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基本要素

文章的基本要素
文章的基本要素

文章的基本要素

第一章主题

一、主题的概念与特点

文章的主题就是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全部内容所表现出来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

“主题”一词源于德语词thema,原指乐曲中的主旋律,即乐曲的核心,后来被移植到文章理论中。日本把“thema”译为主题,我国在20世纪翻译外国文学理论时从日本引进。现在已成为一个比较通用的写作术语。我国古代文论中所说的“意”、“旨”、“道”、“义”、“理”、“志”、“主旨”、“题旨”、“主脑”等,其涵义与“主题”基本相同。

当然,在不同类型的文章中,“主题”有不同的含义:在记叙文中,主题就是作品对所记述的人物与事件的基本瞧法。在议论文中,主题就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基本观点或中心论点。在应用文中,主题就就是作者在文章阐述过程中对问题的客观科学的解释。所以,主题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称谓:在文学作品中称“主题”或“主题思想”,在记叙文中,常称“中心意思”或“中心思想”;在论说文中,常称“中心论点”或“基本观点”;在应用文中,常称为“主旨”。

文章都应该有明确的主题。因为任何人写文章都有目的性,都要通过所使用的材料或宣传某个主张,或阐明某个问题,或抒发某种感情。而这些都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主题。当然,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表现主题的方法上不尽相同,或直接提出(如议论文),或曲折展示(如文学作品),但不论表现方法如何,主题思想都应该就是明确的。

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虽然篇幅短小,但其中却包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明确的写作目的与意图。鲁迅先生绝不就是单纯地为了把她所见到的这件小事告诉读者,而就是要通过这件小事来歌颂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表现自己深刻的自我剖析的精神,从而使人们认识劳动人民的伟大,教育与自己一样的知识分子。这就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同时也就就是这篇文章的主题。

二、主题的形成

(一)主题的作用

主题就是文章的主脑与灵魂,在文章中起着统帅的作用。明代学者黄子肃说“意者,一身之主也。”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她,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事实上,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作用的好坏,关键就就是瞧它的主题正确不正确、深刻不深刻、新颖不新颖、指导意义大不大。没有主题,文章不过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

主题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全文的始终,它不但体现着文章的政治方向与思想倾向,而且统帅着全文的人物、事件与细节,也决定着文章的层次、结构与表达方式。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主题就是文章的“纲”,纲举才能目张。

具体地说,主题在文章中的统帅作用表现在:

第一,要围绕主题安排材料。写作时,要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选择材料,并确定各个材料的详略程度与表达次序。如果文理不顺,行文无序,或杂乱堆砌,就会造成主题不突出,以至淹没主题。

第二,要围绕主题安排结构。元代程端礼说:“作文,以主意为将军,转换开阖,如行军之必由将军号命”。(《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转换开阖”指的就是结构布局,就就是“行军”的路线。文章怎样在开头点题,怎样在中段充分论证、表述主题,怎样结尾,各层次之间怎样起承转合等等,都要听从主题的调遣。

第三,要围绕主题遣词造句。文章就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主旨就是最主要的东西。语言文字就是用来传达、表现这个主题的,只有根据主旨需要来调遣才不至于流散杂乱。清代袁枚讲,主题象“主人”,文辞只就是“奴婢”、“兵卫”,不能“主弱奴强”,那样它就不听调遣了。只有把词语变成了作者手中的“精兵”,用的时候才能做到“指挥若定,心到字从,文笔生辉”。

(二)主题的产生

主题不就是附在事物表面的现象,而就是包含在事物内部的精髓。确立主题就是综合运用多种能力的思维过程,它要求作者的思想认识与生活素材与工作实践在相当高度、深度上与谐地结合,反复地求索以至形成主题。可见形成主题要具备客观的生活、工作实践与主观的思想感情两方面的条件。

首先,主题具有客观性,它就是全部材料思想意义的集中概括。主题就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正象金属就是从矿石中提炼出来的一样。若没有矿石,拿什么提炼出金属来呢?毛泽东同志从认识论的高度,深刻地指出:“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就是零碎不全)与合于实际(不就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与论理来。”(《实践论》)可以说,材料就是形成主题的基础与依据。材料就是第一性的,主题就是第二性的。总就是先有材料,而后由此形成主题,但主题一旦产生之后,又反过来对材料起统率作用。

材料所能显示的思想意义就是客观的,一定的材料只能“提炼”出一定的主题。有时,材料的思想意义可能就是多方面的,自然允许从不同的方面去确立不同的主题,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种“选择”就是有限度的,它不能超出事物所确有的“蕴含”的范围。所以,从根本上说,材料对主题的形成起着制约与规定的作用。

其次,主题又具有主观性,作者的思想、世界观对于主题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的主题虽然来源于现实生活,产生于全部材料之中,但它的形成又自始至终地受着作者思想感情及世界观的影响与制约。因为,主题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的形态,它虽然就是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但就是这个反映却并非消极的、被动的,象“镜子”一样对于客观事物的摹拟与照像,而就是积极的、能动的反映与表现。主题,就是客观事物与作者思想感情相感应的结果,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产物。

仅仅具有丰富的材料,并不能决定一切,材料只就是一块“璞玉”,决定性的东西就是“眼力”,就是“琢磨”,否则,再好的材料,也会被写“歪”,写“坏”。同一个材料,不同作者所作出的判断与评价不尽相同或截然相反的情况,就是屡见不鲜

的。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主题所能达到的高度,都就是与作者在思想与世界观上所实际达到的高度相一致的。

再次,主题还就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由感性认识通往理性认识的“飞跃”的产物。没有对事物的深刻、完整的内部规律的认识,就没有主题。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与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

所谓“去粗取精”,就就是要摒弃事物那些粗糙的、偶然的成分,只选取那些反映事物内部规律的“精要”的材料,即材料“典型性”问题。

所谓“去伪存真”,就就是要舍掉那些虚妄的、惑人的假象,只留下那些能反映事物本来面目的确切的材料,即材料的“真实性”问题。

所谓“由此及彼”,就是通过事物的外部联系在比较中去探寻事物的内部规律,即思维的“联想性”问题。

所谓“由表及里”,就是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在钻研中去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即思维的“深入性”问题。

所谓“改造制作工夫”,就就是经过头脑这个“加工厂”的作用,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通过对事物“连贯”起来的思索,从而达到由物质到精神,由感性到理性的那个“飞跃”。

主题的提炼,又叫炼意,就就是作者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由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最终确立文章表达意向的过程。准确地达到对事物全体的、完整的、内部规律的认识。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就就是抓住了主题。

著名歌剧《白毛女》的主题确立,对我们就是很有启迪的。“白毛女”原就是一个流传在晋察冀边区的民间传奇故事:几个干部下乡开辟工作,起初群众发动不起来,召集大会,没人参加,群众都说到娘娘庙给“白毛仙姑”烧香去了。干部们研究了这种情况以后,认为就是地主存心破坏减租减息运动,利用农民的迷信思想捣鬼,于就是就日夜暗中进行调查。一天夜里,终于发现一个白发破衣的女人偷取了庙里的供果跑了,干部们立即跟踪追到一个山洞里找到了她。她才讲出了自己的身世:她就是一个贫农的女儿,还就是在抗战前,地主用高租重债逼死了她的父亲,糟蹋了她,又把她遗弃了。她怀着深深的伤痛与仇恨,逃进深山野洞,一直苦熬了好几年,因为吃不上盐,见不上阳光,以致全身发白。我们的干部把她救了出来,使她在太阳光下,在人民的政权下,重新过着真正的“人”的生活。这个故事传到延安后,开始有的同志认为这只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神怪故事;有的同志认为可以做为一个“破除迷信”的题材写宣传“无神论”;也有的同志认为应该把“反封建”与“反迷信”两种主题处理在这一个材料里。经过了对这个故事的仔细研究,作者们才抓取了更积极的主题意义——“旧社会使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显然,这个最后的提炼、确立的主题就是正确的、深刻的,它揭示了事物的真正本质。

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对搜集到的大量材料,要从中提炼出具有一定高度、一定深度的主题,就应该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实践就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