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压力观测

顶板压力观测
顶板压力观测

顶板动态监测系统

顶板动态监测系统 KJ616 "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环行总线结构,可涵盖全矿井多类型矿压参数监测。顶板动态监测系统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兼容井下通讯电缆、光缆专线、以太网络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监测参数包括:回采工作面支架作阻力检测、巷道顶板下沉量监测、锚杆载荷应力检测、岩层(煤层)内部应力(钻孔应力)检测四个方面。深度剖析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的科学原理为何? 具有可靠性和安全性高,免维护特性的智能化数字模型显示的传感器是新一代机械分离传感器更新,其具有光控制的数字显示,报警,体积小,操作方便等特点,成为目前矿山压力检测系统方面的一大技术指标与加工方案,在保持原有技术的基础上添加新元素,增加新感觉,为铸就最适合行业发展的技术设备奠定坚实空间。这不仅是追求的技术巅峰,更是为满足消费者与科技发展需要所必须深究的课题,相信经过我们的深度剖析,您会对该技术发展领域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其监测方法为:顶板离层仪的深、浅刻度读数等于移动量减初始值;当锚杆支护范围内顶板下沉时,顶板离层仪的深、浅两个基点的刻度都有变化,锚索支护范围内顶板下沉而锚杆支护范围内顶板不动时,顶板离层仪只有深基点刻度变化,若锚杆、锚索支护范围内的

顶板同时下沉时,顶板离层仪深、浅基点上的刻度都有变化,而深基点刻度的变化量即是顶板下沉量的总和。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的科学原理技术分析,前卫的技术思路,专注的行业发展,最严谨的技术方案,最有效的产品策略,质量坚实保障。 无线数据收发机让矿山压力监测神采飞扬 无线数据收发机是矿山压力监测系统中常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数据解析技术,不仅承接来数据交换中转站的作用,而且在保障整体技术前进的同时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该设备装在井下工作面与巷道交叉口,可随时根据采动需要调整安装位置与基站进行双向通讯,它既可接收井上下达的命令数据,也可主动向地面中心站发送采集数据信号。 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该技术的各种详情,为大家带来满意技术咨询。 1、低功耗设计,具备报警和通讯状态指示功能。 2、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体积小、重量轻; 3、收发频率:433MHz;防护等级:IP54; 4、防爆形式:矿用本质安全型,防爆标志为150℃。 系统结构与组成 "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环行总线结构,可涵盖全

车库顶板行车及各类堆载验算实例计算书

车库顶板行车及各类堆载验算实例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8、《混凝士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 二、设计数据(拟定,实际根据结构图纸) 地下室顶板板厚:300mm。 最大跨度为8.40m,无梁楼盖。顶板上设计回填土厚度为1.8m。 车库设计活荷载:5KN/m,消防车道荷载17.85KN/m2。 三、设计承载能力计算 1、査《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表A中A.1.4得:粘土 自重为18KN/m2 。 2、地下室顶板覆土1.8m每平方米荷载:18KN/m×1.8m=32.4KN/m2。 3、地下室顶板可承受荷载为:32.4KN/m+5KN/m=37.4KN/m(活载按恒 载计算,增大安全系数)。 4、根据拟定数据计算得顶板可承受恒荷载折算后为:37.4KN/m。 四、地下室顶板承载计算 (一)、车库顶板行车荷载 1、吊车、干混砂浆罐车、钢筋运输车、混凝土罐车作用下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的确定。根据各种车型荷载: (1)吊车 按20T吊车考虑,自重28吨,吊运钢筋每捆按5吨计,合计33×1.1,

总计37吨。(设计为恒载,将活载转化为恒载,下同) (2)钢筋运输车 按装30t考虑,车重15t,合计45×1.1=49.5吨。 (3)混凝土罐车及泵车 按装10立方米车考虑,混凝土罐车自重约15吨,10立方米混凝土按24 吨计,合计39×1.1=43吨。 (4)干混砂浆罐车 按装15立方米车考虑,车自重约20吨,砂浆25吨,合计45×1.1,总 计50吨考虑。 综上荷载按50吨考虑,车型按混凝土罐车考虑(増大安全系数) 混凝土罐车车轮距图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C.0.6:连续梁板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可按单跨简支计算。但计算内力时,仍应按连续考虑。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2012附录C.0.4:单向板上局部荷载(包括集中荷载)的等效均布活荷载qe=8Mmax/bL2式中 L----板的跨度 B----板上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 Max----简支单向板的绝对最大弯矩,按设备的最不利布置确定。按罐 车后车轮作用在跨中考虑,后轮均作用在一个共同的平面上,轮胎着地尺寸为0.6m×0.2m,后车轮作用单侧荷载取25T,前车轮作用荷载不计,(偏安 全考虑): Mmax=FL/4=525KN.M 2、设计计算

煤矿顶板动态在线监测系统

煤矿顶板动态在线监测系统 疏礼春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安全装备技术研究分院,北京100013) 摘要:针对煤矿顶板灾害多发及人工监测不及时问题,设计了一种煤矿顶板动态在线监测系 统;详细介绍了该监测系统的技术原理、组成结构、功能模块及应用效益。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 实现了顶板压力、位移、应力监测数据之间的融合和可视化分析,可对煤矿顶板安全隐患进行快 速、准确的预警、预报。 关键词:煤矿;顶板压力;在线监测 中图分类号:TD7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3-496X(2012)10-0092-02 Roof Dynamic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in Coal Mine SHU Li-chun (Research Branch of Mine Safety Equipment Technology,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100013,China)Abstract:For the problems that there are much more disasters in coal mine roof and the artificial monitoring roof are not in time,the paper designs a kind of roof dynamic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in coal mine and introduces the technical principle and basic struc-ture,function module and the application efficiency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in detail.Practical application shows that the system real-ize the fusion and visualized analysis among roof pressure,displacement,stress monitoring data,which can provide rapid and accurate early warning and forecast for coal mine safety hidden trouble on roof. Key words:coal mine;roof pressure;on-line monitoring 目前大部分煤矿对顶板压力、位移、应力的监测是通过人工方式对安装在综采支架上的压力传感器、巷道离层仪、应力计人工观测后计算得出,由于数据计算量较大,人工计算费时费力且及时性不够,常常造成对所观测到隐患不能及时做出预报。KJ29型煤矿顶板动态在线监测系统是用于煤矿顶板运动各参数的计算机在线监测系统。系统将计算机检测技术、无线和有线数据通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融为一体,实现了复杂环境条件下对煤矿顶板的自动监测、分析和预警。 1系统组成结构 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分为井下和井上2大部分,系统由计算机上位机软件系统、KJ236-J矿用数据通讯接口、KJ29-Z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通讯主站、KJ29-F矿用本安型顶板监测分站、GDW150顶板位移传感器、GMY300锚杆(索)应力传感器、GZY50矿用支架(柱)压力传感器、KJJ1矿用本安无线网关设备组成。根据煤矿具体需求可以组成电缆网传输、光纤与电缆混合组网,及光纤环网传输方式。以光纤环网传输结构如图1。2系统工作原理及技术指标 1)系统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兼容井下通讯电缆、光缆专线、以太网络及无线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监测参数包括:工作面支架或支柱工作阻力、顶板离层位移、锚杆锚索载荷应力3个方面。 2)系统由3个不同监测功能的子系统(综采支架或支柱工作阻力监测子系统、顶板离层位移监测子系统、锚杆锚索应力监测子系统)组成,在有些煤矿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可能只需要使用其中的1 2个监测子系统。这3个监测子系统从功能上加以区分,硬件结构使用统一的总线地址编码,实际布置上分站可以混合排列,监测主机通过通讯协议区分数据类型,可满足国内大型矿井多采区布置的矿压监测需要。 3)提炼出由不同类型监测数据所反映出煤矿顶板稳定状态或支护体工作状态的数据,由计算机进行分析,达到自动识别判定巷道围岩安全性、支护稳定性和可靠性、锚杆或支架的工作状态等。 4)主要技术指标。①系统分站容量:1 16台监测分站;②系统通讯距离:监测分站与传输接口最 ·29 ·(第43卷第10期)设计·开发

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压力在线监测应用及发展趋势

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压力在线监测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在通常情况下,矿压显现会给井下采煤和掘进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为了使矿压显现不影响正常的生产工作,必须采用各种技术措施加以控制,因此而进行矿压的监测及管理就显得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对矿压的在线实时监测和管理不仅在于消除和减轻矿压显现对井下工作的不良影响,而且可以利用矿压为开采服务。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矿压顶板压力在线监测光纤光栅 1.绪论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研究煤与围岩的压力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不仅可以保证井下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而且可以为井下顶板事故的发生进行预警,具有十分重要的安全和经济效益。这篇文章主要是介绍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上覆岩层移动及矿压显现,以及现阶段该煤矿所采用的矿压监测方法和对未来矿压监测方法的建议。 2.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移动规律 在煤岩体体内形成回采工作空间(巷道)将引起围岩破碎,其上方岩体的部分重量则由此空间内的支护物来承担,从而形成了对支架的压力(有时是由于围岩变形而形成对支架的压力)。由于这些原因对支架造成的压力,不同于岩体内的矿山压力,可称它为围岩压力或顶板压力。 煤层上方的岩层在开采的影响下,一般在回采工作面前方30~40米处就开始变形。其特点是水平移动较为剧烈,但垂直移动则甚微。回采工作面推过切眼4~8米后,垂直位移急剧增加,但各层位移不尽相同,其特点使越向上越缓慢。当已断裂的岩层重新受到已冒落矸石支撑时,变形曲线又趋于缓和,在此区域内个岩层移动速度的特点是邻近煤层的岩层,其运动速度要缓于上覆岩层。 因此,根据上述特点,如下图,可将裂缝带岩层中相当于A区的部分成为煤壁支撑影响区;而B区则称为离层区,C区则为重新压实区。 A-煤壁支撑区 ;B-离层区 ;C-重新压实区 Ⅰ-冒罗带 ;Ⅱ-裂缝带 ;Ⅲ-弯曲下沉带 3.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

顶板压力监控

山东科技大学泰安市鲁洲机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中煤顺通辛安煤业 KJ685煤矿顶板动态安全检测系统 技术方案 泰安市鲁洲机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山东科技大学煤矿灾害监测工程研究中心 2013年03月04日

技术方案目录 一、监测内容 二、监测系统实现的功能 三、产品技术特点 四、系统结构及组成说明(含电气结构图) 五、系统监测方法及工作原理 六、系统现场布置及安装说明 七、技术指标、技术参数 八、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

一、矿井概况 (一)、1401工作面概况 1、1401工作面概况 概况煤层名 称 4#层水平名称水平 采区 名称 南盘区工作面 名称 1401回采 工作面 地面标高1674-1682 工作面 标高 +1455~ +1472 地面位 臵 地面为中山丘陵黄土掩盖地貌,植被稀少地势起伏较 大、沟谷呈树枝状“V”字形发育,地表无建筑物、无 河流、改回采面位于井田南部。 井下位 臵 工作面东西布臵,北、西、南三向均为实体煤,东侧 20米1402工作面。 走向长 (m) 872 倾向长 (平距) (m) 200 平面 积 (m2) 174400 煤层情况煤层总 厚(m) 7.47 煤层结构煤层倾 角(°) 0-6° 简单 煤层总厚是7.47米根据实际计算,采厚3.2m,机采厚3.2m,放煤厚度4.27米。 煤层为气煤、长焰煤,内含2层夹矸,厚度均为0.3米。 煤层顶底板 名称 岩石名称厚度(m)岩性特征

顶底板情况老顶细砂岩8.25-17.9 胶接致密的水平层理。直接顶粉砂质泥岩 1.22-3.0 层理发育 伪顶0.3 棕色、灰色高岭土 直接底粉砂质泥岩 1.79-3.8 无层理、质密。 2、工作面简介: 1401工作面长200米,顺槽到井口3040米,井口到办公室300米。(实地测绘距离) 2.1 工作面液压支架:中间架型号:ZF8000/22/35_ 过渡架型号:ZFG8000/22/35 。 2.2 两巷超前支护:单体液压支柱型号_DW35/100___ 。 3.工作面测区的布臵: 3.1 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测区:工作面共布臵 135 台支架。其中有 6 台过渡支架,机头3_台,机尾3_台;其余为中间架 129台。 4.工作面现有的监测仪器是顶板离层监测仪(机械式); (二)、1402工作面概况 1、1402工作面概况 概煤层名称4#层水平名称水平采区名称南盘区工作面 名称1402 地面标高1640 工作面标 高 +1485~ +1508 地面位臵位于井田范围东南部,地表为中山丘陵黄土掩盖地貌,植被稀少、地势起伏较大、沟谷呈树枝状“V”字形发育,地表无建筑物、无河流。

顶板离层观测分析报告

顶板离层观测分析报告3月份,我队回风大巷施工,为了规范顶板离层监测的管理工作,保证顶板离层仪的正常使用,顶板离层情况主要通过观测顶板离层指示仪来分析判断,每7天观测一次并作好记录。 顶板离层指示仪观测分析 每隔50米及在回风大巷及时安设离层仪,对打设的新顶板离层指示仪进行连续观测、读数、记录。根据显示结果可以看出,安设14#顶板离层指示仪两刻度坠的的颜色发现没有明显变化,1#-13#顶板离层指示仪两刻度坠的的颜色发现没有明显变化。 从以上观测数据来看巷道顶板没有下沉迹象。 备注: 1、巷道安装顶板离层指示仪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并挂牌管理,标明编号和所处巷道的位置,观测员必须按规程规定观察离层值和刻度坠颜色,并做好记录。 2、在观测过程中,若发现离层值进入警戒区时,要停止掘进,并及时汇报主管技术员,对测点前后20米范围及时采取补打锚杆或锚索的措施进行加固,并及时对锚杆设计参数进行修改。 3、当井下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要适当缩短测点距离和观测频度。 4、在观测过程中,若发现离层值进入危险区时,应及时汇报矿、项目部调度及相关科室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月份岩移观测分析报告 岩移观测分析 每隔50米及在回风大巷设置一个岩移观测点,对岩移观测点进行连续观测、读数、记录,每7天观测一次并作好记录。 1、根据显示结果可以看出,安设1-8#岩移观测点数据没有明显变化。 2、当井下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要适当缩短测点距离和观测频度。 3、在观测过程中,若发现岩移点进入危险区时,应及时汇报矿、项目部调度及相关科室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通过本月回风大巷进行矿压观测,现将矿压分析结果汇总如下: 1.回风大巷巷道移近量相对保持平稳;矿压现象不大。 2.回风大巷地面附近观测点查看没有发现裂隙及下沉现象。 在本月中无顶板及其它事故,安全出口畅通,保证了工作面通风、运输等系统的正常运行。 中十冶集团驻兰煜项目部 2014年3月31日

顶板动态监测

一、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预防 回采工作面的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主要是为了保证工作面正常生产及防止发生顶板事故。煤矿顶板事故对矿井安全生产危害极大,从我国煤矿事故统计来看,顶板事故一直居各类事故之首。据历年统计,国有煤矿顶板事故约占死亡事故的40-45%,顶板事故中大多数又发生在回采工作面,约占70%。为预防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首先应对其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一)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基本特征 据我国各矿区历年的事故统计分析,工作面顶板事故发生的地点、条件和方式均有一定的规律性,认识和掌握这些规律对监测和控制冒顶的发生是很有必要的。 1、顶板类型发生冒顶的工作面顶板往往是较软的、较硬的、复合顶板或镶嵌型顶板。较软的顶板中有再生顶板、伪顶、松散型及破碎型顶板,如近距离煤层上层回采后的下煤层顶板呈现为膨胀后的破碎顶板。较硬的顶板易造成大面积来压及镶嵌型局部

冒顶等。复合顶板或称离层型顶板的岩性结构为下软上硬,其下位软岩层的厚度一般小于采高,软硬岩层间常夹有煤线或薄层软弱岩层。据统计,这三类顶板发生事故约占全部工作面顶板事故的70-80%,其中以复合顶板下发生事故最多。地质构造带如断层、褶曲附近,顶板容易破碎,也易引起冒顶。 2、冒顶地点按工作面发生冒顶的位置,主要在两端两线,即上下端头、煤壁线(梁端到煤壁无支护空间)、放顶线。上下端头冒顶约占25%、煤壁线冒顶约占30%、放顶线冒顶约占20%、工作面冒顶约占25%。按工作面沿走向推进的位置,有将近70-80%的顶板事故发生在初放期间,其中多数事故发生于工作面离开切眼小于10m范围内,常处于工作面初次来压前。 3、支护形式顶板事故与支护机械化程度关系极大。据统计,摩擦支柱工作面比木支柱工作面顶板事故减少60%,而又比综采工作面顶板事故高6-9倍,比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高2-4倍。1990年在国有煤矿工作面中,单体液压支柱普采面占21.8%,炮采面

顶板压力是什么压力有初次和周期

顶板压力是什么压力有初次和周 期 顶板压力是什么压力有初次和周期第三讲顶板 第一课顶板压力是什么压力有初次和周期 在掘进巷道之前,地下的岩层或煤层是实体的,上部岩层的重量压在下部岩层上,处于平衡状态。这时岩体不变形,也 不会移动。我们在煤层或岩层中掘进一条巷道后,巷道顶部的岩层就要往下落,这个顶部岩层的重量就压在巷道的两帮上 (叫做支撑压力),就像盖房子用的水泥预制板搭在两堵墙上一样。 如果巷道断面小,而顶板岩层又坚硬,这个预制板 ”(顶板)一时还不会垮落;如果巷道断面大,顶板岩层比较松软、 层理又明显,这个预制板”就会发生离层和弯曲下 沉,有的人叫顶板有劲”了;要是不用支架或其他办法支护住,最后就要断裂、破坏、冒落下来。这种由于进行采掘活 动而在巷道及回采工作面周围岩体中,以及在支架上所引起的力,叫做矿山压力”,人们习惯叫顶板压力。

掘出的巷道如果不支护,顶板就要冒落,冒顶会不会越冒越高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有些农村的窑洞吧。在黄土高原土质致密的地方,人们往往在向阳坡掏成半圆顶窑洞居住,窑洞里不支护,上面的黄土层多少年也不会塌落,井下巷道也是这样,当顶板冒成拱的形状,就自然平衡不再往高处冒了,形成了自然的平衡拱。这时顶板的压力通过圆拱传递到巷道的两帮上,就好像一座石拱桥,桥上的物体重量是由两边桥基来承担一样。这个拱可以保持比较长时间的稳定,因此巷道支架所承受的压力,主要是拱内破碎岩石的重量。这种情况在煤炭科学理论上叫做自然平衡拱假说。 回采工作面采空区压力大,顶板压力比掘进巷道复杂。现在我们用 缓倾斜单一煤层走向长壁全部垮落法采煤的工作面作 个例子来说明。 回采工作面由开切眼向前推进采煤。煤壁前方的支承压力区也跟着 向前移动。随着工作面推进,靠采空区的支柱要顺序一排排回掉,直接顶就会自己垮落。如果直接顶比较厚,冒落的岩石可以填满采空区,老顶和老顶上面的岩层出现一定的弯曲便沉落在压实的碎矸上,形成了工作面后方的支承压力区。按照前面说的拱形理论,因为压力向前工作面前后传递,所以工作面及靠近的一部分采空区就成了减压区,顶板的压力显得比较缓和、均匀。如果直接顶的厚度比较小,冒落的岩石就不能填满采空区,直接顶上面的老顶就悬露在采空区上/随着工作面向前推进,老顶悬露面积不断扩大,到一定距离就断裂下沉而垮落,这时使工作面顶板压力突然增大,形成了老顶来压。

地下室顶板堆载及行车验算

N O.2013G49地块项目A地块工程 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加固方案 编制单位: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人:汪翔 编制日期:二零一六年六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NO.2013G49地块项目A地块工程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卡子门大街与汇景北路交叉口。场地北侧规划建设机场二路,场地南侧规划建设机场三路,场地西侧规划建设苏家桥路,场地东侧规划建设夹岗路。本工程总建筑面积(报建面积)约为115324.95m2,单体为高层住宅、社区商业等,包括5#、6#、7#、8#计4栋单体(地下一层、地上29层)、D3社区商业、配电房及大地库工程。其中地上面积约94097.43m2,地下面积21227.52m2(一层地下室,含高层地下室)。 第二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一、编制说明 为了保证NO.2013G49地块项目A地块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按规范化要求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由于本工程地下室施工完成进入主体结构施工时就没有施工道路和施工场地,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的需要,在本工程的地下室顶板上布置钢筋加工房及材料堆场,在地下室顶板上(局部)设置施工道路。施工期间的荷载大于设计活荷载,需对布置钢筋加工房及材料堆场位置及施工道路部位的地下室顶板现浇板进行顶撑加固(考虑结构砼支撑体系加强)。 二、编制依据 1、本工程设计图纸 2、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0-1991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版) 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 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10、《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12、根据现场载重货车≤75吨、材料堆放最大荷载20.0kN/m2进行编制。 三、设计数据 地下室顶板板厚:300mm 主梁最大间距为8.40m;主梁断面500×800 顶板上设计回填土厚度为1.2m 活动荷载:2.5KN/m2 四、原设计承载能力计算 1)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表A中A.1.4得:粘土自重为18KN/m3 2)地下室顶板覆土1.2M每平方米荷载:18KN/m3×1.2M=21.6KN/m2 3)地下室顶板可承受荷载为:21.6KN/m2+(活动荷载2.5KN/m2)=24.1KN/m2 4)本工程顶板可承受荷载折算后为:24KN/m2 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

顶板离层观测操作规范

朔州中煤矿业有限公司顶板离层监测操作规范 二○一○年九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顶板离层监测的原理及仪器 (2) 第三章测站布置 (4) 第四章顶板离层仪安装及观测记录 (5) 第五章数据处理和分析 (7) 附录 (11) 附一、顶板离层仪牌板 (11) 附二、顶板离层监测记录表 (11) 附三、顶板离层监测记录呈报表 (13) 附四、顶板离层监测——巷道失稳预报表 (15)

第一章总则 第1条制定本规范的宗旨是规范各煤矿煤巷、半煤岩巷顶板离层观测,提高顶板离层监测水平、有效预测巷道顶板事故、确保巷道施工、使用安全。 第2条锚杆支护巷道围岩活动具有隐蔽性,巷道顶板离层、下沉、冒落等破坏失稳一般没有明显的预兆,不易被人们察觉,其危害性较为严重,故采用锚杆支护的煤巷、半煤岩巷都应该进行日常巷道矿压与顶板离层监测。 第3条监测目的是方便井下人员随时观测巷道围岩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同时通过监测也可以获得围岩稳定状况的信息,为修改、完善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第4条本规范是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参考国家标准《巷道矿山压力显现观测方法》(MT/T878-2000)和相关书籍《煤巷锚杆支护》、《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矿压的监测与研究》,结合国内外巷道矿压监测的相关技术资料而制定的。 第5条本规范未涉及的技术问题或未详细展开项目,应按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和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有关规范及规定执行。 第6条本规范为顶板离层监测的一般性规定,各煤矿可依据该规范制定本单位的顶板离层监测管理办法。 第7条本规范适用于朔州中煤矿业有限公司所属各煤矿煤巷、半煤岩巷顶板离层监测。解释权归朔州中煤矿业有限公司。

顶板离层检测安全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67353 顶板离层检测安全措施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顶板离层检测安全措施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概述 18205风巷270米到280米锚索支护加密,技术科每天派技术员去测顶底板的高度。 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使用锚杆支护的煤巷,必须对顶板离层进行监测监控,为了确保监测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特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1. 进行监测工作的人员必须学习本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按照本安全技术措施执行。 2. 进行监测工作的人员必须熟悉DLJ-2型顶板离层指示仪的使用方法、读数以及计算方式。

巷道顶板离层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XXX煤业有限公司XX巷道顶板离层在线监测系统 技 术 方 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3) 1.1监测目的 (3) 1.2整体方案 (3) 1.3系统最大容量 (3) 二、XXX矿XX巷道矿压监测系统(以上下顺槽各1000米长为例) (5) 2.1顶板离层矿山压力监测系统详细配置 (5) 2.1.1技术优势 (5) 2.1.2 监测点布局 (5) 2.1.3井上井下具有声光报警功能 (5) 2.1.4数据永不丢失 (5) 2.1.5分析软件 (6) 2.1.6多功能性 (6) 2.1.7数据通讯连接 (6) 2.2主要技术指标 (9) 三、矿压在线监测系统设备配置清单(1个工作面及上下顺槽各1000米监测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背景 1.1监测目的 为了有效实现一突三防治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设备监测本矿综采工作面的顶板压力实时变化信息和巷道顶板离层位移变化量及锚杆/索受力情况,实现集团公司下达的安全生产、高产高效、和谐发展生产的任务指标,拟在XXX矿XX巷道安装矿山压力在线监测系统。巷道监测采用绿色环保节电型技术设计,内置节能环保电池,不需要井下电源供电。经过一段时间的监测,可得出岩体在采动影响下巷道顶板离层位移情况以及锚杆/索受力情况;监测顶板离层位移量是否超过顶板离层临界值。为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提供真实有效的科学技术保障。 1.2整体方案 根据XXX煤矿XX巷道上下顺槽的顶板离层及锚杆锚索受力情况。再通过井下以太网、光纤或电话线馈送至地面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监测曲线和对应的数据表格,地面、井下具有实时报警、分析周期来压、支架工作质量、打印等功能。 1.3系统最大容量 每一个工作面或一条巷道为一个子系统,全矿井可安装128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可安装128个监测站,每个监测站可具有(2-16)个监测通道,这些通道可以接入诸如:压力(液压支架、单体支柱工作阻力)、顶板离层位移量、顶底板移近量、锚杆/索受力、煤岩体应力、水位、水压、瓦斯浓度等物理信号。模拟框图如图1:

顶板压力监测分析制度简易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顶板压力监测分析制度简 易版

顶板压力监测分析制度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应用在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为掌握矿压的基本规律,综合分析矿山顶 板控制问题,建立健全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和 处理制度,做好顶板管理工作,特制定制度如 下: 1.采煤工作面必须进行顶板压力动态监 测。 2.综采技术室自行抽调和培训测压人员组 建测压组。 3.测压组人员应分别对工作面的顶板移近 量、活柱下缩量及顶板破碎度等进行监测并进 行记录。 4.监测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工具及仪表,并

负责对仪表及监测工具的维护保养,保证仪器、仪表的灵敏可靠。 5.综采技术室人员应及时整理分析监测资料,掌握监测进度,并将监测分析结果及时向技术部门汇报,为安全生产服务。 6.根据不同监测目的,对所测数据进行细致整理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提出所测工作面矿压规律的认识,并以此分析控制顶板或改进支架等措施。 该位置可填写公司名或者个人品牌名 Company name or personal brand name can be filled in this position

顶板离层分析报告

顶板离层观测分析报告 10月份,我矿主要安设顶板离层仪的队组为103队、106队、209队、302队、208队、301队、201队,为了规范顶板离层监测的管理工作,保证顶板离层仪的正常使用,顶板离层情况主要通过观测顶板离层指示仪来分析判断,每月观测一次并作好记录。 顶板离层指示仪观测分析 每隔80米及巷道顶板安设离层仪,对安设的新顶板离层指示仪进行连续观测、读数、记录。根据显示结果可以看出,安设顶板离层指示仪两刻度坠的的颜色发现没有明显变化,顶板离层指示仪两刻度坠的的颜色发现没有明显变化。 本月从观测数据来看巷道顶板没有下沉迹象,但请各井区技术室要注意日常观察,本月201队、103队、106队分别施工切眼,为了保证巷道的服务年限,请加强顶板支护,同时注意顶板和两帮是否存在下沉和内移。 备注: 1、巷道安装顶板离层指示仪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并挂牌管理,标明编号和所处巷道的位置,观测员必须按规程规定观察离层值和刻度坠颜色,并做好记录。 2、在观测过程中,若发现离层值进入警戒区时,要停止掘进,并及时汇报掘进副总。 3、下个月101队、301队、将会遇到地质构造,要适当缩短测点距离和观测频度,同时加强顶板支护,保证施工安全。 4、在观测过程中,若发现离层值进入危险区时,应及时汇

报矿调度及相关科室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5、下个月203队揭煤后,206队将继续施工上部风道,及时安设顶板离层仪,加强观测;302队施工西采区6A右二巷,拉门后对交叉点处安设顶板离层仪,加强观测。

顶板离层观测分析报告 9月份,我矿主要安设顶板离层仪的队组为101队、103队、106队、206队、209队、201队、302队、208队、301队,为了规范顶板离层监测的管理工作,保证顶板离层仪的正常使用,顶板离层情况主要通过观测顶板离层指示仪来分析判断,每月观测一次并作好记录。 顶板离层指示仪观测分析 每隔80米及巷道顶板安设离层仪,对安设的新顶板离层指示仪进行连续观测、读数、记录。根据显示结果可以看出,安设顶板离层指示仪两刻度坠的的颜色发现没有明显变化,顶板离层指示仪两刻度坠的的颜色发现没有明显变化。 本月从观测数据来看巷道顶板没有下沉迹象,但请各井区技术室要注意日常观察,本月201队、206队、106队分别施工切眼,为了保证巷道的服务年限,请加强顶板支护,同时注意顶板和两帮是否存在下沉和内移,同时103队即将施工到位,随时注意现场变化,同时因103队延空留巷,要加强支护质量,保证巷道的施工质量达到留巷要求。 备注: 1、巷道安装顶板离层指示仪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并挂牌管理,标明编号和所处巷道的位置,观测员必须按规程规定观察离层值和刻度坠颜色,并做好记录。 2、在观测过程中,若发现离层值进入警戒区时,要停止掘进,并及时汇报掘进副总。 3、下个月209队、201队、302队、将会遇到地质构造,

煤矿顶板离层观测制度

煤巷顶板离层观测制度 一、职责分工 1、技术科为煤巷顶板监测的业务管理部门,主要职责包括:负责顶板离层指示仪的计划、选型、验货、安装、测读等工作。 2、煤巷顶板离层观测,由技术科专职矿压观测员负责。顶板离层专职观测员,做好现场顶板离层仪的安装、测读、牌版记录;井上有专用记录本,并建立“电子档案”和“顶板离层信息速报表”,及时在西沟煤矿QQ群公布离层观测信息。 3、顶板离层专职观测员,要确保提供数据和资料的真实性及完整性。每月三次(5、15、25)专门汇报全矿顶板离层观测信息。 4、安装顶板离层仪的区队现场负责人,负责安排并组织施工顶板离层仪安装孔,协助做好安装安全工作。在正常情况下,带班队长自接到矿压观测员的书面或口头申请后,要在4个小时组织安装完毕,并对本区域顶板离层仪和记录牌板的卫生清洁、数据保护和防损坏负责。 5、技术科负责日常顶板离层信息的统计和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矿地测科和总工程师,确保顶板控制安全。 6、安设顶板离层仪的采掘区队现场负责人和安监员,每班要安排专人对成巷支护进行巡查,同时也要安排和巡查顶板离层情况。特别是煤炮过后,更要及时将顶板离层仪上的数与对应牌板上上次观测数对比,发现有明显变化,要及时汇报调度室和技术科。 二、顶板离层仪安装间距规定 根据大埋深煤层松动圈大、蠕变、扩容和煤炮震动频繁等特点,并在巷道分类标准的前提下,特制订西沟煤矿顶板离层仪安装间距规定:

1、沿煤层顶板掘进的实体煤巷:顺槽安装间距60~80m;小于60m的联络巷,必须在开门交岔点正顶、联络巷中部正顶和贯通点正顶位置各安装1台顶板离层仪(遇特殊情况不能安装时除外)。小于30m的临时工程无特殊要求时,一般不安设顶板离层仪。 2、沿煤层底板(托顶煤)掘进的实体煤巷:顺槽安装间距50±10m;小于50m 的联络巷(探巷),必须在开门交岔点正顶、联络巷中部正顶和贯通点正顶位置各安装1台顶板离层仪。 3、沿煤层底板(托顶煤)掘进的实体煤切眼,在未拓宽前随掘进按顺槽安装间距执行。即安装间距50±10m;当切眼由小断面开始扩刷时,按每30±5m间距安装1台标准执行。 4、如遇断层破碎带、顶板淋水、应力集中区、以及交岔点(巷道开门口、贯通口、多岔口等)等特殊条件下,巷道顶板离层仪要缩小间距,加密布置。在此种情况下,当巷道或硐室长度在20m围时,布置间距按10±1m执行。 5、顶板离层仪应按规定间距紧跟掘进工作面安装。因现场条件影响不能保证紧跟掘进工作面安装时,最远安装点到迎头的距离不超过10m(特殊条件除外),放炮时必须妥善保护,严禁放炮损坏。安装完后接着实测顶板离层仪到迎头的距离。以后每次观测都要实测其距离,以分析和直观找到离层值趋于稳定值时的距迎头的最短距离。 三、观测时间规定 1、正在回采的综采工作面,测读时间为1次/周。 2、正在掘进的煤巷,如顺槽、联络巷、探巷或切眼,在顶板离层仪安装后,距迎头100m围,2次/每周;100m围以外,1次/每周。 3、已经竣工的煤巷,如顺槽、联络巷、探巷或切眼,测读时间为1次/每旬。 4、特殊地点安装的顶板离层仪监测按当时下发的文件为准,不受上述规定

工作面顶板压力监测系统

工作面顶板压力监测系统 一、简述 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观测就是利用各种观测仪器或工具,对工作面及四周围岩的应力、顶底板变形与破坏、支柱压缩与载荷、煤壁片帮、支架变形与折损等宏观矿压显现量进行测量与记录,通过整理分析,从而掌握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并以此指导生产。 二、矿山压力监测系统内容 (1)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变化情况; (2)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 (3)巷道顶板离层观测; (4)巷道两帮变形量与顶底板移近量; (5)巷道锚杆受力状况监测。 3、系统说明 矿山压力监测系统是用于煤矿顶板工作阻力的计算机在线监测系统。系统将计算机检测技术、数据通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融为一体。实现了复杂环境条件下对顶板的工作状况的自动监测和分析。 4、系统配置方案: 4.1该系统如作矿压观测为侧重点使用时,一般将工作面分为上中下三段进行监测,共为三个测站,距机头五架左右开始为上测站设置三个传感器,中测站安装四个传感器,下测站安装三个传感器。矿用本安型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工作面综采支架的顶梁(掩护梁)下面,采用吊挂式安装,用10mm的高压油管将压力传感器上的传感器与支架立柱的高压腔连接,四柱式支架接前后立柱,两柱式支架接左右立柱。第三通道可选择连接前梁或平衡千斤顶,也可以不接。压力传感器的左右两侧有通讯插头与相邻压力传感器串联,工作面的上部到下部压力传感器可以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编号顺序连接。 4.2信息传输接口与PC计算机通过RS-232(COM)连接,井上通讯插座与井下来的通讯线路连接好。 4.3主站安装在井下离工作面较近的地方,一般安装在移动控制台上。主站CAN通讯接口通过专用电缆与工作面的分站连接。将主站的光纤接口与井上通讯线路连接。 4.4分站安装在井下离工作面较近的地方。分站向下通讯接口线通过专用电缆与工作面的压力传感器连接,分站向上通讯接口线与主站CAN通讯接口连接。 5、系统连接示意图:

顶板压力监测分析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286 顶板压力监测分析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精品制度范本 编号:YTO-FS-PD286 2 / 2 顶板压力监测分析制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为掌握矿压的基本规律,综合分析矿山顶板控制问题,建立健全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和处理制度,做好顶板管理工作,特制定制度如下: 1.采煤工作面必须进行顶板压力动态监测。 2.综采技术室自行抽调和培训测压人员组建测压组。 3.测压组人员应分别对工作面的顶板移近量、活柱下缩量及顶板破碎度等进行监测并进行记录。 4.监测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工具及仪表,并负责对仪表及监测工具的维护保养,保证仪器、仪表的灵敏可靠。 5.综采技术室人员应及时整理分析监测资料,掌握监测进度,并将监测分析结果及时向技术部门汇报,为安全生产服务。 6.根据不同监测目的,对所测数据进行细致整理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提出所测工作面矿压规律的认识,并以此分析控制顶板或改进支架等措施。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顶板压力计算

顶板管理: 1、工作面顶板管理:采用木柱联合工作面煤柱支护。 2、垮落步距计算:: 21/28.355cos 5.2)135.1/(8.0cos )1/(m t kp h Pt =??-=??-=αγ 由于采仰斜短壁后退式开采,采后空间由木柱联合工作面煤柱支护,可按固定梁计算,直接顶抗拉强度按R t =7.0Mpa 计算,则初次垮落步距: m qco R h L t 6.1857 .0045.0728.0s 21=???==α>13m (回采最大控顶宽度)不会直接顶发生顶板垮落。 Q=γ×r=0.025×0.8=0.02直接顶发生顶板垮落。 二、顶板压力计算:(经过矿压观测的可用观测数据) 1、采用经验公式计算: Pt = h/(kp-1)×γ×cos α = 0.8/(1.35-1)×2.5×cos55° =3.28 t/m 2 式中:Pt —每平方米所承受顶板压力 (t/m 2); h —煤层厚度 (取最大值1m ) (m ) kp — 碎胀系数, 取1.35 γ— 顶板岩石重力密度,t/m 3, 可取2.5t/m 3 α— 煤层倾角 (° ) 2、木柱直径选择 D =(1.1~1.25)80 =(1.1~1.25)80 =9.8~11.2(cm ) D 取12cm 式中:D —木柱直径(cm ); L —木柱长度(cm )。 3、木支柱实际支撑力计算 (1)木支柱理论支撑力计算 R ≥fc ×A R ≥0.143×3.14×62

R≥16.1t/根 式中:R—每根木柱理论支撑力(t/根) fc— 0.143 (t/cm2) (按柞木、桦木TB15等级选取) A—木柱截面积 (㎝2); (2)木支柱修正计算公式 Rt=Kg×Kz×Kb×Kh×Ka×R =0.6×0.7×0.7×1.0×0.80×16.1 =3.78t/根 式中:R—支柱额定工作阻力,(t/根); Rt—支柱实际支撑力,(t/根); Kg—工作阻力影响系数,取0.6 Kz—增阻系数,取0.7 Kb—不均匀系数,取0.7 Kh—采高系数,取1.0 Ka—倾角系数,取0.80 (3)工作面合理支柱密度计算: n = Pt/Rt =3.28/3.78=0.0.867根/m2 式中: n—支柱密度,根/m2 Rt—支柱实际支撑能力,(t/根)。 (4)支护间排距确定 W=1/AB =1/(1.0×1.0)=1 (根/m2) W>n 式中:W—密集系数 (根/m2) A—间距 (m) B—排距 (m) 三、支柱布置方式: (1)布置方式:走向及倾向均平行排列(2)走向排距: 1.0m (3)倾斜排距: 1.0 m (4)迎山角度: 7-8度(4)支柱规格:Φ≥120mm圆木 四、工作面支护: 工作面5排5柱管理,支柱要有支柱窝150—200mm,支柱要有7°--8°的迎山角。 五、顶板管理: 顶板管理方法采用木柱支护顶板。 六、上、下巷维护: 上巷超前20米加强支护,10米双排,10米单排,下巷维护采用护帮锚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