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缝及后浇带的留置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缝及后浇带的留置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缝及后浇带的留置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缝及后浇带的留置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编制依据 (3)

三、后浇带施工工艺及设置 (3)

四、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 (8)

五、对后浇带和施工缝的留设要求 (8)

六、后浇带的保护措施 (9)

七、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10)

八、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11)

九、后浇带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12)

十、质量保证措施 (12)

十一、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注意事项 (12)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首期工程鱼珠至象颈岭段【施工十标】土建工程,包括官湖站、官湖站前明挖段、官湖车辆段出入段线、官湖站~象颈岭站盾构区间。官湖站位于新107国道与石新路交叉口,沿新107国道呈东西走向。官湖站前明挖段位于官湖站西侧,并于车站主体相连,起始于站前明挖段的盾构接收井,终止于官湖站。官湖车辆段出入段线,位于新107国道南侧,起始于官湖站前明挖段,终止于官湖车辆段。

官湖站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全长355m,标准段宽为20.1m,基坑标准段深度约为16.6m,采用两层两跨全明挖框架结构,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

站前明挖段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为三线断面结构,东端轨排井为两层结构,预留开发空间。基坑总长度约为186.2m,标准段基坑宽度16.6~23.9m,基坑深约15.7m。

车辆段出入段线主体结构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为地下一层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明挖段总长为80m,盾构井段基坑宽21m,深约13m;推力风机房段基坑宽约28.5m,深约11m;出洞口段基坑宽约16m,深约9~10m。

工程目标

第二章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第三章后浇带施工工艺及设置

1、后浇带施工工艺:

(1)后浇带的设计原理是“抗放兼备,以放为主”,这种设计已列入规范而被广泛使用,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各构筑物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

(2)施工后浇带是在整个建筑物中设置的临时施工缝,该缝根据设计要求保留一段时间后再浇筑。这种“缝”在整个结构施工中既解决了构筑物间的差异沉降,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温度应力,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3)设计采用在施工中留后浇带的做法,以便将原来“超长”的平面“化

整为零”,使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约束应力(混凝土的收缩、竖向荷重差异过大时产生的变形应力)释放,而持后浇带施工完成后,结构又“化零为整“大量减少了上述应力对结构的影响,减少了过多的设置永久性变形缝。

2、后浇带设置:

官湖站根据设计图纸在中板和顶板都设置后浇带,后浇筑的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混凝土标号应高于相邻混凝土标号一个等级。

第四章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工程官湖站中板和顶板、侧墙均设有后浇带。由于中板、侧墙与顶板均为双层双向钢筋,后浇带位置的钢筋密集,且须设止水钢板,因此对后浇带的处理比较复杂。在后浇带位置钢筋连续不断,同时在浇筑前钢筋表面必须清理干净。无混凝土浆、砂浆及杂物粘牢,必要时还需要除锈。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重新清楚垃圾杂物,并隔夜浇水湿润。后浇带填筑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必须保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潮湿养护。

钢筋生锈厉害,施工中难免碰撞,导致部分钢筋变形扭曲,施工中钢筋除锈、调直及接口清理是一大难点。所以后浇带的留设和施工处理是本工程控制的重点。

第五章对后浇带和施工缝的留设要求

1、对后浇带的要求:

1、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伸缩后浇带在二侧砼龄期达到60天后,经设

计部门认可后进行浇筑。

2、沉降后浇带在主体结构完成、沉降稳定后,提供沉降观测数据,后浇带后浇时间一般为两个月,沉降后浇带在主体封顶并满足沉降稳定标准(两侧沉降差小于1~2mm/月),经设计院认可后进行浇筑。

3、所有后浇带应采用微膨胀砼浇筑,后浇带砼强度等级比俩侧砼高一级(+C5)。

4、后浇带留置部位钢筋应连续不断,为防止钢筋因锈蚀而削弱,后浇带的板中均布置双倍钢筋。

5、后浇带企口采用粗糙的木模,本工程采用市场的商品"快易收口钢网"支挡,使界面保持粗糙。

6、后浇带填筑前必须全面进行清理干净。如积水,应抽排干净并清除干净该处余泥渣物,用水冲洗干净后,方能浇筑砼。

7、施工缝应根据图纸有关规定留置。

2、施工缝的留设

根据设计要求:车站结构的施工缝应设在结构弯矩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注意保证车站内部设施(如水池、电梯井、出入口等)的完整性,横向施工缝的间距宜控制在20m左右,一般设在柱端的1/4~1/3跨附近。

内衬墙水平施工缝留设:底板面上600mm,中板底下600mm,中板面上300mm;顶板底下1150mm共四道。

竖向及横向施工缝均用400mm宽3mm厚镀锌钢板止水带和快易收口网结合收口。跨度大于4m的板,要求板跨中起拱L/400。

图1 车站侧墙竖向施工缝划分

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区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水平施工缝不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板与侧墙的交接处,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施工缝在初凝后,应用钢丝刷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水平施工缝浇筑前,先铺净浆,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垂直或者环向施工缝浇筑前,先涂刷混凝土截面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施工缝中部设置3mm后镀锌钢板,在防水重点部位如车站与通道、风道接口区域,施工缝内预埋注浆管。施工缝中部的钢板止水带为防止电化腐蚀,需采用钢筋将止水带与结构主体主筋焊接,连接点纵向间距不超过5m。

图3 镀锌钢板止水带大样图

3、后浇带模板支撑

(1)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支承体系应以其两侧轴线为界,自成一独立体系,同时又要确保与整体支承系统共同受力,即当相邻结构施工时,后浇带部位的支承架参与整体支承系统共同受力,但当相邻结构模板及支承架拆除后,后浇带部位的支承架及模板独立工作的性能不变,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结构与模板间应不产生间隙,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接缝平顺。

(2)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支承体系必须在后浇带部位的砼达到设计要求的100%后,方可拆除。

(3)板面后浇带:

1)板后浇带的底模与支撑系统与两侧现浇板模板分离。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后浇带位置的顶板模板与支撑系统不得拆除。模板支设方式见下图示意:

胶合板

2)两侧木模采用竹胶合板,加工顾锯齿状供钢筋穿过,如下图:

3)混凝土浇筑28天后,下方模板与支撑方可拆除。为了避免工人误拆后浇带支撑架,架子与模板用黄黑相间颜色标记。

(4)柱、墙水平施工缝

柱的水平施工缝留置在梁底标高以上10 ~ 15mm 处,施工中严格控制浇筑标高,过低则不利于支梁底模,过高应在柱拆模后凿除多余的混凝土,浪费人工。

4、施工缝的处理:

(1)防止垃圾等杂物落入后浇带内的措施:施工缝处理并清理干净后,应在后浇带两侧的板面上砌筑二皮砖墙,外侧用砖砌体做成防水坎,然后在后浇带的上面辅封盖木模板,避免以后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及建筑垃圾掉入后浇带内

(2)后浇带和施工缝在浇灌前,应将钢筋除锈,调直理顺,将接缝处的

砼凿毛,清除松石子和杂物,清洗干净,保持湿润,并刷纯水泥浆一道。

(3)后浇带和施工缝在浇筑砼时,振棒落振点先振两侧,后振中间,多点轻振,捣实。后浇带捣实后即抹平,清除余浆。

第六章后浇带的保护措施

(1)混凝土板后浇带的临时保护措施:后浇带空置期间,为防止杂物、污水进入,可采取以下封闭措施:在后浇带周边砌筑120mm宽、200mm高的砖带,上部用胶合板或编织布全封闭,后浇带封闭前,后浇带位置的顶板模板不得拆除。个别需拆除的,需在28天后,并及时用钢管回顶。

(2)混凝土墙后浇带的保护措施:

①、回填土前后浇带的保护措施:在后浇带处用钢筋砼预制板保护,在钢筋砼预制板上作超前防水层,形成一个对混凝土墙后浇带保护的设施,并做好临边的安全防护措施及排水措施。

②、墙体后浇带内侧的保护:墙体后浇带采用胶合板加以全封闭,以防止杂物落入。

第七章浇筑前的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浇筑后浇带砼前应提前和商品砼厂家联系,特别注意配合比的砼强度等级和微膨胀剂的掺入。

2、机具准备

后浇带位于基础和墙体及梁的部位上采用振捣棒振捣,位于现浇板部位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

3、技术准备

在施工前应该注意砼配合比的情况,做好操作人员的交底工作,单独做好钢筋隐检的工作,注意留置试块。

4、作业条件

满足设计施工图规定的时间,并在沉降观测得到设计部门认可后、监

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

第八章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1、施工工艺流程:

拆除、清理后浇带杂物钢筋除锈、整形、绑扎或补焊模板支设监理验收浇筑砼

2、施工方法

1)拆除、清理后浇带杂物:

在原结构施工时,为了追求后浇带留置位置的准确和观感,在后浇带二侧为钢丝网和木方,现在施工时要将木方全部拆除,将多余的钢丝网剔除,梁板后浇带内的流浆和多出的砼需凿除干净并凿直,将原有的砼垃圾全部清理干净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2)钢筋除锈和调直:

钢筋除锈包括将所有钢筋全部除锈,基础内的钢筋用长把钢丝刷进行除锈;除锈后用水将后浇带内的钢筋锈冲洗干净;除锈后要将钢筋弯曲的进行调直,梁板内的受力钢筋需按设计要求进行搭接和补焊,需增补的钢筋要进行增补;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基础除锈冲洗后要立即进行浇筑,后浇带在砼浇筑前进行冲洗,防止钢筋二次锈蚀。

3)模板的支设:

梁板及外墙等部位的后浇带需先装模板才能浇捣。模板的支设同原设计梁(墙)板尺寸,下部支撑必须顶紧,侧墙加固用钢管斜撑支顶。后浇带的模板从下到上分层进行加固,中间不能间断。

4)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a、混凝土浇筑前要将后浇带内杂物清理干净,用水冲洗后刷纯水泥浆一道。

b、混凝土比设计高一个强度等级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

c、后浇带和施工缝在浇筑砼时,振棒落振点先振两侧,后振中间,多点轻振,捣实。后浇带捣实后即抹平,清除余浆。

d、为保证后浇带混凝土在规定的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控制混凝土早期产生收缩裂缝,必须做好养护工作,并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进行,养护时间应不小于28d,水平梁板采用覆盖麻袋浇水养护,以保证砼体处于湿润状态。

e、在浇筑砼时,专人专职巡检缝底支模,是否有松动,暴裂、变形等现象。如有即停止浇筑,对支模进行抢修后再浇筑。

第九章后浇带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后浇带要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施工中应高度重视下列问题:

(1)、接缝形式必须严格按图施工,施工时应用堵头板。不能留成自然斜坡槎,使施工缝处混凝土浇捣困难,造成混凝土不密实,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

(2)、后浇带先浇混凝土完成后应进行防护,局部应覆盖,四周用临时栏杆围护,防止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保证钢筋不被踩踏。坚决避免后浇带不设围护,踩弯钢筋、钢筋杂乱、建筑垃圾较多,不易清理的现象。

(3)、后浇带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整个截面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清除杂物、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的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并将两侧混凝土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充分保持两侧混凝土湿润,一般不少于24小时。在表面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后,及时浇筑混凝土。若两侧混凝土不凿毛就浇注,容易使新老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难以保证,处理不好就会在后浇带两侧造成两条贯空裂缝,极易渗水。

(4)、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等级比原先混凝土提高一个等级,

并在混凝土中掺加防裂抗渗剂,使用微膨胀水泥,可使其产生微膨胀压力以抵消混凝土的干缩,温差等产生的拉应力,使混凝土结构不出现裂缝,提高抗渗能力。

(5)、后浇带后浇混凝土一定要精心振捣密实,振棒落振点先振两侧,后振中间,多点轻振,捣实。

(6)、后浇带部位的梁,板内受力钢筋必须贯通,不得切断,如必须断开,则主筋搭接长度应大于45倍主筋直径,并严格按设计图纸设置梁板内的附加钢筋。

(7)、后浇带跨内的梁、板在后浇带混凝土浇注前,两侧结构长期处于悬臂受力状态,施工期间,本跨内的模板和支撑不能拆除,必须待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的75%以上后,方可按由上向下顺序拆除。杜绝提前拆除后浇带跨内的模板和支撑,造成板边开裂,使结构承载能力下降。

(8)、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振捣器距离模板的距离,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严重流失,一般振捣器距离模板控制在40~50cm之间,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在钢丝网片及模板处,较深的垂直施工缝处应补用钢钎人工捣实。

(9)因后浇带砼应采用提高一个强度等级、早强、补偿收缩的混凝土。施工前单独申请混凝土配合比,施工中提前做好水泥、砂、石和外加剂及掺合料的进场检验和试验工作,及时申请混凝土配合比。浇筑时认真计量,在混凝土浇筑时按规定留置标养试件和同条件养护试件,用以检验和证明后浇带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浇筑后应重视其养护工作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

第十章质量保证措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