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电视栏目化的认识

中国广播电视栏目化的认识
中国广播电视栏目化的认识

中国广播电视栏目化的认识

1、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的特点

①社会化趋势。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出发,反映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与困难、现实探究与

理想追求,覆盖面广而内涵深、真实感强,对受众有较强的针对性、启发性。

②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地位专门化确立。广播电视评论历来是电视媒体的弱项,中央电视台

《焦点访谈》、上海东方广播电视台的《东方论坛》等栏目通过固定的评述性专栏来强化广播电视评论,每天固定播出,广播电视评论节目逐渐规范化、专门化。

③由记者直接主持栏目代替了播音员客串主持的传统模式。记者型主持人的出现是符合现

代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主持人的自身风格会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④一改过去单纯注重新闻报道内容而忽视栏目自身视觉、听觉形象设计的局面。充分利用

现代化电子特技手段来实现栏目编导的设计意图,以强化栏目对受众的吸引力。

2、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的原因

①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信息需求不断增加。社会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促使广播电视新闻从内

容到形式、结构发生变化,以适应受众多层次、全方位的需要。广播电视新闻要根据不同的目标受众、层次、节目内容、性质和功能等因素来划分若干的固定栏目,形成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群体。

②广播电视新闻制作管理的专业化推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规范化、栏目化。先进的广播

电视传播技术手段,使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活动变得更加生动、简便、快捷,由此带来的广播电视新闻制作管理的标准化、专业化,推动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的形成。

③广播电视新闻管理模式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转变。

④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现代传播一是、传播观念的加强。

3、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的传播优势

①从广播电视媒介的地位看,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有利于广播电视在新闻传播上保持竞

争优势和地位。增大信息密度,满足受众信息需求这是现代新闻媒体的竞争核心,而只有做到栏目规范化的制作、管理模式才能达到这一要求。

②从广播电视功能上说,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能有效地发挥广播电视新闻各种文化功能。

新闻栏目根据新闻传播的性质、任务、传播对象的不同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即将社会发展所需求的广播电视新闻信息通过栏目规范化形式传播给受众,发挥广播电视新闻的认知、审美、教育的功能。

③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有利于适应不同层次和爱好的受众的需要。

④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有助于广播电视新闻整体水平的提高。栏目化的新闻传播内容的

选择必须要求具有连续性、可持续性的发展特点,由于新闻栏目有特定的内涵界定,对新闻信息的质量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世界广播电视新闻的变化趋势

在全球化背景下,近十余年西方电视广播新闻节目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从商业广播电视逐步影响到公共广播电视。

①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要求权威性、信息量和可看性的高度统一。

因为在全球化、新技术和日益激烈的媒介竞争环境下,在媒介一方,任何新闻事件被独家报道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在受众一方,也并不是只接触单一媒体的新闻,而且新媒体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得不同媒体新闻之间的报道时间相差无几。于是广播电视新闻竞争的重要因素变成了:新闻媒介本身的公信力与权威性、新闻节目在总体上是否能够提供给观众的有限信息量以及是否大量现场报道带给受众的视听冲击力、故事化的表达方式和可能的悬念设置。

②基于全球化语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跨境传播与社区传播的两极发展(扩大新闻的广度和深度)

一方面大的媒介集团越来越重视新闻国际市场的开发和培育,以CNN和BBC为代表的海外电视新闻媒体,早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影响。另一方面,地方性广播电视机构的自办节目,都开始重视新闻内容和报道风格上地方性和全球性的整合,即在全球化的经济与文化语境中报道地方性内容,用地方化的视角霸道新闻时体现出国际化的报道水准和报道风格,以及用全球化和地方化的双重视角对重要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度的阐释和评论。

③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品牌和风格越来越成为广电新闻媒介影响力的重要构成要素。

一切在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节目中呈现出来的各种视听元素的包装组合,都成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风格与品牌的构成要素。特别是新闻主播主持人对于节目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他们帮助节目树立和巩固在观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为节目增加人际传播的个性化和软性化的特征,还可以因其独特的个性魅力,成为新闻权威性、可信度和风格化的象征。

④事实上,多频道/频率时代为广播电视新闻造就了一种新的受众观,这种受众观深深地影响到新闻报道的取向:

一方面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压缩技术给广播电视业带来的突破性发展,使得多频道、多频率专业化分工和针对不同受众需要的差异性传播成为可能。另一方面集团化运作的资源整合,又使得这种差异性传播的有效市场分割和优势互补成为可能。多频道/频率时代为受众在广播电视新闻方面提供了更多自主选择的可能性,因此例如用国际化的风格报道本地化的题材,努力寻找自身的市场优势,满足一部分特定受众的需要,而非面面俱到的试图调和所有受众的口味,是许多地方电视台在新闻报道中倾向采取的策略。

而我国目前只处于初期阶段,电视新闻节目的差异性传播还不够。需要考虑如何在有限的竞争带给新闻节目创新能力和活力,同时在实现差异传播的时候进行形式互补以及伴随媒介市场化与商业化产生的广播电视新闻的娱乐化与软性化。

广播电视民生新闻的崛起及其意义

1、民生新闻:民生新闻是一种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类型,民生新闻不仅概括的广播电视媒介机构对新闻内容的选择标准,还体现这报道者的立场、态度和出发点,更蕴含了媒介对自身社会功能的立场。

2、民生新闻的3个本质特征

①民生内容:是指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关注的是平民百姓的生活状态、生存状态和心灵状态。一切本地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关注所疑惑的就是民生新闻的报道对象。所以他十分追求新闻接近性,重视现场声音画面的冲击力和细节的展现是广播电视民生新闻的一个重要特征

②平民视角:是指进行报道时,从普通市民的切身利益出发,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看问题,倾听他们的诉说感受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呼声。因此报道者的态度朴实真诚,报道朴实直白,体现本色化和市民化的特征。这主要表现为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为百姓说话。

③民主的价值取向:强调了让百姓说话。通过新闻报道,帮助受众树立起公民意识,参与社会改革进程,行使民主权利。尊重受众的知情权与话语权,鼓励受众积极的参与到新闻传播过程中来,对社会事务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讨论,并最终形成公共意见。民生新闻的互动性在这个意义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受众在参与现现场短信电话、打热线电话...大大体现了受众的主体性。

3、民生新闻崛起的意义和原因

①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决定了民生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而民生新闻相应的成为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热点。在市场经济确立的过程中,公民的主体性逐步建立起来,民主观念和权利意识日益增强,人们有了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力和自我决策的可能,民生的概念在普通人心目中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无论是政府还是公民个人对民生的重视,都为“民生新闻”的崛起准备了条件。

②我国新闻媒介传播价值由以传者为中心转向以受者为中心,也是民生新闻发展的动力之一。中国百姓和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从业者都厌倦了呆板说教的枯燥模式,渴望回归平民化的新闻内容和表达方式。要求媒体提高服务一是提升竞争力,满足受众的需求。

③公民社会的建设要求媒介成为民众利益的代言人,这也是催生民生新闻的因素之一。中国社会的都市化造就了具有现代价值观的现代公众,他们对大众传媒有着新的需求,这就要求媒介代表群体的利益,并未他们的利益表达服务。

④民生新闻时地方广播电视新闻应对新闻竞争的必然选择、利用在本地的资源和优势,做百姓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以时效性和接受性取胜。

4、实践策略(各地方电视台举例说明)

当代大学生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机电工程学院丁勇近年来,海内外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各种观点十分活跃。"新儒学 "、"新道学"、"文化中国"说、"新汉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太平洋时代"说等等。有人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儒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世纪。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了解和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它的基本特征、精神实质、优良传统和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一)道德至上的人本主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尤其以儒家为代表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创造性的发展。必须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与西欧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人文主义在文化精神上存在着本质区别。中国人本主义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西文人文主义则以个人为本位,以法治为中心。

中国文化重人,并非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体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入群体,强调五伦,强调人对于宗族和国家的义务,即侧重人与社会(讲天人合一,治国齐家平天下)、人与人(讲和为贵,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修养(内圣外敛,以德治国)问题,是一种宗法集体主义人学,是一种以道德修养为旨趣的道德人本主义。荀子有一段话讲得很清楚:"有社稷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已,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君道》)。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重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个性主义,它是西方民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重要思想基础。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传统,对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人际和谐和人生修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应当积极地挖掘中国历史上"重民"的思想精华,在建立和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使其经过转化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借鉴。而它存在着的消极因素的克服与改善成为我们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必要。 (二)儒、道、法、佛互补。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主体构架。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体,并形成互补之势。从儒道两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来看,大体来说,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国民精神等方面的影响至为深远。道家、道教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科技、宗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

.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程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舆论工具,是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传播工具,也是党和人民政府联系群众的主要渠道之一。广播电视事业几十年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历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一、创始阶段:(1940年—上个世纪70年代末) 广播是人类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日益增长的对信息的需求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最早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声音的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加拿大出生的费森登和被称为“无线电之父”的美国杰出发明家德福雷斯特,1906年圣诞节前夕费森登主持播出了世界上第一次语言广播。1920年,威斯汀纽豪斯公司在匹兹堡建立的KDKA电台正式广播。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试播。当时它是新华社的口语广播组织,故称新华广播电台。1943年被迫停止播音,到1945年,经多方努力才恢复播音,1947年改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于1948年迁到平山县继续播音。1949年,北平解放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3月25日随党中央迁到北平改名北平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9月27日,改名为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改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58年5月1日,我国大陆上建立的第一座电视台——电视台,试验播出黑白电视节目,9月2日正式开播,10月1日电视台建成,1978年,电视台改名中央电视台。 从1940年新华广播电台诞生,1958年第一座电视台诞生,建国后我国有计划地在中央及各省创建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挫折。这一阶段广播电视事业主要体现党和政府宣传喉舌的特点。 二、发展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 虽然50年代中国电视事业便已起步,但很长的时间里,它距离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很遥远。直到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审判林彪、“四人帮”集团的实况,中国百姓在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政治春风的同时,才不知不觉迈入了名副其实的“电视时代”。 改革开放提供的有利契机,使得80年代成为电视业发展和繁荣的黄金时代。1983年3月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了实行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并于同年10月得到党中央的批准。这一方针极推动了中国广播电. .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主讲人:李津逵 王鲁湘: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一方面人们尽情的享受着城市化所带来的文明与舒适,另一方面人们也感到了城市发展过快所带来的切肤之痛。作为世界人口最大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有学者把中国城市化列为21世纪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两大因素之一。那么中国的城市化将是中国人民的福音呢还是全世界的祸水?确实有学者提出了这么严肃的问题。那么面对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引发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怎样才能使人口数量、结构分布与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主任研究员李津逵先生。李先生您好! 李津逵:您好! 王鲁湘:欢迎您作客《世纪大讲堂》! 李津逵:谢谢。 王鲁湘:我看了一下李先生的简历,突然发现我们两个之间惊人的相似。我们两个人年龄相仿,李先生比我略微大几个月。我们都是从城市里头在那个时候下乡做知青,然后在知青里面过着一种很艰难生活。所以的话我们这一代人又后来由于1977年恢复高考给了我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我们两个同时在那一年参加了那一次决定历史命运决定个人命运的那一次高考,我们都成了大学生,这样的话我们又回到了城市,并且最后在城市里面工作,在城市里面生活,在城市里面安家成了一个城里人。所以对于城市化我们是有双重理解的,因为我们曾经在农村里面干过。那么您的经历使您对城市有一个什么样的向往? 李津逵:那个时候我记得我在中学的时候,有一次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分子代表大会是在东城区的一个招待所里面开,那个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常常在干活的时候,我要能在那个招待所里当一个服务员该多好? 王鲁湘:对。 李津逵:就想这个事。 王鲁湘:对,当时我们知青所有的梦就是回城,想尽一切办法包括不择手段就是要回城。为什么要回城?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城乡二元结构,尤其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社会里面,城市比农村具有太多太多的优越性了。所以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改变自己的身份变成一个城里人,然后到城里面生活。那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突然以我们预料不到这样一种发展的速度突飞猛进发展起了,那么您也见证了这样一个过程。您觉得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间,中国的城市化的发展在这30年中间有阶段性的区分吗?比如说什么时候是一个阶段,什么时候是一个阶段。 李津逵:我感觉是1992年小平南巡之后大量的这种三来一补的工业在沿海地区落户之后,创造了城市中间巨大的就业岗位,这个时候农村中间大量的青年走向城市,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一个飞跃。 王鲁湘:我们产生了城市化要求的一个推动力。 李津逵:对。 王鲁湘:社会的一个推动力。 李津逵:就是中国的农民几千年来一直是向往城市生活,但是他走不进城市。 王鲁湘:走不进。 李津逵:比如说明清的时候有那个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因为城市里面没有就业岗位,农村又没有余粮供养城市,农村的这个耕织结构又非常的顽固,这种情况下一直就没有突破。但是当我们中国加入了全球的经济分工之后出现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这一天到来了。 王鲁湘:对,这是一个历史机遇。您是学工科的。

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的认识与思考

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的认识与思考新中国建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建国伊始,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就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不懈的奋斗。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在这个资本主义横行的世界,不免就会显得孤立。建国伊始,苏联和我国同处一个阵营之中,但之后因为一些原因,我们失去了苏联的帮助,真正变得孤立无援。我国就是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遇到一些困难、挫折,但最终还是走向了成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质的飞跃,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下,中华民族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坚忍不拔的毅力支撑着勤劳的中华民族走向了胜利。曾经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两弹一星”的顺利研制到“神舟系列”飞船的顺利发射;从较为封闭的国家走向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建立无一不见证了中国的大发展;从一个贫穷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到现在的GDP世界第二;从南方雪灾,汶川大地震政府的紧急响应,到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短短的几十年,这一切成就真的是令人震撼!这一切无一不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社会主义强国的形象。 然而,这强大的背后就真的是强大吗?大的方面来说。我国的GDP全球第二,但人均GDP却是少的可怜。当前最为敏感的领土纠纷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一直在牵动着全国人民

的心!媒体称,我国已经步入军事化强国,我想不尽然,最起码和真正的军事化强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要不然,我们的领土纠纷问题,不会那么迟迟未决。一些小的岛国,也敢站在我们头上,我觉得这或许就是一种耻辱! 无可否认,我国经济确实处在一个空前的繁荣发展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有一些突出的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民生问题是党中央提出的一大问题,也是一直在奋斗的问题:贫富差距,教育问题,医疗保障问题,安全问题,就业问题,能源资源问题。这一切都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当代大学生更为直接的关注问题是教育问题和就业问题。最近我们一直在呼吁教育公平,我们为了教育公平事业一直在努力,但却一直没有取得可观的成绩——教育公平的呼声越来越高。毕业生就业问题也一直是一大难题:一方面,政府在通过增加就业岗位来缓解就业压力,然而增加的就业岗位相对于就业大军来说,本就是九牛一毛;另一方面,鼓励创业成为一个改善现状的途径,但就创业来说,一直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软肋,这从侧面彰显出了我们当代教育的不足。 贫富差距和医疗保障问题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医疗保障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关系更为直接。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早就得到重视,却得不到解决。虽然国家出台了医疗保险政策,但真正实施起来还是会有诸如报销难等问题的。总之,我们期待一个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不仅仅是城市,更重要的是农村!谈及贫富差距,我就想起了房地产。现在的房价,尤其是发达地区的房价,真的使人望尘莫及!

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及走向

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与走向 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与走向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与走向 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与走向事业属性与产业属性 我国的广播电视体制是一个兼行政、事业和产业为一体的混合体,既不是行政单位,也不是事业单位。事业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新闻媒体不能像其他企业那样自由地出入市场,不能自定方针,而必须服从党和政府的领导;企业管理意味着经济上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这种模糊的体制长期影响制约了广播电视业生产力的发展,因而通过改革建立一个新的体制,促进广播电视生产力的发展是必由之路。 一、我国广播电视的性质与体制任何一个社会机构的体制都是由其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的国体就决定了我国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属性,即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共产党及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舆论工具。因此,广播电视作为新闻媒体的重要阵地,它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又是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这也同时决定了宣传和引导舆论是我国广播电视的首要任务。经济上由政府全额拨款,以政治宣传为中心任务,发展规模、办台宗旨都是由上级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以行政指令的方式决定。政府在管理方式上,完全采用的是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片面强调广播电视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属性,忽视了广播电视作为文化消费品的商品属性。改革开放20 多年来,广播电视事业经过以“广播电视事业”为基本特征的初期发展阶段和以“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为基本特征的探索发展阶段后,目前已进入大整合、大汇流的全新产业化发展时期,并成为新兴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具体体现:1、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市场与政府展开广播电视资源配置权的争夺。2、广播电视局(台)已经形成拥有相对独立利益的经济个体,渴望拥有自己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权,呼吁政事(政企)分开。3、政府传统的管理体制与广播电视改革实践发生摩擦与冲撞。 二、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在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新阶段,政府应转变其管理广播电视的职能和角色。实现两个转变:1、由传统型行政管理体制向过渡型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变;2、由过渡型行政管理体制向成熟型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变。设想:党委、政府经营综合频道,对分众化频道实行商业经营。综合频道保证了对主流思想方向的把握,商业分众化频道保证了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并有利于频道专业化的形成,又能对综合频道形成竞争而促进其不断发展。而广告上也可以根据产品的特征和频道受众的特征选择投放点,从而促进电视业的良性循环。所有的改革措施都不能违背我国广播电视业的性质,即坚持社会主义路线不变,坚持党管媒体不变,坚持喉舌功能不变。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的国家产业政策,在完善的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政府才能实施对广播电视业变革的宏观调控和有效主导,我国的广播电视产业也才能获得健康发展。 广播电视产业化的现状与困境关于“产业化” 一、关于“产业化”的概念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解释,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产业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一个产业可以由多个企业的同类经济活动组成,一个企业也可以不只是从事单一经济类型活动,可能从事多种类型的经济活动,即从事多产业经营(跨行业经营)。因此,从宏观角度来说,

《上海地方志》——上海广播电视发展史

上海地方志》——上海广播电视发展史 第一节 沿革 20 世纪 20 年代,上海开始设立无线电广播电台,同时, 市场上出现外国的收音机。民国 12 年( 1923 年)1 月,美 商与华商创办了中国无线电公司,自建广播电台,并出售收 音机。其时,全市有 500 多台收音机接收该台的广播。翌年 10 月,苏祖国等 7 人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民族资本的无线电 亚美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001 型矿石收音 机和国内第一台自行设计、制造的亚美牌 1651 型五灯中波 到五灯的电子管收音机。民国 25 年,全上海收音机的拥有 量约 10 万台,绝大多数是外国制品。 民国 26 年抗日战争爆 发后,上海收音机制造业受到打击。趋于停滞状态。抗日战 争胜利后,上海收音机制造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并新增了宏 音无线电器材厂、利闻无线电机厂等一批收音机制造厂。民 国 36 年,上海无线电工商企业有 235 家。但由于成套无线 电零件从国外进口,并低价销售组装收音机,使上海收音机 约有 30% 以上工厂处于停工和半停工状态, 从事收音机及其 零件制造的企业仅 7 家,从业人员共 100 余人。 1949 年 5 月上海解放, 国家在政策上扶植无线电私营企业, 1952 年 7 工厂 超外差式收音机。此后, 中雍无线电机厂等单位相继生产 制造业处于困境之 中。至民国 37 年,上海无线电制造业中

月,建立了第一家国营无线电整机骨干企业——华东人民广 播器材厂,翌年改名为上海人民广播器材厂。重点发展电子 管收音机、扩音机。这一时期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录音机制 造的钟声电器工业社生产出第一台 101 型钟声牌钢丝录音机 和第一只录、放、抹复合磁头。 1953 年,月产量达 20 台。 1956 年 1 月,上海市电讯电器工业公司成立, 该公司对原有无线电企业进行裁并改组,组成 专业分工生产电子仪器、收音机、扩音机、扬声器、录音机 等产品。 当年生产收音机 6.85 万台、 扩音机 3372 台。1958 年 3 月,国内第一台全国产化晶体管汽车收音机问世。同年 7 月,上海广播器材厂研制成功两台上海牌 101 型 44 厘米 电子管黑白电视机。 1960 年起,在从轻、纺工业系统中划 给仪表电讯系统的 10 家大厂中,结合调整部分工厂,组建 了上海无线电二厂、三厂、四厂等 12 家骨干大厂,为发展 国产化广播电视产品奠定了基础。这些大厂一开始就研制开 发收音机、扩音机等产品。上海无线电三厂于 1960 年试制 成功 663 —2— 6 型六灯三波段收音机, 在全国第一届收音机 评比中获第一名。 1962 年,该厂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全国 产化晶体管收音机,同时建立了国内第一条晶体管收音机流 水生产线。上海无线电四厂的 593—2 型、 593 — 4 型收音机 获一等奖。 1961 年,上海无线电二厂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提管理无线电、 有线电、电灯泡、日用电器、胶木、蓄电池等 6 个制造业,

对中国城市化的认识

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认识摘要:经过改革开放后30年的长足进展,中国城市化已步入中期阶段,步伐加快,质 量显著提高。同时,中国城市化又处于周期转折点上,上一周期行将结束,下一周期将要开始。中国政府目前推行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有助于尽快启动新一轮城市化进程。反过来,新一轮城市化也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关键词:城市化趋势周期 一.中国的城市化历史分期 中国城市化分为五个阶段: (1)城市化的起步与正常发展阶段(1949-1957) (2)城市化过度发展阶段(1958-1960) (3)城市化的调整阶段(1961-1965) (4)城市化的严重停滞阶段(1966-1976) (5)城市化恢复正轨并健康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 二.中国城市化现状特点 城市化的三大标志: 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市化获得了长足的进展,现在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这些新的变化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化动力呈现出公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三足鼎立的动力结构 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只有单一的公有经济成分。即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和集体两种经济形式。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非公经济快速崛起,即除公有经济之外其他所有经济形式,包括民营和外资两大类。经济成分趋向于多元化。然而,公有经济的步伐却相对放慢了。尤其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公有经济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 在21世纪之初,民营经济就取代公有经济而上升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主体。民营经济是指 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和管理的经济成分,包括除公有和外资之外所有其他经济形式。同时,外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外资经济是指由境外资本投资和管理的经济成分,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两种形式。

最新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

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①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还处于一个相对低的水平。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显示: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任何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从传统农业发展和过渡到现代农业,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正面临哪些困难,这些问题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迫切且现实的问题。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中国现在是一个人口接近十四亿的大国,而耕地总量约为13000万公顷,人均耕地小于0.1公顷。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许多地方有只搞经济而忽视了农业发展的现象,农业中土地、人力、农业资源等大量流失。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政府在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促进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措施,使得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有了提升。当前中国的粮食问题,使得市场上出现了有的地方过剩而有的地方短缺的问题,这个问题使得当前整个农业生产面临着一个矛盾,从而导致了农产品价格在总体上持续低,因此,农民要增加收入很困难。 (二)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首先,我国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农家庭生产方式居主导地位。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农业经济,所以劳动生产率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在生产方式上回到了中国以前传统的小农经济,这种生产方式落后、停滞不前。其次,自给自足、很少依赖外界提供物资和服务的传统,使得农业经济很难具有现代化的条件。再次,集约型的劳动生产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它带来的结果就是农民不愿意投入过多的劳动力去进行农业活动。而且,生产技术的落后和对科技知识缺少认识也是制约农业增产的因素。最后,农业生产规模小,加上资源的不足,投入过多但收益甚少,缺少技术支持和资金来源,也是一大问题。

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看法与观点1.

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看法与观点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不断发展,发展的现状要求我们不断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单一发展路径,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的一条新型的发展路径。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历史意义 我认为简介一下城镇化的基本涵义有助于对它的理解。所谓城镇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以及城市的数量的地曾加,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简言之,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第二,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第三,农业劳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城镇化的本质特征反映出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的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 新型城镇化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单纯从字面理解的意思不同,城镇化,就是指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关系到大至都市,小到农户的产销、合作、互动、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我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科学发展,我国农村人口多,地域辽阔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中国不能照搬国外模式,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走自己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乡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在于资源节约和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 那城镇化建设是怎么提出的呢?城镇化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历史性潮流。想要了解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要了解它的提出过程,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我国实施城镇化战略,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关于对我国现代城镇化进程的思考和看法

论我国现代社会城镇化发展进程 周停停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s urbanization is the road stride forward singing militant songs, made the world sit up and take notice of the results. It seems people have seen the shadow of the rich and powerful, think Chinese dream is not far away from us. The reality is, issues such a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domicile, welfare, social class differences of complex continuous interference with us, make us every step more pain. To achieve social harmon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solve these problems be imperative. Keywords:urbanization China dream social complex social harmony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行的如火如荼。面对这项影响深远,关乎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千秋大业,如何有效的推进应该是每个人的思考任务,而不应是抱着旁观的态度。 一、我国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 由于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人类活动的缩影的城镇化其实很早就开始了。所以中国古代城镇化一直领先世界。唐朝长安人口已经达到100多万,绝对的当时国际化大都市,随着西方工业革命兴起,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国现代化城镇化始于1991年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国内外发展环境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中国必须寻找新的增长源泉。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城镇化便是一个最好选择。同工业化相比,城镇化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和消费品市场扩张等方面都能带来巨量需求,可以也应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1】。各届政府都把城镇化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李克强总理在上任之初就明确了本届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继续完善和深入发展。 二、我国现代社会城镇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标志。英国城镇化水平达到95%以上,很多地方城市与乡村已经融为一体,很难严格将城市与乡村区分开来。21世纪60年代,美国实行了"示范城市"模式,美国城镇化水平高达85%,起点高、发展快。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率都较高。2009年,我国城市化率为46.6%,城镇人口增加至6.2186亿。中国的城镇化刚刚进行到中

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识

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识 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的历史。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到现在为中国的现代史。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国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是一段有关民主生死存亡的整容抗争的岁月史。同时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拙见成长的历史。 然而,中国人民及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正是在外国各侵略者企图灭亡中国的图谋以及对中国无尽的掠夺和强占的压力下,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封建奴隶制度等封建制度,同时也阻挡了外国资本主义及帝国主义对国家主权的侵略。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首先,鸦片战争,打破了长期封闭的中国社会。西文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中国的大门,他们凭借先进的生产力和夺取的侵略特权,疯狂的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使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鸦片战争开启了之后百年中国受到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战后,中国人民除了继续遭受残酷的本国封建压迫以外,还遭到来自外国帝国主义势力的残暴的民族压迫。而随后签订的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损害了我国的根本利益。与此同时,引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它最终失败了但是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同时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接下来,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和更多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的签订。我国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经济危害。因此,各种运动及变法登上了历史舞台。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爆发。但是,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及其目的和手段导致它最终以失败告终。至1900年以“反清复明”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高潮也到了高潮。。。1898年的戊戌变法也以失败告终,但是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 为了救国清政府推行新政,但是由于方法不当,它引发了一系列的革命。武昌起义,黄花岗起义和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爆发。它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它同时集中反映了

浅谈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浅谈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有了 长足进步,促进了广电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对传统意义上的广电行业造成了巨大冲 击,也带来无限潜力。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现状,对其未来发展 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广播电视;现状;趋势 一、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蓬勃多元的良好势头 广播电视的产生使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深度得 到了空前发展。中国的无线电广播始于 1923 年,虽然较世界同期水平较晚,但自改革开 放以来,我国深入贯彻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共同发展的战略方针,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广播 电视建设的积极性。经过几十年的开拓与发展,我国广播电 视行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形成了集卫星直播、有线、无线网络为一身的现代电子传播媒介,并深刻影响大众的生 活。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广电行业自身的一些弊端也日益显现,这就要求广播电视 行业不断优化和调整自身,开拓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化广播电视发展道路。 广播电视行业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升级的重要助力,具

有宣传教育、传递信息、导向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众多功 能。 21 世纪以来,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取得了显著发展,建 设了立体、高覆盖率的广播电视网络。在高清互动电视方面, 先进电视技术的推广使用使电视节目质量和观众体验不断升级。与此同时,我国还形成了有线网络城乡无缝覆盖,确保我国广播电视网络走上高效和高质覆盖的道路。国家为了推动广播电视行业更好更健康发展,还在监测网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财力与技术人员支持,在全国县级以上网络机房安装了“安全播出预警系统” ,构建了全方位的广播电 视监管系统,有力保证了电视网络传输的安全和质量。 (二)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迅猛,但在快速发展的势头之下,许多弊病也日益展现。例如: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规模与技术实力在国际水平中还处于落后位置,广播电视 技术在地区间还存在较大差异;广播电视技术专业人才不足,过于重视传统媒体技术,忽略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受传统媒体观念影响,广播电视行业与新兴的媒体行业融 合不足;政策不完善导致广电行业及网络新媒体行业缺乏有力监管,消极事件时有发 生等等。 二、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转型,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越来越深入,多面化发展,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国家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摘要:我国城市化道路蜿蜒曲折,经历了一个连续而又不稳定的发展阶段。这段曲折历程又可分为四个时期:①1949—1957年城市化短暂健康发展时期;②1958—1965年城市化剧烈波动时期;③1966—1978年城市缓慢发展和城市化徘徊停滞时期;④1978年至今,城市化进入持续稳定的加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由1949年的10.6%上升到1997年的29.62%。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改革开放、集约型城市化、健康发展、区域城市化 城市化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城市化快速发展是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不可逾越的阶段。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步伐前进的,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现阶段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也就是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此种逆历史潮流的作法,非但不能真正解决城市人口聚集问题,反而使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积蓄、矛盾累积。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总之,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

中国广播电视史

中国广播电视史 一、中国广播电视史大致概况 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近代中国早期的报刊由外国人办一样,最早的广播电台也是外国人创办的。 中国在1905年由袁世凯(清)在天津开办了无线电训练班,同时购买了无线电收发报机,分别安装在北京,天津,保定及北洋水师的军舰上。1906年建电政司,规划中国的无线电,电报,电话,邮政等事业。1915年4月袁世凯(中华民国)颁布《电信条例》,也是中国第一部无线电电信条例,条例中明确规定外国人不许在中国境内私设无线电台;无线电器材属于军事用品,未经许可,不得进口。 从1923年至1929年,在中国上海出现了3座广播电台,但这三座电台都是由外商建立起来的。随着外国人在中国办电台,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传入中国,使中国发展广播事业走出了第一步。这批电台除了经商需要外,另一个目的就是进行西方思想文化渗透和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宣传。直到1926年10月1日,中国自办的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创办人是无线电专家刘瀚。随后,又出现了天津广播无线电台(1927年5月1日)和北京广播无线电台(1927年10月1日),1928年1月1日奉政府成立了沈阳广播电台。这是中国最早的四家无线电广播电台,当时的交通总长叶恭绰(中国早期的文学家,翻译家)强烈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比照日本叫“放送”,同时与许多

文人商讨,对比“Broadcasting”应该称为【广播】——这也是广播一词的历史典故。随后在北洋政府时期有10多座电台,但规模都很小,还没有中央规模的电台,待到国民党统治时期电台才慢慢地多了起来可最多不过20多座。 在抗日战争期间,广播电台成为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工具。1939年在重庆成立了中国政府第一个短波国际电台,宣传抗日,鼓舞全国人民的斗志,1940年1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940年春,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以周恩来同志为主任,成立了广播委员会,领导广播电台的筹建工作。中共的电台是从新华社的无线电通信报务活动中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叫〖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6月5日新华广播电台脱离新华社,成立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12月5日更名为中央广播事业局,〖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也改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从1956年到1973年5月1日正式开播中间更是几经波折。1978年5月1日中央台对外广播正式更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广播电台〗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召开以后,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节目管理和运营机制上都有了可喜的变化。到1996年底,全国拥有收音机、收录机5亿多台,有线广播喇叭8 100多万只,全国广播电台已达1 204台(不含系列台),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46座,全国实现多套广播节目上卫星,全国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84.2%。随着广播发射功率的扩大,广播专用微波电路的延伸,广播转播台站和地方台站遍布全国,中国广播事业又有了进一步的发

结合实际谈对现代化的认识

————结合实际谈对现代化的认识 一现代化理论是否是一个筐 “现代化”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五四”以后关于东西文化观的争论中,严既澄在1922年3月发表于《民铎》杂志的《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出现了“近代化的孔家思想”的提法,1927年柳克述在其《新土耳其》一书中将“现代化”与“西方化”并提。在1935年关于中国文化出路的讨论中,“现代化”一词逐渐为知识分子所接受,取代了“西化”、“中国化”等概念而广为沿用。但中国并未因此而产生出一套关于现代化的理论体系。现代化研究形成规模始于二战以后的西方,并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中迅速兴起,它的兴起引起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的关注,但各学科又有各自的理解。 虞和平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历程·绪论》中指出:在社会学家看来,现代化是一个传统社会的变革,也就是欠发达社会获得较发达社会共有特征的过程。在经济学家看来,现代化就是经济由不发达到发达的发展过程,社会消费由低级向高级上升的过程。在政治学家看来,现代化是传统政体向现代化政体的转变过程、政权的合理集中化和科层化(制度化)的过程。在历史学家看来,现代化是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从历史上发展而来的各种体制适应客观环境的过程。在人类文化学家看来,现代化是促使社会、文化和个人各自获得科学知识,并把它运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过程。

罗荣渠先生认为现代化涵义大致有四类:(一)现代化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的特定国际关系格局下,经济落后国家通过大搞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的历史过程。(二) 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更确切地说,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三)结构功能学派认为的现代化是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过程的统称。(四) 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方面认为,现代化主要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 另外,人们对现代化的历程和模式也认识不一,有人认为中国现代化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有的认为始于洋务运动,还有人认为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 二中国的现代化理论萌芽早于西方吗 罗荣渠先生多次分析马克思与现代化理论的关系,指出马克思早已形成关于“现代”的科学概念,并得出一个结论:马克思虽未使用过“现代化”一词,但关于现代化的思想,事实上早在他的唯物史观形成之初即以提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中心部分正是关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问题。马克思当然远远早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怎么能将马克思的发展理论当做研究现代化的理论工具的同时,又认为中国关于现代化的概念和观点早于西方现代化理论呢? 我们知道,一种社会理论的发展是与社会实践的变化分不开的,有什么样的社会现状才会产生出什么样的社会理论。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历程起始于欧洲,事实上,关于现代化的理论也发端于欧洲。从18世纪开始,就有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如法国的圣西门、孔德、杜克海

中国城镇化的意义

近年来,城镇化几乎成为举国上下极其关注的一个重要热点问题,他不但是学者们在论文中经常讨论的主题,而且成为众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研究生的一项重要选题。通过传媒,社会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关心中国的城镇化问题。尤其重要的事,自从1998年中国政府关于解决我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决策和在国家“十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推进城镇化的战略和对我国几 十年不变的城市发展方针作了一定调整后,人们普遍认识到推进和加速城镇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过量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 重要措施之一。自此,“城镇化”从学者们的论坛走上了各级政府的计划和议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青睐。很多地方的领导开始注意本地的城镇化率,与国内、国外多方比较,找差距,订目标,提出提升城镇化率的计划,表示了若干年后要达到或超过某某水平的豪迈决心。前不久,某特区城市(在特定条件下)提前“消灭”了农村人口,达到100%城镇化,曾得到媒体的大力宣传,就是这方面社会心态的一种反映。 城镇化市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一种社会变迁过程的反映,是客观规律的反映,中国也不例外。但是纵观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过程无不和他们各自的国情(包括经济、社会、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有关,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城镇化道路和不同的特点。城镇化是受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带动,但是它的推进,也反过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对待城镇化,既不能“人为抑制”,也不能“拔苗助长”。根据世界各国和我国自己城镇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此指导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这是比当前纷纷“提指标”,“搞攀比”更有意义的事情。 20世纪是全球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二战以后,全球城镇化率到20世纪末达到48%,而20世纪初只有13%,100年间提高35个百分点。全球城镇人口达到28.6亿。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大量发展中国家开始城镇化,其中一部分国家出于农业生产率低下,农民缺少生计,大量涌入缺乏就业岗位的大城市而造成所谓“过度城镇化”现象,一部分发达国家则基本达到了城镇化相对停滞的阶段。这些国家的城镇化率不再上升,但并不意味着城市停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全球城镇化过程中,随着城镇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他们在国家和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提高,城镇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大城市的不断增长。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1950年71座,2000年增加到388座。人口超过1000万的巨型城市是20世界后半期出现的。1950年只有1座,2001年已有17座,其中13座在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上海、北京)。这种巨型城市无一例外地都是“区域性的城市”,城市的“范围”就是一个“区域”,其影响范围就更大了。从区域范围看,有些发达地区出现了以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为核心,周围分布着成组成群中小城镇的都市连绵区。这种特大城市组群形态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发展所促成。可见,全球城镇化不仅表现在数字上和比重的提高,还包含着丰富的、空间形态上的发展变化,表现出多样的形势和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