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饮水问题

浅谈农村饮水问题
浅谈农村饮水问题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农民

饮水安全问题

摘要:保障饮水安全是当前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而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是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核心。本文通过调查对影响我国农村饮用水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农村饮用水源地污染的主要成因;提出了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源;现状;保护;对策建议

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危机的核心问题是农村饮用水源保护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对饮水安全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绝不能让群众再喝高氟水?;?要增强紧迫感,深入调研,科学论证,提出解决方案,认真加以落实,使群众能喝上‘放心水’?。

在2009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指出:五年来解决了9,748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2009 年再解决6,00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加大了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的投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工程和管理措施,

解决了一些农民的饮水问题。但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又由于经济发展和资源过度开发,导致了农村饮用水源污染和水资源枯竭问题,这些问题正日益威胁到农民的饮水健康。因此,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农村饮水现状和展望

农村饮水主要是指农村和乡镇居民生活用水。我国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有氟水区、苦咸水区、用水量不足、用水方便程度低等9 种类型。出现饮水不安全的原因包括: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匹配;环境污染严重,流经城市的90%河段受到严重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等。全国1/4 以上的国家河流监测断面和近1/2 的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最低要求,一半以上的国家河流监测断面和70%以上的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不适宜作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河湖污染相当严重。饮水安全问题任道重远。

目前中国农村继续要求饮水解困的人数还有1,000 多万,主要是近年来新出现的饮水困难人口。据了解,目前全国有3 亿多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饮水不安全人口在数量上

中部多东部少,中部为1.4 亿人,东部为0.7 亿人;在饮水不安全人口占农村总人口比例上,西部多东部少,西部为40%;东部为27%。按照规划,中国到2010 年底将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村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0%,至2020年底农村基本普及自来水,其中乡镇实现自来水化。在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基本解决的基础上,今后的工作重点将着力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饮水安全问题。到2020 年基本解决我国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争取让3 亿多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

二、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问题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工作,把帮助农村居民解决饮水困难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建设一系列农村饮水工程,并提出和逐步推行一系列措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在取得一些经验和效益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饮水安全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1)水资源紧缺、气候变化,加大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难度。我国水资源紧缺,是世界上最贫水的国家之一。受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极端气候发生频繁,且水资源总量呈下降趋势,严重威胁饮水安全。有资料显示,19 97 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7,855 亿m3,2004 年降为24,13

0 亿m3,特别是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地区水资源总量下降趋势极为明显。河北省平均年降水量上世纪五十年代为6 12mm,而近七年只有430mm,明显减少。我国华北、西北地区主要靠地下水源,多年来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单井出水量减少,有的井深在500m 以上。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山丘地区,主要靠集雨的水窖、水池和小水库,由于持续干旱,这些蓄水设施干涸,需要到几十公里外拉水吃。由于水资源短缺和缺少必要的供水设施,全国农村水量不足、保证率低的饮水不安全人口占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三分之一。

(2)水污染严重,已成为威胁农村饮水安全主要因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工业及城市污染大量向农村转移,农村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交错,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村镇水环境恶化,局部突发性恶性水污染事件经常发生,大范围出现的水源污染和水环境破坏,对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影响社会稳定,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活污水直接进入饮用水源、牲畜直接在水源地饮水以及牲畜的粪便也被带入到水中。如果饮用水源流动缓慢,将使藻类及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绿色,水质受到严重污染。乡镇采矿和冶金工业的尾矿、炉渣乱堆乱放在小河沟旁,造成河道淤积、水体受污染;采用落后工艺技术的乡镇企业对自然资源地掠夺式利用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工业

生产过程中时有泄漏事故发生,对周围环境污染严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饮用水源的水质。对农村工业污染源的调查表明,有工业污染源的水源所占百分比较有生活污染源的水源所占百分比低得多,一般低于 50%,这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工业发展尚比较落后有关。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污染源的污染饮用水水源问题会日益严重污染不仅造成许多农民的饮水困难,而且给目前已建工程的水源保护带来巨大难度。目前农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威胁广大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的主要因素,且呈不断扩大趋势。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中有近一半是由于水环境污染和水源破坏造成的。

(3)地下水位下降。因工农业生产开采地下水过量,致使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浓度增大,地下水源受到污染。研究表明,尽管种类繁多的污染物可通过多种途径污染地下水,但是构成地下水广域性和持久性污染的并不是潜在有危害的重金属污染物,也不是有毒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而是存在于地质构造、成为天然水基本溶质成分的主要离子和生物中成份物质,这是因为地下水含水层比地表水有更强的净化能力,以及这些化合物自身的化学性质和在含水层中的化学行为。使地下水变苦、变涩,使形成的水体硬度增加,是当前地下水污染中的突出问题。

(4)农村供水工程小型分散、建设标准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为4 亿多,约占农村人口的40%,而日供水量大于200m3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受益人口约占农村总人口的15%;由于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许多集中式供水工程设施简陋,缺少水处理和消毒设施,工程没有达到原设计标准,没有进行规定的水质检测。由于我国农村供水工程小型分散,建设标准低、设施简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今年南方地区冰雪灾害使得大量农村供水设施损坏,影响正常供水。5.12 汶川大地震后,造成上千万人的饮水不安全,灾后重建任务艰巨,关于供水工程建设标准问题需要我们专题研究。

(5)水土流失由于不适当的人为开发,引起了生态环境改变和自然环境的退化,使水源涵养能力下降,部分草原退化、植被稀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有大量泥沙及腐植质进入地表水体在底部淤积,形成了地表水体的内污染源。

(6)农村面源污染。人们在从事农业耕作活动时,由于使用化肥、农药等,使有害物进入河流、湖泊、水库等,造成农村地表饮用水源的污染。农村面源污染中的主要污染物质是氮、磷营养元素:一方面,我国农田的氮肥使用量居世界首位,但其利用率却很低,过量的氮肥随降雨径流和渗

漏排入水体而引起水源污染;另一方面,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93 年统计,我国农田磷素进入水体的通量为19.5kg/hm 2,比美国高8 倍。过量使用化肥已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的原因,这类污染是水源保护工作中不易控制的因素。三、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对策建议

确保农村饮用水源卫生,保障农民用上足量安全的水,其根本措施就是构建科学合理的供水工程、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对于农村地区,要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加快以雨水集蓄利用为重点的微型蓄水工程建设。污染一般是由人类活动带来的,对于农村饮用水源来说,主要是生活废弃物和工业?三废?引起的污染[3]。国内外研究者普遍认为,由于土壤岩性、生活垃圾、卫生条件、农药化肥和工业废水肆意排放等因素造成了饮用水源地污染。针对于此,一些研究者也提出了相应的保障饮用水源地安全的对策与措施。主要包括:(1)选择不易污染的水源:水源的选择应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综合考虑。由于地表水易受到工业废水、农灌尾水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以地表水为饮用水水源会增加水质净化的难度。在同等条件下,地下水源不易受污染,易于防护,卫生条件好,宜优先选择水质符合要求的地下水。只有当地下水短缺或水中含氟、铁等物质过高、水味苦咸或遭受工业有害废弃物严重污染致使水质恶化时才应

考虑地表水;(2)严把水源工程关:确保水源水质符合国家饮水卫生标准,应建立坚持在水源工程开工前检验相关水源水质的制度,并尽量采用全封闭水源构筑物,避免污染物直接污染;(3)加强水源卫生防护: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水源,应设臵卫生防护地带,划分不同的水源保护区,并规定相应的保护措施;(4)强化水质监测:加强对供水水源地的监测工作。为了防止水的污染,建立健全严格的水质检验制度。水源水质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全面掌握水源水质的动态变化特征,为水源水质的准确评价和水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水源污染防治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依据。水源水质监测与评价应包括监测点的布臵、监测项目、监测时间、监测频率的确定、监测方法的选择和水质评价等内容。其中具体监测项目可针对不同水源,按水源环境质量标准及水源污染的实际情况加以确定。]

参考文献

[1] 李仰斌.采取措施努力工作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J].中国水利,2005,(3):30-32.

[2] 翟浩辉.把握重点统筹规划保障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在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审查会上的讲话摘要[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6,(5):1-3.

[3] 李代鑫,杨广欣.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5):4-7.

关于农村生活饮水安全问题的探讨

关于农村生活饮水安全问题的探讨 农村问题的核心是三农问题,农民的健康关系到农村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谐。而农村饮水的卫生安全是农民健康生活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是一个人每天必不可少的东西。健康卫生的水可以促进我们人体的新陈代谢,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但不卫生不安全的饮水却可以导致疾病的产生。俗话说:“有了健康不等于有了一切,但没有了健康却一定没有了一切。”实习期间的老家之行,让我看到了我所在市的农村饮水安全的种种问题,并决心做点调查研究。 我首先选择了莘县,茌平县中我亲友所在的四个村庄进行调查。在这四个村庄里,在亲友的帮助下,我走访了二十户人家,察看了他们的手压井、水管、水缸等,尝了尝多家的苦水、咸水、混水,但也有部分甜水;倾听了长有氟斑牙的表姐表妹的苦诉;与村里的村干部叔叔进行了座谈,听取了他们对改善农村饮水状况的意见。我又先后到市水利局、环保局等进行了走访,在这两个局里,我与有关领导进行了交谈。在资料室里查看了有关文件、年报等相关资料,并骑自行车察看了徒骇河的水质,看到有些河道沟渠中漂浮着塑料垃圾等污染物,闻着水里散发的恶臭味,我不禁为农村的饮水安全担忧啊!现在的农村富裕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广大农民哪个不渴望喝上甘甜、清洁的自来水呢!基于对农村饮水卫生安全问题的关注,根据我初步调查的一些数据,将就农村饮水卫生安全问题提出自己的管见。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设施条件之一,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状况是影响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在发展中国家,80%的疾病是由于不卫生安全的水与恶劣的环境卫生条件造成的。要减少疾病、促进健康,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使所有人得到卫生安全的饮用水和良好的环境卫生。 1.目前农村饮水卫生安全令人堪忧 为了了解我国我区水资源污染情况,本人到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查,现将了解的情况表述如下:以山东省聊城市为例,其水质是什么状况呢?可以说污染非常严重。据聊城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于2006年监测资料分析,当地河流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全市12个水质监测河段中,水质均为劣五类水,占总河段的100﹪;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的水质除下属的东阿县外,其他各县(市、区)的当地水源地的水质都不同程度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指标。具体情况是: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金堤河等河流水质的氨氮、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溶解性铁、氟化物、挥发酚、硫化物等都大大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有的超过几十倍。据对几条主要支流如莘县蒋庄干沟、阳谷县斜店沟、东阿县二干渠、东昌府区周公河、茌平县茌中河、高唐县官路沟、冠县三干渠入干流口的水质监测,污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技术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技术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各项惠农政策的推出,国家对于农民的生产和 生活更加关注,尤其随着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政府对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倍加重视,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本文主要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讨,主要的目的是在农村建立良好的饮水安全工程。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技术 abstrac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referential agricultural policy, the nation pays more attention to peasant’s production and living, especial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development and of the improvement people’s living level. in recent years, the government payed high attention to safety issues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and further striv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projects. in this paper, the technical issue of drinking water safety project construction in rural area is briefly discussed, aiming at establishing the safety project for drinking water in rural area. key words: rural area; the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engineering technic 中图分类号:tu991.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调查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调查——以高密市大牟家镇为例 摘要: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事关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为了深入了解大牟家镇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与2014年10月25日对高密市大牟家镇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 农村饮用水安全有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可靠、但大牟家镇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依旧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有2个方面:分别是农村水污染源治理不到位和农民参与水环境保护的行为不积极。 关键词:大牟家镇;农村;饮水安全;调查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本。农村饮用水安全,是关系到农民生产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1]。大牟家镇是“高氟水”的重灾区,2006年饮用安全水工程竣工通水,从根本上解决了全镇群众长期饮用高氟水的历史,在高密市最早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但由于大牟家镇农村人口多,管理水平落后等原因,导致该镇大部分地区饮水安全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通过调查该镇农村饮水现状,了解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原因,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1调查内容与方法 1.1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共包含12个问题,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两种题型。涉及以下3个方面:①农村饮用水安全状况;②农村饮用水污染现状;③农民参与水环境保护的状况。 1.2调查方法 根据调查内容,设计问卷进行调查,问卷中包括选择题和问答题2中形式。调查问卷于2014年10月25日发放,涉及该镇45个行政村,120户。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18份,有效率为98.3%。 2结果与分析 2.1农村饮水安全状况 受调查的村庄中,饮水安全状况如下:①国家饮水安全工程覆盖农村情况。调查的45个村庄中全部实施了国家饮水安全工程。②农村饮用水源及供水方式。该镇45个村庄饮用水源来自孚日家纺水厂的集中供水,但是有26户人家的日常饮用水为购买的桶装水,占调查总量的21.7%。 2.2农村饮用水污染现状 生活饮用水安全是影响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越来越重视饮水安全问题[2]。农村饮用水主要来源于河水、井水、泉水等,基本不采取净化措施就直接饮用或烧开饮用。调查结果表明,到2004年底,全国尚有3.23 亿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各类饮水水质不安全的有 2.27 亿人,水量不足、取水不方便及供水保证率低的近9600万人。2.27 亿水质不安全人口中,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的有5370 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3850万人,地表或地下饮用水源被严重污染的涉及9080万人,饮用水中铁锰等超标的有4410万人[3]。 调查表明农村饮用水污染来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①农业污染:人们在从事农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管理报告

桐乡市洲泉镇(义马、永秀片)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 施 工 管 理 报 告 桐乡市东兴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一一年二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1 二、合同数量与完成数量............................2 三、工期..........................................3 四、主要施工方法..................................5 五、工程质量......................................27 六、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29 七、价款结算......................................32 八、经验与建议....................................32

桐乡市洲泉镇工程(义马、永秀片)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桐乡市洲泉镇,涉及金家浜、屈家浜、义马、马鸣、众安、石山头、湘溪等7个行政村(含工业园区),供水管道总长度271.147公里。其中PP—R管(DN20—DN90)246.861公里、球墨铸铁管(DN100—DN200)23.362公里、钢管(DN100—DN200)0.924公里。 1、建设四方 建设单位:桐乡市洲泉镇人民政府 设计单位:嘉兴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桐乡市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桐乡市东兴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3、主要合同工程量: PP—R管 DN20:86.26485公里 DN32:86.2648公里 DN40:28.42609公里 DN50:24.245305公里 DN63:14.59164公里 DN75:2.422805公里 DN90:4.645655公里 球墨铸铁管 DN100:11.738公里 DN150:8.722公里 DN200:2.902公里 钢管 DN100:0.61226公里 DN150:0.21513公里 DN200:0.096864公里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探讨与对策 刘华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探讨与对策刘华 摘要:本文对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且有针对性 地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其中主要包括制定应预案、利用雨水集蓄、保护水源 地以及重点防治面源污染以及点源污染等内容,从而能够有效的解决农村饮水安 全问题。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对策 一、农村饮水安全总体状况 采用我国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标准对我国的农村饮水安全状况进行统计,我们 发现,我国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非常严重,饮水不安全人口在农村人口总数当中 占到了三分之一左右的比例,在这些人口当中又有三分之一的人属于饮水保证率、方便程度以及水量不达标。饮水水质超标一共包括两种情况,也就是人为水污染 导致的水质超标以及天然水质超标,人为水污染造成的水质超标主要包括地下水 水质超标以及地表水水质超标,天然水质超标主要包括饮用水中的铁锰、苦咸水、高砷以及高氟等物质的超标。 农村饮水不安全的人口在我国的主要分布为:东部具有最少的绝对数量,西 部次之,而绝对数量最多的则是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具有最小的相对数量,中部 次之,具有相对数量最多的是东部地区。我国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格局以及资 源递减的时空分布等都与之具有密切的关系。 二、我国农村存在的饮水安全问题 (一)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分布 首先,天然水质超标导致的饮水安全问题的分布地区。第一,高氟水。人类 如果长期饮用高氟水,则容易引起氟中毒,不仅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而且危 及生命安全。第二,高砷水。不仅短期内引用高砷水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若 是长时间饮用高砷水,甚至会引起人体的恶性改变,如癌变等,目前我国的内蒙古、江西、吉林等地区的农村存在饮用高砷水的现象,湖南、内蒙古等地区较为 严重。第三,苦咸水。人类长期饮用苦咸水,容易引起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 而在我国的华北、华东、西北等地区都有苦咸水的存在,宁夏、新疆、甘肃等地 区的农村饮用苦咸水问题较为严重。 其次,人为原因引起的污染导致水质超标,这类水则属于污染水,对人体危 害非常大。我国的水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要属淮河以南地区,许多农村的村民饮 用的水都是污染地表水,所以这里人们的身体健康都存在极大的隐患。我国饮用 污染地下水的地区大多分布在华北的部分地区以及中南地区,例如:北京、山东、广东等地区饮用污染水的人民较多。 最后,部分地区缺水现象严重。我国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高原地区的水资 源较为匮乏,所以这些地区的农村在水量、方便程度等方面都得不到较好的保障,除了这些高原地区之外,我国的辽宁、广西等地区的用水量也达不到充足的标准。 (二)关于饮水安全问题的分析 首先,地区间饮水安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造成用水不安全的因素有许多。我国饮水安全问题在空间的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造成饮水安全主要 源于气候、资源多少、经济条件、水文条件等多个因素引起的。例如:我国的高 氟水地区,多数是因为氟盐的溶解;高砷水地区,主要是与地质构造的结构有关,有色金属的矿体多有砷元素的伴生,而在一定的环境作用下,砷元素就会溶解, 渗入到地下水中,形成高砷水;苦咸水可能因为海水倒灌形成,也可能因为地理

面试热点之——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背景】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饮水安全工作,要求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把“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作为政府工作的目标。 近几年中央和地方安排资金建设饮水工程,重点解决了中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农民的吃水困难问题,但仍有一些地区的农村饮水存在高氟、高砷、苦咸、工业污染、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含量超标以及血吸虫等水质问题。卫生部门和水利部门初步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农村无法得到或负担不起安全用水的人口3亿多人,其中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的约有6500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3800万人。 据了解,长期饮用高氟水,轻者形成氟斑牙,重者造成骨质疏松、骨变形,甚至瘫痪,丧失劳动能力;长期饮用苦咸水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诱发和加重心脑血管疾病;长期饮用砷超标的水,造成砷中毒,导致皮肤癌和多种内脏器官癌变;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的地区,易导致疾病流行,个别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血吸虫病近几年来呈增长趋势,有些地区与饮用水水源有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农民身体健康和农村稳定,成为人们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重要意义】 一、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是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水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事关群众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在发展中国家,80%的疾病是由不安全的水和恶劣的卫生条件造成的,妇女儿童受危害最严重。要减少疾病、拯救生命,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使所有人得到安全的饮用水。我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高氟、高砷、苦咸、污染等水质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群众身体健康,水量不足、季节性缺水、取水不便问题严重影响着群众的正常生活,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是农民的迫切需要。 二、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存、生活和生产等切身利益。目前,我国农村的饮水设施以传统、落后的分散供水为主,与城市供水有相当的差别,饮水安全问题很多,是我国农村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之一,不仅影响群众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也是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已与农村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已成为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近年来,国家高度关注“三农”问题,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别。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饮水安全问题不解决,这些目标和构想就难以实现。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可减少疾病、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决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农村经济普遍薄弱、农民收入较低,需要政府扶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涉及到水资源等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配置和保护,需要政府统一组织和协调,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针对目前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的现实,国家应该调整政策倾斜对象,从保护弱势群体、保持农村社会稳定角度考虑,加大对包括农村饮水在内的财政转移支付,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别,使全国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明确提出:在2015年底前,使无法得到或负担不起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降低一半。我国政府对此已作出了郑重承诺。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1520 (方案范本系列)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 案详细版 The Common Structure Of The Specific Plan For Daily Work Includes The Expected Objectives, Implementation Steps,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Other Item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详细版 提示语:本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规划,常见结构包含预期目标、实施步骤、实施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饮水安全工程是党和政府对广大群众的关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为了确保我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任务的顺利完成,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现就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落实项目 第一条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实施名册》和《实施方案》,将项目落实到村,各项目村要配合镇农村饮水项目办公室人员,认真填写“碧石渡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卡”,卡中各项内容必须真实、具体,做到册、卡与事实相符。使每个单项工程的主要工程内容、工程量、材料用量、解决的人数一目了

然。 第二条坚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标准,优先解决饮水最不安全的农户。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标准是: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或《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人均日生活供水量正常年份为40—60升,干旱年份或有干旱季节的年份为20—40升;居民从公共给水点取水往返不超过20分钟;水源供水保证率为90—95%;饮用水含氟量不超过1.0毫克/升。 二、建设管理 第三条镇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办公室根据下达的饮水安全项目,对每个项目进行初步勘察,选好水源点,对水源、水质做出初步论证,提出建设规划。 第四条单个工程规划设计应提交受益农户讨论,集思广益,确保能够饮用安全水。单个工程规划

浅谈如何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运行管理

浅谈如何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运行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对于保障农村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 要的意义。因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当前,我国日益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并注重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运行管理,以充分发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作用。本文浅析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现状及主要内容,探究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运行管理措施,以期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标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 前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能实现对农村人民饮水问题的有效解决,对于改善民生,保障农村人民的饮水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成后,要强化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才能有效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效益。因此,要深入考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现状,并基于实践经验,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运行管理。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现状及主要内容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特点。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呈现出显著的复杂性。在建后运行管理中,要对安全评估体系以及管理策略进行综合考虑,对建后运行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最终确定,避免任一环节产生错误,有效降低建后运行管理成本,并确保全面有效落实资金分配,避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的渐趋缩小,确保工程产权的明确清晰,对建后运行管理进行优化改进。同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呈现出显著的严峻性。若未能有效强化建后运行管理,将难以有效保障供水水质和水量,极易造成农村人民的财产损失,并对农村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建后运行管理,要高度重视其组织管理,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安全管理所呈现出的特殊性进行系统总结,并实施科学规划和细化管理,有效强化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各项饮水设施管理的彻底性,并增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的有效性和协调性[1]。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机制 政府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较强的管制效应。同时,市场相应的调节机制以及相关途径能实现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安全性的有效保障。因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要遵循市场规律,并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实施政府管制以及市场调节并重的建后运行机制,有效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运行管理,并实现对饮水安全的有效保障[2]。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运行管理措施

农村饮水工程设计

农村饮水工程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述 第一节基本情况 南边山乡位于临桂县南隅,距县城44公里,东面与阳朔县葡萄乡交界,南面与阳朔县金宝乡接壤,西面与永福县堡里乡毗邻,北面与本县六塘镇相连。全乡共辖有13个村委会,169个自然村,总人口30110人,总面积159.7平方公里。 玉联村委玉罗新老村饮水安全工程位于南边山乡东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工程主要解决玉罗新老村653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该村民以林业为主,主种经济林,兼种水稻、淮山、葛根、马蹄、红薯、蔬菜、柑橘等。 第二节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玉联村委玉罗新老村目前没有任何集中供水设施,因居住地地势高,各家各户购买不卫生的塑料胶管引水喝,无消毒设施,水质达不到农村饮水卫生要求。由于饮用水不安全危害着当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当地群众对兴建饮水工程积极性很高,因此兴建本工程是非常必要的,符合国家当前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关政策。

第三节工程概况 1)工程措施 玉联村委玉罗新老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取用山泉水,从村旁的山泉取水,经沉淀池沉淀后输送至高位水池,由高位水池向用户自压供水。主要建筑物有30m3高位水池1个,管理房1座,DN110~DN32PE配水干支管1657m。 2)规模 玉联村委玉罗新老村饮水安全工程按10年设计水平年考虑,设计供水人口736人,供水规模为88.3m3/d。 3)投资 玉联村委玉罗新老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40.1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16.77万元,临时工程费0.83万元,设备费12.78万元,安装工程费4.04万元,独立费用4.02万元,预备费1.68万元。 本工程申请国家投资26.12万元,地方配套14.00万元。 4)主要经济指标 本工程经济效益费用比为3.04,经济净现值为139.70万元,经济内部收益率为37.59%,投资回收年限为3.1年。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农村安全饮水的现状及对策的调研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日常生活用水质量的高低代表了这全国家或地区的文明程度。我国由于人口众多,水资源短缺,地理条件复杂,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有不少地方饮水困难或饮水问题突出,特别是偏远山区的人们,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已经成为人们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下面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进行调查及研究。 关键词:饮水困难;饮水卫生安全;水质;污染;健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但是,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却相对滞后,与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脱节,尤其是作为农民生活重要基础设施的饮用水供给基本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状态,并且日益成为影响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水资源匮乏,人均占有量偏少加上水质的恶化,这一系列的饮水问题就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潜在危险。因此,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保证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是关系农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农村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同时,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安全、方便的饮用水,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饮水卫生安全,关系到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关系到政府提出的和谐、稳定发展的民生问题,因此农村安全饮水的问题近年来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关注。目前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已逐渐成为新形势下的不稳定因素。90年代左右,农村饮用水大都直接来源于河流湖泊,虽然当时污染很少,但其它的隐患如病毒感染比较严重。本世纪初,工农业迅速发展,导致大批的河流湖泊污染,以致不能直接使用,于是有涌现出了单户水井的增多,而这样虽然解决了近期的饮水难题,但是这样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对地质结构造成了无可估量的影响,还有就是地下水矿物质高,直接饮用导致各种结石等疾病的产生。总而言之,农村缺乏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及保护,仍然缺乏集中有效的分配方式。水利部最新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农村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各地正加大投入,重点解决人口较少民族、农村学校、血吸虫病区、高含氟地区和干旱缺水地区的吃水难题。为此我们来到湖北省长阳县深入农村调查了当地农村饮用水的状况,了解到安全用水工程在地方的实施情况和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当前农村农户的用水方式 2013年抽样统计统计的最新数据,板桥村60%的村民使用的是从大山里引过来的山水。采用的是集水坑供水。当地共建成2处供水点,解决了该镇两千多人的吃水问题。另外,35%的农户以分散式供水——建水窖或水井的方式解决了基本的生活用水问题。当地建成的100口水窖解决了800人的用水问题。但是仍有5%的人,即20户,120人面临着吃水难的问题。这两种取水方式也是全国大部分用水困难地区的解决办法,集中式供水能有效的解决一部分人的吃水问题,但是水窖和水井的方式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受到季节性降雨量的影响较大。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到当地有一部分村民是用的开发区的工业用水和水库水。 二、安全饮用水的实施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地理结构和居住点分散是工程实施的一大难点。农村饮水困难的地区多属山区,半山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交通不变,村与村分散,文化经济比较落后,人畜饮水多采用地面及地下水和降水。居住点分散使得管网延伸工程又遭遇瓶颈,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耗时耗力都相当大。 2、另外,一些其他的基本设施建设对地表水产生影响。农村有很大一部分人是靠地表水维持基本的生活,但是浅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近,短时间内大量取水时水位急骤下降,限制供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措施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措施 发表时间:2019-06-18T11:05:20.04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作者:何珍[导读] 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减轻了农民取水的劳动强度,解放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渭源县水务局甘肃省定西市 748200 摘要:农村的饮水安全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探讨,对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目前国内农村饮水安全的现状出发,再进一步分析目前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农村饮水安全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措施 一、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现状近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解决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工作的力度,农村供水事业的发展,减少了地方性传染疾病的发生,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减轻了农民取水的劳动强度,解放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农村供水工程主要以村级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为主,其中村级集中供水工程占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91%。而村级集中式供水工程中,多数为单村供水,工程设施简陋,只有水源和管网,缺少水处理设施和水质检验措施。分散式供水工程则多数为户建、户管、户用,也普遍缺乏水质检验和监测。另外,我国相当多的单村工程和分散工程的专业化管理程度比较低,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管理能力弱,难以满足工程运行管理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良性运行和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服务涉及工程维修养护、技术咨询服务、人员培训、水质检验等若干方面,内容丰富,工作量大,仅靠政府部门和工程管理单位很难满足工程运行管理的需要,必须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饮水安全,系指农村居民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足量、洁净、负担得起的生活饮用水。洁净的饮用水。系指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长期饮用不危害人体健康的水。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按户籍现状统计,2012年有7亿多农村人口,受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的制约,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突出。 二、农村水污染的成因 2.1农村工业污染严重改革开放带来了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村小城镇的复苏和兴起,但由于县镇企业的发展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和经营粗放等特征,使得周边环境严重污染。主要集中在造纸、印染、电镀、化工、建材等少数产业和突发炼磺、炼焦等落后技术上。农村工业污染已使全国16.7万km2的耕地遭到严重破坏,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7.5%。此外,由于城市环境污染的严厉制裁,许多污染严重的企业准移到了农村,从而使其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大城市。由于县镇企业的废水、废弃处理率、处理达标率和附表率等三项指标均低,从而导致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近年来,随着县镇企业的快速发展,污染的范围与成都均有迅速蔓延和家中的趋势。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并对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其危害和影响更加隐蔽和长远。 2.2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农业措施使用的化肥和农药残留物被雨水淋溶后随径流进入水环境,以及水土流失过程中土壤养分和有机质随泥沙一起被带入水环境。 2.2.1化肥的大量施用实行农业生产承包制以来,有机肥料施用的大幅度减少和化学肥料的快速增长且氮磷钾使用比例不平衡,其结果导致土壤板结、耕作质量差,肥料利用率低,土壤和肥料养分易流失,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湖泊富营养化。 2.2.2农药的大量施用农药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来自于:①直接向水体施药;②农田使用的农药随雨水或灌溉水向水体的迁移;③农药生产、加工企业废水的排放;④大气中的残留农药随降雨进入水体;⑤农药使用过程中,雾滴或粉尘微粒随风飘逸沉降进入水体以及施药工具和机械的清洗等。一般来讲,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而80~90%则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在灌水与降水等淋溶作用下污染地下水。不同水体遭受农药污染的成都的次序依次为:农田水>田沟水>径流水>塘水>浅层地下水>和流水>自来水>深层地下水>海水。 2.2.3污水灌溉 由于大量未经处理污水直接用于农田灌溉,水质超标、灌溉面积盲目发展,已经造成土壤、作物及地下水的严重污染。污水刚爱已成为我国农村水环境恶化的三大原因之一,直接危害着污灌区的饮水及食物安全。 2.2.4集约化养殖场的污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畜牧业规模发展迅速,建立了一大批养殖厂,由原来农村的分散研制变成了集中养殖,由此而带来了畜禽粪便废弃物的排放处理和污染问题。水产养殖业也对一些湖泊、水库造成污染,这种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鱼类粪便、饵料沉淀以及为使水生植物生长而撒播的各种肥料。 2.2.5居民生活污水和废弃物的污染生活污染源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中含单、磷、硫多,致病细菌多。 三、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3.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目前,我国农村饮水不安全的人口还很多,而且情况在不断变化,要在摸清现状、找准问题及其成因和分布的基础上,统一规划,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实施方案。首先解决对农民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以及局部地区严重缺水问题。 3.2加强领导和管理

关于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思考

关于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思考 水,乃生命之源,直接决定了人类的基本生活问题,然而在我国农村饮用水存在很多问题:高氟、高砷、苦咸、高铁锰、污染水源多,由于无供水工程、供水设施简陋以及缺乏净水设施和消毒设施,饮用水中有害矿物成分高、微生物和有机物超标严重,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绝不能让群众再喝高氟水”。“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温家宝总理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因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势在必行。 随着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逐步深入,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和饮水安全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使命。近年来我们市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大了建设力度,笔者作为设计人员参与了几个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就项目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作了进一步思考,本文主要是谈谈自己关于这些问题的一些看法。 1.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的保护 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的核心问题是农村饮用水源保护问题。论文参考网。确保农村饮用水源卫生,保障农民用上足量安全的水,其根本措施就是构建科学合理的供水工程、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针对于此,可以采用的对策与措施有: (1)选择不易污染的水源:水源的选择应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综合考虑。由于地表水易受到工业废水、农灌尾水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以地表水为饮用水水源会增加水质净化的难度。在同等条件下,地下水源不易受污染,易于防护,卫生条件好,宜优先选择水质符合要求的地下水。只有当地下水短缺或水中含氟、铁等物质过高、水味苦咸或遭受工业有害废弃物严重污染致使水质恶化时才应考虑地表水;(2)严把水源工程关:确保水源水质符合国家饮水卫生标准,应建立坚持在水源工程开工前检验相关水源水质的制度,并尽量采用全封闭水源构筑物,避免污染物直接污染;(3)加强水源卫生防护: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水源,应设置卫生防护地带,划分不同的水源保护区,并规定相应的保护措施;(4)强化水质监测:加强对供水水源地的监测工作。为了防止水的污染,建立健全严格的水质检验制度。水源水质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全面掌握水源水质的动态变化特征,为水源水质的准确评价和水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水源污染防治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依据。 2.加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 一是强化项目建设管理。各项目区县应坚持从项目方案设计、项目施工队伍与材料设备选择、施工质量监督、项目验收及建后管理等环节强化项目管理。在方案制定上,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决策,采用集中供水与小型分散供水相结合的方式,优先实施水质有保障、综合效益好的集中供水工程,打造标准水厂,提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在施工队伍与材料、设备的选择上,全面推行工程施工单位公开招标制度,择优选择专业化施工队伍。对于规模较小的分散式供水工程,采取打捆招标方式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保证工程质量与效益。二是建立健全工程良性运行机制。为建立有效、稳定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落实工程管护责任,对农村集中联片供水工程,都应按照建设与管理、规划统一和“一事一议”的原则,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措施与建议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措施与建议 发表时间:2020-04-02T05:06:00.351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22期作者:杨云兵 [导读] 饮水安全是民生大计之一,是人们生产生活最根本的需要,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活质量。 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水利局云南玉溪 653100 摘要:饮水安全是民生大计之一,是人们生产生活最根本的需要,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活质量。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发展新农村的关键指标,对强化农村地区饮水安全,提升农村饮水质量有深远影响。本文就对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措施,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措施建议 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经济也得到快速增长,新农村建设便应运而生。城乡结合建设让农村老龄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加剧了农村地区用水问题,再加上工业化的推进,一些工厂建设让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尽管工业能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但也给农村带来环境污染、水源污染等问题,威胁农村人畜用水的矛盾[1]。因此,不断重视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加强饮水安全的管理,是促进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要保障。 一、农村饮水的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 1.1水质差,不符合饮水安全标准 农村饮水安全关系到农民正常生活和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等问题,农村水质差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用水安全还对新农村的建设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农村地区水质最容易受到水中微生物指标超标的因素影响,部分农村地区地下水矿物质含量较高,虽部分矿物质对人身体有益,但也存在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矿物质,使农村人民在长期饮水时身体受到伤害[2]。另外,工厂不合理的开采地下水,随意排放工业废水,也会造成农村地区饮水质量差,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农村地区缺乏一定科学性的饮水安全质量检测设备和监管措施,导致饮用水没有相关饮水质量检测和相关部门的监督就直接通过饮用水源进入到农村人民生活、生产中,对农村人民的身体安全有重大威胁。 1.2农村饮水、用水保障较低 农村饮水、用水保障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取水不方便,饮水、用水量保障低,另一个是饮水、用水质量保障较低。农村地区相对城市用水量较低,再加上农村地势和用水分配不均造成水利工程在规划和发展中不能有效考虑农村用水成本和生态效益,造成正在修建的水利工程效益低下或导致水利工程无法施工,再加上许多农村地区较偏远,居民较分散,在水利工程建设上难度大,建设成本高,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过量,加重农村用水成本,导致农村饮水、用水量得不到保障[3]。农村的水利工程设施在建设中常常没有相关部门的监督,导致基础供水工程老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以及供水净化设施配套不全,监管部门在农村水利工程在建设上没有落实安全管理的监督之责,缺乏保障农村用水的制度和措施。 1.3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不到位 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制度上没有明确的管理办法、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措施,许多农村地区管理措施没有落实,农村人民对饮水安全管理上缺乏知情权和参与权。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人员没有专业技能水平,对农村饮水工程维护监管的力度较差,没有实践经验,导致管理不善、监管不力。还有些农村地区财政困难,没有饮水安全管理等相关的维护资金,在供水上只收取一点水费或者是不收取水费,将供水当做生活福利,但管理饮水安全的相关费用却由村委负责,影响饮水管理经费不足,阻碍管理工作的发展[4]。 1.4农村人民节水意识、安全用水意识较弱 目前农村人民学历程度较低,素质较差,对节约用水意识不高,再加上部分人民认为“有水用就不错了,谁管水质的好坏”的落后、愚昧想法,造成农村人民安全用水意识薄弱,无法在饮水安全管理的建设中有参与度,阻碍饮水安全管理的发展。 二、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加强水源保护措施,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农村安全饮水管理刻不容缓,需要加强对水质的保护,在水的源头上杜绝水污染现象发生。为保护农村地区的水质,保征农村地区的饮用水符合饮水标准。在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中需要注重科学管理的方式。首先要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资源的合理分配,解决农村地区的供水、用水的困难,在用水问题严重的地区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确保农村地区实现水资源的统筹发展。其次在治理阶段,要加强重点治理环节的管理力度,加大水资源污染严重地区的治理,制定相关的水源管理条例,保证农村用水的质量,提升农村饮水的安全。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摘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一种民生工程它不但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关系着人们的最根本利益。所以在进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 必须要将其质量进行提高,从而保证运行后期能发挥最大效益,而要想工程质量 得到保证,设计单位就需要对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要点进行掌握,优化设计方案。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与施工 1 当代农村饮水安全的发展现状 农村饮水安全水平的发展同时也代表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当代城市中对 于饮水安全项目的工程已经建设完成,需要未来不断完善和优化,以保证饮水安全。因此现在国家重点关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为保证全面小康的发展现状,需 要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达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所以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发展之一。 如果水资源不安全或者受到污染,直接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甚至影响 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的建设刻不容缓。保障人们可以喝到安 全健康的水,加强巩固饮水项目的建设,政府有关部门应做好水资源管理,给饮 水安全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 2 农村饮水安全存在主要问题 2.1 工程规划不科学 饮水工程不能从片面角度出发,一定要做好结合性,在饮水工程前期阶段, 需对诸多问题进行分析考虑,并对相关技术指标与因素进行评估。但很多施工单 位在实际工程规划阶段并没能充分认识到规划、设计的重要性,规划设计往往很 匆促,主要表现在(1)对水源地的规划缺少全面、科学性布置,不能合理选择 水源地地点,缺少对深井水源地质量的有效检测。(2)对水处理设备、精细化 饮水工程管理模式规划不健全,多为粗放式管理模式。(3)对后期管理规划缺 少科学性,有的管网规划布置不合理,不便后期管理运行。农村饮水的后期管理 规划缺少科学性,没有充分了解到农村地区的水质情况,无法合理的选择打深井 的地点,并且缺少对深井水质量的有效检测,饮水安全工作规划不健全。规划问 题制约了农村饮水工程的发展,给饮水工程的长久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隐患,也 为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安定因素,对百姓生命健康等造成直接影响。 2.2 缺乏资金投入及设备保障 在进行资金投入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饮水安全的重要性,但很多农村饮水 保障方面都缺乏其资金投入,通过分析后发现,很多农村地区,尤其是偏僻的地区,普遍存在饮水工程资金短缺的问题,政府及相关机构虽然具有较高的饮水安 全意识,并且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饮水安全对策,但是均因为资金不足问题的影 响而无法落实下去,使得农村的饮水工程安全规划和设备保障等现实问题频发, 影响着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同时,因为资金短缺的影响,很多农村在基础 设备投入水处理方面也显得比较落后,如净水设备、纯净水优化体系等,这些设 备的缺乏都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所以,从长远战略发展角度出发,加强资金投 入及设备保障十分关键。 2.3 规划设计标准低 由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资金投入不足,再加上前期规划设计的标准比较低,给后续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必变,导致后期的管理工作很难有效落实,运行成本相对较高。管理困难以及资金投入不足都会对农村饮水安全管理造

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探讨

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18-05-28T11:08:49.4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作者:普正明 [导读] 摘要:水是人类难以代替的生存资源,水的安全饮用作为目前人们的根本需求,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与身心健康。 元江县甘庄街道水利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站云南元江 653308 摘要:水是人类难以代替的生存资源,水的安全饮用作为目前人们的根本需求,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与身心健康。伴随我国工农业的日益发展,渐趋增多了工业废水、农业与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随即严重污染了众多河流湖泊,威胁到人们的饮水安全。现阶段,新农村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搞好饮水安全的管理任务,这样才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维护人民身心健康,并提高大众的生活水平。为确保饮水安全,应着重促进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然而在其实施的环节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旨在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以期提供参考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问题与措施探讨 目前,我国水利部门的重点目标与任务,就是使农村地区可以饮用到安全有保障的水源。由于饮水安全与否将会关系到国计民生,不能轻易忽视,因此,党和国家始终都很重视饮水安全问题,屡次主张将民众的安全饮水问题落实到位,进而维护民众的生活水平与身体健康安全。要满足和完成这一目标,水利部门就要充分发挥作用,实地考察农村地区,熟悉农村地区目前面临的饮水状况、水源分布以及水质问题,从而掌握详细情况,制订合理科学的应对方案,真正解决人民的安全用水问题。为此,国家要投入专项资金开展饮水安全的项目,农村各地区的政府部门也亟需解决怎样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提升群众生活水平的问题。 1、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意义与面临的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确保饮水安全,促进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保障饮用水的卫生安全,能够极大降低水介地方病、水致传染病或者其他中毒性疾病的发病率,进而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帮助提升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为居民生活的健康有序展开与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创造了关键性的物质保障,可以促使农村加快城市化进程。另外,加强饮水安全管理还有助于统一管理水资源,为其高效配置、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给予体制上的保障。但是,受到不同因素的局限和影响,饮水安全管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1.1 无法有效保障水源质量 近年来,我国农村的供水工作屡屡获得可喜的成绩和进步,但因为建设资金匮乏,供水的附属设施配套不够齐全,也缺乏完善的净化设施,继而导致供水质量难以符合标准要求。一些工程因为水源上游频繁的生物活动而造成污染,再加上工程运转的时间长,管道出现渗漏或阻塞的现象,以及工程逐渐老化,造成近年来供水量下降,水资源枯竭,无法满足居民群众的生活需要。由于多年来受到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农村或村寨所处地区比较偏僻,部分地方还尚未开展人畜饮水工程。还有一些工程经过十几年的运行,造成了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民盼喝优质饮用水的愿望十分迫切,应对农村人畜饮水的需求量日趋增大,然而由于项目数量少而很难争取到位;乡村地区非常偏远,呈分散居住的格局,运输距离过长,建设成本偏高;目前亟待解决及长久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居民饮用水的水质净化安全问题。往常建设的人居饮用水安全项目仅是解决了用水量总体的问题,而未曾考虑水质净化的课题,因而将来所面临的水质净化问题也相当严峻,应该投入大笔资金来积极应对水质净化的难关。 1.2 重建设,轻管理,建设管理力度不足 一方面,管理主体不到位,由于经营方式出现多样化,增加了管理的难度。针对主要以政府带头投资兴建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尚未明确县级行政主管部门的项目法人,负责具体工程的管理与建设。但是因为部分省市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和建设的资金来源途径颇多,尤其是某些工程以乡镇政府负责管理,县乡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缺位。同时部分农村兴建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因为缺乏专门编制的人员组织,且欠缺专项管理经费,进而造成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未能全部行使到位。现阶段,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及工程建设出现乡镇村委会管理,或者依托现有的水利建设管理单位等众多管理经营模式,导致了管理现状具有较高的难度。另一方面,维修养护资金匮乏,导致饮水工程长期运行存在安全隐患。农村饮水工程安全集中供水因为运行成本过高,水厂经营管理者无力支付日常维修费用,更缺乏大修理费或折旧费提取的资金来源,再加上国家和堤防财政未能及时设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维修的专项资金,造成某些工程设备发生老化现象,管网滴漏、跑冒的问题很严重,使工程运行陷入恶性循环。 2、农村饮水安全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2.1 保护与开发并重,确保农村水资源工程的可持续性 务必要合理布局农村水资源,以充分符合农村饮水的水量与水质标准和要求,尽可能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水源工程,确保在特大干旱年份满足群众的用水需求。珍惜深层地下水资源,要实现地下水采补深层平衡,遵循优化配置的原则,科学地将农村引水区域划分成多个水源供应区。依照新农村全面建设的要求与农村居民的承受能力,积极修建水源工程,在不同供水区域或范畴内新建水利工程,并明确水源工程的建设标准与规模。强化水处理的力度,确保农村充足的水源工程建设资金,进一步改造现有的水厂给水工艺,实施配套工程,保证净水工艺达到先进水平,且使质量达标,提高水质检测的总体水平。在水源工程方案的选择方面要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从而推动实现水厂工艺的现代化与自动化,以民主抉择的办法优化水源建设方案与施工过程,以使其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最佳状态。此外还要积极规划供水网络,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并确保供水水质。 2.2 防治结合,质量并重,统筹规划 强化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制定保护措施及制度,准确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尤其是要强化管理设置于水源地周边的排污口,禁止或限制使用有害化肥,杜绝堆放有害物品与垃圾,以避免污染供水水源。围绕集中条件尚具备,但当前饮水不安全以及供水设施简陋的地区,可以修建自来水工程;针对水源受到严重污染而难以短期恢复的现存饮水工程,要定期更换水源;对于必要水处理设施欠缺的饮水工程,应添设水处理设施;在分散居住的山丘地区,可参照当地的现状建造分散式供水工程;对于列入易地搬迁计划的村寨,可先修建部分临时供水设施。 2.3 精心设计与科学规划饮水安全管理,安全监控并有效补充地下水源 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要结合地区现状修建并改善水质管理监督体系,一般步骤涵盖了规划设计、建设方案以及科研报告等内容,只有前期任务准备充足,全方位监控由水源、水厂再到农户的整体过程,才可以确保饮水安全建设的顺利施工,保障其建设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应当依据管理建设的规范流程,将饮水安全的前期准备任务在下达投资计划以前完成,进而更快实施工程建设管理。倘若水源或水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