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原始人群的社会组织由氏族、部落发展到部落联盟,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政治形式——国家。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随着农耕文明的进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开始迈入早期国家的历史阶段。

2、早期国家出现的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以及礼制的初步形成。

3、城的出现反映了阶级对立尖锐化的社会现实。

4、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反映了社会权力的集中,体现出早期政权和神权的结合

5、在仰韶文化时期不同的墓葬中,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出现了差别,表明已经出现贫富分化的迹象。

6、司马迁《史记》的第一篇《五帝本纪》,其中记录了有关黄帝、尧、舜等最早的帝王们的事迹。

7、禹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王位世袭制产生)。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8、商王朝的统治历时六百年作用,历史遗存相当丰富,数量可观的甲骨文资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信仰系统、制度文化和经济生活。

9、商代政治的突出特点: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B、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商王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

行决策。商王通过占卜理解天命,也通过这一手段主宰国政。

10、在牧野之战中,周击败商王朝的军队主力,占领朝歌,商王朝灭亡。

1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内容:周天子将子弟和功臣以及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分封到各地,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如:召公之子受封于燕,成为深入东北最远的一支姬姓贵族;周公长子伯禽代表周公受封于鲁,在姬姓贵族封国中位据于最东;亲周的商代旧贵族微子封于宋)

12、诸侯的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13、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14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影响:A、起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B、但后来出现了诸侯的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

15、西周的宗法制的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特点:嫡长子继承最高执政权力

作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16、西周“礼乐秩序”:A、“礼”有尊崇上天和先祖的内容,但更多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

B、“乐”辅从于礼

C、“礼”“乐”的作用:“礼”“乐”的使用有一定的社会范围,实质上是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是西周文化的精髓,保证了社会安定和谐。

17、春秋时代,社会动荡,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出现了“礼崩乐坏”的政治局面。

18、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采取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秩序来维护统治

19、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C、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秦灭六国的过程:韩、赵、魏、燕、楚、齐

2、采取的战略方针:“远交近攻”

3秦灭六国的意义: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4、秦国的对外扩展:向北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后又占高阙、阴山。修直道、长城

与边防军相匹配,形成有效的国防体系

向南:修灵渠,平岭南,在岭南置郡

西南:在“西南夷”开辟“五尺道”

5、秦朝版图的拓展带来的影响:不仅扩大了帝国的规模,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6、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郡、县这种新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7、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别执掌行政、军事、监察职责。县隶属于郡。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道”

8、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最主要的差别在于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命,调动,不得世袭。

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9、秦朝中央政权的基本结构: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中央的最高官职,诸卿分掌政府的具体职能部门。

10、秦朝三公九卿制的特点:三公之间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大权最后集中在皇帝手中。

11、三公九卿制度对秦朝的影响:

A、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

B、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可以减少君主专制制度下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

C、但是秦始皇晚年,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朝廷大臣参与议政的制度遭到破坏。

12、秦朝实行“挟书律”的目的:防止有学识的士人,以传统的知识体系为思想工具,对时政展开批评。是秦朝的暴政之一。

13、秦朝统治者颁布“焚书令”以及“挟书律”,都与欣赏和实践法家专制思想有关。

三、专制主义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是封建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外朝

中隋唐明罢丞相清

央三省六部制权分六部军机处

三公内朝内阁形成

九卿制

秦东汉元朝明朝

地方:郡县制州、郡、县行省制度废行省设三司

3、选官制度: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清

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4、监察体制:

秦两汉明

御史大夫设刺史设监察御史

5、皇权的至高无上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何影响?

表现:A、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与一身。

B、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C、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任何制约

影响:A、君主的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君主的个人意志影响着政治决策、立法、行政和司法

B、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

6、历代官僚体制的基本原则: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

7、皇权与相权是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对矛盾,举例说明秦、汉、唐、宋、明是如何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的?

答:A、中国古代宰相、丞相是皇帝的政治助手,在执政的过程中,因为决策和行政的倾向和方式不同,帝相难免发生矛盾。

B、秦朝和汉初,丞相的权力相当大。

C、汉武帝年幼时,丞相把握行政大权。汉武帝主持政务后,频繁任免宰相,还形成中外朝制度,“中朝”官员参议要政,与属于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相对应,分割了丞相的权力。东汉出现了尚书台。

D、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在门下省设政事堂,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与宰相,宰相的权力有所分散。

E、宋代设中书门下,为了分散相权,又增设了“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

F、明朝,明太祖废宰相,明永乐帝时,设立内阁,皇权加强。

8、清朝设立军机处,是封建社会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

9、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是如何发展演变的?你如何认识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答:演变:

A、秦朝,已设监察机构,负责中央和地方的监察。

B、西汉时,汉武帝为了监察地方,建立刺史制度,在中央建立了监察机构,由御史大夫主管。

C、以后历朝都有监察机构设置,如,御史台、都察院。

评价:

A、从中国古代监察体制发展的趋势来看,逐渐走向健全。

B、在不同历史时期,监察机构发挥过不同作用

C、但是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尤其是各个王朝末期的腐败,更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10、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如何演变的?你如何认识古代的选官制度?

答:演变: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可以表现出“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

评价:

A、“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继承祖上的权位。此选官制度使官吏来源被贵族垄断,不利于有用人才的选拔。

B、“察举制”则是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此制度虽在当时看来比较完善,但各方面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C、隋唐以后实行的“科举制”是考试选官的制度,虽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但它是一种文化专制,到明清时发展为八股取士,不利于人才培养和科技的进步。(评价科举制)

11、元朝设立行省制的原因,作用?

原因:元朝的统一,统一后幅员辽阔的疆域需要行之有效的管理。

作用:A、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了中央集权;

B、省制为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

12、清朝地方机构最高一级为:省

13、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反映了明朝皇权的不断加强

14、清朝设军机处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用兵西北,后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因而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里。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的权力空前加强。

15、清朝通过哪些措施加强统治?

中央设立军机处、地方采用密折制、完善加强各部门的规章制度。

16、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影响?

措施:

A、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自己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

地制宜地进行行政管理。

B、机构:清朝设中央机构理藩院专门主管边疆事务。;

C、对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中央政府也给予了特殊的重视,并且效果明显。

D、在西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影响:

A、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国家疆域,

B、也巩固了统一的的多民族国家,近代中国的版图在这一阶段基本奠定。

17、进入19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相比为什么落后了?

答:历史进入19世纪,从世界范围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暴露出明显的陈腐和落后性。中国社会的进步因绝对专制的君主权力和日夜落败的官僚系统而受到严重的阻碍,以致无以抗御列强的侵略和压迫。

18、清朝末年政治改良的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内容:设外务部、巡警部和学生部等

结果:中国仍然是君主专制主义制度

19、清朝末年改良未能改变中国命运的原因是:这些改良措施未能从根本上触动专制主义皇权,也就不可能铲除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也就不能抗御列强的侵略和压迫。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列强侵入与民族危机

1、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A、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地广

物博的中国成为他们的首要目标。

B、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国力衰竭,内部危机重重,正处于巨变的前夕。

2、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40-1842年,签定了中国历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南京条约》:19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定

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关税协定(可以看出列强此时侧重于向中国倾销商品,即以商品输出为主)

4、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5、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

1895年4月,日本强迫清政府签定了《马关条约》。

6、《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割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出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7、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a.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

c.甲午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d.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

8、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直接目的: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

9、1901年9月,签定了《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9.8亿两

划定北京的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拆除天津大沽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

关沿线要地

10、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什么影响?

A、政治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大量割地赔款不平等的条约,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B、经济上,他们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控制

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经济依赖列强丧失独立性。

C、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直接原因:受日本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的

刺激。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需要抢夺更多的殖民地作为资本

输出的场所

12、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的开端。(也反映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既相互勾结,又互相斗争)

13、瓜分中国的表现: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影响: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中。

14、1899年9月,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美国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背景:A、当列强在华争夺势力范围的时候,美国正忙于美西战争

B、美国当时的军事力量还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

C、美国工商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

内容: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权益,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也能从中“利益均沾”

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小米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

影响:列强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2、1865年,中亚地区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侵占新疆,成立汗国,自立为汗。

权,1871年,俄国强占伊犁地区。

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收复新疆,粉碎了英、俄利用阿古柏侵略新疆的阴谋。

1880年,清政府再次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左宗棠在哈密建立抗俄军事基地,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被遣往俄国交涉伊犁问题的曾纪泽在外交谈判中据理力争,签订《改订条约》等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是俄国割占了中国西部约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3、1884年,清朝政府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

加强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4、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黄海海战中的英雄人物有:海军提督

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志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的全体官兵,管带林永升,“靖远”号管带叶祖珪。

5、黄海海战战争后,中日双方的实力比较:双方都有一定的损失,清政府的北洋舰队主力

尚存。由于李鸿章的“避战保舰”政策,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日本获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终在威海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6、带领台湾人民进行反割台斗争的领导人:邱逢甲、徐骧、刘永福等。

7、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历史意义:

A、反映了台湾人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爱国主义精神

B、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

8、义和团运动反帝运动的背景:

直接原因:反洋教斗争的发展

根本原因: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懦弱无能。

9、义和团的口号经历了“反清灭洋”到“扫清灭洋”

10、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态度,从“围剿”“招抚”“联合列强绞杀”。

清政府态度的转变的目的是:控制和利用义和团。

11、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

民族尊严

12、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原因:

A、日本既定的侵华政策(根本原因)

B、日本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陷入极端困难的局面,为了摆脱危机(直接原因)

C、中国国民政府正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趁之机。

13、日本的侵华史实:

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民族矛盾上升)

1935年日本制造了华北事变(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937年7月7日开始全面侵华

八一三事变,上海失守

12月,南京失陷,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1938年5月,日军占领徐州、打通津浦路。

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14、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A、屠杀中国人民,进行细菌战、毒气战

B、疯狂迫害占领区人民(推行“以华制华”的政策,扶植傀儡政权)

C、进行经济掠夺(实行殖民统治,目的是把沦陷区经济沦为日本的附庸经济)

D、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目的是消磨、摧残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斗志,实现其

同化政策)

15、日本长驱直入的原因:

A、日本蓄谋已久,敌强我弱

B、中国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16、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各阶层棉队日寇不断加剧的侵略,各有什么表现?

A、国民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B、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

举例:(1)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抗日宣言

(2)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193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4)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并在1936年成立抗日联军

C、国民党爱国官兵:奋起抵抗。

举例:(1)“一二八”事变后,19路军奋起抵抗;

(2)1933年,东北军保卫山海关;

(3)二十九军宋哲元等部长城抗战;

(4)冯玉祥组织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5)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D、爱国民主人士:1932年宋庆龄等爱国人士在上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对抗日民

主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E、爱国学生:1935年12月9日,发起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一二九运动。

F、关外人民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

钞,要求政府对日经济绝交。

17、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1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A、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缺点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B、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C、八一三事变后,国共双方军事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D、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正式形成。

19、国民党组织了多次正面战场的战役:

如:八一三事变后组织了凇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太原会战期间,八路军参加会战,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徐州会战中,在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指挥下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

利,这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结果:正面战场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

原因:一方面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另一方面是由于国民党执行了片面抗战路线]

20、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

21、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敌后战场,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洛川会议上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

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22、敌后战场的抗战措施有: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等。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延安。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23、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正在华北进行了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24、同时少数民族的抗日武装队伍也逐渐壮大起来,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如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

25,在枣宜会战中,国民党底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壮烈殉国。

26、1945年,中共在延安召开七大

主要内容:

A、制定当时党的任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

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作用:

这次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的基础27、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美国、苏联等国家先后参战,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正面战场,敌后军民举行反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

28、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A、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B、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A阶级矛盾的激化(根本原因)

B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C自然灾害严重

D西方基督教的影响

2、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金田起义),建

国号“太平天国”,九月攻克永安,整顿建制,1853年3月,洪秀全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进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3、定都天京的政治影响: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4、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分兵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三次战役,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

全盛时期。北伐经两年的奋战,虽遭失败,但是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北伐的结果及意义)

西征的胜利,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西征的结果及影响)天京突围,打垮了威胁天京的清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巩固了天京。(天京突围的结果及影响)

5、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6、《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解决土地问题,提出了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内容:A、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的产品分配原则。

理想目标: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1)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2)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3)但是这个制度所制定的平分土地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施过。

7、1859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的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评价:(1)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2)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推行。

8、天京事变的原因: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

影响: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使得清军趁机反扑。

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

9、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天京陷落

10、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1、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2)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1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农民阶级不可能带领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但他们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二、辛亥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发生的反对清政府的革命,武昌起义是其中的一部分。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从孙中山开始革命至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止。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中国人面前第一

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2、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纷纷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3、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为总

理。

4、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1911年4月,黄兴、孙中山在广州发动黄花岗起

义,最后失败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5、保路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加的一场反对清政府卖国的铁路政策的运动。

6、武昌起义取得成功的原因:

(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

(2)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建立

(3)革命派武装起义对革命形势的推动,

(4)文学社和共进会的的长期宣传发动工作

(5)湖北新军的革命首创精神

(6)人民群众的配合

(7)清政府调集湖北军队到四川镇压保路运动,造成湖北兵力空虚,给武昌起义取得成功,提供了有利时机。

7、武昌起义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8、武昌起义的影响: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9、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10、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11、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A、主权在民

B、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

C、责任内阁制(防止袁世凯个人专权)

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影响: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12、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逐渐攫取了清政府的大权

13、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宣告结束,同时

也标志着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

14、辛亥革命的影响:

A、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在中国的统治,承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提高了人民的参政议政意识,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颁布的一系列法令措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2、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运动中心:前期北京,后期上海

先锋队:学生

主力:工人阶级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影响:五四运动的实践和十月革命的成功,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李大钊、陈独秀等先

进知识分子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宣传,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3、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毛泽东等13位代表,共产国际也列席会议

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4、中共二大:1922年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5、国民党“一大”:1924年初,广州

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6、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

7、1926年7月,开始北伐,取得了巨大成功

8、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9、国民革命的作用:

A、是在国共两党共同领导下,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B、它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10、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A、主观上: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B、客观上: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1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领导人:贺龙、叶挺、朱德、周恩来等

影响: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

内容: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13、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10月,率领工农红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14、在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作用:A、使广大贫雇农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

B、为了保卫胜利果实,广大农民积极参军作战,努力发展生产。

15、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16、1930到1933年,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五次“围剿”。前四次“围剿”均被红军粉碎。

17、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致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

转移,开始长征(1934年10月)。

18、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

内容:A、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C、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评价:A、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

B、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19、长征:1934年10月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长征结束影响:A、传播了中共的革命思想,扩大了中共的影响

B、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大批骨干

20、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独裁的方针,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妄

图消灭共产党,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2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在此期间,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22、1947年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作用: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23、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是: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24、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2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26、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课本P56)

2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走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C、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D、有一支人民革命武装;

E、群众的支持

1、太平天国运动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及局限性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政治纲领

3、武昌起义胜利、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伟大的历史意义。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知识点梳理:

1.新中国成立的条件:

政治军事: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理论路线: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1949年3月;

地点:河北西北坡;

内容:工作重心的转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由新民主主义社会

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组织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949年9月;

内容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性质——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2.新中国成立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结束半殖半封社会性质,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展开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内容: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

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原则: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

意义:它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是中国走向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和新的起点。《共同纲领》代行临时宪法的职能结束。

7.1954年9月后,由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的任务宣告结束。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仍然存在,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背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目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依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文件,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

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各级自治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意义:对少数民族而言,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对国家而言,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9.中共八大:

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时间地点:1956年,北京。

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认为当前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重申与民主党派“长期工存,互相监督”;

健全国家法制,依法治国;

强调全党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意义:它是中共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

10.文化大革命:

原因: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随着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党内“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毛泽东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导火线:1965年,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

全面发动的标志: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五一六通知》;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文革的指挥机构: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等组成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组。

一月风暴(一月革命):1967年,上海;揭开了全面夺权的序幕。

后果:全国陷入空前的社会大动乱之中。

文革期间民主与法制的破坏:政治体制的倒退——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人大和政协基本停止活动

文革的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11.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背景:文革结束后党和国家在徘徊中前进(徘徊的原因?由于未在思想上彻底纠正文革的错误。)

老一辈革命家纷纷提出要彻底纠正文革的错误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

内容:指导思想;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改革开放决策;拨乱反正。意义: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它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

中国就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阶段。

1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政治建设的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表现:提出初步的构想——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治国安邦总章程:全国人大全面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治国方略:依法治国(提出:1997年中共十五大;写入宪法: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

13.一国两制

含义:一是指同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是指两种政治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形成背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要求。

形成过程:1979年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981年叶剑英提出实现祖国统一的九条方针;

20世纪80年初,邓小平提出构想并全面阐述;

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

成功运用: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分别是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香港问题见三个不平等条约,教材注释;澳门为葡萄

牙占领)

回归条件:a.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国力增强;

b.“一国两制”理论和各项政策的日趋成熟与完善。

回归意义:对港澳——结束列强占领,开创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新纪元;

对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对世界——为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范例。

14.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两岸间的真正停火——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停止炮击金门。

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被打破:1980年后。

“九二共识”: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

协议,史称“九二共识”。

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经济交流和合作。

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1995年1月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当前两岸关系的阻碍:a.台湾岛内台独势力;

b.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世界形势: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以美国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且走向对峙。

2、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

“另起炉灶”: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这就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一边倒”: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4、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A、苏联等10个国家相继与新中国建交。

B、1949年12月,毛泽东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莫斯科访问。

C、1950年2月14日,中苏领导人在克里姆林宫签定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于加

强忽然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D、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

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E、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是中国第一次以大国省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

F、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并且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

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5、亚非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异”和“同”分别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求同存异”的

方针的?

(1)“同”:与会各国在近代大都有着被殖民主义奴役和掠夺的共同遭遇,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和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

(2)“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等等

(3)背景:帝国主义对会议进行干扰和破坏,与会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会议面临歧途的严峻情况下,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成功。

6、“万隆精神”:亚非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

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民誉为“万隆精神”

7、中美关系缓和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突破的关键。

中美关系缓和背景:美:(1)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孤立新中国的政策失败(2)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希望“联中制苏”中国:希望“联美抗苏”,以及早日解决台湾问题。

8、《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成为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

9、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0、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华,同周恩来举行会谈。会谈结束后,中美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会见毛泽东主席,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1、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两国间《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国再次承认中华

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12、1972年9月,日本政府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中日双方签署了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

声明。声明指出: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13、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判断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基本依据,不结盟是

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14、1985年3月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要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

护世界和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15、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首倡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

次历史性会晤,标志着中国在国际性事务中发挥着独特的建设性作用。

16、参加和主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在推动和

开创新型区域合作方面的重要成就。

17、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和发展

外交关系的出发点。

18、200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江泽民在

大会上阐述了中国关于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民主化、加强联合国作用、维护《联合国宪章》的总之和原则立场。会议期间,在中国的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中、法、俄、英、美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行了历史上的首次会晤。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一)蔚蓝色的希腊

1、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a.地中海东部、欧、亚、非三洲要冲

b.三面环海,山与海阴隔,海岸曲折,良港众多

c.地中海式气候,温和宜人

2、地理环境对希腊的影响,

a.不利于粮食生产,适宜葡萄和橄榄的生长,

b.为维持生计,发展对外贸易和海外殖民活动

c.有助于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二)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

城邦建立:公元前八世纪左右

1、城邦:

城邦特点:小国寡民

政治:独立自主(共和政体,公民权力与积极性)

2、城邦特色经济:商品经济发达

文化:思想文化繁荣

(三)希腊的公民

1、公民构成:一个城邦的成年男子

公民参政

3、公民素质公民修养(教育、个人自由、活动)

集体荣誉感

(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

1、实质:平民与贵族反复斗争的结果。

2、背景:

(1)在雅典国家形成之初,城邦里的4个部落各自为政,贵族垄断了一切大权;

(2)公元前6世纪初,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雅典新兴的工商业的阶层;

(3)工商业者们不满贵族专权,要求发展城邦民主政治,促进工商业的繁荣。

3、过程

(1)梭伦改革

①目的:缓和社会矛盾

②内容:

a、经济上:颁布“解负令”——使受贵族盘剥而沦为债务奴隶的人重获自由;

实行一系列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措施。

b、政治上: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

由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设立最高法院——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③评价:

a、历史局限性: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第四等级不享有基本参政权利,这种中立

政策实际上不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

b、历史进步性: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

发展。

(2)克里斯提尼改革

①内容:

a、以10个新的地域部落代替旧的4个血缘部落;

b、建立“五百人会议”,代表原来的“四百人会议”:

(a)五百人会议从10个部落的任何等级公民中,经抽签各选出50人组成;

(b)五百人会议享有很大权力,并且对所有等级公民开放;

(c)公民大会闭幕期间,负责处理大部分城邦政务。

c、设立“十将军委员会”,每部落各选一名;

d、制定陶片放逐法。

②评价:

a、以新的行政选区制度,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最终形成。

b、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

........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二)“黄金时代”的公民民主(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表现)

读史感悟:希波战争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a检验了雅典近百年来的民主改革成果,保存了西方古代民主政治的火种;

b开启了希腊文明史最为鼎盛的“古典时代”;

c推动着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很高程度。

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表现:

(1)各级官职,除十将军外,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2)“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

①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②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3)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按时参加国家的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4)贵族会议权力几乎丧失殆尽,只处理一些与宗教有关的事务。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1、历史进步性(得)

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是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的极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2、历史局限性(失)

(1)就其民主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众多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2)就其性质而言,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3)当城邦政治日益复杂化的时候,这种民主极有可能失去效力,而沦为不讲是非原则的暴民政治。

(4)历史事实证明,雅典的衰落正是这种民主政治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造成的。

一)罗马法的发展演变

1、公民法

(1)概念: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它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也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2)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

(3)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①背景:从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罗马主要依靠祖辈传承下来的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广大平民对此强烈不满,他们极力要求制定成文法来保护自身的权益,迫于平民的压力,元老院成立立法委员会,制定成文法。

②颁布:公元前499年,立法委员会颁布

③评价:是古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是罗马法的起点;但它是以往罗马法的汇编,其中搀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

(4)意义: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广大平民是罗马对外扩张和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从而极大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

2、万民法

(1)背景: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不断对外扩张,罗马人广泛与外界接触,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对于罗马当权者来说,需要部分承认被征服地区的其他民族的利益,给那些没有罗马公权的外邦人以必要的司法保护;原来了公民法已经不太适应新的形势了,罗马政府遂设外事裁判官来处理外邦人之间及罗马与外邦人之间的诉讼案件,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万民法体系。

(2)产生:大概产生于共和国到帝国过渡过程中。

(3)特点: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不触动原有公民体系的前提下,万民法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变得简法灵活而有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4)意义: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建立,在帝国时期,万民法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针对国内各地区和不同民族间的实际差别,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的理顺了各种

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3、自然法

(1)概念: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2)提出:共和国晚期的著名政治学家和法学家西塞罗。

(3)意义: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化,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二)罗马法的意义:

1、对当时的罗马而言:随着罗马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法规的及时制定和有效执行,提高了国家各级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同时还调节了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减轻了社会各阶层的紧张程度;有利于罗马社会的长治久安。

2、对后世而言: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曾两度掀起热潮;罗马法又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光荣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第一阶段:1640年革命爆发,此后,一度建立共和国。

第二阶段: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国王查理二世实行反对英国国教和恢复天主教的宗教政策,违背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意愿,丧失了人心。

第三阶段:“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二)限制王权的法案(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确立)

1、限制王权法案制定的条件

“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当时的有利形势,尽量扩大自己的政治、经济势力,利用他们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的法案来限制王权。

2、限制王权的法案:

(1)《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2)《王位继承法》的内容

3、限制王权法案制定的结果

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三)小密室的演变

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发展)

内阁起源于“光荣革命”前的枢密院。乔治一世时,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并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到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2、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首相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一切内阁成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联合起来集体负责;内阁必须得到下院议员的支持,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以向议会谢罪,或解散议会而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3、内阁制的作用

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降低后者的行政效率,从而有力地

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四)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

1、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完善)

(1)原因

a.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激起工业资产阶级的不满

b.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

c.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

d.工业资产阶级为谋取参政权进行积极斗争

(2)内容

放宽对居民财产的限制

重新分配议席

(3)影响

积极: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局限: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受到限制

2、19世纪后期的议会改革

(五)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

1、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文件,使议会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权等一切大权,成为英国政治权力的核心。至19世纪70年代前,这一时期是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

2、内阁权力膨胀

(1)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而且在许多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这使一部分立法权直接转入内阁手中。

(2)内阁还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

(3)议会通过投不信任案来监督和控制内阁的做法的有效性大大削弱了。

(一)年轻美国的窘境

美国1781年按照《邦联条例》建立起来的邦联体制,使刚刚独立的美国很快遇到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1、经济:对外贸易方面无法保护本国工业和美国商人的海外利益;

国内市场商品流通不畅。

2、财政:无力偿还8年独立战争所欠的巨额债务。

3、政治:国家主权受到威胁;社会矛盾需要解决。

(二)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

1、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的产生。

2、依照三权分立原则构建的中央政府:

总统(最高行政权) 国会(最高立法权)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权)

3、对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的评价

重要进步意义:

(1)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2)“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民主。

(3)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矛盾,为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局限性

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三)从“邦联”到“联邦”

1、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2、美国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