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过程及主要水化产物特性

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过程及主要水化产物特性
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过程及主要水化产物特性

水泥水化机理

4.1水泥的水化机理 从化学角度来看,水泥的水化反应是一个复杂的溶解沉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与单一成分的水化反应不同,各组分以不同的反应速度同时进行水化反应,而且不同的矿物组分彼此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水泥中最多的熟料矿物是硅酸盐化合物,是制约水泥水化性质及相关性能的关键组分。水泥中的硅酸盐熟料矿物的主要成分为硅酸三钙和硅酸二钙。 (1)硅酸三钙(C3S)的水化 硅酸三钙是水泥熟料中的含量最多的组分,通常占材料总量的50%左右,有时高达60 %。硅酸钙的水化产物的化学组成成分不稳定,常随着水相中钙离子的浓度、温度、使用的添加剂、养护程度而发生变化,而且形态不固定,通常称为“C-S-H”凝胶。 C3S在常温下发生水化反应,可大致用下列方程式表述: 硅酸三钙的水化速率很快,其水化过程根据水化放热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可以将C3S的水化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各阶段的化学过程和动力学行为如表1.1所示。 表1.1 C3S水化各阶段的化学过程和动力学行为时期早期中期后期 反应阶段诱导前期诱导期加速期减速期稳定期 化学过程初始水解, 离子进入溶 液 继续溶解, 早期C-S-H 稳定水化产 物开始生长 水化产物继 续生长,微 结构发展 微结构组件 密实 动力学行为反应很快反应慢反应快反应变慢反应很慢(2)硅酸二钙的水化 C2S也是水泥主要熟料矿物组分之一,水化过程与C3S相似,也有诱导期、加速期,但是水化速率特别慢。C2S的水化反应可大致用下列方程表述:

(3)铝酸三钙的水化 C3A是水泥熟料矿物的重要组分之一,其水化产物的组成与结构受溶液中的氧化铝、氧化钙浓度的影响很大,它对水泥的早期水化和浆体的流变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纯水中C3A的水化: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C3A遇水后能够立即在表面形成一种具有六边形特征的初始胶凝物质粒子,开始时其结晶度很差也很薄,呈不规则卷层物,随着水化时间的推移,这些卷层物生长成结晶度较好的,成分为C4AH19和C2AH8济的六边形板状物。这种六边形水化物是亚稳的,并能转化成立方形稳定的晶体颗粒。常温下C3A在纯水中的水化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有石膏存在时C3A的水化:在水泥浆体中,熟料中的C3A实际上是在和有石膏存在的环境中水化的,C3A在Ca(OH)2饱和溶液中的水化反应可以表述为C3A+CH+12H=C3AH13。当处于水泥浆体的碱性介质中时,C3AH13在室温下能稳定存在,其数量增长也很快,这是水泥浆体产生瞬时凝结的主要原因之一。(4)铁铝酸四钙的水化 铁铝酸四钙的水化与铝酸三钙的水化过程相似,只是反应速率很慢,而且产物是含铁和铝的共同产物。

三异丙醇胺对水泥粉磨及水化性能的影响

三异丙醇胺对水泥粉磨及水化性能的影响 1简介 TIPA是氨和氧化丙烯进行加成反应后精馏分离而来,可广泛应用与日用化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等方面,是重要的胺类化合物。TIPA 是水泥助磨剂的核心原料,也是主要的水泥混凝土有机增强剂。作为水泥助磨剂及混凝土早强剂,通常认为TIPA能显著提高水泥胶砂28天抗压强度。本文对添加TIPA水泥颗粒分布、休止角、净浆流动度、凝结时间和胶砂抗压强度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溶液离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TIPA对水泥矿物组成和水化过程的影响,并对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2试验 2.1原材料 熟料的矿物组成(根据配料计算)为C3S:57.11%,C2S:19.59%,C3A:7.72%,C4AF:13.64%,粉磨水泥样为PI52.5普通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为360m2/㎏。氢氧化钙和二水石膏为试剂级样品,聚羧酸减

水剂为市售PLC型(20%固含量),TIPA均为试剂级样品,添加方法为直接加入或用蒸馏水稀释十倍后外掺(扣除所含水份),所用水为自制蒸馏水 2.2水泥物化性能试验 将熟料和二水石膏按质量百分比95∶5配料5kg,加入标准小磨粉磨相同的时间至一定的比表面积(空白为360m2/kg)作为试验空白水泥样。其它水泥样为将添加剂按质量比与配好的物料一起加入标准试验小磨,与空白样粉磨相同的时间。 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按GB/T1346—2001测定,水泥胶砂强度按GB/T17671-1999测定,TIPA采用在空白水泥成型时预溶入成型水中。水泥颗粒分布用BeckmanCoulterLSParticleSizeAnalyzer颗粒分析仪测定。 将空白样和加入0.03%TIPA粉磨水泥样,分别在25℃,50℃,80℃条件下密封保存3d、7d,14d,然后在相同条件下按GB8077-2000测定水泥净浆流动度。 2.3水泥矿物中间相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 将空白样加入0.03%TIPA后的粉磨水泥,分别在25℃,50℃,80℃条件下密封保存3d、7d,14d,然后在日本理学RigakuD/MAX-3C 型粉末衍射仪上用拟合法测定样品的C3A、C4AF含量。 2.4浆体溶液离子分析 按水灰比5∶1将水泥制成净浆,在室温下转动至设定时间,然后进行真空抽滤,滤液用FP6400型火焰光度计测定K+、Na+离子,将

硅酸盐水化产物的热分析曲线及其特征

硅酸盐水化产物的热分析曲线及其特征 摘要:本文根据热分析原理对不同实验条件下所得到的硅酸盐水泥水化产物的热分析曲线和数据进行研究,从而比较准确地鉴定其物相组成。 关键词:热分析,硅酸盐水化产物, 在硅酸盐制品中,很多矿物是在水化反应中生成的,所以习惯上又把它们称为水化产物或水化生成物。在研究硅酸混凝土硬化机理时,需要鉴定其矿物组成和查明水在矿物中的存在形式, 通过对硅酸盐水化产物的差热曲线和热重曲线及其特征的分析, 有助于在研究硅酸盐制品水化产物时,能较准确地鉴定其组成和水存在形式,特别是当某些水化产物的结晶较差,除X射线等分析方法之外,往往需要配合使用热分析结果为鉴定依据。 一、热分析原理及其分类 物质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发生物理化学变化所伴生的吸热和放热作用称为热反应。而热分析是根据物质在加热过程中的热反应和重务变化的特征来鉴定矿物组成的一种物相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目前广泛地应用于适筑材料、地质、冶金、化学等各卫门。热分析方法分为两类: 1、差热曲线法:是通过记录物质在加热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昊来进行物相分析的方法,简称“差热分析”。 2、热重曲线法:是通过物质在加热过程中的重号变化来进行物相分析的方法,简称“热重分析”或“热天平分析”。 二、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 用烧制的硅酸盐水泥单矿物: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及铁铝酸四钙,将其磨细、水化、养护28天,烘至恒重(100~110e)后进行了热分析。中性样为Al2O3,加热速10~15e/min,其结果如下: (一)水化硅酸三钙 水化硅酸三钙的差热曲线如图1,它有三个吸热效应,第一个效应在540~580e 的范围内,这是硅酸三钙水化时生成Ca(OH)2的分解。第二个微弱停顿尚未得到解释。第三个吸热效应在855~950e为碳酸钙的分解,它是由于试样中含有少量游离CaO,又在一般条件下养护,使试样碳化,产生较大的碳酸盐吸热干扰。失重分析表明(见表1),加热到1 000e总的失重为13.2%,其中在250~300e及500~550e失重

水泥的基本性能

水泥的基本性能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1、硅酸三钙是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主要矿物成分,遇水时水化反应速度快,水化热大,凝结硬化快,其水化产物表现为早期强度高。

硅酸三钙是主要赋予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的矿物。 2、硅酸二钙是硅酸盐水泥中的主要矿物,遇水时水化反应速度慢,水化热很低,其水化产物表现为早期强度低而后期强度增进较高。硅酸二钙是决定硅酸盐水泥后期强度的矿物。 3、铝酸三钙遇水时水化反应极快,水化热很大,水化产物的强度很低。铝酸三钙主要影响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同时也是水化热的主要来源。由于在煅烧过程中,铝酸三钙的熔融物是生成硅酸三钙的基因,故被列为“熔媒矿物”。 4、铁铝酸四钙遇水时水化反应速度快,水化热低,水化产物的强度也很低。由于在煅烧熔融阶段有助于硅酸三钙的生成,同样属于“熔媒矿物”。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 按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应确保九项技术要求:水泥中的不熔物、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烧失量和碱含量,均不得超限;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均必须达标。 2 掺加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1、普通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代号P·O。

2、矿渣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矿渣硅酸盐水泥(简称矿渣水泥),代号P·S。 3、火山灰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火山灰质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简称火山灰水泥),代号P·P。

4、粉煤灰水泥凡由硅酸盐熟料和粉煤灰、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简称粉煤灰水泥),代号P·F。 5、复合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复合硅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代号P·C。 除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上述四种水泥,其组成物料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比较,虽然都有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石膏但它们的混合材料掺加量较多,且品种不同。因此在使用性能方面,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及复合水泥,与普通水泥明显不同。由于这四种水泥的共同点是熟料的相对减少,因此,凝结硬化速度较慢,早期强度较低;水化放热速度慢,发热量低;由于生成的氢氧化钙较少,在与混合材料化合时又耗去很多,故抵抗软水及硫酸盐介质的侵蚀能力较强。由于这四种水泥的共同点是掺加混合材料较多,因此其抗碳化、耐磨、抗冻等性能显差,干缩量也较高。此外,由于这四种水泥的混合材料品种不同,导致他们在 3 性能上也有所差异。如矿渣水泥泌水显著,制品的抗渗性差,而火山灰水泥的需水量较大,制品的抗渗性好;矿渣水泥、特别是火山灰水泥的干缩性差,而粉煤灰水泥有一定的抗裂性;复合水泥的性质,则因掺加混合材料的种类、比例不同而异。

水泥的基本性能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1、硅酸三钙是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主要矿物成分,遇水时水化反应速度快, 水化热大,凝结硬化快,其水化产物表现为早期强度高。硅酸三钙是主要赋予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的矿物。 2、硅酸二钙是硅酸盐水泥中的主要矿物,遇水时水化反应速度慢,水化热很 低,其水化产物表现为早期强度低而后期强度增进较高。硅酸二钙是决定硅酸盐水泥后期强度的矿物。 3、铝酸三钙遇水时水化反应极快,水化热很大,水化产物的强度很低。铝酸 三钙主要影响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同时也是水化热的主要来源。由于在煅烧过程中,铝酸三钙的熔融物是生成硅酸三钙的基因,故被列为“熔媒矿物”。 4、铁铝酸四钙遇水时水化反应速度快,水化热低,水化产物的强度也很低。 由于在煅烧熔融阶段有助于硅酸三钙的生成,同样属于“熔媒矿物”。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 按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应确保九项技术要求:水泥中的不熔物、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烧失量和碱含量,均不得超限;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均必须达标。

掺加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1、普通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 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代号P·O。 2、矿渣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 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矿渣硅酸盐水泥(简称矿渣水泥),代号P·S。 3、火山灰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火山灰质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 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简称火山灰水泥),代号P·P。 4、粉煤灰水泥凡由硅酸盐熟料和粉煤灰、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 材料,称为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简称粉煤灰水泥),代号P·F。 5、复合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适量 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复合硅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代号P·C。 除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上述四种水泥,其组成物料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比较,虽然都有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石膏但它们的混合材料掺加量较多,且品种不同。因此在使用性能方面,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及复合水泥,与普通水泥明显不同。由于这四种水泥的共同点是熟料的相对减少,因此,凝结硬化速度较慢,早期强度较低;水化放热速度慢,发热量低;由于生成的氢氧化钙较少,在与混合材料化合时又耗去很多,故抵抗软水及硫酸盐介质的侵蚀能力较强。由于这四种水泥的共同点是掺加混合材料较多,因此其抗碳化、耐磨、抗冻等性能显差,干缩量也较高。此外,由于这四种水泥的混合材料品种不同,导致他们在性能上也有所差异。如矿渣水泥泌水显

水泥水化反应

水泥原料无水 C3S——硅酸三钙3(CaO·SiO2) C2S——硅酸二钙2(2CaO·SiO2) C3A——铝酸三钙3CaO·Al2O3 C4AF——铁相固溶体4CaO·Al2O3·Fe2O3 水化作用后产物 C-S-H——水化硅酸钙3CaO·2SiO2·3H2O (胶体) CH ——氢氧化钙Ca(OH)2(晶体) C3AH6——水石榴石 3 CaO·Al2O3 ·6 H2O(晶体) AFt ——三硫型水化硫铝酸钙,简称钙矾石Ca6Al2(SO4)3(OH)12·26 H2O AFm——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Ca4Al2(OH)12 SO4 ·6H2O 水泥在干态时主要由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以及少量的硫酸化物(钾盐、钠盐)、石膏(二水硫酸钙)组成。在水泥水化过程中,C3A C3S和C2S与水泥中其它组分发生复杂的水化反应,生成钙矾石即三硫型水化硫酸铝钙型AFt,单硫型水化硫酸铝钙AFm,氢氧化钙CH和硅酸钙C-S-H凝胶。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均质的多相化学反应过程。自加水开始,水泥的水化反应就会一直进行,水泥基材料的结构会随着水泥水化反应逐渐演变,由流动状态逐渐变为塑性状态,最后到凝结硬化状态。 通过水泥的水化反应,使得松散的水泥粉体颗粒变成了具有胶结性的水泥浆体,进而粘结各种不同粒径的粗细骨料,形成了混凝土这种水泥基体材料。 水泥的水化作用就是它们之间的复杂化学反应,生成结晶性较好的水化晶体:AFt AFm CH 还有结晶性不好的无定形C—S-H AFt AFm CH 呈针状、棒状、无序态,这是造成水泥脆性的根本原因 水泥混凝土水化过程的化学反应式: 3(CaO·SiO2)+ 6 H2O = 3CaO·2SiO2·3H2O (胶体) +3 Ca(OH)2(晶体) 2(2CaO·SiO2)+4 H2O = 3CaO·2SiO2·3H2O + Ca(OH)2(晶体) 3CaO·Al2O3 + 6 H2O = 3 CaO·Al2O3 ·6 H2O(晶体) 4CaO·Al2O3·Fe2O3+7H2O = 3CaO·Al2O3·6H2O+CaO·Fe2O3·H2O(胶体) 硅酸盐水泥4种熟料矿物成分中,主要的强度贡献者是C3S和C2S,它们在水泥中含量最多,占水泥重量的75%,因此它们的水化进程对水化物组成以及水泥石结构产生决定性影响,它们生成的水化产物主要是:水化硅酸钙和氢氧化钙(游离的对强度有害)。 氢氧化钙CH是一种六方板状晶体,其强度很低,稳定性极差,在侵蚀条件下是首先遭到侵蚀的组成,而且它们多在水泥石和集料的界面处富集,并组晶成粗大晶粒,因此界面的黏结力下降,成为水泥基材料中的最薄弱环节。因此,CH是水泥耐久性差的主要根源,也是水泥裂缝的发源地。(CH是对水泥强度有害的)

水泥水化反应

就是水泥水化反应公式。 硅酸盐水泥拌合水后,四种主要熟料矿物与水反应。分述如下: ①硅酸三钙水化 硅酸三钙在常温下的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C-S-H凝胶)和氢氧化钙。 3CaO·SiO2+nH2O=xCaO·SiO2·yH2O+(3-x)Ca(OH)2 ②硅酸二钙的水化 β-C2S的水化与C3S相似,只不过水化速度慢而已。 2CaO·SiO2+nH2O=xCaO·SiO2·yH2O+(2-x)Ca(OH)2 所形成的水化硅酸钙在C/S和形貌方面与C3S水化生成的都无大区别,故也称为C-S-H凝胶。但CH生成量比C3S的少,结晶却粗大些。 ③铝酸三钙的水化 铝酸三钙的水化迅速,放热快,其水化产物组成和结构受液相CaO浓度和温度的影响很大,先生成介稳状态的水化铝酸钙,最终转化为水石榴石(C3AH6)。在有石膏的情况下,C3A水化的最终产物与起石膏掺入量有关。最初形成的三硫型水化硫铝酸钙,简称钙矾石,常用AFt表示。若石膏在C3A完全水化前耗尽,则钙矾石与C3A作用转化为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AFm)。 ④铁相固溶体的水化 水泥熟料中铁相固溶体可用C4AF作为代表。它的水化速率比C3A略慢,水化热较低,即使单独水化也不会引起快凝。其水化反应及其产物与C3A很相似。 C3S——硅酸三钙 C3A——铝酸三钙 水泥混凝土水化过程的化学反应式: 3(CaO·SiO2)+ 6 H2O = 3CaO·2SiO2·3H2O (胶体) +3 Ca(OH)2(晶体) 2(2CaO·SiO2)+4 H2O = 3CaO·2SiO2·3H2O + Ca(OH)2(晶体) 3CaO·Al2O3 + 6 H2O = 3 CaO·Al2O3 ·6 H2O(晶体) 4CaO·Al2O3·Fe2O3+7H2O = 3CaO·Al2O3·6H2O+CaO·Fe2O3·H2O(胶体)

天然水的化学特征

天然水的化学特征 一、雨水 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比较纯净,但随地区和大气环境影响,会溶存吸收杂质和气体。在接近海洋和内陆盐湖地方的降水中会溶解一些氯化钠盐分,离海岸距离近的雨水中Cl-含量高。一般雨水的总含盐量不超过50mg/L,结垢物质(钙、镁〕更微。在250C, 1大气压下,由于空气中COZ的溶人可使雨水pH值达5.6,这一因素是自然的,并非化学污染,温度、气压澎响但多不大,pH<5. 6时才称为酸雨。 二、河水 河水中含有的悬浮物和溶解盐类随流经地区的气候、地质条件、补给水的影响而变化。沿途有工矿企业排水时将污染水质。我国河水的含盐量可在13 -9185mg/L之间变化,而1000mg/L 以上者为少。河水的水化学特征是Ca z+ > Na+ > Mg2+ ; HCO3->SO2-4>Cl- 一般河水呈现微酸性。在洪峰期间悬浮物含量增加,含盐量减少;枯水期则相反。细菌、藻类及有机物在河水中含量也较高。 我国河流的水化学特征有明显的地带性:重碳酸盐类分布最广,占全国面积的680o I氯化物盐类占25.4%o,硫酸盐类分布最少占6.6%并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东南沿海河流含盐量最少为36. 4mg/L,在塔里木河米兰附近测得含盐量达32 732mg/L(接近海水含盐度),两者相差近1000倍。我国河水中硬度类别分布情况。 三、湖水 湖泊是提供工业和饮用的主要水源,并具有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湖水的化学成分决定于流人水源及补给湖泊的地下水流的成分,并与在湖内进行生物作用和湖泊集水面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关。是否有水流从湖泊流出,对湖水化学成分形成过程有特殊意义。不排水湖泊湖水耗损于蒸发,因而进人湖内的盐类不断聚积,其浓度继续升高,结果湖泊变成咸水湖。 排水湖的含盐量通常不超过200 - 300mg/L,咸水湖中的离子总数可达5. 82g/L。湖泊的深度、面积、容量对水质有明显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松嫩平原的东北部)气候干旱,地形低洼,湖泊密集,周围盐碱土分布其盐分多属苏打盐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含盐量较高,水中主要成分是重碳酸钠,含盐量2700mg/L左右,为淡水湖、咸水湖和卤水盐湖三种类型。

改性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历程研究

第21卷 第1期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21 No .1 2008年3月 JOURNAL OF SH I J I A ZHUANG RA I L WAY I N STITUTE (NATURAL SCIENCE ) Mar .2008 改性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历程研究 任书霞1 , 田秀淑1 , 李仕群 2 (1.石家庄铁道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分院,河北石家庄 050043;2.济南大学材料分院,山东济南 250022) 摘要:将磷铝酸盐水泥熟料(简称:P ALC )掺入硅酸盐水泥(简称:PC )对其进行改性,研究 了不同磷铝酸盐水泥熟料掺量对改性硅酸盐水泥力学性能和水化历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磷铝酸盐水泥熟料掺量(外掺3%)可以加速改性硅酸盐水泥的水化,提高其早期和后期强度;但掺量过多,由于磷铝酸盐水泥水化较快,产生的水化产物较致密,这些致密的水化产物包裹在C 3S 、C 2S 等水泥颗粒的外层,阻止了其进一步的水化,使改性水泥出现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第二诱导期,从而使表现出较慢的水化速率和较低的早期强度。 关键词:磷铝酸盐水泥;改性硅酸盐水泥;力学性能;水化历程中图分类号:T Q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0300(2008)0120047204 收稿日期:2007211212 作者简介:任书霞 女 1975年出生 讲师 1 引言 硅酸盐水泥是以Si 2O 和A l 2O 为主阴离子团的传统水泥,其水化产物主要有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及氢氧化钙等。虽然硅酸盐水泥服务于人类200多年来,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也存在着各种弊端[1,2]。新开发的磷铝酸盐水泥[3,4]是以P 2O 和A l 2O 为主阴离子团的新型特种水泥,其水化产物主要有铝胶、水化磷铝酸钙和水化磷酸钙凝胶及其相应的晶相。由于在该水泥中,P 5+ 和A l 3+ 之间的不等价取代,在结构中形成大量缺陷,增加了系统的水化活性,使其水化浆体具有早强、高强、后期强度增进好及耐水性好等一系列等优点。利用这些特点,将磷铝酸盐水泥掺入到硅酸盐水泥中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了不同磷铝酸盐水泥掺量对改性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并运用SE M 和热导式微热仪等现代分析手段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机理。 2 实验 2.1 原材料及组成 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石膏来自山东水泥厂,磷铝酸盐水泥熟料自制及外加剂B ,化学分析见表1。 表1 水泥熟料和石膏的化学组成 名称 Ca O Si O 2A l 2O 3Fe 2O 3Mg O S O 3P 2O 5 其他PC 熟料66.4921.354.233.583.21——0.93石膏33.14————45.14—20.96P ALC 40.04 10.39 29.75 —— —19.82 4.35 2.2 实验方法 根据前期的研究[5] ,磨制改性硅酸盐水泥时,最佳粉磨工艺为先将P ALC 熟料与外加剂混磨,石膏与PC 熟料混磨,然后将两混合料混磨,外加剂的掺量即为单独P ALC 熟料磨制水泥时的最佳参量。因此,这里只需确定P ALC 熟料,方案设计如下:当石膏的掺量为2.5%时,设计P ALC 的掺量分别为3%、6%和10%,分别简写为P O3,P O6和P O10。 根据标准稠度实验确定改性硅酸盐水泥和PC 净浆浆体的需水量,按相应的实验数据将各种水泥成型为20mm ×20mm ×20mm 的水泥净浆试块,养护至规定龄期后测定强度,取破型后的试块中部浸泡于

石灰石对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

石灰石对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中国水泥技术网 2010-4-1 作者: 摘要:EN标准(EN 197)规定波特兰水泥中石灰石粉(主要为方解石)的掺加量最多可达5%,而全世界范围内,在特种水泥中石灰石的掺加量都要高得多。然而人们关注着富含石灰石的水泥的性能问题。由于尚未充分了解石灰石粉添加剂的作用:石灰石粉到底是一种活性添加剂还是惰性填充材料,或者是二者共存,所以目前还不能对此做些什么。本文展示如何辅以有针对性的试验进行计算来说明具有活性低含量方解石的作用。本文提供的发现显示了现代热动力学作为研究水泥浆体矿物学的一种有效方法的功能。 1 引言和基本原则 水泥生产商在生产具有较高早期强度和优良耐久性的优质水泥的同时,承受着降低成本和减少排放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常采用石灰石粉部分地替代水泥,并且经证明含量至少达到5%时是无害的:石灰石粉是EN 197标准允许的一种添加剂。由于按照该标准,所用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不能低于70%(许多商用石灰石超过了此限值),因此,采用方解石进行模拟分析是合理的。 石灰石通常与熟料共同粉磨,由于其硬度比熟料小,所以粉磨之后的石灰石粒径的分布范围较广,但是其平均粒径明显比熟料的更细。由此产生的石灰石细粉无疑能改善固体颗粒与水混合后的固结性。然而物理堆积的优化过程相当复杂,不仅取决于石灰石粉的掺加量,还取决于所使用的粉磨设备类型以及熟料、石灰石的相对易磨性,由于这些都是变量,因此需要不同工厂各自进行评估。 Ingram和Daugherty对石灰石粉的物理作用作了评述。随后,Livesey等和Vuk等报道了石灰石水泥的强度发展。Tsivilis等人报道了加入石灰石粉后的混合物的渗透性,并将其与混合物基体的碳化速度和钢筋的潜在腐蚀性联系起来进行了分析。Uchikawa 等人在检查混凝土时发现由于石灰石粉的加入会使孔结构细化,并声称石灰石粉不具有火山灰活性,因此,对氢氧钙石含量也没有影响另一面,Catinaud等人指出,由于碳铝酸盐的形成,石灰石粉会阻止AFt(钙矾石)向AFm(单硫型硫铝酸盐)转化。这正与Sawicz、Henig和Kuzel等人的结果相一致,他们认为石灰石粉阻止了钙矾石向单硫酸盐转变,取而代之的则是单碳铝酸盐和半碳铝酸盐的形成。由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对于石灰石粉在波特兰水泥混合物中的活性还没有达成统一认识。 借助于选择的几种矿物活性实验以及热力学计算,我们再次对石灰石粉的活性进行检测,实

水泥水化

水泥水化 目录 强度 水泥水化热会产生什么影响? 水泥水化反应公式 水泥水化过程,分为化学反应和物理化学反应. 编辑本段强度 初期强度取决于3CaO.SIO2后期强度为2CaO.SIO2,含量在75--82% 编辑本段水泥水化热会产生什么影响? 对于一般建筑、小体积工程来说,可以不考虑水泥的水化热,甚至可以加快水泥的水化硬化! 但是对于大体积工程来说,比如大坝,桥梁等,水化热来不及释放越积越多会造成膨胀开裂等毁灭性后果!所以有专用的大坝水泥、低水化热水泥!有的还要使用其他冷却方法!编辑本段水泥水化反应公式 硅酸盐水泥拌合水后,四种主要熟料矿物与水反应。分述如下: ①硅酸三钙水化 硅酸三钙在常温下的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C-S-H凝胶)和氢氧化钙。 3CaO·SiO2+nH2O=xCaO·SiO2·yH2O+(3-x)Ca(OH)2 ②硅酸二钙的水化 β-C2S的水化与C3S相似,只不过水化速度慢而已。 2CaO·SiO2+nH2O=xCaO·SiO2·yH2O+(2-x)Ca(OH)2 所形成的水化硅酸钙在C/S和形貌方面与C3S水化生成的都无大区别,故也称为C-S-H 凝胶。但CH生成量比C3S的少,结晶却粗大些。 ③铝酸三钙的水化 铝酸三钙的水化迅速,放热快,其水化产物组成和结构受液相CaO浓度和温度的影响很大,先生成介稳状态的水化铝酸钙,最终转化为水石榴石(C3AH6)。 在有石膏的情况下,C3A水化的最终产物与起石膏掺入量有关。最初形成的三硫型水化硫铝酸钙,简称钙矾石,常用AFt表示。若石膏在C3A完全水化前耗尽,则钙矾石与C3A作用转化为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AFm)。 ④铁相固溶体的水化 水泥熟料中铁相固溶体可用C4AF作为代表。它的水化速率比C3A略慢,水化热较低,即使单独水化也不会引起快凝。其水化反应及其产物与C3A很相似。 水泥水化深度 熟料矿物或水泥的水化速率常以单位时间内的水化程度或水化深度来表示。水化程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水化作用的量和完全水化量的比值;而水化深度是指已水化层的厚度。水化速率必须在颗粒粗细、水灰比以及水化温度等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加以比较。右图为一球形颗粒(平均直径dm)的水化深度示意图。其中阴影表示已经水化部分。根据上述水化程度的定义,并假定在水化过程中能始终保持球形.且密度不变,即可导出水化深度h和水化程度a之间的关系: ?? ??

水泥主要水化产物种类及其对水泥石或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水泥主要水化产物种类及其对水泥石或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水化过程分析水化产物: 第一阶段:从水泥拌水到初凝为止, C3S与水迅速反应生成饱和CH溶液, 并析出晶体, 与此同时石膏也进入溶液与C3A反应生成细小的钙矾石晶体。第二阶段:初凝到24小时,水泥水化加速,生成较多CH、AFt,同时水泥颗粒上长出纤维状CSH凝胶体。第三阶段:24小时以后,石膏耗尽,AFt转化成AFm,还形成C4(A,F)H13。CSH、CH、AFm、 C4(A,F)H13数量不断增加。 (2)水化产物对水泥石或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A:C-S-H凝胶 纤维状体系,是水泥石强度主要来源。C-S-H凝胶的凝胶孔结构影响对水的吸收,对水泥石干燥收缩产生影响。水化开始时,C-S-H凝胶形成的覆盖层会减缓水泥的水化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凝结时间。 B:CH晶体 结晶完好、六方板状、层状晶体,水泥石中最易受侵蚀物质。对水泥石强度贡献很少。其层间较弱的联结,可能是水泥石受力时裂缝的发源地和侵蚀离子的快速通道。CH的有利作用:是水泥石的主要组成,是维持水泥石碱度的重要组成,是其他水泥水化产物稳定存在的重要前提。CH的不利作用:易于产生层状解理,大量存在于集料与水泥石的界面,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侵蚀性能(抗钢筋锈蚀性能、抗碳化性能、抗溶蚀性能、体积变形性能等密切相关),被视为混凝土中的“薄弱环节”。 C:水化硫铝酸盐(AFt、AFm) AFt晶体为六方棱柱状、针棒状晶体、棱面清晰,主要出现在水化早期。AFm晶体为六方板状、片状晶体,成簇或呈花朵状生成,水化后期。AFt对水泥石早期强度贡献很大,过量会使后期强度降低。生成时产生体积膨胀,易形成内应力,使结构破坏。AFt、AFm形成会影响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

化学外加剂对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化学外加剂对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张莉 【摘要】:本论文以国家“973”项目为课题背景,针对C_3S含量较高的硅酸盐水泥,采用多种测试评价方法,开展化学外加剂对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浆体初始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采用自动高效水化热测定仪以及无电极电阻率测定仪,将传统的水化热模型与初始结构形成模型结合起来,运用水化热模型的热敏感性与结构形成模型的结构敏感性,更加真实地描述了水泥浆体初始结构的瞬时形成状态;结合化学减缩与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化学外加剂对水泥水化历程的调控作用;运用微观测试方法,深入探讨了化学外加剂对水泥水化历程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普通减水剂与高效减水剂对水化历程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木钙主要是延缓C_3S水化,但其降低了二水石膏的溶解度,掺量较高时促进C_3A 始水解,加速AFt生成并向AFm转化,并且促进了六方水化铝酸钙的生成,并由于其引气作用,导致后期性能的下降。高效减水剂由于其高度减水分散作用,水泥初始水化速度加快,但其后由于减水剂的吸附及初期水化产物膜的增厚,水化速度降低,从而有利于浆体结构的密实与后期性能的发展。相同掺量下,X404聚羧酸系减水剂由于其良好的空间位阻效应,与UNF-5萘系减水剂相比可有效控制水泥水化历程,与水泥适应性较好。缓凝剂对水泥水化历程有较好的延缓作用。研究表明,缓凝剂可以减慢也可以加速C_3A水化,但均能延缓C_3S水化。锌盐主要是生成不溶性水化产物Ca(Zn(OH)_3)_2·2H_2O覆盖在水泥粒子表面而使水化受到延缓,且SO_4~(2-)离子浓度的增大有助于减弱Zn~(2+)的缓凝作用,因此ZnSO_4对水化的抑制作用弱于ZnCl_2。Na_5P_3O_(10)与Ca~(2+)生成稳定络合物——CaNa_3P_3O_(10),而不同于Na_3PO_4与Ca~(2+)生成不溶性产物Ca_3(PO_ 4)_2,从而使水化更加延缓。蔗糖、柠檬酸对水泥水化历程的调控作用存在双临界效应: 一、在掺量较低时,表现为缓凝效果,当掺量较大时,则表现为促凝作用,但是浆体长时间 不硬化;二、缓凝效果存在临界掺量值,低于临界值时,缓凝效果随掺量增加而增加,超过此临界值时,缓凝效果随掺量增加而下降。蔗糖、柠檬酸对化学减缩有较好的补偿作用,随着掺量的增加,初期化学减缩增大,其后化学减缩逐渐降低;而其对水化热历程的调控作用则表现为鞍状双峰现化学外相剂对术泥术厉很的形响及信用机玻研完象,随着掺量的增大,第一放热峰增强,第二放热峰宽化、弱化。这是由于蔗搪、柠檬酸均抑制了C3S水化,促进了C3A水解。但蔗搪促进了A王t的生成,而柠檬酸则可能因为降低了硫酸盐的溶解度而加速了AFt的生成并向AFm转化,并且促进了六方铝酸钙的生成。研究表明,锌盐、N玛P3OI。均使C3A水化受到延缓,而蔗糖、柠檬酸等有机缓凝剂则使C3A水解加速。 【关键词】:高C_3S含量水泥减水剂缓凝剂水化历程初始结构形成调控作用作用机理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TQ172 【目录】: 第1章前言10-20

水泥的高性能化

水泥的高性能化 1 前言 生产水泥的目的是满足各种混凝土建筑工程的需要。国标中水泥按强度分等级,是为了满足混凝土建筑工程的基本物理性能要求。从广东过去几十年混凝土材料的发展过程来看,上世纪80年代前,工程绝大部分使用低标号混凝土(C30以下)。低标号混凝土对配制技术或配制材料的要求均较低,外加剂(减水剂)甚少用到混凝土工程。在此情况下,无论是立窑水泥或湿法窑、干法窑烧制的转窑水泥,在配制混凝土时抗压强度差异不大。即使今天,按此条件配制混凝土来进行对比,大部分的强度结果均有类似规律。 但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混凝土工程的大型化及混凝土材料的高性能化要求越来越多。以广州近几年混凝土材料的设计、施工要求来看,出现了垂直高度300多米的泵送混凝土,高抛自流平(26m高度抛下、免振)等高工作性能的混凝土;C80高强混凝土,F5.0~6.0的高抗折、耐磨性好的道路混凝土;S20高抗渗、耐酸耐碱混凝土;低收缩抗开裂混凝土,广州新机场跑道的高强、抗冲击、耐磨、低收缩率混凝土;低水化热、高强度的大体积混凝土等等。混凝土材料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数量日益增多。为满足城市化及混凝土材料性能提高的要求,广东省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已有上百家,外加剂普遍使用,与外加剂相容性好的高标号水泥被首选、配制混凝土的粗细骨料质量要求及配制技术不断提高。这些均是提高

混凝土材料性能的措施及保证。从混凝土材料的发展及配制技术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水泥高性能化的重要性。简而言之,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混凝土材料的高性能化。这促进了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为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及降低生产成本,又提出了水泥的高性能化。它是混凝土高性能化及低成本生产混凝土的基础。目前广州市绝大部分重点工程、尤其是对混凝土性能要求较高的工程所用水泥均为省内几家大水泥厂提供,这主要是由水泥性能决定的。 2 水泥高性能化的含义 目前水泥生产厂家对水泥的高性能化认识不全面。在我国水泥与混凝土分属于两个行业,生产水泥的技术人员不了解混凝土技术及进展,更不懂得如何使水泥的性能与配制混凝土技术相适应,往往将高标号、高比表面积的水泥认为是优质水泥的唯一标准,结果出现了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差,配制大体积混凝土时温度应力大、收缩大及耐久性差等问题。 本文认为:水泥性能的优劣必须从水泥在混凝土中的使用性能及效果来衡量。水泥的高性能化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含义:(1)是用现代先进技术生产的可大幅度提高各项物理性能的水泥。(2)可满足混凝土性能的不同要求,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更有利于实现混凝土的高性能化。(3)在配制混凝土时,能够用最少的水泥用量来达到高性能混凝土目标。

混凝土水化热过程

混凝土水化热过程 水泥矿物中的有效成份:硅酸二钙、三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与水反应生成各自的水化产物,水化产物相互渗透、交叉成网状结构,最后成石状体,产生强度。铝酸三钙水化速度最快,在没有石膏的情况下,水泥一加水,铝酸三钙立即水化形成铝酸盐结晶体,使水泥快速凝结,因此普通水泥中要加入5%左右的石膏作为调凝剂,其次是铁铝酸四钙、硅酸三钙、硅酸二钙,硅酸二钙水化速度最慢 水泥的水化:水泥调水后,成为具有胶凝性质的浆体,经凝结逐渐变成坚硬的石状体。又称水泥的凝结硬化。 硅酸盐水泥拌合水后,四种主要熟料矿物与水反应。分述如下: ①硅酸三钙水化 硅酸三钙在常温下的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C-S-H凝胶)和氢氧化钙。 3CaO·SiO2+nH2O=xCaO·SiO2·yH2O+(3-x)Ca(OH)2 ②硅酸二钙的水化 β-C2S的水化与C3S相似,只不过水化速度慢而已。 2CaO·SiO2+nH2O=xCaO·SiO2·yH2O+(2-x)Ca(OH)2 所形成的水化硅酸钙在C/S和形貌方面与C3S水化生成的都无大区别,故也称为C-S-H凝胶。但CH生成量比C3S的少,结晶却粗大些。 ③铝酸三钙的水化 铝酸三钙的水化迅速,放热快,其水化产物组成和结构受液相CaO浓度和温度的影响很大,先生成介稳状态的水化铝酸钙,最终转化为水石榴石 (C3AH6)。 在有石膏的情况下,C3A水化的最终产物与起石膏掺入量有关。最初形成的三硫型水化硫铝酸钙,简称钙矾石,常用AFt表示。若石膏在C3A完全水化前耗尽,则钙矾石与C3A作用转化为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AFm)。 ④铁相固溶体的水化 水泥熟料中铁相固溶体可用C4AF作为代表。它的水化速率比C3A略慢,水化热较低,即使单独水化也不会引起快凝。其水化反应及其产物与C3A很相似。 一般来说,水泥的水化过程从heat evolution rate 的角度来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称为dormnant period,在初始时刻,水泥颗粒和水接触并反应,放热率很快,但是由于石膏的存在,在水泥粒子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钝化模,使放热率降低,第二阶段可以称为phase-boundary reaction阶段,这一阶段水泥水化热释放率最快,水泥颗粒也随之增长很快,第三阶段可以称为diffusion control 阶段,水泥的水化产物在水泥粒子的表面堆积的厚度逐渐增厚,水泥的水化放热率逐渐降低,这个时候的反应由扩散控制。m6K)[?p5p7O9j \ 上面的一部分关于放热的,在水化的初期,水泥粒子之间为彼此分离的,水泥处于suspension state,不存在强度,在水泥粒子不断水化增长的过程中,水泥粒子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大,这一微观现象的宏观表现即为水泥强度的增长。粒子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水泥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也增大。至于chemical shrinkage,是由于水泥水化的过程中,反应物的体积大于产物的体积,造成air pressure 的降低,毛细孔的水压力发生变化,毛细孔的毛细管水压力作用于骨料,造成chemical shrinkage。_ F,s-C Q S$P i g/} O 第三部分为大体积混凝土,可能以后我也会算一下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我自己觉得第一,是温度对于水化发热率的影响,一般通过爱伦尼务思方程可以考虑,第二,在高温状态下,水泥水化的产物的孔隙率要大于常温状态,可能会影响水泥粒子和骨料的黏结,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其实大体积混凝土我觉得采用有限元法,来求解三维的放热偏微分方程(抛物线形方程),重点在于水泥水化放热的机理,强度的增长过程。abaqus算是帮助用户建立了一个单元刚度矩阵,仅此而已,如果水化放热的每一个细节都很清楚,可以不采用软件,自己弄一个程序我觉得更好,不用强调非ansys,abaqus,adina不可。*u3a8a n3c y)I

水泥的基本性能

水泥的基本性能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1、硅酸三钙是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主要矿物成分,遇水时水化反应速度快, 水化热大,凝结硬化快,其水化产物表现为早期强度高。硅酸三钙是主要赋予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的矿物。 2、硅酸二钙是硅酸盐水泥中的主要矿物,遇水时水化反应速度慢,水化热很 低,其水化产物表现为早期强度低而后期强度增进较高。硅酸二钙是决定硅酸盐水泥后期强度的矿物。 3、铝酸三钙遇水时水化反应极快,水化热很大,水化产物的强度很低。铝酸 三钙主要影响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同时也是水化热的主要来源。由于在煅烧过程中,铝酸三钙的熔融物是生成硅酸三钙的基因,故被列为“熔媒矿物”。 4、铁铝酸四钙遇水时水化反应速度快,水化热低,水化产物的强度也很低。 由于在煅烧熔融阶段有助于硅酸三钙的生成,同样属于“熔媒矿物”。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 按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应确保九项技术要求:水泥中的不熔物、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烧失量和碱含量,均不得超限;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均必须达标。 掺加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1、普通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 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代号P·O。2、矿渣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 性胶凝材料,称为矿渣硅酸盐水泥(简称矿渣水泥),代号P·S。 3、火山灰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火山灰质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 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简称火山灰水泥),代号P·P。 4、粉煤灰水泥凡由硅酸盐熟料和粉煤灰、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 料,称为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简称粉煤灰水泥),代号P·F。 5、复合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适量石 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复合硅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代号P·C。 除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上述四种水泥,其组成物料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比较,虽然都有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石膏但它们的混合材料掺加量较多,且品种不同。因此在使用性能方面,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及复合水泥,与普通水泥明显不同。由于这四种水泥的共同点是熟料的相对减少,因此,凝结硬化速度较慢,早期强度较低;水化放热速度慢,发热量低;由于生成的氢氧化钙较少,在与混合材料化合时又耗去很多,故抵抗软水及硫酸盐介质的侵蚀能力较强。由于这四种水泥的共同点是掺加混合材料较多,因此其抗碳化、耐磨、抗冻等性能显差,干缩量也较高。此外,由于这四种水泥的混合材料品种不同,导致他们在性能上也有所差异。如矿渣水泥泌水显着,制品的抗渗性差,而火山灰水泥的需水量较大,制品的抗渗性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图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1、破碎及预均化 (1)破碎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机械的物料破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2)原料预均化预均化技术就是在原料的存、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场同时具备贮存与均化的功能。 2、生料制备 水泥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吨硅酸盐水泥设备至少要粉磨3吨物料(包括各种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据统计,干法水泥生产线粉磨作业需要消耗的动力约占全厂动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占30%以上,煤磨占约3%,水泥粉磨约占40%。因此,合理选择粉磨设备和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参数,正确操作,控制作业制度,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义。 3、生料均化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稳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稳定熟料烧成热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统起着稳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后一道把关作用。 4、预热分解 水泥机械把生料的预热和部分分解由预热器来完成,代替回转窑部分功能,达到缩短回窑长度,同时使窑内以堆积状态进行气料换热过程,移到预热器内在悬浮状态下进行,使生料能够同窑内排出的炽热气体充分混合,增大了气料接触面积,传热速度快,热交换效率高,达到提高窑系统生产效率、降低熟料烧成热耗的目的。 (1)物料分散 换热80%在入口管道内进行的。喂入预热器管道中的生料,在与高速上升气流的冲击下,物料折转向上随气流运动,同时被分散。 (2)气固分离 当气流携带料粉进入旋风筒后,被迫在旋风筒筒体与内筒(排气管)之间的环状空间内做旋转流动,并且一边旋转一边向下运动,由筒体到锥体,一直可以延伸到锥体的端部,然后转而向上旋转上升,由排气管排出。 (3)预分解 预分解技术的出现是水泥设备煅烧工艺的一次技术飞跃。它是在预热器和回转窑之间增设分解炉和利用窑尾上升烟道,设燃料喷入装置,使燃料燃烧的放热过程与生料的碳酸盐分解的吸热过程,在分解炉内以悬浮态或流化态下迅速进行,使入窑生料的分解率提高到90%以上。将原来在回转窑内进行的碳酸盐分解任务,移到分解炉内进行;燃料大部分从分解炉内加入,少部分由窑头加入,减轻了窑内煅烧带的热负荷,延长了衬料寿命,有利于生产大型化;由于燃料与生料混合均匀,燃料燃烧热及时传递给物料,使燃烧、换热及碳酸盐分解过程得到优化。因而具有优质、高效、低耗等一系列优良性能及特点。 5、水泥熟料的烧成 生料在旋风预热器中完成预热和预分解后,下一道工序是进入回转窑中进行熟料的烧成。 在回转窑中碳酸盐进一步的迅速分解并发生一系列的固相反应,生成水泥熟料中的等矿物。随着物料温度升高,等矿物会变成液相,溶解于液相中的物质进行反应生成大量(熟料)。熟料烧成后,温度开始降低。最后由水泥熟料冷却机将回转窑卸出的高温熟料冷却到下游输送、贮存库和水泥机械所能承受的温度,同时回收高温熟料的显热,提高系统的热效率和熟料质量。 6、水泥粉磨 水泥机械是水泥制造的最后工序,也是耗电最多的工序。其主要功能在于将水泥熟料(及胶凝剂、性能调节材料等)粉磨至适宜的粒度(以细度、比表面积等表示),形成一定的颗粒级配,增大其水化面积,加速水化速度,满足水泥浆体凝结、硬化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