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东盟贸易互补性分析

中国和东盟贸易互补性分析
中国和东盟贸易互补性分析

中国和东盟贸易的互补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f752.7文献标识:a 文章编

号:1009-4202(2010)09-071-02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国和东盟贸易总量呈上升的趋势。但也应看到由于中国和东盟发展水平的相似性一直是影响合作的一个障碍。可以从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分析,也可借助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两地区产品的比较优势并测算贸易互补性。

关键词中国与东盟贸易现状农产品工业制成品实证分析一、中国与东盟贸易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呈现强劲势头。2008年双边贸易总额达到23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增幅下降12个百分点。2009年上半年中国东盟贸易总额为880.6亿美元,下降23.8%,我国出口额为444.3亿美元,下降19.4%,进口额436.3亿美元,下降27.9%。

(一)双边进出口贸易额快速增长

2000年到2008年之间,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关系不断深入,双边贸易额增长超过中国和其他国家贸易额增长的速度,也超过中国全部进出口贸易总量的增长速度。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额从2000年的359.2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2311.2亿美元,增幅达到543.4%,一直保持在高速增长状态,中国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极大的促进了中国贸易经济的发展。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变化

国际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 分析过程

国际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1.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CA )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将一国某种产品出口置于全球市场和全部商品贸易框架之下,通过计算一个国家某种产品出口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占世界出口份额的比例来反映一个国家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计算公式为: i k i t x i k w k w t X X RCA X X = 其中,ik X 为国家i 出口商品k 的金额;wk X 为世界出口商品k 的金额;it X 为国家i 的全部商品出口总额;wt X 为世界全部商品的出口总额。根据RCA 指数判断第i 类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强弱的经验准则是:RCA 大于2.5表明比较优势极强; 1.25 2.5RCA <<表明比较优势较强;0.8 1.25RCA <<表明比较优势中等,0.8RCA <表明比较优势较弱。 2. 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gional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RCA ) RCA 比较的是某一国出口某种产品的比重和世界出口该产品的比重。例如,在做实证研究时,我们把中国看做本国,把其他所有国家和地区看做“外国”。但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要素结构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更好的办法是将世界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具体研究一国在不同区域中的比较优势。国家c 的产品i 在区域R 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为: RRCA ic = (X ic /X tc )/(X iR /X tR ) 其中,X ic 表示国家c 出口商品i 的值,X tc 表示国家c 的总出口值,X iR 表示区域R 出口商品i 的值,X tR 表示区域r 内的总出口值。如果RRCA>1,则表示国家c 的产品i 在区域R 内具有比较优势;如果RRCA<1,则表示国家c 的产品i 在区域R 内具有比较劣势。 3. 净出口竞争力指数(TSC )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服务对外贸易发展水平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东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近邻国家,在地缘经济、战略以及民族文化等方面紧密联系。双边货物贸易发展势头良好,但相应的服务贸易发展远远滞后。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框架及服务贸易协定的签订和实施,给双边的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同时,双方在地区货币互换、债券市场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也不断深化,金融投资力度不断加强。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合作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对这一个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东盟服务贸易政策 引言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双方在货物贸易和其他产业领域的投资不断增加,必然进一步增大对物流、金融、保险等服务的需求,服务贸易合作发展的余地和空间巨大。服务贸易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双方服务贸易基础不同,产业优势领域各异,这些差异形成了双方服务贸易的互补性。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服务贸易上存在较大的互补性,新加坡

的法律咨询、物业管理、金融服务,泰国的旅游服务,印尼的能源服务,中国的海运、建筑、信息技术服务等都各具优势,双方之间加强合作,则机遇大于挑战。专家认为,中国服务业容量大、潜力大,对东盟及世界各国都有巨大吸引力,在中国和东盟签署服务贸易协议后,双方将相互开放很多行业。 一、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背景分析 90年代服务贸易发展较快,东盟国家意识到服务业领域管制的放松有利于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降低成本,使服务业自身的成长和高级化成为可能。伴随经济的增长,由于对各种服务的需要急剧扩大,东盟国家开始逐步推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东盟的投资热潮引起大量外资企业进入东盟,而东盟诸国基础设施老化,由于公共资金对基础建设的投入有限,民间资金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活动活跃了起来,以前由国营企业担任的公共服务业如电力、通讯、运输等领域中渐渐有了民营企业加入。在东盟,随着经济的发展,为生产者服务的需求急剧扩大,要求情报、数据、服务、广告、市场、工程等给其他企业以支援。而目前大部分东盟国家的国内服务供给能力不足,这表现在大部分东盟国家的记录服务贸易收支情况的“其他民间服务”项目存在持续增大的赤字。事实上,运输、通讯、金融等对应生产者的服务都是经济活动的支援部门,它们的成本影响到整个经济发展。因而可以说,东盟国家放松对服务业的管制以及服务贸易自由化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自由化受到WTO主持下的GATS的推动。事实上GATS的签署过程反映了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趋势,而目前东盟各国在不同程度上对服务贸易有限制,在设立商业存在方面的壁垒最多。尽管近年来东盟的大部分国家都放松了限制,但在公共性强的服务业中,国营企业仍占压倒多数,在大部分非制造业,多少都有对外资参与比例的限制。由于服务具有消费与生产同时进行、不能储存等特性,可以认为需要地的企业设立引起的可提供服务的范围最广。因此,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重点应该是考虑服务业中对外国直接投资管制的放松问题。 从目前中国服务业所拥有的资源来看,中国在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以及相关贸易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如劳动力便宜并具有一定的素质,专业

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汇总

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 (线索:东盟介绍——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前景展望)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由来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三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等5国外交部长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发布《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正式成立。成员国外长会议是最高决策机构,每年举行正式例会和特别会议各一次。常设委员会为执行机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执行外交部长会议的决议。 东盟的宗旨是通过成员国共同努力,加快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维护正义和法制及遵守联合国宪章原则,促进区域合作与稳定;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促进互利合作;扩大成员国间的贸易;研究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等。 二、发展历程 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始正式对话?当年7月,时任中国外长钱其琛出席了第24届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标志着中国开始成为东盟的磋商伙伴? 1997年12月,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首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会议期间,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发表了《联合宣言》,确定了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 2003年10月,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与东盟领导人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双方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 2004年11月,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八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提出了加强双方合作的十点新倡议?会议期间,双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与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入了实质性建设阶段? 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在菲律宾宿务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 协议的签署为中国-东盟如期全面建成自贸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9年8月15日,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 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成功地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在2010年全面建成?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这是最大的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贸区惠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 总的来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02年至2010年),启动并大幅下调阶段。自2002年11月双方签署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始,至2010年1月1日中国对东盟93%产品的贸易关税降为零。

中越贸易分析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E C O N O M I C S 【摘要】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贸易发展迅速,中越贸易额从1991年的3200万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254亿美元,但两国贸易仍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检索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中越贸易的基本概况,并根据近几年的贸易情况和中越政府对对方的贸易政策,对其发展趋势等作出预测,希望能对中越双方的贸易合作起到一些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越贸易贸易逆差旅游合作 中国与越南毗邻,两国边界线长达1430公里,在越南同中国的广西陆地边界线上,居住着广西籍华侨70多万人,广西境内有从越南归来的华侨约27万人,还有不少长期居住在广西的越侨。这些侨民和归侨是双方联系的重要纽带,也是中越边境贸易发展的主要条件与因素。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贸易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中越边境贸易日趋红火,目前中国已连续7年成为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估计这一趋势还将继续得到延伸。 一、中越贸易现状分析 1、中越贸易的基本情况 目前,越南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有四类:A、原料、燃料类;B、农产品类;C、水产品类;D、消费品类。中国向越南出口的商品主要有五类:A、立式水泥厂、糖厂等成套设备;B、机械、运输工具、医疗器械、计量器械、纺织机械、农业机械;C、原料、燃料;D、粮食、食品、水果类;E、日用消费品、药品等。 中越政府都很重视双方间的贸易,分别制定了相当优惠的财贸政策。中国方面近年来主要出台了《关于边境小额贸易经营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取消了对各边境省区的边境小额贸易企业的总量限制,并给予了边境省、区自行核定和颁布本地区边境小额贸易企业资格证书的权利;而越南方面则借由2001年公布的《关于边境口岸经济区政策的规定》规定经济区内的投资者的土地租金降低50%,同时,还给予各企业各种税收优惠政策。2005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两个主要协议—— —《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生效,从7月1日起,双方的7000多种产品将逐步消减和取消关税。 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中越经贸合作始终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全面发展的合作格局。从双边贸易来看,1991年两国双边贸易只有3230万美元,2005年已达到81.9亿美元,此后两国双边贸易更是大幅增长,中国连续7年成为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2009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中越贸易额全年同比增长8.16%,达到210.48亿美元。其中,中国对越出口163亿美元,增长7.8%,自越南进口47.5亿美元,增长9.5%。以上三组数据同时保持增长,在我国对本地区贸易中也是屈指可数的。2010年,越中贸易总额再创新高,高达254亿美元。 2、中越贸易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落后的基础设施成为中越贸易发展的重要“瓶颈”。第一,交通运输设施落后制约两国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从总体上说,两国间的交通运输基本设施还比较落后,特别是在越南方面,海防是越南北部的重要海港,也是进行外贸的重要线路,但是海防港的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吞吐能力弱。此外,越南边境一级国道质量低,路道弯道多;越南铁路轨道是非国际轨道标准,中国铁路轨道是国际轨道标准,因此制约和影响了两国货物的运转和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口岸和边境互市点现有的基础设施不能适应两国边贸发展的需要。一些口岸没有国门、验货场、储货场,口岸功能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远远跟不上口岸物流快速增长的需求。一些口岸和边贸互市点的供水、供电和交通状况落后,特别是越南,有30%的边贸互市市场没有与公路相连,有50%的边贸公路等级低或者路况差,货车通运困难。边境人民交易困难,成为制约口岸对外边境贸易发展的重要“瓶颈”。 第三,供水、发电、邮电和通信资源严重匮乏,成为制约两国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供水、发电、邮电和通信这些基本资源在中越边境地区供求矛盾非常突出。特别是在夏天天气干燥的季节,供水发电更加困难、停电停水现象时有发生。中越边境地区地形复杂,邮电、通信基础落后,导致邮电通讯资源严重匮乏的局面。 (2)中越贸易发展不平衡。在中越两国的贸易中,越南一直是贸易逆差国,1996年逆差竟高达31亿美元,占出口额的58%,超过国际警戒线30%~50%的标准。据报道称,近3年来,越对华出口增幅高于原定目标,每年增加5—12亿美元。与此同时,自华进口每年增加30—35亿美元。越南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2007年对华贸易逆差为91.45亿美元,相当于当年越对外贸易逆差总额的64%;2008年为111.6亿美元,占61%;2009年为115.32亿美元,占90%;2010年,越对华贸易逆差再创纪录,增至126亿美元,占越进口总额的23%,高于东盟和欧盟,相当于当年越对外贸易逆差总额120亿美元的105%。 (3)越方税率不稳定。从2004年起,由于我国取消进口越南水果减半征税政策,越南对我出口商品也相应采取了不断提高计税基价、提高税率的办法限制以我国商品出口。越方计税基价和税率经常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出口成本,不利于企业制定远期贸易计划,影响了两国的边贸出口。 中越贸易分析 ○郭碧环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厦门361012)宏观经济 82 《当代经济》2011年5月(上)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互补性分析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互补性分析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互补性分析 法的基本原则在行政法领域也有一定的适用性,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行政管理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领域都有其自身不同的特点,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行政法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内容,所以充分的掌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就成为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行政法原则的互补性就成为弥补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1.行政合法性原则 1.1合法性原则的内容和要求 首先,行政职权一定要经过法律的规定和授权才能具备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在这个层面上来说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行政机关的设立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任何一个行政机关的设置都能找到相应的法律规定。另一方面就是行政人员所行使的权利也要有相应的法律依据。行政职权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公共职权。它的存在一定要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 其次,行政法的行使一定要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来展开。这项规定中也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行政机关在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中,其使用的任何一项措施都应该在法律条文当中找到相应的规定,这就要求其一定要依照相关法律条文来执行日常工作。另外一方面是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行政人员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约。为了避免行政人员滥用权利,我国行政法中也对行政人员的权利范围作

出了明确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的规定,在这样的情况下,行政人员不能离开法律的约束性去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 1.2合法性原则需要其他原则的补充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只有在相互配合时才能创造出更好的效果。这种联系就表现为各个原则之间的互补性,在现实生活中还会发生一些行政法合法性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要用其他的原则作为重要的补充,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同时在实际的工作中。为了能够更加公正合理的去判断一件事务的合法性也应该将其他基本原则充分融入其中,一达到更好的效果。 2.行政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可见,这一规定涉及的实际是道德范畴。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严格依法做出,而合理性原则又要求行政行为可以“适度、合乎理性”这岂不是同合法性原则相矛盾,甚至是推翻?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2.1合理性原则存在的前提 由于行政管理涉及的都是社会生活的具体方面,其复杂性、多变性是任何立法部门在制定法律时都难以料到的,从而也就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社会生活又需要规范,于是行政立法规定行政执法部门享有“自由裁量权”,显然,这里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存在就是合理性原则存在的前提和必要。

中国与巴西贸易文献综述

《中国与巴西贸易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同时也是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巴西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同时也是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中国与巴西同为“金砖五国”之一,同为发展中大国、新兴市场国家。近几十年来,中国与巴西贸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两国间经济交往日益密切。虽然到目前为止中国与巴西经济贸易仍然有良好的互补性,但是我们也无法忽视两国经贸交往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我们详加研究中国与巴西贸易的贸易历史、贸易结构,并从中找出中国与巴西贸易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对中国与巴西的贸易发展研究,我们可以找出中国与巴西,乃至中国与各个与巴西类似的新兴发展中大国的贸易发展影响因素,从而更好的促进中国与巴西等新兴大国的贸易互惠之路。 一、关于中国与巴西贸易发展历程 关于中国与巴西的贸易发展历史,周志伟介绍了1974年,中国与巴西建立外交关系。同年,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额仅为1742万美元,除在1985年达到12亿美元外,在1993年之前基本维持在10亿美元之内。1993年,中国与巴西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同年中巴贸易额增至10.8亿美元。2009年3月,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巴西的第一大出口市场;4月,中国取代美国保持70多年的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时,巴西也成为中国的第九大进品来源国,中国成为继葡萄牙、英国和美国之后,巴西历史上第4个最大贸易伙伴国①。据巴西外贸秘书处最新统计,2013年,巴西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833.3亿美元,增长10.4%。其中,巴西对中国出口460.3亿美元,增长11.6%;巴西自中国进口373.0亿美元,增长8.9%;巴方顺差87.2亿美元,增长25.0%。 魏子清、徐子明介绍了中国与巴西的贸易发展历程与中国与巴西的政治发展历程相类似,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疏离阶段,另一个是发展阶段。疏离阶段始于16 世纪葡萄牙殖民时期与澳门的商船往来。1881 年,巴西与清政府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互派使节,是拉丁美洲国家中较早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1913 年,巴西政府承认了中华民国政府。1949 年蒋介石政权败退台湾后,巴西同中国大陆也断绝了外交关系,直至1973年,中国与巴西关系仍处于僵局。此阶段中国与巴西贸易发展迟缓,只有少量的民间贸易往来。发展阶段始于直至1973 年10 月,巴西出口商协会主席科丁纽受我国贸易促进会邀请,率工商代表团访华。并于1993年,中国与巴西确立战略伙伴关系,自此中国与巴西贸易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发展②。郑秉文等介绍了中国与拉美关系发展60年,中国与巴西关系是中国与拉美关系的重要一环,中国与巴西贸易关系主要经历了民间交往、政府建交、共同发展、平稳发展和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③。董全英、毛在丽也介绍了中国与巴西的贸易发展历史和现状,也是主要从中国与巴西建交开始,至199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开始快速发展。 ①周专伟.巴西崛起和世界格局[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②魏子清、徐之明.中国与巴西关系的发展历程、特点和问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3 ③郑秉文、孙洪波、岳云霞.中国与拉美关系60年:总结和思考[J].拉丁美洲研究,2009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互补性分析论文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互补性分析论文 摘要:自媒体的发展极大地挑战和冲击了传统媒体。在国家社 会经济繁荣的背景下,传统媒体为了得到持久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开始采取创新的途径。从新闻传播方面来看,传统媒体和自媒体之间具有互补性的关系,而为了促进传统媒体的发展,需要加大对这种互补性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关注。因此,本文主要在概述 传统媒体、自媒体的基础上,探究在新闻传播方面传统媒体、自媒体之间的互补性。 关键词:互补性;新闻传播;传统媒体;自媒体 一、前言 自媒体的发展过程中,年轻人的支持给予了自媒体极大的发展动力。从自媒体的新闻传播角度来看,其传播范围广、操作简单等特点,使其逐渐应用到社会上的多个群体中,甚至部分老年人在观看新闻的时候也开始依靠自媒体。而传统媒体具有较长的发展时间,国家对其给予了较大的支持力度,所以在新闻传播方面传统媒体所占的地位仍然很重要。为了促进自媒体、传统媒体的共同发展,急需加大对两者互补性的认识,并合理利用其互补性。 二、概述自媒体、传统媒体 (一)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群众基础较为深厚,在传播新闻时,都是根据一定的事实依据做出了新闻传播;国家支持的媒体形式就是传统媒体。虽然自媒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仍无法彻底取代传统媒体的地位,在传统媒

体的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路线仍是保守的,阻碍了传统媒体的发展进程。其表现出的不足在于:具有较为缓慢的新闻传播速度,通常是今天报道昨天的事情;新闻报道形式较为落后。[1] (二)自媒体自媒体又叫个人媒体、公民媒体,其传播特点是平民化、私人化,即人人都可以作为传播者,其中微信、微博等是典型的自媒体代表。从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中,可以看出其具有的优势在于较快的新闻传播速度。自媒体对新闻传播主要是借助微信、微博等较为流行的自媒体,从传播速度方面来看要比传统媒体快一些。其新闻会涉及各个领域,如平民百姓生活、国家中央重要讲话等,只要是可以爆料都可以利用自媒体传播新闻。其发展中也显现出不足,表现为:具有较小的控制力,出现了不良的新闻报道、虚假新闻等,对新闻的正常传播起到了严重的阻碍,毁誉参半,阻碍了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 2] 三、传统媒体、自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的互补性(一)自媒体、传统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模式上应建立立体化联动模式 在新闻报道模式上,建立两种媒体间的立体化联动模式。可以在新闻传播的第一阶段中利用自媒体的快速优势发布新闻,以最快的速度传播新闻事件。自媒体播出新闻之后,再利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舆论导向作用,对公众的价值取向进行正确引导,淘汰自媒体的虚假新闻、负面新闻。例如,发生大型新闻事件后,应有机地结合传统媒体、自媒体,立体化、多时段、多平台、多层面、多角度地报道新闻事件,使人们能够清晰地了解新闻事件,正确地看待新闻事件所传递出的信息。全方位报道新闻的时候可以借助的渠道有微信、微博、博客、互联网、报纸、期刊、电视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 2019, 9(3), 435-444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81424222.html,/journal/sd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1424222.html,/10.12677/sd.2019.93052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rade in Services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Lin Lu, Zongtao Zhou School of Economics,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Received: June 26th, 2019; accepted: July 11th, 2019; published: July 18th, 2019 Abstract Actually, the 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has been built and is continuing to improve, China and ASEAN are to enhance cooperation to build “the Belt and Road”, these have brought a lot of new business opportunities to service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two side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service trade amount of imports and exports in China and ASEAN from 2008 to 2017, using trade competitiveness index and trade complementarity index of China-ASEAN trade in services to grasp the development status quo of the service trad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conclusion and the problem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service trade with ASEAN countries. Keywords Trade in Service, Status Quo,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陆琳,周宗滔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云南昆明 收稿日期:2019年6月26日;录用日期:2019年7月11日;发布日期:2019年7月18日 摘要 目前,东盟经济共同体已建成并在不断完善,中国与东盟正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加强合作。本文基于

中国—巴西双边贸易分析

中国—巴西双边贸易分析 【摘要】中国和巴西是世界上国土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快并都有巨大的经济潜力, 从20 世纪90 年代起,两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双边经贸关系取得了稳步发展。巴西成为中国在拉美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于2009 年4 月成为巴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本文介绍了中巴经贸关系现状,提出了中巴贸易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强调了中巴应加强双边贸易,高度重视互补性经贸合作,加大我国对巴出口,充分挖掘两国贸易的合作潜力,优化商品结构,有效应对反倾销,促进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市场多元化。 【关键词】中巴双边贸易贸易摩擦商品结构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和巴西的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都获得了快速发展,双边贸易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目前, 巴西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也是中国从拉美地区进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于2005年超过德国并连续3年成为巴西的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国, 并于2008年成为巴西第二大贸易伙伴国, 仅次于美国, 是巴西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目前,巴西是中国在拉美和金砖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巴西全球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据中方统计,2010年中巴贸易额达625亿美元,同比增长47.5%。2005年至2010年间,中巴贸易平均增速高达43.3%,高出同期中国外贸整体增速23.1个百分点。目前,中国是巴西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也是巴西重要商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巴西农产品的最大买主。 一、中巴经贸关系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 中巴两国就有民间贸易来往。20世纪70年代初, 巴西工商界积极要求同我国建立贸易关系, 军政府随之松动了对华政策, 两国遂于1972年恢复了直接贸易。1974年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在1978~2004年期间中巴签订了9个重要性的经贸往来文件, 两国贸易交流和经济合作关系得到稳步、持续的发展。中巴两国建交30多年来,双边经贸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 1、中巴贸易关系 据中国海关统计, 1974年两国建交时双边贸易额仅为1742 万美元, 1979 年贸易额就增加到2116亿美元, 是1974 年的12倍。其后, 20世纪80年代中巴年均贸易额达7155亿美元, 90年代年均贸易额又增至14194亿美元, 到20世纪最后一年(2000年) 中巴双边贸易额增至28145亿美元。[4]进入21世纪以后, 中巴双边贸易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据巴西的统计数据: 2003年中巴双边贸易额突破50亿美元, 达到66181亿美元; 2005年突破100亿美元, 达到121188亿美元; 2007年突破200亿美元, 达到233167亿美元(表1) 。从贸易差额来看, 在2001~2006年期间, 都是中国处于贸易逆差, 巴西处于贸易顺差。到2007年, 中国处于贸易顺差, 巴西处于贸易逆差, 差额为18169亿美元。 表1 2001~2010年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情况(单位: 亿美元)

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

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 摘要:目前对长江三峡旅游资源的研究一般集中在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可开发性等方面,本文试从旅游资源的互补性着手,对区域性旅游资源进行共享多赢方面的进 行基础性探索,为跨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思路。 关键词:旅游资源互补性长江三峡金三角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 之一,是旅游系统中最根本的要素。科学的对旅游资源展开研究是一个地区进行旅游 规划和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必不可少 的环节,也是一个区域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旅游业的基础。 一、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的意义 1.形成对旅游资源的再认识 旅游资源是有限的,很多是不可再生的,科学的利用好现有资源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不同思路的研究,我们总能找到其令人惊喜的

价值,从而谋划出新的旅游产品和线路。旅游资源的互补性研究就是从不同尺度的地 域范围、不同的角度以互补性进行分析和研究现有资源,重新评价和定位现有的旅游资源,挖掘更多的资源优势。 2.为发展跨区域旅游、谋求共赢提供理论支持 随着国内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的利用已经逐渐打破原来的行政区划,跨区域协作、优势互补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对旅游资源的互补性研究愈发显得重要,通过分析旅游资源的共生互补,合理安排旅游资源开发的时序、重点和方向,最终获得资源共享多赢。 3.利于解决区域间旅游合作问题 区域合作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区内各旅游经济体能否实现资源互补、优势互补,使区内差异性旅游资源可以有效结合,从而产生更大经济效应。例如长江三峡、川黔渝无障碍旅游区的建立均是一种新型互补的旅游竞 争合作关系。 二、旅游资源互补性概念及模式

1.旅游资源互补的涵义 互补的概念来自于几何学,是指两个角度之和为180度的角互为补角。旅游资源的互补是指旅游资源之间由于种类、规模、形状、文化内涵、时间序列、区位等自身要素的差异而形成的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关系。旅游资源互补蕴涵着中国古典哲学的精髓,其表达了阴阳既济方能生生不息的原理。犹如中国的易经和八卦所揭示的宇宙原理。 2.旅游资源互补的几种模式 从目前的常见的情形分,旅游资源的互补有规模尺度互补、形态造型互补、时间序列互补、种类异质互补、区域差异性互补、同构互补等多种模式。随着旅游理论的发展,还会得以丰富和完善。 三、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案例 1.小金三角资源互补性 奉节巫山巫溪的旅游资源总的说来,是以自然资源为其主要特色。雄奇壮丽的三峡,瑰丽幽邃的大宁河小三峡、小小三峡,神奇迷人的高山草原红池坝,人迹罕至的白果林原始森林,动人心魄的“天坑地缝”无不是旅

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的结构性思考

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的结构性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商品构成发现,双方总贸易额的增长伴随着半成品在总贸易中比重的不断上升和制成品比重的不断下降。其次,本文分析了双方贸易在世界整体、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竞争商品种类,发现双方的竞争商品结构与相互贸易结构及产业内贸易指数比较高的商品的结构非常类似。这说明双方间的竞争仍然处于比较低的层次,而这种低层次的竞争导致了双方贸易条件的恶化。 关键词:中国;东盟;半成品比重;竞争商品种类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合作越来越富有成效。目前,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20XX年协定的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也于20XX年11月正式启动。在今年10月举行的中国东盟第七次会议上,中国正式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这些都是双方关系不断深化的表现。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竞争关系二十几年来一直是影响双方合作的一个重要障碍,也一直是政治家和学者们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从中国贸易出口的扩大是否会减少东盟国家的出口到中国是否在抢东盟的外国直接投资,从东南亚金融危机是否源于中国1994年的汇率调整直到现在十分热门的人民币升值论,都涉及两者之间的竞争问题。这些是经济问题,但同时也是政治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对双方在21世纪的政治经济交往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在学者们的研究中,竞争与互补是两个热点问题。在研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与东盟间贸易合作与竞争的有关问题。因此,该研究不但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及政策制定也很有价值。 二、双方相互贸易的特点 1.相互贸易的高增长性。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的双边贸易增长速度很快,自20世纪80年代起双边贸易年均增长20%,自1995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年增长速度均超过 15%。20XX年,在金融危机结束不久后,中国东盟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亿美

与东南亚贸易互补性分析研究

中国与东南亚贸易互补性研究 内容摘要 中国与东南亚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也进一步加强,促进了各自的经济发展,扩大双方的贸易与合作,双方各有比较优势,在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上的差异,导致在产业间和产业内形成了贸易互补性的特征。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区域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又有利于中国与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更好地调配和整合资源。 关键词:贸易互补性贸易互补性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The Researchon Economic Complementarities of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ABSTRACT China and most of the Southeast Asia countries are all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ree Trade Area between China and the ASEAN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of China and ASEAN is further strengthened and promote each economic development, expand bilateral trade and cooperation mode, the two sides gain their own comparative advantages. the differences of the natural resources and industrial capacity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trade complementary features between the industries and intra-industry.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makes for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better integration and deployment of resour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ASEAN.

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

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 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 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2008-12-20 15:10:05 摘要:目前对长江三峡旅游资源的研究一般集中在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可开发性等方面,本文试从旅游资源的互补性着手,对区域性旅游资源进行共享多赢方面的进行基础性探索,为跨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思路。 关键词:旅游资源互补性长江三峡金三角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旅游系统中最根本的要素。科学的对旅游资源展开研究是一个地区进行旅游规划和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一个区域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旅游业的基础。 一、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的意义

1.形成对旅游资源的再认识 旅游资源是有限的,很多是不可再生的,科学的利用好现有资源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不同思路的研究,我们总能找到其令人惊喜的价值,从而谋划出新的旅游产品和线路。旅游资源的互补性研究就是从不同尺度的地域范围、不同的角度以互补性进行分析和研究现有资源,重新评价和定位现有的旅游资源,挖掘更多的资源优势。 2.为发展跨区域旅游、谋求共赢提供理论支持 随着国内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的利用已经逐渐打破原来的行政区划,跨区域协作、优势互补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对旅游资源的互补性研究愈发显得重要,通过分析旅游资源的共生互补,合理安排旅游资源开发的时序、重点和方向,最终获得资源共享多赢。 3.利于解决区域间旅游合作问题 区域合作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区内各旅游经济体能否实现资源互补、优势互补,使区内差异性旅游资源可以有效结合,从而产生更大经济效应。例如长江三峡、川黔渝无障碍旅游区的建立均是一种新型互补的旅游竞争合作关系。

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现状_结构与竞争力研究

收稿日期:2007年12月20日 作者简介:王 娟,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广西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东盟贸易与投资。南 宁,230004。 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现状、结构与竞争力研究 王 娟 内容摘要? 本文利用实证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的整体水平、现实结构和国 际竞争力,为中国与东盟开展服务贸易与投资提供了实证素材和趋势分析。 关键词? 中国—东盟 服务贸易 竞争力 中国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本章编号?1000-6052(2008)02-0055-04根据2007年生效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第一批具体承诺减让表,中国承诺在W TO 允诺的开放条件下,将进一步向东盟国家开放建筑、环保、运输、体育和商务等5个服务部门的26个分部门,东盟10国也将向中国开放金融、电信、教育、旅游、建筑、医疗等行业,这表明双方贸易的发展已经从商品贸易合作走向服务贸易合作。本文拟用实证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的整体水平、现实结构、国际竞争力等,以期为中国与东盟开展服务贸易与投资的竞争合作提供实证素材与对策分析。 一、中国与东盟国家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分析近年来,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也取得了较快发展。 1.从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看,东盟主要成员国服务贸易所占GDP 的比重均高于中国。根据世界银行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同口径统计,中国服务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为32%,而东盟成员中,除文莱数据不详、老挝和缅甸低于中国外,东盟其他7个成员国服务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都高于中国,其中新加坡高达65%,居于领先地位;其它依次为菲律宾53%,泰国50%,马来西亚42%,印尼40%,越南38%,柬埔寨36%。 2.从服务贸易的规模看,除几个经济落后国家外,各国的服务进出口贸易皆呈现增长之势。东盟的服务出口额从1991年的318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036亿美元;服务进口额从319亿美元增长到1319 亿美元。1991-2005年,东盟五国[1]的服务贸易出、 进口额占总出、进口额的比重分别从319%和318%上升到1317%和1812%。新加坡的服务贸易发展规模明显大于其他国家,并且是东盟五国中唯一的顺差国;印尼、马来西亚出口变化不大,进口有一定增长,但速度平缓;其它国家进出口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已分别由1982年的1817和2418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44和838亿美元,保持平稳增长趋势,其中进口呈现较强增长趋势。在服务贸易的规模上,中国明显高于东盟成员国见图1、图2。 图1 1992-2005年各国出口规模变化状况[2 ] 图2 1992-2005 年各国进口规模变化状况

中国与巴西产业内贸易研究分析

中国与巴西产业内贸易研究分析 摘要:中国与巴西同属金砖五国成员,分别为亚洲和南美洲的最大发展中国家。目前两国双边贸易取得了稳步发展。本文主要利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的数据,从数据中可以看出2001-2003三年间以及2008和2010年中巴两国之间的SITC0类产品的贸易属于产业内贸易。选取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标对中巴两国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以及对影响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因素的分析,得出中巴两国的综合贸易形式仍然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产品差异水平、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以及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最后对如何发展我国同巴西的贸易关系、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拓展我国的对外贸易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巴产业内贸易G-L指数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078-02 引言 目前,巴西已是中国在拉美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2010年,中巴双边贸易额达到了533.77亿美元。其中巴西从中国

进口值为307.86亿美元,向中国出口值为255.91亿美元,同比增长60.2%和46.0%[1]。两国的相互贸易不仅有利于自身经济发展,同时对全球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将通过研究中国和巴西之间的贸易现状及概况,深入了解两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情况,分析其产业内贸易现状以及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得出相关结论。 一、中国与巴西产业内贸易的现状 1.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概况 1.1中巴贸易的现状 最近几年,中巴贸易关系发展迅速,两国之间的全局性、战略性和互利性合作日益增多。从2009年开始,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中国主要向巴西出口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纺织品等,而巴西对中国出口主要是豆类产品、铁矿砂、机电产品、钢材、纸浆、汽车零件等[2]。中国的工业品物美价廉,因此在巴西市场上很受欢迎。在投资领域,中国2009年在巴西的总投资只有3亿美元,但到2010年猛增到17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巴西的主要投资者。 1.2中巴双边贸易结构分析 1.2.1中国出口巴西的商品结构 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整理得出了1995-2012年间,中国出口到巴西的商品构成情况及其变化情况的上数据分析

中国与越南货物贸易的互补性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商贸 https://www.360docs.net/doc/81424222.html, 2012年6月 191 中国与越南货物贸易的互补性研究 ① 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 刘志雄 摘 要:贸易互补性问题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实证研究了中国与越南之间的贸易互补性。研究表明,中国与越南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贸易联系,两国之间的贸易互补性较强。贸易互补性在行业(或产品)中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两国之间第六类商品的贸易中以产业间的互补性为主。中越两国贸易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不确定影响因素较为复杂,贸易竞争和贸易摩擦不断出现,这需要两国客观看待和处理。关键词:贸易互补 贸易互补性指数 贸易强度指数 贸易专业化指数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6(b)-191-03 1 中国与越南双边贸易发展状况 中越双边贸易总额从1996年的11.52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300.8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1%。其中,我国对越南的出口从1996年的8.42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231.02亿美元,增加了26.43倍;从越南进口的数额从1996年的3.09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69.85亿美元,只增加了22.58倍。我国对越南的出口增速大于进口增速,导致我国对越贸易基本上处于顺差,顺差额从1996年的5.33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61.17亿美元,顺差逐年递增。此外,2003年之后中越贸易总额有了大幅度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双方带来了巨大的商机。那么,随着中越两国不断加强双边贸易,两国间货物贸易是否存在互补性?下面,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2 贸易强度指数分析 贸易强度指数是指一国对某一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与该贸易伙伴国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之比, 反映两国在贸易方面相互依存的程度[1]。 贸易强度指数最初是由Brown(1949)[2]提出,并经过Kiyoshi Kojima(1964)[3]等人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贸易强度指数可分为出口强度指数和进口强度指数,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 (2)其中:代表国对国的出口强度;代表国对国的进口强度;和分别代表国对国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和分别代表国、国和世界的出口总额;、和别代表国、国和世界的进口总额。(1)式和(2)式表明,如果贸易强度指数大于(或等于)1,说明两国的双边贸易联系紧密,高于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程度。反之,则反之。 从中国对越南的贸易强度指数来看(见表1),在出口强度指数方面,1996~2010年的出口强度指数均大于2,说明中国非常看重对越南的出口,中国对越南出口的联系紧密程度高于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紧密程度。其中,2001年之前中国对越南的出口强度指数比较高,2002年之后出口强度指数相对较低,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2008年。2009年之后,出口强度指数有所上升,2010年的出口强度指数达到2.43。从中国对越南的进口强度指数来看,2005年之前中国对越南的进口强度基本上保持在1以上(1998年除外),2006年之后进口强度指数低于1,但却略有上升。此外,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对越南的出口强度指数和进口强度指数都出现了相同的变动趋势,即先下降后上升。从越南对中国的贸易强度指数来看,1996~2010年越南对中国的进口强度指数均大于2,2002年之后进口强度指数下降,但却在2009年之后迅速上升,2010年的进口强度指数达到2.62。相比之下,越南对中国的出口强度指数却低于进口强度指数,其变动趋势和中国对越南的进口强度指数变动相一致。 表1 1996~2010年主要年份中国与越南的贸易强度指数 年份1996200020052006200720082009 2010中国对越南TII X 2.71 2.56 2.05 2.00 2.07 2.01 2.28 2.43TII M 1.6 1.77 1.160.880.890.890.930.94越南对中国 TII X 1.69 1.92 1.290.980.990.99 1.04 1.06TII M 2.7 2.54 2.1 2.07 2.17 2.1 2.42 2.62 注:根据原始数据计算得到。 总之,中国对越南的出口强度与越南对中国的进口强度表现出密切关系,即中国对越南的出口与越南对中国的进口方向一致,因此中国对越南出口强度与越南对中国进口强度差异较小,并且表现出相同的变动趋势。中国与越南双边贸易联系程度紧密,中国对越南的出口贸易联系密切程度大于越南对中国的出口贸易联系密切程度,这意味着中国将越南看作是重要的出口市场,越南也越来越重视中国这一出口市场。 3 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 如果两国存在紧密的贸易联系,那么这种联系存在的原因是贸易互补还是贸易偏向(Peter Drysdale,1967)[4]。对这一问题,可以采用贸易互补性指数来计算。单个产品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可以采用下式计算: (3)其中: 表示用出口来衡量的国在产品上的比较优势,越大,说明国在产品上的比较优势越明显;表示用进口来衡量的国在产品上的比较优势,越大,则国在产品上的进口 比例越大,该国在此产品的生产上处于比较劣势;如果 和都比较大,则表明在产品贸易上国的出口与国的进口呈互补性。 和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4)①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经费资助项目 《中越边境贸易模拟实训教学研究》的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志雄(1982-),男,广西柳州人,经济学博士,广西民 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会计系主任,主要从事经济增长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