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个月日托班早教教案-10个月

0-36个月日托班早教教案-10个月
0-36个月日托班早教教案-10个月

10个月

1、目的要求:

2、教学内容:

3、教学方式:

一般掌握部分

270天时生理指标正常均值:体重:8.58~9.22千克;身高:71.6~72.8厘米;头围:44.15~45.36厘米;胸围:44.05~45.25厘米;前囟:1厘米*2厘米;出牙:0~4颗。

动作发育:10个月的婴儿能稳坐较长时间,能自由地爬到想去的地方,能扶着东西站得很稳。拇指和食指能协调地拿起小的东西。会招手、摆手等动作。

语言发育:能模仿大人的声音说话,说一些简单的词。10个月的孩子已经能够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并会一些表示词义的动作,10个月的孩子喜欢和成人交往,模仿成人的举动,不高兴时会表现出不满意的表情。现在宝宝已经知道了若干物品的名称了,接下来就可以认识物品的颜色了,宝宝认识的第一种颜色是红色。妈妈拿出几个红色的东西使宝宝理解,红色不是专门指某一个东西,红色可以指许多同颜色的东西,让宝宝接受一个共性的概念并不太容易,即使到1岁1个月才能理解,也属正常。

多数宝宝能爬行,扶东西站立。发育快的宝宝,如果发现有趣的玩具,能扶着东西蹲下去捡,从站到坐,身体下肢的灵活性不断增加。手指头更加灵活,能独自一个人玩套圈等玩具较长时间。

这个阶段妈妈要给宝宝挑选第一本故事书,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狗、猫、小鸟、大树、火车等,宝宝见过又喜爱的,故事内容简单、生动有趣,宝宝能够听懂,如果宝宝未见过或不理解,宝宝就不会爱听。妈妈讲故事时要鼓励宝宝参与、提问,让他动手指图回答。

这时的宝宝几乎能习惯于吃部分成人食物,家庭的餐桌上又多了个热闹的小家伙,宝宝也很喜欢手拿着食物,尝尝大人的饭菜。注意应当保证一定的奶量,否则宝宝不会增加体重。

270天时生理指标正常均值:体重:8.58~9.22千克;身高:71.6~72.8厘米;头围:44.15~45.36厘米;胸围:44.05~45.25厘米;前囟:1厘米*2厘米;

出牙:0~4颗。

10个月宝宝的标准发育:

1、抓着东西站立,一只手玩玩具;

2、一趴下,就向后前进。

3、做从俯卧翻转成仰卧的动作;

4、推开门,进到房间里;

5、一说“不行”、“不可以”就缩回手,看着母亲的脸;

6、“妈妈”、“饽饽”地催促吃饭;

7、问“妈妈在哪里?爸爸在哪里”就向哪边看;

1、围着桌子,去拿想要的东西。

9~10个月

一、智能发育特征:9~10个月龄的婴儿坐得稳、爬行好,会着站立,扶着栏杆迈

步。手的动作更加灵巧,会用拇食指捏取小东西。

看镜子里的自我形象,认识自己的存在。会探索周围环境,观察物体的不同形状和构造。会将手指放进小孔中,把玩具放进容器,能从抽屉中或箱中取玩具。

懂得一些词意,建立了一些语言和动作的联系,懂得“不”字的含义。

交往能力增强,会拍手表示“欢迎”,摆手表示“再见”。

二、运动:

扶站—独站。你的宝宝长到此时会越来越不安分,他(她)已不愿总是一个姿势或总在一个小范围活动。这时可给婴儿准备一些活动场所,如带栏杆的小床、活动圈,或是沙发前、床前空出一块地方,让婴儿扶着或靠着练习站立。开始他(她)可能像个不倒翁,摇摇摆摆,家长可在其两侧用些力扶着他(她)站好,并鼓励他(她)练习独自站立片刻。或者,开始时训练婴儿稍靠着物体站立,以后逐渐撤去作为依靠的物体,以免摔倒而影响下一次的练习。

扶着坐下。在婴儿处于扶站姿势时。可有意识地把一些玩具放在他的下面,鼓励婴儿坐下去拿,这需要婴儿手与身体的稳定配合动作。开始婴儿可能是一下子摔坐下去,要注意保护好,逐渐训练婴儿自己慢慢地做下去取东西。

自由活动。给宝宝准备一块安全活动的地方,最后在地上或沙发边铺好垫子。先让宝宝仰卧,用玩具逗引。由仰卧变为俯卧,再由俯卧坐起,将玩具移开一段距离,使宝宝爬过去取玩具。以后锻炼使宝宝抓住床边站立起来。总之,在婴儿觉醒时鼓励婴儿自己活动,不要经常抱着,限制婴儿活动的机会。

拉起蹲下。成人站在宝宝的对面,握住宝宝的双手,拉起宝宝使他站立,再放下宝宝让他蹲下,来回运动。边做边说:“起立”,“蹲下”。

扶站和迈步。让宝宝扶着沙发或横排椅子站起,然后用小车或滚球,诱导他迈步去够取玩具。

蹲下捡玩具。让宝宝扶栏蹲下捡物,再次站立起来。进而要求宝宝单手扶栏站立,再蹲下捡物,再站立。有时玩具移动而需要迈步才能捡起。成人可先放一些不动的玩具,让宝宝蹲下捡到,获得成功和快乐,再放一些滚动玩具,使他扶着迈步去取。

9~10个月到1岁的婴儿有一种天然的兴趣反复做这些动作,在活动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可做婴儿操配合动作锻炼。

三、认知:

为了训练婴儿的双手小肌肉控制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使手的动作更加灵巧,需要有意识让宝宝玩以下游戏:投物进容器。在婴儿能有意识地将手中的玩具放下的基础上,训练婴儿将手中的一些小物品投入到一个大容器里,比如将彩球投入到小盆或小桶中,将木块放进小盆子里。也可选择一些带孔的玩具,让婴儿将一些小东西从孔洞中投入,将小米花放进小瓶子里等。

双手配合玩。该年龄段的婴儿模仿力很强,可学习双手配合玩各种玩具,如拿两个小玩具相对击,两个小桶套起来。学习开瓶盖和盖瓶子盖,家长可多次示范,让婴儿模仿。当他学会把两个玩具对在一起时,他会非常高兴,并经常重复这样动作。

好奇心。好奇心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动力。这个阶段的婴儿对新异或新奇的东西很感兴趣。当新异的事物出现时,他会做出重复的动作去认识它,如用手摸摸,用嘴啃啃。对已经存在的,时间比较长的东西产生习惯反应,不再去注意它。即使很漂亮的玩具,已经玩过多次,就不爱玩了。你给他,他

就会扔掉。相反,他对一根小塑料绳很感兴趣,反复玩弄,拉一拉,咬一咬,玩得很起劲。由于宝宝喜欢新异的东西,好奇心驱使着他,什么都想摸摸、动动。看别人吃饭,要抢勺,抓碗;看见别人写字,也要拿笔;凡是他够得着的东西就会去拿和扔掉。遇到这种情况,不要去阻止他。因为宝宝就是通过这些活动去认识更多的事物,逐渐了解到“动作”和“结果”的联系,从而发展宝宝的认知能力。

成人如何去对待宝宝的这种“好奇心”呢?首先,要保护和鼓励这种好奇心。遇到上述情况时,不要这也“不能动”,那也“不能拿”,使宝宝的好奇心被一连串的“别动”所压抑住。正确的做法是,凡是没有危险的东西,都可以让宝宝摸摸,玩玩,也允许他把抽屉里的东西扔到地上。我们可以准备一抽屉的生活上常用的小东西,让他自由地玩或扔,以满足他的好奇心和探索愿望,有利于培养婴儿的初步思维活动。但对有危险的动作或东西,用语言和表情加以制止,告诉他不要动,以后就不敢再动有危险的东西了。

意识到自我存在。婴儿意识到自我存在,可通过照镜子的反应表现出来。

达尔文在1877年曾经观察过自己的孩子在镜子前的反应。他发现当位于镜子前的婴儿听到自己的名字时,他会转身去看镜子中的自己。当他靠近镜子中的自己时会发出“啊”的声音。达尔文认为这是婴儿表现出的最初的自我认识,大约发生在婴儿9个月的时候。

研究结果把4~12个月婴儿在照镜子时的反应分为4个阶段,即:

“妈妈”阶段。发出在4个月左右。妈妈抱婴儿照镜子时,婴儿对自己的镜像兴趣不大,但对妈妈的镜像有反应,对它发出微笑,注意观看,同时咿咿呀呀叫个不停。

“游戏伙伴”阶段。4~6个月左右。婴儿对自己的镜像表示兴趣,他把自己的形象当作可与他进行游戏的伙伴来看待。这些反应说明,以上阶段的婴儿还没有自我存在的意识。

“镜像伴随我行动而行动”阶段。大约在7~12个月左右。当婴儿照镜子时,他把自己的镜像同自己联系起来,如通过张嘴,他看见镜像也在张嘴,于是他把镜像认同为自己,认识到镜像中的动作是自己发出的。还能把自己镜像和其他婴儿的镜像区别开来。

“主体我”阶段。婴儿1岁以后会毫不含糊地区别自己的镜像和其他婴儿的镜像。

孩子们的家长们!可以观察一下,你的宝宝在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我存在?

有明显记忆。人类个体的记忆在胎儿时期已经产生,在孕期8个月起给胎儿听音乐,出生后通过吸吮方法证明,对所听的音乐有记忆力。

出生以后,婴儿的记忆力逐渐发展。1个月内能认识奶瓶,喂奶前看见奶瓶就兴奋和激动。据研究,2 个月婴儿已有明显的记忆力。

9个月婴儿出现延迟性模仿。让9个月婴儿按压一个键使小玩具发出响声,在24小时后再给他这种玩具,他仍然记得按压这个键使小玩具发出响声。9个月以后,延迟性模仿能力更加稳定。1岁左右能再认相隔十天、十几天甚至几十天的事情。对于自己的父母,如果离开后,经常提起,给看照片,即使相隔半年到一年也能认识。

婴儿的记忆能力和特点是早期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婴儿的这些特点,家长可有意识地教婴儿一些知识和动作,如认字、唱歌、跳舞及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等。但必须提醒大家一点,无论教什么东西,都必须在孩子情绪饱满的时候进行,要重视“寓教于乐”,把学习当成一种游戏,引起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不能让孩子感到是一种负担。

最初的思维能力。抱一个10个月左右的婴儿坐在桌前,桌子上放着一个婴儿很有兴趣的玩具,让玩具放得较远,以致婴儿的手够不到。好在桌子上铺有台布。他偶尔能牵动玩具下面的台布,布会牵动玩具朝婴儿方向。几次后,婴儿开始把布拉过来,最终够到了他喜爱的玩具。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首先,婴儿想要玩具,但是够不到,这就提出了问题。后来,他通过拉布,将玩具拿到了,问题也解决了。上面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思维和直接行动有关,称为直观行动思维。

了解这点后,父母应从这年龄段开始,在和孩子一起玩的时候,注意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日本儿童专家提出“障碍训练法”,有的家长在和婴儿一起游戏的时候,给儿童设臵小小的障碍,促进孩子动脑筋克服障碍。如6~7个月时,在婴儿面前用布或被单蒙住发声的玩具,让婴儿去寻找。当婴儿去掉玩具上的布而看到玩具时,他会非常高兴。稍大时,把玩具放在离开孩子较远的地方,用先把玩具系上,另一头放在孩子的手边,让孩子用先把玩具拉过来。也可在玩具和婴儿之间放一个障碍物,如被子或椅垫等,使孩子看到玩具,又不易够取到。成人再鼓励孩子去取,看看孩子用什么方法能够取到。总之,家长可以想出很多办法,看看孩子用什么办法能够取到。总之,家长可以想出很多办法,启发孩子的直观行动思维能力的发展。当然,婴儿年龄还下,大脑发育不成熟,我们要注意循序渐进,寓教于游戏之中。

四、语言:

加紧学习听和说。9~10个月为婴儿学话萌芽阶段,这时语言能力的增长最快,是最善于模仿的时期,也是加紧进行语言训练的好实际。

宝宝开口说出第一批词来得缓慢,而他们对词的理解进展迅速。他可能学会几十个词义,且只能说出1~2个词。如果你的宝宝将满1周岁时只您说出1~2个词,也不要认为他说话晚,其实,他在听,在学着去理解。满周岁前3个月是帮助宝宝学会听和说的宝贵时间。要提供宝宝最丰富的语言环境,也就是说要不对着宝宝说话,说话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面对面和宝宝说话。说话要清晰节奏缓慢,最好说普通话。宝宝和大人一对一地不间断地说话,可能使宝宝早些说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