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上作业法作业

图上作业法作业

图上作业法作业

,《专题地图制图》作业参考答案

《专题地图制图》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专题地图:按照地图主题的要求,突出尔完善的表示与主题相关的一种和几种要素,使地图内容专题化、形式各异、用途专门化的地图。 2、范围法:使用轮廓线、底色、晕线、注记、符号等整饰方法,在地图上表示某专题要素在制图区域间断成片分布范围的表示方法。 3、绝对比率符号:是指符号面积、符号准线、等和表示要素四数量指标具有绝对的正比关系。 4、电子地图:是以地图数据库为基础,以数字形式存储于计算机外存储器上,并能以电子屏幕实时现显示的可视地图,又称为屏幕地图或瞬时地图。 5、普通地图:比较全面地反映制图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一般概貌的地图。 6、质底法:按区域界线或类型范围普颜色或填绘晕线、花纹以显示布满制图区域专题要素质量差别的表示方法。 7、分级统计图法:是在整个制图区域的若干个小的区划单位内(行政区划或其他区划单位),根据各分区资料的数量(相对)指标进行分级,并用相应色级或不同疏密的晕线,反映各区现象的集中程度或发展水平的分布差异。8、条件比率符号:符号(面积)大小与专题要素的数量之间存在比率关系,但是两者纸币不是绝对的正比关系,而是在绝对比率上加上某种函数关系条件。 9、视觉重力:地图上的图形,由于所处的位置,图形本身的大小、颜色、结构以及其背景的影响,有些给人轻的感觉,有些给人重的感觉。 10、定位图表法:是一种定位于现象分布范围某些地点或均匀配置于区域内的一些相同类型的统计图表,表示全制图区域或沿某些线状分布范围内的呈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的表示方法。 11、连续比率符号:只要有一个数量指标,就必然有一个一定大小的符号代表,符号大小与所代表的数量指标都是连续的。 12、互补色:任意两个原色混合得到的间色,与另外一原色为互补色,混合可得黑色。 二、填空 1.专题地图按照内容的概括程度可以分为解析型图、合成型图、综合型图。 2.专题地图的数据源有地图数据、遥感数据、统计数据和数字资料、文字报告和图片四种。 3、点值法的两种布点方法是均匀布点和地理布点。 4.专题地图数学基础设计包括地图投影选择与设计、制图网格密度设计、地图比例尺设计。 5.按比例尺分符号可以分为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和不依比例符号。 6.范围法按照表示的精度可分为精确范围法和概略范围法。 7.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饱和度和明度。

表上作业法

第三章 运输问题 主要内容 运输问题的模型、算法 讲授重点 运输问题的模型、算法 讲授方式 讲授式、启发式 第一节 运输问题及其数学模型 一、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 设某种物品有m 个产地A 1,A 2,…,A m ,各产地的产量分别是a 1,a 2,…,a m ;有n 个销地B l ,B 2,…,B n ,各销地的销量分别为b l ,b 2,…,b n 。假定从产地A i (i =1,2,…,m)向销地B j (j =1,2,…,n)运输单位物品的运价是c ij ,问怎样调运这些物品才能使总运费最小? 这是由多个产地供应多个销地的单品种物品运输问题。为直观清楚起见,可列出该出该问题的运输表,如表3-1所示。 设 ij x 表示从A i 运往B j 的物品数量, ij c 表示从A i 运往B j 的单位物品的运价。则对于平 衡运输问题( ∑∑=== n j j m i i b a 1 1),其数学模型的一般形式可表示为: ∑∑=== n j m i ij ij x c s 11 min ()()()????? ???? ==≥====∑∑==n j m i x n j b x m i a x ij j m i ij i n j ij ,2,1;,2,10 ,,2,1,,2,11 1 (3.1) 二、运输问题数学模型的特点 对于平衡运输问题( ∑∑=== n j j m i i b a 1 1 ),可以证明其有如下两个特点: (1)矩阵A 的秩R(A)=m+n-1。 (2)问题必有最优解,而且当j i b a ,皆为整数时,其最优解必为整数最优解。 第二节 表上作业法求解运输问题 一、给出运输问题的初始可行解(初始调运方案) 1、最小元素法 解题步骤: ⑴在运价表中找到最小运价c 1k ; ⑵将的A L 产品给B k ;

表上作业法解决运输问题演示教学

表上作业法解决运输 问题

表上作业法解决运输问题 谢荣华、林建、岳钱华、叶俊君 【摘要】在物资调运问题中,希望运输费用最少总是人们最为关心的一个目标。在各种设定条件的约束下,如何寻找使得总运输费用最少的最优的运输方案是运输问题的核心。为给社会生产(生活)提供既便捷又经济实惠的物资调运方案,运输问题模型的求解方法可以产生最优的决策方案。因此对运输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表上作业法是解决运输问题的重要方法本文讨论了产销平衡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利用伏格尔法求初始方案,位势法求检验数,闭合回路发对可行解进行调整和改进,直至求出最优解。 【关键词】运筹学、运输问题、改善优化、表上作业法 一、理论依据 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步骤 1、制作初始平衡表 用“西北最大运量,然后,每增加角方法”:即在左上角先给予最大运量,然后,每增加一个运量都使一个发量或手里饱。如果所有运量的数字少于 (m+n-1),则补0使之正好(m+n-1)个。 (注:补零时不能使这些书构成圈。) 2、判断初始方案是否最优

(1)求位势表:对运价表加一行一列,圈出运价表中相应于有运量的项,在增加的行列上分别添上数,使这些元素之和等于圈内的元素。这些元素称为位势数。 (2)求检验数,从而得到检验数表。 结论:若对任意检验数小于等于0,则该方案最优,否则进入3进行调整. 3、调整 (1)找回路:在检验数大于0对应的应量表上对应元素为起点,沿横向或纵向前进,如遇到有运量的点即转向,直至起点,可得到一个回路。 (2)找调整量:沿上述找到的回路,从起点开始,在该回路上奇数步数字的最小者作为调整量ε。 (3)调整方式:在该回路上奇数步-ε,偶数步+ε,得到新回路。 重复上述步骤,使所有检验数小于0,即得到最优方案。 二、背景 鉴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需求渐趋多样,工厂作为市场消费品的产出源头,唯有对这种趋势深刻理解、深入分析,同事具体的应用于实际中,才能使自身手艺,断发展壮大,不被新新行业所淘汰。对于今天的重点研究对象食品工厂而言,由于在不同产品在原料使用、物料损耗、市场价格等方面均存在各种差异,如何确定各产品的生产配比,以及在最优的生产配比方案之下工厂能够达到最大的产值,都是值得进行探讨研究的现实问题。 三、实例 甲、乙、丙三个城市每年需要煤炭分别为:320、250、350万吨,由A、B 两处煤矿负责供应。已知煤炭年供应量分别为:A—400万吨,B—450万吨。

平法梁图上作业法详解

平法梁图上作业法 一、目标 1、这是一种手工计算钢筋的方法。目标是:根据“平法梁”的原始数据,计算钢筋。 2、原始数据: ①轴线数据、柱和梁的截面尺寸; ②“平法梁”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的数据。 3、计算结果: 钢筋规格、形状、细部尺寸、根数。 二、工具 1、多跨梁柱的示意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只要表示出轴线尺寸、柱宽及偏中情况; 2、梁内钢筋布置的“七线图”(一般为上3线下4线),要求不同的钢筋分线表示; 3、图的下方空地用作中间数据的计算,图中原始数据用黑字表示,中间数据用红字表示。 三、步骤 1、按一道梁的实际形状画出多跨梁柱的示意图,包括梁的“七线图”框架; 2、按照“先定性、后定量”的原则,画出梁的各层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的形状和分布图,同层次的不同形状或规格的钢筋要画在不同的“线”上,梁两端的钢筋弯折部分要按构造要求逐层向内缩进; 【注】缩进的层次由外向内分别为:梁的第一排上部纵筋、第二排上部纵筋、第一排下部纵筋、第二排下部纵筋。 3、标出每种钢筋的根数;(图一) 【定性分析实例】以KL5(3)为例:那是一个3跨的框架梁,无悬挑。先分析上部纵筋: (1)在集中标注中声明上部通长筋为2φ22 ; (2)注意到第二跨的跨中上部进行了原位标注6φ22 4/2 ,表示该跨左支座到右支座整个上部 纵筋贯通,第一排纵筋4根,其中有两根为集中标注中声明的上部通长筋,另外2φ22为局部贯通,第二排2φ22为局部贯通; (3)同时注意到第一跨的右支座和第二跨的左支座的原位标注均为6φ22 4/2 ,除了两根为集 中标注中声明的上部通长筋,余下的第一排2φ22 与第二跨的2φ22形成局部贯通,余下的第二排2φ22 与第二跨的2φ22形成局部贯通,这里的第一排和第二排的两种局部贯通筋由于Ln1/3 和Ln1/4 而形成了长度差别; (4)同样,第三跨的左支座和第二跨的右支座的原位标注均为6φ22 4/2 ,除了两根为集中标 注中声明的上部通长筋以外,余下的第一排2φ22 与第二跨的2φ22由于Ln1/3 和Ln1/4 而形成了长度差别; (5)同时,第一跨的左支座和第三跨的右支座的上部纵筋伸入端支座,伸到柱纵筋内侧后弯直 钩15d ,这些15d弯钩在端支座外侧形成了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垂直层次; 上部纵筋分析完了,下面分析下部纵筋: (6)第一跨的下部原位标注为6φ22 2/4 ,表示第一排下部纵筋为4φ22 ,第二排下部纵筋 为2φ22 ,它们向右伸入中间支座的长度为0.5hc+5d 和LaE 的最大者,向左伸入端支座尽量伸到外侧,其15d弯钩在端支座外侧形成了第三层和第四层的垂直层次; (7)第二跨下部原位标注为2φ20 ,我们注意到第三跨的下部原位标注为7φ20 3/4 ,执行

调运问题——图上作业法

调运问题---图上作业法 基本思路: 1.破圈法编制初始方案。打破每一回路中距离最长的一段,并在交通图上,从破开的线段端点开始,依照右手原则,用符号↑标出物资流向:即符号↑始终在以输出地为起点、以输入地为终点的交通路线的右边。以圆圈加数字的形式将运输量标注在符号↑旁边。 2.检验:每一回路的内外圈长如果均不大于该回路的半圈长,该方案已经最优;否则进行调整。 3.调整:找出有问题圈中的最小运量边,该圈各边减去此最小运量,该回路剩余各边加上此最小运量。 4.重复步骤2~3,直到每一回路都达到最优。该调运方案即为最优。 例题:某制造企业有专门为产品生产工厂提供零部件和半成品的零部件制造厂,共有S1、S2、S3、S4、S5、S6、S7七个零部件制造厂和D1、D2、D3、D4、D5、D6、D7七个产品生产工厂。各零部件制造厂的产量(椭圆框内数字)、各生产工厂的零部件需求量(矩形框内数字)以及他们的位置和相互距离如图1所示。其中产量和需求量单位为吨,距离单位为公里,请利用图上作业法确定最佳的零部件调运方案。 图1 解:1.在唯一的回路中,距离为85的一段最长,断开此段。并以供方190开始编制初始调运方案,标注如图2 2.对该回路进行检验: 内圈长=0,外圈长=70+80+70+75+60=355, 该回路总长=355+85=440,半圈长=440/2=220 内圈长<半圈长,外圈长>半圈长,需要对外圈进行调整。 3.在初始方案中,外圈的最小运量为10,外圈各边调运量都减去10,回路剩余各边加上10。第一次调整后的调运方案如图3所示:

4.对新方案进行检验: 内圈长=85,外圈长=70+80+70+60=280, 该回路总长=355+85=440,半圈长=440/2=220 内圈长<半圈长,外圈长>半圈长,需要对外圈进行第二次调整。 5.当前,外圈的最小运量为40。第二次调整后的调运方案如图4所示: 6.对第二次调整后的新方案进行检验: 内圈长=85+75=160,外圈长=70+70+60=200, 该回路总长=355+85=440,半圈长=440/2=220 内圈长<半圈长,外圈长<半圈长。 该方案达到最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