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重点

传播学概论重点
传播学概论重点

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基本问题:,传播的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社会学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

基本特点: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1、口语传播时代

缺点:(1)传播距离有限

(2)信息难以保存

(3)精确度低

2、文字传播时代

优点:(1)信息可以长久保存

(2)拓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空间

(3)提供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3、印刷传播时代

意义:印刷术的发明,标志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实现了文字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复制。

4、电子传播时代

意义:(1)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

(2)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技术

(3)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

(4)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符号定义:

分类:

1、信号

2、象征符

性质:1)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创造物

2)不仅能够表现具体事物,也能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事物

3)非遗传,由传统或学习继承

4)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不存在必然联系,二者关系具有随意性

符号基本功能:

(1)表述说明

(2)传达

(3)思考

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意义定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意义本身是抽象的和无形的,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

象征性社会互动

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

创始人:20世纪初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精神、社会与自我》,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学者H.G布鲁默、T.西布塔尼、R.H特纳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

核心问题: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基本前提:(1)人是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的

(2)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内容:把人看做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做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性为不仅对揭示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一节传播基本过程

传播过程构成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1、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一)直线模式

(1)拉斯韦尔“5W”模式

优点:①第一次明确表述传播活动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为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征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②大众传播学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是沿

这条思路形成的,对形成传播学理论基础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缺点:单向直线模式,没有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传播活动双向性和互动性性质。(2)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优点:①导入噪音概念,为传播过程研究进一步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②对一些技术和设备环节的分析,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

缺点: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而且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完全应用于人类的社会传播是不行的。

直线传播的缺陷:①容易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

②缺乏反馈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双向互动的性质。

(二)循环模式

(1)施拉姆循环模式(奥斯古德)

优点:①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做传播主体。

②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接受处于相互作用中。

③模式的重点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传播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

依次扮演着译、释、编,并相互交替着。

缺点:①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

②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2)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优点:①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传播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和受众,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

传播关系。

②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传播过程相互联结性和交织性,已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三)互动模式

(1)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

优点:①从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克服了单向直线的缺点,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

②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作用。

③适用范围比较普遍,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社会传播过程。

缺点:从过程本身和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没有涉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四)系统模式

(1)赖利夫妇系统模式

特点:①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有各自的内在的活动,即人内传播。

②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人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③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④群体系统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保持相互作用。

优点:揭示了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

(2)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优点: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

缺点:虽列举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但没有对这些因素的作用强度或影响力大小差异进行分析。

第五章五种传播系统

(一)人内传播

1、主要要素或环节: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2、特点:①不是独立的,两端与外部有衔接关系

②是积极地能动的反映

③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④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3、主要理论:

A米德“主我与客我”理论:

“主我”—意愿和行为的主体;“客我”—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代表。

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客我”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的不断互动形成新的自我。人际传播是“主我”“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社

会过程,互动的介质是信息(有意义的象征符)

B布鲁默“自我互动”理论:

人能够自身进行互动。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

C内省式思考:

是一种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

①不是每时每刻都发生的,只有在遇到新问题,既有行为方式难以做出判断时,才活跃起来

②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与周围环境、他人都有密切的联系

③是一个全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

④不仅是一个横向的社会过程,而且是一个纵向的发展和创造过程

(二)人际传播

动机:①获得信息

②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③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④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特点:①人际传播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②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③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

④一种非制度化传播

社会功能:①是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

②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

③传承社会文化的主要工具

④个人发展和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

⑤人际传播的状态如何,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知和把握自己。

(三)群体传播

群体传播机制:

常态下:①群体传播形成群体意识(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含义,群体感情和群体归属意识。这种意识一旦形成,也会对群体传播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成员个人态度和行为的制约作用上。

②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群体规范。(A协调…,规定…,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 B 通过…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 C 通过…,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 D 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③群体传播还会造成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

非常态下: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模仿与匿名性;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四)组织传播

功能:①内部协调②指挥管理

③决策应变④形成共识

正式传播渠道:下行传播、上行传播、横向传播

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和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

非正式传播渠道:

组织内传播:

特点:交流信息的广泛性;交流的双向平等性;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成分多少

媒体形式:书面媒体、会议、电话、组织内公共媒体、计算机通信系统

信息输入

组织外传播

信息输出:公共宣传、广告宣传、企业标识系统宣传

(五)大众传播

社会功能:

★拉斯韦尔三功能说:环境监视、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

★赖特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

★施拉姆的概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一般社会功能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正面负面功能麻醉“作用”

电视媒介特征:①集视听觉手段于一体,通过影像、画面、声音、字幕以及特技等多方面传递信息,给受众以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

②不仅是人们获得外界新闻和信息的主要手段,而且是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的主要提供者。

③电视的出现使人们每天的传媒接触时间由过去的几十分钟一下子提高到几个小时,看电视成了人们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

④电视不仅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各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信息环境:一个社会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①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功能,是制约人的行为的主要因素

②大众传播是信息环境的主要营造者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拟态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物或信息进行选择或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李普曼: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人的行为是对拟态环境的反应,但这种反应是实际的行为,所以它的结构并不作用于拟态环境,而是作用于行为实际发生的现实环境。

藤竹晓:许多的拟态事件,包括语言、价值、生活以及行为方式等等,最初并不见得有代表性或普遍性,但一旦进入了大众传播渠道,很快就会演化为社会流行现象,成为随处可见的社会现实。

大众传播虽然提示的是“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有很大距离,但人们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世界,使得现实世界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使人们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

第六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第一节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和集大成者贡献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施拉姆、

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最早向中国介绍传播学的外国学者之一。其大众传播模式,

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传播过程相互联结性和交织性

学科建设方面: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电视对儿童的影响、国际传播中的信息流通、传播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

第二节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

(一)经验学派特点(以美国学者为代表)

方法论:经验性实证研究,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进行实证考察。主要所依赖的技术是问卷调查或控制实验。

研究目的:实用主义。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拉斯韦尔和他的宣传研究,拉扎斯菲尔德的“传播流”研究,霍夫兰等人的说服性实验,卡兹等人的“创新与普及”都带有明确的实用目的。他们的着眼点在于考察传播过程的结构与功能,传播对人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传播来达成个人和群体的目标。这使得传播西欧爱国问题一直是经验学派的核心和焦点。

社会观:多元主义。否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阶级支配的社会,认为其是一个由多元利益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社会。

传播观:

(二)批判学派特点(以欧洲学者为代表)

方法论: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并不一般的排斥经验调查和量化研究。

研究目的:为了研究现代社会的一般趋势以及人的基本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

社会观:认为资本主义制度连同传播制度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大众传媒在本质上是少数垄断资本对大多数人实行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

第七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第一节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三种媒介规范理论

(一)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即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

主要原则:①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

②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合法的

③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④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得到同样保证背景: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中形成的。优点:对打破极权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利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缺点:①是与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制度所保障的不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而是私人资本的利益

②它并没有也不可能实行它最初设想的社会理想,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自由主义理论本身也发生了蜕变,成了维护垄断资本的理论

③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则进一步演变成了个别大国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二)社会责任理论

强调的是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的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

背景:①进入20世纪以后,传媒媒介的垄断程度越来越高,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少数的人手中,所谓“观点的公开市场”的理念与实际的社会现状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②自由主义理论所强调的是传播者的权利,而没有涉及作为公众的受传者的权利。

③这个理论谈论的对象是意见、观点或思想的自由,而没有更多的考虑到作为私有企业营利活动的信息传播性质和影响问题。换句话说,媒介集中和垄断的加剧使媒介越来越被少数人所控制,而大多数人越来越失去表达自己意见的手段和机会;私有媒介在营利动机的驱使下,传播内容越来越浅薄化、刺激化、煽情化,严重地危害了健康的社会规范,并带来了不少深刻的社会问题。这种状况,引起了人们对自由主义理论及媒介制度的强烈不满。原则:①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②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当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公正性、客观性等专业标准

③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下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内容

④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商品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目的:①为了防止由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而引起的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矛盾激化

②防止由传播内容的浅薄化、刺激化、煽情化而引起的社会道德和文化额堕落

第八章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一、媒介分析

(一)工具层面—麦克卢汉理论

①媒介机讯息。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因此,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因此,媒介又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口语(部落社会)——文字印刷(脱部落社会)——电子媒介(地球村))

②媒介即人的延伸。

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和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触能力的综合延伸。

现代人正在找回长期失落的“感觉总体”,重新回到一种感觉平衡的状态。

③“热媒介”与“冷媒介”。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用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

“冷媒介”传递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动用多种感官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意义:①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②“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对我们理解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③关于“地球村”的语言,也是符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

◎局限性:技术自然主义者,理论带有极端性和片面性

①把媒介技术看作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而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复杂的社会因素作用。

②在其理论中,我们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似乎成了完全受自己所发明的媒介技术或工具的主宰对象。

③麦克卢汉理论的全部依据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并由此出发解释人的全部行为也是片面的。

补充:日本学者的媒介理论

A“电视人”和“容器人”

电视人特征:(1)依赖感官刺激

(2)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其养成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容器人特征:(1)内心似罐状容器,有隔阂

(2)注重自由意志,但易受大众传媒影响

其概念是建立在对“媒介依存症”批评基础上的

B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

媒介依存症特点:1、过度沉迷于媒介接触不能自拔

2、价值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

3、满足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回避现实社会互动

4、孤独自闭的性格

(二)社会组织

◎大众传媒的特点:①地位稳固

②是一种社会组织,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

③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

◎优势:①专业性高,其收集、加工、生产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和效率是一般个人和非专业组织所不能比拟的。

②具有公开可靠的信源,可信性和可确认性高。

③在其百年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为社会广泛承认的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吸引和联系受众的有效机制。

◎组织目标:

经营目标——维持媒介组织的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支付工资、购买设备、流动资金、扩大再生产)传媒必须面对市场,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作为商品在市场上销售出去。要达到这个目的,传媒必须满足各种各样的社会需求,提供消费者所广泛接受的信息产品或服务。

宣传目标——宣传某种思想、灌输某种意识形态、提倡某种信念、行使某种权利或社会影响力等。之所以具有宣传功能与信息生产的特殊性分不开。信息生产属于与社会的上层建筑直接相关的精神生产,每一种社会信息产品中都不可避免的包含着特定的观念、价值和意识形态,对社会意识和社会行为具有中亚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通过两种活动得以实现:言论活动和报道活动。

◎制约因素:公共性和公益性

依据:①大众传媒作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公共服务作用。

②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爱的建设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

③大众传媒作为某种“稀有”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作为公共财产的使用人,必须对社会和公共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把关人”理论:

卢因:《群体生活渠道》: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和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怀特:“把关”模式(新闻传播):社会上存在

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

缺陷:①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

②只是对新闻信息的取舍选择过程的一种简单概括,没有说些那些新闻会得到入选或遭到舍弃

◎大众传媒“把关”标准:①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真实兴、及时性和新意。

②新闻制作中的业务标准(适合于媒介进行新闻处理的各种条件)和新闻传播中的市场标准(满足受众需求,吸引受众兴趣)的制约。

③媒介的立场和方针、价值标准

◎新闻价值研究——盖尔顿和晋冶:①时间跨度②强度或阈限价值③明晰性④文化接正性⑤出乎意料性⑥预期性⑦连续性⑧组合性⑨社会文化价值

◎“把关”实质:①大众传媒的新闻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依据传媒的一定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过程和加工活动。

②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

③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虽然也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但在媒介内部控制机制作用下,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

④“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博客是带有鲜明个人色彩的信息的整合发布

博客是面向小群体的多对多的互动传播

博客是非专职传播者从事的非制度化社会传播』

结合网络传播,谈对“把关人”理论看法:

网络传播兼有大众传播的组织性、专业化、广泛性,也有人际传播的多渠道、多含义、双向性、互动性及非制度化。

①“把关”标准更趋于市场化

②“把关”可行性弱化。网络的海量,不受版面、时间限制;网络的神速,即时更新;网络操作简单导致“把关”非组织化

③“把关人”角色泛化。互动过程中,传者与受着主体不断发生变化;网络空间具有管理非中心化特点,无集权;绝对的把关人不存在。

两种媒体:①以人民时报网络版为代表的新闻媒体网站②新浪领头的商业网站

二、受众分析

1、大众社会理论受众观:与精英对立的分散的、被动式的存在

2、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①受众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集团和群体,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

②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触虽然是个人活动,但这种活动通常受到他的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及群体规范的制约

③受众的群体背景或社会背景是决定他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拉扎斯菲尔德“IPP指数分析——政治既有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假说”)3、作为“市场”的受众(反映了传媒活动的某些特征,如经营性、商品性、竞争性,也能够揭示受众作为消费者某些行为特点)

理论基础:①大众传媒是一种经营组织,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以商品交换的形式在市场上销售出去。(经营性)

②要做的这一点,必须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具备一定的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即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商品性)

③传媒活动既然是市场活动,那么各传媒机构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而竞争的对象自然是消费者。(竞争性)

缺陷(麦奎尔):①容易把传媒与受众的关系固定为“卖方”与“买方”的关系,复杂的社会传播关系被简化成了单纯的买卖关系。

②该观点更多的着眼于受众的购买能力与消费特点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属性,而不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

③这种观点容易把“商品销售量”----收视率或发行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④这种观点只能使人从传媒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受众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

4、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①传播权。是构成社会的每个成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社会成员是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有权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思想、观点和认识通过言论、创作、著述等活动表现出来,并有权通过一切合法手段和渠道加以传播。

②知晓权。广义上说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狭义上说,是公民对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权或知察的权利,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的政治权利,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

③传媒接近权。即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发的义务和责任。

背景:20世纪60年代美国,这个概念反映了资本主义媒介制度下社会成员的表现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与媒介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虽然美国等国的宪法规定了社会成员拥有表现自由和言论自由,然而现实中,能够有效实现这些权利的主要手段—大众传播媒介却作为私有企业控制在所有者手中;由于私有财产的排他性,这种私有媒介制度所保障的是所有者的权利,而不是一般社会成员的权利。尤其是进入垄断阶段后,传媒越来越大型化和独占化,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资本手中,矛盾激化。

5、“使用与满足”

定义:“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受众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麦奎尔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四种基本类型:①心绪转换效用—消遣、娱乐、逃避压力、负担

②人际关系效用—“拟态”人际关系和现实人际关系

③自我确认效用—自我评价框架、自我反省、协调自己观念和行为

④环境监测效用—获得与己相关信息,及时把握环境变化

▼竹内郁郎“使用与满足”过程模式

①人们接触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

②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即身边有电视机或报纸一类的物质条件,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人们就会转向其他代替性的满足手段;二是媒介印象,即媒介能否满足自己现实需要的评价,是在以往媒介接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③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

④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得到满足或者没有得到满足。

⑤无论满足与否,这一结果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

▼评价:

意义:①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什么要求来考察大众传播带给人们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开创了从受众角度研究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

②研究把受众需求能否被满足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这个视角具有重要意义。

③它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这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④它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早期“子弹论”和“皮下注射论”的效果观起了重要作用。

该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这对40年代至60年代过分强调大众传播的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也是一种有益的矫正。

局限性:①“使用与满足”研究过程强调个人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教浓,一些学者虽然也提到了社会条件或社会结构因素的作用,但他们却未对此进行充分考察。

②它脱离开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地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③“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受众的某种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有限的,仅仅限于对媒介提供达的内容进行“有选择地接触”的范围之内,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传播学概论基础知识吐血大整理(修订版)

传播学概论基础知识吐血大整理 (修订版) 第一章 1.传播的三种定义 ①共享说 ②劝服说 ③反应说(生理学原理来自俄罗斯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2.信息、符号、媒介的概念 ①信息:产生于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过程中,如果获悉的某一事物的表征,使人感到对这件事物的不确定性减少了,那么这种表征就是信息。 ②符号:指有意义的代表物或象征形式。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 ③媒介:信息、知识的载体。也包括与媒介相关的媒介组织。 3.媒介技术发展的四个时代 口语媒介→文字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 4.传播的四种类型 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5.印刷术的影响 1、印刷品数量增多,广泛传播、廉价供应 2、促进知识和思想的传播与扩散 3、导致了近代报刊的产生 4、形成生机勃勃、自由平等的公共文化,为民主政治创造了环境。

第二章 一、施拉姆 1、创立传播学博士课程的时间:1943 2、传播研究所的时间:1947 二、拉斯韦尔 1.5W模式 传者(控制分析) 内容(内容分析) 媒介(媒介分析) 受者(受众分析) 效果(效果分析) 2.传播三功能说 社会雷达(环境监视)、使社会各部分适应、环境传承社会遗产 三、拉扎斯菲尔德 1.伊利县研究 背景:伊利县位于大城市克利夫兰和托莱多之间,人口4.3万,主要为工人和农民。居民多阅读克利夫兰日报、收听克利夫兰、托莱多及全国广播公司的节目;在历届总统选举中,此县投票结果与全国大选结果相近,具有典型性;调查从5月开始,到11月罗斯福击败威尔基结束。 调查结果:大众传播对改变选民投票意向并没有什么用。 2.二级传播论 选民中存在一些意见领袖,大众传播内容基本上是从大众传媒流向意见领袖,然后由他们传给他们想要影响的人们,即人际传播扩大了大众传播内容的传播范围,且比大众传播更有

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 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信息定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 ①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 1.人内传播: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2.人际传播:由两个个体系统的互相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3.群体传播: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 —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 4.组织传播:企业传播与企业管理 5.大众传播:专业传播者、广泛受众、专业技术手段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②社会信息系统是有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传受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④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 传播隔阂——无意曲解、有意曲解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正常发展。 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研究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几条重要原则: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二、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重点考点复习资料

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 网络传播双向互动“推”与“拉”是如何体现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电脑网络采用的要求用户高度参与、从信息之海中按需“拉”取信息的传播方式,它同传统的大众传媒如电视将信息“推”给受众的传播方式截然不同。“推”技术的作用:按照用户要求为用户代劳从网上信息海洋选出某些信息,将它们“推”给用户。“推”技术可以说是“推”中有“拉”。不同的用户可以让“推”技术将不同的信息内容“推”给他们。“推”技术的出现促使学术界进行思考: ①出现“推”技术后人们使用互联网络的发展趋势如何? ②出现“推”技术的驱动因素有哪些? ③仿效电视模式,经济上依靠广告收入,是否为正走向商业化的电脑联网业指出了一条有效的出路? ④它是否会关系到互联网络的潜在功能的发挥? ⑤国外强调该技术在方便用户接收、使用网上信息中的作用,我国关注“推”技术可用作网络管理工作。这是否体现了不同文化观察这一新兴技术时的视角不同? 1、控制 一般含义“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 在传播学中,控制有两层含义: (1)施控,传播者对信息流通所进行的干预、影响; (2)受控,传播者也会受到所处时代、社会的制约。 2、控制研究 专门考察传播者及其活动特征,揭示传播者同时代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控制研究包括三项内容: (1)探讨传播者施控行为及规律; (2)探讨传播者受到时代、社会的控制; (3)分析各种控制形态。 传播功能研究走向式微的原因。 第一,传播功能研究主要采用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观点。这一理论有着先天的局限,限制了传播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社会冲突理论取代了结构功能主义在社会学研究中的主流地位。作为传播功能研究的理论来源和基础的结构功能主义,在60年代以后它的地位已被社会学的社会冲突理论所取代。由于结构功能主义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的立场出发,注重研究社会整合、共同意识和力量均衡,忽视社会体系与其他有机体的差异,并转移了人们对变迁与冲突等社会现象的注意力。这样,也就不可能提出和处理充满冲突和需要根本变革的当代社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传播学研究自身的发展决定了传播功能研究的式微。现在,传播功能已经列入传播学的主要内容,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传播学研究范围十分宽广,传播功能研究仅是有关传播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当众多的传播理论的开拓后来居上之时,传播功能研究也就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辉。 一、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传播的社会功能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总结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绪论:传播学得四位奠基人与一位集大成者: ① 哈罗德?拉斯韦尔:美国政治学家、美国社会科学得泰斗、“所有社会科学得 大师,各领域得先锋”。 贡献:她与史密斯合著《宣传、传播与舆论》,第…次明确使用了 “大众传播学” 得概念,提出了 5W 模式,为以后得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 《社会传播得结构与功能》一一开山之作或奠基之作。 ② 库尔特?勒温:德裔美国心理学家,传播学得奠基人之一,社会心理学得先驱, 首先将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用于研究动机、人格及团体社会历 程。 贡献:关于群体动力得研究: 提出“守门行为”与“守门人”得概念。 ③ 卡尔?霍夫兰:出生于美国芝加哥,就是著名得实验心理学家,也就是宣传与传 播研究得杰出人物。 贡献:与贾尼斯合作《传播与劝服》,就是最具综合性与学术性,深入探讨了说服 策略得问题,使说服研究成为传播学研究中得乂一重要课题。 ④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美国社会学家。 贡献:对广播进行研究,分析广播得内容与形式对听众态度与行为得影响,开创 了媒体效果研究得先河;提出“二级传播论”,成为大众效果传播得转折 播论”得问世。 ⑤ 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科得集大成者与创始人。人们称她为“传播学鼻祖”、 “传播学之父”。她建立了第一个大学得传播学研究机构,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 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也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 衔得人。其中《大众传播》得出版标志着传播学得正式诞生,《人类传播概论》 得问世标志着传播学基本体系己初步形成。 第一章、传播。 1、 传播得专业内涵:传播得双向性;传播得内容就是信息;传播得U 得性。 2、 传播得特点:①传播就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 传播就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得,乂就是一定社会关系得体现。 迪导致“有限效果论”、“两级传播论”与“多级传 “意见领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整理

传播学最终版 一、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答案:现代化的传播机构或组织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向广大的受众开展信息传播的活动。 2、反馈。答案:反馈是信息的接受者在接受信息以后对传者所做出的反应。 3、传播单位。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与前面介绍的各种模式比较,它的最大特点是没有明确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而是统称为“解码者”,或者称为“传播单位”。他们把参与传播行为的各方描述成对等的,行使着相同的功能,那就是编码和译码。 4、环境监视功能。答案:施拉姆把它称为“雷达功能”。就是向人们提供种种即将到来的灾害、威胁等警告,从而提高人们的警惕,促使人们加以防御。 5、《权力的媒介》。答案:美国学者阿特休尔在上世纪80年代写的《权力的媒介》一书被认为是对《报刊的四种理论》“第一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他主要想表达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一切媒介,都不是独立的、自为的,而是某种权势的“吹鼓手”,包括宗教的、世俗的;党派的、经济的,总之,是“某种权势的媒介”。并且认为,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间存在四种关系:一是官方关系,是由规定、法令和条例决定的;二是商业形式的关系,主要是广告商及商业伙伴;三是利益关系形式,比如金融企业,或政党,或宗教团体等;四是非正式形式,这主要是只亲朋好友。 6、EPS。答案:任何一种大众传播媒介,都经历了从上流社会走向大众,再由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大众走向兴趣一致的小群体怎么一个过程。有学者将这一规律称作EPS,其中E(elite)指上流社会、精英阶层,P(popular)指大众化、流行化,S(specialized)指专门化。

7、第四媒体。答案:互联网因其诞生在报刊、广播、电视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介之后,又被形象地称为“第四媒体”。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 8、地球村。答案:由于电子传播媒介的出现和普及,使得原来比较分散、联系不够紧密的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从而使空间距离相对缩短,就像一个城市或乡村社区内部的联系那样紧密。 9、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意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同时,这种封闭的、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比较弱。 10.容器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一种罐装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 11、选择性因素是帮助受众成员避开与自己固有观念不和谐的信息的骚扰,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和认识一贯性的机制。 12、传播效果。答案:一般是指传播活动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称。 13、意见领袖。答案:就是活跃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人物。 14、组织传播: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即由各种形状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进行信息交流的过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传播学的基本框架 Who(谁 says what(说了什么 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 To whom(向谁说 传播者研究(控制研究 传播内容研究 媒介研究 受众研究 传播效果研究 四位主要奠基人以及创建者 拉斯韦尔 卢因 霍夫兰 拉扎斯菲尔德 威尔伯·施拉姆 ?什么是信息? 信息是传播的客体,是传播的基本内容。?什么是冗余?

冗余:讯息中可预测或者说常规的内容。 冗余在传播中有何作用? 冗余可以是一种“惯例”。有助于解码的准确。 有助于克服渠道的嘈杂。 有助于克服传递高熵值讯息的问题。 有助于解决与受众相关的问题。 在特定的传播渠道中需要冗余。 ?什么是符号? 人类是通过符号或符号体系来传递信息的。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符号是形式,信息是内容。 ?符号的属性 (1指代性 (2社会共有性 (3发展性 ?非语言符号的作用 传播态度与情绪方面的信息 辅助语言传播 代替语言传播 ?传播的基本类型

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什么是人内传播? 内向传播、自我传播 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自我可以分解为“主我”和“客我” 主我: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 客我: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 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 ?人际传播的动机 获得信息 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自我认知与相互认知 满足精神和心理需求:建立社交圈子、摆脱孤独感、释放压抑情绪等?人际传播使用的符号

口语、类语言、身体语言、人际距离、穿着、实物符号等 ?舆论领袖及其特征 传播活动中表现活跃的一小部分人。他们对某方面的事态发展比较关心,比较了解,能向其他人提供相关的信息并作出解释。即积极主动地向人们提供某方面的客观事实并加以主观评断的人。 人数不多,是全体社会公众中的一小部分成员。 都只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并非在所有方面都能担当起领导舆论的重任。 必须上通媒介,下连公众。 ?何为两级传播?如何评价两级传播论? 含义:在大众传播时代,信息总是先由大众媒介传播给社会成员中的少数舆论领袖,然后再由舆论领袖扩散给全体公众。 忽略了一个明显事实,即大量信息其实是由大众媒介直接流向社会公众。 将大众传播的受众分为舆论领袖和芸芸众生,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舆论领袖的作用不宜过分夸大。 信息的传播可能是多级的。 ?何为创新扩散?创新扩散过程的几大部分。 是指一种新事物在社会系统中推广或扩散的过程。它与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密不可分。 罗杰斯、休梅克《创新的扩散》 前提部分:主客观条件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诞生于美国。 4,传播学主要可以分为:经济学派和批判学派。 5,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传播,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 第二章 1,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①口语传播时代②文字传播时代③印刷传播时代④电子传播时代第三章 1,符号的定义:符号式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符号的构成:信号和象征符 3,符号的特性:随意性 4,非语言符号:①伴生符②体态符号③物化,活动化,程式化,时空化的符号 5,符号意义的分类: ①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这是诗学和语义学中的一种分类,前者是符号的字面意义, 属于意义的核心部分;后者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 ②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这是逻辑学中的分类。在逻辑学中,符号一般称为概念符号, 而概念的意义区分为外延和内涵。外延式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内涵则是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 ③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这是符号学中的分类方法之一。指示性意义是将符号与 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之际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表示两个符号的含义之异同的意义。

第四章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①传播者②受传者③讯息④媒介⑤反馈 2,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可能出大题): 一,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五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 ①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学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 拉斯韦尔五W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它界定 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影响极为深远。这五个要素又构成了后来传播学 研究五个基本内容,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作 为早期的过程模式,它是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 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②与拉斯韦尔同时,美国的两位信息学者C.香农和W.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论》 一文中提出了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即“香农--韦弗模式” 香农—韦弗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 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 的干扰,产生某些衰减或失真。这个模式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 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也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 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这个模式也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

传播学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第一章:传播学的基本情况 一、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1922年李普曼出版《舆论学》 1927年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1944年拉斯韦尔《人民的选择》 1949年施拉姆《大众传播学》 经济背景 1.经济发展-拓展市场行销-调查企业对消费者-媒介对消费者 2.大众传媒学-独立而完善的经济实体 3.社会背景:科技发展推动传播业发展(刑、腥、性) 第二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人类传播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传播思想、船舶技术、传播实践、传播与人与社会的关系 2.人类传播的形态 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3.人类传播的过程(结构) 宏观:系统中,传播和社会、组织、经济、文化等互动关系 微观:自身轨迹:包括传者、内容、媒介、受众效果分析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1.定性 人文科学研究法 人类历史上人文科学始终研究的正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中的文本。过去在人文科学对文学作品和其他主要文化形式研究中,大部分支队文本中所包含的文化传统、意境、时代精神和意识形态提出解读和注释,而没有从文化角度对文本中出现的概念、词汇进行分析,而这些和词汇本身的变化且具有相当丰富的意义 社会科学定性研究法 社会科学定性研究发是以长期的,第一手观察的形式,从近距离观察社会及文化层面的现象过程。 2.定量 定量研究法又称量化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法。它是在占用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论和相关分析,提出理论的观点。实地调查法步骤 ①提出研究假设、 ②按照研究假设的需要,确定实地调查的总体范围和样本数 ③确定抽样方案 ④设计调查问卷 3.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就是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传播的讯息内容 实验法来自实验心理学,实验法分为两种:控制实验法和自然是研发 4.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心理学所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四传播学与奠基人 1)拉斯韦尔:政治传播第一人-提出传播过程的主要因素,提出传播的社会功能。 1监视环境2联系社会3传递意义 2)卢因:场论 3)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论》 民众——舆论 领袖——媒体 4)施拉姆《大众传播学》 小结: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构成了传播学学科建设的三根基柱。学者们对传播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基本上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类传播的发生与发展;人类的传播类型;人类的传播过程与结构 传播学的方法具有多元性和综合化的特点。从方法体系上来说,主要包括定性的和定量两大类。定性包括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定量的方法来自社会学、心理学等,包括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 传播及人类传播的发展 1、传播 定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1.信息的共享 2.有意义地施力发展 3.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4.信息的流动与交流人类的传播流动过程

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瞧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所谓传播,实质上就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 介质:就是作为意义与符号、精神内容与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信息定义:信息就是物质的普遍属性,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传播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 ①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就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它又就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就是一种行为,也就是一种过程,也就是一种系统 第二节传播学就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 1.人内传播:人体本身就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2.人际传播:由两个个体系统的互相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3.群体传播: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 群体意识、群体规范与群体价值 4.组织传播:企业传播与企业管理 5.大众传播:专业传播者、广泛受众、专业技术手段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就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②社会信息系统就是有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就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传受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④社会信息系统就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 传播隔阂——无意曲解、有意曲解 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的存在就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与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与谐与正常发展。 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研究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马克思与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几条重要原则: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二、在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三、学习传播学,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

1.传播的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传播。 2.传播学的诞生: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孕育于20 世纪上半叶,形成于20 世纪中期,首先诞生在美国。 3.四大先驱: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 4.与传播技巧相关的理论:“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诉诸理性”于“诉诸感情”、“警种效果”。 5.传播学两大学派:传统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其中传统学派有关 理论:舆论空间;法兰克福学派批判不再讲微观,它讲的是宏观, 6.传播模式,研究整个传播过程的一个方法,对传播过程进行第一次系统的、完整的、科学 的论述的是美国学者拉斯韦尔。以及拉斯韦尔的五要素、施拉姆传播过程“三要素”说:即信源、讯息和信宿。 7.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渠道、反馈、噪音、译码 8.传播学调查研究主要方法的名称:抽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个案研究法 其中,内容分析法的定义和特点(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及典型案例(李普曼:美国报纸上关于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的报道;贝雷尔森与索尔特针对美国的文艺作品少数民族形象的研究) 9.传播的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10.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有:拉斯韦尔三功能说:环境监测功能、社会联系与调节功能、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赖特四功能说:环境监测、解释与规 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 施拉姆对大众传播功能的概括:政治功能(环境监测、社会联系协调和遗产传承)、一般社会功能(社会控制、规范传递、娱乐)经济功能(买卖信息、经济行为)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认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11.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例如火灾、地震后的骚乱。产生集合行为的三个基本条件:结构性压力、触发性事件、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集合行为的特殊传播机制: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12.拟态环境: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 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 们提示的环境。 13.麦奎尔的六种理论:极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的共产主义媒 介理论、民主参与的媒介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媒介规范理论 14.传播控制的结构(了解):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政党和利益群体的控制、经济势力 的控制、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15.受众指的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和传播对象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作为“市场”的受众、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受众的权利:传播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 受众心理四层防护圈: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自己整理)

一.名词解释 1.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 冗余信息:信息中包含的、不影响信息完整的、不容心愿自由选择的那一部分。 3. 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4. 噪音:对正常传播的信息起干扰作用,使讯息变得不清晰的信号。 5. 群体压力:群体对其成员形成的约束力与影响力,包括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两种。 6. 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7. 编码:认知 --- 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 8. 把关人:控制信息在信道里流通的个人或组织。 9. “ 5W模式: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1948年提出。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 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10. 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多以聚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式出现,往往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 11. 释码:受传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理解和阐释的过程。释码过程要受到受众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故体现了社会的多样性。 12. 信息沟: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人们才有进行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言语活动。 13. 经验学派: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他们在传播学研究中占有主流地位。他们多从行为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经验材料和实证考察。 14. 批判学派(西欧学派):是对欧、美等国持不同于美国实证分析、经验研究派别立场,坚持批判观和方法进行的研究的总称。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 15. 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16.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17.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二.简答题 1. 大众传播的特点: (1)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的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进行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 (5)大众传播的性质是单向性的信息传递过程。 (6)大众传播是制度性传播。 2. 传播的特点: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是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 拉斯韦尔“ 5W模式”:查书 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 1948 年提出。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

传播学概论复习

第一章1,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诞生于美国。 4,传播学主要可以分为:经济学派和批判学派。 5,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传播,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第二章 1,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①口语传播时代②文字传播时代③印刷传播时代④电子传播时代 第三章 1,符号的定义:符号式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符号的构成:信号和象征符 3,符号的特性:随意性 4,非语言符号:①伴生符②体态符号③物化,活动化,程式化,时空化的符号5,符号意义的分类: ①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这是诗学和语义学中的一种分类,前者是符号的字 面意义,属于意义的核心部分;后者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 ②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这是逻辑学中的分类。在逻辑学中,符号一般称为概 念符号,而概念的意义区分为外延和内涵。外延式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内涵则是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

③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这是符号学中的分类方法之一。指示性意义是将 符号与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之际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表示两个符号的含义之异同的意义。 第四章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①传播者②受传者③讯息④媒介⑤反馈 2,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可能出大题): 一,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五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 ①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学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 拉斯韦尔五W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它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影响极为深远。这五个要素又构成了后来传播学研究五个基本内容,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作为早期的过程模式,它是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②与拉斯韦尔同时,美国的两位信息学者C.香农和W.韦弗在《传播的数 学理论》一文中提出了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即“香农--韦弗模式” 香农—韦弗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 传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在这 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某些衰减或失真。这个模 式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 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也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

传播学教程备考整理知识点

+编码与译码(Encoding & Decoding):编码位于传播者一端,是指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 +译码位于受传者一端,指的是将接收到的符号或代码还原为传播者所传达的那种信息或意义。 +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创始人:20世纪初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 H. 米德 把人看做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做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象征行为的研究对揭示人的本质、理解现实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一)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1、群体暗示(group suggestion) ?暗示是一种传播方式,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而集合行为中的暗示更接近催 眠,集合行为的参与者通常处于昂奋激动的精神状态, 这种状态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 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2、群体感染(group contagion)?群体感染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 ? ? ?(二)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1.群体模仿

?模仿可分为两类:无意识模仿、有意识模仿。 ?集合行为的模仿更多地表现为无意识的、本能的、条件反射的模仿。 2.“匿名性”(Anonymity)?在集合行为中人们处于互不知道姓名和身份、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失去了社会责任感和 自我控制能力。 ? ? ?(三)集合行为的“信息流”:流言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 高的不确定性,而正规的传播渠道(如大众传媒等)不畅通 或功能减弱的时期。 ? ?(四)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 1.环境监视(surveillance)——向受众提供新闻。? 2.社会协调(correlation)——对周围环境信息的选择和解释。 ? 3.社会遗产传承(transimitters of culture) ?(二)赖特的“四功能说” ? 1.环境监视——大众传播在特定社会的内部和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的活动。

《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相10播《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传播: 2大众传播: 3.非语言符号: 4 象征符: 1内向传播: 2信息(行为科学范畴定义): 3.语言符号: 4 人际传播: 二.选择题。(有多项选择和单项选择, 1.中国传播学对自身传播的最高概括是()。中国文献又称之为“士”或“儒”,其人格精神与品行气质可谓全社会表率,对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起支撑作用。 A大夫b君子 2.()是人一生中使用最频繁的交流传播工具,同时它也是表意最丰富,内涵最甚广的符号。 A文字语言B口头语言 3、.在群体之中()是群体传播的参与者,同时又受到群体传播。 A每个人b有些人 4、.组织作为群体的一种,其传播()像群体传播一样具有施加压力和扭曲信息的效果。 A 必然会 b 必然不会 5.、短短的(),几乎每年都有大众传播技术取得大发展的消息,传播业最终完成了传统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的“惊险的一跃”。 A半个世纪b一百年间6.、对大众传播的()进行研究,是传播学的重要课题。很多著名的传播学家都对其做过考察,得出许多颇有贡献的理论阐述。 A娱乐功能B社会功能 7.“两级传播论”和()理论均证明:社会信息以及人文意义的流动,始终存在着等级传播和平级两种模式,其中前者为主导模式,后者为辅助模式。 A “5W模式” B “把关人” 9.()作为一种舆论理论,探讨的是舆论对象或话题经由媒介理解,传播和渲染而确立为支配地位的主要意见、看法。即舆论是如何形成的问题。 A“议程设置”B“沉默的螺旋” 10.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在接受和解释这些信息时是()的。 A无选择B有选择 1.人类领悟万物的生命讯息与万物进行生命能量的交流,这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与交流,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自我持存的基本条件。 A影响b传播 2.()传播思想博大深邃,具载于《五经四书》以及历代儒家的论述中,是中国本土建立传播思想体系的智慧与精神基础。 A孔子B孟子

《传播学概论》各章要点归纳 第九章

第九章受传者研究 学习指导:本章是五个W中间仅次于效果研究的部分,也是研究成果非常丰富的部分。需要对各种理论有较深的理解,特别是受众的选择性因素、使用与满足理论应该重点加以掌 握。 第一节受传者和受众 概念:受传者和受众的相同之处和区别 受传者指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接受者。传播学中的受众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 名称。 问答: 1.受众在大众传播中有何重要作用? ①受众不但是大众传播信息到达的目的地,而且也是媒介信息的积极主动的“寻觅者”。 ②在大众传播中,受众是否接触某一媒介传递的信息,得凭受众自愿,传播者无法也无 权强迫受众接受媒介传递的信息。 2.大众传播中受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①广泛性。大众传播是面向全社会公众的传播活动。 ②混杂性。大众传播的受众是混杂的,由特点各异的受众成员组成。 ③分散性。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与传播者没有直接的接触,他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 分隔开的,无法展开当场的对话交流。 3.受众接受信息的动机有哪些?(联系“使用与满足”) ①消遣娱乐。广大受众使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基本动机之一。受众往往首先视它为消遣、 娱乐的工具。 ②满足信息需求和心理需要。了解国内外大事,获取市场、商品、文化等信息。 ③获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空中学校”广播电视大学、中专等,极大的延伸了学校的 课堂。 ④人们相互交往的需要。它们把受众成员同周围的世界联系在一起。 第二节关于受众的理论 概念: 1.枪弹论(魔弹论、子弹理论、皮下注射论):大众传播的受众是被动的、相对而言无自卫能力的“靶子”,很容易被大众传播媒介射出的“子弹”——信息——所击倒。但后来的实证研究发现,有时,受众受众似乎是“中弹”了,而却“拒不倒下”。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13级

传播学复习资料 1、传播学的集大成者xx; 2、米德是互动理论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主我”和“客我”; 3、库利系统研究人际传播现象,进行理论化尝试——“初级群体”、“镜中我” 4、威纳(NorbertWiener)在1948年<控制论>中提出了反馈的概念。反馈是指信息的部分回流。 5、传播学得两大源流: (一)xx源流 (二)xx源流; 两大学派: 以美国为代表的经验学派以欧洲为典型的批判学派 xx“使传播科学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6、对传播学来讲,控制论的主要意义在于将反馈(feedback)这个概念引进传播过程研究,指导我们认识人类社会传播过程的互动性和双向性. 7、直线传播模式的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 谁传播(who)--控制分析 传播什么(says what)—内容分析 通过什么渠道传播(in what channel)----媒介分析 向谁传播(to whom)—对象分析 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效果分析

8、威纳在1948年<控制论>中提出了反馈的概念。反馈是指信息的部分回流。 对传播学来讲,控制论的主要意义在于将反馈(feedback)这个概念引进传播过程研究,指导我们认识人类社会传播过程的互动性和双向性. 9、传播学是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它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人类信息交流的科学。 10、传播的基本分类是: (1)、自我传播(内向传播)(人内传播) (2)、人际传播; (3)、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特定的社会组织内发生的传播或社会组织同外界进行的传播;二是指无组织的一群人集中在一起所发生的传播,即所谓的“群体传播”。 (4)、大众传播所谓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传播机构通过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众传播媒介如报刊广电)向社会上一般大众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11、人际传播的功能: (1)、获取信息。 (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3)、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约哈里窗口); (4)、满足情感需要。 12、组织内传播的信息主要流向(正式渠道) 1、下行传播。

传播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它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只有当人们对符号 赋予意义时,解读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其基本特点为: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传播(communication )和社区(community)的词根相同,暗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传播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可以说,社会关系式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就是按照传播系统进行分类的。 由此可见,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的功能是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和协调,收集、整理和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发展。因此,它必须对内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 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子系统互为环境,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作用,其总体运动形成了社会信息系统的大运行。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充满着不确定性。如果这些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社会信息活动的主体一一人能够凭借这种可塑性和创造性,不断发现和克服社会信息系统的障碍和隔阂,使之不断完善。 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导致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中的特有属性,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的活动不仅收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还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而多个复杂变量的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起传播站爱和传播隔阂。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题型:单项选择:10个,20分 判断题:5个,10分 名词解释:5个,20分 简答题:6个,30分 论述题:1个,20分 考试内容: ☆1.传播学形成的时期,国家(单选,判断): 答:传播学形成于20C初-40N的美国。 诞生于美国的原因: (1)传播事业最发达——社会条件 (2)德国纳粹党执政后,大批欧洲学者逃亡到美国,推动了美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 传播学诞生的条件: (1)主观——人类的认识能力空前提高,相关的社会科学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基础。在此背景下,对传播现象的全面把握和科学认识, 终于成为可能。 (2)客观——传播的作用和影响凸显,特别是传播活动的相对独立化、职业化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重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终于唤 起了全社会对传播现象的高度重视。 ☆2.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一个集大成者及其贡献(单选、判断、简答): 答:四大奠基人:

(1)拉斯韦尔——美国政治学家: a.主要内容: 传者→ 讯息→ 媒介→ 受者→ 效果 ↓ ↓ ↓ ↓ ↓ 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者分析→效果分析 b.贡献: ①提出了传播学的5W模式:谁(who)、说什么(what)、通过 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了什 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②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 ③提出了社会传播的三个功能:监测环境的功能、协调社会的功 能、传承社会遗产的功能 (2)卢因——美籍德国人,社会心理学家: 贡献: ①首创了“场论”与“群体动物论”(个人受群体影响) ②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 (3)拉扎斯菲尔德——美籍奥地利人,社会学家: a.1940年“伊里调查”假说(与卡兹一起进行,《人民的选择》): ①政治既有倾向与选择性接触机制(既定的政治自由倾向决定选 择性接触媒体) ②意见领袖——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发挥影 响(“二级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