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理论相关

后现代主义理论相关
后现代主义理论相关

加速还是缓解社会学危机:

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与社会学理论转型

摘要:面临后工业时代全球化和个体化的挑战,社会学遭遇诸多危机,这场社会学危机的实质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结果。为了应对这场危机,后现代社会理论范畴中的社会学理论从本体论上重建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从认识论上进行了社会学理论视角的转换,从而完成了社会学理论自身的转型。较之于传统社会学理论,后现代社会学理论以其反思性和多元论的特征,成为社会学理论解放和理论拓展的力量之所在,也为社会学危机的突围提供可能的路径选择。

一、社会学危机:表现与原因

西方社会学是在工业革命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门新兴社会科学,在其成立之初,就肩负起描述、分析、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服务于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任务,社会学术语创始人孔德曾赋予社会学在科学序列中至高无上的地位。随着现代性的推进,社会学在经历种种辉煌与困顿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重新定位。进入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社会学“出现了一些其他学科没有出现的混乱”,[1](P1)默顿说日益学术化和专门化的社会学已经进入“慢性危机”状态。一位美国社会学家霍罗维兹(horowitz)在《社会学的瓦解》一书中说,社会学这门学科渐渐变得枯燥无味了。到了20 世纪80 年代,即使社会学理论在欧洲出现了新的繁荣,但是总体来说,社会学理论在对时代问题的回应上,很难说取得了成功,社会学在知识领域中整体性下滑的局面并没有得到遏制。

社会学遇到的困难不仅体现在锐减的学生需求和研究经费资助、作为一门职业的低回报率上,其学术状况也越来越糟糕。社会学常常被指责没有一个恰当的调查研究领域和研究主题,或者说一直以来社会学都没有像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那样清晰的界定自己的研究领域。即使在传统的社会学研究领域也出现了退化,许多研究变成了纯粹的经验研究,再也没有有价值的理论视角为指导。社会学常常研究一些明显是常识的问题,但是其研究成果也常常被批判没有启发作用,认为社会学就是用某些讨厌的术语武装起来的常识。[1](P4)相比其他立场,社会学也很难给普通个体带来什么收益,社会学的学习者经常会碰到的一个问题是获得了这种哪怕已经“相当科学”的社会学的知识能为他们带来什么?简言之,社会学危机除了客观上表现为该学科在学界、民众和政府地位的下降,还主观表现为社会学学术研究场域自身的危机意识:即对一直以来社会学学科缺乏统一的方法论和理论范式的忧虑、社会学知识服务于个人、群体、社会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和冲突,甚至包括社会学对现代性之危机性解读的乏力。

面临后工业社会时代来自全球化和个体化的挑战,社会学需要作出合时宜的调整、突破与适应。吴小英认为,社会学学科当前所遭遇的危机状态,与其说是智识学术方面问题的表现,不如说是社会文化变迁造成的结果。为了应对不断的社会文化变迁,社会学理论自身正在进行一场认识论和本体论等方面的转型,这场尚未完成的转型既是社会学危机源之一,亦是缓解危机的可能途径。笔者认为作为后现代思潮组成部分的后现代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理论转型的具体体现,且这种转型是以对日益严峻、显著的现代性危机的反思和批判为出发点的,鲜明地表现出社会学学科的忧患和反思的学术性格。

学界在后现代思潮对社会学理论转型的效应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存在不同的意见。大多数人倾向的观点是:从后现代主义中汲取养分将是社会学走出危机的可能路径。后现代思潮的涌现,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社会学理论中蕴含的诸种理论假设、提问方式、分析问题的思维定势、描述事实时的关键概念。如,刘少杰认为:后现代社会学不是名义上的求新,而是当代社会学发生了深刻的、实实在在的变化的概括,是在思维方式、现实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背景、理论原则和理论对象等方面的重大转向。[6](P75)他认为从现代社会学向后现代社会学转向意味着从控制论研究向解放论研究的转向,标志着社会学进入了快速而成熟的发展时期。瑞泽尔认为由于对后现代批评和分析持高度开放态度,社会学也成为一个多范式的、文本化的和充满争议的领域,后现代社会理论被视为对现代社会学理论的一种选择。

[7](P14)但是后现代在开始走出旧的现代性理论樊笼的同时,砸落了一地的碎片,留下的仍然是一片理论的虚无状态。“各种‘后’论,不过是一知半解的做法,甚至是一种学术上的懒惰,因为它们只是确定我们再也不能使用旧的概念

了”。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将考察后现代思潮与后现代社会理论究竟是缓解还是加剧社会学危机进行梳理和考察。

二、后现代社会理论与社会学理论的转型

瑞泽尔认为,后结构主义以及它对现代理论的反动是后现代社会理论兴起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原因。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是:政治上,随着马克思主义在苏联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失败,人们感到对企图(对社会问题进行一揽子)大解决的老的希望是一种幻觉,宏大解决能轻易带来希望,也能轻易带来恐怖。经济上,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从以福特主义的制造性工作为主向以后福特主义的服务性职业为主的转变。社会文化上,由于更少地强调生产而更多地强调消费,我们正进入一个“消费社会”。后结构主义者试图对社会思想“去中心化”,将它从“人”这个焦点上移开,移向其他的现象尤其是语言现象上。

1、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一词的最早使用可追溯到20 世纪70 年代,在70 年代末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和明晰的阐述。后现代主义

在文学、建筑、摄影、风景雕塑和雕刻等艺术领域都有反映。

加速还是缓解社会学危机: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与社会学理论转型

在本质意义上,后现代主义到底是什么,不同的后现代主义者有不同的观点,提出不同的解析视角。如利奥塔把后现代主义定义为对元叙事的怀疑,不是一个新的历史纪元,而是现代主义范畴之内的循环的历史阶段。后现代“毫无疑问是现代的一部分”,我们以前就在现代主义内部经历过后现代的阶段,以后也会再次经历他们。由此,如果不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看成是相互更替的时代,也可看成两种不同的分析方式。哈维同利奥塔持类似的观点,他说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并非是不连续的,它们都是同一个资本主义深层运动过程的反映。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共存于当今的世界上。齐格蒙特·鲍曼是一个对现代世界有着独特理解的分析者,他非常敏感地洞察到后现代世界的到来。他认为后现代主义有很多不同的含义,他比较倾向于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不同于现代性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视角,是反观自身并估价其力量和弱点的现代主义,他还以“散步者”、“流浪者”、“旅行者”、“游戏者”为比喻形象的传达出后现代性那种短暂易逝、支离破碎的现实。布希亚以“消费社会”概念来概括后现代社会的特征和问题而著名,他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詹明信所说新的认知图式。瑞泽尔则认为最好把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社会理论看成意识形态,这就意味着在如何看待后现代主义生产出来的知识上关键在于是否相信它们的问题,而不在于这些观念是否为真。在比较系统的意义上,詹明信构想出了后现代社会的五个主要构成要素或后现代主义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肤浅和缺乏深度;第二个特征是“情感的病态”;第三个特征是历史性的丧失;第四个特征还是以再生产技术取代生产性技术;第五个特征是在后现代技术和文化的基础之上,存在着一个“跨国化资本主义体系”。

2、后现代社会理论:研究对象的重建与社会学理论视角的转换

后现代社会理论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层面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重建和理论视角的转换起到积极的启发、借鉴作用。

研究对象的重建。大体上,后现代社会理论大多关注的是为传统社会学理论所忽视的边缘性问题。如福柯运用知识考古学和权力谱系学的分析框架,研究了以下问题:理性(尤其是精神病学)对疯癫的分离和统治,临床医学以及通过解剖学而将焦点(和控制)集中于人的身体之上这种视点的诞生,对犯人施加酷刑的结束以及控制性的监狱体系和全景敞视原则的开始。福柯还对性经验领域进行了同样的检视,认为在性领域存在着权力的微观政治,即权力可以通过一些规则对性加以限制,“性是权力运作和爆发对它的反抗行为的一个特别重要的领域”。又如布希亚用象征交换、符号和符码等概念对消费社会的种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布希亚对与当代社会及其相连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符码统治了我们这个社会,时尚是符码的一种表现形式,反映了符码的统治,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巨大的“模拟的时代”。布希亚认为用革命的手段解决当前的各种社会问题是不可能的,他以“诱惑”、“宿命策略”等概念为分析手段,将解放的希望寄托于那些被排除在符码之外的人群,如学生、黑人、妇女等之中,他提出“弱者的力量”这个简洁的概念来概括他对如何应对现代社会各种问题时所表达的那些思想。

理论视角的转换。瑞泽尔认为后现代社会理论在四个方面提出的论题或观点有助于社会学认识论转向:后现代社会理论的去中心化观点导致对更加边缘的实体和取向的关注;解构主义的观点帮助社会学理论家更多地关注自我意识和进行更多的自我批评;反对宏大叙事的观点推动社会学家去建构各种叙事(瑞泽尔称之为各种地方叙事或微型叙事);非理性化的观点则使各种创造性的理论工作得以复兴。总而言之,后现代社会理论在认识论方面最重要的作用是推动社会学理论以一种与传统的社会学视角完全不同的方式去观察社会世界。还有学者则提出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三大视角转换,即反思转向、叙事转向和修辞转向。反思转向让我们站在更自觉的立场上来从事社会学事业,理论的建构者也不再成为一种可以豁免于自身理论之外的权威声音;叙事转向突破了狭隘的逻辑———形式思维定势,拓展出一个崭新的讲述人类故事的空间;修辞转向则让我们回复到学术活动的本真状态,即学术是我们建立联系和进行沟通的一种方式。

在后现代社会理论启发下社会学研究对象的重建和理论视角使得社会学理论的转型成为可能。鲍曼指出,我们无需接纳后现代社会学理论,但我们的确需要一套关于后现代社会世界的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的发展与完善只有积极应对时代发展提出的种种问题,才能穿越转型时代的急流险滩,渡过来自内外的危机与挑战。而后现代在指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在许多方面所发生的变化方面作出了积极反应,留给社会学理论的工作就是将对这些变化的认识上升到理论化水平。那么我们这个时代到底有那些值得注意和研究的变化与主题呢?后现代的叙事转向倡导的是从不同的视角讲述同一个社会的不同故事,后现代的社会理论则认为,我们实际上处于一个“多重世界”之中,即我们同时处在信息社会、消费社会、世界社会和风险社会之中,正是这些社会各自所独有的具有裹挟力和穿透力的运作机制,使我们越来越趋于分享同一时空框架的力量和逻辑。

三、可能的出路:后现代社会理论之反思性与多元论特性

相对于后现代理论而言,传统社会学理论在问题视角、思维方式、立场观点等方面的不足和弊端日益凸显。前述后现代理论在传统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建构和理论视角的转换方面对社会学理论的转型起到积极的启发、借鉴作用。借用孙立平老师的观点,后现代理论在延长社会学的核心概念,提高社会学的解释范围和解释力度方面的确有着现代社

会学所没有的优势,如布希亚对消费社会的描述和分析。但实际情况是,后现代社会理论并不能完全取代现代社会学理论的地位和作用,如多元文化主义者维斯特运用的研究策略是:在某些情况下运用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在另一些情况下则毫不犹豫地抛弃后现代主义的观点而采用一种更现代的取向。又如他对德里达及其追随者的解构活动提出批评:因为他们不关心自己所处的更大范围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环境,他认为这些后现代主义者、后结构主义者提出的观点并不能导致甚至会阻碍集体行动。

即便如此,后现代社会理论无可否认的从一个迥异的侧面表达出社会学理论话语扩张的新诉求,为社会学理论转型和发展注入活力之源,也为社会学危机的突围提供可能的路径选择。后现代社会理论之于传统社会学理论最具启发性和扩张力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反思性:社会学理论的解放力量。反思是人类行为的一个根本特征。符号互动论和现象学社会学分别在意识层面和行动者对行动本身的说法层面揭示社会学的反思特征。古尔德纳率先提出“反思社会学”,他指出社会学家“必须像我们审视他人所持的信念那样来审视我们自己的信念。”作为一种人类特征的反思精神在现代社会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现代性,是在人们反思性地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被建构起来的,而所谓必然性知识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误解罢了。”

布迪厄对反思性有着独到的见解。知识社会学的兴起,使对学术本身的反思进入了一个新的认识阶段。对他来说知识社会学或者“社会学的社会学”并不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而应当是社会学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他主张的反思是指不断的将社会科学的武器转向自身,以更好的控制和消除在对象的建构中导致的扭曲。这种扭曲所导致的偏见根据华康德的总结包括三种:首先是研究者的社会出身和个人认同,这是最为明显的偏见根源,可以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较为容易的加以控制;其次是与研究者在学术场域(academic field)和权力场域中的位置有关。最后,也是最能体现布迪厄反思的独创性的地方的是他所揭示的“唯智主义偏见”(intellectualistbias)或学究谬误(scholastic fallacy)。这种偏见根植于研究者所采用的一种概念、分析工具和实际操作中,研究者常常以“逻辑的实践”来替代研究对象“实践的逻辑”。对此研究者必须保持反思的警惕,而且这种反思不能由研究者个人来担当,而必须在学术共同体的训练、对话和批评性评价的机制中将反思制度化[10]。另一位后现代主义者鲍曼则旗帜鲜明地主张后现代的解释性社会学将终结传统的立法性社会学,由于不能提供毫无争议的基础,社会学已经被解放出来去从事空前的自我反省,并在批判性的自我理解方面达到一个空前的水平。瑞泽尔甚至利用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对社会学知识生产本身进行了反思和批评。他指出当代社会学处于不断地新陈代谢之中和过度繁殖的,在大量不断增长的文章、书籍、调查报告,以及目前通过互联网散播的信息中,产生出一条永无止境的符号之流。像后现代的其他事物一样,社会学日益增长,变得异常臃肿和像癌细胞一样不断扩散,它包含着没有极限的增长。社会学和社会学理论的问题还在于它们已经变得过度视觉化。或许社会学理论近年的败落正是因为它忽视了吸引读者的需要?或许社会学理论忽视了在需要取悦读者这方面它与诗歌、小说或艺术并无不同这样一个事实?

问题是反思果真能将社会学理论推进到一个理想的境界吗?比如说布迪厄为我们揭示了学术场域的无形结构,这个结构可不可能因为遭到揭示而停止作用呢?华生将反思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必要的反思,这是任何人无从选择的反思;一是衍生的反思,这是指如何处理反思这一事实。在对后一种反思的回答中,出现的“反对反思”的逆向思维,认为反思并不具有道德上的优先权、方法论上的美德或认识论上的优势。林奇在区分了6 种类型的反思之后,指出反思虽然具有一种批判和解放的力量,当反思之光返照自身时,并不比其他认识方法“更能接近核心的光源”。但是全盘否定反思也让人难以接受。因为反思的方法论系统对于修正非个人性、价值中立和客观主义的传统社会学所造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认识论断裂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仍在于如何看待反思这一事实。佩尔斯指出适当的反思是可行而且重要的,这要比非反思更能保证认识论的健康,为了防止反思的恶性的循环推理,他主张“只进一步”(one step up)的反思策略,即只增加一层自我指涉,以展示叙述的解释出发点和回归点。

不管如何,后现代社会理论向我们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在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主要充当着立法者的角色。布迪厄则对知识分子作为“立法者”的“立法权”给予质疑,其最伟大之处就是告诉我们可以“与布迪厄一起思考并利用布迪厄来反对布迪厄”。[14]进一步说,就是在后现代社会阐释者代替立法者担当起沟通者角色,且每个阐释者的权力平等,不大可能将自己的阐释加诸于其他阐释者之上。

2、多元论:社会学理论的拓展力量。后现代主义在价值取向和理论追求上是崇尚多元论的。

其主要表现之一是后现代主义创造了使多元文化主义得以发展的知识氛围,两者在一些主要概念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首先,多元文化主义接受了后现代主义对于宏大叙事的批判态度,主张关注不同的少数群体的经历和他们的看法;其次,多元文化主义完全赞同后现代主义对本质主义的批判;第三,多元文化主义更激进的地方在于他们支持“去中心化”的观念,他们主张少数群体应该在社会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并且在社会分析研究中应该对这些少数群体给予同样的注意。在“去中心化”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向:由“阅读”转向“写作”(书写不包括对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的关注,而只包括对那些我们还尚不知道的东西的关注;由著作转向文本;由作者转向读者;由立法者转向阐释者。“去中心化”衍生或建构出各种各样的地方性叙事或微型加速还是缓解社会学危机: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与社会学理论转型叙事,且各种叙事方式并不内在地优先于他人的叙事。后现代主义者正是通过建构各种叙事保持理论研究工

作过程的持续进行。

进一步的问题是如何看待每一种叙事方式及其内在关系。瑞泽尔指出在这样一种叙事的多元化趋势中,社会学理论将潜心于探索不同观点之间的共存竞争,而非谋求理论霸权。他还提出这样一种多范式的社会学理论演进的目标在于“通过揭示它们内在的多元性和互补性(而不是互相排斥)特征来拓宽各种视野”。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意义非常宽泛的概念,它涉及建筑学、文学、绘画、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及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不同的学科给予了不同的回答。从总体上讲,后现代主义以否定、超越西方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模式、价值取向为基本特征,是当代西方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状况在观念上的反映。它的主题是研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特征与文化精神。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产生、发展,是以后现代主义哲学为其理论基础与思想核心的。

一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

本文所指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是泛指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在西方思想界出现的具有反近现代体系哲学的思潮。它是伴随着现象学、分析哲学的思维和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的衰落,以后结构主义和哲学解释学的兴起为标志而登上当代思想舞台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当代西方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它的产生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首先,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强化了人对自然的控制,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人口激增、生态平衡的破坏、人文精神失落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正是这些问题, 对“人类中心主义”、“工具理性主义”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助长着人们对现代社会、现代观念的怀疑、厌倦和否定。其次,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在阶级关系上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原来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即中产阶层,它包括“白领工人”和从事生产管理的技术人员。他们的社会地位介于资本家与劳工之间。他们既对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思想控制不满,又嫌弃传统的价值观,加之现实生活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就使得他们在意识形态上倾向多元论、相对主义和自由主义。他们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重要社会基础。后现代主义哲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然而从总体上可以将它们概括为以下三类主要思想:

(一)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在20世纪60 年代后期产生于法国,它的许多代表人物原来都是结构主义者, 如巴尔特、福科、拉康、德里达等。后结构主义主张对结构进行建构和解构。后结构主义认为,解释的任务并不在于关注事物的普遍结构,而在于对事物本身的阐释和解读,在这种不断变化的解释过程中,事物的结构被解构和重建。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背离了自己原来的结构主义立场,通过对实践的考察消解了结构方法与历史演化的二分法,从而开启了开放的、历史化的结构主义即后结构主义。福柯站在反人道主义立场,认为人的存在毫无普遍必然性。“他的主要目标一直是使人类、作者、主体、言说者非中性化。??当福柯继续发动反对人道主义和反对所有主体理论的战争时,他拒绝复原结构主义”①。

福柯这种否定反主体性,将人类非中心化的思想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化中的一种主调。德里达也是法国后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他建立“解构论”哲学在欧美哲学界影响很大。他提出了“反逻各斯中心论”。他认为从柏拉图的理念论到当代的一切和传统有联系的哲学,都是坚持以主体与客体、经验与先验、本质与现象、真理与虚假、事实与价值等等二元对立原则为基础。结构主义也是秉持“能指”与“所指”对立的结构中心,以言语直接指谓对象的意义,这些都是坚持逻各斯中心的“在场的形而上学”,它们导致了僵化思想与等级结构,必须将它们全都解构、颠覆掉,才能克服当今哲学与文化的危机。他认为解构体现了后现代文化的自由创造性。

(二)新实用主义。新实用主义产生于20 世纪60 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奎因、罗蒂等。罗蒂认为,传统哲学与分析哲学从某种意义上已经走向“终结”,主张将杜威的实用主义与海德格尔及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哲学融合起来。他在《哲学与自然之镜》的中译本作者序中明确提出:“本书是企图贯彻杜威和海德格尔某些共同思想路线的一次努力,并将他们对作为一种非历史性的基础学科的哲学观与分析哲学的内在辩证法加以比较”②。他试图重新以实用主义颠覆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传统,对西方传统哲学和分析哲学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倡导一种无主导性哲学的后哲学文化观。

(三)新解释学。新解释学是指由海德格尔为其奠定基础并由伽达默尔加以发展和完善的现代哲学解释学。海德格尔发现理解结构具有作为人类存在的本体特征的性质,这使他的哲学成了一种解释学的存在本体论。伽达默尔进一步发挥了海德格尔哲学中关于理解的论题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学解释学体系,从而成为新解释学在当代的主要代表。伽达默尔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解释真理,认为真正的解释学存在于人类的历史之中,人们对当前事物的解释受制于以往的历史传统,因而他把人类的历史称为“效果史”。在解释过程中,解释者的视界与历史视界的相互交融、不同主体之间的视界相互交融构成了“视界融合”。伽达默尔认为理解就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一种实践活动。他后期的哲学从理论的解释学走向了实践的解释学。

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一)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后现代哲学家们认为逻各斯中心主义是西方传统哲学的关键症结所在。所以,反思并批判传统哲学的理论基石也就成为后现代哲学家们的主要任务。在对传统哲学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进行批判的后现代主义哲

学家中,以德里达、罗蒂、利奥塔最具代表性。德里达是通过分析语言学来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他认为“逻各斯中心主义”就是“言语中心主义”,因而对语言学的解构就是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罗蒂在《哲学与自然之镜》中指出:“本书的目的在于摧毁读者对‘心’的信任,即把心当作某种人们应对其具有‘哲学’观的东西的这种信念;摧毁读者对‘知识’的信任,即把知识当作是某种应当具有一种‘理论’和‘基础’的东西的这种信念;摧毁读者对康德以来人们所设想的‘哲学’的信任。”③利奥塔则通过解构科学霸权来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认为科学语言自视高贵,歧视甚至否认人文语言是不合理的。利奥塔认为科学语言与人文语言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游戏,遵循着不同的游戏规则,它们之间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因为各种游戏在规则上是不相同的,在性质上没有可比性,人为地抬高科学语言,贬低人文语言是人们的偏见,是十足的逻各斯中心主义。

(二)超越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传统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理性主义提出了质疑。罗蒂认为,理性主义是一种统一性的、总体化、极权化的的理论模式,它模糊了社会领域多元分化的性质。而后现代主义哲学与其相对立,提倡差异性、不可通约性、零散性和特殊性。绝对的理性导致了理性中心主义思想的泛滥,这本身也就预示着理性中心主义必然以失败而告终。正如费耶阿本德所言:“理性不再是指导其它传统的力量。它本身只是一种传统,它要求进入舞台中心的权利与任何其它传统同样多(或同样少) 。”④福柯认为,一部疯狂史是人类借助理性的名义对无理性的病人实行疯狂镇压的历史。利奥塔主张把哲学的注意力重点投向我们的现实社会,他指出,世界上许多因战争和屠杀所引起的灾难都是在理性的幌子下造成的,人类的非理性行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疯狂表现彻底摧毁了人们对理性的迷信。

(三)反主体性和反人道主义。西方近现代哲学的一个最大特点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强调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认为人在发挥主体性的条件下,可以不断地认识世界,为了谋求人类的幸福,人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为自己服务。而人道主义是以主体性为基础的,他从共同的普遍的人性出发,认为人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自然的中心,它高扬人的价值、人的地位,宣扬“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提倡个性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对这种传统主体性和人道主义的批判和反思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特点。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坚决反对主体性哲学和人道主义哲学,认为人不应该是存在者的主人,一切存在者的存在并不是由人来决定的,而是由存在所决定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福柯提出了“主体的死亡”。德里达提出“人已终结”。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根本不承认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把历史看成是无主体的过程,从而站在了反人道主义立场。

三对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几点评价

首先,从后现代主义哲学对西方社会的批判来看,它是当代西方哲学家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发展的一种理论反省。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与斯蒂文·贝斯特所言:“当前的后现代争论可以部分地解释为是有‘现代’社会组织模式的瓦解,以及新的、尽管尚不能清晰描绘的‘后现代’世界的降临所引发的一系列持续且强烈的危机所引致的。”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后工业社会,产业结构、社会生活、传播方式、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甚至意识形态都发展了巨大的变化,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矛盾暴露得更加充分,这就促使哲学家们从更高的理论层次上来反思资本主义发展的命运,反思现代化过程的利弊,反思作为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基础的理性主义和启蒙精神的正确与否。后现代主义在这一反省中更多地是看到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给人类的生存带来的危害和弊端。

其次,从后现代主义哲学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否定和超越来看,后现代主义哲学指出了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批判的不彻底性,认为现代西方哲学在批判基础主义时往往陷入了另一种形式的基础主义,而后现代主义哲学则力图克服这种不彻底性。它不仅要求超越近代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而且要求超越现代哲学的实体性的非理性主义。从总体上来看,后现代主义哲学揭示了现代西方哲学的许多缺陷,但往往由于走极端而具有较大的片面性,因此,后现代主义哲学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现代西方哲学,但整体上并未超越现代西方哲学思维模式的界限。

最后,从后现代主义哲学对当代西方哲学转向的影响来看,后现代主义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代西方哲学的转向。这种转向的特点是反对普遍性、总体化、同一性、本质论、基础论、等级体系和中心主义,肯定多元化、差异性、非中心主义、零散化、不确定性、流动和生成。这种特点是以往西方哲学所缺乏或不够重视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把它们提出来作为当代西方哲学走出困境的大胆尝试,在一定程度上为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然而,后现代主义哲学使一切秩序消解,否定普遍性和深刻性,质疑人类知识的合法化,消解了思维与存在的对立统一,它使自己永远处于动荡的怀疑和否定之中,由此而消解了哲学本身,使当代西方哲学在挣脱形而上学的束缚后又坠入了虚无主义的深渊。

到底是要继续现代性未竟的事业,还是要与现代性彻底地决裂,似乎构成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争锋的分界线。也许永远没有争论的结果,但人类思想的奔流有了新的豁口。与其说后现代主义展现了一种全新的美学风格,不如说后现代主义在思维范式上走向了“歧途”。或许后现代纷争的浮光令人缭乱,但只要退出万壑争流的近距,虚拟、荒诞、非系统三种流变就会隐约浮现。

一、虚拟

后现代之路的开拓者———尼采要打到一切允许信仰真实世界的假设:“让我们消除真实的世界吧”。虚拟由此成

为现代性向后现代性跨越的分界线之一。Virtual(虚拟)一词最初由中世纪苏格兰唯名论哲学家邓斯·司各特所创,基本意义是指实质上的但尚未在名义上获正式承认。就哲学范畴来说,意为“似是而非”。可以这样说,人类的历史就是虚拟的历史。

虚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虚拟是指规则文明或符号文明,是人类对各种规则的合成、选择及其演化,是人类文明的传输和储存方式。狭义虚拟是指当代的数字化的表达方式和构成方式,表现出人的活动空间在开放性和多维度的容量上获得了空前的扩大。可以说数字化虚拟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的元点,但就虚拟的流变方向与最终影响,人类并不能有一个准确的布控,但就哲学基本范畴来说,数字化虚拟体现了与传统虚拟根本不同的意义和指向。特征表现在中介系统的革命。虚拟贯穿人类一切文明史,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特征的虚拟。回顾人类思维中介系统总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可以说发生了三次中介革命:行为中介、语言符号中介、数字化中介。行为是远古人类初始思维活动的中介,人还没有与自然分离的意识;语言、简单符号是随着人对自然的独立与改造,人类需要拓展想像力、抽象力、创造力等空间而形成的思维手段;数字化中介则是人类在更大想像、创造空间上的活动要求。今天的虚拟基本指向为数字化构成,表现出与现实性彻底的决裂。

在鲍德里亚看来,虚拟的进化也有三次等级的升迁过程,不过是与其价值规律演变同步的。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的“古典”时期,这个时期的虚拟模式主要是“仿造”,依赖的是价值的自然规律;到工业化时代,生产是社会的主要活动,“仿象”是这个阶段的主要模式,依赖的是价值的商品规律;到了后工业时期,是受“代码”支配的主要模式,依赖的是价值的结构规律。尽管鲍德里亚提出的所谓“价值的结构规律”违背了当代工业生产的基本事实和新资本的运行逻辑,同时对其概念也没有做出准确的阐释,不过其过滤化的分层方法对虚拟的变迁路线的跟踪还是有所启示的。不仅如此,鲍德里亚在虚拟方面的贡献还在于提出拟像的本源理论。“它不再是造假问题,不再是复制问题,也不再是模仿问题,而是以真实的符号代替真实本身的问题。”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印合了数字化虚拟的技术本质,更在于在形而上学上对传统哲学范畴做了再一次翻新,也许是圆了黑格尔的未尽之梦,也许是昭示了人类另一个黑暗的哲学时代的来临。

通过符号结构而实现中介化,是人类文化创造所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德里达看来,在虚拟化的过程中,思想创造过程以及相关的各种因素,都不可避免地伴随中介化而被扭曲。而且符号中介化的暂时固定而引起的非生命化过程,也必将导致对于文化创造过程各因素原生命的伤害。因此德里达认为,一直被人们所忽视的延异不仅是人类文明痕迹的追溯方法,更重要的是延异作为一种虚拟,它不是一种由历史自身到自我消解的变异过程,而是自身隐退,抹去自身,一种本源的不断再生。在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中,象征性实践就是一个典型的虚拟性范畴。在布尔迪厄看来,语言的技巧与权力的运作是紧密相连的。为了达到对权力的角逐,人们总是运用“委婉性”的虚拟化语言。蒙骗、威胁、诱惑、佯攻、暗藏、转移、混淆、伪装、故弄等虚拟化手法不仅是现代人进行权力交换的能力体现,更是在权力场域中为获得剩余价值的象征性实践的主要内容。尽管布尔迪厄批判了列维·施特劳斯把策略看成有意识、有理性的个人选择,提出“人们可以不把策略当成有意识的、理性的计算的产物,从而在策略中排除无意识计划的产物。”但是,策略作为现代性的虚拟本质并没有改变。可以这样说,现代社会是因为有了虚拟才有了象征、策略、权力体系与制度建构以及相应的意识形态。但是,虚拟是现代性的成长悖论,是虚拟促使了现代性的飞跃,但也是虚拟使现代性走到了尽头。在后现代看来,在原始文化中,语言、符号、面具、图腾可以无隐含、无暗指地、公开地自由地交换,没有经验、没有理性、没有策略、没有真假、没有后方世界,没有潜意识。而后现代虚拟正是秉承了原始思维的虚拟意图,打破了价值规律统率一切的现实性意义,实现无本质、无意指、无意义形式存在。因此,在后现代看来,自从有了虚拟的回归,当代社会的权力结构也就走向了瓦解与掏空之路。

二、荒诞

“荒诞”一词,在汉语中也称为“荒谬”、“荒唐”,英文里形容词是absurd,词源上它来自于拉丁文absurdus,ab 是加强语气,surdus的意思是聋的或被蒙住了。现代对“荒诞”的理解主要指不协调的、不可理喻的、无意义的、矛盾的、失序的状态。其中具有二重含义:第一,荒诞与常规、常理相背离;第二,荒诞本身就是一种矛盾或一种悖论。但需要注意的是,人类自产生了自我意识后才有荒诞,荒诞并不在世界,亦不在人,而在二者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敌对的,不协调的,而且二者又是不可分的。因此,荒诞是人类对违背正常秩序的现象或行为的感觉或评判。最早赋予“荒诞”现代哲学意蕴的是丹麦哲学家祁克果、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等人,他们把这个词和人类的基本生存状态联系在一起。海德格尔、雅斯贝斯、萨特等存在主义哲学家都曾经在人类生存境遇的意义上谈到荒诞,并对荒诞的“危害”做了不同抽象的围剿。加缪是全面地讨论荒诞哲学的代表,他的《局外人》、《卡利古拉》和《西西弗的神话》被称为“荒诞三部曲”,在《西西弗的神话》中,对荒诞在本体论意义上做了追溯以及在生存论上做了进一步透视。

被赋予现代哲学内涵的荒诞,与最初词汇学意义的荒诞已根本不同,荒诞已经不再是人生中的偶然的和个别的现象,而是成为了人的一种普遍的生存境遇,祁克果提出的“孤独”、“焦虑”、“恐惧”、“绝望”,海德格尔提出的“烦”,萨特所说的“厌恶”,以及加缪的“局外人”,都并非是人生存的某种特例,而是贯穿于人的全部生命之中一种抽象和弃不掉的隐患。似乎荒诞的根源在于人和世界的分离,正如加缪所说:“荒谬就产生于这种人的呼唤和世界不合理的沉

默之间的对抗。”但荒诞的产生正是来自于人与世界之间的联系。因为荒诞是人对自身与世界关系的一种主观体验,正是荒诞才意味着他们活着,他们存在着,他们和这个世界联系着。就生存论来说,人从细胞的结合、出世、在世、离世时刻都挣扎在偶然、被抛、湮灭、无果之中,所谓的理性不过是人类克服自身对宇宙恐惧的编造,真正展现的是无处不在的无根、无路、无垠与无终。在海德格尔、萨特和加缪等人看来,对待荒诞的态度应该是一种质疑、否定和反抗的焦虑,是荒诞吞噬了对明晰、一致、和谐的期待和渴望。不难看出,这种渴望本身就是人类理性的产物,似乎是人对威胁、破裂、囿困、荒诞的生存境遇的一种“觉醒”。这种“反思”的本质表现着后现代思想拒绝科学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不彻底性,意味着从荒诞走向后荒诞。所谓后荒诞是反荒诞的荒诞,反理性主义的理性主义。

从知性上看,荒诞存在着自己的独特结构,它既不同于理性的科学结构,也不同于非理性的信仰结构。科学结构以内在的逻辑性、可推理性、可确定性为核心,而信仰结构以服从、盲目、绝对为核心。简单地说,理性结构、科学结构、信仰结构都是单向度的,都要排除矛盾,而荒诞结构是双向度的,它是由对立的两端形成的难以选择、难以确定的关系结构。荒诞方法是方法论中的黑暗王国。荒诞所揭示的不仅是物的多样化的现实性的“黑暗王国”,而且是“黑暗王国”中“最黑暗的王国”。当然,这里的“黑暗”是指未被发现因而未被认识,即这是一个人类尚未知晓并且永远不能完全解蔽的知识王国。对此,福柯就荒诞的典型形态疯癫说到,“疯癫之所以有魅力,其原因在于它就是知识。它之所以是知识,其原因首先在于所有这些荒诞形象实际上都是构成某种神秘玄奥学术的因素。这些怪异形状从一开始就被置于‘伟大奥秘’的空间里。”在福柯看来,那种无法接近的、可怕的、黑暗的知识则早已被天真的“疯人”所掌握。而有理性、有智慧、成熟的我们仅仅感受到的是间段的、令人气馁的种种形象,“蠢人”则拥有完整无缺的知识领域。水晶球在我们看来是透明无物的,而在“愚人”眼中则充满了隐形、渗透的知识。疯癫的场强在于它所产生的各种怪异、盲目、愚蠢、虚浮的意象不是那种转瞬即逝的表象,而是一个秘密、一个早已隐藏在地表下面的一个无法接近的、无情的真理,是关于这个世界的“伟大科学”(Magna Scientia)。这种无序、疯癫的宇宙早已预示了这种荒诞的秘密。“将来总有一天会从这种疯癫的兽性中推导出一种机械心理学的思想以及这样一种观念,即认为疯癫的种种形态可以归因于动物生命的伟大结构。”也就是说,疯癫只不过是尘世间理性与非理性交织的人生命本身所蕴含的所不能推理、不能证明、不能辩论的一种智慧。它是一种人自我矛盾的关系、是一种自我错觉、是一种隐蔽的、巧妙地潜入人类的真理。它不是现实的世界,是人所的关于自身的知觉。在真理的解蔽上,疯癫豁出了一种否定的力量,在无中找到有的痕迹。疯癫把视觉和盲目、心象和判断、幻觉和语言、睡眠和清醒、白昼和黑夜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对抗的虚无。这种把各种否定因素结合起来的荒诞虚无,透过符号、语言和姿态爆发出一种隐蔽的真实。这种真实是一种有序与无序、合理与疯癫的难解难分的虚的实、实的虚。某种意义上说,荒诞就是一种虚拟。

荒诞与理性是一种奇异的矛盾,印证了互相对立、互相依存、互相渗透的粘稠关系。就渗透性来看,荒诞是我们理性方法的前置与补充,它为理性开拓更深层次的关系和领域,为理性提供刺激与诱导。不能掌握荒诞机理与方法,也就不能把握人与自我、人与世界的深刻矛盾,也不会在理性和科学上作出真正创造性成果。这正符合爱因斯坦的看法,如果刚开始这个想法听起来不荒谬可笑,那么它就没有希望变成现实。其实,荒诞方法的意义就在于在虚拟的幻象中捕捉未来可能的胚芽,让隐匿的真实浮现,由黑道白,由虚知实。荒诞对“知”的不可通约性不仅预示了人类对“知”的无知,更在于展现了其巨大的包容力与虚怀性。

三、非系统

系统(system)是指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由于要素的相关作用形成了整体性,因而系统是系统质、关系质的体现者。非系统是系统的反面,是一种与系统相对立的“混乱”。从形式上考察,非系统具有非理性、非逻辑、否定性、无序性、差异性、多样性等多种特征。非理性代表着原始本能、盲目的冲动、无意识的骚动;非逻辑性如同在物质运动中代表着“熵增加”一样,它在逻辑过程中代表着一种“震荡力”、“破坏力”,不让逻辑思维稳定、完全、定形;否定性表示非系统是一种可能的、不确定的“在”,通过否定的形式,为肯定提供机遇、可能性,使肯定经过“震荡”、“间断”否定自己;序是事物的结构形式,指事物或系统组成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无序则是指事物和对象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结构功能的无约束性和无规律性;差异性就是打破同一性、回归性、循环性,表现矛盾、暂时、变化的特性;多样性反映非系统不仅在多层意义上表现不同的内容,而且在发展的能动性、机遇、随机过程等方面表现出的多样性,也是系统理论无可比拟的。

非系统不仅发现了系统界外的一种非结构化、非联系的存在状态,而且也揭示了系统本身系统性破缺的悖论。任何系统只有成为一个整体,建立一种关系才有系统可言,但是,任何整体只是相对于本身的要素而言,一旦跨入更大的系统,又是更大系统中的要素。这是一个无穷大量的延续过程,表明系统永远不能完成。也就是没有终结的系统,任何系统都有破缺性,没有绝对的完备性。非系统思维是与系统规则不同的另一种思维范式,通过对系统性思维进行否定、剪断、逆差等再现宇宙非系统存在与人类不断逾越的精神广度与深度。现代思维若不包含非系统原则,就会在系统的“完备性思维”中缺损、死寂或爆炸,科学的或与科学互补的测不准原则、悖论原则、无序原则等表现出非系统思维的症候。

上述思想符合勒兹的观点,他认为,传统形而上学是一种纵向性思维方式,形成由上而下的等级体系(hierarchy)。

他提出“根状茎”(rhizome)理论,“根状茎”代表着后现代思维方式,它是动态的、异质的、非二元对立的。这种方法讲信息分散到多重符号维度中,朝着多个方向流动,既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永远处在运动之中。在勒兹看来,根状茎思维方式是一种“游牧思想”(nomadic thought)方式,它和“城邦思维”(statethought)是完全对立的。城邦思维在哲学上表现为整体化、系统化、封闭式、秩序化、同一化思维模式,从柏拉图以来的哲学就是这种“官方哲学”。而“游牧思想”则是开放的、差异的、非限制的、非整体的、非系统的思维样式,它打破了地域、体系、规则的束缚,无限地与外界触动。简单地说,勒兹继承了尼采对系统化、总体化的思维方式批判的特点,拒绝同一性、秩序、系统、体制等一切体系,主张多元、机遇、偶然、混沌、流动、无序等各种非固定化、非系统化建构的新的生成模式,是非系统思维的重要代表。

在尼采看来,人无法超越命运和神圣意志,人不可能完全以理性主宰自我。对苏格拉底的激烈批判,实际上就在于对理性至上观的全面否定。尼采是要和“统一”、“秩序”、“逻辑”斗争到底的哲学家。因此,在尼采的哲学里,作为理性的形而上学被推倒,非理性、非逻辑成为世界的本源。逻辑学本身,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对自然之物的腐蚀。在他看来:“我们主观信仰逻辑学的必需仅仅表明,我们早在逻辑学本身到达意识之前所做的事情,无非是把逻辑学的要求植入现象。因为,现在我们在现象中发现了逻辑学———,另外,我们不能错误地认为,这种必需会担保某种物是‘真理’。在我们长期推行了同一化、粗糙简单化之后,我们就成了创造了‘物’、‘同一物’、主体、谓语、行为、客体、实体、形式的人了。在我们看来,世界表现出了逻辑性,因为我们事前使世界逻辑化了。”尼采道出了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的誓言,人类系统化的本能与其是对自然规律的体贴,不如说是对世界复杂性的蔑视。

尼采的追随者鲍德里亚有着与尼采类似的看法,系统不过是人类在认知“幼年”的虚拟,系统作为历史的错误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系统在不确定再生产中,终结了自己的起源神话,终结了按照自己的过程分泌出来的所有参照价值。它通过终结自己的起源神话,终结了自己的内在矛盾(不再有与之对照的真实和参照)———它也终结了自己的末日神话:革命本身。”换句话说,未来的虚拟知识论与广义结构论不是从一个系统的破灭向另一个系统的再生,而是从系统走向非系统。这或许表白了众多后现代主义政治家的苦闷,笼罩在人类生命之上的权力之网不应是改朝换代,而应是永远没有权贵。

西方哲学的传统方法论原则,简单地说,就是所谓现实性原则、理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和系统原则。到了近代,尤其强调社会整体化和秩序的统一。但在后现代看来,决定一切的关键是整个社会力量对比和竞争关系,并已经在实际上有利于占统治地位的统治者方面。所以,主客、个人与整体、表象与本质等各种二元对立统一,归根到底,总是“统一”到由统治者所规定的那个社会秩序中,“统一”到有利于统治者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传统方法引导人们注重于“现实”、“理性”、“规则”、“体系”、“统一”,其用心由此可见一斑。为了揭露上述诡计,后现代主义先锋们一反“二元对立统一”模式,集中探讨与“实在”、“必然”、和“同一”相对立的“虚拟”、“变异”、“荒诞”、“悖论”过程,试图从中探索近现代社会基本原则的运作奥秘。尽管后现代的运作雄心对当代现实权力的毁坏如青铜拂灰,但其本体论追溯与骇浪式思维的发散性影响是任何一统天下的思维范式所不可饶恕的。

多元、平等、对话与融合

浅析后现代文化理论

浅析后现代文化理论 【摘要】《文化转向》是詹姆逊分析后现代文化理论的代表著作,本文在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主体性消解、空间优位等后现代文化关键词梳理的同时,发掘詹姆逊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解读方式。同时我们更应该从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理论分析中辩证的看待后现代文化中的全球化浪潮,并加以借鉴,以便更好的思考我们的文化策略。 【关键词】詹姆逊;后现代文化;马克思主义;全球化 作为20世纪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分析是透彻和独到的。《文化转向》这本书中,涵盖了詹姆逊丰富的后现代文化思想,他从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谈起,坚持将后现代置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更新中加以评价,解读了主体性消解,空间优位,视像文化盛行等后现代文化关键词。同时詹姆逊坚持对后现代持一种清醒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从生产方式的基本概念入题,以历史的辩证的方法看待后现代主义文化,此外对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进行了批判。 一、后现代文化关键词 1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詹姆逊把后现代主义概念定义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他认为对后现代主义的分析,必须与晚期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联系起来,与现代主义联系起来。《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提到后现代两个特征,一是大部分的后现代主义都是“作为对高级现代主义的既有形式,对占据大学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基金会等这样或那样的主导性的高级现代主义的刻意反动。这意味着,有多少不同形式的高级现代主义就会有多少相应的后现代主义”。二是,一些主要边界或分野的消失,“最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高雅文化和所谓的大众或通俗文化之间的区别的消弭,高雅艺术和商业形式之间的界限似乎越来越难以划清”。詹姆逊敏锐地觉察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和资本运行的中,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和渗透,一方面经济进入到了各种文化形式,使艺术作品成为商品;另一方面文化也逐步变得经济化,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较为狭小的文化圈中扩散出来,进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詹姆逊理论的核心论题,即现代主义的过去和作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表现的新形式的后现代的到来。他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论断建立在他对资本主义文化发展三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即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詹姆逊强调“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将后现代主义置于一个偌大的历史语境之中,既强调了后现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断裂,同时又突出了与以往各种文化形式的相连,不仅仅视其为一次历史的断裂,而且视其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2主体性消解

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艺术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艺术精神 “变化是生活的法则,现实是永远否定历史的。”西方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包括各个时 期的艺术思想和流派往往也是按照“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运转着。从文艺复兴之后17世纪的巴 洛克到18世纪的洛可可以及古典风,继而到19世纪的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 象主义,再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不难看出西方艺术在不断否定自我,同时也在发展自我。尤其从近代的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精神衍变,反映了人类对艺术的一种新的精神心 理结构,使我们产生了对艺术新的思考。 一、现代主义艺术的精神和特征 西方艺术早在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就构建起了以客观、写实为特征的审美艺术精神。但是 这种精神在19世纪70年代已经走到了尽头。西方资本主义的科技和生产力的充分发展,随 之而来是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及社会的剧烈变动,加之社会思潮的激烈动荡,必然深刻影响 人们的精神世界,当然也引起了艺术语言的变化。在艺术领域,人们对传统形式的厌倦,以 及审美情趣和审美格调的变化,都在不断冲击着古典传统和写实主义。客观写实的艺术风格 终于在印象派这里终于演奏完了最后一个音符。印象主义画家塞尚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现 代艺术史就是从他开始写起的,然而这位老实巴交、不善言辞的法国人所发动的只是一场画 布内的革命,他要批判的对象是西方传统绘画的写实主义。从后印象主义开始,具有主观和 写意的艺术精神得到大大的发展。现代主义就是在这种强调个体和艺术自主的时代应运而生的。 现代西方开放式的文化策略,诸如生活方式、宗教、哲学等在传统精神领域的破坏,都在艺 术领域得到了深刻的体现。现代主义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形式与风格。对以前的写实主义而言内容或题材至为重要,而到了现代内容或题材被忽略了,形式和 风格突显出来,艺术家的创作语言得到了解放。例如达达主义杜尚的创作艺术就极富有革命性,他是一个彻底的思想家。杜尚告诉世人,当艺术家不必画画,不必做雕塑,因为世界和 生活本身就是艺术,观念比作品更重要,艺术终究还存在一种过程和行为。第二、具象转向 抽象。古典主义的艺术基石就是模仿的审美原则,解剖与透视的科学方法更使得这种“模仿” 发挥的淋漓尽致。然而,在现代西方艺术中,这种空间关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成为了被批判 的对象。抽象被人们认为是极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艺术家们通过一步步将客观物象分解、 重构、简化和抽象化,创造出了一种独立于客观自然的抽象主义艺术。加之对旧有空间形式 的破坏,立体主义的毕加索就是典型的代表。第三、表现比再现更重要。古典艺术追求的是 一种客观的外在美,而现代艺术则截然不同,它是与个人的主体性密切相关的,更钟情于个 人的感受。例如凡高内心世界的痛苦体验,以及蒙克等表现主义艺术家对社会危机的回应, 都表现在其绘画作品中。第四、创造高于审美。“美的失落”是现代西方艺术的一个重要问题,艺术家们在不断寻找着美的异点,他们在不断的否定这美也在创造着美。正是通过否认在那 里能找到美这样的问题,去寻找美的答案,也正是这种艺术无关审美的看法,使人们看到了 艺术的本质在于新奇与创新,艺术体系是不断革命的体系。艺术领域的不断创造也就意味这 对历史的不断否定,按照欧文•豪的观点要为现代主义下个定义,必须用否定性的术语,把它当作一个“包蕴一切的否定词”。无论是形式语言、表现主题、还是审美功能,现代

考研教育学要点: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凯程考研保录班,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考研教育学要点: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教育学考试内容涉及到四门课程: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这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知识点不仅多而且零碎,复习起来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能够划分重点和非重点考查内容,根据重要性的不同区别对待。教育学原理这一科目是考试考查的重点,考研党在复习的时候不仅要做到理解,更要识记,在考试中灵活地回答相应的选择题和论述题。下面就来学习一下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相关内容。 反对课程编制的“目的——手段”范式 后现代主义发轫于文化、建筑、艺术等领域,自利奥塔《后现代主义下的知识状况》一文发表后,后现代的思想逐渐渗入到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并对心理与教育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现代课程设计以泰勒的目标模式为范本,而目标模式是一种典型的“目的——手段”模式。泰勒在《教学设计的原理》一书中指出了课程设计的四个基本原理:一是了解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经验,二是教室如何组织这些经验,三是这些经验如何传授给学生,四是如何通过有效的评价来检查这些经验是否有效传授给了学生。泰勒的目标模式被作为课程编制的“主导范式”对课程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主张的课程体系范式的封闭性而收到了批评。真正从根基上对其进行批评的是后现代主义关于课程设计的主张。多尔针对泰勒目标模式的四个基本原理提出关联性、循环性、严密性和丰富性。 反对封闭式、提倡开放式的课程编制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课程编制不仅仅是教育学专家的专利,也不是行政部门的特权,而是由实施课程的主题——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共同参与的活动,这样的课程模式是开放式的,随着教育活动双主题的互动交往过程而不断展开、调整,不断发现、探索新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的课程,这种课程是不断“生成”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课程目标是师生一起建立的,课程目标应该随着教育活动的具体情况而改变,因而课程目标具有动态特性。 反对片面、狭隘地理解“课程” 后现代主义者指出影响学生发展的不仅是学校,而且更重要的是其赖以生长的各种环境,包括家庭和社区。后现代课程论专家舒伯特指出课程不是单数,而是复数,意在指明课程不仅是学校之中的教育活动与内容安排,而且包含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各种小环境,如社区也可能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方案支持计划。 对于教育学原理这门课的复习,最重要的是要有整体框架,把重点都标注出来,然后逐一解析,并反复强化巩固。这样不仅可以对知识点形成联系贯穿,而且对考生加深记忆,简单化复习有很大的帮助。考研人,拿出你的决心和毅力吧,去拼一个青春无悔!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后现代主义文学

后现代主义文学 后现代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化倾向,它在70至80年代达到了高潮。 重要流派和作家: 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兴起30年的法国,流行于20世纪中期的欧美各国。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法国作家萨特是其创始人,他的理论著作《存在与虚无》提出著名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从而建立了这一哲学体系。存在主义否定客观事物独立存在,强调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主张“重在行动”、“自由选择”和“积极进取”。但是,存在主义文学大多描写世界的荒谬和现实的肮脏,表现荒诞世界中孤独的人的失望和不幸,基调悲观。艺术上,存在主义文学力求寓哲理于作品,强调叙述的客观冷漠。存在主义文学主要是小说和戏剧。代表作家有萨特、加缪和彼伏瓦等。 法国,萨特《禁闭》,加缪《局外人》《鼠疫》,波伏瓦《女客》《他人的血》《一代名流》,梅勒《白色黑人》《一场美国梦》。 萨特 短篇小说《墙》,长篇小说《厌恶》,《哲学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三幕悲剧《苍蝇》,代表作独幕悲剧《禁闭》,四幕悲剧《死无葬身之地》,独幕剧《恭顺的妓女》,长篇小说《自由之路》,三幕哲理论证剧《魔鬼与上帝》,最具争议的7幕悲剧《脏手》,自传性回忆录《七十岁自画像》。 思想倾向:表述存在主义的人学主张。 “存在先于本质” “文学介入论” 1.创作是为阅读而设的引导 2.阅读是引导下的创作 萨特的艺术风格: 1.极限境遇 2.自由选择的人物 《禁闭》最初取名《他人》 全剧只有四个人物,一个是不参与剧情的侍者。报社男编辑加儿散生、邮政局女职员伊内丝(同性恋)、贵妇艾丝黛尔(色情狂)。 名言“他人即地狱”的三层含义: 1.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他人,那么他人便是你的地狱 2.如果你不能正确对他他人对你的理解,那么他人的判断就是你的地狱 3.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那么你也是自己的地狱 《禁闭》艺术特征: 1.题材的荒诞性 2.境遇的极限性 3.哲理的深刻性 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出现于50年代法国文坛,后波及欧美各国,是二战后影响最大的现代主义戏剧流派。它在思想上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认为既然现实生活内容是荒诞的,那么其表现形式也应该是荒诞的。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人物虽有反抗,但方式消极。荒诞派戏剧强调

后现代 影视 课后习题

个人学习笔记,欢迎交流 (重点在后半部分) 后现代经典影视课后习题 第一章单元测试 1 【判断题】(10分)后现代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而后波及世界的文化现象A A.对 B.错 2 【判断题】(10分)从经济发展的速度衡量,后现代就是工业化时代。B A.对 B.错 3 【判断题】(10分)认识事物的不确定性是后现代意识形态。A A.对 B.错 4 【判断题】(10分)后现代主义的时间观念是,未来从历史的土壤中产生,现在的贡献包含着对未来的贡献。B A.对 B.错 5

【判断题】(10分)后现代的伦理观念认为,人与人之间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 B A.对 B.错 6 【判断题】(10分)经典的“经”是四书五经中的经,“典”是春秋战国之后出现的的公文体制。B A.对 B.错 7【判断题】(10分)电影作为一门新兴艺术,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仍具备经典意义。A A.对 B.错 8 【多选题】(10分)后现代的特征(ABCD ) A.多元思维 B.圆融和合 C.开拓创造 D.集体领导 9 【多选题】(10分) 经典的标志(ABCD ) A.典范性 B.权威性 C.经久不衰

D.代表性 10 【多选题】(10分) 以下对经典的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B ) A.经得起检验,能够引起共鸣 B.悖逆传统,具有精神加持力量 C.历史悠久 D.受人喜爱 第二章单元测试 1 【判断题】(4分) 《老炮儿》表现了个人的仁义精神。B A.对 B.错 2 【判断题】(4分) 《荒野猎人》歌颂了主流英雄形象。B A.对 B.错 3 【多选题】(4分) 对美国梦主题的表现描述正确的是(AB)

课程理论流派

课程理论流派 1.经验主义课程论 经验主义课程又称学生中心主义课程,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杜威、罗杰斯等。 经验主义课程的主要观点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第二,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生活为基础; 第三,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 第四,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评价:经验主义课程看到了学科中心主义的不足,看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作用,对于现代课程的改造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但是,由于它过分注重经验,强调心理逻辑,重视实用性,以至于对知识的系统性,学科自身的逻辑性、学术性照顾不够,具有浓重的实用主义和自然主义色彩。 2.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布鲁纳、施瓦布等。 该课程流派的主要观点包括: 第一,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第二,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第三,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第四,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第五,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从其基本观点可以看出,学科中心主义看到了学科知识的发展价值,看到了现代社会知识剧增所带来的社会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与个体知识增长的有限性之 间的矛盾,试图通过学科结构的掌握来解决这一问题,有其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学科中心主义过分注重知识,强调学科逻辑,重视学术性,以致于对于经验、

心理逻辑、实用性有所忽视,且具有浓厚的精英主义色彩。 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布拉梅尔德、弗莱雷等 该课程流派的主要观点包括: 第一,社会改造是课程的核心; 第二,学校课程应以建造新的社会秩序为方向;应该把学生看作社会的一员; 第三,课程知识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课程的价值既不能根据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来判断,也不能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来判断,而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唤醒学生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 第四,社会问题而非知识问题才是课程的核心问题; 第五,吸收不同社会群体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 社会改造主义树立了一种新的课程观念,开辟了课程研究的新方向。但它取消了课程问题的独特性。 4.存在主义课程论 存在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奈勒。 该课程流派的主要观点包括: (1)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决定。 存在主义课程论认为,在确定课程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承认学生本人为他自己的存在负责。换言之,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为学生规定一种固定不变的课程是不适当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态度。规定固定课程的出发点,是它能消除学生的无知,并能给予学生一定的知识。然而,人的境遇是时刻变化的,没有任何东西是固定的、绝对的,而且固定的课程难以适合学生的情况和需要,成了和学生没关系的东西。这样的课程无助于学生的发展。 (2)教材是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手段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心得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心得 ——以电影《巴别塔》为践 张伟杰黄河科技学院 摘要:《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这本书在第一章的第三节中比较摩尔根和德鲁兹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时,作者举到了《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突然让我联想到了获得第59届奥斯卡金奖的电影《巴别塔》。又想到单纯地复述原文,阐发理解不免生涩。因此,我想以这部电影关于其理论的两方面元素来阐释我对杰姆逊关于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理解。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巴别塔超符码化解符码化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这本书是由唐小兵先生将美国杜克大学弗·杰姆逊教授在北京大学开设有关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专题课讲稿进行翻译整理拟定的。 杰姆逊教授是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长期执教于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他这次在北大着重讲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特征.他认为在继“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帝国主义阶段”而后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化不仅表现于一切物质产品,而且渗透到各个精神领域,甚至“理论”本身也成为—种商品。人们生活在无边无际的由“商品化”了的广告、电视、录相、电影所构成的形象的汪洋大海中,生活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了这些形象的模仿和复制。在这样的社会,上层建筑起看前所未有的、甚至是决定性的重大作用。多民族、无中心、反权威、叙述化、零散化。无深度概念等则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主要特征,“后现代主义”正是对于这些特征的概括。 因为是讲稿整理作品,这本书的语言都是由浅入深,条分缕析,以文化概念为线索贯穿各章节,间以理论阐释和概念引入。由“文化与生产方式”、“文化与宗教”、“文化意识形态”、“文化研究与叙事分析”、“后现代主义文化”五章组成,附录“意识形态诸理论”。下面我以电影《巴别塔》为例,关于其理论的两方面元素来阐释我对杰姆逊关于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理解。 1、“知识即控制别人”——西方殖民主义 在阐释生产方式的结构时,杰姆逊谈到关于东西生产方式的差异进而指出福柯、萨伊关于“西方殖民主义”的理论。萨伊写的《东方主义》极有影响.他认为美国大学中的各东方研究所或系的来源是西方殖民主义,那一整套现在已极富学术成果的系统首先是由英国人建立的(这原因可想而知),然后是由法国人和美国人通过对东方的扩张而充实的。杰姆逊对此也表示赞同,“西方学者的成果是巨大的,而且确实对了解东方的历史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的研究对象是通过把东方人或东方的现象无一例外地看成一件物才有可能的,比如把他人叫做阿拉伯或穆斯林,只是在这种把他人物化的基础上,东方研究的知识体系才可能建立起来,这无疑是统治相权力的一种形式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巴别塔》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眼中的摩洛哥人、非洲人,甚至是他们所代表的伊斯兰文化都是落后的、野蛮的,对他们永远怀有无尽的仇恨、嫉妒,和他们的关系只能是对抗关系;但这种文化对美国人来说又是异质的,他们有着强大的好奇和向往,希望有机会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美国夫妇为挽救婚姻到北非旅游,而他们表现地完全排斥异质的世界。美国人对这种边缘文化从来就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优势意识,他们认为自己强大、自由、民主、文明,而边缘文化则落后、 1

关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以其对传统的反叛而对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形成强大冲击,甚至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在影响着中国社会,我们应本着批判和借鉴想结合的原则关注它、研究它,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的和谐社会。【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传统文化; 现代文明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一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标志着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它于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起,70、80年代在欧美达到巅峰。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形成于建筑和文化领域,后来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虽然自命或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人并不很多,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后现代主义自8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化现象。《后现代的生存》的私以为:后现代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许多迹象表明,这种状态"正在以种种方式进入中国社会"。①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进而它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后现代主义是不能模仿的,它属于复杂、特殊的传统,早已现代化的、发达的工业、后工业西方社会奠定了后现代想象的基础而处在从前现代到现代过渡的中国社会对后现代主义的进入,则应本着批判与借鉴的原则,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融合的和谐社会。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行把握,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 1. 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哈贝马斯认为非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而非理性主义则是以对传统理性的"非难"和批判为表征的。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的灾难,因而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致力的目标。 2. 解构现代主体性。张扬主体性,这是现代化的一个特征。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主体性采取解构策略。首先,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性中,个人主义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础。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 3. 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后现代主义思想反对同一性和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在对"现代性"的审慎反思中,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对现代性中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与反对"同一性"、"整体性"相适应,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分析和表述问题应从微观入手,反对所谓的"宏大叙事",主张多元主义。由此派生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确定性的否定,强调不确定性。 [!--empirenews.page--] 总的来看,后现代主义实际上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的转换和变化。它并未向人们展示一幅完整的现代状态下的社会图像,而强调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构。二、后现代主义的正面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代表着后现代社会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文化特征。作为一种思潮,它也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比较和反思,对科学与文明的审视,对人生价值的重新评估。 1. 倡导多元论,尊重差异性。后现代主义拒斥人类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东方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彻底的相对主义的态度来张扬科学的怀疑精神。在知识领域里后现代主义拒绝对理性、本质和普遍绝对真理的信仰,反对直线进步的价值观,提倡多元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在社会关系领域中拒绝一切普遍主义的社会方案,主张社会关系中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兼容性,拒绝任何囊括世界历史全部内容的理论,强调社会生活中的相对主义、特殊主义和情境主义,要求人们尊重差异,学会宽容。

简述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 2

简述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 关键词:后现代多尔课程理念课程标准 一、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理论基础 (一)多尔对现代主义封闭课程体系及其理论的批判 1、对前现代主义课程体系的批判。多尔认为,18世纪和19世纪物质世界中决定论盛行——笛卡尔方法论中的确定性以及牛顿稳定的世界观,它告诉人们事物之间的关系法则可以被发现,也可以被用于进行预测和控制。这种观点对19世纪和20世纪的教育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课程领域也呈现出一种封闭的、线性的、统一的、可预测的、决定论的倾向。 2、对现代主义课程观的批判。20世纪初,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被引入到学校管理中去,作为学校核心的课程也转向进行“科学管理”。此时的教育专家开始热衷于对课程模式的设计,其中最为著名的应属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泰勒的课程模式。多尔认为泰勒的课程模式是现代主义封闭课程体系的产物和典型。因为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原理主要以目标为中心围绕着以下四个问题展开:第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目标?第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第三,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第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因此多尔主要从课程目标与学习经验的脱节入手来批判泰勒的现代课程观(具体内容在下文将有更清楚地交代)。 (二)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理论基石 在对现代主义封闭课程体系及其理论的批判之后,多尔运用宏观的综合视野和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了杜威过程理论及怀特海的有机过程论,皮亚杰“平衡模式”、普利高津的自组织与耗散结构理论为后现代描绘了多元而开放的课程设计

蓝图,提出了一种超越现代科学理性的课程观

——转变性课程观。这种后现代课程设计思路以4R为标准,以寻求取代现代独白式单向性的权威教育,从而达到了对具有工具理性的“泰勒原理”的真正超越。 1、过程理论。过程理论包括杜威的过程理论和怀特海的有机过程理论。杜威的过程理论认为“经验首先是一种经历的过程,一种经受某种事情的过程……,经验具有能动性和连续性;人类的思维也是一种过程,是一种反思的过程”。反思性思维是转变性课程得以形成的工具。就课程而言,课程的作用不在于预定的经验而在于转变已有的经验。怀特海则是从内在联系的角度,以有机论为基础,提出了过程的首要性。怀特海有机论强调的一个重要方而是一种整体性的相互联系。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事物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运动和变化的,是形成性的、过程性的。他的富有创见的关系观和过程观为我们如何转变课程理论找到一种“感觉”。受这两种理论的启发,多尔认为教育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目标、课程应是整体的协调统一的,而不是片面的零散的;也不是静止的,预先确定的,而是具有不确定性,通过反思可以实现课程的转变。“……目标和目的,那些指引我们如此众多课程行为的课程灯塔,是不会自然而然就出现的,它们是作为文化存在在历史时刻作出的个人决策。我们需要理解这些存在及其时刻以便创造课程。” 2、皮亚杰的生物学观点。人类的生命系统是复杂的、开放的。开放系统的重要特征是不仅系统本身与外在环境不断发生相互作用,而且系统内部也相互作用产生充满神秘魅力的自组织。多尔将这种思想隐喻到课程中后,认为课程学家应该注意:课程要有体现复杂本质的丰富性;课程要超越封闭的框架走向开放;课程要有利于学习者的自组织学习和有将之深化的可能性。

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后现代哲学家对现代文化展开批判,并试图给世界一个重新的解释,构建一种新的文化。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能够站在很高的角度和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他的理论具有很强的马克思主义思辨的特色,也有很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色彩。 他认为后现代文化理论的背景是资本主义的晚期,又提出“认知图绘”,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的眼光,审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现象,认清这种文化现象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从而对这种文化保持清醒的认识。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持续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涌入和冲击都提醒着我们应当批判的接受和吸纳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认清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意识形态背景,有效地帮助我们抵制腐蚀人类思想灵魂的文化对我们的侵略。 他认为后现代主义关注的焦点就是现代主义所出现的“问题”,要透过现代主义的表面现象,去寻求真理而并不是要告诉人们什么是真理。现代主义的目的是要改变历史和社会,是资本主义人的异化下的一种乌托邦理想。而后现代主义文化则具有消费性、大众性、商业性、文化创作的目的是商业利润,文化创作以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为动力,市场需要大量的文化消费品,后现代主义文化创作者就把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贴上商品的标签,大批量的复制,比如现在的中国电影产业。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战争不再需要真枪实战,而是转变成文化软实力,它不需要浪费一枪一弹就能入侵一个国家的各个领域。 首先来看电影领域,仅2012上半年中国票房近55个亿,超过去年的48.41亿。可是仔细分析一下,从《上半年国产电影全军覆没表》来看,上半年有155部片上映,过八成是国产片,但国产票房目前却只占总票房38%。《泰坦尼克号》、《复仇者联盟》等12部好莱坞电影,赢得票房27亿。而选择与对方同期上映的17部国产片,总票房才4亿,除了《绣花鞋》和《黄金大劫案》基本保本,上

大众文化理论 第一章 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二章

大众文化理论 第一章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二章“文化与文明”传统 第三章文化主义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 第五章精神分析 第六章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第七章女性主义文化研究 第八章后现代主义 第九章大众政治 By Antlin~

第一章文化与大众文化 一、文化 雷蒙德·威廉斯:第一,文化可以指“智力、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第二,文化指“一群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第三,文化指涉“智力,尤其是美学所创造的作品和实践”。 二、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可以指“为某一特定人群所接合的观念系统”; 2.意识形态是某种掩饰、扭曲或欺骗,用来描述某些文本和实践如何呈现对现实加以歪曲的图景;(经典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常用的定义) 3.用意识形态指代意识形态构成,理论前提是:社会的概念建立于互相冲突而非彼此赞成的基础之上,是围绕着不平等、剥削和压迫被建构出来的,在冲突中,文本总是有意无意地偏袒着一方,即所有文本都带有意识形态的意味; 4.罗兰·巴尔特:意识形态主要在内涵层面发挥作用,是文本或实践所承载的或可能承载的、间接的、常常是无意识的含义。文本将原本特殊的东西普世化、合法化,让观众误将文化之物当做自然之物; 5.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并不是简单的观念的集合,而是一种物质实践,这意味着意识形态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而不仅仅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观念之中。在此意义上,意识形态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经济条件和经济关系所必须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使其继续运行。 三、大众文化 1.大众文化是指那些被很多人所广泛热爱和喜好的文化;(无法解释为何很多权威人士认可的“高雅文化”也有很大的销量) 2.大众文化就是除了“高雅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即大众文化是一种低等文化。大众文化是为了满足乌合之众而批量生产的商业文化,高雅文化则是个体创造活动的结果; 3.将大众文化等同于群氓文化,大众文化不过是一种无可救药的商业文化,是为大众消费而批量生产的文化,其受众是一群毫无分辨力的消费者; (1)在过去一直存在着一个黄金时代:有机社区或民间文化; (2)群氓文化不仅具有欺骗性且毫无营养,是美国的舶来品; (3)大众文化的文化事件可以被视为公众幻想的形式,是人类的梦幻世界; (4)结构主义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架意识形态机器,轻而易举地对宰制性的权力结构进行着再生产; 4.认为大众文化是来源于人民的文化。大众文化仅属于人民的本真文化,等同于民间文化,乃是一种民治、民享的文化;(这种观点无法分清究竟谁是人民,忽视了大众文化生产的商业属性) 5.“葛兰西派”学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个富含冲突的场所,在这里,被统治集团之抵抗的力量与统治集团利益对被统治集团的“收编”力量进行着斗争。 大众文化的文本与实践在这种均势妥协中流动,这一过程既是共时性的,又是历史性的;6.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文化已经不再具有高低之分。 第二章文化与文明传统——群氓文化意识形态理论 背景:城市化阶级与阶级居住地的分离,工业化雇佣者与被雇佣者之间的关系,加之法国大革命引起英国统治阶级的恐慌,工人阶级得以在统治阶级之外发展出了一种独立的文化。这种文化有两种来源:(1)文化企业家以赢利为目的而生产出来的文化;(2)思想激进的匠人,新兴城市无产阶级和倡导革新的中产阶级生产出来的、旨在鼓动政治变革的文化。前者通过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及其流派

摘要: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课程领域的产物。通过探讨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背景、基本内涵与特征,选取三个典型的课程理论流派--车里霍尔姆斯的后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多尔的建构性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卡普拉的生态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以挖掘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精髓,提出对其进行批判吸收,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流派 一、产生背景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50、60年代出现于西方世界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原指以背离和抵制某些古典主义特别是现代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其影响渗透到西方社会的每个文化角落,如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美学、自然科学等领域。1984年,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发表《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标志着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形成。该文辩证地反思和审视现代主义,主张以综合、多元的方式建构新的哲学文化。 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课程专家将后现代主义思想引入课程领域进行研究。由于现代主义课程和学校教育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教育领域涌现出大量试图重构教育的后现代主义理论,促使当代课程理论随之转向后现代主义。80年代,美国课程研究领域运用后现代主义对西方现代课程理论流派及其课程理论,如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永恒主义、保守主义,尤其是以泰勒原理为核心的传统主义等,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和反思,以新的理论视野和价值观理解课程本质,构建新的课程概念体系[1]。 二、基本内涵与特征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指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以批评、克服和摆脱现代课程的弊端为目标,建构一种新的课程范式的课程理论。它源于利奥塔的后设叙事观、德里达的文本建构观以及福柯的知识权力观等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是后现代主义在课程领域的产物。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丰富多彩,各个流派的分歧较大,但往往又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它们反对课程编制的预设,即传统课程过分的计划性、教条性,倡导关注情境需要和变化,从强调累积知识转向个人发现和创造知识,承认和尊重价值观的多元化,不再以权威的观点控制课程,提倡开放性和灵活性的课程。课程并非固定不变的跑道,而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而学习是创造过程中的探险。因此,应重视学习中的对话和反思,以解决现有课程与生活脱离的弊病[2]。 三、典型的理论流派 后现代主义课程专家试图从不同视角理解课程,提出了多元化的后现代课程理论,构建了风格不同、见解各异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流派。本文选取三个代表性流派,以挖掘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精髓。 (一)车里霍尔姆斯的后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后结构主义基于对结构主义弊端的批判而产生,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力量。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车里霍尔姆斯是后结构主义课程研究的杰出代表。他全面系统地提出了"课程的后结构观"。1988年,他出版《权力与批判:教育的后结构研究》,堪称后结构主义课程研究的奠基之作。 "课程的后结构观"建立在对泰勒原理、施瓦布的"实践"、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结构主义"和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的批判基础上。车里霍尔姆斯极力反对传统课程研究中存在的"结构主义",将其归结为"所有现象都具有潜在结构特质"的思维方式。他也批判这些课程理论中把"非线性结构"化约为"线性结构"的二元对立思维,认为不存在绝对静态的两极对立。他提出,课程并非是一个孤立、自主的领域,没有内在的中心或结构,也没有普遍的真

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

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 一、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的发展 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风靡全球。对于后现代主义的定义,哈桑、罗蒂、利奥塔德等分别从艺术、哲学、资本主义发展等角度进行了概括,不可否认,种种言说对后现代概念清理有着不同的助力。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复杂且争论颇多的问题,但就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某些特征,如反传统、反本质、非主流、反理性、多元化等等在一定范围内却已形成某种共识。近年来,后现代主义精神已渗透到哲学、美学、文艺学、社会学等理论研究领域和戏剧、电影、电视、广告等文化产品的制作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经济学和市场营销领域也开始研究经济及消费生活中出现的后现代现象。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后现代主要是指一个以信息、传媒等为主导的新时代。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消费环境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物质丰盈了,人们不再为衣食住行发愁,新技术可以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用来休闲、娱乐,消费占据了人们生活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我们可 以清楚地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消费主义热潮正在社会中涌动。但是消费不再或主要不再是一种物质行为、纯粹的经济行为,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符号和象征性消费之类的文化行为。正如托夫勒所预言的,消费社会已经到来。这是一个生活同质化与多元化并存的社会,感官享受取代了理性反思,人们满足的源泉和社会理想行为的标准不再是工作劳动本身,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实质上,这种消费社会就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社会。在后现代社会里,人类在物质与文化生产、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则是通常意义上的后现代消费文化。 在消费社会中,后现代主义正影响着人们经历一场文化变迁,这种文化变迁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意识,正因为如此,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消费文化才吸引了更多公众的兴趣。 二、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消费文化的特征 1消费的符号化 在后现代消费社会中,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商品生产不仅充分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而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过剩现象。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人们开始追求商品的符号象征意义,即商品作为符号,能够提供声望和表达消费者的个性特征。这一点在服装消费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身着最新潮的服装,人们会产生一种胜过他人的优越感,比如金利来,人们之所以以高出普通服装十几倍的价格来选择这一牌子,主要在于金利来独特的商标符号及它对地位财富的象征和宣示,穿上它,无异于展示自己是上流社会成功人士的一员。后现代消费社会已经从商品形式占主导地位进入到符号形式为主的时代。 2消费价值观发生变化 后现代消费文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看待这个世界和自身的基本态度。消费主义的盛行使人们把追求和占有物质,追求享受作为人生目的的价值观念,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成为消费生活中的主流价值和规范,人变得越来越现实,变得越来越功利。许多人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忙于享乐,忙于购买那些标榜自己身份的物品,而这意味着那些仍然具有使用价值的消费品由于缺少了商品的符号价值而失去了他的消费价值,被纳入废弃品的行列而被扔进垃圾箱,从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挥霍性浪费。而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消费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 3审美平面化 由于追求短暂,即时性的审美趣味使消费文化全然摒弃了对深度意义、永恒价值、理性蕴涵的追求。几句无厘头的广告词,几个非连续、逻辑和时间关系模糊的电视镜头就可以拼接成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目前,在建筑学、文学批评、心理分析学、法律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均就当下的后现代境况,提出了自成体系的论述。他们各自都反对以特定方式来继承固有或者既定的理念。由于它是由多重艺术主义融合而成的派别,因此要为后现代主义进行精辟且公式化的解说是无法完成的。若以单纯的历史发展角度来说,最早出现后现代主义的是哲学和建筑学。当中领先其他范畴的,尤其是六十年以来的建筑师,由于反对全球性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缺乏人文关注,引起不同建筑师的大胆创作,发展出既独特又多元化的后现代式建筑方案。而哲学界则先后出现不同学者就相类似的人文境况进行解说,其中能够为后现代主义大略性表述的哲学文本,可算是法国的解构主义了。 ] 1 历史背景 2 哲学 2.1 文学批评及文化理论 2.2 社会批评 3 艺术创作及人文思潮 3.1 建筑 3.2 设计 3.3 文学 3.4 电影 3.4.1 堂皇语境的终结与多元化 3.4.2 解构主义的启示 3.4.3 社会文化领域的更迭态势 3.4.4 审美意识的新趋向 4 资料来源 5 外部连结 [编辑] 历史背景 若论者接受现代主义是战后社会的处境:人类以刻苦自强精神来重建文明,建立自工业革命以来最大的社会发展运动,当中又结合美国的清教精神,和冷战时代的美苏二元对立政治方式,那么我们就可了解到为何后现代主义衍生的文化信念会是反对主流方案、反对单一以理性为中心、反对二元对立,更反对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为主的美式文化生活。相反的,对于现代主义以前的旧式社会生活方式,人们却充满了怀念之情。建筑师对都市文明和乡间生活的反思,引发我们对现代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对人类正面和负面影响的思考。当然由于我们已经没有办法脱离现代生活方式的制约,而各种现代主义所带来的恶果,并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脉络笔记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脉络笔记 ●几个概念的发展辨析: 1.文化:智力、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 一群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 智力,尤其是美学所创造的作品与实践(意指实践) 2.意识形态:为某一特定人群所接合的观念系统 用以描述某些文本和实践如何呈现对现实加以歪曲的图景 关注文本如何持续不断地呈现关于外部世界的图景 文本或实践所承载或可能承载的、间接地、常常是无意识的含义 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仪式与风俗 3.大众文化:被很多人广泛热爱与喜好 除“高雅文化”外的其他文化,一种剩余的范畴 群氓文化(mass culture) 人民的文化,非自上而下强加于人民的 富含冲突的场所,统治阶层“收编”与被统治阶层“抵抗”的“均势妥协” 无高低区分的后现代文化 4.作为“他者”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含义的理解需在与其他文化的比较中得出。 ●“文化与文明”传统(大众文化先天存在问题,需加以驯服、规范与控制): 1.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文化是“最好之物”,是获取“最好之物”的能力,是将“最好之物”运用于精神与灵魂,是对“最好之物”的追求;大众文化即是政治骚乱。 2.利维斯主义:文化始终是少数人的专利,要用教育去抵制大众文化/群氓文化。 3.美国派:德怀特。麦克唐纳(群氓文化上自上而下强加给人民的) 欧内斯特。海格(大众文化是大众社会和大众化生产的必然结果,生产与消费) 莱斯利。费德勒(大众文化=美国文化) ●文化主义: 1.理查德。霍加特《识字的用途》: “过去的文化”(20世纪30年代的工人阶级文化)与“新文化”(50年代大众文化) 怀念过去的个人经验与学术批判当时文化 2.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分析》: 文化是尽善尽美的理想,是“记录”的文本与实践,是“社会性”的(对某种特定生活方式描述) 感知结构:为某一特定群体、阶级或社会所共享的价值观,是某种不确定的结构,是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和意识形态的混合物。 文化的三个层次:活文化(历时性);文化记录;选择性传统(由统治阶层利益支配) 大众文化与工人阶级文化截然不同 3.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构成》: 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经验、价值观、行为、欲望,大众文化是他们进行反抗的场所 4.斯图亚特。霍尔与派迪。维诺《大众艺术》: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 课程与课程理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课程与课程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关于“课程”,有如下说法:①对课程内涵本身的歧见,会导致课程实践重心的摇移;②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明朝时期;③斯考特说“课程是一个用得最为普遍但却定义最差的教育术语”;④课程必须追求精确的定义;⑤在西方,课程最早起源于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⑥课程的理解是分层次的;⑦课程定义的产生不受时代背景的影响;⑧课程定义的确定和哲学没有关系。其中,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 ①③⑤⑦ B. ①③④⑥ C.②③⑤⑦ D.②④⑥⑧ 答案:B 2. 提出“课程是一个用得最为普遍但却定义最差的教育术语”的人是 A.斯宾塞 B.杜威 C.斯考特 D.泰勒 答案:C 3.提出“过于注重于完善诸如‘课程’术语的精确定义等理论问题,将会使课程研究毫无生机”的人是 A.斯考特 B.斯宾塞 C.泰勒 D.施瓦布 答案:D 4.被称为进步主义教育之父的人是 A.杜威 B.帕克 C.泰勒 D.克伯屈 答案:B 5.“课程”一词在东西方最早出现的标志 A.宋朝孔颖达《五经正义》和法国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B.宋朝朱熹《朱子全书?论学》和英国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C.唐朝孔颖达《五经正义》和英国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D.唐朝朱熹《朱子全书?论学》和法国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答案:C 6. 关于课程和课程理论,有如下说法:①经验主义课程也被称为“活动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②学术中心主义课程论提倡“从做中学”;③经验主义课程论的思想基础是结构主义和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论;④结构主义课程论者提倡发现学习;⑤螺旋式课程就是将学科的基本原理及概念组成螺旋上升的课程内容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