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营销相关理论

服务营销相关理论
服务营销相关理论

第一节服务营销相关理论

一、服务营销定义及内涵

作为营销的一种手段和方式,服务营销主要的营销方式就是通过关注顾客,随之提供服务。“顾客关注”工作质量的好坏,作为服务营销的一环,将直接决定营销的后面环节是否成功,从而影响着整个营销方案的效果。

顾客满意度是服务营销关注的主要对象,如果顾客满意,我们就有可能获得利润。产品的整个环节都包含着服务,而作为服务的承载体的产品本身就是给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消费者消费的目的也只是购买服务。综上所述,服务营销是全程营销。对服务产品来说,服务贯穿于产品的设计、生产、广告、销售每个环节。购买产品对消费者来说,只是企业对消费者服务营销的一个开端。产品的成功售出不仅仅是企业关注的唯一因素,更注重消费者在享受企业提供的产品的全身心的体验,希望的到消费者的满意和认可。

二、服务营销的演变

市场营销学自20世纪初创立开始,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营销学的不断成长服务企业也越来越成熟。从总体上来说,服务企业的营销行为经过以下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销售阶段。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企业也越来越多,企业之间的竞争力越来越严重。因此,销售开始得到企业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研究销售的渠道和技能,开始制定营销方案。但是此时企业由于对销售计划的严格制定和执行的过度性,导致很多企业开始淡化了销售利润的意识。同时,只是纯粹的为了吸引顾客的注意而开始对员工进行销售技能的培训,并没有切实的体会和考虑到顾客的需求。

第二:广告与传播阶段。广告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服务企业所意识到。因此各大企业和集团开始着力通过各种媒体和广告来宣传自己的企业和产品,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产品知名度。服务企业的之间的竞争由于广告被模仿而变成竞争性模仿。消费者由于受到被过度美化后的广告会大大的提高服务产品的望值。但是,

在接触到实际的产品后往往又会大失所望。

第三:产品开发阶段。在第三个阶段,服务企业开始注重市场的需求分析,重视产品的不断升级,并且不断的提高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企业也开始明白顾客的需求才是一个企业常胜不败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开始不断的研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和新服务。企业开始对市场做出细致的分析,不断的完善市场产业结构和产品服务。同时,也对根据每个细分的市场的实际不同需要而提供不同性能的产品和服务。很多国际大品牌就是这样诞生的。

第四:差异化阶段。在这个阶段,品牌的运作越来越受到服务企业的关注,企业开始将市场做了更深层次的划分,从而找出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制定更加清晰的营销战略。

第五:顾客服务阶段。在这一阶段服务企业开始关注到服务的重要性。通过推出微笑服务等服务理念来逐步改善消费者的体验。同时,企业还关注对员工服务态度的培训,使得服务得到提高。另外还建立了员工服务评价制度,来使消费者对员工在工作中的服务态度及满意度进行评价。然而这种营销方式通常难以维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利润率。

第六:服务质量阶段。这个阶段的服务企业越来越重视服务的质量,并对服务的质量进行了测评。慢慢的研究顾客的行为,开始设计服务蓝图。但是老顾客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企业的充分关注。

第七:这一阶段也称为整合和关系营销阶段。老顾客的重要性开始得到企业的关注。并且开始研究竞争对手,并对所有对市场有影响的因素进行关注。

三、服务营销学的兴起

农产品的销售是市场营销最早期关注的对象。一些工业化国家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开始了经济服务的过渡。之后很多学者开始研究服务营销以及服务经济。拉思梅尔一位美国学者的第一本对服务营销研究著作的出世,标志着服务营销学的诞生。

四、服务营销学的发展

伴随着科学的不断推进和进步,以及市场经济的日新月异,服务业得到了空

前的发展。服务营销学的不断推进意味着市场营销领域革命的开始。自1960年代诞生服务营销概念以来,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上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服务营销学的诞生阶段。

服务营销学才刚刚开始从市场营销学中分离开来,有形产品与服务产品的异同、市场营销学与服务营销学研究角度的差异以及服务的特征成为了服务营销学家们的重点研究对象。服务的特征被服务营销学家们作为重点的研究对象。以贝瑞(Berry)、肖斯塔克(Shostack)和贝特森(Bateson)为代表的学者们对服务的特征进行了归纳,主要包括:缺乏所有权、差异性、不可贮存性、不可分离性和不可感知性。

第二个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期):服务营销的理论探索阶段。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及服务的潜在风险和特质进行了评估。很多具有象征性的学术观点如新型营销手段、高卷入与低卷入模式、差异序列理论、服务分类和服务评估等在这个阶段产生。

第三个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今):理论突破及实践阶段。

传统的4P组合被服务营销学的研究人员加入了三个新的变量,第一,“有形展示”;第二,“服务过程”;第三,“人”。并且重新诠释了服务质量,及服务质量由功能质量和技术质量两部分构成。

五、服务营销学的一般特点

(一)供求分散性

服务产品在服务营销活动中,对服务产品的需求和供应往往具有分散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产品的供应商覆盖着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第二,服务产品的消费者也分布在各种团队、社会组织、各式各样的企业和个体和家庭中;第三,提供服务产品的企业由于所需的空间少,经营灵活和资金少的特点而被分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如为大型的机械服务公司提供分散的固定点的机械故障及损坏服务。从而使得各个服务点离消费者更近,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二)营销方式单一性

因为生产与消费与服务营销同时进行,所以无法介入中间商,企业只能采取直

销的方式,服务是无形的产品,不可能待售或者储存,不像有形产品可以有直销、代理和经销等多种方式,并且可以多次转手,零售,通过批发多个环节产品才会到达消费者手中。同时由于直接的、单一的服务营销方式的影响,使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服务业市场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其在在许多市场上对自身服务产品的销售。

(三)营销对象复杂多变

购买者在服务市场体现是复杂的、广泛的和多元的。由于消费者的购买服务的购买目的和动机各不相同,因此,消费者可能是社会的各个阶层的人,可能由不同的身份或者有着不同的社会地位的人组成。即使对于同一个服务产品不同的购买者的可能有的用于不同的地方,有的用于生产,如邮电通讯,信息咨询,有的用于生活消费。

(四)服务消费者需求弹性大

生理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是一种共性需求,也是一张原发性需求。

同时一种对自我实现的继发性需求,因为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具备的条件不同,因此需求的要求也不相同,同时,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和弹性。同时由于有形产品与服务产品的总金额支出中相互制约,也是导致服务产品弹性大的原因之一。航运、信息、旅游、环保、天气的变化等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对服务的影响特别大。综上所述,服务经营者所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比较困难的问题就是弹性的需求的问题。

(五)服务人员的技术、技能、技艺要求高

由于消费者对产品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服务质量的直接影响因素就是服务人员的技艺、技能和技术的好坏。由于消费群体的差异性,不同的消费由于性格、教育水平、心理和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导致消费者的评断标准也是不同的,通常对于同一个服务产品,给出的评价也是不相同的。但是往往有着普遍的真理就是不同的服务者的服务质量越高的人,往往评价越高,因此要想提供优秀的服务,首先必须一点就是服务人员的综合技能要高。

(六)服务的无形性

对于服务来说,其需求管理的难度比较大,服务产品的无存储特性,因此,使得服务的需求波动也比较大。服务产品不能像普通的有形的产品一样活得法律及国家的保护,容易造成竞争对手对服务产品的仿制,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综上所述,在提供服务产品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保密性。

(七)服务异质性

服务产品由于企业所提供的服务方式的不同及时间和组织形式的变化也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如果是周围的环境或者时间发生变化,对于相同的服务产品,提供相同的服务流程,相同的服务方式,同一个服务人员也会给客户造成很大的反差。所以服务产品具有很强的异质性。

(八)服务易逝性

顾客的参与生产的过程就是服务的营销过程,就是每个与客户接触的真实瞬间感受,这样的情况无法复制更加无法重演。客户的每一次亲密的接触都是无可挽回的,如果在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着闪失,那只有通过后来的补救服务方式来弥补,再也无可挽回。

(九)服务的量化性

自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服务的战略就在企业中树立了显著的重要需求。在企业中实施合适的服务战略可以带来巨大的红利,但是没有经过严格分析的服务战略,就无法准确的计算从企业为服务所提供花费的成本,无法估量这样的服务战略能有多大的产出,而花费在消费者满意度上面的成本更是无法衡量出其对企业收入的影响。无论企业实施什么样的营销手段及服务方式,他们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企业的利益最大化。随着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服务的成本的支出对企业实际的营业额的影响进行了精准的计算,测量其投入和产出比,从而估量服务成本支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第二节客户满意及客户满意度相关理论

一、客户满意

客户满意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种经营理念,其主要内容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消费者满意度为主要的方针政策,企业的整个经

图4期望-实绩模型

二、 客户满意度

广大的学者对于客户满意度的研究提供的相关的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1965年。它主要是由Cardozo 发表的"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ustomer Effort ,Expectation ,and Satisfaction"。产品方面是满意度研究前期的主要的方面,在那篇文章中Cardozo 认为客户满意度的提高不仅可以刺激客户产生购买的欲望,而且可以还会让客户产生再次购买的想法,不会将希望和意识转变到其他的观点上。〔2〕

1汪纯孝等.顾客满意程度模型[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5).

2Cardozo ,R.N.(1965).“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ustomer effort ,expectation ,and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44-249

Philip Kotler指出,所谓的客户的满意就是消费者在对已有的产品产生认知和感受的效果然后与消费者本身所期望的认知和效果进行对比而产生的高兴或者失望的心理。他还表示,期待的结果和认知的结果的比较可以决定着客户对某个产品是否满意,满意度的大小等等。Richard oliver认为,满意是指顾客对某个具体的产品的实际的特征和服务的认可度及达成感,它深深的决定着消费者的心理喜悦感的大小。

为了更好的应用客户满意度的理论,我们在实际的企业经营中就产生了一种度量客户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但是,基于广大知识分子和学者的早期研究,并对客户满意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实例分析和研究,得出一个观点:对于客户满意度的度量是不能直接测量的,只能通过间接的判断,是一种事后度量方式。由于客户的满意成为企业的营销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通过怎么方式进行其结果的评价和衡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

科特勒认为满意水平是可感知效果和期望值之间的差异函数,即如果产品的实际性能和效果比客户所期望的值低,客户就对这个产品持否认的态度,如果产品的实际性能和效果能够达到甚至远远超过客户所期望的值,则客户就会对此产品持积极的肯定的态度。Fornell(1992)也指出顾客满意度可视为购买后所感知的实际的性能和服务态度与产品购买前对其的期望与的函数,并且指出服务态度对顾客能够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客户满意度即使客户对产品理论感知的定量描述,它既受到其他的相关的客户的舆论的影响,又可以通过客户满意度的相关理论对客户的满意方便快捷的做出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影响、

三、顾客满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一个客户对于某个产品的评价是否高,以及对于服务的态度是否满意严重的影响着企业的信誉。企业效益的源泉就是客户的满意度。对于这个观点的证明可以从以下的数据中看出〔3〕。

(1)企业的绩效80%来源于20%满意的老顾客;

(2)企业挖掘一个潜在的客户所需的费用是保持一个常来的老客户的六

3O1iver,R.&Desatho,W.5.ReSPonsedeterminantsin satisfaction judgments[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eh,1988(14):495

倍。

(3)如果一个老客户对产品的性能和服务态度满意,他将把这个消息传达给5到8个人,大大的扩大了企业的信誉,但是如果一个老客户对产品的性能和服务态度不满意,他将所有购买产品或者使用产品中遇到的问题与烦恼传播个18到24个人,更大范围的影响着企业的产品销量。

(4)如果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只要保留5%的老客户,则它的利润就可以得到85%的提高。

(5)成功的将一个产品和服务推销给新的客户的概率是15%,而在老客户中成功的概率是50%;

(6)如果已经造成客户的不满意,则只要后期的补偿完善,70%的顾客还是任就愿意购买的。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绩效往往决定于20%的少数满意的客户这就决定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更多的资源和精力要投入到我们的中高端客户身上;而一个企业做存量客户的维系成本只相当于开发一个新顾客的1/6,这也就决定了我们日常工作要注重对存量客户满意度的关注和提升;而满意的顾客由于忠诚度的增加,会不断的分享自己满意的成果从而变相的为企业做正面形象的传播,为企业变相节省了宣传传播的成本;总言之,满意的顾客能给一个企业带来直接和间接的利益,并对企业的绩效产生正面影响(见下图5)〔4〕

4VavraT.G. Improving Your Measurement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M].ASQ Quality PresS,

Milwaukee,Wiseonsin,1997:4

图5顾客满意对企业绩效影响图

四、国内外服务营销研究的优势和不足

国内的学者对于有形产品的国民经济与服务、服务场景与展示着两个专题的研究还尚且缺乏。造成这样的结果主要方面的原因:国内学者对服务与国民经济、服务定价、服务承诺与整合服务营销沟通、顾客在服务传递中的角色很少有研究甚至没有涉及。这样的事实充分说明了服务营销在国内尚且缺乏。主要由于服务营销是在90年代才开始起步。国内对于服务营销的研究明显落后国际水平。

综上所述,我国的相关的服务营销的研究领域的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对研究对象的确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将眼光不仅放在传统的服务业上,更要对一些新型的科技行业如管理咨询、工程技术服务、电子商务、通讯和金融投入更多的研究精力。第二,研究方法的确定。由于国外对于服务营销的行业已经有着很成熟的研究系统,因此,我们要充分的借鉴国外的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数据统计、实验研究及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三,树立正确的研究思路,要注意从时间上和空间上进行比较研究,不断的强化大型的复杂的企业案例在服务营销上所采取的策略。第四,寻找合适的研究主题,我国的学者要充分的把握中国的市场情形,根据本国的市场特点寻找把握营销规律和特点。对营销策略给予持续的紧密的关注,如服务的国际化与全球化、服务与实物商品的经济属性、服务营销沟通与服务承诺、内部营销、服务传递中的员工角色、营销调研、

服务购买决策过程等加强研究。

五、客户满意度研究方法

客户的满意度研究可以通过对满意度的调研开始,主要发展趋向由开始的服务落实度调查到现在的结合多种研究技术和观念的满意度指数模型的调查。由于关注点和具体的解决的问题的不同,到目前为止,可以将满意度调研归为10代。

如图6所示。

图6 满意度调研技术演进图

第一代:服务落实度调查:

服务落实度调查主要指的是切实的对相关服务标准的落实。

Cardozo一位著名的美国学者于1965年首次提出“顾客满意”概念,自此西方国家开始兴起了对服务质量的研究。服务质量的重要性也逐渐在企业单位中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服务质量进行市场满意度的调查。最初的市场满意度的调查主要是调查相关的工作和服务人员是否按照服务标准进行操作,因此就被称为服务落实度调查。

企业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服务落实度调查:第一,问卷调查方式,即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确认相关的工作人员或者服务人员按照规范准则进行操作;第二,通过暗访的方式,这样的调查方式这要是针对一线部门如百货商场、汽车4S店、营业厅等通过假扮客户,然后的店里的服务过程进行全程的摄像作为证据。

问卷方式成本低,覆盖面广,但考核证据力较弱;而暗访的方式,成本高,但考核证据力强。

第二代,感知质量调查:

随着客户满意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专家学者们从1985年开始就发现了企业对质量的理解与客户对质量的理解有所出入,服务质量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感知质量,第二,客观质量。感知质量是顾客导向,而客观质量是生产导向。两者具有本质的区别,感知质量和客观质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感知质量好的客观质量不一定好,相反,客观质量好的,感知质量也不一定好。感知质量主要注重的是消费者的客观的感受和服务效果。

感知质量满意度主要是对企业的前端部门的服务的衡量,不与后端部门产生直接的联系,也不能因为感知质量的满意程度而评价后端部门的工作质量。

根据企业与客户接触的触点、环节和流程,按照逻辑包含关系,可以将感知质量的满意度指标分为一、二、三级,并且对各个部门进行关联。

消费者决策中的每一点都是感知质量的来源,评价服务与评价商品不同,因为服务的无形性和高体验特性,让用户风险感知提高。如图7所示

图7 不同类型产品评价的连续统一体

用户感知形成方式与产品测试存在根本差异,用户感知是全面的而不是特定区域,比如以移动通信行业为例,一个用户他的生活范围会被5个基站覆盖,其中一个基站发生问题,在网络运营指标的计算中是80%的完好率。但是对用户来说,只要在他的生活范围内出现语音网络质量问题,他就会对我们语音网络质量不满意,而不会说80%满意。用户感知是长期的而不是瞬间的,假设用户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拨了5通电话,其中有一通发生通话质量的问题,同样的,在网络运营指标的计算中是80%的接通率。但是对用户来说,他还是对我们语音网络质量不满意,而不是80%的满意。

第三代,满意度指数模型调查:

Fornell一位著名的美国学者于1988年通过将满意度和结构方程相结合形成心理路径,进而提出新的满意度模型。从此为世界上各个国家对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满意度指数模型中指出影响客户满意的因素主要有价值感知、客户预期、品牌形象、还有感知质量。

满意度和感知质量并不能同等的看待。价值感知、客户预期、品牌形象都是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感知质量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在满意度指数模型中通过分析这四种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结构方程。

由于价值感知、客户预期、品牌形象都是不可控或者很难控制的因素,从而导致对企业的服务管理往往需要企业之间各个部门的高度配合才能够进行。

第四代,满意度+不满意度调查:

通过满意度指数模型和感知质量满意度的调查,企业对于自身的什么方面引起客户的不满意有了清楚的了解,并且开始思考,客户不满意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很多的企业单位都比较认同不满意度调查的概念并且开始实施具体的不满意度调查方案。不满意度调查重点是对客户中的不满意的部分进行回访,切实的了解客户不满意的具体原因。使企业能够对其产品和服务做出更好的改革。

第五代,满意度+短板改进:

不满意度调查是从客户角度收集意见,短板改进是要从企业内部寻找原因。

客户不满意的具体原因来源于企业,短板改革就是要将企业中不足的地方进行分析,并且加以改革。

第六代,满意度+KANO分析:

由于赢得满意度需要巨额的成本投资,因此满意度并非是越高越好。前面几代对于满意度和满意度模型的分析主要为了找出企业的不足之处,并且加以改进,凡是对于企业的不足和服务的质量改进到何种程度,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

通过KANO分析把各服务要素分为三类,明确三类要素的意义及目前所处位置,优化资源配置的策略,确定资源投入的边界,解决管理者出现的不知道把服

务的质量改进到何种程度的问题,从而实现了资源更加精细的优化配置,让企业的投资者产生最大的综合利益。解决企业的决策者对于来年的预算分配,如需要加大投资有哪些方面,哪个方面仅仅需要保持,需要减少开支的有哪些方面。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分析KANO得到一个对资源量化的投入参考依据。

狩野纪昭(Noriaki Kano) 教授在东京理工大学于1979年首次推出KANO模型,并迅速的得到全球的知识分子和学者的认可。

Kano模型是一种应用于顾客满意度和品质管理研究领域直观地识别产品属性类别划分的技术。该模型的的理论基础是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Herzberg)提出。它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绝对的满意,也没有绝对的不满意,满意与不满意是可以共存的,并不是要进行觉得的二选一。

(2)满意的对立面并不是不满意,而不满意的对立面也不是满意。

(3)如果将产品中所含的不满意因素去掉,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客户的满意认可。

(4)如果将产品中令人满意的因素去掉,客户也不一定会对该产品产生不满意。

基于上述原理,产品属性在Kano模型中被分为四种属性:

(1)惊喜属性:

如果没有惊喜属性,客户不一定会不满意,但是如果产品拥有了这一属性,则客户肯定会喜欢。

(2)线性驱动属性:

通过对这一属性的改进能够使客户满意度得到增加。

(3)必要属性:

是使产品达到客户满意的水平所必要的属性。这类属性如果表现的较好,客户不一定会喜欢,但是如果这类属性如果表现的很差,则必然造成客户的不满意。

(4)无关属性:无论功能表现如何,对满意度都不会有影响的属性。

第七代,满意度+U&A:

最初的服务的目的就是使得服务的标准化,如服务落实度调查。但是这样的统一的服务可能会得到有的客户的喜爱,但是有的客户却不一定会喜欢。在服务达到高度的标准化以后,客户往往有差异化的服务要求,企业单位则必须根据不同的年龄、社会阶层、教育程度等区别来制定符合不同客户的需要的服务。例如大客户服务和VIP服务等差异化服务的不断出现。满意度+U&A(差异性)的调研产品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同。

世界一流企业无不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其企业发展的主要指导方针之一:

(1)IBM:IBM的合同中不仅提供出租的机器,更包括针对机器的服务,也就是除了提供设备之外,还不断提供顾客所需的建议和咨询服务。(满足客户需求是最重要的)

(2)P&G:宝洁是率先在所有商品包装上为消费者提供免费电话号码的消费品公司。宝洁对每一个电话都予以回应,并且每个月将这些电话内容汇整起来供开会时讨论。免费电话的来电内容,是宝洁改善产品的重要构想来源。(客户需求搜集与相应)

(3)NOKIA:根据量化的使用习惯和生活形态的需求来区隔目标人群,在全球各市场执行统一的框架,但每年会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形作相应调整。(区隔客户需求,并形成客户需求细分模型)。

第八代,满意度+卓越服务:

关注高满意人群

通过长期的市场调研我们发现,在市场竞争中,通常把,非常满意客户的忠诚度是一般满意客户的四到六倍。因此,把一般满意客户提高到非常满意,其价值要明显高于把不满意客户提升到一般满意。这就意味着超级水平的服务,即卓越服务。

第九代,满意度+用户体验:

作为防御管理工具的一种——满意度,就是要提高服务质量,从而不让客户流失。管理者通过营造用户体验,将防御管理工具升级为一个进攻性工具,这样不仅可以留着客户,还能让客户对公司的品牌进行宣传,从而吸引新的客户。这样例子有很多如免费的食品试吃、提供免费的按摩体验等等。

第十代,满意度+服务管理:。

随着客户对服务观念的越来越重视,很多企业单位开始设置专门的服务管理部门。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服务管理。对于这个阶段来说,我们就可以以满意度调研为有效的服务管理工具,建立服务管理体系。

六、国内外通信运营商4G业务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4G指的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外语缩写:4G。该技术包含两种模式:第一,TD-LTE;第二,FDD-LTE。4G的下载速度更快,通常可以达到100Mbps以上,这样基本能达到所有的用户的对于网络速度的要求。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国际领先运营商积极布局4G运营,已成为流量经营领域和数字化服务领域的主要实践者,表3为本人收集的国外各通信运营商的服务营销策略。

表3 国外各通信运营商的服务营销策略

在日本两家主要两家运营商中,日本NTTDoCoMo在网络上优先建设重点城市,稳步推进网络部署;在资费上,数据套餐先推无限量,后梯次收费,平衡网络流量压力。日本软银在网络上充分利用频谱资源,快速部署TD-LTE网络;

在资费上,活运用差异化资费策略,多样化数据业务,软银为了吸引用户,采取3G、4G差异化定价策略,推出了比NTTDoCoMo更加优惠的业务套餐。语音业务资费方面,软银实行低资费套餐策略,不断推出创新的资费套餐。软银采取多样化的数据业务来吸引用户和提升网络价值,比如通过与雅虎合作,快速推出基于雅虎服务的移动数据业务。软银希望通过多样化的数据业务构建一个与固定宽带业务同样精彩的社区化网络环境;在终端上,软银重视LTE终端,积极推动智能手机发展。

在中国三家通信运营商中,2G时代通信市场还处于高速发展及供不应求时期,在服务营销策略上,强调网络是公司的第一生命线,各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网络技术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三家通信运营商基础设备得到不断的完善,用户选择的主要因素已经不是技术的先进与否,而是通信运营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因此导致产品的业务的竞争趋势越来越明显。要想赢得市场占有市场,则通信运营商必须在服务营销上花功夫花精力,塑造一个客户满意的品牌效应。对客户市场进行深入的划分,推出适于不同的人群的各色各样的服务业务,从而扩宽了服务营销渠道,不仅可以对已有的客户进行保存,而且还能挖掘到大量的潜在的客户。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服务营销学 知识点串讲

第一章服务营销学导论供求难以平衡管理需求的策略一、服务营销学与市场营销学的关系实行差别定价制定预定系统(一)衍生,相通开发补充性服务开发非高峰期的服务市场营销学是服务营销学的母体和基础,在理论基础、结构管理供给的策略框架、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上都是相通的。在需求高峰时雇佣兼职人员鼓励顾客参与(二)发展,差异性与其它服务供应商资源共享利用第三方 1.研究对象不同采用高效率的服务程序市场营销学:有形产品生产企业的整体营销行为。服务营销学:服务企业的行为和有形产品营销中的服务环节。2. 服务营销学加强了对顾客参与的研究。● 针对不可转让性的营销策略选择 3. 服务营销学认为人是服务产品的构成因素,因此强调内部营销。营销问题营销策略 4. 服务营销学更加突出有形展示问题。高风险实行会员制提供服务介绍提供服务承诺 5. 服务营销学更加关注质量的过程控制。 6. 服务营销学更加关注服务地点的选择和服务过程中的时间因附加:一、医疗服务的特征素。 1. 个性化程度更高 2. 不确定性,高风险性 3. 专业性强,信二、服务营销的含义息不对称服务营销:是个人和组织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服务和价值以满足4. 不易监督与评价 5. 患者忧郁性 6. 营利性与公益性相结需求和欲望的社会管理过程。合◆主体:面向市场提供服务的个人和组织。◆客体:服务产品组服务业的主要分类合和价值。 1、中国统计局◆核心:交换和关系。◆中心:管理顾客需求。◆实质:社产业类别业务名称会管理过程。第一产业农业、林业、牧业、渔业(4)三、服务营销的特点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 1. 营销主体的双重性。 2. 营销对象

西方服务营销理论文献综述

西方服务营销理论文献综述 "西方服务营销理论经历了一个深刻的演化过程。从早期服务与物品之间差异程度的辩论,到近来对一些课题对服务营销进行的深入细致的研究,服务营销理论有了一个巨大的进展。这些课题包括服务质量、服务接触、顾客保留维系以及内部营销等方面的研究。本文首先介绍服务营销理论产生、发展的大致脉络,然后讨论分析构成服务营销理论最新进展的重要理论文献和有关模型,最后给出对我们的启示。 一、服务营销思想的诞生与发展 服务营销学的严谨和确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80年以前),探索阶段(1980-1985 年)和挺进阶段(1986年到现在)。 1.1 起步阶段 1953年出现的服务营销文献为起步阶段拉开了序幕,而商品营销与服务营销的论战则是这个时期的终曲。 早期的市场营销学(Bartels,1988)关注的是农产品的销售。随后,它的范围扩大至有形商品的市场营销。在最初的文献中,服务相对而言是无人问津的。起步阶段大部分的作品是很概念化的。关于服务的性质及其营销所作的定义阐述是这些作品的核心内容。起步阶段最主要的贡献就是对服务的特性进行了文字描述,这些特性(无形性、不可分割性、多元性以及易逝性)构成了一个坚实稳定的基础,证明了服务营销是有别于商品营销的。尽管这个新领域的发展遇到了一些挑战,但它还是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倡导。起步阶段的服务营销思想主要表现在: 拉思梅尔(Rathmell,1966)认为,营销人员应该更多地关注服务领域,他为服务所作的定义一直沿用至今。拉斯梅尔于1974年写的书是服务营销理论的第一部长篇专著。他试图将服务引入市场营销行业,使两者互为交融。 到了70年代后期,一篇里程碑式的文章改变了服务营销学的发展历史。林恩?肖斯塔克,(当时的花旗银行副总裁)撰写了一篇名为“从产品营销中解放出来”的文章,刊登在市场营销月刊)(1977)上。在肖斯塔克的文章中,她提出了以下这段引起争的主张:“服务行业中没有能够建立相关的营销理论,恐怕与市场营销本身的“近视”作风不无关系……因为市场营销中缺乏与服务密切相关的指导、术语或操作准则,所以服务行业在将营销与决策和控制等主要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往往行动迟缓。”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对此评论道:“这篇文章即便没有改变市场营销学本身,也改变了我们对服务营销的理解。” 1978年,托马斯在颇具影响的《哈佛商业评论》中也提出,对于服务性企业,其战略是不同于生产型企业的。具体来说,为有形商品而制定的传统战略已不适用于服务企业,他认为,服务行业的经理们应该充分利用他们各自拥有的、独一无二的战略。 随着服务营销文献数量的增加,出现了一种对服务营销理论的合法性这一根本问题的质疑。在起步阶段的后期,这场辩论逐渐趋向白热化。商品营销与服务营销间的这场论战,意味着对服务营销学存在的权利提出挑战。1979年召开了关于营销理论的首次现代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AMA)学术会议,这次会议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论坛,使得学者们可以公开而又充

市场营销策略相关理论综述

第1章市场营销策略相关理论综述 1.1STP理论 STP理论体系的构建、施行是当代市场营销的中心环节,主要流程是企业通过一定的标准将市场划分为多个子市场,随后挑选部分作为企业的目标,并且在该市场中确立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地位。围绕目标市场开展的营销理论体系也就是STP理论体系,其中S是指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环节、T是指目标市场(Targeting)环节、P是指市场定位(Positioning)环节。 企业将会接触各式各样的顾客,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消费心理、不同地区的人文风貌、地理因素以及收入水平和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对于如此庞大的市场,任何一家企业即使坐拥雄厚资金也无法满足所有顾客的需求。为避免这类问题,企业应当从企业优势出发,从事他们最擅长的一方面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选择力所能及的、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目标市场,实施针对该市场的营销活动。 图 1-1 STP战略分析流程图 (1)市场细分理论 市场细分( market segmentation) 就是指企业按照固定标准将目标市场的

顾客群进行细分,每一个细分市场的需求都有所不同。而企业根据自身条件与市场行情来设计相应的产品、价格、服务和促销手段,满足细分市场中的顾客需求,已达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市场细分是对顾客需求进行划分而不是划分产品类别,通过市场细分,企业可以针对性地面对顾客群,生产针对性的产品,把握不同市场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企业能够更加合理的确定目标市场。 市场进行划分的环节,应当充分考虑企业行业的特质,合理选择划分标准,通常情况下,人口、心理、地理、行为、社会文化等因素是划分市场时可选择的核心因素。 差异化营销环节中,市场细分的作用是不应当忽视的,它能帮助企业合理确定目标市场,规划营销策略。不仅如此差异化营销是对市场细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细分市场显著地反映了消费者地需求,因而企业可依据自身的战略规划、生产水平以及资金力量,确定细分市场,再针对自己的目标市场规划营销方案。不仅如此,市场细分之后,信息量减少,企业能够更加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动向,当需求有所变化时,企业可迅速改变营销策略,规划合理科学的营销方案,从而满足市场需求,不仅扩大企业的竞争优势还提升企业应对突发状况的处理水平;集中力量开拓市场提高资源利用率。所有企业的财力、人力、物力都不可能是无穷无尽的。市场细分之后,选定合理的目标市场,集中企业力量,增强企业竞争力,在目标市场确立有利地位;有助于企业把握市场机会,扩大市场规模。进行市场细分之后,企业对每个细分市场中消费者满意程度、消费潜能、行业竞争状地理细分:地形,气候,交通,城乡,行政区等 行为细分:对消费者行为的评估,然后进行细分 使用者行为细分:是按个人特征细分市场,职业,文化,家庭,个性 社会文化细分:是按社会文化特征细分市场,以民族和宗教为主进行细分 人口细分:年龄、性别、家庭人口、收入、教育程度、社会阶层,宗教信仰 或种族等 心理细分:个性或生活方式等变量对客户细分

服务营销学知识点串讲

第一章服务营销学导论供求难以平衡管理需求的策略 一、服务营销学与市场营销学的关系实行差别定价制定预定系统 (一)衍生,相通开发补充性服务开发非高峰期的服务市场营销学是服务营销学的母体和基础,在理论基础、结构管理供给的策略 框架、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上都是相通的。在需求高峰时雇佣兼职人员鼓励顾客参与 (二)发展,差异性与其它服务供应商资源共享利用第三方 1.研究对象不同采用高效率的服务程序 市场营销学:有形产品生产企业的整体营销行为。 服务营销学:服务企业的行为和有形产品营销中的服务环节。 2. 服务营销学加强了对顾客参与的研究。● 针对不可转让性的营销策略选择 3. 服务营销学认为人是服务产品的构成因素,因此强调内部营销。营销问题营销策略 4. 服务营销学更加突出有形展示问题。高风险实行会员制提供服务介绍提供服务承诺 5. 服务营销学更加关注质量的过程控制。 6. 服务营销学更加关注服务地点的选择和服务过程中的时间因附加:一、医疗服务的特征 素。 1. 个性化程度更高 2. 不确定性,高风险性 3. 专业性强,信 二、服务营销的含义息不对称 服务营销:是个人和组织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服务和价值以满足4. 不易监督与评价 5. 患者忧郁性 6. 营利性与公益性相结 需求和欲望的社会管理过程。合 ◆主体:面向市场提供服务的个人和组织。◆客体:服务产品组服务业的主要分类 合和价值。 1、中国统计局 ◆核心:交换和关系。◆中心:管理顾客需求。◆实质:社产业类别业务名称 会管理过程。第一产业农业、林业、牧业、渔业(4) 三、服务营销的特点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 1. 营销主体的双重性。 2. 营销对象的参与性。 3. 营销组合的筑业(4) 多样性。 4. 营销渠道的单一性。 5. 消费需求弹性大。 6. 服务人员的

服务营销理论研究综述

服务营销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21 世纪服务业的发展将更加迅速,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会越来越显著。对服务营销的研究也已经成为营销界的主流方向,本文将从服务营销的概念、发展、研究内容及应用行业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以达到更全面了解的目的。 在早已步入服务经济时代的当今社会,服务业取代制造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中最大的部门。服务业已经突破第三产业的范围,更广泛的涉及到第四产业(即信息服务) 。到2000年,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以达70% ,而在我国仅有30%,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远远落后于发展中国家50%的平均水平。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和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企业在努力适应新经济环境的同时,开始将营销作为竞争的手段。对服务营销的理解和运用逐渐加深,其中一些企业已能够充分地利用内部和外部的营销能力,服务营销已经成为服务经济的一大主题。 1、服务营销的概念、特征及其发展史 1.1 服务营销的概念 服务营销是企业在充分认识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为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在营销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活动。对服务营销的研究有两大领域,即服务产品的营销和顾客服务营销。它们的核心理念都是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通过取得顾客的满意和忠诚来促进相互有利的交换,最终实现营销绩效的改进和企业的长期成长。 1.2 服务营销的特征 一是服务营销的不可分离性。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真实瞬间”发生的情况,这就使得服务营销具有复杂化不可分离性。 二是服务营销的差异性。由于服务基本上是由人表现出来的一系类行为,那么就没有两种服务会完全一致。没有两个顾客会完全一样,每位顾客都会有独特的需求,或者以一个独特的方式来体验服务,因而会产生差异性。 三是服务营销不可感知性。服务营销以提供无形服务为目标,消费者对服务营销的效果,往往是通过服务质量的实物线索,如地点、人员、设备、价格等来判断,无形性显示了对服务营销的挑战,不仅服务营销的难度增加,而且对营销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是服务营销的不可运输性。由于服务不具有实体特征,因而不能运输,从而使得服务的分销具有不同于有形产品的特点。[1] 1.3 服务营销思想的发展史 Fisk 等(1993)对SERVMA-RK电子数据库中1953年一1992年11月间的1127篇服务营销文献进行了研究,并将服务营销思想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即诞生阶段(1953年一1980)、爬行阶段(1980年一1985)、直立行走阶段(1986年一1992年)。Agrawal(2001)则在Fisk等的基础上, 加上冲刺阶段( 1990一1995)、扩散阶段(1995-2000)、统治阶段(2000年后),形成了六阶段理论。[2]中国的李海延学者(2008a)经过理论梳理, 将服务营销思想的发展划分为:萌芽阶段(1980年以前)、探索阶段(1980一1985)、成长阶段(1986一2003)、徘徊阶段(2004一至今)等四个阶段。[3] 1.4 服务营销的研究范式 服务营销的研究范式Scott Sampson(2007 ,引自李海延,2008b)曾总结出6种服务营销范式, 即(l)剩余范式;(2)所有权缺失范式;(3)活动范式;(4)无刑性范式;(5)服务四特征范式础;(5)租赁/接近范式。李海延(2008b)认为这些范式均是从服务与实体产品相比较所具有的

13个整合营销的基本理论

13个整合营销基本理论 要做好品牌营销、写好策划案,必然会用到一些科学理论, 掌握下面13条营销基本理论知识,迅速提升你的整合营销的专业度! 1:SWOT分析 定义: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通过分析研究对象内部优势(strengeths)、劣势(weaknesses)和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eats)等,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从而能够将研究对象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制定计划的基本思路是: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弱点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 组合策略:SO、ST、WO、WT 2:二八法则 20% 80% 定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

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通俗讲,就是20%的产品和20%的顾客,通常带来80%的企业利润。 3:STP分析 定义:STP分析即市场细分(Segmentation)、选择目标市场(Targeting)和产品定位(Positioning),是指企业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整体市场进行细分后,从中选择一个或者多个细分市场作为自身的目标市场,并针对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 使用:如同质化严重的大环境中,若不改变策略和寻找细分市场,很容易被早在市场上的领头羊干下去,那么STP分析的目的就是为了帮促企业寻找某个细分市场并解决某一些群体需求的定位。 4:PEST分析 定义: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s),E是经济(economic),S是社会(society),T是技术(technology)。在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的背景的时候,通常是通过这四个因素来进行分析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状况。

营销理论汇总

营销理论汇总 原则/战略/策略/模型/概念/方法/理论/关系/结论 ●一项原则:营于思、销于行 ●二大战略:定位(STP)、安索夫成长战略 ●三组策略:营销组合策略、大营销策略、服务营销组合策略 ●四类模型:产品/服务交互矩阵、购买决策、品牌构建、服务质量差距 ●五群概念: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 ●六种方法:PEST、SWOT、波特五力模型、市场调研、波士顿矩阵、五步推销 法 ●七个理论:营销时代、生命周期、竞争地位、顾客让渡价值、服务利润链、 产品层级、卖货成本 ●八对关系:营销/推销;创新求变/现状维持;厂/商;标准化/差异化;员工 满意/客户满意;渠道的宽、窄/新、旧;传统媒体/新媒体;缓解当前压力/寻求长期成长(短期/长远) ●九个结论 1、“顾客的客户化”; 2、从产品组合到客户组合; 3、服务能影响顾客的味觉! 4、营销是生活标准的创造和传递; 5、伟大的公司、伟大的品牌,归根到底要有伟大的产品; 6、把一个强大的技术和6岁儿童的幻想结合起来,你就能创造奇迹,这就是产品的高格调; 7、营销就是负责制订和管理一个卓越的价值让渡系统,以达到目标顾客市场; 8、从本质上说:营销就是一门吸引和保持有利可图的顾客的艺术。 9、山姆·沃尔顿:作为一家公司(沃尔玛),我们的目标是,不仅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而且具有传奇色彩!

《服务营销与管理》概念、策略、模型… 1、营于思、销于行; 2、整体产品概念; 3、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交互矩阵; 4、STP+7Ps 5、STP+4Ps+3Rs 6、顾客让渡价值 7、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8、PPM---CPM 9、顾客、客户、用户 10、实用、易用、趣用 11、营销4.0:产品---顾客---美好---人性(精准)

服务营销基础知识

服务营销基础知识 服务的概念:服务是具有无形特征却可给人带来某种利益的可供有偿转让的活动。 服务的特征:1、不可感知性。2、差异性。3、不可分离性。4、不可贮存性。5、缺乏所有权。 服务的价值:服务价值=服务功能价值+服务情感价值 服务功能价值:它满足服务对象的主要需求。 服务情感价值:服务时的良好行为和友好态度等。 客户的概念:是在商品交换中产生的,是指承接价值的主体(通俗的说就是买方)。 客户满意的概念:是指一个人通过对一个产品的可感知效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后,形成的愉悦可失望的感觉状态。 客户忠诚的概念:被定义为顾客购买行为的连续性。它是指客户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依赖和认可、坚持长期购买和使用该企业产品或服务,是客户对企业产品在长期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的综合评价。 服务营销的概念:是一种通过关注顾客,进而提供服务,最终实现有利交换的营销手段。 服务营销的核心理念:是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通过取得顾客的满意和忠诚来促进相互有利的交换,最终实现营销绩效的改进和企业的长期成长。 服务营销组合:7p组合: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人、有形展式、过程。 服务营销的特征:1、供求分散性。2、营销方式单一性。3、营销对象复杂多变。4、服务消费者需求弹性大。5、服务人员的技术、技能、技艺要求高。 商业企业服务的对象:零售客户、工业企业、消费者、社会公众和员工。 商业企业服务营销的目标:1、提升客户满意,增加客户黏性。2、把握市场状态,有效调控市场。 3、了解消费信息,有效引导消费。4、打造优质渠道,促进品牌培育。 烟草商业企业服务营销的特点: (一)处理好专卖体制与服务营销之间的关系。 1、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 2、从“以我为主”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 (二)发挥专卖体制对服务营销的体制优势和积极作用。

服务营销学自考服务营销学

第1章服务营销与服务营销学 1.知识经济时代表现的特征: 知识成为主导资本 信息成为重要资源 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成为及经济活动的核心 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载体和基础 经济增长方式出现了资产投入无形化,资源环境良性化,经济决策知识化的发展趋势 2.知识经济时代催动以下服务业的发展:信息产业,咨询服务业,调研策划业,旅游服务业 ,科技教育保健业,环保服务业 3.服务营销和一般产品的营销相比,其特点为: 供求的分散性 供求方式单一性 营销对象复杂多变 服务消费者需求弹性大 4.服务营销演变的七个阶段 销售阶段,广告与传播阶段,产品开发阶段,差异化阶段,顾客服务阶段,服务质量阶段 ,整合和关系营销阶段 5.服务营销学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西方 6.服务营销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a.60-70年代。服务营销学的脱胎阶段 b.80年代初期-中期。服务营销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美国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成立了“ 第一跨州营销学研究中心”标志着对服务营销理论探索的深入) c.第三阶段80年代后期。理论突破及实践阶段(这一阶段的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是:服 务营销应包含7种变量组合7P(产品,价格,分销渠道,促销组合+人,服务过程,有 形展示)) 7.中国推广服务营销学的条件已经成熟时因为 中国自20世纪中期导入市场营销学后,形成一直强有力的理论队伍,他们活跃在大专院校 和企业营销活动的一线 中国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视对服务业的规范并积极推进服务业的发 展,为中国服务营销学的扎根奠定了基础 服务业自身的成长,发展以及提高竞争力的需要,使服务业产生了理论渴求感,广大服务 业的迫切期待为服务营销学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博大的空间 8.服务营销学是把现代服务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9.服务营销学与市场营销学的差异 a.研究的对象存在差异。市场营销学以产品生产企业的整体营销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服务 营销学以现代服务企业的整体营销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b.服务营销学加强了顾客参与服务生产过程状况的研究 c.服务营销学强调人是服务产品的构成因素,故而强调内部经营管理 d.服务营销学要突出解决服务的有形展示问题 e.服务营销学与市场营销学在对待质量问题上也有不同的着眼点(服务营销学研究的是质 量的控制,市场营销学强调产品的全面营销质量,强调质量的标准化,合格证等) f.服务营销与市场营销在关注物流渠道和时间因素上存在差异 第2章服务市场 1.服务:具有无形特征却可以给人带来某种利益或者满足感的可供转让的一种或者一系列活 动 2.服务和产品交融到一起的四种状态

4C营销理论经典案例分析

4C营销理论与应用经典案例分析4C营销基本理论介绍4C 营销是以客户Consumer为中心进行营销应关注并满足客户在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方面的需求加强与客户的沟通Communication。4C理论是取代4P步入现代的。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媒介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以4P理论来指导企业营销实践已经“过时”4P理论越来越受到挑战。到80年代美国劳特朋针对4P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Cs营销理论1、瞄准消费者需求consumers need。首先要了解、研究、分析消费者的需要与欲求而不是先考虑企业能生产什么产品。2、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成本cost。首先了解消费者满足需要与欲求愿意付出多少钱成本而不是先给产品定价即向消费者要多少钱。3、消费者的便利性convenience。首先考虑顾客购物等交易过程如何给顾客方便而不是先考虑销售渠道的选择和策略。4、与消费者沟通communication。以消费者为中心实施营销沟通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互动、沟通等方式将企业内外营销不断进行整合把顾客和企业双方的利益无形地整合在一起。4C分别指代Customer顾客、Cost成本、Convenience便利和Communication沟通。Customer 顾客Customer 顾客主要指顾客的需求。企业必须首先了解和研究顾客根据顾客的需求来提供产品。同时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更重要的是由此产生的客户价值Customer Value。Cost成本Cost成本不单是企业的生产成本或者说

4P中的Price价格它还包括顾客的购买成本同时也意味着产品定价的理想情况应该是既低于顾客的心理价格亦能够让企业有所盈利。此外这中间的顾客购买成本不仅包括其货币支出还包括其为此耗费的时间体力和精力消耗以及购买风险。Convenience便利Convenience便利即所谓为顾客提供最大的购物和使用便利。4Cs营销理论强调企业在制订分销策略时要更多的考虑顾客的方便而不是企业自己方便。要通过好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来让顾客在购物的同时也享受到了便利。便利是客户价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Communication沟通Communication沟通则被用以取代4P 中对应的Promotion促销。4Cs营销理论认为企业应通过同顾客进行积极有效的双向沟通建立基于共同利益的新型企业/顾客关系。这不再是企业单向的促销和劝导顾客而是在双方的沟通中找到能同时实现各自目标的通途。4C营销理论的商业应用1、满足消费者的需求customer’s need即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去设计产品需要明确两点一是消费者的需求并不完全合理二是满足消费者真正的需求是来自品质和功能外在只是附属2、以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成本cost去定价即从消费者能够接受的心理价位去定价先了解消费者满足需要愿意付出多少成本而不是先忙于给产品定价但企业不能因此过于被动如果消费者认为产品价格过高而企业又没有降低成本的途径企业总不能因此停止生产3、本着方便购买

市场营销学基本理论讲解

目录 第一章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2 1.1市场和市场营销2 1.2企业经营观念的历史演变4 1.3市场营销学的产生、发展及特点4 1.4市场营销学的新发展7 1.5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及方法7 1.6案例阅读8 第二章市场营销经管9 2.1企业战略规划9 2.2市场营销计划12 2.3市场营销经管的实质和任务14 2.4市场营销经管的过程15 2.5市场营销组织16 2.6案例阅读16 第三章市场营销环境分析20 案例阅读20 企业如何适应营销环境的几则经验和教训20 第四章市场购买行为研究22 4.1 消费者市场及购买行为模式22 4.2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24 4.3 消费者购买的决策过程24 4.4 生产者市场及其购买行为25 4.5 案例阅读26 第五章市场调查与预测28 5.1 市场调查概述28 5.2 市场调查的程序与方法28 5.3 市场调查技术29 5.4 市场需求概述31 5.5 当前市场需求的测量33 5.6 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36 5.7 问卷设计参考39 第六章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42 农村市场海阔天空42 第七章产品策略44 7.1 产品的整体概念及分类44 7.2 产品生命周期45 7.3 新产品开发45 7.4 产品组合决策46 7.5 商标决策46 7.6 包装决策46 第八章价格策略50 8.1 价格的构成及影响因素50 8.2 企业定价的程序和方法50 8.3 企业定价策略51 8.4 价格调整与价格竞争51 第九章分销渠道决策57

9.1 分销渠道的概念、类型及作用57 9.2 分销渠道的设计、评估和经管57 9.3 产品实体分配决策57 9.4 批发商与零售商57 第十章促销决策59 10.1 促销的实质及作用59 10.2 广告59 10.3 人员推销59 10.4 营业推广59 10.5 公共关系59 10.6 促销组合60 第十一章国际市场营销63 11.1 国际市场营销任务与特征63 11.2 国际市场营销环境63 11.3 国际市场调研和目标市场选择63 11.4 进入国际市场的途径64 11.5 国际市场营销策略64 第一章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 1.1 市场和市场营销 一、市场 1.市场的多重含义 市场是个有着多重含义的概念,具体包括:(1)市场是商品交接的场所,亦即买主和卖主发生作用的地点或地区。在这里,市场是一个地理概念。(2)市场是指某种或某类商品需求的总和。也就是说,市场是某一产品的所有现实买主和潜在买主所组成的群体。如:当有人说“天津的水果市场很大”时,是指天津对水果的需求量很大,现实的、潜在的买主很多。(3)市场是买主、卖主力量的结合,是商品供求双方的力量相互作用的总和。“买方市场”、“卖方市场”这些名词反映了供求力量的相对强度,反映了交易力量的不同状况。(4)市场是指商品流通领域,反映的是商品流通的全局,是商品交换的总和。这是一个“社会整体市场”的概念。(5)市场还指有价证券(特别是股票)的交易场所。 2.市场营销学中的“市场”

服务营销理论的产生与战备概述

服务营销 一、服务营销理论的产生与进展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营销学者就有关服务营销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早在1977年,当时的美国银行副总裁列尼·休斯坦克就撰 文指出,泛泛而谈营销观念差不多不适应于服务营销,服务营销的成功需要新的理论来支撑;假如只把产品营销理论改头换面地应用于服务领域,服务营销的问题仍会无法解决。从1977年到1980年,营销学者的研究要紧是基

于服务同有形产品的比较,识不并界定服务的特征。以贝特森、萧斯塔克、贝瑞等为代表,他们较准确地归纳和概括出了服务的特征,包括不可感知性、不可分离性、差异性、不可贮存性和缺乏所有权。 从1981年开始,营销学者开始将服务营销的研究重点转移到服务的特征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阻碍。其中,西斯姆1981年在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学术会议上发表的《顾客评估服务如何有不于评估有形产品》一文为代表之作。由于研究中确信了服务特征对消费者购买行的阻碍,营销学者普遍形成了一个共识,即服务营销不同于传统的市场营销,它需要新的市场营销理论的支持。同时,许多营销学者还探讨了服务的分类问题。例如,萧斯塔克依照

产品中所包含的有形商品和无形服务的比重的不同,提出了其闻名的“从可感知到不可感知的连续谱系理论”,同时指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纯粹的有形商品或无形服务差不多上专门少见的。戚斯则依照顾客参与服务过程的程度把服务区分为“高卷入服务”和“低卷入服务”。尽管有不同的分类,但营销学者一般认为,针对不同类型的服务,营销人员需要采纳不同的营销战略和战术。 80年代下半期,营销学者更加集中于研究传统的营销组合是否能够有效地用于推广服务,服务营销需要有哪些营销工具?营销学者逐步认识到了“人”在服务的生产和推广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并由此衍生出了两大领域的研究,即关系市场营销和服务系统设计。杰 3 / 47

市场营销策略相关理论综述

第 1章市场营销策略相关理论综述 1.1STP理论 STP理论体系的构建、施行是当代市场营销的中心环节,主要流程是企业通 过一定的标准将市场划分为多个子市场,随后挑选部分作为企业的目标,并且在 该市场中确立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地位。围绕目标市场开展的营销理论体系也就是 STP理论体系,其中S是指市场细分(Segmentation )环节、 T是指目标市场(Targeting )环节、 P是指市场定位( Positioning )环节。 企业将会接触各式各样的顾客,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消费心理、不同地区的 人文风貌、地理因素以及收入水平和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对于如此庞大的市场,任何一家企业即使坐拥雄厚资金也无法满足所有顾客的需求。为避免这类问题,企业应当从企业优势出发,从事他们最擅长的一方面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选择力所能及的、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目标市场,实施针对该市场的营销活动。 顾客分析 市场细分 竞争 企业 能力目标市场对手分析 分析 市场定位 制定 图 1-1 STP战略分析流程图 (1)市场细分理论 市场细分 ( market segmentation)就是指企业按照固定标准将目标市场的

顾客群进行细分,每一个细分市场的需求都有所不同。而企业根据自身条件与市场 行情来设计相应的产品、价格、服务和促销手段,满足细分市场中的顾客需求, 已达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市场细分是对顾客需求进行划分而不是划分产品类别,通过市场细分,企业可以针对性地面对顾客群,生产针对性的产品,把握不同市场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企业能够更加合理的确定目标市场。 市场进行划分的环节,应当充分考虑企业行业的特质,合理选择划分标准, 通常情况下,人口、心理、地理、行为、社会文化等因素是划分市场时可选择的 核心因素。 地理细分:地形,气候,交通,城乡,行政区等 人口细分:年龄、性别、家庭人口、收入、教育程度、社会阶层,宗教信仰 或种族等 行为细分:对消费者行为的评估,然后进行细分 种类 社会文化细分:是按社会文化特征细分市场,以民族和宗教为主进行细分 使用者行为细分:是按个人特征细分市场,职业,文化,家庭,个性 心理细分:个性或生活方式等变量对客户细分 差异化营销环节中,市场细分的作用是不应当忽视的,它能帮助企业合理确 定目标市场,规划营销策略。不仅如此差异化营销是对市场细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细分市场显著地反映了消费者地需求,因而企业可依据自身的战略规划、生产水平以及资金力量,确定细分市场,再针对自己的目标市场规划营销方案。不仅如此,市场细分之后,信息量减少,企业能够更加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动向, 当需求有所变化时,企业可迅速改变营销策略,规划合理科学的营销方案,从而满足市场需求,不仅扩大企业的竞争优势还提升企业应对突发状况的处理水平; 集中力量开拓市场提高资源利用率。所有企业的财力、人力、物力都不可能是无穷无尽的。市场细分之后,选定合理的目标市场,集中企业力量,增强企业竞争 力,在目标市场确立有利地位;有助于企业把握市场机会,扩大市场规模。进行 市场细分之后,企业对每个细分市场中消费者满意程度、消费潜能、行业竞争状

售后服务一服务营销与服务营销学

(售后服务)一服务营销与 服务营销学

壹、服务营销和服务营销学(1) -------------------------------------------------------------------------------- 于社会经济活动中,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和产品营销中服务活动所占比重的提升,将服务营销从市场营销中独立出来加以专门研究成为必要。服务营销学既是从市场营销学中衍生出来的,也是对市场营销学的拓展。服务营销学对服务营销行为的专门研究是新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且必将成为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动力和理论依据。(壹)知识经济时代的服务营销 1、知识经济是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知识经济是建立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交换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用于经济,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知识经济时代突出表现为以下特征: ●知识成为主导资本; ●信息成为重要资源; ●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成为经济活动的核心; ●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载体和基础; ●经济增长方式出现了资产投入无形化、资源环境良性化、经济决策知识化的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壹方面促进世界新时代的到来,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知识化取代工业化;另壹方面促使全球面临新的国际分工,知识经济

发达国家将成为“头脑国家”,而知识经济发展滞后者将论为“躯干国家”,听“头脑国家”驱使。知识经济发展直接的变化即促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行业。据世界银行1998年发表的《知识促进发展》的方案报道,发达国家以知识为基础的行业的产值已占GDP 的50%,其中高技术产业的产值占25%。于新的世纪,以知识为主导的服务业的发展将以锐不可挡的乘数发展态势迅速成为GDP的主要份额。 知识经济时代将催动以下服务业大发展: ●信息产业。随着信息技术成为知识经济的主要载体和基础,信息的硬件、软件的发展将以突飞猛进的态势进行。信息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壹系列的经济革命,如购销方式将无纸化、电子化发展;库存管理将于追求零库存的条件下实行信息控制;生产工艺和控制手段将成为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保证;企业决策向程序化、规范化、智能化发展;人事管理将依据客观标准进行数据控制等等。 ●咨询服务业。各种生产、流通、技术、法律、环保、卫生等涉及广泛领域的咨询业将得到全面发展。 ●调研策划业。各类市场调研、分析,营销策划、企业形象策划组织将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对信息、知识的需求而相继得到发展成为服务中颇富活力的力量。 ●旅游服务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用于国内和国际旅游的需求将会和日俱增,以适应这种需求而兴起的旅游业将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各国GDP中占有较大比重

营销的几种理论

企业营销目标有三个层次 一是企业计划期的直接营销利润; 二是未来一定时期企业形象的增值,即通过优质服务、让利和承担社会义务来提高企业的形象; 三是探索和积累营销经验,培育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营销人才队伍。 5R理论的内容 第一个R是Relevance(关联),指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企业能生产或者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 第二个R是Receptivity(感受),指客户什么时候想买或什么时候从生产厂商那里认知产品; 第三个R是Responsive(反应),指当客户产生需求时,企业如何去应对需求; 第四个R是Recognition(回报),指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和美誉度; 第五个R是Relationship(关系),指买方和卖方之间的长期互相促进的所有的活动。 简而言之,营销活动必须从以产品为中心的方式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方式,这也是现代整合营销传播的精髓。 SIVA理论 要以消费者为中心,要了解消费者真正的需求,要与消费者对话。营销者不断努力接近消费者,改变营销策略,从说服转为倾听。而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消费者的信息与需求涌进互联网中,为品牌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与便利。有公司总结出了充分反映中国网民的消费习惯,即“搜索(search)、兴趣(interest)、价值(value)、行动(action)”。针对这一消费习惯,整合营销概念及4R理论的提出者、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唐·舒尔茨教授提出了新营销理论“SIVA”模型。4个字母分别代表解决方案(Solution)、信息(Imformation)、价值(Value)和入口(Access)。他认为信息技术改变了整个市场,消费者决定何时、何地、从什么地方购买何种商品,营销人员必须及时响应以帮助消费者达成目标。这种消费者与品牌的角色大反转意味着许多市场营销的方法也需要改变——建立一种新的、消费者主导的、交互性的市场营销体系。

4Ps、4Cs、4Rs营销理论比较分析

4Ps、4Cs、4Rs、4V营销理论比较分析 一、第一代营销模式: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的4P理论 1950年,美国营销专家尼尔·鲍顿提出了市场营销组合概念.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杰罗姆·麦卡锡把这些可控因素归结为4类,即产品(Product)、价格(Pd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四要素,企业的营销活动就是以适当的产品、适当的价格、适当的渠道和适当的促销手段,将适当的产品和服务投放到特定市场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4P理论。 这一理论提出的背景是世界经济已经从“二战”的创伤中恢复过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战后“黄金阶段”,经济全球化处于起步阶段。消费者需求单一且比较旺盛。以数量满足为核心的包含数量、质量与结构的三重性短缺,基本上是一种典型的卖方市场。企业依靠大批量生产以降低成本,通过无差异化营销将产品售卖出去。这一理论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可拓展性。科特勒考察了特殊市场条件下营销组合,将权力和公共关系纳入其中,形成了6P理论。针对服务的特殊性,提出了7P理论,即在4P的基础上加入了人员、设施、过程管理。这些因素中部分因素早已包含在4P理论中,只不过是其重要性增加而单独的将其列出而已。另一方面是无可替代性。尽管化、4R、4V理论的出现,但并不意味着4P理论就要淘汰,这些理论之间是互补关系,绝非替代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理论也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首先,这一理论是以大工业经济时代为背景,成为工业

企业开展营销的强大工具,这就在应用范围上受到局限;其次,这一理论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进行营销组合,忽视了顾客,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容易导致“营销近视症”,在今天看来这是致命的“软肋”; 最后,这一理论较多的关注企业自身,忽视了竞争对手因素,因而容易受到追随模仿,最终造成无差异化营销的局面。 二、第二代营销模式:以追求顾客满意为目标的4C理论 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黄金阶段”之后,1973年由于石油危机的爆发,主要的发达国家进入了“滞胀阶段”,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与此相反的是在拉丁美洲和亚洲出现了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并且形成了一支新兴的经济力量,这些国家的企业开始积极的参与国际竞争。同时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对价格变得敏感。需求呈现出多样性,更为注重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也因内部市场容量有限,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在这种背景下,美国著名学者劳特朋教授在胁年代率先提出4C理论,即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来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根据顾客支付能力来进行定价决策,从方便顾客购买及方便为顾客提供服务来设置分销渠道,通过企业同顾客的情感交流、思想融通,对企业、产品或服务更好的理解和认同,以寻求企业同顾客的契合点。由此可见,4C理论坚持以顾客为导向,始终围绕“顾客需要什么”、“如何才能更好的满足顾客”两大主题,进行持续的改进活动,以追求顾客满意为目标。它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拉动型营销模式,它宣传的是“请消费者注意”,而非“消费者请注意”。与传统的营销模式相比,

市场营销基本知识点

市场:是由那些具有特定的需要或欲望,而且愿意并能通过交换来满足这种需要或欲望的全部潜在顾客构成的,市场是买卖关系的总和。 市场营销基本流程: 1、市场机会分析[3] 2、市场细分 3、目标市场选择 4、市场定位 5、4Ps(营销组合) 6、确定营销计划 7、产品生产 8、营销活动管理(即执行与控制) 9、售后服务,信息反馈 市场营销理论: (1)4Ps营销理论(4Ps营销组合理论) 基本策略: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 (2)4Cs营销理论: 顾客Cus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理念、标准) (3)4R营销理论: 关联Relevancy、反应Respond、关系Relation、回报Return(强调关系管理) (4)10Ps营销理论: 6Ps(4Ps+政治权利Politics power+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4Ps (探查Probing、分割Partitioning、优先Prioritizing、定位Positioning) SWOT分析法:

(1)优势S (2)劣势W (3)机会O (4)威胁T 利用优势抓住机会SO 利用机会克服弱点WO 利用优势减少威胁ST 使弱点和威胁最小化WT 营销环境: (1)按对企业营销活动影响时间的长短: 1)长期环境 2)短期环境 (2)按对企业营销活动影响的地域范围: 1)国际环境2)国内环境 (3)按对企业营销活动影响因素的范围:(营销环境构成因素) 1)微观环境: 企业可控: ①企业本身:市场营销管理部门、其他职能部门、最高管理层; ②市场营销渠道企业:供应商(供货的价格变化、供货的质量保证、供货的及时性和稳定性)、营销中间商(中间商、实体分配公司、营销服务机构、财务中介机构); ③顾客:消费者市场、生产者市场、中间商市场、政府市场、国际市场; ④竞争者: 愿望竞争者:提供不同产品以满足不同需求的竞争者; 类别竞争者:提供不同产品以满足同一种需求的竞争者; 产品形式竞争者:满足同一需要的产品的各种形式间的竞争; 品牌竞争者:满足同一需要的同种形式产品不同品牌之间的竞 争。 ⑤社会公众:融资公众、媒介公众、政府公众、社团公众、社区公众、一般公众、内部公众。 2)宏观环境

1_服务营销组合7P概述

服务营销组合7P概述 服务营销:服务营销组合7P‘s : 产品 Product、价格 Price、渠道 Place、促销 Promotion、 人员 People 、有形展示 Physical Evidence、过程 Process —— Booms和Bitner 80年代初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BOOMS 和BITNER 将服务企业营销组合定为7个要素,即产品(PRODUCT)、定价(PRICE)、地点或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人员(PEOPLE)、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过程(PROCESS),简称7P's。在制订营销战略时,服务营销人员需要考虑这些组合要素之间的关系。这7项要素可以说是许多服务营销方案的核心,忽略了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关系到整体方案的成败。现将这7个要素,即服务市场营销组合中7大营销策略简要分析如下: 1. 产品 服务产品所必须考虑的是提供服务的范围、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准,同时还要注意的事项有品牌、保证以及售后服务等。服务产品中,这些要素的组合变化相当大,例如一家供应数样小菜的小餐厅和一家供应各色大餐的五星级大饭店的要素组合就存在着明显差异。 2. 定价 价格方面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价格水平、折扣、折让和佣金、付款方式和信用。在区别一种服务和另一种服务时,价格是一种识别方式,顾客可从一种服务的价格感受到其价值的高低。价格和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服务定价的重要考虑因素。 3. 分销 提供服务者的所在地以及地缘的可达性在服务营销上都是重要因素。地缘的可达性不仅是指实物上的,还包括传导和接触的其他方式,所以分销渠道的形似以及其涵盖的地区反都与服务可达性有密切关联。 4. 促销 促销包括广告、人员推销、销售促进或其他宣传方式的各种市场沟通方式,以及一些间接的沟通方式,如公关等。 以上四项是传统的营销组合要素。但是服务营销人员则有必要增添更多的要素,如人、有形展示和过程。 5. 人员 在服务企业担任生产或操作性角色的人,在顾客看来其实就是服务产品的一部分,其贡献也和其他销售人员相同。大多数服务企业的特点是操作人员可能担任服务表现和服务销售的双重工作。因此,市场营销管理必须和作业管理者协调合作。企业工作人员的任务极为重要,尤其是那些经验“高度接触”的服务业务的企业。所以,市场营销管理者还必须重视雇佣人员的筛选、训练、激励和控制。 此外,对某些服务业务而言,顾客和顾客之间的关系也应引起重视。因为,一位顾客对一项服务产品质量的认知,很可能是受到其他顾客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应面对的问题,是在顾客与顾客之间相互影响方面的质量控制。 6. 有形展示 有形展示会影响消费者和客户对一家服务企业的评价。有形展示包括的要素有:实体环境(装潢、颜色、陈设、声音)以及服务提供时所需要的装备实物(比如汽车租赁公司所需要的汽车),还有其他的实体性线索,如航空公司所使用的标志或干洗店将洗好衣物上加上的“包装”。 7. 过程 人的行为在服务企业很重要,而过程(即服务的递送过程)也同样重要。表情愉悦、专注和关切的工作人员,可以减轻顾客必须排队等待服务的不耐烦的感觉,或者平息顾客在技术上出问题时的怨言或不满。整个体系的运作政策和程序方法的采用、服务供应中机械化程度、员工裁断权的适用范围、顾客参与服务操作过程的程度、咨询与服务的流动、定约与待侯制度等,都是市场营销管理者哟啊特别注意的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