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及

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我国不仅作为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投资,而且也已成为新兴的备受瞩目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地。基于对外直接投资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极有必要对其发展现状与态势作出科学、客观、准确和及时的研判。本文总结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和现状。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尝试分析说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区域发展趋势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rea selec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in research

Abstract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three decades, as our country the rapid develop 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rising, our country economy, not only as one of the most dynamic regions in attracting investment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nd has also become the emerging high-profil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ource. Based on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healthy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t position and role, we extremely necessary for its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to make scientific, objective and accurate and timely judg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i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related theory and the status quo.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shows China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electing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Keyword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location regional The development trend

目录

1绪论 (1)

2中国OFDI 现状 (2)

2.1 我国OFDI 总体状况 (2)

2.2 我国OFDI产业分布状况 (2)

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及其战略 (3)

3.1 东南亚国家 (4)

3.2 美日欧等发达国家 (4)

3.3 俄罗斯 (5)

3.4区位选择战略 (5)

3.5区域选择战略 (6)

5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7)

6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趋势 (9)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1 绪论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5日联合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再创新高,连续八年保持增长势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54%。以联合国贸发会议《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公布的数据为基期进行计算,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1%,名列全球第五位。

在对外直接投资继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FDI吸收额继续回升。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共吸引900.3亿美元的FDI,从2008年的世界第六位跃居至第二位,但同比仍然下跌2.6%。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跨国投资与并购活动急剧萎缩熏,但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继续快速增长,得益于中国经济率先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以及中国企业积累了大量资本。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表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正从“产品生产者”向“资本输出者”转变,中国已经广泛进入融入全球生产过程和全球生产体系中。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投资和企业司司长詹晓宁此前也表示,对中国而言,继续加大对外投资力度,特别是制造业领域的海外投资,已成为经济持续发展、再上台阶的必然要求。按照“投资发展路径假说”,中国经济总体上已经到了海外投资大规模增长的阶段,目前海外投资和吸引投资1:2的比重可望在不远的将来升至1:1的水平。

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企业以跨国经营的方式所形成的国际间资本转移.一般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投资者为取得国外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有效控制权而输出资本,设备,技术和管理机能等无形资产的经济行为.

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在工业发达、技术先进的国家和地区收购企业或购买股份,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管理,可以吸收其中的先进技术,学习有效的管理经验和方法,这有助于提高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

(2)近几年来,中国一些传统加工产业的国际市场已面临饱和,亚洲金融危机使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企业进行对外投资,不仅可以避开一些国家对中国产品所设置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带动国内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套设备的出口,

而且可以为国内企业提供准确的国际市场行情,减少出口中的盲目性。

(3)通过投资于国外资源性行业,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国外的自然资源,弥补国内资源的短缺,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2 中国OFDI 现状

2.1 我国OFDI 总体状况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始于1979 年,虽然起步较晚,截止2007 年底我国近7000 家境内投资主体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超过1 万家,遍及全球173 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即存量达到了1179.1 亿美元。据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初步统计,2007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以下简称流量)265.1 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3%。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48.4 亿美元,占85.8%;金融类16.7 亿美元,占14.2%。2008 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却更是迅猛增长,突破500 亿美元,达到521.5 亿美元,较07 年增长高达96.7%。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06.5 亿美元,占78%;金融类115 亿美元,占22%。

2.2 我国OFDI 产业分布状况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领域不断扩大,已经从过去的贸易、餐饮扩展到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农业、林业、牧业、渔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传输软件业和金融业等多个行业。根据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行业分布和所占比例依次为:批发和零售业66亿美元,占24.9%;商业服务业56.1亿美元,占21.2%;交通运输仓储业40.7亿美元,占15.4%,主要是水上运输业的投资;采矿业40.6亿美元,占15.3%,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投资;制造业21.3亿美元,占8%,主要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专业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非金属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的投资;金融业16.7亿美元,占6.3%;房地产业9.1亿美元,占3.4%;建筑业3.3亿美元,占1.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亿美元,占1.1%;科学研

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3亿美元,占1.1%;农、林、牧、渔业2.7亿美元,占1%;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5亿美元,占0.6%;其他行业

1.1亿美元,占0.5%。

图1 200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行业分布

由以上数据可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分布比较齐全。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也不断扩展。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已经分布到各个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交叉进入的趋势,很多贸易性投资逐渐向其他行业发展,生产制造业也逐渐向多种经营转变。

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在投资区位的选择方面,首先,应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软、硬环境两个方面,例如东道国的法律,政府对FDI的鼓励限制政策,当地资源以及劳动力状况等各方面,以便确定是否在该国进行投资。其次,对自己的投资项目要有充分的认识,例如,对此投资项目是否为该国适用技术,所生产的产品是否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结构相适应,能否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并且有利于突破第三国的贸易壁垒,易于进入第三国市场等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投资项目是否可行。结合我国实际,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目前应突出以下地区。

3.1 东南亚国家

东南亚应被列为我国对外投资的一个战略重点地区,这主要因为:

(1)这些国家与我国毗邻,有相似的语言文化背景,同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交往和友好关系。而且在这一地区生活着上千万计的华侨,这有利于减少中国企业投资的进入障碍,同时又产生了对中国传统产品和一些特殊产品的需求。

(2)这些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市场容量,投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目前正积极鼓励外资的进入,推出了不少优惠政策。

(3)这些国家与我国技术发展水平相近,有利于我国小规模生产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这部分市场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进入。

(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我国企业到东南亚投资提供更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虽然同发达国家相比,东南亚国家的投资环境并不是十分优越,但是其与中国相近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我国企业发展自身比较优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因此,我国企业在该地区可充分发挥我们自身的相对优势,在巩固和扩大传统产品的出口上,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供的优惠条件,加大对东南亚国家的投资。

3.2 美日欧等发达国家

欧盟、美国、日本以及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在内的20余个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地区),是目前世界上对跨国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地区。其吸引力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的地区优势:

(1)市场容量大,现实购买力强。这些国家人口众多,人均国内产值在1万美元至3万美元之间,这无疑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区市场。

(2)消费水平高,需求多种多样。

(3)社会分工高度细化,投资机会相当丰富。

(4)物质力量雄厚,科学技术发达。中国有实力的大企业都力争走向该地区,通过合资办厂或在这些地方设立研发机构,直接获得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掌握最新信息。

对于美日欧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虽然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与他们的总体水平有较大差距,但在某些具体行业或项目上,比如中国的软件技术,某些微电子产品和家用电

器等,已同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当接近。因此,中国一部分有实力的企业已具备相对优势去发达国家投资,来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区位优势,获取自身的成长壮大。在这些国家投资不仅能够获得企业急需的技术、管理知识以及信息、资金等资源,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和知名度。

3.3 俄罗斯

随着改革的进行,经济的复苏,俄罗斯正在成为世界上另一个迅速崛起的吸引投资的热点地区,我国企业也应将其作为对外投资的重点地区予以考虑。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作为俄罗斯的前身苏联,上个世纪一段时间曾经同中国有着长期经济、技术以及社会文化方面的交往和联系,中国不少企业和部门对它们的产业技术和社会环境等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

(2)俄罗斯拥有仅次于西方工业化国家的技术经济基础以及相当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个极有潜力的区位大市场和资源供给地,在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今天,这一条显得极具诱惑力。

(3)由于过去经济决策上的失误,俄罗斯经济严重畸形,消费品工业、轻工业十分薄弱。这就为我国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提供了广泛的机会,如传统的轻工、纺织、食品、新兴的家用电器等都可以进入。

近年来,中俄关系不断升温,两国的经济来往愈加密切。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此时进入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选择战略

4.1 区位选择战略

(1)以发展中国家作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区位选择

我国地处亚洲,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相似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需求偏好等使得进入障碍较小;中国的纺织、服装、家电、机械等技术成熟且竞争激烈的边际产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市场容量大,投资机会较多;

还可以利用东道国享有的优惠贸易条件,把产品销往第三国。

(2)有选择地增加对发达国家的投资

美国、加拿大、西欧、澳大利亚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是目前世界上对跨国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地区。因为其拥有优良的投资环境: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发达,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稳定,投资法律法规健全,金融市场发达,各类人才丰富,是对外直接投资的理想场所。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把掌握的高新技术反馈回国内。

(3)积极谨慎地发展对独联体和东欧国家的投资

这些国家正处在经济改革过程中,急需外国在那里进行直接投资。这些国家拥有仅次于发达国家的工业基础、民众的教育和工人的技术水平,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但是其产品出口能力较差,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中国产品物美价廉,比欧美产品更适合于该地区的市场需求。

4.2 区域选择战略

对外直接投资活动通常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有投资国因素和东道国因素,有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也有有政治文化法律因素和经济因素。同时企业的投资动机也是多样的,概括起来大致有寻求技术、获取资源、利用外资、扩大出口、产业转移和战略型等投资动机。

我国作为一个处于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定阶段,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对外投资区域。对于处于不同产品周期,不同比较优劣的行业,企业有不同的投资动机,从企业的规模和企业的直接投资动机出发,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来决定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选择。

(1)学习型对外直接投资

该类型的目标地区主要是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欧美一直是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导者,美国已实现了产业升级,出现了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产业是其中的主力。我国加强对这些地区投资可以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紧跟世界先进技术和发展趋势。

(2)能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

根据产业边际化扩张理论,能源开发通常是一个发达国家的相对劣势行业,虽然能源是战略物资,但是由于发达国家是资本追求利润的国家,相对低效率和低利润的部门和区域会把它转让给其它非发达国家来做。而在近一段时间内,获取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的资源是我国境外投资的主要战略选择,其中获取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生产性资源(先天性资源)是现阶段境外投资必须考虑的投资重点,这主要包括我国生产活动中日渐短缺的铁矿、石油、木材等资源。

战略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日显稀缺,竞争日益激烈,仍靠传统的贸易方式来获取战略性资源风险会越来越大。因此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直接参与当地的资源生产与开发,然后回输国内是保障中国资源长期、有效和稳定供应的有效途径。能源部门的并购和股权收购重点区域是中东,加拿大,美国,印尼,欧洲国家,澳大利亚。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积极发展对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资源较丰富国家的直接投资,例如中国冶金进出口公司与澳大利亚合资开采恰那铁矿,每年可运回近千万吨国内短缺的优质矿石,又如近日中国五矿成功全资收购澳大利亚OZ矿业公司,1这样通过对外投资建立稳定的资源供应基地,不仅可以降低通过市场转移资源的交易成本,而且有利于规避世界市场资源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3)市场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

中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生产制造能力获得长足发展,许多传统产品如家电、服装、纺织等在国内已经出现买方市场和过度竞争现象。根据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这些行业拥有过剩的生产能力,属于“边际产业”,急需到国外寻求市场,转移过剩生产能力,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因此通过对拉美、非洲、中东欧和亚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有利于扩大在这些地区的销售市场。

5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1)对外直接投资流出目前正处于提速拐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长期处于缓慢增长甚至零增长、负增长的阶段。根据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的数据,从1978年至2004年的长达26年时间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一直处于100 亿美元以下,而这26年中除了2001年和2004年以外,其余2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金额都在50亿美元以下,增长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进入21

世纪以来尤其是2004年以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出现加速增长的趋势。根据联合国的相关统计数据,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达到225亿美元,增长速度很快。

(2)对外直接投资流出绝对规模仍然较小。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很快(部分原因是由于其基数较小造成的),但远低于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平均水平。事实上比较我国世界各主要国家近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绝对规模上的巨大差距。尽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速度较快,但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的金额仅为日本的30.6%,德国的13.4%,法国的10%,英国的8.5%,美国的7.2%( 根据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2008》数据计算得出) ,绝对规模仍然较小。而如果以国家来计算,刨除对香港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又要大打折扣(中国对香港地区的直接投资存量占到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的60%以上)。

(3)对外直接投资流出规模与经济大国地位不符。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发展,在很多总体经济指标上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例如,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280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四,占世界生产总值的6.03% ;2007 年中国货物出口总额达到12180亿美元,仅次于德国居于世界第二,占世界出口额的8.76%;总贸易额达到24292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约占世界贸易额的14%;截至2008 年9 月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9055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各类总体经济指标都反映出中国在世界生产、贸易领域的大国地位。中国的经济贸易政策对世界经济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和影响。但在对外直接投资领域,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却难以与经济大国的地位相符。尽管增长很快,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金额225亿美元,仅占世界FDI 流出的1.1%。如此比例使得中国难以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发挥大国的作用,也不利于国家经济安全。

(4)对外直接投资流出产业结构偏向严重。

由于绝对规模较小,国家统计局从2005年才开始对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和金额进行统计。从其公布的2003—2006年的数据来看,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偏向性。近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集中分布在采矿业和第三产业领域,二者合计约占据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0%~90%左右,而在第三产业内部,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以

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三者合计约占第三产业对外直接投资金额的90%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分布偏向十分严重,主要集中分布在采矿业、租赁和商业服务、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等领域,这些领域明显是与对外贸易紧密相关的行业,而对技术、科学研究、文化、教育、水利、环境、公共事业等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所占比例极小。

(5)对外直接投资流出地区结构中发达国家比重不高。

我国企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的时间并不长,但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地区结构集中的问题。根据商务部中国投资指南网站公布的数据,截至2007年初,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最高的前20 位国家已显现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区结构十分集中,90%以上集中在中国香港和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发达国家占比重并不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前20位中发达国家(除去香港澳门地区)仅仅占到5个(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和日本),且金额比重仅占到除香港澳门以外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1.9%。

6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趋势

未来五年,在全球经济平稳增长的环境下,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中国政府积极贯彻落实“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积极推动对外投资便利化进程,不断完善促进和服务体系,在这些正面因素的带动下,中国企业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将继续高速增长趋势。

中国的跨国公司和一些大型国有及私营企业在激烈的全球竞争压力下,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缩短与国际市场的距离,加快对外投资步伐。中国企业为了获取优质资产和各类资源,也将在国际并购中大显身手。

鉴于对境外能源和资源的大量需求,中国将大规模投资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大型采掘类项目,特别是油气和金属矿产类项目。同时,中国还将加大对东南亚国家的电力、基础设施和各类服务产业的投资,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柬埔寨、老挝等国的最大外国投资者。

中国正在建立8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他们分别位于尼日利亚、毛里求斯、赞比亚、蒙古、巴基斯坦、泰国、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这些合作区将带动大量的中国对外

直接投资,比如,海尔(中国)和Ruba(巴基斯坦)在巴基斯坦联合建立的合作区总投资就高达2.5亿美元。另外,中国总共计划建设50个类似的合作区,这将带动更多的中国FDI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

中国已经建立的国家投资公司,注册资本金高达2000亿美元,该公司的部分资金将用于对外直接投资。国家开发银行还设立了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这两个公司都将带动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化以及生产技术的逐渐积累提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未来有望以较快的速度增长。除此之外,就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说,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有利条件还在于:第一,中国经济正在加速与国际接轨并加入了众多经济合作组织,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便利和制度保障。无论世界贸易组织,还是上海合作组织与亚太经合组织等都对成员国和地区之间的直接投资提供制度保障和各类优惠,这为中国顺利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减少摩擦和争端奠定了基础。第二,人民币升值降低了对外直接投资成本。据路透社网站10月20日报道,哥伦比亚大学维利(V ale)可持续国际投资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人民币升值加快了对外投资步伐。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从2005年的120亿美元增至270亿美元,增长一倍多。2008年再次翻番,增至560亿美元。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萎缩50%,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势而上,增至570亿美元。2010年上半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幅达44%左右,投资规模已居全球第五。研究指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以及政府的鼓励政策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激增的主要推动力,同时,人民币升值也加快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2005-2008年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0%,美元疲软有助于海外投资者在收购与建厂过程中降低成本。这种升值可以降低对外直接投资的本币成本,促进对外投资的增长。第三,大量外汇储备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坚实基础。外汇储备的限制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一大瓶颈,而中国经过30 年的积累,尤其是在进入21 世纪后,在大量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的影响下,外汇储备金额迅速增长,截至2010年4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经高达17566.4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第四,众多杰出企业和企业家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成功案例提供了经验借鉴。以奇瑞、联想、华为、德力西、康奈集团、中石化、格兰仕、北京同仁堂等为代表的部分杰出国有、私营企业已经积极进行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

果,这为今后中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但是,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的投资者也会发现他们面临更多的挑战。在发达国家,保护主义情绪是主要担忧,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政治风险和监管风险变得日益突出,部分国家还有较高的战争和政治暴乱及恐怖主义袭击风险。但是,中国的投资者对政治风险和监管风险的认识程度还比较低,在做投资决策时,往往还是把大多数精力放在东道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市场条件、劳动力的供应、素质和成本、基础设施条件、以及整体的政策、法律环境等方面,这些固然是必须关注的因素,但政治风险也不容忽视。中国的投资者在环境保护、劳工权益、民俗文化、宗教事务等方面还表现的不成熟,这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的选择应实施一个全方位、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资区位选择战略。当前,我国企业应在巩固和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及周边国家直接投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相对竞争优势,逐步将投资重点转移到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从而能充分利用其资本、信息、技术及人力资源,不断提高企业实力与知名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还应积极发展对俄罗斯的直接投资,并以此为突破口,实现对东欧国家的投资。

结论

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无论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数量还是投资的方式都取得了明显的突破。虽然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发展迅速,但不可否认我们目前还面临不少问题,为此,政府及企业都要积极应对,以取得更好的成就。资源寻求、边际产业转移和技术寻求三者并重,并在此基础之上确认最适合我国国情的对外投资地域选择,对于中国的能源资源安全、获取先进技术、调整与提升产业结构乃至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这样才能促进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现的更好,为我国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致谢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教授的……。×××教授……令我受益终生。

感谢西安培华学院×××院(系)的……使作者能够顺利地完成毕业设计的工作。

感谢“×××”公司……使作者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非常顺利,非常迅速完成调查工作。

感谢我的……给与我的帮助和鼓励。

参考文献

[1]江小娟,杜玲.对外投资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经济研究参考,2002,(73).

[2]陈波,荣飞琼.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J].统计研究,2008,08.

[3]许罗丹,谭卫红:《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世界经济》2004年第3期

[4]冼国明,严兵.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与前景[J].国际经济合作,2007,(1).

[5][日]小岛清,《对外直接投资论》[M],1977,日本钻石出版社.

[6]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2003 年至2007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7] 张冬夏,刘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培育与区位选择[ J ],投资分析,2005(17).

[8]赵春明 , 《任重道远: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世界经济》,2004年第3期

[9] 刘红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社,2001.

[10] 杨大楷,李增春,扬晔.《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11] 庄宗明,马明申.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经

济,2007(6).

[12] 薛求知,朱吉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J],江苏社会科

学.2007(4).

[13] [英]约翰‐邓宁.外国直接投资将提高中国的竞争力[J].国际经济合作.2002 年第10 期.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现状及问题探析 [摘要]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区分布不尽合理,投资规模小,经济效益偏低;投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高效统一的宏观管理与协调机构;海外企业缺乏高素质的人才,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我国海外投资风险尚缺乏有效的防范制度和措施。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问题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1.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与流量 从我国近几年来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 虽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但从总体规模上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03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332亿美元,相当于1990 年的13倍。2004年延续了对外直接投资的上升势头,中国2004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36. 2亿美元,年末存量接近370亿美元。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更是增速惊人。在5月举行的第四届东亚投资论坛上,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陈健在论坛上透露,该年一季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FDI) 为193. 4 亿美元, 同比增长353%。 2.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 从投资区域结构看,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布区域更为广泛, 2006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业务已经遍及世界约2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 在亚洲的直接投资额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30%,在非洲的直接投资额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比例约为3%,在拉美国家的直接投资额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0%,拉美已经取代亚洲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第一大目的地。可以说, 我国90%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投向了亚太地区, 相比之下, 欧洲其他地区所占份额极小。 3.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与投资方式 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家逐渐放宽了对外投资政策,对外直接投资主体逐渐由国有企业主导向投资主体多元化方向发展。国有企业占整个投资主体的比重由2003年的43%降至2006年的26% ,而有限责任公司由2003年的22%上升至2006年的33% ,超过国有企业跃居对外投资主体首位,私营企业则位居对外投资主体的第三位。这表明有限责任公司和民营企业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新生力量,投资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另外, 跨国并购已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缺乏清晰的境外发展战略,投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往往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完整的全球战略,以世界市场作为角逐的目标,对再生产周期的各个环节实行国际化安排。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发展战略。首先,我国有些企业从事对外投资不是生产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而是带有某种试探性、偶然性。其次,我国更多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仍是扩大出口市场,增加出口创汇,而不是依据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计划而进行投资的。这样企业海外发展的持续性和全体布局性就较差,也将导致企业在全球市场的长期竞争中缺乏后劲。 2.企业缺乏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与核心产品是企业在市场中取胜的主要因素。目前, 我国还处在技术引进阶段, 在关键技术上, 还难以与国外具有高新尖技术和成熟产品的企业抗衡。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技术优势不足。对许多引进的先进技术缺乏消化吸收, 创新能力不强, 特别是一些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仍然依靠进口, 甚至某些行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根本没有竞争优势可言, 因而无力参与国际竞争, 甚至连国内的

中国海外成功案例

近三年中国企业跨国投资海外并购案例分析 ——投资直接环境的分析 摘要: 随着美国经济危机在全球的不断蔓延,各国的经济遭受着不同的影响。中国在此次危机中实现“走出去”战略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近三年中国企业跨国投资海外并购的一些案例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对于中国在今后的跨国投资海外并购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在经济危机中海外投资的直接环境华为海外收购失败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 2007年上半年,以美国一些大的投资银行的倒闭为标志的次贷危机的到来,使得美国的股市动荡,楼市走低,大批的投资银行、保险等公司倒闭,随即波及到全球,冰岛破产、希腊债务危机等,西方国家陷入了经济停滞甚至是负增长时期。 中国随着对外开放的战略的实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往的加深,也或多或少的在其中受到了一些影响。中国在近三年中在海外投资和并购的过程中有失败也有成功: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案例 2010年1月6日,兖州煤业出资32亿美元并购澳大利亚菲力克斯(Felix)公司100%的股权。 2010年2月24日,鞍钢集团投资亿澳元(约合亿美元)从澳大利亚金必达(Gindalbie)矿业公司手中拿到了卡拉拉(Karara)磁铁矿的终生开采权。 2010年2月26日,武钢集团出资约4亿美元认购巴西MMX公司约的股份并获得约6亿吨资源权益;3月12日斥资6846万美元收购利比里亚一处铁矿石项目60%的股权。 2010年3月13日,中海油以31亿美元收购阿根廷布里达斯能源控股有限公司(BEH)50%的股份;当月,中海油还与英国天然气集团(BG)买入澳大利亚昆士兰LNG项目;前一个月,中海油以25亿美元收购英国塔洛石油乌干达油田股份。 2010年3月22日,中石油和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宣布以35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最大煤层气生产商箭牌(Arrow)能源公司。 2010年3月25日,华东有色以亿美元收购伯迈资产管理公司旗下朱庇特(Jupiter)项目100%的产权。中铝集团2007年收购印度同业公司,获得储量达到1200万吨铜的世界级大铜矿;2008年,收购力拓英国公司52%的股权,成为力拓英国公司单一最大股东;2010年3月,以亿美元和力拓再次合作,联合开发几内亚世界级的铁矿山。 2010年3月26日,完美时空斥资约2100万美元收购日本网络游戏运营商C&CMedia公司100%的股权。 2010年3月28日,吉利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以18亿美元获得沃尔沃轿车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 2010年4月22日,国内最大的民营软件外包企业博彦科技集团全资收购了

中国企业海外融资策略汇集87

蔡晓燕 可转换公司债券(Convertible Bond英文简称CB)首创于十九世纪中叶的美国,至今已走过了150多年的历史。从1992年深宝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探索到1997年《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直至南宁化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在我国走过了一段坎坷的历程。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普通普通公司债券和认股权证明组合,具有公司债券和股票的双重特点,投资者在规定时间内(转换期)具有按照规定的价格(转换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发行公司普通股票的权利,同时在转换前,投资者仍可获得定期支付的利息。因此,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投资者同时拥有债权和股票期权两项权益。与之相对应的是,发行公司也相当于同时发行了债券和认股证。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国际资本市场上的一种混合型金融工具,兼具债券和股票两者的功能和优势,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弥补了单一性能金融工具的固有缺陷,充分适应融资者动态化的需求和投资者追求利了大化的行为特征。 一、可转换债券的筹资魅力 1、资金成本低廉 与普通债券相比,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率明显低于普通的公司债券(约20%左右),发行人在债券发行后至转换前,可减轻利息负担,从而降低公司的财务费用。公司通过普通债券筹划集资金,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企业的破产成本(Bankruptcy Costs)或称财务危机成本(Financial Distress Costs)也要应提高,降低了企业价值,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持有者可能将其转换在公司股票,从而减轻了公司还债压力,回避了债券融资历的风险。美国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铁路发展高峰期,即是通过可转换公司债券筹集了成本较低的巨额长期资金。 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转股以前,投资者只是一般的债权人,只享有很低的利息收入,与发行股票税后支付红利相比,公司支付的债息作为财务费用记入成本,避免了交纳公司所和税。由于其双重性,投资者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公司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可以获得充足的资本供给,而且可大幅度降低资历金成本。对于急需大量资金的企业来说,低债息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无疑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2、有望实现企业资本结构的自主动态优化 可转换公司债券首先表现为一种负债,发行后增加公司的负债率,改变了公司的资本结构,发挥负债的杠杆作用。转换后,则构成了公司的资本金,资本结构自动作相反方向调整。因此,发行可转换瓮债券可以实现企业资本结构的动态调稳步上升,在时机和数量上控制得当,便有望达到企业资本结构的自主动态优化,使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和运用与企业的成长相一致。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研究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研究 ——跨国公司管理课程作业 马腾 00825102 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pkumateng@https://www.360docs.net/doc/7f5191538.html,

【摘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入与流出是一个经济体融入全球市场分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在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在近些年也有了迅速发展。由于企业战略和企业面临的制度环境与发达国家企业有着显著不同,中国企业实行对外直接投资所面临的问题可能与之前在发达国家情境下被广泛研究的问题也有显著的不同。对此,本文将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问题进行一些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基础 【正文】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对外直接投资是一个重要、复杂且不可逆的过程。由于涉及到企业未来的全球发展战略并占用企业相对较多的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决策可对企业的生死存亡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哗J。由于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性,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而这些研究可以的理论基础可以归于下列五个大类: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观点、制度基础观点、战略行为理论以及其他理论。在对文献的回顾中,不同的理论方法,框架和模型被用于确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虽然之前对发达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支持以上五类观点,但由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特性,这些观点不一定能在中国情境中被恰当地应用。因此,在下文中,我们将具体回顾这些理论,并对这些理论与观点进行探讨。 (一)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的原理源于Hymer关于市场不完备性的论文。这一理论的核心论点为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选择相应组织结构的目的是为了将交易成本最小化并且将长期风险调 节有效性最大化。不同的组织结构包含着不同程度的控制与资源承诺。而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制定过程则是一种对控制程度与资源承诺成本的权衡,并且这种权衡依赖于四种决定企业最优结构的因素,即可交易专属性资产、外部不确定性、内部不确定性与搭便车行为的可能性。但也有学者指出,除这四种因素外,企业还需要权衡子公司利润对于母公司利润的重要程度这一因素。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在进行交易成本分析时,需要考虑更大范围的控制程度而不仅仅是包括整合与外包等特例。实证研究表明如果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包含较多专属性资产,或者合作方有较高可能性采取机会主义行为,那么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中需要采取高度控制。 交易成本理论的核心理念与市场不完备性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化理论一致。它有力地解释了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了利用已有的特定所有权优势和寻找市场而对外投资。该理论的核心假设是,跨国公司拥有公司特定资产,即特定所有权优势。当这些特定资产进行跨越组织边界的交易时,无论是在市场上还是组织之间,都会产生交易成本。当前一些中国企业也拥有某些特定的所有权优势。当这些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更多的是利用它们母国所特有的优势,例如中国的生产成本优势。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中国企业内部化国家特定优势的交易程度仍缺乏足够的讨论,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二)资源基础观点 资源基础观点认为,一家企业可被认为是由各种能力和知识组成的集合体,在这一集合体中个人能力、组织与技术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由于这些资源与企业间存在着特殊的连接。这些资源对于企业整体的价值大于其对企业所处的某个市场的价值。有学者认为,资源基础观点应当强调:将原有的未被充分利用的生产性资源用于新的市场或商业领域。但也有学者认为,资源基础观点应强调:一家公司在外国市场的运营受制于它结构上与经验上的资源,

对外直接投资案例分析

我国汽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创新 ——奇瑞成功案例分析 2009年以来,在金融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双重夹击下,中国汽车出口市场一片黯然。据海关统计,2009年前5个月,我国出口汽车12.1万辆,价值17.3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分别下降60.4%和54.7%。特别是加工贸易出口下降了73%。几大主要的汽车出口市场非洲、东盟、俄罗斯、乌克兰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幅,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下降幅度更是高达96.2%和95.3%。汽车出口市场的这个节点被诸多中国汽车企业家称为“危”“机”并存的时刻。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出口急剧减少。但海外投资却日渐增加。中国车企海外扩张举动表明:自主品牌已经从对外贸易进入到资本输出的阶段。在众多中国车企中,奇瑞的海外扩张举动无疑是最成功的,而奇瑞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关键是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坚持技术创新。奇瑞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整合资源,通过开展深度化、广泛化的国际合作。大幅度降低了整车制造和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一、奇瑞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 奇瑞汽车是国内少数在创业生产周期进入国际创业阶段的企业之一,在短短几年内,奇瑞完成了它的国际化创业过程,从出口开始,然后海外建厂,此后开始走国际化路线。奇瑞开始出口的主要市场是中东地区。2001年10月意外接到了出口叙利亚的第一笔定单,打破了长期以来国产轿车零出口的记录。之后奇瑞汽车开始出口叙利亚,伊拉克,伊朗,埃及,孟加拉,古巴,马来西亚等十余个国家。2003年,在伊朗合作建立了一个CKD整车厂。2004年初,古巴购买了奇瑞汽车作为古巴的国务院用车,随后,古巴的政府企业副总裁又带来了1100台轿车的订单。2004年12月,阿拉多公司以整车进口的方式将10000辆QQ运抵东盟市场,扩大了奇瑞在当地的影响力。在2005年奇瑞还进入了马来西亚的市场。同年它实现了出口西方的梦想,奇瑞与美国梦幻汽车公司秘密签约,向美国市场出口汽车,但在合资厂商仍占主要地位的国家市场中,竞争异常激烈,而且欧美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坚固的贸易壁垒,在这种情况下,奇瑞开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对外不断加大了在海外建厂的力度。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有权优势分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有权优势分析 作者:杨嘉兴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876 刊名: 科技经济市场 英文刊名:KEJI JINGJI SHICHANG 年,卷(期):2010(10) 参考文献(5条)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 2007 2.Wells,L.T Third World Multinationals:The Rise of Foreign Investme nt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1983 https://www.360docs.net/doc/7f5191538.html,ll S The New Multinationals:The Spread of Third World Enterpris e 1983 4.Hymer S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A Study of Dire ct Foreign Investment 1960 5.Dunning,J.H The Eclectic(OLI)Paradigm of Internanonal Productio n:Past,Present and Future 2001(02)本文读者也读过(8条) 1.陈达.李自杰.CHEN Da.LI Zi-jie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与展望[期刊论文]-科学决策2010(8) 2.苗洪亮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障碍以及对策分析[期刊论文]-时代经贸2010(8) 3.李凝.胡日东全球化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套利动机分析与启示[期刊论文]-科技创业月刊2011(5) 4.李国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期刊论文]-改革与开放2010(18) 5.刘畅中国企业FDI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 6.马倩.刘元庆.Ma Qian.Liu Yuanqing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研究[期刊论文]-价值工程2010,29(28) 7.苗洪亮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及国内政策环境分析[期刊论文]-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5) 8.倪代光试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2009(11)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7f5191538.html,/Periodical_kjjjsc201010043.aspx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投资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对外投资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与我国经济大国的地位和发展速度极不相称,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也不相适应。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外投资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对外投资;区域;发展 1 我国对外投资的现状 1.1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14年我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231亿美元,首次接近利用外资水平,流量连续3年居世界第3位,存量达8826亿美元,跃居世界第8位。境外投资企业总数近3万家,遍及全球80%的国家和地区,向东道国缴税总额192亿美元,创造186万个就业岗位。我国企业还建立了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初步形成了产业聚集,发挥了示范和带动效应。此外,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签订合同额1361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9352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748万人次。“走出去”已成为我国与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重要方式。1.2对外投资流量快速增长,与吸引外资规模首次接近。 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继续高速增长,创下1231.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2%。自2003年中国发布年度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数据以来,连续12年实现增长,2014年流量是2002年的45.6倍,2002-2014年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7.5%。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吸引外资仅差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 1.3对外投资的存量规模不断扩大,首次步入全球前10行列。 2014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8826.4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2221.6亿美元,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存量的份额由2002年的0.4%提升至3.4%,在全球分国家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排名中较上年前进3位,位居第8,首次步入全球前10行列。 1.4投资遍布全球近八成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地域高度集中。 截至2014年底,中国1.85万家境内投资者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近3万家,分布在全球186个国家(地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域分布高度集中,2014年底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20位的国家地区存量占总量的近90%,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为136.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11.1%。 1.5投资行业分布广泛,门类齐全,第三产业投资流量、存量均超七成。 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涵盖了国民经济的18个行业大类,按三次产业划分,投资流量占比分别为1.3%、25.3%和73.4%;2014年底三次产业存量占比分别为1%、24%和75%。投资存量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的行业有4个,依次分别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上述4个行业累计投资存量达6867.5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77.8%。 1.6并购项目亮点突出,但传统采矿领域交易金额大幅下降。 2014年,中国企业共实施对外投资并购项目595起,实际交易总额569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324.8亿美元,占并购交易总额的57.1%。涉及制造业、农林牧渔业等领域的对外投资并购亮点突出。同时受大宗商品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采矿业并购金额虽仍保持首位,但从上年的342.3亿美元大幅下滑到179.1亿美元,同比下降47.7%。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 蒋冠宏蒋殿春 内容提要: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替代还是促进了出口?针对该问题,本文利用数 据匹配法为—年家有对外直接投资的工业企业找到可供比较的对照组, 运用倍差法(实证检验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经 过检验本文有如下发现:第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促进了企业出口;第二,与其它投资动机相比,商贸服务类投资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第三,与其它东道国相比,投资高收入国家的“出口效应”最为明显;第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先上升后下降,呈 现倒“”型;第五,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增加了出口的深度边际,也扩展了出口的广度边际。因此通过本文的微观数据检验,深化了对该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出口马氏距离匹配倍差法 一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备受关 注(,。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年中 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当年流量和存量的和,分列全球第位和第位。伴随 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和企业实力增强,我国企业正全方位融入国际市场和参与全球竞争。截止 年底共有约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万家分布在全 球个国家(地区)。 国际直接投资(,是替代还是促进了母国出口一直是该领域的热 点话题。在我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的背景下我们自然要问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替代还 是促进了企业出口呢?因此本文的核心问题是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促进还是替代了企业 出口?针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已经有部分文献从宏观数据角度进行了研究。如项 本武(、谢杰和刘任余以及张春萍(等。然而鲜有文献从微观企业角度来探讨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企业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主体。基于利润最大化,水平型直 接投资的企业在出口和直接投资之间权衡决策,而垂直型直接投资的企业则根据要素成本在不同 国家布局生产。传统理论预期水平型直接投资替代了出口,而垂直型直接投资促进了出口(;。我国是后发型经济体,企业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才刚刚起步。因此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可转移所有权优势”并不明显。所以,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 投资有自身特点。据商务部统计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有四种动机,分别为商贸服务、当地 生产和销售、技术研发和资源开发。上述投资动机具有后发型经济体的明显特征。这也是我国企 业依据自身优势参与全球竞争的特定表现。因此用传统水平或垂直型直接投资来界定我国企业 蒋冠宏、蒋殿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1-12-30T14:49:28.903Z 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赵囡囡卢进勇 [导读] 198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企业国际化经营,进一步加快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 ■ 赵囡囡卢进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FDI 研究中心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过30 多年的发展,经历了萌芽、起步、起飞、发展四个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量、行业结构、方式、主体、区域都呈现出了一些特点,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提出调整,以促进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发展。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发展情况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始于70 年代末,可谓起步较晚,历经30多年的发展,对外投资数量逐渐增加,投资区域不断扩大,投资领域日渐多元化。从投资数量、区域和行业领域的变化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1979 年—1991 年:萌芽阶段 1979 年中国实施对外开放以后,中国开始尝试性的对外直接投资。外贸公司、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分别凭借自身的外贸特许经营和国际经济合作与对外经济援助等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先行者。这一时期由于中国企业尚不具备明显的对外投资优势,加之外汇短缺、国家在外资政策的运营方向上主要偏重于对外引资,并不鼓励对外直接投资,缺少对海外投资的政策鼓励。 (二)1985 年—1991 年:起步阶段 1985年以后,政府逐步意识到对外投资对于经济体制改革、产业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推动作用,先后制定了对外直接投资审批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198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企业国际化经营,进一步加快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 这一时期政府和企业日益重视对外直接投资,各种对外投资的规范性政策和制度得到了健全和完善,对外投资的业务流程和机制得到确立。与此同时,有相当数量的国有大型企业积极向外投资,开展跨国经营。 (三)1992 年—2000 年:起飞阶段 1992 年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转折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发表和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进一步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成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推动力。 这一阶段中国在海外平均每年投资新建企业达到了280 家,对外直接投资区域也扩大到了12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扩展到加工装配业、进出口贸易、工程承包、交通运输、咨询服务、百货商店、旅游业、餐馆、林业、矿业、渔业等各行业。 (四)2001年以后:发展阶段 在中国GDP 规模不断扩大和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了“走出去”战略,鼓励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国入世更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条件。 这一阶段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稳定、高速、持续增长的阶段。一方面加入WTO为中国企业迈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秩序接轨创造了高效、透明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企业的成长壮大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中国企业开始逐步将“边际”产业对外转移,将“上游”产业引入国内,进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点 (一)投资数量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量成阶段性变化,不同发展阶段对外投资数量差距较大。1984年之前对外投资流量不超过1亿美元,存量仅有2.71 亿美元。自1985 年开始对外投资显著增加。自1992年起,中国对外投资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对外投资流量平均增速26.92%,存量平均增速21.75%。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20世纪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有所下降,2000 年下降到9.16 亿美元。但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对外投资增速明显加快,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超过500 亿美元,2010年更是达到680亿美元。 (二)投资行业 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对外投资的行业多元化发展。2003年中国对外投资涉及8个行业,且投资相对集中,采矿业占48.4%,制造业占21.8%,批发零售业占12.6%,其行业不足10%。截至2009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涉及15个行业,其中采矿业、制造业、零售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的比重都有所增加,各行业的投资趋向均衡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与对策

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必然会面临着投资风险的问题, 这些风险既有来自企业外部的,也有来自企业内部的。主要 的风险有 : (一)经营风险 即由于企业经营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机制体制存在的问题,给企业经 济活动造成损失的可能。经营风险可分为市场环境变化方面的风险和企业自身机制 体制方面的风险。市场环境变化方面的风险(又称为商业风险)包括市场需求风险、资金链条风险、以及汇率风险等等。市场需求风险是指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 由于市场需求出现变化而导致投资收益下降的可能。资金链条风险是指对外直接投 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资金断裂所承担的风险。这需要企业做好现金管理工作,选择 恰当的融资方式。汇率风险是指外汇汇率的变动对国际企业跨国经营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如国际收支状况、 GDP增长、相对通货膨胀率、利率、外汇储备等。企业自身机制体制方面的风险是指企业自身治理结构、机制体制 不完善所产生的风险。 (二)政治法律风险 即因突发性政治事件的发生或者法律制度的不确定性,直接引起东道国投资 环境的变化,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金流量、利润和其他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政治法律风险本质上是“与东道国政治法律有关的、人为的、投资者无法控制的风险”。政治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战争和内乱风险、国 家主权风险、征收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法律制度风险。战争和内乱风险主要是 指东道国参与的任何战争或者在东道国内发生的革命、暴乱和恐怖活动等,使外 国企业的投资、生产经营遭到严重影响。国家主权风险是指国际经济往来活动中 与参与国国家主权行为密切相关的特殊风险。征收风险指的是东道国政府对外资企 业实行征用、没收或国有化的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是指由于东道国有意或无意变 更政策而可能给外国投资者造成的经济损失。此外,东道国市场的开放程度以 及在投资区域和行业等方面实行的限制或鼓励政策也会影响投资者的收益。东道国 法律制度风险主要是指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由于东道国法律制度的不 健全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法律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主要发生在一些发展中国家 以及转型国家 (三)社会风险 即与东道国的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与态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给企 业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文化差异不单指企业文化,还包括民族文 化以及东道国企业的管理风格、行为差异以及思维差异等。一些企业对外直接投 资过程中,由于缺乏跨国经营经验,对当地的法规、风俗和文化了解不深,在国

200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介绍

前言 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全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工作,客观、真实地反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际情况,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加强对我国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活动的宏观动态监管,为各级政府管理部门掌握情况、制定政策、指导工作以及建立我国资本项目预警机制提供依据,2002年12月原外经贸部(现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共同制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外经贸合发[2002]549号)。制度所涉及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统计原则及计算方法等是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外国直接投资的基准定义》(第三版)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为基础建立的。制度规定,境内投资主体所属行业类别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执行,境外企业所属行业类别参照执行;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统计也包括境内投资主体对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的投资。 国家统计局为《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有关指标及统计方法等设定方面做了大量的指导,铁道部、司法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等部门在2003年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数据收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第一次对社会公众发布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打下了基础,深表感谢。 本公报所发布有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均为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对其他国家(地区)及中国内地的直接投资。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概况 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29亿美元,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投资净额为28.5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5.5%; 截至2003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334亿美元, 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累计对外直接投 资净额332亿美元。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发布的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总额为6470亿美元,存量为 68660亿美元,以此为基期进行测算,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 资分别相当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的0.45%和0.48%。

中国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案例分析

中国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案例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趋向全球化、自由化、知识化发展,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引进来”措施,并收到了巨大的成效后,政府政策又逐渐向“走出去”的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发达国家的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这让中国企业有了更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遇,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也常常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本文将以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成功案例来分析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原因以及对自身影响。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背景: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86年,是国内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连续四年进入全国企业500强,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沃尔沃汽车公司创立于1927年,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 受金融风暴波及,福特公司债务缠身。严酷的国际背景带来的经济高压使福特急于放低身价出售沃尔沃。国际金融风暴只是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的经济并没有多大的影响。而吉利汽车公司汽车销量保持迅速增长,吉利战略转型不断深入,吉利的发展形势令人鼓舞,其增长远远高于行业标准。 我国加大金融对外高新技术投资的支持充分发挥其政策导向功能,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化项目的各个方面给予重点扶持;运用财政贴息方式,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支持高新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与产业化,使我国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为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提供了技术条件。 2010年8月2日,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伦敦宣布,已经完成对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按照规划,吉利收购沃尔沃后要力争在2011年前实现沃尔沃轿车公司扭亏为盈的目标。吉利并购沃尔沃被称为“蛇吞象”行为,并购背后的艰难是巨大的,吉利的每一步都存在变数,但吉利的成功却成为了既定的事实。 福特出售沃尔沃的原因: 沃尔沃轿车在被福特收购后销售额数年来一直下滑。国际上,主要汽车市场

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报告

第一篇发展概况篇 本篇全面总结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现状与特点,从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视角进行国际比较,并对中国对外投资合作的发展趋势与前景进行展望。 第一章发展现状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对外投资合作仍保持了较快增长,在众多领域取得新突破,成为对外经贸合作的亮点。 一、总体情况 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区域分布更加广泛,投资行业结构和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地方投资占比首次过半,投资合作方式呈现多样化,互利共赢效果显著,同时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对外投资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创下1231.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2%,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3大对外投资国。自2003年中国有关部门权威发布年度数据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连续12年快速增长。其中2010-2014年的年均增长速度达15.7%。截至2014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存量为8826.4亿美元,较上年大幅提高了33.6%。

图1-1:2002-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与此同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与吸引外资(FDI)首次接近平衡,中国即将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图1-2:2009至2014年中国双向直接投资对比图(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二)区域分布更加广泛

从洲别分布来看,2014年,亚洲依然是中国对外投资流量最大的地区,投资额达到849.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2.4%,占当年流量总额的69%。其中,流向中国香港的投资额为708.7亿美元,占中国对亚洲投资总额的83.4%。此外,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以及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也是中国在亚洲主要的投资目的地。 2014年,中国企业对北美洲、欧洲的直接投资增幅分别达到88%和82.2%,投资金额分别为92.1亿美元和108.4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比重分别为7.5%和8.8%,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其中英国、卢森堡、德国、荷兰等是中国在欧洲主要的投资目的地,而在北美洲,中国资本则主要流向了美国和加拿大。此外,由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投资环境持续保持较强吸引力,当年中国对大洋洲的投资流量为43.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8.6%。 图1-3: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洲别分布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 计公报》。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发展分析 摘要:20世纪80年代FDI(外国直接投资)在全球迅猛发展并成为促进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FDI大量涌入我国,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吸收FDI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企业也积极走出去,对外进行直接投资扩大我国的产品市场。为此,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我国采取更加合理的对策有效引导对外投资,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摘要:对外直接投资;FDI;全球化;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迅速地加入了全球贸易的大环境下,成为国际经济贸易领域极具活跃的国家。自我国加入WTO后,我国企业也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会积极“走出去”,打破单方被投资的局面,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因此,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以及发展困境,有利于我国合理的对策有效引导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利用我国企业特殊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更好地推动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快速发展。 二、目前中国FDI现状描述 2013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截至2013年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257亿美元。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继续高速增长,创下1231.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2%。自2003年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实现了连续12年的增长,2014年流量是2002年的45.6倍,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7.5%。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吸引外资仅差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 1.高速发展,但差距依旧明显。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近几年发展迅猛,2014年创下对外直 接投资的历史最高值1231.2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吸引外资仅差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但是与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相比较显示出了极大差距。 2.对外投资行业分布广泛,但是投资领域高度集中。这也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一大共性。 对外投资行业大多分布在服务也、资源业和制造业。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涵盖了国民经济的18个行业大类,按三次产业划分,投资流量占比分别为1.3%、25.3%和 73.4%;2014年底三次产业存量占比分别为1%、24%和75%。投资存量规模超过1000 亿美元的行业有4个,依次分别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上述4个行业累计投资存量达6867.5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 77.8%。 3.投资地域高度集中。我国对外投资遍布全球近八成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地域高度集中。 截至2014年底,中国1.85万家境内投资者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近3万家,分布在全球186个国家(地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域分布高度集中,2014年底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20位的国家地区存量占总量的近90%,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为136.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11.1%。显示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地域的高度集中度。 4.对外投资存量增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对外投资的存量规模也不断扩大, 首次步入全球前10行列。2014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8826.4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2221.6亿美元,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存量的份额由2002年的0.4%提升至 3.4%,在全球分国家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排名中较上年前进3位,位居第8,首次 步入全球前10行列。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案例分析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案例分析-----TCL 【TCL 经典案例】对于TCL公司而言,越南是其海外直接投资生产第一站,1999年TCL便到越南设厂生产彩电。当年越南国内市场彩电需求量为65万台左右,其国内生产能力已超过300万台。在这样一个拥有将近4倍过剩产能、竞争激烈的市场上,TCL历时不久便站稳了脚跟。从2001年开始,TCL越南公司年年盈利。2009年底,据TCL越南公司总经理王成介绍,该公司有员工300余人,年产彩电30万台(越南目前全年彩电销量160-180万台),工厂与贸易合计,年营业收入3000余万美元,彩电市场占有率在越南已经连续数年名列前三名,在越南市场属于知名品牌。分析其有利与不利之因素:有利因素:海外投资需考虑多方因素,总的说来就是考虑投资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因素、经济环境因素、政治环境因素、法律环境因素以及基础设施因素。一、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接壤,西南与老挝、柬埔寨交界,东面和南面临南海。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多优良港口。越南自然条件优越,又是世界第13人口大国,未来可望享受较长时间的“人口红利”。根据其最新人口普查数据,2009年4月1日人口近8580万,比西欧头

号人口大国德国还多约500万,且人口正处于“黄金结构”时期,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占66%,比非劳动年龄人口多近1倍,目前全国劳动人口4380万,占总人口的51.1%(中国驻越使馆经商处援引越南人口统计数据),且在数千年中国文化传统熏陶下越南国民勤奋程度在全世界位居前列,社会主义国家重视普及教育的传统使得越南劳动人口识字率高达96%。人口数量大,消费群体基数大,劳动人口多,素质也较高,劳动力资源充足,因此,越南的人口红利是实实在在。二、经济环境因素从20世纪90年代至2009年,越南历年实际GDP增长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2009年更是全世界仅有的12个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国家之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IMF,WEO Database)及《国际金融统计》(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数据,2000-2009年,越南GDP总量(按美元现价计算)从311.96亿美元上升到971.8亿美元,人均GDP(按美元现价计算)从402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723美元,2009年进一步上升至1132.6美元。至此,越南已经跻身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属于中低收入国家。2009年越南国内商品零售和服务业市场总收入为1197.5万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分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分布的影响 因素及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随着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的日益明显,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已日益加快。我国政府和企业也已开始重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问题,因此区位选择的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对区位选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别(地区)研究方面。在传统理论对于OFDI的分析基础之上,本文概述了到目前为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分布的基本特征,为了深层次的挖掘国别的演变,分析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分布的影响因素,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全文得出结论。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区位跨国公司

Abstract With the factors of production in the global configur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evident, the pac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been accelerating. China's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have also begun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problem, so the location choice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location choice of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country (region) research. In the traditional theo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OFDI, the paper outlines the date,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deep-level mining country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enterprises to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actors Chinese enterprises in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rends, combined with full text of the final conclusion. Key words:outward FDI,location ,MNC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