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统编教材文言文字词解释

七上统编教材文言文字词解释
七上统编教材文言文字词解释

七上统编教材文言文字词解释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字词解释】谢太傅寒雪(下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与儿女(子侄辈)讲论(讲解)文义()。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急),公欣然(高兴的样子)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像什么)?”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大体,差不多)可拟(相比)。”兄女曰:“未若(不如)柳絮因(乘,趁)风起。”公大笑乐。即(是)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字词解释】陈太丘与友期(约定)行,期日中(正午时分),过中不至(到),太丘舍(丢下)去(离开),去后乃(才)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玩耍)。客问元方:“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在不(通“否”)?”答曰:“待君(您)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丢下、舍弃)而去(离开)。”元方曰:“君与家君(谦词,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对……感到惭愧),下车引(拉)之(代元方),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论语》十二章

1.词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字词解释】子曰:“学而(表顺承)时(按时)习(温习)之(代学过的东西),不亦(也)说(同“悦”,愉快)乎?有朋(志同道合的人)自(从)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了解)而(表转折)不愠(生气,恼怒)不亦君子(有才德的人)乎?”

2.词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字词解释】曾子曰:“吾(我)日(每天)三(多次)省(反省)吾身:为(替)人谋(谋划)而(表转折)不忠(竭尽自己的心力)乎?与朋友交而(表转折)不信(诚信)乎?传(传授的知识)不习乎?”

3. 词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字词解释】子曰:“吾十有(通“又”)五而(表顺承)志于(在)学,三十而立(能有所成就),四十而不惑(迷惑,疑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超过)矩(法度)。”

4.词语: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字词解释】子曰:“温(温习)故(旧的、学过的知识)而(表顺承)知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可以)以(凭借)为(做)师矣。”

5.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字词解释】子曰:“学而(表转折)不思则罔(迷惑),思而(表转折)不学则殆(疑惑)。

6.词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字词解释】子曰:“贤(贤德、品德高尚)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能忍受)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词语: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字词解释】子曰:“知之(代词,它,指代学问和事业)者(……的人)不如好(喜欢,爱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以……为快乐,名词意动用法)之者。”

8.词语: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字词解释】子曰:”“饭(吃饭,名词作动词)疏(粗粮)食饮水(冷水),曲(弯曲)肱(胳膊)而(表顺承)枕之(代胳膊),乐(乐趣)亦在其中矣。不义(正当手段)而富且贵,于(对于)我如浮云。”

9.词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字词解释】子曰:“三(几个)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择(选择)其(他们的)善者(优点)而(表顺承)从(跟从)之(代词,学习),其不善者而改之。”

10.词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字词解释】子在川(河)上曰:“逝(逝去)者如斯(这,指河水)夫(用在句末,表感叹),不舍(舍弃,停止)昼夜。”

11、词语: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字词解释】子曰:“三军(军队)可夺(改变)帅也,匹夫(平民百姓)不可夺志也。”

12.词语: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解释:子夏曰:“博(广泛)学而(表并列)笃(忠实,坚守)志,切(恳切)问而(表并列)近(当前的)思,仁(仁德)在其中矣”

诫子书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字词解释】夫君子之行,静(宁静专一)以修身,俭(节俭)以养德。非淡泊(内心恬淡)无以明(明确)志(志向),非宁静(内心宁静)无以致(达到)远(远大目标)。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增长才干),非志无以成学(学有所成)。淫(放纵)慢(懈怠)则不能励(振奋)精(精神),险(轻薄)躁(浮躁)则不能冶(修养)性(性情)。年与时驰(迅速逝去),意与日去(离开),遂(最终)成枯落(比喻人老志衰,没有用处),多不接世(对社会有益),悲守穷庐(陋室),将复(又)何及(来得及)!

【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此句正常语序是“”)。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代),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 )并( )驱( )如故。

屠大窘,恐( )前后受其(代 )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 )其中,苫蔽( )

成丘。屠乃( )奔( )倚( )其(代 )下,弛( )担持( )刀。狼不敢前( ),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 )去( ),其一犬( )坐于( )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

起,以( )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

()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代)。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字词解释】一屠(晚归,担中肉尽(完),止(通“只”,只有,仅仅)有剩骨。途中两狼,缀

(紧跟)行(走)甚(很)远。屠惧(害怕),投以(介词,把)骨(此句正常语序是“以骨投之”)。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跟从)。复(又)投之(代狼),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了),而两狼

之(不译,取消句子独立性)并(一起)驱(追赶)如故。屠大窘,恐(担心)前后受其(代狼)敌(攻击)。顾野有

麦场,场主积薪(堆积柴草)其中,苫蔽(覆盖、遮蔽)成丘。屠乃(于是,就)奔(跑过去)倚(倚靠)其(代“

积薪”)下,弛(放下)担持(拿)刀。狼不敢前(动词,上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径直)去(离开),其

一犬(名作动,像狗一样)坐于(在)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介词,用)刀劈狼首,又数刀

毙之。方(正)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打洞,挖洞)其(代积薪)中,意(意图,打算)将隧(从

通道)入以(连词,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大腿),亦毙之(代狼)。乃

(才)悟前狼假寐,盖(原来是)以(用来)诱敌。

狼亦(也)黠矣,而(表转折)顷刻两毙,禽兽之(助词,的)变诈几何哉?止(通“只”,只是)

增笑耳(罢了)。

穿井得一人

宋之( )丁氏,家无井而( )出溉( )汲( ),常一人居外。及( )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 )传之者( );“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 )道( )之( ),闻( )之( )于( )宋君。宋君令人问之( )于( )丁氏,丁氏对( )曰:“得一人之使

.....( ),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 )若此( ),不若无闻也。

【字词解释】宋之(助词,的)丁氏,家无井而( 表顺接)出溉(灌溉)汲( 汲水,打水),常一人居外。及

(等到)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表顺接)传之者(……的人);“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国

都中的人)道(讲述)之(代这个消息),闻(使知道)之( 代这件事)于( 向)宋君。宋君令人问之( 代这件事)于(

向)丁氏,丁氏对( 回答)曰:“得一人之使.( 使唤),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 定语后置标志,无意)

若此( 像这样),不若无闻也。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 )所寄( ),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 )之( )所忧者,因( )往晓( )之,曰:“天,积气( )耳( ),

亡( )处亡气。若( )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 ),奈何( )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 )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

其人曰:“奈地坏何( )?”

晓者曰:“地积块( )耳,充塞四虚( ),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 ),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 )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字词解释】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 通“无”,没有 )所寄(寄托),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 他 )之( 助词,的 )所忧者,因(于是,就 )往晓( 开导 )之,曰:“天,积气( 聚积的气体 )耳( 罢了 ),亡(通“无”,没有)处亡气。若( 你 )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活动 ),奈何( 为何 )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即使 )坠,亦不能有所中伤(伤害 )。”

其人曰:“奈地坏何(拿……怎么办 )?”

晓者曰:“地积块( 聚积的土块 )耳,充塞四虚(四方 ),亡处亡块。若躇步蹈( 踩踏 ),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 消除疑虑的样子 )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解释资料讲解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 解释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解释 常见的有: 安、卑、备、被,鄙、毕、薄、踣、步、察、策.长.尝、朝、彻、称.诚.惩、驰、出.辞.次,从、错、达、旦、箪,当、道、得、等,敌,吊,度,端,定、毒、恶、发,凡,伐、犯、方、分,菲、奉、否,夫,扶.拂,福,富,负、赋、覆、更、苟,故、顾、固、观、光,归、好、号、还、惠、及、极、疾、计、加、假、间、简、见、节、竭、津、尽、进、居、举、具、聚、苦、劳、类、良、临、虑、论、漫、靡、灭、名、明、命、没、谋、难、平、期、戚、奇、强、窃、清、请、穷、秋、求、取、去、全、任、容、入、塞、上、少、舍、身、生、胜、师、实、食、使、事、是、时、属、说、素、汤、通、痛、亡、望、为、谓、闻、徙、牺、鲜、向、效、信、兴、行、形、修、徐、许、寻、业、遗、异、易、诣、益、阴、应、盈、游、余、语、喻、缘、远、阅、责、章、知、止、治、致、众、专、走、足、作、坐 部分列举:(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安得广厦千万间)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被坚执锐)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 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 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情况

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

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重点字词归纳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重点字词归纳班级:姓名:______________ (一)通假字 1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亦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今异义 1可以 ..为师矣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2饭疏食饮水.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3饭疏.食饮水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4匹夫 ..不可夺志也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 5吾日三.省吾身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6与儿女 ..讲论文义古义 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7太丘舍去.古义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 8元方入门不顾.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_ 9与友期.行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_

10虽.有佳肴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11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12教然后知困.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13 学.学半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14一寺临河干.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15阅.十余岁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16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17是.非木柿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18转转不已.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19但.知其一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20马无故亡.而入胡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暮果大亡.其财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21盖.石性坚重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三、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常用字词解释

文言文常用字词翻译 文言文虚词用法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完整版)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

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中考复习 一、初中常见文言实词集录 1.安:(1)形容词,安定的、安逸的。如: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形容词,安稳的、稳定的。如:风雨不动安如山。(3)疑问代词,怎么。如:安得广厦千万间。(4)动词,养。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把:动词,拿、持。如:把酒话桑麻。 3.比:(1)动词,挨着,对着。如:天涯若比邻。(2)动词,比作。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3)动词,相比。如:曹操比于袁绍。 4.兵:(1)士兵、军队。如:可汗大点兵。( 2)兵器、武器。’如:兵革非不坚利也。 5.池:(1)名词,古代护城河。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2)名词,水池。如:墨池记。6.出:(1)动词,出现、露出。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2)动词,出去、出来。如:不复出焉。 (3)动词,拿出。如:皆出酒食。(4)动词,产生.如:江山代有才人出。 7.处:(1) chu,名词,地方。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2) chu,名词,时候、时间。如:乡书何处达?(3) chu,动词,处在。如:处江湖之远。 8次:(1)名词,层次。如:不可计其层次矣。(2)动词,编次、编排。如: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3)动词,驻扎、停留。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9.从:(1)动词,跟从,跟随。如:择其善者而从之。(2)动词,依从。如:乃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3)形容词,从前的,以前的。如:来从楚国游。(4)形容词,从容。 10.道:(1)动词,说。如:不足为外人道也。(2)名词,道路。如:古道西风瘦马。 (3)名词,道德。如:伐无道,诛暴秦。(4)名词,规则、正确的方法。如:以谘诹善道。 (5)名词,学问。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6)名词,道义。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11.得:(1)动词,得到。如:既出,得其船。(2)动词,达到。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解释.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解释 常见的有: 安、卑、备、被,鄙、毕、薄、踣、步、察、策.长.尝、朝、彻、称.诚.惩、驰、出.辞.次,从、错、达、旦、箪,当、道、得、等,敌,吊,度,端,定、毒、恶、发,凡,伐、犯、方、分,菲、奉、否,夫,扶.拂,福,富,负、赋、覆、更、苟,故、顾、固、观、光,归、好、号、还、惠、及、极、疾、计、加、假、间、简、见、节、竭、津、尽、进、居、举、具、聚、苦、劳、类、良、临、虑、论、漫、靡、灭、名、明、命、没、谋、难、平、期、戚、奇、强、窃、清、请、穷、秋、求、取、去、全、任、容、入、塞、上、少、舍、身、生、胜、师、实、食、使、事、是、时、属、说、素、汤、通、痛、亡、望、为、谓、闻、徙、牺、鲜、向、效、信、兴、行、形、修、徐、许、寻、业、遗、异、易、诣、益、阴、应、盈、游、余、语、喻、缘、远、阅、责、章、知、止、治、致、众、专、走、足、作、坐 部分列举:(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安得广厦千万间)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被坚执锐)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 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 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初中语文文言文字词解释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m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2、总共(凡三往)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整理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整理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整理序号详情1文言文重点字词——《论语》2文言文重点字词——《鱼我所欲也》3文言文重点字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文言文重点字词——《曹刿论战》5文言文重点字词——《邹忌讽齐王纳谏》6文言文重点字词——《出师表》7文言文重点字词——《桃花源记》8文言文重点字词——《三峡》9文言文重点字词——《马说》10文言文重点字词——《陋室铭》11文言文重点字词——《小石潭记》12文言文重点字词——《岳阳楼记》13文言文重点字词——《醉翁亭记》14文言文重点字词——《爱莲说》15文言文重点字词——《记承天寺夜游》16文言文重点字词——《送东阳马生序》

17文言文重点字词——《关雎》18文言文重点字词——《蒹葭》19文言文重点字词——《观沧海》20文言文重点字词——《饮酒》21文言文重点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2文言文重点字词——《次北固山下》23文言文重点字词——《使至塞上》24文言文重点字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5文言文重点字词——《行路难》26文言文重点字词——《春望》27文言文重点字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8文言文重点字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9文言文重点字词——《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0文言文重点字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1文言文重点字词——《观刈麦》32文言文重点字词——《钱塘湖春行》33文言文重点字词——《雁门太守行》34文言文重点字词——《赤壁》35文言文重点字词——《泊秦淮》36文言文重点字词——《夜雨寄北》37文言文重点字词——《无题》38文言文重点字词——《相见欢》39文言文重

七年级上册文言实词汇总

七年级上册文言实词汇总一、重点实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俄而 ..雪骤.( 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 3.公欣然 ..曰( 高兴的样子) 4.白雪纷纷何.所似.( 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 5.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大体;拟,相比) 6.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 7.太丘舍去 ..( 丢下(他)而离开) 8.门外戏.( 玩耍) 9.相委.而去.( 委,舍弃;去,离开) 10.下车引.之( 拉,牵拉) 11.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12.学而时.习之( 按时) 13.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 14.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恼怒) 15.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省,自我检查、反省)

1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诚信) 17.传.不习乎( 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18.温故.而知新( 学过的知识) 19.学而不思则罔.( 罔然无所得,即没有收获) 20.思而不学则殆.( 疑惑) 21.静以修身 ..( 个人的品德修养) 22.俭以养德 ..( 培养品德) 23.非宁静 ..(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无以致远 24.非学无以广才 ..( 增长才干) 25.非志无以成.学( 达成,成就) 26.淫慢 ..则不能励精( 放纵懈怠) 27.意与日去.( 消失,逝去) 28.险躁 ..则不能治性( 轻薄浮躁) 29.多不接世 ..( 接触社会) 30.将复何及.( 来得及) 31.一狼径.去( 径直) 32.屠暴.起( 突然)

33.缀.行甚远( 连接、紧跟) 34.屠自后断其股.( 大腿) 35.苫蔽 ..成丘( 覆盖、遮盖) 36.目似瞑.( 闭上眼睛) 37.狼亦黠.矣( 狡猾) 38.眈眈 ..相向( 注视的样子) 39.一狼仍从.( 跟从) 40.屠大窘.( 处境困迫,为难) 41.顾.野有麦场( 看,视) 42.积薪.其中( 柴草) 43.又数刀毙.之( 杀死) 44.一狼洞.其中( 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45.止露尻.尾( 屁股) 46.乃悟前狼假寐 ..( 假装睡觉) 47.止.有剩骨( 仅,只) 48.两狼之并.驱如故.( 并,一起;故,原来的) 49.恐前后受其敌.( 这里指攻击)

六年级小升初常用文言文字词解释

将:统帅、指挥、统领何:怎么、为什么、怎么办、多少尝:曾经、常常、尝试、品尝故:所以、死亡、老朋友、原因、缘故以为:认为自是:从此乃:就、于是此:这遂:就、于是俄而、少顷、须臾:一会儿方:正、刚、方圆耳:罢了诸:各位举:推荐迁:调任且:而且道经:路过颦:皱眉归:回还:回去所以:......的原因皆、咸、俱:都比期年:到了第二年期:满一年昔:从前悦:高兴胡:为什么已:停止患:祸患、灾难向:从前素:白色退:回去释:放下破:漏水下沉安:怎么于是:在这时伐:攻打旦:天亮时、早晨虽:即使可以:可以凭借克:战胜逐:追赶靡:倒下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复:又测:估计伏:埋伏纳:接受修:长、高、有、又服:穿戴窥:偷偷地看、照复:又一次谋:商量杂然:纷纷许:赞同置:安放苦:愁特:只不过诲:教导惟、但:只思:想援:取若:好像扬其目:瞪着眼蒙昧:用袖子遮住眼谏:劝诫亡:逃跑、死了、丢失使:派、让毕:完数:几遽:急忙、马上可:大约辍然:中途停止引:拿少:小时候攫:抢衣冠:穿戴衣帽腰:腰上缠着雨:下雨徒:白白的竞:走佣作:做雇工辛勤劳作资:借偿:报酬邑人:同乡食:吃粮食愿:希望逮:达到操:拿度:量至:到莫:不,没有初:刚开始讴:歌若:假如,如果穷:尽辞:告别余:我啖:吃嗜:喜欢孺子:年轻人学问:好学善问侍:在旁陪着敝:破旧契:刻惑:糊涂笈:书籍亟:急于:在盍:何不狩:打猎轻:轻视蹉跎:光阴虚度黯然:沮丧的样子沃面:洗面孤:失去父亲、孤儿诟:骂示:给......看岁:年苟:如果泊:停赦:免除坐卧:坐立、躺下屏居:隐居即:就尔:你子:您谨之:慎重对待他贻:赠送毋:不虑:担心匮:缺乏无恙:安好吏:公差伺:侦察等候经日:经过一天许:左右、上下云儿:罢了横渡渡到河中央鞭笞:受鞭打俯首:低着头报予:回报我

文言文 词语解释大全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

高中文言文重点实词汇总(教师版)

文言文重点实词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有二心)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驻扎、驻军)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鄙:(边邑)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希望)图:(考虑)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假如没有)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因:(依靠)敝:(损害) 以乱易整,不武。易:( 替代 ) 《荆轲刺秦王》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对待) 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轻微转折)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 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比:(并、列)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遭受) 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宽容、原谅)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 《鸿门宴》 旦日飨(xiǎng)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飨:(犒劳) 素善留侯张良。善:(友善、交好)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游:(交往)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籍:(登记官吏、人民)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督过:(责备)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度:(估计) 沛公不胜杯(bēi)杓(sháo)胜:(能承受、能承担)沛公起如厕如:(往、到) 【第二册】 《离骚》 謇朝淬而夕替替,废弃、贬斥 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 宁溘死而流亡兮溘,突然,忽然 进步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岂余心之可惩惩,受创而改变 《诗经》 将子无怒将,请,愿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差错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靡,无,没有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悼,伤心 《孔雀东南飞》 何意致不厚致,招致,招来 渐见愁煎迫见,被 便言多令才令,美好 多谢后世人谢,告诫告诉 谢家来贵门谢,辞别 阿母谢媒人谢,辞谢 否泰如天地否,坏运气泰好运气 赍钱三百万赍,赠送 叶叶相交通交通,交错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适,出嫁 处分适兄意那得敢自专适,按照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适,刚才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要,相约渠他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译为“我”《兰亭集序》 列坐其次次(旁边)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信(确实,实在) 所以游目骋怀所以(用来……的办法)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所以 (……的原因 ) 致(情趣) 虽趣舍万殊趣(趋向,取向)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至,及) 《赤壁赋》 举酒属客属(劝酒) 举匏樽以相属属(劝酒) 纵一苇之所如如(往) 方其破荆州方(当)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卒(到底)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有)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盖(如果) 《游褒禅山记》 盖音谬也盖(大概) 或咎其欲出者咎(责怪) 夫夷以近夷(平坦)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亦相之至(到了)相(帮助) 何可胜道也哉胜(尽,完)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学者(治学的人)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内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语文文言文字词解释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全归纳 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安逸。例:死于安乐 2.备1、、详尽。(前人之述备矣)2、具备。(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 3.被:同“披”,穿(皆被绮绣) 4.鄙: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5.毕:都(群响毕绝《口技》) 6.薄: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7.策:1、鞭子。(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

赤壁赋重点文言文字词归纳

《赤壁赋》重点文言文字词归纳 一、文学常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赤壁赋》即是他此时所作。在词的创作上,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书法上,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 二、虚词 1.而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 (2)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4)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5)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 (6)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 (7)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8)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连词,表因果因而、所以)2.之 (1)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2)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3)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取独) (6)不知东方之既白(取独) (7)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取独) (8)纵一苇之所如(取独) (9)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0)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 (11)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 (1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13)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14)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3.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 (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整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整理词语字义例句 安怎么 (常用在疑问句中)安能辨我是雄雌 尔安敢轻吾射 计安可不豫定(P11) 哪里蛇今安在(P66) 傍靠近,临近双兔傍地走 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毕完抄录未毕 并一起二石兽并沉焉 才才干卿今者才略 尝曾经尝射于家圃 尝出游(P66) 辞推脱,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大很,非常自以为大有所益 大惊曰 但只是,只,仅仅等但当涉猎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微颔之 但手熟尔 但知其一

但坐观罗敷(P20) 当对着当户理红妆 独只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对回答叔敖对曰 而表顺接,顺承,承接关系, 有时译作“就”,有时不 译释担而立 睨之久而不去笑而遣之 表示转折,翻译为 “但是”“然而”“却”等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耳罢了见往事耳 渐沉渐深耳 尔同“耳”,罢了但手熟尔 你尔安敢轻吾射尔辈你们这些人尔辈不能究物理 非表示否定,可根据情况译 为“不”或者“不是”非复吴下阿蒙是非木杮 凡凡是凡河中失石服信服众服为确论复再非复吴下阿蒙

盖大概因为盖石性坚重 更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孤古代王侯的自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幼年失去父亲欧阳公四岁而孤(P23) 固固然求之下流,顾颠 顾拜访君宜顾之(P11) 郭外城出郭相扶将 何..之怎么……这么……?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何什么何陋之有 同予者何人 将何计略以备不虞(P11) 为什么何不以锯中截而入?(P34)河干河岸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或有时或因而抄录(P23) 即就要即更刮目相待 及等到及鲁肃过寻阳 迹踪迹寻十余里无迹 见了解见往事耳 皆全,都火伴皆惊忙 矜夸奖公亦以此自矜 经儒家经典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竟最终竟不可得

文言文常用实词解释

文言文常用实词解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 比①并列,靠近②比较,相比 2 鄙鄙陋,目光短浅 3 兵①兵器,武器②兵士,军队 4 病①疾病,生病②疲劳,困苦不堪 5 察观察,明察,识别 6 彻穿透 7 乘①坐,驾(战车) ②趁着,引申为“冒着” 8 从①跟从,跟随②顺从,听从 9 当①对着,面对②在,正在③当前④占着,把着⑤应当⑥(dàng)相抵,当作10道①路,途②思想,道理,主张③说,谈论 11得①得到,获得,找到 (知道,了解)(看到) ②得当,合适③能够,可以 12定①安定,稳定②平定 13伐①砍伐②进攻,征伐 14犯①侵犯②触犯,冒犯③冒着 15方①方形②方圆,周围③地域,区域 16负背,以背载物 17赋①征收,敛取②赋税 18覆①覆盖②颠覆,灭亡 19更更换 20故①缘故,原因②故意,特意 21顾①看望,拜访②回头看 22观①看,观赏②观察,考察 23归①返回,归来②归还 24好(hào)喜欢,喜好 25号①(háo)大叫,呼啸②(háo)大声哭 26还①返回②同“旋”,回转,掉转 27惠恩惠,给人以好处 28及①赶得上②至,到③趁着,等到……时 29极极点,尽头 30计①计算,计量②统计,汇总 31加超过,虚夸,以少报多 32假借,借来 33间①间隙,中间,期间②(jiàn)隔开,间断③(jiàn)参与 34简挑选,选择 35见①看见②往见,拜见,参见 36节气节 37竭①竭尽,尽力做某事②枯竭,完 38尽完,没有了 (过完) (毫无保留) 39进①向前,前进,上进②进献,献上 40居①居住②处于③停留④在时间词前,过了⑤相处 41举①提拔,举荐②发动③全 42具①具备,具有②详细 43俱在一起,一起 44聚征集

中考必背文言文重点字词整理(9)

中考必背文言文《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重点字词 整理 1、发:起,指被任用。 2、于:从。 3、畎亩:田间、田地。畎:田间水沟。 4、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 5、筑,捣土用的杵。 6、士:狱官。举于士,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 7、市:集市。 8、故:所以。 9、任:责任,使命。 10、于:给。 11、是:这。 12、苦:使……痛苦。 13、劳:使……劳累。 14、饿:使……受饥饿。 15、乏:绝。空乏: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16、行:做,所行。 17、拂乱:使……颠倒错乱。 18、拂:违背。乱:扰乱。 19、所以:用来。 20、动:使……惊动。 21、忍:使……坚强。 22、曾:通“增”,增加。益:增加。 23、恒:常常。

24、过:过失。这里指犯错误的意思。 25、然后:这样以后。 26、衡:通“横”,梗塞,不顺。 27、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28、征:表现、表露。 29、发:抒发。喻:了解。 30、入:在国内。 31、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32、拂(bì):同“弼”,辅佐。 33、出:在国外。 34、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35、生于忧患: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 36、死于安乐: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中考必背文言文《鱼我所欲也》重点字词整理重点字词: 1.心:天性,天良 2.熊掌:熊的脚掌,是极珍贵的食品。 3.得兼:即“兼得”,同时获得。兼,同时进行几件事或据有几样东西。得:得到。 4.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取:选取。舍生而取义者也:取:求取。 5.所欲有甚于生者,甚:超过; 于:比。 6.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7.所恶:讨厌的(事物)。恶,憎恨,讨厌。 8.患:祸患,灾难。 9.辟:通“避”,躲避。下同。

七年级文言文实词汇总.docx

七年级文言文实词汇总 隶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属于、附属 直辖市是直接隶属国务院的市(同上) 收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聚、团结 鸣金收兵:收拢、聚拢(同上) 秋收冬藏:收获 收支平衡:收入 行收兵,比至陈:收容 宾客稍稍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名词用作动词 乞或以钱币乞之:求取、讨要 乞哀告怜、乞浆得酒:乞讨、求取(与上同) 扳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攀”,牵、引、拉 扳道、扳手、扳机:转动(通假字与此肯定不同) 称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合适(音chèn) 称心如意:相当、符合(与上同) 称体裁衣:适合(与上同) 众人泯然众人矣:常人、普通人(今义为大家,不同) 受受之天:承受(由接受引申而来) 受宠若惊:接受(与上同) 贤贤于材人远矣:胜过、超过、甚于 选贤举能: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名词(古汉语的用法)(与上不同) 贤妻良母:贤惠、有德行的,形容词(现代汉语的用法)(可以认为与上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人受于人:后天的教育(与今天一般意义上的“人”不同) 忆问女何所忆:思念、回想(古今相同) 忆苦思甜:思念、回想(与上同) 为愿为市鞍马:为此 孰为汝多知乎:认为、以为 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做,句中意为雕刻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市愿为市鞍马:买,动词 市无二价:做买卖、交易(可认为与上同) 东市买骏马:街市、市场,名词 市井小人:市场,名词(与上同) 旦旦辞爷娘去:早晨、天明,与“暮”相对 通宵达旦:早晨(与上同) 戎机万里赴戎机:战争(今已不用) 度关山度若飞:过、渡过、越过 欢度春节、光阴虚度、虚度年华:过(同上) 一年一度、再度申明:量词,次 度又失期:估计、推测(音duó) 朔朔气传金柝:北方、北(通常用这个意义,如朔风、朔方)转策勋十二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鸣声 郭出郭相扶将:外城(内为城,城外为郭) 七里之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同上) 著著我旧时裳:穿、戴(音zhuó,也写作“着”) 帖对镜帖花黄:通“贴” 扑朔雄兔脚扑朔:动弹 迷离雌兔眼迷离:眯着眼 成语“扑朔迷离”的出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卿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辞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推辞、不接受 不辞劳苦、辞谢:推辞(与上同) 停数日,辞去:告辞、告别 辞旧迎新:辞别(同上) 未尝到稍降辞色:言辞、说的话 义正辞严:言辞(同上)

(完整)初中文言文常见字词及解释.doc

初中文言文常字及其解 文言文虚用法 之 一、代 1、人称代,作“他”、“她”、“他”①公与人乘, 于勺。(《曹》)② 佐之,并两尉。(《涉世家》)③ 孔文子何以之“文”也?(《 < >十》)④醒侯故使之 之。(《扁蔡醒公》) 2、指示代,指代事物,作“它”、“它”或直事物名称。①学而之,不亦乎?(《 < >十》)②屠自后断其股,亦之。(《狼》)③子曰:默而之,学而不,人不倦。(《 < >十》)④鬼:“汝复?”定伯之。(《宋定伯捉鬼》)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 1、构助,作“的” ①君之病在胃,不治将益深。(《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狗盗之力哉?(《孟君》) ⑤叩石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构气助,放在主之,取消句子独立性。①医之好治不病 以功。(《扁蔡桓公》)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扁蔡桓公》)③ 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④日月 之行,若出其中。(《海》)⑤予独之出淤泥而不染。(《》) 3、气助,凑足音。 ①公将鼓之。(《曹》)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 恨久之。(《涉世家》)④ 之,二十余四面集,步行弓矢从者百人。(《大椎》) 4、构助,提前的志。 ①菊之,陶后有。(《》) ②何陋之有?(《陋室》)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 而 一、 1、表示并列关系的,可“又”“而且”“也”等,有也可不。①温故而知新,可以矣。(《 < >十》)②永州之野异蛇,黑而白章。(《捕蛇者》)③ 中峨冠而多髯者坡,(《核舟》) 2、表示承接关系的,作“然后”“就”①学而之, 不亦乎?(《 < >十》)②扁望桓侯而走。(《扁蔡桓 公》)③尉挺,广起,而尉。(《涉世家》) 3、表示折关系的,作“但是”“然而”“却”“可是”。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十》)②予独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而不妖?? 可而不可玩焉。(《》) ③千里常有,而伯不常有。(《》) 4、表示关系的。作“而且”“并且”或不。①以三保勇而多, 推。(《婉》)② 少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 亭》)③敏而好学。(《 < >十》) 5、表示修关系,可“地”“着”或不。①河曲 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吾恂恂而 起,其缶。(《捕蛇者》)③睨之,久而不去。 (《油翁》) 6、表示因果关系的,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 泉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