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作品全集

梵高作品全集
梵高作品全集

梵高作品全集

凡高你的生活是悲惨的但你的人生却是辉煌的

文森特?凡高年表:

1853年3月30日生于荷兰南部布拉邦特的格鲁特?曾德特,是荷兰新教牧师泰奥多勒斯?凡?高(1822-1885)和安娜?科妮莉娅?卡本特期

(1819-1907)的长子。

1855 2月17日,文森特的姐姐安娜?科莉妮娅?凡?高诞生。

1857 1月5日,凡?高一生的知已、他的弟弟泰奥诞生。

1859 3月16日,妹妹伊丽莎白?凡?高诞生。

1862 3月16日,妹妹威廉敏娜?凡?高诞生。

1866 于泽芬伯根寄宿学校作最早的图画。

1866 从曾德特的乡村泽文伯根的寄宿,凡?高进入蒂尔勃格的文法学校;在巴黎,形成后来手印象主义流派的画家们开始在柯弗?盍尔布瓦聚集。1867 5月17日,弟弟科尼利斯?凡?高诞生。

1868 3月离开蒂尔勃格文法学校。

1869 3月进古皮尔艺术公司海牙分店当店员,后又去布鲁赛尔分店工作。

1871 举家迁往赫尔瓦尔特。

1872 开始与泰奥通信,后者在上学。

莫奈创作《印象,日出》

1873 5月,文森特迁往伦敦分店,爱上了房东女儿厄休拉?洛耶,6月,泰奥进入古皮尔公司布鲁赛尔分店工作。

米勒创作《春》

塞尚创作《缢死者之家》

1874 向厄休拉求婚失败,回荷兰;10月至12月在巴黎古皮尔总公司,后返伦敦。

巴黎纳古尔照相馆举办了首次印象派画展

1875 5月,被调往巴黎古皮尔公司,热衷于神秘主义和宗教。10月,其父母迁往埃顿。

1876 3月被古皮尔公司解雇;得到根据米勒《晚祷》刻制的版画。4月在英国拉姆斯盖特当教师,后又在艾尔沃思当助理牧师。12月返埃顿。1877 1月至四月在多德雷赫特书店任职,5月赴阿姆斯特丹,和叔叔扬同住,为投考神学院积极攻读。

罗丹的《青铜时代》在巴黎展出

1878 7月,放弃在阿姆斯特丹的学习,在埃顿作短期逗留后,于8月入布鲁赛尔为期三个月的福音传道学校,但未能取得牧师的任命。赴蒙斯附近博里纳日矿区,作非正式传教。

1879 由于工作过于热情,被教会解雇,这段悲惨的经历给他打下了印记;后开始的流浪生活;阅读狄更斯、斯托、雨果、莎士比亚和米什莱的著作;推崇夏尔?德?格鲁、伦勃朗、吕斯代尔、巴比松画派和海牙画派的艺术;由于贫困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开始画素描。

1880 与家庭日益疏远的时期。春游奎姆,住在矿工家,开始的的道路;临摹米勒作品。10月,赴布鲁赛尔,学习透视学和解剖学。与布鲁赛尔之荷

兰籍画家凡?拉帕德来往;泰奥给予经济支持。

在第五次印象派画展上,高更初次参加展出

1881 埃顿时期(1881年4月12日-1881年12月30日)

4月,离布鲁赛尔,去埃顿与父母同住;向新寡表姊凯?沃斯求婚不成。12月与家庭发生龃龉,离家赴海牙。

1882 海牙时期(1881年12月31日-1883年9月12日)

跟表姊夫安东?莫夫学画;开始与怀孕的、被遗弃的克拉西娜("西恩")?玛丽亚?霍尔尼克同居中,并因此与莫夫决裂。8月,凡?高一家迁至埃因霍温附近纽南;搜集英国报刊插图,画了许多素描和水彩。

1883 德伦特及纽南时期(1883年9月-1885年11月27日)

9月,与西恩,赴荷兰北部之德伦特作画。开始画油画。12月回到荷兰南部之纽南,起初与父母同住,后来离家独住。

巴黎举办"日本浮世绘版画展览"

修拉运用了"同时对比"的规律,画了《塞纳河畔的洁者》

1884 画水彩和"织工"习作;与父亲关系紧张;与凡?拉凰德甚为相得;6月研读欧仁?德拉克洛瓦的色彩理论;与本村姑娘玛戈特恋爱,以不幸结局告终。

1885 安特卫普时期(1885年11月28日-1886年2月28日)

>为《食土豆者》绘制了约五十幅农民头像;3月26日父亲骤然去世,为埃米尔?左拉之《萌芽》及其他现实主义作家之作品深深打动;10月赴安特卫普,参观博物馆;鲁本斯的光与色彩,日本浮世绘的大胆构图,使他陶醉;得到一些日本版画,心胸开阔了,画板色调明亮起来。

1886 巴黎时期(1886年3月-1888年2月20日)

从1月起在安特卫普美术学院学画;2月底去巴黎,与泰奥同住;在乎尔芒工作室习画数月;在德拉克洛瓦和蒙蒂塞利的影响下描绘花卉;特雷克、埃米尔?贝尔纳、西涅克和高更及其他印象派画家;发现了"光明的绘画";第八次也是最后一次印象派美展举行,会上展出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日》;凡?高采用了新的点彩技法。

1887 由于与不断发展的当代法国艺术运动接近,调色板变得愈来愈明亮;惧和展览日本版画;两次在劳工阶级的咖啡馆和饱的墙上展出自己

的作品;同毕沙罗、德加、修拉、塞尚相识并交往;成与埃米尔?贝尔纳过从甚密;深受印象派技法和后期印象派理论的影响;厌倦巴黎的生活,向往阳光更为明亮灼热、色彩更加强烈瑰丽的法兰西南部。创作《唐吉老爹》,开始绘制向日葵连作。

1888 阿尔时期(1888年2月21日-1889年5月3日)

2月赴普罗旺斯阿尔,住在阿尔加萨咖啡馆,5月迁入拉马丁广场上的"黄房子";10月20日高更来与他同住;12月23日因精神失常,割下一只耳朵;高更返巴黎。由于泰奥的帮助,凡?高的三幅油画和几幅素描得以在独立沙龙展出。

1889 圣雷米时期(1889年5月3日-1890年5月16日)

4月17日,泰奥和若阿娜?邦格(1862-1925)结婚;5月,凡?高自愿进圣雷米之精神病院;西涅克来访;画了许多画,主要是风景;开始绘制丝柏树

连作。高更在马称举办印象派和综合派的画展。凡?高在巴黎见到蒙克。1890 奥弗时期(1890年5月21日-1890年7月29日)

临摹德拉克洛瓦、米勒、伦勃朗和居斯塔夫?多雷的作品;1月31日,泰奥得子;阿尔贝?奥里埃发表评文森特绘画的文章;在布鲁赛尔的"二十人展览会"上,凡?高的《红色的葡萄园》得以出售,这是他在世时得以出售的唯一的一幅作品,5月出院,途经巴黎,稍事休息,适居奥弗,接受保罗?加歇监护;6月创作《加歇医生》;7月,去巴黎探望泰奥一家,会见洛特雷克及阿尔贝?奥里埃;回奥弗后,创作《麦田群鸦》、《奥维尔市政厅》,这些作品更加奔放不拘。7月27日旧病复发,开枪自杀,于29日清晨一时许,在泰奥和加歇医生的守护下停止呼吸。

1891 文森特的死使泰奥悲恸欲绝;泰奥病,约半年后,即是年1月21日,殁于乌得勒支;后若阿娜?邦格将泰奥尸骨迁往奥弗,葬在文森特墓旁。>在独立沙龙举办了凡?高的展;洛特雷克的第一幅现代招贴画问世;高更去塔希提岛;修拉去世。

1893 凡?高给埃米尔?贝尔纳和泰奥的信件开始在《水星报》上发表;高更从塔希提回到巴黎,展出南海的作品。

1901 马蒂斯在巴黎通过德朗结识了弗拉曼克;凡?高画展在巴黎举行,洛特雷克去世。

1903 柏林分离派画展展出塞尚、高更、凡?高、蒙克的作品印象主义者和新印象派在维也纳分离派画展上展出;秋季沙龙建立,它是被称为野兽派的画家们展出作品的主要园地;毕沙罗去世;高更去世。

1905 在若阿娜?邦格的奔走下,阿姆斯特丹国家美术馆举办了凡?高画展;在巴黎的秋季沙龙,野兽派诞生;在德累斯顿成立了"桥社";德国表现派开始;凡?高画展在德累斯顿举行。

凡?高自画相

1、卷心菜和木鞋

Still Life with Cabbage and Clogs

纸面嵌板油画 34.0 x 55.0 cm

埃顿: 1881年12月

阿姆斯特丹: 国立凡?高博物馆

F 1, JH 81

2、在现存的凡?高油画中,这幅是最早期(埃顿时期)的作品。在这以前,虽然也画过数幅习作,但都没有保存下来,因此这就成为他的作品目录中登记的第一张。

1881年秋,他从使用调色板的方法开始,学习水彩画的画法,时常从埃顿前往海牙,求

教于当时的名画家莫夫。163信上曾叙述说,在莫夫处画了两张静物油画与两张水彩画。信尾又附言:"两张油画的主题是毛皮制成的小孩帽子,旁边放些土豆及甘蓝。"这一幅画是其中的第二张,他在下封信上说:"这不能算是杰作。但总比以前所画的完整些,至少我相信有更逼真的感觉。"

啤酒杯和水果

Still Life with Beer Mug and Fruit

布面油画 44.5 x 57.5 cm

埃顿: 1881年12月

伍珀塔尔: Von der Heydt 博物馆

F 1a, JH 82

3、沙丘

Dunes

板面油画 36.0 x 58.5 cm

海牙: 1882年8月

阿姆斯特丹: 私人收藏

F 2a, JH 176

4、沙丘上补渔网的女子

Women Mending Nets in the Dunes

纸面嵌板油画 42.0 x 62.5 cm

海牙: 1882年8月

私人收藏 (1975.4.15阿姆斯特丹Mak van Waay拍卖行)

F 7, JH 178

5、街上的女孩子,背景有两辆马车

A Girl in the Street, Two Coaches in the Background

嵌板布面油画 42.0 x 53.0 cm

海牙: 1882年8月

温特图尔(瑞士): L. J鋑gli-Hahnloser 收藏

F 13, JH 179

6、树林中的白衣女孩

Girl in White in the Woods

布面油画 39.0 x 59.0 cm

海牙: 1882年8月

欧特娄: 国立克罗勒-米勒博物馆

F 8, JH 182

7、1882年9月,此画画于海牙近郊的森林中。其229信中曾述及:"……铺满落叶的红褐色地面,因树荫而乍明乍暗、斑驳离落,如幻如梦,这情景深深地震撼着我。问题是……我极欲抓住大地的暗度。大地所产生的那股巨大无形的力和坚韧的充实感……我无法使自己从那富于颜色的明亮中间与燃烧般的感觉深处逃逸出来。"

"着手画树干表面时,树皮上覆盖的一层层厚厚的泥?令我的笔迷失其中……故将颜料挤出直接盖在树根与树干上,再用笔稍抹一番,这样这棵树便稳立于地上了。"

他又表示:"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许不用学习颜色的描画方法,因为它不能达到稳固厚实的效果。" 他对自己的作品,虽然无法感到满意,但却像他自己年说"已找到打动我心灵的……"

凡?高以速写般的方式,将自然对他的喃喃倾诉,诉诸画面。根据他写给友人拉巴都的信,可知靠在树干上的白衣少女,乃是英国插图画家马可伊度的作品而作。

"一幅描绘树林的习作,画的是几棵大的绿色山毛榉的树身,一片盖着干树叶的地面和一个穿白衣的小姑娘。我要保持画面的清晰,要在距离不等的树身间画出流荡着的空气,画得能够在里面呼吸并且绕着它走,能够闻到树木的芳香,虽然这很困难。我非常喜欢黄叶的效果,绿色山毛榉的树身在它的烘托下显得很突出,小姑娘的身体也一样。"(凡?高)

树林边

Edge of a Wood

嵌板布面油画 34.5 x 49.0 cm

海牙: 1882年8月

欧特娄: 国立克罗勒-米勒博物馆

F 192, JH 184

8、树林中的两名女子

Two Women in the Woods

嵌板纸面油画 35.0 x 24.5 cm

海牙: 1882年8月

巴黎: 私人收藏

F 1665, JH 181

9、树林中的女孩

Girl in the Woods

板面油画 35.0 x 47.0 cm

海牙: 1882年8月

荷兰: 私人收藏

F 8a, JH 180

10、沙丘的轮廓

Dunes with Figures

嵌板布面油画 24.0 x 32.0 cm

海牙: 1882年8月

伯尔尼(瑞士): 私人收藏

F 3, JH 186

11、暴风雨中的施维宁根海岸

Beach at Scheveningen in stormy Weather 纸板布面油画 34.5 x 51.0 cm

海牙: 1882年8月

阿姆斯特丹: 国立博物馆

F 4, JH 187

12、海牙的老房子和新教堂

Cluster of Old Houses with the New Church in The Hague 纸板布面油画 34.0 x 25.0 cm

海牙: 1882年8月

下落不明 (1968.11.20索斯比拍卖行)

F 204, JH 190

13、海滩上的渔夫

Fisherman on the Beach

嵌板布面油画 51.0 x 33.5 cm

海牙: 1882年8月

欧特娄: 国立克罗勒-米勒博物馆

F 5, JH 188

14、海滩上的渔夫的妻子

Fisherman‘s Wife on the Beach

木板布面油画 52.0 x 34.0 cm

海牙: 1882年8月

欧特娄: 国立克罗勒-米勒博物馆

F 6, JH 189

15、弯腰使锄的男子

Man Digging

嵌板纸面油画 30.0 x 29 cm

海牙: 1882年8月

私人收藏 (1978.12.5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

F 12, JH 185

16、被风吹歪的树

A Wind-Beaten Tree

布面油画 35.0 x 47.0 cm

海牙: 1883年8月

1997年私人收藏失窃, 现下落不明

F 10, JH 384

梵高作品赏析

梵高作品赏析 艺术是人类社会的最高追求,无数的画家和文人穷其一生致力于创作,他们在自由的艺术世界中寻求精神的借慰,在他们的作品中传达他们对社会的期望和未来的憧憬。艺术家是最纯洁最朴实的,他们能在最简陋的破房子中画上一整天,他们能在最单调的风景前思考许久,但他们拥有最宝贵的精神境界,最高尚的心灵。让我们走进梵高,走进他的绘画世界。 梵高的曲折人生 梵高的生平都充斥着一个词“孤独”,梵高小时并没有展现独特的绘画能力,在27岁时梵高正式成为职业画家,但梵高当时的作品并不被当时的买家所接受,梵高的粗犷的线条和颜色没有得到认同,他的一生只卖出过一幅画,还是他的弟弟提奥瞒着他买的。艺术总是伴随着精神的至高追求,而越是困苦越是孤独,精神冲击越大,艺术家所能淋漓精致表现地也越充分。 梵高的一生始终执着于着对亲情,友情,爱情的追求,梵高有过三次恋爱,他爱上了房东的女儿,求婚被拒;他爱上了自己守寡的表姐,没能被接受;他最后无奈地和作为自己绘画模特的妓女在了一起,后因为不和而分离。对于友情,梵高唯一的好友高更,也在与梵高相处了两个月之后,因为性格不和而离去。对于亲情,似乎是上天对梵高最后的眷顾,他的弟弟提奥是唯一真正对他好的人,由于他的作品不能卖出,日常的生活费用都是他的弟弟寄给他的,但这也不断刺激着梵高,他就像是个包袱一样一直挂在他弟弟家里,他悔恨自己的无能与弱小。梵高的一生都是自己一个人,他渴望别人的认可与接受,但是上天都拒绝了他,促成了他心里上的缺陷。但他有唯一的爱好,唯一支撑着他走下去的不会撒谎的追求——绘画,他把自己的一切都放在了自己的画里,他的愤恨他的悲伤与难过。 1890年7月的一天,37岁的梵高悄然走向奥维尔小镇外的一片麦田,从衣袋里掏出一把左轮手枪,笨拙地对准自己的腹部,扣动了扳机。梵高最后已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涯,他不想再给他的弟弟增加负担,也不想再一个人孤独地走下去,只留下了他的艺术他的灵魂,他充满梦想的创作。 梵高的作品风格 梵高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他的创作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接触印象派以后造就了梵高独特的画风,他唯一深爱的东

对梵高作品的鉴赏

对梵高的作品赏析 周昇1240109135 我是一个热爱美术的人,但是我从没有深入的理解过印象派的作品, 自从上了美术鉴赏这门课之后。我开始关注美术作品和印象派作品,尤其是梵高的作品我尤为的钟爱,我从他的作品看到生活的美。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代表性画家。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尔特,早期因为表达内心的悲痛,曾割断了自己的耳朵。1890年七月29在法国瓦兹河畔因患精神病自杀身亡。早年经商,后热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开始学习绘画。 早期作品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派影响,代表作有《拾土豆者》、《塞纳河滨》等。曾两次在咖啡馆和饭馆等地向劳工阶层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厌倦巴黎生活,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开始追求更有表现力的技巧;同时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探索自由抒发内心感受的风格,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性、寓意性。台湾译名梵谷。 《拾土豆者》在现存的梵高的油画中,这幅是最早期(埃顿时期)的作品。在这以前,虽然也画过数幅习作,但都没有保存下来,因此这就成为他的作品目录中登记的第一张。1881年秋,他从使用调色板的方法开始学习水彩画的画法,时常从埃顿前往海牙,求教于当时的名画家莫夫。信上曾叙述说,在莫夫处画了两张静物油画与两张水彩画。信尾又附言:“两张油画的主题是毛皮制成的小孩帽子,旁边放些土豆及甘蓝。”这一幅画是其中的第二张,他在下一封信上说:“这不能算是杰作。但总比以前所画的完整些,至少我相信有更逼真的感觉。

《塞纳河滨》 在他短暂而绚丽的生命历程里,文森特·梵高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从小就活在妈妈对死去的哥哥的怀念中,或许这就注定了他的性格比别人抑郁和多愁。 文森特·威廉·梵高的一生的艺术之路 早期作品包括埃顿时期,海牙时期和德伦特时期。当梵高画它们时已经是快30岁的人了。这些作品大约完成于1881-1883年间。此前,梵高在博里那日矿区受到巨大打击,对上帝几乎绝望,却终在迷茫与困惑中找到了一生的归宿--绘画。他开始大量临摹名画,并画了大量素描习作。1883年底,梵高回到父亲供职的教堂所在地纽南。在纽南的两年时间里,梵高苦练素描技巧。就在这个时期他的第一幅在他的生命中的著名作品诞生了,《吃土豆的人》。 1885年11月底,梵高决定去安特卫普,在那里的3个月里,他努力的学习绘画并沉醉于其中。在此期间,他了解鲁本斯的绘画,接触到了日本浮世绘,这些都对他此后的绘画历程有很大影响。梵高此时期的作品延续了纽南时期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深沉的笔触,但他也渐渐使画布变得明亮了些,色彩也丰富了些 1886年2月底,梵高来到“艺术之都”-巴黎。这里浓厚的艺术氛围使凡高兴奋,尤其是印象派绘画使他震惊不小。2年后,梵高渐渐厌烦了巴黎的城市生活。他并不满足于印象派的表现手法和思想理念,而他独特的个性告诉我们,梵高的绘画不属于任何流派。于是梵高带着希望来到法国南部,充满阳光的小城阿尔,迎来了他最辉煌的创作时期。 1888年2月,梵高在朋友推荐下来到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并很快爱上了这儿。梵高在阿尔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但仍无法卖出以养活自己。《向日葵》《收获景象》《夜间咖啡管- 室外》《夜间咖啡座-室内》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梵高_星月夜_的艺术特色_梁峰

?18 ? 文森特?梵高,荷兰“后印象派”的代表画家,是“现代主义”绘画的先驱,他在绘画形式方面的探索和开创对于其后的“立体派”“野兽派”“表现派”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作品大多热情奔放,有着强烈的个性色彩。其中《星月夜》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星月夜》(又译:《星夜》)属于绘画史上并不多见的“夜景油画”类作品,画面中所绘的“星月夜”并非真实的夜景,而是画家记忆和想象的综合创造。笔者认为,《星月夜》的“创造”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作品在绘画形式方面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下面笔者就从绘画本体出发,探讨《星月夜》在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一、运动、粗犷的线条 线条作为画家创造形象和表达感情的造型语言,在绘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梵高在线条使用上,既承袭了印象派思想,又受到了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并对二者进行了创新,将印象派的“色点”发展为“色彩的线条”,将“浮世绘”中静态的线条发展为动态的线条。正如画家本人所说:“线条往往能直接表达出艺术家的情感,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作品《星月夜》中线条运动性的表现尤为突出,整幅画面几乎都是无数弯曲长线与破碎短线的交互运用,创造出了一种强烈的运动感。蒋跃《绘画形式语言研究》中指出:“画面的形式结构线为斜线时,它所起到的用途就是表现强烈的运动感和眩晕感。斜线的角度越大,运动感也就越强。”以此种理论看梵高的《星月夜》我们不难发现,画面中的所有线条都是倾斜的。以大量倾斜的短线描绘远山和房屋,以无数流动的曲线表现星月,两者交相辉映,使画面效果翻腾飞舞。 除运动外,粗犷也是梵高线条表现的重要特色。粗犷是就线条的力度而言的。具体来说,粗犷代表线条的直接、简洁和力度。《星月夜》中,线条表现首先是直 接的,画家在创作之际似乎并没有“深思熟虑”,而是凭借自身对“星月夜”的记忆和想象一挥而就;其次,线条勾画十分简洁,只要稍加观察不难发现,画面中的线条尽管不计其数,但粗细却基本一致,丝毫不见精雕细刻的痕迹;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即线条表现的力度感。画面上的每一条线都清晰可辨,历历在目。其实,不止是《星月夜》,梵高几乎所有作品中的线条都是粗犷有力的。笔者认为,这与画家的性格存在莫大关联。现实生活中的梵高是个情感非常热烈的人,就是因为他这份“过度”的热情引起了教会的不安,也使梵高丢掉了传教士的职务。失业后的梵高生活窘迫,四处遭人冷眼,也只好将满腔的热情投注在绘画创作中。可以说,梵高画作中的每一条线都是画家强烈感情的表达,所以不会给人“弱柳扶风、似有似无”的感觉。 二、狂欢的色彩 后世的研究者一般将梵高与塞尚、高更并列称为“后印象派”。“印象派”发现了补色的对比关系,注重环境色的统治作用,这样就造成了画面色彩的“照片化”效果。梵高不满于“印象派”对色彩的客观性(或说“科学性”)运用,他强调色彩是艺术家主观感受的表达。梵高曾在给高更的信中说到:“我并不力求精确地再现我眼前的一切,我自如而随意地使用色彩是为了有力地表现我自己。”由此可见,“主观性”是梵高色彩运用的基本理念,将这一理念运用于绘画实践,就构成了画面色彩的“狂欢”效果。这一特点在他的作品《星月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如下: 1.彰显色彩的情感性。梵高在悉心关照物象色彩、从自然中获取色彩信息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了物象色彩之中。外在的色彩信息激励内在的情感,情感又强化物象本身的色彩。在内外色彩因素的互动之中,形成了梵高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星月夜》中,整个画面的色彩一望之下就给人一种激情澎湃的感觉。可想 梵高《星月夜》的艺术特色 梁 峰 摘要:梵高是19世纪欧洲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他重视心灵表现,其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对现代艺术,尤其是表现主义艺术有着深远影响。 本文以《星月夜》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其在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艺术特点,希望能够为大众更准确地解读梵高的绘画作品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 关键词:梵高;星月夜;艺术特色 美术研究 DOI:10.15947/https://www.360docs.net/doc/8111865139.html,ki.dwt.2014.02.097

《浅析梵高的绘画风格》全解

一、梵高的生平简介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表现主义的先驱。1853年3月30日出生于荷兰北部一个名叫松特丹的小村,家中除了父母,他还有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提奥。梵高家族中有很多人从事过与绘画相关的工作,童年的梵高曾跟随富裕的伯父们住在豪华的别墅,那里有丰富的绘画收藏,身处在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相对良好的绘画环境,造就了他的善良和对自然界、对动物、对花鸟,甚至鸟巢的倾心关爱和敏感。这些品质影响了他注定为爱情、友谊、艺术而献身的一生。 当梵高遭遇了痛苦的感情世界、悲悯的传道士以及自虐式的基督情怀和种种不幸后,终于他在生命的最后10年伴随着痛苦的冲突和摇摆中彻底的发现了自我。 二、梵高的绘画风格 梵高27岁时依靠弟弟提奥的支持正式走上绘画道路。在梵高十年艺术生涯中,曾辗转于海牙、德莱塞、纽南、安特卫普、巴黎、阿尔、圣雷米精神病院、奥维尔等地,绘画始终是他的精神支撑。虽然有时不得不像流浪汉一样到处漂泊,但艰难的岁月里梵高不知疲倦地探索着大自然,思考着对象身上本质的东西,在画布上深情地倾诉着其独特的美。 梵高绘画作品的许多特点中最有价值的是他对色彩的运用和表现。“未来的画家就是尚未有过的色彩家”是梵高的一句不朽名言,不仅概括了梵高的创作理念,而且揭示出色彩这一重要的绘画语言,当成为艺术家激情甚至生命的有机体时,便具有了一种艺术精神意义的深刻道理。在梵高之前,艺术家对色彩的认识有古典主义的固有色、印象主义的条件色,但没有一位像梵高那样将色彩提升到一种绝对的精神现象予以重视。印象派画家们把色彩提升到审美的重要地位,也仅仅是一种表层的自然再现,缺乏艺术感染的精神内涵。梵高对色彩的认识与创新并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是在外部条件影响之下通过内在的动因而实现的。他接受了鲁本斯、德拉克洛瓦等画家那种以热情而奔放的性情抒发和饱满富丽的色彩表现的创作方法,并受印象派画家的启示,梵高调色板上的颜色变得干净而明亮起来,也学会了面对自然直接观察和感受的创作方法,当梵高结识了高更等一批具有强烈创新精神的画家时,他意识到艺术创新是艺术家的根本出路。 一个不能得到直觉充分推动的人,会像是一只进入赤道无风带的船一样,很难达到艺术表现的核心或极至境地,而真正的艺术家都有一种天生自然的推动力,一种直接的需要,可以把自己的情感思想马上表现为艺术形象不可。梵高自身具备了这一点,也做到了这一点,在色彩上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他的色彩冲破了前期印象派对自然色彩真实反映的束缚,并开始大胆地随心所欲地使用色彩。尽管是面对自然写生,画面色彩已经带有抽象因素:不重视立体、空间和阴影的表现,只强调色彩的对比效果,这种抽象是主观情绪的表达,从而产生了装饰效果,他是通过使用光亮明快的夸张色彩、大色块的对比和绝对的黑白来实现这种装饰的。 梵高用最大的热情接受色彩鲜明、色阶丰富的印象主义绘画方法,并开始热衷于与这

1-4年级重点名画赏析

1.作品名称:花狮子,类别:农民画,作者:张芝兰。作品赏析:这是一幅陕北安塞农民画,农民画既是一种传统的绘画艺术,又是一种逐渐成熟的新兴画种。这副图画着五颜六色的狮妈妈带着两只稚嫩可爱的小花狮子,脸上充满了幸福的爱意。 2.作品名称:蓝天,,类别:油画。作者:康定斯基(俄国)作品赏析:康定斯基的抽象画基本属于热抽象,这幅画我觉得偏意象艺术当然也有抽象的成分,首先给人的感受是充满了童趣、童真,给人一种自由自在的 感觉。 3.作品名称:春如画,作者:吴冠中。作品赏析:这副作品中,用流畅、活泼的线条描绘生机勃勃的春天,表达作者对春天的美 好感受。 4.作品名称:自画像,类别:油画,作者:徐悲鸿,作品赏析:这是一幅油画作品,虽然是人物头像,但动态明显,侧坐的身体、扭动的头部、回转的眼神,目光凝视前方,表现了年轻画家的淡定和自信。 5.作品名称:艰苦岁月,类别:雕像,作者:潘鹤,作品赏析:这件作品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就出现过:残破的军帽,褴褛的军衣,裸露的脚丫,如钢棍的手指上一支古色的长笛,干裂的嘴唇轻贴笛孔,老战士快活地吹奏着悠扬的乐曲。个满脸稚气的十ー二岁的小战士蜷缩在他的身旁,一手抱着长枪,一手托着下颌,聆听着那美妙的笛声,憧憬美 好的未来。 6.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铅笔淡彩)毕加索(西班牙)作品中毕加索用直线、曲线和交又线等丰富的线条画出了朵拉,并在衣服、头发等地方施以比较单纯的淡彩,人物周围是大面积的单纯的线条,使人物比较突出。座椅上运用了有秩序的交叉线,表现了座椅上的纹路。背景上布满了指向四面八方的线条,在平面上表现出纵深感,给人以丰富的想 象空间。 7.枣园来了秧歌队(年画),这幅作品巧妙地利用秧歌队形成的圆形,将毛主席和拜年的农民围绕在中间,洁净的画面自然地突显了毛主席的身姿。四周五颜六色的服装、花灯、锣鼓更加营造出节日的欢快气氛。 8.百世多吉(中国画)齐白石。作品中表现了九个柿子,红喻老、,绿喻新,九则表示多的意思,意为与“百世”。画中借柿子与橘子的谐音,取意“百世多吉”,表达了画家愿祖国永远安康幸福的质补愿望和爱国情怀。

美术鉴赏论文关于梵高

美术鉴赏论文 摘要:美术鉴赏课将我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带到了一个我以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带到了艺术的殿堂,我可以说出那些美丽的作品的故事,它让我发现原来世界是这么美,原来一个人的思想可以这样表达,原来先代们是那么的智慧。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我们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关键词:绘画、梵高、中国建筑、鉴赏 一、对绘画的鉴赏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 荷兰画家梵高,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艰辛倍尝。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广泛学习前辈画家伦勃朗等人的基础上,吸收印象派画家在色彩方面的经验,并受到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版画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表现了他心中的苦闷、哀伤、同情和希望,至今饮誉世界。 梵高生性善良,同情穷人,早年为了“抚慰世上一切不幸的人”,他曾自费到一个矿区里去当过教士,跟矿工一样吃最差的伙食,一起睡在地板上。矿坑爆炸时,他曾冒死救出一个重伤的矿工。他的这种过分认真的牺牲精神引起了教会的不安,终于把他撤了职。这样,他才又回到绘画事业上来,受到他的表兄以及当时荷兰一些画家短时间的指导,并与巴黎新起的画家(包括印象派画家)建立了友谊。 梵高全部杰出的、富有独创性的作品,都是在他生命最后的六年中完成的。他最初的作品,情调常是低沉的,可是后来,他大量的作品即一变低沉而为响亮和明朗,好象要用欢快的歌声来慰藉人世的苦难,以表达他强烈的理想和希望。一位英国评论家说:“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他的画面上不单充满了阳光下的鲜艳色彩,而且不止一次地下面去描绘令人逼视的太阳本身,并且多次描绘向日葵。为了纪念他去世的表兄莫夫,他画了一幅阳光下《盛开的桃花》,并题写诗句说:“只要活人还活着,死去的人总还是活着。”在历史的角度来讲,梵高的确是非常超前的画家。 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在人们对他的误解最深的时候,正是他对自己的创作最有信心的时候。因此才留下了永远的艺术著作。他直接影响了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肖像。 提起梵高的经典作品,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往往是《向日葵》。它是梵高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现藏于伦敦国家画廊。画面上那种仿佛是从作者内心里流淌出来的金黄色肆意渲染,单纯的陶罐花瓶,粗糙的台布,层层叠叠的阳光交织成的背景,在台布上泛动着光晕;充满朝气的9朵向日葵正值盛开时节,花盘未尽显露出来,甚至带着娇嫩的绿色,而另外几朵向日葵则是苍老

人美版《美术》4年级下册16课——画家梵高

人美版《美术》4年级下册16课 画家凡·高 单位:中原区秦岭路小学姓名:王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凡·高生平及绘画风格,知道如何对一名画家进行专题研究和学习。 2、能用简单的文字对凡·高的作品进行欣赏评述,能查阅、搜集相关资料。 3、通过了解、分析凡·高的一生,学习凡·高对艺术热情、执著、勤奋创新的精神。同时感悟人在逆境中应该怎样调整控制好自己,成为一个积极健康的人。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和了解画家凡·高及其作品。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凡·高的作品,感悟他内心的艺术表现情绪。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 由FLASH动画导入。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一段关于环保方面的动画,同学们知道短片里的人物是谁吗? 生;是凡·高。 师:是从哪看出来的,真聪明,那么关于凡高你们都想知道些什么呢?生:回答

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想知道一起通过学习走进凡·高,走进凡·高的油画。 二、欣赏体验 1、整体感受凡高 师:通过课前的搜集,关于凡高你都知道了什么?谁能简单的介绍一下。 生:学生根据搜集汇报知道的凡·高。 师:引导学生简单的概括一下凡高早年的生活状况。(引导学生说出:凡高早年的生活非常的贫困,但是他很善良,经常和穷苦的人在一起,给他们一些帮助,虽然凡高也做过很多工作,但都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做下去,于是凡高选择了绘画作为他一生的追求,那么凡高的绘画生涯是一帆风顺的吗?凡高的画又有什么特点呢?首先我们来看凡高绘画早期比较代表性的一件作品。——《吃马铃薯的人》。 2、引导学生欣赏《吃马铃薯的人》 (1、)看到这幅画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谈,是从阴暗的色彩感受到了贫穷,从粗糙的手看出他们是普通的农民。 (2、)引导学生体会出凡高极具个性的绘画。 凡高在给弟弟的信中是这样评说这件作品的:“我想清楚的说明那些人如何在灯光下吃土豆,用放进盘子中的手耕种土地……老老实实的挣得他们的食物。”教师由此引导学生概括出凡高是想通过这幅画真实的再现普普通通的农民形象,但这中真实是凡高加工后了的真实,

论梵高艺术及其启示

河南理工大学 论 梵 高 艺 术 及 其 启 示 学院:电气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08--2班 姓名:郎文福 学号:310808020211

一、梵高的生平与艺术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生性善良,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艰辛倍尝。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广泛学习前辈画家伦勃朗等人的基础上,吸收印象派画家在色彩方面的经验,并受到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版画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 文森特·威廉·梵高,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个新教牧师家庭。24岁之前曾在海牙、伦敦、巴黎等地的古匹尔画店当店员,后来成为传教士,在比利时西南部的博里纳日矿区传教,由于同情和支持穷苦矿工的要求而被解职。在度过了一段极度失望和贫困的生活后,他决定在艺术的探求中完成自我的解脱。1880年以后,他到处求学,向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求教,向荷兰风景画家安东·莫夫学画,但最后还是决定自学。在1886年以前,他的作品还都处于探索的时期,代表作有《吃土豆的人》、《纺织工》等。1886年梵高随他担任古匹尔画店高级职员的弟弟来到巴黎,结识了图鲁兹一劳特累克、高更、毕沙罗、修拉和塞尚,并参加印象主义画家们的集会,在色彩方面受到启发和熏陶。1888年2月,他同高更结伴同行,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写生作画,长达一年之久。这是他艺术风格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南国的强烈阳光和阳光照耀下的市镇、田野、花朵、河流、农舍和教堂,使他禁不住一遍又一遍地高喊:“明亮一些,再明亮一些!”但后因两人意见不合,高更离去,梵高的精神也开始逐渐分裂,他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割下一只耳朵,并在之后做了一副自画像。梵高于1888年12月23日发病后,病情时好时坏,时重时轻,一次次住进医院。1889年5月他被送进离阿尔一公里的圣雷米神经病院,成了彻头彻尾的精神病人。也正是在这段时间,梵高的绘画突飞猛进,风格迅速形成。然而这奇迹的代价却是一个灵魂的自焚。1890年,经过圣雷米的德莫索尔精神病院的长期住院治疗,病势稍有好转后,梵高回到巴黎,住在瓦兹河畔的奥韦尔,接受伽塞医生的专门治疗,并勤奋作画,作有《伽塞医生肖象》、《奥韦尔的教堂》等。但是,在1890年7月29日,在同伽塞医生发生争吵之后,梵高在麦田里开枪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逝年37岁。

油画艺术鉴赏

油画艺术鉴赏 梵高《向日葵》机电工程学院000 学号:0000

向日葵的花语是信念、光辉、高傲、忠诚、爱慕,,向日葵代表着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向日葵的花姿虽然没有玫瑰那么浪漫,没有百合那么纯净,没有兰花那么无邪,但它阳光、明亮,爱得坦坦荡荡,爱得不离不弃,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而且,它绽放的不仅是爱情,还有对梦想、对生活的热爱。当花朵在阳光底下慢慢伸展,当阳光刺透它薄弱的叶,那天生与阳光最搭配的花朵,高贵又不失风度,看着天空,它好像希腊神话里的阿波罗,他是高贵的太阳之子。向日葵是我最喜欢的花朵,因为我爱着它不计名利的完全绽放。爱它对阳光的无限渴望,它永远不追随别人的脚步,它只跟着光,跟着它的信念,也只有光。我无意中在画册上看到了一个画家所画的的向日葵,这幅画直击了我的心灵,震撼了我的灵魂。我认为这是无限爱生命的人才能用画出油画《向日葵》,至少也是因为喜爱向日葵啊,然而让我迷惑的是,画向日葵不正是代表爱生命的表现,为何画家在艺术面前走向自我毁灭呢?既然怀有无限热情,又为何在大好年纪放弃了艺术,选择了死亡。于是我开始关注他的生平,追问画家是何人,原来他就是梵高。我问过我的同学和老师,很多年过去了,梵高为什么让人久久不忘,让人动容。有人说是他的画,是啊,一个画家最重要的还是他的艺术作品,风吹过的麦田,迷人的星空,美丽的果园,金色的向日葵,他不曾放过一丝生活细节,他着迷了色彩,那种有强烈感觉的色彩,冲击感,那个世纪,也只有梵高做到了。正如他所说:“画面里的色彩就是生命中的热情。

梵高一生命运多磨难,他屡遭挫折,艰辛备尝,在仅仅37岁的生命里,他把最重要的时期留给了艺术,而事实上他生前却从品尝过艺术带给他的荣誉,贫困潦倒,用来形容他是最好不过了,他到处流浪,也曾遇到过爱情,和一个遭遇过生活摧残的女性,梵高收留了她,女人也给了他不岑有过的温暖和幸福,可梵高太执着艺术了总是把艺术放在第一位,试问又有几个女人能接受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呢,更何况是经常饱受困苦的女人,所以离开了梵高,为生计所迫,梵高失去了爱人,可他却未曾抛弃艺术,我想这也许就是他后来被人熟知的原因吧。就像他说的生活对我来说是一场艰难的旅行,但我又怎会知道潮水会不会上涨,及至淹没嘴唇,甚至会长的更高呢?但我将奋斗,我将生活变得有价值,我将努力战胜并赢得生活。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这就是梵高,他不是残疾人,他是油画艺术里的巨匠。 文森特梵高出生在荷兰一个乡村牧师家庭。他是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梵高年轻时在画店里当店员,这算是他最早受的“艺术教育”。后来到巴黎,和印象派画家相结交,在色彩方面受到启发和熏陶。他在学习前辈伦勃朗等人的基础上,吸收印象派在色彩方面的经验,并受到东方艺术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以此,人们称他为“后印象派”。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使用荷兰传统的褐色调,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后二年创作的,期间梵高深陷于精神疾病中,其最后在他37岁那年将他导向自杀一途。

美术鉴赏梵高作品赏析

美术鉴赏梵高作品赏析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梵高出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他早年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他充满幻想、爱走极端,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和失败,最后他投身于绘画,决心“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3年底,梵高回到父亲供职的教堂所在地纽南。在纽南的两年时间里,梵高苦练素描技巧。在画了大量素描写生和习作后,他完成了第一幅著名作品-《吃土豆的人》。这幅作品和他这一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受荷兰现实主义画风的影响,画面深沉,有极强的乡土气息。这也表现出梵高很强的农民情结,他似乎很想成为一位农民画家。一方面,他受到“精神导师”米勒的影响,更重要的可能是内心深处对乡间生活的向往,对淳朴农民的尊敬和对诚实劳动的赞美。 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而当他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的时候,则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在阿尔,凡高想要组织一个画家社团。1888年,高更应邀前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此后,凡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 这位易于激动而富于神经质的艺术家,在其短暂一生中留下大量震撼人心的杰作。他的艺术,是心灵的表现。他曾说:“作画我并不谋求准确,我要更有力地表现我自己”,他并不关注于客观物象的再现,而注重表现对事物的感受。亨利·福西隆在论述凡高时说道:“他是他时代中最热情和最抒情的画家。……对他来说,一切事物都具有表情、迫切性和吸引力。一切形式、一切面容都具有一种惊人的诗意”,“他感到大自然生命中具有一种神秘的升华,他希望将它捕捉。这一切对他意味着是一个充满狂热和甜蜜的谜,他希望他的艺术能将其吞没一切的热情传达给人类”。 为了能更充分地表现内在的情感,凡高探索出一种所谓表现主义的绘画语言。他认为:“颜色不是要达到局部的真实,而是要启示某种激情。”在他画中,浓重响亮的色彩对比往往达到极限。而他那富于激情的旋转、跃动的笔触,则使他的麦田、柏树、星空等,有如火焰般升腾、颤动,震撼观者的心灵。在他的画上,强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与笔触的交响乐中。 采用点彩画法。 他的大部分作品如《奥维尔教堂》等,画面色彩强烈,色调明亮。后来受到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的探索、自由地抒发内心感情的风格,追求线条和色彩自身的表现力,追求画面的平面感、装饰性和寓意性。梵高的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 梵高最早的油画——包括埃顿时期,海牙时期和德伦特时期。当梵高画它们时已经是快30岁的人了。这些作品大约完成于1881年—1883年间。此前,梵高在博里那日矿区受到巨大打击,对上帝几乎绝望,却终在迷茫与困惑中找到了一生的归宿--绘画。他开始大量临摹名画,并画了大量素描习作。可以说,凡高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天才画家。他从小受到艺术熏陶,又有极高的文学素养,这使他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力。梵高喜欢伦勃朗,喜欢米勒,他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农民,工人,社会底层人。深沉厚实的风格虽与其以后的画风有极大的反

梵高及其作品解读

后印象主义——梵高及其作品解读 十九世纪下半叶,一些致力于绘画的法国青年,怀着满腔热情准备实现他们的伟大理想,他们用怀疑的目光审视古典主义绘画原则,他们认为画画不应如此。对于我所画的对象,我要使用我认为理想颜色,构图,线条来画并且要灌注我对于物象的所有情感而不去盲从客观世界。在摆脱了历史,宗教,神话等题材的约束,摆脱了传统的讲故事的绘画程式后一开始他们借助科学能够把对象的光与色准确的表现出来,虽然我能准确的画,可是光这样做还不行,不算完。为了把它画完,我要使用我想要的颜色,随我的心意。这样后印象主义就诞生了,一开始他们一直受到印象主义的影响,还是在客观世界中寻找颜色,随后他们一直创作,终于使客观世界的颜色服务于自己的主观世界,并成为表现主观情感世界的辅助手段。主要代表人物有高更、凡高、塞尚,下面就来介绍他们的艺术主张。首先他们三位画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都不受客观物象的约束,被客观物象的光与色所左右,都强调了主观思想情感的重要性。他们对修拉等人刻意追求光的效果感到不满,他们认为这样做会束缚人的自由和创造力,逐渐沦为体现科学成果的工具,人本身的精神情感和对艺术的热情得不到充分体现。就像高更所说的:“印象派在研究色彩的时候,只注意他们的装饰效果而没有自由,因为他们为表象所拘束,他们寻找眼睛近旁的东西,而并不在思想中的神秘的内心去探索……”塞尚所反对印象主义的原因是不想因为迷恋光色而去破坏物体的真实物体结构和持久感而深入自然中去表现与自然相似的有真实感觉的图像。他和梵高一样都侧重于对精神的表现。 梵高所反对印象主义的原因是不接受印象派画家认为绘画是真实景物的反映的观点,而更愿意用激情来作画。他不管古典画派和印象派的理论和条条框框,坚持用自己的绘画方法来表现自我,进像他说的:“我在巴黎所学到的东西现在离开了我,我恢复了在我知道印象派之前的我曾经有过的理想……我不着力准确的重现我眼睛所看到的东西而是较随意的使用色彩,以便有力的表现我自己。” 通过他的作画我们能更容易了解他的艺术主张。他说:“比如我希望画一幅一位画家朋友的肖像,他怀着伟大理想,他画画就象夜莺歌唱那样,因为他的秉性就是如此。假定这个人长了一头淡黄色头发,我要把我对这人所怀的全部感情和我的全部钦佩之情贯注到画中。一开始,我要把它照原样画下来,尽我所能准确的画,可是这样做了以后画还不能算完。为了把它画完,我就要使用随我意的颜色,我要加重他头发的淡颜色,一直加到橙黄色, 铬黄色和明亮的柠檬黄色。在他的头后面,我要画成一望无际的远景,以代替一间小屋的平淡的墙壁,造成一个最丰富,强烈到只有我能调制出来的蓝颜色的简单背景。由于这种单纯的组合,衬在这个丰富的蓝色背景上的这个光辉的金发像就会给人造成一个神秘的印象,宛如挂在万里碧空的一颗星。”正如一位品论家所说:“借助色彩来揭示精神,这就是梵高的理想。” 基本说来,他们虽然表现的途径不尽相同,但终点是一样的,就是非单纯的表现客观世界,而强调对主观世界的描绘。他们的艺术实践拓宽了艺术的表现领域,丰富了艺术的表现手法,使表现手法更多元化,并且大大提高了画家在创作中的创造性。 下面就来介绍及分析梵高及其作品 文森特·凡高,荷兰画家,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他出生在荷兰一个乡村牧师家庭,是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最早的艺术教育是年轻时在画店当店员。后来在巴黎受到印象派画家们的启发和熏陶。他借鉴了东方艺术汲取了线条表现力的方法,喜欢日本的“浮世绘”,在西方给他重大影响的人有伦勃朗,杜米埃,米勒。一生作画800多幅,他的代表作有《向日葵》,《星月夜》,《夜间咖啡馆》等。他献身于艺术,大胆创新,作品大多热情奔放、有着强烈的个性色彩。在广泛学吸收印象派

感悟梵高 --观梵高作品有感

感悟凡高 文\李红东 凡高用火热的心、激扬的笔去描绘生活。他的画作像一团火,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狂热的感情,他宛如太阳,却被太阳熔化了。 每当看到梵高的画作时就会心情澎湃、激动不已,没有什么语言可以表达我的感受。只有用身体的语言,用握着画笔的手去感悟体会凡高的笔触飞扬,这是火焰的舞蹈,是生命的壮歌。 他是印象派,又不同于印象派,而凡高让全世界留下深刻,且难以磨灭的印象,不是印象派所捕捉对象外表的美,而是直接切入对象本质,像热恋的情人;不是绘画光源的简单讲究,而他自己就是生命的光源,直接燃烧。照亮夜晚的星空,照亮夜咖啡店,照亮世界画坛。 有一种颜色叫生命,凡高把自己燃做成油画的颜色,融入在向日葵里,融入在麦田中,那是活着的意味。他用强烈的色彩来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用放飞的激情反抗着生活所不能给他的,哪怕是温饱。他以忠诚面对冷冰冰的现实。他以牺牲和苦行实践着他对艺术的热爱和信仰。 凡高用激情赋予艺术以生命,艺术又赋予了他激情四射,精力充沛。虽不修边幅,但胸中怀有郁勃之气却如太阳

喷射的火。画中的凡高没有感觉生活给他的磨难,总是充满激情和力量,满怀着信心与真诚。没有愤世嫉俗,一往无前的追求与无限的渴望,他的激情又上升到一种饱满的、炽热的爱,他似乎在用这燃烧的爱来融化这世态炎凉,他用最强烈的内心在绘画。 他不断的思考,用画笔表现着他的精神世界,在割去耳朵的肖像中填补他精神世界中缺失的部分,他用狂热的绘画填补他内心的不平。他热爱土地,好像大地才能抚平他心身的伤痛。他画庄稼、田园、飞鸟……,他的笔触都在运动,倾向内心,暗示生命是在流动,在呼唤,在轮回,在燃烧。 凡高是金色的,他的传世作品大部分都饱含金色的调子,他的思想里更追求着那份热烈激扬的感情。他强烈的创造着艺术,也创造着自己。凡高的精神感动着世界,他对艺术忠诚的心让世界震撼和感动。 我一直倾心着梵高的作品,并且热爱他,在一段时间里曾试着用国画语言表现这种热爱。我想以他的这种激情感动自己,然后在传统中国画笔墨中找到契机。这是一种试验性作品,饱满的激情、跳动的情绪,果敢的线条、飞扬的笔墨。凡高的激情加上传统笔墨,中西方艺术的结合,形式美和意境美在自然的、自由发挥中融合贯通,这是凡高带给我的感悟和感动。

梵高作品《星夜》介绍

《梵高》 文森特·威廉·梵高(又称”凡高”,以下称“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新教牧师家庭。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 梵高的作品,有《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广为人知与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1890年7月29日,因精神疾病的困扰,曾割掉耳朵,后在法国瓦兹河饮弹自杀,时年37岁。 50年代 1853年3月30日生于荷兰南部布拉邦特的格鲁特·曾德特,是荷兰新教牧师泰奥多勒斯·梵·高(1822-1885)和安娜·科妮莉娅·卡本特斯(1819-1907)的长子。 1855年2月17日,文森特的妹妹安娜·科莉妮娅·梵·高诞生。 1857年5月1日,梵·高一生的知己、他的弟弟提奥诞生。 1859年3月16日,妹妹伊丽莎白·梵·高诞生。 60年代 1861年梵·高画了人生第一幅素描——《猫》,但在母亲的夸奖中顺手撕毁了。 1862年3月16日, 妹妹威廉敏娜·梵·高诞生。 1866年于泽芬伯根寄宿学校作最早的图画。 1866年从曾德特的乡村泽文伯根的寄宿,梵·高进入蒂尔勃格的文法学校。 1867年5月17日,弟弟科尼利斯·梵·高诞生。 1868年3月离开蒂尔勃格文法学校。 1869年3月进艺术公司海牙分店当店员,后又去布鲁塞尔分店工作。 888年阿尔时期(1888年2月21日—1889年5月3日),2月赴普罗旺斯阿尔,住在阿尔加萨咖啡馆,5月迁入拉马丁广场上的“黄房子”;10月20日高更来与他同住;12月23日因精神失常,割下一只耳朵;高更返巴黎。由于提奥的帮助,梵·高的三幅油画和几幅素描得以在独立沙龙展出。 1889年圣雷米时期(1889年5月3日-1890年5月16日),4月17日,泰奥和若阿娜·邦格(1862-1925)结婚;5月,梵·高自愿进圣雷米之精神病院;西涅克来访;画了许多画,主要是风景;开始绘制丝柏树连作。在住院后一个月,创作了他最著名的画之一,《星空》幅画现存于纽约现代艺术馆.梵·高更在马称举办印象派和综合派的画展。梵·高在巴黎见到蒙克。

论文:《浅析梵高的绘画风格》(定稿)

宁夏师范学院 美术学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梵高的绘画风格 学号 姓名 专业美术学 指导教师 论文工作 起止年月 2012年11月—2013年5月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5月10日 论文答辩日期2013年5月20日

宁夏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梵高的绘画风格,了解梵高苦行僧式的艺术求索道路,学习他桀骜不驯的创作个性和追求艺术的执着。分析他的绘画风格,从而学习发扬他绘画作品中色彩鲜、笔触短促有力的特点,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他为艺术界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和他作品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印象派;色彩;装饰;笔触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Van Gogh's style of painting, know Van Gogh stoic Art Quest, learning his wild and intractable creation individuality and the pursuit of art. Analysis of his painting style, to learn and develo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 works, color fresh strokes short and strong, to let more people know and understand th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he made to the art world and his artistic value. Keywords: The Impressionism. color. decoration. stroke

梵高简介

梵高 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后二年创作的,期间梵高深陷于精神疾病中,其最后在他37岁那年将他导向自杀一途。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目录 1人物简介 梵高梵高(荷兰语: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1861年梵高开始受教育,在学习语言包括法语、德语及英语表现不错,但在1868年3月中断学业,并在1869年7月在国际艺术品交易商公司见习。经历了短暂的教职生涯后,他成为传教士,向贫困的采矿工人传教。直到约莫27岁时,梵高才开始了他的画家生涯;然而,在他生前的最后十年间,却创作了超过二千幅画,包括约900幅油画与1100幅素描。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梵高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其在梵高待在法国亚尔的那段时间,发展已

臻成熟。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在他生前最后二年创作的,期间梵高深陷于精神疾病中,其最后在他37岁那年将他导向自杀一途。 梵高一生中的核心人物是他的弟弟西奥,其从不间断、无私的提供梵高经济资助。他们终身的友谊可于他们在1872年8月前往来的多封书信间查证。 2生平经历 2.1早年生活 梵高文森特·梵高于1853年3月30日出生于荷兰南部北布拉班特省、位置靠近布雷达的村庄津德尔特。他是安娜·柯妮莉雅·卡本特斯与西奥多鲁斯·梵高(Theodorus van Gogh)之子,其父西奥多鲁斯是荷兰归正宗教会的神职人员。文森特以他的祖父为名,其也是恰一年前头一胎死产的哥哥的名字。以此方式重新使用名字的做法并不罕见。文森特在梵高家族中是个常见的名字;他的祖父(1789–1874)于1811年在莱顿大学得到神学学位。祖父文森特有六个儿子,其中三名是艺术品商人,包括另一个在梵高信中称呼其为―零屌叔叔‖的文森特。祖父文森特或许是被轮到以他父亲的叔父——成功的雕刻家文森特·梵高(1729—1802)——命名。艺术与宗教是两项深深吸引著梵高家族的职业。他的弟弟西奥·梵高于1857年5月1日出生。梵高有第三个弟弟柯尔,还有三个姐妹:伊丽莎白、安娜与维尔敏娜。 文森特小时候是个认真、沉默与慎虑小孩。1860年,他到尊得特乡村学校就读,其唯一的老师是天主教徒,并有约二百名学生。自1861年起,他和他的妹妹安娜在家中由家庭女教师指导,一直到1864年10月1日,他到了荷兰泽文伯根的私立珍普洛维利寄宿小学就读,离他家约有20英里(32千米)。 1869年至1876年,他分别在古庇画行(Goupil & Cie)的海牙、伦敦、巴黎分店就职,遭解雇后前往英国的拉拇斯卡托(Ramsgate),在寄宿学校服务。他在1877年于多德雷赫

梵高作品赏析 教案

【课题】梵高艺术作品赏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并感受梵高绘画的主要特点及作品,初步了解西方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的主要区别。 (2)能力目标:通过梵高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开阔眼界,提高欣赏和尖山艺术美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梵高对绘画的热情和执着,激发学生们的绘画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点】:梵高艺术人生和作品欣赏以及后印象主义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对梵高艺术人生和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业类型】:艺术欣赏课 【教学方法】:提问法,讲解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印象派名家的作品 提问:是否知道这是属于那种绘画的派别?是否认识这些世界名画的画家吗? 印象派。莫奈,马奈,塞尚,雷诺阿,高更,梵高。 提问:让学生猜猜,有位画家受印象派的影响,生前也只卖出去一张画,而现在他的艺术作品确已8250万美元打破了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世界纪录。同学们是否知道这个人是谁呢? 文森特?梵高 展开 一、印象派、后印象派 1、简单的了解印象派的由来及它的艺术特色 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 由来:关于“印象派”一词的来历还要从画家莫奈说起,1874年,莫奈的《日出。印象》。 艺术特色:重外光重视觉重瞬间重气氛。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把画架搬到户外”,成为印象派的重要绘画方式。他们只能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较少的顾及枝节细部。印象主义的以粗放的笔法做画,作品缺乏修饰,是一种外表草率的画法。 2、简单了解后印象派的由来和艺术特色 由来:对印象派的不满而产生的。 艺术特色:“后印象派”重视形、色、体积的构成关系,强调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的物象,要用作者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现“主观化了的客观”。他们尊重印象派在外光和色彩上所取得的成就,但不追求外光,侧重于表现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 后印象派严格来说并不算是一个真正的派别,它主要是指印象派后的一些艺术家虽然曾经做过印象派的通路人,却走上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他们认为艺术应当忠实于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无需与客观真相完全一致,应当以艺术家的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