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动物寄生虫课程标准

(完整版)动物寄生虫课程标准
(完整版)动物寄生虫课程标准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动物寄生虫病》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3011)

一、适用对象

适用于高职高专动物医学、畜牧兽医、兽医医药、动物防疫与检疫、兽医卫生检验、兽药生产与营销、特种经济养殖等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三年制大专、五年制高职高专生。

二、课程性质

《动物寄生虫病》是包含一般生物学和兽医学内容的综合学科,是动物医学等专业的必修课,依据我院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生源等特点,本课程为动物医学等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是预防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在动物医学等专业目标培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城郊型农业集约化畜禽养殖业蓬勃发展以及爱玩动物的不断增加,动物寄生虫的病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三、参考学时

施教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8学时,课堂实训16学时。

四、学分

3学分

五、课程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有关畜禽寄生虫病以及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病原特征、疾病流行规律、致病机理、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为从事相关的管理与技术监督工作、畜牧业养殖生产及专门的兽医师工作奠定基础。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追踪本学科科技发展的能力。既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又要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教育三者的关系,使培养能力和业务素质贯彻教学的始终。充分利用标本、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和电化教学,并充分利用实验室、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技能训练,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动物寄生虫病诊断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满足岗位需要,为从事兽医、畜牧兽医工作奠定基础。。

(三)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掌握常见寄生虫病的病原体形态特征、病原生活史、疾病流行规律、致病机理、特征性临床症状、诊断技术、治疗和综合防制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使学生了解动物寄生虫病的免疫机理、免疫诊断和免疫预防等的研究进展,了解寄生虫的分类、科学命名、地理分布等,了解我国动物寄生虫病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成就等。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就某一局部地区进行一般的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能对其中主要寄生虫病的流行状况作出比较正确的分析,制订出在原则上比较正确、一般可行的防止措施,并能提出进一步解决问题的途径。

六、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按照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为课程指导,以职业技能为课程内容,以最新技术为课程视野,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课程核心,以“双师型”教师为课程主导设计教学内容体系。在课程的建设和教学过程中,采用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动物寄生虫病的防制能力和考察学生对动物寄生虫病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内容纲要

(一)理论教学标准

动物寄生虫病学包括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总论部分阐述动物寄生虫学的基本知识、动物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和免疫、动物寄生虫病的诊断及防治的基本原则。各论按寄生虫的分类系统编排,包括动物蠕虫病学、动物蜘蛛昆虫病学、动物原虫病学等三个方面。在每个疾病中又分为通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和其它寄生虫病三个方面。大纲中所列疾病均为常发多见的动物寄生虫病。

第一章总论(8学时)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寄生生活的概念、寄生虫及宿主的类型、相互关系以及寄生虫的分类原则。

2、掌握寄生虫病发生的条件和流行特点,基本掌握寄生虫病免疫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3、掌握寄生虫病诊断方法,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掌握寄生虫病防制的基本原则,对动物寄生虫病进行预防、控制。

课程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寄生虫与宿主

1、主要内容

⑴寄生现象

⑵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型

⑶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对寄生生活的适应

⑷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⑴生物间相互关系的类型:自立生活,共生生活,共栖生活,寄生生活及宿主与寄生虫的概念。

⑵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

⑶寄生虫的生活史

⑷寄生虫的类型:专性寄生虫与兼性寄生虫;同宿主寄生虫与异宿主寄生虫;暂时性寄生虫与固定性寄生虫;外寄生虫与内寄生虫。

⑸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夺取营养;机械损伤;带入其他病原体;毒素作用。

⑹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

⑺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完全清除、带虫免疫、机体发病。

第二节寄生虫的分类与命名

1、主要内容

⑴寄生虫的分类

⑵寄生虫的命名规则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寄生虫分类的基本原则。

寄生虫和寄生虫病的命名。

第三节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

1、主要内容

⑴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⑵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⑶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⑴概念:寄生虫病流行病学。

⑵流行病学的内容:感染来源及感染途径;易感宿主;中间宿主与传播媒介;地理分布和季节动态;病程和流行特点;自然疫源地。

⑶影响流行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第四节寄生虫的免疫学

1、主要内容

⑴寄生虫抗原

⑵寄生虫的免疫类型

⑶寄生虫的免疫逃避

⑷寄生虫感染的变态反应

⑸寄生虫免疫的应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⑴寄生虫病免疫反应的概念:

⑵免疫的类型:先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⑶获得性免疫的效应机制。

⑷寄生虫性变态反应。

⑸免疫逃避:抗原变异,抗原伪装,破坏免疫,部位阻隔。

⑹免疫的实际应用:免疫接种,免疫学诊断。

第五节寄生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1、主要内容

⑴动物寄生虫病的诊断

⑵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⑴寄生虫病诊断的基本原则:①流行病学调查。②临诊检查。③实验室诊断: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④寄生虫学剖检。⑤药物诊断。

⑵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①消除感染源:动物驱虫,保虫宿主,加强卫生检验,外界环境除虫。

②阻断传播途径:轮牧,消灭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

③提高动物自身的低抗力:全价饲养,饲养卫生,保护幼年动物,免疫接种。

④防治动物寄生虫病在公共卫生上的意义:防止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传播,保证人体健康;保证畜牧业发展和提高畜产品质量;维护动物性食品及畜产品进口的安全及出口信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分组讨论

第二章动物蠕虫病(总学时34学时其中讲授20学时,课堂实训14学时)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吸虫、线虫、绦虫病的分类;基本掌握其发育史,为预防工作奠定基础;掌握我省流行的人畜共患蠕虫病和政府规定检疫的蠕虫病的流行病学、病理变化、诊断;重点掌握吸虫、绦虫、线虫的病原体形态与识别、检疫要点和检疫后处理,培养学生识别虫体、防疫检疫的素质和能力。

2、基本掌握棘头虫的一般构造和发育史,掌握猪巨吻棘头虫病的病原体识别、病理变化、检疫要点和预防措施。培养学生识别虫体、防疫检疫的能力。

课程内容要点

第一节概论

1、主要内容

⑴蠕虫的形态结构与类群

⑵动物蠕虫病的特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蠕虫的形态结构、分类及动物蠕虫病的特征

第二节动物吸虫病

1、主要内容

⑴吸虫的形态、发育与分类

⑵片形科吸虫病⑶前后盘类吸虫病⑷双腔科吸虫病⑸分体科吸虫病⑹后睾科吸虫病⑺并殖科吸虫病⑻背孔科吸虫病⑼前殖科吸虫病⑽棘口科吸虫病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人与动物共患吸虫病:肝片吸虫病、并殖吸虫病、支睾吸虫病、阔盘吸虫病、歧腔吸虫病、日本分体吸虫病、东毕吸虫病。

第三节动物绦虫病

1、主要内容

⑴绦虫的形态、发育及分类

⑵绦虫蚴病⑶裸头科绦虫病⑷戴文科绦虫病⑸膜壳科绦虫病⑹孟氏迭宫绦虫病⑺复孔绦虫病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⑴人与动物共患绦虫病:猪囊尾蚴病、牛囊尾蚴病、多头蚴病、棘球蚴病、裂头蚴

⑵其它绦虫病:细颈囊尾蚴病、反刍兽绦虫病、禽绦虫病、肉食兽绦虫病

第四节动物线虫病

1、主要内容

⑴人与动物共患线虫病:旋毛虫病

⑵其它线虫病:猪蛔虫病、禽蛔虫病、鸡异刺线虫病、牛羊消化道圆形线虫病、丝虫病、牛羊肺线虫病

第五节棘头虫病

⑴棘头虫的形态、发育与分类

⑵猪棘头虫病

⑶鸭棘头虫病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人畜共患棘头虫病:猪巨吻棘头虫病

课堂实训一、吸虫及其中间宿主的形态结构观察(2学时)

课堂实训二、绦虫、线虫、棘头虫及其中间宿主的形态结构观察(4学时)

课堂实训三、蠕虫学粪便检查(6学时)

课堂实训四、蠕虫卵的识别和形态观察(2学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结合实践操作、分组讨论

第三章动物蜘蛛昆虫病(4学时)

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动物蜘蛛昆虫的分类,基本掌握发育史,为动物蜘蛛昆虫病预防奠定基础。掌握蜱螨及昆虫的病原体识别、病理变化、检疫要点和检疫后处理。培养学生识别虫体、防疫检疫的素质和能力。

课程内容要点

第一节概论

1、主要内容

⑴节肢动物的形态和发育特征

⑵节肢动物的分类

⑶节肢动物对畜、禽及经济动物的危害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节肢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分类

第二节动物蜱、螨病

1、主要内容

⑴硬蜱病⑵软蜱病⑶疥螨病⑷背肛螨病⑸膝螨病⑹痒螨病⑺足螨病⑻耳痒螨病⑼蠕形螨病⑽禽类的其他螨病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硬蜱、软蜱、疥螨病、痒螨病

第三节动物昆虫病

1、主要内容

⑴蝇蛆病⑵吸血昆虫⑶蚤⑷虱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牛皮蝇幼虫病、羊狂蝇幼虫病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结合实践操作、观看录象及分组讨论

第四章动物原虫病(总学时8学时其中讲授6学时,课堂实训2学时)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动物动物原虫的分类,基本掌握发育史,为动物原虫病预防奠定基础。掌握伊氏锥虫、梨形虫、球虫、弓形虫及肉孢子虫的病原体识别、病理变化、检疫要点和检疫后处理。培养学生识别虫体、防疫检疫的素质和能力。

课程内容要点

第一节概论

1、主要内容

(1)原虫形态结构

(2)原虫的生殖

(3)原虫分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原虫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殖及分类

第二节动物共患原虫病

1、主要内容

(1)伊氏锥虫病(2)弓形虫病(3)肉孢子虫病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动物共患原虫病:伊氏锥虫病、弓形虫病、肉孢子虫病

第三节反刍动物原虫病

1、主要内容

(1)梨形虫病(2)肉孢子虫病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梨形虫病、肉孢子虫病

第四节禽原虫病

1、主要内容

(1)鸡球虫病(2)鹅球虫病(3)鸭球虫病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禽球虫病

课堂实训五、蜱螨及原虫的形态结构观察(2学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结合实践操作、观看录象及分组讨论

(二)课堂实训标准(16学时)

实训一吸虫及其中间宿主的形态结构观察(2学时)

1、目的和要求:使学生通过对肝片吸虫(或双腔吸虫)的详细观察,熟悉吸虫的基本形态特征,并通过比较,能识别畜禽其它常见的吸虫。认识主要吸虫的中间宿主。通过病理标本的观察,了解吸虫的致病作用。

2、主要内容:家畜常见的各种吸虫成虫形态特征的观察。吸虫的中间宿主的观察。吸虫病的病理标本观察。

3、达到的能力目标:初步掌握识别家畜常见的危害性大的各种吸虫的形态鉴别要点。

实训二绦虫、线虫、棘头虫及其中间宿主的形态结构观察(4学时)

1、目的和要求:使学生通过对莫尼茨绦虫、蛔虫等线虫和棘头虫的详细观察,熟悉绦虫、蛔目、毛首目、旋尾目、圆形目线虫和猪棘头虫的形态特征。并通过比较,能识别家畜其它常见的绦虫、线虫和棘头虫。对危害人畜严重的各种绦虫蚴的形态特征识别,及其与公共卫生的关系。认识莫尼茨绦虫的中间宿主。通过病理标本的观察,了解这些寄生虫的致病作用。

2、主要内容:家畜常见的各种绦虫成虫,各种家畜的蛔虫,猪羊毛首线虫,旋毛虫,各种家畜的旋尾线虫和棘头虫形态特征的观察。对危害人畜严重的各种绦虫蚴的形态特征的观察。观察莫尼茨绦虫中间宿主—地螨。绦虫及各种线虫的病理标本观察。

3、达到的能力目标:初步掌握识别家畜常见的危害性大的各种绦虫及其幼虫、蛔虫、毛首线虫、棘头虫及各种圆线虫的形态鉴别要点。

实训三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幼虫形态结构观察(6学时)

1、目的和要求:使学生通过对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幼虫压片标本的详细观察,熟悉吸虫的基本形态特征,并通过比较,能识别家畜常见的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幼虫。

2、主要内容:家畜常见的各种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幼虫形态特征的观察。

3、达到的能力目标:初步掌握识别家畜常见的危害性大的各种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幼虫的形态鉴别要点。

实训四蠕虫卵的识别和形态观察(2学时)

1、目的和要求:学习识别虫卵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2、主要内容:各种寄生虫卵的识别。

3、达到的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各种虫卵的鉴别要点。

实训五蜱螨及原虫的形态结构观察(2学时)

1、目的和要求:通过对硬蜱的详细观察,熟悉硬蜱的一般形态构造;对软蜱只做一般形态观察,学会区分硬软蜱;通过对疥螨和痒螨的详细观察,熟悉螨的一般形态构造,并能识别疥螨和痒螨的形态构造特点;熟悉锥虫的一般形态构造;熟悉巴贝氏虫,球虫、住肉孢子虫和弓形虫的一般形态结构特征。

2、主要内容:硬、软蜱的形态观察;疥螨的封片观察;原虫(示教):锥虫、巴贝氏虫、弓形虫血片的观察;球虫卵囊的观察;住肉孢子虫病理标本的观察。

3、达到的能力目标:基本掌握硬软蜱区分;疥螨和痒螨的鉴别特征。熟悉和掌握各类原虫某一繁殖阶段的形态特征。掌握几种常见的危害大的鸡球虫的致病特点和鉴别特征。

(三)实习教学

实训一家畜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2学时)

1、目的和要求: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家畜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资料的调查、搜集和分析处理的方法,为诊断动物寄生虫病奠定基础。

2、主要内容:家畜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的制定;家畜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3、达到的能力目标:学生会制定家畜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并能进行家畜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实训二家畜寄生虫病临诊检查(2学时)

1、目的和要求: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家畜寄生虫病临诊检查方法和操作技能,为诊断动物寄生虫病奠定基础。

2、主要内容:家畜寄生虫病临诊检查的程序;家畜寄生虫病临诊检查的方法。

3、达到的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按照规范的程及方法序进行家畜寄生虫病的临诊检查。

实训三家畜寄生虫病的粪便学检查(4学时)

1、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掌握用于虫卵检查的粪便材料的采集,保存和寄送方法。学习和掌握粪便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水洗沉淀法和毛蚴孵化法的操作技术。

2、主要内容:采粪样(猪粪,羊粪,鸡粪);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水洗沉淀法。

3、达到的能力目标:初步掌握被检粪便材料的采集,保存和寄送方法;直接涂片法、漂浮法和沉淀法的操作技术和要领。

实训四家畜蠕虫学剖检技术(2学时)

1、目的和要求: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家畜蠕虫学剖检技术,为家畜蠕虫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2、主要内容:家畜蠕虫学剖检技术;家禽蠕虫学剖检技术。

3、达到的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按正确、规范的程序与方法对家畜及家禽进行蠕虫学剖检。

实训五动物寄生虫材料的固定与保存(2学时)

1、目的和要求: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家畜主要寄生虫虫体及虫卵的固定与保存。

2、主要内容:寄生蠕虫(吸虫、绦虫、线虫)的固定与保存;蜱螨和昆虫的固定与保存;原虫的固定与保存;蠕虫卵的固定与保存。

3、达到的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固定与保存蠕虫(吸虫、绦虫、线虫)及蠕虫卵,蜱螨和昆虫,原虫。

实训六驱虫技术(2学时)

1、目的和要求:通过对家畜群进行驱虫,掌握驱虫技术、驱虫注意事项以及驱虫效果的评定方法。

2、主要内容:驱虫药的选择及配制;给药方法;驱虫效果评定。

3、达到的能力目标:生产实践中,学生能正确选择与配制驱虫药,并能按规范方法对家畜进行驱虫及进行驱虫效果评定。

(四)学时分配

八、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1、成绩评定:根据本门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以平时成绩和最后考试成绩相结合起先成绩评定,其成绩各占本门课程总成绩的40%和60%,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2、平时成绩:包括平时课堂提问、课堂实训成绩、学习态度及考勤等。

3、期末考试:闭卷考试,一般包括概念、填空、判断、选择、问答和论述题等。

九、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在教学工作中,可开展启发式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启发式、互动式授课,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性;也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另外根据不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开展网上教学、自学辅导、开放式实验教学等也会很受欢迎。

合理设计实训、实习等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实验课机能,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加强实习管理与锻炼,综合培养能力;模拟实岗训练,做好岗前培训;实岗实习,积累经验。实训实习项目为行业、企业工作任务所必需,可模拟工作实景,设计实训实习项目。

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避免与动物防疫技术课程的重复设置。

(二)考核评价建议

根据本门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以平时测试检查和最后考试相结合,其成绩各占本门课程总成绩的40%和60%,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本课程应优先配置有关基本技能训练、验证性实验所需的实验实训设备,尤其是常见动物寄生虫压片标本等的配置。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设备开展实训教学工作。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要努力开发项目课程,使本课程逐步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将本课程的教学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训实习项目、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教学资源充分建设好并上网供学生学习使用。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 一、定义 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二、主要概念 1、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2、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4、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5、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6、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7、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10、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1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2、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3、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14.寄生虫:一类失去外界自由生活能力,暂时/永久地寄生在另一生物的体表/体内,获取营养, 给被寄生物带来损伤的低等动物 15.带虫免疫:人体感染某些原虫后,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大部 分原虫,但还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原虫,并对再感染的原虫有一定抵抗力,无虫 体免疫力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10.带虫者:寄生虫进入人体,可在体内长期生存,把这种人称为带虫者 11.隐性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用常规的病原学诊 断方法不易查到病原体,称为隐性感染 12.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的现象 13.疫水:疫水是指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所污染的,具有传染性的水源 14.变态:从卵变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行为和本能的 一系列变化的总称。 15.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16.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17.伴随免疫:初次感染血吸虫后,体内活成虫产生特异性免疫,对己存在体内的活成虫不 起作用,但可杀伤入侵的早期童虫,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18.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表或体内,无发育无繁殖(数量/形态不变),虫媒 对病原体只起传递运载作用 19.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需在一定种类节肢动物体内发育至感染期或(和)繁殖至一定数 量后才能传播给宿主 20.免疫逃避:在免疫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可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而存活、寄生 21.旅游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上部,引起腹疼、腹泻和吸收 不良的症状,此病在旅游者中多见

人体寄生虫学 总结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总结归纳 钩虫贫血机理①钩虫口囊内有钩齿或板齿咬附、破坏肠粘膜并吸血。②钩虫吸血时,分泌抗凝素,加重血液的丢失。③因钩虫寄生造成人丢失的血量,为吸血量、移位伤口渗血量、咬附点渗血量和偶尔肠粘膜大面积渗血量的总和。每条二指肠钩口线虫每日所致失血量为0、14~0、4d,而美洲板口线虫为0、01~0、1m1。④钩虫破坏肠粘膜,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加重贫血的发生。⑤宿主全身营养不佳时,虽有少量钩虫寄生,也可出现贫血。 疟原虫贫血机理①疟原虫直接破坏,每完成一个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就破坏大量红细胞,以恶性疟原虫破坏红细胞为重。②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的能力增强。③免疫溶血。④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杜氏利什曼原虫贫血机理①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能力增强。②免疫溶血。③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五)在我国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疟原虫(脑型疟主要由恶性疟原虫引起,而间日疟偶发)红细胞内期、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六)粪便检查时,主要能发现哪些寄生虫卵?似蚓蛔线虫卵、钩虫卵、毛首鞭形线虫卵、日本血吸虫卵、卫氏并殖吸虫卵、华枝睾吸虫

卵、布氏姜片虫卵和微小膜壳绦虫卵。(七)人粪处理不当能引起 哪些寄生虫病的流行?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肺吸虫病、血吸虫病、肝吸虫病、肠吸虫病、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牛带绦虫 病、微小膜壳绦虫病、阿米巴痢疾、贾第虫病、隐孢子虫病、结 肠小袋纤毛虫病。(八)在人肠道内寄生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似蚓蛔线虫、钩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旋毛形线虫、布 氏姜片吸虫、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曼氏迭 宫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和结肠小 袋纤毛虫。(九)用血涂片主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用血涂片主要可诊断丝虫和疟原虫。 丝虫可查见微丝蚴。 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可查见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和配子体;恶性疟原虫可查见环状体和配子体。()经医学节肢动物叮咬可感染哪些寄生虫?并写出传播寄生虫的医学节肢动物名称。蚊传播疟原虫和丝虫;白蛉传播杜氏利什 曼原虫。(一)用活组织检查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日本血吸虫卵、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 毛形线虫囊包、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斯氏狸殖吸虫童虫、卫氏 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结肠小袋纤毛 虫滋养体。(二)能引起皮炎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各由哪个阶段所致?钩虫丝状蚴,日本血吸虫尾蚴,禽类和兽类血吸虫尾蚴,疥螨幼虫、若虫和成虫,蠕形螨幼虫、若虫和成虫。(三)用二指肠引

(完整版)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 总论 一、定义 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二、主要概念 1、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2、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4、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5、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6、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7、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10、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1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2、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3、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14、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 A.掠夺营养;B、机械性损伤;C、毒性反应;D、超敏反应。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 1、先天性免疫 2获得性免疫:1)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 2)消除性免疫 三、寄生虫的流行与防治 (一)寄生虫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寄生虫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生物,社会。 (三)寄生虫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四)寄生虫病的特点: 1、异位寄生; 2、幼虫移行症:幼内脏虫移行症;皮肤幼虫移行症; 3、慢性感染和急性感染 (五)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者 医学蠕虫学 第一章线虫 第一节似蚓蛔线虫 一、形态 1、成虫:长圆柱形,形似蚯蚓 雌虫:较大,长20-35cm,尾直 雄虫:较小,长15-31cm,尾端向腹面弯曲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知识总结

学习目标: 1. 掌握寄生、寄生虫、宿主、终宿主、中间宿主、寄生虫生活史、感染阶段、感染途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等概念。 2. 通过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学习,掌握寄生虫的致病机理和实验诊断,了解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机制,了解常见人体寄生虫的种类。 3. 掌握华支睾吸虫吸虫的形态特点,生活史一般特征。 4. 掌握华支睾吸虫致病机理和病原检查方法,了解临床表现、免疫诊断、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授课内容: 人体寄生虫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医学生学习这门课的意义。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篇总论 人体寄生虫学:研究人体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生存繁殖规律,阐明与人体及外界因素相互关系的科学。 范畴 医学蠕虫学医学原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 十大热带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淋巴、盘尾)、利什曼病、锥虫病(非洲、美洲)麻风、结核、登革热。(展示相关疾病的图片,给同学们做一些病例介绍。) 五大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钩虫病 寄生与寄生关系 共生:两种不同的生物形成的互相依赖,互相联系的共同生活现象。 共栖(commensalism):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互利共生(mutulism):双方互相依靠,彼此受益。 寄生(parasitism):一方受益,另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受益者称为寄生物,受害者称为宿主。 寄生虫及其类型 根据寄生性质,可分为: 1、专性寄生虫:营寄生生活,如疟原虫。 2、兼性寄生虫:多营自由生活,某种情况下可营寄生生活。 3、机会致病寄生虫: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出现异常增殖并致病。根据寄生部位,可分为: 1、体内寄生虫:寄生于宿主器官或组织细胞内 2、体外寄生虫:寄生于体表。 宿主及其类型 宿主(host):被寄生虫所寄生的人或动物。 终宿主(definitive host):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兽医寄生虫学知识点总结

寄生虫 第一章绪论 1、★兽医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于家畜、家禽、伴侣动物和其他动物的各种寄生虫及其所引起疾病的一门科学,更确切的说是研究寄生虫和宿主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学科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描述寄生虫学阶段,实验寄生虫学阶段,现代寄生虫学阶段 第二章寄生虫与宿主 1、共生生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的现象,包括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寄生三种方式 2、★寄生生活:是生物间相互的一种类型,一种生物暂时或永久地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而采取它所需要的营养物,并对被寄生物造成损害,在上述关系中,寄生的一方就是寄生虫,被寄生的一方称为宿主。 3、寄生虫:指暂时或永久地在宿主体内或体表营寄生生活的动物 4、★土源性寄生虫:是指随土、水或污染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 生物源性寄生虫:是指通过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而传播的寄生虫 5、机会致病性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损时,虫体出现大量的反之而后强致病力,称为机会致病性寄生虫 6、★终末宿主:是指寄生虫成虫及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动物 中间宿主:是指寄生虫幼虫及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动物 7、贮藏宿主:是指体内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存在,虽不发育繁殖但保持对易感动物的感染力的宿主 8、保虫宿主:如果一种多宿主的寄生虫可以寄生于家畜和野生动物,从流行病学角度看,野生动物被称之为这种家畜的保虫宿主 9、传播媒介:通常指在脊椎动物宿主传播寄生虫病的一类低等动物,多指吸血的节肢动物 10、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素作用,免疫损伤,继发感染 11、★通过寄生现象:有些寄生虫的幼虫,有时误如一个非专性的宿主体内,进行一个时期的发育之后,终因环境不适而死亡,这种情况称为通过寄生现象。 12、★人畜共患病: 第三章寄生虫的分类和命名 1、分类系统:界、门、纲、目、科、属、种 2、蠕虫包括吸虫,线虫,绦虫,棘头虫等;原虫包括:锥虫,弓形虫,巴贝斯虫,球虫等 第四章寄生虫的形态与生活史 一、吸虫 1、无体腔,无肛门,体壁负责代谢活动,原肾管型排泄系统,除分体科外,均为雌雄同体,虫体有两个吸盘 2、生活史: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成虫(注:日本血吸虫没有雷蚴期) 二、绦虫(雌雄同体) 1、无体腔和呼吸器官,没有消化系统,体壁负责代谢,全身分为头节,颈节,链体三部分 ★解离:绦虫随着新节片的不断生成,老的节片逐节或逐段从虫体后端脱离,保持绦虫每个虫体的固有长度,这种现象叫做解离,圆叶目是真解离,假叶目是假解离 2、生活史:虫卵(圆叶目的卵无卵盖,假叶目的卵有)→中绦期→成虫 ★假叶目的中绦期:原尾蚴(在第一中间宿主体内)→实尾蚴或裂头蚴(在第二中间宿主) ★圆叶目的总绦期:似囊尾蚴型,囊尾蚴型(包括囊尾蚴,多头蚴,棘球蚴) 三、线虫(雌雄异体)(大多数雄虫尾部有交合伞) 1、消化道完全,分口,咽,肠,肛门,单管型生殖系统,排泄系统有肾型和管型两种大多数为卵生,少数为卵胎生(如后圆线虫,六翼泡首线虫,兰氏类圆线虫)或胎生(旋毛虫) ★感染性虫卵:感染性幼虫仍然停留在卵壳内而不孵出的虫卵 ★感染性卵囊:与感染性虫卵一样,只是感染性卵囊是针对原虫而言 披鞘幼虫:蜕化后的旧角质皮仍包裹在身体表面的幼虫 2、生活史:

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1.共生symbiosis:凡是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的现象叫做共生。 2.共栖commensalism: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不受益也不受害。3.互利共生mutualism: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双方互利依靠,彼此受益。 4.生活史life-cycle: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 5.终宿主definitive host:指寄生虫成虫或者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6.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指寄生虫的幼虫或者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7.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某些寄生虫既可以寄生于人,又可以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其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将这些脊椎动物称之为保虫宿主。 8.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某些寄生虫的幼虫期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至成虫,但能存活并能长期维持幼虫状态,只有当该幼虫有机会侵入其正常宿主体内时,才能发育成为成虫,此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9.寄生虫parasitism:某些低等动物逐渐失去自主生活能力,长期或短暂依附于另一生物体内或体表,获得营养并给对方造成伤害。 10.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这种关系称为寄生。其中受益者称为寄生物,受害者称为宿主。 11.世代交替现象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有些寄生虫兼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才能完成一代发育的现象。 12.滋养体trophozoite:具有运动摄食功能,是原虫生长发育繁殖致病时期。 13.带虫免疫premunition: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产生免疫力,能抵抗同种寄生虫的再感染,体内带有低水平的虫血症。 14.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产生抵抗力,对再次入侵的童虫有杀伤性。 15.隐性感染suppressive infection:指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又不可以用常规的方法检查病原体。 16.感染阶段infective stage:寄生虫有不同的发育阶段,其中能使人体感染的阶段称为感染阶段。 17.寄生虫感染parassitic infection:寄生虫侵入人体并能生活或长或短一段时间。18.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指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这些幼虫可以在体内长期存活并移行,引起局部或全身病变。 19.人兽共患寄生虫病parasitic zoonoses:有些人体寄生虫病可以在人和动物之间自然的传播。 20.机会性致病原虫opportunistic:有些原虫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后暂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免疫功能不健全时,这些原虫的繁殖能力和致病能力增强,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甚至危及生命,这类原虫称为机会性致病原虫。21.蠕虫helminth: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因为肌肉的收缩而做蠕动状运动,称为蠕虫。22.雌性同体hermaphrodile:指同一虫体内同时具有雌雄两种生殖系统。 23.夜现周期性natural perioditty: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的夜多昼少现象。 24.异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有些寄生虫在常见的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 25.土源性蠕虫geohelminth:发育过程中不需中间宿主,虫卵在外界适宜环境中发育为感染期虫卵或幼虫,经口或皮肤入终宿主发育为成虫。生活史直接型。 26.生物源性蠕虫biohelminth: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其幼虫在一个或一个以上

人体寄生虫学 名词解释

总论 1.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长发 育、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2.共生: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的现象。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双方互相依靠,彼此受益。 4.共栖: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的现象。 5.寄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 所给受益者的关系。 6.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完整过程。 7.终宿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 将其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 10.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 幼虫状态。只有当其有机会侵入适宜宿主体内时,才能发育为成虫。 11.免疫逃避:虫体表面结合宿主抗原,逃避宿主的免疫识别。 12.感染期(感染阶段):寄生虫的某个生活史阶段能够侵入宿主体内并可继续发育或繁殖。 13.带虫者: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无明显临床表现,但可传播病原体,称为传染源。 14.带虫免疫: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不能完全消除体内的寄生虫,但对同种的再感染有一定 的免疫力,这种免疫状态称带虫免疫。 15.慢性感染:寄生虫少量多次感染人体或者急性感染治疗不彻底,常转为慢性感染。 16.隐性感染: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获病原体 的一种寄生现象。 17.幼虫移行症:指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体内,不能发育为成虫,这些幼虫在体内 长期移行,造成宿主组织损伤。 18.异位寄生: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引起异位损害。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09 级检验班复习资料 人体寄生虫学 总论 、定义 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二、主要概念 1、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2、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4、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5、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6、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7、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10、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1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2、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 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3、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14、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 A.掠夺营养;B、机械性损伤;C、毒性反应;D、超敏反应。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 1、先天性免疫 2获得性免疫:1)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 2)消除性免疫 三、寄生虫的流行与防治 (一)寄生虫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寄生虫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生物,社会。 (三)寄生虫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四)寄生虫病的特点: 1、异位寄生; 2、幼虫移行症:幼内脏虫移行症;皮肤幼虫移行症; 3、慢性感染和急 性感染 (五)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者 医学蠕虫学 线虫 似蚓蛔线虫 、形态 1、成虫:长圆柱形,形似蚯蚓雌虫:较大,长20-35cm ,尾直雄虫:较小,长15-31cm ,尾 端向腹面弯曲 2、虫卵:受精卵:短椭圆形,棕黄色,卵壳厚,外被波浪状的蛋白质膜,卵壳内有一个椭圆形的卵细胞。 未受精卵:长椭圆形,卵壳蛋白质膜较薄,卵壳内含大小不等的卵黄颗粒,也称屈光颗粒。 感染期虫卵:受精卵细胞不断分裂而形成幼虫盘曲在壳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