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章

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章
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章

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

1.目的

对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进货检验。

3. 定义:无

4. 职责

4.1仓库部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4.2质量工程部检验员根据本规程负责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并对质量问题进行仲裁。

5. 工作内容

5.1原材料的分类

根据原材料对最终产品影响重要程度,将其分为关键项、重要项和一般项:

关键项:即保证安全项,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重要项:即重要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对产品实现有重要影响的物资。

一般项:即一般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非关键部位的批量物资,它

一般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5.2进货检验判定标准

进货检验判定依据:《原材料进货检验规程》、产品图纸、技术标准等。

批次允收准则:进料检验必须以“0”缺陷为允收准则;其中关键项、重要项合格率100%,一般项不低于92%。

5.3检验工作程序

供方供货——〉采购员送达《送货单》——〉检验员对待检物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检验结果——〉交质量部长判定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

供方首次供货:

供方必须将样件、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复印件等交由采购部门,质量负责人依据图纸等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交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填写《进货检验记录》,公司试用必须有相关人员认可。

非首次供货:

供方须待质检报告、理化实验报告单、合格证、采购员开具的《进货检验记录》,检验员确认后进行检验,检验后检验员将检验数据和相关资料交质量负责人批准,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5.4检验工作要求

5.4.1、采购人员必须按照月采购计划和交货进度,填写器件名称、交检批数量、制造单位等内容;

5.4.2、检验员严格按《检验规程》、产品图纸和工艺技术问题通知等要求,进行检查并如实填写检测数据;

5.4.3、检查结果报质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依据产品图纸、工艺要求、加工及装配等要求,判定物料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或退货并通知办理相关手续,不得填写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签字。5.4.4、仓库必须确认《进货检验记录》上的负责人签字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5.5质量问题的处理

检验员或质量负责人在接到质量信息后,立即赶到生产现场,按《不合格品处理单》进行处理,检验员认真填写相关信息报质量负责人5.6进货检验规定

5.6.1进货检验抽样方式:

检验样本须由检验人员在送检样本中随意抽取,不得由供方人员自行选样。

5.6.2外观检查

检验样本检查按比例进行抽检。

5.6.3原材料检验标识验证

采购部门收集供方产品合格证书等文件并存档,形成供方档案。检验人员必须对原材料的合格标识进行核实,发现标识有问题及时通知质量负责人,并传递信息到采购部门核实标识情况,由采购部门确认方可进行验收,否则不必进行检验,直接退货,并按不合格品登记数量。

5.6.4外观检查

当批量在500件以下时,按5%的比例抽检,不低于5件;当批量在1500件以下时,按2-3%的比例抽检,不低于10件;当批量在1500件以上时,按1-2%的比例抽检,不低于15件。

5.6.5性能检验和试验

抽检项目应符合产品图纸、技术标准和《检验规程》等的要求。

6 检验及试验记录

原材料的检验和试验要作记录;所有的进货检验和试验过程应建立检验台帐。

7 检验试验状态标识

7.1对于合格件,在包装箱或工件上贴上合格证。

7.2对于不合件而又不能及时退回的在包装箱或工件用红色标示,并及时隔离或按有关规定就地销毁。

7.3对于来不及检查件在包装箱或工件上挂上待检标志并定置存放。

8 紧急放行的控制

若需紧急放行时,须有质量负责人或公司副总签字。

9其他检验规定

对于本厂无法检测的项目,可以委托指定供方到第三方检测机构做检验,检验认同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报告。

10入库

检验合格后,由检验人员做出标识,通知库管员进行验收入库。

托盘检验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规程

原材料进货检验规程 参照引用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制定了本公司的检验规程。 一、门窗原材料的分类: 根据原辅材料在产品中对质量的影响,将材料分为三类: A类:对产品质量起关键作用的材料。 B类:对产品质量起重要作用的材料。 C类:对产品质量起辅助作用的材料。 项目 类别 A类B类C类 材料名称铝合金型材 塑钢型材 中空玻璃 浮法玻璃 密封胶 增强型钢 执手铰链插销 撑挡滑撑拉手 窗锁滑轮密封胶条 密封毛条粘结剂组 角胶 自攻螺丝 拉铆钉固定片 射钉射弹 膨胀螺栓 包装带发泡剂 清洗剂 二、关键材料检验规程: 型材、辅助材料以及五金配件的抽样检验,按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要求进行。按GB/T2828.1-2003标准采用一般检验水平Ⅰ,正常检验,可接受质量水平AQL6.5。特殊注明的除外。 表1 表中Ac、Re以不合格品件数计。单位:件 批量范围N 样本大小n 接收数Ac 拒收数Re 2~8 2 0 1 9~15 2 0 1 16~25 3 0 1 26~50 5 0 1 51~90 5 0 1 91~150 8 1 2 151~280 13 2 3 281~500 20 3 4 501~1200 32 5 6 1201~3200 50 7 8 3201~10000 80 10 11 10001~35000 125 14 15 1、铝合金建筑型材检验规程: 铝合金型材进厂后,必须对购进型材进行检验,首先检查型材生产厂家的资质证明,包括型材生产许可证、备案证明、质量保证书、合格证。其次是依据GB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和GB8013《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检查型材的性能指标,包括合金成分、力学性能、壁厚、尺寸偏差、外观质量、膜厚和封孔质量。 ①型材生产许可证、备案证明、质量保证书、检验报告和合格证。 型材生产许可证、备案证明是国家对具备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的型材生产厂家发放的准许生产铝合金型材的凭证,质量保证书和合格证是型材生产厂家对产品质量的承诺,也是日后解决质量问题纠纷的依据。 ⑴型材生产许可证、备案证明应标明:生产厂家、产品名称、许可证编号、批准日期、有效期。 ⑵质量保证书应标明:供方名称、产品名称、合金牌号、状态和合金成分、型号、重量或件数、批号、力学

进货检验流程及规范模板

1.0目的: 确保未经检验或验证合格的原材料、外协件及供方提供的物品不投入使用或加工, 防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流程, 保证过程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外协、外购产品的检验。 3.0职责: 3.1 物流部 3.2 品管部:

3.3采购部: 3.4 生产部: 4.0进料检验细则:

5.1 入库送检: 物流部在规定时间完成物料点收( 含质量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 、标识, 填写《送检单》, 填写内容要求完整, 物料到库半小时内送品管部报检。 5.2 进货检验流程: 5.2.1品管部收到《送捡单》( 含质量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 半小时内回复检验及完成时间。 5.2.2 标准确认: 来料检验员根据具体来料标识卡、物流部报检单, 查找相对应来料检验标准。 5.2.3抽样: 根据来料数量按《产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确定抽样方案并取样。 5.2.4测量/实验: 5.2.4.1 进料检验进行来料标识确认: 送货单位、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日期、是否环保等内容标识完整; 标识卡内容不完整或者无物流标识, 物流部负责纠正, 品管部进行跟踪验证。 5.2.4.2 检测实验报告及其它质量证明文件的确认、点收: 确认无误按《文件控制程序》归档备查, 如送货单位无检测实验报告及其它质量证明文件, 内部联络采购部, 依《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控制程序》处理。 5.2.4.3 产品包装防护确认: 目测检查产品包装外箱是否满足搬

运、运输及储存要求, 不符合要求, 内部联络采购部, 依《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控制程序》处理。 5.2.4.4外观检查: 不允许有麻点, 色差、锈迹、裂纹、油污、碰伤、字迹清楚、破损、缩水、水纹、变形等, 按品管部检验标准执行。 5.2.4.5尺寸测量: 按品管部图纸及检验标准执行。 5.2.4.6性能实验: 按品管部图纸及检验标准执行。 5.2.4.7报告填写: 依据来料标识及《报检单》填写《来料检验报告》抬头栏: 供应商名称、来料日期、数量、客户名称、合同编号、检验员、检验日期及抽样方案Ac-----接收数Re------拒收数等。依据检验标准完整填写检测项目、标准要求, 测量/实验工具或者方法及实际测量结果。 5.2.5 判定: 5.2.5.1测量/实验结果同标准要求比对, 超出标准在判定栏画”X”、未超出标准范围内在判定栏画”∨”完成判定, 签字确认后, 报品管部经理审核, 如不合格, 填写《不合格处理单》按《不合格控制程序》处理, 最终不合格评审意见及时通知生产部、采购部联络供应商, 填写《供应商纠正预防措施表》, 按《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处理。 5.2.6 标识: 来料检验员根据《不合格处理单》评审最终处理意见做好来料状态标识。 5.3 处理:

外购外协件检验规范

此检验规范为本公司所有外购、外协零部件检验规范的汇编,依据有关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而成。此规范删除了老版本不适用的内容,纠正了老版本有误的内容,增加了老版本所不足的内容;完善了抽样标准;统一了格式,改变了装订方法,统一了缺陷分类的名称。 1、缺点分类说明: 严重缺陷(致命CR):单位产品的极重要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导致出现火灾、电击、人身伤害、尖锐噪音、污染环境、死机等危险或不良产生,此类缺陷归类为严重缺陷. 一般缺陷 (MA):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导致产品某项使用性能受损或者丧失,或者招致产品使用不便,此类缺陷归类为一般缺陷。 轻微缺陷 ( MI):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导致产品规格同原定规格稍有差异,但对于产品使用性能并无影响,此类缺陷归类为轻微缺陷。 2、因受本公司检验手段和检验设备的限制,特规定以下产品为免检产品:塑胶 原粒、保险丝、绝缘漆、磷化药水、二甲苯、三氯甲烷、酒精等化学药品,乙炔、氧气等气体类,以及低值易耗品。以上的免检产品通过实际使用验证其质量的好坏,对不符合使用要求的产品按不合格的外购外协件处理。 说明 检验程序: 根据来货数量,按GB/T 单次抽样计划,一般检验水平Ⅱ,严重缺陷(CR):0/1;一般缺陷(MA):;轻微缺陷(MI):的标准进行检验(有特别指出 除外),并根据包装的箱数或包数开平方抽取样本数,依据检验规范 和产品规格书来检查样本数,最后将结果记录于报表,合格品入库,

不合格品或经品保经理批准后作让步接受(特裁)处理,或作退供应商 处理。 2、外观检查环境: 视觉检定距离为12英寸,约。 环境以自然光或一般荧光灯光度。 3、尺寸测量抽样标准: 按GB/T 单次抽样计划,采用水平S-3,严重缺陷(CR):0/1;一般缺陷(MA):轻微缺陷(MI):的标准进行检验样本数(有特别指出除外)。 所有的弧形尺寸,可以不检查尺寸,但是要以试装为准,接受以装机 合格的形式判断是否可以接受。 4、特别测试项目抽样标准; 某些特别测试项目或者破坏性测试项目如:电压降测试、附着力测试、硬度测试、材料阻燃测试、盐雾测试、跌落测试、干烧测试、电子板安全测试、实配试装及其 它破坏性实验,每批抽样2-5pcs进行测试; 拉力测试、插拔力测试、扭力测试、防锈测试、弹力测试每批抽样13pcs进行测试(有特别指出除外)。 5、报表记录方式: 所有检查项目须按上述要求抽足样本数,相关检测数据记录于检验报表时: 每项检测数据从中选取13组数据并记录于报表,数据选取时须有代表性, 譬如不良数据、超出要求、近上下限值、中间值等。 特别测试项目之检测结果以备注的方式在报表上注明。 6、参考文件: 检验规范 产品规格书 7、附注: 所有的尺寸/规格/材料按资料为标准。正常情况下按指定的标准检验,但来料坏点比例 大时,由品保部经理决定抽检或全检。超出允收水平,经品保部经理同意可以不测试 其它项目而做退货处理。

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

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 1. 目的 对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进货检验。 3. 定义:无 4. 职责 4.1采购部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 4.1.1采购人员负责下达《原材料请验单》(以下简称《请验单》); 4.1.2质检部检验员根据《请验单》负责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 4.1.3采购部根据各部门反应的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评; 4.2仓储部门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库。 4.3生产技术部门负责提供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依据。 4.4质检部门负责进货产品检验和试验的工作指导,并对质量问题进行仲裁。 5. 工作内容 5.1原材料的分类 根据原材料对最终产品影响重要程度,将其分为关键项、重要项和一般项: 关键项:即保证安全项,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重要项:即重要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对产品实现有重要影响的物资。 一般项:即一般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非关键部位的批量物资,它一般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由生产技术部汇总后编制《采购物资分类明细表》。 5.2进货检验判定标准 进货检验判定依据:《原材料进货检验规程》、产品图纸、技术标准等。 批次允收准则:进料检验必须以“0”缺陷为允收准则;其中关键项、重要项合格率100%,一般项不低于92%。 5.3检验工作程序 供方供货——〉采购员送达《验收单》——〉检验员对待检物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检验结果——〉交质量经理判定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 供方首次供货: 供方必须将样件、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复印件等交由采购部门《请验单》,质量负责人依据图纸等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交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填写《原材料检验单》,工厂试用必须有相关人员认可。 样件检验完毕后,《样件检验单》交由采购部门,以据此做出鉴定报告,采购部门通知供方并列入《合格供货方清单》,根据供方情况制定初步供货份额。 非首次供货: 供方须待质检报告、理化实验报告单、合格证、采购员开具的《外购件检验验收单》,检验员确认后进行检验,检验后检验员将检验数据和相关资料交质量负责人批准,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5.4检验工作要求 5.4.1、采购人员必须按照月采购计划和交货进度,报送《请验单》,填写器件名称、交检批数量、制造单位等内容; 5.4.2、检验员严格按《检验规程》、产品图纸和工艺技术问题通知等要求,进行检查并如实填写检测数据; 5.4.3、检查结果报质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依据产品图纸、工艺要求、加工及装配等要求,判定物料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或退货并通知办理相关手续,不得填写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签字。 5.4.4、仓库必须确认《检验单》上的质量负责人签字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进货检验规范

进货检验规范 1目的和适用范围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验收方法和技术要求进行检验和验收,以避免不合格品流转到生产线。本标准适用于器材进货检验和验收。 2职责 由质控部负责实施,并由指定的检验人员负责检验。 3检验总要求 3.1器材进厂后由供应部库房管理员填写送检单,送于相关检验人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及相关包装、外观质量等是否符合要求。按照规范规定的验收方法和技术要求进行详细的检验,并填写“采购产品(外协件)送检、检验记录”及“送检情况详细说明”,合格后方可入库,对存在瑕疵的与供应商沟通解决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3.2凡采购数量低于50个,技术要求规定全检以及在生产使用过程中要求较高的外协件,应采用全检的办法。多于50只时,抽样检验,抽样比例不得低于30%。经进货检验和试验判为不合格来料,由检验人员填写“不合格品退货单”,经技术部/质控部负责人确认,将产品退回供应部做退货处理。 3.3器材进厂后,自填写送检单起,2日内检验完毕。 4来料检验方法 4.1对本公司不具备检验、试验手段或因检验时有可能造成器材损坏的(如真空包、永磁体等)仅作如下检验:并填写“采购产品(外

协件)送检检验记录”,作质量认可: a.检查产品的包装、外观质量以及产品的质量证明文件是否齐全。 b.检验送检的器材数量与供方的装箱清单相符合。 c.采购的器材的型号、类型、等级与公司采购要求一致。 4.2金加工件检验(包括铜件、铁件、箱体及支架) 4.2.1外观检验:表面平整光滑,无毛刺,无漆层破损现象,符合有关技术要求; 4.2.2依据技术部提供的图纸进行检验,严格按照图纸要求的尺寸和技术要求对金加工件进行检验; 4.2.3对金加工件的材质要进行分判断,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4.2.4检验完毕后填写采购产品(外协件)送检、检验记录及送检情况说明。 4.3其他来料的检验 附: 采购产品(外协件)送检、检验记录 不合格品退货单 采购产品(外协件)送检、检验记录

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进货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进货检验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对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进货检验。 (一)职责 1.采购人员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 2.质检人员负责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 3.采购人员根据各部门反应的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评; 4.仓管员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库; 5.工程技术部负责提供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依据; 6.技术总监负责进货产品检验和试验的工作指导,并对质量问题进行仲裁。(二)原材料的分类 根据原材料对最终产品影响重要程度,将其分为关键项、重要项和一般项:关键项:即保证安全项,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重要项:即重要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对产品实现有重要影响的物资。 一般项:即一般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非关键部位的批量物资,它一般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三)进货检验判定标准 1.进货检验判定依据:产品图纸、技术标准等。 2.批次允收准则:进料检验必须以“0”缺陷为允收准则;其中关键项、重要项合格率100%,一般项不低于92%。 3. 检验工作程序:依照《原材料采购的质检、入库、领取及核销规程》。

(四)检验工作要求 1. 检验员严格按产品图纸和工艺技术标准等要求,进行检查并如实填写检测数据; 2. 检查结果报质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依据各项要求,判定物料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或退货,不得填写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签字。 3. 仓库必须确认《检验单》上的质量负责人签字方可办理入库手续。(五)质量问题的处理 1.质量负责人在接到质量信息后,应立即赶到生产现场,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2.质量负责人依据检验记录进行汇总,并定期向采购人员提供信息以便统计供应商业绩集中考评。 (六)进货检验规定 1.进货检验抽样方式:检验样本须由检验人员随意抽取,不得由供方人员自行选样。 2.原材料检验标识验证:采购部门收集供方产品合格证书等文件并存档,形成供方档案。检验人员必须对原材料的合格标识进行核实,发现标识有问题及时通知质量负责人。 3.外观检查:当批量在500件以下时,按5%的比例抽检,不低于5件;当批量在1500件以下时,按2-3%的比例抽检,不低于10件;当批量在1500件以上时,按1-2%的比例抽检,不低于15件。 4.性能检验和试验:抽检项目应符合产品图纸、技术标准和检验规程等的要求。 5.检验及试验记录: a.原材料的检验和试验要作记录。 b.所有的进货检验和试验过程应建立检验台帐。 6.检验试验状态标识: a.标识办法和内容详见《证书、标识管理制度》。

通常进货检验规范标准

×××××××××××××有限公司 ××/××× 032203-2018通用进货检验标准 2018-03-22发布2018-03-22实施××××××××××××××发布

前言 为适应公司产品的生产需要,现编制了××/×××032203-2018《成品检验标准》企业标准,作为××××××有限公司产品所需原材料检验、质量控制的依据。 本标准由有限公司提出。 起草:××× 审核:××× 批准:××× 本标准有效期为三年。

一、目的 为规范各类采购产品的验收工作流程,提供进货检验的物料检验原则,保证采购产品质量得到必要而有效的控制,特建立此规范。 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采购物资的进货检验过程。 三、定义及采购物料分类 四、职责 4.1 研发部门负责采购文件的编制工作; 4.2 采购室负责购买合格物资; 4.3 进货检验员按照本规范或进货检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检验,并按照具

体的要求输出相应的检验记录; 五、检验步骤 5.1产品报验采购人员提交产品报验单,填写相应的检验项次及检验标准。 5.2 确定检验依据检验员在接到报验单后,查找检验依据及对应的检验规范或检验指导书(技术协议,图纸,检验资料),确认检验项次 5.3 确定及准备检验工具检验员按照检验依据选择检验的工具并拿到适宜的检验工具; 5.4 确定检验数量技术文件中规定检验数量的,优先执行技术文件中的检验数量,技术文件没有规定的,执行《通用进货检验标准》; 5.5 实施检验检验员按照《通用进货检验标准》及相关的技术文件中的检验项目,进行对应的检验,并输出检验结果,初步判断物料是否合格。 5.6传递检验结果的信息及输出记录检验员及时输出要求的检验记录或不合格反馈信息,并将检验的最终结果及时传递给采购人员。 六、各类物资检验要求 6.1原材料类进货检验员依据相关的采购协议的具体要求对于原材料的随货质量证明文件、外观、尺寸、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等进行测试;其中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检测要求根据材料的具体分类及实际使用要求进行确定;尺寸和探伤抽检按照AQL4.0进行。

外购外协件检验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外购外协件的清单及其验收规则和检验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计划采购的种类及作为外购外协产品入库检验的依据。 2.外购外协产品的分类 2.1外购外协产品分为A、B、C三类 2.1.1 A类产品包括:插头电源线(内部导线)、塑料、驱动、灯珠、板金件。 2.1.2 B类产品包括:外包装袋、纸板箱. 2.1.3 C类产品:除A、B类外的其它产品. 3插头电源线(内部导线) 3.1标识 3.1.1产地标志和电缆识别 电线上应有认证标志、产品型号规格、制造厂名等连续标志,标志可以是标志识别线或是制造厂名或商标的重复标志。 对于客户要求施加的标志应符合生产施工单要求。 标志可以用油墨印字或采用压印凸字在绝缘或护套上。 3.1.2标志耐擦性和清晰度以及芯线颜色的耐擦性 芯线颜色和油墨印刷标志要进行耐擦性试验,试验时,用浸过水的一团脱脂棉或一块棉布;轻轻擦拭10次后,字迹仍应清晰可辨;芯线颜色不可掉色。 3.1.3 检查方法:目测法、水棉布 3.2外观质量 外观应光洁、无油污、疙瘩、绞距形。 3.2.1 检查方法:目测法。 3.3结构和尺寸检查 3.3.1导体结构: 单根铜丝直径和导体根数:单根直径偏差范围、导体根数应符合本标准中表A-1和A-2中相应规定。

表A-2 UL软线的数据表 3.3.2多股导体必须绞合,其节距不作考核。 3.3.3线长:总长度必须控制在标准要求及客户要求长度的±1% 3.3.4检查方法:目测法、千分尺、圈尺 3.4电气强度 应能承受2000V/2mA/1min电压不击穿 3.4.1检查方法:耐压仪。 3.5验收规则: 检验项目、检验水平、接受质量限AQL见表1并按转移规则要求评分和转移。当发现不合格时,应按《不合格控制程序》执行。

原材料外购件入厂检验规程(DOC)

北京中矿威通技术有限公司 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 编号WT1301-01 发布实施北京中矿威通技术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WT1301-01 共3 页第1 页 一、原材料、外购件入厂检验总规程 二、本安外壳入厂检验规程 三、PCB板入厂检验规程 四、电子元器件入厂检验规程 五、电缆的入厂检验规程 六、隔爆兼本安电源的入厂检验规程 资料来源编制 校对 自拟 标准化 提出部门质检部审定 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批准文号批准

原材料、外购件入厂检验总规程 WT1301-02 共 3 页第1 页 1 目的 对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进货检验。 3 职责 供应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 仓库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库。 研发部负责提供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依据 质控部检验员负责进货产品检验,并对质量问题进行反馈。 供应部根据各部门反应的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评。 4 工作内容 外购件的分类 外购件主要是:电路板、电子元器件、外壳、电缆等。 进货检验判定 进货检验判定依据: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产品图纸、技术等。 批次允收准则:进料检验必须以“0”缺陷为允收准则。 检验工作程序 供方供货——〉采购员(仓库)报检——〉检验员对待检物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检验结果——〉交质量负责人判定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 供方首次供货: 供方必须将样件、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复印件等交由供应部门,质检部依据图纸等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交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填写检验单。质检部已制定有检验项目的,检验员可直接按原检验项目检验。 样件检验完毕后,检验单交由供应部门,以据此做出鉴定报告,交由技术部、质检部作出结论。如供方连续三次供货均合格,经企业有关部门评审合格后,供应部门通知供方并列入《合格供货方名录》,根据供方情况制定供货份额。 资料来源编制 自拟 校对标准化 提出部 门 质检部审定 标记处 数 更改文件 号 签字日期 批准文 号 批准

原材料进货检验标准

1目的 明确原材料进货检验标准,为原材料进货检验员开展进货检验提供依据,以确保入库的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从而确保产品的质量。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板的进货检验要求、检查方法和验收规则,适用于本公司对进厂原材料的质量检验。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式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GB/T700 碳素结构钢 GB709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247 钢板和钢带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Q/BQB300 热连轧钢板和钢带的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Q/BQB301 热连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型、重量及允许偏差 Q/BQB303 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Q/BQB310 汽车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4检验标准 4.1总则 到货原材料应有随货的质量证明书和标志牌,必须经质检人员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合格的原材料方可入库,不合格的原材料要标识隔离,具体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规定处理。 4.2钢板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4.2.2钢板的牌号及力学性能(技术部采购标准) 4.2.3钢板及钢带的厚度允许偏差(具体按采购标准)

4.2.4钢板宽度允许偏差(技术部采购标准) 4.2.5钢板的长度允许偏差(技术部采购标准) 4.2.6钢板的检验项目、检验频率和检验方法: 5.验收规则 5.1检验规则 5.1.1对每批次到货的原材料查看随货同行的质量证明书和标志牌,确认其原材料的牌号、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是否符合进货检验标准及相关标准和订货合同规定的要求。 5.1.2检验几何尺寸否符合进货检验标准及相关标准和订货合同规定的要求。 5.1.3用试验验证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是否符合进货检验标准及相关标准和订货合同所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产品检验规范汇总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产品 质量检验规范 南京劲风机械有限公司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验收的依据和方法,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合同和技术协议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对采购的物资及外协产品的检验。 2 职责 2.1物资供应部对所采购物资的特性(技术要求)的完整性、符合性及质量证明书的完整、可靠性负责。 2.2质量管理部负责采购物资、外协产品的检验和记录的保存。 2.3 技术开发部负责编制采购物资的采购规范。 2.4工艺定额部负责编制外协件的技术协议。 2.5 生产运行部库房负责外购产品的储存管理。 3 原材料的检验 3.1 检查验收依据 a) 有关的国家标准; b) 产品专用标准、图纸; c) 订货合同或技术、工艺部门提供的有关采购规范或技术协议; 3.2 材料进厂验收 3.2.1 质量证明书的审查、确认 材料检验员在接受检验任务后应在两日内完成材料质量证明书的核实工作。核实内容如下: a) 核实供货方应在公司合格供方名单内,材料质量证明书印章与其单位名称一致,且印章应清晰。原材料质量证明书所列项目和数据必须符合相应标准、技术协议及合同的要求; b) 核实原材料质量证明书原则上应是原件,当供方只能提供复印件时,必须加盖供方红色印章,供方经办人姓名、日期,且复印件上原钢厂的质量专用章应清晰可辩、不得有涂改,否则为质证书不合格; c) 根据3.3的规定,确定复验项目和取样数量,并及时开出《取样通知单》,以便取样。 3.2.2 编写材料检验号 材料检验员对材料质量证明书审查合格后,按材料炉批号编制材料检验号填写在质量证明书上。 3.2.3 实物验收 材料检查员应在材料到货后两日内完成以下工作:

主要原材料进货检验规程

洞头县绿尔康饮品厂 文件编号:QJ-01 主要原材料进货检验规程 A/0版 编制: 审核: 批准: 文件发放号: 2004-10-20 发布2004-10-20实施 洞头县绿尔康饮品厂发布

1.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原水、净水桶、瓶盖、消毒剂、化验用药品、标签、合格证、塑封和包装袋的进货检验要求、检验规则、检验方法、判定依据。 2.要求 2.1原水: a.原水指标要符合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383-2002有关水源水质的规定。 b.原水检验指标和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2.2净水桶 a.生产厂家或供方有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 b.有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 c.外观:桶体呈淡蓝色或白色、透明有光泽、无杂质、无气泡、无破损、无结疤、韧性较强;桶身标明生产厂家的名称、商标及生产日期; d.重量:每只桶净重750±10g; e.数量:符合订货数量。 2.3瓶盖 a. 生产厂家或供方有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 b. 有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 c.外观:瓶盖呈蓝色、颜色均匀、无杂质、无裂纹、无破损、无结疤、韧性较强; d.重量:每只瓶盖净重13.9±0.1g; e.数量:符合订货数量。 2.4消毒剂

a..生产厂家或供方有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 b.有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 c.交货日期在规定的保质期内,并符合需方要求; d.其包装、标签、盛装容器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 e.数量:符合订货数量。 2.5化验用药品 a.生产厂家或供方有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 b.有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 c.交货日期在规定的保质期内,并符合需方要求; d.其包装、标签、盛装容器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 e.外观:无破损、无渗漏,药品和包装未被污染; f.数量:符合订货数量。 2.6标签、合格证、塑封 a.生产厂家或供方有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 b.外观:无破损,所用材料、尺寸、厚度均符合本公司的要求,背胶不脱落、粘性好; c.内容:图案、文字清晰不重叠,不褪色,无错别字,内容符合本公司的要求; d.产品标签应符合GB 7718的规定,标注:产品名称、净含量、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标准号; e.数量: 符合订货数量。 2.7包装袋 a.生产厂家或供方有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 b.材料:所用材料无毒无味、材质均匀,无色透明,符合《食品卫生法》的要求; c.无破损,抗拉强度均符合本公司的要求; d.数量:符合订货数量。 3.检验方法和规则 3.1原水:每两周检测1次,每次取样600ml. 3.2产品抽样:按表2抽取样本

公司进货检验规程完整

原材料、外协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 1.目的对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进货检验。 3. 职责 3.1采购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 3.2仓库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库。 3.3技术部负责提供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依据 3.4质量部检验员负责进货产品检验,并对质量问题进行反馈。 3.5采购部根据各部门反应的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评。 4. 工作内容 4.1外协外购件的分类 4.1.1 外协件 根据本厂生产需求,外协件分为:机械加工零件(部件)、铸件类、表面加工处理类。 4.1.2 外购件 根据外购件的用途和性能,分为五金、标准件、管材、钢材、传动、气动、电气、工具及辅助材料等。 4.2进货检验判定标准 4.2.1进货检验判定依据:外协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产品图纸、技术标准等。 4.2.2批次允收准则:进料检验必须以“ 0”缺陷为允收准则。 4.3 检验工作程序 供方供货——〉采购员(仓库)报检——〉检验员对待检物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检验结果——〉交质量部经理判定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 供方首次供货:供方必须将样件、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复印件等交由采购部门,技术部依据图纸等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交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填写检验单。 样件检验完毕后,检验单交由采购部门,以据此做出鉴定报告,采购部门通知供方并列入《合格供货方清单》,根据供方情况制定初步供货份额。 非首次供货:

供方须待检验报告、合格证、采购部开具的《检验通知单》,检验员确认后进行检验,检验后检验员将检验数据和相关资料交技术负责人批准,合格后方 可办理入库手续。 4.4检验工作要求 441、采购人员必须按照采购计划和交货进度,详细填写采购件名称、交检批数量、制造单位等内容; 4.4.2、检验员严格按《检验规程》、产品图纸和工艺技术问题通知等要求,进行检查并如实填写检测数据; 4.4.3、检查结果报技术部负责人,技术部负责人依据产品图纸、工艺要求、加工及装配等要求,判定物料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或退货并通知办理相关手续,不得填写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签字。 4.4.4、仓库必须确认《检验单》上的技术部负责人签字方可办理入库手续。4.5质量问题的处理 4.5.1检验员或质量负责人在接到质量信息后,立即赶到生产现场,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5.2检验员认真填写相关信息报技术部负责人,技术部负责人每周依据检验人 员的记录进行汇总,向采购部提供信息以便统计供应商业绩集中考评。 4.6进货检验规定 4.6.1进货检验抽样方式: 技术文件中列出的重要零件必须逐一检验并记录,其余零件的抽样方案按下 表要求执行(参考GB282—81, 一般检验水平II抽取样本): 若产品一次抽样不合格,再次送货后需再次实行抽样检验,再次抽样方案如下(计算后数量不为整数的向上取整): 抽样方案说明:

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DOC)

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 1.目的 对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进货检验。 3. 定义:无 4. 职责 4.1仓库部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4.2质量工程部检验员根据本规程负责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并对质量问题进行仲裁。 5. 工作内容 5.1原材料的分类 根据原材料对最终产品影响重要程度,将其分为关键项、重要项和一般项: 关键项:即保证安全项,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重要项:即重要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对产品实现有重要影响的物资。 一般项:即一般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非关键部位的批量物资,它一般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5.2进货检验判定标准 进货检验判定依据:《原材料进货检验规程》、产品图纸、技术标准等。 批次允收准则:进料检验必须以“0”缺陷为允收准则;其中关键项、重要项合格率100%,一般项不低于92%。 5.3检验工作程序 供方供货——〉采购员送达《送货单》——〉检验员对待检物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检验结果——〉交质量部长判定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 供方首次供货: 供方必须将样件、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复印件等交由采购部门,质量负责人依据图纸等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交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填写《进货检验记录》,公司试用必须有相关人员认可。 非首次供货: 供方须待质检报告、理化实验报告单、合格证、采购员开具的《进货检验记录》,检验员确认后进行检验,检验后检验员将检验数据和相关资料交质量负责人批准,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5.4检验工作要求 5.4.1、采购人员必须按照月采购计划和交货进度,填写器件名称、交检批数量、制造单位等内容; 5.4.2、检验员严格按《检验规程》、产品图纸和工艺技术问题通知

化工原材料进货检验规范英文

Shanghai MEIKAI Import & Export Co., Ltd. Chemical Material Incoming Inspection Procedures NO: Edition: Formulating department: Quality Control Department Implementation date: 2010.7.11 Formulate Censor Authorize

Chemical materials incoming inspection procedures 1.Purpose Through the inspection of chemical materials,we ensure the products meeting the technical and customers’requirements. 2.Scope This standard applies to the test of company’s chemical material. 3.Sampling methods Sample should be tested according to the normal single GB2828 and sampling plan implemented Ⅰ level. 4.Inspection standard 4.1Mark: packaging should indicate the product name, trademark, product standard number, net weight, type, batch, grade and manufacturer name. 4.2Packing: packed in bags and sealing should be complete, no damage, no pollution. 4.3Net weight: the weight should comply with the logo; 4.4Chemical material shall be accompanied by corresponding guarantee of quality, certificate of approval or inspection report. 5. Visual inspection for chemical materials 5.1材料名称:天然胶 外观要求:不允许有湿胶、吸水发白胶、熏烟不透胶、夹生胶和肉眼可见 的不完全干透胶。允许在交货时发现有轻微的胶锈,以及在包皮上、胶包

外购外协件检验规程(讨论)

外购外协件检验规程 1、目的 为了加强对外协外购件的质量控制,加快产品的生产周期,确保出厂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零部件和外协加工件的检验。 3、职责 3.1质量控制部外检科负责制定产品检验规程编制、外购、外协件的检验验收. 3.2质量控制部外检科负责外购外协件检验记录的填写、数据的统计,产品状态的标识检验。 3.3质量控制部负责本公司产品监视和测量的归口管理。 3.4质量控制部负责产品监视和测量过程中,产品的进厂检验和试验,通过质量记录、标签、区域等方法对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状态进行标识管理; 3.5采购部负责编制采购计划签订采购合同。负责对供应商、供应比例及采购价格等数据的维护、外购外协件的采购及采购过程中各种质量问题的协调。 3.6生产技术部负责提供各种产品的图纸和相关技术服务。负责制定产品监视和测量工程规范等技术标准。 3.7物管部负责产品外包装规格、产品的数量、物资及成品的标识、贮存和保护,入库、出库控制。 4、控制要求 4.1采购部向质量控制部提供产品到货时间、数量、规格等信息。 4.2采购部填写《产品质量申检单》,并提供供应商的《尺寸检验报告》和《性能测试报告》以及材质单和合格证交质量外检科作为进货验收的送检手续。

4.3 负责质量检验人员都必须按有关技术文件规定,对外协外购件的性能、规格尺寸、外观和缺陷等进行检验,并做好外协外购件检验的原始记录,明确判断产品“合格”“不合格”。经检验人员检验合格及签字后的外协外购件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4.4进货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沟通协调,对于外观、内在有质量缺陷、尺寸的超差等有可能会影响产品使用要求的产品应该进行评审,按照评审结果对产品做有效的处理。 4.5检验发现质量证书有问题时不进行检验,直接退货。对于外协加工的半成品如:轮毂,底板等产品;要在工件上打印厂商标识,加强追溯性。公司的外协外购件、外协加工件及外购部件等,经检验确属不合格的,应由检验人员填写相应的不合格品评审表或退货单(写清楚退货原因)反馈给生产采购部门进行相应的处理,凡物料进入公司后(一个工作日内)应及时检验,以便生产采购部门将不合格的物料、零配件及时调换或向外协、外购单位要求退货,同时填写《不合格品评审表》或《报废(拒收)通知单》,存档备查。 4.6外检员根据检验和试验结果判定是否符合我公司的质量要求,验收结果以检验通知单的形式通知采购部,合格由物管部入库,不合格按《不合格控制程序》执行。 4.7合格与不合格的标识分为“区域”标识和“产品”标识两种; 4.7.1区域标识主要有“待检区”、“合格品区”、“不合格品区”及“待处理品区”。 4.7.2产品标识主要有“合格品”、“不合格品”和“待处理品”。 4.8外协件工废,料废的处理 4.8.1外协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料废,不准许进入下序加工必须经检验确认,属料废的退入料废库。 4.8.2外协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工废,按照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4.9抽检项目应符合产品图纸、技术标准和《检验规程》等的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经技术评审后,按照评审结果进行处理。 4.10对于生产急需使用的外协外购件,可由生产部门填写相应的《紧急(例外)放行申请单》,并经相关部门领导批准后放行。放行的同时应按规定的要求

原材料进货检验

原辅材料进货检验指导书 编制: 批准: 受控状态: 受控号: 1. 目的 确保进厂原辅材料能够满足生产需要,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进厂原辅材料的可追溯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原辅材料进货检验全过程。 3. 进货物资分类 构成产品组织成分的为原材料(A级),对产品性能有一定影响的为主要辅助材料(B级),其余为辅助材料(C级)。 原材料(A级)包括:铝锭、工业硅、铝钛、镁锭、铝合金锭(主要是ZLD101A或A356.2)、

变质剂(铝锶合金)、铝合金焊丝。 主要辅助材料(B级)包括:天然气、呋喃树脂、固化剂、硅砂、涂料、不锈钢丸。 辅助材料(C级)包括:五金工具、耗材、机械部件、办公用品等与产品质量无直接关系的材料。 4. 检验方法 所有进货物资需检验其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批号)及进货日期与供应商。并验证是否为我公司合格供应商。 4.1 A级材料检验 4.1.1 铝锭的检验 4.1.1.1化学成分 铝锭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 1196-2008表1中牌号Al99.70之规定,其中追加要求Fe含量应小于0.125%。需供方提供本批次材质单,并且每批次随机取样进行光谱分析。抽样规定见铝锭进货检验报告。 4.1.1.2外观检验 铝锭外观呈银白色,表面应整洁,标记要清晰,无较严重的飞边和气孔,允许有轻微的夹渣。抽样规定见铝锭进货检验报告。 4.1.1.3 验收与入库 依据采购部提供本批次材质单,经试验中心化验成分合格,外观检验合格并在每捆粘贴合格 证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4.1.2 工业硅的检验 4.1.2.1 化学成分 工业硅化学成分应符合表 2 GB/T 2881-2008中冶金用硅Si-2之规定,或供方企业标准中(Si3305、Si3303),需供方提供本批次材质单,有必要时取样进行化学成分检测,化学分析按GB/T 14849.1~14849.4的规定进行。 每批取100KG指定炉次试验,其加入量按规定比例进行合金配料,产品炉前化学成分合格,并进行小批量试验,产品成分合格,认定此批成分合格。 4.1.2.2 外观检验 工业硅应以块状供货,其粒度为20~100mm。工业硅的表面和断面应清洁,不允许有夹渣、泥土、粉状硅粘结以及其他非冶金过程所带异物。抽样规定见铝锭进货检验报告。

进货检验流程及规范

1.0目的: 确保未经检验或验证合格的原材料、外协件及供方提供的物品不投入使用或加工,防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流程,保证过程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外协、外购产品的检验。 3.0职责: 3.1 物流部: 3.2 品管部: 职责1 协助技术部制定进料的检验标准和检验规范 职责3 按照公司规定的分类检验方法,对部分需进行分选检验的零件进行检验, 防止不合格品入库并投入使用 职责4 识别和记录进料质量问题,对供应商提出质量改进建议 职责5 通过再检验,验证供应商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 职责6 拒收进料中的不合格材料和物件 职责7 做好质量原始记录,对所检物品的质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上报 职责2 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图纸、检验方法和进料检查程序,对原材料、外购件、 外协件、包装物进行检验 职责9 参加外协厂送样产品检验结果的讨论,并保管好讨论记录 职责10 妥善处理进料出现的质量异常问题 职责11 协助采购部处理不合格材料的退货工作 职责12 对原料供应商、协作厂商交货质量进行整理、分析与评价 职责13 对进料的规格和质量提出改善意见或建议 职责8 参加外协品定点前的考察和外协厂的质量保证能力的评估工作 职责1 负责物料的点收、保管、记录、标示、送检、入库、退货; 职责2 负责物料的储存期限管制; 职责3 负责对超过储存期限的物料报检;

3.3采购部: 3.4 生产部: 4.0进料检验细则: 检测项目 要求 判定准则 反应计划 标识验证 送货单位、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日期、等内容 标识不完整不合格 报告、纠正、联络 检验报告确认 每批次进料供应商必须提供《检验报告》 无《检验报告》不合格 报告、标识、联络 化学成分报告确认 每批次进料供应商必须提《化学成分报告》 无《化学成分报告》不合格 报告、联络 物理性能报告 每批次进料供应商必须提《物理性能报告》 无《物理性能报告》不合格 报告、联络 数量验证 不允许少于送货单数量 数量少不合格 报告、联络 包装/产品防护确认 按采购合同要求/满足产品搬运、运输防护等要求 不符合合同订单、防护 要求不合格 报告、联络 外观检验验证 不允许有麻点,色差、锈迹、裂纹、油污、 碰伤、 字迹清楚、破损、缩水、水纹、变形等 图纸或者比对标准样品 报告、联络 尺寸检测验证 按图纸或者品管部检验规范 超出公差不合格 报告、标识、联络 性能测试 按图纸或者品管部检验规范 超出标准不合格 报告、标识、联络 5.1 入库送检: 物流部在规定时间完成物料点收(含质量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标识,填写《送检单》,填写内容要求完整,物料到库半小时内送品管部报检。 5.2 进货检验流程: 5.2.1品管部收到《送捡单》(含质量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半小时内回复检验及完成时间。 5.2.2 标准确认: 来料检验员根据具体来料标识卡、物流部报检单,查找相对应来料检验标准。 5.2.3抽样: 根据来料数量按《产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确定抽样方案并取样。 5.2.4测量/实验: 职责15 进料库存品的抽验以及鉴定报废品 职责14 完成上级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任务 职责1 负责不合格来料让步接受,特采后,挑选、返修等具体纠正事宜 职责2 负责与供方联络处理来料不良,反馈进料及其它物品的质量信息给供方; 职责1 协助质管部处理不合格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