器械发生故障时,未经批准不得将仪器带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