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与大众文化

电视与大众文化
电视与大众文化

电视与大众文化

08历史2班 0806020035 刘至佳

(一)专题概要(背景、产生历程、特征、影响或作用)

1、背景

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电视尚不普及,电视功能尚不健全,电视业尚不发达,社会文化因政治、经济生活的单一、信息流的不畅而相对处于静止和封闭状态,文化形态也相对单调,个体文化就价值取向而言差异不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一体化文化主流,人类生存世俗趣味及物质欲望要求的合理性得到肯定,由此促成了大众文化的迅速发展。大众文化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及蕴涵于其中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为主要表现内容,它反映的是一种非正统化的、民间性的文化形态。它在自由自在的基础上反映了普通人的生存状态、立场和要求。由于其覆盖面的广泛性,大众文化的发展情况直接关系着全社会的主流方向。

如今,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政治、经济生活的活跃,信息化使我们的文化空前繁荣,文化形态空前多样。作为最广泛、最快捷、形象直观、形式多样的传媒,电视一方面为大众生活提供着生动活泼、生气勃勃的源泉滋养,另一方面又集中反映这大众生活,生产者大众文化。作为最现代的信息载体,电视成了影响社会文化发展和个体文化发育的最重要的因素。

2、产生历程

(一)、萌芽期(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

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播。该台当年6月15日播出第一部直播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这是中国电视剧的发端。这部电视剧是为配合当时中央提出的“忆苦思甜”、“节约粮食”的宣传精神而制作的政治教材。当时的电视剧基本上都是直播剧,是时事政治的宣传工具,题材单一、情节简单、主题概念化倾向和政治化倾向比较严重,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二)、休眠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后期)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党和国家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与损失,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也受到严重干扰。全国各地电视台曾一度中断播出,后来恢复播出后,整个电视也是为“文化大革命”服务。这一时期的电视节目(新闻纪录片,电视文艺节目(如《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政治性节目(《电视新闻》、《电视讲话》)等)其内容多为以国家重大政治事件、各条战线的先进典型和毛主席著作的体会为报道的主要内容,以颂扬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宣传的主要基调,最终形成了毛泽东的大众文化理论。(三)、起步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给电视业带来生机,亦为大众文化发展注入活力。这一时期电视节目形式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电视文化建设有了较好的基础,电视文化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1979年1月,上海电视台播放了一则1.5分钟的“参贵养容酒”广告,这是中国电视发展史上的第一条广告。1979年底,日本儿童电视动画片《铁臂阿童木》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不久,美国

一些科幻电视剧、惊险动作剧也相机在中国播出。1980年2月,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中国第一部连续剧——《敌营十八年》,它突出情节性、戏剧性、惊险性、离奇性等,具备了娱乐性作品的基本特征。1981年,全国性的电视节目评奖“飞天奖”、“星光奖”等活动开始举行。从此,伴随通俗和娱乐等特征,电视连续剧逐渐成为中国电视剧的主导形式,这是中国大众文化的真正产生和蓬勃发展的时期。

(四)、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初到20世纪末)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电视事业更是取得了重大进步,这时期有中国特色大众文化的形成。1990年中国第一部长篇室内连续剧《渴望》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电视剧成熟,并成为中国电视节目的主体。《渴望》的万人空巷,室内剧《编辑部的故事》的爆笑生活,明星出书的狂热风暴……正是中国大众文化的不断探索,出现了一批知名编剧和导演,许多电视演员成为大众崇拜的偶像明星,为电视剧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连续剧的内容也极为丰富,从题材上分有历史剧、商战剧、都市剧、室内剧、武侠剧等;从内容上分有刑警剧、反腐剧、青春偶像剧、家庭伦理剧等。

(五)、繁荣期(21世纪)

进入21世纪,中国电视业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热潮中加快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各种各样题材与形式各异的连续剧层出不穷,而且国外的连续剧也不断涌进国内,让大众目不暇接。21世纪初,港台剧和韩剧一直霸占大陆的屏幕,像《流星花园》、《蓝色生死恋》、《法证先锋》等,掀起了一股热潮,近两年来,美国电视剧《gossip girl》、《vampire dairy》也受广大学生的追捧,最近,内地的穿越剧《宫》、生活写实片《蜗居》等也开始火红起来。在综艺方面,《超级女声》、《非诚勿扰》、《非你莫属》等一系列真人秀节目也层出不穷,还有一些《百家讲坛》、《壹周立波秀》等节目也以幽默、贴近大众的方式广为大众所喜欢。

3、特征

1、聚众化与分众化

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电视节目,尤其是综艺类电视节目,当然要追求最大规模受众的聚集效应,简称聚众化,如“春晚”等传统的综艺类节目,它仍将保持强大的聚众效应。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需求多样化,电视文化传播日益从“广播”走向“窄播”。

在新的电视传播模式中,电视观众已不再被视为一个单一的整体,而是可以分解为具有不同观赏习惯和接受取向的受众集合。电视文化的发展趋势逐渐从追求老少咸宜到转而各取所需。如中央电视台延伸分为经济、综艺、海外等多个频道。因此,这种分众化构成当代电视文化的一大新兴特征。严格来说,电视文化演进的这种分众化不过是一种特殊方式的聚众化,即通过量化的市场调研对特定的受众群实施精确锁定,并为之提供专业化的电视产品服务。

2、类型化

类型可定义为模式、形式、风格或结构,现在电视剧的类型范围包括:纪录片、新闻、游戏节目、肥皂剧、警匪片、惊险故事片、情景喜剧和访谈节目。

电视制片人按照一套严格的类型要求或程序工作,有利于建立一个由编剧、导演、演员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强大而严谨的阵容,布景、道具、服装等可反复使

用。同时,类型的定位可以吸收并稳定住习惯于各种类型节目的忠实观众。类型即制作人与观众达成的某种共识。观众知道自己要了解什么内容,因此,他们往往会抱着固定程式所赋予的各种期待去观看电视节目,并从这些期待得以实现的方式中获得快感。

3、日常化

“看电视”这个行为本身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往往伴随聊天、接电话、做家务等活动同时进行,成为家庭文化的一部分。不管是专心还是不专心,有意还是无意,人们时时都在看电视、讨论与电视或阅读有关的电视内容。

4、娱乐化

电视作为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及观众的娱乐需求密不可分,电视节目力图使观众的休闲渴望获得最大满足。如中央电视台于1998年首播的“幸运52”,有机地将游戏与知识普及融为一体,并有总金额万元以上的各类奖品调动观众参与热情,已成为益智性、游戏性和竞赛性并重的电视娱乐精品。

5、商业化

保持大量受众、充分占有文化市场、通过审美娱乐的提供获取巨额的商业利润,这是电视产业作为大众文化生产过程中始终存在的制约性机制。广告和宣传在我国现代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会根据宣传去选择他们所需要的商品。同样的,他们也会因为宣传和广告去注意一种文化。如跟随广告而改变自己的穿着方式、学会广告一些耳熟能详的广告用语。

总之,电视作为大众文化,总是要追求受众聚集的最大化,或以精确的受众定位面向特定的收视群体,以类型化、流行性模式占领市场,以日常性和娱乐性切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达到获取商业利润的目的。理想的电视文化应当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4、影响

1、在生活方面。电视产品的文化品格、文化倾向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语、行动、思维、生活方式,还有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像《还珠格格》播出后,小燕子一下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她的敢爱敢恨、直率大胆的个性引得众多的女孩子模仿,甚至她的语气、动作也一度在校园的女生里大为流行。

2、在经济方面。电视的主要收入来自商业广告,而电视的影响力可以直接刺激消费者。许多商家不惜重金在电视上大做广告,电视台从企业获取巨额收人,而企业则通过电视的影响力再从民众那里赚取更多的钱。

3、在政治方面。196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年轻的肯尼迪原本处于劣势,但在电视上亮相后,他英俊的外表,雄辩的口才一下子折服了无数的电视观众,最终赢得了大选的胜利,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最有魅力的总统。今天,几乎所有的政党和政府都已经意识到电视对于政治的影响力。

4、在意识形态方面。我国电视业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承载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传播媒介,它综合体现着我们的意识形态,再加上电视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神圣职能以及长期形成的客观、准确、权威的报道形象,这些都确立了它在公众中的崇高威信。所以,由电视媒体传播的信息、发出的导向、倡导的意识形态,具有非同一般的信任度、号召力和感染力。

5、消极影响。随着电视的普及,人们饭后不再聚在一起交谈,而是各自守着自

己的电视机观看自己感兴趣的节目,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明显减少。其次,许多人认为看电视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娱乐方式,人们很少独立思考。再者,人们对电视的批评最强烈的在于电视有一些暴力内容,极大地危害了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败坏了社会风气。此外,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消费文化形成了对传统文化、精英文化的巨大冲击,造成社会文化素养的低俗化,并在客观上破坏文化生态的平衡和诱使人们审美情趣的畸化。

5、作用

1、大众文化的民主化、平民化对现代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现代人格的精髓是平民化,平民人格是对中外思想史上圣贤人格、精英人格的否定,是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精神的。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充斥着对“内圣外王”、“君子”的向往。在西方文化传统中,也同样存在着对“哲学王”、“绅士”等人格的追求。这种人格追求其实是人由于对群体的依附而被分等划类的体现,是对广大平民的忽视。一个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现代社会,需要平民人格。

2、大众文化的发展加速了文化多元化的进程。

在现代工业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是势所必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文化分层呈加快态势,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都在各自的文化实践中寻找和确立着自己的应有位置。在文化多元的时代,主流文化不再可能像以往那样以一种强迫的方式让大众接受,只能遵从文化发展的规律并通过自己独特的风格去赢得大众。而在这种文化进步中,大众文化功不可没,正是大众文化加快了文化的世俗化进程。

3、大众文化在一定层面上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和动力是契合的。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大众文化以其特定的实践形式对人的感官需要作了一种合理性的肯定。尽管这种感官需要尚停留于人的需求的低级阶段,但它确是社会大众需要的。消费又是生产的动力,大众文化的繁荣又拉动了内需,丰富了市场,从而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

(二)案例剖析

下面从电视剧、综艺节目和选秀节目三个方面选择一些具体例子进行剖析。

一、电视剧——《蜗居》(关注百姓的现实生活)

根据著名小说家六六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蜗居》,围绕住房问题,从情感、职场和反腐三个方面,用写实手法讲述了现代都市青年在高房价现实困境下挣扎的情感故事。《蜗居》一定程度上说不仅仅是一部电视连续剧,更是社会现实的再现和思考。因为它的真实,所以带来了高收视率和高关注率,而与此同时,也引发我们关于大众时代电视剧的特征与前途的思考。我认为《蜗居》受到普通大众的热烈追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大众文化的特性使电视剧产生轰动效应

大众文化首先也是一种传媒文化,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主要载体的,可以说没有大众传播媒介,就没有大众文化。而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大众传播媒介当中,电视这种传播媒介占有重要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时候我国的电视观众就达到了6亿。如今,电视机的高普及率、电视观众数量的激增,都将使电视成为拥有广泛受众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

因此,作为大众文化形式之一的电视剧《蜗居》借助电视这种拥有广泛受众的大众传播媒介,能够迅速地与观众见面,在最广大的受众当中传播,以至于产生全国性的轰动效应,这是以往传播媒介做不到的。比如电视剧《蜗居》的小说原著,假如不改编成电视剧在电视台播放,或许不会造成那么大的轰动。

(二)大众文化是反映人们生活的文化

然而,并不是说一部电视剧借助电视这个传播媒介就能获得成功,就能在人们大众中产生巨大的反响。如果一种文化资源不能提供与日常生活经验产生共鸣的相关点,那么就不能成为“大众的”,尽管文本的“质量”很高。大众喜欢一个文本不是看它的“质量”,而是看它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是否有相关。

大众文化从实质上说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并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它不但反映人民的文化生活状况,而且参与到日常生活当中,渗透到人民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之中,以至于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本身。《蜗居》的大红大紫主要是因为它反映了当今普通大众的生活,反映了生活中的很多现实问题,比如高房价、房奴、小三、拆迁、钉子户、贪官等。《蜗居》可以说是社会百态的一个缩影。

其中的高房价问题是当下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房价的飙升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对于很多在大城市生活的人来说,拥有自己的一套房子是他们的梦想。在房价猛涨的现状下,买房已成为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以高房价为一大主题的《蜗居》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话题。《蜗居》中主人公海萍买房过程中的种种遭遇,让人欢喜让人忧,反映出现实生活中众多买房人的悲喜与无奈,因此才在人们当中产生共鸣。

(三)《蜗居》反映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观念

电视剧《蜗居》并不是简单地阐述当时最热门的话题“高房价”,它主要还反映了中国人重视“家”的这种传统的文化观念。一项约三十六万人参加的投票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认为“幸福与房子关联密切”。“还房贷、吃盒饭”已经成为房价飙升年代对白领生存状况的一种直白描摹。主人公一波三折的买房奋斗史,道出了都市无房族的困惑:房价是“一匹脱缰的野马”,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然而房子本来就不是人人都买得起的,也不是没有了房子就不能生活,还可以靠租房子度日,没有必要因为“高房价”“当房奴”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为什么还是有成千上万的人争着买房,甘愿当房奴呢?这就是由于我国传统的文化观念在起作用,因为中国人是全世界最注重家庭观念的民族,建立家庭的基础就必须有一个家,而“家”对于现代人而言,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就是中国人为什么甘愿当房奴也要购买一套房子的原因,也从来没有人把租的房子当成自己的“家”。

从电视剧《蜗居》看大众文化的消极方面:

大众文化的功利性和娱乐性决定了大众文化是一种浅层次的文化,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像电视剧这种大众文化形式,为了迎合多数受众的欣赏水平和兴趣,达到商业目的,它就有可能降低审美标准,用较低级的趣味吸引受众。因此,要把握世俗化与庸俗、媚俗之间的度,对于大众文化来说

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电视剧《蜗居》的语言轻松流畅,“笑点”频生,令人或捧腹或会心一笑,堪称“烦恼人生幽默集锦”。比如男主角苏淳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一点儿不假。4万还是‘我妈’,6万就成了‘咱妈’了!幸好这钱拿回来了,否则估计你嘴里就是‘他妈’了!”体现了大众文化的娱乐功能。然而《蜗居》的某些台词又很大胆,不少网友评价该剧为“史上台词最淫荡剧”,超过了所有在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的底线。对于成年人来说,或许没有什么,但中国电视没有分级。对于未成年来说,大量的床戏、赤裸裸的勾引与被勾引的情节,实在是一种不良教育。而这也是该剧广受诟病之处。

由此可见,大众文化就如同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一方面,大众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具有导向作用,并通过大众传播手段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它能够满足大众文化需求,促进大众文化市场的形成,进而极大地繁荣了社会文化。而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又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自发性和娱乐性,对社会文化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是伴随着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而产生和发展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还是一个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事物,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引导。

二、综艺节目——《非诚勿扰》

《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一档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大型婚恋交友节目,为广大单身男女提供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精良的节目制作和全新的婚恋交友模式得到观众和网友广泛关注。它之所以能够在当今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它在保持其娱乐性、文化性的过程中,坚持了其大众性。具体可以剖析为:

1、电视节目的成功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

可以说《非诚勿扰》的成功根本原因在于其策划源头的大众化倾向,任何一个电视节目必须有其存在的根基,就是说有其产生的现实存在基础,即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如果是凭空捏造的,如果是无病呻吟,失去实际意义,那么将会很难产生共鸣,很难因此大众的关注。

《非常勿扰》的成功绝不是偶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如今的社会现实,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社会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很少,诚信的缺失,还有一个很引人关注的问题就是城市中的“剩男””剩女”问题。也就是现代城市青年人的婚姻恋爱问题,由于城市生活压力大,工作紧张,人们缺少沟通的时间,生活圈子很小,阻碍了彼此的了解。同时由于价值观的问题,很多年轻人在选择恋人、婚姻对象的过程中往往也坚持“宁缺毋滥”的思想,晚婚在城市里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电视节目也可以说是一个民众思想的蓄水池,人们需要这样一个宣泄情绪的出口,而《非诚勿扰》恰恰迎合了这一社会需求,及时了反映了这一社会情绪,也可以说其策划源头正是源于这种大众化文化的倾向。

2、来自“草根”的嘉宾增加了节目的大众性

如果说《非诚勿扰》的成功在于其策划的源头大众化的倾向,而其节目的主角,其嘉宾的来源更是将这一倾向又推进了一步。嘉宾都是在报名的观众中选取,都是实实在在的普通人,都是来自各行各业,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民众,对于观众来说,有着极大的认同感,节目中的嘉宾放佛就是自己的身边人,这种认同感正是源于节目制作上的大众化倾向,也正是制作者的初衷。

3、真实、直接的话题增加了节目的现实性

如果说进入节目的低门槛增加了大众的认同感,让观众感觉就是自己身边的

人,而节目中现实、直接的话题更是语出惊人,更是来自实实在在的生活中,让大众感觉节目说的就是身边的事。

由于电视市场化的现实压力,导致节目在策划过程中必须考虑观众的口味,增加节目的娱乐性。《非诚勿扰》在节目进行过程中也有意识的增加一些娱乐性和话题性。现实的说也有一些表演、夸张、演绎的成分在里面。尤其是对于一些敏感的社会热点问题,敢于直面,直接表述出来,如乡村教师的幸福生活和诟病很深的富二代的价值观。与尖锐的话题相比,语出惊人、赤裸裸的言语更是吸引大众的眼球。如:“你有房和车吗?”“你结婚之后和要和父母一起住吗?”“你跟前任男(女)友分手的原因是什么?”。其中在《非诚勿扰》中已经成为名人的女嘉宾马诺更是直截了当的说:“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应该说这是一句实话,一句大实话,但是如此赤裸裸的直接抛出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人瞬间语塞。现代年轻人如此毫不掩饰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表达出对物质的追逐,表达出种现代年轻人直接、速食的社会婚恋观,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节目的现实性。

综上所述,《非诚勿扰》的成功在于策划源头源自生活,源自大众化的倾向;成功在于节目中主角来自群众中间的大众化思想;成功在于来自生活的现实话题,来自大众的婚恋价值观。总之一个成功的电视节目要想取得观众认可,要想经久不衰就必须坚持其反映大众文化的倾向。

三、选秀节目——《超级女声》

“超级女声”是一档具有独特品质、以音乐选秀为外壳的大众娱乐性节目。整个节目自动剥离了电视艺术暧昧的包装,紧贴大众性和亲民性两大主题理念,倡导“想唱就唱”和“以唱为本”,选拔的是女性歌手的声音魅力。只要喜爱唱歌的女性,不分唱法、不计年龄、不论外型、不问地域,均可免费报名参加,并通过层层淘汰选拔,征选出真正代表观众意愿的“优秀女声”,带给电视观众无尽快乐享受!“超级女声”几乎无门槛的大众参与方式和大众投票决定选手去留的淘汰方式,将一切权利交给了大众,张扬一种“全民快乐”的感觉。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融合预选赛阶段的超强互动参与性与百态情趣、复赛决赛阶段的残酷淘汰性,构成“超级女声”品牌成功的重要保障,已经成为国内电视界、娱乐界的热门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1、平民造星:狂欢文化

“超级女声”是一次集体性的商业狂欢和文化狂欢,是一场娱乐盛宴。湖南卫视的营销理念是快乐卫视,是彻头彻尾的“快乐崇拜”。“超级女声”成功地把一个个中国人普通的日子虚拟成了充满欢歌笑语热闹非凡的节日,所以它的收视率直逼甚至超过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就一点也不奇怪了。据说为了支持参赛选手李宇春,甚至发生了“玉米”们“抢”手机发短信的疯狂举止,更有七十多岁的老太太不远千里乘飞机赶赴决赛现场;为给周笔畅投票,一家制笔公司竟然发“超级女声”与大众文化红头文件,每周根据短信量发补贴。不难看出,这是一场媒体与观众联手的造星运动。

“狂欢文化”本身充满了开放性。这正是“超级女声”这一平民造星活动成功的秘诀之一。“超级女声”的口号是“想唱就唱”,不分年龄、不论外形、不管风格,真正的“零门槛”,它把一个有限的舞台变成了“一切皆有可能”的无限丰富的平台。“超级女声”涌动着一股民间的朴素和生动,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原生态”娱乐。在这一点上来说,“超女”的确体现了参与、自由、平等的现代意

识,也表达了当下文化的多元状态。“狂欢”正是“人自身对自己的身体和肉体的一种解放,是人对自身长期受精神压迫和理性制约的物质性的一种释放。”“超级女声”一方面让所有参赛选手充分展示个性才华、张扬自我,另一方面又让观众乐在其中,尽情享受娱乐带来的愉悦和满足,于是舞台内外的互动达到狂欢的境界。

2、平民追星: 想象成功

观众在享受娱乐带来的狂欢的同时,又对超女这些原本平常的女生的一夜成名充满了期待和好奇,再加上比赛结果本身充满了悬念和变数,于是平民造星带动了狂热的平民追星,“超级女声”从一个选秀的娱乐活动变成了一个全民参与的集体事件。几乎所有的热门选手都有各自的网站和歌迷团,“玉米”、“笔迷”、“凉粉”成了挂在人们口头的流行语,在最后的三甲总决选中,短短一星期,李宇春与周笔畅的短信支持率竟分别高达三百多万。

有人对追星一族不以为然,其实我以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大众娱乐文化的本质就是造星与追星之间的互动机制。普通大众的平凡的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的刺激和想象,而“超级女声”以令人眼花缭乱的舞台造型、赏心悦目的视听享受、紧张激烈的比赛现场成了时尚与成功的风向标,它最大地挑逗了普通观众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得平民追星成为对成功与时尚的一种想象性满足和补偿,就象金庸武侠小说满足了人们对于英雄的幻想一样,追星让普通民众见证了明星从海选到成名的整个过程,目睹了她们从丑小鸭蜕变成美天鹅的传奇神话,这一切都充满了诱惑,满足了普通人对于成功与时尚的渴望与想象,从这一点上讲,平民追星就是一场假想的浪漫的“白日梦”,一场虚拟的乌托邦。

3、大众趣味: 多元审美

“超级女声”赛事长达半年之久,超女晋级由三方面决定:专业评委、大众评审团、观众短信支持。而评委和观众之间的取舍往往发生错位,评委们考察的主要是选手的唱功技巧和舞台表现力,而普通观众除了看唱功外,更主要还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趣味及私人情感,所以在海选及各大唱区的比赛中就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场面,有的选手明明唱功不行,但因为搞怪搞笑而在网上备受瞩目,这是典型的审丑心理。其实在目前很多娱乐节目中,为了所谓收视率,“媚俗”之风日益盛行,这无疑是大众文化商业性和荒诞性的一面。另外,最后一场比赛中,评委退出,“超女”总决赛的前三甲的排名次序完全由观众短信决定,冠军就是“人气王”,不难看出,“民意”的背后是利益的驱动,大众趣味其实也是市场趣味。

冠军李宇春登上最新一期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她的唱功在三甲中并不是最好,外形也并不出色,但她以极其鲜明的个性、另类的气质和一种据说打破中国传统的“双性形象”获得了最高的人气。她以自身的说服力颠覆和改写了传统的审美标准,成了新时代的平民偶像和超级女生,这一切喻示着: 大众心理逐步走向成熟,一个多元的审美时代已经来临,而“超级女声”也成为一场新的审美意识形态的“革命”。

4、煽情艺术: 道德功能

作为一个娱乐选秀节目,“超级女声”似乎并不承载更多的工具性意义,它更象一部热闹、好看、煽情的长篇肥皂剧。“超级女声”的口号“想唱就唱”本身就极具煽动力,再配上煽情的音乐与歌唱,配上鲜花、掌声、泪水、动人的话语和小故事小花絮,配上亲友团、歌迷团等各种噱头,“超女”就恰到好处地完成了一场煽情交响乐,可以说,“超级女声”的狂欢与泪水是相得益彰的。而煽

情的背后是强大的道德功能: 那就是中国民俗和传统文化都已经反复确认了的屡试不爽的亲情、友情、温情……“超级女声”以温情脉脉掩盖了比赛本身残酷的一面,又以极具煽情的方式实现选手与歌迷的互动,采取“同一首歌”式的“送温暖”“送快乐”的方式体现人文关怀,比如安排前三甲去医院看望身患绝症的歌迷,而在最后的总决赛中也作了面面俱到的周全,让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为祖国的花朵提出了殷切希望,让前三甲演唱主流歌曲,在抒发亲情、友情、温情的同时,又巧妙地表达了“国情”,至此,“超级女声”作了最圆满的亮相。

著名的后现代大众传媒理论大师布希亚德曾指出,当今社会“文化已经商品化,而商品又已经符码化。也就是说,文化只有成为商品进入市场,才能被炒作和被关注……任何商品的消费,都成为消费者社会心理实现和标示其社会、文化品味,区别生活水准高下的文化符号”。“超级女声”正是这样一个文化符码,“超级女声”制造了一个消费时代的娱乐神话,它显示了大众文化在当下巨大的渗透性和煽动力。

(三)问题探讨

探讨:近几年我国的真人秀栏目层出不穷,但是真正能走上轨道的屈指可数,结合真人栏目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一些建议。

一、真人秀栏目的发展历程:

2000年6月,广东电视台《生存大挑战》节目开播,让中国观众首次领略到了“真人秀”这种全球炙手可热的电视节目的魅力。

2003-2004年,随着《美国偶像》节目在美国的火爆上演,国内一些节目也开始借鉴《美国偶像》的节目元素,开始了国内平民选秀的选拔活动。中央台二套2003年底推出的《非常6+1》可以说开创了国内平民选秀的风气之先。它收视率直追中央台的老牌娱乐节目《开心辞典》和《幸运52》,并由此催生了中央台三套的《星光大道》、湖南台的《超级女声》以及上海东方卫视的《莱卡我型我秀》等一大批平民选秀节目。其中,2005年,湖南台的《超级女声》真正将平民选秀推向了一个顶峰。2006年,在《超级女声》的带动下,国内选秀活动达到白热化程度。不仅有上述的平民秀,还有以《舞林大会》、《名声大震》为代表的明星秀;不仅有娱乐类真人秀,还有生活服务类真人秀、公益类真人秀以及情感类真人秀。近两年还出现了《非诚勿扰》相亲类的以及《非你莫属》找工作类的真人秀节目。

二、真人秀栏目现在存在的问题:

1、选秀节目文化品味不够高雅,道德风范有待提高

选秀节目火爆之时,许多人表现出了极端关注,形成了一股不理智的力量,一些年轻人产生过激行为,比如在街上疯狂拉票,放弃学业做明星梦等。

2、选秀节目过度泛滥,形成无序竞争局面

随着“超级女声”的成功,很多电视台纷纷跟风。今年的娱乐节目市场,将先后启动的有广电总局颁发批文的20多个“类超女”选秀节目。不少真人秀节目本身就是模仿欧美的产物,而这个模仿的产物现在又被不断地复制,最后只能导致资源的浪费与观众的视觉疲倦。不少原本很真实、很生活化的东西开始变得矫揉造作。据了解,很多电视台选秀节目的制作还依赖制片人、编导的个人智慧,

节目出台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节目的核心内容、游戏规则及价值观念,均缺乏论证;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如果不重视研发投入,不注重产品的推陈出新,节目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3、选秀节目真实感欠缺,作秀成分较大

为了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及娱乐趣味性,据不少制作人介绍,选秀节目对选手的包装必不可少。加之选手大多是普通百姓,面对镜头,难免紧张或希望更好的表现,因此不自觉也就带有做戏的成份。此外,国内不少真人秀节目画外音过多而且带有明显的评论色彩,显得制作方人为介入的痕迹过重,失却真人秀本来的真实魅力。这些都违背了选秀节目应具备的真实性。

4、选秀节目制作简单,单纯记录,缺乏审美

在选秀节目的制作方面,国内外节目存在较大差距。国外不仅节目的参与者从形象到表情、动作、语言都“秀”到极致,而且在镜头运用、音乐、特技等方面通过航拍、烟雾、交响乐等一般电视节目中鲜有用到的手段和方式渲染气氛。在国内的许多选秀节目只是简单运用了空镜头以及参赛者休息聊天等镜头,节奏拖沓,气氛沉闷。

5、国内选秀重在节目,忽视了其商业运作,没有得到最大的收益

国外选秀节目高收视率带来的高赢利。《美国偶像》前四季节目在广告、唱片、纪念品、门票等方面的全球收入超过9亿美元,这些收入远远超过了销售节目本身的收入。国内选秀节目,只有湖南卫视为运作《超级女声》专门成立了上海天娱传媒有限公司,运用整合营销的模式和策略,对节目进行立体传播和后续产业链的开发。中国社科院估算这个节目各利益方直接总收益约7亿多元。而国内其他选秀节目并未在后续产业链上有太多投入,仅仅看到的是节目播出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

三、对真人秀栏目的一些建议:

1、要有一套完整的品牌经营战略。当前的各种选秀节目在与观众见面之前,都要经历选择场地、物色选手、媒体造势等复杂的前期准备工作,如海选、概念及品牌推广一系列运营环节,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品牌知名度。节目生产者和品牌推广者只有具备经营意识和完整的经营战略,采取更可能多的营销方式,这样才能使产品产生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不过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警惕过分追求市场效益的庸俗化倾向,把握节目尺度,不以怪异和低级的感官刺激取胜。

2、精心策划节目内容,科学设计节目环节,严格实施精品战略。在品牌推出前,务必要先进行细致的市场调查、策划设计和组织准备,对受众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同时还应当科学地分析目前的选秀节目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取其精华,扬长避短,推出精品。

3、突出个性,精心打造,注重宣传。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一档节目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仅靠形式上的“克隆”是难以有生命力的,因此我们在打造品牌栏目时要彰显自身的风格和个性,强力打造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从本地实际出发,在节目中加入地方特色,不断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如江西卫视的《红歌会》就很好地利用了江西的红色资源,取得了很大成功。同时要注重宣传,我们只有通过宣传将栏目的风格和价值向外推广,才能获得观众和客户的接受和认可,使观众及时全面地了解所推出的品牌栏目。

4、培养风格各异的主持人。对于一个想把选秀节目打造成品牌的频道来说,一个风格独立的主持人也至关重要。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往往可以成为一个节

目的标志,提到李咏,我们就会想到《非常6+1》;提到毕福剑,我们就会想到《星光大道》。观众往往会因为喜欢某位主持人而喜爱他所主持的节目,反之亦然。节目主持人作为品牌的代言人,是构成品牌的人格化符号,应当作为无形资产加以培育和保护。因此我们应根据栏目自身的定位和风格选择恰当的主持人,重视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地位。

5、注重节目形式的包装。这里所谈的包装不仅是表面技术问题,更是深层意识问题。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与欧美国家的差距是全方位的,需要提高的不仅是速度,更是质量。电视娱乐节目需要在主持人的服装造型,节目现场的场景、道具设计等形象营造,以及前期的情境设计、后期的剪接制作、特技运用、组合拼贴等形式结构上极尽奇思妙想,需要通过奇异的道具、场景设计和大胆、开阔的想象组接,来营造一种炫人视听的情境。要求既与日常生活隔离开,又具有一定的审美性,以此首先给予人官感上的解放,并进而实现心理上的解放。这意味着电视娱乐节目需要精良的制作和专业化的精神,这也是电视娱乐节目长久活力的重要保障。

6、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电视娱乐节目的平民化要想在中国成为非常主流和大众化的东西,还必须结合中国特殊的国情,追求节目的本土化和地域化。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东西南北差异大,56个民族风俗习惯、生活口味、经济条件都不一样。只有让这些不同地域的娱乐节目各自被打上各自的地域烙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针对性地开发出品牌电视节目

(四)参考资料

1、陈默.电视文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3、蒋原伦.媒介文化与消费时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4、李彬.媒介话语——新闻与传播论稿[C].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5、金元浦.《电视,最大众的大众文化》[J].传媒学术网,2006.

6、大众文化导论.王一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

《大众文化研究》教学大纲

《大众文化研究》教学大纲 崔蕴华编写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454 目录 前言 (1456) 一、本课程性质、编写目的、课程简介 (1456)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456)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456) 第一章现代大众传媒与中国大众文化 (1457) 第一节当代传媒与传媒理论 (1457) 一、当代传媒与大众 (1457) 二、法兰克福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1458) 第二节批判理论流行的背后 (1459) 一、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契合的价值基础 (1459) 二、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相契合的文化基础 (1460) 教学环节设计 (1461) 复习与思考题 (1461) 拓展阅读书目 (1461) 第二章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现象分析:告别“先锋” (1463) 第一节先锋现象的消失 (1463) 一、“先锋”现象的消失 (1463) 二、失落的冲动 (1463) 第二节新文化现象的崛起 (1465) 一、新生代艺术的崛起 (1465) 二、市民/商业文化意识的出现 (1466) 复习与思考题 (1466) 拓展阅读书目 (1466) 第三章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休闲”现象 (1468) 第一节休闲文化的产生 (1468) 一、休闲的产生与盛行 (1468) 二、休闲的产生原因与特点 (1469) 第二节市民文化与休闲文化 (1470) 一、“第三种力量”的产生及特点 (1470) 二、休闲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调整 (1471) 教学环节设计 (1472) 复习与思考题 (1473) 拓展阅读书目 (1473) 第四章大众文化与中国电影、消费文化现象 (1474) 第一节电影与大众文化 (1474) 一、当代电影的大众化 (1474) 二、电影的消费意识 (1475) 第二节“消费意识形态”的浮现 (1477) 一、消费文化的出现 (1477) 二从“芙蓉现象”看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主义文化 (1478)

浅析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

浅析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 摘要: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正以一种满足人们的娱乐需要的文化形态影响着人们 的生活,很好地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要,尤其对青少年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大众文化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合理地吸 收与利用大众文化,摒弃其中的不利效应,从而推进大众文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大众文化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大众文化是发达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以都市大众为主要消 费对象的、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集中满足人们的感 性娱乐需要的文化形态。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已成为主流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产 生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不良的负面影响,尤其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影 响极其深刻。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大众文化的利与弊,以及我们今后应如何正确 合理地规范与引领中国大众文化。 一、大众文化的积极影响 1.打破了文化等级秩序,极大地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要。大众文化的出现打破 了以往固有的单一文化格局,使文化呈现多元化。文化不再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 独占,大众也可以尽情享受大众文化带来的愉悦和轻松。大众文化对于占绝大多数 的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群众来说是易于接受的形式,文化脱去神圣的光环,以平民 化的面孔使大众亲近,它对娱乐功能的强调则大大舒展了人们的生命张力,使人们 享受到生活的快乐。 2.促进社会进步,提高文明质量。大众文化以其蕴含的科技意识、商品意识、 开放意识、自主参与意识等富有时代特色的内容,冲击着传统社会里的各种消极价 值观和思想意识,填补了社会转型期文化需求的巨大空缺;大众文化与现代化同步,是对农业文明的超越和批判,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企盼和推动;大众文化体现了平 民意识;体现了民主化,是对民主的促进和推动。 3.弘扬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大众文化尤其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具有积极的影响:一是大众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文化形态,在实践功能上具有消解权威、提倡个性、解放思想的作用,有利于大学生追求个性的解放。二是大众文化的娱乐性丰富了大 学生的生活空间。其中具有较高艺术性的作品和有益的影视文化,以通俗化、生活 化及娱乐性的形式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和 广阔的生活空间,使他们的生活色彩多样化。三是大众文化本身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使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视角多元化,文化选择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青年大学 生价值观念多元化发展和形成。 二、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 1.标准性、齐一性导致人的单向度发展,人格的片面化。大众文化是一种标准化、公式化、重复和肤浅的文化,它赞美浅薄的、多愁善感的、当下的和虚假的快乐,牺牲了严肃的、理智的、时代赋予的本真的价值标准。大众文化缺乏智力的挑 战和刺激,偏爱一无所求的幻想和逃避现实的舒适。它否定思考的努力,创造了自 己的情感反应模式,而不是要求其受众运用自己的头脑进行努力,作出他们自己的 反应。 2.商业化导致媚俗化,进而摒弃了文化理想。大众文化产生的语境决定它的商 业性,大众文化无疑是一种商业文化。现实表明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市场化是大众 文化应有之义,意味着文化艺术成为获取利润的手段,成为赚钱的工具,以致文化艺 术工作者主要关心的是上座率和经济效益,而不是关注艺术作品质量和内在审美

浅谈电视剧艺术的大众文化属性

浅谈电视剧艺术的大众文化属性 【摘要】电视文化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文化形态,既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审美性,又有商品的物质性、消费性;既有强制性、操纵性,又有迎合性、对抗性;既有同质性,又有多元性;既有类型性,又有创造性;既有娱乐性功能,又有教化功能。电视文化本身已经成为一种跨学科的文化形态,涉及到的领域已远远不是传统的文化艺术所能涵盖的,但是却掩盖不了一个重要属性——大众文化属性。电视剧艺术作为电视文化的一个分类已经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一脉相承了电视文化的属性。以往传统上大众文化可以给其下这么一个定义,即从欣赏主体出发,从受众的接收品味和受众的阶层出发。在当代市场经济以及文化全球化的新的历史语境下,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大众文化观。笔者将对中国电视剧的大众文化属性所包含的社会功能性做一个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大众文化道德电视剧 我国电视文化的历史始于20世纪中期。虽然晚于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但在改革开放以后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90年代以来,在经济和科技两个高速运转的车轮的驱动下,不仅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技术上,而且在传播理念与文化理念上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电视剧在其艺术层面上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其一,电视剧是为大众所创作的艺术,它要适应大众的理解力和接受力。其二,当前对大众艺术的认定是从机器生产、成批量生产的工业化方式来进行的,电视剧从整体上看有一定的工业生产性质。 另外电视剧遵循大众文化讲故事的传统。对电视剧而言,故事性的要求是第一位的。这一点和电影有明显区别。从观众出发,我国的观众趋向于情节的欣赏,离开了情节也就失去了观众编剧中心说和导演中心说。由于故事性是电视剧成功的保证,所以一方认为编剧对电视剧更有发言权。我国大众艺术的欣赏传统之中,不仅要求故事的曲折复杂,而且要求叙事的圆满性。电视剧的最终结局是以圆满性以实现感动为结果的,因此电视剧也是以情感人的艺术。大众艺术中的情感要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标准。要让剧中人有正确的情感分寸,有合理性的解释,违背基本道德的情感,就会引起观众的反感。 中国的文化在其道德性的表达上有其独特的重点,同样在电视剧艺术上可以归纳出三个特点——英雄化的道德、传统道德、好汉情结。 中国电视剧的英雄道德主要是体现为一种舍己救人、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不惜舍去自己姓名的大无畏精神。这种道德体现是与中国文化本身的特点以及整个中国历史社会政治环境所不能分离的。在80年代左右,中小学的道德教育体系是提倡学习赖宁、学习雷锋,班级的墙上往往贴的都是董存瑞、黄继光的海报,保卫祖国、保护国家财产是高于生命的,并且中国式的英雄往往都是无任何品质上和性格上的瑕疵,这是与现实所背离的。中国人历来提倡“诗以言志,文以载

文化工业理论下的大众文化

文化工业理论下的大众文 化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文化工业理论下中国的大众文化述评 摘要:20世纪8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传入中国,其精英主义立场迅速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认同。他们很快地接受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并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对中国的大众文化进行猛烈攻击。本文立足于法兰克福文化工业理论批判对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旨在更好的认识中国本土的大众文化。 关键词:文化工业大众文化语境发展趋势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论”提供了一种有典型意义的大众文化批判模式。这种模式把文化工业所操纵的文化活动的标准化、模式化、商业化、单面性、操纵性、强制性看作是当代工业社会文化艺术的根本性特征。法兰克福学派详尽揭露了大众文化的消极作用,对大众文化的平民化趋向采取激烈的拒斥态度,毫不客气的说,正因为有了文化工业理论,中国大众文化的众多“负面性”被放大化,变得所谓的“显而易见”。法兰克福学派典型的誓死扞卫精英文化的立场,在中国兴起大众文化的时代,得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认同,并对中国的大众文化也进行猛烈的抨击。但是我国大众文化与西方大众文化生成语境及其不同,不能片面的照搬其文化工业的批判模式对我国大众文化进行批判。我们要肯定大众文化在中国的意义,正确的看待我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趋势,以便更好为我国文化建设服务。 一、文化工业理论影响下对中国大众文化的批判 大众文化在法兰克福学派眼中,是一种非文化、反文化或虚假文化。“文化工业”这一带有强烈批判色彩的概念集中代表了法兰克福学派主流的大众文化观,也成为中国学者引用最多的术语。而标准化、模式化、商业化、操纵化、单面性、强制性等这些由“文化工业”衍生的语词也经常被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所套用。在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大众文化的着作《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导论”中,尹鸿认为,大众文化在生产方式上是

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

导言 一、关于大众文化的“众声喧哗” 1、悲观主义态度 (1)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文学和社会评论家马修·阿诺德 (2)F.R.利维斯:大众文明包含了大众文化,它是低劣和庸俗的代名词,被没有受过教育的大众不假思索地大量消费。少数人文化面临空前的危机,这些文化精英占据的中心,也被低劣趣味的虚假权威取而代之。 (3)法兰克福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大众文化的欺骗性、操控性、意识形态性,对于维护现存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秩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造成人们必须面对一个不合理的极权社会,其自主性也在无所不在的文化潮流中遭到消解,享乐主义消磨了人的斗志,使人成为丧失批判性的单向度的人。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商品化特质促使其关心焦点集中在利润和经济效益上面,艺术本身的自主性和超越性品格逐渐丧失;而随着资本主义对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的需要,再加上现代生产技术特别是大众传播技术的支撑,创造性的个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按照文化工业提供的模式进行表达的无个性的模式与大批量的复制 2、乐观主义态度 1、本雅明关于大众文化的论述 大众传播技术具有将艺术从博物馆转移到大众日常生活的能力,使文化的共享领域得到明显扩大,艺术也由此逐渐从垄断走向民主,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艺术的生产与消费中来。 2、迈克·费瑟斯的大众文化观 二、消费文化、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1、大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正是在大众的消费活动中生成; 2、消费社会构成了大众文化与媒介运作的具体语境。 3、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是一体两面,相辅相生的。大众文化的消费功能首先表现为它本身具有“双重结合”的特性。另一方面,大众文化时尚的传播、流行与消费对消费社会的构建起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三、大众文化与性别 1、在现代社会,形象的生产、展示和消费成为其重要特征。 2、性别传播中的两性形象成为视觉文化中的重要类型。 四、大众文化的本土化与全球化 大众文化在全球扩散和蔓延开来,它不仅带来利润的飙升和资本的增值,还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软权力的重要指标。 第一章大众文化与媒介 第一节、文化的媒介化与媒介化的现实 一、大众媒介主要包括报刊、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而大众文化则是指由大众媒介生产、表演和传 播的文化。 二、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 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拟态环境的重要观点: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三、数字化生存

大众文化研究

第一章(第一节) 1、“文化”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其中不包括(B) A 与文明同义 B 文学意义 C 美学意义 D 人类学意义 2、下列形态中不属于描述性意涵(D) A 华夏文明 B 印加文明 C 西方文明 D 有教养文明 3、下列形态中不属于规范性的意涵(B) A 文雅的文明 B 基督教文明 C 懂礼貌的文明 D 有教养的文明 (第三节) 1、中产阶级出现后,文化图谱由一分为二变成了三分天下:即上层阶级文化、(A)下层阶级文化。 A 中产阶级文化 B 中层阶级文化 C 中下层阶级文化 D 中上层阶级文化 2、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这对概念则建立在(C)的主题划分的基础上的。 A 管理学 B 经济学 C 社会学 D 新闻学 3、精英文化属于(B)的文化 A 和风飘絮 B 阳春白雪 C 春风飞扬 D 春暖花开 4、大众文化是(A)的文化 A 下里巴人 B 乡下人 C 农村人 D 平民 5、在中国当下,文化的类型划分则必须具有特殊性,我们依照(D)的论述将其划分为五种类型。 A 中心 B 重点 C 主旨 D 主流 6、(A)是指在国家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建构起来的文化,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权利。 A 主导文化 B 传统文化 C 民间文化 D 精英文化 7、英国传播学者威尔逊认为,(C)是“某个社会中所有人的文化”。 A 主导文化 B 传统文化 C 通俗文化 D 民间文化 8、英国伯明翰学派学者(D)将大众文化界定为“为普通民众所拥有,为普通民众所享用,为普通民众所钟爱的文化。 A 雷蒙.威廉斯 B 威尔逊 C 托马斯 D 约翰.哈特利 9、在我国传统的用法中,通俗文化与民俗文化指的都是一种(A)的文化形态。 A 前工业社会中 B 后工业社会中 C 中期工业社会中 D 中后期工业社会中 10、文化的外延,指向三个领域:物质、(C)和社会实践。

大众文化的特点

1. 商品性 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 商品买卖 大众文化通论 关系的消费行为; 2. 通俗性 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 3. 流行性 即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 4. 娱乐性 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最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 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5. 依赖性 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 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 6. 大众媒介性 即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 大众媒介,通常包括机械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和电子媒介(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两大类。 7. 日常性 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 中进行的。 8. 类型性 编辑本段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 大众文化的和谐价值 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罗森贝格认为大众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庸俗,以及容易在富 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大众文化往往通过大众化媒体(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来传播和表现,尽管这种文化暂时克服了人们在现实中的茫 然和孤独感以及生存的危机感,但它也很可能大大降低了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从而在长远的历史中加深人们的异化。 大众文化理论滋养的土壤是现代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伴随高 科技生产而呈现纷繁的物质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是现象,不是文化本身;文 化是精神产品,不是具体的物质。工业化生产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即提供丰富的生活物质,文化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高级需求,即精神提升和 美的建构,亦即人类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实现对人性的终极 关怀。大众文化的倡导者显然忽略了这个简单的事实。社会生产所追求的是 物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尽可能为人类提供纷繁复杂的消费构成。大众文 化的平面化、批量复制是以消解文化个性和创造性为目的的,物质追求的丰 富多样性与文化追求的简单标准化显然构成了一个人类生存的悖论。从某种 意义上说,西方大众文化思潮是一场反叛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运动。它是建 立在西方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进程,大众的自由 意识、思想解放达到某种高度之后产生的。 编辑本段 中国大众文化的崛起

论电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论电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摘要:随着大众文化生活越发丰富多彩,电影也早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看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大众文化,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又反映出了一些具体的文化现象。而同时,影片中所展现的很多内容也折射出一些社会现象。这样层层递进,渗透着大众文化。 关键字:电影文化大众文化关系 “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具体到中国,由于历史文化、现实国情的复杂性以及“一国两制”国体模式的独特性,中国电影的创作呈现出一种多元异质共存的局面。大众文化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它属于一种商品性的文化,具有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是依赖大众传媒建立起来的文化,是一种传媒文化。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播方式,它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通道.同时,电影的也通过大众文化发展壮大。他们之间是相互依托。 在今天的生活电影制作中,电影制作者把现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共同的大众生活和认知通过一些手段表现出来,这些共同的大众生活特点其实就是大众文化在某个方面的缩写和投射。比如说现在的房价是中国现在社会的一个共同问题。在许多反映城市生活的电影中,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矛盾。电影导演把握了大众心理,把这一共同问题表现在电影里。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就容易通过自生的感受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再么个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呼应,一种虚拟的“相互理解”。他们就会通过更多的同类电影来寻找这种情感的宣泄。这样就支持了电影的发展,电影在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电影实现了其商业目的。同时也体现了大众文化是一种商品性的文化,具有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是依赖大众传媒建立起来的文化,是一种传媒文化。 90年代中国电影文化体系的分化,虽然没有完全线性对应于主流文化、知 识分子文化、大众文化的分层结构,但“主旋律”电影与“大众性”电影的话语核心,仍然潜在暗合了“三权分立”文化语境的内在本质——“三权分立”的话语实践,将电影生产/消费/市场积累一并纳入多重主题形式的文化运动之中,一方面解构了80年代中国电影“政治/道德”象征符号系统的稳定性,在多重文化话语的权力极限处,延伸出超越纯粹“政治/道德”文化价值实践的观影经验;另一方面,又在具体“解构”中激化了电影的“形象”(“影像”)叙事能力,使中国电影在90年代文化语境中,有意识地选择了对于各种不同文化主题的不同隐喻——“隐喻的意识形态效果便既要捕捉又要扩充,即产生一种‘想象的’等同,但却是通过掺杂能指来做到这一点的。这样,意义变得更为充实、稳固,但也多少有点退行”[1] ——从而在社会整体“观影期待”上分割出多种可能性 的文化满足。其实,90年代以来,曾经以同样活跃的艺术“精英”姿态在80年代中国银幕上编织了一个个“电影英雄”传奇、且又同整个“政治激进主义”文化运动休戚与共的“反思/批判电影”文化形态(《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黑炮事件》、《绝响》、《一个和八个》、《老井》、《黄土地》、《本命年》、《晚钟》、《盗马贼》,等等)的消失与不复重返,便已然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文化经验的巨大裂隙中,向80年代文化及其所体认的主流与“精英”共享的“政治/道德一体

浅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本质

浅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本质 摘要:中西方大众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中西方语境中对“大众”和“文化”的理解也不同,这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具有不同于西方的本质特征:大众文化是一种大众之文化,具有大众性;大众文化是一种通俗文化,具有文化的一般本性和自身的文化特性;大众文化是一种实用文化,具有满足大众精神需要的功能;大众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品格。 关键词:大众文化,本质,文化,精英文化 Abstract: Chinese and western popular culture of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Chinese and western context of “the mass” and “cultural”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and the decis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a is different from western popular culture ha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mass culture is a kind of public cultural, has the general audience; Popular culture is a kind of popular culture, with the general nature and culture of its ow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Popular culture is a kind of practical culture, have to meet the spiritual needs of the public function; Popular culture is a kind of business culture, has the cultural and economic dual character. Keywords: mass culture, nature, culture, elite culture 西方语境中的大众文化 西方有学者认为,“‘大众’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社会学范畴;它无法成为经验研究的对象,因为它并不以客观实体的形式存在。”[1]如果以对通俗文化或感性文化的消费为界限和标准,“形形色色的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内,可以属于不同的大众,并时常在各层理间频繁流动。”[2]这些认识反映了界定“大众”的困难,但实质上它又为我们理解“大众”提供了线索,即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中大众与文化是相互规定的,脱离对方任何一方都无法获得规定。大众文化中的“文化”代表着一定文化的层次和特质,规定了它是大众文化,而不是精英文化或别的;稳定地处在这个文化层次中或者说他们的文化素养使他们经常地偏好和消费这种文化的人才能是“大众”而不是精英。以此我们可以对大众进行界定:从大众文化的主体而言,始终稳定的人群是社会公民的大多数,大众是社会的普通公众,处于平均水平的人。在西方是指城市市民,“大众”的对应词应该是精英。从文化的层次而言,大众文化是指以通俗、感性文化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文化层次,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就是通俗文化。它包括流行音乐、商业电影,街头时装,广告等即一切大众化或者被大众喜欢的用以满足大众精神生活的东西。 中国语境中的大众文化

(广告传媒)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

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 1、《泰坦尼克号》风波 在9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方法是把大众文化批判与媒介帝国主义批判(或相关的后殖民主义、第三世界批评、多元文化主义、全球化等)结合起来。认为西方(尤其是美国)大众文化的跨国性、全球性的传播导致非西方或第三世界国家文化传统的丧失,导致全球文化的"美国化"。以形象的语言说就是整个世界的" 麦当劳化"或"可口可乐化"。比如姚文放先生在《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999、2)中专门谈到了”文化工业与文化殖民主义"问题。文章指出:"文化工业的跨国跨地区运作,最终结果势必是达成全球文化的一体化、单一化,它致力于让长期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们用同样的方式去看、去听、去思考,将他们的意愿、思想、情绪、欲望统统纳入同样的模式,而这同一的观念形态、生活方式和话语系统主要以发达国家地区的文化为标准,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为代价。"作者认为这是文化上的一场"不带硝烟的战争。"(1) 在好莱坞巨片《泰坦尼克号》以锐不可挡之势席卷中国之时,运用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讨伐该片以及中国观众的文章也铺天盖地地被炮制出来。媒介帝国主义的批评常常有高屋建瓴之势与振聋发聩之声。比如在媒介帝国主义的论述者看来,《泰坦尼克号》的凯旋标志着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传媒对于第三世界的文化征服。有论者写道:"《泰坦尼克号》的巨大胜利是金钱的绝对胜利,金钱以它战无不胜的巨大力量将一部空洞无聊的三流影片变成了一部’巨片。同时,它是美国意识形态的胜利,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遮蔽和欺骗","90年代,是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巨大胜利,成为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一次诺曼底登陆。于是中国成为好莱坞的一个分销店,它不仅压迫了中国的国产电影,而且放逐和压迫了电影的精神内涵,使电影彻底地商业化,电影实际上成为一片精神废墟,90年代将作为中国电影引进史上和中国思想史上最可耻的年代而进入历史"(2);另有论者就《泰坦尼克号》的消极影响写道:"我们的感官在感受强烈刺激的时候,大脑已被悄悄地冲洗。长此以往,没有任何意义的消遣和盲目的认同,将成为我们走进电影院的直接动机和不期然而然的结果"(3)说实在的,最初看到这样的批评时,感受到的震惊实在不亚于《泰坦尼克》。我想如果不是我缺乏起码的艺术趣味与民族尊严还有阶级觉悟,那就是我们的这些批评家的艺术趣味、民族尊严、阶级觉悟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因为我本人作为偶尔也从事电影批评的人,居然很喜欢《泰坦尼克号》,而且看了两遍!有几天,我对自己从事文学与文化批评的信心大大动摇。好在最近看了汤林森(J Tomlinson )的一本书叫《文化帝国主义》,对于媒介帝国主义的论述提出了质疑,这才稍稍找回了一点感觉。 2、文化帝国主义的四种形式依据汤林森的划分,文化帝国主义的论述可以分为四种,一是作为一种媒介帝国主义 (1)、姚文放:《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 999年第2期。 (2)、旷新年:《"泰坦尼克"的胜利》,《粤海风》1998年第3期。 (3)、《<泰坦尼克号>让我们颤栗》,《电影评价》,1998年4月。论述的文化帝国主义。这一论述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媒介工业霸权角度分析文化帝国主义,认为媒介与其他文化面向是不可分离的,人们与媒介的接触总是发生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并带有文化的后果,必须揭露媒介帝国主义背后的政治帝国主义与经济帝国主义。

《大众文化研究的系谱》

大众文化研究的系谱 蒋原伦写下这个题目,使我想起了几年前由《文艺研究》等学术机构在武汉大学召开的流行文化研讨会,会上,学人们在交流中笼统地交替使用大众文化、时尚文化、消费文化、流行文化等等概念术语,这些概念术语有时是指同一个对象,有时又指互相包含交叉又不完全重迭的现象,众说纷纭,各有表述,相互间既有默契也有抵牾,所以进行相关概念的梳理,厘清思想谱系的脉络,有助于学术交流和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拓展。 “大众文化”在我这个年龄以上的人来看,绝对是个好词,在五四新文化传统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里,它是正面的、积极的,有着十分肯定的意义。 可以简单地回顾陈独秀和胡适等当年有关著述,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的三大主义: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到陈腐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到晦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就有着大众文学或大众文化的含义。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等与陈独秀同工异曲,五四一代革命者的观念往前追溯,可以到列宁的“两种民族文化”的理论,即每个民族的文化里面,既有一些为劳动群众和被剥削群众所欢迎的“哪怕是还不大发达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化成分”,也有资产阶级的文化,当

然后者是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参见列宁的《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一文《列宁全集》第20卷,第6页)。 向后延伸,通过当年的左翼文艺运动和毛泽东的文艺思想(这是由《新民主主义论》、《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联合政府》等一系列著作共同构成),一直可以到上世纪80年代,提起大众文化,人们想起的仍然是革命的,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鼓舞劳动大众斗志的文艺作品,如《放下你的鞭子》、《兄妹开荒》等街头剧,歌舞剧,赵树理的小说,或者是王朝闻先生在其《喜闻乐见》一书中关注和研究的民间曲艺和通俗文艺等等。 大众文化在革命年代,虽然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背景,但是其最主要的形式特点是通俗易懂和大众的“喜闻乐见”1,在这一点上,人们关于大众文化的概念没有太多的歧见和争议。 上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研究的兴起,情形发生了变化,关于大众文化的研究是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有关著作的翻译出版影响下而发动的,因此大众文化有了以往不同的含义,虽然在80年代,已有徐崇温、江天骥等人译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理论时,将大众文化的批判理论引入国内,指出了资本主义商业利益在推动文化和艺术向与人的个性解放相反的方向发展,但是国人还不能从现实社会生活的感受中来认识这一问题,有关论及大众文化的文章,基本上是从大众文化的审美功能,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高雅文化之间的关系,大众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来论述的,只有少数批评家在开始在批判意义 1王朝闻的《喜闻乐见》一书所收“喜闻乐见”一文是为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而作,文中强调了毛泽东的革命文艺是为工农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的观点。见作家出版社,1963年。

大众文化与影视传播论文

大众文化与影视传播 什么是传媒?传递信息的载体就是传媒。电视、报纸、网络向我们传递了很多信息,它们都属于传媒。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载体就是大众传媒。古代的传媒方式大概有这些种类:口语、体语、文字、书籍、烽火、鸽子、画等种种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准确度越来越高,方式和手段也越来越多。现代传媒的种类:报纸、电视、书籍、杂志、互联网、电影、广告、手机、电话、传真、可视电话、广播、短信等等。传媒的确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入、无处不在。包括电影、广播、电视等电子传媒在内的通讯技术革命,与交通运输革命一起消除了社会的隔离状态,导致了大众社会的形成和大众文化的出现。贝尔认为大众传媒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扩大了相互间的影响和联系,同时也“造成对变化和新奇的渴望,促进了对轰动的追求,导致了文化的融合”。大众传媒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贝尔指出,“电影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是窥探世界的窗口,又是一组白日梦、幻想、打算、逃避现实和无所不能的示范——具有巨大的感情力量。”广告突出了商品的迷人魅力,是“新生活方式展现新价值观的预告”,在这方面,“广告所起的作用不只是单纯地刺激需要,它更为微妙的任务在于改变人们的习俗。” 以一种特殊的大众传媒为例——电影。电影是一种带有情感符号的有声有像文字。为什么称电影是一种文字呢?因为电影用一种视觉来传递它所想要表达的事情,来传达当中的信息。那么,电影是怎样来表达大众信息的呢? 以一部影片为例,以张艺谋的成名作《红高粱》为例。用几个镜头来诠释电影的强大的作用。 第一个镜头,是影片的开始,运用红色的基调冲击屏幕,画面淡入的是奶奶年轻的脸。除了年轻的脸,就是一整画面的红,慢慢的,慢慢的从轿内转到轿外,转眼间黄沙纷飞的画面映入镜头,鲜红的花轿由远渐近,鲜红的花轿从中心逐渐放大。就这样几幅画面占了五分钟的时间,没有一句对白,红和黄的基调渲染的整部戏,甚至这种色调贯穿了一整部电影。其实不难理解,黄色象征着黄土高原的气息,而红色则是一种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是一种坚强不屈。 第二个镜头是日本人到来的镜头,此时红高粱不再通红,影片的基调也暗了一个色调,在讲诉日本侵略中国时,没有鬼子扫射的片段,而是运用一个非常特殊的镜头——一大片一大片不再红的高粱被压垮,正象征着正在受欺压的中国人民,而后来出现的“两个日本眼中”的反动者,一个是土匪三炮,一个是出走几年的罗汉。在外敌面前,无论是土匪,还是义士,在面对日本人,他们都是真正有血有肉的好男儿。有趣的是,在影片的最后,在炸了日本人的军车后,被压垮的高粱又再次飘扬——在通红的夕阳中,在战车的残骸上,一大片,一大片,随风,飘荡…… 第三个镜头是影片的结束,在血色残阳下,整片高粱地都成了血红色,那是日食所代表的悲哀,那是被鲜血映红的高粱,那是爷爷、爹痛失爱妻、母亲的伤痛,是作者对高粱地上人民最崇高的礼赞。高粱被践踏了,但还有许多高粱在疯长着,那是华夏民族旺盛的生命力,生生不息的文明,是爷爷身上带有的狂野。

浅谈当下中国的大众文化状况

浅谈当下中国的大众文化状况 蔡泽冬 12经济1班 121041004 89号 对于当下中国的大众文化现状看,我认为现在大众文化生产的数量比较可观,也比较有规模。但亟待提高的依然是质量问题,一下想说的主要是大众文化在价值观方面存在的一些混乱。 大众文化在塑造国民价值观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是最大的,远远超过官方文化、精英文化,所以如何引导大众文化的价值观、通过大众文化塑造大众健康的价值观,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目前大众文化存在的一些价值误区如:炫富现象和嫌贫爱富的价值观,赤裸裸地轻视那些底层大众,如那些房地产商的广告。有的房地产商公开说:讲我的房子就是为富人盖的。这种炫富在西方很少,在西方,很多富人都夹着尾巴做人,很低调。一个正常社会的价值导向应该站的穷人、弱势群体一边,而在中国是反着的。富人不但实际过着高人一等的生活,而且在话语领域也敢于赤裸裸地藐视和数落大众,大众文化敢于赤裸裸地教导“怎么嫁给一个有钱人”,鼓吹“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再自行车上笑”(如《非诚勿扰》中的炫富女马诺)。很多社会都存在富人压制穷人的不合理现象,但是一般这种事情可以做但不能也不敢说。像今天中国的大众文化敢于把一种“歪理”公开说出来是很少见的。再如我们的大众文化对暴力的表现也是非常令人担忧。暴力在大众文化中很难避免,古今中外皆然,但西方的大众文化表现暴力也是有一个规范的,是受道德制约的,不是赤裸裸崇拜暴力,也是不是为了表现暴力而表现暴力,不能把暴力本身审美化。我们现在大众文化表现暴力的时候,悬置了道德尺度,没有是非差别,暴力本身成了一种审美对象,如《夜宴》《黄金甲》,使用暴力的双方没有一方是正义的。再比如我们的大众文化(如宫廷戏、帝王戏,还有某些谍战片),喜欢表现阴谋文化,教人怎么玩权术,其中的主人公一个比一个城府深。 最后值得提出的是,这些价值误区归结到一点,其实就是大众文化表现的“好生活”理念——什么样的生活是有价值的、好的、值得追求的——出了问题,因为好生活理念是价值观的最核心表达。大众文化表现的好生活理念是畸形的,除了上面说的那些,还有很突出的一点:蔑视劳动和生产,片面追求奢侈消费,不是把劳动和生产看作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是把奢侈品消费看作是价值的实现,人生的最高目标。这就是洛文塔尔讲的生产性偶像被消费性偶像取代。很多穿越剧中表现的实际是现代社会一些年轻人的价值观——一下子穿越到古代、成为格格,不想奋斗,而是想一夜之间获得财富与成功。回顾一下,八十年代的时候,大众的偶像是陈景润、陆文婷、乔光扑之类生产偶像(厂长,科学家,工程师等),现在的大众偶像则是清一色的明星(看看流行杂志封面人物即可证明),明星所以为人们羡慕,根本原因是他们身上的奢侈品,而且明星实际上也是诸多奢侈品的形象大使,形象代言人。明星和奢侈品之间可以划等号。 总之,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表现出一系列不健康的价值观,其“好生活”的理念是畸型的。我觉得今天大众文化最严重问题,不是钱的问题,也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价值观的畸型与混乱。

霍尔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

霍尔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 【摘要】:大众文化研究作为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大理论家的极大关注,围绕它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在霍尔之前,已经有不少派别和理论家对大众文化进行过大量的考察,由于立场不同,形成了各式不同的看法。马克思虽然没有系统论述过文化的作用,但是在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阐述中,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和运作要受到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而上层建筑也会对社会物质生活造成反作用。由于马克思理论多数是在论战或指导革命实践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马克思在强调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时,侧重于从法律和政治以及国家机器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没有对文化的作用做系统深入的探讨。其后的庸俗马克思主义者,片面地强调了马克思理论中关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却并未给予文化过多的关注。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那里,他们普遍反对经济决定论,呼唤工人阶级意识的觉醒。在精英传统根深蒂固的英国,以阿诺德和利维斯为代表的精英主义,认为文化只存在于优秀的文学传统和能欣赏它们的少数精英中,严格区分了文明与文化。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对大众文化麻痹人们意识,产生虚假需要的消极影响做出了深刻批判。英国的文化主义强调了广义的文化定义,认为文化就是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自觉抵制了主流的精英主义文化传统,把大众文化纳入了研究领域。霍尔研究了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论,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上述几个派别的文化理论和大众文化理论,逐渐形成了自

己对于大众文化的态度。在此过程中,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引起了霍尔极大的关注,对他观点的形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霍尔经过对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进一步批判吸收,形成了自己一套系统的大众文化理论。具体来说,本文第一章阐述了霍尔本人的学术经历及其大众文化理论的思想渊源,并对国内外对霍尔思想的研究做简要的评述。这一章的重点是分析他关于大众文化理论的渊源,其研究的缘起是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论述,并对其引发的不同派别的文化理论进行考察。在此过程中,他直接目的是对精英主义传统进行批判,从而唤起大众意识的觉醒。最后在对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进行批判与吸收之后,形成了自己的大众文化理论。第二章是我们分析了霍尔理论的思想内涵。包括他对大众文化的定义,及大众文化的运作方式,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三章我们讨论了霍尔大众文化理论的意义和影响。主要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上进行分析。霍尔的文化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提升,对我国发展文化产业也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霍尔的大众文化研究对英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研究都有深远的影响,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他都为后人留下了无穷无尽的知识财富和孜孜不倦的追求真理的精神。当然,他的理论包罗万象,也引发了一些关于理论基础薄弱,缺乏对后现代话语的关切以及未有根本解决范式危机等等的争议。【关键词】:大众文化表征意识形态文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大众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浅析大众文化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影响 摘要: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引领着整个国家的进退,因此十分重要。深入理解大众文化的内含并对其进行积极反思,才能引领这个文化形态更好地为当今中国社会建设与发展服务。本文通过对大众文化内含与影响的把握,反思大众文化在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出路。 关键词:大众;文化;社会 一、当今中国社会大众文化的内含 大众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等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是当代大众大规模地共同参与的当代社会文化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是有史以来人类广泛参与的、历史规模最大的文化事件。”[1] 大众文化与官方主流文化、学界精英文化被视为并驾齐驱、三足鼎立的社会主干文化形态,其实三者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也不存在着矛盾冲突。从大众文化的内含可以看出,大众文化力图在公共领域体现呼声、有所作为,与主流文化并不是泾渭分明。大众文化力图通过自己的呼声与作为,把公众的真情实感向上传达,以影响公共行为和决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向来就有雅俗之辨,大多数人认

为精英文化就体现着高雅,而大众文化则代表着低俗,这只是一种误读。精英文化主要来源于学界,在上流社会中流行,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传播;大众文化主要来源于公共领域,在最为广泛的平民中流行,传播方式主要是平行扩散,并力图向上反映。可见,大众文化的确是一种通俗易懂的平民文化,而非低俗、庸俗的垃圾文化。当然,大众文化也应不断提高其自身内涵和质量,不能一味地去迎合市场,这样才能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对当今中国社会大众文化的反思 1、当今中国社会大众文化是一种文化形态而非文化形式 当今中国社会的大众文化不只是一种具体的文化形式,它包括了其在此时此刻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及其在未来变化发展的形式,是一种具有历史性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不仅直指现在,而且面向未来,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精神需要,这种文化形态决定了大众文化的重复性和历史继承性。但在其具体的历史时期,又有着不同的体现。当今中国社会的大众文化力求贴近大众生活、体现大众需要、尊重大众愿望并引领大众理想,形成了大众文化不断贴近人文关怀的文化形态。 2、对文化等级结构的消解并不意味着否认价值等级 作为与政治相关意识形态文化的主流文化,以政府为主体体现其体制性的力量,在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同时,更是真理性的呼唤,既要满足需要,体现价值性原则,又要注重客观,体现真理性原则。当今中国社会的大众文化与这种意识形态文化密切联系。大众文化

中国电视剧与当代大众文化思潮

中国电视剧在当下的繁荣景象吸引了众多知识分子把学术研究目光投向这一领域,电视剧作品数量的积累也为电视剧批评提供了充足的文本。电视理论的研究队伍已经吸纳了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文艺学、历史学等领域的学术精英。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交相辉映构成了当下电视剧的基本生态。尤其是当代大众文化思潮直接影响着中国电视剧的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提出、澄清、解决已成为电视剧批评的中心。以曾庆瑞教授和尹鸿教授关于中国电视剧的文化策略及社会角色论争为代表,可谓惊心动魄。 一 尹教授对曾教授发表的《守望电视剧的精神家园》(见2000年2、4期的《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中有些观点提出异议,并撰文对中国电视剧进行文化学和政治经济学剖析(《意义、生产与消费》,见《现代传播》2001年第4期;《冲突与共谋》,见《文艺研究》2001年第6期)。曾教授于2002年在《现代传播》第2、3两期作了数万言的回应,指出中国电视剧当下的社会角色既是艺术事业,又是文化产业,其经营并非企业化和商业化、市场化,同时表明自己非“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中国电视剧发展40多年来,电视剧的理论问题研究显示出严重的缺失,曾庆瑞教授较早介入这一领域,在电视剧的本质规律探讨上作了奠基工作。在过去的电视剧批评中,人们习惯于就作品进行随感式的分析,国外并无“电视剧”概念,因而无从借鉴。有限的理论资源大都从电影艺术挪移过来,再加上文艺学的某些理论,拓荒时代的电视理论工作者的确经历了一番煎熬。然而当下各学科的学术交融蔚为壮观,各种文化思潮几乎涉略每一个领域。电视剧出现的这种论争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当代文化思潮反映在电视剧领域的重要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当代文化思潮的最主要的表现之一。 应该说,这场论争的背景是“全球化语境”下衍生的当代大众文化思潮。中国经济转轨后,“市场”概念在文化领域找到了安身立命的平台。“文化”被赋予了经济学意义,作为特殊的“物质”而非纯粹的“精神”。换言之,“文化”在工业时代具有了商业价值,它非但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享受,还可以产生商业利润。当下各行各业大都贴上“文化”的标签,例如“酒文化”、“茶文化”、“烟文化”、“厕所文化”、“园林文化”……诸此种种具体的物质与文化交合的背后是企业的商业目的。这种“泛文化”现象在实际利益上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物质品格。然而文化概念的混乱与滥用引起部分精英知识分子的忧虑与不满,同时还有部分精英知识分子将“泛文化”作为反叛主流意识形态的合理工具,以此呼应西方大众文化思潮,两者在文化反思的过程中确立了各自不同的立场。而时下流行 “全球化”的全球化语境就成为两种立场交锋的阵地,一方呼吁和西方交融,一方抵制或拒绝。 是20世纪5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领域概念,后来延伸到其他领域,在文化艺术界也成为热门话题。“全球化”在中国的热炒是建立在中国市场经济取得一定成效,物质文化取得较大发展的基础上;中国文化要在世界获得身份,而在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面前又要奋起抵制和反抗。这是交融与抗争的文化较量。中国电视剧似乎历史地被推到了潮头,它以当下传播最广泛,受众最多的优势成为领军艺术样式。中国电视剧的历史与中国电视史相伴而生,40多年来,电视剧的真正发展是在1978年以后,这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是契合的,经济的因素似乎天然地与电视剧有不解之缘。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经济腾飞,电视剧又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这有充足的理由吸引人们去探究经济、商业与电视剧的存在关系。商业因素的介入给电视剧发展带来诸多好处,如电视剧风格、类型、题材、表现方法的多样多元;但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作品人文精神的逐渐丧失,大众的审美价值取向的偏离,电视剧作为艺术的品格滑落。是继续保持电视剧艺术品格还是沿着世俗审美文化轨道前行?这是关系中国电视剧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论争的双方都将电视剧作为体现中国大众意志的最佳承载,焦点集中在电视剧是否已经是“大众文化”,“大众化”是否是电视剧发展的标尺,以及由此涉及的当下中国电视剧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尹教授认为中国电视剧已经“从教化工具到大众文化的位移”、“从宣传工具到大众文化的转变”、“电视剧作为一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