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骨骨折分型

跖骨骨折分型
跖骨骨折分型

BONE: METATARSALS(87)

Modifiers for metatarsals:

T, thumb toe (great) (1); I, index toe (2); L, long toe

(3); R, ring toe (4); S, small toe (5).

Location: Metatarsals(87)

Types:

1. Metatarsal proximal and distal

nonarticular and diaphysis non-

comminuted (87-A)

Groups:

1. Metatarsal,

proximal extra-

articular(87-A1)

2. Metatarsal,

diaphysis

noncommin-

uted(87-A2)

3. Metatarsal,

distal extra-

articular

(87-A3)

2. Metatarsal proximal and dis-

tal partial articular diaphysis

wedge comminution (87-B)

3. Metatarsal proximal and

distal complete articular

diaphysis comminuted

(87-C)

2. Metatarsal,

diaphysis

wedge

(87-B2)

2. Metatarsal,

diaphysis

comminuted

(87-C2)

1. Metatarsal,

proximal partial

articular(87-B1)

1. Metatarsal,

proximal

complete

articular (87-C1)

3. Metatarsal,

distal partial

articular

(87-B3)

3. Metatarsal,

distal com-

plete articu-

lar(87-C3)

M

ETATARSALS

Subgroups and Qualifications:

Metatarsal, proximal extra-articular (87-A1)

1.Noncomminuted (87-A1.1)

2. Comminuted (87-A1.2)(1) wedge

(2) complex

Metatarsal, diaphysis noncomminuted (87-A2)1. Spiral (87-A2.1) 2. Oblique (87-A2.2)

3. Transverse

(87-A2.3)

Metatarsal, distal extra-articular (87-A3)1. Noncomminuted (87-A3.1)

2. Comminuted

(87-A3.2)

A1

A2

A3

Metatarsal, proximal partial articular (87-B1)

1. Avulsion OR Split(87-B1.1)

(1) unicondyle medial

(2) unicondyle lateral

(3) coronal split volar fragment

(4) coronal split dorsal fragment 2. Depression(87-B1.2) 3. Split/depression(87-B1.3)

(1) unicondyle medial

(2) unicondyle lateral

(3) coronal split volar fragment

(4) coronal split dorsal fragment Metatarsal, diaphysis wedge (87-B2)

1. Spiral(87-B

2.1) 2. Bending(87-B2.2)

3. Comminuted wedge

(87-B2.3) Metatarsal, distal partial articular (87-B3)

1. Avulsion OR Split(87-B3.1)

(1) unicondyle medial

(2) unicondyle lateral

(3) coronal split volar fragment

(4) coronal split dorsal fragment

2. Depression(87-B

3.2) 3. Split/depression(87-B3.3)

(1) unicondyle medial

(2) unicondyle lateral

(3) coronal split volar fragment

(4) coronal split dorsal fragment B1

B2

B3

Metatarsal, distal articular (87-C3)

1. Simple articular/metaphysis (87-C3.1)

2. Simple articular/comminuted meta-

physis(87-C3.2)

3. Comminuted articular

(87-C3.3) Metatarsal, proximal articular (87-C1)

1. Noncomminuted articular and

metaphysis(87-C1.1)

2. Noncomminuted articular, commin-

uted metaphysis(87-C1.2)

3. Comminuted articular

(87-C1.3)

Metatarsal, diaphysis Comminuted (87-C2)

1. Segmental(87-C

2.1) 2. Complex comminuted(87-C2.2)

C1

C2

C3

跖跗关节骨折脱位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跖跗关节骨折脱位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定义] 跖跗关节脱位在足部脱位中占大多数。因第二跖骨基底深陷在由第一和第三楔骨所形成的陷窝内,故在脱位时多合并有楔状骨或跖骨基底部骨折。而且跖跗关节背侧关节囊薄弱,容易撕脱而致跖骨基底向背侧脱位。跖跗关节脱位时可以损伤足底动脉弓的足背动脉分支,使血供中断,导致前足坏死。所以,在整复前后,均应注意前足血液循环情况。[诊断] 一、诊断依据 (一)多有明显外伤史。如高处坠下或直接外力作用于前足,跖跗关节突然强裂跖屈,跖骨垂直位着地损伤史,或前足强力翻转内收损伤史。 (二)伤后足部或前足肿胀、疼痛,功能丧失。 (三)足跖部可见青紫瘀斑,横径增宽,患足较健侧稍缩短,弹性固定。常有足弓塌陷、翻转、外展畸形。足背可触及撬起的跖骨基底部。 (四)足部正、侧、斜位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并可判明是否合并骨折。

二、脱位分型 (一)同向移位型:脱位的五个跖骨基底部一致性同一方向移位。 (二)分离移位型:脱位的跖骨基底部与另外的跖骨分离。可以是两者都有脱位而成分歧性脱位;也可以是一部分跖骨基底部发生移位,而其他跖骨仍处于原位。 (三)多向移位型:脱位的跖骨由矢面观和冠面观均有移位。 [治疗] 一、手法整复固定 (一)手法整复方法:在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一助手持踝部,另一助手握前足作对抗牵引,术者站于患侧,按脱位类型作相反方向直接推挤跖骨基底部使之回复。如属分歧性脱位,则用两手掌手叩挤手法以复位。 (二)固定方法:复位后,常规皮肤消毒,铺巾,用经皮钳夹固定,钳夹内侧齿抵于第一跖骨基底部内侧或第一楔骨内侧,外侧钳齿抵于第三跖骨基底部位外侧,钳柄加压即可起到有效固定。也可用二~三枚克氏针经皮固定之;尔后用短腿石膏固定足踝于功能位三~四周。 二、切开复位内固定:适用于新鲜脱位手法不能复位者。采用连续硬脊膜外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上止血带。取足背

单发跖骨骨折临床路径

单发跖骨骨折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单发跖骨骨折(ICD-10:S92.301) 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ICD-9-CM-3:79.3701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足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3.辅助检查:足部X线片显示单发跖骨骨折。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9 2.301跖骨骨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闭合性跖骨骨折,有手术指征。 4.除外病理性骨折。 (四)标准住院日。 8-16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胸片、心电图;

(6)单足正侧斜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 (2)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情相关科室调整血糖; (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也可视情况采用其他固定方式。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术前半小时及术后24小时预防应用抗菌素。 (八)手术日。 为入院第3-5天。 (九)术后恢复。 4-16天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

股骨应力性骨折

股骨应力性骨折 股骨作为体内最大的骨骼,具有数十种肌肉附着并维持其功能。因此,它在几个位置容易受压力伤害。应力损伤(包括应力反应和应力性骨折)表示由于训练超负荷导致的逐渐结构折衷(从水肿到明显的皮质骨折)。应力性骨折可能不完整或完整,无论是非移位还是移位。股骨颈应力性骨折被认为是并发症的高风险,尤其是移位;而股骨干应力性骨折风险较低。 临床解剖 最常见的股骨应力性骨折(股骨应力性骨折)涉及股骨颈和股骨近端轴。已经描述的其他股骨应力性骨折(按频率递减的顺序)包括股骨远端,髁上和髁区以及股骨头损伤。 流行病学和风险因素 股骨应力性骨折并不常见。在病例系列中,它们占所有应力性骨折的1-25%。虽然确切的整体发病率尚不清楚,但报告发病率较高的观察性研究可能包括更多参与远距离跑步的运动员。虽然较小的系列报告说股骨应力性骨折在军事训练中比运动员更常见,但数量较多的研究显示两组的比例相当。在大多数研究中,股骨颈损伤比股骨干骨折更常见,虽然这一发现并不一致。 损伤机制-过度使用应力性骨折,无论位置如何,都有共同的潜在损伤机制。由于反复工作负荷的压力,局部骨代谢变得不平衡,并且骨形成不能充分补偿增加的骨吸收。这会导致骨水肿和微骨折。这些可能反过来传播并产生坦率的皮质破坏(平片上的透明线)。这种病理过程可导致完整(经皮质)甚至移位的骨折。肌肉疲劳可能有助于这一过程。如果肌肉功能因疲劳而受损,则其在控制运动和

减少冲击时的保护作用会丧失,从而对骨骼产生更大的压力。 与应力性骨折有关因素: 身体素质低下,体力活动量和强度突然增加,饮食中钙含量低;骨骼健康不佳,生物力学不良 特定伤害类型的常见介绍包括: 股骨颈应力性骨折通常伴有模糊的前腹股沟疼痛,随着运动或长时间站立而发展或恶化。准备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跑步者通常会在训练阶段产生这样的疼痛,包括跑步超过两小时。更有经验的跑步者在试图在比赛之间恢复时间不足的情况下背靠背马拉松时会经历这种痛苦。 股骨干应力性骨折伴大腿深痛。虽然不是局灶性的,但疼痛最常发生在大腿近端三分之一的内侧部分。疼痛随着活动而增加,并且可能在膝盖中辐射或甚至占主导地位。 远端股骨应力性骨折更容易引起股骨远端压痛或膝关节疼痛。 诊断 股骨应力性骨折(股骨应力性骨折)的明确诊断是通过影像学检查,通常是平片或磁共振成像(MRI)。初步临床怀疑的诊断依据的是历史,这通常涉及最近训练量或强度的增加,最常见于跑步者或新兵,以及暗示性体检结果,如正跳和支点测试。但是,病史可能有限,检查结果不清楚。平片通常是非诊断性的,特别是在受伤的早期阶段。通常,磁共振成像需要建立诊断并区分近端轴和股骨颈的

踝关节骨折分类系统(Lauge-Hansen分型)

踝关节骨折分类系统(Lauge-Hansen分型):一种评估系统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Los Angeles County-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Medical Center, 1 200 N. State St., Los Angeles, CA 90033. Address reprint requests to D. M. Forrester 1950年Lauge-Hansen医生依据损伤时足的位置和导致畸形的暴力提出了踝关节骨折的分类系统。骨科医生广泛应用这个系统,但是放射学科医生通常不应用这个分类系统。作者提出一种系统能够快速评估90%-95%病例的损伤机制。发现骨折并对损伤进行分类并能够做出韧带损伤的诊断。以腓骨骨折为依据,可以立即发现四种类型的损伤:旋前-外展型,旋前-外旋型,旋后-内收型,旋后-外旋型。随后评估内踝骨折和后踝骨折,确定损伤的程度和韧带撕裂的部位。1950年Lauge-Hansen依据损伤时足的体位和所受外力对踝关节损伤进行分类1,2。他的研究性工作已经被广泛应用,作为评估踝关节损伤的依据。 通过将尸体足固定在板上,给予不同的应力,Lauge-Hansen 建立了四种类型的踝关节损伤类型:旋前-外展型,旋前-侧旋型(外展),旋后-内收型,旋后-侧旋型(内翻)。双词语命名的第一个词指受伤时足处的位置;第二个词语是指发生变形的暴力。他发现对于踝关节的暴力造成的韧带和骨骼的损伤是按照可以预测的顺序发生的。如果暴力在发生顺序任何一点停止,导致不完全的系列损伤3,4。因此如果知道受伤时足所处位置和所受暴力的方向,可以在X线片上对不能显现的韧带损伤和明显的骨折作出评估。 尽管应用Lauge-Hansen分型可以作出精确的和复杂的放射学报告,但是为什么没有被广大放射学科医生普遍应用呢?为什么一直应用单纯描述性词语例如“内踝骨折”或“三踝骨折”作为诊断呢?单纯内踝骨折可能反映旋前或旋后损伤。与之相似,“三踝骨折”可能是旋前-侧方旋转或旋后-侧方旋转损伤的末期。如果骨折复位以发生损伤的暴力为反方向,判定损伤机制是重要的。不幸的是,当病人发生踝部骨折时,通常不能表述事故发生时足所处的位置。与实验情况不同,放射医生必须从骨折特异性位置和形态重建信息。 应用Lauge-Hansen分型我们设计了一种规则系统可以快速评估损伤机制。识别踝部骨折块的数量能够证实损伤是否完全或在中间停止。从这方面信息,从骨折类型可以推断出韧带损伤情况。四种损伤机制 内旋-外展 当足内旋时,距骨在踝穴内外展这导致牵引内侧结构并压迫外侧结构(图1A)。然后按顺序发生对骨骼和韧带的损伤: 1度损伤:内踝横行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裂 2度损伤:前方和后方胫腓联合韧带撕裂并由后踝骨折。 3度损伤:弯曲形腓骨骨折,通常在踝关节以上(图1B)。 腓骨短斜形骨折从内侧向外侧向上行走,角度不是陡直的,在前后位片上看的最清楚。当内踝骨折时,变为横行走向。 踝关节的前后位片(图1C)表明了由旋前-外翻暴力对外踝结构产生影响时导致的斜形骨折。内侧踝穴增宽确立了三角韧带撕裂。存在短斜形骨折表明是3期的内旋-外翻损伤。通过推理,在侧位片上尽管没有后方骨折,但是后方胫腓韧带很可能撕裂。

疲劳性骨折

最早被提到的疲劳性骨折是发生在1855年的普鲁士军队里,当时是出现在新兵的跖骨上,被人们称之为“行军性骨折”。而近年来由于休闲和竞技运动的人口剧增,这个以往只发生在新兵身上的疲劳性骨折也普遍地在一般人及运动员的身上出现。 疲劳性骨折或称压力性骨折主要是指骨骼在长期反复的操作下无法承受猛烈的压力而导致骨骼部份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现象。它是由于过度使用的结果而造成骨骼疲劳衰弱的情形。 疲劳性骨折的形式 以下是疲劳性骨折四个基本的型式: 1.斜线式(obliquefracture):是最常见的种类。 2.压迫式(compressionfracture)。 3.横断式(transversefracture):因为有可能会移位,所以最危险。 4.纵向式(longitudinalfracture):此种型式非常罕见。 疲劳性骨折的好发部位 大部份疲劳性骨折的发生部位是在承受身体重量的骨骼上,如下肢骨骼,但这并不表示其它的地方就不会有疲劳性骨折。一些经常受肌肉力量反复作用于其上的骨骼,如肱骨,也会有疲劳性骨折的产生。通常最易发生疲劳性骨折的地方依序是:胫骨、跗骨、跖骨、股骨、腓骨和种子骨;而其它可能会发生疲劳性骨折的地方尚有:腰椎、肋骨、肱骨、桡骨和尺骨。 不同的运动常见的疲劳性骨折的部位 不同运动形态所引起的疲劳性骨折的位置也不同,但一般来说,较易发生疲劳性骨折的运动还是长跑。

【症狀】 疲勞性骨折的症狀會在病症開始的二到三週內逐漸地顯現出來,並且和其他因過度使用所造成的慢性傷害的症狀很類似,但是疲勞性骨折的症狀會停留在同一處且較劇烈。患者會抱怨患處痛,而且疼痛通常集中在受傷的地方,但傷處若是位於較深處的構造,例如股骨,則疼痛 會有擴散的情形。

运用生物力学浅析胫骨应力性骨折与暴力性骨折

运用生物力学浅析胫骨应力性骨折与暴 力性骨折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胫骨骨折是常见现象,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壮年身上,多为直接暴力所致,应用材料力学的观点,结合胫骨的结构特点和承受负荷的应力,对胫骨骨折予以力学分析。表明“压缩弯曲负荷”和剪力“突变”是导致胫骨应力性骨折和暴力性骨折的主要原因,为预防胫骨骨折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暴力性骨折应力性骨折材料力学预防措施 运动性骨折在专业运动员训练及比赛中较为常见,是运动员损伤中较为严重的急性骨折,其危害性较大,影响训练和健康。下肢胫骨骨折是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运动损伤,这种损伤较多发生在以跑跳、足球及冰雪运动为主的运动项目。本文结合有关文献,从生物力学角度对下肢胫骨骨折机理予以初步分析,为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一、骨折形式——应力性骨折与暴力性骨折 (一)应力性骨折

应力性骨折又称疲劳性骨折,是运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运动损伤。这种损伤的特点是运动训练中的疲劳与过度疲劳未得到恢复而产生的,多见于从事中长跑的运动员,其次为短跑、跳跃、球类等项目的集训阶段,初期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仅感觉到局部轻痛(称为骨膜炎),以后逐渐加重,影响功能,若不及时治疗,可发生骨折移位,出现畸形改变。 (二)暴力性骨折 暴力性骨折可分为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两种。直接暴力是直接打击碰撞,可造成小腿胫骨的横型、粉碎性或多段骨折,多发于足球中的铲球、蹬踏动作中。间接暴力常见于生活和运动中,造成螺旋型、长斜性骨折,骨骼的扭转负荷,就属于间接暴力。 二、材料力学基础及骨的力学特性 力是人体产生的动力源泉,是构成人体应力性骨折和暴力性骨折的最基本因素。 (一)应力、应变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应力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其内部产生一种抵抗这种外力的力,这种力引起材料内部结构的改变,实际上是一种由外力引起的内力,在数值上是单位截面上内力的大小。当物体要承受压缩负荷时其内部产生的应力为“压应力”;受拉伸负荷为“拉应力”。

单发跖骨骨折临床路径2016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单发跖骨骨折临床路径 (2016 年版)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单发跖骨骨折(ICD-10:S92.301) 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ICD-9-CM-3:79.3701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 年制和7 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足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3.辅助检查:足部X 线片显示单发跖骨骨折。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9 2.301 跖骨骨折疾病编 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 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闭合性跖骨骨折,有手术指征。 4.除外病理性骨折。 (四)标准住院日。 8-16 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胸片、心电图;

(6)单足正侧斜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2)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情相关科室调整血糖; (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也可视情况采用其他固定方式。(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术前半小时及术后24 小时预防应用抗菌素。 (八)手术日。 为入院第3-5 天。 (九)术后恢复。 4-16 天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

距骨及踝关节骨折分型讲解

距骨骨折的Hawkin 分型: I 型:距骨颈无移位骨折。 Ⅱ型:距骨颈移位骨折,伴有距下关节脱位。 Ⅲ型:距骨颈移位骨折,伴有距下关节或胫距关节脱位。 Ⅳ型:距骨颈移位骨折,合并胫距、距下及距舟关节脱位。 踝关节骨折的AO 分型: Slide 1 分型 AO 分型 AO 根据外踝损伤的情况,将踝关节骨折分为A 、B 、C 三型,这三型中又有不同亚型,以1,2,3等数字代表由于踝关节骨折特有的复杂性及其区别于垂直压缩Pilon 骨折的必要性,AO 将踝关节骨折编码为44 Slide 2 A 型:韧带联合平面以下腓骨骨折(韧带联合下型) A1---单纯腓骨骨折 A2---合并内踝损伤 A3---合并后内侧骨折 B 型:韧带联合平面腓骨骨折(经韧带联合型) B1---单纯腓骨骨折 B2---合并内侧损伤 B3---合并内侧损伤及胫骨后外侧骨折 C 型:韧带联合平面以上腓骨骨折(韧带联合上型) C1---单纯腓骨干骨折 C2---复合性腓骨干骨折 C3---近端腓骨骨折 Slide 3 A 型:韧带联合下型足在旋后的位置内收的暴力作用于距骨,导致外侧结构紧张而最先受累。它可以是外侧韧带断裂、骨韧带撕脱或外踝在胫骨关节面水平或稍下的横行骨折。如果致畸型的暴力持续作用,距骨将倾斜,导致内踝的剪切压缩骨折。 Slide 4

B 型:经韧带联合型最常见的损伤类型发生在足旋后位上,受到一个轴向的压力。由于距下关节沿着倾斜轴心运动,足的内翻导致距骨的外旋。首先腓骨超负荷发生斜型骨折,骨折线由前向后,从踝关节水平向近端延伸。距骨进一步外旋,并向后方移位,导致后联合韧带损伤或后踝骨折。最后由于距骨向后半脱位,内侧结构受损,导致三角韧带损伤或内踝横向骨折。 Slide 5 C 型:韧带联合上型损伤发生于足旋前位,内侧结构紧张,外旋的力量作用于足部。内侧结构首先受损,表现为三角韧带断裂或内踝撕脱骨折。这样,距骨的内侧壁便可以向前移位。距骨外旋,迫使腓骨沿其纵轴旋转扭曲,导致前联合韧带,然后是骨间韧带的断裂。这时,旋转的距骨脱离了位于内侧的胫骨,腓骨与胫骨分离,导致后联合韧带的断裂(少数可以发生后踝的撕脱骨折)。最后,腓骨干间接骨折,骨折的水平取决于骨间膜向近端撕裂的程度。

“应力性骨折”并非运动员专利

“应力性骨折”并非运动员专利 其实应力性骨折不但发生在运动员身上,新兵、军训的大学新生和喜欢运动的老人,都是应力性骨折的高发人群。 特殊人群易应力性骨折 所谓应力性骨折又称疲劳性骨折。“它往往由于长期、反复的轻微暴力集中作用于骨骼,日积月累之下,骨骼便出现连续性中断或塌陷变形。”市民常见的骨折多是指急性骨折,多是由于外伤或单次暴力因素瞬间作用发生的,两者有明显不同。 值得警惕的是,应力性骨折通常都缺乏明确的致伤原因和起病时间,而且骨折形态改变轻微,非常容易漏诊和误诊。应力性骨折多发生在身体承重部位,如小腿胫腓骨和足部,对足部承重较多的运动员,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网球运动员,以及田径、体操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新兵和军训的大学新生也是高发人群,此外,喜欢运动而又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人,也容易发病。 高危人群可自查 以上高危人群反复出现运动后膝、踝或足部疼痛,站立、行走困难,坐卧休息后疼痛缓解,即应怀疑应力性骨折。就诊时专科医生除了详细体检、拍摄X 线片外,有时还需CT或磁共振(MRI)协助确诊。 应力性骨折起病隐匿,很容易与运动后疲劳、软组织损伤相混淆。提供一个自查的办法:经常跑步的人如觉得小腿处局部疼痛,在休息和走路的时候,疼痛并不严重,只有跑起步来才感觉疼痛加剧,这可能意味着发生了应力性骨折。 预防发生是关键 应力性骨折治疗周期长,容易复发,而且会造成创伤性关节炎,降低运动员患者的运动寿命和成绩,因此,预防发生是关键。

预防上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运动量大、对抗性强的运动需要佩戴合适的护具,如护膝、护踝等,运动鞋除了适足外还要适应运动类型;其次,前期的准备活动要充分,并有针对性地加强下肢负重部位的协调训练;另外,运动量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当肌肉过度疲劳后,不能及时吸收碰撞所产生的震动,就会增加骨折风险。 而对于经常步行或锻炼的市民来说,最好选择运动鞋或者休闲鞋,选择路面平整的地方进行锻炼,避免脚部受伤。老年人要注意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锻炼更要因人而异,强度适量,避免过度疲劳。

跖骨骨折分型

BONE: METATARSALS(87) Modifiers for metatarsals: T, thumb toe (great) (1); I, index toe (2); L, long toe (3); R, ring toe (4); S, small toe (5). Location: Metatarsals(87) Types: 1. Metatarsal proximal and distal nonarticular and diaphysis non- comminuted (87-A) Groups: 1. Metatarsal, proximal extra- articular(87-A1) 2. Metatarsal, diaphysis noncommin- uted(87-A2) 3. Metatarsal, distal extra- articular (87-A3) 2. Metatarsal proximal and dis- tal partial articular diaphysis wedge comminution (87-B) 3. Metatarsal proximal and distal complete articular diaphysis comminuted (87-C) 2. Metatarsal, diaphysis wedge (87-B2) 2. Metatarsal, diaphysis comminuted (87-C2) 1. Metatarsal, proximal partial articular(87-B1) 1. Metatarsal, proximal complete articular (87-C1) 3. Metatarsal, distal partial articular (87-B3) 3. Metatarsal, distal com- plete articu- lar(87-C3) M ETATARSALS

跖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知情同意书

XXX中医院 跖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 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 医生已告知我患有,需要在麻醉下进行 手术。 手术潜在的风险和对策 医生告知我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具体的治疗方式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医生告诉我可与我的医生讨论有关我手术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讨论。 1.我理解任何手术麻醉都存在风险。 2.我理解任何所用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包括轻度的恶心、皮疹等症状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我理解此手术存在以下风险和局限性: 1)麻醉意外,严重者可致休克、猝死等甚至危及生命; 2)根据术中情况变更术式或内固定方式; 3)术中损伤神经、血管及邻近器官,如运动神经损伤致相应肌肉功能失支配,引起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残疾;皮 神经损伤致相应部位麻木疼痛;血管损伤导致大出血,严重者可致休克,肢体缺血性挛缩甚至危及生命。 4)围手术期心、肺、脑血管等意外或猝死等出现: a)脑出血或脑栓塞,神志不清,昏迷等甚至死亡; b)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血压降低,休克等甚至死亡; c)肺栓塞,呼吸功能障碍,呼吸衰竭等甚至死亡; 5)伤口并发症:出血、血肿、裂开、不愈合、感染,瘘管及窦道形成;各种原因伤口不能一期闭合,需植皮、 皮瓣移植、手术或延迟关闭等;皮肤坏死;术后切口或创口部疤痕形成,甚至可能形成增殖性疤痕或疤痕疙瘩。 6)术中止血带及尿管并发症出现,如:损伤皮肤,血管神经等损伤,尿管脱落,损伤尿道、膀胱等。 7)骨折固定的意外及相关情况,需行二次或多次手术: a)骨折碎裂、移位较重,骨折对位对线不满意,骨折畸形愈合,术中、术后可能需辅助外固定或牵引治疗, 双下肢不等长,术中骨折复位固定困难,脂肪栓塞可能,严重可致生命意外; b)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异物反应,骨折延迟、畸形愈合或骨折不愈合,需二次植骨治疗可能; c)术后肢体功能恢复不满意,缺血性肌挛缩,邻近关节僵硬,僵直,异位骨化,疼痛,活动受限,创伤性 关节炎;远期行踝关节融合或置换可能。 d)骨折碎裂较重,影响血供,并发缺血性骨坏死。 e)术后伤口感染,关节腔感染,骨髓炎,需进一步治疗,灌洗、清创等; f)若术中植骨,术后植骨可能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植骨块可能移位。自体取骨处可能疼痛、麻木,继发骨 折,感染,人工骨可能存在愈合困难,吸收,排异反应,感染,需进一步治疗可能。 g)外固定支架骨针针道继发感染,甚至骨髓炎,针道部疼痛、渗血等症状,甚至周围软组织继发坏死。 h)术中或术后发现合并韧带(下胫腓联合韧带,内外侧副韧带等)、软骨等损伤,无法一期修复,需再次 或多次手术可能。 i)术中韧带重建,修复,软骨碎片切除、修复可能。 j)术中辅助关节镜探查、修复可能。 8)术后因长期卧床或肢体制动可能出现坠积性肺炎、褥疮、废用性骨质疏松、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泌尿系感染、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严重者肺栓塞,甚至死亡; 9)术后可能因压迫性或废用性骨质疏松,或者其它意外暴力导致创伤部位再骨折;

长时间运动过猛 当心疲劳性骨折

长时间运动过猛当心疲劳性骨折 暮春时节,风景秀丽、舒适宜人,正是进行登山、跑步、徒步行走等户外运动的好时机。然而,有些人无法享受这运动的乐趣。长期运动后,他们会出现足部、腿部、腰部等部位的疼痛。最后,不得不到医院就诊,而检查结果往往是疲劳性骨折。 ?u先生今年35岁,是一名业余长跑爱好者。前段时间,邹先生报名参加了当地的马拉松赛,准备在比赛中大展身手。为了取得好成绩,邹先生自报名便开始每天跑步15公里,风雨无阻。然而,一周前,邹先生发觉右脚的前脚掌有些疼痛和红肿。在医院拍片检查后并无大碍,医生建议他休养几天。但是,邹先生并未听从医生的建议,继续每天1 5公里的长跑练习。几天前的早晨,才跑了一会的邹先生突然感到右脚前脚掌疼痛难忍,不但无法继续跑步,甚至连走路都很困难。 无奈之下,邹先生再次来到医院就诊。×光片检查显示,邹先生右足的第二跖骨骨折。医生认为邹先生的情况应该属于疲劳性骨折。“在跑步中并未崴脚和摔跤,怎么还会骨折呢?”邹先生对此十分不解。 主因:局部反复的损伤

为什么长时间运动会导致疲劳性骨折呢?疲劳性骨折与暴力引起的急性骨折不同,是反复受力损伤积累而成的,因此也称应力骨折,属于过度使用性损伤的一种。 人体在长时间进行一项运动时,局部骨骼反复集中受力而轻微损伤。具体表现为骨小梁骨折并随即修复,但如果在修复过程中继续受外力作用,可使修复受到阻碍,骨吸收增加。长期反复这一过程后,最终会因骨吸收大于骨修复而导致完全性骨折。虽然大部分疲劳性骨折的发生部位是在承受身体重量的骨骼上,如下肢骨骼,但这并不代表其他的地方就不会有疲劳性骨折。一些经常受肌肉力量反复作用于其上的骨骼,如肱骨也会有疲劳性骨折的产生。 通常最易发生疲劳性骨折的部位依次是:胫骨、跗骨、跖骨、股骨、腓骨;腰椎、肋骨、肱骨、桡骨和尺骨。 高发:军事训练和运动 疲劳性骨折是军事训练和体育运动中常见的损伤。在军事训练中,如果超强度训练或训练时姿势不当,则会导致骨骼应力集中的部位骨折。多发生于频繁的长跑、越野训练或单一科目的超负荷训练中。 在体育运动中,常见于足部承重较多的运动员,如篮球、足球、网球、田径、体操运动员等。 此外,部分经常坚持大运动量锻炼的中老年人,也是疲劳性骨折的高发人群。

趾骨骨折后期康复指南

趾骨骨折后期康复指南 一、伤情概况 总的来说,趾骨骨折是比较常见的骨伤。所以不需要有心理压力。 二、骨折愈合时期 骨折的愈合可分为三个阶段: 骨折早期,也称为血肿机化演进期,血肿由肉芽组织、纤维组织取代,此期需2周完成。伤后1~2周内,患肢局部肿胀、疼痛,容易再发生移位,筋骨正处于修复阶段。此期首要任务是消瘀退肿,加强气血循环,方法是使患肢肌肉做舒缩活动,但骨折部上下关节则不活动或轻微活动。 骨折中期,也称为原始骨痂形成期,膜内化骨的形成,形成内骨痂和外骨痂;软骨内化骨的形成,形成环状骨痂和髓腔内骨痂。一般需4~8周,骨折基本达到临床愈合,X线片可见骨折处四周有梭形骨痂阴影,但骨折线仍隐约可见。2周后患肢肿胀基本消退,局部疼痛逐渐消失,瘀未尽去,新骨始生,骨折部日趋稳定。此期首要任务是加强去瘀生新、和营续骨能力,防止局部筋肉萎缩、关节僵硬以及全身的并发症。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的舒缩活动外,并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逐步活动骨折部上下关节。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应由小到大,至接近临床愈合时应增加活动次数,加大运动幅度和力量。 骨折后期,也称为骨痂改造塑型期,原始骨痂改造成永久骨痂,骨髓腔再通,恢复骨之原形。一般需8~12周。组织学和放射学上的骨折痕迹完全消失。骨折已临床愈合,夹缚固定已解除,但筋骨未坚,肢体功能未完全恢复。此期任务应尽快恢复患肢关节功能和肌力,达到筋骨强劲、关节滑利。方法常取坐位、立位,以加强伤肢各关节的活动为重点,如上肢着重各种动作的练习,下肢着重于行走负重训练。期间可同时进行热熨、熏洗等。部分患者功能恢复有困难时,或已有关节僵硬者可配合按摩推拿手法,以协助达到活血舒筋活络之目的。 三、跖骨骨折综合征 1.跗跖部肿胀、疼痛,皮下淤血:肿胀多见于足背前外侧,组被动内、外翻时疼痛显着。 2.活动受限:患者前足着地困难,只能用足跟走路,呈现跛行。 3.压痛:足内翻扭伤时,骰骨与第4、5跖骨间压痛剧烈。 四、骨折愈合观念发展 骨折的治愈经历过了三个阶段的治疗观念转化,传统的AO治疗观念重点是骨头的坚强固定,而忽略了软组织缔部的修复。经过BO到CO的观点演变,现代的骨折治疗着重骨折稳固与软组织完整之间的平衡,同时应用中药促进骨折处血液

足底病(跖骨痛)中医临床路径

足底病(跖骨痛)中医临床路径 (2018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跖骨痛需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 一、足底病(跖骨痛)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足底病(TCD编码:BWC035) 西医诊断:跖骨痛(ICD编码:M77.4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骨伤科学》《足踝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拟定诊断标准。 ①前足第2~4跖趾关节单个或多个跖骨头下胼胝体形成,行走时疼痛加重,劳累后明显,休息后减轻,疼痛性质多为刺痛、胀痛、或隐痛等。 ②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 ③常见跖趾关节肿胀、压痛,遇寒则重,常伴有拇外翻、跖趾关节脱位以及锤状趾、叉状趾畸形等,舌暗,苔白,脉弦紧。 ④X线表现 足正位X线显示跖趾关节间隙正常或消失,脱位者近节趾骨基底部与跖骨头重叠,近节趾骨可向内或外倾斜。侧位X线显示脱位者可见跖趾关节背伸,近节趾骨脱位于跖骨头背侧,还可见到近端趾间关节屈曲等锤状趾表现。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西医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 ①主诉前足底疼痛,前足第2~4跖趾关节单个或多个跖骨头下胼胝体形成疼痛,行走时疼痛加重。 ②查体见相应跖骨头下方压痛。 ③跖趾关节可有肿胀、疼痛、压痛,常伴有拇外翻、跖趾关节失稳、脱位以及锤状趾、叉状趾畸形。 ④X线表现 足正位X线显示跖趾关节间隙正常或消失,脱位者近节趾骨基底部与跖骨头重叠,近节趾骨可向内或外倾斜。侧位X线显示脱位者可见跖趾关节背伸,近节

趾骨脱位于跖骨头背侧,还可见到近端趾间关节屈曲等锤状趾表现。 2.分期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将其分为四期: Ⅰ期:前足第2~4跖趾关节单个或多个跖骨头下疼痛,行走时疼痛加重,可见拇外翻。足X线显示跖趾关节间隙大致正常。 Ⅱ期:前足第2~4跖趾关节单个或多个跖骨头下疼痛,行走时疼痛加重,胼胝体形成,可见拇外翻。足非负重位X线显示跖趾关节间隙大致正常,负重位X 线显示跖趾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或足MRI显示跖板有损伤。 Ⅲ期:前足第2~4跖趾关节跖侧跖骨头下疼痛,胼胝体形成,跖趾关节失稳,压痛明显,偶见叉状趾畸形,可见中度拇外翻。足非负重位X线显示跖趾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负重位X线显示近节趾骨基底部与跖骨头稍重叠。 Ⅳ期:前足第2~4跖趾关节跖侧跖骨头下疼痛,常伴有跖趾关节失稳、脱位以及锤状趾、叉状趾畸形,影响正常行走,常合并有重度拇外翻。足非负重位X 线显示近节趾骨基底部与跖骨头重叠。 3.证候诊断 (1)风寒痹阻证 (2)气滞血瘀证 (3)痰湿阻络证 (4)肝肾不足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印发的“跖骨痛诊疗方案(2018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跖骨痛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跖骨痛的患者。 2.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 3.严重糖尿病病人;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严重的神经损伤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特别要注意足部疼痛的性质、部位,跖趾关节的活动度及其“筋出槽、骨错缝”的变化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