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学教案

化工工艺学教案
化工工艺学教案

化工工艺学教案(无机部分)

学院、系: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任课教师:赵风云

授课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课程学分:

课程总学时:64

课程周学时: 4 2008年 9月 2日

合成氨教学进程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

第一章绪论

一、氨的发现与制取

氨是在1754年由普里斯特利(Priestey)发现的。但直到本世纪初哈伯(Haber)等人才研究成功了合成氨法,1913年在德国奥保(OPPau)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合成氨厂。

1909年.哈伯用俄催化剂,在17.5-20.0MPa和500-600温度下获得6%的氨,即使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氢氮混合气每次通过反应器也只有小部分转化为氨,为了提高原料利用率,哈伯提出氨生产工艺为(1)采用循环方法;(2)采用成品液氨蒸发实现离开反应器气体中氨的冷凝分离,(3)用离开反应器的热气体预热进入反应器的气体,以达到反应温度。在机械工程师伯希(Bosch)的协助下,1910

年建成了80g。h-1的合成氨试验装置。1911年,米塔希〔M心asch)研究成功了以铁为活性组分的氨合成催化剂,这种催化剂比饿催化剂价廉、易得、活性高且耐用,至今,铁催化剂仍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1912年,在德国奥堡巴登苯胺纯碱公司建成一套日产30t的合成氨装置。1917年,另一座日产90t的合成氨装置也在德国洛伊纳建成投产。

合成氨方法的研究成功,不仅为获取化合态氮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而且也促进了许多科技领域(例如高压技术、低温技术、催化、特殊金属材料、固体燃料气化、烃类燃料的合理利用等)的发展。

二、合成氨的原料

空气:氮气的来源

水:氢气的来源。

燃料:天然气、煤、焦炭、石油炼厂气、焦炉气、石脑油等是氢气来源的原料。三、合成氨的主要

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分类

合成氨的生产过程包括三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是原料气的制备。制备含氢和氮的原料气可同时制得氮、氢混合气。

氮气主要来源于空气。用空气制氮气,多用以下两种方法:

1、化学法:在高温下,以固体燃料煤、焦炭) 液体烃和气体烃与空气作用,以燃烧除去空气中的氧,剩下的氮即可作为氮氢混合气中的氮。

2、物理法:将空气冷却至低温(一170一一190 C)使之液化,再利用氮气和氧气沸点的不同进行分

离,可得到纯度较高的氢气和氧气。

氢气来源于水和含有碳氢化合物的各种燃料。工业上普通采用焦炭、煤、天然气、轻油、重油等燃料,在高温下与水蒸汽反应的方法制氢。电解水可直接得到氢气,但耗电量大,成本高,很少用。焦炉气和石油加工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氢,用深度冷冻的方法除去其他组分,亦可得到氢气。

(一)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流程

我国以煤为原料的中型合成氨厂多数采用60年代开发的三催化剂净化流程,即采用脱琉、低温变换和甲烷化三种催化剂来净化气体。而以煤为原料的小型合成氨厂则采用碳化工艺流程。用浓氨水脱除二氧化碳,生成的碳孩氢铵经结晶、分离后即为产品。

(二)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流程

天然气、炼厂气等气体原料制氨的工艺流程。使用了七、八种催化剂,需要有高净化度的气体净化技术配合。例如,使用钴钼加氢催化剂和氧化锌脱硫剂,可以把天然气中的硫的含量体积分数脱除到ppm以下,不仅保护了转化催化剂,而且也为使用耐硫性能较差的低变催化剂创造了条件。再通过高净化度的脱碳方法,可使气体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总和小于o.7%。这样就能采用甲烷化法将气体中残余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之和降到(5—10)×10-6。

(三)以重油为原料制氨流程

以重油为原料制氨时,采用部分氧化法造气。从气化炉出来的原料气先清除炭黑,经一氧化碳耐硫变换、低温甲醇洗和液氮洗,再压缩、合成得到氨。该流程中需设置空分装置.提供氧气供油气化,氮气用于液氮洗涤脱除残余一氧化碳等组分.

四、合成氨生产的进展 4分钟

20世纪50年代,由于天然气、石油资源大量开采,为台成氨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促进了世界合成氨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廉价的天然气、石脑油和重油来代替固体原料生产合成氨,从工程投资、能量消耗和生产成本来看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起初,各国将天然气作为原料。随着石脑油蒸汽转化催化剂的试制成功,缺乏天然气的国家开发了以石脑油为原料的生产方法。

20世记60年代以后,开发了多种活性好的新型催化剂.能量的回收与利用更趋合理。大型化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进展,促进了合成氨工业的高速度发展,引起f合成氨装置的重大变革,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单系列大型化

由于受高压设备制做的约束,30世纪50年代以前,氨合成塔单塔最大生产能力为200t。d-1,60年代初期也仅为400t.d-1。因此,对于规模大的氨厂,就需要若干个平行的系列装置。若能提高单系列装置的生产能力,就可以减少平行的系列数,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1966年,美国凯洛格(Kell088)公司建成1000 t.d-1单系列合成氨装置,实现了合成氨工业的一次重大突破。由于大型氨厂具有投资省、成本低、能量利用效率高、占地少、劳动生产串高的特点,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上新建的以气态和液态烃类为原料的大型氨厂,大都采用单系列的大型装置。的装置,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合成氨装置能力为1800 t.d-1。

(二)热能综合利用

合成氨为高能耗过程,20世纪60年代以前,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厂,每吨氨耗电1000kw.h 左右。随着装置的大型化和蒸汽透平驱动的高压离心式压缩机研制成功,在工艺设计中把生产产品和生产动力结合起来,利用系统余热生产高压蒸汽,经汽轮机驱动离心式压缩机泵,乏汽作为工艺蒸汽相加热介质,使能耗大大下降,每吨氛耗电仅6kw.h左右。

(三)高度自动化

大型合成氨厂为单系列装置,设备都是单台,尺寸较大。20世纪60年代,将全流程控制点的二

次仪表全部集中于主控室显示并监视控制。进入70年代后,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合成氨生产过程,操作控制上产生了飞跃。大型合成氨厂基本都采用集散控制系统(简称Dcs)。

五、我国氨合成工业的发展: 4分钟

我国合成氨工业的发展是从建设中型氨厂开始的。50年代初,在恢复、扩建老厂的同时,从前苏联引进三套以煤为原料的年产50kt的合成氨装置,后又试制成功了高压往复式压缩机和氨合成塔.我国具有生产和发展合成氨的能力。

70年代后,小氮肥厂经历了原料、扩大生产能力、节能降耗、以节能为中心的设备定型化、技术上台阶等五个阶段的改造,部分企业达到吨氨能耗4L 87GJ的水平。现在,全国有八百多家小氮肥厂,1995年氨产量l 619Mt,占全国总产量的58.64%。

目前,对小氮肥企业的改造重点是抓好规模、品种、技术、产业等方面的结构调整。主要内容为:不断向经济规模发展;逐步增加高浓度氮肥及复混肥的比重;通过新技术开发、节能降耗提高技术水平;将小氮肥企业建成农化服务中心,成为生产化肥和专用复混肥的基地、发展精细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为主的小化工基地、城镇煤气和热力供应基地。

我国大型合成氨厂是在7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的。随着农业生产对化肥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和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1973年开始,从美国、荷兰、日本、法国引进了L 3套年产300kt 合成氨的成套装置。艾巾以天然气为原料的10套,以石脑油为原料的3套。1978年又引进了3套以重油为原料、1套以煤为原料的年产300kI合成氛的装置。这些引进大型合成员装置的建成投产,不仅较快地增加了我国合成员的产量.而且提高了合成员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除已建成的二十多套大型合成员装置外,考虑到我国是农业大国,化肥需求量逐年增长,在“九五”期间将充分利用我国的天然气和煤炭资源,再建成一批大型合成氨装置,并在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形成合成氨生产基地。新建的大、中型合成氨装置要达到经济规模,最小规模为;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年产量为200一300kt,以煤为原料合成氨年产量为80kt。新建装置原则上国内自行设计制造,立足于国产化。

六、氨的性质和用途

氨是一种可燃性气体,自燃点为630℃,故一般较难点燃。氨与空气或氧的混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能够发生爆炸,爆炸下限15.7 %,上限27. 4 %。有饱和水蒸气存在时,氨-空气混合物的爆炸界限较窄。

用途:

?用于制造化学肥料如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磷酸铵等。

?作为生产其他化工产品的原料如硝酸、硝酸盐、铵盐、氰化物等无机物。

?用来制造胺、磺胺、腈等有机物。

?用于高科技原料如生产甘油等。

?用于制冷剂。

七、健康危害和导致后果 3分钟

氨对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高浓度时可危及中枢神经系统,还可通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博和呼吸停止。人对氨的嗅觉阈为0.5~1mg/m3,浓度50 mg/m3以上鼻咽部有刺激感和眼部灼痛感,500 mg/m3以上短时内即出现强烈刺激症状,1500 mg/m3以上可危及生命,3500 mg/m3以上可即时死亡。

国家卫生标准为30 mg/m3。

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也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急性中毒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

中度中毒,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症,激烈咳嗽、咯大量血、休克等。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急救处理原则:

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合理吸氧,解除支气管痉挛,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立即用2%硼酸液或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眼或皮肤;为防治肺水肿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根据病情及早、足量、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在病程中应严密观察以防病情反复,注意窒息或气胸发生,预防继发感染,有严重喉头水肿及窒息预兆者宜及早施行气管切开,对危重病员应进行血气监护。注意眼、皮肤灼伤的治疗。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

*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第二章原料气的制取第一节烃类蒸汽转化法

一、烃类蒸汽转化的原料

气态烃包括天然气、油田气、炼厂气、焦炉气及裂化气等;液态烃包括原油、轻油和重油。其中除原油、天然气和油田气是地下药藏的天然矿外,其余皆为石油炼制工业、炼焦工业和基本有机合成工业的产品。

二、合成氨对原料气的要求

氢氮比3:1

甲烷含量小于0.5%

有害物质少

三、化学反应及化学平衡

在蒸汽转化过程中,各种烃类主

要进行如下反应: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

四、工艺条件

(1)水碳比,表示转化操作所用的工艺蒸汽量。在约定条件下,水碳比愈高,甲烷平衡含量愈低。

(2)温度烃类蒸汽转化是吸热的可逆反应,温度增加,甲烷平衡含量下降。反应温度每降低10℃,甲烷平衡含量约增加1-1.3%

(3)压力烃类蒸汽转化为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增加压力,甲烷平衡含量也随之增大。

(4)二段转化的空气量:加入空气量的多少,可从二段炉出口温度上反映出来,但不能它来控制炉温和出口甲烷含量的手段。因为空气量的加入有合成反应的氢氮比决定。

(5)二段出口甲烷含量:二段炉出口残余甲烷每降低0.1%,合成氨产量可增加1.1-1.4%。一般控制在0.2-0.4%。五、反应机理(反应的微观步骤)

在催化剂的表面,甲烷转化的速度比甲烷分解的速度快的多,中间产物中不会有碳生成。其机理为在催化剂表面甲烷和水蒸气解离次甲基成和原子态氧,在催化剂表面被吸附并互相作用,最后生成CO、CO2和H2。

六催化剂

甲烷蒸汽转化是吸热的可逆反应,提高温度对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均有利。但无催化剂存在时,温度1000℃反应速度还很低。因此,需要采用催化剂以加快反应速度。

由于烃类蒸汽转化是在高温下进行的,并存在着析炭问题,因此,除了要求催化剂有高活性和高强度外,还要求有较好的耐热性和抗析炭性。

1.催化剂的组成

(1)活性组分和促进剂在元素周期表上第Ⅷ族的过渡元素对烃类蒸汽转化部有活性,但从性能和经济上考虑,以镍为最佳。在镍催化剂中,镍以氧化镍形式存在,含量约为4%一30%:使用时还原成金属镍。金属镍是转化反应的活性组分,一般而言,镍含量高,催化剂的活性高。一段转化催化剂要求有较高的活性,良好的抗忻炭性,必要的耐热性能和机械强度。为了增加催化剂的活性,一段转化催化剂中镍含量较高。二段转化催化剂要求有更高的耐热性和耐磨性,因此,镍含量较低。为增加抗析炭能力加入促进剂,镍催化剂的促进剂有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铬、氧化钡和氧化钛等。

(2)镍催化剂的载体镍催化剂中的载体应具有分散和稳定活性组分微晶的作用。对蒸汽转化催化剂,由于操作温度很高,镍微晶易于熔解而长大。金属镍的熔点为1445℃,烃类蒸汽转化温度都在熔点温度的一半以上,分散的镍微晶在这样高的温度下

很容易互相靠近而熔结。这就要求载体能耐高温,并且有较高的机械强度。所以,转化催化剂的裁体都是熔点在2000℃以上的难熔的金属氧化物或耐火材料。

2.催化剂的还原

转化催化剂大都是以氧化镍形式提供的,使用前必须还原成为具有活性的金屑镍,

其反应为

工业生产中,一般都不采用纯氢气还原,而是通入水蒸气和天然气的混合物,只要催化剂局部地方有微弱活性并产生极少量的氢,就可进行还原反应,还原的镍立即具有催化能力而产生更多的氢。为使顶部催化剂得到充分还原,也可以在天然气中配入—些氢气。

还原了的催化剂不能与氧气接触,否则会产生强烈的氧化反应、即

如果水蒸气中含有1%的氧气,就可产生130 的温升,氮气中含1%的氧气则会造成165c的温升。所以在停车催化剂需氧化时,应严格控制载气中氧的含量,还原态的镍在高于200时不得与空气接触。

3.催化剂的中毒与再生

当原料气中含有硫化物、砷化物、氯化物等杂质时,都会使催化剂中毒而失去活性。催化剂中毒分为暂时性中毒和永久性中毒。暂时性中毒,即催化剂中毒后经适当处理仍能恢复其活性。水久性中毒是指催化剂中毒后,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再也不能恢复活性。镍催化剂对硫化物十分敏感,不论是无机硫还是有机硫化物都能使催化剂中毒。硫化氢能与金属镍作用生成硫化镍而使催化剂失去活性。

原料气中的有机硫能与氢气或水蒸气作用生成硫化氢,而使镍催化剂中毒。中毒后的催化剂可以用过量蒸汽处理,并使硫化氢含量降到规定标准以下,催化剂的活性就可以逐渐恢复。为了确保催化剂的活性和使用寿命,要求原料气中总硫含量的体积分数小于o.5×10-6。氯及其化合物对镍催化剂的毒害和琉相似,也是暂时性中毒。一般要求原料气中含氯的体积分数小于o.5×10☆。氯主要来源于水蒸气,因此,在生产中要始终保持锅炉给水质量。砷中毒是不可逆的永久性中毒,微量的砷都会在催化剂上积累而使催化剂逐渐失去活性。

七、工艺条件

防止析碳的原则

第一,应使转化过程不在热力学析碳的条件下进行,这就是用量提高到大于理论最小水碳比,是保证不会使炭黑生成的前提。

第二,选用适宜的催化剂并保持活性良好以避免进入动力学可能析碳区。对于含有易折碳组分烯烃的炼厂气以及石脑油的蒸汽转化操作,要求催化剂应具有更高的抗析碳能力。

第三,选择适宜的操作条件,例如:含烃原料的预热温度不要太高,当催化剂活性下降时可适当加大水碳比或减少原料的流量。

第四,检查转化管内是否有积碳,可通过观察管壁颜色,如出现“热斑、热带”、转化管内阻力增加,可帮助判断。

第五,当洗碳较轻时,可采用降压、减量,提高水碳比的方法除碳。

八、工艺流程

九、主要设备

一段转化炉:

二段转化炉

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

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

第二节固体燃料气化法

一、概述

固体燃料(煤、焦炭或水煤浆)气化:用氧或含氧气化剂对其进行热加工,使碳转变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气化所得的可燃气体称为煤气,进行气化的设备称为煤气发生炉。

二、基本概念

1、煤的固定碳;固体燃料煤除去灰分、挥发分、硫分和水分以外,其余的可燃物质称为固定碳。

2、煤的发热值:指1公斤煤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3、标煤:低位发热值为7000kcal/kg的燃料4.空气煤气:以空气作为气化而生成的煤气其中含有大量的氮(50%以上)及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和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氢气。

5.混合煤气(发生炉煤气):以空气和适量的蒸汽的混合物为气化剂生成的煤气,其发热量比空气煤气为高。在工业上这种煤气一般作燃料用。

6.水煤气:以蒸汽作为气化剂而生成的煤气,其中氢及—氧化碳的含量高在85%以上,而氮含量较低。

7.半水煤气:以蒸汽加适量的空气或富氧空气同时作为气化剂所创得的煤气或适当加有发生炉煤气的水煤气,其含氮量为21—22%。

三、气化对煤质的基本要求

(1)保持高温和南气化剂流速

(2)使燃料层各处间一截而的气流速度和温度分布均匀。这两个条件的获得,除了与炉子结构(如加料、排渣等装置)的完善程度有关外,采用的燃料性质也具有重大影响。

1水分:<5%

2挥发份:<6%

煤中所含挥发分量和煤的碳化程度有关,含量少的可至I一2%,多的可达40%以上。它的含量依下列次序递减:

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焦炭

气化挥发分较高的燃料所制得的煤气中甲烷含量也高。如果制得的煤气作燃料用,则增高甲烷含量能提高煤气热值;但如果制得的煤气作合成氨原料气用.则甲烷为惰性气它不仅增加动力和燃料消耗,而且降低炉子的制气能力。所以在固定层煤气发生炉中,用于制取合成氨原料气的燃料,要求其挥发分以不超过6%为宜。

3灰份:15-20%

灰分中主要组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钙和氧化镁等无机物质。这些物质的含量对灰熔点有决定性影响。

各种煤的灰分含量,低的约为5%,高的可达30%以上。焦炭中的灰分含量随原煤中灰分含量而定。灰分高的燃料,不仅增加运输费用,而且使气化条件变得复杂化。当灰分过高时,在气化过程中由于部分碳表面为灰分所覆盖(特别是块状燃料),减小气化剂与碳表面的接触面积,因而

降低了燃料的反应活性。此地还会位随灰渣排出的碳量增加,使热效率降低。

4硫分:<1 .5g/m3

煤中的硫分在气化过程中,转化为含硫的气体,不仅对金属有腐蚀作用,而且会使催化剂中毒。在合成氨生产系统中,根据流程的特点,对含硫量有一定的要求,并应在气体净化过程中将其脱除。.

5灰熔点:>1250℃

6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

机械强度是指它的抗破碎力。煤的机械强度决定于煤的岩相组成、矿物质的含量、分布及碳此的程度。机械强度很差的燃料.在运输、破碎过程中甚至在进入固定层煤气发生炉后,易于破裂而生成很多不能用于气化的煤屑,这不仅增大原煤的消耗和造气成本,增加处理煤屑的困难,而且还会影响气化过程的正常进行。

燃料的热稳定性是指燃料在受高温后粉碎的程度。不同气化方法,对燃料热稳定性有不同的要求。热稳定性差的燃料,在气化过程中易于碎裂,产生的大量粉尘及微粒,将被气流诺走或堵塞炉膛管这使燃料层阻力增大,过多消耗动力,甚至影响制气产量。

燃料之所以受热后不稳定,主要是由于下述三个原因;

(1)在燃料层准备阶段(即干燥和干馏时),释出水分和有机物的过程中,燃料裂碎。

(2)燃料中的碳酸盐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碳。

(3)燃料受热时,内外温度差大,以及由于夹石等膨胀系数不同而碎裂。

7燃料的成渣性能

燃料的成渣性能是指燃料在气化时是否易于烧结成渣。易于成波的燃料在用于燃烧和气化而受到高温时,容易软化熔融而生成镕渣块,使排灰和气化剂的均匀分布发生困难,以致不得不降温操作,从而导致气体质量和产量下降。一般认为,在灰分中的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和氧化亚铁的含量越多,越易结渣;合氧化铝和二氧化硅越多,则熔点较高不易结渣。

8、粘结性

粘结性是煤在高温下干馏粘结的性能。对炼焦来说,煤具有粘结性是十分需要的;但是对制造煤气来说,不宜采用黏结性的煤。因为在气化过程中煤粒相互粘结后,生成焦拱,破坏燃料层的透气性,妨碍气化剂的均匀分机傻气化操作难以正常进行。

9、燃料粒度 25—100mm

入炉燃料粒度大小和粒度范围,影晌气化时的质交换和热交换条件。

粒度小的燃料,反应表面大,有利于气化反应,但是会使气化剂通过燃料层时的阻力增大,并限制气化剂的最大流速(因为气化剂流速应在带出燃料量的允许范围以内)。粒度范围大,易产生小粒填充大粒间隙的现象,使燃料层阻力增大。同时还会使加料入炉时大粒偏布炉壁,小粒集中中央,产生所谓“偏析”现象,影响气流分布。

一般在制取水煤气或半水煤气的固定层煤气发生炉中所用的燃料采取分级过筛,粒度分为25—100毫米和10一

40毫米两种,可较粒度大小混烧的提高制气能力。发生炉煤气炉中用的燃料可在5—25毫米。四、煤气化的基本原理

C+O2+3.76N2=CO2 +3.76N2

C+H2O=CO+H2

煤气化的工业方法:蓄热法:中小氮肥使用的方法

富氧法:较节约和有发展前途的方法

蓄热法:若能充分利用太阳能最理想化

五、气化炉结构和燃料层的分区

第三节半水煤气的制取

一、固体燃料的气化:碳与氧的反应和碳与蒸汽的反应,这两个反应称为固体燃料的气化反应。

以空气为气化剂的反应:

C+O2=CO ΔΗ0R=-393.770KJ /mol

2C+1/2O2=CO ΔΗ0R=-110.595KJ /mol

C+CO2=2CO ΔΗ0R=170.284KJ /mol

CO+1/2O2=CO2 ΔΗ0R=-283.183KJ /mol 以蒸汽为气化剂的反应:

C+H2O(g)=CO+H2ΔΗ0R=131.39KJ /mol

C+2H2O (g)=CO2+2H2 ΔΗ0R=90.202KJ /mol

CO+H2O=CO2+H2ΔΗ0R=-41.19KJ /mol C+2H2=CH4 ΔΗ0R=-74.9KJ /mol C+CO2=2COC+O2=CO CO+1/2O2=CO2

无论从那一种理论出发,在固定层煤气发生炉中,我们都可以认为在氧化区中存在着大量的二氧比碳与一氧化碳。为了制取煤气必须将二氧化碳还原为一氧化碳,并且就在还原区中进行。所以还原区是煤气发生炉中燃料层的最重要的区域,反应C+CO2=2CO为空气煤气生成过程中的基本反应。该反应基本上决定了所制出气体质量和气化强度。此反应在高温800以上以显著的速度进行;在低温下反应速度不大,几乎等于零。C+CO2=2CO的反应是复杂的多相过程,并且是通过以下四步过程进行的:

第一阶段

第三阶段

三气化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气化反应属于气固相系统的多相反应。整个过程包括物理和化学两个过程,可分成下列各步骤:1.气流中的活性组分向碳的表面扩散(物理过程)。

2.活性组分被碳表面所吸附(物理过程)。

3.生成中间产物(或反应产物)(化学过程)。

4.中间产物分解成反应产物(化学过程)。

5.反应产物脱附(物理过程)。

6.反应产物扩散入气流中(物理过程)。

四制气过程

工作循环:间歇式气化时,自上一次开始送入空气至下一次再送入空气止,称为一个工作循环。1.吹风:吹入空气,提高燃料层温度,回收显热和潜热后吹风气放空。

2.蒸汽一次上吹制气:自下而上送入水恭汽进行气化反应,燃料层上部温度升高,下部降低。3.蒸汽下吹:水蒸汽自上而下进行气化反应,使燃料层温度趋于均衡。

4.二次上吹制气:将炉底部下吹煤气排净,为吹入空气作准备。

5.空气吹净:回收此部分吹风气,作为半水煤气中氮的主要来源。间歇式制气工作循环中各阶段气体的流向如图

五气化效率(一)气化效率

间歇式制造半水煤气的过程中,吹风阶段的效率称为吹风效率,制气阶段的效率称为制气效率,吹风效率与制气效率综合起来称为气化过程的总效率。

1.吹风效率

吹风效率是指积蓄于燃料层中的热量与吹风阶段消耗燃料煤的热值之比。若不考虑煤气发生炉的热损失,积蓄于燃料层中的热虽应等于吹风阶段反应放出的热量与吹风气的烙值之差,因此吹风效率可用下式表示

2.制气效率

制气效率是指制气阶段所产煤气的热值与制气阶段消耗燃料煤的热值、入炉蒸汽的焓值及吹风

时积蓄于燃料层中可以利用的热量三者之和之比,可用下式表示

煤化工工艺学教案

《煤化工工艺学》教案 中文名称:煤化工工艺学 英文名称:Chemical Technology of coal 授课专业:化学工艺 学时:32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煤化工工艺学是煤化工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工行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化工设计基本思想和产品开发能力的专门人才,为毕业生尽快适应就业后工作要求、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而设立的。可供从事煤化工利用专业设计、生产、科研的技术人员及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通过对煤低温干馏、炼焦、炼焦化学产品回收和精制、煤的气化、煤的间接液化、煤的直接液化、煤的碳素制品和煤化工生产的污染和防治等的生产原理、生产方法、工艺计算、操作条件及主要设备等的介绍,使学生具备煤化工工艺学的坚实基础,对煤化学工业的原料选择、工艺路线的选择、典型单元操作及化工工艺的实现等有深刻的理解,具备对工艺过程进行分析、改进、开发新产品等能力,以掌握煤化工工艺的开发思想和思路为重点,增强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和进一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容、各章容及相应学时数 本课程由下列7章组成: 1章绪论1学时 2章煤的低温干馏5学时 3章炼焦8学时 4章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6学时 5章煤的气化6学时 6章煤间接液化4学时 7章煤直接液化2学时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组成为下列容: 1绪论

§1.1 煤炭资源 §1.2 煤化工发展简史 §1.3 煤化工的畴 §1.4 本书简介 了解煤化工工业发展历史、煤化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煤化工发展趋势。 掌握化学加工工业的基本概况、特点,掌握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概况。 重点:煤化工的畴。 引言:煤化学工业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实现煤综合利用的工业,简称煤化工。煤化工包括炼焦化学工业、煤气工业、煤制人造石油工业、煤制化学品工业以及其他煤加工制品工业等。、 煤化工行业发展现状:1.煤炭逐步由燃料为主向燃料和原料并举过渡;2.近些年来,基于煤炭气化的新型煤化工得到了快速发展;3."十一五"期间,在煤炭液化、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等方面的示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煤化工发展趋势。1.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从长远看,钢铁行业受出口疲软、房地产下行影响,库存增加,利润和开工率下降,焦炭和兰炭行业的需求和利润空间受到影响;合成氨\尿素、甲醇等产业产能过剩,因此,传统煤化工行业面临落后产能淘汰、技术升级换代。2.环境保护要求煤化工走清洁生产: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落后技术的淘汰如常压固定床气化技术;水资源消耗的减量化:空冷技术、中水回用;粉尘治理、有机废水处理和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3.能源效率提高:煤炭分级利用:焦油--固体燃料--化工产品;煤炭多联产:电力、热力、化工产品;工程设计的进一步优化;节能技术的应用。4.煤化工对石油化工替代性增强:煤气化的平台技术继续多样化与成熟化;煤化工产品技术多样化如芳烃、乙醇等;已有技术的继续进步:煤焦油的分离、加氢;乙二醇技术成熟;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产业快速发展。 §1.1 煤炭资源 煤是地球上能得到的最丰富的化石燃料。按探明储量世界煤炭资源的储量、密度,北半球高于南半球,特别是高度集中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的中纬度地带,合占世界煤炭资源的96%,按硬煤经济可采储量计,以中国(占11%)、美国(占23.1%)和俄罗斯最为丰富,次为印度、南非、澳大利亚、波兰、乌克兰、德国等9国共占90%。中国1991年末煤炭探明储量为9667亿吨,其中、和分别占27%、21%和16%。

煤化工工艺学 答案

答案 石嘴山联合学院(2014-2015)第一学年期终考试 《煤化工工艺学》考试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煤气、焦油、粗苯、焦炭 2、气体、液体、固体燃料、化学品 3、外热式、内热式 4、传导传热对流传热辐射传热 5、长焰煤 6、裂解反应缩聚反应缩聚反应 7. 分解、缩聚、固化 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计27分) 1、× 2、× 3、√ 4、√ 5、√ 6、√ 7、√ 8、× 9、√ 三、简答题(共计33分) 1、以气、肥煤为基础煤种,适当的配入焦煤,使黏结成分、瘦化成分比例适当,并尽量多配高挥发分弱黏结煤 2、 (1)气体反应物向固体(碳)表面转移或者扩散 (2)气体反应物被吸附在固体(碳)的表面上 (3)被吸附的气体反应物在固体(碳)表面起反应而形成中间配合物 (4)中间配合物的分解或与气相中达到固体(碳)表面的气体分子发生反应(5)反应产物从固体(碳)表面解吸并扩散到气体主体 3、煤炭气化是一个热化学的过程,是指煤在特定的设备内,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使煤中的有机质与气化剂(如蒸汽/空气或氧气等)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将固体煤转化为以CO、H2、CH4等可燃气体为主要成分的生产过程 宁夏第一工业学校(2014-2015)第一学年期终考试 《煤化工工艺学》考试试题(B)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传导传热对流传热辐射传热 2、土法炼焦倒焰式废热式蓄热式 3、隔绝空气1000℃焦炭化学产品煤气 4、炼焦化学工业煤气工业煤制人造石油工业煤制化学品工业 5、非均相反应均相反应 6、裂解反应缩聚反应 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计27分) 1、√ 2、√ 3、× 4、√ 5、× 6、√ 7、√ 8、√ 9、√ 三、简答题(共计33分) 1、以气、肥煤为基础煤种,适当的配入焦煤,使黏结成分、瘦化成分比例适当,并尽量多配高挥发分弱黏结煤 2、

§ 3.2 煤的成焦过程

课题名称:§ 3.2 煤的成焦过程 课题时限:2学时 授课类型:单一课的传授 教学目的:了解焦炉煤料中热流动态,炭化室内成焦特征; 掌握煤成焦的过程,煤的粘结性和半焦收缩对产品焦炭的影响,里 行气和外行气的析出途径的差别。 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 教学内容:1.成焦过程 2.煤的黏结和半焦收缩 3.焦炉煤料中热流动态 4.炭化室内成焦特征 5.气体析出途径 教学重点:煤成焦的过程,煤的粘结性和半焦收缩对产品焦炭的影响,里行气和外行气的区别 教学难点:煤成焦的过程,煤的粘结性对产品焦炭的影响,里行气和外行气的区别 教学资源:媒体素材、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计划、备课、上课(1、激趣导入;2、新授;3、小结)、作业处置、 参考资料:《煤化工基础》李玉林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北京 《煤化工工艺学》陈启文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北京 《煤化学产品工艺学》肖瑞华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6北京 思考题:简述煤的成焦过程? 作业题:什么是里行气和外行气? 小结:1.成焦过程

干燥预热阶段、胶质体形成阶段、半焦形成阶段和焦炭形成阶段2.煤的黏结和半焦收缩 粘结性和结焦性的关系,如何提高粘结性,半焦收缩对焦炭的影响 3.焦炉煤料中热流动态 4.炭化室内成焦特征 成焦阶段原料的变化、裂纹、半焦收缩和焦缝 5.气体析出途径 里行气和外行气 教学内容详细资料如下:

§ 3.2 煤的成焦过程 1.成焦过程 2.煤的黏结和半焦收缩 ⑴.粘结性: ①粘结性: 干馏时黏结本身与惰性物的能力,指炼焦时形成熔融焦炭的能力(经过胶 质体生成块状半焦的能力)。 ~120℃ 煤的水分脱出 200℃ 释放空隙中的气体(CH 4、CO 2、CO 、N 2) 350℃ 煤热解、软化膨胀形成胶质体、 480℃ 胶质体分解、收缩、固化形成半焦 650℃ 半焦分解、开始向焦炭转化 950℃焦炭成熟 <350℃:煤干燥预热阶段 350~480℃:胶质体形成阶段 480 ~ 650℃:半焦形成阶段 650 ~ 950℃:焦炭形成阶段

应用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070302 专业名称:应用化学(Applied Chemistry)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化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及化工、医药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开发、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公共基础理论课和人文知识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应用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有综合运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能力。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2.掌握数学、物理、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与化工的发展动态、应用前景和行业需求; 4.了解关于化工相关产业、知识产权、安全与环境等方面的政策与法规; 5.具有较强的学习、交流、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适用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6.具有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四、学制与授予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 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六、专业核心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结构化学、高等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天然产物化学、精细化工工艺学、精细化学品分离与分析。 七、主要专业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精细化工实验、化工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煤化工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煤化工) (专业代码:0811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国家化学工业及其相关领域经济建设需要和国际人才市场需求,以面向煤化学工业为特色,具备扎实的化工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国际视野和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要求 本专业以煤化工为特色,主要学习化学工程学与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从事化工生产控制与管理、化工产品研究与开发、化工装置设计与放大等方面工作的工作。 毕业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 3.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4.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了解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0.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学位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位课程:高等数学、基础外语、大学物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化工传递过程基础、化工过程控制、煤化学、煤化工工艺

有机化学说课

《有机化学》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是采矿系教师刘海霞。我为大家说《有机化学》这门课,以下我分别从八个方面对这门课进行阐述:一、课程设置;二、教学团队;三、课程目标;四、课程内容;五、教学方法和手段;六、教学过程;七、教材;八、课程建设目标。 一、课程设置 《有机化学》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和生产实际密切结合的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的先修课是无机化学,这门课要为学生学习煤化学专业基础课和化工工艺学、煤化工工艺学等专业课,以及从事化工生产和管理工作建立比较牢固的有机化学基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这个团队有4个人组成,其中3人具有硕士学位,一人具有学士学位。教师结构合理,团队年轻有活力。 三、课程目标 素质目标 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的”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化学反应的整体轮廓,一定的分析与推理能力,为学习有关后继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知识目标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性质、反应的基本规律、重要的有机反应和有机化学研究方法。理解本课程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烯烃顺反异构命名中的次序规则;

σ键、П键的成键特点及特性,不对称烯烃的加成规律等。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 1.有机化学课程重点:有机化学概述、有机化合物、立体异构三大模块。 2.难点: 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机理 烯烃顺反异构体的Z/E命名法、共轭二烯烃的双烯合成 芳香烃定位规律的理论解释等 3.解决难点的办法: 教学中要根据有机化学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如利用课件,利用实验讨论交流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多角度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由认知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模块组成。

(完整word版)煤化工工艺学.docx

煤化工工艺学 第一章绪论 1.化学工业;( 1)石油化工( 2)氯碱化工( 3)煤化工( 4)天然气化工( 5)精细化工 2. 煤化学工业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实现煤综合利用的工业,简称煤化工;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 3. 煤化工包括;(1)炼焦化学工业{ 煤的中高低温干馏 工业( 4)煤制化学品工业(5)煤加工制品工业 } ( 2)煤气工业(3)煤制人造石油 4.中国能源现状,多煤,贫油,少气 5.煤的种类,根据煤化作用可以分为,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 6.从煤加工过程区分,煤化工包括煤的干馏,气化,液化和合成化学品等 7.煤化工分类及产品示意图 第二章煤的低温干馏 1.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分解成煤气,焦油,粗苯和焦炭的过程,称为煤干馏(炼焦,焦化) 2.按加热温度的不同分类( 1)低温干馏 {500 ℃ - 600℃} ( 2)高温干馏 {900 ℃ - 1100℃} ( 3)中温干馏 {700- 900℃} 3.低温干馏的特点( 1)仅是加热过程( 2)常压操作( 3)不用加氢,不用氧气 4. 煤的性质,物理性质;孔隙率,粒度,机械强度。化学性质;水分;灰分余物 } ;挥发分 { 煤在隔绝空气加热后溢出的物质,(煤气,煤焦油)(1000- 1700℃),反应性 { 完全燃烧后的 } 固定碳( FC)灰熔点 5.煤低温干馏产物的产率和组成取决于原料煤性质,干馏炉结构和加热条件 6.焦油产率( 6% -25 %)半焦产率( 50%-70 %)煤气产率( 80-200 ) 7.半焦的用途( 1)民用和动力用煤( 2)炼铁( 3)生产冶金型焦 8.低温干馏煤焦油是黑褐色液体,主要成分;轻酚萘洗蒽沥 9.低温煤焦油用途( 1)制取液体燃料( 2)提取酚 { 制药,塑料,合成纤维 } ( 3)生产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一、专业介绍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设立于2010年,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本专业早在2007年就设立了能源化学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又新增本科专业,形成了完整的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育人体系。主要研究方向:煤化工、天然气、石油化工、能源清洁转化、新能源利用与化学转化环境化工。办学目标以“煤和油”为特色,培养适应国内大型国有企业主导的能源市场发展需要的、具有从事能源化工领域的科研、生产、设计、技术和管理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拥有一支精练的高素质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其中,教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8人,2人具有海外学习与工作的经历,学科背景涉及化学工程、能源化工和化学工艺等。所依托的部门具有强大的科研和教学资源,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支持的学科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依托的研究机构有陕北能源先进化工利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洁净煤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学生的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及科技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培养目标和思路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培养掌握化石能源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高效洁净化工转化利用过程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利用现代化工科学与技术,在现代煤化工、天然气、石油化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环保和节能减排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新产品研制、新技术开发、装置设计及生产过程控制、生产技术管理、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三、课程模块设置与学分学时分配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课程模块设置结构图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学时学分结构表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各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 四、修业年限、学分要求与授予学位 学制:4年 修业年限:4年; 毕业学分要求:修满170.5学分。其中:通识通修课程78.5学分、学科专业课程52学分、开放选修课程18学分、集中实践模块22学分。 授予学位类别:工学学士 五、指导性教学计划(见附表)

《化工工艺学》课程教案

2014 学年第 2 学期 函授 13化学工程(专升本)专业《化工工艺学》课程教案 4课时/次共10次 40课时 教师: 教研室:

§1 第一章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备 教学目的:掌握优质固体燃料气化、气态烃蒸汽转化、重油部分氧化等不同原料制气过程的基本原理;原料和工艺路线;主要设备和工艺条件的选择;消耗定额的计算和催化剂的使用条件。 教学重点:优质固体燃料气化、气态烃蒸汽转化、重油部分氧化等不同原料制气过程。教学难点:消耗定额的计算和催化剂的使用条件。 新课内容: 第一节固体燃料气化法 一、概述 固体燃料(煤、焦炭或水煤浆)气化:用氧或含氧气化剂对其进行热加工,使碳转变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气化所得的可燃气体称为煤气,进行气化的设备称为煤气发生炉。 二、基本概念 1、煤的固定碳;固体燃料煤除去灰分、挥发分、硫分和水分以外,其余的可燃物质称为固定碳。 2、煤的发热值:指1公斤煤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3、标煤:低位发热值为7000kcal/kg的燃料4.空气煤气:以空气作为气化而生成的煤气其中含有大量的氮(50%以上)及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和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氢气。 5.混合煤气(发生炉煤气):以空气和适量的蒸汽的混合物为气化剂生成的煤气,其发热量比空气煤气为高。在工业上这种煤气一般作燃料用。 6.水煤气:以蒸汽作为气化剂而生成的煤气,其中氢及—氧化碳的含量高在85%以上,而氮含量较低。 7.半水煤气:以蒸汽加适量的空气或富氧空气同时作为气化剂所创得的煤气或适当加有发生炉煤气的水煤气,其含氮量为21—22%。 三、气化对煤质的基本要求 (1)保持高温和南气化剂流速 (2)使燃料层各处间一截而的气流速度和温度分布均匀。这两个条件的获得,除了与炉子结构(如加料、排渣等装置)的完善程度有关外,采用的燃料性质也具有重大影响。 1水分:<5% 2挥发份:<6% 煤中所含挥发分量和煤的碳化程度有关,含量少的可至I一2%,多的可达40%以上。它的含量依下列次序递减: 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焦炭 3灰份:15-20% 灰分中主要组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钙和氧化镁等无机物质。这些物质的含量对灰熔点有决定性影响。 4硫分:<1.5g/m3 煤中的硫分在气化过程中,转化为含硫的气体,不仅对金属有腐蚀作用,而且会使催化剂中毒。在合成氨生产系统中,根据流程的特点,对含硫量有一定的要求,并应在气体净化过程中将其脱除。 5灰熔点:>1250℃ 6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

化工工艺学

简答 1.按一般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和作用划分,化工工艺流程可概括为哪几个过程? 1)生产准备过程—原料工序;2)催化剂准备过程—催化剂工序;3)反应过程—反应工序4)分离过程—分离工序;5)回收过程—回收工序;6)后加工过程—后处理工序。2.在化工生产中评价和组织工艺流程应遵循哪些原则? 1)物料及能量的充分利用;2)工艺流程的连续化、自动化;3)对易燃易爆因素采取安全措施;4)合理的单元操作设备布置。 3.催化剂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催化剂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a.催化剂是参与了反应的,但在反应终了时,催化剂本身未发生化学性质和数量的变化b.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不能改变平衡; c.催化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特定的催化剂只能催化特定的反应。 指标:a.具有良好的活性,特别是在低温下的活性; b.对反应过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尽量减少或不发生不需要的副反应; c.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抗毒性; d.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 e.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能够经受开停车和检修时的物料的冲击; f.制造催化剂所需要的原料价格便宜,并容易获得。 4.简述油田开发及石油开采过程的三个阶段: 一次采油是指利用油藏天然能量进行开采的过程:二次采油是指向油层补充流体以保持地层能量的采油方法:三次采油是指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改变油藏岩石及流体的性质,提高水驱后油藏采收率的方法。 5.合成气的生产方法有哪几种? a.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气[间歇法和连续法];b.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气[转化法和部分氧化法](成本最低);c.以重油或渣油为原料生产合成气[部分氧化法]。 6.试述烃类裂解的目的和所用的原料: 目的:生产低级烯烃(乙烯,丙烯,丁烯)等产品。 原料:1)气态烃:如天然气,炼厂气;2)液态烃:轻油,柴油,原油,重油; 按密度分为轻质烃(乙烷,丙烷,丁烷,液态石油气)和重质烃(石油脑,煤油,柴油,重油) 7.为什么要进行裂解气的分离?工业上主要方法: 裂解气是组成复杂的气体混合物,其中,既有目的产物乙烯,丙烯,也有副产物丁二烯,饱和烃类,还有CO2,CO,炔烃,H2O和含硫化合物等杂质,为获取纯度单一的烯烃及其他馏分,必须对裂解气进行分离和提纯。 工业上,主要采用:①深冷分离法;②油吸收精馏分离法。 8.用水蒸气做稀释剂的原因: a.易于裂解气的分离; b.稳定温度,防止过热; c.抑制腐蚀; d.脱除结碳,防止结焦。 9.为什么说碳二系产品的生产构成了石油化工的基础?简述生产乙烯的原料有哪些? 碳二系产品中最简单的烃类化合物是乙烷、乙炔和乙烯。乙烷的键具有饱和性,其反应活性较低,工业上主要用途是用于生产卤代烷,且可作为裂解生产乙烯的好原料;乙炔具有不饱和键,是化学反应极高的一种烃,许多有机工业产品都可以由乙炔及其衍生物合成制得,故乙炔被称为“有机合成之母”,在天然气或煤炭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乙炔的发展比较大;乙烯是最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原料,其反应活性高、成本低、纯度高且易于加工利用,乙烯

煤化工专业教学计划

《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专科)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牢固掌握煤化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体魄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化工生产、服务和技术管理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煤化工及其相关行业,从事煤化工技术专业的生产和服务工作,也可从事煤化工技术专业的基层技术管理工作。 二、基本培养规格与要求 1、政治思想素质要求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熟悉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思想政治素养和质量意识。具有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突破陈规、大胆进取的创新意识。 2、知识要求 (1)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高等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基础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2) 掌握化学和化工的基础知识; (3) 掌握化学和化工实验的基本技能,炼焦化学、炼焦化学产品回收与加工、煤焦油的分离与 精制等专业知识,熟悉煤化工产品生产工业的基本知识。 (4) 掌握化工生产原理及相关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化工厂常见机电、仪表的基本知识;掌握 化工制图的基本知识; (5) 掌握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 3、能力要求 (1)基本技能要求 ①自律、自我管理能力;②逻辑思维、分析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能力; ③团结协作能力;④计算机应用能力;⑤英语应用能力;⑥发展与创新能力。 (2)专业技能要求 ①娴熟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 ②化工生产操作的基本技能; ③生产技术、设备运行及设计基本技能。 (3)专业核心能力要求 ①从事煤化工生产、生产管理、技术上指导生产的能力; ②使用和简单的维护、保养生产设备、仪器的能力; ③一定的化工工艺设计能力; ④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一定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基本意识; 4、身体素质要求 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的与培养目标 培养目的: 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知识,具备从事化工生产控制与管理、化工产品和过程研究与开发、化工装置设计与放大等能力,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在化学工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产品研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产品营销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 LO1)具有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化工专业知识解决复杂的化工领域工程问题的能力。 LO2) 具有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的化工领域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结论的能力。 LO3)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化工领域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化工系统、化工单元(部件)或化工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LO4)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化工领域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LO5) 能够针对复杂化工领域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LO6) 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化工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LO7)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化工领域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煤化工工艺1

填空40分、简答25分、计算35分 煤化工工艺学复习资料 1.煤化学工业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实现煤综合利用的工业,简称煤化工。煤化工包括炼焦化学工业、煤气工 业、煤制人造石油工业、煤制化学品工业以及其他煤加工制品工业等。 2.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受热分解生成煤气、焦油、粗苯和焦炭的过程,称为媒干馏。500——600为低温干馏、 700——900为中温干馏、900——1100为高温干馏。 3.煤低温干馏产物的产率和组成取决于原料煤性质、干馏炉结构和加热条件。低温干馏产品有焦油、半焦、煤气。 4.干馏产品的影响因素:低温干馏产品的产率和性质与原料煤性质、加热条件、加热速度、加热终温以及压力有关。 干馏炉的形式、加热方法和挥发物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对产品的产率和性质也有重要的影响。 5.由于加煤和煤料移动方向不同,低温干馏炉分成立式炉、水平炉、斜炉、和转炉等。气流内热式炉:沸腾床干馏 炉、鲁奇三段炉(干燥段、干馏段、焦炭冷却段)。气流外热式炉:考伯斯立式炉。 6.低温干馏炉的发展:气流内热式→外热式→固体载体内热式 7.内热式干馏炉的优点:热效率高、加热均匀、设备简单;气体内热式炉的缺点有:煤料需要有块状、气体 载热体稀释了干馏气态产物是容积增大、不适合处理黏结性较高的煤。 8.气体内热式:热效率高煤气差块状煤 外热式:热效率低煤气好粘结性煤 固体内热式:热效率高煤气好粉煤 9.对比外热式和气流内热式干馏方法,本书把固体热载体法简称之为新法干馏。 10.煤在焦炉内隔绝空气加热到1000度左右,可获的焦炭、化学产品和煤气。此过程称为高温干馏或高温炼焦,一 般简称炼焦。 11.成焦过程可分为煤的干燥预热阶段(<350度)、胶质体形成阶段(350—480度)、半焦形成阶段(480—650度)、 和焦炭形成阶段(650—950度)。 12.控制煤料粒度,增加煤的堆密度,均能提高煤的膨胀压力,因而可以提高弱黏结性煤的结焦性。 13.当配煤水分在8%左右时,每增减1%水分,结焦时间变动20min左右。 14.水分对结焦时间及耗热的影响:水分量大结焦时间长耗热量大。 15.焦炉主要是由炭化室、蓄热室和燃烧室三个部分构成,此外附有加煤车、推焦车、导焦车、和熄焦车等焦炉机械。 16.炼焦新技术有:改进炼焦备煤(原料成本、产品质量)、捣固煤炼焦(改变堆密度)、成型煤炼焦(改变堆密度)、 选择破碎(改变堆密度)、煤干燥预热和调湿(降低热耗)、干法熄焦等(回收利用热量)。 17.湿煤水分为10%左右时,每波动1%,炼焦耗热量增减约50——60KJ。 18.影响炼焦耗热量的因素:1.水分越大耗热量越高。2.焦饼中心温度越高,焦炭从炭化室带走的热量也越大。3.提 高炉顶空间温度,化学产品和煤气带出热量增加,也使炼焦耗热量增加。4.火道温度高,炉表散热大,废气温度高,带出废热多,炼焦耗热量也增加。5.空气过剩系数大,多生成废气,也带走热量。6.使用低热值煤气,废气带走热量大。 19.炼焦耗热量包括三部分:其一是煤料在炭化室内炼焦所需的热量,即所谓的炼焦热;其二炉体散热;其三废气带 走的热量。 20.焦炉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式(烟囱的高度计算)。。。。。。。。。。。。。大题P65——70 21.煤热解生成的粗煤气由煤气、焦油、粗苯和水构成。 22.化学产品回收车间分为几个工段:1.鼓冷工段2.脱氨工段3.粗苯工段 23.焦油氨水分离原因:1.氨水循环回到集气管进行喷洒冷却,它应不含有焦油和固体颗粒物,否则堵塞喷嘴使喷洒困 难.2.焦油需要精制加工,其中如果含有少量水将增大耗热量和冷却水用量.3.焦油中含有固体颗粒,是焦油灰分的主要来源,而焦油高沸点馏分即沥青的质量主要由灰分含量来评价。 24.回收氨的三种工艺:1.饱和器法生产硫酸铵2.无饱和器法生产硫酸铵3.磷酸铵吸收法生产液氨。. 25.饱和器工艺的几个重要设备:饱和器、结晶槽、沸腾干燥器、除酸器。 26.粗苯工段的三个过程:1.冷却(终冷塔)2.吸收(洗苯塔)3.脱苯(脱苯塔)。 27.奈用来制取邻苯二甲酸酐、工程塑料、燃料、油漆、农药、炸药等;酚及其同系物可用于生产合成纤维、工程塑 料、农药、医药、染料中间体及炸药等;沥青可用于制造屋顶涂料、防潮层和筑路、电炉电极等。 28.气化炉内由下到上分层:灰渣层、氧化层、还原层、干馏层、干燥层。 29.气化炉的三个部分:1.炉体2.加料装置3.排渣装置

化工工艺仿真实训 教学大纲

《化工工艺仿真实训》教学大纲 (适用于招收高中、三校毕业生三年制应用化工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化工工艺仿真实训是化工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是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专业知识之后必修专业技术课。一般安排教学时数为3周。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化工工艺仿真实训的重要性,通过仿真训练巩固所学化工理论知识,并能运用有关知识来指导实际操作,具有单元操作的基本技能,积累化工操作经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 (1)了解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 (2)了解化工单元仿真系统基本知识; (3)了解各类单元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4)要求学生掌握各单元的工艺流程,反应原理,工艺参数制定、调节方法及控制方案制定,及设备工作原理等理论知识。 (5)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单元的冷态开车,正常工况的维护,正常停车操作及典型事故的判断处理,从而学到基本的化工过程操作技能。 (6)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就业后,很快适应化工系统的操作。 三、化工工艺仿真实训内容 实训项目一CO2压缩机仿真操作 1、离心压缩机的结构特点及应用、工作原理。 2、离心压缩机的操作要点。 3、CO2压缩机仿真实训工艺流程、工艺原理、使用设备。 4、冷态开车操作. 5、正常停车操作。 6、事故判断及处理: (1)压缩机辅助油泵自动启动 (2)压缩机振动大 (3)四段出口压力偏低,CO2打气量偏少

(4)压缩机因喘振发生联锁跳车 (5)压缩机三段冷却器出口温度过低 (6)控制油压偏低 (7)停车试验 (8)压缩机辅助油泵自动启动试验 (9)低油压连锁试验 (10)正常工况随机事故 实训项目二脱丁烷精馏塔仿真操作 1、精馏塔的结构特点及应用、工作原理。 2、精馏塔的操作要点。 3、脱丁烷精馏塔仿真实训工艺流程、工艺原理、使用设备。 4、冷态开车操作正常停车操作。 5、事故判断及处理: (1)加热蒸汽压力过高 (2)加热蒸汽压力过低 (3)冷凝水中断 (4)停电 (5)回流泵GA-412A泵坏 (6)回流控制阀FC104阀卡 (7)停蒸汽 (8)塔釜除了调节阀卡住 (9)再沸器严重结构 (10)仪表风停 (11)出料压力突然增大 (12)再沸器积水 (13)回流罐液位超高 (14)塔釜轻组分含量偏高 (15)原料液出料调节阀卡 (16)正常工况随机事故 项目三催化加氢脱除乙烯中的乙炔固定床仿真操作

煤化工工艺学 第四章 2

第四章 炼焦化学品的精制与回收 (培训讲义2013年4月 鲁绍廷) 4.4 粗苯回收 一、粗苯定义 脱氨后的焦炉煤气含有苯系化合物,其中以苯的含量为主,称之为粗苯。 一般粗苯产率是炼焦煤的0.9%-1.1%;在炼焦煤气中含粗苯30- 40g/m3。粗苯的组成:苯(55%-75%)、甲苯(11%-22%)、二甲苯(含乙基苯)(2.5%-6%)、不饱和化合物7%-12%、硫化物0.3%-1.8%等。 例题1:关于粗苯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粗苯是单质 B.常温下粗苯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粗苯不溶于水,比水轻 D.粗苯中以甲苯的含量为主; 二、粗苯回收方法 (1)洗油吸收法;焦油洗油或者石油洗油作为吸收剂,吸收煤气中粗苯。 (2)吸附法:用活性炭或者硅胶固体吸附剂,吸附后用蒸汽蒸馏出粗苯。 (3)加压冷冻法:煤气加压8atm,冷冻-45℃使粗苯冷冻成固体而从煤气中分离 例题2:当前,我国广泛应用那种方法回收煤气中的粗苯 A A.洗油吸收法 B.吸附法 C.加压冷冻法 D.蒸馏法 粗苯回收原理: 吸收( 20-30℃ ) 洗油(贫油)+粗苯 富苯洗油(富油) 解吸(250-350℃) 三、粗苯回收工段构成:煤气最终冷却和除萘;粗苯吸收;吸收油脱出粗苯。 四、煤气终冷和除萘工艺:煤气终冷和机械除萘工艺;最终冷却和油洗萘工艺;最终冷却和焦油洗萘工艺。 工艺名称冷却水用除萘方法工艺特点 煤气终冷和机械除萘工艺冷却煤气,并冲 萘 终冷水机械化萘沉淀沉萘槽庞大笨重、除萘不净 最终冷却和油洗萘工艺冷却煤气富油吸收煤气中萘 两塔分立;煤气中含萘仍较高;终冷水中含 浮油,循环水用量少,利于环保 最终冷却和焦油洗萘工艺冷却煤气,并冲 萘 焦油吸收终冷水中的萘 两塔一体;除萘效果好;用水量大,不利 于环保 例题3、最终冷却和油洗萘工艺过程中采用的除萘方法是 B A.机械化萘沉淀;B.富油吸收煤气中萘;C. 焦油吸收终冷水中的

《化工工艺学》教学大纲

《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80632048 课程英文名称:Chemical Technology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为安全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为学生打下工艺学基础。以典型基本无机化工和基本有机化工产品为主导,阐述化学反应原理、评价工艺流程、筛选工艺条件、进行工艺计算、加强基础理论、提高技能技巧、培养工程观点和分析解决化工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化学工业的特点、原料资源和主要产品;理解化学工艺的共性知识中化工过程的主要效率指标,催化剂的性能及使用; 2.掌握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3.理解各种反应过程的反应规律、机理;掌握原料路线的选择,工艺流程的设计,最适宜的操作条件,生产过程所需的各种机械设备的规格、结构和材质,产品的质量控制等内容; 4.不仅要从理论上探讨每个工艺过程的可能性和条件,而且还要找出用最低的能耗和物耗生产出最好的产品的工艺方案。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典型化学工业过程的工艺原理、影响因素、确定工艺条件的依据、反应设备的结构特点和安全操作、流程组织等。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工艺路线、流程的技术经济指标、能量回收利用、副产品的回收与利用及废物处理等。学会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具体分析各类有代表性的化工产品生产中涉及的主要参数对反应的影响,工业催化剂的特点、反应设备的选型等,确定较优的工艺条件 3.基本技能:掌握生产工艺的安全措施,掌握正确选择和确定工艺路线及其流程的原则,为其将来从事化工过程开发、设计、建设和科学管理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等。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对重点、难点章节可安排习题课,例题的选择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2.作业题内容必须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设计计算方面的内容,作业要能起到巩固理

四川大学《化学工艺学》教学大纲

四川大学《化学工艺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化学工艺学,Chemical Process Technology 学时:34学时 学分:2学分 适用专业:适用于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材料工程、冶金工程、食品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工程、轻工专业 开课单位:化工学院化学工艺教研室 二、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对于短学时可作为选修专业基础课;适用年级为四年级。 任务和目的: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设置“化学工艺学”必修课,是根据“夯实基础拓宽专业”的精神,其任务是使学生在具有化学反应,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等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掌握化工工艺的分析和流程组织的一般规律,认识化学加工工业的共性特征, 培养综合应用相关基础科学知识, 处理化学工业实际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有效地组织工艺流程的方法, 科学地确定系统操作条件,以实现工艺系统高效平稳运转, 达到较优的技术经济目标。同时能够了解学科发展趋势,增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可选修其它更有专门特色的课程,如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磷化工、材料化工等。 三、教学基本要求 教材以化工流程中物相的转化与分离特点为主线, 实际上是以物料的加工特点为主线,并考虑了用化学工程学的观点对特点的概括,总体上将涵盖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精细化工、环境化工等专业方向上的内容,同时重视基础理论和新技术的发展。因此在教学安排上,除了绪论和第一章外,每一章首先介绍这一类处理过程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特点;其次分别举例介绍核心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关键问题,以确定主要的工艺条件以及关键设备,讨论围绕这一核心过程所必需的其它反应和分离过程。并适当对过程的能耗与经济性进行分析与评估。 本课程在教学的处理上应突出对工艺过程总体的掌握, 同时对主要局部进行分析, 再联系全局进行综合优化,这种方式较为乎合学生的一般思维习惯,能够从全局到局部过程形成较为清晰的概念。同时可以大为精简课程内容,使在较少的学时内,即可获得化学工艺学的基本技术概貌,从而取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钥匙。 对于短学时课程,可根据专业需要进行取舍。 四、各章教学内容、要求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化学工业的资源(4学时)介绍化学工业在21世纪的发展和化工资源,第三章液固相过程(6学时)介绍一般化学矿的初加式方法、磷矿酸解、在相图上分析和确定反应和分离液固相体系的方法,第四章液相过程(5学时)包含增塑剂的生产、氯乙烯悬浮聚合、离子膜烧碱和稀土液相萃取等过程,第五章气固相过程(4学时)包含了煤的气化和合成氨气固催化过程,第六章气液两相过程(4学时)包含石油加工、甲醇羰基化和气液磺化等过程,第七章气液固三相过程(6学时)包含磷铵、烟气脱硫、赖氨酸的多相微生物合成和超重力三相滴流床生产纳米碳酸钙生产过程,第八章固相过程(3学时)包含钛酸钡陶瓷粉体的高温烧结与黄磷生产方面的内容。各章要求按总体课程要求进行。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刘代俊、蒋文伟、张昭主编,化学过程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预定2005年三月出版 参考书: (1) 陈伍平, 无机化工工艺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 (2) 吴指南,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 (3) 郭树才, 煤化工工艺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 (4) 黄仲九等,化学工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六、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平时练习和专题讨论)占30%,期末笔试占70%。

煤化工工艺学复习题

1. 煤化工、干馏、、炼焦最终温度、集合温度、推焦串序、 2. 里行气和外行气 3. 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符号,国家标准。焦炭的裂纹和微裂纹分别影响焦炭的哪些性质。 4. 炭化室内结焦过程特点,焦炭成熟的标志,冶金焦的作用。炼焦的产品。 5.焦炉炉体结构及各部位作用,加热水平,设置目的。66—Ⅲ、58—Ⅱ及JN60-87型焦炉 的结构特点。焦炉护炉设备、荒煤气导出设备各包括哪些,分别起的作用。 6. 焦炉常用耐火材料种类,分别适合在焦炉使用的部位。 7. 焦炉物料平衡和热平衡的意义。炼焦耗热量,由几部分组成。 8. 在整个结焦时间内,炭化室各部位的压力应稍大于燃烧系统的压力的原因。 9. 囱的作用,烟囱根部的吸力如何产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10. 焦炉加煤和出焦的基本要求。推焦串序的编制原则。推焦计划系数K1、推焦执行系数 K2、推焦总系数K3含义 11. 与湿法熄焦相比干法熄焦的优点(干熄焦意义)。 12. 对焦炉建立加热制度的目的,温度制度主要包括的指标。焦炉压力制度的制定依据。 13. 高低温焦油的组成的差别。 14. 炼焦煤气冷却的意义和步骤。集气管中用氨水而不用冷水喷洒的原因。 15. 煤气冷却的流程包括。 16.鼓风机的位置选择原则。 17. 粗轻吡啶回收原理。无水氨的生产原理。 18.富油脱苯方法分类。 19. 低温甲醇洗脱除酸性气体的原理。 20.活性污泥法处理焦化废水的原理。活性污泥法中BOD5和SVI各表示何含义?SVI值规 定及原因。

1.分析焦炭中硫含量与煤中硫含量的关系,焦炭中灰分含量与煤中灰分含量的关系。 2.分析当洗油洗苯达到吸收平衡时,推导煤气中苯族烃的含量a(g/Nm3)与洗油中苯族 烃的重量百分比c的关系。 3.分析推导焦炉适用上升(或下降)气流公式。 4.分析焦炉用贫煤气加热时,上升气流时煤气蓄热室和空气蓄热室顶部吸力的相互关系。 5. 焦炉适用气流公式的应用(集气管压力的计算)。 6. 剩余氨水的计算。 7. 饱和器物料平衡计算硫酸的消耗量和硫铵的产量。 8. 一次气化温度的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